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0年代的歌曲没多久就不了了之。00年代的歌曲却可以经久不衰?

岁月的童话(高能预警,全文图片较多)

高畑勋先生,比起宫崎骏老人家,对他更多是陌生感。直到去年我再看《萤火虫之墓》时,才知道原来不是宫崎骏先生的作品,而是高畑勋。从那次才算真正知道了他,这几天突然告知他离世的消息,心里莫名不是滋味。突然想起高二那年没有看懂的《岁月的童话》,打算再去品味一番,不曾想竟然生出很多感慨,原来以为是“恋爱番”,居然是“治愈番”,我也跟着剧情回忆起我的小学时光。和妙子不同的是,我出生就在农村,对农村的热爱和怀恋直到现在依然浓烈,可惜,我热爱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记忆里的画面。这部影片给了我太多感动,于是想把这种感动分享给更多的人,也想用这些回忆,和先生告别。

先生的作品带给生命的感动,无需多言。

致敬 谢谢您带来的美好


初看时,很难看懂。会觉得画风不好看,人物不是很美,尤其笑起来特难看。除了景色很棒,会有故事情节很乱的感觉。到了我也是妙子这个年龄时,才明白妙子为什么会不断回忆起那段时光。 原来这就是长大啊!

妙子的回忆点,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小学放暑假了,小伙伴都有各自要去的地方,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去乡下探望亲人。妙子也很想去乡下,就问妈妈可以去乡下吗。但是妈妈告诉她,他们没有在乡下的亲戚,所以去不了。(这大概也成了后来妙子特别想去乡下的原因吧)

妙子一直都是在东京生活,没有过乡下生活的经历。

迎来假期,每天一起做早操的小伙伴也要去玩了。当听到妙子说暑假要去热海时,小伙伴惊呆了。(想想也好笑,大热天去泡温泉,难怪妙子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段经历)

姐姐们都商量着要去哪里玩时,说到紫丁香浴场时,没去过的妙子听了也充满期待。但是妈妈说她和爸爸都不会去,就姐姐带着妙子去时,姐姐们一下子就蔫了。最后,妙子和奶奶去了浴场。(可以想象到的无聊)

奶奶在做马杀鸡,妙子一脸无奈的想让奶奶陪她去泡温泉。但奶奶拒绝了,于是妙子就一个人去泡温泉,泡嗨了,最后直接晕倒在浴池里~

然而假期还没结束,妙子只有一个人每天做早操啦。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换个手臂,再来一次。

途中路过水果店,看到菠萝时,妙子想起了一家人第一次吃菠萝时的记忆。那还是个不知道菠萝怎么吃的时代,每一件事物都显得新颖。

爸爸从外地回来买了个生菠萝回来,一家人第一次见到长这样的水果,实在无从下嘴。放到第二天,大姐知道了菠萝的吃法,大家第一次尝到了菠萝的滋味。

尝过第一口后(满怀期待下)

奶奶说:这也是一种人生经验啊

大姐二姐直接把吃了一口的菠萝给了妙子。

妙子脸上的每个细胞都在说着两个字:难吃

但嘴上却说着:真好吃,好吃

当时掀起的浪潮,从乐器到服装

妙子的作文写的特别好,老师说可以用来参加东京的作文比赛。妙子兴高采烈的和妈妈说着这件事,而妈妈只看到了妙子夹在面包里的胡萝卜。

记忆里那个小小的我们,在内心的某个柔软处,也堆满了这样的回忆。

在妙子的学校,每个人可以吃剩一样东西。和妙子一样不喜欢吃胡萝卜的人特别多,比如妙子的同桌。(我小时候也超级不喜欢吃胡萝卜,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却觉得胡萝卜还不错)

妙子同桌不仅不喜欢吃胡萝卜,还讨厌喝牛奶。而学校规定只能剩一样东西,所以同桌很苦恼。妙子看到同桌这么苦恼,就打算帮帮他。两人就趁着四处无眼,偷偷把牛奶对换了。妙子喝了两大碗牛奶~

妙子很疑惑,为什么会有规定只能吃剩一样菜呢。

(开班会的样子,像极了以前班级准备大型节目的临时舞台)

班会上,大家提出在走廊上不可以跑来跑去。因为会撞到别人,而抓这些在走廊上跑来跑去的人可以跑来跑去。在激烈的讨论中,这位女同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位女同学秉着公正公平的人生准则,提出了第二条建议。而这条建议,让大家对她恨之入骨。

连能吃剩一样东西都变得不被允许

同学们的内心开始了大声的吼叫,OH NO~怎么可以这样啊!(像极了被通知体育课变成数学课的场面)

嘿,隔壁班的某某喜欢你哟。那年不是隔壁班的喜欢你,可能是你的同桌。每天和你只有三八线的距离,占据了小学记忆的大部分。

妙子的记忆里,也有这样一个男孩。

八卦的妹子,到处都是。以前听到某某说喜欢某某时,我们也会跑到某某前调戏他们。“哟,某某喜欢你哟”

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在草稿本上画一个大大的桃心,里面写着两个人的名字。

广田可以说是隔壁班的班草,帅的掉渣。棒球打的一级棒,刚好他们两个班有一场棒球比赛。

棒球比赛开始了,两个班的分开各坐一边。大声地呼喊:啊,某某,加油。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场面出现。

同班同学会立马用眼神对你说,你要是敢给对方加油就弄shi你哦。

那时的我们,喜欢一个人时,想看又不敢看。

妙子前前后后上了五次厕所

棒球比赛结束了,广田简直帅炸天,无人能敌啊。

妹子们推着广田去跟妙子表白,妙子意识到不对(其实害羞死了)就立马跑掉了

跑着跑着,跑到了本剧的高潮点哦

那个幽深的小巷,那个站在太阳底下的男孩。发着光

妙子想若无其事的与他擦肩而过

最后无法拥有简单的结局

只能留在记忆深处,偶尔怀念那时的单纯

(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人教育课,月经什么的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老师告诉同学们,女孩的成长中会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发生

于是 来月经,成了女性的私密话题。当然不能让男同学知道了,被他们知道的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妙子她们被男同学知道了

于是,开始了 掀裙子大战(所以日本掀裙子不是为了看内裤,是为了看来没来月经哦)

