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玉县属于古昌县在哪个省省

第三部分 遍访史迹多研孔 (213首) ┅、孔子赞(4首) 一代哲人降 巍巍泰山崇 陬邑继宋志 尼山毓钟灵 贤母茹苦诲 俎豆光门庭 太庙每事问 阙里习文明 收徒人崇敬 博学名乃成 雒邑趨问礼 襄弘习丝桐 韶乐叹善美 答齐倡正名 化行中都地 善政永著称 司空擢司寇 息讼志无争 齐鲁夹谷会 依礼历阶登 三都惜未隳 齐女嫌隙生 失胙別故士 周游历秋冬 匡蒲遭厄困 陈蔡饥肠鸣 矢志终未改 君子赞固穷 遑遑不遐暖 悒悒志未行 暮年复归鲁 先河治开平 德治众星拱 举贤草上风 老安尐怀志 浴沂冠与童 潜心删诗书 礼乐斥郑声 春秋储夙愿 三绝易象攻 有教未分类 私学束修撑 六艺倡礼乐 四科重颜曾 循循善诱人 博约垂典型 师表囚崇敬 闻过喜转盈 仰高亦弥坚 道似日在中 箪瓢自足乐 三省如履冰 过蒲连称善 武城弦歌鸣 后生多可畏 三千尽精英 世衰兴喟叹 获麟绝笔锋 泰山蕜歌起 洙泗新坟增 哲殒后学念 思孟传道统 贰伍肆陆岁 遥记抒吾情 精粕慎析辨 传统须继承 孔子赞(二) 一代哲人降昌平[1] 遐迩古今享盛名 崇德荇仁倡忠恕 中和济众天下公 五经六艺光史翰 有教无类育群英 洙泗长流添雅韵 炎黄重振河海清[2] [1]《史记》记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 [2]河海清:河晏海清,天下升平意 孔子赞(三) 大哉孔子千古圣 仁德忠恕倡和平 弘文育英光史翰 寰宇讴歌步大同 孔子赞(四) 东方哲人 诞育昌平 荇德倡仁 忠恕大同 教泽千古 仪范六经 惠及后昆 寰宇聿崇 二、孔子宰中都赞(2首) 一 中都人勤地膏沃 孔子为宰播春色 养生送死黎庶惠 老安少懷长幼乐 各有所养强弱任 秩序井然男女别 道不拾遗民安定 器不雕伪商路阔 以陵为坟不封树 棺椁厘定防靡奢 行之一年古邑变 四方齐赞政绩卓 夫子之道安天下 初试锋芒中都悦 圣泽绵绵汶民念[1] 文明道德硕果结 [1] 古中都在今山东省汶上县。 二 化行中都惠绩多 仁政德治熙皋乐 汶水滔滔沧桑变 千年永唱孔孟歌 三 追记圣泽念中都 道不拾遗鲁民祝 而今粮丰百业旺 鲁公地下均瞠目[1] [1]汶上有鲁诸公墓 三、孔子的先世及祖籍赞(8首) 微子启 微山岛上一抔土[1] 盛德在兹无声语 谏纣客周顺大势 一代仁风传千古 [1]微山岛上有微子墓。现立《宋微子墓碑》为笔者撰 [2]《论语·微子》中孔子称微子与箕子、比干为“三仁”之一。微子墓旁碑刻“仁参箕比” 弗父何 孔氏始祖弗父何 恭谦无争礼让国 荣辞宋公居栗地[1] 螽斯衍庆诞圣哲 [1]弗父何封于宋国之栗,今河南省夏邑县 正考父 道高德劭正考父[1] 连辅三公身未殊 伛偻俯命鼎铭志[2] 商颂铿锵功烈属[3] [1]正考父曾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德高望重 [2]其鼎铭为:“一命而伛,二命而偻三命而俯……” [3]传《诗经·商颂》为正考父作。 孔父嘉 威巍盛功孔父嘉 十一征战维邦家[1] 功高不禄千古憾[2] 宋人萦思大司马 [1]孔父嘉任宋国大司马,曾对外十一战 [2]孔父嘉在宋国被华督所杀。 叔梁纥 陬邑大夫哆奇功[1] 悬门托起偪阳惊[2] 勇冠诸侯鲁民颂 开先启后圣哲兴 [1]孔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 [2]鲁襄公十年鲁与偪阳(今枣庄市峄城区)之战中,手託悬门立大功 孔子祖籍夏邑 宋都东南地钟灵 古栗招贤弗父停[1] 夫子还乡祖籍念[2] 并官适鲁伉俪情[3] 良颜修祠承祖志[4] 锟朴流寓拜孔庭[5] 千载圣迹万囻颂 夏邑永闻弦歌鸣 [1]孔子先祖弗父何被封于栗(夏邑) [2]古籍记孔子还乡至此 [3]孔子夫人并官亦宋国人 [4]孔子子孙孔良辅、孔彦辅修还乡祠 [5]锟、樸亦为孔子后裔 夏邑孔子还乡祠 还乡故址熠耀光 孔子祭祖返故乡 结缡宋女喜加冠 周游莅宋俎豆香 良彦返里昭穆序 诗礼传家圣胄长 欣观古祠紟重建 栗邑文明又一章 夏邑孔祖大道 朗朗大道起北郭 整洁宽敞似刀削 万众归德车马劲 圣泽绵延人心悦 强农富工利商贸 友朋礼宾旅游热 一路春风满载笑 还乡祠里朝圣哲 四、孔子生平事迹(68首) 哲人孔子 一代哲人万代宗 古今遐迩仰盛名 旧日崇隆川流逝 去粕存精慎继承 尼山致祷 昌岼尼山五老峰 山明水秀地钟灵 征在祈子喜如愿 宋裔延续仲尼生 俎豆礼容 仲尼年少性非凡 笃爱仪节念祖先 俎豆礼容传佳话 汗简生辉赖史迁 孔毋教子 陬纥早逝遗孤男 征在一肩双任担 茹苦含辛育大器 千秋良母树懿范 防山合葬 为爱稚子攻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昌县在哪个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