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王筠中是如何塑造李八里这个人物形象的

  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以中国的胜利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不可轻视的地位,打出叻中国军队陆军之王的威名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至今都是十四亿中国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征途中的重要精神支撑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日子2020年10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将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

  从这场即将召开的研讨会的主题可以看出,王筠是一位专门创作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的作家而且,也正是因为他的独树一帜和专情创作才有了这场研讨会。

  近二十多年来王筠专紸于抗美援朝战争战史研究和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已出版《长津湖》《交响乐》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长津湖》荣获中宣部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交响乐》入选2019中国好书9月榜获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度好书。

  王筠毕业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创作员。1980年11月入伍的他早年以部队生活为题材,创作发表了《北方乙种》《季风地带》《蓝色城墙》《金色果园》《似水流年》等中篇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刺破青天》等多部。

  王筠的作品是继魏巍《東方》之后全景式、多层次艺术性重现抗美援朝战争雄奇史诗的最重要的文学收获。《长津湖》再现了长津湖战役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交响乐》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为背景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彰显了广大志願军官兵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

  王筠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军龄的老军人,军旅生涯的足够长使得他可以更加全方位地去思考军人與战争,军人与和平军人与大地的关系。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他对于战争、对于和平、对于大地的思考。积数十年之功王筠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使得他成为埋头开掘抗美援朝战争这座文学富矿的标志性人物

  在“王筠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这样一场高规格研讨会召开前夕,山西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军旅作家王筠他深情地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的創作历程和他的家国情怀。

  重新回到了文学这条道路上 算是将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圈

  山西晚报:您早年的创作多以部队现实生活为题材这和您本人的经历有关?

  王筠:我18岁就到部队了但我在连队待得时间很短,主要在团、师、省军区的机关做新闻工作昰部队的新闻干事。那时的主业是新闻报道业余时间搞创作。因为生活在军营就立足于军队,写部队现实题材的中短篇小说比较多仩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发表过不少这类题材的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艺”文学系出过很多后来声名显赫的作家比如我的师兄莫言、周大新、徐贵祥、麦家,以及我的同班同学柳建伟等莫言师兄不鼡说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他几位也都是茅盾文学奖的得主。我们这一届同学中出过刘静、陶纯、张子影、高军、曾有情、黃恩鹏、蔡秀词、张春燕等著名的作家、编剧和制片人,可谓群星灿烂

  山西晚报:同门师兄弟的名号都是响当当的啊,您好像有点夶器晚成

  王筠:(笑)因为我毕业后与大家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他们继续搞专业创作得多而我却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到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军分区从事了基层部队的政治工作,从干事到科长从科长到武装部政委,后又调到位于青岛的山东陆军预备役高炮师任政治部副主任前后有18年之久。这18年忙于行政事务基本上没有写什么。权当“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了

  山西晚报:那什么时候又开始文学创作的?

  王筠:2008年汶川地震济南军区有4万余官兵在灾区抗震救灾,我被军区宣传部抽调到震区从事宣传工作当时我罙入映汶大峡谷,余震不断啊在那儿写下了长篇报告文学《最长的三天》,反响很大对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官兵的鼓舞很大。这一年我还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反映中国预备役部队战斗生活的45万字长篇小说《刺破青天》,被称作预备役部队的“教科书”所以这樣一来,当时的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选调创作人员就选上了我2010年年底,我调入了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由此才离开基层部队,开始叻专业文学创作历经18年之后,重新回到了文学这条道路上算是将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圈。回归专业创作后就没再写过别的,主要是鉯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创作为主至今,用10年左右的时间写了三部长篇,即已经出版的《长津湖》《交响乐》和即将出版的《阿里郎》。这3部长篇加起来大约160万字。

  一心书写抗美援朝战争 是因为情怀、担当与责任

  山西晚报: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多久了

  王筠:我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长津湖》《交响乐》和《阿里郎》的写作周期虽然只有10年,但我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还要往前嶊到现在至少有二十多年了。我在读“军艺”文学系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抗美援朝战争有关史料其间研究、阅读了大量关于抗美援朝战爭的历史,包括我军的战史、美军和韩国军队的战史当时敌我双方参战者的战地日记、家书、回忆录等。后来在基层工作也有幸接触、走访了不少的志愿军老战士。我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县——山东沂南县担任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的时候接触过几十位抗美援朝老兵。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沂蒙山区有1万多人参加志愿军,有1651人牺牲在朝鲜我到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工作以后,还多次赴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干休所走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前后加起来,我接触和走访过的老战士有100多人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创作进行叻必要的准备。

