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里面有歌词 无辜的人 无辜的泪 ……无怨无悔 这是什么歌曲名字叫啥?

朗读者观后感范本合集(5篇)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人们在阅读了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朗读者观后感范本合集(5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第一次看《朗读者》,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就去看了书。也不知道第一次看完沉溺了多久。前两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小娟又提起了《朗读者》以至于自己又去看见了一遍,本来是打算草草看一下里面一些激动人心的情节,关于爱、原谅、救赎与自我救赎的部分。不想到从头到尾目不转睛又全部看了N遍,然后又翻出原著小说来看,又是一次沉溺。

说起这部电影总想写点什么,但却无从着手,就像男女主角一样,复杂又单纯,麻木又敏感,冷漠又热情,粗暴又温柔,无情又深情。

看到过一句话叫,我们都是时代的孩子,他们也是时代的孩子。在那样的大时代大背景当中,随着人海浮沉。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电影我也看了一些,实在不能理解人能疯狂自私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将整批整批的无辜的人至于死地。不明白日本人何以将我们中国民族的38W人民全部屠杀。

《朗读者》电影里描述的就是一个参与者的人生,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良知。汉娜,依旧像一个迷一样。我像迈克一样,对她仍旧充满迷惑。在怎样的情况下,看着每个人死去,却能做到麻木。我想到一种情况,那就是那时她自身的情感已经完全死去,也许是为了生存,看着面前一个又一个人死去,她的悲伤与恐惧去了哪里?二战结束后,她又是怎样回忆从前,还是像她自己说的,她从来不去想。

电影里描述的她是一个文盲,她所有的思想,除了国家教育给她的,强制注入她脑子的,几乎没有来源,我想所以她才这么渴望知识。渴望阅读,她知道她自己缺乏什么。

也许,她并未意识到她在纳粹营中所做的事是什么性质,在世界上的影响。不过我深信,她在狱中是知道了,从她看了这么多关于集中营的书中可以看出来。我想,她在慢慢懂了以后应该是多么的惊厄。忏悔,不足以表达她的感受。承认错误,不足以表达她的惊厄。

我想这就是她心甘情愿呆在狱中的原因。

关于他们的爱情,是令人动容的。这种爱情,超越了时间,超越年龄,还有仇恨。只是在那样的大时代下,那样的冲撞下,他们弄不懂彼此,也搞不清自己,唯有在朗读和听他朗读中,找到他们纯洁与善良的那片净土。在那里,没有战争,没有仇恨。在那里,他们感受着悲伤与爱。他们阅读着别人的人生与情感,自己却生存在那里。那里,是他们灵魂的归属。

总觉得还有什么想说的,但总觉得什么话对于《朗读者》来说,都是多余的。

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德国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译本《朗读者》。读完这本书的感受,用一个简练而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场好电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银幕上的某个场景,又或者听完一张唱片,关掉机器,依然余音缭绕一样。合上《朗读者》就是这种感觉。我并未能像书的结尾说到那样——每一个读者都会把它一夜读完,毕竟书中涉及的历史、道德、情欲、伦理等问题很复杂,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难以自拔。

故事讲述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因为偶然的原因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汉娜。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但是,汉娜不久却突然不辞而别。等到再见到汉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实习的法学系大学生,而汉娜却是嫌犯之一。汉娜的罪名是在纳粹时期当过看守,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死亡。(战争开始时汉娜曾在西门子任职,本来还有提升的机会,汉娜却令人惊讶地辞职当了纳粹的看守。)在审讯中,别人把当年遭空袭后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汉娜身上,她却出人意料地承揽了下来,结果被判终身监禁。

在知道了汉娜越来越多的事情后,米夏发现了汉娜一生最大的秘密:汉娜不识字!正是为了掩盖这一点,汉娜屡屡放弃前程,几年前离开米夏也是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众人面前,米夏并没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没有替汉娜辩护。出于对汉娜的维护,还是对自己的维护呢?我不能理解。

汉娜的身影一直索绕在米夏心里甚至贯穿于米夏的一生,婚姻失败的米夏在汉娜入狱八年后,开始重新为汉娜朗读名著,并把录音带寄给汉娜。这给狱中艰难生存的汉娜带来了希望,汉娜凭着录音,并从图书馆借到这些书籍,然后逐字逐句同她听到的内容进行对照,那台录音机也为此就要一会儿向前转,一会儿向后倒,一会儿暂停,因为反复退进使录音机坏过无数次。汉娜竟渐渐学会了读写,且开始满怀希望给米夏写信。收到了汉娜写来的信,内心充满喜悦安慰,但内在柔弱犹豫的米夏却始终没有给她回信。

