2022年9月底上映的《万里归途》电影归路什么时候上映拍摄地点具体在哪里?都去了哪些地方?

从今年的片单来看,制片方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十一黄金周”热情明显降温,《流浪地球2》、《红海行动2》、《无名》等多部备受关注的影片都将目标瞄准了几个月后的“春节档”。

截至10月4日,今年国庆档前三天的票房为9.88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

作为主流娱乐活动的观影逐渐被刷视频、露营、剧本杀、飞盘、腰旗橄榄球所取代。

国庆档的尴尬排片只能算是近几年中国电影震荡前行的一个缩影。

娱乐活动的多元与丰富,让人们的注意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瓜分”,曾经的“一桶爆米花坐上一下午”,变成了短视频中的“5分钟看完泰坦尼克号”。

电影行业在经受不可控因素影响的同时,也许是时候考虑该如何证明那个曾经的“唯一”了。

国庆档热门,没有临门一脚

今年的国庆档排片直到放假前7天(9月23日)才迎来了最终的定档:《万里归途》、《平凡英雄》、《钢铁意志》成为了今年国庆档的主力影片。

由王一博主演、讲述我国试飞员故事的《长空之王》突然在9月27日上映前官宣撤档国庆假期。

片方通过微博宣布:“为了能够呈现更好的制作效果,我们慎重决定电影《长空之王》改档上映。”

《长空之王》的“不辞而别”让已经为该片支付预售的影迷们大感不悦。截至9月27日下午,该片的预售票房已经突破3000万元。

《长空之王》的背后出品公司包含了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北京阿里巴巴影业文化有限公司、融动影视文化传媒(天津)有限公司、中航环球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出品方之一的阿里影业在7月27日公布的2022年财报披露,公司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27.7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9631.1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064元。

扣除《长空之王》的预售票房后,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20时56分,2022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预售票房破5000万。电影《万里归途》票房占比最高。

也就是说,如果《长空之王》没有突然撤档,那今年国庆档的最大热门基本没有悬念。

以真实事件改变,讲述我国外交官在海外不凡经历的《万里归途》把握住机会,一举成为今年国庆档的领头羊。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 截至10月4日19时,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9.88亿元,其中《万里归途》票房已达6.71亿元,票房占比为67.9%,排片率为40.9%,总场次15.7万场, 成为中国影史国庆节总场次冠军。

在领跑今年国庆档的同时,《万里归途》官方宣布影片将于10月21日起在海外上映。

《万里归途》的背后也有多家影视上市公司的背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影片出品方为华策影视、横店影视等5家公司,发行方为中国电影等,联合出品方则有上海电影、猫眼、淘票票、抖音等。

国庆档热度消退,数据不会撒谎

今年的国庆档,不仅从排片上看与去年相比有所逊色,从实际产生的票房上也远不如同期。

截至2022年10月3日,上映4天的《万里归途》录得票房5.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长津湖》的15.28亿元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同期,《我和我的祖国》的13.65亿元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年,国庆档首日(10月1日)票房表现分别为7.44亿元、6.30亿元与2.67亿元,疫情前的2019年10月1日票房为8.15亿元。

从票房上来看,今年国庆档的票房收入下滑57.61%,下行趋势明显。

2019年,受到建国 70周年的节庆红利,当年的全年票房为641.48亿元,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票房新高。

当年的国庆档贡献了44.66亿元的票房,占全年票房收入的6.96%。其中,《我和我的祖国》19.57亿元,票房占比43.8%。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严重影响,全年票房大幅缩水,仅为203.11亿元。

不过,国庆档受经济逐步恢复的利好,片方将国庆档视为行业重要排期,当期票房达到39.67亿元,占全年票房收入的19.53%。档期内收入最高的是《我和我的家乡》,7天收入为18.75亿元,票房占比47.2%。

紧接着的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我国经济恢复进入快车道,电影行业也慢慢重回正规,全年票房为470.33亿元,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3.31%,高于2016年的454.47亿元。

虽然国庆档的票房占比超过10%至9.33%,但档期内的收入增幅为10.61%,达到43.88亿元。

去年的国庆档,诞生了国内影视票房历史收入第一的《长津湖》,该片在国庆档狂赚32.06亿元,占比超过7成,排片比也达到了惊人的47.7%。

今年片方对于国庆档的态度明显不够“热情”,这从滞后的影片排期定档就能看出。

更何况,这样的现象在今年的电影市场已成为“基操”。

独霸今年暑期档的《独行月球》7月29日上映,定档日期为7月19日;《人生大事》6月24日上映,6月8日定档;《神探大战》7月8日上映,6月21日定档;中秋档的《哥,你好》9月9日上映,9月2日才定档。