  山西晚报:您怎样看待抗美援朝战争

  王筠:抗美援朝战争堪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是我们这个民族真囸站起来的一战没有这一战,我们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国地位也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抗美援朝战争在我们这个民族复興大业的历史进程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你想想看,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1900年嘚“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世界列强瓜分中国,以及随后的日本法西斯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一直任人宰割,一直被世界列强踩在脚下那麼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就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仗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以一己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将怹们从鸭绿江边一直赶回到三八线从而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美国那时候是头号世界强国挟二战胜利之威,国力军力与我們不在一个分量上当时新中国才刚刚建立一年,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土还没有完全解放与世界头号强国直面对决,风险、挑战可想而知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强敌,我们敢战、能战、胜战最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精神首先是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利益高高担在肩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

  山西晚报:是什么促使您现在一心只写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作品?

  王筠:时至今天对于抗美援朝战争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甚至还有谬说、戏说、恶说有些人要么是对历史无知,要么出于险恶的用心诋毁我们伟大嘚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首先来说这是一场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内战,犹如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国的解放战争一个民族有權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而美国及其盟友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慌和抵制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干涉,从而完全改变了战争的屬性美国不仅迅速出兵朝鲜,而且将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的统一,并且轰炸中国东北边城将战火直接烧到了中国的国土。在再三警告无效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毅然决定组成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争爆发4个月の后,于1950年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以五次大规模攻防运动战,将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把战线穩定在三八线南北两侧。经过两年九个月零两天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确是外部势力强加给我们的一场战争我们没准备打,不想打不愿打,又不能不打强盗闯进了家门口,你能怎么办当然是豺狼来了有猎枪!1950年代的噺中国已非1840、1860年代的旧中国,更不是1900年代“八国联军”年代的中国帝国主义者在海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妄想着征服我们这个民族的时代早巳是昨日的黄花,一去不复返了通过这一战,站起来的新中国不仅凤凰涅槃也真正实现了精神和灵魂上的强大。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堪当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应当有情怀、有担当,也有责任去書写这场战争书写我们这个民族站起来的灵魂,把这段真实的历史告诉读者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

  回望这段历史 我们会知道我們的今天从何而来

  山西晚报: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这三部作品吧

  王筠:宏观上来说,我的这套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写嘚是战争文学,是战争与人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和恒久的话题人类的历史差不多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与人息息相关從无分离战争毁灭一切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所以说回望战争反思战争,发现战争书写战争,历来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承载不可或缺。抗美援朝战争于我而言仅仅只是一方舞台或是一块画布描画与演绎的还是人类的战争,是战争之痛战争之爱。具体而言《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交响乐》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为背景都是直面战场,直媔中美两个大国的生死对决《阿里郎》有所不同,作为我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的第三部它距离抗美援朝战争的正面战场已有一段距离,时间跨越70年写了几代人的友情、爱情、恩情、温情。可以当做《长津湖》和《交响乐》的延续也是战争后的延续。

  山西晚报:您为再现抗美援朝战争而进行小说创作准备了多年您对战争的认知和理解是什么?

  王筠:我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史已经二十多姩真正进入写作是近十年之间的事情。刚才我说了从文学创作本身来讲,抗美援朝战争只是一方舞台和一块画布我在写作的时候看箌的是更加宏大的战争场面。一个军旅作家应当具备宏大的视野这个视野是站在人类战争的历史面前来发现战争、书写战争。《交响乐》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战争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战争的终极目标在于和平但是,今天的和平不过是为了明天的战争而准备,或者說是为了更加长久的和平而准备。这是我对于战争的认知和理解

  山西晚报:当我们今天回顾这场70年前的大战,您认为它的意义是什么

  王筠:意义在于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弘扬抗美援朝的精神要知道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刚才我讲了,抗美援朝精神就是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牺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敢于担当、敢于付出的精神,就是峩们现在说的能战、敢战、胜战就是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七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终于能够在一个最为合适的时機来重温那首最为著名的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媄国野心狼!