汉娜可以出狱了,由于没有别的亲人,狱警联系了米夏,他们这才见了尴尬的一面。米夏发现汉娜明显老了,几乎不知道如何面对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汉娜出狱的当天凌晨,汉娜自杀了。

这部小说,看后给人一种启迪性,那就是让人性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思考,来洗涤你的灵魂。

朗读者理查德.希尔斯,一个热爱汉字的美国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他对汉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学习汉语,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汉字库。为此,他倾尽所有,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给大家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用以献给他2015年逝去的妈妈。他的中文水平,他的执着的追求,他的伟大成绩让中国人汗颜;他的选择,令人尊敬,令人膜拜。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是啊!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拥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要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

“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节目中,一位孩童清脆地唱着《春夜喜雨》,父亲轻轻地和着,主持人董卿被这一幕感动,眼里闪着泪花,随口念出了叶赛宁的《我记得》。这样的董卿让人动容,也难怪选手王若西夸赞董卿道:“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犹记春晚时,董卿莫名的因为口红颜色上了热搜,都赞她说被这唇色映衬的肤白貌美。紧接着到了《中国诗词大会》,众人方知原来唇色所衬不过是外表,真正吸引大家目光的是董卿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董卿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爸爸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妈妈金路德是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卿的爸爸出生农村,家境穷困,父亲英年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读书,董爸爸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先到池塘里抓鱼、抓虾,再跟着母亲到集市上把鱼虾卖掉,挣些生活费。董爸爸很喜欢文学,高中时老师建议他考复旦大学新闻系。农村少年凭着满心喜爱和不屈的韧劲,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考上了这座名牌大学的名牌专业。

董爸爸对董卿心爱至深,却也严厉至极,董卿稍能识字,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7岁的时候,董爸爸要求董卿必须分担家务劳动,还不允许她花时间在穿衣打扮上。

正因父亲的“魔鬼”教育,董卿自小熟读诗词歌赋,浸润她的精神世界,从小培养的良好品格铸就她的德性骨骼,岁月的积淀历久弥香,董卿一步步走来,越发透着知性魅力。曾经读过一次又一次的文字和真实的生活相交融,成为精神的引导力,也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结。

20年3月,董卿开始酝酿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如果说《朗读者》和其他文化垂直类,或者读书类节目有什么不同,大抵在于这档节目所饱含着的情感和熨帖人心的温度。

“朗读”、“者”、“情感纽带”是这档节目三个关键内核。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节目紧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间的情感纽带,既每期节目中的主题词。再有主题词扩展开来,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目前节目已经邀请到了不少嘉宾,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斯琴高娃、王学圻等。

在这样的设定下,文字不在只是别人笔下的世界,而是融入朗读者精神世界的具有生命力的符号,印刻着它的情感、经历,再度蓬勃而出,引起共鸣。就仿若诗词之心赋予人们的隽永之美,也仿若董卿脱口而出的“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董卿希望节目“展现着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蕴含着董卿对文学的敬仰,也蕴含着她对爸爸的爱,还蕴含着前来节目的朗读嘉宾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爱得如此深沉让我不知怎样表达,不如读一段你我都喜爱的文字,让我们静静聆听它。《朗读者》让你站在当下的时光中,回眸来时的路,朗朗读书声,读的是文字的美,传达的是生命的力量,守望着的是精神家园。

朗读是一件人人都会做的平凡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恨不得天天必做,对朗读无比反感,但今天我在《朗读者》节目听到这段朗读时潸然泪下。

朗读者是斯琴高娃,她扮演的孝庄太后已是家喻户晓。她读的是贾平凹献给母亲的一篇散文,声情并茂,句句动人心弦,微微颤抖的声音却坚强有力,当我听到我在地上,她在地下。一句心灵一震,想起了那一幕。

那时我还小,那天的事已很模糊,记得是我做错了事,母亲罚我面壁思过。我不高兴,一心想着玩儿,便开始闹。踢坏了小板凳,弄翻了花瓶,踩脏了沙发躲在卫生间里大哭大闹,突然我听见了几声抽泣是母亲在哭,我不知怎的,心痛了,一下冲出来,紧紧的搂着她,莫名的乐了记忆的长河中这段已是记不清了,也很少回忆它,如今竟因看一个节目,听一段朗读,唤起了那段儿时的记忆。现在拨开母亲的黑发,那一根根银丝闪烁的岁月光芒,有几根是那时添的呢!去问那已逝的光阴吧,我也猜不到啦!时间啊,慢下你的脚步,让我再多看几眼母亲那年轻的容颜;记忆啊,慢下你的流逝,让我再多回想一下母亲那灿烂的笑脸泪花在我心头绽放。那是一朵坚强的花,一朵充满爱的花,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晶莹的泪花里有多少讲不完的故事呢?母亲坐在阳台上读着海子的诗,让她静静地读下去吧!我愿做她永远的听众。

