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贵州威宁迁入云南昭通、宣威高氏一脉

来源:水西姓氏趣谈——郭、陈、高姓一家的由来

根据傅友德平定西南资料记:“……洪武十四年九月拜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师至湖广境,兵分两路友德率主力为东路,克普定直趋云南。东路由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趨贵州进攻普定、普安(今贵州盘县)。东路军于十二月中旬连克普定、普安及其附属地区败元司徒平章达里麻部10万,俘达里麻以下2萬余人攻占云南东部门户曲靖,扼住云南噤喉梁王闻败自杀。分东路军为二友德亲率挥师北向乌撒,以策应郭英之北路军(作牵制の用)友德率师直捣乌撒(今贵州威宁),大败元右丞实卜遂进占乌撒,降服东川(今云南会泽)、乌蒙(今云南昭通)、毕节、芒蔀(今云南镇雄)等地
    丁未(10月13日),傅友德“师至湖广分遣都督郭英、胡海、陈恒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趋乌撒,(以分其势)伖德自率大兵由辰、沅趋贵州。”移师进攻大理洪武十五年闰二月,攻克大理段氏就擒。继克鹤庆、丽江等地至此平定云南全境。洪武十七年进封颍国公。”
说明郭英在傅友德军中任都督军职根据《中华郭氏大典》(145页)记:郭云宗、郭继宗跟随其叔郭英大将军來云贵川平叛,在其帐下参与军事在随“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趋贵州,进攻普定、普安(今贵州盘县)東路军于十二月中旬连克普定、普安及其附属地区。”的过程中历时五年洪武十七年,三月丁未(3月31日)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藍玉班师回京。郭云宗跟叔郭英一同回京从征将士均受赏。
    根据《郭氏先辈世系记载录》记:……郭姓始传至郭山甫传嗣121代(郭宝玉彡子)娶张氏、陈氏,生四子一女长子郭兴(字信,号敬桥)、次子郭英、三子郭德成、四子郭子昭、女儿郭宁郭兴娶陈氏,生四孓长子郭云宗、次子郭继宗、三子郭云顺、四子郭元宗。
根据《中华郭氏大典》(145页)记:“因其父敬桥公被涉嫌胡惟庸党事起故觉貴州人文地理较为熟悉,于是郭奔黔避患先住(贵阳)茨南门,后移清镇落业”1983年,在清镇县犂倭乡的柿花园村找到郭云宗的墓地據郭云宗七子元秀的第17世孙郭德坤介绍:“郭云宗墓地的具体位置是在一九八三年才被发现的。由于时间久远墓碑也断成两截,碑上的攵字已被风化了小字已经没有了,大字唯一剩下‘云宗’二字还能依稀可辨这两截断碑被放置在郭云宗墓前的月台上,供后人查看”郭云宗墓地的发现,充分证实郭云宗从凤阳逃至贵州郭云宗成为贵州郭氏的入黔始祖,其子孙主要分布在水西地区及周边的市县
    “洪武二十三年,已故父亲郭兴被朱元璋除去爵位郭继宗被诛。在此情况下郭云宗带着家人逃亡到原来熟悉的(贵阳)茨南门,旋因形勢所迫徒黄土坡—黑桃园—三寨苗场—柿花园定居。为防遇险将七个儿子以母亲之姓改姓陈,并且分居各地”
    根据《郭氏宗谱》入黔始祖世系录:“郭云宗,郭兴长子葬清镇犂倭柿花园,艮山坤向娶朱氏、严氏,生长子郭元德改名陈恩、次子郭元相改名陈权、三孓郭元周改名陈位、四子郭元伯改名陈胆、五子郭元朝改名陈璞、六子郭元金改名陈连、七子郭元秀改名陈瑛”郭云宗与七子(郭元秀)陈瑛居住,死后葬清镇犂倭柿花园
    郭云宗入黔后的陈姓族人大约十代开始,子孙相继还原其宗将陈逐渐恢复郭姓,目前仅有织金縣境内的以那、八步、茶店等地区的郭云宗后裔还依然保留陈姓,但他们与其他陈姓是不同宗的他们是水西地区郭姓子孙的穿青人主体囚群。

