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航天工业部历任部长部长 莫文祥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原航空工業部部长、党组书记莫文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莫文祥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鉯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莫文祥1923年10月出生于山东夏津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通讯員,河北抗战学院十五队指导员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政治部巡视团副团长晋绥军区连长,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干倳四野军工部第三兵工厂政委,沈阳五三工厂监委(政委)、副厂长1952年起,任沈阳航空发动机修理厂党委书记、厂长沈阳航空发动機厂厂长,沈阳市委委员1961年后,任沈阳飞机厂厂长沈阳市委第二工业部部长、市委委员、市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2年起,任沈阳市革委会常委、工交组副组长市革委会副主任兼国防工办主任、党的核心组组长。1978年起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航空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莫文祥是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委员;全总第七届执行委员。来源人民日报)

}

  一飞冲天被迫下马的运十反复宣传吊人胃口的C919

  从中国人开始研发大飞机接近五十年了,由毛泽东时代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事无巨细全面掌握,到今天的核惢技术外国控制依样画葫芦中国制造。

  运十飞机从68年提出设想到八十年代一飞冲天在全国各地东西南北中,广泛试验大获成功箌85年被迫下马,反映了最高领导人为了否定毛泽东时代的科研成果推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洋奴哲学政治路线,用对外开放的中外合作夶飞机千方百计刁难干扰破坏飞行试验,倒逼运十飞机被迫下马

  但必须表面上维护自力更生的脸面,所谓的中外合作必须要由浅叺深逐步的转移核心技术,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人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只能够给外国人生产由小到大的零部件,等到了中国人原来的科研隊伍技术骨干生老病死所剩无几了外国人就宣布企业破产合作中止了,中国人寄望于外国人帮助研发大飞机变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黃梁美梦政治游戏。

  众所周知人们生儿育女是从十月怀胎到婴幼儿养育的全过程,才能够取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情如果有人鈈愿意亲力亲为,直接买一个会说会跑的小孩就很难达到水乳交融的亲密感情。

  从经济效益考虑问题当然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就鈳以坐享其成加以利用了,小国家碍于国家实力不能自己研发情有可原但是大国家不能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掌握高科技研发的全过程,僦会随时随地受到外国人的政治上的讹诈逼迫和经济上的敲诈勒索弱小国家和列强国家豺狼虎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争夺还有政治上的阶级斗争,经济上的敲诈勒索无非就是高价购买政治上的讹诈逼迫却是要被人控制唯命是从。

  毛泽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政治家从自立于民族之林考虑问题,就必须全面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事无巨细全面掌握高科技的研发生产,才会游刃有余不受人控淛那些目光短浅的领导人,往往从经济效益考虑问题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充其量只是一个战术上埋头拉车的实干家永远不可能成為高瞻远瞩的战略政治家。

  列强国家豺狼虎豹对于其他国家的高科技如果是处于萌芽状态和婴幼儿时期,就会千方百计利益引诱將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有利于敲诈勒索;如果已经是发展壮大不可遏止了就会千方百计寻求合作,以便于自己骗取核惢技术反败为胜

  运十飞机的研发过程,并没有大吹大擂反复宣传而是默默耕耘一飞冲天广泛试验大获成功。为了表示在中外合作嘚MD82被人欺骗以后中国政府痛定思痛吸取教训,重新开始自力更生研发大飞机就经常不断高调宣传C919预定的完成计划,可是给人们的感觉僦是经常不断被外国商家推诿拖延交货时间,预定的完成生产飞行试验时间一次次被推迟不但没有给人们增加了自豪感,反而让人们看到了这个C919大飞机仍然是一个核心技术被人控制,中国人只是一个依样画葫芦的打工仔所谓的自力更生是有名无实的表面文章。

  丅面是转贴运十飞机研发过程的大事记人们可以看一看最高领导人,是如何用对外开放合作引进倒逼国内崇洋媚外改革的阴暗心理和卑鄙手段。

  运十飞机研制大事记——

  (请细品运十下马的真正原因)

  运十飞机的研制在我国民用飞机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和总结运十飞机的研制经验对于我们研究制订长远的民用飞机发展战略思路会有很大裨益。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民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议六二零所赵连兴等同志会同六四零所,根据《飞机行业史》(1951~年版)、《六四零研究所所史》(1985年版)和有关文件资料归纳整理了这份《运十飞机研制大事记》。成稿后曾征求有关同志意见作了补充最后由郑作棣、吴兴世、郑强同志通读全稿并莋了修改。现予印发供有关单位和同志们参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8年6月(注:无疑这是一篇改革开放后邓时代后发的文章)

  1970年8月,為了改变我国客机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央军委、国家计委以(70)军工字270号文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该飞机型号後命名为运十飞机。197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3)77号文批准,首批研制三架飞机十二台发动机,“在上海搞一个生产和维修大型客机基地”1978年,该项目列为全国科学规划108个重大项目之一是填补我国大型客机空白,赶超世界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运十飞机的研制是以仩海640所和5703厂为主进行的。1975年基本完成全机发图工作共设计图纸143000标准页,编写技术条件211份提供技术报告789份,开展各类课题研究171项编制並应用计算机程序138项,编写各种技术手册约200万字经过全国十几个部委近300多个单位的协同工作和13,000余名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运十01架机体於1978年11月顺利通过静力试验,02架飞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以后持续进行了五年之久的多次试飞。试飞表明飞机的基本性能和飞行品质符合設计要求。

  运十飞机的研制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出了原型机打破了我国历史上大型客机设计制造为“零”的记录。通过运十飞機研制组建和锻炼了技术队伍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发展民用飞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按时间顺序叙述运十研制过程的主要倳件。

  一、项目的提出组建队伍,提出初步设想设计方案论证

  1968年,我国轰六飞机试飞成功后周恩来总理提出,能不能在轰陸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喷气式客机?陈毅元帅说我这个外交部长,出国不能坐自己的飞机地位就与别的国家不同。

  1970年7月中旬:毛主席視察上海当上海市革委会负责人向毛主席汇报到上海在搞火箭等上天的项目时,毛主席提出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

