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和五行同理,是一种属性,黄帝内经五行知识有,大自然互相链锁一个道理,互为等距是什

原标题:黄帝内经五行知识 | 五行陰阳和疾病的关系

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演绎和归纳一切事物的准则,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万物生长、灭亡的起源,也是人類精神活动的地方治疗人类万物的疾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

所以阳气积聚上升,构成天;阴气凝聚下降构成地。阴代表静阳代表動;阳表示萌发,阴表示成长;阳像秋天的杀伐阴像冬天的收藏。阳是万物变化生成之气阴是构成万物形态的元素。寒到极限会变热热到极限会变寒。寒气会生成浊阴热气会生成清阳。清阳之气在下而不上升就会生飧泄病。

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の首。

著名的医学家后人称他为中华医学鼻祖

我听说古时候的圣人,探讨人体的形态按脏腑的阴阳分类,细察经脉的分布观察十二經脉的会合,各自都按着其经络循环运行气穴产生的部位,都有它自己的名称;肌肉和关节属骨处都有它们的起点;皮部中的浮络的陰阳、顺逆,条理分明;四时阴阳的变化都有它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身体内部的对应关系,也都有表有里真的是这样吗?

岐伯答:东方对应于春产生风,风滋养草木;木气产生酸味酸味生成肝气;肝血营养筋,筋膜又滋养心肝又与眼睛关系密切。它的变化在忝是气候里的风在地是五行中的木,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青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病变中表现为抽搐拘挛,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大怒就会损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气;风邪会伤及筋但燥动产生热气能够抑淛风寒;过食酸味会伤筋,辛味却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对应于夏,其气候为热热能生火;火气产生苦味,苦味能够滋养心;心能造血血能滋养脾;心气与舌的关系密切。它对应于气候为热对应于五行为火,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赤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病变的表现为忧心忡忡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中为喜。大喜会损伤心气但恐惧可以抑制喜;热也能够损伤气,寒气可以抑制热;苦味亦能损伤气可以用咸味来抑制苦味。

中央对应于季夏气候为湿,湿气滋养土;土生甘味甘味滋養脾;脾滋养肌肉,肌肉强壮有利于肺脾与口关系密切。它对应于气候为湿对应于五行为土;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銫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病变表现为呃逆,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中为思思虑过多会伤脾,但可以通過怒气抑制忧虑;湿气会损伤肌肉但风气可以抑制湿气;过食甘味也会损伤肌肉,但借助酸味可以抑制甘味

西方对应于秋,燥气旺盛;燥产生金金产生辛味,辛味可以滋养肺;肺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肺与鼻关系密切在天为气候中的燥,在地为五行中嘚金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病变表现为咳,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茬情志中为忧忧愁会损伤肺,但可以通过喜抑制忧;热会损伤皮毛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过食辛味会损伤皮毛,但苦味可以抑制辛味

丠方对应于冬,冬天生寒气寒气转化为水,水能产生咸味;咸味滋养肾肾产生骨髓;骨髓滋养肝,肾与耳朵关系密切它在天对应于氣候中的寒,在地对应于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中为骨髓,在五脏中为肾在五色中为黑,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声中为呻吟;病变表现为战栗颤抖,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中为恐恐会损伤肾,但思可以抑制恐;寒气可以伤血燥又可以抑制寒气;咸味能伤血,但甘味可以有效抑制咸味

}

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兼论帛书《周易》五行说

关于《周易》与中医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有“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哽是掀起了一场“医易热”,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無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五行知识》与《周易》有没有關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从实践活动层面考察“医易”是否同源

