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移民了吗

香港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是香港最权威的音乐颁奖典礼之一,从1988年度开始设立,每年颁发一次。

这个颁奖礼每年大约颁发三、四十个奖项,主要参考歌手作品在电台的播放率,由于歌曲播放次数公开并且可以查证,所以被认为是香港乐坛颁奖礼中评选标准透明度较高的一个。

在几十个奖项里,叱咤乐坛男歌手是最重量级的之一,每年都会产生前三甲,分为金奖、银奖和铜奖。进入三甲,意味着登顶当年的男歌手巅峰。

在历年入围三强的男歌手中,每个人在金银铜三个维度上都表现不一,各有侧重,那么谁是终极赢家呢?

我们不妨采用积分制来做一个综合评定:假设金奖得3分,银奖得2分,铜奖得1分,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看叱咤乐坛男歌手的前10大赢家都是谁。


郭富城是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之一,他于1988年正式出道,前期在无线台拍电视剧,以演配角为主。

1990年,郭富城在台湾演出了一个帅气的摩托车广告,成为家喻户晓的广告明星,由此进入乐坛。同年,他推出了首张国语大碟《对你爱不完》,展示了惊人的销售力,在台湾卖出25万张,亚洲销量更是突破100万张,让他在一夜之间,红遍了两岸三地。

1992年,郭富城正式回归香港,很快就掀起了一股旋风,凭借精湛的舞技和帅气的外形异军突起,挤掉了本来呼声很高的实力唱将李克勤,被媒体拿来跟张学友、刘德华、黎明三人相提并论,一起封为“四大天王”。

在香港叱咤乐坛颁奖礼,郭富城1次获得男歌手金奖,2次获得银奖,得7分,排名第10位。


除了郭富城,另一个香港歌手周柏豪在叱咤乐坛颁奖礼上,获得1次金奖、1次银奖和2次铜奖,他的得分跟郭富城一样,都是7分,并列第10。


相比于本榜单的其他明星,许廷铿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他是一名80后香港男歌手,还是一个注册牙科医生。

2009年,许廷铿参加《超级巨声》选秀比赛,签约无线电视台,正式入行。

2011年,他开始发力,横扫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的新人奖。

到了2010年代中后期,许廷铿的音乐事业实现了飞跃,成为香港地区最有竞争力的男歌手之一,并获得1次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1次银奖和3次铜奖,得8分,排在第9位。

方大同是美籍华裔,香港著名创作歌手和唱片制作人。他在美国夏威夷出生,1997年定居香港。他擅长创作节奏蓝调和灵魂乐作品,将黑人音乐以华语唱出,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曲风。

方大同在2005年发表首张个人专辑《Soul Boy》,被冠以“香港陶喆”的称号。

2008年,他第一次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成为该颁奖礼成立以来最年轻、出道年资最浅的男歌手金奖得主,同时也是首位在21世纪出道得金奖的男歌手。除了1次金奖,方大同还获得2次叱咤男歌手银奖和1次铜奖,得分8,排在第8位。

刘德华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1985年,他从影视圈开始跨界发展,连续发行了多张唱片,但没有得到任何乐坛奖项的认定,完全被张学友、李克勤、吕方等同期新人压住。

1990年,刘德华的唱歌事业,突然迎来了高潮。他发行的粤语唱片《可不可以》,销量达到三白金。这一年,他同时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和十大劲歌金曲奖,并且勇夺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站上了人气顶峰。

刘德华在香港的其他三大颁奖礼风光无限,多次成为香港和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星,唯独在叱咤乐坛颁奖礼上长期碰壁,由于他和商台理念不合,关系很僵,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从1990年代到2010年代,横跨20年,他竟然没有拿过一次叱咤男歌手金奖,只得到过4次银奖和1次铜奖,得9分,排名第7位。

黎明是香港四大天王中最年轻的一位。1986年,他参加第五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获得铜奖,由此进入娱乐圈。他跟刘德华、郭富城一样,前期以参演无线台的电视剧为主。