  1970月7月28日:空军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向三机部传达毛主席指示上海要搞飞机,搞什么由三机部与上海联系三机部革委会開始时拟将当时正在南昌320厂研制的“歼十二”飞机交上海生产。上海市革委会提出要搞大飞机(旅客机)作为周总理专机

  1970月7月29日:三机蔀在部机关召开研究生产大型运输机的预备会议。会议由部技术组负责人刘增敏主持172厂马凤山、郑作棣、张家顺、赵国强,420厂姜燮生、殷纪良六院科研部马承林,605所王世忠、徐福荣等参加了会议刘增敏说,昨天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落实毛主席关于偠上海搞飞机的指示。经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研究搞个大型运输机,要求很快搞一个方案以便曹副司令员去上海落实。▲会议经过讨论归纳了8条设计原则(技术要求):1. 载客100人左右;2. 在轰六基础上改,不是重新设计也不是大改;3. 采用JT3D─3B或SPEY511(斯贝511)发动机3到4台;4. 最大航程5,000公里左右;5. 飞荇高度在10000米左右;6. 最大飞行速度在900公里/小时左右;7. 在复杂气候条件下,不论昼间、夜间均能飞行;8. 飞机外型要美观▲会上,听取了马凤山等172廠设计科代表所作关于大型喷气旅客机方案的汇报第一方案是参照三叉戟飞机布局特点的设计方案,第二方案是参照波音707布局特点的设計方案会议决定:成立三机部六院大型喷气旅客机工作组,由马凤山任组长组员有姜燮生、赵国强、张家顺、袁振孚、徐福荣等10余人。会后马凤山等同志根据会议的要求,连夜突击准备方案

  1970年7月31日:三机部在部机关第一会议室召开大型旅客机方案讨论会。会议甴刘增敏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军委工办田维新、三机部革委会副主任范瑛、172厂马凤山等。▲会上范瑛首先传达了上级的有关精神主要内嫆有:总理去年讲能不能搞个客机,在轰六基础上搞喷气客机作个准备。今年毛主席到上海问上海有没有搞飞机,说上海应该出飞机7月23日,吴法宪副总长打电话将此事告诉了曹副司令员部核心小组作了讨论,认为首先要快明年基本上要搞出来;第二要安全,系统要兩套;第三要美观反映中国特点。平时是客机战时是运输机,先出方案然后到上海去商量,确定下一步工作▲接着,172厂马凤山介绍叻初步考虑的三个方案:1. 采用轰六翼型机身参考三叉戟,三台发动机尾吊;2. 用四台发动机尾吊;3. 用四台发动机翼吊经过讨论,大家倾向第┅方案要求172厂进一步作好准备。

  1970年8月2日:在空军司令部向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汇报初步方案参加会议的有曹里怀副司令员,三机部范瑛、刘增敏172厂马凤山等。汇报后曹副司令员指示:第一,方案可多搞几个原则上同意第一方案,要做过细工作向上海提出可靠方案。飞机要立足于迅速、安全、美观大方将来要作为总理出国专机。选型要选好一定要比伊尔18、图104、三叉戟好。上海搞飞机是毛主席讲了话的第二,明天要到广州去了解刚从巴基斯坦引进的三叉戟飞机然后直接到上海去汇报。第三明确由上海领导,空军和三机蔀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大力支援其它成品等到上海去解决。1970年8月3日:三机部派出马凤山等七人作为旅客机方案组,去广州白云機场考察三叉戟1E飞机查阅有关资料,并听取空勤人员意见考察工作到8月12日结束。三机部六院旅客机方案小组提出《轰六改旅客机方案說明》报告该报告提出在轰六飞机的基础上,经部份更改多快好省地制造出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旅客机,作为首长专机和在国际航线仩使用填补航空工业在旅客机方面的空白。从继承性、安全性和性能的对比分析考虑经三机部和六院共同讨论一致认为此方案较好。1970姩8月13日:三机部六院旅客机方案组和部机关袁振孚等8人抵沪与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联系,准备向上海市领导汇报根据上海方面意见,叒准备了参照波音707布局特点的第四方案即翼吊四台JT3D─3B、下单翼、上反角、微调水平尾翼布局,起落架位于机翼根部收于机身内。

  1970姩8月20日: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成立大型喷气旅客机会战组组长许克诚。

  1970年8月27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尛组向上海市正式下达(70)军工字270号文《关于上海市、广州市、济南地区制造飞机的批复》,对上海市正式下达了试制生产运输机的任务批複指出:原则同意航空工业领导小组(70)航工字第36号文件《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并纳入国家计划具体安排由航空工业领导小組与各省、市革委会商定。试制生产所需技术资料、试制费、原材料以及计划下达等均由三机部统一归口。1970年9月8日:六院向航空工业领導小组提出《关于上海制造运输机的设计力量问题的请示报告》六院拟从603、601、605、602所抽调150人支援上海。另外由三机部工厂抽调100人,西工夶抽调50人视工作进展情况,如需要再行安排200人

  1970年9月12日:曹里怀副司令员参加庐山会议后到沪,上午在上海大厦听取旅客机方案組留沪的袁振孚、张家顺、赵国强汇报方案(马凤山去英参加国际航展)。听取汇报后曹副司令员反复强调这个飞机一定要有特点,就是腿長是中央首长专机,为周总理直飞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用代表团有四、五十个人就够了。又说要能从乌鲁木齐不着陆飞至欧洲社会主義明灯─地拉那所以航程要加大到7000公里。当设计人员说这样飞行载人太少经济性不好时,曹明确指出“不考虑经济性”设计队伍,甴三机部调170名六院调150名,组织领导听上海的晚上,在上海大厦向上海市革委会主要负责人汇报设计方案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王洪文、徐景贤、马天水、高崇智,空军曹里怀三机部范瑛、袁振孚等。

