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像明星大腕?像谁?

表妹被一个人深深迷住。

但以前,表妹从未见过他……直到即将收官的《军师联盟2》(《虎啸龙吟》)。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这个剧表哥每天凌晨下班还要熬夜看两集,甚至被他本人称之“有史以来最迷的三国剧”(尤其是下部)。

跟着,表妹我也入了深坑。

《军师联盟2》播到今天,有一条是公认的:

这是一部从台前到幕后、从演技到剧作都集体在线的良心剧。

单说演员吧,一个个单拎出来,沉甸甸。

这次甩开了“雅痞大叔”人设的吴秀波(司马懿扮演者),表演、制片、编导才华尽显;于和伟(曹操扮演者)老三国了,此前的古装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刘备、荀彧、鲁肃等;月球脸刘欢(曹叡扮演者)国产影视剧的万年绿叶,或许你还记得《小爸爸》那句叫人鼻子一酸的“走了”;他的小跟班,辟邪的扮演者张天阳,也领衔小鲜肉团队惊艳了一把……

再有,饰演曹爽的杜奕衡也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作为刘德华的御用(武打)替身出道,在八九十年代的明星模仿大潮里苟且存活、终于这次靠曹爽,活出了自己那一份。

由上至下:刘欢、杜奕衡

这剧就像一部极品金甲战车,人合身马合套,细节奢华妥帖。

讲究到,每一粒“螺丝钉”都有说头。

表妹今天想说的蜜汁男士,绝对是值得拿出来专书的一位——

剧中诸葛亮的扮演者:王洛勇

“诸葛亮”这类经典人物,对演员来说是把双刃剑——hold住了,是幸运;玩飞了,是灾难。

看历届诸葛亮,从李法曾、唐国强老师到陆毅……谁成了谁毁了,一目了然。

上方谷火灭,三人的不同表现

总之,能在三国迷心中一争高下的,曾经只有李、唐两版。

唐国强最具神韵,李法曾次之,陆毅再次之 @张绣秀

得啦,唐国强演诸葛亮时,还专门参阅了李法曾版,他自己都承认不如李@Cynlightwave

表哥也曾冷口冷面,一副不容辩驳的口气,“唐国强之后再无诸葛亮!”

今天我俩一致同意,那句话失效了。

就是有一种演员,能把角色劈出个之前、之后。

跨年那晚,后台有毒饭这么为他打电话:

最近的王洛勇版诸葛丞相,实在是太震撼,我是小时候看老版三国长大的,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已经不可以超越了,但这次,确实不落下风……王洛勇老师的表演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了…… @田园

不光你们,表妹我也为大叔的风度折服了。

见得着悲壮、闻得见书香,高高扬起的衣袂又有文士那种深入骨髓的清高。

今年最风骚的走位,没有之一。

但银幕下的他却叫表妹觉得……这不是我的百分百男孩!(一个花痴期少女即将开始她的表演)

你看他,第一感觉像晚高峰地铁上随便一位夹公事包的上班族大叔。

发际线“很朴实”不说,一笑嘴还有点歪。

说主要看气质吧,扑面而来三个字:老干部。右手的各种姿态,很适合《人民的名义》。

造型师请出来一下:里面的白T换个鸡心领多大事?

再说一个,他还有一些表妹欣赏不来的小癖好!

比如接受采访,说着说着就要拽几句英文。再比如,据说会拿蛋清敷脸睡觉。

坦白讲,发际线危机与偶像包袱并存、又有点小傲娇的老干部王洛勇,就不是表妹会哈的那种男孩。

但这些,都架不住他真NB啊。

王洛勇1958年生人,今年60岁了。

家乡河南洛阳,但这个家乡,此后在他的生命里,烙印渐浅。

他的路,就是一条往外闯的路,还是一条目标很散乱的路

武生练过,但没成为李连杰。

13岁离家,去湖北十堰一所戏曲学校,学京剧武生。5年间苦练基本功,舞刀弄枪,就是《霸王别姬》里那群小徒弟每日的光景了。

音乐玩过,也没成气候。

17岁,他考取了武汉音乐学院,主修圆号。

最后,才是表演,也没比得上同龄人刘威、何冰、孙淳……

1981年,23岁的王洛勇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了。

我们都知道,表演专业上的“留校任教”,是坐四年冷板凳的另一种说法。面对多位红极一时的同班男同学他坦言:很自卑。

但他自己,终究是个好戏之人。

于是,在那个大家都还捧着铁饭碗不敢丢的年代,王洛勇丢了。

今天,我们知道他是亚洲在百老汇第一人

百老汇有史以来出演主角时间最长(6年连演2478场音乐剧《西贡小姐》)的中国演员、担任百老汇戏剧男主角的第一位亚洲人,也是第一位在美国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全职教授戏剧表演的中国人。