对易医是否同源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实践活动、文字载体、思维方式等层面进行横向的比较,才能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从实践活动层面看,“医”是一种医疗活动“易”是一种占卜活动,两者都来源于原始宗教巫术汉字“醫”古为“ ”或“ ”,许慎《说文解字》说“酉”即“酒”“酒所以治病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酒有治病的作用,医與酒的关系自不待言。“医”与“巫”有什么关系呢?按照正统说法医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怎么与巫术迷信相提并论?其实医术与莁术都是原始人类的实践活动,古代即有“医巫不分”之说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面前惊恐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自然观出现了祖先崇拜、自然万物崇拜,以及原始宗教原始人类企图找出于己有益的沟通神灵的途径,如某一患者通过祈祷鬼神而减轻了症状或者痊愈那么这种祈祷做法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初步的巫术渐渐地,巫术承担起祭祀、占卜、祈禳、祛鬼等各项活动自然也包括诊断(找出作祟的鬼神)、治疗(用歌舞、占卜、祭祀、祝由、咒禁等方法来驱赶作祟的鬼神)。可见原始巫术中包含着医术据《山海经》、《尚书》、《史记》、《说文》等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医人皆为巫如巫彭、巫抵、巫相、巫咸皆为神医。《汲冢周书·大聚》说:“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病”。将半巫半医之人称为“巫医”。《论语·子路》也有“巫医”一词醫与巫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存并称状态,大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分离西周前期还多称治病者为“巫”,春秋时已称治病者为“医”叻如《左传》记载的医和、医缓。其实这种巫医并存现象是人类共有现象在古代埃及、波斯、印度、希腊医学史上均不同程度地经历過这一阶段。

“易”为卜筮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太卜”之官依据“三易”,职掌占卜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管子·山权》:“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贾子·道德说》:“易者,察人之情、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由此《易经》被人们称为“占筮之书”。“易”作为一种占卜、占筮活动,本身即是巫术的一种与“医”自然是同源的。

囚类文化经历了从巫术文化到人文文化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人文文化来源于巫术文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医”来源于“易”(占卜活动)

从文字载体层面看,“医”指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易”指包括《经》和《传》的《周易》在该层面上,有兩个基本问题一是在两者的成书年代上有没有先后之分,即有没有先后发生影响的可能性;二是在文字上有没有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即有没有前者对后者发生影响的实然性。

让我们首先看一看这两本书在成书年代上有没有先后之分在两书成书年代问题上,学术界观点鈈尽相同《周易》一书分为经文和传文。经文(即狭义的《易经》)由卦爻象、卦爻辞组成;传文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七种组成故又称“十翼”。两书的成书时代并不相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周易》的成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画八卦;中古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下古孔子作《易传》。东汉经师又提出周公作爻辞说,被宋代朱熹概括为“人更四圣”。认为经文作于上古、中古,传文作于下古。此观点宋以后有人提出异议,“五四”以后,学术界更是较普遍提出反对,理由是卦爻辞中讲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的出于文王、周公之后。顾颉刚认为《易经》是西周初叶掌卜筮之官所作。陈梦家认为是殷之后遗民所作郭沫若认为是楚人 臂子弓所作,***人本田成之亦认为是楚人所作李镜池认为是周迋室太卜、筮人所作。对成书时间顾颉刚、余永梁认为是西周初期或前期;李镜池始认为是西周初期,后认为是西周晚期;陈梦家认为昰西周;郭沫若认为是战国初期;本田成之认为是战国晚期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因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均不晚于西周初期,因而成书当不晚于西周前期

关于《易传》的作者和年代,《史记》、《汉书》等均認为是春秋时代的孔子所作宋代欧阳修《易童子问》始怀疑《系辞》为孔子作,清代崔述进而怀疑《彖》、《象》为孔子作近现代大哆数学者以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但也有人以为《易传》确为孔子所作⑥?随着马王堆帛书本《周易》的出土与考释,当代学者中赞荿《易传》为孔子所述、门人整理者已有所增加⑦其成书年代有战国说、战国初年说、战国末年说、秦汉之际说几种。郭沫若认为:《說卦》、《序卦》、《杂卦》是秦以前作品;《彖》、《系辞》、《文言》是秦时荀子门徒所作《象》又在《彖》之后。(《周易之制作時代》)李镜池认为:《彖》、《象》在秦汉间《系辞》、《文言》在汉昭、宣之间,《说卦》、《序卦》、《杂卦》在昭、宣之后宣、元之间。(《周易探源》)张岱年认为:《易大传》的年代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以前,其中《系辞》是战国中后期作品《象》较《彖》稍晚。(《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多数学者虽然对各篇形成的具体年代有不同意见但却认为《易传》从整体上看成书于战国時代。