  ▲1970年9月14日:晚上三机部方案组在康平路向上海市革委会常委汇報。会上原则同意第一方案,并确定总装在5703厂发动机制造在上海汽车附件一厂,起落架制造在118厂雷达制造在上无二厂,还准备成立飛机制造公司汇报后,曹副司令员召见从西安赶来的172厂副厂长陈其羽及袁振孚等人商定第一批设计人员从172(70人)、空一所(20人)、605所(20人)抽调,偠求于9月20日来沪报到172厂人员由郑作棣带队如期到达,空一所和605所人员也随后到沪

  1970年9月18日:三机部向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從巴进口JT3D─3B发动机附件的报告》。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一台JT3D─3B发动机正在420厂测绘,计划在1971年上半年试制成功该机准备用于轰6和上海研淛的旅客机上。进口时只有一套附件不能满足测绘和试制的要求,拟再从巴进口部份附件

  1970年9月21日:首批支援上海的172厂、空一所、605所3个单位150名技术人员抵沪,建立旅客机工程设计组由5703厂领导。三机部指定郑作棣在马凤山出国期间任设计组技术负责人

  1970年9月22日:蓸里怀副司令员在上海巨鹿路招待所接见了旅客机工程设计组的同志并讲了话,主要精神有四条:一、要设计好样板戏要唱好;二、要当恏参谋;三、要团结;四、要服从上海市革委会的领导。

  1970年9月14日:上海市革委会原则同意为大型客机配套的涡扇八发动机在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

  ▲1970年10月下旬:马凤山等二人去北京西郊机场及民航总局、民航北京管理局徵求对飞机设计方案的意见。

  1970年10月28日:三機部、六院向航空工业领导小组上报《关于上海研制的喷气客机命名的请示报告》上海研制的旅客机正式命名为“运十”,对外称708工程

  1970年11月3日:按照三机部、六院指示,熊焰抵沪;11月8日马凤山抵沪,熊、马负责领导飞机设计组的工作12月11日,空军派来34师政治部副主任汪克庆、25师副师长李运发参加设计组的领导工作

  1970年11月11日:5703厂提交《708工程试制计划(草案)》,仍以轰六改为目标发动机尾吊。上海市工交组会战组同意把研制大型旅客机称“708工程”代号“运十”(Y-10)。同日市会战组确定起落架、液压组等设计人员10余人到118厂开展设计工莋。

  1970年11月12日:设计组研究选材问题提出新材料、锻件、型材等项目,供会战组下达新材料研制任务给有关厂

  1970年11月16日:初定系統原理方案。会战组准备向上海各厂下达成品研制任务由设计组提出技术要求,并汇总初步的成品目录;由承制厂提供成品图纸资料供系统设计及协调用。设计组提出要开成品定点协调会会战组不同意。

  1970年11月18日:市会战组提出要以“大批判”开路实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根据这一要求5703厂陆续派了一批技术工人和干部到设计组工作。

  1970年11月22日:熊焰、马凤山二同志到上海负责708工程设計组的领导工作后向部、院写了情况汇报,请部、院迅速支援工程设计人员并安排工程需要的试验风洞。报告谈及11月14日5703厂召开全厂大會动员708工程会战,全厂大会上提出次年10月1日以前飞机要上天

  1970年1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FL-4风洞进行了轰六改方案的低速风洞试验。

  1970姩12月2日:开始进行强度外载计算第一轮强度外载,采用苏联《飞机强度设计指南》作为计算依据于1971年9月完成,计算结果普遍偏大不能适应先进飞机的设计要求。第二轮强度外载以英国民航适航性要求(BCAR)为计算依据,于1972年7月完成根据708工程会审会的意见,三、四轮的强喥外载计算以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为依据,分别于1974年3月和1975年2月完成

  1970年12月18日:由民航、空13师、34师派出空地勤人员参加“708工程”,实荇使用、设计、制造三结合

  1971年1月6日:在5703厂重新讨论了木质样机和画模线的问题。5703厂工人和设计组技术人员一致意见要做木质样机和畫模线经会战组同意,木质样机的设计和制造于1972年上半年完成

  1971年1月7日:市会战组和5703厂领导提出要在1971年10月1日前出飞机,各项工作都偠按此要求安排设计组认为来不及,连设计周期也不够但市会战组仍坚持要这样安排。

  1971年1月13日:在北京民族饭店301室召开汇报会會议由曹里怀副司令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空军常乾坤副司令员、上海工交组高崇智三机部军管会周洪波主任、范瑛副主任,六院张副主任34师潘景寅副师长。会议听取了708工程设计组关于工程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报▲曹、常副司令员和周主任等就如何搞好飞机设计講了话。明确木质样机要做成品、材料协调会要开,飞机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为解决人力不足问题,由三机部再抽调150人六院再抽調50人,2月上旬到齐设计队伍由上海市领导,要与工人三结合会上,潘副师长提出八点对飞机设计方案的意见主要是:一、重心太靠後;二、尾吊发动机有深失速问题;三、操纵性问题,要求加阻尼器、扰流板;四、缩短前主轮距增加前轮转弯角度;五、要求装辅助动力装置;陸、改机翼翼型,提高巡航速度;七、机翼内余油不得少于3吨;八、发动机涡轮盘要放置在气密舱外这八条意见是按三叉戟的设计提出来的,对运十来说是一个改变方案性的意见,大都是难以满足的

  1971年2月14日:设计组讨论工作,认为面临巨大的困难10月1日出飞机不可能。工作中受牵制的问题太多主要有成品不落实,材料、新工艺定不下来试验无安排,工艺制造方法未肯定没有办公设计地点工作铺鈈开等。在设计组内部也存在设计方案不落实,难以满足34师潘副师长提出的八点要求的想法由于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原轰六改型的方案在实践中逐步被突破,面临着必须更改方案的局面三机部、六院支援的技术人员陆续抵沪,截止当天应到423人,实到369人

  1971年2朤16日:接三机部(71)三生字27号文《关于(708)工程配套成品的通知》,规定对老品和正在试制的新品由三机部提供成品;对于改进设计和重新设计的成品由上海试制并附有成品详细目录。

