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反复使用“照亮了”强调了什么

作为官方层面国内文学界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当然一方面有着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极具争议性。事实上,此二者说的恐怕是同一件事:如果这一奖项毫无令人渴望之处,就必定萎死于尴尬的沉默之中,而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聚讼纷纭。因此,诚然有不少文学从业者对茅盾文学奖颇有微词甚至大为不满,却或许反倒证实了他们的莫大兴趣。如此论断似乎在质疑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美好品质,容易被斥为“小人之心”;但实在说,写作者的名利之心不仅应该是正当的,大概也是必要的。写作是孤独的事业,真正能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耐心与世界对抗,并在自己的精神孤岛里开拓出一方天地者其实寥寥无几。更何况,有能力如此执拗的文学苦行僧也未必个个值得崇仰与讴歌,更常见的情况是,越是偏执自恋,其勇气就越近乎鲁莽,其耐心就越近乎盲动,而其孤岛也真的不过只是孤岛而已。——文学写作的过程或许必须孤独地完成,但是文学的来源与意义一定指向广阔的世界,参评获奖无非是世界与作者的一种互动问答方式,对此又有什么羞赧的必要呢?惜乎无论张牙舞爪,还是犹抱琵琶,毕竟追求者甚众,奖项名额却极为有限,因此就只能择优录取。偏偏“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这件事上,任何人都很容易(哪怕只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远胜于同侪,因此在有关茅盾文学奖的种种言说中,批评的声音总是高过肯定的声音,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外在反应与内心诉求的有趣反差,会以一种更为有趣的方式反向投射在对茅盾文学奖“表”与“里”的认知上。茅盾文学奖呈现于大众面前的“表”当然首先是历届评出的获奖作品。如此重要的国家级奖项,奖掖的又是公认最具文学体量、最考验作者能力的长篇小说,如果获奖作品不被公众认可,众望所归之作却成了遗珠之憾,就难免令人猜疑。而事实上,就连茅盾文学奖的组织者与评委也不得不承认,的确不乏文学杰作“由于种种自身原因或非自身原因落选了”,而“茅奖也有一些作品,当时轰动一时,时过境迁,因艺术粗糙而少有人提起。”1对于“表”的质疑难免导致对于“里”的猜测:这些奖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其中是否有一些不可告人的隐秘?茅盾文学奖因此像是一个带锁的漂亮盒子,以最常见的人性,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盒子里黢黑幽暗,甚至龌龊不堪,而这种龌龊首先指向参与者的道德与人格。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胡平在回忆茅盾文学奖评选过程时,总是反复强调评选的公正性和评奖过程中的“双百”气氛,有意识地凸显评委的人格与气节2——尽管在预判有罪的前提下,当事人的任何辩白与说明都显得颇为无力。事实上,有关评委个人道德的揣测一方面无从辩驳,另一方面却也毫无意义。当然必须承认,评委并非机器,难免会有种种难以明言的因素影响他们的文学判断,但这些因素即便超出审美标准之外,也未必只与个人道德水准之高下有关,更未必只是简单的钱权交易、人情往来。个别质疑者若仅有能力沿着一些不堪而简单的思路去想象评奖过程,一方面固然暴露了自己的促狭,一方面也多少让人慨叹其思维能力之局限。很显然,他们对于一种文学制度之复杂,对于人性之幽昧,实在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从而使其发言仅仅只是无足道哉的意气之争。

更具学理见识的论者其实早已指出,如果说茅盾文学奖有令人失望之处,那恐怕也并不能简单归因于评委个人的因素。王彬彬便曾谈及“文学奖的非文学因素”:“影响文学奖的非文学因素,可就太多了。……这种种‘规则’,首先决定着谁能当评委谁不能当评委,首先保证着谁‘必须是’评委谁‘决不能’是评委;其次,才决定着谁能获奖谁不能获奖,才保证着谁‘必须’获奖谁‘决不’获奖……”3这里谈的仍是评委,但特意使用的几个引号显然提醒我们,王彬彬真正指向的并非个人,而是某种制度性的存在。对此黄发有的解读更为明确:“新时期以来的全国性文学评奖,感觉总是受艺术标准以外的因素影响太多,而艺术标准在政治、商业、时潮、读者舆论、宗派与圈子等种种声音的夹击下,往往成为最早被牺牲的代价。……文学评奖过程,是权力、商业、人情等各种力量犬牙交错、相互博弈的过程。”4黄发有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茅盾文学奖加以分析,其实指出了导致幽昧人性纠结选择的种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与茅盾文学奖有关,而且存在于一切文学制度当中。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有力地回应了那种因为茅盾文学奖的官方色彩而对其有所质疑的论调:除了权力(亦未必是政治权力)之外,还有太多因素在左右着评奖结果。因此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民间文学奖的呼吁,其实同样不能根本性解决评奖公正性的问题。诚然,评奖主体之多元或许有助于丰富和活跃文学场域的生态,但是民间文学奖一定比官方文学奖更加可靠吗?今时今日,民间文学奖层出不穷,似乎已足以给出答案。正如识者所见:“我们的官方奖还是很正规,程序意识很严肃、很认真对待;如果是一个民间的奖,更容易形成一个小圈子,更容易操作,非正常的因素会更加浓重。中国的民间奖没有所谓民间的客观公正、公平正义的体现,体现民族多元的声音;恰恰相反,越是民间的越是小圈子。官方的奖在某个方面,尽管呈现意识形态,但也有尽量弥合某种差距的努力尝试。”5

