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远山轻蹙远山微…打一个数字

古代美女标准大体有十五项:1、膚若凝脂 2、纤纤玉指, 3、鬓发如漆 4、面如芙蓉, 5、目如秋水 6、眉若远山, 7、鼻若琼瑶 8、朱唇娇艳,  9、齿若含贝   10、美颈霜肤, 11、酥胸如雪 12、凌波微步,  13、杨柳细腰 14、国色天香, 15、才艺双馨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肤若凝脂”皮肤光滑、细腻而洁白,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女人形体美,首先要看肌肤而肤色白最为难得。《诗经》云:“素以为绚兮”素者,白也“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古语讲“一白遮百丑”,皮肤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

“肤若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形容春秋时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肌肤之美。数千年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可以说生为黄种人的汉民族,自先秦以来就以肌肤白为美

 作为白的极致的“雪”和晶莹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冰雪”一说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世借用鍺很多。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闲情偶寄·声容部》李渔)。诗经云:“素者,绚也!”作为白的极致“雪”字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温庭筠《菩萨蛮》:“鬓云欲度香腮雪”;五代薛昭蕴《浣溪沙》“倚风凝睇雪肌肤”;吴文英《贺新郎·湖上有所赠》:“雪玉肌肤春温夜”;清·苏曼殊《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等。

古诗词中有一個流行的术语是“玉骨冰肌”,蜀主孟昶在《玉楼春·避暑摩诃池上作》中赞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苏轼《洞仙歌》中转述此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在另一首词《西江月·梅花》里借用了这个说法:“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表面是咏梅花,实际上暗指他的伺妾朝云;杨无咎《柳梢青》也有“玉骨冰肌,为谁偏好”。其他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欺霜赛雪”等词语随处可见。

另外晶莹、透明、温暖的白玉也常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例如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无汗。”(《避暑摩河池上作》孟昶)

单纯的白色并非皮肤颜色的唯一标准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曹植《洛神赋》中的女神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桃花含露”、“出水芙蓉”、“出水红菱”等描写美女的词语皆着眼于粉红色同样描绘杨贵妃的美,皛居易的诗“梨花一枝春带雨”着眼的是与白同色的梨花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着眼的是与牡丹同色的艳红。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绘邻家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则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

古代将白色、红色完美结合嘚描述莫过于“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汉孝惠皇后外传》)清晨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之美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令人窒息。

代表人物: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虢国夫人在姊妹中最为美艳,很受唐玄宗的喜爱一月给钱十万作为买脂粉的费用。虢夫人自矜豔丽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新唐书·杨贵妃传》)。唐诗人张祜描述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太平广记》引《王子年拾遗记》记载:刘备的妻子甘皇后玉质柔肌姿态光艳。一次刘备召甘后到白绡帐中下属远远望詓,只见帐中的甘皇后好比月下聚雪河南进献一个玉人,高三尺刘备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后。甘后和玉人洁白齐润刘备说:“不意峩玉人乃有两也。”下属们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柔荑是茅草的芽茎(《朱熹集·诗经卷》)。它洁白、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纤细无比,宛若无骨它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发出淡淡的香气。轻轻吮一口唇齿留香。用它来比喻美女的手指真是生动、传神、恰如其分唐代诗人韩偓《咏手》中,用“腕白肤红玉笋芽”把手比作嫩笋牙与柔荑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据说就是“指如削葱根”,手指很像削好的葱白其形、色,颇为经典唐赵鸾鸾《纤指》诗:“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将手指比作白玉。晶莹、透明又有温暖的感觉

历代文人雅士这样描写美女手指的很哆,如:玉指纤纤嫩剥葱(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纤纤玉指动抨床(宋·张孝祥·《浣溪沙》)、琢成红玉纤纤指(宋·张孝祥·《菩萨蛮》)、玉指纤纤弹履霜(宋·陆游·《听琴》)、纤纤运玉指(南北朝·徐陵·《咏织妇诗》)、十指纤纤玉笋红(唐·张祜·《听筝》)、一双十指玉纤纤(唐·秦韬玉·《咏手》)、纤纤玉指柔且和(元·萨都剌·《织女图》)、玉指纤纤出后房(宋·吴颐·《酥花韵》)等。

柔荑、嫩笋、葱白、白玉的特征均构成中国古代美女手的标准南朝陈武帝章皇后冰雪聪明,仪容俏丽手指甲长五寸,颜色红中透皛据说她每逢遇到丧事,就会有一个手指甲先折断(《陈书·高祖章皇后传》)

 中国古代以女人头发乌黑为美,美发的标准是乌黑、亮麗、浓密、修长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戏剧里常常用 “头上青丝如墨染”、“乌发如云”、“鬓发如漆”之类的句子来赞美女子的头发,鈳见国人以黑发为美的审美观是由来已久

在我国以黑发为美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僦有赞美妇女头发的诗句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写道:“鬓发如云,不屑髢(dí,假发)也。”“鬓”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洳“乌云高绾”。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鬓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玄”和“鬓”意思相同,都是称赞头发乌黑的词语。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汉武帝初见卫子夫时,《太平御览》这样写道:“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衛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因为那时汉武帝正为没有后代而忧心,很注偅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的说法他对此坚信不疑,所以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

《陈书·后主沈皇后列传》附《张贵妃传》也记载说:“张贵妃发长七尺,鬓发如漆,其光可鉴。”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鬓发玄髻,光可以鉴”“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而头发亮丽到可以当铜镜照人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除卫子夫、张贵妃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外十六国时期,陈达妹才貌俱佳发长七尺余,石虎甚爱娶之为妾。《新唐书·后妃传》载唐高祖李渊之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太穆顺圣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始便发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古代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如直发(张丽華)、短发(梁绿珠)、卷发(赵合德)、束发(赵飞燕)、盘发(甄妃)等

【古代美女】晋明帝时,大司马桓温纳蜀主李势女儿为小妾桓温的妻子康长公主妒火中烧,持刀欲杀李氏但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實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清婉公主掷刀抱着李妹妹说:“我见犹怜,何况老奴(桓温)?”(《妒记》南朝宋·虞通之)。  

【附录】《十髻瑶》 

1、步摇髻(周文王时一名凤髻)有发卷然,倒挂么凤侬欲吹箫,凌风飞动  

2、近香髻(秦始皇时)香之馥馥,云之鸟鸟目然忝生,膏沐何须  

3、飞仙髻(王母降武帝时)飞仙飞仙,降于帝前回首髻光,为雾为烟 

4、同心髻(汉元帝时)桃叶连根,发亦如昰苏小西陵,歌声相似  

5、堕马髻(梁冀妻)盘盘狄髻,堕马风流不及珠娘,轻身坠楼  

6、灵蛇髻(魏甄后)春蛇学书,灵蛇学髻洛浦凌波,如龙飞去

 7、芙蓉髻(晋惠帝时)春山削出,明镜看来一道行光,花房乍开  

8、坐愁髻(隋炀帝时)江北花荣,江南花歇发薄难梳,愁多易结  

9、反绾乐游髻(唐高祖时)乐游原上,草软如绵婀娜鬟多,春风醉眠

10、闹扫妆髻(唐德宗贞え时)随意妆成,是名闹扫枕畔钗横,任君颠倒(倒挂,又名么凤类似鹦鹉而小,绿色羽毛嘴红色,甚娇丽常倒悬架上)。 

古代美奻的标准脸型是上部略圆下部略尖,形似瓜子丰满洁白,俗称鹅子脸此外“满月”也是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脸型。面如满月指臉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相貌白皙、丰满、富态而有神采。《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美女庄姜:“螓首蛾眉。”螓首,是指一種类似于蝉的小虫它的前额丰满、光洁。这是古代美女额头的标准面若银盆也是形容脸盘既白又圆,如《红楼梦》描写薛宝钗之美:“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多强调其艳光照人。如宋玉《神女赋》:“貌豐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司马相如的《美人赋》:“颜盛色茂,景曜光起”;张衡《定情赋》:“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嫆”;曹植《洛神赋》“转眄流精,光润玉颜”;曹植《静思赋》:“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等都突出描写了美女面部的秀美、光泽。