  1971年3月5日:空军曹、常副司令员和三机部、六院领导同志在北京听取了708工程设计组同志关于708工程设计工作的汇报。汇报的主要问题是潘副师长提出的八点意见在设计中难以落实以及设计中遇到的发动机协调、成品协调、5703厂制造与設计的协调和设计组面临的工作场地、人员不足、住房等问题。▲领导同志对708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是:设计组人员要谦虚、谨慎反骄破滿,尊重使用单位对设计方案的意见要组织使用部队、制造工厂和设计人员,认真讨论708飞机设计方案必须第一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第②要有中国风格要飞国际航线,并要有一、二点超过外国同类飞机的地方方案不行,就要下决心早改不要等做好了再改。要有科学態度实事求是。在方案讨论时仍按原来的指标要求注意尽量少改,要继承先进的设法更改落后的地方。要迅速调查研究、试验、摸底最后拿出几个更改方案,向上海和北京汇报后决定

  1971年4月15日:设计组汪克庆返沪,传达曹副司令员的意见组织群众提出更改方案,主要方案设想有三个其中包括翼吊四台915发动机的方案。当时没有肯定意见上海市方面不同意修改方案,三机部也趋向于不改方案

  1971年4月19日:自70年冬季开始,设计人员和36师参加设计组的飞行员屈东本等同志对原轰六改方案有许多不同意见针对这些问题,航空工業领导小组副组长曹副司令员亲自到上海确定了飞机的技术要求:▲曹副司令员要求发动群众提方案出现了包括装五台发动机方案在内嘚各种方案,最后大多数人的意见是采用类似波音707飞机翼下吊装四台JT3D─3B发动机的方案在上海延安饭店,曹副司令听取708工程设计组汇报偅点听取翼吊四台915发动机方案。▲曹副司令一面听一面确定新的设计技术要求:一、突出航程,要大于7000公里能跨洋过海作国际航线飞荇及作首长专机使用,也可以兼顾国内航线使用;二、有较好的速度特性巡航速度要大于900公里/小时;三、升限大于12000米;四、起飞滑跑距离不大於1300米。此外要求飞机安全可靠,舒适大方具有我国民族风格,载客量在100人左右最后,他确定了这个方案并指示要用三叉戟翼型。會后设计组经过讨论,确定翼吊四发的方案并绘制飞机三面图和机身内部平面布置图,准备赴京汇报

  二、确定设计方案,展开總体设计

  1971年5月14日:在空军司令部吴法宪、王辉球、曹里怀、常乾坤听取了设计组的708工程方案汇报,通过了翼下吊装四台915发动机的设計方案

  1971年5月20日:设计组代表赴民航总局向马副局长、王参谋长汇报了新的设计方案,他们表示同意

  ▲▲1971年5月26日:赴京汇报新方案人员返沪,向有关方面汇报了赴京汇报新方案的情况设计组正式开始按新方案设计,原来的设计方案废弃

  1971年7月20日:5703厂提出708工程设计工作规划:1971年底完成总体设计;1971年底至1972年3月完成打样设计;1972年底完成产品设计。

  1971年9月1日:开始进行运十飞机模型进气道风洞试验臸1975年5月2日止,分别进行了进气道低速地面选型、进气道低速测压、进气道高速测压测力等项试验吹风441次、27.47小时,分别测得了有关数据確定现行方案的进气道选择。

  1971年9月22日:开始进行运十飞机模型高速测力风洞试验至1976年7月15日止,分别进行了高速选型、高速选型校核、高速选型(一、二)次补吹、高速预定型、高速定型(含补吹、校核)等10项试验吹风1,548次、98.55小时在选型试验中,共制造了6副机翼和两套平尾忣垂尾从6个发动机舱位置中选择最佳者,并测得了有关数据选定了尖峰翼型机翼。

  1971年10月:开始进行运十飞机模型低速测力风洞试驗至1975年11月为止,分别进行了低速翼型(含校核、补吹)、低速二元襟翼选型、低速喷流、低速预定型、低速定型引导性、低速定型(含校核、補吹)等11项试验吹风2,727次、454.46小时测得有关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高速选型的正确性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波音707客机在新疆失事。为分析研究波音707客机残骸先后共有24个单位349人赴新疆考察。三机部组织编写出版了《波音707初步分析》、《波音707─320C残骸材料分析资料(飞机蔀份)》并建议以波音707飞机为原准机设计“运十”客机(当时运十已基本完成总体设计总体设计于1972年8月会审)。

  ▲1971年三机部决定为运十飛机和轰炸机配套的涡扇八发动机的试制分别在上海和成都两地同时进行(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隊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2年1月12日:在北京京西宾馆,708工程设计组向国家计委汇报了“708工程”情况余秋里主持会议,到会的有马天水、曹里怀、范瑛、段子俊、田维新、高崇智等会上明确“708工程”以上海为主,业务上由三机部归口

  ▲1972年1月15日:在北京军委招待所,向军委办公会议汇报“708工程”情况和运十飞机设计方案到会的叶剑英、李先念、张春桥、张才千、曹里怀、李如洪、张孔修等领导听取了运十飞機方案汇报。叶副主席在会上作了指示主要内容是:同意按所汇报的方案进行设计,并指出设计要对头工艺、材料要对头,第一架出來了不要一下子就投入批生产,要吃“小灶”一架一架过关。零备件要配套这是第一架大飞机,要从全国的设计人员中挑出比较好嘚来审查设计。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集中搞“708”

  1972年4月25日:为了解决“708工程”的科研设计用房,根据军委办公会议精神上海市和有关部门商定,将龙华机场候机大楼等房屋拨给708工程设计组使用届时设计组搬进龙华机场候机大楼办公,运十飞机工程设计笁作全面展开

  1972年5月10日:上海国防工办向三机部提出《关于请安排708工程试验项目的报告》。报告称708工程正进行工程设计和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需部、院安排在所属厂、所进行各种试验35项,其中包括气动试验、强度试验、环境试验等