于是,男生都知道不上体育课的女同学是来月经了

另一个女同学则是来月经了

两人坐一起时,妙子觉得很难堪,妙子觉得来月经变成一件很羞愧的事

而男同学觉得 月经是会传染的疾病

来月经正如每只蝴蝶在变成蝴蝶之前

都要经历从幼虫变成蛹的阶段

而蛹是个又丑又粗的家伙,没有人喜欢变成那个样子

妙子对这一段的回忆特别深刻

也是妙子一直留恋这10岁的点点滴滴

现在是要和这段回忆释然

爸,我要买XXX。你爸可能抬手就给了你几百元,拿去买~

当然,也有像妙子一样。苦苦哀求,老爸呀,给我买个包嘛。

哼,不给买就算了。我哭总行了吧。呜呜呜呜~

是的,妙子哭过也闹过。最后换来了爸爸的第一个巴掌,也是最后一个巴掌。

只是人常常不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往往会过于在意缺点

妙子的妈妈和姐姐因此也只看到了妙子的缺点,就认为妙子的脑子有问题,要送去检查

不曾想这件事情原来一直压在妙子心底。

妈妈问她为什么考这么低

妙子说考试前用嘴吹画时,吹久了,头痛

妙子不情愿,想找大姐教

看妈妈 不高兴,只好找二姐教

二姐说妙子怎么可以这么笨

妈妈无意识的说出了“妙子是比别人笨”

妙子怎么都学不会分数除法

妙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除法可以越除越多

只是没人告诉她真正的答案

而常人所知的正确答案,也只是正确答案而已

二姐的回答也只是“你记住分数除法要颠倒就是了”

也因为“你记住就是这样的”之类的话语,变得失掉了自我思考的可能

是否也因此而失去了自信

妙子学校有类似于文化演出活动

妙子在里面只有一句台词

妙子失去了成为大明星的机会

可是加台词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老师表扬

妙子最后演出时没有加台词

妙子被日大的哥哥看上了

想邀请妙子参加文艺节的演出

开始幻想自己成为大明星的样子

像极了小时候对着镜子扮演白娘子的时候

还幻想自己在舞台上拿着话筒唱歌的样子

甚至直接跑到阳台上大声唱(哈哈,那时候真皮,又真勇敢,什么梦都敢做)

就在妙子以为可以成为大明星时

最后妙子隔壁班的青木代替了她

不可以对别人说本来该是她去表演的

因为别人听到了会不高兴

后来,妙子上高中就直接加入了戏剧社团

接触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就没有继续了

永远不要因为被拒绝以后就觉得自己不可以去做

不去尝试,最后只能留下遗憾

最终回忆:那个讨厌的家伙

妙子班上新转来的同学 阿培

阿培是一个浑身脏兮兮,流着鼻涕,还爱挖鼻屎,捡垃圾,骂人

而妙子也不喜欢他,但是妙子不想伤害他,装着并不讨厌他

在离开之前,老师要阿培和每个人握手告别

阿培说“我不会和你握手的”

妙子一直觉得阿培知道自己讨厌他还装着并不讨厌他

所以妙子觉得这样的自己真的很讨厌

而阿培的这句话更让她讨厌这样的自己

所以才在看到妙子时,拽拽的,一边吐痰一边走路

才会在你面前变得那么不一样

只是这样,才能让你看到这么渺小的一个我

所以一直模仿阿培的动作

只为了让自己不再那么讨厌当时的自己

妙子的所有回忆,在这里画上完美的句点。


正如妙子一样,和过去的那个自己勇敢的告别,记忆里的疼痛,勇敢的触碰。

触痛,只为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然后更好的迎接未来的生活。妙子把五年级的一切都放下了,选择了和俊雄一起迎接未来的生活。

