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香港沦陷还有一个名字是

原标题:纪录片《香港大沦陷》专题鉴赏会在港举行

  新华社香港6月11日电(记者丁梓懿)“不忘历史,努力前行――香港抗日战争纪录片《香港大沦陷》专题鉴赏会”11日在香港尖沙咀举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香港抗战老兵后代等出席了活动。

  纪录片《香港大沦陷》历时3年多拍摄完成,全景再现了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被日军野蛮占领和统治的历史。

  本片导演刘深表示,香港开埠以来的历史中,只有被日军侵占的三年零八个月是战争岁月,往事的宏大历史空间,揭示了香港今天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

  该片全面再现了那段苦难与悲惨的黑暗岁月,重温港人噩梦般的集体回忆,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英勇抵抗侵略者的战斗历程。影片同时也呈现了当今各行各业港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真实反映回归祖国二十年来,香港民众维护社会繁荣稳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历程。

  本次专题鉴赏会由杭州旅港同乡会举办。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

周迅参演《明月几时有》。

近日,许鞍华新片《明月几时有》即将公映,该片是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为一向在观众心中偏文艺的导演,许鞍华此次的新片讲述的是抗战期间,香港有志之士营救中共党员的故事。听起来,这样的片子更多是腥风血雨、热血抗击的战争气息。从影近40年的许鞍华,呈现了这样的影片,并在近日与记者的交流采访中,畅谈了本片的创作初衷。 (扬子晚报记者张漪)

70岁的文艺许鞍华 这次拍了抗战的故事

一个拍惯文艺片,是什么原因让70岁的许鞍华做出如此大胆的改变,决定拍摄《明月几时有》?简单来说,是因为这个题材刚好戳中了她的感动点:“很少可以一个人默不作声地替别人做一些事,明知道自己没有回报的他也会做,这已经很感人了。可是如果很多人一起去做,我就会觉得更感人。”

问:《明月几时有》是个有真实人物原型的电影,导演为什么选择拍这个故事?

许鞍华:它其实有两个故事作为基础。一个是沦陷初期,把留在香港的有名的文人(茅盾、邹韬奋等)拯救出沦陷区,我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个庞大的东西,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也没有大的组织,但能很成功地进行一场营救活动;另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叫方兰的小学教师和她的母亲,当时方兰慢慢成为东江纵队的队长,妈妈后来也变成四区队长。在我看完二百多个讲东江游击队的故事后,我还是觉得这两个最感动我,我就想办法在剧本方面把这两个故事连起来,最终变成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可以知道当时一般市民的生活,以及营救工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有人在看过《明月几时有》后评价:“这部根据香港历史改编的电影,充满了导演对当地的感情。”

问:我们看完《明月几时有》,觉得它很热血,这次比以往有突破,您个人怎么看?

许鞍华:我以前也拍过整部的武打片。这部片子有部分游击队在做些惊险的战斗,可也有其他很多人是在负责输送信息,做些秘密的工作。影片中各个事情都有描述,而不仅仅是描述一场战役。其实讲东江游击队,很多东西都可以拍成动作片,可是我不擅长拍完全动作片性质的影片,有那个感觉就够了。

问:所以您觉得也是拍一种侠义的精神?

许鞍华:对。因为对香港人来讲,侠客与武打不是假的东西。就是帮助人不需要回报,是香港人的守望相助。

问:现在的我们如果面对一场战争,您会做什么?

许鞍华:我估计我在那个时候也会做(参加)游击队。

他们的感情戏“超出预期”

影片邀请了周迅、彭于晏、霍建华、春夏等一众大明星参演,对于这些演员,许鞍华赞赏有加,她表示,所有演员“感情很真诚,有点超过我的预期。”

问:彭于晏饰演刘黑仔,你对他是什么要求?

许鞍华:因为刘黑仔是个神枪手,他的动作一定很敏捷,喜欢惊险的活动,我和他说我觉得他应该保留做艺人的样子。刘黑仔在抗战这几年是他生命的巅峰,充满了活力和自信,所以有不同的感觉。

问:您能不能评价下三位主演(周迅、彭于晏、霍建华)的表现?

许鞍华:我觉得周迅是非常天真有活力与非常成熟的混合体。因为她很知道这部戏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她一来就是几乎一条过,她已经想好了,总之她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演员。其实他们三个(周迅、彭于晏、霍建华)都是,他们可能比我想得还要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41年香港沦陷的历史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