根据以上对茅盾文学奖之“里”的认识,论者似乎只能寄希望于以更为合理的制度设计,来约束那些不可预测的非文学因素,以促使茅盾文学奖更为健康积极地运转。洪治纲在那篇影响甚大的《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中,便指出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制度之痛,认为评委结构欠合理,而其过分特殊的权力,又令读书班的存在几乎丧失意义,从而为非文学因素的介入提供了极大便利6。或许正是因为类似质疑的声音日益强烈,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始,评奖改用大评委制,而取消了读书班(初选审读组)-评委会制度。这一改变的确令人振奋,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也被认为是具有说服力的,但即便如此,不同见解仍在所难免。用制度解决人性缺陷,似乎在很长时间以来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但是制度真的能够完全扼杀掉一切不合理之可能吗?根据最基本的辩证法,绝无破绽的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永远不能杜绝有人致力于在制度中寻找漏洞;而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因此任何制度的确立都难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艰难选择,都不得不在消除某种不公正性的同时造成新的不公正性。正如大评委制建立之后,其实也经过些微调整: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在结果揭晓的时候,向社会公开了最后一轮的评委实名投票情况;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则取消了这一举措。或许不少人会认为实名公开更能够逼迫评委们赌上自己的专业声誉,从而得到更为公正的结果,但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想当然耳。多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谢有顺就曾表示:“我是赞成实名制投票的,因为只有让评委具体承担责任,他才能接受艺术良心的监管。但我又觉得没必要把每个人的选票都公之于众,因为这样一来,那些想坚持自己艺术判断的人,就会束手束脚了。……评奖如果不透明,会有暗箱操作的嫌疑,但如果太透明了,也有可能导致公正性的崩溃”7——实名公开,直接让评委们感到压力的或许并非文学从业者和读者们的监督(何况对于文学作品的评判本就难免人言人殊),而首先是那些待选作者的人情债务,那同样会导致评委们放弃自己的艺术坚持。就此而言,很难用一种完美主义的标准去要求一项文学评奖,哪怕是茅盾文学奖也不成——诺贝尔文学奖又好多少呢?我们恐怕不得不以一种历史的、辩证的、宽容的眼光去看待茅盾文学奖,在承认其有效性的同时也接受其偶然性,从而认识到,试图推动茅盾文学奖内部机制的改变来求得更令人满意的评选结果,其意义很可能并不像通常所想象的那么重大,尤其是在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已经发生了相当改进的今时今日。相比之下,不如在接受现有评奖结果的前提下,透过已知的“表”去探求更为内在的信息。

因此也有学者回避评判茅盾文学奖之合理与否,而选择在新时期以来的整个文学生态中去探讨其价值。张丽军就指出:“新时期文学评奖的尝试已经从当初的文学评价的暂时性安排中走出来,渐渐在文学评奖的实践中,建构起来一种具有新质的、通向现代性的文学制度建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学评奖这一现代性制度的建立,以一种肯定的、鼓励的积极性方式代替了以往的否定的、惩罚的消极方式,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为文学回归艺术审美属性提供了具有积极促进意义的制度性保障。”8但是以茅盾文学奖为代表的评奖行为究竟以怎样的审美标准在引导文学创作?而该审美标准又是否令人满意?在此层面,同样容易聚集激烈的争论。洪治纲的质疑就极具代表性:“纵观十八部获奖作品,我认为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于四个方面:对小说叙事的史诗性过于片面地强调;对现实主义作品过分地偏爱;对叙事文本的艺术价值失去必要的关注;对小说在人的精神内层上的探索、特别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没有给予合理的承认。”6显然,如此质疑实际上是1980年代以来生成并逐渐跃升至宰制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的信奉者对陈旧的文学观念表示不满,从历史语境以及论者的知识背景、审美结构来看,这种不满不难理解。但是文学的审美标准本就多元丰富,用一种审美原则来否定另外一种审美原则是否合理或许还可存疑。而时过境迁,新的审美原则是否一定不可动摇,是否仍然在为推进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着积极的动力?这大概也存在不确定性。张颐武在讨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就认为,这一奖项“已经从一个以整个文学为对象的奖项,逐步转化为以文学的一个特殊分支——‘纯文学’为对象的奖项”,而所谓“纯文学”的基本形态,正是“八十年代以来的‘形式’探索、‘心理’描写和写实主义的结构所形成的一种‘混合’风格”。依此之见,新的美学原则的信奉者应该感到相当鼓舞,但张颐武亦指出,茅盾文学奖审美标准的这一变化,反而造成了又一重尴尬:“纯文学”趣味与大众口味的疏离,导致了茅盾文学奖的社会效应正持续降低,茅盾文学奖因此有成为文学界内部小圈子游戏的可能——这是否同样有悖于茅盾文学奖设立的初衷呢9?而关于茅盾文学奖设立的初衷,同样有趣的是,洪治纲从茅盾关于设立文学评奖的遗嘱中读出了对“艺术性”的要求,从而认为不应仅限于按照传统“现实主义”原则去选择获奖作品;而邵燕君则从同一份遗嘱中读出了“现实主义”原则必须在茅盾文学奖中占据垄断地位的明证。寥寥数十字的遗嘱都有不同解读的可能,何况是几十年的文学场域变化,以及一个国家级文学奖项的变迁?因此,以一种二元对立的态度去否定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其讨论空间已基本被穷尽,而其所希望达成的历史任务或许也已完成。正如汪政所说,“不必给这个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奖项太多的期望与负担……它只不过是众多奖项中的一种,表达的就是这个奖项设置者与主办者的意志,我们也只能在这个范畴来讨论它的成败得失”10。如果愿意承认这一点,那么较之假借茅盾文学奖抒发我们各自的审美理想,或许体察“奖项设置者与主办者的意志”会更有价值,毕竟作为新时期以来官方引导文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茅盾文学奖一定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文学的态度和期待,也足够折射出文学的变迁。