却很少有人知,这个“第一人”是怎么来的。

到美国第四天,王洛勇就因语言菜鸡,被路易斯安娜大学取消奖学金。

最要不得的,是脑子里还有梦。

1986年圣诞节那天,王洛勇省下1美元地铁钱,徒步到百老汇看戏,他暗自发誓要站到百老汇舞台的正中央,当主角!

毒饭们,你们设身处地想想:

背井离乡学别人家的母语,每天为了一块钱跟自己过不去,还都抵不过一种更深层次的苦闷……祖师爷,你还会眷顾我吗?

那样的日子,18岁的人还能赌一把。

28岁的王洛勇,没资格去赌一个“万一”,一定要成

《请回答1988》有句台词,“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的时候。”

既然人家不给脸,王洛勇只有自己把脸,摁地上擦

这可是百老汇舞台上一道奇景:

好几年,王洛勇嘴里咬着个红酒瓶塞做彩排,目的,是让英语元音更加饱满。

后期,老师又建议他咬钥匙,感受辅音的发音感觉。

这种恶作剧般的训练法,让王洛勇经常说着说着台词,口水顺着嘴角流得满下巴都是。百老汇同事讥笑,“满脸口水的Chinese Guy。”

1995年7月4日,37岁的王洛勇以《西贡小姐》主演身份站在百老汇舞台上。演出第一场,全场观众起立鼓掌20次

那是他暗自发誓后的第9年,站在了戏剧艺术的最高舞台上,还是主角!

1999年,王凭《西贡小姐》获“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称号。美国《纽约时报》赞他“百老汇的百年奇迹”。

填补了百老汇历史上没有亚洲人演主角的空白

“第一人”,是这么来的。

13年,在黑暗里一点点聚集自己的光。

终于冲出黑暗时,光芒刺眼,八星八箭。

2001年,43岁的王洛勇回国了。

主业是在国家大剧院演话剧,副业嘛,也零星拍一些电视剧。

2003年,《林海雪原》;2006年,《冰山上的来客》;2011年,《焦裕禄》;2013年,《东北抗日联军》……主旋律虽好,却是游离于互联网之外的异次元。

《林海雪原》中饰演杨子荣

回国的这17年可以说,有戏演,无人识。

时间很快到了2017年。

有一个同样苦出身的吴秀波,终于把孔明的鹅毛扇交到了王洛勇手上。

60岁了,比54岁去世的诸葛亮还大,能行?

鲁迅怎么说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神人也。

王洛勇是壮着胆子上的。他的前半生研究莎士比亚等西方经典文学多,对中国古代典籍,反而没那么熟悉。

手上的剧本、剧组的讨论,就是他全部的二次创作素材。

进组时他们都拍了一年了,我词也生、戏也生。有一种赶紧要补的感觉。

如果说,李、唐版演的是一种积淀;那么,王洛勇演的,就是破釜沉舟。

剧集播出前,他接受采访表示心虚,做了一个羞羞的动作:

开了腹脏,让所有的骂声唾沫来吧

一般人这么硬着头皮上,也就群嘲了。但王洛勇?

事实证明,演戏底子还是太厚了。

聊到诸葛亮的演绎,唐国强老师版是绕不过去的。

唐版妙在神韵,“多智而近妖”,那个妖字,他点到极致,浑身散出一股魏晋文士的疏狂飘逸、自在风流。

但唐国强老师也有自己的遗憾: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独

这种状态是能够更深刻的

简单说,连唐国强也自觉,仙味有余,人味不足——神人,自然体味不到孤独的刺骨。

而王洛勇这版,补的就是这个缺。

想过吗,诸葛亮是个凡人?

一个忍辱负重、苦心孤诣的凡人?

一个二十余年跋山涉水、两日一餐、食少事烦的苦命人?