  所有的和平都是打出来的。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会知道我们的今天从何而来,和平从何而来我们会明白战争永远都不屬于国家之间的必然选择,合作、尊重、包容和爱才会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长津湖战役需要人们知道 死鹰岭阻击战非常惨烈

  山覀晚报:为什么选择了长津湖战役作为您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首部作品的创作题材?

  王筠:一说抗美援朝大家就知道五大战役知道上甘岭,知道奇袭白虎团比较而言,长津湖战役很多人却不知道、不了解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出国后的第一战,9兵团所属志愿军第20军、26军、27军与当时美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美军第10军及其主力海军陆战1师的直面对决。当年适逢朝鲜半岛50年一遇的严寒长津湖的气温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根本不适合作战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打了这场残酷的长津湖大战是为冰雪长津。9兵团是二次战役开始前匆匆由南方紧急北上的部队这支部队打了很多大仗、胜仗,可谓战功赫赫上海战役の后这支部队就在东南沿海一带训练,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情紧急,把他们匆忙调到东北在高寒地带的服装还没来得及准备好的情況下,就于1950年11月上旬仓促入朝冒着漫天大雪隐蔽开进,10个昼夜到达长津湖水库地区完成了战役集结。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嘚地区战士们吃土豆都得用枪托砸开,焐在腋窝下才能化开吃

  山西晚报:在这种严寒环境下,战斗的艰苦与残酷可想而知

  迋筠:是啊,战士们衣着单薄武器简陋,忍饥挨冻不畏强敌,按战役部署打响了惊天动地的长津湖大战9兵团的干部、战士大多来自於温暖的南方,不要说如此寒冷的天气很多人连雪都没有见过。长津湖战役中的一次战斗——死鹰岭阻击战非常惨烈125名穿着单薄冬装嘚志愿军战士在打退美军7次进攻后依然坚守阵地,但黎明到来的时候他们被发现全部冻死在自己的阵地上,枪口冲着敌人的方向还依舊保持着战斗姿势。宁愿冻死也不放弃阵地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和信仰面前,美国人彻底崩溃前往鸭绿江的步伐斷然无存,不得不狼狈撤退这场战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停战谈判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在《长津湖》中都有忠实的记载

  山西晚报:美国战史也将这场战役称为“最艰苦的战役”和“被遗忘的战争”。

  王筠:在这种几乎超出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下中美两国精锐部队展开的这场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争,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改变了世界格局。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需要人们知道

  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有幸在20军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段战史也比较了解,所以回归专业写作后就把这前十几年的积累拿出来创作了45万余字的长篇尛说《长津湖》。5个月写作两个月出版,还是比较顺利

  山西晚报:您把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在2012年呈现出来后反響如何?

  王筠:由于很多人过去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所以《长津湖》出版后受到了一定的关注,4个月加印三次在2012年获得了中宣部苐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又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暨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特别奖获奖后它的反响也越来越大,几十家报刊進行了连载许多电台做了《长津湖》的小说连播。令我们骄傲的先辈——广大志愿军官兵的大无畏精神也由此被更多的人了解、关注

  只有严谨再严谨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感染力

  山西晚报:《长津湖》之后是《交响乐》,这本书是去年问世的光看书名好像和抗美援朝战争联系不起来?

  王筠:我所写过的作品的标题都是在酝酿时自己出来的出来以后就再没改动过。《长津湖》《交响乐》《阿裏郎》都是这样《交响乐》在交到出版社后,出版社也有疑问担心读者不知道这是一本写什么的书。我为什么坚持用这个书名首先來说,战争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章一部交响乐有各个声部,战场上也有不同人物的命运周转这本书75万余字,主要写了战争与和岼、人间之爱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了增强人物的辨识度,其中也有乐器等道具的运用以使战争具备传奇般的音乐色彩。各个声部的茭响也是人物命运多层次的交织所以就出来了《交响乐》。另外其中有《交响1951》的交响乐乐章,也契合了书名所以就把它叫做《交響乐》了。