但是如何了解“奖项设置者与主办者的意志”呢?论者似乎仍然只能通过茅盾文学奖的“表”去触及其“里”,因此有大量研究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把握这一奖项设置者与主办者的审美标准。但是文学作品本身亦驳杂丰富,不同论者也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由“表”及“里”的路线图因此无限丰富,究竟最终抵达的是否是茅盾文学奖的鹄的,就令人怀疑。并且尽管中国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向来繁荣,每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作品数量也足够众多,但是仍然不无令人失望的可能:如果某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难以让人满意,获奖作品中就难免存在勉强之选,则这样的作品究竟为何赢得评委青睐,就难以理解,这也是茅盾文学奖引致不少非议的原因所在。在我看来,或许茅盾文学奖另有一种“表”能够更为精准地传达“奖项设置者与主办者的意志”,却被长期忽略,那就是对获奖作品的评语和授奖辞。从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开始,评委会在《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媒体公布对于获奖作品的评语。第五届评语是以评委个人名义发表的,但是显然代表了评委会的官方意见;而从第七届开始,评委评语改称“授奖辞”,显得更为正式。一部文学作品可能呈现出多样的美学面貌,但是评语或授奖辞所着重表彰之处,一定透露出评委会的审美倾向;而如果所选作品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评语或授奖辞就更值得分析,因为在那当中评委们必须说明是怎样的闪光点令该部作品瑕不掩瑜。如果说,在新时期之前,国家引导文学的主要方式是“否定的、惩罚的”,那么那些出自官方的批判文章必须说明否定与惩罚的原因何在,以使批判有的放矢;而在以文学评奖促进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茅盾文学奖的评语及授奖辞其实也是一种文学评论,暗示我们值得肯定与鼓励的审美趣味究竟是什么。这或许是茅盾文学奖更值得探究的“里”。基于此,本文计划对茅盾文学奖的评语及授奖辞加以分析,以此为“表”,冀达于“里”。不过因为官方评语及授奖辞是自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才予以公开,因此我们无法对前四届的相关情况加以讨论。但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出正在世纪之交,而新世纪正是当代文学发生复杂变动的时期,因此本文的讨论或许别有意义11。

如前所述,洪治纲早已对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有所总结。这一总结不但代表了绝大部分质疑者的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茅盾文学奖的组织者与评委所认同。雷达就坦言不讳,承认茅盾文学奖的确有其美学偏好,而且其实无可厚非,那“并不是有谁在规定或暗示或提倡或布置,而是一种审美积累过程,代代影响,从多届得奖作品看来,那就是对宏大叙事的侧重,对一些厚重的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倚重,对历史题材的关注。”1看起来,无论肯定还是批评,“宏大叙事”“史诗性”“现实主义”已被公认是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相应的,似乎这一奖项并不那么关注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挖掘。然而,真的这么简单吗?

某种程度而言,茅盾文学奖的评语及授奖辞似乎的确可以印证上述判断。自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作品评语至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共发布28则评语或授奖辞,其中对时代变迁、历史动荡、现实的广阔度与社会的复杂性多有提及,可以说,未被以如此宏大之话语加以评述,或完全不能与之关联的获奖作品,几乎没有。即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为例,获奖作品中的《湖光山色》和《暗算》引来不少质疑的声音,甚至评委胡平在谈及这届评奖时也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值得肯定的原因之一是“正确地选择了‘压得住阵’的作品,主要是贾平凹《秦腔》和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12,言下之意可想而知。那么这两部未必“压得住阵”的作品,获奖原因是什么呢?从授奖辞看,评委会着重肯定了《湖光山色》“深情关注着我国当代农村经历的巨大变革,关注着当代农民物质生活与情感心灵的渴望与期待。在广博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上,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命运沉浮,来探求我们民族的精神底蕴”。尽管小说书写的是当下,但是“巨大变革”的时刻足以牵连起历史的此前与此后,因此具有了折射时代变迁的重要价值;而将小说与“民族文化背景”“我们民族的精神底蕴”相联络,显然也是在为它寻求充分的历史支撑。而麦家的《暗算》的确具有个人传奇的色彩,授奖辞承认了这一点:“《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封闭空间中的个人神奇表现,似乎与宏大历史格格不入,但是在讨论小说艺术特征的时候,授奖辞却从语言艺术层面将《暗算》放置在一个宏大空间当中:“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在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在表现对象之具体窄小上,或许还有比《暗算》更为突出的,比如毕飞宇的《推拿》。这部作品所书写的确实是“都市生活的偏僻角落”,那群目不能视的盲人推拿师“摸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其实主要是“勘探自我”,但授奖辞对这部小说的褒扬,仍强调毕飞宇在“直面这个时代复杂丰盛的经验”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他“见微知著”,尽管写的是“日常人伦的基本状态”,却从中发现了“人心风俗的经络”。这些授奖辞足以说明:较之“私人叙事”,茅盾文学奖的确更重视“宏大叙事”,更强调在长跨度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发现文学作品的价值。

