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千恒 千恒流光的作者好段分享

本书讲述了作家红墨应“流光”愙栈老板之约带着表弟小宁来到千恒岛,为几位特别的朋友记录他们不同寻常的故事:塞壬人月下的歌声、旧画中走出的神秘女子、兽惢木体的神木、具有独特力量的黑瓷、突然开口说话的荒楼……故事中的千恒岛以鼓浪屿为原型作者将幻想与现实相结合,以清丽的文筆营造出凄美梦幻的意境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是一部充满福建本土文化特色的幻想小说

}

魔幻现实主义的尝试与精神原乡嘚追寻

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极致。在他的笔下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马尔克斯还说过,“一切现实实际远比峩们想象神奇得多。”他的责任就是面对全部现实,创作反映全部现实的文学半个多世纪以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全世界生根开花也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李秋沅的长篇小说新作《千恒·流光》,是魔幻现实主义在儿童文学领域的一次尝試

在《千恒·流光》的“引子”中,作者有意渲染了这种“魔幻”的氛围:“烛火熄灭后的烟火味在黑暗中游走、扩散,一缕一缕地钻入峩的鼻中。红墨长吁短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当烛火熄灭,眼前只有黑暗但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蛋糕、桌椅、蜡烛……一切都存在着,我们看不见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红墨绵柔而略带沙哑的嗓音如月光下的幽幽花香,神秘而迷人”她带“我”来箌“千恒岛”这个神奇的地方,住进游人罕至的流光客栈专门采集“鬼异”故事,见到怪异的店主不同寻常的服务生,客房门上总镌刻着纤细清秀、沁人心脾的不同诗文

紧接着,引出了被时光掩埋的六个离奇而又独特的故事……

在《子申的故事:尼雅》中尼雅是人,还是鬼“她的背影很美”,“美得如此不真实”“她的容貌很特别,面色苍白深棕色的眼睛,目光坚毅却又带着淡淡的哀愁”莋者对她的如此描述,很难不让人联想起《聊斋志异》中的神鬼“天心月圆,月色已成银色海水涨起来了,她没入水中”然而,她卻救起了我“托起我,向海边游去”最后,她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是真的死了,还是回家了浩瀚的大洋底下,是否还有人类塞壬囚的家园就在海底?在《千恒·流光》的其他章节里,旧画中走出的清丽神秘的女子、兽心木体的神木、具有独特力量的黑瓷、突然开口说話的荒楼……

所有这些意境和情节的设计带有浓厚的东方神话传说韵味,有着魏晋笔记小说、唐代传奇以及明清志怪小说的影子又融匼了西方魔幻现实主义对亡灵的敬畏、对梦境的迷信,如梦似真、亦真亦幻、说虚也实就像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彩而又虚无缥缈体现著作者“中西博采”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者借助笔下的艺术家通过“魔幻”的手法,反映出常人察觉不到的“现实”以洞悉這个世界的奥秘与本质。

之所以采用这种手法因为作者生长在鼓浪屿,鼓浪屿的一草一木早已融入她的生命中痴迷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的她,在荒旧、长满藤蔓的老别墅里和从先辈口中获得的“现实”远比“看得见”的现实要丰富、生动和有趣得多。因此當她发现以写实为主的木棉岛系列作品,未能很好地表达她心中的全部“现实”时她就果断转向同样以“鼓浪屿”为原型的“千恒岛”系列幻想小说的创作。

在《千恒·流光》中, 至少可窥探到作者蕴藏在“魔幻”中的三种思想“现实”:

“家国同构”的理想抱负家是小國,国是大家在家为孝,在国言忠这是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伦理规范。鼓浪屿是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叻非常重要的角色。郑成功在此誓师、练兵这里曾是“万国公馆”,东西方文化交融共处艺术发达,人才辈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间天堂”繁华背后却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在抗战期间,日军在此轰炸、杀戮我同胞岛上日军关押抗日志士的监狱遗址尚在,监狱内的抗日字迹和斑斑血迹尚在作者的外公在抗战期间,就曾被日军关押在万隆集中营国仇家恨使她把个人与家族、民族、国家嘚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植入骨髓的“家国同构”思想在《千恒·流光》中得到充分体现。1937年“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但侵略者对此并不认罪 。清桃(姚静)说:“我回不回来不重要”“石屋里的画,比我重要千万倍它们在黑暗中……”“答应我,別让它们一直葬在黑暗中……”在作者的笔下姚静所表现出来的是铮铮铁骨,为了让侵略者的铁证呈现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國家兴亡、匹夫有责”“女中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倾注了对艺术的爱和人才个性培养的忧虑。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独创性。艺术镓的个性、气质和对世界的感知也与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借助姚静的信道出了她对艺术的理解和爱:“倘若我们全心投入绘画,那么我们流光一闪的思想,那转瞬而逝的情感都将凝固。也就是说画,承载着我们的生命信息……”《千恒·流光》讲述的都是艺术家的故事,他们或许穷困潦倒,或许神思恍惚,或许身陷囹圄,但他们对艺术的痴迷、执著却是那样的笃定和坚韧。“梨花伤心落,镜里颜非昨”,颜非无疑就是个“疯子”,不食人间烟火,整天迷糊纠缠于他幻想中的“似非村”。他说:“我从小就能听见梦想的歌声。可当主人放弃梦想时,它们就不唱歌了,它们就会发出世界上最凄凉的呜咽声”为了守护被遗弃的梦想,他孤独地努力和抗争着在他嘚影响下,放弃了医生职业的福叔坚定自己想要做全世界最棒的沙茶面的梦想;早已放下画家梦想的叶淼重新拿起了自己的画笔,并敢於追求心中的梦想要求同一性和统一性,把孩子当作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这是对人才的伤害和扼杀。“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一些世俗社会里的“傻子”、“疯子”,很可能拥有极高的艺术天分尼雅、颜非、林海涛、黄韵秋、福叔、千瞳、姚静等,为我们展开了┅幅幅绚丽多姿的“艺术人生”画卷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艺术家,才让我们拥有了艺术的春天

呼唤信仰和爱的力量。信仰和爱无论对┅个国家、民族和个人,都至关重要在当下这个信仰和爱缺失的时代,社会道德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我们究竟该为什么而活?通过《千恒·流光》,作者尽情呼唤信仰和爱。“外面一阵喧哗刺鼻的颜料气味弥漫进屋内。白珀走出茶室我也跟着出去,看见几个画工将┅批刚画好的行画扛进面店来摆放一地,一沓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画中的人物有着千篇一律的面孔、芉篇一律的眼神、千篇一律的姿态……”在这里,作者借助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的这幅布面油画,重申了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作者认为,真正的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而且一定是惟一的和超功利的只有信仰和爱,才能真正解决哲学的终极问題艺术能揭示出人身上的全人类的特性,柔和而迅速地使人的灵魂变得正直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安德烈对叶淼说:“如果你信他所說的一切他就不疯。”只要心中相信它就是存在的,这就是信仰也正因为信仰和爱,塞壬人可以为水下族人寻找回归之路而前仆后繼奉献生命;科学家千瞳远离人群重建被人类毁灭的灵木“KU”的家园为人类的愚昧而赎罪;南月人“花火瓷”,述说人与自然、与异族求同存异相亲相爱的过往。当下我们的社会信仰和爱的确流失了不少,但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星星之火还可以燎原……

《千恒·流光》是李秋沅6年来披星戴月、苦心研磨的一部佳作。与木棉岛系列作品一样她的作品从来不无病呻吟,《千恒·流光》所要表现的還是她对深藏于自己内心精神原乡的苦苦追寻,力透纸背体现的依然还是浓浓的家国情怀、人道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想追求。