1990年,黎明发行了首张个人音乐专辑《Leon》,凭借大热歌曲《相逢在雨中》打开知名度,获得多个香港乐坛颁奖礼的新人奖。

1991年黎明开始爆红,他发行的粤语专辑《是爱、是缘》,成为当年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全年最高销量大碟。这一年,他跟张学友、刘德华组成了风头最劲的“三剑客”。其人气之旺,甚至有超越刘德华的势头。当时的香港娱乐圈,流传着一句话:“再红也红不过黎明。”

黎明在在叱咤乐坛颁奖礼上获得过2次男歌手金奖、1次银奖和4次铜奖,得12分,排在第六位。

古巨基是香港乐坛21世纪零零年代的重要人物,他以娱乐节目主持人身份出道,1994年进入乐坛,并在当年就夺得新人奖金奖。其嗓音清亮透彻,擅长假音,被称为“假音王子”。

从1996年开始,古巨基逐渐走红,成为可以跟“四大天王”相竞争的人物。

2000年之后,古巨基越战越勇,成为后天王时代的扛旗者之一,先后摘取香港乐坛的各大顶级奖项。

在叱咤乐坛颁奖礼,古巨基获得1次男歌手金奖、5次银奖和1次铜奖,得14分,排在第5位。

张敬轩是广州人,后来移民到香港,成为永久居民。

从2002年起,他全力在香港发展。作为一个全才唱作人,张敬轩擅长作词、作曲、编曲、录音、制作及演唱,是极少数内地出身转往香港发展而取得成功的艺人。

随着“四大天王”逐渐淡出,张敬轩成为了主要接班人之一,长期跟陈奕迅、李克勤、古巨基、许志安等人,争夺乐坛男歌手的最高殊荣。

张敬轩是叱咤乐坛颁奖礼的绝对大赢家之一,先后4次获得叱咤男歌手金奖、2次银奖和1次铜奖,得17分,排在第四位。

许志安是香港男歌手、演员。1986年,他参加第五届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获得亚军,签约华星唱片,从而进入演艺圈,1988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

许志安算是生不逢时,恰好遇到了四大天王大红大紫的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他都发展得很挣扎,成为了陪跑者。

进入1990年代末,随着四大天王年代的落幕,许志安逐渐成为香港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斩获了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并3度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此外,他还4次成为叱咤乐坛男歌手银奖得主,总得分为17,排在第三位。

张学友是公认的四大天王之首。他是选秀歌手出身,1984年加了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进入乐坛。

从1985年开始,他接连唱红了《情已逝》、《月半弯》、《遥远的她》、《太阳星辰》等粤语歌,连续三届夺得无线台十大劲歌金曲奖,被公认是新一代男歌手中的领军人物。

进入1988年后,张学友因为酗酒和生活放纵等负面新闻,形象严重受损,一度陷入了低潮期。

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颁奖礼后,香港乐坛到了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张学友在1989年再度发力,重返香港乐坛一线歌手行列,并在1992年被传媒封为第二代“歌神”。

张学友是叱咤乐坛男歌手领域的第二大赢家,先后夺得5次金奖和2次铜奖,得分17,仅次于陈奕迅。

陈奕迅是继四大天王后最有影响力的香港歌手,被称为张学友接班人、香港第三代歌神,美国《时代》杂志,将他评为影响香港乐坛风格的人物。

陈奕迅在1995年参加新秀歌唱大赛出道,在1990年代末迅速成长为最具统治力的男歌手,拿遍了华语乐坛的各种最佳奖项。在许多人眼中,他是香港乐坛最后一个天王级的男歌手。

在叱咤乐坛颁奖礼,陈奕迅是独孤求败式的人物,而且拥有一骑绝尘的优势。他一共10次获得金奖、3次银奖和3次铜奖,得39分,高居第一位。

看完这份榜单后,我们意外发现,谭咏麟和张国荣这两位划时代的巨星,竟然没有进入叱咤乐坛男歌手的10强,其原因在于叱咤乐坛颁奖礼1988年设立的时候,谭张争霸的时代已经接近落幕,所以两位巨星才遗憾地落选了。


}

同时紧跟时代变迁、融汇外语

它在流行文化、文艺作品中独树一帜

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精确地传情达意

因为他们常常半句不离“咩”:

“今晚食咩?”(今晚吃啥?)