}
<article>
<section>
(一)太岳军区:1940年1月,“晋西事变”后,为巩固太岳区,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八路军第386旅集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配合决死第1纵队予进攻张家店之阎军以严重打击,巩固了太岳区根据地。6月,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决定,成立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的太岳军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军区的延续。&lt;/h3&gt;&lt;h3&gt; 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后,太岳军区隶属晋冀鲁豫军区建制。王新亭任司令员,聂真任政治委员,孙定国任副司令员,裴孟飞任副政治委员,邓仕俊任参谋长,桂绍彬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10月,参加上党战役。&lt;/h3&gt;&lt;h3&gt;
12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拟调第4纵队赴东北作战的预先号令,由太岳军区部队组建第8纵队,辖第(22(第4纵队第11旅改称)、第23、第24旅。12月5日,中央军委决定,第4纵队不调往东北,仍留太岳军区。12月13日,太岳军区根据晋冀鲁豫军区的命令,将原5个军分区重新划分为4个军分区,撤消第2军分区,将第3、第5军分区依次改称第2、第3军分区,第1、第4军分区番号不变。&lt;/h3&gt;&lt;h3&gt;
12月下旬,晋冀鲁豫军区报经中共中央批准,第4、第8纵队合并为第4纵队,撤消第8纵队番号。所辖第23、第24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第22旅恢复第11旅番号,归建第4纵队。至此,太岳军区下辖:第1军分区,刘聚奎任司令员,刘植岩任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张祖谅任司令员,刘尚志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王墉任司令员,柴泽民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郭庆祥任司令员,薛迅任政治委员;第23旅,贾定基任旅长,车敏瞧任政治委员;第24旅,刘金轩任旅长,李耀任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1946年1月,太岳军区将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依次改称第18、第19、第20、第21军分区。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太岳军区第23旅划归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建制,改称第12旅。3月,恢复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番号。6月,第4纵队第12旅划归太行军区建制,改称太行军区独立旅。8月至11月,该军区先后参加了同蒲路战役和吕梁战役。11月23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太行军区独立旅划归太岳军区建制,改称太岳军区第12旅。&lt;/h3&gt;&lt;h3&gt;
1947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太岳军区地12旅改称太岳军区第23旅。2月,太岳军区又以第1军分区新编第7团、第2军分区警卫团、第4军分区独立第5团组成第22旅。5月15日,太岳军区第24旅划归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指挥,并改称第12旅。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28日,以太岳军区机关一部与第22、第23旅合编组成第8纵队,并以第2军分区第40团、第3军分区第49团、第4军分区第59团重建第24旅,归第8纵队建制。9月2日,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成立,郭庆祥任司令员,刘道安任政治委员。是年,该军区先后参加了汾孝战役、晋南攻势和乡宁、闻夏战役。&lt;/h3&gt;&lt;h3&gt;
1948年3月,由太岳军区机关一部组成太岳军区前方指挥所。5月,华北军区成立后,太岳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为二级军区)。刘忠任司令员,王鹤峰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大川任副政治委员,高德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军分区,刘聚奎任司令员,刘植岩任政治委员;第2军分区,涂则生任司令员,刘尚志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李志明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卫恒任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郭庆祥任司令员,刘道安任政治委员。同时,将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亦划归华北军区建制。3月26日,中原军区决定,将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划归豫西军区建制,并改称第1军分区。7月2日,华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太岳军区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的10个团和太岳军区前方指挥所组建华北军区第15纵队,辖第43、第44、第45旅,归华北军区第1兵团建制。&lt;/h3&gt;&lt;h3&gt;
8月15日,太岳军区改称太岳警备司令部。同时,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划归吕梁军区建制,另将第4军分区改为第3军分区。12月2日,又将太岳警备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调整为三级军区,将所辖第1、第2、第3军分区依次改称岳北、岳南、王屋军分区。13日,华北军区命令,太岳军区组建俘(补)训第9旅,归华北军区补训兵团建制。&lt;/h3&gt;&lt;h3&gt;
1949年8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太岳军区并入山西省军区,太岳军区番号撤销。&lt;/h3&gt;&lt;h3&gt; (二) 华北军区:1948年5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5月9日 的决定,为适应解放战 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 攻的需要,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 华北军区。 聂荣臻任 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第 一副司令员,滕代远任第二副司令员,萧克任第三副
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 长(后唐延杰),罗瑞卿任政治部 主任,王世英任副参谋长,蔡树藩任政治部副 主任(后张南生、张致祥)。所属 野 战部队(即华北野战军)编为2个兵团:第1兵团由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徐向前兼任 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辖第8、第13 、第15纵队;第2兵团由晋察冀野战军组成,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 任第一政治委员,杨成武任第
二政治委员,辖第2、第3、第4、第6纵队。&lt;/h3&gt;&lt;h3&gt; 1955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华北军区改称北京军区。&lt;/h3&gt;&lt;h3&gt; (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他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15纵队。该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军区所属的部分武装力量。&lt;br&gt;&lt;/h3&gt;&lt;h3&gt;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5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隶属第18兵团建制。刘忠任军长、袁子钦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军长、熊奎任参谋长、高德西任政治部主任。原辖第43旅改称第184师,林彬任师长,梁文英任政治委员,第44旅改称第185师,涂则生任师长,孔俊彪任政治委员;第45旅改称第186师,蒲大义任师长,胡立声任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1950年7月始,部队进行整编。第186师第556、第557团和第185师第553团调归16军建制,参加抗美援朝。8月,军独立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独立第1师,归川西军区领导。1951年2月,第184师第550团、第551团和第185师第554团拨归第10军建制。1952年5月,第184师第552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21团,第185师第555团和第186师第558团分别改编为西南军区独立第7、第8团。1952年7月,第62军军部改编为西康军区,第62军番号撤销。&lt;/h3&gt;&lt;h3&gt;
1941年8月,新成立的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1943年3月,晋豫联防区并入太岳军区。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沁源围困战、济垣战役、豫北战役等作战,1945年8月,军区部队参加了战略反攻。1948年5月,华北军区成立。原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太岳军区部队划归华北军区直属。5月至7月,太岳军区部队改编为第15纵队,列入第1兵团建制。刘忠任司令员,袁子钦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司令员,熊奎任参谋长。下辖第18、第19、第20军分区部队依次改编为第43、第44、第45旅。10月至次年4月,参加太原战役。&lt;/h3&gt;&lt;h3&gt;
1949年4月,太原战役结吏后,第62军随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由西北野战军改称)建制,执行解放大西北的任务。5月16日,袁子钦调出,鲁瑞林接任军政治委员。6月,部队由太原沿同蒲路西进,中旬进抵西安。7月,参加扶眉战役。8月至9月,奉命为第一野战军预备队,调归该野战军第1兵团指挥,参加甘(肃)、青(海)战役,追歼马步芳、马鸿逵所部至青海民和县(今青海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9月23日进至岷县、漳县地区,回归第18兵团建制。10月,国民党军起义的第137师改编为西北独立第1师,归该军指挥。11月,第62军所属3个师及新编独立师(由周祥初起义部队改编)随兵团调归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建制,执行解放贵州、云南、四川的任务。12月初,军属各部由驻地分两路兼程南下,越过秦岭,翻过岷山,沿途先后解放了武都、临江、广汉、郫县、灌县等县城。&lt;/h3&gt;&lt;h3&gt;