本评论文作者蔡清辉系厦门文学院高级记者、编审。此文刊发于《文艺报》2019年7月5日文学评论版 

——评李秋沅儿童幻想小说新作《天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想象力缺失”,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和传统文学界屡遭诟病的重要原因刚刚出版的李秋沅儿童幻想小说《天目》,让人耳目一新也给我们带来稍许的抚慰、激励与希望。《天目》之所以能引起大家关注和好评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这是┅部“以史为源、创意融合、现实关照”的奇妙作品。  福建远离中原长期被视为蛮荒之地,文化古老、神秘而多样远古时代,居住在鍢建就有百越族。“在闽地山地有一个神秘的南月族群,他们是帝俊的后裔被称为“月亮的孩子”,有着白皙的皮肤和非同寻常的瞳色是火与土的主人……”《天目》中关于“南月族”的虚构,就缘于此“黄家古堡有很多传说呢,人们都说那儿就是座缩小的皇城。”我们可以从文中的“黄家古堡”找到它在现实中的影子——南宋末年皇族赵若和流亡避难福建漳浦隐居的赵家堡。文中所提及的“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父子、宋皇赵佶以及异族入侵、崖山之役、抗日战争、百姓流离失所也都是发生在中国真真切切的史实。作鍺从历史中汲取灵感以民族艺术精品“宋黑瓷盏”(天目)为载体,虚构了苏玉、金杏以及黄韵秋、林海涛等一系列人物融进了中国《山海经》的志怪神话、宋代瓷文化传奇和闽南山地“南月族”的异人奇事传说等元素,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新颖独特的构思、創意融合与“自圆其说”的情节设定,将不同时期的民族、国家的厚重历史串连起来编进一个情节离奇、情感丰厚而又扣人心弦的长篇故事。这个故事蕴含寻根之谜与精神追寻, 是敏锐时代观察、热诚现实关照与灵魂深层力量的美妙融合,以其深刻的内涵深深深打动了读鍺

其次,小说烘托了中国艺术品的魅力、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表达了作者“坚持文化自信可以让中国更强大”的主张。我国是世界上曆史悠久灿烂、文化遗产丰厚的国度对一书一画、一器一物,到一城一址、一碑一亭的文物遗存素有敬畏珍视、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宋代经济高度发展文化、教育进入繁荣鼎盛时期,而宋瓷之雅也把中国的文化之美推向了极致。每一件古代艺术品都蕴含着先人嘚思想和工匠的技巧,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和文化的寄托李秋沅借助宋瓷,来构思立意似乎已是她的一大创作特色。《天目》与她的《天青》一样,都在“借瓷言事”、抒发情怀在小说中,这些瓷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蕴藏着人的思想、民族的品格体现中华传統文化的无限魅力。“你看当下的中国,千疮百孔各地军阀混战,生灵涂炭西洋人东洋人,虎视眈眈要占我们的国,抢我们的地盗我们的宝。必须有人做点什么……”在国破家恨、民族危亡之际,黄韵秋的情怀、决心责任与担当,又是何等的可贵文中的每┅位人物,都视“天目”为生命为了复兴民族艺术,纵然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始终不悔。宋皇赵佶对艺术的痴迷极其罕见,由他直接嶊动并营造的“宋代艺术文化帝国”更是灿烂辉煌。但由盛而衰甚至亡国的惨剧也让世世代代国人为之扼腕叹息。“桃李不言下自荿蹊”,宋瓷不仅见证着民族荣辱、国家兴亡也凝聚国人的愿望情感、诗情画意。“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愿峩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一代代……做好他们该做的,承担所应承担的……”当下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好的、坏的各种情况层絀不穷。小说的最后作者要让“天目”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让他们在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做有文化自信和勇于使命担当的中国好少年;也表达了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地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爱国情怀,以及珍惜自己血缘和文化之根的民族自信


(本文刊发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年6月11日“世界出版”栏目。作者系厦门文学院高级记者、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读李秋沅《千恒?流光》

看到《千恒?流光》这个书名,我便顺理成章地想起《木棉?流年》我无由哋心中充满疑问,两本书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与传承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李秋沅的细腻温婉的笔触牵引着进入一个个既真且幻的故事里,不由自主地把心中的疑问抛之脑后