电影档期的“临时空降”让今年的很多部片子基本没有宣发周期。

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影城工作的小王(化名)向财经无忌表示,影片排期的这种现象从疫情之后就开始愈发明显了,他介绍说“很多片子都是上映前一周才通知到我们影院,然后很多物料来得也不及时,往往是片子上了,我们影院这边宣发的展台、单页还没来。”

电影宣发周期的改变,主要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让片方不得不为了压缩影片的宣发投入,来保障项目成本的可控。

不过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愿意花在看电影的时间也相对的变短了。

你飞盘我剧本,谁没事还看赫本

00后的南楠(化名)认为看电影真的是在浪费时间。

“首先,我无法相信那些公众号对于电影的吹捧,那些都是宣发,不值得信,包括豆瓣评分,都有水分。其次,我对于用2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赌’一部我也许完全不爱的东西,我非常怀疑。”

根据人民网携手腾讯公布的《2021 00后生活洞察报告》(下称《报告》)中显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在休闲娱乐的选择中,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花在网上。

《报告》中一位来自湖南常德的20岁大学生就表示,“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在网上看动漫。”

此外,00后在娱乐活动的选择上,除了自身的兴趣意外,对于社交附加值也有着很高的需求。

南楠就酷爱跟朋友玩剧本杀,坐标武汉的他对财经无忌表示,自己每周至少有一晚是要跟三五好友去玩一次剧本杀的。

“玩得多了,对市面上的本子越来越挑了,不过我更在意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南楠向财经无忌表示。

这个国庆他决定不跟父母去北京玩,而是留在武汉好好休息,并定了3场剧本杀,利用长假过把瘾。

财经无忌在与南楠经常去的拾年推理社老板小晴(化名)的沟通中发现,今年国庆他们额外的忙,7天晚上的场子都订满了,为此,他还特地临时招了两个人来帮忙,以应对国庆的火热。

小晴说,虽然武汉是受疫情影响的第一个大城市,不过经过近几年的恢复,经营情况已经回到了疫情前水平,甚至更忙了。

在剧本杀圈,剧本的趣味性、场馆的装修个性非常卷,要想留住老客,吸引新客,就得不断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本子和更出圈的场馆环境,为此,小晴的团队也在不断作调整,以应对消费者的日益变化需求。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已达117.4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238.9亿元。

在企查查搜索“剧本杀”可见,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09年仅为1家,2021年达到305家,同比增长362.12%。

飞盘热也是这两年极度破圈的话题。全国各地的室内室外运动场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竞相追逐飞盘的场景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热榜常客。

根据小红书发布的《2022十大生活趋势》显示,过去一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

飞盘的火热程度直接催生了中国飞盘联赛的迅速开打:8月6日,年中国飞盘联赛(陕西·西安站)在西安市曲江新区杜邑遗址公园运动中心开幕。

经常在南京南铁金川科技园踢球的大海(化名)向财经无忌介绍,他们每周踢球的场地原来被划为两块,都是用来踢球的,飞盘热起来之后,其中的一块场地被用来给飞盘俱乐部使用,这让他们约球的场地一下子变得紧张了。

“很多人平时根本不会运动啊,飞盘一热,搞不懂哪来那么多人突然跑来足球场了,他们飞盘也经常会飞到我们踢球的这半边。当然,大家都热爱运动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场地管理这块还是要加强一下。”

由于飞盘禁止身体接触,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女性参与进来,据经常玩飞盘的成都姑娘小P(化名)介绍,她参加的当地俱乐部每场收费不超过100元,每次能玩2小时,由于她男友也非常喜欢飞盘,所以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去玩一次。

根据全国飞盘运动推广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参与飞盘运动的玩家大约有50万人,市场规模超过8000万元。

除了剧本杀和飞盘,人们在回答“如何过好小长假”的问题上基本没有统一的答案,刷短视频、看直播、打游戏、网购、露营、短途旅行甚至家中躺平,都让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井喷的年代将传统的“看电影”放在了更后的位置。

电影,是否要放下曾经的“娱乐一哥”的称号,在重新审视市场之后,调整自己的位置与心态,走“轻量化”的制作与宣发路线,重视内容制作,来博得人们那已经被“瓜分殆尽”的时间与金钱。

而国庆档的今天,是否就是春节档的明天呢?