这种质地上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唐、王两版对羽毛扇的处理。

唐国强老师接受采访曾这么展示:戏曲范,稍微带点兰花指。

摇扇,是一种文人清趣、雅致,他扇肩。不像武将,扇风扇肚子。

所以在老《三国》里,诸葛亮摇扇,摇的是一种文士风流。

扇子,是一种精神气度的化身。

多年来实战式的舞台剧功底,让他把扇子当成了表情达意的道具

木门道一役,诸葛亮伏兵山顶。走进陷阱的是大将张郃,司马懿副手,也是司马懿朝中最大的掣肘。简单说,张郃若死,相当于让司马懿借刀杀人,长远来看非蜀汉之福。

这些人物内心的天人交战,就靠一把扇子传达:

手指捻住一支鹅毛根,细细摩挲。思定离手,“就再让司马懿借一回刀吧。”

再有,老年诸葛,时日无多,却还要对魏军营做出持久战的势态。

他坐镇练兵,面色如常,实际上连台阶都上不去。下头的人伸手扶,只见他羽扇一正,像信号灯一亮,“不许扶”。

扇子,组成了诸葛亮连绵不断的心理活动,这一条长线最后一捋,就是他特有的人物性格。

扇子不神,但王洛勇以西式舞台的精准,把它用神了。

用神了,甚至会隐隐散发出暗示命运的玄妙。

第21集,诸葛亮激魏军出战不成,反遭羞辱。司马懿女装诵读《出师表》,字字句句,反复吟咏。

一位,像锋利的矛,一位,是单薄的盾。

诸葛亮被对岸的神交知己,狠狠地戳中了。

不像陆毅版那样,直白地朝天吐出一口老血,他竖起扇子,把表情盖住。外人看见的,仍是一位镇定的武乡侯,大汉军师。

什么叫明知不可为而为?

是少主不慧,佞臣环伺,蜀汉积弱……一人一肩,偏向祁山行。

这正是史上的诸葛亮真正伟大的地方,刘备以国士待他,他便以国士报之。因国而忘家,他担起了罗贯中笔下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精神表率。

而这样一位国士,自然熬不过对岸为家族计、所以顺天度势的司马懿。

肉体是软弱的,意志的力量却没有天花板。

鹅毛扇降下,一张铁面、一阙衣袂,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注解。

王洛勇是那种实战型的演员。

他多年的舞台话剧功底,也与此剧相得益彰,被给予了最好的空间特写。

衣物道具、举手投足,绝无一处闲笔。

再说一场率军出征的戏,眼、手、口三处,戏相当精准。

这一场,刘禅来送别相父。一五一十背下了相父的《出师表》,你看这位相父的反应:低头一笑,舌头还往里一嘬,像含住一块甜甜的糖……欣慰中,是感动。立马望向众将军,仿佛在说,“看啊,君主/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

诸葛亮是国相,又是托孤的慈父。见刘禅上进,他深感复国有望,充满了孺子可教的喜悦。

眼睛一低一抬,一低为人臣,一抬为人父,“相父”二字他担起来了。

若汉室可隆,臣死而无憾

这不是平平无奇的一拜,是握住拳头不住地抖。

你想想,三军面前百感交集,身是臣,心是父,这么一拜别能不撩人吗?

这位相父抬眼看到守在刘禅身边的谗臣,内心忧虑,欲言又止。

再一思索,还是忍不住低声交代,“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三个字,王洛勇一字一顿,咬得有分量。是交代,是警告,也含了为人臣的得体。

怪了,正面不动声色吧……侧面,却忧心忡忡。

可以说,这种负重感,是王洛勇一个一个小动作,烙在诸葛亮身上的。

王氏诸葛,就是这么立起来的。

在表妹眼里,王洛勇是这种演员——

戏内,迷死你,沙发上一动不动,逐渐泪水就盈满眼眶;戏外,你无感,嫌他气质土、爱臭美,还是野生的微博装逼犯。

是个苦出身的演员,是个专注的戏者,是个半辈子背运的轴人,不是天才。

即使60岁了,他似乎还不够圆滑,人情世故半通中。

附上王洛勇老师几张真人照……

但就是同样一套装扮,再念起英文版出师表,一秒又入戏。

年届六十,影视生涯早过了大半,说得绝对点,已无当红可能。

但也正因如此,能把“明星”与“演员”这两重身份彻底分开,毫无瓜葛的,只有他。

戏外貌不惊人,戏里惊为天人,哭成泪人。

大叔,递张纸巾吧……真服你了。

编辑助理:请叫我的全名达闻西

}

双鱼座的明星有哪些?放眼娱乐圈,会发现双鱼座的女星数量相当多,许多我们熟识的女星大腕都是双鱼座的。双鱼女应该是十二星女中最像女生的女生了,她们就像水一般娇柔,我见犹怜。但工作起来那股架势无人可匹敌。