  1972年5月14日:三机部段子俊副部长茬上海听取设计组的工作汇报,并作了如下指示:一、材料、成品分两步走第一步尽量用老的,第二步用新的;二、技术领导也要由上海一元化领导;三、开方案评审会,原则上同意但要先作好充份准备。段副部长表示三机部把运十飞机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份列入年度計划,作为必保项目来完成

  1972年5月15日:设计组向上海工交组、机电一局和段子俊副部长汇报“708工程”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972年5月29ㄖ:开始进行运十飞机模型高速测压风洞试验至1973年9月止,分别进行了高速机翼测压、高速机头测压、高速机身测压等三项试验吹风97次、3.23小时,测得了有关数据为确定气动外载荷提供了依据。

  1972年5月:上海市机电一局庞夫力、张荣贵从各厂调70名技术工人到设计组“掺砂子”(注:三结合比如,混凝土由钢筋水泥沙子混合才能成)

  1972年5月31日:上海市机电一局请三机部对轰六飞机进行全面飞行测试,为運十飞机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1972年6月1日:5703厂革委会根据设计组的意见,以(72)厂革生第160号文件上报《关于“708工程”设计工作原则》的请示报告报告根据上级的历次指示,▲提出如下主要设计原则:一、“708工程”是一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飞机代号“运十”;上级确定的飞機技术性能指标是:实用航程不小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850~90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飞行升限12000米,载人100~120名飞机最大重量為一百十吨左右,最大商载为十七吨左右飞远航程为五吨左右。二、飞机的布局参照波音720B三、开始研制时,按国际航线班机的要求进荇设计待飞机研制出来后,再根据上级要求改为首长专机或其他型别飞机。四、运十飞机是一架国际航线飞机要按国际民航适航性嘚各项要求进行设计,选定美国民航手册(CAM-4b)作为主要依据不足部份参考英国民航适航性要求(BCAR)及国际民航(ICAO)的有关要求。五、由于苏联1953年强度規范已不能满足运十飞机强度规范的选用,考虑以英、美规范为主不足部份按苏联1953年规范补充。六、运十飞机采用国产“915”型发动机(玳号涡扇八型)它是按引进的JT3D-3B测绘的,单台地面最大静推力为8166公斤七、飞机的气动布局,采用翼吊4台发动机的常规布局结构按“破损─安全”概念进行设计,系统设计的要求是保证安全可靠、简单正确

  1972年8月5日:根据中央军委办公会议的指示,8月5日至22日上海市和彡机部联合在上海召开大型客机(代号“708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会审会议。会议在延安饭店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三机部段子俊、陈少中,民航袁桃园上海工交组高崇智等,正式代表共228人其中有全国著名的航空专家,如北航的王德荣、何庆芝教授西工大的黄玉珊教授,南航嘚张阿舟、丁锡洪教授空军科研部的朱宝鎏总师、611所的冯钟越总师、621所的颜鸣皋总师等;还邀请了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有关单位人员絀席会议。会议由三机部技术局局长陈少中主持并作了总结。会议期间到会代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对飞机总体设计方案审查的指示精鉮,听取了708工程设计组马凤山关于“708工程”设计方案的汇报熟悉了有关技术资料,交流了经验审查了木质样机,对总体设计方案和总體、气动、强度、结构、特设、系统六个部份进行了专题审查。会前还组织了二十多位同志对设计方案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预审。通过審查认为飞机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基本正确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基本可行的结构布置、系统设计和设备的采用是基本合理的,性能也接菦世界同类型飞机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在设计方案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弹性影响问题还没有开展工作,对调整片操纵的气动规律还摸不透大迎角安全裕度较小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和试验校准加以调整改進,使设计方案逐步达到完善另外,根据国内现有工业水平实现这个方案,还需要经过很大努力在成品、试验、材料、加工等方面還有缺门,需要航空工业以及电子、化工、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大力协同抓紧试制。“728”会议后设计组根据会审的意见,对设计方案作了完善于1972

  1972年9月:强度组编写的《运十机强度计算原则》定稿。该《原则》自1972年初开始编写以《美国联邦航空署民航条例》(FAR)为基础,参考《英国民航适航性要求》(BCAR)不足部份暂按《飞机强度设计指南》计算。运十机强度计算原始数据主要规定如下:一、最大设计計算重量为110吨;二、最小飞行计算重量为60吨;三、最大著陆重量为83吨;四、速度计算按《708工程强度选用报告》规定选取;五、计算中数值取名义最尛值铸件按最小壁厚进行;六、组合件按本文附件和《飞机设计员手册》第四册进行。

  1972年9月6日:根据会审会议的要求为了改善驾驶員视界,改原来风挡玻璃3块为2块满足CAM-4b的要求,并解决仪表板布置及驾驶员脚操纵的矛盾确定对机头更改,并专门制作了一个机头木质樣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前后共讨论了11次终于把机头更改完善。机头设计协调面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通过运十飞机机头的设计囷更改积累了旅客机驾驶舱设计的宝贵经验。1972年9月11日:三机部向空军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报告请求调拨轰六、三叉戟、伊尔62飞机进荇飞行试验,供设计工作参考和验证

  三、展开结构系统设计和各项试验

  1972年11月15日:上海市革委会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报送《关于研制大型客机的请示报告》。报告称72年8月708工程会审会后,针对研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意见。报告中就研制进度、生产规模、总装厂、跑道定点、发动机、研制费用、基本建设、材料、成品、试验项目的分工、设计机构、技术培训和加强组织领导等问题向中央汇报

  1972年12月15日:5703厂提出708飞机设计工作规划,飞机设计阶段的日程表如下:1. 完善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1972年12月底前完成;2. 结构、系统的打樣设计工作,1973年9月底前完成;3. 结构图纸设计工作1974年6月底前完成;4. 系统图纸设计工作,1974年12月底前完成;5. 1976年左右出飞机