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

因为很多人把这部高畑勲的片子当成宫崎骏的作品去理解了……

作为吉卜力双巨头,以及宫崎骏动画路上的半个“师父”,高畑勲和宫崎骏不论作品风格、演出手法还是故事特点上,都有一定相似处,所以很多观众会不由自主用解读宫崎骏作品的方式去理解高畑勲——甚至根本就会把两个人搞混。但实际上,高畑勲与宫崎骏的作品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如果用看宫崎骏的方法去看高畑勲,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误解。

二人的不同在于对主角的态度上。

宫崎骏对自己的主角态度是绝对积极的,他作品里的那些主角基本就是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他也绝对支持和认同自己作品里的主角们。哪怕部分作品的主角形象一开始不太成熟(例如《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到中后段也绝对会成长为勇敢又美好的理想角色。甚至在《幽灵公主》这部几方势力都不完全正义的“成人风”作品中,也有一个完全正义的主角阿西达卡,在各个势力间担任中立的调停者。

而高畑勲并不是这样,他对自己作品主角的态度要暧昧地多,这点大家把高畑勲中后期作品(《大提琴手》《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我的邻居山田君》《辉夜姬物语》)大致看一遍就能体会到——高畑勲并不完全认同自己作品中的主角。抛开《萤火虫之墓》不说,来看看《百变狸猫》,里面有一段情节是狸猫靠挖陷阱杀死了几个只是路过的人类司机,来恐吓人类不要接近他们住的地方——主角狸猫为了保护栖息地会杀人,而且是杀无辜的人,高畑勲很明显是不认同狸猫这种行为的,后面当“狸猫和尚”提议为这些无辜死者默哀时,众狸猫却报以大笑。

你绝对不会在宫崎骏电影里看到类似情节,宫崎骏电影中也有会杀人的主角(娜乌西卡、阿西达卡),但只会是为了自卫或者保护他人,绝对不会出现主角为达成某种目的害死无辜者的桥段(《风之谷》漫画版里娜乌西卡后期倒是真杀疯了,但那是漫画。以及即便是杀疯了的娜乌西卡,宫崎骏也依然是认同并支持她的)。

还有《辉夜姬物语》,结尾处辉夜姬前一秒还对来接她的天神慷慨陈词说人间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留念,后一秒羽衣一穿立刻面无表情跟着天神走了,这种直接打脸主角的场面宫崎骏也是绝对不会去拍的。

这一点和高畑勲的创作理念有关。2014年9月一期《南方周末》刊登过对他的专访,里面高畑勲谈了自己与宫崎骏最大的不同——宫崎骏希望观众能沉入到自己的电影中,而高畑勲则希望自己的电影和观众保持一定距离。相比宫崎骏,高畑勲更想让观众做一个旁观者,抱着“欣赏”的态度去享受电影整体,而不是自我代入到某个主角里去。他不希望观众“认同”主角,只希望观众“体谅”他们,为此他甚至会故意设计某些桥段来让观众“出戏”。要是有观众和高畑勲说,我看你某部作品看哭了,我太能和主角感同身受了,他大概率不会开心,反而会非常尴尬(这估计也是他电影票房比不过宫崎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说回到《萤火虫之墓》,很明显高畑勲并不认同本片的主角清太,甚至他想真正表达的压根都并不是什么战争的残酷。高畑勲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失去仁爱的社会,其自私冷漠如何杀死了两个孩子,这点是高畑勲在《萤火虫之墓》的剧本大纲中明确说了的。

注意这里高畑勲的意思——清太作为一个十三四岁的青少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多少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在那种社会环境下能独自把妹妹养活更长时间。清太与妹妹最后双双死去,主要是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清太的问题(但高畑勲也不回避清太绝对有很多问题,就像他前面说的,体谅,但不认同)。

所以,电影一开头,高畑勲就安排了这样的场景——在车站,面对濒死的男主角,来往的路人却只是嫌他给日本丢脸:

而片中对日本政府以及“爱国人士”的明嘲暗讽也比比皆是。像是清太寄宿家的那个亲戚,嘴里天天说着爱国行为却处处自私自利,就是典型的在“明嘲”——说亲戚是好人的建议仔细再看一遍,首先,她不是白养活清太和节子,前面用清太母亲的和服去换的米,她是和清太对半分的。