但实际上,“宏大叙事”“史诗性”和“现实主义”这三个关键词中,除“宏大叙事”的指向相对较为明确,“史诗性”和“现实主义”都有着多元而暧昧的内涵。但论者在使用这两个词汇时,却多多少少用“宏大叙事”遮蔽了它们的丰富性。即以“史诗性”而论,凌云岚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看作是‘史’+‘诗’;是在‘史’的建构中注入诗性的哲理与内蕴。现代美学意义上的史诗性长篇小说,相应地在以上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对史实的展现中,它应是对一具特定意义的时间段(经常是重大事件发生的历史转折期)的全方位把握,而同时它又应超越对这一段具体历史的描述,使时间的上下限溶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以揭示出这一特定时期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历史必然与历史意义;在对诗性的张扬中,首先,它要求将富于诗意的细节性描写注入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在对历史的日常化形态的展示中使它具象而可感;其次,它要求作者的情感投入,使作品具有一以贯之的抒情气息与情感氛围,最后它要求创作主体超越自身,对历史进行透过具体形态去挖掘深层的内涵的思考,将个体对历史的独特体验与前者融合,使作品产生超越,促成对历史的反思,这正是史诗性作品获取深度的重要因素。”13然而在写作实践与文学评价中,“诗”的维度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史”之宏大开阔替代了“史诗”。王先霈在讨论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史诗性”时,便认为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是“主题的民族性”;其二是“题材的宏伟性”;其三是“画面的全景性”14。这三方面的限定,几乎都聚焦在“史”的维度。而当论者谈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史诗性”,尤其是当他们从负面谈及这一问题时,所使用的定义几乎都与王先霈近似。但对评语及授奖辞稍作考察便不难发现,凌云岚所说的“诗”的维度,其实从未在评奖标准中缺席。对《抉择》《秦腔》《推拿》《这边风景》的评语或授奖辞,都特别强调了它们细节之精彩;对《长恨歌》的评语亦表彰了小说以市民生活和平凡人生,思考与开掘了“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无字》的评语里甚至出现了“以血代墨”、“至哀无言”这样的修辞,抒情性不可谓不强烈;而对历史的超越性反思,更是现实主义“史诗性”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自不待言。——从评语及授奖辞看,在凌云岚看来属于“诗”的细节、日常叙事、抒情性与超越性,都被反复强调;但在一般讨论中,这些标准往往被抛掷在“史诗性”之外。这提醒我们,即便对于茅盾文学奖审美标准的总结不无道理,实际上也仍有细致讨论的余地:什么样的“史诗性”?何种“现实主义”?在一个概念所笼罩的种种美学要素当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会又特别彰显哪一些,而压抑了哪一些?大而化之地概括和指认,其实造成了有关茅盾文学奖的另一种表层论述,撕开这一层“表”,正是对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的具体修辞加以深入分析的动因与意义所在。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内涵更为驳杂,长期以来对它的使用也更为随意。如果以加洛蒂“无边的现实主义”的主张看来,那么几乎所有出色的文学作品大概都可以算作是“现实主义”的。而即便不那么宽泛,这个曾经有着具体内涵的文学史概念,如今也已经不断扩展了它的外延。人们往往笼统地将那些所写内容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物,并基本遵循现实逻辑的叙事认为是“现实主义”的,而与那些光怪陆离、想象奇诡的作品区分开来。依照这样的认识,“现实主义”的胃口的确可以非常之大,茅盾文学奖的几乎所有获奖作品都可以纳入其中,唯一会让人略感困惑的大概只有阿来的《尘埃落定》。《尘埃落定》当然也写的是人间之事——事实上一部小说,无论其想象力何等匪夷所思,要完全与人间无关,也实在是难事——但是其中不时闪现的神秘主义色彩,已经足以让它显得独特。但也正因它是异类,有关它的评语格外能够体现茅盾文学奖的态度与尺度。这一评语是由严家炎执笔,话说得谨慎收敛而余味无穷:“《尘埃落定》借麦其土司家‘傻瓜’儿子的独特视角,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以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受他统治的人民以及土司与国民党军阀间错综的矛盾和争斗。并从对各类人物命运的关注中,呈现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肯定了人的尊严。小说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语言颇多通感成分,充满灵动的诗意,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尘埃落定》非现实的色彩实在难于抹去,因此评语必须承认在“写实”之外,小说也兼用了“象征表意的手法”,并花费近半篇幅对其艺术特点加以说明。但自始至终,评语都避免从“主义”的层面加以确认,而小心翼翼地在“现实主义”所允许的框架内游走。尤为值得关注的,或许是评语对其写作价值的表述:“(《尘埃落定》)呈现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肯定了人的尊严。”尽管众所周知,《尘埃落定》对于某种历史必然性的表述未必有多么自觉,甚至不无暧昧的意味,但是这一评语却足以说明,评委会选择了以怎样的角度理解小说结尾和整体情节逻辑。将《尘埃落定》多少有些勉强地放置到“必然性”的叙述当中,其实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茅盾文学奖究竟是如何理解“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所谓“现实”,不是实然性的,而是应然性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绝不只是对现实简单模仿甚或照搬,而更强调对现实及历史的理性认识,即抱定一种必然性的现实逻辑和历史态度去重新组织现实。不仅《尘埃落定》,其它不少获奖作品的评语或授奖辞中,都明确表露出这样的“现实主义”观念。譬如对《张居正》的评语,即指出作为封建社会的改革家,张居正的悲剧命运自有其“必然性”;《历史的天空》的授奖辞亦暗示,尽管小说主人公并非典型的革命英雄人物,其境遇包含着历史复杂性,人物形象也略显传奇,但在“种种历史的偶然背后”,仍旧“显示出了历史的必然”;至于评价《生命册》“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则简直像是对茅盾本人创作的评价了。——以此而言,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的确无愧于它的冠名者,而如果要说这样一种“现实主义”传统带有某种官方意识形态的色彩,那只能说,“现实主义”这一美学原则从产生之日起,就内在于意识形态之中。其实,任何美学原则不都是这样吗?