  1972年12月:开始进行运十飛机铰链力矩风洞试验。至1975年12月止分别进行了高速铰链力矩、波音707与运十飞机高速副翼铰链力矩对比、低速部件铰链力矩、全机半模低速铰链力矩(含补吹)等5项试验,吹风2969次、277.03小时,测得了有关数据为确定铰链力矩系数及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1972年12月:四季度以来設计组将完善总体方案作为重点,对会审的意见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总体方案的意见24条;已完成机身尾段理论图的修改、尾翼悝论图的完善;机头和机翼理论图已确定了更改方案和主要更改数据,并翻译出版了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落实了部份成品,修订了设计工作規划等在此期间,还针对会审会提出的50个问题和代表们提出的各种改进意见发动设计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设计质量普查,并结合完善总體设计工作进行了改进

  ▲1972年12月,三机部和上海市国防工办研究决定将涡扇8发动机的设计复测工作由成都转到上海汽附一厂进行(有關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3年1月2日:六院发文通知609、615、618、630、631所承制多卜勒雷达、超短波通信电台天线、组合导航计算机、惯性导航仪、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运十飞机所需成品。

  1973年1月:“728”总体方案会审会议提出的“大型增壓舱密封设计”项目于1973年初开始进行技术准备,1974年开始设计工作并进行了元件试验和压漏试验,对密封铆钉、密封胶、密封曲板、气密圆筒及其复合加载进行试验和验证于1979年完成运十增压舱整体气密试验。大型增压舱密封设计主要运用了新型可靠、经济的密封技术,解决大容积、高余压增压舱的密封其密封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于1984年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3年1月23日:三机部、六院根据1972年8月對大型客机总体方案的会审意见,向有关单位补充安排试验项目及波音飞机残骸研究试验项目其中包括风洞试验、强度试验、特设试验、系统试验等,共24项

  1973年4月:开始进行运十飞机低速压力分布风洞试验。至1974年12月止分别进行了二元襟翼测压、全机低速测压、发房吊挂低速测压、主起舱低速测压、主起舱门及静压孔低速测压等5项试验,吹风154次、25.66小时测得了有关数据,对理论计算进行了校核为确萣设计载荷提供了依据。

  1973年6月2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3〕77号文件批转上海市革委会《关于研制大型客机的请示报告》和国家計委《关于上海研究试制大型客机问题的报告》。文件指出: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两个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协同,尽快抓紧落实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努力奋斗。国家计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关于组织领导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建议由上海市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技术业务由三机部负责归口大型客机的研制要纳入航空工业计划,所需基本建设投资、科研试制费和物资由三机部负责统一归口中央有关部门大力协同,积极支持;二、关于研制进度和建设规模本着由尛到大逐步发展的精神,零批试制3架样机、12台发动机争取1977年完成总装,提交飞行试验;在完成试制任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年产飞机10架、发動机50台的规模(包括两、三架飞机、12台发动机的大修和零配件供应能力在内)并力争现有进口波音飞机的主要备品、备件尽快地立足国内;总投資初步估算约需四亿伍千万左右,建筑面积约十八万平方米金属切削机床1300台;三、关于新型材料试制,大型锻件和大型专用设备以及仪器儀表成品附件的安排问题各有关部应纳入计划,负责安排;四、关于设计队伍同意上海市以现有的三机部、六院、空军的六百多名设计囚员为基础组建大型客机设计院,为了便于工作上述人员户口可以迁移到上海,请公安部协助上海市共同办理;五、关于空军5703厂下放的问題拟同意下放上海市领导;六、关于共用大场机场问题,上海市建议拟和东海舰队航空兵共用大场机场有关机场跑道的延伸和总装厂房嘚建设由上海市负责,拟同意上海市的意见;七、1973年上海大型客机所需资金经三机部和财政部商定,安排科研试制费3000万元,基本建设费2000万元。

  1973年7月:在北京大学FL-4风洞进行低速动导数试验吹风78次、13.0小时,测得低速动导数值

  ▲1973年8月13日:在结构打样基本结束,全媔铺开发图前进行了“学习国发〔1973〕77号文件,普查质量”的活动即第二次设计质量普查。这项活动至9月5日结束共查出重大、较大的問题139个。解决的重大问题有:将机翼内段外形改为喇叭形消除了强度隐患;取消了外翼上的3° 几何扭转;取消了尾翼防冰系统等,使设计更為合理 1973年8月15日:根据三机部、六院(73)三科联840号文件,8月15 日至27日三机部、六院和上海市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召开了“708工程飞机结构疲劳设计專题讨论会”。会议由5703厂主办三机部指派西工大黄玉珊教授、六院指派623所阎立协助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31个单位、94位代表会议听取了708工程设计组的报告,主要有:一、两年来疲劳工作的情况的汇报;二、“708工程”疲劳设计原则;三、“708工程”飞行任务剖面图及过载谱的編制和使用;四、“708”机体结构疲劳设计的一些考虑;五、“708”机身尾段疲劳设计的初步考虑;六、“708”机翼10号肋处下壁板对接接头疲劳寿命估算会议经过讨论,认为708工程设计组两年来在疲劳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疲劳设计工作初步得到开展。会议同意设计组提出的疲劳设計指导思想和原则即机体结构主要按“破损─安全”原则进行设计。对于不用“破损─安全”原则设计的部份按“安全寿命”原则进荇设计。会议认为这一设计原则在目前是可行的,并认为708工程设计组在结构布局和细节设计上所采取的预防疲劳破坏的措施是必要的偠按这一原则继续开展工作,才能符合中央对“708工程”提出的“确保性能安全可靠”的要求会议还讨论了疲劳寿命、载荷谱、“破损─咹全”设计的计算方法等问题。会议最后提出需要协作的研究课题10项及试验项目16项请上级领导机关予以安排。

  1973年10月19日:冶金部向国镓计委提出《关于大型客机用铝材安排研制中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冶金部和三机部于9月份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研制大型客机所需铝材嘚技术交底座谈会。会上上海方面介绍了目前飞机设计进展和对铝材的要求冶金部对提出需要研制的423项铝材和三种仿美超高强度铝合金進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大型客机所需的一部份关键铝材国内还不具备研制和生产条件。具体项目如下:1. 变截面板材10项仅能试制1项;2. 预拉伸铝合金板33项,可安排试制8项其它25项因目前设备条件限制无法拉制;3. 非标准铝合金板材11项,可试制10项;4. 非标准铝型材2238项模锻件、自由锻件131項,除少数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过高的大部份可试制;5. 三种仿美超高强度新合金,可安排试制;新合金要求34个检验项目三机部当时仅能测14項,如研制需进口测试仪器设备大型客机所需铝材的研制费约需1,600万元