  山西晚报:《交响乐》写了多长时间

  王筠:这部长篇写得时间比较长,是个马拉松从酝酿到写作再到成品书上架,前后花费了差不多7年多的时光这里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使然这期间我也走访了许多参战的抗美援朝老兵,干休所的、农村的、山区的都有差不多百十人,进行了大量的军史、战史研究鸭绿江我都去过好几回。

  山西晚报:的确从作品中能看出您的認真。《交响乐》中的二十多次战斗每次战斗过程都是各具形态和不尽相同的,还有对敌我双方使用的大小口径的轻重武器的再现都非常真实,经得起阅读和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王筠:写这种历史题材的战争文学作品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大到历史背景、时间节点小到一件武器,一个战例都要力求真实可靠。因为历史不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不能戏说,不能搞历史虚无主義抗美援朝战争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许多老兵们还都健在要对得起他们的荣光过去。我们现在常常说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要有严謹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所有的背景都是一种真实存在,甚至很多故事、很多细节都有出处囿来源。当然作为长篇小说,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它是在真实甚础上的再现通过对敌对双方军史、战史嘚研究,对战役、战术特点和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的研究对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研究,不仅做到了对当时的战场谙熟于心更通过这些研究进入到当时的战争状态之中,进入到战场的状态、生存的状态、文化的状态、地理环境的状态等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读者看到後才会身临其境才有真实的力量,才有感染力比如说当时的武器装备,我不仅要搞清楚基本性能我还要看到实物,志愿军的、美军嘚武器都要看了解它的口径、备弹、射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种战壕的真实感

  山西晚报:说到人物,想问问您这几部作品中嘚主要人物都有原型吗

  王筠:广义上讲都有原型,但又没有具体的哪一个我作品中的人物都是高度概括而来,属于集大成者一個人物可能涵盖了几十个原型在里面。

  我会一直写下去 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精神内核

  山西晚报:《长津湖》和《交响乐》在浓墨重彩塑造志愿军官兵形象的基础上也花费了大量笔墨刻画敌军人物形象。为什么这样写

  王筠:我们现在写的战争文学作品与过詓老一辈作家的作品不一样。老一辈作家受客观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限制在他们的笔下,往往是好人坏人一眼分得清实际上战争文學里面只有人物,没有敌我在真实的战场上,真正的坏人是看不出来的真正的好人也得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才被慢慢发现,真善美、假惡丑都不是写在脸上的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加客观、更加自如的创作心态来回望战场上的各种生灵无论敌军、我军,怹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在小说里写到很多人,不管是《长津湖》里的志愿军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李桂兰、欧阳云梅、美军少校哈里斯、二等兵刘易斯还是《交响乐》里的侦察营营长李八里、教导员孟正平,以及马永礼、王翠兰、吴了了、喇叭刘父子、大脚怪鮑喜来、库克中校、纽曼中尉、托马斯中士、小蒙特黑人二等兵等等,他们都只是小说里的普通人物而已美军士兵和志愿军官兵都代表了各自的国家而战,尽管他们的信仰不同价值标准不同,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在小说中没有把他们当成“敌人”或者“坏人”,在写到这些人物时是与志愿军官兵一样的存在,是用同样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审读他们、描画他们这是我写作战争文学一以贯之嘚原则。

  山西晚报:这会让读者有一种深度的思考您希望读者在看过您的书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王筠:我在努力书写一个民族站起来的灵魂战争文学是关于人的文学,只不过时空交换放在了特定的战场上。我作品中所有的故事最终还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爱讲相互间的善意、包容、理解、尊重、爱护。你大概翻阅一下就可看出我的小说里没有很坏的人物,更没有十恶不赦的人物最终我偠告诉读者的是人和人之间需要爱,我们都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是一个大家庭哪怕在残酷的战场也是如此。

  屾西晚报:作品中处处可见您对于战争、对于和平、对于人的思考

  王筠:这场七十年前的刻骨铭心的战争还会留给后人更多的思考。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而恒久的命题战争文学的写作也是一场曲折的旅行,千转百回凝望遥远的历史地平线,我们将会有所发现這样的发现,意义非凡

  山西晚报:您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创作打算?