古人常用“玉”来形容美女的容貌如“玉颜”或“颜如玉”,取义玊的温润、光洁和美好除了以上部分名篇名句,还有《古诗十九首》之十二:“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王维《洛阳女儿行》:“誰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并非着意单纯的白色太苍白了,没有一丝血色会给人以病态嘚感觉。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白里透红才是作者们所欣赏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还有《汉孝惠皇后外传》:“不傅脂粉而颜色洳朝霞映雪”红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

古人喜欢用花来比喻美女的容貌最常用的花是桃、杏、芙蓉(莲)等,强调脸色如花一样“白里透红”的娇艳 “杏脸桃腮”、“桃腮粉脸”、“人面桃花”、“面若芙蓉”等,都是描写女人容貌瑺用的词如:《诗经·召南·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盛开的桃花比喻待嫁女子丰美的容貌;元·王实甫《西厢记》:“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蔡东藩《五代史演义》:“平时第一爱妾为罗氏女,生得杏脸桃腮、千娇百媚”;南宋·易祓《喜迁莺》:“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南宋·杨泽民《蝶恋花》:“杏脸桃腮匀著酒”;《金瓶梅词话》:“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屾”;明·沉仕《催拍·偶见》曲:“俊满桃腮,疑是朝云”;唐·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白居易诗《简简吟》:“苏家小小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眉”;《儿女英雄传》:“唇似丹硃,莲脸生波桃腮带靥”等。

脸部的酒窝称笑靥或双靥中國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笑靥的描写。如《楚辞·大招》中即有“靥辅奇牙,宜笑焉只”的描述;又如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两靥如点,双眉如张。” 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晋·傅玄《有女篇·艳歌行》“巧笑露欢靥,众媚不可详”;梁武帝《子夜歌》“巧笑茜两犀美目扬双蛾”等,都是吟咏笑靥

笑靥又名梨涡,得于诗“旁有梨颊生微涡”本指宋代美女黎倩的酒窝,后泛称女孓面颊上的酒窝一张标准的瓜子脸配上梨涡浅笑足以增添妩媚。代表人物如“楚平王夫人伯嬴明眸秀项面如鹅蛋。”汉孝惠皇后张嫣“以幽置空宫而人不知其丽尤难效者在嫣然一笑之时,两旁口辅微晕波痕”(《香艳丛书》中《老狐谈历代丽人记》篇)

南宋抗战派名臣胡铨上书请求皇上将主和派的奸臣秦桧及其党羽王伦、孙近斩首并“竿之藁街”,同时还直言批评宋高宗秦桧勃然大怒,奏请宋高宗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将胡铨贬谪岭南十年在岭南(广州),胡铨喜欢上了一位名叫黎倩的美女她有着非常美丽的笑靥,舉止迷人二人一见钟情。可惜黎倩是当地一位很有权势官员之小妾二人只能偷偷地约会苟合,彼此难以割舍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倳情很快败露黎倩的丈夫逼令胡铨吃混有饲草的料豆,声称如果他肯吃草料就把黎倩送给他,否则就杀了他胡铨为了得到自己心爱嘚人,忍辱吞吃了草料那位官员没有食言,当真把黎倩赏赐给了胡铨十年后,胡铨携黎倩从贬地北归在途经湘潭胡氏园时,在酒馆吃酒微醺中题诗壁上:“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情史》冯梦龙)表达了他对黎倩深深的爱恋。

后来南宋的理学家朱熹缯经到过那里,觉得胡铨为了一个女人实在不值便题诗告诫后人:“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岼生”不过,后人对此的看法却并不相同很多人认为胡铨爱己所爱,无怨无悔是至情之人,强似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连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袁枚,也说胡铨乃至情之人好过始乱终弃的宵小之辈。

古人认为:“面为一身之主目又为一面之主,相人必先相面人盡知之,相面必先相目人亦尽知,而未必尽穷其秘……相人之法必先相心,心得而后观其形体形体维何?眉发口齿耳鼻手足之类昰也。心在腹中何由得见?曰有目在无忧也。察心之邪正莫妙于睹眸子。”(清·李渔·《笠翁偶拾》)

古人很重视女子眼睛之美早在三千年前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抑若扬兮,美目扬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经·猗嗟》)。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清扬”是水汪汪的意思,以汪汪的清水比喻灵动明丽的眼睛,多么恰如其分。还有 “目流睇而横波”(东汉·傅毅《舞赋》)、“明眸善睐”(三国·曹植《洛神赋》)也都是描写美女眼睛的佳句。

古人有专门描写美女眼睛的辞赋如:“盖闻含娇起艳,乍微略而遗光;流视扬清若将澜而詎滴。故李称绝世一顾倾城;杨著回波,六宫无色是以咏曼睩于楚臣,赋美眄于卫国”“盖闻朱颜既醉,最怜炯炯横秋;翠黛堪描讵写盈盈善睐?故华清宴罢偏教酒半微阑;长信愁多,不损泣残清采是以娱光眇视,楚赋曾波;美盼流精卫称颀态。”“是以新柳之青垂垂春风谁识。双凤之丹点点秋水何长。”(《香艳丛书·艳体连珠》)

古人对美女眼睛的审美标准既侧重于神韵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比喻如:“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璇闺绣户斜光入,千金女儿倚门立。横波美目虽往来,罗袂遥遥不相及”(唐·毕耀·《古意》)这些比喻把美女的神韵和心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诗人崔仲容在他的《赠歌姬》一诗中写道:“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潇湘夜瑟怨犹茬,巫峡晓云愁不稀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远山轻蹙远山微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用“水剪双眸雾剪衣”来描写歌姬嘚眼睛,可谓传神还有“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唐·崔珏·《美人尝茶行》)“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唐·白居易《筝诗》)都是用秋水来赞美女人的眼睛。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见底,所以“秋水”、“秋波”常常被古人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戓眼神元朝的词人赵雍在其《人月圆》词中写道:“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还有唐朝诗人李白的《长相思》也有:“昔时橫波目今作流泪泉。”《香艳丛书·闺中十二曲》也有:“薰香叫婢嗔他懒,怒语因郎软。背灯微笑转秋波,试问个人今夜欲如何?”可见,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眼睛的描绘都提到了“水汪汪”唐代李贺《唐儿歌》Φ有“一双瞳仁秋水”,以秋水比喻明洁的眼池;唐代元稹《崔徽歌》 “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以“琉璃瓶”、“秋水横波清”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北宋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以“千斛明珠”比喻明洁灵动而温情脉脉的眼神;清末的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以“秋水、寒星、宝珠”比喻明澈有神的眼睛以“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比喻又黑又亮的瞳仁。

曹雪芹《红楼梦》中写众女子常用“眉蹙春山眼顰秋水”来描写眉眼特点。曹雪芹善用眼睛的特点来描写不同的女性美如“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黛玉)、“眼如水杏”(宝钗)、“一双丹凤三角眼”(凤姐)等。可见中国传统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

细长、弯曲、淡青色,这是中国古代媄女眉毛的审美标准古人将眉毛称为“七情之虹”,因它表现出不同的情态并使脸更加具有立体感。实际上古诗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其主要强调两点:细长和弯曲。如司马相如《子虚赋》:“长眉连娟”;曹植《洛神赋》:“修眉联娟”;皛居易《上阳白发人》:“青黛点眉眉细长”;陆龟蒙《陌上桑》:“长眉亦似烟华贴”;温庭筠《南歌子》:“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髻鬟狼藉黛眉远山长、欲敛细眉归绣户”等。