1950年2月8日,第62军奉命组建西康军区及西昌、雅安、康定等军分区。西康军区由刘忠任司令员,廖志高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司令员,鲁瑞林任副政治委员,熊奎任参谋长,高德西任政治部主任。军属第184师兼西昌军分区,第185师兼雅安军分区,第186师分兼康定军分区。2月至3月,军属各部向西康进军,先后解放了雅安、康定,配合第14、第15军发起西昌战役,解放了西康全省(今属四川省一部)。此后,在这个地区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就地展开剿匪和建设西康的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上杭县赤卫军军需长,红军学校排长,红四军第三纵队十九大队政委,红一军团第12师36团政委,第11师33团政委,第二师五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六分校校长,晋豫联防军司令员兼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政委,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386旅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10旅旅长,第四纵队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62军军长。&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物质保障部部长、副教育长、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1955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著有《从闽西到京西》、《院校工作回忆》等。&lt;/h3&gt;&lt;h3&gt;&lt;br&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员、士兵委员会秘书、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文书、红一军团第11师31团连政委,第10师政治部宣传股股长,红五军团第13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五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党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次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干事、组织科科长、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总校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第六分校政委,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副政委,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第60军政委等职。参加了上党、平汉、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 &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政委。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政委。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受到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于1968年2月23日在北京含冤去逝。1978年,中共中央举行追悼会和骨灰安放仪式,为袁子钦同志平反。&lt;/h3&gt;
1912年10月生,甘肃临夏人。原名鲁瑞麟。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少将军衔。1931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团十三军特务团战士、十三师一团三连副班长、红军学校政治营学员。1933年起任红五军团十三师一团三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起任十三师三十八团营长,1935年起任十三师三十九团总支委员。参加了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爆发后,1940年6月起任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1942年2月起任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起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起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8年起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2月至1952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11月至1955年春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1953年4月至1956年曾兼任中共四川凉山工委指挥部书记。1955年春至1956年7月任昆明军区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1999年7月14日在广州逝世。&lt;/h3&gt;
&lt;h3&gt;&lt;/h3&gt;&lt;h3&gt;  方升普()1915年生,金寨县人。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参加长征。
抗战爆发后,方升普任晋冀豫军区豫边支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豫游击支队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一旅二团团长、一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副司令员、陇海支队司令员,参与指挥李洼、曹村伏击战和墨石关、荟萃山奇袭战等战斗。&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方升普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一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师师长、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六十二军副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著名的“七战七捷”,参加并指挥了鲁南、鲁中、莱芜、鲁西南、孟良崮、太原、兰州等重大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lt;/h3&gt;&lt;h3&gt;
新中国成立后,方升普历任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教育长兼军事科学院研究部部长、防空一军军长、空一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lt;/h3&gt;&lt;h3&gt;1981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lt;/h3&gt;
&lt;h3&gt;&lt;/h3&gt;&lt;h3&gt;  高德西(),山西省太原市人。1935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山西省工人工作委员会书记。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近三年的白区秘密工作期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3大队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团政治主任,纵队直属政治部主任,第59团政治委员,晋豫联防区第3分区政治委员,太岳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等职。参加开辟太岳军区根据地的工作,带领部队粉碎了顽固派发动的晋西事变,在洪洞一带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为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 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18兵团第62军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部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战斗。  &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国防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积极改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探索和总结部队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及经验,使部队政治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他为军事科研工作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lt;/h3&gt;&lt;h3&gt; 1955年被授予
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lt;/h3&gt;
&lt;h3&gt;  熊奎(1912-1994),原名熊来福,熊招来。福建省永定县歧岭乡人。历任西康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共西康军区委员会常委,西康省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lt;/h3&gt;&lt;h3&gt;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五师15团连长、代营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侦察参谋,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2团团长,三支队支队长,平西第十一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第七团团长,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战斗和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五纵队司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第62军司令部参谋长。参加了太原、石家庄、扶郿等战役。&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康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共西康军区委员会常委,西康省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1954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后任第1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3月5日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lt;/h3&gt;&lt;h3&gt;  获得荣誉&lt;/h3&gt;&lt;h3&gt;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lt;/h3&gt;&lt;h3&gt;  1988年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lt;/h3&gt;