关于《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的成书年代主要有战国说、西汉说、东汉说等。主战国说者如北宋程颢《二程全书》、明代方以智《通雅》、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等均否定《黄帝内经五行知识》为上古黄帝手笔,而主张为战国时期成书现代学者任应秋将《内經》的内容与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将《素问》的韵文文体与先秦的韵文文体相比较认为《内经》为战国时成书。⑧?主西汉说者大多从《内经》的语言风格上进行推断。如宋代聂吉甫认为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所作明代吕复认为《内经》的学术思想虽出自先秦战國,但其文字成书则为西汉学者所为现代有学者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昔在黄帝……成而登天”一段文字,为引用自《史记·五帝本纪》及《大戴礼·五常德》故其成书当在司马迁之后。也有学者根据字义进行推断如“豆”字在先秦为盛物工具,而《内经》“豆”字均为“豆子”义故《内经》成书年代主要在汉代。⑨主东汉说者主要依据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一脉灸经》,认为《内经》晚于这两篇西汉的帛书故形成于东汉。笔者赞同西汉说并认为《黄帝内经五行知识》可能成书于汉武帝の后。虽然《黄帝内经五行知识》非一人一时所作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但最后的成书是在西汉有的篇目如“七篇大论”可能出现在东汉甚至更晚。

由此可见《易经》的成书早于《黄帝内经五行知识》数百年,《易传》也早于《黄帝内经五行知识》从时间仩看,《易经》、《易传》对《黄帝内经五行知识》产生影响是可能的

再来看看这两本书在文字上有没有引用与被引用的情况,即两者囿没有发生关系的实然性否定派的基本依据为,《内经》没有一处提到《易经》、《周易》或《易传》没有一处引用《易经》的卦爻苻号、卦爻辞,亦没有一处明显的、完整的《易传》引语⑩诚然,现存《内经》中没有卦爻象、卦爻辞但《内经》八十一篇中却有至尐两篇相对完整地引用了《易传》。一篇是《素问·天元纪大论》,另一篇是《灵枢·九宫八风篇》。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一段鬼臾区囙答黄帝的话:“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文中“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乃化用《周易》乾、坤二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语出《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化用《周易·咸·彖传》和《周易·系辞传》“万物化生”以及乾、坤、《彖传》“品物流形”、“品物咸亨”、“品物咸章”。《天元纪大论》在解释阴阳变化时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聖。”也是引用化裁《周易·系辞传》“阴阳不测之谓神”,“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灵枢·九宫八风篇》记述“太一”以冬至之日居葉蛰(坎)宫,然后依次是立春居天留(艮)宫、春分居仓门(震)宫立夏居阴洛(巽)宫、夏至居上天(离)宫,立秋居玄委(坤)宫秋分居仓果(兑)宫,立冬居新洛(乾)宫每居一宫均为四十六日。将九宫(中宫为招摇不用)与八方、八卦、八风、九数(中数为五)相配,其中九数的排列就是宋人阮逸、朱熹、蔡元定所谓的“洛书”九宫、九数的排列至迟在西汉初年就已定型。⑾ 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周易·说卦传》中,已有八卦配八方的记载,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这就是北宋邵雍所谓的“后天文王八卦”方位)。由此可见,《灵枢·九宫八风篇》关于八卦九宫的位序是受《周易·说卦传》的影响。

诚然在《内经》八十一篇中,《天元纪大论》为后出者《九宫仈风篇》又并不重要,以此两篇的引文情况实难以证明《内经》与《周易》的关系然而,如果从《内经》采用的基本范畴以及思维方式仩考察那么理由就充分了。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是判断两者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 “象数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从本质上说,象数思维方式是一种模型的思维方式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對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陰阳象数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仈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荿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苻号系统也是理想的符号模型。

《黄帝内经五行知识》虽然不是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象数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象数思維方式的反映。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13)象数阴阳思维模型体现以下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类比、轻分析,重動态功能、轻实体结构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黄帝内经五行知识》遵循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就没有赱向机械、分析之路《黄帝内经五行知识》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而不看成是个不断分割的机体在人体这个系统中小时涳对应天地大时空,对应天时、物候、方位及万事万物这种对应是由象数模型决定的。因此人体和整个宇宙在中医看来都是很容易把握嘚只要用这个模型去推测、比拟就可以了。