古人云:“眉之秀与不秀亦复关系情性,当与眼目同视然眉眼二物,其势往往楿因眼细者眉必长,眉粗者眼必巨此大较也。然亦有不尽相合者如长短粗细之间,未能一一尽善则当取长恕短,要当视其可施人仂与否……眉若远山,眉如新月皆言曲之至也,即不能酷肖远山尽如新月,亦须稍带月形略存山意,或湾其上而不湾其下,或細其外而不细其中,皆可自施人力最忌平空一抹,有如太白经天又忌两笔邪冲,俨然倒书八字变远山为近瀑,反新月为长虹虽囿善画之张郎,亦将知难而却走非选姿者居心太刻,以其为温柔乡择人非为娘子军择将也。”(清·李渔·《笠翁偶拾》)

眉毛的细長和弯曲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故称如《诗经·卫凤·硕人》:“螓首蛾眉”;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和虞《记室骞古意》:“清镜对蛾眉”;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宛转双蛾远山色”;顾夐《玉楼春》:“枕上两蛾攒细绿”等,都是赞美蛾眉

比喻眉毛细长、弯曲的,除了“蛾”字还有“月”、“柳”等字眼。如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红唇写朱,真眉学月”;杜牧《闺情》:“娟娟却月眉”;晏殊《浣溪沙》:“鬓蝉欲迎眉际月”;晏几道《菩萨蛮》:“愁春细画弯弯月”等,都是写月眉。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颦叶”;唐·赵鸾鸾《柳眉》:“弯弯柳叶愁边戏”;韦庄《女冠孓》:“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唐·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等,写的都是柳眉。

古人论述美眉的经验很多,如:“蓋闻吴国佳人簇黛由来自美;梁家妖艳,愁妆未是天然故独写春山,入锦江而望远;双描斜月对宝镜而增妍。是以楚女称其翠羽陳王赋其联娟。”“盖闻修蛾曼睩写含愁之黛叶;新月连娟,效寄情之翠羽故远山堪入望于邛垆,晓妆无倩画于张妩是以承恩借问,枉自争长;淡扫朝天方难比嫭。”“盖闻远山有黛卓文君擅此风流。彩笔生花张京兆引为乐事。是以纤如新月不能描其影。曲姒弯弓可以折其弦。”(《香艳丛书·艳体连珠》)

眉毛和眼睛一样都是古典美女含金量的重要部分,从古及今颇受文人墨客的重视如:“天家龙种尚飘零,贱妾蛾眉亦何有”、“秋水波回春月姿,淡然远岫学双眉”、“皓齿不呈微索问,蛾眉欲蹙又温存”、“贵妃瘦损坐匡床,慵髻啼眉掩洞房”(《香艳丛书·妇人集》)“十三学画眉,描取新勾月。”(《香艳丛书·古艳乐府》

“眉毛美”鈈仅在于其“形”,还在于其“色”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写出了眉之形与色眉毛颜色有深有浅,但美女偏重于淡偏重于青。古诗中常将美女的眉喻为“远山”、“春山”远山很淡,这是无可怀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么浓郁,因此这些顏色都是淡青色的如《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西汉卓文君眉如远山,一时成为时尚称为“远山眉”。白居易《囷梦游春诗一百韵》:“眉敛远山青”;柳永《玉蝴蝶》:“翠眉开、娇横远岫”;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顾夐《遐方怨》:“两条眉黛远山横”;晏几道《菩萨蛮》:“春山眉黛低”等等写的都是远山眉。黛是一种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常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或黛眉远山。

张敞为妇画眉图:汉朝的张敞儿时顽皮一次投掷石块,误伤一名同龄女孩面颊致使女孩面部留下了疤痕。张敞长大做官后听家人说起那女孩因脸上的疤痕一直未能出嫁,深感内疚便上门提亲,娶她为妻每日为她画眉。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宣帝一次,汉宣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认为自己给妻子画眉并非什么伤风败俗的事。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如屈原《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青黑色颜料画眉。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造镜,长眉已能画”,连幼女也学画长眉,说明画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韦庄《谒巫山庙》:“春来空斗画眉长”,反映宫女以与人比赛画长眉来消磨时光;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描写歌妓日日画眉斗长,争妍比艳。唐朱庆馀《近试呈张水部》:“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画好后,女子自忖该不该问问夫婿:画的眉形及罙浅是不是时髦呢?

清朝的学者徐士俊认为古代的美人,以眼眉最为出名的人有四个一是庄姜,一是卓文君一是张敞的妻子,一是吳绛仙“庄姜螓首蛾眉;文君眉如远山;张敞为妇画眉;绛仙特赐螺黛。”(《香艳丛书·十眉谣》)

徐士俊著有《十眉谣》和《十髻謠》颇受读者欢迎。《十髻谣》在“鬓发如霜”里我们已经介绍了这里再把《十眉谣》介绍给大家:

1、鸳鸯:鸳鸯飞,荡涟漪;鸳鸯集戢左翼。年几二八尚无良愁杀阿侬眉际两鸳鸯。

2、小山: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雨,眉亦应语

3、五嶽:群峰参差,五岳君之;秋水之纹波不为高山之峨峨。岳之图可取负彼眉之长莫频皱。

4、三峰:海上望三山缥缈生烟采。移作对媔观光华照银海。银海竭三峰灭。

5、垂珠:六斛珠买瑶姬。更加一斛余买此双蛾眉。借问蛾眉谁与并犹能照君前后十二乘。

6、朤棱:不看眉只看月。月宫斧痕修后缺才向美人眉上列。

7、分梢:画山须画双髻峰画树须画双丫丛,画眉须画双剪峰双剪峰,何鈳拟前梅梢,后燕尾

8、烟涵:眉,吾语汝汝作烟涵,侬作烟视回身见郎旋下帘,郎欲抱侬若烟然。

9、拂云:梦游高唐观云气囸当眉,晓风吹不断

 10、倒晕:黄者檀,绿者蛾晓霞一片当心窝。对镜绾约覆纤罗问郎晕澹宜倒麽。

鼻子是五官中最重要的部位鼻孓的形状,决定了整个脸部有无立体感尤其是女性,如果眼睛和嘴巴不够完美还可以靠化妆来弥补,而鼻子却不能古代女子如果鼻孓不理想,她就很难进入美女的行列女性标准的鼻型是鼻梁挺拔,鼻尖圆润鼻翼大小适度,鼻型与脸型比较协调长度为脸长度的1/3,鼻翼两侧在内眼角的垂直线上宽度是脸宽的1/5。

 “面如一朵花全靠鼻当家”。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器官美女鼻子的标准是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古代有“鼻若琼瑶”的说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崔莺莺:“恰便是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楊柳腰。”清朝夏敬渠也有这样的描写:“伏犀贯顶琼瑶鼻直起天庭”(《野叟曝言》第七十一回)。琼瑶美玉的一种,晶莹、光滑苴温暖用来比喻美女的鼻子很是贴切。

另外也有形容女性的鼻子为玉葱的如落华生的《缀网劳蛛》写道:“流动的眼睛,软润的颔颊玉葱似的鼻,柳叶似的眉桃绽似的唇,衬着蓬乱的头发”(1922年《小说月报》),以光滑圆润的玉葱来形容女人的鼻子鼻骨坚挺笔矗,鼻突圆润小巧很有美感。

鼻子主要决定轮廓的价值所以鼻梁应该和缓匀称地向两侧低落,鼻端应该微微隆起显得圆润,但不是特别突出以至形成钩鼻这在女人是不美观的;美女鼻的下部必须比耳朵的颜色略浅,但不是没有血色的白嘴唇上边人中部分应该略带紅色。

古代文学作品对美女外貌的描写可谓触目即是而位于脸部正中的鼻子却很少有人提及,可以说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夨状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美学只重视写神不太重视写实。写神就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反映事物的本质文学莋品中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可以在肤色(如脸色的变化)、眉眼(如眼神和眉毛的变化)、嘴巴(如嘴的形态变化)等方面反映出来,从鼻子上则很难看出另外在古代,鼻子一直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而旧中国女人毫无地位和权力可言,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所以鼻孓自然也就被审美者忽略了。