不过,即便以最严格的“现实主义”来限定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因为现实无限开阔,则可供书写的对象当然也无限丰富,因此这一奖项理应仍能够拥有充分的空间与可能。事实上,首度公布评语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已经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多样性。该届评出的四部作品,尽管都被归入(即便是被勉强归入)“现实主义”的序列,但是每部作品表现的对象和它们被肯定的角度(这届评语甚至拟定了小标题,提炼出每部作品值得表彰之具体所在),都各自不同:对于《抉择》,评语肯定的是它“直面现实”的勇气,认为它“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却又能“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对《长恨歌》,则表彰它从一座城市的市井生活和一个女人的一生经历去探索“历史和传统”,并透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这是以小叙事撬动大叙事;对《尘埃落定》和《茶人三部曲》的评价乍看有相似之处,都与深厚的民族文化有关,但前者似乎更偏重于文化形态的曼妙展示,以及对历史必然性的揭示,后者则更重于在历史当中挖掘出的人的力量,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风骨。现实矛盾、异域风情、市井生活、文化韵致……似乎已经足够证明茅盾文学奖的庞大容量;但显而易见,书写现实的不同方式与面向,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机会并不是均等的。譬如以“直面现实”来褒奖一部作品,在《抉择》之外再无一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揭露社会矛盾的小说当然并非只有《抉择》,《天行者》对民办教师困境的书写,《蛙》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讲述,乃至于《应物兄》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展现,都不能说不是“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但或许是因为小说所叙及的矛盾并不像《抉择》中的矛盾那样处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位置,或许是因为小说触及矛盾的方式并不那么直接,也或许是因为自1980年代之后,“写什么”越来越不足以构成评判艺术的重要依据,更或许以上原因兼而有之,总之,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刻意回避了去讨论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现实矛盾。

直击时事既然不为人所喜,相对而言,历史题材便理所当然地更容易受到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关注,在第五至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历史题材的小说甚至占据了超过半壁江山。但小说写的是历史,评语或授奖辞对它们的肯定却具有时代气息,譬如前述对《张居正》的评语,就分明是从一种现代历史观去认识历史人物,讨论的角度也明显与改革开放的整体历史语境有关。这似乎印证了质疑者的看法:茅盾文学奖的确在文学标准之外,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如果对评语及授奖辞进行整体考察,就会发现在此之外,茅盾文学奖对于历史书写的评价自有其多样性,或者说,至少在新世纪之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完全呈现为一种政治话语。第五届对于《尘埃落定》和《茶人三部曲》的评语即已经可见端倪,它们并不是一味以唯物史观去理解小说中的历史,而更强调文化底蕴。第六届评价《东藏记》,亦强调这“是一部文化含量厚重的长篇佳作”;第七届评价《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史诗般的品格”之外,也赞赏其“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此后对《一句顶一万句》《江南三部曲》《繁花》《北上》等作的授奖辞,更是字里行间流溢着文化气息。这固然可能与1980年代寻根文学的流风余韵不无关系——这一文学潮流在长篇小说领域开枝散叶,要到1990年代,其中的代表作《白鹿原》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最负盛名之作——却也提醒我们,即便承认茅盾文学奖的官方属性,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之于文学艺术的诉求,也不可以作简单的预设。

如果说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对于文化的强调,足以丰富我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那么其对文学作品精神高度的强调,也理应在相当程度上提醒我们去反思有关“现实主义”的刻板印象,也提醒我们反思对于茅盾文学奖不够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怨言。其实至晚从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对《抉择》《尘埃落定》《茶人三部曲》的评语开始,对人类灵魂和精神领域的关切,就始终贯穿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视野中。我们甚至可以说,较之反映现实,茅盾文学奖似乎倒更为注重作品的精神力量。譬如对于《抉择》,肯定的就是其“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评价《尘埃落定》,认为它“肯定了人的尊严”(借以与颓废的现代主义区分开来);而《茶人三部曲》的人物形象塑造之所以成功,亦在于“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相比之下,《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这一人物可能更有力量,甚至能够“以鲜活强悍的性格和人格的光芒照亮了苍茫深邃的历史的天空”;除此之外,《英雄时代》《额尔古纳河右岸》《你在高原》《天行者》《蛙》……的授奖辞中,无不对作品书写人类精神的成就给予了浓墨重彩的张扬。在28则评语及授奖辞中,“现实主义”出现了4次,而“理想主义”亦出现3次,如果将所有与人类精神相关的词汇加在一起,后者的比重可能还要远远多过前者。因此洪治纲抱怨茅盾文学奖“对小说在人的精神内层上的探索”不够充分,以新世纪以来的情况看是值得商榷的,好在他的表述还有补充:“特别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没有得到茅盾文学奖的充分肯定。的确,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表现的人性阴暗面较少兴趣,而更注重刚健昂扬、正面积极的精神力量。但诺贝尔文学奖不也是这样吗?对茅盾文学奖持批判态度的论者往往喜欢以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对照,但至少在探索人类精神的层面上,他们的厚此薄彼之中恐怕不无偏见。