骨子里注入浪漫的小鱼儿们,每一个都是自带粉红桃心的梦幻宝宝,很多时候都是活在自己营造的梦境里,极富想象力的他们永远保持着一颗天真的心,拥有着一个我们看不到的纯净世界。

看起来永远只有十八岁的徐若瑄,永葆青春的不仅是她那可人的脸庞,还有少女般的内心。因为幻想着,所以她的心里总是装着美好的东西,简单、干净、纯粹。即使她偶尔表现出性感的一面,那清澈的眼神中也依然保持着一份纯真。

从快男中走出的魏晨,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乖。他话不多,喜欢思考,常常挂在脸上的纯真笑容也很容易打动人心。他有着双鱼的梦幻特质,浪漫情怀。

2013年魏晨演唱会上,他身着礼服手捧玫瑰花,对着“她”发了一条微信:“你愿意陪我一生一世吗?”此时,场内外所有的歌迷们的手机都同时收到了魏晨这句告白,并且魏晨为“TA”准备了一份大礼,一枚巨大钻戒就是魏晨向所有歌迷求婚的定情信物,这位双鱼座男神真真把浪漫发挥到极致~

没心没肺的“小燕子”、善良深情的“依萍”、苛责好强的“毕胜男”,别看赵薇不说话的时候总给人一种高冷的错觉,可其实她的内心也是敏感又脆弱,不然她不会将依萍那样的悲剧人物饰演的如此深入人心。

她身上似乎有种无法言喻的力量,非常温暖、毫无伤害力,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愉快,不自觉地想要靠近她。

白百合在戏里永远是一副乐观无畏的“傻姑娘”,可在戏外她坦言自己是个特别爱哭的人,双鱼座的她内心有非常柔软的一面,不知什么时候触碰到哪一根神经就会泪如决堤。

角色中的她时常活蹦乱跳的像个少女,但其实白百合说自己其实有一点陌生人群恐惧症,因此敏感的双鱼经常用高冷的面孔来伪装自己,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那一颗善良的内心。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怀揣着一颗玻璃心的双鱼座依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秘诀就是他们既有颜,又有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人家却偏偏用才华,这就是有颜任性。

韩佳人这位冻龄美女,曾被外媒称为“世间少有的美人儿”,无论是《黄手帕》、《新近社员》还是《魔女幼熙》,韩佳人的形象都是漂亮善良的真善美象征,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双鱼座女神。

双鱼座是多面性的,是谁说女生就该有女人味,同是双鱼座的春春就揉和了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媚。

舞台下的李宇春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姑娘,也同样不善交际,但每一次有别人请求她或是粉丝提出的要求,她都会虚心的接受,正是她的谦卑和善良才使她一次次的突破极限,在越来越大的舞台上释放能量,绽放光彩。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曾有过一段叛逆狂妄的时光,而郭采洁却说自己没有叛逆期。她将所有的叛逆都发泄到了自己的影视作品里。从邻家小妹到女王顾里,转型的是影视剧里郭采洁的角色,不变的却是她与生俱来的心软和善良。

袁姗姗从出道就一直背负着来自各界的攻击,从青春年华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她一直以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人。

在成名之前她一直给剧组打酱油,从不计较报酬和戏份,而外界的压力和指责并没有让她止步,而是使她成为更加美好的自己,“马甲线”女神身上的坚韧不懈,正是她大步向前的催化剂。

她活泼开朗,可爱又不做作的个性,如一阵清爽的风,总能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范玮琪有着双鱼座的温柔魅力,易于相处,她把朋友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荧前还是幕后,都毫不隐藏自己对友情的珍惜。

不管外界喧哗与否,她只沉醉于自己的美好世界。大红大紫也能控制欲望,就算归于平淡也能幸福的过自己的小小生活。

Angelababy在真人秀中不娇气不做作、敬业又帅气、智商情商都特别高,是节目里异性缘最好的女明星,也收获了跑男中的一票兄弟情。当她落单的时候异性就会不自觉地粘上去,她就是有这么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轻轻一皱眉就会引来众多异性们的怜惜。