&lt;h3&gt;&lt;/h3&gt;&lt;h3&gt;  金世柏(1907年—2000年1月30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交通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共南江、宝兴县委书记,大金川独立师副师长。参加了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三八六旅十八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五十四团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后勤部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lt;/h3&gt; &lt;h3&gt;  刘忍(1915—1978)山西省应县人,革命家。一九三六年入太原军政训练班学习,一九三七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lt;br&gt;&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二总队九中队政治指导员,决死第一纵队五十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太岳军区决死第一纵队五十九团供给处处长,第一军分区供给处处长,第二军分区供给处副处长,太岳军区供给部经济处处长。&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供给部部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供给部部长。&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省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营房管理处处长,营房机场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lt;/h3&gt;
550团的前身是40年成立的介休、绵上、沁源三县游击队,抗战胜利后改编为太岳军第18军分区新编第8团,后改称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41团,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3旅127团,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4师550团。&lt;/h3&gt;&lt;h3&gt;
551团的前身是38年建立的平遥自卫大队,45年11月扩大为平遥独立团,后改编为太岳军第18军分区新编第9团,后又改称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42团,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3旅128团,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4师551团。&lt;/h3&gt;&lt;h3&gt;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以及黄安、商(城)洪(川)、苏家埠、潢(川)光(山)等战役。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后,先后任红三十军二七○团团委书记、三十军政治部团委书记、三十军二六一团二营政治委员。民国23 年11 月,他所在的二六五团在反“六路围攻”中战绩显著,被三十军授予“夜老虎”团的光荣称号。民国24
年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在广元战斗中率二营夜袭新铺湾后山成功,再次负重伤。长征中,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带后方医院部分工作人员担任总收容队,收容、安置了大批掉队的伤病员。曾三过雪山草地,备尝艰辛。年底,该收容队扩编为医院,他负责医院的保卫工作。&lt;/h3&gt;&lt;h3&gt;  民国26 年初,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7
月,调延安摩托学校学习。结业后,林彬任延安后方供给部汽车队队长、指导员,组建和领导了八路军第一个汽车队。为接送党中央、军委总部和各战区领导,接送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谈判代表,接送八路军干部和来延安参加抗战的爱国青年以及运送各种物资器材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28年任八路军十八兵站三分站教导员、第二办事处政治委员,后任军委经建部政治处主任。民国31 年入中央党校学习。民国33 年11
月,任新四军五师四十一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民国34 年1 月,奉命率18 人到鄂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任嘉(鱼) 蒲(圻) 临(湘)中心县委书记。他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建立人民政权和武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武装力量发展到300
多人,打击了该地区的日军和伪军,争取了日伪一个县保安队起义。&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彬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一旅四十五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民国35 年5 月,任冀中军区第七独立旅二十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同年8 月,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在攻打徐水的战斗中,负伤11 处。民国36 年率部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战役。民国37 年1
月,任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十八旅副旅长,率部在口泉歼敌300 多人,缴获马车250 余辆。6 月,参加了寿阳县战斗,歼灭阎锡山第一师,粉碎了阎(锡山)傅(作义)合谋夺回石家庄的企图。7 月,参加了保北战役的北河店等战斗,十八旅歼敌200 多人,0地完成了纵队赋予的任务。9 月,任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四十三旅旅长。10 月,参加了太原战役,率四十三旅夺取太原外围淖马要塞,歼敌2000
余人,该旅的一二七团被兵团授予“能攻又能守,天下无敌手”的光荣称号。民国38 年8 月,任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四师师长,率部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扶 眉战役及追歼马匪和清除残匪的战斗。&lt;/h3&gt;&lt;h3&gt;  建国后,林彬率一八四师参加了解放大面南的战役。1950 年1 月,率部参加抢修都江堰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受到贺龙司令员的表扬。3
月,率部参加西昌战役,歼敌万余人,遂任西昌军分区司令员。1951 年1 月,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次年调任第二坦克学校校长,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为该兵种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1 枚。1959 年10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69 年12
月,任装甲兵副司令员,负责装甲兵的训练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彬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他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lt;/h3&gt;&lt;h3&gt;  1983 年5 月至1993 年3 月,林彬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第六、七届委员。1988 年,林彬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 年5 月,在北京逝世。&lt;/h3&gt;
&lt;h3&gt; &lt;/h3&gt;&lt;h3&gt; 梁文英(1912年—2002年),1932年参加革命,历任山西新军青年抗决死队一纵队宣传部部长,62军184师政委,中共西昌地委书记、行署专员,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正部级)等职。&lt;/h3&gt; &lt;h3&gt;
苏鲁(1902—1976),原名苏达余,湖南省浏阳县北盛区洞阳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第五十三团副营长、营长、代副团长。参加了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三大队大队长,特务二队大队长,第二十五团团长,参加百团大战,亲自带领三营参加围歼关家垴号称精锐的日寇冈崎大队,并派九连指导员艾培悟带一个连担任阻击,掩护部队转移,在大战中先后进行各种战斗十五次,胜利完成战斗任务受到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首长的嘉奖。四五年初任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大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一八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四师副师长,在太原战役中不幸负伤,成为独臂将军。&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库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lt;/h3&gt;
历任牺盟会闻喜县分会特派员,稷山县县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游击支队支队长,教导3总队政治主任,政卫第1支队政治主任,第212旅参谋主任,决死1纵队参谋,决死第1旅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太岳一分区情报处副处长,太岳五分区9支队参谋长,第55团团长,晋冀鲁豫军区47团团长,第1兵团15纵队45旅133团团长,第18兵团62军186师556团团长,184师副师长,西康省西昌军分区副司令,第55师师长,1956年11月任昆明步兵学校校长,1965年11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80年7月任贵州省军区顾问。&lt;/h3&gt;&lt;h3&gt;
&lt;h3&gt;  徐振旺,1920年12月生,子长县安定镇人。1935年夏加入少先队,9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2月参加红二十八军。1936年3月随军插入晋西北地区,配合十五军团迅速打通奔赴抗日前线的道路,4月参加围攻三交镇战斗。&lt;br&gt;&lt;/h3&gt;&lt;h3&gt;
1937年9月,部队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四连副连长,后四连改为七连,任代连长。先后参加粉碎日寇九路围攻、杨李枝侧击敌人、下北漳尾击敌人、南山头牵制敌人、蟠龙南山侯家垴阻击敌人等战斗。10月的关家垴歼灭战,日寇遗尸达四百余具,六十多名残寇逃走。1941年秋,日寇进行“铁壁合围”扫荡,11月,日、伪军两百余人进至郭家村设立据点,他所在二营配合当地游击队,乘敌立足未稳进行突袭,激战两小时,毙寇三十五人,我军仅负伤一人。1942年6月,到太岳区委党委党校学习。1943年3月任沁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配合根据地的“反扫荡”,打击敌人的“蚕食”图谋,参加了漫水战斗。&lt;/h3&gt;&lt;h3&gt;