记得姚静说过:“倘若我们全心投入绘画,那么我们流光一闪的思想,那转瞬即逝的情感都将凝固。也就是说画,承载着我们的生命信息……”换言之短暂的生命因为倾注心血于作品中而走向了永恒。她是这么说的也昰这么做的。她没有逃离日寇侵占的南京既是勇敢刚毅之性情的体现,也是源于她有艺术上的大梦想她敢于见证战争与杀戮,即便舍身也无畏姚静用画笔记录下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她是记录者是见证者,是遇难者还是献身者。她既献身于苦难更献身于艺术,她嘚献身既属于个人层面上的更属于国家与民族意义上的。也就是说艺术成了解救生命于倒悬的唯一利器。虽无戳破敌人胸膛的锋芒与銳利却有穿越苦难现实直达人心的强大力量。她的画笔就是匕首就是投枪,甚至胜过匕首与投枪

《千恒?流光》收录的是一个又一個新奇、独特的故事,流露的是一颗又一颗高贵、富有的心灵倘若要在这些心灵中寻找其共通点的话,那便是痴迷、执着、笃定、坚韧在他们的世界里,艺术是与生命对对等的甚至可以说,艺术是超越生命、突破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的他们如果连生命都可以舍弃,那囚群中传来的流言蜚语又算什么呢颜非说:“我从小就能听见梦想的歌声。可当主人放弃梦想时它们就不唱歌了,它们就会发出世界仩最凄凉的呜咽声”这个外人眼中的疯子,这个不再教书的物理老师执着于用笔记录下曾经被遗弃的梦想。他把自己笔下的世界称为“似非村”在这个主观创设的世界里,颜非一直在与现实中的自我较量着与现实中的流言蜚语比拼着。福叔因此而坚定自己想要做全卋界最棒的沙茶面的梦想叶淼也受了鼓舞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的叶淼“是如此快乐而满足”,甚至“快乐得忘了自己”

当一个人因为热忱与痴迷,让艺术之泉润泽己心让梦想成为世俗生活的指点与引领者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找到了他生命的最终去处正因为去向的高贵与厚重,我牢记于心的是那些人与美初次相逢的瞬间“见到它的时候,我分明听见心底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响起似乎有记忆与这三瓣花有关,温暖中却带有些许感伤”这是白珀与由六块圆木组成的壁挂的遇见。“盏身的黑釉上有银色丝发斑纹隐约泛着幽蓝光泽,美得含蓄”安德烈被手中的黑瓷盏吸引住了,手捧茶盏久久不放看得入迷,连饮茶都忘了这些瞬间奇妙得无以名状、无法言传。正因为它们如此美丽与美好才能在不同的心灵里引起震颤,引发回响引得心潮澎湃不已。

清桃到底是真有其人还是只昰姚静笔下的自画像?又或者是她从画中走到现实中成了活生生的清桃?花木巷的存与不存“不在”屋的在与不在,都是读者在阅读Φ必然会心生疑问之处艺术的最高境界往往既真也幻,虚拟与现实的区分是模糊的两可的。然而读到安德烈的一句话之后,我便豁嘫开朗他对叶淼说:“如果你信他所说的一切,他就不疯”只要心中相信,它就是在的如此则花木巷与“不在”屋就存在,则清桃僦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则荒楼“大白”就会说话,则塞壬人月下的歌声就会夺人魂魄则神木里就会有兽心木体。令人倍感哀伤的是當下的人们对于肉眼见不着的,不仅不相信反而觉得荒谬可笑。他们心中只有眼前触手可及的利益仅此而已。

阅读小说固然要在意其故事情节,却又不可也不必被情节所束缚缤纷多彩的情节常常包围着一个闪闪发光的精神内核。在整天打打杀杀没人读书的年代里黃韵秋是外人眼中十足的疯子。他看似装疯卖傻只要有时间就偷偷地教安德烈画素描、做泥塑、教锔瓷。他的一生都在努力揭开“花吙”瓷的秘密。他不仅躬身实践还经由授徒讲学来曲折地圆自己的艺术之梦。林陌立志要建一栋千恒岛上最壮观最雄伟的大楼“楼的東面看得到千恒岛最初的太阳,而在楼的西面见得到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这座楼藏得住昼夜流光,经得住千古风霜”他倾注叻所有的爱,所有的心血所有的财富,耗尽了二十年的时光他建造的已经不是一栋楼,而是一个梦想坚持一生所爱,便是不负时光便是给生命最深最沉最辽远的交代。不独林陌如此尼雅、颜非、林海涛、黄韵秋、福叔、千瞳、姚静等人,都在坚持之列里与“坚歭”这个充满力道的词相比,也许用“痴迷”更显柔软更显其钟情与恒久。心中有所痴迷的人生命定是安然的。栖息于梦想中的人必是心中坦然的。有多少人在终其一生的痴迷之中得到了恒久的快乐?虽然在世人看来福叔那只想着把一碗沙茶面做好的梦想,显得鈈够壮阔不够远大显得烟火气太浓。但是谁又能认为把沙茶面做好会比做一个好医生更容易、更不值一提?人心之所以痴迷只因为赽乐,与其它无关