蔡康永是典型的双鱼座男,温和、斯文、儒雅又不失幽默。他身上带有独特的磁场,吸引着身边的异性朋友。除了与小S的深厚友谊,他还是范冰冰、林志玲、侯佩岑、谢娜等众多女星的“闺蜜”。

在节目中林志玲透露自己喜欢在半夜三四点钟给蔡康永发短信,而蔡康永也曾坦言这辈子唯一一个从太阳落山到太阳升起聊通宵的人就是林志玲。

冯小刚曾在几年前发布了一条为自己庆生的微博,感谢父母家人及朋友,还自嘲“让我这条双鱼狗活得有滋有味”,最后还不忘为自己平日里得罪过的人道歉。

李冰冰一直都是青年派的佼佼者,再加上慈善大使的身份,使她浑身散发着一股坚韧感恩的正能量。她坦率真性情,常路见不平,从不畏惧权势,曾毅然决然的拒绝了《生化危机5》赴日的宣传行程。

}

8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sapprft/contents/6580/)记者采访了业界多方意见,基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很有必要”,会对行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另一派认为“效果有限”,片酬高问题由来已久,而这只是整个影视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

明星酬劳过高,行业内确实早有共识

几位电视台综艺节目制作方和业内人士几乎都表示,总局抑制天价片酬是件好事,但具体实施办法还需等待总局明确指示。

东方卫视中心频道运营中心副总监周捷表示:“我其实也是和新闻联播同步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坚决拥护,因为演员片酬居高不下,我们电视机构也是受害者。”至于会不会对收视良好的季播节目的下一季邀请演员有影响,他表示:“现在也不好说,也是要等总局出台相关的办法,我们来一一执行。”

而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几位受访者对于限酬令能起到的效果持谨慎态度。有人认为,“因为明星片酬是个市场行为,所有的调控应该基于市场来进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制片人表示:“拍那些大剧大IP,给演员天价片酬的,都是业界的大公司。设想最极端的情况,即便让这些公司三年不怕戏,这个行业就停止了吗?不会,他们不拍还有人拍,他们不抢占市场还有别的公司来抢占;即便一纸禁令封杀最贵的演员,市场就不会推出新一拨很贵的演员了吗?”

8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演员天价片酬”专题中,指出演员天价片酬为影视制作的其他环节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还提到《如懿传》的霍建华和周迅共拿走1.5亿片酬一事。

那么,明星天价酬劳在行业内是一个新现象吗?它的蔓延范围到底有多广?

关于《如懿传》两个主演片酬拿走1.5亿这一热门事件,有制片人认为这可能是个特殊现象,“电视台可能为这个剧规划了最大的购片价格,对演员阵容也有要求,这是特例,不应该老盯这个事。”

但明星酬劳过高,行业内确实早有共识。一位影视剧制作人表示,这三四年里,明星酬劳在影视剧制作费用中的占比上升,影视剧制作整体费用增加迅猛:“纯从制作费角度来讲,这三四年我知道的最高涨幅超过100%。原来两百万一集的剧已经是天价了,已经是非常危险的线了。而现在随随便便一集三四百万的剧比比皆是。”

央视播出的天价片酬专题新闻片里,就演员片酬问题采访了美国演员工会演出合同管理部的负责人,负责人表示,很多著名好莱坞演员的片酬从100万到3000万美元不等,演员的片酬在电影制作成本中仅占10%-30%,而如果电影在电视平台播出,演员还能获得3.6%的额外收入。

而据当下国内影视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两个演员的片酬占到全剧制作成本的50%-70%的情况时有发生,和好莱坞可谓是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影视圈早就出现这种天价片酬的状况,后来也蔓延到了综艺节目。

豆瓣上《幻城》评分只有2.9分。

买方最看重的不是剧的品质?