1946年2月调平遥新编九团任副团长,参加白晋线北段战役,解放霍县战斗,两渡镇战斗。后,该团改编为太岳军区第四十二团。4月,四十一、四十二团在金庄、张良、偏城三战三捷,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扩张阴谋,受到军区陈庚司令员的通报表扬。5月参加晋南战役。6月初到平遥保卫夏收,战斗中左胯负伤,后任四十二团团长。10月,四十二团在卧牛坪一带击溃进犯沁源山区企图抢粮的敌三个师。1948年3月临汾战役中,四十二团在坚守四号堡的十八天中,共毙伤敌五百余人。6月初,四十二团奉命沿同蒲线北进,沿途全歼守敌三个连。24日,四十二、四十三团解放张兰镇,全歼守敌一个营,俘敌三百余名,缴获甚重。7月2日,四十二团一夜行军一百七十华里,拂晓赶至董村、沙沟一带,同坚守董村的四十一团设防,阻止敌三十三军、九纵队、十纵队等部北逃。经激烈战斗,全部消灭两个整军及十纵队,解放晋中。四十二团共俘敌三千多名,毙伤无数,缴获大量弹药物资。&lt;/h3&gt;&lt;h3&gt;
1948年8月,四十二团编为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十五纵队四十三旅一二八团。10月参加太原外围战斗,被纵队授予勇猛顽强锦旗一面。1949年3月,一二八团改编为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四师五五一团。4月参加太原战役,7月参加扶眉战役。后,十八兵团归建二野,参加解放大西南。西南战役结束后,五五一团进驻灌县蒲阳镇。期间,全歼唐式尊部四百余人,歼灭了城周围及许家场的土匪。&lt;/h3&gt;&lt;h3&gt;
1950年1月参加抢修灌县都江堰的“岁修”工程,后任第一八四师参谋长。中共西昌地区委员会成立后,徐振旺任委员。4月,第一八四师兼西昌军分区,徐振旺兼任军分区参谋长。期间,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队残余,建立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和地方政权,消除民族隔阂,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打击土匪恶霸。8月中旬,西昌全区土匪和残留敌特大暴乱,第一八四师奉命组成剿匪指挥部,任副总指挥,消灭了葛绍武部,打死打伤匪团长(大队长)腾福祥、杜志军等以下两百余人,俘虏一百二十三人,活捉中将守备司令葛世槐。歼灭德昌以“剿共司令”张汉壁为首的九百余匪众。1951年,第六十二军一八四师调第十军建制,徐振旺任副师长兼参谋长。&lt;/h3&gt;&lt;h3&gt;&lt;/h3&gt;&lt;h3&gt;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任山东衮州装甲兵第二坦克预备学校校长。1960年双晋为大校、正师,1965年被定为行政九级。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1970年指定到陕西兴平县生活。1979年8月,装甲兵党委对其做了平反结论,予以平反、恢复名誉。1987年2月定为副军职,1988年4月调整为正军,8月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lt;/h3&gt;&lt;h3&gt;
时云峰(1917年~1949年),又名时广厦,伊川县酒后村,时云峰幼年入本村和乐小学读书,后又到和乐小学做工友,此间接受地下党的培养。&lt;/h3&gt;&lt;h3&gt;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云峰毅然背着父母赴山西,先到薄一波领导的军政训练班学习,后被编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云峰历任八路军连队指导员,解放军旅政治部主任、184师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百团大战、沁源县城收复战和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1949年4月22日在太原战役中牺牲,年仅32岁。&lt;/h3&gt;&lt;h3&gt;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四师全体指战员吊念时云峰的挽联&lt;br&gt;&lt;/h3&gt;&lt;h3&gt;“今日野战,明日野战,部队正要打出山西,你竟英雄牺牲,夙愿未尝千古恨;&lt;/h3&gt;&lt;h3&gt;太原解放,南京解放,捷报马上传遍全国,我等艰苦工作,立志誓报血海仇。&lt;/h3&gt;
553团的前身是游击十支队,后改编为太岳军区第20军分区第58团,47年调入太岳军区第19军分区为第44团,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4旅130团,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5师553团。&lt;/h3&gt;&lt;h3&gt;
554团的前身是由襄陵游击大队和临汾、浮山大队各一部组建的襄陵独立团,后改称太岳军区第19军分区第45团,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4旅131团,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5师554团。&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宁都县独立团连长,江西军区独立师副营长、营长,红一军团教导营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晋西独立支队营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212旅54团团长、旅参谋长,太岳军区汾东游击支队副支队长、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十九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5纵队44旅旅长,第十八兵团第62军185师师长,参加过上党、太原、临汾、平津和进军西北、西南等战役。&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西康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等。&lt;/h3&gt;&lt;h3&gt;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lt;/h3&gt;&lt;h3&gt;1971年7月19日逝世。&lt;/h3&gt;
孔俊彪(1917-2001),又名孔祥光,福建省宁化县翠江镇人。1933年初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五军团第39团战士、班长、宣传员、政治处干事、俱乐部主任,红31军9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组织科科长、第769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参加了开辟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百团大战、攻打沁阳、焦作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第八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13纵39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44旅政委、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62军185师政委,西康军区雅安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等职,参加了晋中、太原、扶郿、进军西北等战役和肃清残敌匪特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第13军政委,云南省军区第二政委,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委等。&lt;/h3&gt;&lt;h3&gt;
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先后担任八军团二十三师政治部宣传员、红五军团三十九团政治处宣传干事、红五军团三十九团俱乐部主任、四方面军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青年干事、第九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磨难,终于胜利到达陕北。&lt;/h3&gt;&lt;h3&gt;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青年干事、三八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七六九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九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五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临汾、晋中、太原、抚眉等战役。&lt;/h3&gt;&lt;h3&gt;
建国后,曾历任西康军区雅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西康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军政治委员。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任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66年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0年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lt;/h3&gt;&lt;h3&gt;2001年2月去世,享年84岁。&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武乡县游击第3大队组织工作员、第3大队政治指导员,山西游击队第二中队政治指导员,决死一纵队游击2团1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直属干事,八路军第120师太岳纵队决死第一旅直属队总支书记,八路军第120师决死第一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参加了百团大战。&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42团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15纵队44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1950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18兵团第62军第185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晋南、临汾、晋中、太原、西南等战役。&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1951年3月任第18兵团第62军第185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1年3月—1952年5月任第18兵团第62军第184师政治委员。1952年5月—1952年7月任第62军干部部部长。1952年7月—1958年6月任装甲兵第二坦克学校政治委员。1958年6月—1961年7月任装甲兵学院政治部主任。1961年7月—1963年11月任装甲兵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3年11月—1965年8月任装甲兵学院副政治委员。1965年8月—1969年12月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74年1月—1978年2月任装甲兵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1978年2月—1979年2月任装甲兵学院政治委员。1979年2月—1981年6月任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兼装甲兵学院政治委员。1981年6月—9月任装甲兵副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lt;h3&gt;  尚思光:男,汉族,1914年2月出生,河南省沁阳县县城西北乡义庄村人。1932年4月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经党组织同意,考入太原军官教导团学兵队。1936年9月参加山西牺盟会。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决死3纵队9总队独立通信分队长。1938年12月任决死3纵队后卫第1支队司令部参谋主任,1939年6月至7月间先后任212旅56团副团长,第54团团长。1940年5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习,9月毕业后留决死3纵队司令部工作,在太岳军区司令部做军事训练工作。1941年调任旅司令部代训练股长、教导大队副大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游击第2支队长,1945年11月任新9团团长。1948年1月任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参谋长,同年8月后任第15纵队43旅参谋长,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18兵团62军184师参谋长。&lt;/h3&gt;&lt;h3&gt;