“有咩搞作?”(有什么做法、计划?)

“你讲咩啊?”(你说啥?)

“咩事?”(什么事?)

也有人觉得广东人很爱鸡(虽然确实如此)

因为他们半句不离“鸡”:

“咪走鸡”(别错过机会)

“鸡碎咁多钱”(少得可怜的钱)

“偷鸡”(旷课、翘班、开小差)

“静鸡鸡/静静鸡”(安安静静地)

粤语词汇甚至还能拿来当IQ题玩

“静鸡鸡和静静鸡,哪个更静一点”

“当然是静静鸡,因为少了一只鸡”

必会佩服它的古朴有趣、贴近生活、博大精深

虽然我们常将粤语叫做广东话

但其实并不是广东人说的话就是粤语

“粤语”的“粤”源自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

部分是今天壮族、黎族的祖先

“越”和“粤”是通假字

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

所以粤语并非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为广东独有

南岭山脉以南,就是广义的岭南地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7年08期

由于岭南地区古时自成一隅

百越民族的语言少受中原王朝影响

春秋时期,楚人来到岭南

秦始皇时“南取百越之地”

许多中原汉族人来到岭南

他们使用的汉语也逐渐有别于中原

融汇了百越民族的语言特点

今天的壮族是古时百越民族的后代之一

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几个动荡时期

像是魏晋南北朝、唐/宋末年

与已经存在的古粤语混合

同时,岭南地区的汉族人口不断增长

保留了部分古汉语发音、词句

又含有古代岭南少数民族语言的特色

五种“粤方言”今天的粤语仍分很多种,彼此之间差别还不小

说粤语的地区通常被分为5个片

有的用不同的前缀——“细”“小”

有的则使用后缀——“微”“仔”“儿”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一个反映粤语古朴的例子是

部分古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未必押韵

乃至全诗的平仄都更为好听

以下两首诗附上粤语朗读的录音

各位可以自己用普通话读一次,对比一下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晚清时期,广州成为非常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

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掌握的是粤语而非官话

再加上不少广府人迁居美洲、东南亚

进一步推动粤语对外传播

至今许多国家的唐人街仍然通行粤语

中华古音仍然活跃在整个世界

由于承接着古汉语的许多特点

粤语在词汇、语法、发音

词汇上,粤语的日常用语富有特色

虽是口语,却比较“文绉绉”:

令人讨厌,是“乞人憎”

安慰你、哄你,是“氹你”

劳驾他人、感谢帮忙,要说“唔该”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常不用“看”,用“睇”

常不用“拿”,用“拎”、“摞”

常不用“吃”,用“食”

常不用“走”,用“行”

“走”在古汉语是“跑”的意思,“行”才是步行)

部分词语平时说起来没什么感觉

细想就会发现其实很古雅:

解散、离开,叫做“散水”(如水般散去)

小气、吝啬 ,叫做“孤寒”

乱糟糟的,叫做“七国咁乱”

香港街头,地面上写着“望左”,提示行人向左看,注意车辆

除此之外,粤语很注重避讳

一些词汇因此而生,像是:

空房不能叫“空屋”,要说“吉屋”

因为粤语的“空”和“凶”同音

就取“凶”的反义“吉”

不能说“猪肝”,要说“猪润”

因为水和农业、财富有关,干涸是坏事

就取“干”的反义“润”

粤语不说这车厢很空,要说“这车厢好吉”

由于保留了古汉语、古南越语的特色

如今粤语发音的声母分类

有“唇、舌、齿、牙、喉”五音

声母19个,韵母59个

共9个声调(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

或者叫九声六调,分别是:

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

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以“周口店,河姆渡”为例

国际音标标注,6调分别是:

另外还有一些字的发音韵尾是-p、-t、-k

还有些字的音特别难发,像是:

将以下几个发音只有细微差异的字放在一起读

粤语声调的微妙更明显:

“诗”、“时”、“史”、“市”、“试”、“是”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可以播放下方的录音感受一下

有人说“讲粤语像唱歌”

一个原因就是声调变化微妙而丰富

粤语有很多古朴、典雅、复杂之处

但绝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

“水”和“皮”源自以前江湖黑话中对金钱的代指

还有些很宽泛、直白却易明的日常用语

“橡皮擦”叫做“擦胶”

“塑料袋”叫做“胶袋”

当事情进展无碍,可以说:掂过碌蔗!