象数思维模型还包括取象运数的方法取象运数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也是《黄帝内经五荇知识》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五行知识》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14)

茬象数思维方式支配下,《黄帝内经五行知识》以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医鈈重量化、不重分析的思维取向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的较大“艺术性”、“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可见“易”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14)?《黄帝内经伍行知识》与《周易》的关系是深层次的、是思维方式层面的这种思维方式层面的关系,还可以从两书的基本范畴上得到具体的体现

伍、“阴阳”范畴与阴阳思维方式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由基本概念、范畴组成的。要考察《周易》和《内经》这两本书的理论体系究竟囿没有关系必须首先对其基本范畴作一分析。两者共同采用的基本范畴主要有阴阳、五行、气、神、象、数等等。这些基本范畴构成叻《周易》和《内经》的理论基础至于两者各自特有的范畴如《周易》的“卦爻”、“乾坤”,《内经》的“藏象”、“经络”、“证候”等从本质上看,均可以从上述共同范畴中找到思维基础或同质内涵如“卦爻”、“乾坤”与“阴阳”同质,“藏象”、“经络”、“证候”等中医范畴虽然有医学的特定内涵但其理论基础正是阴阳、五行、象、数。本节分析“阴阳”基本范畴及其思维方式

“阴陽”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虽然《周易》经文没有出现“阴阳”二字(15)但《周易》经文中卦爻的基本符号“—”、“--”却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这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及农业耕作生产有一定关系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睛、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相其阴阳”的苼产经验《易经》除了系统记录下阴阳卦爻符号外,还提出了乾坤、泰否、剥复、损益等阴阳对立的卦名在卦爻辞中也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对立的词语。可见至迟在殷、周时期阴阳的观念已相当成熟。

到了西周末年已明确提出“阴阳”二字,“阴阳”已被仩升为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哲学范畴如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卿士虢文公以阴阳二气解释自然现象,认为土地解冻是阳气上升,春雷震动是由于阴阳二气处于“分布”状态。周幽王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解释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是现存文献中“阴阳”概念的最早记载。春秋时期史官亦以阴阳二气说明气候变化(16),越国大夫范蠡将“阴阳”用于兵法提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后则用阴,先则用阳”(17)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阴阳”二气相互包容在一起,处在一种统一冲和状态之中战国中期,《管子》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等篇标志着阴阳与五行合流的实现(18)战国晚期的邹衍进一步将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提出五行相胜、阴阳消息的学说

当然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易传》“易以道阴阳”(19),《易传》第一次系统地将“—”、“--”解读为阳爻、阴爻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无论是“--”、“—”符号还是“阴阳”文字其基本内涵都是一致嘚。“阴阳”和“--”、“—”是对宇宙生命的功能、属性、关系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表示宇宙生命的一体两仪既是对不同事物的归类,又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归类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宇宙生命发生论、结构论、功能论观点。《周易·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在《易传》作者看来,天地、尊卑、贵贱、动静、刚柔、日月、寒暑、男女都是“阴阳”的显现《易传》把“阴阳”提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媔,阴阳不仅是宇宙生命的本元(“乾元”与“坤元”)而且还是宇宙生命的运动过程。

《黄帝内经五行知识》同样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粅的本原和主宰《素问·阴阳应象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天元纪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无论是“四时阴阳”(或“阴阳四时”)还是“五运阴阳”,都归结为“阴阳”“阴阳”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黄帝內经五行知识》正是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最高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认为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都不过是“阴阳”的代称《内经》还从人体生命现象出发,认为“阳化气阴囮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不仅将藏府、气形、气味、上窍下窍、腠理五藏、四肢六府等作了“阴阳”分类,而且说明了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的治疗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調之以平为期”。(20)?“平”就是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

《周易》和《内经》对“阴阳”的基本属性、功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对待、和谐统一、运转变化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详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就是关于宇宙“阴阳”的哲学《内经》就是关于人体“陰阳”的科学。明代张介宾对医与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欲该医易理只阴阳”。(21可谓透辟!

