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几乎没拍过烂片的导演?

最近听朋友安利了一部“电影”,在B站上有9.9的评分——
电影开头,就把我吓了一跳。

导演放话,这个电影想卖1个亿票房!

然而,当我看到下面的影片简介时,就发现他很快被现实打脸了。

据了解,他拍的这部纪录片,不仅没在电影院上映,也没挣1个亿,自己还倒赔了50万。
片子还是导演自己上传到了B站,才能被大家看到。
拍出这部“烂电影”的导演,叫张景
他原本事业有成,三四十万的年收入已经让他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
他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出身农村的他,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
2014年他40岁,可是就在一个寂静的深夜,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活下去。
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梦想。于是他动了一个“邪念”。
拍摄对象就是寻找中国现存的传统手艺人们。
于是,他放弃了把公司做大做强的野心,关停了公司所有商业业务,去拍了这部《寻找手艺》,如今有了第二部。
不过,纪录片惨淡的市场,让他不得不卖掉手里的一套房子,才能将将凑齐启动经费。

导演自己也说,设备都是买的二手残次品。

起初,张景的草根团队只有3个人

录音师喻攀,在他们出发拍摄的前一个星期,刚刚学会使用录音设备;
当时的摄影师,拍摄刚进行了6天,就称家里有事,跑了。
于是张景雇的司机,接起了摄影师的班子,边学边拍。也可以说是很努力了。
张景自己,虽然挂着导演的职称,但完全没有拍过片,最多就是个纪录片爱好者。
他们穿越了大半个中国,途径23个省份,花了小半年的时间,拍了近200位传统手艺人,记录下他们精工细作的瞬间。
卖房的钱都花光之后,张景决定自己学做后期,片子前前后后剪辑了60多遍,时间又过去了三年多。
《寻找手艺》的第一部,就这样问世了。
但凡在2017年看过《寻找手艺》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看哭了,导演是有情人。”

安徽的宣纸、山东的面花、云南的油纸伞、贵州的枫香染、甘肃的羊皮筏子、新疆的英吉沙小刀、西藏的经板印刷……

张景记录了那些默默无闻的民间手艺人。
其中有两位老奶奶,在贵州的小黄村,正在用极其简单的方式造纸。
那也是她们人生中最后一次手工造纸,她们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就不再做了。
这也意味着当地的造纸术或许也随之失传……
从18岁开始编制腰带的石大姐四十多年从未间断,每年能编出5-6条,摆到集市上去卖,开价100,往往会被人砍到65至80
在问到她编织腰带累不累、难不难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会就不难,不会就难;喜欢,所以不觉得累,不喜欢才会觉得累。”
山东泗水,导演还拍摄了土陶的手艺人刘新文
在刘新文的作坊门口贴着一张显眼的彩色字条,姓名后面还特意括弧标注了“末代传人”四个字。
他之所以称自己是泗水陶器的末代传人是因为柘沟镇上曾经几百户人家制作土陶,而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在片子的后期剪辑中,张景却犹豫着没有把刘新文放到正片里。
“他几乎是中国传统手艺和手艺人的一个缩影,
可是,太悲凉了,看到他,心里总会有一些没落的寒意。”
像这样的手艺人故事,还有太多太多……
他们用手上的苍茧与头上的汗水,铸就了他们一生的工匠传奇,也用一生的时间见证了一门传统手艺“从有到无”的过程。
导演说:在拍完这个纪录片之后,他觉得很惭愧……“再也不好意思提梦想这个词了。

手艺人的坚持,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迁,而张景,出于单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手艺的目的,也在坚持着他的信仰。
他相信,也许关注的人多一些,手艺就能消失得慢一些。
同时他又觉得自己注定是个失败者。
张景在无数个夜晚,在老婆孩子熟睡后,对着电脑屏幕上自己拍摄的《寻找手艺》默默流泪。
因为在纪录片最终剪辑完成送出去之后,就立刻被二十多家电视台拒播了
张景导演本人对自己的作品评价都令人绝望:
一土得掉渣;二摄影和录音师毫无经验;三没有导演技巧;四音乐单一……
B站网友们对张景有个出了名的评价:“太实在了!
而对于纪录片,其实观众们并没有很失望,他们说:
“看哭了……”、没有特意的包装,只是因为一次次不期而遇,而记录下的质朴真实的故事,很感人。
别看第一部拍的这么失败,但张景却很执着。
今年,张景带着他的《寻找手艺2》,杀回来了!
原因很简单,“我害怕,如果不早点去拍,或许就来不及了。
两部纪录片的拍摄时间,隔了4年。
我们都知道传统手艺消失得快,但张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四年前,张景在拍摄时的第一次流泪,是因为云南那位80多岁的做纸伞老人坎温
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靠在墙角做伞。
在当年拍摄期间,老人用棉线固定伞骨架时,线断了8次……
每断一次线,老人就会愣一下神,然后焦急地尝试下一次,到后来变得十分沮丧。

等到拍摄《寻找手艺2》的2018年2月,这个做了一辈子伞的老人,已经去世了。

在新疆大戈壁上,那位一边牧羊一边弹奏民族乐器的民间艺术家胡大拜尔地,也去世了。

老人当初为了招待张景的摄制组,把家里的鸡蛋煮了一半。
看《寻找手艺1》的时候,还有网友调侃:
胡大拜尔地的儿子倒腾了半天,却吹不出一个音符,他老爸的手艺当场失传了。
四年后,胡大拜尔地的老伴,刚见到摄制组就哭了。
一场意外,夺走了她爱人的生命,更带走了那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旋律。