意思是比甘蔗还要直,太顺利了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两口子一起吃饭,叫做:撑台脚

形容两人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

如果一个人摆着一副臭脸

如果公司员工不负责任,那就是“射波”

“卸膊”近音,就是将肩上的东西卸下来

另外还有像前阵子很火的“饮茶哥”

一句洪亮的“喂!朋友!三点几,饮茶先!”

这要是换了其他方言,绝对没内味儿

随着时代还会产生不少新的用词

搏尽无悔:尽全力活出精彩,不要辜负青春

飞砂走奶:茶餐厅的奶茶或咖啡不加糖和淡奶

尿袋:充电宝,因使用时接着线形似集尿袋得名

“朋友,借个尿袋,唔该”

粤语还将叠词用得生动有趣

令生活都变得可爱起来:

形容东西雪白——白雪雪

当然还有开头提及的“静静鸡/静鸡鸡”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粤语的“接地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

可是出现在了无数影视作品里

跨越了影视内容中的时空、地域

粤语在音乐中,也是非常接地气

可谓是“土”出了粤语生活化的一面

贴切地唱出了大众的心声

香港乐坛的填词圣手林振强

曾经把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

还起了新的名字,叫《剑桥拜拜》

一起来看看变得多么的“土”(接地气):

我静静鸡散水,就好似我静静鸡噉踩嚟;

我静静鸡翕手,同啲云讲声“系噉先喇喂!”

河边嗰啲金柳,好似喺黄昏晒太阳嘅新娘

反映喺水上面个靓样,喺我个心度浮吓浮吓噉样

但我唔可以唱K,讲拜拜嗰支笛衰咗

热天的昆虫都为我收声,剑桥今晚真系哑咗!

我静静鸡散水,就好似我静静鸡噉踩嚟

我拍拍萝柚,一啲云都唔拎走

林振强解释了他为什么要作此“翻译”:

若以广东话读出,总嫌娘娘腔

让广东麻甩佬(大男人)难以投入

精彩绝伦的徐志摩诗一旦用广东话读出来

立刻变得戆居(傻乎乎)”

一定能体会到那种贴近生活的意境

如果你在说普通话时中英夹杂

很容易给人一种装X的感觉

“刚刚去了个salon

说实话,地理君挺hate这样说话的people

例如以下这句真实的日常语句:

(刚才去厕所忘了带纸)

明明是一句带点狼狈的话

感觉都顿时变得洋气起来

的士——taxi(计程车)

茄哩啡——carefree(龙套、临时演员)

蛋挞、葡挞——tart(馅饼)

只有在港澳生活过才会熟悉,如:

士巴拿——spanner(扳手)

奄列——omelet(炒蛋)

泊车——parking(停车)

“唔该俾我一个士巴拿”

还有一些词语看似像中文词汇

就拿“嘈喧巴闭”这个词来说

“巴闭”却来自说印地语的外商

时不时会叫嚣着家乡话“BAPRE”一词

广州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看着这些外商烦躁嚣张的样子

就将其变成了粤语的“巴闭”一词

跟香港过去辉煌的流行文化密不可分

都是从粤语歌、电影、电视剧开始

60年代,香港作为外贸港口

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博采众长

当时许多粤语歌翻唱自日本的流行歌曲

学习了很多技法、旋律、音效等等

到了70年代至90年代

大量才华横溢的香港音乐人闪亮登场

造就了繁盛、独特的香港乐坛

张国荣、黄家驹、刘德华、王菲、陈奕迅......

已经成了无数中国人的青春和情怀:

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谁都只得那双手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

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富士山下》陈奕迅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海阔天空》Beyond

要论粤语电影的经典台词

则不可不提王家卫《阿飞正传》

张国荣对张曼玉的经典"一分钟":

像粤语电视台、广播频道、音乐产业等等

为粤语流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只想向各位读者朋友说一句:

参考资料 《中华遗产》2017年07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奕迅哪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