这一现象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明星的酬劳上去了,影视剧的制作费上去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在观众眼中却没有取得长足进步呢?记者跟多位从业人士就此问题聊了聊:

“中国现在有个畸形的购片流程,很少根据剧的品质去判断,就看是哪个明星演的,所以造成了制作方只认某些明星,不得不用电视台给出名单的演员们。这个名单可能只有十几人,那多少人找他们?演员时间是有限的,价高者得了就……”

“拍出了一个剧,是在一线卫视播还是三线卫视播呢,也是价高者得。为什么一线卫视有这么多钱去买呢?因为他们的广告收入,剧的平均水准都比同档次卫视要高,所以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能转换为商业力量,更多广告客户愿意给一线卫视投钱……”

“一线平台会跟制作方提出要求。比如翻翻剧本,说你这个不错,有哪些演员?甚至不看剧本,直接数据化,上来就问:有没有大IP,有没有大明星?有,就可以上平台。如果没有,对不起,你内容再好我无法消化。他们也很无奈,因为广告商对这些演员趋之若鹜。就我们制作方而言,如果我们花钱能请到这样的演员,让作品更有上一线平台的机会,那么任何有实力的制作方都是愿意这样做的……”

“个别电视台广告定价系统就比别家高很多,某个单独的节目的广告收益相当于二三线城市电视台全台一年的广告收益。上百亿的广告费用,利用率有多高?肯定要大部分展现在成本上,成本如何体现?这一块就是节目制作费和明星通告费……”

“明星天价片酬也和演员工作室的出现有关联。以前演员拍戏,顶多就是一个小助理跟着,现在很多大牌明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明星的利益和工作人员的利益直接挂钩,就算明星自己无所谓,但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绞尽脑汁抬高明星身价?”

根据对这些从业者的采访,记者粗略整理出一个商业链条,其中涉及影视剧投资方、制作方、播出平台、广告商、平台、观众。几方之间复杂的关系,可以映射出目前的行业生态和一些行业问题。

宣传时,最简单粗暴亮眼的卖点,就是明星。

近几年,资本热钱迅猛地涌入文娱市场,影视剧市场首当其冲。每年在总局备案的影视剧数量十分惊人。如此巨大的作品量,需要播出平台来消化。平台购剧成本哪里来?一部分来自广告商,一部分播放平台有预算。

投资方(广告商也可以是投资方)给制作方钱拍戏,制作方拍戏争取卖给数量有限的一线平台,平台拿广告商钱买剧,播出给观众看。这个非常简单的链条中,投资方有收回成本赚钱的压力,广告商有打开知名度推品牌的压力,平台有来自广告商的压力、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压力,制作方承担来自投资方、广告商、平台的三重压力,这些压力指向的核心点都是作品的商业价值。而电视剧商业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收视率(点击率、话题量)。这个体现,需要观众来完成。

那么收视率(点击率、话题量)由什么决定?由作品的质量、卖点决定。作品质量的几个元素:题材、制作水平、剧本、演员。卖点是在营销宣传过程中,用来说服平台购剧、观众收看的方式。所以卖点要对作品质量有直观体现。那么在作品质量的几大元素中,题材在大环境下多有限制,且难以独一无二,制作水平难以拉开差距,剧本在营销宣传中很难完整呈现,且除非是知名大IP,其宣传价值也很低。所以几大元素中,最简单粗暴亮眼的卖点,就是演员(明星)。

这个卖点,在制作方的口中:投资方、广告商、平台是绝对买账的。为什么买账?因为观众买账。

“一个剧主要的钱不花在主创上,全砸在明星上,导致你这个剧品质很差,品质很差的情况下,观众是可以投票的:我们可以不看,让你没有收视率。但现在情况是:观众是看明星的。”

在网络时代,比之作品题材、制作水平、剧本,明星更容易成为带起影视剧收视率的利器。因此,商业社会,资本又多是热钱,比起花心思琢磨题材、打磨剧本、提升制作水平,想赚快钱的制作方自然更青睐快进快出的周转和盈利方式。请明星就成了性价比最高、见效最快的选择。

由此,明星成为行业稀缺资源,甚至许多剧组放着明明更适合角色的优质演员不请,排着队等当红明星的档期。为什么?商业链条中出了钱和干了事的任意一方,都坚信明星能带来高收视。偏偏这几年真人秀综艺崛起,许多明星们比起影视剧,更喜欢拍真人秀。

之前盛传影视剧男演员都不好好拍戏,更热衷于上大型综艺节目,以至于很多戏都找不到合适的男一号。而原因正是综艺节目开出的价码更高,甚至一季节目的酬劳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在某种程度上,让明星资源更加稀缺。这样的行业生态中,供严重小于求,市场规律作用下,明星酬劳自然水涨船高。“市场就摆在那儿,这是刚需。”一位制片人这样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其实影视圈老早就出现这种天价片酬的状况,后边蔓延到了综艺节目,行业有行业的潜规则,你说大咖们上综艺节目酬劳能不高吗?明星们当然在选择的时候也会自我评估,是拍影视剧性价比高还是拍综艺节目性价比高?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拍综艺节目成本比拍影视剧成本低多了,但其实也不见得,一季的综艺节目相当于两集电视剧,有些明星一百万一集,那他来上个综艺节目要个两百万其实差不多。明星可能更多地考量节目的影响力和他自己的一个发展。”