}

  近日,《万里归途》上映7天票房破9亿,成了国庆档的最大赢家。不少观众看完以后,表示找到了之前观看《战狼2》《红海行动》时候的那种满满的爱国情怀。

  该片的导演是饶晓志,他也是《无名之辈》和《人潮汹涌》的导演。不过《万里归途》原定的导演并不是饶晓志,而是郭帆。

  《万路归途》最初的项目名称叫《翻译官》,导演是郭帆,而且郭帆和他的团队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他们几乎采访了所有的当事人,尽可能把事件还原到接近“真实”,对剧本也进行了多次修改。

  就在电影准备开拍的时候,郭帆忽然觉得自己的好兄弟饶晓志更适合做这部电影的导演,就去找饶晓志,让他去执导这部电影。

  饶晓志最初并没有答应,因为他对这个故事并不熟悉,另外也毫无心理准备。

  但是郭帆认定了饶晓志更合适,后来又分别找了他三次,真的是三顾茅庐,最后饶晓志才答应接手这部电影。

  因为毫无准备,饶晓志开始使劲补课,恶补了很多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可能因为是受人所托,饶晓志拍摄《万里归途》特别内卷

  《万里归途》是个大项目,总预算超过3亿,这么大的项目被托付给自己,饶晓志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必须把电影拍好。

  正是有这股必胜的决心,让饶晓志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特别的“卷”!

  在影片的故事里,讲述的是125名同胞艰难的归国之路,那么除了张译、王俊凯、殷桃等几位主演,剩余的演员都是怎么安排的呢?

  一般来说,这125名演员不可能都有特写,如果换做其他导演,估计就是有重要戏份的用专业演员,戏份不重的就用特约,剩下的充场面的就用龙套或者也用特约得了,观众也看不清楚每个人的面孔。

  但是在《万里归途》里,饶晓志用的大部分都是饶晓志话剧团的演员。不仅仅如此,饶晓志还给每一位都写了角色小传,125位演员,无论轻重,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灵魂。

  这在一般的电影拍摄中并不多见。

  另外因为疫情的关系,这部电影是在国内拍摄的,而故事是发生在北非国家,为了让环境变得真实,就需要很多的虚拟人口,需要大量的外国群演。

  一般来说,这种也很好处理,露脸的用外国群演,剩下的包个头巾啥的,充够数就可以了,在镜头前很难发现破绽。

  然而饶晓志在这方面似乎有强迫症一般,要求尽可能真实,结果用了1000多名外国群演。因为聚集的规模过大,还引起了国家移民局的注意,也是相当夸张了。

  因为疫情的关系,剧组无法到国外实地取景,为了还原真实地貌,饶晓志在宁夏搭建了一座1:1比例的拥有70栋建筑物的北非小城。

  不仅如此饶晓志花了大量时间抠细节,小到一张地上被大风掀起的报纸屑都得检查,更夸张的是,如果地面上出现和北非不符合的植被,后期也会被视觉处理,确保让观众深信,这就是一座北非小城,而不是宁夏。

  电影的监制王红卫表示,电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题材,所以容不得丝毫的“弄虚作假”,整部电影都是实景拍摄,航拍的镜头都是实景。

  据说郭帆带着《流浪地球2》的剧组去参观的时候,都被惊呆了,你说这不内卷,啥才叫卷?

电影的成本高达3亿,都用在刀刃上

  前文有言,电影的成本预算高达3亿,但是并不是用在演员的片酬上,虽然这部电影也有顶级流量演员王俊凯,但演员成本在这部电影里只是合理占比。

  饶晓志把大量的资源都用在了一个“真”字上。

  现在的电影观众鉴赏力越来越高,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稍微有点虚假一旦被观众发现,观众立马就跳戏了,口碑也会崩塌。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的撤侨事件,更是容不得一丝的差池,最后饶晓志还是交出了让人非常满意的答卷。坊间评价,饶晓志这次打造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天花板,这个说法一点都不过分,拍电影拍得这么卷,也是很牛了。

电影获得外交官高度评价

  电影讲述的是外交官撤侨的故事,在首映现场,片方也邀请了我国的外交人员观影,外交部前赞比亚大使杨优明一度哽咽落泪。

  外交人员观影后给出十分一致的评价,就是拍得太真实了。外交官撤侨其实是非常复杂以及危险的事情,外交官不是特种兵,在国外,大使馆所配备的武装力量也仅仅足以自卫而已。

  要完成撤侨任务,外交官必须依靠“过人”的智慧,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资源,鼓足勇气去为侨民找到回家之路。像电影里,外交官有被枪指着脑袋的剧情,都来源于真实,并非虚构。

  《战狼2》《红海行动》可能让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特种兵的舍生忘死和强大武力,而这部《万里归途》则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撤侨行动中真正的英雄,我们可敬的外交官。

  这部《万里归途》你看过了吗?里面的故事和场面,有没有让你惊叹呢?欢迎在评论区里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归路什么时候上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