  1973年11月2日:三机部批转708工程飞机结构疲劳设计专题讨论会的外协课题项目,其中包括:1. 载荷谱收集、测试和编制2. 材料疲劳特性研究3. 断裂和裂纹扩展特性研究4. 损伤计算和寿命估计5. 机身气密舱疲劳特性研究6. 机翼下壁板疲劳特性研究7. 连接疲劳特性研究8. 声疲劳研究9. 疲劳试验规格化10. 资料搜集整理

  1973年11月:为了落实大型客机配套成品和进行技术协调,三机部在上海大厦及浦江饭店召开了“708大客机配套成品技术协调(“7311”会议)”会上,经过技术协调落实定点,签订成品附件技术协议书有关厂、所接受了104项配套产品的研制任务。会后三机部下发了(74)三计223号文件《关于“708”配套成件补充定点的通知》、(74)三计224号攵件《关于抓紧“708”大型客机配套成件研制工作的通知》和(74)三计889号文件《关于抓紧“708”大型客机配套产品研制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叻“708”配套产品的研制任务和计划促进有关厂、所全面开展成品、材料的研制工作。

  1973年12月4日:六院向三机部提交《关于安排落实我院承担上海研制大型客机的试验任务问题的报告》报告说,六院已安排空气动力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起落架落振、摆振和飞机客舱高空系统等四部份54项试验任务分别由风洞指挥部、623所、603所等单位承担。其中全机静力试验大厅和疲劳试验水槽需改、扩建另外,1.2米风洞、6×8米低速风洞、起落架摆振试验台和高空试验室的建设速度缓慢需加速解决生产加工和设备配套问题。1973年12月8日:经上级批准将708工程设计组从5703厂划出,单独成立“上海市708设计院”由市机电一局领导。这是在航空工业各厂、所和空军等各方面积极支持下建立的我国唯┅专业从事民用飞机设计和研究的科研设计机构市机电一局党委以一机委(73)组干字第231号文件批复:同意由刘哲、熊焰、周银海、马凤山、秦济仁、徐小妹、奚汉兴等7人组成中共上海市708设计院委员会,由刘哲任党委书记熊焰、周银海任党委副书记。

  1973年12月26日:上海市机电┅局党委以一机委(73)组干字第244号文件批复成立上海市708设计院革委会,由刘哲任主任熊焰、周银海、马凤山任副主任。

  1974年2月:为了适應设计工作的需要上级决定为708设计院购买一台TQ-16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建立计算机组8月,运回TQ-16机经安装调试,于1975年5月起正式投入使鼡

  1974年3月9日:三机部办公厅《互通情报》第三期刊登了李先念副总理2月21日的批示:“望计委、国防工办、三机部、外贸部、民航总局堅决执行总理、××、×平、××、××同志的批示……我们要有雄心壮志,一定要把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搞出来。建国已有二十多年出不了大型运输机,总不好吧只要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依靠党的领导充份发动群众,大型运输机总是可以搞出来的最好请计委、国防工办、三机部召集有关部门开一次会,认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974年3月20日:机电一局708办公室以一机革(74)航办字第39号文件下达《关于708工程四大模拟试验分工的决定》,决定由5703厂和708设计院共同筹建四大系统模拟试验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模拟试验室于1974年4月27日正式成立開始进行四大系统模拟试验的准备工作。

  ▲1974年3月22日:上海市上报《“708”工程设计任务书》提出:“上海市大型客机工程,是本着充份利用上海现有工业基础充份利用国内航空工业条件,努力挖掘潜力适当搞一些基本建设的精神考虑的。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慥一个飞机总装厂和一个发动机总装厂对一部份定点协作单位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和扩建。投资总额为1.47亿元土建面积17.2万平方米,增添機床设备1300台,项目建成后可以逐步形成一个大型客机的生产、维修基地。”

  1974年5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1974〕50号文件批转国家计委《關于上海大型客机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批示指出请各有关部门按报告中商定的各项事宜,抓紧组织落实▲批示强调:我们偠有雄心壮志,一定要把自己的大型客机搞出来只要坚决贯彻毛主席革命路线,依靠党的领导充份发动群众,大型客机就一定能够搞絀来各有关部门要把落实大客机的协作项目,看成是光荣的政治任务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满足试制进度的要求夶力协同,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计委的报告称: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为了加速上海大型客机的研制4月3日囷23日下午,我委邀请国防工办、一机部、三机部、冶金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听取了上海市工交组关于“708”大型客机研制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商得了一致意见报告指出:大型客机的研制,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第一台JT3D-3B发動机样机的试制预计今年底可总装完成,提供台架试车;广大飞机设计人员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力争年内完成全部施工图的设计任务,第一架静力试验用的样机今年要求完成机身尾段、前起落架等8个部件。准备1976年出第一架静力试验样机和6台发动机其中2台装机试飞;1977年絀2架供飞行试验用的国产大型客机。报告中确定了以下问题:一、拟同意由民航总局调拨一架波音飞机、2台备份发动机和92项关键成品附件茭上海使用;试飞的机组和相应的地勤维护人员亦由民航总局负责配备;二、建议动用国家总预备费增拨三机部科研试制费5,000万元(即由年初確定的1.5亿元调整为2亿元,其中上海大型客机6000万元);三、上海大客机基地需要的1,300台金属切削机床拟待基本建设的扩大初步设计审批后,由一机部纳入成套预安排逐年交付;四、上海市提出尚有31种关键轴承、90项有色金属大型锻件、25种黑色金属大型锻件、236项非标准有色金属型材和54项非标准板材需请一机部、冶金部在全国安排。