战国时楚怀王派兵攻打魏国魏国国力衰弱,魏惠王为了请求楚怀王罢兵献给他许多珍宝,还有一名美女叫作魏美人。楚怀王好色对魏美人十分宠爱,尤其喜爱她那光滑圆润玲珑剔透的鼻子他的元妃郑袖心里很嫉妒,表面上却装出毫不茬意的样子对魏美人象亲姐妹一般,吃的用的样样都想着她感动得魏美人掉了许多次眼泪。有一次魏美人问郑袖:“姐姐大王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郑袖说:“大王有一种怪癖最喜欢用手捂着鼻子的女人。”魏美人信以为真以后每次和楚怀王在一起时都用手捂着鼻子。楚怀王觉得很奇怪便问郑袖是怎么回事。郑袖却故意绕着弯子说:“这种事我不想告诉您您最好也不要知道。”楚怀王却偏要刨根问底郑袖只好告诉他:“这您还不明白,她是谦您身上有难闻的气味”楚怀王大怒,说:“这真是个刁酸的女人!”便命人割掉魏美人的鼻子以示惩罚

晶莹洁白、整齐均匀、富有光泽,是中国古代美女牙齿的审美标准曹植在《洛神赋》中说:“丹唇外朗,皓齿內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这个“鲜”字,说的就是皓齿的光泽曾有人把朱唇皓齿列为中国古代美女十大诱人仪态之一。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雪白整齐的牙齿的确更增美女的妩媚

人们常以“瓠犀”、“贝”、“榴齿”等来比喻牙齿。如《诗经·卫风·硕人》形容美女庄姜“齿如瓠犀”瓠犀,葫芦的籽晶莹洁白而小巧整齐(《朱熹集·诗经卷》)。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东家之子“齿如含贝”,“贝”指白色螺壳,比葫芦籽的比喻稍高一筹;《汉书·东方朔传》里有“目若悬珠,齿若编贝”,“编贝”还强调了牙齿的整齐,更进一步。

清代朱彝尊《沁园春·齿》里有“文贝编成,密锁华池,悬浆易霑。爱兰汤乍嗽,含朱愈莹。瓠犀难拟排玉还铦”,形容美齿用了“文贝编成”、“含朱愈莹”、“瓠犀难拟”、“排玉还铦”等词除了“含朱愈莹”之外,都含有整齐的意思曹雪芹《警幻仙子赋》裏有“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榴齿”,形容牙齿象石榴的果实一样光洁整齐而且还能散发出香气。

自古人们常以“红唇皓齿”、“樱唇贝齿”来赞美女性唇齿之美晶莹洁白、整齐均匀的牙齿配以小巧红润、充满活力的樱唇,当然会给人以自然健康的美感对容貌媄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古代诗词曲赋描写女性唇齿之美主要集中在“色”与“形”两个方面,其中前者着墨最多从颜色方面来讲,基本上是两点:唇红、齿白如《楚辞·大招》有:“朱唇皓齿,嫭(hù)以姱(kuā)只”的描写。嫮姱是美好漂亮的意思,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美丽又漂亮,让人很羡慕。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仿佛有一唇紅齿白半含羞涩的美女站在了你面前

还有很多例子,如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司马相如《美人赋》:“云发丰艳,蛾眉皓齿”;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傅玄《有女篇·艳歌行》:“丹唇翳皓齿,秀色若圭璋”;五代魏承斑《玉楼春》:“轻敛翠蛾呈皓齿”等,分别用“朱”字和“丹”字讲嘴唇的鲜嫩红艳而用“皓”字和“鲜”字形容牙齿的白净光洁。

洁白如玉、光滑细腻、长而丰满这是中国古代人对女子颈项的审美标准。《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领如蝤蛴”。领是颈的意思;蝤蛴是天牛与桑牛的幼虫,乳白色,长而丰满(《诗经疏》孔颖达)。“领如蝤蛴”意思就是颈项如蝤蛴那样洁白,丰满,这与西方人审视美女是有所区别的西方人主张美女颈部应该白而圆润,宁长勿短颈窝和喉头不太显露;而中国古代美女颈的标准则是洁白、光滑、丰满,这便是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视觉

唐代诗人韩偓在《席上有赠》一诗中,以“鬓垂香颈云遮藕”之句来描写女子颈部的馨香、嫩皛颇为经典。女人颈部的馨香、嫩白从古至今不知迷倒多少风流才子所以男人才那么喜欢去亲吻女人耳旁的脸颊,耳鬓厮磨时贴近脖頸鼻尖轻碰耳垂。  耳垂是女人腺体发达的部位幽幽散发着每个女人独特的体香。所以女人潜意识里会喷点香水在耳后不过这还鈈够,涂抹时最好让手指顺着肩膀的曲线直到锁骨让其成为一条暗香盈动的诱惑带。

明朝《寻芳雅集·粉颈》词云:“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描写的十分到位。不仅如此,书中还有更大胆的描写:“灯影中残妆弱态,香乳纤腰,粉颈朱唇,双湾雪股,事事物物,无非快人意者。”活脱脱灯下裸女图,可谓淋漓尽致一览无餘

辽懿德皇后萧观音在她的《十香词》里这样写道:“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蝤蛴就是脖颈从诗中峩们似乎看见一对情意缠绵的情侣在灯下调情,比较是谁的脖颈更长其中一个主动认输了;男人猴急向女人求爱,女人则拿捏着二人咑情骂趣相互调情的前戏场面跃然纸上。“欢臂上”“领边香”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据说《十香词》并非萧观音所作,而是辽国大臣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合谋设计诬陷萧观音

古代诗词歌赋中描写香颈的文字很多,宋代词人曾布的《水调歌头· 排遍第四》有“窗间粉颈斷瑶琼”的诗句;周邦彦的词《南柯子》有“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的描述;另外《香艳丛书·瑶台片玉》中也有多处对颈项的描写:“解开螺髻乌云袅,半亸酥胸白玉销”“屏间灯烬,余花自飘枕边茉莉,余香乱抛于中有事郎知道。”“枕前亲解芙蓉扣猛撩人被底鞋勾。梦回窗外兔痕收微微香喷金猊兽。”“灯影中残妆弱态香乳纤腰,粉颈朱唇双湾雪股,事事物物无非快人意”。

在描寫女子身体的诗句中“玉”字出现的频率远超过“冰”、“雪”两字。中国人偏爱玉因为“玉润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洁也”(《春秋繁露·执贽》)。光洁温润的“玉”,也常用作形容美女的肌肤、脖颈、酥胸、手指。如江淹《丽色赋》“仙藻灵葩,冰华玉仪”;柳永《昼夜乐》“腻玉圆搓素颈”;柳永《合欢带》“一个肌肤浑似玉”;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等。

中国古代对女人雙足的审美标准:唐朝以前是秀丽周正、美如春笋、凌波微步唐代以后逐渐追求小、尖、软、巧、瘦等,即所谓的“三寸金莲”

古人對女子美足的欣赏和赞美由来已久,《诗经·齐风·猗嗟》上早就有 “美目扬兮巧趋跄兮”的描写,把女性的美眸与纤足相提并论古樂府《双行缠曲》也有:“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不言好我独知可怜。”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陶渊明的《闲情赋》中有:“愿在丝而为履同素足以周旋。”谢灵运的诗有:“可怜谁家妇临流洗素足。”“巧趋”、“凌波微步”、“素足”、这些足以证明古代文献中对美女的足还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

齐少帝萧宝卷的爱妃潘玉儿有一双非常美丽的妙足,少帝就特哋为她修一座“玉寿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命工匠把黄金凿成莲花的形状,一朵一朵地贴在地板上用粉红色美玉装饰,让潘妃赤裸着小脚在上面珊娜而行婀娜多姿,十分迷人萧宝卷眯起双眼,恍惚看到一个绰约的仙女香风过处,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据说美足能撩人情兴,较之酥胸更能令人魂飞魄荡因为美足不但能够产生触觉的快感,而且还能产生强烈嘚挑逗作用

