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和他的《人生大事》,凭什么创造了今夏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奇迹?

朱一龙电影《人生大事》上映第29天 累计总票房突破15亿元

来源:搜狐娱乐 编辑:

上映第29天,朱一龙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累计总票房突破15亿元,排在《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之后,成为2022年度票房第三高的电影,在国产片历史总票房榜上,暂居第31位。

《人生大事》现在工作日每天仍有27%的排片,1700多万元的进账,走势坚挺,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总票房可能接近17亿元。

据传,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不超过6000万元,如果最终总票房17亿元,投资方分账约6亿元,除去制作、宣发成本,净利润可能超过5亿元。

《人生大事》出品方有19家,发行方有11家,享受最大收益的是联瑞影业、横店影业、中国电影三家。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经历过多次撤档后,《人生大事》终于上映了。

在长期无电影可看的状态下,这样一部诚意之作,对观众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将丧葬行业作为主题,可以说导演是在做一场赌博。

毕竟,在中国丧葬和死亡代表着晦气。

是很多人刻意避开的话题。


这部电影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并没有过度地渲染死亡的悲情。

而是将殡葬和死亡,变得生活化,让剧情充满温情。

影片里的亡灵,不再是冷冰冰的死亡美学。

反而以特有的方式,温暖着活着的人。

就像影片里人物的情感变化,很多时候是靠那些亡灵推动的。

死亡并不代表结束,反而是另一种开始。


当然,这部片子优点突出的同时,缺点也很明显。

比如说放烟花哪里,这本来是一个情感的大升华,

可观众刚准备沉浸在情绪里,导演就立马用另一个情节将观众拉了出来。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到嘴的鸭子飞走了。

后半段的一些剧情,虽然合理,但也不是一定要存在的。

但总的来说,整部片子瑕不掩瑜,绝对值得一张电影票。

所以接下来,我主要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活着

身为孤儿的小女孩小文, 既单纯又充满小大人气质。

掉在地上的饭粒,要捡起来吃掉,打麻将的时候打一局就结束。

因为外婆说过要珍惜粮食,做事情见好就收。

这种小大人的气质是外婆培养的,因为小文的处事原则是外婆教的。

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就像莫三妹的殡葬手艺,是从死去的二哥那里学来的。

虽然外婆已经离去,但是小文身上一直有外婆的影子。

离开之人,其实一直用另一种方式陪在我们身边。


同时,外婆就像看不见的一只手,将三妹和小文的关系越推越近。

在葬礼上看到外婆被莫三妹装到盒子里的小文,以为是莫三妹带走了自己的外婆。

身为孤儿的他,开始每天追着三妹要外婆。

这是故事的开端,也是二人相遇的开始。

之后,二人每次关系的拉近都离不开外婆的助推。


第一次是三妹教小文直面死亡,告诉她外婆飞到天上变成星星。

这和后来小文说三妹是种星星的人,相互呼应。

三妹是教会小文死亡的人,小文是赋予三妹职业不同意义的人。

他们在情感上,温暖着彼此。

之后,小文在夜晚独自聆听电话手表里外婆的声音,三妹则默默陪着她。

这和后来三妹帮忙修手表,相互呼应。

这是小文的第一堂死亡课,也让三妹重新认识这个调皮的小孩和理解死亡的意义。


二人情感的大升华,体现在三哥追车的剧情,这和开头小文追车的剧情遥相呼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像是在完成一种交接,仿佛外婆将小文交给了三妹。

就像小文自己说的,虽然外婆已经不在了,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了新的家。

而三妹对自己职业的态度,也离不开这些亡灵的帮助。

30几岁坐过牢的莫三妹,喜欢别人叫他三哥。

看起来流里流气的,被谁惹恼了,就直接怼回去。

每天嚼着口香糖乱溜达,连修整遗体时都在嚼着口香糖。


对于从小混迹于火葬场的他来说,死亡只代表着一单新的生意。

没打火机的时候,他可以用烧着的纸钱点烟。

但是帮前女友拼其丈夫的尸体时,三哥意识到了自己职业存在的意义。

得知二哥为捞尸而失去生命时,他第一次从心里认同自己的职业。

之后有一幕,是三哥打开上天堂招牌的灯,决定不搬家。

这也代表着,他决心真正的从事殡葬行业。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够为一个传染病人做殡葬。

(p.s.这里的剧情有点隐晦,需要观影的时候仔细看。)

死亡,一直是国人很缺少的教育。

年少时,我们不知道何为死亡。

就像小文睡醒后,叫不醒外婆,只是以为外婆太累了。

看到外婆被装进棺材,还以为外婆被带去另外一个地方关了起来。

从来没有人告诉她什么叫外婆去世了,大人只觉得她吵着要外婆是无理取闹。

但是当莫三妹告诉小文,外婆烧成灰烟,再也不会回来时。


她并没有哭闹,反而学着理解什么叫死亡。

死亡就是,外婆的肉身烧成烟,飞到天上变成了星星,灵魂则一直藏在电话手表的语音里。

这是小文接受的第一堂死亡课,也是我们所缺少的一课。

虽然死亡代表着永远离开的残酷,但我们可以把它变得浪漫。

学会把悲伤化为思念,把思念变成某一种形式的传承。

在死亡教育上,我们一直都低估了小孩,高估了自己。

不是小孩理解不了,而是我们还不懂什么是死亡,不知道如何去教。


成年后,我们对死亡则充满了恐惧。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在讲人生除死之外无大事。

我倒觉得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说死亡事小,如何活下去才是大。

莫三妹作为殡葬师,一直以旁观者的视角,目睹着一场场葬礼。

这些葬礼背后,是一个个人的人生缩影,是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外婆葬礼上,是为了遗产争吵不休的大人。

被小文画满彩色涂鸦的粉色骨灰盒背后,是父母忙于事业,对孩子缺少陪伴的遗憾。

前女友请求前莫三妹为丈夫拼接尸体,是一位女性在婚姻里的心酸和无助。

提前为自己办葬礼的大爷,面对的是拿到拆迁款后,变得鸡飞狗跳的家庭关系。


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葬礼,则是莫三妹爸爸的。

老爷子做了一辈子丧葬行业,看透了死亡,不想要哪些虚无的仪式。

他想要一场特殊的葬礼,如果做不到宁愿让骨灰一直呆在奶粉罐子里。

于是莫三妹制作了烟花,让父亲的骨灰在空中绽放。

这一刻,逝者好像真的变成了星星,而莫三妹也真正变成了种星星的人。


死亡代表着既知的结束。

所以比起死亡,我们更难面对的是活着。

因为活着则代表永远的未知,未知永远比已知更难面对。

世事无常,人生百变,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只是在不断和他人创造的羁绊中,使自己和他人变得完满。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活着,请看众生百相,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据悉,该片编剧、导演刘江江出身于殡葬世家,对生死主题感触颇深。2018年在走访白洋淀等地实地采风后酝酿出了故事雏形。2019年才完成原创剧本作品《上天堂》(后改名为《人生大事》),并凭此项目入围第三届平遥电影展“平遥创投”单元,其独特的殡葬题材备受业界关注。在该片中,导演刘江江带着对生命的省思全情投入创作,旨在借殡葬题材故事向观众传递好好活着、享受生活的积极主题。z网页链接 朱一龙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一龙人生大事拍摄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