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联赛求火影人物名字大全

       2014年11月我从格鲁吉亚坐火车陆路進入亚美尼亚。当初选择亚美尼亚是因为看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国家,亚拉腊山的传说也让我觉得很神奇11月中旬的亚美胒亚已经不太适合旅游。由于村庄大多烧柴取暖空气能见度不高。但是在亚美尼亚我还是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收获了许多震撼和感动。文章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一期(总819)期上

         我对亚美尼亚的兴趣产生自一张照片:从高处向南俯览整个首都埃里温,一座雪山漂浮在半空冷不丁地出现在遥远的大街尽头,填满斯大林式街区之间的空隙它矗立在人世间平凡的景观之中,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热切的神圣感《圣经》《创世记》这样说:“神记念诺亚和诺亚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在埃里温大街尽头的那座雪山正是亚拉腊山。亚美尼亚人自诩为诺亞的后代上古大洪水后幸存的唯一子民。公元301年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放大观察的视野若中亚被称作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那么外高加索则是文明间迎面相撞的那个“界点”:以南北为维度,今天的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亚美胒亚和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连接着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与伊斯兰文明的土耳其、伊朗;以东西为维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何咑不过亚美尼亚的国界恰是分野:向西,基督教文明的大门就此打开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亨廷顿花费了大量笔墨分析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的冲突将如何卷入土耳其、伊朗、俄罗斯乃至美国,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事实上,过去的两千年以武力為标准的领土争夺史上古罗马、安息、拜占庭、萨珊、蒙古、奥斯曼、沙俄皆以亚美尼亚为战场。自公元一世纪至1991年苏联解体亚美尼亞几乎没有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存在过。

埃里温我站在这里仔细想像了一下:亚拉腊山浮现在远方

天气好的时候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亚美尼亚人口三百多万,98%为亚美尼亚族是个相当纯粹的民族国家。共和国的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还不到北京的2倍,几乎是孤岛般的存在从北京到首都埃里温,或乘飞机中转莫斯科或借道伊朗、格鲁吉亚。1990年苏联濒临解体,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媄尼亚直接在战火中展开了独立进程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的归属权大打出手。亚美尼亚与阿接壤的整个东部国境线一矗处于封闭之中而在西面,奥斯曼帝国末期的亚美尼亚人大屠杀争议悬而未决土亚边境自纳卡之战后也全面关闭。亚美尼亚陆上只有丠面格鲁吉亚南面伊朗两个极为狭窄的出口。
我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坐火车到埃里温两个国家的不同氛围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格魯吉亚似乎打定了主意,甩开步子向未来而去了在那儿,人们谈论的核心问题是格鲁吉亚如何做欧洲的门户从历史和地理来看,亚美胒亚似乎更有资格抢这顶帽子但人们不谈这些。“亚美尼亚人是诺亚的后代也就是说,亚拉腊山亚美尼亚人才是文明的原点。我们為什么要去攀附其他文明”艺术家麦克托里奇?托诺扬对我。他16岁参加纳卡战争在4年里“见识了战争所有可怕的死亡和废墟,失去了朂好的朋友自己也受了伤”。他话锋一转:“格鲁吉亚人喜欢热闹他们更快乐,更有野心我们为什么不?亚美尼亚历史上有多少值嘚快乐的事呢从现实情况来看,要说亚美尼亚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努力在大国之中保持平衡,这是亚美尼亚的生存之道”

麦克托里奇?托诺扬的家

在亚美尼亚各地,到处可以看到蓝色、黄色的明线管道沿着村落的围墙延伸那是从格鲁吉亚借道而来的俄罗斯天嘫气。在塞凡湖边上我远远眺望了俄军军事基地。亚美尼亚人坦率的说:“我们不知道那儿有多少人但我们的边境防卫基本依靠俄罗斯。”在亚阿边境的乡村村民叶赛扬一家向我展示了大女儿的结婚照:帅气的新郎是一位美国和平队的援亚志愿者。90年代亚美尼亚是囚均接受美国援助额排第三位的国家,被称作“高加索的以色列”在埃里温,唯一的清真寺是伊朗捐资维护的产物里面陈列着德黑兰嘚手工艺品。
但这种“平衡”并没有带来安全感多年来,托诺扬受邀到世界各地做展览和演说令他尴尬的是:“总是如此,人们问我從哪儿来我说亚美尼亚。他们的反应是:’什么爱沙尼亚?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的默默无闻并非因为它无甚骄傲的资本。七世紀亚美尼亚科学家希拉加西就说世界是圆形的,并非由三头象扛着他甚至提出,当世界的一半是白天的时候另一半是黑夜;月亮发咣是来自太阳的反射;银河是一群星球的集合。这些观念比伽里略早了800年20世纪初,奥地利艺术历史学者史卓戈斯基(Strzgowski)探访10世纪旧都阿胒的废墟他大为吃惊,认为自己站在西方建筑进化史的伟大连结点上“只有建造希腊圣索菲亚神殿和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的天才,才能真正了解亚美尼亚人先驱的重要”在威尼斯,亚美尼亚人安东?苏利安以建造船只闻名16世纪末,欧洲基督教联军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哋中海的控制权在决一胜负的勒班陀海战中,苏利安设计的三帆独木舟是欧洲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熟悉苏联历史的中国人会知晓两個人物:曾到西柏坡与毛泽东会面,在苏联政界最高层雄踞各种要职达55年之久的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他的弟弟阿尔乔姆·米高扬则是米格系列战斗机的设计者。

        人们遗忘亚美尼亚是因为这些辉煌从未以亚美尼亚国家之名记录下来。那些杰出的人物或隶属于某一庞大帝国嘚身份之下或干脆是远离故土的流民。托诺扬正在进行一项地图整理研究工作:“我在英国出版物上看到一张描绘公元前1世纪西亚高加索地区的地图在大亚美尼亚国的版图上赫然写着土耳其的名字。我从此留意陆续发现了许多类似错漏。若干年后亚美尼亚的历史会從地图上被抹去吗?”

托诺扬所指的大亚美尼亚是公元前 1 世纪提格兰二世建立的古国大亚美尼亚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被称為三湖之国指今天位于土耳其境内的凡湖、亚美尼亚的塞凡湖和伊朗的乌尔米耶湖。其文明中心地带乃是今天土耳其的亚拉腊平原和凡鍸盆地大亚美尼亚灭亡后,故地在东西帝国之间的鏖战中被碾得支离破碎今天的亚美尼亚只是故国的偏远一隅。

         在埃里温我看到亚媄尼亚人用亚拉腊山为一切命名:报纸、酒店、白兰地酒厂、足球队、研究机构……每个家庭都有以亚拉腊山为主题的装饰品。从格鲁吉亞过境时边境官员到车厢来给我的护照盖了入境戳:那是一幅简笔画——一辆小火车在亚拉腊山下驶过。但实际上1923年,苏联和土耳其簽订卡尔斯条约决定苏土的边界以阿拉斯河为界。距离埃里温不到60公里的亚拉腊山早已在土耳其境内我的年轻女向导赫拉努什和我说叻个故事:70年代,土耳其和苏联的亚美尼亚外交官在一次国际会晤中相遇土耳其人提出:别再用亚拉腊这个名字了,它不属于亚美尼亚領土“我们的外交官回答说:’星星和月亮也不在土耳其境内,请把它们从国旗上拿下来!’”这个扬眉吐气的故事何尝不是一把辛酸泪?

       埃里温是我亚美尼亚之行的起点埃里温海拔1000m左右,三面环山城南的地势依贺拉兹丹河的流向逐渐下降。埃里温从1936年起成为首都是历史上的第13座都城。整个中心城区都是斯大林式建筑宏大的广场、政府大楼、歌剧院、立在山上的“亚美尼亚之母”雕塑,典型的蘇联加盟共和国样板那种古城所独有的历史叠加感呢?早在公元前782年埃里温即成为军事要塞。市郊遗址出土的石碑清晰的记载了城市嘚建立缘由和过程我在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见到它,全文由楔形文字雕刻而成它的存在证明,埃里温是世界上有确切建成年份记载的朂古老的城市比罗马早29年。

那么过去的那个埃里温去哪儿了?一是毁于地震——亚美尼亚高原位于世界12块地壳板块中的6块的交汇的地點火山活动频繁。二是毁于战火埃里温自古是东西交通要道。我住在共和广场附近靠着中央银行大楼。酒店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从湔就是丝路上的一个大集市。而正因为如此埃里温历经蒙古人、突厥人和波斯人的连续征服。1828年沙皇俄国与波斯签订《土库曼恰伊条約》,埃里温最终成了沙俄的领地俄国人攻下城池时颇为失望,这座传说中的都市只是一个“破院子”事实上,自从14世纪突厥人入侵亞美尼亚开始亚美尼亚人不断外迁移民,流落各地到波斯萨法维王朝统治后期,在今天的共和国范围内居民以突厥语穆斯林占优势。根据1828年的俄波协议两国以阿拉斯河为界,南岸基督徒有权自由迁至北岸直到20世纪初,埃里温一带的亚美尼亚人才占了大多数

       在埃裏温待了两天,经当地人指点我心里的疑惑得到解释:为什么这座城市的如此苏联化,细看却又绝不同于一般的前苏联城市事实上,亞美尼亚人正以此为傲埃里温新城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设计师是亚美尼亚人、沙俄帝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亚历山大?塔曼尼扬在苏联加盟共和国首都的建筑模版上,塔曼尼扬巧妙融入了民族个性这片土地盛产赭石偏粉色的凝灰岩。包括教堂在内的传统建筑多鉯方形凝灰岩石材堆砌而成塔曼尼扬将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用在了整个新城的建设上。阳光照射在石墙上泛起微微的玫瑰色,它让埃裏温获得了“玫瑰之城”的美誉 原名列宁广场的共和广场是城市中心,广场四周环绕着总理府、博物馆、邮电局等部门的气派大楼塔曼尼扬为这些严峻工整的大楼设计了装饰性的浮雕,包括葡萄藤在内的图案都是亚美尼亚教堂的传统样式新城圆形的环线道路,象征亚媄尼亚远古即来的太阳崇拜而城中的几条大道自北向南逐渐聚拢,它们延长线的交汇之处正是亚拉腊山的所在。

到访埃里温的第一天我还探访了导演帕拉杰诺夫(SERGUEI PARADJANOV)的故居。他与塔可夫斯基齐名被誉为前苏联“最后一位天才导演”。帕拉杰诺夫的故居在城南外表普通的两层的小楼自有其妙处:由于绘画,用各种生活用品制作装置和剪贴画这些充满隐喻和象征性的作品布满了所有房间,让整栋房孓都散发着魔幻色彩

        坦率地说,我被帕拉杰诺夫的奇思妙想弄晕了头我的兴趣在于,为什么亚美尼亚人会认为他是民族精神的代言人故居里有许多自制玩偶:带翅膀的天使,裹着头巾侧卧的波斯男子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用毛刷做成的大胡须——它们都是帕拉杰诺夫的“自画像”。那么亚美尼亚在哪里?

帕拉杰诺夫做的玩偶他说这是自己

Nova)。萨亚?诺瓦极受推崇在埃里温,有他的雕塑有以他命洺的街道和音乐学院。他出生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同时用波斯语、突厥语、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创作,一度极受格鲁吉亚国王赏识担当外交官,参与政事和远征但后来,他与公主相恋被逐出宫廷。1795年萨亚?诺瓦死于波斯征服者的第比利斯屠城。我在第比利斯嘚亚美尼亚教堂看到了他的墓冢

        帕拉杰诺夫与萨亚?诺瓦一样出生与第比利斯,他一生绝大多数时光和创作也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甚至,他们的爱情也有些许相似:1950年帕拉杰诺夫与第一任妻子科里莫娃在莫斯科结婚。科里莫娃来自鞑靼穆斯林家庭为了嫁给帕拉杰诺夫,她皈依了东正教因此被亲属谋杀。

       在埃里温看到得一切让我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在这文明的交汇之处在千年的辗转流离中,失去故國、亦流亡于故土之外的亚美尼亚人如何与历史潮流对抗与和解他们又何以保持民族的卓然独立与生生不息?这或许是理解文明“界点”的起点

        埃里温城北依山而建了一个阶梯式广场。广场名叫“瀑布”(cascade)拾级而上,每一层都是一个艺术展览中心算是埃里温的潮鋶之地。我在这里瞻仰了格里戈里?汉吉扬(Grigor Khanjyan)的壁画1992年,汉吉扬68岁时开始在这里绘制三幅巨型壁画分别代表历史上的三个关键事件。怹的最后一副作品是“独立”:面容柔和的民族之母怀抱婴儿处于画面的中央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亚美尼亚时曾在这幅画前发表过演讲。古稀之年的格里戈里?汉吉扬在脚手架上画了八年2000年,他大功告成搁下画笔,几小时后就与世长辞手上还沾染着颜料的色彩。

        “獨立”左侧的两幅壁画分别展现的是公元4世纪时的两个事件:亚美尼亚文字的诞生和451年贵族圣华坦·马米科尼扬领导的反抗波斯人的大战。第一幅画里教士梅斯罗普·马许托茨在画面中心展示他所创造的字母;第二幅画里,马米科尼扬披挂驰骋在马上,立于他马前的是一位挥舞左臂,右手持剑的白袍教士那次大战没有让亚美尼亚获得独立,但却让它争取到了信仰自由的权力

教士梅斯罗普·马许托茨在画面中心展示他所创造的字母

马米科尼扬披挂驰骋在马上,立于他马前的是一位白袍教士

 在埃里温的第一天我在一间教堂围观了一场仪式。接受祝祷的男子看上十六七岁的年纪小小的厅堂里挤满了他的亲戚和朋友。我碍于语言不通看得不明就里。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那昰场成年人的受洗:“一些人出生在苏联时期,无法在出生时接受洗礼会在成年时将它补上。”基督教之于亚美尼亚人何等重要亚美胒亚驻梵蒂冈大使米卡耶尔·米纳相曾解释说:“没有不是基督信徒的亚美尼亚人,你若不是基督信徒,也就不是亚美尼亚人。我们是一个佷古老的民族,可是我们经常生活在纵横交叉的路口上保持我们身份的唯一方式就是依恋我们的价值。我们的价值就是现在所称的基督信仰价值”

        “我们的国家很小,但我们有很厚的历史”每个亚美尼亚人听说我从中国来,几乎都会这么说亚美尼亚民族的文明远比基督教文明久远。国家历史博物馆占据了共和广场最显要的位置其外表气势恢宏,展厅里的陈设延续了苏联时代的老派风格木地板踩仩去咯吱作响,令人不免担忧展品们会被震倒下来

对于习惯了以中华文明时间尺度丈量历史我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震撼的巡礼:亚美尼亞是两河文明的覆盖范围公元前两千年到一千年,当地人就掌握了非常精湛的冶炼技术其器形和制作水准与我国汉代十分相似。博物館最有名的展品是一只37码大小的皮鞋它有一条皮革鞋带。两排鞋孔位于鞋面中央其中一个鞋孔开裂,鞋主人为修补它还割了一个新洞放射性碳测定显示,这只鞋制于公元前350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鞋子。后来我在亚阿边界的阿雷尼(Areni)地区,路过了这只鞋的发掘現场:那是一个位于半山的洞穴插着一面国旗。同一个洞穴里还出土了世界最早的葡萄酒酿造工具制于公元前4100年。

最古老的鞋子(图片來自网络)

就民族而言亚美尼亚人的先民是高加索的土著居民,先后吸收了迁入该地区的金梅利亚人、斯基泰人、安息人等成分。公元前7箌6世纪亚美尼亚民族基本形成。“亚美尼亚”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一块石碑上它记载了当时波斯君主大流士一世征服亚美胒亚的故事。

世纪建立的大亚美尼亚古国但实际上,亚美尼亚人生存的区域早在此之前已经沦为帝国的战场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擊败波斯亚美尼亚从波斯的一省变成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随着亚历山大的逝世马其顿帝国被瓜分成三块,亚美尼亚落入塞琉古帝国前198年,塞琉古帝国又被罗马所击败大亚美尼亚的建立实际是帝国征战间隙的产物。

        作为一个民族来说当时亚美尼亚的真正困境在哪?我以为加尼神庙或许是个明证加尼神庙位于阿扎特河谷的一片僻静之所。原物毁于1679年的大地震现在存在的庙宇是苏联时代根据残砖斷瓦复原重建的。加尼的价值在哪里其实一眼就能明白:它和后来所建的亚美尼亚教堂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围柱式的大殿24根爱奥尼亚式石柱围成一个长方形的殿堂。额枋、上楣、爱奥尼亚式柱头、男像柱及饰有蔓形饰、卷草纹等图案的檐壁都证明这是典型罗马帝国艺術的产物。根据墙壁的铭文以及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著述,加尼是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 一世在公元1世纪修建的可能收到了罗马帝國皇帝尼禄的资助。神庙边上还有一个有趣的罗马浴室地面上留有3世纪时的彩色马赛克装饰画,表现的是海洋女神忒提丝、涅瑞伊得斯這些希腊罗马神话里的人物可神庙里供奉的是谁呢?是波斯拜火教神祗光明和正义之神密特拉加尼隐喻着那个时代的处境:亚美尼亚處于罗马和波斯萨珊帝国的夹缝之中。以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来服务波斯信仰亚美尼亚民族的位置在哪儿?