类似的偏见还聚焦在小说艺术创新的层面。持批评态度的论者指责茅盾文学奖过分偏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而对叙事艺术缺乏关注。这一论调本身即令人感到疑惑:何以“现实主义”的叙事艺术不算是艺术呢?而且,茅盾文学奖真的仅仅肯定“现实主义”的小说审美原则吗?的确,评语或授奖辞往往从人物塑造、细节呈现和情节发展等角度来评定小说,这似乎是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批评修辞。但是从《尘埃落定》的评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批评修辞的选用有时或许只是一种策略,陈旧的话语亦可以谈论先锋的精神——坚持使用陈旧话语,并非保守,而是以此才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妥地为先锋精神提供可能。而伴随着洪治纲、张丽军等质疑者进入评委队伍,曾经的“新的美学原则”不仅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创作常识,也已悄然改变了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授奖辞对小说叙事艺术的评价,也逐渐脱出了“现实主义”的批评修辞。在评价《朱雀记》时,授奖辞即充分肯定了苏童在小说形式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苏童的短篇一向为世所重,而他在长篇艺术中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而在讨论《一句顶一万句》《江南三部曲》《繁花》《应物兄》等多部获奖作品时,授奖辞也反复肯定了作品的“原创性”“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经验表达的“新的路径”和“新的叙事语法”。从目前可见的28则评语及授奖辞中分明可以看出,茅盾文学奖对有效的小说艺术创新从未否定,甚至还不断提出要求。相比之下,以一种陈旧的观念去指认和想象茅盾文学奖,断定其审美趣味无比腐朽,恐怕才更显腐朽。

根据以上对于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的分析不难明白,即便“宏大叙事”“史诗性”与“现实主义”真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概括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内部也仍有更为细致的分野,值得详加辨析。以评语及授奖辞为“表”,以茅盾文学奖评选过程中更为具体的审美标准为“里”,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其一,茅盾文学奖的确对“宏大叙事”有所偏好,但并非绝对,重要的是能否开掘出宏大的意义,而非题材本身的宏大;

其二,茅盾文学奖对于“史诗性”中“诗”的一面其实相当重视;

其三,较之直面现实矛盾的作品,茅盾文学奖更偏爱富有历史意识和文化含量的长篇小说;

其四,茅盾文学奖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同样重视,和诺贝尔文学奖相似,它热衷于张扬人类精神中昂扬向上的一面;

其五,茅盾文学奖并不完全囿于传统“现实主义”笔法,对现代主义小说技巧也保持着相当宽容的态度,并积极期待着艺术创新。

那么,这五点基本结论是否便足以构成对茅盾文学奖审美标准的全面认识,依照这五点基本结论,是否便足以创作出更加符合评委预期的“茅奖式”作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不仅仅因为本文对于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的讨论还非常初步和粗糙,有待于学界同行的进一步研究,更因为任何针对某一特定标准刻意打造的文学作品,本就难以实现其目的。每一种文学奖项都当然有其审美偏好,但是参评作品在符合该偏好之前,首先要实现相当程度的艺术品质才有可能得到重视,这样的艺术品质取决于作者的见识、禀赋、勤奋与诚意,恐怕非功利的设计能够抵达。因此,揣测一部作品为茅盾文学奖“量身打造”而必然获奖的说法其实亦多少有其荒谬性。

而除以上两点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使得刻意迎合茅盾文学奖的创作难成功,那就是: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标准其实始终处在悄然而微妙的游移当中,并非绝对固定。这种游移在此前的讨论中已经不难看出,而尤其明显的例证,是评语及授奖辞中对于“中国风格”的强调。在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对《茶人三部曲》的评语中,尽管指出该作品的优异之处在于“寄寓民族精神”,却并未以“中国风格”对其加以褒扬。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一句顶一万句》的授奖辞里,则明确肯定了刘震云对“中国人的精神境遇”所做的精湛分析,并认为这部小说“继承了‘五四’的文化反思精神,同时回应着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在向着中国之心和中国风格的不懈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成就”。这是“中国风格”第一次出现在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中,不过某种程度上或许可视为一种偶然,因为这一评价的确高度符合《一句顶一万句》的小说形态。然而从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开始,对“中国风格”的美学诉求显然已经被评委会有意凸显,这一诉求不仅仅要求作者专注于书写中国故事和时代变化,也落实在小说艺术和美学精神的层面。譬如肯定《繁花》“创造出一种与生活和经验唇齿相依的叙述和文体”,赞赏金宇澄对“近代小说传统”有意继承;譬如肯定《应物兄》“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当然并非新鲜的语汇,但是在经过新时期以来文学潮流和社会潮流的种种复杂变迁之后,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旧话重提,显然是耐人寻味的。这显然已经不仅仅与文学风尚有关,更与时代有关:这是文艺座谈会再度召开的时代,是中国国际地位稳步上升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在文学背后,是整个时代的力量在扭动着审美的钥匙。

由此我们或许需要在结论中加上第六点:

其六,茅盾文学奖有其长期坚持的审美原则,但这一审美原则并非保守僵死的,而是富有活力的,它必然因社会现实和文学场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正是这第六点结论提醒我们,茅盾文学奖真正的“里”并非这一奖项的审美原则和评奖标准,甚至根本不在于文学审美层面,而是要以审美为“表”,浸淫其中却又穿透出去,去理解无限广阔的现实。——这是否才是茅盾意义上“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会写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会写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节读课文。

  1、认读生字:青、边、对、能、到、住、得、分、干。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3、学生描红仿写。

  天天练:我来露一手

  感情背诵《怀素写字》第二小节

  “青”是上下结构的字。

  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必做:1、听磁带三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篇童话故事,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中所流露的那种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爱,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语言参与的积极性。虽然课文篇幅篇长,但孩子们读得还只那么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对话,学生不知不觉中就采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进行了分角色朗读,我想学生们读得那么好,兴致那么高,也和平时坚持不懈的“天天练”有很大的关系。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幻灯片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 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一)默读 “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吃花生,谈花生)