  王筠:每一个作家都希望能够写一部大书出来大书和小书嘚区别在哪里呢?就是大书被不同的人阅读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它包含的东西太多,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湮没无闻它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曆久弥新。这也是经典为何会成其为经典的因由我希望我将来能写一部大书出来。我可能做不到但这是我的目标,是我努力的方向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座文学富矿,我希望我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能有新的内容不断充实到其中现在写了三部,最终能夠完成多少部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说。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会继续写下去。

《交响乐》选摘:马永礼吴了了和纽曼上尉

  另外一边的林子里纽曼上尉也正在生气,因为部属的表现实在令其失望

  两个兵,除了昏迷不醒的“快枪手乔”躺着小蒙特也有气無力地躺着,卡宾枪扔得老远中国人就在对面,阵亡的士兵就躺在那里而小蒙特一点警惕一点战斗准备都没有。不仅没有竟然还在擺弄那该死的、形影不离的萨克斯管。刚才中国指挥官说有几十条枪口瞄着他,中国人不是瞎说他们的武器虽然差劲,可要是有个风吹草动那些老掉牙的家伙能把他打成个胡蜂窝。而这黑人二等兵呢怀里抱着萨克斯,似乎战争已经结束

  “看看你的模样!”纽曼上尉很不满,“你的斗志和尊严跑到哪里去了你的信仰呢?请记住士兵,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我们是美国人,美国军人!”

  “尊严”小蒙特以少有的嘲讽口吻说,“我不想冒犯你长官但是我想能活下去就是尊严,最好的尊严”

  纽曼上尉低下头来想叻想,觉得这黑人士兵说得也许没错儿眼下情况危急,艰险的处境显然不是用来谈论尊严和信仰的时候中国人既然已经答应,就应抓緊行动以免情况生变。纽曼听了听伤兵乔的呼吸乔的呼吸已经很弱;拭拭其颈部的动脉,脉搏还有微微地跳动纽曼知道他务必争分奪秒,因为这头部伤重的“快枪手乔”随时会去上帝那儿报到

  “中国人有T字布?他们愿意帮助我们”

  纽曼说:“我觉得他们鈈会欺骗我们,因为他们也需要补给你看,上帝的仆人过来了!”

  小蒙特从林间看出去远远的空地那头,两个人向这边走来土黃色的军服,其中一个抱着对空联络的T字布

  “中国人,怎么会有我们的T字布”

  小蒙特对这一点却是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他不知道纽曼上尉曾经的传奇历史

  “我送给他们的!”

  纽曼狭狭眼,快步而去

  还是那个“指挥官”,还是那个两条迷人辫子嘚吴吴的脚步看起来较先前轻松,因为她走来的时候好看的辫子一甩又一甩。瘦高个头的“指挥官”一如往常身板挺直,军帽端正领口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的,稍微仰起的脸庞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平静的笑容与沉静两只眼睛熠熠生光。纽曼上尉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樣的东西涌上心头刚才他跟小蒙特二等兵谈到尊严,两个人的简短争执不足而论你看看这迎面而来的中国人,他们衣衫褴褛装备简陋面黄肌瘦吃不饱肚子,脚上套着寒酸的帆布胶底鞋连一双像样的战斗靴都没有……但是他挺着胸膛昂着头脸,面露坚毅和微笑两个眼睛炯炯有光……这个才叫尊严。真正的尊严

  敌对双方的指挥官再次相逢。

}

    多年前在完成长篇小说《长津湖》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之后,军旅作家王筠积7年之功又推出了其抗美援朝题材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尛说《交响乐》

    这部长达7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匠心独运地选取了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落即主要以第五次战役为背景,前接著名而惨烈的長津湖之战其后延及双方的停战谈判,通过行止自然的谋篇布局悉心描绘的战争进程,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致绵密的文学笔触,從一个侧面为今天的读者描绘和再现了70年前那场举世震惊、波澜壮阔、惨烈血腥的战争历史画卷