近年来随着真人秀的大热,明星的酬劳也是水涨船高。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制作人沈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天天向上》邀请嘉宾的费用是相当低的,基本上所有来的嘉宾只有一个简单的车马费而已,甚至没有车马费的这种情况都很多。大部分嘉宾来上《天天向上》,还是看重它的一个品牌效应,“所以天价片酬在我们节目里还是没有出现,当然情况如果同新闻节目中报道的一样的话,那当然这样的抵制还是有利于影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的生产的。”

他还讲到,“我觉得影视演员偶尔上一些综艺节目,对他的形象塑造以及观众对他的了解还都是有益的。只是说他们需要有选择,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节目。”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回到一个问题上:观众为什么买明星的帐?粉丝经济也好,眼球效应也好,明星的话题属性也好,都是原因,却不是全部原因。

一位因系列网剧在业界打开知名度的制作人说道:“在影视工业尚未成熟的国家,明星在剧组里拿的钱一定是最高的,因为观众去看的就是明星。在影视工业成熟的国度,对观众来说追剧是看个好故事,好制作,好剧情。但影视工业起步晚、不成熟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去追星。因为剧情水准都差不多,稀巴烂的水平,那当然更愿意去看明星了。”

玄幻、谍战、生活、偶像剧,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题材。也有从事影视剧制作十几年的制片人从题材角度进行解释:“近些年来,曾经辉煌过的许多剧种题材因为种种原因在荧幕上渐渐消失,现在最常见的题材,就是在玄幻、谍战、生活、偶像剧中反复折腾。影视题材审美的广度变窄了,剧作元素暗淡无光,只能靠明星吊着大家胃口,明星就成了趋之若鹜、不可替代的元素。如果影视剧创作空间多元化,各种新鲜题材和作品出现,就一定会淡化观众对明星的渴求。”

他表示,近几年,创作空间相对广阔的网剧能异军突起,就和题材多元化有关。不过,他也说道:“网剧和台播电视剧的受众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比起电视台,网络平台购剧更看重题材和剧本。网站购片基本上不看演员,更多看项目本身,所以这两年网剧会出些精品。”

余罪》是今年颇受追捧的网剧。

《太子妃升职记》重视制作,而播出后的良好效果也捧红了演员。

更有不少制作人提到观众审美的问题:“影视市场是观众选择,观众看过的好东西不多。如果观众看到的都是审美高的东西,回头再看那些剧是接受不了的。但现在能接受,就是因为看的太少。”“观众的审美有个成长阶段。现在观众是比以前有成长的,但这个成长还不够,还不足以把滥用明星的风气煞下去。”

对于观众的审美问题,演员祖峰有不同看法,他曾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谈到过这个问题,“其实观众的审美成长速度应该比创作者的审美成长速度要快。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导演拍了十部戏,他的成长是有限的;但观众看十部电影,他的鉴赏水平是飞跃的。永远不要埋怨观众,一切都是创作者的问题。说观众鉴赏水平低,那很可能是因为创作者没有给观众带来高水平的东西培养观众。你让观众天天吃快餐,怎么能要求观众想象满汉全席的味道?”

剧本、题材、审美,都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观众对明星的关注。其中剧本因素,从业者们谈得尤其多。

对于最近热议的“影视制作费用被明星酬劳占去大半,剧本和制作缺乏经费”这一观点,从业者们有反思:“为什么好的剧本没有钱?证明剧本不够好啊。当然中国有个现象挺不合理的,一线编剧的价格和一线明星的价格差得蛮远的。但是影视工业的国家,比如韩国,一线编剧、导演的价格和一线演员的价格是相差无几的。编剧能拿到更好的酬劳,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更愿意创造更好的作品,能把重心放在创作上。现在国内的情况是,编剧觉得自己反正不重要,我认真写也就这么点钱,我瞎写也就这么点钱。 编剧拿不到好酬劳去创作好故事,其他主创拿不到好酬劳去认真磨,这就导致充斥在市面上的东西都是这个水平。”