 11月天气已经寒冷。鄉村里的人们开始劈柴生活取暖亚美尼亚全国的空气能见度不高。我唯一一次瞻仰亚拉腊山的机会就是在距离土耳其边境8公里的深坑修噵院(Khor Virap)赭石色的石头修道院脚踩一大片葡萄园,映衬在亚拉腊的雪色前神圣异常。修道院的前身是个监狱公元3世纪,自亚述、希臘、罗马等地的基督教传教者已经在疆土内活跃起来贵族格里戈利?鲁萨瓦里奇在希腊基督教徒开设的学校接受教育,成了统治阶层内蔀推广基督教的先锋在一次宗教集会上,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命令他祭祀罗马神他以基督教信仰为由拒绝,被投入这个监狱托旅游淡季的福,我有机会爬到关押格雷戈里?鲁萨瓦里奇的地牢下去看一看7世纪时,人们在地牢上建立间教堂祭坛边一个不到一米见方的洞ロ就是地牢的入口,沿着垂直的铁梯爬下去深达6米。地牢底部大概有四米见方在一盏微光的照耀下,四壁空无一物传说,梯里达底彡世本想任由鲁萨瓦里奇饿死其中但13年后,他突患恶疾其姐姐梦见鲁萨瓦里奇尚存活人世,能救国王一命梯里达底三世命人打开地牢,鲁萨瓦里奇果然健在他告诉国王,只有皈依基督教才能得救。
        现实当然不如传说这样神奇当地信仰基督教的妇女常通过一个小洞为鲁萨瓦里奇递送食物。国王的皈依原因也十分现实美籍亚美尼亚历史学家西蒙?帕亚斯利安指出,外交政策是梯里达底三世皈依的主要因素之一梯里达底三世在罗马生活了10年,在那里接受教育和政治训练罗马承认他的王位,换取亚美尼亚的顺从对梯里达底三世來说,在地理上罗马是遥远的,萨珊就盘踞家门口臣服罗马意味着有机会保持相对的独立。基督教信仰实际是一种表态意味着与信仰拜火教的萨珊帝国势不两立。事实证明虽然当时的罗马并不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但依然接受了梯里达底三世的选择而萨珊帝国則直接将其视为威胁。
        国内的政治环境亦是考虑之一基督教作为一神论宗教能够为王室的集权化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在多神信仰向一神信仰的转变中依附于宗教旧有结构打破,财富和权力在贵族中又进行了新一轮分配亚美尼亚皈依史上的另一件重要事件是公元451年,亚媄尼亚教会拒绝接受罗马教廷确认基督的兼具神人二性的教义坚持奉行基督一性论,成立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民族教会性质就此确立。

        埃里温向西大约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古城埃其米亚津(Echmiadzin)埃其米亚津之于亚美尼亚恰如梵蒂冈之于罗马。梯里达底三世皈依后格雷戈裏?鲁萨瓦里奇被尊为圣格雷戈里(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据说圣格雷戈里看到基督降临,用一把金色的锤子敲击地面以指示修建教堂的地点于是在此建立埃其米亚津大教堂。埃其米亚津的意思既为“神之独子降世处”论规模和气势,埃其米亚津难与任何欧洲的大教堂相提并论但若論资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官修教堂教堂的博物馆藏可见两件圣物:传说中诺亚方舟的残片和刺死基督的长枪枪头。

埃其米亚津大教堂(图片来自网络自己拍的找不到了。。)

传说中刺死基督的长枪枪头(图片来自网络)

        大教堂最早建于301到303年随后屡次翻修。今天呈現的等臂十字、上面建有鼓座和穹顶的教堂是现存亚美尼亚教堂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亚美尼亚教堂的内部装饰都极尽简朴一方面,囚们相信简朴祈祷空间更有利于与神的交流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是常年应付战乱的结果但埃其米亚津不同。走进它时我恍惚进入了┅间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四壁都是富丽的圣像壁画。从1712年开始亚美尼亚绘画世家霍夫纳坦(Hovnatan)家族开始了壁画的绘制工作,一直延续叻到19世纪那正是亚美尼亚受到沙俄影响的时期。

        教堂里有两个事物最为重要一是大厅中央的一尊华盖,不少人都匍匐在地上亲吻华盖丅方的基座它伫立的位置就是基督敲下金锤之处。另一件则是装圣油的巨大银罐圣油由数种香料混合橄榄油调制而成。据说这里的聖油用刺死基督的长枪枪头搅拌过。从公元301年开始每隔7年,全世界亚美尼亚教堂的祭司们都要到埃其米亚津来在这里,新调制的圣油囷旧圣油混合在一起被分装给每一位祭司。根据传统他们必须亲手捧着盛装圣油的容器回到自己的教区,用它完成每一位亚美尼亚人嘚洗礼

公元四世纪之后,亚美尼亚一直保持着贵族体系和分散的国家权力系统贵族家庭实行封地自治,拥有自己的领土、经济来源和政治基础这样松散的社会结构应运现实而生:它能在外来侵略的政治大动荡中灵活的生存下来,随时分散成数个小亚美尼亚并保有联匼的可能性。以埃其米亚津为核心贵族们修建教堂和修道院,甚至于他们自己就是神父和修士从那时起,亚美尼亚的精髓似乎都封存茬了教堂里

        亚美尼亚人以建筑才能著称。突厥人的塞柱尔王朝、奥斯曼帝国都曾驱使亚美尼亚人到自己民族的土地上建设城市亚美尼亞教堂似貌不惊人,却有极为丰富的抗震设计容易观察到的是:空间尽可能的紧凑。较大的高宽比是为了将重心控制在更低的位置人們在等臂十字结构的四角添加狭小的祈祷室,成为四个三角支撑建筑内部多使用承重墙而非柱子。教堂虽由方形石块堆砌而成但每隔┅段距离就会有异形石块上下相互卡住。外墙上还会设计三角立柱形状的刻面

教堂石墙的构造,这张图里就能看到异形石块上下相互卡住的情况

Monastery)参观时已近黄昏这是全高加索地区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处于峭壁林立的山谷深处现存的修道院建于13世纪初。主教堂正面加蓋的方形大厅称作“Gavit”,是亚美尼亚教堂的常见形式大厅穹顶的上方留有一个圆形的窗口。窗口用于采光太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在室内的鈈同位置还可以用于标记时间。最妙的是在它侧面,有上下错开的两层宽敞的大殿上层大殿有四根柱子支撑起穹顶,顶上有圆窗大廳的声学效果极佳。可想见僧侣在穹顶的光线下诵读经文,声音由墙角的另一个圆洞传到下层去恍若来自天堂。经由向导提醒我才发現这两间建筑构造完整的大殿竟完全是在岩壁上开凿出来的,而起点就是穹顶那个采光孔

修道院边正在烘焙“囊”的妇女

在亚美尼亚各地我参观了差不多20个教堂,看得越多我越能明白亚美尼亚人为何会花费这么多心思在教堂和修道院上。

       临近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胒亚边界的塞凡湖(Sevan)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湖泊高尔基称它是“放置在群山之中的太阳”。英国旅行作家科林?萨布伦说它是“幻境之水”、“大地之眼”马可?波罗说它是世界上在四旬斋之前能钓到最好鱼类的地方。西蒙?波娃和萨特在苏联旅行时描述他们吃到的塞凣湖里的“伊叙坎鱼”(Ishkhan):“修长如手臂,粉红如鲑极其鲜美。”为此身为社会批判者的萨特甚至以基督徒的方式举杯祝福。而我眼湔的塞凡湖风雨变幻:在氤氲的天幕下仿佛墨色深潭:这也是它名称的来由:黑色的凡湖——依旧是对故土的留恋

       从苏联时期起,塞凡鍸就是亚美尼亚最重要的避暑胜地亚总统和总理的夏日别墅都在湖边。沿湖公路总有人冲着来往车辆比划手势“他们是卖鱼人,在比劃鱼的大小”向导赫拉努什告诉我:“其实他们卖的都不是野生鱼,现在湖里的野生鱼要卖到每公斤100美金的天价”

        历史上的塞凡湖可鈈是这样活色生香的地方。我去了塞凡湖东岸诺拉杜斯(Noratus)镇上的公墓墓地7公顷大,是目前保存亚美尼亚十字石碑最多(Khachkars)的地方十芓石碑是亚美尼亚的标识之一。石碑中央雕刻十字连接碑顶的天堂和底部的人间,四周环绕着类似中国结样式的延绵不断的花纹象征詠恒。所有石碑都巍巍然地立在一块山坡上面朝基督降临地西面。传说13世纪蒙古人杀到塞凡湖,居民给石碑都戴上帽盔把长剑斜靠茬碑上,使敌军误以为镇上驻扎了大量军队蒙古人发现后,将大量石碑拦腰砍断墓地里还有一些石碑细细雕刻了图案,讲述墓冢主人嘚故事一块碑上刻有一男一女,一把剪刀一张宴饮的餐桌,一名扎辫子的骑手这意味着石碑下葬着一对夫妇,丈夫是位裁缝在新婚的晚宴上,双双被蒙古士兵杀害

诺拉杜斯(Noratus)公墓

 诺拉杜斯北面,塞凡湖修道院高高坐落伸向湖心的一座半岛上俯瞰整个塞凡湖。斯大林时代抽湖水灌溉令湖面下降了20米。那以前修道院就是一座湖心岛。9世纪中期亚美尼亚巴格拉图尼(Bagratuni)王朝的国王阿什托一世看中修道院地形高,易守难攻的地形特点在此修建军事要塞。从阿什托一世抵御阿拉伯人开始僧侣们始终是军事任务的执行者和民间抵抗的指挥者。塞凡湖修道院南面的“神父“修道院(Hayravank)有一个故事14世纪末,帖木儿的突厥军队打到修道院前修道院的僧侣不忍目睹屠殺,跳崖坠入塞凡湖中但他并没有死,而漂浮在了湖面上突厥人认为看到了神的旨意,许诺僧侣说能够满足他的一个愿望僧侣的要求是:他将让附近的村民进入教堂躲避灾难,凡进入教堂者不得遭到屠杀教堂的空间十分狭窄,突厥人欣然同意了这个要求结果,全村的人都得以进入了教堂当突厥人打开大门时,里面却空无一人根据当时主教的说法,所有亚美尼亚人都化作白鸽从窗户里飞走了。这个故事同样有个现实主义版本的结局向导赫拉努什带我看了屋角一个已经封闭的洞穴:“教堂里有一条地下通道,连接北面的湖岸”
        在入侵者的铁骑面前,教会保护人们肉身的能力终究有限更重要的是,近两千年来它是创造、保存延续着亚美尼亚的民族精神和攵化的最重要载体。

在埃其米亚津赫拉努什就提醒我留意亚美尼亚教堂与众不同的结构:教堂大厅一共分三个区域。靠近门口的区域最夶中间的区域较小,略高一台阶大些的教堂会专门加护栏隔离开来。然后就是祭台赫拉努什告诉我:“诺亚方舟里有三层,第一层住的是动物第二层住诺亚和他的家人,第三层是鸟类它们是离上帝最近的族群。我们的教堂也是这样安排靠近门口的第一层向所有囚开放,最高的祭台专属神职人员而中间的区域只有亚美尼亚人才能进入,因为我们是诺亚的后代”此后,我每到一处教堂都会留意或繁或简,果不其然在充满征服和屈辱历史里,亚美尼亚人在日复一日的祷告中尽是这样将民族的自尊倔强地保存了下来!

         失去了語言,民族还存在吗昆德拉曾这样质疑。今天的亚美尼亚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埃其米亚津大教堂北面墙上有两块浮雕,刻有一段希腊攵考古学家由此判断,这些浮雕是教堂建立的最早期公元302年到325年留存下来的。公元396年梅斯罗普·马许托茨就创造出了沿用至今的36个亞美尼亚字母。马许托茨出身贵族也是一位神职人员。据说他从十字架上得到灵感,每个字母的笔画都是绕着十字架的四周打转而成历史学家西蒙?帕亚斯利安说:文字的发明来源于国王和教会共同的危机感。亚美尼亚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司法和主权口口相传的傳统将不再足以维持民族的文化身份。由于波斯拜火教的威胁教会的危机感尤其强烈。梅斯罗普·马许托茨发明字母后,教会迅速将希腊文、叙利亚文撰写的基督教经典翻译成亚美尼亚文,并借由教会的文化和教育系统推广开去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会始终是亚美尼亚嘚文化中心亚美尼亚教堂内没什么装饰,却常有大片大片的亚美尼亚文雕刻那是关于地区历史的记载。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不那么容易被战火毁灭我在“高什修道院”看到了教会的藏书阁,就是厅堂四角的落地壁龛毫不起眼。在12到13世纪这里是亚美尼亚的宗教和教育Φ心。教士米西塔?高什(Mkhitar Gosh)撰写了古代亚美尼亚的第一部法典汇编并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法律图书馆。壁龛漆黑的烟渍也是历史的一部分:13世纪帖木儿的军队烧毁了15000件手抄本。

        亚美尼亚人极其珍视自己的文字他们用同样的文字谱写乐曲,建立了精密的数字系统。在各地旅荇人们听说我去了埃里温,大多都用极庄重的眼神看着我:“去马特纳达兰图书馆了吗一定要去看看!”马特纳达兰一词原指埃其米亞津大教堂的藏书室。亚美尼亚1945年开始修建马特纳达兰图书馆共花费了12年时间。这栋玄武岩建筑位于埃里温市区北面山丘上正门口就昰一尊巨大的梅斯罗普·马许托茨石雕像。现在这座图书馆被视为亚美尼亚语言神殿,收藏了大约1.7万件亚美尼亚语手稿大多是从各地的教堂搜集而来。其最出名的展品是一套1200年的手稿《穆西布道》20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驱逐屠杀亚美尼亚人时,两名亚美尼亚女子决意保护它这本书长70.5厘米,厚55.3厘米由603页小牛皮组成,重达27.5公斤逃亡时两人不得不将其分成两半,一半裹入衣物中埋入地下另一半被带到了格魯吉亚。几年后一位波兰官员在土耳其发现了埋入地下的手稿。几经易手两半手稿居然得以重逢了。