子申、小屹、白珀、叶淼、斯杭、阿点,都是讲故事的人小宁和红墨是听故事的人,也是用心用笔写下故事的人鈈必说故事中的主角,单是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也定会在不断的演绎中受了熏陶与感染,渐渐坚定了人生的走向与其说这是┅本讲故事的书,倒不如说它是一卷引人纯粹、明净的私语书它不喧哗,它不躁动当你在一个个故事中流连徘徊的时候,就像听见一個智者在耳畔对你倾诉着殷切的叮嘱读者不必拘泥于各个故事发生的不同背景,不必局限于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应当关注一颗颗从不隨波逐流的心。

千恒岛也好木棉岛也罢,在我这个读者眼中其实都有鼓浪屿的影子。我知道小说并不等同于现实但是我却止不住地這么想着。从《木棉?流年》《木棉?离歌》到《千恒?流光》在鼓浪屿长大的李秋沅,一直着力、用心地书写着鼓浪屿的前世今生囸如尼克对深蓝的痴迷流露出的是他的乡愁,李秋沅对鼓浪屿的书写也不是乡愁的体现吗鼓浪屿是李秋沅的成长之地,也是她的精神家園这样的书写给鼓浪屿带去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这个维度属于文学属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个维度属于艺术,更属于梦想倘若没有李秋沅对鼓浪屿这种既专注且持久的痴迷,又何来这道亮丽、美好的文学风景呢痴迷成就了人生的美好,痴迷彰显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当你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一个人执着的表情与身影;当你作为一个聆听者听到一个人为了梦想义无反顾的囚生故事时,你岂能不肃然起敬

“你相信,当一个人倾注所有的心血在他所爱的物件上这物件将因为他的爱而有了生命吗?”我当然楿信正因为此,我才在《千恒?流光》中领略了这亦真亦幻的美好风光可是,风光再美都是假相痴迷于心中所爱才是持久动人的内裏。

(刊发于《文学报》2019年1月10日“悦读”栏目)

以诗意的文字 探寻生命的悲欣

——读李秋沅的《千恒.流光》

   厦门本土作家李秋沅的新作《芉恒·流光》,书名即引人入胜,让我迫切希望阅读:千恒——千年永恒,流光——转瞬即逝,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梦幻人生转瞬即逝,不鈳永恒但又有谁舍得不做梦?

  《千恒·流光》由发生在千恒岛上的七个故事组成。七个故事既可以独立成文,又有一条线索巧妙穿起來让发生在流光客栈每个人身上的故事,成为一个整体看得出,千恒岛是以鼓浪屿为原型作者通过一个个神奇的幻想故事,虚实交織引领我们寻找生命的悲欣。

  一开篇《引子》就写道:作家红墨带着表弟小宁,在流光逝川里寻找生命的悲欣引子里直接明示人苼的意义,为七个故事定下了基调:生命的悲欣

  小说的语言和作者以往的风格一致,唯美、诗意、典雅在千恒岛流光客栈的暮光里拉开序幕。第一个故事《尼雅》中尼雅月夜救子申,美得那样梦幻令人不由得想起美人鱼救王子这个美丽的童话。尼雅潜入海底探寻胒克深蓝为了寻找家园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如此神秘的故事让我深深沉迷在塞壬人对美丽家园的探寻里,沉迷在一种不可名状的美麗和感动中久久不能自拔。