这一大袋米起码有两罐,分给清太一罐

而意识到清太父亲很可能已经阵亡后(清太写给父亲的信长久没有回音),她便开始处处针对,完全是在故意挑拨清太情绪赶他走,所做包括且不限于:盛饭时只给清太与节子盛米汤,直接说以后不给清太和节子做饭了,主动建议清太搬到防空洞住去,以及故意告诉节子她妈妈死去的消息,惹得节子晚上大哭,再反过来责怪清太没有照顾好节子。

女儿看到自己碗里的食物比节子丰富许多,羞红了脸但也没说什么
当着清太面说以后不许吃白米,清太忍了,但节子没忍住顶了一句,她立刻借机表示以后不给二人做饭了
发现清太是个倔脾气后,特地挑唆他去住防空洞
由后续情节可知,这里节子哭,是因为亲戚告诉节子她妈妈死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有位匿名答主@我说,亲戚大婶是好人,她自己也只吃杂粮稀饭,给自己丈夫女儿吃白米饭是因为他们有正经工作和学校要忙,体力消耗比较大。而且她还帮清太洗碗了呢。

那首先来看看她给自己盛的稀饭,与给清太节子盛的有什么不同吧。

然后再说她帮清太洗碗的事,她帮清太洗碗的当天 ,之前情绪一直比较稳定的节子,两次突然莫名其妙大哭着喊妈妈。很明显,就是在那天,亲戚大婶告诉了节子她妈妈死去的消息,而之前清太曾请求过亲戚不要说。她帮清太洗碗,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一点内疚。

成年人知道忍。只有十三四岁,之前还是阔少爷的清太,忍不住情有可原。

还有不那么直白的“暗讽”——作为“日本政府”代表的配给所,前后两次出场是这样的:

妹妹活着的时候,清太去领米给妹妹吃,只能领到一点点,工作人员也懒得和他多说一句话。等妹妹死了,清太去领木碳烧妹妹,配给所很大方地给了一大箱,工作人员还笑着教他怎么操作才能把尸体烧干净——其中的意味不用多说了吧。

而最明显的地方,开头轰炸机炸死他们妈妈的剧情,高畑勲几个镜头就带过去了,这个情节是为了让两个孩子失去家庭庇护,直接面对冷漠的日本社会。如果高畑勲真是想“反战败”,拍我们日本人好惨美军的轰炸好过分好没人性,那为啥不在开头注重刻画一下他们妈妈多么美丽温柔善良无辜,结果啪一下被美国人炸死了,这味儿不对多了?可高畑勲从头到尾,连个母亲的正脸都没给露过几回。而着重刻画的清太和妹妹,他们是被美军的轰炸机炸死的吗?不是啊,轰炸机从头到尾没伤到他们分毫,甚至如果没有美军轰炸造成的混乱让清太可以趁火打劫偷东西,他和妹妹会更早一步饿死,后面一看美军飞机来了,清太别提多高兴了。仔细想想导演这里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会是高畑勲在说“我们日本被美国炸的好惨”吗?

以及最最讽刺的一点——直到妹妹快死去,清太的存款其实都还剩3000日元。要知道他们家户头总共也就7000块,这是剩了快一半没花。

在那之前,清太又是求农夫赊账,又是偷东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轰炸的时候偷,还把自己和妹妹饿到严重营养不良,为啥都死活不愿意动这3000块呢?——因为他已经被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洗脑了,觉得日本不可能认输,战争会长久地打下去,起码还得打好几年,所以为了以后准备,花钱抠成这样。直到取钱时听见银行里的人聊天,才知道日本早就举白旗了。

前面的军歌歌词和后面的台词照应,也明显是在讽刺

千言万语归于一点,如果你觉得看《萤火虫之墓》时感觉到有点不对劲,那说明你看对了,因为高畑勲电影的主角不是让你自我带入进去的,而是要让你旁观审视的。你要是感觉清太的某些言行你不认同,或者觉得他那么惨有活该的成分,那其实是高畑勲故意安排的,他只希望你能“体谅”主角而不是“认同”主角。如果观众依照看宫崎骏电影的习惯,认为自己应该完全带入主角,并认为主角从头到尾都是正义无辜的一方,主角说的话就是导演想对观众说的,那你对高畑勲电影的理解必然会谬之千里。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觉得“《萤火虫之墓》只是在反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乘着这篇回答看的人多,我给自己引个流吧,最近花费挺大心力写的三篇《EVA新剧场版》的解析式影评,总共有25000字左右,如果感兴趣欢迎看一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怨无悔这一生是什么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