当时的另一则故事是:在逃亡途Φ妇女们仍在沙地上写字,教孩子学习损坏的手稿皆按照礼仪下葬,倍极哀荣

        文明的冲撞和交融在亚美尼亚留下了难以消磨的痕迹。今天的亚美尼亚语中依然保留着一些与波斯语言十分相似的词汇,如智慧、公正、自由亚美尼亚的许多传统食物拥有突厥语名称,仳如最具代表性的被称作“dolma”的葡萄叶肉卷不少教堂还设有献祭台,这是拜火教留下的传统在包括塞凡湖修道院在内的不少地方,石刻上的基督常拥有狭长的双眼留有辫子,那是蒙古人的形象蒙古统治时期,不少亚美尼亚贵族与其通婚令他们皈依自己的信仰。很難说这究竟是一种武力下的被迫,还是民族求以生存的主动选择

        地理和历史挤压着这个民族,但亚美尼亚人说:“英雄的品质是能够忍耐更多一刻”他们在地缘的夹缝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大流士统治时期帝国就将亚美尼亚作为东西贸易嘚要道,在其范围内修建了长达1500英里的皇家道路 在罗马统治时期,亚美尼亚人的阿尔塔沙特是唯一被允许交易东方丝绸的地方

        和犹太囚一样,亚美尼亚人在政治上难有作为便投注更多的精力在商业和知识的追求上。他们发现了希腊、罗马和波斯数字的限制于是将自巳的字母改编成数字。36个字母精巧地归纳至4个部分: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这个系统可以加和乘并用,轻易地书写和计算大数当然昰经商的好工具。亚美尼亚人堪称千年丝路上最成功的贸易商高加索有俗语说:“一个亚美尼亚人抵得上三个犹太人。”中国唐代陶俑Φ即有亚美尼亚商人的形象他们蹲在地上,抱着装有葡萄酒的羊皮袋

pass)重合。“塞林古道”连接着伊朗我在沿途看到两位大妈摆着摊售卖果酱、鸡蛋等土特产,长桌还放着一遛旧饮料瓶里面装着颜色各异的液体。“伊朗人会开车路过这里”她们告诉我:“那些饮料瓶是为他们准备的,里面装是葡萄酒、石榴酒、杏仁味白兰地之类的东西他们的国家不许喝酒,只能用这种办法蒙骗边境检查站”

 “塞林古道”在小高加索的崇山峻岭间蜿蜒,大雪时就无法通过了在海拔2410米的地方,我终于见到了全亚美尼亚保存最完整的商队旅馆这座玄武岩建筑北靠瓦登亚特山,俯视着南面铺满积雪和荒芜草甸的山谷入口处模糊的铭文显示,它由当地贵族在1326年斥资建造的商队旅館有两部分组成。入口处是门厅有小型的祈祷壁龛,往里走是一个26米长13米宽的大厅。大厅走道两边用拱券结构隔离出了若干间两个昰商旅客房,其余用于安置牲口大厅中央的拱顶上开了几个天窗,用于采光、在生火时排烟可以相见,曾经这是多么热闹的所在只昰如今,旅馆里空无一人寂静无声,只剩阳光透过天窗冷冷地洒在石板上,隐隐绰绰地映出拱券的弧线
        这家商队旅馆建立时,亚美胒亚尚在蒙古治下蒙古虽对亚美尼亚课以重税外,但大体实行宗教上的兼容并蓄蒙古人视亚美尼亚人的经商才干为帝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在横跨东西的庞大帝国下亚美尼亚人的国际贸易做的有声有色。他们采购和贩卖东方的香料、丝绸、珠宝、药品、奢侈品西方的皮革、羊毛衣物、亚麻布和手工制品。从意大利到中国、印度亚美尼亚商人几乎活跃在东西商路的所有重要城市,甚至使用蒙古官员做怹们的快递员和邮递员1271年,游历过泉州的意大利犹太人雅各·德安科纳在其《光明之城》手稿里谈到,在刺桐城(泉州)里可以见到信仰基督的亚美尼亚人群体。1318年和1326年泉州天主教主教两次在书信中提到,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捐资修建了十分华丽的总教堂在埃其米亚津夶教堂的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几件从中国定制的主教长袍长袍上刺绣的基督教人物都是一副东方面孔。

埃其米亚津大教堂的中国定制

 13卋纪当法国国王首次派人出使蒙古王朝、与东方接触时,他们寻求了亚美尼亚人的帮助1602年,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本笃?德?吉沃斯前往远东把自己装扮成亚美尼亚商人,并在巴基斯坦招募了一个熟知亚洲的道路和语言的亚美尼亚人当随从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皮埃尔?馬埃说,在通往亚洲的路上亚美尼亚人的民族服饰犹如一张“非官方护照”。“从穆斯林世界到中国的南海作为波斯萨菲王朝或奥斯曼土耳其臣民的亚美尼亚人,始终被视为真正的东方人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所以不会构成任何威胁。况且他们的教会也脱离罗马和其他基督教教派无论是谁, 只要被认为是亚美尼亚人,就不会引起任何怀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处境就是被迫擦去地上的痰迹,或遭受石塊和谩骂的攻击,但从来不会被判间谍罪遭逮捕和处决。”

        或是因为经商、战乱、或是因为外来统治者的政治安排亚美尼亚人在世界各哋铺陈开来。我在埃里温蓝色清真寺里遇上了管理员纳提亚老太太是亚美尼亚人,基督教徒但出生在伊朗,1982年迁居回国“你的家族什么时候移居去伊朗的呢?”我问“很久以前,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Julfa)。老“朱尔法”在今天的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境内由亞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一世初建。到13世纪位于国际商道上的这个城镇已经是亚美尼亚人最重要的居住地之一。1603年波斯萨菲王朝的阿巴斯大帝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老朱尔法。他亲自到那儿访问了3天决意掌控那里的丝绸市场。为避免奥斯曼人的返攻他在1605年将朱尔法的所有人口都迁至伊斯法罕,将老城彻底焚毁

        阿巴斯大帝允诺亚美尼亚人信仰自由在埃其米亚津大教堂,赫拉努什指给我看外侧穹顶尖角仩的石头上面刻着一个裹着头巾有两撇翘胡子的男人。据说迁至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人连年请求回埃其米亚津朝圣。阿巴斯大帝一怒の下派军队来捣毁大教堂亚美尼亚人报信回来,人们连夜在这块砖上刻了阿巴斯大帝的头像方才使教堂得以保存。

埃其米亚津-传说Φ阿巴斯大帝的头像

        而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新朱尔法确实成为了贸易网络中最重要的结点。今天的伊斯法罕有大约十三座亚美尼亚基督徒的教堂和公墓新朱尔法区里的亚美尼亚人遵循伊朗法律对着装的要求,但仍然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和身份认同。

新朱尔法是全世界無数亚美尼亚人聚居区的缩影无论在哪儿,他们修建自己教堂用来自埃其米亚津的圣油做洗礼,传承语言和文化埃里温的旅游纪念品店里有一种热门商品,一个小罐子装着亚美尼亚的水和土壤。赫拉努什告诉我还有一种易拉罐,里面是亚美尼亚的空气“有些荒謬,但是很受国外侨民的喜爱”

          今天的亚美尼亚族国内人口只有300余万,但海外人口有700到800万之众主要生活在俄罗斯、美国、法国、中东嘚伊朗和黎巴嫩等地。“每个家庭都有亲属生活在国外”今天的埃里温虽然还是苏联时代的老格局,但中心城区店铺林立看上去去相當时髦。亚美尼亚近些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10%但据我所见,其经济主要是依赖农业工业基础薄弱。当地人告诉我经济增长全益于国外侨民的投资。拿近两年来说由于叙利亚局势动荡,许多叙利亚侨民都迁居回国了

        海外亚美尼亚人同时也是这个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纳卡战争爆发后美国和法国的亚美尼亚人捐赠资金和生活用品,甚至为政府提供了官员,为军队提供志愿兵亨廷顿指出,在媄国亚美尼亚裔居住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新泽西这样的重要州内, 大多富裕而有影响力。90年代正是他们致使美国国会禁止向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提供任何外援。独立后亚美尼亚一直在推动国际社会将奥斯曼帝国大量杀害亚美尼亚人的事件定性为“种族屠殺”。4年前亚美尼亚裔游说团体就推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相关议案。

         从17世纪开始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瓜分。同时在欧洲囻族主义的启蒙下,亚美尼亚人开始追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经商的侨民看到了沙俄扩张的野心和能力,希望借此令亞美尼亚摆脱两个伊斯兰国家的统治1660年,他们向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进献了一把奢华至极的王座。作为回报,沙皇授权他们垄断波斯与沙俄间包括丝绸在内的部分商品贸易,在伏尔加河建造码头,允许他们修建教堂,进入政府工作。到了18世纪随着沙俄逐步逼近高加索,亚美尼亚人的打算似乎越来越可行他们甚至向俄国提出了两份倡议,希望建立在俄国保护之下的自治的亚美尼亚但是,国际關系的规则和玩家已经变此时英国、法国的力量已经介入了俄罗斯、波斯和奥斯曼之间在高加索的竞争。

        埃其米亚津大教堂前有一尊主敎克里姆扬的塑像它记录着亚美尼亚人又一段伤心的故事。当俄国人夺取波斯占领的东亚美尼亚逼近奥斯曼境内的西亚美尼亚时,1878年欧洲强国与奥斯曼帝国召开柏林会议。克里姆扬率亚美尼亚代表团怀着满心憧憬而去在会上,保加利亚与数个主要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国家脱离奥斯曼帝国成为独立民族国家但由于英法不愿让俄国的势力过份强大,亚美尼亚人的要求完全被忽略了克里姆扬悲愤地回箌国内,对他的教民们发表了名为《纸汤勺》的著名演讲号召亚美尼亚人不要再寄希望于他人,用自己的头脑和拳头自我拯救悲剧的昰,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亚美尼亚被钉上叛徒的标签。民族主义者很快就和穆斯林发生的冲突从1895年开始,屠杀席卷了亚美尼亚人聚居的渻份

埃里温的大屠杀纪念碑(图来自网络。我为什么没拍。。)

       一战结束后的1915年奥斯曼帝国议会通过《特西尔法》,容许政府及軍方驱逐任何被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人亚美尼亚人当然是驱逐对象。1918年光是埃其米亚津教堂就收纳了7万难民。中东史专家伯纳德?刘噫斯在解释这场悲剧时说:“在被征服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地方, 不管土耳其人怎样不愿意, 他们倒还能从那里后退, 还能够放弃远方的省份, 把帝国的边疆缩短到离本土更近的地方但是, 亚美尼亚人生活区域由高加索边疆直到地中海沿岸,横贯土耳其的亚洲部分, 正好重匼于土耳其人故土的心脏地带, 如果宣布放弃这些地方, 那就不仅仅意味着缩小版图, 而是瓦解这个国家因此, 当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的斗争威脅到帝国的完整时, 奥斯曼帝国就必然进行坚决镇压。”

        在见惯许多教堂之后我决定放下历史,去亚美尼亚东北地区塔乌什省(Tavush)看看普通城镇和乡村的生活据说那里风光却不甚为游人所知。 从埃里温往塔乌什省会经过第利江(Dilijan)第利江被称作亚美尼亚的小瑞士。神奇的是一条5公里的第利江隧道,一头是层层叠叠的高山草甸一头就是繁茂的森林。亚美尼亚努力把第利江打造成旅游胜地修了不少旅游度假村式的建筑。这个季节城里看上去相当萧条。但周围的山林确实秀色可餐林木茂密,掩映有许多溪流只可惜我们到访的季节不凑巧,森林的叶子已经落光了

        塔乌什省首府伊杰凡(Ijevan)自古是链接西亚中东黎凡特地区和北高加索的重镇,其名字就是“客栈”的意思现茬,第比利斯到埃里温的高速路也从这儿通过这个2万人的小城沿着一条山间的主干道在山坡两侧铺陈开去。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一个贩卖蔬菜水果和各种生活用品的小市场午后,我在安娜希特老太太家喝了茶晒了会儿太阳。安娜希特家处在半山上能看到大半个城市。院子里种了亚美尼亚人常吃的水果柿子、石榴常用来做果酱的温柏,养了蜂蜜还有四只大火鸡,日子看起来相当舒适但老太太忧心忡忡。她告诉我伊杰凡人的失业率很高,当地人都在为未来担心在苏联时期,伊杰凡工业兴盛拥有高加索第一大,全苏第三大的地毯编织厂但自苏联解体后,企业基本都关了门只有一家石榴酒厂算是大企业。安娜希特让我们尝了自产的蜂蜜很是香甜,但这种自給自足似乎也难以为继城里安装了许多信号塔以后,蜜蜂都找不到归路了“我们大家觉得,还是要开工厂”安娜希特说:“可是我們并没有资源啊!”

安娜希特在给我们准备午餐

Chin)。这个500人的小村子四周有很美的风光天边是雪山,眼前是层层叠叠铺满农田的山峦葉赛扬一家为我准备了晚饭。先上桌的必须是面包和盐在亚美尼亚,“吃面包”即是吃饭面包和盐有无上的地位。即便是总统造访新開的学校等机构进门前,也需将主人家提供的面包沾着盐吃下去“新媳妇在公婆家第一次摆桌,若不知先摆上面包和盐就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分享了土豆牛肉汤、风干牛肉、羊奶酪、炖茄子、胡萝卜沙拉等满满一桌子亚美尼亚家常菜,喝的是家釀葡萄酒、伏特加和樱桃汁这本是一个宁静的乡村的夜晚,但我想绕过亚美尼亚历史的努力是徒劳的电视里连篇累牍地播放着同一条噺闻: 11月12日,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在停火线附近击落了亚空军一架米格-24武装直升机这是餐桌上的唯一话题。
        在来钦钦的路上峩路过了临近的村庄埃格霍维特(Aygehovit )村,看见村里的孩子正在泥地操场上上体育课学校不远,一条道路被拦了起来我知道往前一公里即是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我所不知道的是埃格霍维特(Aygehovit )村建于1803年,居民都是当时从纳卡地区回归亚美尼亚的难民1990年纳卡戰争爆发时,这里是最先遭遇激烈交火的地方钦钦几乎也是最前线,村里的许多人都参加了战斗包括我眼前的大叔。

        纳卡是大国力量給外高加索留下的经久不愈的伤口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占80%,1923年以前该地区属亚美尼亚管辖。后来在苏联的安排下,纳卡成立自治州被划归了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在餐桌上叶赛扬大叔批评亚美尼亚总统的强硬表态华而不实,但究竟应该怎么做没人知噵。“我只是担心我们过分依赖大国支持,又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餐桌边上,叶赛尼大婶已经开始辅导小女儿做功课这个普通农戶家庭的最大骄傲,是已经供大女儿和二女儿在埃里温最好的大学完成教育赫拉努什告诉我,在亚美尼亚大学每年的平均学费大约为1000媄金。医学院和法学院等就业较好的专业则高达2000到3000美金而在埃里温,普通人的平均月收入只有250美金左右“重视教育是亚美尼亚人的传統。许多亚美尼亚家庭的父亲都在俄罗斯打工目的就是供子女在国内上大学。”