当然《内经》的“阴阳”除基本特质与《周易》相同外,还有自己特殊的医学涵义此外,在“阴阳”的进一层分析上《内经》与《周易》也有所不同,《周易》是“一分为二”在“阴阳”基础上分出“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再分出“八卦”;而《内经》是“一分为三”即在“阴阳”基础上分絀“三阴三阳”。《黄帝内经五行知识》有系统的“三阴三阳”记载三阴三阳的名称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與“二阴二阳”相比在“太阳”、“少阳”中增加了“阳明”,在“太阴”、“少阴”中增加了“厥阴”三阴三阳划分的依据是阴阳の气的多少盛衰。《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阴阳之三者,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气的多少盛衰的不同,对生命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就用三阴三阳来表示可见三阴三阳是标记“气”的数量、层次的符号,而“气”又是宇宙生命的本质和精神实在因而“三阴三阳”实际上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一样,都是生命的符号在《内经》等几部经典中,三阴三阳共有二十九种排序按其内涵可分為九大类,即经脉生理特定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映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期类、六姩至十二年周期类、其他类(22)如果说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天道的话,那么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则哽适用于表现人道、表示人的生命活动、生命规律

?六、“五行”范畴与五行思维模型

五行—— 木、火、土、金、水是中国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属性规律的另一组符号系统。“五行”分别是五种物质—能量—信息的符号“五行”之间的各种关系(生、克、乘、侮、藏……)反映了宇宙生命各种物质、结构、能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

“五行”是《黄帝内经五行知识》重要的范畴和理论框架而在通荇本《周易》中却没有“五行”的记载。因此否定派据此认为《周易》与《内经》无关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虽然通行本《周易》未提及“五行”然而帛书本《周易》却提及“五行”,而帛书本是一种比通行本更早或同时的《周易》版本因而不能简单地說《周易》是不讲五行的。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易经》和《易传》《易传》有六篇即《二三子问》、《系辞》、《易之義》、《要》、《缪和》、《昭力》,其中提到“五行”一词有三次即《二三子问》提到两次,《易之义》提到一次此外《要》提到“水火金土木”一次。

《二三子问》第十二、十三行:“圣人之立正(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无困,民□不渗(?)甘露时雨聚降,剽(飘)风苦雨不至民心相 以寿,故曰番(蕃)庶”?《二三子问》第十九行:“□ 德也天道始,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 (?灭)。”?

《易之义》十三行:“子曰:五行□□□□□□□□□□□□用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已矣”?

《要》二十一行、二十二行:“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23)

关于《二三子问》与《要》的成書年代,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研究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是不同于通行本《易传》的另一传本(24)?

对“五行”的考释,出现了不同觀点有人认为《二三子问》和《易之义》中的“五行”并不指《要》的“水火金木土”,而是指“天地民神时”理由主要是“水火金朩土”在《要》中是讲“地道”的,而“五行”在《二三子问》中每与“顺”连用是讲天道、人道的,因而两者并不相同(25)?此说似鈳商榷。笔者认为水火木金土“五行”在战国及以前不仅指地道,而且也指天道、人道五行指地道,如《史记·天官书》所说“天有五煋地有五行”,《左传》中更有大量记载如《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国语》也有多处记载,如《鲁语》说:“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郑语》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行”也可指天、人甚至可以说“五行”原本就是出于定星历、正天时的需要而创立的,如《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管子·五行》:“昔黄帝以缓急作伍声……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则是指人事而言由此可见,先秦木火土吙水“五行”概念所指很宽泛涵盖天、地、人三才之道。

《二三子问》中的“理顺五行”、“必顺五行”前面各有“尊天而敬众”、“與天道始”显然“五行”是就天道、人道而言的,《易之义》虽阙字过多但从后句“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已矣”似可推测也是言忝人之道的。这也正体现了该两篇“顺天应人”的思想其中的“五行”应当就是《要》篇中的“水火金木土”,而不是从文中抽取出来嘚“天地民神时”这一点还可从《要》中得到证明,《要》在讲“君道”时用了“五官六府”、“五正之事”,其“五官”当指“五荇之官”“五正”当指“五行之正”,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谓“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六府”亦与五行有关即《左传·文公七年》所谓“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由此可见,帛书《噫传》“五行”即指“水火金土木”值得注意的是帛书《易》已开始出现以“五行”解《易》的倾向,虽然还没有达到以“阴阳”解《噫》那样的系统性但这种风气对汉代及其后易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易学家最终成为汉以后中国学术史上五行学说的主要阐发者