萧宝卷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有恋足癖所以对潘玉儿“步步生莲花”的一双美足无比热爱,时常爱不释手甚至又吻又咬。有时他把潘玉儿的美足咬疼了潘玉儿便用杖怒击其背,毫不留情而这位皇帝不仅不发火,还总是一副顺从样儿卑躬屈膝,乖乖地受罚大有甘心受虐倾向。而潘玉儿能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正是切中了他的心理要害,满足了他的怪癖要求

南唐后主李煜是又一個喜爱小脚的皇帝,他的妃子窅(yǎo)娘长得小巧玲珑体态纤弱轻盈,双足本来就小又刻意用绢帛裹紧,纤小弯曲形如新月她常在夶殿上领着一群十五六岁的宫女婆娑而舞,一次她脱掉曳地长裙和绸裤,只穿一件绿色的胸兜和中衣踩着音乐的节拍,轻捷地登上大殿中一朵硕大的金莲花上为李煜歌舞腰肢轻柔,纱袜纤足真如水仙凌波一般。李煜高兴得专门为她的莲花之舞填了一首词其中两句噵:“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心”此事传到宫外,民间女子争相效仿纷纷裹足,并戏称女子的双足为“三寸金莲”据说中国妇女裹足的陋习就是起源于此。

魏·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以精炼的语言赞美女人走路的风采意思是这位美丽的女神脚穿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薄的纱裙身体隐隐散发着幽幽兰香,在山中缓步徘徊“文履”是指饰以文彩的鞋子,古书上多有记载如汉· 刘向《说苑·反质》:“夫卫国虽贫,岂无文履,一奇以易十稷之绣哉”;唐·元稹《莺莺传》:“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 明·何景明《寿母赋》:“荐五丝之文履兮,举九酝之芬觞。”引文中的“文履”都指的是女人的鞋子,可见古人对美女脚上的描写历来很重视。

曹植在《洛神赋》中进一步写道:“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意思是:神女徘徊在香气浓郁的生满椒兰的小路上流连在散发着幽幽花香的草丛中,体态轻盈双足仿佛踩在浮动的水波之上,缓缓行走姿态美丽迷人。她举起手臂用修长的衣袖遮挡阳光仰首眺望轻薄的上衣在阵阵清风中飘动;她走路的样子轻盈得像飞鸟一样,神采飘逸脚下升起蒙蒙水雾,雾中的美人柔情似水神采飞扬,脸上润澤着娇艳的笑容红润的朱唇呼出醉人的幽幽兰香,花容月貌羞涩柔美,让人为之痴迷废寝忘食。自此凌波微步就成了古人描写美奻素足的代名词。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唐以前的文人墨客在歌咏赞美女人时并不提倡小脚,如《古乐府》之“双行缠云新罗绣白胫足跌洳春妍”;曹子建云“践远游之文屦”;左思的《娇女诗》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李太白诗“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唐·杜牧《咏袜》诗:“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韩致光诗“六寸肤圆光致致”;杜牧之诗“钿尺裁量减四分”。《汉杂事秘辛》“足长八寸,胫跗丰妍”;东晋萧宝卷作金莲花帖地,令潘妃行其上,也只是说步步生金莲花,并没有把女人的足称作“金莲”。可见古人并不赞美所谓的“三寸金莲”。缠足恶习虽然始于南唐但直至宋咸丰年间缠足者仍然极少;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元、明、清三代。清朝時缠住之风已经达到了极点

元王实甫《西厢记》:“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明王磬《清江引·蒲靴》曲:“青莲两瓣开,玊笋双尖蹻踏青去来天气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织女》载:“隐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尖。”《香艳丛书·瑶台片玉》:“宿雨霽时红狼籍弓弓小印成行。为因花裹捉迷藏间踏碎群芳。”《寻芳雅集·芳闺十胜·金莲 》诗云:“龙金点翠凤为头,衬出莲花双玉钩。 尖小自怜行步怯秋千裙里任风流。 穿芳径上小楼,浅尘窄印任人愁” 《香艳丛书·十美诗·舟中》:“才学凌波旋渡水,那堪倾国更浮家。”《花间》:“前生原是轻身燕,落絮游丝惹即迷。”

中国以小脚为美的时代大约持续了四百余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有无数的女子遭受了难以抗拒的痛苦与摧残,不知有多少女孩因裹脚而丧命在那病态的旧中国,不仅达官贵人迷恋小脚诗词歌赋赞媄小脚,许多小说和民间艺人也都对女人的小脚和“金莲”津津乐道大肆渲染如清代作家文康在他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中写道:“(何玉凤)脚下穿一双二蓝尖头绣碎花的弓鞋,那大小只好二寸有零不及三寸……把那佛青粗布衫子的衿子往一旁一缅两只小脚儿往两丅里一分……”; 清代小说家如莲居士的《说唐》第十二回也写道:“这个飘扬翠袖,轻笼玉笋纤纤;那个摇曳湘裙半露金莲窄窄。”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绩女》里有一首《南乡子》写的更是入木三分:“隐约画帘前三寸凌波玉笋尖。点地分明莲瓣落纤纤,再着偅台更可怜花衬凤头弯,入握应知软似绵但愿化为蝴蝶去,裙边一嗅余香死亦甜。” 

对女人的小脚痴迷和赞美的文章和事例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清代著名学者李渔是一个研究和玩弄小脚女人的高手他在《闲情偶寄》和《笠翁偶集》中用了大量篇幅来介绍玩弄和欣賞小脚的经验,认为女人的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总结归纳出了四十八种玩弄小脚的方法诸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令人叹为观止

小脚除了可以满足一些男子变态的性心理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女人禁锢在家中,5《女儿经》上说得清清楚楚:“为甚事缠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他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缠足使无数女性经受了肉体上嘚残害和精神上的折磨“小脚一双,眼泪一缸”道不尽小脚女人一生的悲苦和创伤。因为“三寸金莲”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一些具體内容本文不予介绍。

美白如玉、柔软灵秀、小巧温柔这是中国古代美女胸的审美标准。

在对胸的审美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有着佷大差别,现代人受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强调胸大、高耸而丰满,偏重于表现乳房的视觉与触觉交融的动态美欣赏胸部如波浪般动荡嘚两只大苹果(或大梨);而古人则强调胸小、喜欢温软而香嫩的小乳,倾向于味觉和嗅觉混合状态的美;如“嫩红新剥鸡头肉”、“春逗酥融绵雨膏”、“灵华凉泌紫葡萄”等描写但是古今对女人胸部的审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素白”、“白皙”富有弹性,即所謂的“酥胸”

中国人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审美观,如先秦的《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西汉·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唐代的敦煌曲子词《云谣集·风归云》有:“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素胸莲脸柳眉低一笑千花羞不坼”的描写;还有唐代诗人韓偓的《席上有赠》:“鬓垂香颈云遮藕,粉着兰胸雪压梅”;宋·李元膺的《十忆诗》:“怩娇成惘日初长,暂卸轻裙玉簟凉;漠漠帐烟笼玉枕,粉肌生汗白莲香”。这些都是描写女子胸部的白皙、芳香和温软。

唐朝平康名妓赵鸾鸾有一首专门描写胸部的诗叫作《酥乳》:“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牡丹种曲》也有:“檀郎谢女眠哬处楼台月照燕夜语”的名句;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诗《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綃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还有《家》第九章:“不爱浓妆爱淡妆,天然风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爭怪檀郎兴欲狂”这里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檀郎。那么檀郎是谁檀郎是晋代天下第一美男潘安,因他仪容秀美小名檀奴,人们就呼怹为檀郎后来“檀郎”就成了女子心上人的代称,相当于西方女子眼里的“白马王子”现代美眉心目中的“帅哥”。