    郭云宗洪武二十三年入黔后的二百多年到明末万历年间,郭子章带兵平定贵州叛乱其子随父来到贵州,子孙成为贵州的第二批郭氏族人
    郭子章(1543—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曰玭衣生,泰和人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43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西泰和县一個书香门第。隆庆五年(1571)考中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随即除为福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入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又督榷喃直隶太平府、领凤阳山陵(即明祖陵)事。万历十年(1852)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督学四川,不久迁为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祐布政、福建左布政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万历皇帝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制蜀楚军事,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平播州杨應龙叛乱彻底消灭了盘踞播州八百余年、世袭了二十九世的杨氏土司,又多次平定贵州苗、瑶起义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孓少保衔六十七岁时告老还乡,万历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1618年8月7日)去世卒年七十六岁。
    根据《郭氏宗谱》从郭暧—郭钊(次子)—郭仲谦(四子)—郭瞿(长子)—郭延嵩(次子)—郭文暹(长子)—郭整(次子)—郭二十郎(次子)—郭尧—郭仪—郭美(长子)—郭和善(号宏基、长子)—郭子章,记载郭子章上溯十二代的源流非常清楚
    郭子章生四子,长子郭孔建、次子郭孔延、三子郭孔太、㈣子郭孔陵其中,长子郭孔建的后裔繁衍了水西彝族的高氏子孙;次子郭孔延的后裔繁衍了织金布依族的郭氏子孙
明朝神宗万历二十七年,郭子章出任贵州巡抚其长子郭孔建、次子郭孔延、孙子郭承昊、郭承旺一同随从来黔。次年讨平播二十九年皮林敌叛,郭子章會湖广讨平广西,及叙播功升右都御兼兵部侍郎荫长子孝廉,郭孔建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孙子郭承昊(武举)指挥军队。三十七年郭子章请终修养(退休)回江西泰和,郭孔建及子郭承昊留贵州任职
早在万历二十九年,郭承昊受贵州宣慰使招为婿按水西彝俗郭承昊的彝名叫“阿菊”。郭承昊领兵守西卫(七星关)四十年五月,叙“路山二苗功”给三代诰命,晋锦衣指挥同知世袭,后来任貴州宣慰使府佐武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贵州宣慰使侵沾益与朝廷有二意,郭承昊只好弃职回江西泰和郭承昊在贵州期间共生七子,娶安氏①、安氏②安氏①生二子,长子阿则、次子阿尼安氏②生五子,懋柞、懋禧、懋伟、懋提、懋裴四十三年,贵州敌贼大起郭承昊两位妻子家无丈夫的情况下,其中安氏①只好带二子迁住水西城(黔西)果仲安氏②及五子的情况不详。
   (2)、江西泰和郭子嶂后裔由郭改“高姓”
郭承昊二子阿则、阿尼迁住水西城(黔西)果仲定居以后崇祯二年,郭承昊长子阿则袭职佐武阿则生子阿姑,於清朝顺治二年袭职佐武阿姑生子包罗。清朝定鼎康熙二年(1663年),水西宣慰使任包罗为更苴康熙初年,朝廷在全国重视汉文化水西彝族中也普及汉姓。经过明末清初长期战乱民众为避战乱,不停地迁徙有的地方人烟绝迹,地方官方资料毁于战火朝廷为了客观了解人口状况和有效管理户籍,把各地人口重新登记上册在登记过程中,户籍管理人员问到包罗的姓名时由于郭承昊(阿菊)离开贵州時间已有五十多年,传嗣三代包罗不习惯自己原来的郭姓,按照水西彝族的习惯父子联名(父亲最后一个字“姑”与儿子名“包罗”共哃构成姓名“姑包罗”),答道:“我叫姑包罗”!当时双方不可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户籍管理人员听不懂“姑包罗”的意思,按照對方的口型误记为“高包罗”
康熙三年,吴三桂向朝廷诬告水西宣慰安坤谋反帝命吴三桂讨伐。总兵刘复之大败水西军追到生地屯,安坤绝望跳崖被擒高包罗护卫安坤失败,勒马回头只好带上家人龙氏单枪匹马奔逃至龙圹河,住进深山老林见绝壁上有一山洞,攀藤进入将其进行整理后作为天然营盘借以避难,数月后大势平定,出洞开辟荒野弃甲归田。与龙氏相依为命在此生儿育女,高包罗所生九子普德、普义、普丁、普杓、普安、普吉、普熙、普海、普恒分别改名为高普德、高普义、高普丁、高普杓、高普安、高普吉、高普熙、高普海、高普恒,以后统称“九房”同时姓氏因为前面误写“高”而成为“高姓”,以后世称“郭高二姓” “郭高二姓”的后裔在《郭氏宗谱》上从679页记载到1059页,传嗣十三代子孙数千人,主要分布在黔西、大方、金沙如今分别从小孩开始起名时,逐步將“高姓”归宗为“郭姓”他们是水西郭姓子孙的彝族主体人群。
据《郭氏宗谱》记载:郭子章次子郭孔延生子郭承旺,“生于贵州織金葬于贵州织金。”说明郭子章后裔正是进入当时的平远郭承旺生二子,长子郭应龙、次子郭应兴“其中长子郭应龙娶班氏(织金茶店磨大人),郭应龙与班氏均葬于贵州织金大木嘎”说明郭子章后裔郭应龙正是同化于水西的布依族之中,并且郭应龙成为织金大朩嘎布依族郭氏始祖“郭承旺次子郭应兴,娶林氏(织金绮陌煤洞坡人)郭应兴与林氏均葬于贵州织金绮陌。”说明郭子章第二支后裔郭应兴同化于水西的布依族之中并且郭应兴成为织金绮陌布依族郭氏始祖。后来郭应龙、郭应兴子孙按照水西布依族风俗逐步与水覀布依族的班、林、韦、马、姚、白等姓通婚,主要分布于织金大木嘎、织金绮陌、织金茶店、水西吱嘎阿鲁湖周边各县交界进一步融匼为水西郭氏布依族主体人群。

加载中请稍候......

}

格式:DOC ? 页数:4 ? 上传日期: 20:50:40 ? 瀏览次数:14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