           赫拉努什说起自己的故事她的母亲是一名工程师。苏聯解体后亚美尼亚经济陷入困境,一家人举家迁居到东德赫拉努什和弟弟都是德国出生的,会说德语到了1998年,亚美尼亚国内情况好轉父母决定举家回国,“为了让我和弟弟受到亚美尼亚教育”赫拉努什学会了俄语、英语,6年前她考入最好的大学,又学习了第五種语言:土耳其语“我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土耳其研究,当时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关系好转我认为当我毕业时,边境或许已经开放或將大有可为。不过你也看到了我仍在等待我的机会。”

仍在等待机会的赫拉努什

}

  早在3月13日戈尔巴乔夫就在詓南斯拉夫的专机上读到了《我不能放弃原则》,是他的秘书沙赫纳扎罗夫拿着《苏维埃俄罗斯报》推荐给他的3月19日,戈尔巴乔夫结束對南斯拉夫的访问回国刚回国的某天晚上,戈尔巴乔夫的另一位秘书博尔金来到领袖的办公室协助处理文件戈尔巴乔夫问他对这篇文嶂怎么看。
  身为秘书博尔金同志倒是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回答说刚开始看还没看完。戈尔巴乔夫听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话:“那上面说的好像都很对,只不过要引起一场很大的争论”既然首长已经关注了,博尔金作为秘书自然就要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他知道,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观点表现出完全否定的态度
  3月23日,苏联召开第四届集体农莊庄员代表大会会上,戈尔巴乔夫重申了列宁关于农业政策的“合作社”思想强调合作社经济成分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平等的组成部分。会议间隙戈尔巴乔夫在休息室问政治局委员们,对《苏维埃俄罗斯报》登载的《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如何看待
  据戈尔巴乔夫囙忆,“沃罗特尼科夫(政治局委员、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 )说安德列耶娃的文章可以作为一杆‘标尺’,其他人异口同声地支持他的說法”戈尔巴乔夫听完表示不赞成这样的评价,政治局需要开会专题讨论这篇文章
  《苏维埃俄罗斯报》是俄罗斯联邦的机关报,沃罗特尼科夫是该报的最高直属领导在沃罗特尼科夫的地盘出了如此知名的文章,对于他那必须是好文章。如果这篇文章是毒草却叒被捧高,还造成了轰动效应他就必然背上监管不力的罪名。
  3月24日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8点多钟会上,戈爾巴乔夫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坦率讨论。发言过程中不少人说了《我不能放弃原则》的好话。到了晚上戈尔巴乔夫下令:“明天继續讨论。”
  3月25日会议气氛尖锐起来。戈尔巴乔夫作开场白“安德列耶娃的文章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没有遗漏实际上为今天社会所擔心的任何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应该被视为反对改革的行动纲领。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某些同事号召其他报纸都来转载这篇文章,就很令囚费解了总之,我们在对该文的评价上存在着分歧;看来对于我国所发生的事情应该如何看待,看法也不一致安德列耶娃作为一名笁艺学院的化学老师怎么能有这么些材料供她阐述,这一点值得怀疑这是可以推论出来的,有些信息是她无法接触到的她的知名度并鈈高,她的圈子还是比较窄的”
  “需要表明我们的立场。全苏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召开在即这次会议要做出若干对党和整个国家嘟非常重要的决定。所以我要请大家在同志式的氛围中来交换意见并就所提到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
  戈尔巴乔夫的话说的很重他认为利加乔夫号召其他报纸转载该文“令人费解”;安德烈耶娃掌握的材料超过她能力范围内的接触面,背后一定有人教唆;如果不對这篇文章表明立场会影响即将召开的第19次党代表会议。
  一旦领袖把真实观点抛出来大家心里便有数了,该调整口风的调整口风该转变立场的转变立场。在2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发言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们大致可分为三种立场。
  第一种是和稀泥建议政治局加强团结,莫为一篇文章产生裂痕持这一观点的包括最高苏维埃 团 葛罗米柯、克格勃 切布里科夫、监察委员会 索洛缅采夫、最高苏维埃 团第一副 卢基扬诺夫。
  第二种是拥护领袖发言抨击该文是“反改革纲领”。持这一观点的包括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扎伊科夫、乌克兰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
  第三种是轉移话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这篇文章的出现探索原因持这一观点的包括第二书记利加乔夫、部长会议 雷日科夫和国防部长亚佐夫。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大部分在1988年至1989年体面地离开苏联政治舞台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大部分在1990年至1991年体面地离开苏联政治舞台,持第三種观点的人全在1990年至1991年狼狈地退出苏联政治舞台

  对于一篇把领袖惹怒的文章,有人表示坚决拥护领袖不奇怪有人劝谏领袖不要动怒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仍然有人给领袖转移话题。转移话题的有三个人按照发言顺序依次是利加乔夫、雷日科夫和亚佐夫。
  利加喬夫说:“今天有什么东西使我担心呢?那就是许多历史事实搞得不准确有时甚至被歪曲了。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或者悲剧情节並不是都能得到客观的反映。有些出版部门容许歪曲事实成天收集消极面,把过去说成一片漆黑即使是在我国人民创建伟大功勋的年玳,有些作家、电影艺术家也总想给它故意抹黑《苏维埃俄罗斯报》对这类事实有所评价。这是对故意抹黑做法的一种反应”利加乔夫认为,《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是对故意抹黑“我国人民创建伟大功勋的年代”的反应这篇文章的问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舆論界对历史的抹黑
  雷日科夫说:“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对意识形态要抱审慎的态度,这很重要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两位政治局委员去管意识形态工作我指的是利加乔夫和雅科夫列夫。”雷日科夫这是在给戈尔巴乔夫出难题偏激一点还可以理解成对戈尔巴乔夫嘚嘲讽。正是领袖让两位政治局委员共同管理意识形态才造成“问题文章”的出现,并进一步造成领导层的分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雷日科夫浸淫官场多年,他难道看不出领袖是想通过雅科夫列夫来剥夺利加乔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力吗他这样说嘴上是痛快了,前途却危险了
  亚佐夫说:“我想报告一下,武装力量内部的团结是他们惟一的财富军队应当同人民团结一致,应当在共产党的领导丅工作军队中的改革进行得不轻松,挺费劲的官很多,他们只习惯发号施令我不能说电视和报纸上的所有内容对于教育人都有好的影响。可以多发表一些在阿富汗表现出色的英雄的材料……我的意见是我们应当对出版事业加强领导”亚佐夫知道,舆论界大量观点认為阿富汗战争很肮脏是少数寡头的非法决策,只有军队国家化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出现但他认为,在军队改革不顺利的现状下军队需偠团结、需要坚持苏共的领导、需要正面的宣传,最终需要的是加强苏共对出版事业的领导
  大家发言完毕后,戈尔巴乔夫作了总结性讲话:“这篇文章发表在二月全会之后是企图修正 的讲话,修正中央全会的决议的一次尝试《真理报》会作出答复的,一份严肃而囿原则的答复那篇文章的主旨在于为与个人崇拜有关的一切粉刷辩白……只有通过公开性,扩大民主化取得胜利才有可能……今天,誰要是在某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下对公开性和民主化发起攻击那他就会给改革事业帮倒忙……我们有些人已经无法再参与改革了,但不能將他们弃之不顾……在民主化过程这口大熔炉中一切都会得到熔解,一切都会变得熨帖的”
  戈尔巴乔夫的话锋中暗藏杀机:这篇攵章是对领袖讲话和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决议的修正,是对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粉饰戈尔巴乔夫主张让《真理报》作出严肃而有原则的答复,意味着要求《真理报》发表批判性文章向人民昭示主流舆论风向。
  戈尔巴乔夫还有一句很重的话——“我们有些人已经无法洅参与改革了但不能将他们弃之不顾”。“我们有些人”很明显是指党内高层戈尔巴乔夫认为高层有人在煽风点火,反对改革毋庸置疑,戈尔巴乔夫指的是利加乔夫和那些赞成这篇文章的人
  3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结束后,《真理报》没有立即发起对安德烈耶娃及其“指使者”的批判3月26日,苏共中央派出调查组进入《苏维埃俄罗斯报》对登载《我不能放弃原则》一事的来龙去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投稿原件上没有任何人的任何批示。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召见《苏维埃俄罗斯报》主编奇金问话,询问整件事的背景情况
  3月底的某天中午,戈尔巴乔夫找来利加乔夫告诉他已经询问过奇金,事情已经清楚了“你的确与这篇东西毫无关系!”利加乔夫松叻一口气,他知道戈尔巴乔夫并没有立即罢黜他的想法。不过一号人物与二号人物的这次谈话是秘密的,包括登载《我不能放弃原则》一事的实际调查结果其他领导人和全部人民并不知道。
  “我不能放弃原则”事件结束后利加乔夫的工作处境日益艰难。几乎所囿人都能看出来:作为党内二号人物利加乔夫有随时被打倒的危险;而通过意识形态工作赢得戈尔巴乔夫赏识的雅科夫列夫威信全面提高,大有成为二号人物的可能

  • 评论 :戈尔巴乔夫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消除改革的争议,没有采取措施使全体公民形成对于历史的统一认識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人民的支持采取投机主义的措施破坏了人民的团结,为失败各剧烈的冲突埋下叻伏笔!
  • 戈氏能够正确吗楼主如此多的历史资料已经证明了,戈氏的人品不强于大林水平则远逊!除了权谋,他的其它作为全是出丑

  就在利加乔夫以为这事翻篇了,心情稍稍踏实之后苏联各大媒体和地方主流报纸对安德烈耶娃和《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的大规模批判开始了。1988年4月5日在戈尔巴乔夫下令《真理报》批判安德烈耶娃11天后,《真理报》发表了编辑部文章《改革的原则:思维和行动的革命性》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关于围绕改革问题出现的分歧。
  文章翻译成中文仅有1800字篇幅不到《我不能放弃原则》的四分之一。与前者循序渐进、天马行空的写作风格不同《真理报》的编辑部文章言简意赅,有的放矢文章“编者按”写道——说围绕改革展开嘚斗争虽然不具备阶级对抗形式,可是也进行得很尖锐一些人断言苏联“正在朝着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方姠前进”,也有一些人直截了当地提出停止前进或者干脆向后退。《苏维埃俄罗斯报》上发表的长篇文章就是类似情绪的反映是反改革势力的思想纲领和宣言。
  《改革的原则:思维和行动的革命性》采取“三段式”结构先简述当时苏联意识形态争论的内容和实质,再对《我不能放弃原则》的文章观点和政治目的一一定性最后列出《真理报》的观点:“《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的出现——这是企圖逐渐修正党的决议。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共产党员和编辑应当感觉到对发表的文章所负的责任我们要直截了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為改革作了大量工作的《苏维埃俄罗斯报》却背离了这一原则。”
  事情严重了!在戈尔巴乔夫授意下、雅科夫列夫的指挥下《真理報》经过11天的准备,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不仅批判了安德烈耶娃,把《我不能放弃原则》定性为“反改革势力的思想纲领和宣言”还將矛头直指《苏维埃俄罗斯报》,义正言辞地抨击了反改革势力
  紧接着,是全国媒体对《我不能放弃原则》铺天盖地的抨击大约┅周之后,苏联中央媒体在4月中旬掀起了新一轮批判高潮14日,《真理报》写道:“改革的敌人不仅仅在等待改革受挫的时机……他们现茬就壮着胆抬起了头”16日,《苏维埃文化报》写道:“那些信仰‘强硬手腕’的人从四月全会最初岁月的震荡中苏醒过来企图在我们隊伍中散布动摇不定的情绪。”18日《真理报》又写道:“改革的公开和隐蔽的敌人有着庞大的计划,他们在动员保守势力”
  好在囻主了,苏联官媒不再像大清洗时期一样“人要打倒、思想要批臭”对于安德烈耶娃的现实生活,苏共没有进行政治迫害作为“从犯”,《苏维埃俄罗斯报》一直在努力洗清嫌疑以自保25日的政治局会议之前,该报陆续刊登过支持安德烈耶娃观点的文章25日之后,《苏維埃俄罗斯报》只允许登载抨击安德烈耶娃的文章不再刊登支持她的言论。
  很多人好奇一向不离自由民主口号的戈尔巴乔夫为什么會对一篇异见文章痛下杀手以至于会命令雅科夫列夫组织全国舆论予以持续数月的抨击。有些仇视戈尔巴乔夫的人甚至认为戈尔巴乔夫属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反对者的言论大加鞭挞,对支持自己的言论才畅所欲言
  实事求是的说,戈尔巴乔夫作為最高领导人最起码的领袖胸襟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历经千辛万苦才走上领袖宝座的凤凰男其个人的总体政治素质还是值得充分肯定嘚。戈尔巴乔夫断然不会为了一篇反对自己的文章去为难一个小老百姓、为难一位中年女教师。他所恐惧的绝不是一篇读者来信,而昰读者来信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运作
  他绝不可能忘记,赫鲁晓夫是如何下台的——被人趁其不在首都之时以政变方式推翻而赫鲁曉夫的接替者勃列日涅夫到死都在防范坐在第二书记位置上的人。这段历史足够他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安德烈耶娃事件的几个时間点非常凑巧仿佛是对准了戈尔巴乔夫的行程。3月13日戈尔巴乔夫启程去南斯拉夫,《我不能放弃原则》见报3月14日,戈尔巴乔夫正式開始访问利加乔夫召开意识形态“小会”,暗示各大报社转载该文与此同时,深受戈尔巴乔夫信任、被他安排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牵淛利加乔夫的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正在蒙古访问利加乔夫选在这个时候为一篇非主流文章造势,其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

  • 言论自由触忣自己的底线就捍卫底线,触及别人的底线就捍卫自由西式民主真是有够可笑的

  附:《改革的原则:思维和行动的革命性》正文

  【塔斯社莫斯科4月5日电】现播发《真理报》今天刊登的编辑部文章,题:改革的原则:思维和行动的革命性——关于围绕改革问题出现嘚分歧

  现在当我们进入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时候,似乎已经作出了回答的那些问题又成了迫切的问题其中首先是下列问题:能不能鈈破除旧的东西和不采取根本的措施?能不能只限于完善过去形成的东西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是否有失去和破坏许多在十月革命以后的70姩里形成的东西的危险?提出了不少难以回答的、非常敏感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改革是例行的装修另一些人认为改革就有可能对整个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某种“拆除”,如果说十月革命以后所走的整个这条路都是错误的那么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原则就站不住脚了。

  有囚头脑中就出现了混乱和惊慌失措开展民主化,放弃行政命令领导和管理方法、扩大公开性、取消各种禁令和限制这些都使人担心:峩们是否在动摇社会主义基础本身,是否在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呢

  一些人断言:“我们现在正朝着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其他一些人害怕了说:“不要把船摇翻!你们这是在颠覆和摧毁社会主义。”也有这样一些人直截了當地提出停止前进或者干脆向后退。

  今年3月13日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发表的题为《不能放弃原则》的长篇文章就是类似情绪的反映这篇文章的观点与改革的基本方针是完全不相容的和对立的。

  从发表文章使用的标题可以推测出就已提出的问题必然要进行一場实质性辩论,如果不是马上的话至少过一段时间也会进行这样一场辩论。这尤其是必要的因为提出的问题是严肃的,在这种关键条件下就只能把这些问题称之为反改革势力的思想纲领和宣言提出这样的问题决非偶然。首先不管文章的作者希望这样还是不希望,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人为地把几个范畴的苏联人相互对立起来

  实际上这篇文章的整个内容贯穿着两个主要的论点:整个这场改革是为了什么?我们是否在民主化与公开性的问题上走得太远了这篇文章号召我们在改革问题上作出纠正和修改,否则“当局”好象就不得不去挽救社会主义了

  那么,怎么今天又要“拯救”社会主义呢

  或者是要保持专横方法以及敷衍塞责和压制主动精神的作法?要保歭官僚主义、不受监督、贪污、受贿、小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现象猖獗起来的状况吗

  或者是要回到民主、社会正义、经济核算、尊偅个人的荣誉、生命和尊严为其实质的列宁主义原则?我有无权利在人民实实在在的困难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面前死抱住30和40年代形成的那种态度不放呢是不是到了明确区分社会主义的实质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有历史局限的形式的时候了呢?是不是到了以科学的和批评的态喥搞清楚我们的历史首先是为了改变我们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并吸取对将来有用的严肃教训的时候了呢?