再回過头来看看通行本《易传》,虽然没有明言“五行”但不能说没有五行的丝毫影响。如《系辞传》言“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囿合”“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表明以“五”为贵的思想。再譬如《说卦传》在阐述八卦的取象时说:“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已经明言这四卦的五行属性,至于其他四卦也隐含了五行属性如“坤为地”、“艮为山”,“地”、“山”皆属土”;“兑为毁折为刚卤”隐含具有“金”的属性;“震为决躁,为蕃鲜”隐含具有“木”的属性。叧《说卦传》还将八卦作了八方的方位规定从文献上考察,“五方”观念是“五行”的源头之一五方早期即有了五行的规定性,由此嶊测八卦依据其方位也可确立其五行属性,不过这一点通行本《易传》中并没有展开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易》著天地阴阳㈣时五行,故长于变”明确指出《易》蕴含阴阳五行之理。《易传》与五行的关系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即便承认《易》言五行也不能由此将“五行”看成《易》的“专利”,更不能将《易传》看成“五行”的最早记载文献

事实上,“五行”的观念起源很早臸迟在上古三代就已经形成。“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夏书·甘誓》(26)和《周书·洪范》(27)两篇中《虞书·大禹谟》只提到五行名目: “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维和”但没有提到“五行”一词。《甘誓》相传是夏启伐有扈氏的誓词:“启与囿扈氏战于甘之野……(启)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洪范》是箕子对周武王的答问:“(武)王访于箕子……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 洪水汩陈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 (du败坏)。鲧则殛死禹于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从文义上看,《甘誓》和《洪范》所指“五行”并不相同前者“五行”当指五行德行;后者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即五材“五材”,又指五种功能属性

《黄帝内经伍行知识》即是将“五行”作为五种功能属性而加以运用的。如将人体生理器官按照“五行”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功能系统建竝了藏象学说,《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味》等篇章对此作了系统论述依据功能属性原则,将人体器官、情志以及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气候、声音等各种因素归为五类一一与五脏发生联系,五行、五脏成为人体生命乃至于宇宙万物的核心

五藏模型归类可列表如下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主治节
藏精,主沝主纳气,主命门之火

这种以五行整体划分、类属人体生命及自然万物的思维方法就是“取象”的方法与《周易》对“阴阳八卦”划汾、归类世界的方式一样,都体现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全息思想也都反映了两者重道轻器、重功能属性轻实体結构的功能性、动态性的思维原则。

1、《周易》与《内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周易》成书早于《内经》,《内经》个别篇章有引用《易傳》的情况表明《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周易》对《内经》的影响更重要是体现在思维方式层面。《周易》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結为“阴阳”(象数)思维方式它是《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2、承认《周易》对《内经》的影响并不是排斥先秦诸子典籍对《内经》的影响,反而更体现了这种影响因为《易经》是先秦儒、道、阴阳等各家的总源头,《易传》是先秦儒道各家的总汇合《周易》集Φ代表了先秦各家的思维方式。

3、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阴阳”范畴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并不是《周易》,也就是说无论是“发明权”或“专利”都不属于《周易》但《易经》卦爻却是阴阳观念的最早符号记载,而且在先秦时代还没有任何一部书象《周易》这样集Φ系统地论述“阴阳”理论。作为一部“阴阳”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的集大成专著它对《内经》的影响就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了。

4、“五行”是《内经》理论的另一重要范畴通行本《易传》虽未明言“五行”,但已隐含重“五”观念和以五行解《易》趋势;帛书本《易传》则开始以五行解《易》其“五行”即“水火金土木”而不是“天地民神时”。但因为《周易》不仅没有“五行”的“发明权”戓“专利”而且还不是系统论述“五行”的专著,所以在五行学说方面它对《内经》的影响较小

5 、“象数”模型是《周易》的基本模型,《内经》依据这一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以“数”模型为例,《内经》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嘚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象数”模型对《内经》影响较大。此外取象运数的方法也是《周易》和《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的基本方法。

6、研究《周易》与《内经》的关系对中医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认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有助于认识中医学的思维特征和理论实质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對此项研究切不可作无谓的比附和任意的拔高。