还有制作人提到:“中国编剧几乎都是野生的,编剧水平也参差不齐,能写就是编剧。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很多制作方不愿意给编剧很好的价格,他们觉得编剧不专业啊,能有收视率全靠明星啊。”

《太阳的后裔》编剧金恩淑。在韩国,一线编剧的价格和一线演员相差无几。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把雷剧归为编剧的错并不公平,中国的编剧不仅酬劳偏低,还常常要背黑锅。影视作品宣传的时候往往都说是“某某导演的作品”“某某演员的最新力作”,但等到作品问世后受到差评,就变成了是“某某编剧没有做好功课在瞎写”。试问如果觉得剧本有问题,那你导演为何还拍这个戏,演员为何还接这个本子,投资方为何要投钱?傻吗?

在好莱坞,定稿的剧本是不能随意修改的。但在中国,能掌握话语权的一线编剧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导演说了算,甚至演员、投资方也能随意改剧本。有些编剧甚至连基本的署名权都要被剥夺。

据悉,业内人士已向广电总局提交了两套控制片酬的方案。

第一,参照西方国家演艺圈的税收政策,通过制定演员高税收制度来调节天价片酬。对此有从业者表示:对于明星来说,设定工资帽意义也不是很大。“总有各种方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除了明面上的酬劳,我通过其他手段,让你入股,这个剧给你百分之十,那个剧给你百分之二十;或者跟你说,你旗下演员我都要。有很多隐形办法来规避的,最后还是在拼钱。”

第二,组建演员资格评价委员会,让演员持证上岗。该业内人士表示,“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四大协会还将组成道德层面的评委会,一旦演员有违法乱纪或者不敬业行为,就可以对其进行惩罚,甚至吊销演员从业资格。” 但对此,也有影视制作从业者表示:方式方法很重要,“比方说你用打分制,你怎么打分?这个很难客观。我觉得从电视台购片流程入手会比较好,一个东西谁买谁有话语权,调控应该从购片方进行调控。如果我变了,电视台不改购买政策,你让我怎么办?”

有从业者提到,今年某些只用小鲜肉的电影,在市场上并未取得预期成绩,这是一个市场风向的改变。“这就是一个教训啊,谁让你不重视其他主创?谁让你觉得攒到一个小鲜肉就能搞定票房? 这种投资慢慢会被市场淘汰,剩下的就是好的,明星固然重要,但其他也都得跟得上,我给明星一个合理的价格,给其他主创也要有合理的价格。”

不看剧本,单凭小鲜肉能否搞定票房?

关于明星之外,其他制作部门能够做出的努力,有制作人提出了工会制度: “最重要的我觉得是我们国家没有工会制度,导演工会、编剧工会这些。比如说编剧,在好莱坞,酬劳过低是可以罢工的。”特效部门也是如此:“特效这个东西又涉及到工会。你做的东西没有一定水平,工会会把你除名的。他们工会是会保障你的权益,但你必须达到这个工业水准,所以会有这种自觉。”

在许多从业者眼中,提升并规范制作部门的水平,保障制作部门的权益和酬劳,提高作品内容质量,依然是遏制滥用明星的一大重要途径。像正午阳光等以优质作品成名的优秀制作方,就用实力证明:剧集的成功,是多部门的全方位配合,而非只靠明星效应。

也有人提出,观众审美引领市场:“我们现在最能指望的就是观众的成长,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影视圈不是影视人的影视圈,是所有有钱人的影视圈,只要有钱都能进来。但这也是全国观众的影视圈。如果观众选择不看空有大明星,而质量欠佳的电影电视剧,大明星的人气瞬间就没有了。”

“整个影视生态环境不健康,天价片酬,雷剧,这些怪现象都是在不合理不正常的行业生态下诞生的。今天谈完片酬、雷剧,未来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一位资深制作人如是说,“这个不是政策性的指令调控能解决的,要治还得像大禹治水那样,因势利导,从本源上调整供需关系和行业生态。而不是谁出头砍谁,谁冒尖了掐谁,这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需要分析行业的本在哪里。天价出来砍天价,雷剧出来打雷剧,都不是治本,只有还行业一个自由健康的生态,才是治本。健康的生态催生创作自由,创作自由催生百花齐放,百花齐放就能遏制‘一枝独秀’,不管这‘枝’,是天价片酬还是雷剧狗血。”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得像的男明星对比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