建国后,1950年3月任第185师副师长,兼雅安军分区副司令员。1951年2月先后任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训练部第一副部长和西南军区司令部工兵处处长。1956年5月调任军委工程兵第二工程兵学校校长、校党委副书记。1966年3月任军委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75年9月任第二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83年下半年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lt;/h3&gt;&lt;h3&gt;&lt;br&gt;&lt;/h3&gt;
历任文化教员、通信参谋、股长、团参谋长、185师师参谋长、雅安军分区参谋长、14军副参谋长、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参谋长、副主任、空五军副军长等职。&lt;/h3&gt;&lt;h3&gt;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5年晋升为空军大校军衔。&lt;/h3&gt;&lt;h3&gt; 1983年
李培信,山西平定人,1913年出生。1935年在太原钢厂当工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牺盟会军官教导团第五团第三营第十二连政治指导员。太原沦陷后,随部队开赴晋南与日军作战。后因病调地方工作。1947年夏,他返回部队,任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lt;/h3&gt;&lt;h3&gt;  李培信,山西平定人,1913年出生。1935年在太原钢厂当工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牺盟会军官教导团第五团第三营第十二连政治指导员。太原沦陷后,随部队开赴晋南与日军作战。后因病调地方工作。1947年夏,他返回部队,任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lt;/h3&gt;&lt;h3&gt; 1948年8月,根据 中共中央华北局和 华北军区的决定,太岳军区部队升编为华北野战军第十五纵队,李培信任第十五纵队第四十四旅政治委员。针对个别 解放战士情绪低落的思想实际,他与战士们谈体会、讲心得,分析新旧两种军队的区别,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为了有效教育部队,他创办
“火线传单”,运用墙报、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他常说,“会休息就会工作”,要求干部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自己也常常收集战士的 典型材料,亲自把它编成剧本并参加导演。  &lt;/h3&gt;&lt;h3&gt;
 10月26日,夺取东山四大要塞战斗同时打响,第十五纵队担任攻击淖马要塞的任务。李培信与旅长涂则生一直站在前沿指挥。夜幕降临,战斗仍十分激烈。突然,敌人打了几发照明弹,把阵地照得通明,部队前进受阻。面对这种情况,他和旅长涂则生一起研究对策,伺机组织新的冲锋。此时,敌人一发炮弹落在我主阵地前,李培信当场牺牲。&lt;/h3&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将李培信烈士的遗骨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lt;/h3&gt; &lt;h3&gt; 186师的前身是太岳军区第20军分区,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5旅,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6师,下设556、557、558三个团。&lt;/h3&gt;&lt;h3&gt;
557团的前身是由48年5月1日以夏县独立营和猗氏、稷山、河津独立营各两个连等地方部队组建的太岳军区第20军分区第48团,48年8月15日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5纵队45旅134团,49年3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6师557团。&lt;/h3&gt;&lt;h3&gt;
他不满7岁就给地主作放牛娃。稍长,又作长工。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在喜神建乡苏政权后,他首先参加儿童团,并任儿童团长。同年率领11名儿童团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蒲大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蒲大义任红31军93师274团3营营部通讯员。由于作战勇敢,1934年被调到274团团部当警卫班长。1935年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到红5军团任侦察排排长。1936年升任31军93师274团特务连连长。参军4年,负伤8次。参加了长征。&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蒲大义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7连1排排长。在神头岭战斗中,指挥全排冲进神头村,勇猛杀敌,以伤亡5人的代价将日军赶出了村,获刘邓颁发银质奖章一枚,所在的排被誉为“蒲大义排”。1938年升任连长,为掩护旅部和彭德怀转移,率领全连和工兵连坚守阵地,大部分人员牺牲,自己亦受重伤,被彭德怀记功一次。1940年升任副营长,为掩护李达和129师师直机关战役,率部队阻击日军,战至最后5人,第10次受伤,与主力失去联系,仍收集100多人,作战5天,突围回到部队,获奖章一枚。在抗日战争中6次负伤,升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营长,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30团团长。&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在晋南战役中第15次负伤,左腿骨被炸断。后担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45旅旅长,第18兵团第62军186师师长。战争年代16次负伤,荣立大功3次,小功8次,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6师师长,1952年调任志愿军第46师师长,1954年升任志愿军第16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1955年继续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炮兵系,任昆明军区炮兵司令员。1962年任昆明军区副参谋长。1969年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出任副司令员。&lt;/h3&gt;&lt;h3&gt;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3年4月19日在开会时,蒲大义因心肌梗塞逝世,终年57岁,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lt;/h3&gt; &lt;h3&gt;
胡立声(1917年2月—2010年8月),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光山县独立团1连任勤务员、通讯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调任红25军交通队通信员,随部参加长征。经独树镇、庾家河战斗后参加开辟陕南游击根据地。1935年随戴季英到中共西北局手枪班任警卫员。翌年初,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王首道警卫员,参加东征、西征。山城堡战斗后,调入红15军团教导营学习。&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特派员,129师新1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豫西专署公安处处长,太岳军区第24旅71团政治委员。参加平型关战斗后,战斗在豫西抗日根据地。&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警备第4团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第62军185师副师长,第18兵团第62军186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解放沁阳战斗、上党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成都战役。之后,率部翻越二郎山、抢夺卢定桥,解放了康定城。同时以一部直插川西,参加了川西剿匪斗争,生俘匪师长刘镜生以下1600余人,毙伤150余人。荣获“名扬川西”、“英勇艰苦”等锦旗,受到兵团通令嘉奖。&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6师师长,第16军46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奉命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46师政治委员,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1954年回国后,入重庆解放军速成中学学习3年。1957年任旅大警备区完备1师政治委员,外长山要塞区政治委员,经常深入海岛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和师长一起抓农副渔业生产,达到了鱼肉蔬菜自给自足。为此,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海上南泥湾》,在全军加以宣传。1963年到中央党校学习。翌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政治部主任,
1975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冶金部办公室主任、北京指挥部第二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回顾一八六师在贵州的剿匪斗争》等。&lt;/h3&gt;