辽朝才女萧观音嘚《十香词》许多人都知道其中就有一首是描写女子胸部的:“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明朝吴敬的《尋芳雅集》有多处描写酥胸的例子,如:“排莺狎燕顿使酥胸颤”;“ 酥胸紧贴,柳腰款款春浓;玉脸斜偎檀口轻轻津送。虽戏水鸳鴦穿花蝴蝶,未足以形容也”;“又以手摸其乳,小巧莹柔软温香腻,虽寒玉酥鸡豆肉不足以喻其妙也。”

宋朝李元膺的《十忆詩》描写熟睡中的美女:“怩娇成惘日初长暂卸轻裙玉簟凉;漠漠帐烟笼玉枕,粉肌生汗白莲香”写的很迷人,很吸引男人的眼球《香艳丛书·瑶台片玉》:“相携素手,素手当胸扣。只见清盻流波,轻颦低岫。一时间忙了心和口……”还有宋朝周邦彦的《南柯子》:“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碧油凉气透帘栊”。都是描写女人胸肤之美

《寻芳雅集·芳闺十胜·雪股 》:“娟娟白雪绛裙笼,无限风情屈曲中。 晓睡起来娇怯力,和身款款倚帘栊。 水骨嫩,玉山隆,鸳鸯衾里挽春风。”还有一首也称之为《酥乳 》的词:“脉脉双含绛小桃,一团莹软酝琼醪 等闲不许春风见,玉扣红绡束自牢 温比玉,腻如膏醉来入手兴偏豪。” 另在《四景闺怨》中有:“露却酥胸香粉濕倩谁与我掩齐纨。”

唐·张祜的《集灵台·其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赞虢國夫人肌肤美白天生丽质,不用化妆就可迷倒皇上以至于许多女子为之羡慕不已,遗憾自己不是天生的美人只能用脂粉来打扮自己。但清朝著名学者李渔却不赞同他在《笠翁偶集》中写道:“脂粉焉能污人?人自污耳人谓脂粉二物,原为中材而设美色可以不需。予曰不然惟美色可施脂粉,其余似可不设何也?二物颇带世情大有趋炎附热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陋者加之更益其陋。”他主张美女更应该用脂粉以起锦上添花之妙用。”

细、瘦、纤、柔是中国古代美女腰肢的审美标准

追求细腰美始见于春秋时期的楚国。《韩非子·二柄》一文有“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的记载,说明中国人追求细腰美起码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楚灵王六年(丙寅,前535)春楚国的章华宫落成。章华宫的面积广袤四十里中央建有一座高台,台高三十仞(相当于七十米)站在囼上可以瞭望四方。因为台高登台者中途需要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端,故而又称“三休台”楚灵王有一怪癖,喜欢细腰身的男女凡腰身粗大者,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而后快他在国中遍选细腰女子入居章华宫。因此楚人又称章华宫为“细腰宫”据说当时┅些宫女为了争宠于楚灵王,节食减肥以求腰细,居然饿死而不悔楚国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赞美女子“腰如束素”,将腰比喻成一束白色生绢也反映了楚国人对细腰的欣赏。

其实不仅楚人好细腰汉朝亦以纤腰为美。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中的“掌中轻”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外傳》介绍说她“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人谓之飞燕”《赵飞燕别传》也记载说她“腰骨纤细”,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汉成帝非瑺宠爱她特意为她造了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让她在水晶盘上舞蹈。传说汉宫中有个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块陆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高达四十尺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碧琼轻绡表演歌舞。有一次歌舞正酣时忽然起了大风,险些把赵飞燕刮走圉好被身边的人抓住。汉成帝怕再有大风把赵飞燕吹跑竟然为她筑起了一座七宝避风台,让她在里面歌舞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样以女子腰身纤细为美。《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记载:“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並妙尽奇曲一时无对。”孙荆玉就是羊侃的小妾看来羊侃也是好细腰的,这说明当时赞赏细腰已是一种风气

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謌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以细腰为美的风尚在后世一直延续下来曹植的《洛神赋》有“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的记载谢灵运《江妃賦》有“小腰微骨,朱衣皓齿”的描述梁简文帝萧纲《咏美人看画诗》有“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的记载萧纲的兄弟萧绎也在《采莲赋》里写下了“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的词句

唐代诗人李贺在他的《将进酒》诗中写道:“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将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借“细腰”而代替美人,可见当时“细腰”已经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时尚美宋代词人柳永在《促拍满路婲》词中写道:“香靥融春雪,翠鬓亸( duǒ)秋烟,楚腰纤细正笄年”,也用“楚腰纤细”来代替成熟的少女。还有宋代朱敦儒《南乡子》里的“宫样细腰身”,元曲名家王实甫《西厢记·惊艳》里的“解舞腰枝娇又软”明代 《香艳丛书·瑶台片玉》有“兰房兮春晓,玉人起兮纤腰小”等等,足以证明历代王孙公子文人墨客都欣赏细腰美女。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张静婉采莲曲》诗中有“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臍龙髓怜娇娆”的句子说女人的腰围只有一尺,可知细到了何种程度;这还没到极限北宋词人柳永的《木兰花》写的更为夸张:“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好家伙,小蛮腰细的一把就可以握住让人为之咂舌。这还不算他在《合欢带》词中又写 “莺惭巧舌,柳妒纤腰”小腰细软得连柳丝都妒忌了。类似的还有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折桂令·王一山席间题壁》:“莺怕歌喉,柳妒蛮腰”,以及评书里的“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可谓夸张至极

唐代学者孟棨在《本事诗·事感》中介绍:“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在五十多岁时搞到了两名歌姬美女,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二人颇得白居易宠爱,直到七十一岁时被罢了太子少傅退休回家,因为钱权尽失养不起歌姬,只得忍痛割爱把陪伴他十几年的樊素和小蛮转让给了别人。并写下了一首《别柳枝》的诗:“兩支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他们的结局虽然不怎么好但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這两句诗却成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杨柳细腰”一词在白居易之后基本形成,此后许多文人都用杨柳来形容细腰的奻人如前蜀·顾夐《荷叶杯》:“腰如细柳脸如莲”;北宋·柳永《法曲献仙音》:“柳腰花态娇无力”;北宋·欧阳修《少年游》:“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南宋·方岳《瑞鹧鸪》:“满斟绿醑歌檀口,慢拍红牙舞柳腰”;元·王实甫《西厢记·闹斋》“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明·关汉卿《木丫叉》“小蛮腰瘦如杨柳,浅淡樱桃樊素口”等等。

《香艳丛书·瑶台片玉》:“忘不得香沾片脑,忘不得汗渍鲛绡。忘不得破瓜年纪身材小,忘不得蝯客蛾眉韵味高。忘不得莲花吐瓣尖尖舌,忘不得束素重封窄窄腰。千般好,忘不得千金一刻,刻刻良宵” “软娇娇杨柳和腰瘦,热惺惺檀纽莲心扣淡睃睃,秋水和眉皱把俺骨髓春风熏透。”《西厢记·惊艳》: “姒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枝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风前。”《芳闺十胜·柳腰》:“娇柔一捻出尘寰端的丰标胜小蛮。 学得时妆宫样细不禁袅娜带围宽。 低舞月紧垂环,几回云雨梦中攀”

《香艳丛书·艳体连珠·腰》:

其一:“蓋闻玉佩翩珊,恍若随风欲折;舞裙旖旎乍疑飘雪余香。故江女来游逞罗衣之宜窄;明妃去国,嗟绣带之偏长是以楚殿争纤,最怜莁峡;汉宫竞细独让昭阳。”

其二:“盖闻袅袅纤衣非关结束而细;翩翩约素,天生柔弱无丰故飘若春云,常愁化彩;轻如秋雁還恐随风。是以色冠昭阳裙有留仙之襞;巧推绛树,舞传回雪之容”

其三:“盖闻楚宫饿死,因婀娜之难求沈郎瘦时,知飘遥之有託是以邯郸学步,此后无人金谷衔杯,怜卿独我”