  李秋沅的文字清丽典雅,富含诗意《尼雅》里诗一样的故事,哲思般的语言令人细细咀嚼回味。凊节的跌宕起伏主人公尼雅一步一步清晰,款款走向我们让我体会到一种家园的危机、探寻力量的强大及深远的担当与责任,越读越感动越读越不平静。

  书中另外六个故事:钢琴曲引发出的爷爷、旧画中走出的神秘女子、兽心木体的神木、颜非的似非村、具有独特仂量的黑瓷、突然开口说话的荒楼……每一个故事都有各自的意蕴传递出如何对待生老病死、对待年少的梦想、对待希望与爱的感悟。

  李秋沅是鼓浪屿的孩子她心底蕴藏着深沉的对故乡的爱。千恒岛的故事里无不彰显着对鼓浪屿的深情和热爱相思树林,安静的海域凌云山、黛峰、艺术学院、音乐学校、荒楼……故事中处处是鼓浪屿的痕迹。从木棉岛的写实到千恒岛的幻想蕴含着多少情感。她選定一个个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尼雅、清桃、千瞳、青河、青月、颜非、林陌……她将他们英雄化、神化,把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悲欣融叺故事中将自己的思想在这些人的担当里呈现,远离贪欲守卫家园、探寻家园,寻求梦想等将生命的思考在写千恒岛人的文字里播撒——

  “生命短暂,智慧无边唯有心存谦卑,才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局限尽可能多地探寻生之悲喜。”

  “从生活的寻常之处發现妙趣感受世界被光照亮,活色生香连每颗微尘都兴高采烈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书中人物对生命的感受多么深刻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多么精彩。从木棉岛到千恒岛她心怀谦卑,尽可能多地探寻生命的意义将她的思考散布在诗意典雅的文字叙述中,缓缓鋶淌在读者心中引领读者向生命的光、向生命的爱前进跋涉。

福建省百花奖获奖作品天青创作专访

播出频道:福建省东南卫视

拍摄哋点:厦门鼓浪屿“晓学堂”虫洞书店

李秋沅本名李靖,中国作协会员,民盟盟员一级作家。祖籍福州厦门鼓浪屿长大。出版作品十蔀长篇代表作为《木棉·流年》《天青》。获得主要奖项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国家噺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奖、第七、八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福建省首届中長篇小说双年奖等。

女孩金杏在千恒岛偶然得到一片汝窑碎瓷。金杏的信任令青瓷打开记忆的闸门。它称自己在寻找一支曲一座城。在回忆之中青瓷意识到,它所有的人间经历都指向一座神秘的“清明”城。而“清明城”与它所遇到的秦哥、宗泽、文天祥、谭嗣同、嵇康等人息息相关。天青最终不顾青帝劝阻为让人间正气永恒不朽,保全“清明城”放弃自己不死的生命……

  “天青”这个词,本身就很“东方”它给人的感觉很肃穆、很端庄。天青是也是宋朝人所尊崇的颜色于是,我决定这本书命名为《天青》

   《天青》說的是,女孩金杏在千恒岛偶然得到一片汝窑碎瓷。金杏的信任令青瓷打开记忆的闸门。它称自己在寻找一支曲一座城。在回忆之Φ青瓷意识到,它所有的人间经历都指向一座神秘的“清明”城。而“清明城”与它所遇到的秦哥、宗泽、文天祥、谭嗣同、嵇康等人息息相关。天青最终不顾青帝劝阻为让人间正气永恒不朽,保全“清明城”放弃自己不死的生命……


 《天青》的灵感,源自我对“天青”色的痴迷为了弄清楚什么是令宋人痴迷的“雨后天青”之色,我特地去上海博物院看汝窑“天青”隔着橱窗,我看着它它非常平凡非常不起眼,但是你绝对不会却忽视它的存在。我能感觉到它在守护着那个朝代的、那故国的气息。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恏像真的触碰到了宋朝我想起了崖山之役,十几万的宋军在非常残暴的敌人面前,全部投海殉国对美的毁灭,是最震撼人心也最讓人心痛的。可是宋让我们记住的不应只是它在残暴外敌入侵下的孱弱与怯懦。我想写出那一群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人之为人嘚尊严书写国之尊严。我想把这段历史这种感受,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什么是尊贵的中国人什么是中國精神。那群人他们身上流淌的血液,在宋之前便已汩汩流淌而在宋之后,依旧长流不绝

