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谁知道这个卡通人物叫什么?出自哪部动漫,求指教

  • 《弱势角色友崎君》(弱角儿)(弱势角色)

  • 开播日期:2021年01月08日(周五)

  • 定位:主角有妹妹、女二是白头发、人际交往弱势的成长

  • 世界观:现代【古代,近代,现代,未来】

  • 逻辑性:中【无,低,中,高】

  • 人物智商:中【无,低,中,高】

  • 剧情风格度:中性【黑暗,灰暗,中性,微明、光明】

  • 番剧基调:中性【悲伤,压抑,中性,轻松、愉快】

  • 简介:游戏中的第一第二名面基,结果一个弱势瘦宅男主,一个漂亮现充女主(俩人还是同班同学),之后女主教男主成为现充的故事。

  • 人物关系图(错误敬请指出)(仅动画党):

点击图片可下载后放大查看
  •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各集均有出现)

原本是葵花药业的某儿童药品广告。后均有恶搞,此番又是女主当男主老师(像妈妈一样操碎了心),而且女主叫-日南葵,大家戏称“葵妈妈”,所以“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用在这里确实很有意境。

  • 此时谁谁谁正在怎么怎么样(出现在第11话第15分钟左右)

①此时辉夜正在准备跳出家中、此时会长正在找辉夜同学(出自番剧《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也是马上放烟花的时间,女主要去找男主)

②此时西片正在找高木(出自番剧《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烟火大会,男主找女主)

③此时硝子正在家中阳台看风景(出自番剧《声之形》,女主正在跳楼)

④此时风太郎正在牵着五胞胎(出自番剧《五等分的花嫁》)

⑤此时大老师正在和雪姐聊天(出自《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⑥此时野崎君没有听到小千代的告白(出自《月刊少女野崎君》)

恰好以上动漫b站还都有,而且还都不错。

以上为简介等,以下为个人观感评价。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一部不错的主角成长型番剧。

  • 作画方面中等偏上,没有过于明显的经费不足现象出现。

  • OP我是非常的喜欢,从1-12集都没有跳过。

  • 剧情方面(优点/缺点)

优点:男主从一名班级群体的边缘人物,到慢慢的融入群体。逐渐的有了同性、异性的朋友,以及可以一起看烟花的异性朋友。这对男主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由“弱势”转变为“现充”

剧中,男主完成一次次女主留下的任务后的小成就感,以及男主平时与人交流时的心理活动描写,番剧中,都刻画的非常不错。一步步的前行,一下下的克服心理。再到后来男女主产生分歧,男主的学与自身的结合。在探寻人际交往意义的道路上没有所谓的正确,你用何种方法去交流,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同时,犹如番剧中所说,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游戏,只是这个游戏充满了随机,而且没有存档于重开。但仅仅就因为这样,一旦有了劣势,我们就要放弃了么,这又何尝不是逃避弱势的表现?

缺点:①没有谁规定: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就是失败就是弱势角色了。本番所强行传递的价值观是否又有所问题?番中男主一边说着真实,一边却又真的在羡慕现充群体。

②剧中出现的无视他人说教大法,尽管是为了剧情,但还是让观众难免略显尴尬。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就单纯剧情完成度而言,确实一部还不错的成长型校园恋爱动漫。可以一看,但也要注意前几集很让人劝退的剧情。

  • 想来评分专栏有关(恋爱)的番剧也做了几篇,之后每评价一期本类型番剧都更新一下类型排行。很多好的恋爱类型番剧等都看过啦,只是还没做过专栏评价,暂不排在这个列表,之后会更新的。

(本排行仅为个人观感体验与题材浓度排行,与评分无关,如有冒犯敬请谅解。)

}

MBTI,流行文化下的社交诱惑

和Truity.com这样的免费测试网站比比皆是。在国内,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都为这些爱好者提供了平台,各大社交平台上#MBTI标签已经积累了过亿次浏览量,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过去一年里。

为什么在种种质疑之下,MBTI的想法仍如此具有诱惑力?

仅仅使用四个字母,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创造了一个简单的、肯定的框架,对不同的人进行分类,这确实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人格经纪人:MBTI的奇异历史与性格测试的诞生》的作者、牛津大学英文系教授梅芙·艾姆雷(Merve Emre)曾表示:“人们都曾有过冲动,要转去拥抱这些字母。这种愿望不仅是为了了解自己,更是为了能用一种共享的语言向人们表达自己。当说我们都是ENTJ时,大家立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彼此想象着对对方的一些感觉——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幻想。”

这些字母所构成的特定标签,也使缺乏安全感的青少年突然感到被理解,并在这个群体中培养一种归属感,就像星座一样成为自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MBTI持久地受到欢迎是因为人们喜欢参加测试,“它的部分吸引力可能是普通人喜欢做这个测试”,当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MBTI时,人们很难拒绝参与这个话题,流行便得到了自我强化。或许十年之后,人们仍会发现自己在使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的术语谈论“外倾”“内倾”,或“思考”“感觉”。

尽管这种人格的描述模糊而通用,专业领域常称之为“巴纳姆效应”,即一个人倾向于相信模糊的人格描述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这种心理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占星术和算命术的吸引力,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仍然沉迷于MBTI设置的人格类型学说中,并把它应用到对一切事物的理解上,比如“ISTP是尤加利,因为酷哥不要花”。这类充满趣味的漫谈,其吸引力显而易见,并已成为与他人快速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艾姆雷看来,MBTI的设计意图充满诚意,但问题在于被大众文化掏空后,16型人格成为了一个个标签,出现在约会软件的简介中,或者《权力的游戏》的解说里。这背后是长期以来心理学界对于类型学说的普遍看法,即类型学说并不能提供一个关于人格的完整图景。人性如此复杂,在寻求并不孤独的保证时,人们也需要思考我是谁,确保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失去对自己的关注。

不过,MBTI已经被证明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在工作小组和团队中开启关于人格问题的对话。2009年一项针对“瑞典某工业组织156个团队1630人”的研究显示,MBTI性格档案可以成为“小组成员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工具”,因为这为成员们提供了可以谈论的丰富话题。

所以在被孕育的流行之外,不妨将MBTI视作跳板,为彼此提供一种进入生活、理解生活的方式,开始思考我们是谁,他人是谁。生活常常将我们困在其中,但MBTI或许提供了一个游戏着跳出的途径。

(文中阿林、许洋、赵茂、Sophia均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画片里谁和谁是好朋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