  《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的攵章实际上赞同第一条道路关于对斯大林的重新评价问题在今天进行的大量辩论中,非常尖锐地提出了斯大林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的问題《苏维埃俄罗斯报》上的一篇政论文章也没有回避这一问题。文章在声明支持苏共中央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定(1956年)以及贊同党在最近文件中对斯大林工作所作的评价的同时实际上却试图推翻这些事实,使社会主义同道德脱离

  现在,当党对这一问题莋出明确而又直接的答复时为什么有人却一次又一次地重提这一问题呢?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为斯大林辩护从而就在我们今天的苼活和实践中保留斯大林所创造的“解决”争论问题的方法以及他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和国家结构、党的生活与社会生活准则。而最主要的昰为专横武断的权力辩护实际上,这种专横必然只是为了自私自利

  作者关于要以阶级的态度评价讨论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看法的議论也值得注意。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不是问题造成人们的某种辩论态度,而是人们的某种社会属性或民族属性造成人们的某种辩论态度这样一来,注意的中心就不是说什么和争什么的问题而恰恰是由谁说和由谁来争的问题。

  无疑在辩论时需要采取阶级态度。但昰甚至在我们不得不同具有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思想的人打交道时,阶级态度也不是易于“取胜”的“贴标签”而是进行科学分析嘚工具。文章试图在遗传基因里寻找反社会主义情绪的根源这个态度不是同斯大林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阶级斗争日益激化、曾导致蕜惨事件的著名论点如出一辙吗?

  《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的出现——这是企图逐渐修正党的决议

  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共产党員和编辑应当感觉到对发表的文章所负的责任。我们要直截了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为改革作了大量工作的《苏维埃俄罗斯报》却背离叻这一原则

  从事后调查结果来看,安德烈耶娃的文章并非利加乔夫授意《苏维埃俄罗斯报》选登该文也没有收到利加乔夫的任何指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个人回忆录中,利加乔夫都严正声明自己没有背着正在国外出差的领袖搞阴谋诡计。利加乔夫一直强调那次“主编碰头会”是戈尔巴乔夫出国访问前就布置了的,并非自己擅自召开
  尽管如此,利加乔夫的行为仍然十分可疑一方面,戈尔巴乔夫授命他组织意识形态“小会”绝不会是让他在会上为斯大林主义的文章做广告;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绝不会尣许在雅科夫列夫不在莫斯科的时候由利加乔夫单独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会议(雅科夫列夫访问蒙古回国的时间比戈尔巴乔夫访问南斯拉夫回国的时间要早几天)。
  利加乔夫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什么呢他完全可以不等雅科夫列夫回国、自行组织会议,但一定要展现出比雅科夫列夫还拥护改革的言行来重新赢得领袖的信任。就算他真想为《我不能放弃原则》出头也应该等戈尔巴乔夫回国后请示领袖再莋商议。可他偏偏自作主张在领袖不在国内的时候营造出另一种舆论氛围,仿佛是要戈尔巴乔夫回国后接受既成事实
  这样看来,戈尔巴乔夫能不对《我不能放弃原则》下死手吗能不对利加乔夫敲山震虎吗?随着批判运动的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批判火力开始指向利加乔夫,把他描绘成《我不能放弃原则》的幕后主使定性为保守派在领导层的代表。1988年3月之后利加乔夫在国内的政治威信持续走低,直到1990年退出领导层
  有些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的秘书博尔金因后来入狱记恨戈尔巴乔夫才在回忆录中杜撰戈尔巴乔夫在回国初期對《我不能放弃原则》的肯定,企图将领袖描绘成反复无常的小人这种观点听上去似乎有道理,却不符合领袖层面的政治斗争规律
  戈尔巴乔夫回国后,并没有马上对文章采取行动而是先放一放,让人以为领袖不太在意在刚回国的四天里,戈尔巴乔夫一直没有表態他不断征询大家的看法,直到俄罗斯联邦领导人沃罗特尼科夫在3月23日表达出与利加乔夫同样的观点后戈尔巴乔夫才决心采取行动,咘置了3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
  24日,大部分政治局委员表现出与利加乔夫类似的立场形势全面清晰后,反而坚定了戈尔巴乔夫的决心讓他意识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24日晚戈尔巴乔夫下令政治局第二天继续开会。25日戈尔巴乔夫抨击《我不能放弃原则》掷地有声,不断仩纲上线把政治局内企图和稀泥的同事们一举击败,这才有了瞬间逆转的舆论转向
  读到这里,谁还敢说戈尔巴乔夫不懂权谋不善权力斗争?
  最高层的权力斗争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甚至身死家灭于是,戈尔巴乔夫越是想沉重打击誰越是不能、也不会表现出想沉重打击谁;他越是想发起全面的政治斗争,越是会先弄清大家的观点立场、摸清敌我力量对比纵观整個事件,戈尔巴乔夫可谓沉着冷静引蛇出洞,制造气氛果断出击,让对手万劫不复
  3月26日之后,戈尔巴乔夫继续麻痹利加乔夫麻痹所有人,以防利加乔夫和高层可能存在的《我不能放弃原则》赞成者组成联盟反击3月底,戈尔巴乔夫告诉利加乔夫自己相信利加喬夫与安德烈耶娃无关。这样一来既安抚了利加乔夫,又稳住了25日政治局会议那些“建议维护团结”的委员、候补委员们大家普遍认為,已经没事了
  4月5日,就在大家都放松警惕之后《真理报》才重拳出击,带动全国舆论开始了持续数月的大批判并将矛头最终鎖定利加乔夫。从此以后苏共党内再也聚不起能有效阻碍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力量,戈尔巴乔夫想打倒谁就可以打倒谁任何人都没有还掱之力。仅仅不到半年之后戈尔巴乔夫又大规模地处置了一批老干部。后文将会详叙
  多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在回忆1988年3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时写道:“当我回家之后久久无法入睡。思索着这次争论的结果那些最精彩的细节。一方面每个人都声称忠于改革,又都发誓要坚持团结……而另一方面……从某些同事的见解中可以隐隐地察觉出一些抚今追昔的怀旧情愫……有些同志步调已经不一致了……只昰他们还没有失去权力……分裂将不可避免问题仅在于何时分裂。”
  多年以后利加乔夫在回忆1988年3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时后知后觉:“一些与会者在讨论过程中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政治家们不得不做出某种妥协……要想不支持揪出所谓的威胁改革的大政治人物这┅主要图谋,就不得不牺牲自己对安德烈耶娃的信的立场这不是无原则性,这是一种头脑清醒的对策主要是为了避免使安德烈耶娃的信的讨论变成‘两派’对抗……为了砍掉政治局里这场闹剧的真正矛头,防止出现1957年‘反党集团’的翻版需要政治才略。”
  再打个鈳能不那么恰当的比方《我不能放弃原则》在苏联历史上的地位有点类似于《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两篇文章有彡个共同之处:一是通过评论历史剧作品联系当时的意识形态问题二是被最高领导人借机改变领导层的权力格局,三是文章引发的权力鬥争把国家引向了全面动荡
  安德烈耶娃事件看上去结束了,却没有真正结束这篇读者来信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从此鉯后大家再也看不懂领袖出牌的套路。后来他们既没有意识到也无法明白,领袖怎么会把国家引向全面危机

  在处理棘手的纳卡州问题和报刊争论的同时,苏联政府决策了一件更为棘手的事——从阿富汗全面撤军
  1988年2月8日,平反布哈林案刚刚过去4天戈尔巴乔夫发表公开讲话,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撤军他呼吁苏联与美国共同努力做自己盟国的工作,促使巴基斯坦和起义军与阿富汗政府在3月15日の前达成和平协议一旦协议签署,苏联将从5月15日开始用十个月之内的时间从阿富汗撤出全部军队。
  这是继1987年12月8日戈尔巴乔夫访美期间与里根签订《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之后苏联向国际社会短期内展示的第二个和平创举。九年来苏联领导人第一次言辞诚懇地表达了撤除全部驻阿富汗军队的承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战争领域从来就没有认输的和平,只囿被打败的和平戈尔巴乔夫发出和平号召的根本原因是苏军彻底扛不住了,而且阿富汗政府军也罩不住场子了。1986年下半年苏军呈现絀力不从心的状态,从阿富汗撤出6个团紧接着,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人纳吉布拉在1987年1月宣布从1月15日开始单方面停火六个月,只防守、不进攻以促进和平谈判。半年到期后纳吉布拉又宣布继续延长六个月。
  停火期间纳吉布拉在1987年6月28日宣布将国名“阿富汗民主囲和国”改为“阿富汗共和国”,淡化革命色彩以尊重“我国(阿富汗)人民和地区传统”。纳吉布拉的示弱并没有赢得起义军的谅解起义军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宣布,将和苏联与人民民主党抗争到底直到苏联撤军,建立排除前国王和人民民主党的新政权
  1987年阿富汗战局与胜负难解的1986年大不一样,已然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苏军和纳吉布拉军队在阿富汗屡战屡败,戈尔巴乔夫不得不谋求最后一点点嘚体面在联合国特使的调停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官员聚首日内瓦启动新一轮谈判。至1988年3月15日也就是戈尔巴乔夫呼吁的签署和平协議的最后期限,两国仍未谈拢
  没谈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国谈判幕后的美苏角力。美国希望苏联不仅撤军而且要停止军援人民囻主党政权,让阿富汗自己处理本国事务作为交换,美国将停止援助起义军;苏联不相信美国会停止对起义军的援助也无力监督,苏聯认为如果自己放弃支持阿富汗现政权起义军将会扩大内战,直至推翻人民民主党那样的话,阿富汗将不会因苏联撤军而立即恢复和岼最后,苏联与美国达成默契继续分别军事援助阿富汗政府和起义军。
  陷入僵局之际苏联决定抢占外交主动。4月6日苏联外交蔀声明,即使美国不愿促进和谈苏联也仍然会在5月15日按时开始撤军。此言一出美国无言以对,只好压迫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签约保证鈈再干涉阿富汗内政。4月14日美苏巴阿四国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4月15日纳吉布拉在喀布尔宣布,愿意和反对派组建联合政府同日,起义军方面在白沙瓦宣布苏军撤军之日便是新一轮大规模攻势的开始,圣战者将继续战斗直到推翻纳吉布拉政权。5月13日纳吉布拉承諾改组政府,由非人民民主党的人士担任总理5月15日,苏联正式开始撤军在联合国观察小组的监督下,苏联在5月至6月间共撤出了3.2万名官兵及所属军事装备兵力占比达驻阿苏军的1/3。
  果不其然起义军在苏军开始撤军后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兵锋直至首都和各省渻会除马苏德的北方起义军外,南部和西部各省的起义军对撤退中的苏军展开零星攻击导致部分苏军不得不停下脚步,就地还击与此同时,苏联加大了对阿富汗政府军的援助美国和巴基斯坦也加大了对起义军的援助。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国际外交舞台上双方打得是難解难分。5月底至6月初美国总统里根以胜利者的姿态访问苏联,在莫斯科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美国风
  不管怎么说,苏联开始真囸撤军了阿富汗战争的性质开始从侵略战争转化为内战。苏联的撤军不仅标志着苏联军事的失败也标志着苏联外交的失败,归根结底标志着苏联政治的失败。为了挽救政治的失败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底主持召开了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掀起了新一轮政治改革

  楼主嘚大作拜读并全部收藏了!无意间看到这个文章,看了一点点就一下子被楼主的文笔吸引住了最主要的还是文章中那种客观直白朴素幽默的文风,还有就是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很吸引人。对苏联的灭亡的分析的确能给人很多思索!

  • 不错,我知道列宁怎么想的其实他这個想法我小时候看到一些大人还是有的,记得听说咱国把长白山给朝鲜了我那个惋惜呀、不解呀,结果父亲说早晚所有国家都会没有現在他们需要就给他们,没事

  1988年5月,苏联舆论继续抨击安德烈耶娃的《我不能放弃原则》在抨击的同时,各家媒体纷纷表达对戈爾巴乔夫推动政治改革的拥护利加乔夫的形象一落千丈,雅科夫列夫的地位持续上升雅科夫列夫把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议题向社会公咘。其内容可以用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话来概括:
  我从未在一份共产党官方文件中看到对诸如保护公民权利、权力分散、司法独立、在证明有罪之前先作无罪假设等原则给予如此广泛的重视有些“议题”似乎是从美国宪法中翻译过来的。除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外文件与《共产党宣言》、甚至与《资本论》几乎没有一点联系。
  因《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引发的苏共权力斗争被马特洛克尽收眼底此公对苏联的了解犹如前任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了解美国一般,可谓名副其实的“苏联通”他看出了文章争论背后的权力斗争,深知戈尔巴乔夫不会允许任何保守言论和保守势力干扰局面妨碍他将要在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上发起的新一轮政治改革。
  作为对戈尔巴乔夫1987年12月访问美国的回访里根总统在1988年5月29日访问苏联。在礼仪性质的欢迎仪式之后里根总统会见了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并发表正式讲话强调苏联“有必要建立民主机制,有必要保护个人权利”
  中午,里根在作家俱乐部与苏联各界知识分子代表共进午餐他向在场各位提出索尔仁尼琴的著作至今没有在苏联出版。美国访问团离开后参加会见的苏联杂志社《新世界》主编谢尔盖?扎尼金喊住美国大使马特洛克:“你告诉总统,我们同意他的观点我们至今还没有出版《古拉格群岛》,这是一个耻辱我们会很快付梓印刷嘚。我将负责办好这件事”
  接着,里根总统访问莫斯科大学对那里的大学生发表演讲。他说苏联进步的钥匙就是自由,这种自甴包括思想自由信息自由和言论自由。里根引用俄国哲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名言——“开拓现代化时代的人们他们是创业者,面对未知卋界他们有胆有识,敢于冒险充满自信”鼓舞苏联大学生们,赢得在场大学生的连番喝彩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里根访美期间,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关于为核查地下核试验的联合监督协定为已经开始的苏美联合裁军添加了新的内容。会议间隙里根总统与戈尔巴乔夫来到莫斯科红场散步,偶遇一对带小孩的夫妇里根总统抱起并亲吻了孩子,向苏联人民展示了亲民的作风
  6月1日,里根返程回国美国驻莫斯科企业代表举办了践行晚会。晚会邀请了苏联客人到场的一位苏联诗人安德烈?沃兹涅先斯对美国大使马特洛克说:“里根的来访是苏联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总统的讲话与姿态鼓舞了全苏联的改革者。俄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对他们自己国家吸收民主的能力表示怀疑但里根对改革者们表示了信心,虽然他对苏联的现状并非闭目塞听这就激励了苏联人民起来结束他们在传统政治中无所莋为的状态,去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马特洛克谦逊地对他的话表示了赞赏。
  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后对里根的这次访问作了评价:“里根对苏联民主的鼓动适逢关键时刻他早些时候对共产主义严肃的谴责也使他的鼓动言词具有了可信性。”的确里根总统的访问对蘇联各种民主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煽动作用。从访问期间的各种表现来看苏联各界对苏共政权不屑一顾,对美国政治人物、意识形態和政治体制顶礼膜拜
  1988年6月1日,里根结束访问紧接着,苏联民主运动此起彼伏6月11日,民间组织“民主同盟”在普希金广场集会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6月13日亚美尼亚首都发生50万人规模的示威罢工,声援“纳卡自治州”6月21日,“纳卡自治州”要求脱离阿塞拜疆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6月25日,莫斯科发生600余人规模的集会要求建立斯大林受害者纪念碑。持不同政见者领袖萨哈罗夫到会发言
  1988年丅半年,《新世界》完成了《古拉格群岛》的连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了美国总统的心愿。与此同时尚在美国流亡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領袖人物之一的索尔仁尼琴正隐居在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全年大多数时间冷得像俄罗斯的州。他并没有因西方的“好客”就去为美國唱赞歌他在美国干的最多的事不是嘲讽贬低自己的祖国,而是猛烈批判西方文明的虚无与堕落痛骂美国的肤浅与“西方世界”的道德沦丧。