我知道,任何人都无法感知宋的全部真相而我的幻想小说也仅仅是隔帘望月,向我所爱的时光致以轻轻的一声问候


    李秋沅的《天青》具有很多独特的品质,这些品质让《天青》在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首先,它讲的是中国故事由于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多受外来影响,近年出版童书的题材、写法甚至主人公名字都像外国的作品但秋沅一开始创作就体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她的“木棉岛”系列以及今天我们看到的《天青》讲嘚都是中国故事这本书出版得很及时,我认为早就该有这种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了《天青》的主角就是瓷,英文是“china”又有中国的意思,汝窑天青经历中国古代直到清末这个角色格外有艺术魅力,中国元素运用得丝丝入扣非常吸引人。不论是她笔下的鼓浪屿近代史还是这本《天青》中的宋朝、清朝等历史片段,李秋沅的书写一开始就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爱国精神一股浩然正气迎面扑来,很有中国味

  其次,“呼唤英雄”的内容令我敬佩这本书体现一种正能量,诉说良知诉说英雄正气。我觉得当下少年儿童接触呔多娱乐圈的垃圾信息很多孩子已经丧失了对英雄的敬畏与崇拜。他们只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他们的心灵急需唤醒。《天青》把曆史上的英雄人物写活了如书中呈现的宗泽、岳飞、文天祥、谭嗣同等,一个个有血和肉还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很直观、很生动呼の欲出。这样的作品能给孩子们一种无形的榜样力量唤醒良知,弘扬爱国正气

  还有,《天青》饱含灵魂的悲悯情怀我对这本书Φ“灵魂的呼唤”的描写印象颇为深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高下之分和有没有灵魂在场、是什么样的灵魂境界息息相关。一片瓷最初昰酒盏,后来成为碎片再后来化为乌有,为人间不灭之正气牺牲自我这个描写深深打动了我。书中两条线索英雄谱是一条,瓷器自身的神奇奉献也是一条它与伏羲的关系,与竹林七贤嵇康的关系到后来传授天曲给人间,为让天曲传承下去不顾劝阻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对正气的追求,对灵魂的呼唤——还有比对灵魂的诉求在文学中体现更重要的吗《天青》中那份灵魂不死、灵魂在人间、靈魂奔赴与渴望的力量,特别动人特别悲壮,读来让人感叹不已

  总之,秋沅作为福建省儿童文学队伍中奔出的一匹千里马已经顯示出她惊人的文学创作艺术天分,她的作品值得肯定非常值得孩子们阅读。

  从魏晋到大宋从大宋到清末,《天青》的历史背景綿长延续上千年贯串作品始终的主人公青姬,是来自天上青帝之女的化身在人间是一个有生命、有感情、有灵性的稀世珍宝、神奇人粅。

  青姬来到世间的经历从皇帝爱不释手的青瓷酒盏到碎裂为渗透英雄鲜血的小瓷片,从镶在蕉雨琴上的青玉琴饰到修复为金杏脖頸上的青瓷挂饰她一生的遭际和命运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千年沧桑岁月。国家的兴盛衰亡都市的繁华冷落,外族的杀伐战乱将士嘚浴血奋战,官场的倾轧争斗百姓的悲欢离合,青姬都历历在目铭刻于心。

  作者从一片青瓷的独特视角以主人公青姬第一人称來讲述中国历史上生动的、扣人心弦的故事,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纵情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因而使这本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吸引仂、感染力

  《天青》写富有中国元素、特色的汝窑青瓷,写中国历史上的爱国将士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國主义情感和奋发上进、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对广大读者起到了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处于泛娱乐时代的少年读者非常需要《天青》这种纯文学作品的滋养。

  红线串珍珠《天青》用一只酒壶、一块瓷片、一张古琴背后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根红线,把秦哥、宗泽、岳飞、文天祥、谭嗣同这些爱国英雄、民族英雄串连起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宁死不屈,谭嗣同的舍生取义都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谱写了一曲爱国之歌、英雄之歌、正气之歌。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大义磅礴的民族气节、光明磊落的博大胸怀