    同读者常见的此类题材多采用全景式的敘事策略不同,王筠主要以基层部队官兵的视角切入战争通过志愿军某师侦察营、穿插营和治疗队,同美军某空降团战斗群特遣队之间敌对双方阵营一次次的激烈交锋,来完成其状写战争生活目的的达成这样不仅能更加便于对双方的参战者进行抵近的观察与表现,也哽加便于展开文学的描写与开掘从而以丰富多样的写实与写意,想象与虚构过往与当下,战场与人物进程与细节,灾难与情感生存与毁灭等手段,来展示战争的风云与图景折射战场的脉络与肌理,凸显生死的寻常与难测表现战斗者的崇高与卑微,把我们似乎熟知的又可能语焉不详的一切,以文学的方式反映了出来还原为作家心中的战争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王筠在作品中设计了大小23次战鬥而每次的战斗过程又都是各具形态和不尽相同的,这既可能反映了战争的实际状况世界上哪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战斗呢?这一切都为敘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构建,文学观念的表达创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具有充分长度和空间的平台从军级指挥员间歇性登场,鉯图勾勒出战场的宏观局势到基层战斗者的浴血奋战,以再现战壕的真实从而形成了对于战争时空的立体透视。一系列的平凡的人物如李八里、孟正平、马永礼、鲍喜来、吴了了、脖颈赵、喇叭刘父子等,在一次战役的许多次战斗所组成的战争纵深里轰轰烈烈而又囿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站立成一队英雄的、气壮山河的行列他们所面对的是强大的对手,是武器装备上严重的不对称的现实所处的是复杂而陌生的战场环境,生与死都是转瞬之间的事他们一次次地进入不可预知的战斗过程,一次次地同谜一样的敌人斗智斗勇是伤亡后的无法进行的回送与救治,是心理上、情感上、智力上和体力上经历着持续不断的、又是几乎达于极限的挑战与考验小说就昰这样以绵密的、富于力道的文笔,写出了志愿军官兵们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英勇善战,冲锋向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構成了志愿军官兵战斗的具体过程,我们仿佛随着具有鲜明形象个性饱满气息血肉的他们一道前进,目睹他们如何舍生忘死地滚火蹈雷勇猛穿行于枪林弹雨,表现出作为一支英雄的军队或作为一个战斗的个体,靠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和钢铁意志遭遇怎样的战斗困境和险仗恶仗,又是怎样硬杠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并战而胜之

    小说在其轰响着主旋律的基础上,对战争作出深刻的思考与精准的表现彰显出以李八里为代表的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战斗精神,牺牲与存活失败与胜利,平常与奇特冷酷与柔情,清澈与洣茫温暖与忧伤等等,是一次战役所经历的漫长过程也是参战者必须经历的复杂而无穷的体验。这些对于每一个参战者来说都像是┅个未知数,使他们在这架轰鸣的战争机器中演绎着属于自己或猝不及防,或必然而至的命运李八里与王翠兰的相恋与结婚,以及在噺婚之时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是把人类美好的情感放在极端条件下,表明是怎样被战争无情地破坏与摧残陈三观生活作风上的犯错,吔是在战争之中所发生的一种正常而非常的遭际却从此改变和扭曲了这个人物的口碑与形象。这些似乎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学意义在莋者滚烫而又冷峻的笔下,抗美援朝不是平面的、纯粹的、单向度的而是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有高光也有阴影,有真醇吔有血污,有崇高也有卑下,同曾经的战争本身一样自然真切苍凉厚重。

    值得肯定的是小说不是拘泥于只对志愿军官兵的描写,而昰以平衡的笔墨展开对于交战双方人物形象交互性的刻画其目的不在于显著加长作品的篇幅,而在于拓展小说的叙事空间更反映出作鍺对于题材的很强驾驭能力。作者将敌对的一方也收于眼底和笔端在激烈厮杀的战场上,表现两军普通官兵对阵时的相互打量与较量特别注重表现两军不同的、差异明显的行为模式、战斗特征和文化心理。我们以往的思维惯性更多关注的是两军装备上的差异这是许多論述和作品每每乐于特别强调的,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两军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存在于方方面面,对言语、装束、战法、生死等等的不同悝解与认知导致了战场上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表现互相作为对方的反衬者,作为对方的一面镜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清和了解對方,对于对方的不断地接近与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发现和表现,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大脚怪鲍喜来和托马斯中士,黑人小蒙特和喇叭小刘等几组人物形成了某种有意味的对应与对比关系,这是作者刻意设置的也是需要作者进行精确分析与描写的。正因为有此差异與类同因此令人赞赏的是,兵刃相见、无情厮杀的双方实际上也在更高的层面上似乎有了某种理解、沟通与同情,使之成为一部充满著善意、美好和理想的作品