  (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

  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

  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

  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 鲜红嫩绿)

  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

  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谈谈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8、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v 阅读天地一:《玫瑰花》《虚荣的孔雀》

  v 阅读天地二:《平凡》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v 阅读天地三: 《吃桔子》总体点评:

  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实践,在具体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课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处理课文详略得当,对于课文的重点进行深入地讲解,并通过朗读指导和课件的运用,深化了课文情感目标的落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教室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涌现出很多奇思妙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强调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境的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大语文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以下策略:

  1、拓宽信息空间,让学生积极查找资料。

  2、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知、感悟。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教学资源。

  4、课内外知识结合,拓宽知识外延。

  1.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长征的艰难困苦,懂得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学习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等闲、逶迤、磅礴、暖、寒”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所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歌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红军长征路线图、《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教学挂图、《长征》影片等。

  一、导入诗句,简介背景

  1、我们学过不少长征故事,像《丰碑》《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长征的诗,题目就是《长征》,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这首《长征》诗,就是毛泽东对举世闻名的长征做的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

  2、检查预习。指生读全诗,注意正音。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汇报关于长征的资料。

  3、教师介绍长征在我国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

  二、初读诗句,感知韵律

  1、1935年10月初,长征已经胜利在望了,毛泽东同志回顾长征的历程,写下了这首诗篇,并在排以上的干部会议上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把这首诗给大家朗读一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请观看影视片段。

  2、这首诗是七言律诗,读起来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自由读诗,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画出停顿,用“、”标出押韵的字。

  3、默读全诗,思考诗中都提到了哪些地方,动笔标出来。

  三、再读诗句,体会艰难

  1、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发生在73年前那震撼人心的军事壮举――长征,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有关长征的影视片段,你们想看吗?(播放课件)可以边看边议论。(生边看边热烈议论。)

  2、看完了影视片段,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长征吗?

  3、这首诗中提到许多山名和水名,你们都找到了吗?

  4、(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学生汇报时,教师在地图上指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并指明“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的位置。

  5、过渡:红军一年中,翻山越岭,走了二万五千里路,路上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难哪!

  四、精读诗句,感悟精神

  (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山”和“水”怎么成了困难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2、红军对待这些困难的态度如何?你从“不怕”、“等闲”中体会到什么?

  3、把你体会到的读给大家听。

  (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课件出示:五岭山脉、乌蒙山,感受山的气势雄伟 。

  2、诗人首先想到的是长征开始不久,遇到的逶迤的五岭。解释“逶迤”(配简笔画)。

  3、过了五岭,红军继续前进,大队人马又被乌蒙山给挡住了。诗中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气势雄伟的乌蒙山的?解释“磅礴”(配简笔画)。

  4、五岭那么长,乌蒙又那么高,红军要翻越这些山岭,多难啊!

  5、同学们,你们都登过哪些山?感觉如何?在红军眼里,乌蒙山成了什么?五岭又成了什么?解释“腾”、“走”。

  6、这两句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的?你能用“……像……”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吗?

  7、这两句都写山,一句突出了长,一句突出了高,照应了“千山”。你能读好这句诗吗?

  (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结合查阅的资料讲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体会“暖”。

  2、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理解“寒”。

  3、一寒一暖两个对照,把自然现象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融为一体,中间四句诗除“寒”、“暖”的相对,还有哪些是两两相对的?

  4、引导学生了解诗中的对仗。

  (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理解“更喜”、“尽开颜”,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逃难人日夜奔波、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片段。

  2、请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就是这群逃难人中的一员,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3、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4、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尊严》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读几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3、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看看从年轻人的这些表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相机点拨指导。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1、小组从下列汇报方式中选择一种作好交流准备:《出示课件》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B、排练课本剧,并演一演。

  C、进行模拟采访。(提示:可采访“哈默”,也可采访“杰克逊大叔”。)

  D、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工具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资料。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学习多么紧张啊!那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怎么样?

  播放教学光盘上的课件,玩识字拼图的游戏。

  1、掌握生字难词。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4、体会散文常见写法及语言特点。

  5、学会“描摹形象阅读法”。

  6、感受时间的宝贵。

  有感情地朗读,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写法。

  以《青春之歌》“太阳下山明朝还会爬上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我的青春小鸟飞走不回来……”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青春会一去不复返,实在值得珍惜。

  朱自清(1898―1927),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一读课文,准确流畅。

  文中注释字词,随文纠正。

  二读课文,准确流畅有感情。

  忧虑、焦急――惶恐――懊悔――发奋(不甘心)

  互相评议,学习,改进。

  三听读课文录音,领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读课文,模仿课文录音,有感情地朗读。

  1、文体――散文话题――时间

  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主要表达方式――描写时间匆匆时间本身(匆匆)

  抒情因时间本身(匆匆),而感忧虑、焦急

  因虚度年华(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2、理清思路,概括各节

  ①写时间一去不复返

  ②写“我”因感悟虚度年华而惶恐

  ③具体描写时间匆匆

  ④写“我”由感悟而发奋的心境

  ⑤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珍惜时间,建功立业,体现(实现)价值!