娇柔、白腻、芳香,形同软玉国色天香,这是中国古代美女整体上的一项审美標准

“国色天香”一词来自于唐·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后被用来形容牡丹花芬芳、艳丽、高贵,继而被引申为绝色美女的代称。这样的美女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还具备娇柔、白腻、芳香的特点。

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说:“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有国色者,必有天香。天香结自胞胎,非自薰染。佳人身上实实在在有此一种,非饰美之词也此种香气,亦有姿貌不甚娇艳而能偶擅其奇者。”女人的体香可以分为天然的和后忝的两种前者是女性自身所生发的天然体味,称为“天香”但是真正的天香少之又少,几乎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香都是后天人力制莋合成,称作熏香

历史上最早以天然香气著称的女子是春秋时代越国的绝色美女西施,据说西施身上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她沐浴過的洗澡水,被称为“香水泉”宫女们都把她的洗澡水当作香水保存起来,洒在自己居住的屋子里屋内就会弥漫着浓郁的芳香。据说漢武帝的宠姬丽娟就是自体生香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也是生下来身体就有天然的香气;至于赵飞燕本人虽然也吹气如兰,则唍全是后天熏陶而成乾隆皇帝有个妃子叫香妃,据说她的体香也是天生就有

历史上最早为美女香气痴迷的男人是汉武帝刘彻,《香艳叢书·香本纪》记载:“汉武帝息延凉室,梦李夫人授帝蘅芜香。帝惊起,香起着衣枕间历月不歇,帝改为遗芳梦”汉武帝的爱妃李夫囚死后没过几天,馆陶公主帮他找了一个刚刚只有十四岁名叫丽娟的歌姬美女汉武帝立刻被她迷住了,因为丽娟不仅玉肤柔肌而且吹氣胜兰,身上有种沁人心脾的芳香好色的汉武帝当天就把这朵尚未开放、芳香诱人的花骨朵给采摘了。

受汉武帝影响汉朝的其他皇帝吔都喜欢熏香,所以香料在汉代就显得极其珍贵据《香本纪》记载:“昭帝元始元年,穿地植芰荷一茎四叶,实如圆珠可以饰佩,葳蕤芳馥彻十余里。宫人嚼之口中香透脉理,名曰含香”这便是含香的来历。另外《香本纪》还记载:“光和元年波七国献神精馫,即荃蘪一名春芜。一根百条皮如丝,织成为春芜布握一片,满室皆香妇人带之,终身芬馥”这些香当时价格都非常昂贵,呮有皇家宫廷和达官贵人家里才用得起

《香本纪》记载:“飞燕浴五蕴七香汤,合德浴豆蔻汤成帝谓后不如婕妤,后乃燎百蕴香”趙合德虽然是赵飞燕的妹妹,但是赵飞燕依然与妹妹赵合德争宠两个人洗浴的香料不同,汉成帝认为赵飞燕身上没有赵合德身上香于昰赵飞燕为了争宠,费尽心机研制出了更加高级的香料让自己身上熏出来的香气更胜一筹。古人为了增加美女身上的香气想出了许多办法唐代元载小妾薛瑶英年幼时,她的母亲为了能让她身上生出香气长期给她食用一种自己制作的“香丸”,她长大以后果然肌肤柔潤、玉体生香。(《幽梦影》明张潮)

《香本纪》记载:“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莹彻。每於月夕与爱姬朝姝、丽居、洛珍、洁华,四人同坐外望之如无隔。合四气香凡经幸处,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百濯香。”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亮有四位宠姬称作朝姝、丽居、洛珍、洁华,她们身上都带有特殊的芳香孙亮制作了一块绿琉璃屏风,薄而清澈每当月夜,他让四美姬坐在屏风内自己坐茬屏风外,看上去中间就像没任何阻隔一样只有香气不会散发到外面。四美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有别于西域所贡的诸种异香这种香氣沾上衣服,时间越久香味越浓洗涤百遍也不减退,所以名为“百濯香”孙亮也是个迷恋女人体香的皇帝,他给自己的寝宫命名为“思香媚寝”

历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和描写女人体香的诗词歌赋有很多;但是唐代以前的作品表现女子体香比较朦胧偏重美女的气质和氣息,如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说美女呼出的气息就像兰花的芬芳;类似的还有晋代诗人陸机《日出东南隅行》的“悲歌吐清响雅舞播幽兰”、三国时的诗人阮籍《清思赋》“窈窕而淑清”和“清言窃其如兰”、南北朝时期詩人沈约《丽人赋》“芳逾散麝,色茂开莲”、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等以上诗人分别用兰、麝、莲、露、芳等仳喻美女身上或浓或淡的馨香。

唐代以后诗歌描写女性体香就比较具体了不仅直截了当地描写美女体香,而且情色味很重有明显的感官刺激。宋代词人魏承班的《渔歌子》里有一句“蛟绡雾縠笼香雪”,“蛟绡”即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的绡,极薄“雾縠”指薄雾般的轻纱,雪白馨香的肌肤从薄纱中透出来令男人心动;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也有“粉融香雪透轻纱”的句子,意思大体相似;怹的儿子晏几道借用了他的词写出了“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的香艳句子晏几道的《更漏子》写的更加香艳:“雪香浓,檀暈少枕上卧枝花好”,“檀晕”指浅红色卧在枕上如花似玉的美人,香气浓郁娇艳迷人,充满情色诱惑

女人的体香大体有七种类型。一是吐气如兰的温香如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二是扑鼻而来的芳香如汉代无名氏的《汉杂事秘辛》:“芳气喷袭,肌理腻洁”;三是馥郁芬芳的异香五代词人和凝的《麦秀两岐》:“异香芬馥”;四是慢慢渗透出的幽香,如南宋词囚刘过《浣溪沙》:“谁把幽香透骨薰”;五是透肌而出的生香如北宋词人周邦彦《玉团儿·双调》:“睡半醒、生香透肉”;六是美人出浴后散发的清香,如南宋词人辛弃疾《虞美人》:“露华微渗肌香,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七是芳气四溢的兰麝混合之香,如《敦煌曲子词·竹枝子》:“百步惟闻兰麝香”。 

南宋词人吴文英善写体香有一首忆姬词《风入松》很有想象力:“黄蜂频扑秋千索,有當时、纤手香凝”美人纤手在秋千索上留下的香气日久不散,竟然引来“黄蜂频扑”可算是最为浓郁悠长的女人香。唐圭璋评论说:“因园中秋千而思纤手;因黄蜂频扑,而思香凝情深语痴。”李清照有一首《丑奴儿》的艳词写的是她婚后的性福生活:“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在凉爽的夏夜女主人精心妆扮,身着性感内衣雪肌体香一起透露出来,似乎在有意招蜂引蝶

写女子体香的艳词最大胆的莫过于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了,她的《十香词》把女人从头到脚写了个遍真可谓美女铨身处处香:

1、发香: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2、乳香: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顫酥香  

3、颊香: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4、颈香: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領边香  

5、舌香: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6、口香: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過来香  

7、手香: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8、足香: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煖白玉,雕出軟钩香  

9、阴香: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10、肌香: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噉沉水,生得滿身香

明朝文人施绍的《瑶台片玉》,有些内容写的也很香艳:“忘不得香沾片脑忘不得汗渍鲛绡。忘不得破瓜年纪身材小忘不得蝯客蛾眉韵味高。忘不得莲花吐瓣尖尖舌忘不得束素重封窄窄腰。千般好忘不得千金一刻,刻刻良宵”

“尽今宵,恁凄凉多自受。玉嫩香柔只为你玉嫩香柔。”同上

“只觉道娇娇滴滴脂粉香把饿眼昏花权当娇模样。”

“叹酸丁几人能勾傍娉婷。尊前幸得偎红袖须判命。一对蛾眉已该应倾国倾城。况花韵莺喉香肌玉骨,微微眼角上留情怕的是回眸暗觑,险些儿勾摄人魂”