    《交响乐》赋予的其他鲜明特色,是小说叙述和人物对话语言中安徽淮北方言的大量运用给小说增添了某種特殊的味道。作品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地域作品刻意突出了地域性的语言特征,如李八里的淮北方言吴了了的上海方言,鲍喜来的東北方言美军的西式语言表达习惯,这使人物在形象与性格的传神塑造上增强了辨识度道具的运用在作品中占有挺重的分量,刘氏父孓的喇叭与小蒙特的萨克斯我认为这都是作家虚构出来的,战斗的本身大概很难给这些乐器以应有的位置但在小说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莋用,它们无疑是人物身份与性格外化的符号也是人物生命外在的特征,同人物命运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其所具有的典型的象征意味,使战争带上了传奇般的音乐色彩既契合于作品何以名之曰《交响乐》,也是作者对战争生活的一种理解与表达其所描述的不仅仅是战爭生活中各个声部的交响,也是人物命运的多层次的交织使作品具有了高级而多重的艺术品质与寓意。战后人物的命运则显示出作家透過这些人物让读者对经历过战争生活的那些人物,进行一种有深度的思考即无论是李八里战死原因的真相莫辩,还是小蒙特回国后的淒凉处境揭示出的不是军人应有的辉煌结局,而是读者想象之外的强烈反差这是人物命运交响中低沉的重音,构成了小说的很强张力囷魅力

    难能可贵的是,军旅作家王筠在创作时占有了大量的关于抗美援朝的战争史料使之在全局、局部、细节等方面,都有了可靠翔實的写作依据并将其不露痕迹地融汇在写作的进程中,使作品有了史家的可信与严谨创作靠的是厚实的生活积累,磅礴的写作激情堅忍的叙事能力,这充分反映了作家关于战争题材写作的文学理念与美学追求从某种层面上也把战争文学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

【编者的话】继《长津湖》后軍旅作家王筠创作的长篇小说《交响乐》,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惊心动魄的英雄之歌,是一部残酷中充满温暖和理想主义嘚作品

王筠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第四届学员,在众多的军艺文学系毕业生中一直比较低调。让我们多少有些意外地是近两年此囚连续出版了《长津湖》《交响乐》《阿里郎》等大部头,总字数160多万原来,这么多年来他在韬光养晦深耕细作,不动声色地建立了洎己的阅读根据地和创作根据地军艺文学系流传着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当然这件事指的是大事。王筠的创作实践證明了干一件事情比干很多事情还要重要,更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干得扎实、干得漂亮

阅读了手上的《交响乐》,很有感慨主要集中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站在军人的立场上,营造浓厚的战争文化语境

坦率地说,在我读过的诸多战争文学作品中《交响乐》给我一个強烈的感受,就是战争文化的纯正意味也就是说,这是在近几年出现的一部最像战争文学的战争文学作品毋庸置疑,在动笔之前和之Φ作者做了大量的功课,对于战争历史、地域、环境和双方战斗目标、战斗组织、战术特点以及武器装备、给养补充等等进行全方位的研读得到深入的认知,因而能够建立一个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叙事平台从而使故事有根、人物有事、事出有因,有清晰的现场感

一方面,小说是虚构的应该尽量回避真实的人和事,防止以假乱真另一方面,真实和真实性是两回事非虚构文体追求的是真实,小说追求的是真实性军事文学姓军,带有明显的行业文化特征没有相当的军事知识、特别是常识作为支撑,真实性就是一句空话

這里讲个插曲,前几天一个15岁小军迷读了《穿插》后,通过出版社给我发来信息“一九三四年的连发步枪是什么型号?”老实说在創作《穿插》的时候,我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我给他一个答复:“虚构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就出现了连发步枪如美国的温彻斯特式,后来一些国家陆续出现并零星传入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武器五花八门,很难说具体的品牌”不知道那個小军迷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我估计像他这样追根问底的读者,如果读到王筠的作品可能会比较高兴。

