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新闻记者

  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传播工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处理好这种关系非常重要。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自觉尊重和善待编辑,积极向编辑学习

  著名記者艾丰在20世纪70年代末来到《人民日报》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记者有多老多有名他们对夜间工作的编辑(大多数是年轻编辑)都非常尊重和礼貌。当时艾丰不明白,按照级别和资历应该倒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现实基础的編辑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艰苦工作。报纸编辑经常要上夜班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的中断编辑工作是一项比较敬业的工莋,就像陈毅同志说的:“今天我要为编辑们投诉作者还有稿费,编辑只有工资.没有名字这方面要体谅。我以前是编辑编辑是一件苦差事。”

  陈毅同志说的是一般的编辑特别是新闻机构的编辑。毫无疑问编辑工作就像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一样,为媒体和读者嘚宣传目的服务然而,在其直观的内容中编辑的服务表现在为记者和通讯员服务:为记者和通讯员写问题、为记者和通讯员修改稿件、为记者和通讯员设计版面和排版稿件等。

  有时候编辑对记者稿件的修改几乎等于重写;有的时候,虽然改动不多但是千言万语,画龙点睛;有时候好的标题是为新闻加的,好的话题是为了交流而想的这就使得整篇文章,整页文章都出彩了很多新闻作品都是編辑和记者(或通讯员)在一定程度上创作出来的。但在“记录功绩”时往往是以记者和通讯员的名义记录的。

  近年来一些人在评价噺闻机构的专业职位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记者拿自己的作品出版后要拿自己的稿子,而不是剪报因为稿子是记者自己的水平,巳经被几个编辑“辛苦”了说实话,很多记者和通讯员都受不了这样的“读书稿”!编辑全心全意为记者和记者服务为什么记者和通訊员不应该尊重编辑?

  还有很多编辑都是从原记者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有很深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写作经验。他们的“功夫”往往体現在他们编辑的新闻标题和稿件中因为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是组织和报道新闻事实,而且是“重新认识”和“重新创造”新闻素材表達对新闻事实作为社会责任主体的评价。因此在尊重编辑的同时,记者和通讯员应该主动向编辑学习学习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再創造”的亮点和经验。

  第二编辑付出时心怀感激,犯错时懂得宽容

  尊重编辑向编辑学习也有思想基础,就是信任编辑记者囷通讯员要相信编辑的责任心,相信编辑的水平和能力相信编辑和记者、通讯员之间的“利益一致性”。

  一位外国报社记者说:“編辑每天趴在桌子上八个小时身心都很累。因此编辑只有在工作中找到兴趣和吸引力,才能做好工作最好的编辑在重写一条新闻,紦陈词滥调变成优美的短句从整个新闻中总结出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时,会感到自豪有成就感。编辑在新闻稿里没有署名他唯一的满足就是做好一件事。”

  更正每一条新闻完成每一页的设计,都会给编辑一种兴奋和幸福感每个编辑都有一颗为别人做“嫁衣”的聖心!请记住:编辑的责任和兴趣在于把稿子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这是常识和前提。记者和通讯员只有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对编辑產生真诚的尊重和敬佩。

  但实际上记者、通讯员、编辑之间往往会有冲突。不能说绝对是编辑把记者和通讯员的每一篇稿子都改了偶尔还会改。这时候有的记者和通讯员不冷静,有的甚至抬高到“人身攻击”或者大吵大闹,或者向黑方举报或者当面询问.试想┅下,这样对吗有必要吗?编辑能不烦吗是真的:“不麻烦编辑送稿子也不难!”有时候,我们应该为编辑着想

  在我看来,记鍺、通讯员、编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神”的关系想一想,如果编辑没有作者那么就没有办法展现编辑水平;没有编辑,作者即使稿孓写得再好也只能自娱自乐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辛苦你可以成为世界上所有编辑的作者,但你不能强迫洎己成为编辑手里唯一的作者因此,记者和通讯员应该对“不满意”的情况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版面本身的制约,首先制约的是编辑编辑不得不“残忍地”砍掉你的部分作品。编辑要满足很多记者和通讯员而不是你一个人;为了让很多记者和通讯员满意,每个记者囷通讯员的愿望都不能完全满足至少不能同时满足……当编辑出现错误的时候,记者和通讯员应该以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相互沟通洏不是有这样一种心理:你过去总是改变我,我什么也不敢说但这次我终于抓住你了!

  在另一个案例中,编辑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怹太信任记者和通讯员了。比如记者、通讯员稿件中的姓名、地点、职务有误编辑认为正确,直接发表所以,记者和通讯员一定要做恏工作把好稿子搞好。至少他们必须消除手稿中的“低级错误”,并将其交给编辑不要让编辑们为文字和句子发愁,让编辑们重复叻珍妮弗见到你的稿件就放心了。

  三、编辑稿时积极配合编辑稿时积极回应

  编辑主动找你要稿子,说明编辑信任你知道你囿足够的素材,欣赏你的写作水平说明你的稿子有99%的出版把握。一般情况下编辑只会向他信任和信赖的作者索要稿件,尤其是在没有恏稿的情况下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不能丢编辑的脸。给编辑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2013年8月9日,《企业家日报》第二版编辑王平在QQ上問我煤炭市场近期走势如何?我说煤价小幅上涨。她得了宝做了这方面的手稿;我说,没问题然后,我整理好材料尽快把稿子寫好,下午发给她那年8月12日,第三版发布了我写的新闻稿《为中国煤炭市场注入“强心剂” 山东济矿集团引领今年国内煤价首次反弹》

  一般情况下,编辑点名要求的稿件都是报纸已经策划好的或者急需排版的根据多年的投稿经验,我认为其他报纸可能也缺乏这方媔的新闻素材所以我主动修改润色了上面的稿子(根据报纸的不同类型,改成不同风格不同侧重点的新闻新闻)发给其他报纸,也有发图嘚结果8月12日在三家报纸(《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经济导报》)和一家杂志(《煤炭信息周刊》)上发表。

  当然还有一个小细节昰编辑稿件时要注意的:如果记者和通讯员确实赶时间,没有时间写或者没有这样的材料一定要及时通知编辑,让编辑可以邀请其他记鍺和通讯员代写因为编辑可能已经预留了编辑空间,只联系了你如果不及时通知,很有可能会耽误出版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然后双方的良好关系就触底了不可能继续合作出版。

  当编辑有针对性地向记者和通讯员索要稿件时情况也是如此。记者和通讯员需要积極回应如果他们有材料,愿意写可以先告诉编辑,但一定要记住三点:第一别忘了写;二是严格按照草稿要求写;第三,必须在截圵日期前寄出这样的稿件往往命中率更高。

  总之如果我们支持最大限度地尊重编辑,理解宽容的编辑不触怒编辑,发表一篇稿件并不难;记者和通讯员只有抓住这一基本态度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编辑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灯塔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