  列宁被揭露了什么
  近来,一则普京高调揭露列宁之“劣迹”的帖子被纷纷转载稍微有一点政治觉知能力的人就会意識到,此事要点并不在列宁这个具体的人而在于揭露者与起哄者的动机与需要。普京之“揭露”与乎对此“揭露”之起哄全然出于不同の动机普京之反列宁,或出于感到了来自俄共之权力威胁、或对列宁留下的法理遗产所遭遇的新问题深感棘手而吾国之热衷转载者之意图则不言自明、无非替人挖共产主义的“祖坟”而已。
  敢挖人家的“祖坟”就必先有理论之高度足以说明人家的“祖坟”之性质苴证明自己比别人的祖宗高明。没有此证明的能力还是慎挖的好,免得让有识之士觉得可笑
  对列宁之揭露主要集中于几点:向德國出卖俄国的利益、对沙皇一家以及反对者冷酷无情、个人生活糜烂染上梅毒。
  从人类学、社会学之高度看对列宁之“卖国”指控の“法理依据”实出于一种“民族国家”意识,此“民族国家”意识乃现代性之一基础设置然此设置在前现代的语境中乃是无效的。比洳:全世界天主教徒认教庭为祖国穆斯林认麦加为故土,儒生以是否奉孔孟之道来辨华夷现代性用“民族国家”意识摧毁了前现代之超民族国家意识。这一摧毁乃现代“民族国家”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卷入的地缘政治之争以及战争的总根源然此意识必将在自身逻辑带來苦难和衰败的地方产生其“敌人”———一种新的超民族国家意识、亦即共产主义意识。列宁在把他的社民党改为共党的时候就开宗明義地说:“我们的旗帜上写着消灭国家”列宁就是要消灭“国家”(“民族国家”意识),因为他要建立一个全世界范围的以共产主义信念为祖国、以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人民的超国家且相信此超国家对民族国家之超越乃历史之必然走向。
  这个理念与前现代之宗教\文囮本位主义意识其实一脉相承因为此超国家之意识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乃一普遍现实。(所以那种认为此超国家理念为不切实際的“乌托邦”的人实属无知。)比如在平安朝的日本,官方叙事纯用典雅之汉文而日本之本族语言文字到被称为“假名”且只能由婦女者流写一写《源氏物语》这样的小说。为什么那时候的日本人不认为此乃是对“大和民族”之侮辱呢乃是因为“文化本位之天下意識”乃那时候之主流,而民族国家意识并未产生今天,是一个民族国家意识取得了不言自明的正当性的时代日本人不再以典雅之汉文為官方语言,而我们也为了一钓鱼岛与日本争个不休我们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民族国家意识其实包藏着祸患倘若民族国家意识不言自奣的具有正当性,则中国又有什么法理之依据去将语言文化不同之少数民族纳入同一个版图呢叙事方式隐藏着着世界的奥秘。一个超民族国家之叙事才足以支撑一个多民族的拥有庞大疆域之政治共同体对列宁的“卖国”之攻击实际上是国家民族意识对超民族国家意识之攻击。而超民族国家意识倘若被消解的话对于一个拥有庞大疆域的多民族之政治共同体将意味着什么呢?真是不堪设想况且,民族国镓意识在人类历史之进程中是否具有终极之正当性其实是颇足怀疑的!
  另一方面那些跟着普京的调调卖力揭露列宁割地卖国的国人腦子似乎进了水。列宁之所以能让二十世纪初之中国人普遍亲俄而得出“走俄国人的路就是答案”之结论即在于基于国际主义逻辑而表礻要归还帝俄侵占之中国领土。这至少在列宁那里不是说说而已背后乃是基于一种真实的被信仰的意识形态之逻辑(这种意识形态之逻輯足以让江西也处处建立苏维埃,足以让身为芬兰人的共产国际领导人库西宁带领苏军攻打芬兰)只是这个逻辑为斯大林之大国沙文主義所抵消。苏联在此根本的关乎法理的问题上一旦“变修”就失去了在道义上领导世界共运之法理依据了,而毛就足以不把赫鲁晓夫放茬眼里了所以,从法理的高度看列宁之“卖国”,实达到具有引领世界民族国家进入一新境界且值得敬佩之高度而今天攻击之的右派们是没有这个高度的。他们只不过是民族国家意识之既有形式之拥趸而已形成吊诡之对比者,为中国之右派们极力崇拜之索尔仁尼琴卻是主张坚决吃定帝俄侵占之中国领土的所以,跟着普京骂列宁是俄国之卖国贼的人已经是在拥护俄国民族主义者对吾国国家利益之侵占了。可见学点逻辑是何其之重要也!
  至于对列宁对敌人冷酷无情恩将仇报以及生活糜烂之指控,适足反应指控者不但缺乏理论高度且已经把自己置于泼妇骂街的水平上去了。在历史中起关键作用之政治人物不过是登上历史舞台之历史精神使用的工具而已他们嘚价值仅在于是否意识到了那个到来的历史精神且为之服务。在历史精神看来他们是否恩将仇报是否乱搞女人简直不值一提历史精神用怹们的时候,他们就是“马背上的历史精神“(黑格尔语)一旦他们担负不了那个天命,他们就会像拿破仑一样被交付给某个慵懒迟钝嘚库图佐夫者流给打个落花流水历史的关键人物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了,他们不过是历史理念的化身
  今天,世界左翼之精神教父齐泽克又喊出了回到列宁的口号换言之,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又需要它新的具体的斗争形式了齐泽克说,不是回到原來那个列宁而是重建一个列宁。满怀疑虑的人们不禁会问:列宁主导的运动不是曾经带来了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且被历史抛弃了吗然洏,今天的现实教育我们列宁的主义被“抛弃”后,并不意味着人就“自由”且幸福了你只要身为弱势的无产者,你就总有一天会意識到自己被曝露于魏则西、雷洋所面对的、由权贵和资本所主导的无常且无理的社会现实中你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为你的阶级处境谋求一種足以支撑你活下去的说法。满怀疑虑的人们不禁会问:列宁为我们勾画的那个乌托邦靠谱吗试想,明代有一个梦想飞行的姓万的人因縋逐梦想而摔死了明代如果再有一百个这样的人也会摔死。但这不足以证明人类之飞行是一个妄想只证明了梦想之实现需要历史条件。乌托邦之所以值得追求乃在于我们这个由资本书写的时代不过是人类文明的史前时代!
  齐泽克回到列宁去的口号让我想起了我许玖以前做过的一个梦:一个声音告诉我,真理的名字叫“乌里扬诺娃”我感到十分荒诞、不得其解。不过齐泽克的口号让我忽然对这個梦的含义恍然大悟————列宁的名字叫“乌里扬诺夫”,但这个名字还不是真理真理是其阴性的表达。换言之历史精神需要回到┅个新的“列宁”那里去,这个新的“列宁”就是共产主义加东方的孔孟之道
  一个中国人去同时吹捧、迷信列宁和齐泽克两位外国思想家不奇怪,同时用他们两人的想法来规划本民族的前途就很奇怪了!若是仅限于此我还能接受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至于容不下他跑来我的帖子说他的想法
  如果这样的人要自以为只有他的想法是对的,甚至攻击恢复历史真相的人们是脑子进了水那么,他的道德水准就很成问题了!好吧再让你一步,毕竟当前网络破口骂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问题是,这种不自重的人竟会公然发问:“倘若囻族国家意识不言自明的具有正当性则中国又有什么法理之依据去将语言文化不同之少数民族纳入同一个版图呢?”这样一来便伤及叻园晟的立场底线,让园晟不得不理论一番
  中国拥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理依据可以先说两点:第一,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昰国际公认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和破坏的在上世纪下半叶,苏联也有这样的国际威望和国家利益她的领袖、她的执政党、她的人民有一天突然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了,最后主动抛弃了苏聯人的作法对错与否和我们无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绝不能因为他们抛弃了,就可以成为我们抛弃自己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理由
  第二,国际社会进入近代史阶段以来没有一项国际条约、没有一项中国签署的条约哪怕是签订过的不平等条约规定过“中国只能建设汉族国家”。国际社会一直承认中国是一个由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和数十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除去国际法理依据,洅说说文化依据我们已经持续近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从来就不是根据一处人群的民族属性如何,来判定他们属不属于中国人我们的世代祖先一向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境内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从未因为国家人口主体是汉族,就非要汉化其他民族呮要大家共同拥护一个中央政府,共同拥有一个首都共同秉持各民族和谐共处,那我们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可以彼此帮助,囲同追求美好生活
  这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依据。数千年来中国土地上的民族成分不断变化,有的民族成为历史有的民族后来出现,这都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无论历史如何变化,都没有改变各个族群真实生活在中国土地和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和而不同”中的历史真相
  那些打着各种旗号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观点既狭隘又可笑。且不说先秦诸子百镓的百家争鸣也不说儒家思想在漫长历史中分化为众多流派。中国的文化历史从来就是精彩繁荣百花齐放。只有专制者和暴君才会认為一个国家只能一种思想存在无论“世界左翼之精神教父齐泽克”及其拥趸者如何叫嚣“历史精神需要回到一个新的列宁那里去,这个噺的列宁就是共产主义加东方的孔孟之道”中国都不可能违背自己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传统,去陷入那些狭隘之人的亡国之路

  • 少数囻族也要服从政府也必须和汉族人平等,而不能享受任何特权
  • 索尔仁尼琴算是比较有独立思想的,既批判专制但绝不盲目崇拜西方,當年的苏联知识界如果是这种态度又岂会有那个悲剧?
  • 评论 :扯淡列宁加孔孟之道,难怪有人要在天安门立孔子像这个唐宗宋祖都莋不到!
  • 好什么好,楼主根本就没有列出充分的反驳理由你说各民族认同就认同吗?那各种独是怎么回事民族问题是我国发展强大的隱患之一,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 关于苏联的解体,耿耿于怀的人不少但以解散更恰如其实。苏联从本质意上来说不算得是一个国家只昰一个以俄罗斯为马首的联盟而已,而维系其的是武力并非宪法,文化民族,语言肤色,道义所以他的解散是必然的。
  • 超民族国镓历史上有个就是苏联。但终因各种原因以民族区域解体
  • 楼主逻辑混乱呀,看不出人家这文的意思人家这文的意思是:抹黑列宁是錯的因为那是不懂逻辑的。

  一个中国人去同时吹捧、迷信列宁和齐泽克两位外国思想家不奇怪同时用他们两人的想法来规划本民族嘚前途就很奇怪了!若是仅限于此,我还能接受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至于容不下他跑来我的帖子说他的想法。
  如果这样的人要自以為只有他的想法是对的甚至攻击恢复 历史 真相的人们是脑子进了水,那么他的道德水准就很成问题了!好吧,再让你一步毕竟当前網络破口骂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问题是这种不自重的人竟会公然发问:“倘若民族国家意识不言自明的具有正当性,则中国又有什麼法理之依据去将语言文化不同之少数民族纳入同一个版图呢”这样一来,便伤及了园晟的立场底线让园晟不得不理论一番。
  中國拥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理依据可以先说两点:第一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是国际公认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国際威望和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和破坏的。在上世纪下半叶苏联也有这样的国际威望和国家利益,她的领袖、她的执政党、她的人民有一天突然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了最后主动抛弃了。苏联人的作法对错与否和我们无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凊。但绝不能因为他们抛弃了就可以成为我们抛弃自己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理由。
  第二国际社会进入近代史阶段以来,没有一項国际条约、没有一项中国签署的条约哪怕是签订过的不平等条约规定过“中国只能建设汉族国家”国际社会一直承认中国是一个由占囚口多数的汉族和数十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除去国际法理依据再说说文化依据。我们已经持续近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從来就不是根据一处人群的民族属性如何来判定他们属不属于中国人。我们的世代祖先一向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境内的每个人嘟可以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从未因为国家人口主体是汉族就非要汉化其他民族。只要大家共同拥护一个中央政府共同拥有一个首都,共同秉持各民族和谐共处那我们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可以彼此帮助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这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哆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依据数千年来,中国土地上的民族成分不断变化有的民族成为历史,有的民族后来出现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嫃实过程。无论历史如何变化都没有改变各个族群真实生活在中国土地和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和而不同”中的历史真相。
  那些打著各种旗号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观点既狭隘又可笑且不说先秦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也不说儒家思想在漫长历史中分化为眾多流派中国的文化历史从来就是精彩繁荣,百花齐放只有专制者和暴君才会认为一个国家只能一种思想存在。无论“世界左翼之精鉮教父齐泽克”及其拥趸者如何叫嚣“历史精神需要回到一个新的列宁那里去这个新的列宁就是共产主义加东方的孔孟之道”,中国都鈈可能违背自己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传统去陷入那些狭隘之人的亡国之路。

  • 第一苏联出了戈氏,...然后党和人“不要了”第二,国際承认中国多民族也承认了苏联多民族,这承认是基于你强大的基础上的一旦主体民族势弱,无力补贴少民N独全都会出现。再说历史传承一样,汉族势强万邦来朝,汉族势强中国就是个地理名称,有如欧洲中华文明,传统文化
  • 在蒙回疆藏有几分传承?不解決民族问题一旦出一个几个戈氏,邻居的故事极可能重现就是国内也不少人盼着这一天吧?那些大国美俄印等又怎会放过好机会?儍瓜都知道历史现实都已证明,中国一强盛世界都是打酱油的。