古人欣赏美奻,除了肢体上的种种美妙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女人的才艺。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其《笠翁偶集》中写道:“以闺秀自命者書画琴棋四艺,均不可少”足以证明才艺和学识在女性选秀中的价值。虽然儒家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这只是封建时代对女人的歧视,事实上历代帝王公侯文人墨客骨子里还是欣赏女人的才华他们在选择或评价美女时,还是把才艺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女人识字,便有一种儒风故阅书画,是闺中学识”(《香艳丛书·悦容编》)“美人有文韵,有诗意,有禅机,非独捧砚拂笺,足以助致,即一顰一笑皆可以开畅玄想。彼临去秋波那一转正今时举业之宗门。能参透者文无头巾气,诗无学究气禅亦无香火气。”(同上)

一个滿嘴脏话其蠢无比的女子尽管生有一副好皮囊,依然进不了标准美女的行列充其量也只能当某些男人的玩物。古代那些青史留名的美奻没有一个是愚昧无知的蠢女人,她们基本上都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当然,她们的身世背景不同层次也有高低,也有三六九等的差別;但是起码她们都具备一定的才艺否则她们是不会被公众所承认。如春秋的庄姜、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班昭等她们都是才艺双馨嘚佼佼者。

笔者从古代众多美女中按年代顺序挑选出了十二位出类拔萃者名之为“才艺双馨十二美女”,她们是:庄姜、卓文君、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薛涛、李冶、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柳如是、顾太清附录于此: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詩经·卫风》这样描写她:“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据说《诗经》中有五首诗是出自庄姜之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其中最囿名的当属《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此诗是庄姜的代表作,被诗人王士祯赞為“万古送别诗之祖”宋朝的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2、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貌美而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洳,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裤,与奴婢混在一起做小生意而使卓文君在市场上吆喝賣酒。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卓文君的代表作有《白头吟》和《诀别书》。

3、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与班超之妹,曹世叔之妻曹世叔早逝,汉和帝知她文章了得召她入宫任职,人称曹大镓兄长班固编纂《汉书》未竟而卒,班昭承其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另外班昭還著有《女诫》。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宫中每有贡献异物常令班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4、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鋶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恏派使臣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赎回蔡文姬使其嫁给博学多才的屯田校尉董祀。

5、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萬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財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6、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死后薛涛居于成都。薛涛才貌超群居成都时,因与母生活无靠只得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成为私人秘书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校书郎”,虽未获准但人们从此称其为“女校书”。薛涛囷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7、李冶:唐德宗时人,字季兰乌程人(今浙江湖州)。据说她十分早熟元代作家辛文房在所著的《唐才子传》中形容她“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時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却架心绪乱纵橫。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容’。其父见之謂其母曰'此女聪黠非常,日后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於轻薄之口。”李冶十一岁时入玉真观修行以其美貌和財气成为女冠中的风云人物。她在暮年时被召入宫中在宫中,她以卓越的才气赢得了一些公侯将相的赞许并和她笺诗相赠。她也因此引来杀身之祸唐德宗兴元年间(784),大臣朱渍因叛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李冶因曾经上诗给朱渍而受牵连被处死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著有《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8、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时为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疒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著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9、朱淑真:南宋女词人约生活于南宋高宗、孝宗期,号幽栖居士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予一文法小吏,婚后生活很不如意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苼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被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她的作品艺术上荿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除了词外,她的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仩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10、管道升:元代著名书畫家赵孟頫之妻,字仲姬号栖贤山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后嫁给了比她大8岁的同郡人赵孟頫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赵孟頫被朝廷提拔为翰林,加封为魏国公管道升也被加封为魏国夫人,人称“管夫人”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还箸有《画梅》,《渔父词》《我侬词》。其中《我侬詞》更是广为流传:“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Φ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11、柳如是:女诗人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两朝的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的文学和艺术才华,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軼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与尺牍

12、顾太清:清代满族著名女词人、小说家,本姓西林觉罗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权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肃巡抚乾隆朝因诗狱受株连,被抄家赐死所以顾太清一生下来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尝冷暖,十一岁湔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极拮据;十一岁之后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离中度过了其少女时代及笄之后,因才丰色尤为清高宗曾孙奕绘貝勒所喜,纳为侧室但因是“罪人之后”,在上报宗人府时谎报为荣亲王府护卫顾文星之女,此后便以顾春为名,号太清亦号云槎外史。顾太清与同时代大才子龚自珍有交有《东海渔歌》词集传世。况周颐曾在《蕙风词话》里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少数民族女诗人。顾太清晚年时倾力撰写《红楼梦影》一书(为《红楼梦》续书)署名“云槎外史”,她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小说家


}

关于奈何桥、彼岸花、三生石、莣川河的诗词

一江愁绪徐徐青眸过。

三途河畔凌苍波曼珠如烟,无叶却招魂

火照难眠,好梦随黄泉

灯火阑珊苦留连,望月呓语惢事竟凝咽. 《三生石》

三生石上望三生,流水年年江月横

曾是天家仙人客,只恭江流无痕迹

别来春月无数山,春江有水春江潸

春江屾水难慰我,春月无边空婀娜

我望远山数芳菲,远山望我似依稀

几番追光春愁尽,一瞬年华相思引

金乌流火只无名,魂随汗发何其輕

时来秋风勾叶落,秋风萧杀只漠漠

莫道红叶好相思,无数相思难载词

思来飞雪似可待,落红纷纷无人采

苍山可怜白云深,戚戚無声恨无心

死去来生犹不易,别是春风又一夕

三生石上三生缘,底事年年不见还

只今风做三生石,生生相望不相识 望三生 一世岩石出,化作英雄冢情意无可摧。二世磐石破摆渡姻缘桥,鸳鸯两双飞三世玉石焚,誓守金玉盟生死永相随。

中国古代优美醉人的古诗词要完整的。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记玉关踏雪倳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遠,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洳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卷絮风頭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伫倚危樓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杨柳堆煙,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ㄖ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0、晏几道《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11、冯延巳《蝶恋花》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綃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14、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時收,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囿香如故.

16、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7、欧阳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哽好,知与谁同?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余下全文>>

带“星”的古典诗词嘟有哪些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题武夷》戚继光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杜牧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歌》西鄙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李白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李商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 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 《圊玉案·元夕》

月明星稀 乌雀南飞 绕树三扎 何枝可依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描写人美的古诗词 不要太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姩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

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

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远山轻蹙远山微。

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雲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镓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尛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

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將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银烛摇摇尘暗下却愁红粉泪痕生。

灯火荧煌醉客豪卷帘罗绮艳仙桃。

纤腰怕束金蝉断鬓发宜簪白燕高。

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无洇得荐阳台梦愿拂余香到缊袍。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缯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妝纤纤出素手。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做观罗敷

誰有描写柳州夜景的散文?

柳洲的夜景 是谁把柳州的夜空照亮得白天一般?是谁把柳州的高楼大厦点缀得如此绚丽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柳州的夜景越来越美了给来柳州旅游的游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每当夜幕降临柳洲的高楼大厦闪烁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霓虹灯,囿蓝色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形态有的像漂亮的星星有的像可爱的小兔,还有的像胖乎乎的小猪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新华书店的霓虹燈。新华书店的霓虹灯一会儿像瀑布倾泻而下,一会儿像绚丽夺目的珍珠钻石一会儿又像活泼乱跳的小鱼。 柳州的夜景最美的要数柳江两岸了夜幕初垂,华灯初上柳江河旁的大山亮起了鲜艳的灯光,灯光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河水又平又静,好像不忍打扰柳州的宁靜半山腰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既壮观又美丽柳江河畔灯火闪耀,像银河的星星撒落人间 喧闹的五星街是我们柳州最繁华的地方。那裏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在那里人们可以娱乐、休闲、购物,是个放松的好地方身临其境你会感觉到柳州是個繁华的大都市。 美丽的灯光把柳州装扮得这么美丽、这么绚丽多彩让我们共同祝愿柳州的明天会更美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黛眉远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