神秘乐器的巴拉曼,就这样失传了……谁也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

前面提到的那个自称“末代传人”的土陶手艺人刘新文,还在坚持做陶器。
当张景时隔四年第二次造访他时,大叔甚至忘记了之前的事情。他太专注于自己的手艺了,可是生活状况并没有丝毫的改善。

还有那两个贵州小黄村精通造纸术的老奶奶,到了《寻找手艺2》时,她们已经不再造纸了。其中一位老奶奶生活里唯一的盼望,就是找到出去打工后却一直杳无音讯的儿子。

后来,导演把这段寻人启事,放到了《寻找手艺2》的片尾。
这个结局无疑是悲伤的,然而比这更悲伤的是,张景快要拍不下去了……
曾经在张景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的时候,他很无奈,他觉得自己愧对这个家庭,整整一个月,他的老婆都不想跟他说话。

的确,《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的确是有意义的,它记录下了许多中国各地传统手艺人最后的影像,有些手艺甚至还没来得及记录影像,就已经消失了。

但张景也像这些手艺人一样,坚持着他的坚持。即使,这一切在当代人价值观的考量下都是不值得的

就是这个“失败”的男人,却让那些聚集在穷乡僻壤的手艺人家里,有了永久的记忆,让失传的手艺也活在了观众心里。

张景,无疑是一个“傻”导演
他不懂拍摄、不会包装、不知营销,他凭着自己仅有的信念,克服了这一切,尽管看起来的结局那么不堪。
但厂长从他的镜头里,真正感受到了人类为什么要发明摄影术、为什么要发明电影。
影像的意义,此刻好像就化身为了张景本身。
看完《寻找手艺》的全部纪录片,我沉思了很久:我们为什么要记录?我们死后会留下什么?
在当下的世界里,或许太多时候我们过于看重事物表面的价值,而忽略了其真正存在的意义。
如果没有这些做着表面无价值的手艺人、如果没有像张景一样看似傻傻的记录者,我们的文化与文明,至今能被熟知和记住的,又有多少呢?
张景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不顾旁人的冷嘲热讽、不管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在向这个世界宣示:曾经拒绝我的人,你们错了!中国手艺人还是有人关注的!他们一点儿都不土!赔钱、被冷落不意味着它失败!
张景在第一部《寻找手艺》中这样形容那些手艺人们:
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
但如果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张景本人。
我想,由这一棵棵树而构建成的森林,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精神家园的庇护。
*本文采访段落来源于「InsDaily」

本站文字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或翻译,新片场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转载前请务必通知本站并注明内容来源(新片场)附以原文链接( )。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

影史上有许多优秀导演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不拍烂片,甚至在不同的年代都交出了精湛的作品。

部电影,但是每一部作品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他以独特的世界观和大量看似无意义、碎嘴两人对话建构起无可取代的电影视野,他也是当今好莱坞少数依旧在拍摄自己原创剧本的导演。昆汀与一般的电影创作者不同,他非常的喜欢看电影,在出道前曾担任过租片店店员,在他的电影台词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电影以及文化资讯,昆汀最重要的作品《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在 1994 年以惊人之姿问世后,不仅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榈奖,更影响了往后 20 年黑色电影。

并没有科班学历,却在前两部电影长片《追随》(Following)与《记忆碎片》(Memento)以惊人的叙事手法开创自我风格的克里斯托弗 · 诺兰绝对是这份名单的第一人选之一,之后的《致命魔术》(The Prestige)、《盗梦空间》(Inception)开创了「诺兰式电影」,也就是必须努力理清角色关系、故事走向,才能透析整部电影的发展。另外诺兰更以「黑暗骑士三部曲」打破了漫画电影的框架,将漫画故事完美融入现实世界并且写实呈现,去年执导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更在科幻电影中加入了浓郁的人文情感。

1999 年以第一部电影长片《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就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的萨姆 · 门德斯是一名产量不多的导演,但他往往以通俗的故事却跳脱视野,拍摄出独特同时具有分量的观点,如《毁灭之路》(Road to Perdition)中的正义、邪恶与父子关系,《锅盖头》(Jarhead)的战争荒谬与讽刺,《真爱旅程》的残酷婚姻与感情关系,《为子搬迁》(Away We Go)的有趣公路电影。2012 年执导的《007 空降危机》(Skyfall)在评价与票房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萨姆也可以驾驭商业大片,他也延续了新任詹姆斯 · 邦德丹尼尔 · 克雷格(Daniel Craig)的形象,打造有血有泪的写实谍报电影。

1976 年以《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榈奖的马丁 · 斯科塞斯,职业生涯执导过超过 50 部电影,虽然不是说完全没有执导过烂片,但每个世代几乎都有马丁创造的经典作品,除了 70 年代的《计程车司机》,80 年代的《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90 年代的《好家伙》(Goodfellas)、千禧年后的《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一生没有拿下过奥斯卡奖项的斯坦利 · 库布里克早已经是许多影迷心目中神级的导演,创作的作品《洛丽塔》(Lolita)、《2001 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闪灵(The Shining)《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部部经典。早期担任过摄影师的库布里克善于包办电影制作中的多个工作,他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影像构图也是影史上难以模仿以及超越的标竿,基于对于影像非常敏锐的天分,库布里克的作品也善于与观众沟通,以至今天都有不少影迷不断研究他的电影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王牌特工》的上映再次证明了至今他尚未犯错,执导的电影《星尘》(Stardust)、《海扁王》(Kick-Ass)、《X 战警:第一战》(X-Men : First Class)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电影集结号(dianyingjjh)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的导演拍摄垃圾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