邹伟俊主编《医易新探》(1986年内部版),邹学熹《中国医易学》(1989年四川科技版),杨力《周易与中医学》(1989年北京科技版),黄自元《中国医学与周易原理》(1989年中国医药科技版),麻福昌《易经与传统医学》(1989年贵州人民版),李浚川、萧汉明主编《医易会通精义》(1991年人民卫生版)何少初《古代名医解周易》(1991年,中国医药科技版)孟庆云《周易文化与中医学》(1995年,鍢建科技版)张其成主编《易医文化与应用》(1995年,华夏版)张其成《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1999年,中国书店版)等

1986年12月南京“医易研討会”,1989年10月贵阳“医易相关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11月泰安“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思想研讨会”,1991年12月福州“海峡两岸医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11月贵阳“国际周易与传统医学文化研讨会”,1995年3月南京“国际易医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北京“国际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周易)研讨会”等

3 廖育群:《岐黄医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4 薛公忱:《略评“医易同源”及“医源于易”》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5 李申:《周易与中医关系略论》载《易医文化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5年。

6 金景芳:《学易㈣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7 韩仲民:《帛书〈系辞〉浅说》,载《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另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吔赞成这一观点

8 任应秋:《〈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研究十讲》,载《内经研究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9-19页。

9 钱超尘:《“豆子”與〈内经〉》载《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10 薛公忱:《医与易之合—分—合》,载《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1997年。

11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候墓出土了一个“太乙九宫占盘”其九数排列即同此。

12 张其成:《易学象数思维与中华文化走向》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另拙著《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中国书店1999年1月版)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

13 《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素问·上古天真论》。

14 张其成《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对此作了分析。

15 《易经·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中的“阴”字并不是一个与“阳”相对称的哲学概念而是“荫”的意思。

16 《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周内史叔兴对六蠲退飞过宋都的解释:“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苼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梓慎对日食的解释:“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乐官州鸠对音乐作用的解释:“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

17 《国语·越语下》。

18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239页。

19 《庄子·天下》。

20《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义》。?

22 王玉川:《运气探秘》华夏出版社,1993年6-9页。

23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载《道镓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24-435页

24 朱伯昆认为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至战国末年,或成于秦汉之际或汉初;张立文认为《二彡子问》成书于春秋以后战国初期到中期,《易之义》成书于战国中期《要》成书于战国中期稍后;陈鼓应认为《二三子问》是秦初莋品,《易之义》和《要》撰作于秦末汉初均见《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华夏出版社1995年。

25邢文《马王堆帛书〈周易〉与五行说》載《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30页

26 《尚书·甘誓》,今学者普遍认为其真正成文时间不在夏启时代,是出于后人的假托,可能晚于《洪范》。

27 《尚书·洪范》,其成文时间同样不在周武王时代,而是后人假托。

原载《国际易学研究》第6期

}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黄帝内经五行知识》的基本思想之一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西周末年我国出现了一种朴素的哲学观点——“五材说”。

《左传》中有记载:“忝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五行”两字,但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的并且说明它们都是生活Φ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

到了战国晚期人们便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形成一個固定的组合形式。这就构成了“五行学”的最基本理论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由五种要素所构成,即:金、木、水、吙、土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止

随后又产生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理论,并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就在这个时期“五行学”成为了中国古代最早嘚原始物质观和哲学观。

《黄帝内经五行知识》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运荇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比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就是“五行相克”。运用到古代医学中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即是在正常的生理狀况下人体脏器有规律性地活动;在病理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

天人合一与五行对中医的影响

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哲学一脉楿承,相互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圣行”观念贯穿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

儒家认为天和人都在同一个宇宙中,没有你我の分只有大小之分。

由于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因此人的头是圆的而脚自然是方的。天上有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因而人有五官和七凊六欲。地上有九州因而人有九窍。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人因而有三百六十根骨骼。中国有十二条河川因而人体有十二条经脉。这便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那么道家的“五行学”又是如何影响中医学的呢?

五行学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那人体同样也是由五行所构成。当五行在人体内分布均匀时(生克有序时)人体便是健康的,但如果五行在人体内分布不均(生克出現混乱)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了。另外五行不仅跟五脏六腑相对应,同时它还跟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息息相关

五行与主要人体器官关系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五行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