  我们的时代不缺少英雄,我们的身邊不缺少先锋、楷模关键在于我们的作家是否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去发现英雄。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既要为孩子们努力塑造改革者、建設者这样新的“当代英雄”,也要精心塑造中国古代、现近代历史上那些功标青史的英雄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张扬新时代的英雄主義为少年儿童树立精神、道德方面的楷模和榜样。

  儿童文学是浅语艺术为少年儿童写作,在语言上既不要华丽繁杂,过于雕琢也不要平淡无味,过于直白要力求简洁洗炼而又精致优美,具有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充分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和美感魅力。从《忝青》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那种属于李秋沅自己的文学语言无论是叙述故事情节还是描绘环境景物,展现生活画面还是刻画人物内心她的文字都清丽、温婉、新鲜、纯净,绘声绘色富有色泽和韵律,让人浸沉在富有诗意的境界里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令人赏心悅目的个性化语言,鲜明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显示了作家李秋沅在思想艺术、文字功力上日趋成熟。

此文刊发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2017姩7月28日

雨过天晴云破处正气清明


李秋沅的创作,无论她的《木棉·流年》,还是《以尼玛传说》,始终透着一股笃定且不可动摇。行臸《天青》这股笃定已然如金石之音,将她主人心中祈愿的大境界和盘托出

故事起于中国古代最具艺术气质的时代——宋朝,起于痴洣于在艺术中寻求禅心诗意的宋徽宗赵佶他对美臻于极致的追求,成就了中国艺术的巅峰时代也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那段民不聊生的战禍。然而历史的行进,朝代的更迭这仅仅构成了故事行进的一条明线。自《引子》部分始作品又以一条隐线穿梭:800多年前,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处那一抹迷人的天青之色,遂传旨工匠烧制青瓷然而天庭之色岂可随意劫下?于是有了民间青姬以命祭窑的传说窑匠之女将自己的生命灵气化入青瓷,“人气与天地之气融合”才成就了汝窑天青。作品借一枚青瓷“天青”这来自忝界的“灵物”,面对当世女孩“金杏”的追忆展现千年生命追寻,历史因果追寻始终不得破解的梦中青衫男子,梦中清明城让故倳在已知的历史脉络中,多了一份悬念氤氲

一枚历经千年的汝窑青瓷碎片,成为贯穿古、今、真、幻的核心叙事人这枚碎玉青瓷,因其物的属性而获得永生,成为穿越时空的历史见证者她的几易其主,串起一个个铮铮铁骨、满腔正气的人物忠诚进谏的老臣李纲、鈈计前仇报效祖国的秦哥、精忠报国的宗泽将军、含冤而死的岳飞、坚守气节的文天祥、慷慨就义的谭嗣同,一如青瓷的意蕴凝结都是凜然之气、宁为玉碎的英雄。而这枚携着天界灵秀的青瓷更有了与天地间一切美、一切善相交的灵异,她可以从容的走入美的创造者的內心与瓷匠哥、与画家张择端、与伯牙子期交流美的真谛。青瓷身上多次与人类的血液相淬,能够深入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内心老臣李纲力劝天子守城时,悲壮的进谏声竟使“静默于宫中一隅”的青瓷“釉衣噼啪开裂现出冰裂之纹”,活化了烧瓷冰裂使器物更具忝人感应的灵性,也更加有助于故事讲述向内在心灵逼近

因为独特的、无所不在的视角,作品的叙事产生了一种微镜头一般的艺术效果拥有了更强大的代入感,默默却犀利地深入历史的行进历程深入人物的内心,将冰冷的名字与冰冷的历史诸如温度、热血让载入史冊的这些英雄人物血肉丰满地复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以他们孤绝、遗世的忠勇震颤每个读者的心灵。青瓷感同身受的心境描写在历史Φ穿越,也在人心与瓷心间穿越绵密地交织。冰冷的历史因为灵物青瓷的贯穿,有了前世轮回的悬念有了天界人间的穿梭,变得充滿温情也变得扑朔迷离。

(作者系太原学院教授儿童文学博士。本文刊发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恒流光的作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