&lt;h3&gt;&lt;h3&gt;  车敏瞧(1912年-2005年),山西省垣曲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是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lt;/h3&gt;&lt;h3&gt;
车敏瞧学名车国宝,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民大六分校教务主任,山西五专区抗日保安队政治部主任,五专区武装科长,决死三纵队政治部主任,太行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延安党校三部组教科副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旅政治委员,太岳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一八六师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医大学政治委员。&lt;/h3&gt;&lt;h3&gt;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转业后,先后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吉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问,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等职。&lt;/h3&gt;&lt;/h3&gt;
&lt;h3&gt;  樊执中:男,汉族,1914年8月出生,山西省临猗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lt;/h3&gt;&lt;h3&gt;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西安做兵运工作。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独立师政治部科长,陕甘宁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四大队区队长。&lt;/h3&gt;&lt;h3&gt;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2师4旅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2师4旅7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1941年春任新四军淮南军区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副参谋长。1943年入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lt;/h3&gt;&lt;h3&gt;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太岳军区第3军军分区参谋长,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18兵团第62军186师参谋长、副师长。&lt;/h3&gt;&lt;h3&g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至1982年10月,历任西康军区康定军分区首任司令员、政委、军分区党委书记,中共康定地委书记,中共甘孜州委第一书记、军分区政委,四川省农业机械厅副厅长,水利电力厅副厅长,民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四川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年12月25日在成都逝世。&lt;/h3&gt;&lt;h3&gt;&lt;br&gt;&lt;/h3&gt;
&lt;h3&gt;  原62军文工团(西康军区文工团)的前身是,晋冀鲁豫太岳军区政治部文工队,随着部队的几次改编,文工队也随之改为华北军区十五纵队文工团,62军文工团,最后为西康军区政治部文工团。&lt;/h3&gt;&lt;h3&gt; 62军文工团( 西康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下设:&lt;/h3&gt;&lt;h3&gt; 团部,&lt;/h3&gt;&lt;h3&gt;
原62军文工团(西康军区文工团)既是宣传队,也是战斗队,工作队。担负了部队文化教员的任务,协助地方的土改、三、五反运动等工作。在宣传鼓舞工作中,创作演出了大型歌剧《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小歌剧《董存瑞》,《夫妻识字》等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目和歌曲。&lt;/h3&gt;&lt;h3&gt;
西康省并入四川省以后,人员分流,一部分团员调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一部分团员转业到地方文化艺术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工作。 &lt;/h3&gt;&lt;h3&gt; 简介&lt;/h3&gt;&lt;h3&gt;
警三团是1949年8月1日,为了随贺龙南下执行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奉命在山西临汾市成立的。该团是以晋绥军区下属2、3、6分区及警卫营、教导队。军区警卫营和绥蒙骑兵支队的一部分兵力为主加上临汾征集的大批新兵组建而成。&lt;/h3&gt;&lt;h3&gt; 警卫三团在行军途中
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首脑机关和部队以及南下工作团所需的给养物资等的安全,并进行保护性的战斗。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1950年1月二营先头部队到达成都,临时改为执行警备任务。一、三营和团部及两个直属连留驻成都、新都执行战备任务,保护成都的北大门。警卫三团二营随62军一部,向原西康省(今雅安)挺进,沿途接收起义部队。于1950年1月20日进驻雅安。&lt;/h3&gt;&lt;h3&gt;
警3团到达雅安后,根据任务需要,原3营调重庆改编警卫部队。1、2营的整体建制和直属炮连,警通连和部分新兵,于5月15日,整编成为西康公安大队。团部其余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lt;/h3&gt;&lt;h3&gt;  1951年8月,为了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抽调了部分干部赴朝参战。同时抽调180多位骨干经短期培训分别安排到康定、西昌、凉山、雅安地区和各县。同时,西康省公安大队进行第2次整编,由团级改为营级建制。继续执行警备任务。&lt;/h3&gt;&lt;h3&gt;
1952年,西康省公安纵队成立(师级建制),大队归纵队领导,成为直属警卫部队。&lt;/h3&gt;&lt;h3&gt;
1954年省公安纵队奉命撤销,公安大队随之缩编减为一个连。其余人员集体转业加强和充实地方工作,主要分布在政法系统和公安厅劳改系统,巩固共和国新生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lt;/h3&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 二、《晋绥军区警卫三团》大事纪&lt;/h3&gt;&lt;h3&gt;
3月初,警三团一营、三营和团部,进守成都,执行警卫任务。警三团二营随62军等兄弟部队向原西康省开进。&lt;/h3&gt;&lt;h3&gt; 4、1950年2月,在向原西康省(今雅安)行军开进途中,先后分别在邛崃、名山两地进行了两次英勇而激烈的战斗。&lt;/h3&gt;&lt;h3&gt;
5、1950年2月中旬,部队在临近雅安时,在雅安北桥头,与国民党24军一部和保安团进行了残酷而激烈的攻城战斗。&lt;/h3&gt;&lt;h3&gt; 6 、1950年2月中旬,警三团二营进驻雅安,执行警卫任务。&lt;/h3&gt;&lt;h3&gt;
7、1950年3月中旬,警三团一营和团部从新都向雅安进发,于4月中旬到达雅安,与二营会师。三营调重庆,改编为警卫部队。&lt;/h3&gt;&lt;h3&gt; 8、1950年5月15日,一营、二营、警通连、炮连等,在雅安整编为西康公安大队,约1500人。&lt;/h3&gt;&lt;h3&gt;
9、1951年8月,抽调部分干部赴朝抗美援朝作战。同时,选调骨干近200位干部战士,奔赴康定、昌都地区、西昌地区、雅安和雅安各县充实政法队伍,开展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lt;/h3&gt;&lt;h3&gt; 10 、1951年8月,西康省公安大队(警三团一部)进行了第二次整编。&lt;/h3&gt;&lt;h3&gt;
11、1952年,西康省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西康省公安大队经整编后,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纵队领导。分期分批安排转业分配到地方工作。&lt;/h3&gt;&lt;h3&gt; 12、1953年起,大批整编后的富余人员,先后分批集体转业,分配至地方工作,充实政法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lt;/h3&gt;&lt;h3&gt;
13、1954年,随着西康省行政区划的变化,公安纵队建制名称撤销。&lt;/h3&gt;&lt;h3&gt;期间:1952年2月至1954年,警三团30余名干部先后分批从雅安押解镇压反革命和清匪反霸被人民政府专政的罪犯,一路由雅安、荥经、泥巴山、汉源、富林,到达广元堡(今石棉县)。他们在政法战线上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毕生贡献。&lt;/h3&gt;&lt;h3&gt;
谁都可以咀咒共产党,我们不能。因为,那是在诅咒自己的父母!&lt;/h3&gt;&lt;h3&gt; 谁都可以假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不能。因为红色江山是我们父辈用生命打下的!&lt;/h3&gt;&lt;h3&gt; 谁都可以羞辱中国,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lt;/h3&gt;&lt;h3&gt;
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举起右手,向党宣誓:我们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不忘初心,传承父辈精神,让父辈血脉相连,友谊永存,让父辈的旗帜永远在祖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lt;/font&gt;&lt;/b&gt;&lt;/h3&gt;&lt;h3&gt;&lt;b&gt;&lt;font color="#167efb"&gt;
&lt;h3&gt;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62军从成立到撤编不知不觉就这样走过了70年,我们的父辈大都已经故去,昨日的62军己经逐渐远去,成为永久的记忆,但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仍能寻觅到原62军星光点点的身影,做为62军的后代,了解先辈们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和历史的足迹,更能激发我们62军后代继承遗志,发扬光荣传统,为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们62军后代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62军的先辈们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建设新中国撸起袖子挥臂苦干出力流汗,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立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不磨灭!62军永远是我们的骄傲…………………&lt;br&gt;&lt;/h3&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了了之原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