  独立体验,小组交流,全班赏鉴,形成共识。

  (一)赏鉴形象具体优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实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聪明……”―设问;表现作者忧虑而焦急的心态;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写了时间流逝无声无息,年华虚度,却毫无知觉。;

  4、“太阳他有脚……”―拟人;有形有声,可见可闻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5、“吃饭的时候……”―排比;有形有声,可见可闻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

  6、“跨”、“飞”――形象生动写出了时间的流逝,犹如长了脚生出了翅膀

  7、“过去的日子……”―比喻;生动形象描写了时间流逝无影无踪;

  8、“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

  反问;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加强感情的抒发;抒发了作者奋发有为,追求事业的情怀。

  (二)赏鉴有含义的词语

  1、他们――指代时间;

  2、去的――过去的时间;

  来的――将来的时间;

  去来的中间――现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来到世上“一无所有”;

  后者指人离开世上“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即虚度年华,没有作为。

  六、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并熟读成诵

  1、语言富于文采。(运用多种修辞;词语准确凝练;善用叠音词)

  2、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八、“描摹形象阅读法”

  运用词语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内容。

  2、阅读练习(另见)

  3、以《“今”》《匆匆》为例,思考分析议论文和抒情散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课题文体表达方式主要内容目的

  《“今”》议论文议论鲜明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写抒情形象描写强烈抒情点明题旨,突出中心以情动人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等7个生字词,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等13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感受“奇观”的奇特之处,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学习本文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

  通过文章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不同景观,用心感受不同时刻的画面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并大致能说说“潮来时”的整个经过。

  学习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 激趣导入,感知自然美(4分钟)

  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们同学介绍一些,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好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中“你去玩过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介绍,与同学之间有交流,并对此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 初读课文,构建文体美(9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2.读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3.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本文后的感受吗?

  预设一:海宁市的盐官镇真是一个观潮的好地方哪!

  预设二: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好壮观啊!

  预设三:浪潮就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真是浩荡啊!

  教师进而引导:你可以用书本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引出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在初读感知后,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进行引导第一段的学习。)

  4.天下奇观的“观”和文章的题目观潮的“观”一样吗?

  让学生进行思考,同一个字却是不同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并结合相应的组词,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 研读课文,赏析语句美(22分钟)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钱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过渡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年级学生是第一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诗歌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从而体味本篇散文语言的细腻与精美。

  1.独立识、写字8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吧!说一说你都喜欢什么呢?

  二、逐层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课文。

  2.快速读文,思考:从文章整体结构上能发现什么?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三、再读文章,体味情感

  1.带着自己的发现默读课文,并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标出,作批注。

  2.汇报交流。师相机作指导,并指导感情读,体会作者所喜欢的事物、景物以及喜欢他们的独特情感。

  (1)学生汇报1―4段:

  引导学生谈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师:四季就像四位天使,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来到人间与我们相会,她们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的作者在感受着四季的同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独特,让人越读越爱读……

  师作进一步引导:听着大家诗一般的朗读,我仿佛乘着理想的航船行驶在四季的原野上,心情那么舒畅,感觉那么优美。

  生闭眼,师配乐读这一部分,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内化到学生心里。

  师小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多么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读一读。

  (2)学生汇报第8自然段:

  “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声问候、一个笑脸就能使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看来,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关爱。

  生感情读第8自然段。

  师:除了这里能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之外,文章还有些段落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真情、亲情。

  (3)重点体会第10自然段:

  师: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什么?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字里行间都透射着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带着你现在的感受再读此段。

  读完生质疑:省略号?

  (4)师:省略号一般都在一句话后出现,省略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中的省略号却另起一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师小结并做进一步引导:对,省略号省去了很多社会与人生美好的事物、景物,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社会处处都洋溢着和谐与美丽,作者把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独特情感深切地体现在了“我喜欢”中,并且是深深的喜欢。

  读好最后一段话,体会“深深、喜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配乐读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读文。

  2.学生配乐展示朗读自己最想读的部分。

  3.师配乐读其中一部分,激发更多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欲望。

  4.鼓励学生加动作读文,抒发情感。

  五、仿写延伸,激发写作兴趣

  师:同学们,作者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彩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里,请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

  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⑴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⑵ “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⑶ 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四、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五、三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了解故事情节,

  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朗读法、问答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导入:(展示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这有颗硕果累累的李树,你们想不想摘几个吃啊?但有一个小朋友并没有去吃,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认读本课生字词。

  2.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学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停顿特点。

  3.品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简单了解文中思路。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事。(板书:王戎)

  明确: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板书:道旁李树、唯戎不动、此必苦李)

  2.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明确: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3.小组讨论,从中可以体现出王戎怎样的品质?

  明确:他善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善于思考和分析,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思考路边的李子无人摘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4.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品质,他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分析)

  本篇课文出自《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搜索《世说新语》的其他小故事,并在下节课前给大家分享一下。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对本文文言文的内容进行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读懂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大意,教会学生向王戎学习,学会细心去观察,我从课文的整体大意来划分,让学生在理解其意思后,反复的进行朗读,从而使学生对于文言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图片激情,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伊拉克战争的照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美国开始了军事空袭!他们炸毁了公路、桥梁、学校和一切可以摧毁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体鳞伤!双方士兵死亡上万人,有1。9万名无辜的伊拉克国民遇难。

  同学们,看了这组照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场上,去聆听一个普通炮手的心声。(齐读课题)

  课文我们已经读过多遍,不过你真的用心去读了么?现在,请同学们进入到课文当中,把自己当成这位炮手,用心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同学们,你发现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通过神态的变化和人物对话来突出中心的)

  1、那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谁来告诉我,是哪几个词?(苍白、煞白、惨白)板书

  2、那我要问了:好好的,炮手的脸色为什么突然苍白起来了呢?你能在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这句话上边的几段读一读。哦。你看到将军用望远镜仔细的

}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作者悲叹了无知音,举世溷浊,时不我予的情感。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3、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1、语文讲义上预习内容(29页)。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屈原)

  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在楚国都城被秦攻破时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罹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特指死去的父亲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五、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