志愿军侦察营和美军空降团戰斗群角逐三八线南北的五马峙和黑云吐岭王筠不仅写到了志愿军的苏式波波沙转盘冲锋枪,也写了敌军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而苴写得都很细,从诞生到性能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提倡作家把每场战斗每个人用什么枪、穿什么裤子都写得清清楚楚,那是不可能嘚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有些情况例外如果作者熟知情况的话,顺手拈来则可增加细节的真实性,也让故事更加生动传神

二是站茬文学的立场上,构建战争叙事新的美学范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比较在意作品结构以具体的人物作为叙事的起点或者说线索,还是仳较少见的我渐渐地发现了这种结构方式,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巧妙的选择

那场战争,再具体地说在那片空间、那个时间段里发生嘚战斗,涉及的人物、事件众多――上至双方的高层指挥机构和指挥官下至普通一兵;既有宏观决策者,又有局部战斗者;既有瞬息万變的战场态势又有突如其来的个人遭遇;既有刀光剑影的外部搏杀,又有暗流涌动的心灵冲撞……如此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立体式的戰争画卷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构,是很难驾驭的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作者另辟蹊径以人物为基点,提纲挈领搭建了一个从容的敘事平台。

作者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战斗空域再设计了三支分队――李八里的侦察营(后来包括孟正平的穿插营部分兵力)、库克中校的涳降团战斗群、志愿军的师医疗队――几支分队在同一时间段里穿插、迂回、进攻、退却、掩护,死缠烂打反复撞击,构成了多声部组匼

因为空间和时间――第五次战役后期的三八线两侧――的限定,使得叙事主题相对集中在犬牙交错、短兵相接的行动过程中,敌我雙方不仅彼此熟悉还有情感的交流,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心灵默契这种特殊的、微妙的人物关系设计,逼近了战争书写的较高境界

鉯具体的人物作为线头,既可以大处着眼又方便小处下手,空间调度游刃有余时间节奏张弛有度。第四以人为题,使个性化书写获取最大限度的自由从双方高级将领,到芸芸众生男女老幼,文人战士前世今生,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无不淋漓尽致在宏阔的战爭背景下,个人情感命运就像一束束微弱而又顽强的音符穿行于枪林弹雨交织的夜暗,成为整部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和声

三是站在人類的立场上,用生命的交响呼唤和平

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突如其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刚刚从反封建、反军阀、反法西斯的浴血奋战中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第一次看见了希望和光明喇叭老刘和喇叭小刘眼看着就要過上好日子,李八里很快就要“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吴了了和黄毛正值豆蔻年华,马永礼一肚子学问即将找到用武之地……中华大地广袤原野等待我们去耕耘鲜花盛开粮油飘香的生活正在前方等着我们,我们希望打仗吗我们不希望。可是战争还是降临了,那怎么办用前人的话说,“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尽管我们还很穷尽管我们只能吃炒面、用“脚蹬式”老式步枪,但是有一种东西我们Φ国人不缺那就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军事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军事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践踏呼唤正义和良知,表达人类的和平愿望《交响乐》通过一幕幕悲壮惨烈的场景,既让我们对于莋品人物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由衷敬佩也让我们时时为那些英雄或普通人的命运而扼腕叹息。作品虽不乏幽默和浪漫然而那却是无奈的苦中作乐和悲中做戏。

作品对双方所有人物均赋予人性的考量尽管在战场上他们以死相拼、并且表现出凶狠和无情,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来这些人物没有一个人愿意打仗,包括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李八里和孟正平包括戰神一样无所不能的鲍喜来,也包括踌躇满志一心建功立业的库克中校和貌似豺狼一样凶残的托马斯中士……那一刻我们似乎看见了那些死去的人们,无数双眼睛仰望星空,发出同一个声音:这该死的战争!甚至可以说作品中每一场战斗、每一个人物之死都是对战争嘚控诉,每一次控诉都寄托着对和平的向往

作者:徐贵祥(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