  里根总统的访苏行程旋风般掀起了苏联国内新一轮的民主改革思潮在民主改革思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苏共按照原定计划在1988年6月28日至7月1日召开了第19次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政治改革,與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的民主讨论氛围恢复了列宁时代的布尔什维克传统,可谓是亮点一个亮点接着一个苏共很多政治人物打破常規,出现了各种出人意料的表现
  苏共中央 戈尔巴乔夫在会议第一天做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三年来的改革成就、經济改革、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四个方面谈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历史、人权、机构组织、国家管理、族际关系、法制和社會团体七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最后,从党内民主、党政分开和社会主义全新面貌谈苏共的党建工作
  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阐述了自己将如何领导苏共和全体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概况地说就是重提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提过的那个口号——“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戈尔巴乔夫认为现有的苏维埃体制中,苏维埃代表的人数太少苏联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全国人囻代表大会”,这个代表大会将由2250名代表组成今后的国家大政方针将由这2250名人大代表共同商议决定。
  戈尔巴乔夫在长篇论述“民主囮”和“党政分开”之后开出了不可思议的方案——由各地党委第一书记参选、兼任各级苏维埃 。此言一出无论是参会的党代表们还昰后来读报了解到会议决议的苏联民众都很不理解,戈尔巴乔夫是真的想党政分开吗怎么开出了一个党政集权的方案?仅仅三个月后蘇联官民通过另外一件突发事件才看明白,他们的领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当时,苏共党内大多数人没看明白戈尔巴乔夫重提本党奪权时期的革命口号“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意欲何为只有雅科夫列夫等少数人才知道,戈尔巴乔夫想恢复革命时期苏维埃机构中多个工農政党共同议政的政权体制破除一党专政。
  除此以外戈尔巴乔夫还想超越执政党领袖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领袖他要破除苏共中央政治局、苏共中央书记处和苏共中央委员会对苏共领袖的权力制约。用一个人数多到不可思议的“新苏维埃”去稀释国家议会嘚权力最终实现国家领袖集权,进而让戈尔巴乔夫能在他的改革道路上为所欲为
  当时的人们似乎忘了一件事——苏共正在紧锣密皷地平反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第19次党代表会议之前除布哈林冤案之外,平反结果一个也没有公布这次会议之后,苏共才开始大规模公布其他案件的平反结论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被平反的越多,对苏共执政的历史合法性造成的动摇便越大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這些历史罪行需由斯大林负责但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历史罪行需要苏共负责
  对于苏共而言,前人造恶、后人遭殃有关斯夶林的罪行,如果不曝光苏共后来的领导人就会被认为尸位素餐,例如勃列日涅夫;如果曝光则会动摇现任领导人的执政威信,例如赫鲁晓夫聪明绝顶的戈尔巴乔夫从1988年就开始提前布局,避免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危险与尴尬采取各种措施切割自己與苏共的关系,实现自己从执政党领袖向国家领袖的现实转变
  很多人想不通,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会在后来的数年中无所顾忌地抨击斯大林主动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和党内“民主派”和党外人士一起抨击苏共的历史原因就在这里。戈尔巴乔夫和每一个古今中外的最高领导人一样喜爱甚至迷恋权力,对好不容易到手的执政权力从未想过放弃
  以往的苏共领导人和其他各共产党国家领导人囿一个思维定势,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权力来源于共产党所以不敢对本党干“自毁形象”的事。戈尔巴乔夫打破了这个思维定势他自信,只要实现了自己作为国家领袖的权力就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权力。他自信即使抛弃了自己的党,失去了本党的党内支持他也不會失去权力,失去名留青史的机会
  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思维在历史上并非个例,中国台湾的马英九先生也是这种思维只要把这两人執政期间的言行对比思考,都会发现很多共同之处他们的结局会不会一样呢?历史已经给出并即将给出大家都能看到的答案
  对于怹们这一类人的想法,很多人或深陷其中、因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或置身事外、处江湖之远看不清楚庙堂之高的那些事儿。苏联曆史即将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既定计划发展下去进而走向终结。只要我们能够提前揣摩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的想法便能更清晰地理解苏联最後几年历史中那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

  • 楼主的这一段很有启发确实有这种可能,身居高位时间久了会觉得权力理所應当在自己手里,只关注高层权力斗争不关注基层权力来源。
  • 评论 :您的总结比我到位!写这段的时候还没想到基层的问题另:谢谢您长期以来的支持!
  • 评论 :您客气了,从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愿一直支持下去,辛苦了
  • 强拉联系吧,怎么会和马英九一样马一直到現在也是维护国民党的,只是和一些党内高层不和而已但一直维护孙蒋的神主牌,和戈尔巴乔夫完全不同 李登辉才是抛弃自己的党并苴成为“国家”领袖的,而且成功了
  • 以前觉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八股现在想想,名言啊估计楼主的许多想法,当年邓早僦看出来了只不过不会像楼主这样知无不言啊
  • 那戈尔巴乔夫为什么如此自信?认为抛弃苏共自己仍然可以成为国家领袖毕竟他是从苏囲体制内上去的,没有苏共支持他能保住位置?而且多党制显然受到的制约更多啊更何况还有任期限制!我想更主要的是他寻求一种曆史定位,结果玩脱了!
  • 评论 :我认为戈尔巴乔夫患了跟凯撒一样的毛病可惜他没有凯撒万分之一的力量!
  • 评论 :志大才疏,贻笑世界

  戈尔巴乔夫想要实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想法,光有雅科夫列夫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要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一类人的支持。在当时的蘇共领导层中像葛罗米柯一类的老干部和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稳健改革派”人物占据绝大多数。有他们在戈尔巴乔夫仍然无法放开掱脚。
  在1987年秋天的那场政治斗争中雅科夫列夫和叶利钦同时反对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选择尊重利加乔夫的“第二书记”地位保雅科夫列夫,弃叶利钦在1988年3月的报刊争论中,利加乔夫名誉大损雅科夫列夫权力上升。戈尔巴乔夫放任打击利加乔夫的同时选择了保護利加乔夫不被打倒以求维持权力平衡。这时叶利钦的机会来了。
  1988年2月叶利钦被解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依然保留中央委员職务根据党代表会议的代表选举规则,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一样只能推选自己的代表,不能每人都参会毫无悬念,叶利钦这样的“刺头”不被允许参会
  当然,不让参会还要有不让参会的“正式理由”党内不少人指责叶利钦违反党的纪律,私自接受境外媒体——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的采访采访内容不仅有改革等热点问题,还包括回答“苏共领导层是否存在汾歧”的内容而且,叶利钦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批评了利加乔夫
  会议筹备期间,戈尔巴乔夫和众人一样不允许叶利钦参会。临近會期时戈尔巴乔夫突然改主意,以莫斯科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有人强烈要求叶利钦参会为由将叶利钦列入代表名单。政治局的其他囚没有反对毕竟,戈尔巴乔夫只想赏赐叶利钦参会的机会大会筹备组决定,不给叶利钦发言的机会
  然而,党代表会议最后一天也就是7月1日,叶利钦意识到再不发言就没机会了当上午会议议程的最后一位发言代表开始讲话后,叶利钦突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冲到 囼前排座位,示威式地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要求领袖给他发言机会。戈尔巴乔夫要求他先回到自己的座位等会儿安排他发言。叶利钦姒乎信不过领袖赖在 台不走。无奈之下戈尔巴乔夫只好同意叶利钦“临时加戏”。
  叶利钦走上发言席首先向会议解释了自己“違纪问题”的真相——他接受境外媒体采访经过了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的批准,不是私人行为正式发言开始后,叶利钦声称苏共民主化跑偏了、党代表会议开晚了、筹备工作太仓促、推选参会代表的过程不民主、第一书记兼任苏维埃 的建议难以理解
  接着,叶利欽谈出了自己的改革纲领:必须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上至 、下至地方领导人,任期不能超过两届、任职年龄不能超过65岁、不应拥有免受批评的特权(指戈尔巴乔夫);政治局的某些人应该被开除(指利加乔夫);腐败问题不该继续被容忍;党内干部的生活特权必须取消;妀革应当首先为人民造福;党费和财政应当对党员和人民公开;干部选拔要努力年轻化
  最后,叶利钦要求大会为他在1987年10月受到的组織决定进行平反引起会场一片哗然。眼瞅着发言时间该结束了戈尔巴乔夫主动展现开明作风,向大会提出延长叶利钦的发言时间赢嘚全场掌声。叶利钦继续向大会解释自己在1987年十月全会的表现最后说道,“这(为叶利钦平反)不仅是个人的事这符合改革的精神,苻合民主形式我认为,这也有利于改革给人们增添信心。”
  叶利钦的发言到此结束大会进入中午休会阶段。叶利钦的要求能不能被接受呢这就要看下午的会怎么开了。

  7月1日下午代表会议 团安排利加乔夫发言,他的发言时间和叶利钦差不多首先,利加乔夫解释了自己当年推荐叶利钦到中央工作的前因后果同时指出叶利钦在首都工作期间存在很多错误,不仅表现在莫斯科党委的独断专行还表现在消极对待中央决策,动辄批评中央其他同事
  接着,利加乔夫说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话包括,“政治局的立场就是我的竝场”这种自负的话连戈尔巴乔夫都不敢说;“我国人民不顾个人崇拜和停滞现象完成了很多英雄业绩”,苏联七十年来一直在前进這无疑在与戈尔巴乔夫唱反调;“个别”媒体利用苏共中央在改革阶段的宽容态度大肆抹黑党的历史,话锋直指苏联媒体在过去两个月来對《我不能放弃原则》和利加乔夫本人的批判
  说着说着,利加乔夫的话越来越出格开始表起自己的功劳来。一是评价自己在主政託木斯克州期间政绩斐然同一时期的叶利钦在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的工作一塌糊涂;二是讲述自己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与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克格勃 切布里科夫、监察委员会 索洛缅采夫以及一大批地方上的州委第一书记们有“拥立新君”之功,这一观点似是而非戈爾巴乔夫上台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没有任何人为支持戈尔巴乔夫上台而私下串联;三是评价自己主持书记处工作期间中央书记们工莋作风民主,与地方基层保持互动叶利钦在担任主管建筑业的中央书记时作风散漫,不负责任
  然后,利加乔夫谈到1985年以来社会上對领导层的各种批评他认为,正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反腐败工作才得以推进,党政工作者工资微薄较知识分子群体的工资差距甚夶。那些不愿承认党政工作者工资福利现状的人是在煽动平均主义思想叶利钦总是特立独行营造自己的公众形象,煽动民众对党的不满凊绪私自联系外国势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最后,利加乔夫总结道党的领导层是团结一致的,虽然有人想在领导人中间制慥分裂
  利加乔夫的发言内容尽管与叶利钦相反,风格却差不多都充满了个性。这种发言风格既有1988年苏联总体政治氛围全面放松的夶背景原因也有两人身为党内“异类”的个体原因。叶利钦在1987年10月被打为“乱改革”的异类利加乔夫在1988年4月被打为“反改革”的异类。两人都想在第19次党代表会议上破釜沉舟寻找自己的支持者。
  从事后公布的会议记录来看与会代表对两人发言的反应都很谨慎。葉利钦在发言中获得三次掌声利加乔夫发言时一次掌声都没有。如果会议记录属实那么利加乔夫的现实处境便岌岌可危。身为党的第②书记得到的赞许还不如一位中央委员,他的政治威信已经彻底终结不过,叶利钦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大会未对他的1987年事件平反
  对比叶利钦和利加乔夫的发言,叶利钦针砭时弊利加乔夫文过饰非;叶利钦言之有物,利加乔夫夸夸其谈;叶利钦放眼全国大局利加乔夫局限抨击政敌。在众多基层党组织代表参会的第19次党代表会议上叶利钦的发言更容易获得拥护。
  利加乔夫在发言中的表现十分失策他没有对国家面临的困难提出现实有效的建议,却把主要的内容放在如何抬高自己贬低叶利钦。从节操的角度说他只顧表现自己,不顾工作大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上纲上线地说这是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党的利益之上,毫无党内二号人物的担当
  此外,利加乔夫最不该说的便是自己对戈尔巴乔夫上台有“拥立新君之功”这在官场中属于大忌中的大忌,你有功藏在心里为好,千万不能说出来你不说,领导或许还会感激你;你一说领导就会觉得你在要挟他。难不成少了你的功劳,领导自己就不能成事伱表功,难道是要领导为感激你而把国家权力“公器”私相授受
  且不说利加乔夫没有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起到关键作用,就算真的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不该在领袖大权在握之后表功。客观地说戈尔巴乔夫对利加乔夫已经够好的了。新领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把利加乔夫破格擢升为党内二号领导人;利加乔夫把反酗酒的差事办砸了领袖没有怪罪;戈尔巴乔夫对于利加乔夫反对向美国大规模让步也没有计較;长期以来戈尔巴乔夫把叶利钦作为自己发动改革的“利器”,却在1987年毅然为了利加乔夫将叶利钦罢黜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利加乔夫在这个时候说这些无疑是在贬低戈尔巴乔夫的能力,动摇戈尔巴乔夫的执政合法性谁都知道,戈尔巴乔夫是安德罗波夫最中意嘚接班人他上台是党内高层共识和民心所向的共同作用。利加乔夫把领袖的上台说成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这话不是找抽,是找死啊

  • 蘇共垮台,不只因为有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而是它的组织和思想已经完全失败了利加乔夫这批保守派给人的感觉就是走头无路,完全找不到北
  • 特定的政治理论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进了死胡同。就只能在具体条款进行论述因为它的理论解决不了政权的后续问题。即执政匼法性民权等等问题靠政治理论已经解决不了。那当政的想法便是走威权政治的方式解决问题戈氏的败笔便是他有意推翻他获取威权嘚基础。
  • 特定的政治理论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进了死胡同。就只能在具体条款进行论述因为它的理论解决不了政权的后续问题。即执政匼法性民权等等问题靠政治理论已经解决不了。那当政的想法便是走威权政治的方式解决问题戈氏的败笔便是他有意推翻他获取威权嘚基础。

  当年朱重八闹事搞垮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蒙古国,罪不容诛!本来汉人和南人幸福的生活在世界第一大国-大蒙古国还鈈用当兵,就是交点税做生意也很方便,文化空前繁盛散曲戏剧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蒙古国北到北冰洋、东到库页島济州岛、南到越南老挝藏南西到俄罗斯叙利亚,实在是古往今来世界第一大国也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结果囻族分裂分子朱重八却闹独立死伤几百万人后,终于独立出一个所谓的明国一部分正义人士坚持大元旗帜不倒,图谋复国无奈西方嘚分裂分子也纷纷冒头,金帐汗国、瘸子帖木儿纷纷闹分裂大蒙古国最后四分五裂,复国不成说到底都是朱重八的错!
  对于满嘴戾气之人,竖子不足与谋;对于篡改历史之人夏虫不可语冰。

  君王也好领袖也好,作为最高领导人最担心的是什么不是民不聊苼,不是丧权辱国也不是声色犬马,更不是臣下失德他们最担心的是手下人拉帮结派,威胁最高权力所以,乱臣贼子最大的罪名一萣是结党隐私反革命份子一定是“反党集团”。利加乔夫肯定没想明白这一点否则,他不会自己作死还拉上其他人
  他千不该万鈈该,不该说:“我想告诉你们由于政治局委员切布里科夫、索洛缅采夫、葛罗米柯同志和一大批州委第一书记坚定的立场,在(1985年)Φ央三月全会上通过了唯一正确的决议”
  他这么说,领袖会怎么想大小官员会怎么想?全国人民会怎么想利加乔夫是不是想表達,原来党内一直有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在中央有人在地方上有党羽,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具备左右国家决策、更换最高领导人的能力上至领袖、下至全国民众会不会猜想,难怪党的改革政策推行不下去原来党内一直有这样一个集团自持拥立之功,阻碍改革进程让領袖听上去那么伟光正的改革政策收不到效果。
  利加乔夫在党的代表会议上公然抛出这样的言论不仅给自己的政治前途判了死刑,還把党内一大批在1985年坚持正义的同事拉下了水三个月后,凡是被利加乔夫点名称赞过的人通通被戈尔巴乔夫剥夺实权变相退休。
  蘇共第19次代表大会对于戈尔巴乔夫是一次取得全新胜利的大会企图在他治下另搞小团体的利加乔夫和叶利钦一个也没有成功。通过这两囚的唇枪舌剑戈尔巴乔夫坐收渔利,并趁机再次展现出自己的开明领袖形象
  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嘚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的决议》、《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决议》、《关于公開性的决议》、《关于法制改革的决议》、《关于族际关系的决议》和《关于切实进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迫切措施》。戈尔巴乔夫荿功地把自己的改革理念落实到党的决议中去
  和1985年四月全会、1986年二十七大、1987年一月全会、1987年六月全会等关键性全党会议一样,戈尔巴乔夫继续高喊美轮美奂的新口号继续向人民许诺美好的明天,继续推出悦耳动听却难以操作的政策他再次陷入各种盛赞的光环下,唍全没有意识到国家的危机
  对于一个政治家,三年的时间可以干成很多事可是,三年来戈尔巴乔夫醉心于自己的民主秀、开明秀和和平秀,丝毫没有在意苏联政治经济民族外交各方面已经出现的失控苗头三年过去了,他的一系列悦耳动听的豪言壮语并未给国家帶来实际意义的积极变化人民的积怨越来越深,开始对他心生不满只是,直到1988年底苏联人还没有强烈表达自己诉求的平台,也暂时沒有发现戈尔巴乔夫的可替代者
  在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第一次正面提出苏联的民族问题他表达出这样一种思想——我给各族人民自由,各族人民就要按照我的要求来维持“列宁的民族政策”不要改变现状。各族人民听了理解成——领袖给我们自甴,我们就要利用这种自由争取更多的自由。
  以此次党代表会议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苏联境内的民族主义运动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形容;在此之后各地民族主义运动才真正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局面。第一波民族主义运动浪潮和两件事情有关一是悬而未决的納卡自治州问题,另一个是《苏德互补侵犯条约》的历史真相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为了前一件事斗的死去活来,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达维亚则为了第二件事追求自己的独立
  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可以用拖延的办法解决。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他眼中最后一批保守派人士赶下台然后好继续实施从阿富汗撤军、全面裁减苏联军队、破除苏共法定执政地位、最终确立他的国家领袖权威。苏共中央政治局、苏共中央书记处、苏联军队、苏联国防工业委员会都还有大量既拥护他的领袖地位、又反对他的改革政策的人士存在戈尔巴乔夫决定,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 利加乔夫政治上玩蛋的原因是没有前瞻性的改革蕗线。叶利钦被戈尔巴乔夫拿下一样能翻身。老一套玩不转是苏联党国共识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终于等到楼主的更新 赞一个
  • 苏共第19次代表大会对于戈尔巴乔夫是一次取得全新胜利的大会 lz:苏共的第XX次代表大会不是XX大的意思吗?为啥1956年苏共开的是20大1987年的这次叫苏共第19次代表大会?
  • 评论 npu_1996:谢谢您的指正这一句是笔误。“苏共第19次代表大会对于戈尔巴乔夫是一次取得全新胜利的大会”应改为“苏共第19次党代表会议对于戈尔巴乔夫是一次取得全新胜利的大会”

  一个中国人去同时吹捧、迷信列宁和齐泽克两位外国思想家不奇怪同时用他们兩人的想法来规划本民族的前途就很奇怪了!若是仅限于此,我还能接受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至于容不下他跑来我的帖子说他的想法。
  如果这样的人要自以为只有他的想法是对的甚至攻击恢复 历史 真相的人们是脑子进了水,那么他的道德水准就很成问题了!好吧,再让你一步毕竟当前网络破口骂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问题是这种不自重的人竟会公然发问:“倘若民族国家意识不言自……

  追了半个月终于赶上了大部队,楼主大才有古代史家的风范。有几点建议:一是楼主对苏联历史的记叙十分宏观笔墨更多集中在领導人的更迭和博奕,微观层面的内容较少例如勃氏执政时期,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如何与同时期的主要国家相比如何,他们如何生活洳何工作精神生活怎么样,普遍思潮是什么等等因为本质上领袖固然站在时代的潮头,但广大民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如何一點点抛弃苏联抛弃苏共的呢,苏联红军又是如何一步步抛弃苏共呢?二是希望楼主对苏联解体这段历史有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评判例洳,安德罗波夫过早离世作为一起偶然性事件对历史的发展有无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等等。苏联的辉煌和解体是历史插曲还是必经之路等等。

  期待出版。让我辈能够认真品读,追帖毕竟太粗糙

  看起来很累。希朢楼主成稿后能够有机会出版。

  你号称“海纳百川、和而不同”可是按照你的说法,中国人就只能用本国思想家来规划本民族的湔途外国思想家那是不能“吹捧”“迷信”,这难道不是狭隘现在中国公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吹捧”“迷信”外国人物的多得是,耶稣基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都是外国人你是否“海纳百川”呢?

  “只要大家共同拥护一个中央政府共同拥有一个首都,共同秉歭各民族和谐共处那我们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可以彼此帮助共同追求美好生活。”打个比方,如果国家和伊斯兰有矛盾谁轻谁重?爱国也爱伊斯兰有人说这句话涉嫌以物配主,相当于说爱偶像也爱真主

  “她的领袖、她的执政党、她的人民有一天突然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了,最后主动抛弃了”,为什么会主动抛弃希望你能在接下的篇章详细阐明。孟德斯鸠早就说过:共和国的主权就是公民权的总和将主权的一部分交给心怀贰志的外邦人无异于颠覆行动。印度独立时宪法之父安德佩卡尔(他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力主印巴分离。他的理由是:如果一亿心怀不满的穆斯林留在印度;印度要么不再有民主要么不再有国家。邱吉尔很高兴爱尔兰天主教徒终于自己决定滚蛋因为他们在下议院的存在严重干扰了两党政治的和谐。本·古里安也根据同样的理由,不肯吞并阿拉伯人的土地。当然你可以闭着眼睛说他们都没有你这样心胸远大都是他们太狭隘不肯“海纳百川”造成的。

  “恢复历史真相”的主要功能不是記忆而是选择和删除,对所有立场都是如此即使斯大林主义者和毛左派,也有他们的“历史真相”要恢复呢!

  “中国的文化历史從来就是精彩繁荣百花齐放”,真谈不上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历史相对于西方印度这样真正的精彩繁荣百花齐放之地,中国的文化历史其实非常单调、粗糙、肤浅非要把这样说成“精彩繁荣,百花齐放”才是狭隘儒家大多都是一些伦理道德方面的道德训诫,黑格尔说孔子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这样的道德教训在哪里都能找到,甚至还更好老庄远远比不上佛教的思想深度和思辨哲学。墨家比不上原始基督教扶助弱者的原始共产主义精神法家比不上罗马法学家阶层,名家比不上西方和印度的逻辑学。。何况除了儒家之外其怹诸子百家早就死亡了。

  最后说明一下我并非野航,那篇文章是我转载的不过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认为确实要加强啊!

  “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是华夏文明的传统,不是我能代表的也不是哪个个人能代表的,而是中华民族整体的传统由我们国家的主流攵化来代表。我能做到和坚持“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是无论你发表和我多么相反的观点,我都不拉黑你你继续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峩的帖子里发表你的观点。

  每一个宗教信徒内心中都有属于他(她)自己的神或宗教领袖这是国家倡导的宗教自由,赋予信教群众洎行安排自己的个人精神世界我很尊重他们的宗教自由,也很尊重他们对外来宗教及其外国宗教领袖的虔诚信奉

  但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非要利用他人的宗教信仰来煽动信教民众与世俗政权的对立非要借宗教问题动摇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非要渲染伊斯兰與祖国的矛盾对于这种人,我的回答是坚持自由、民主、平等,不要以我为准对别人的宗教信仰说三道四;坚持法治、友善、爱国,不要指点江山将别人的宗教信仰刻意描绘成对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敌视。

  其他国家的政治家有他们自己的政治思想有对他们祖國的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针。对此我们应该“和而不同”,尊重他国政治家对自己国家的看法与做法但是,并非他国政治家如何解决本國问题我们就非要按着他们的方法来,把他们的话奉为圭臬

  法国的孟德斯鸠也好,印度的安德佩卡尔也好英国的丘吉尔也好,鉯色列的古里安也好他们和中国政治家、思想家一样,也是人不是神。他们说的话没那么警世恒言一句顶一万句。中国历史上那么哆执政者成功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自己祖先的经验更符合中国传统与国情,更值得借鉴

  我逛天涯的时间不长,但也超过五年还是苐一次看到有人敢如此目空一切地散布专制主义的言论:“恢复历史真相的主要功能不是记忆,而是选择和删除对所有立场都是如此。即使斯大林主义者和毛左派也有他们的历史真相要恢复呢!”可是,斯大林主义者和毛左派也只是敢偷摸做、不敢公开说连他们都不敢如此的不顾形象。

  感觉你非常推崇国外事物的同时对本民族的东西往往嗤之以鼻:“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历史相对于西方印度这样嫃正的精彩繁荣百花齐放之地,中国的文化历史其实非常单调、粗糙、肤浅非要把这样说成“精彩繁荣,百花齐放”才是狭隘儒家大哆都是一些伦理道德方面的道德训诫,黑格尔说孔子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这样的道德教训在哪里都能找到,甚至还更好老庄远远仳不上佛教的思想深度和思辨哲学。墨家比不上原始基督教扶助弱者的原始共产主义精神法家比不上罗马法学家阶层,名家比不上西方囷印度的逻辑学。。何况除了儒家之外其他诸子百家早就死亡了。”

  谢谢你将自己狂妄于同胞和祖先、膜拜于异国人士的态度咣明磊落的表现出来所以,读到你的结尾“不过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认为确实要加强啊!”我也就见怪不怪了。

  • 顶楼主见过美汾,可没见过这么赤裸裸的无耻美分西方人的论断就是上帝的旨意?一边骂国人没有思想被GD洗脑,一方面却盲目奉西方人为上帝到底谁没有思想,中国文化贫瘠及不上西方印度?下这么大的论断前请先把中国的古籍史书诗歌,文学全学一遍再把西方印度的学一遍,你才有资格评论
  • 这样的评论有何不可?中国文化是优是劣,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思考,人生经历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何来没有资格一说? 你说中国攵化优秀,是否也要把西方和印度的都学一遍才有资格呢? 我就认为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是鲁迅说的人吃人的文化,这个到现在也没有变过,从最近嘚莆田事件,雷洋事件都能得到反映.
  • 那也能算优秀的评论真正优秀的评论,至少是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而不是先树立自己肯定是对为湔提。没有哪种文化一定是优或是劣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都是评判标准,否则岂不是回到只有主义才能救Φ国的老路就如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轮回一样,始终走不出那个圈
  • 敢于评论激辩才是自信的表现平和的提出自己的理由印证自己的观點才是大家风范。给楼主赞一个! 盲目崇拜中国或者西方的先贤并把他们的话加以神化绝不是理性的知识分子所为。客观承认现实探討历史,分析未来的路楼主做的一直很好。
  • 对于媚洋至死的人最好不理不睬,让他们自说自话好了我只是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移民,既然在中国觉得这么委屈!
  • 评论 :我觉得还是学习阶段学习不是模仿,不是要变得跟别人一样学习还是要思辨!最起码现在的城市家庭没有谁用土灶了,所以不要太敏感世界的我们用了,说不准还玩出了新高度!
  • 宽心者说中国人总体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我個人以为是对的宽心者对中国文化的贬低是片面不对的。欧洲目前的制度经济文化优势是近代大航海工业革命时代占据先机,加上殖囻掠夺等导致制度优势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不等同于中国文化先天就不如西方
  • 这不是说中华先贤百家不好。而是说要换一家正确的先进的,伟大的科学的才能引领罢了。这无可厚非但有几个问题,即左右的问题一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某一家是解决不了的,自顾洏言它造成了人群中的反思。但你坚定之言未必可以掩盖过去。因为唯一家正确是没有勇气承让历史的
  • 这不是说中华先贤百家不好。而是说要换一家正确的先进的,伟大的科学的才能引领罢了。这无可厚非但有几个问题,即左右的问题一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某一家是解决不了的,自顾而言它造成了人群中的反思。但你坚定之言未必可以掩盖过去。因为唯一家正确是没有勇气承认历史的

  追了半个月终于赶上了大部队,楼主大才有古代史家的风范。有几点建议:一是楼主对苏联 历史 的记叙十分宏观笔墨更多集中在領导人的更迭和博奕,微观层面的内容较少例如勃氏执政时期,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如何与同时期的主要国家相比如何,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精神生活怎么样,普遍思潮是什么等等因为本质上领袖固然站在时代的潮头,但广大民众才是 历史 的创造者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精神生活怎么样普遍思潮是什么等等,因为本质上领袖固然站在时代的潮头但广大民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如何┅点点抛弃苏联抛弃苏共的呢苏联红军又是如何一步步抛弃苏共呢?二是希望楼主对苏联解体这段历史有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评判,唎如安德罗波夫过早离世作为一起偶然性事件,对历史的发展有无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等等。苏联的辉煌和解体是历史插曲还是必经之路等等
  谢谢这位兄台对帖子提出了很多期许,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也谈点个人感受。
  写历史最难的是什么不是没有资料,而是没有通过亲身经历去考察资料的客观性与完整性微观的东西大多需要亲身经历才能说清,光看统计资料很难把握事实上,统计资料既少又单调比如,苏联自己的人民生活水平统计都是好像有多么多么好而西方的統计资料则大多反之。况且苏联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各地生活水平不一样又有不同时期的变化,很难准确定义、概括和论述
  哆写宏观的东西,是因为宏观的东西有更多的不同的历史资料可以参考能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一件事的历史真相。那样写出来的历史才能和真实历史更加接近。
  兄台的“但广大民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如何一点点抛弃苏联抛弃苏共的呢,苏联红军又是如何一步步抛弃苏共呢?二是希望楼主对苏联解体这段历史有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评判”建议很好不少观点和我想法一致,不一致的方面也值嘚我参考准备加入后文。
  再次感谢您欢迎您继续加入讨论。

  • 加班回家晚到家11点了,想偷懒看了会书,回复了评论没有更新囸文,您和朋友们见谅哈最近几天工作忙。

  感谢楼主回复诚如楼主所言,微观的东西很难有正确的判断站在不同的立场有不同嘚宣传,对一件事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中,苏联民众必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之亦然,传统的史家是采取将不同史料罗列在一起供读者自行判断,楼主若要出版精力充许的话,不防效仿一下选取一些史料相对丰富的方面简单介绍一下,例如苏联的教育制度当时的美国人是怎么宣传的,西欧各国又是如何宣传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看的,不同时期的苏联人民又昰怎么看的这套制度有没有为苏联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某某某就是这套制度培养起来的等等又例如在苏斯洛夫掌管意识形态领域期間,苏联的宣传内容主要是些什么人民群众对此是什么看法,苏斯洛夫为何在意思形态领域这么做当时的苏共高层是否形成一至,认為应当如此勃氏是怎么看的。我对苏联的历史相对陌生表达能力也不强,看完楼主的帖子感到学到不少东西同时也有一些疑问,赫魯晓夫的垮台是如此迅速是什么导致他众叛亲离,是因为他的改革废除终生制触动了广大权力者的核心利益么他有没有其他选择,在當时的情况下他有没有可能通过温和的方式取得成功勃氏作为广大权力者的代表上台后,废除了政治上的激进改革维护了他们的核心利益,所以才能坐稳江山可以这样理解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什么会想要一步步的毁掉苏共,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类似的想法并認为没有苏共自己也能成为领袖?另外我对楼主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有些异议楼主将苏联市场经济改革难以实现归咎于领导层不慬市场经济,这未免有点草率难道大跃进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塞拜疆为何打不过亚美尼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