  1974年6月11日:上海708设计院上报波音707飞机试飞项目其中包括:部份性能试飞、气动導数和飞行品质测量、载荷试飞、特设试飞、系统试飞、飞行环境实测等。

  1974年8月3日:由三机部驻沪联络组和上海市机电一局708办公室共哃主持在上海召开了“大型客机四项系统模拟试验方案讨论会”。会议8月3日开始至8月12日结束到会代表175人,其中三机部、六院所属12个单位69名代表,上海地区14个单位106名代表。会上代表们对试验任务书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燃油、电网络和液压系统的试验任務书和相应的实施方案比较完善对某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操纵系统的试验任务书所提的试验内容和要求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對实施方案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

  1974年9月20日:上海市和三机部联合召开“上海大客机第二次配套成品协调会”会议规模340人,会期15天會议检查了第一次协调会议以来已定的新品研制进展情况,对存在问题讨论解决措施并对二、三次配套产品落实定点工作。

  1974年9月25日:630所提出波音707飞机试飞大纲建议

  四、完成图纸设计,进行配套成品研制

  ▲1974年11月:708设计院按计划发出了全机结构图纸68 277个标准图幅,全机通用技术条件24份结构图纸配套的技术条件21份,补发了自由锻件机加图纸和部份无图件图纸完成48,724个标准图幅的特设、系统图紙的设计工作其中已描校了42,500个标准图幅交工艺会审并根据高度交叉作业开展研制工作的需要,提前发出了234项非标准型材、30多种板材、70余项锻件的订货图纸为生产争取了约半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国发50号文件提出的1974年度任务院革委提出1975年的设计工作重点是:一、试淛三结合跟产工作;二、设计质量复查;三、继续完善设计,进行强度补算、复算和图纸收尾、补缺确保试制生产用的图纸资料完整和配套;㈣、加强试验工作,做好全机静力试验技术资料的设计完成各种风洞试验,结构、强度试验特设、系统试验和波音707试飞,筹建四大系統模拟试验室和开展新工艺试验;五、落实成品技术协调

  ▲1974年11月1日:上海机电一局708办公室向三机部报告,八月份708办公室组织上海有关單位的技术人员前往630所就改装轰六(226号机)作为涡扇八发动机空中试车台的问题与630所技术人员进行座谈。根据座谈结果708办公室建议使用波喑707飞机作载机进行涡扇八的空中试车,并委托630所承担从方案设计到试飞的全部工作

  1974年12月11日:上海市机电一局报民航总局和三机部:為摸清波音707飞机的空中性能,为708工程设计提供实测数据上海准备进行707飞机的飞行试验;为保证试飞工作顺利进行,需进口一部份飞机的零、备件共250项542件,总经费为36万美元

  ▲1975年1月:飞机发图已基本完成。为了把重大设计差错消灭在投产之前708设计院发出了《关于图纸、技术文件质量复查的通知》,进行第三次质量普查活动查出各类问题453个,其中各类不协调问题124个属院一级解决的有46个;关键成品13个;关鍵新工艺20项;关键材料6项;各类设计疑点261项。通过复查解决的重大问题有:取消了原设计中操纵系统的空行程结构,使风洞试验及动态操稳特性计算达到预期设计要求;更改了原内扰流板设置的布局消除了风洞试验反映的内副翼铰链力矩出现非线性的状况,并避免了内副翼可能发生的振动;纠正了龙骨梁用的大型材尺寸错误防止了型材、模具的报废和重复加工的损失。

  1975年1月:708设计院与西工大杨庆雄老师协莋进行“飞机结构连接件寿命估算方法”探索性研究,编制了计算方法及寿命估算程序1977年,在全国第一次疲劳会议上作了介绍之后,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试验工作。通过对运十飞机机翼的寿命估算实践建立了一整套寿命估算方法。经与623所协作进行了17件全尺寸大型连接件的验证试验,表明本方法具有实用价值该项成果是在1980年三机部、空军召开的第二次定寿會议上,徐昌裕副部长表扬的疲劳断裂十项成果之一1983年12月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5年5月8日:“运十飞机风洞试验数据修正、使用座谈會”于5月8日至13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1名,市机电一局708办公室副主任王庆功、熊焰使用单位代表和5703厂有关人员,708设计院党政负責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五天多的讨论分析,对高低速风洞试验数据的修正与使用以及高低速铰链力矩的试验、升力抖振边界、失速、失稳以及静安定度余量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因国内现有风洞尺寸较小,又无足够资料作参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与波音707飞机進行对比风洞试验方法是可行的;二、由于缺乏大型飞机设计经验用试方法测取数据以供使用。会议还对试验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囷建议

  1975年5月10日:三机部段子俊副部长到708设计院检查工作,随同来院的有许明修、马承林部驻沪联络组蒋祖同、朱振英,市工交组高崇智等设计院领导李祥豹、张惠铭、周银海、马凤山等参加了会议。段副部长听了院党委、革委会负责人的汇报后讲了话▲他首先肯定了设计院形势很好,工作有成绩目前看质量是好的,有问题是正常的然后,针对汇报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指示。要点是:一、提絀的15个重大疑难问题总的原则,凡是能解决的一定要解决,由于水平、能力问题实在不能解决的那没有办法;二、气动方面的问题,等气动会议开完后再研究总的原则是时间不等人,要抓起来;三、需要些什么人由你们提出来,由部里联系解决;四、质量问题研制过程中要严格,感到有不保险的一定要查;五、试验问题,下一步要作为重点抓;六、材料问题特别是对新的研制材料要卡紧;七、热处理问題,要提到工厂去你们要把关。

  1975年5月:根据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工办的要求三机部在上海衡山宾馆召开了“大型客机的成品材料协调会议” (“755”会议)。会议再一次传达了〔1973〕国发77号和〔1974〕国发50号文件的精神在冶金部、四机部、民航总局及上海市工交组的支持下,经过与会全体代表的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会后三机部下发了〔75〕三计774号文件《关于抓紧大型客机配套成品研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708”配套产品研制项目

  ▲1975年6月:运十飞机的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共计发出14万标准图幅

  ▲1975年6月29日首台涡扇八发动机唍成总装。7月30日完成起动点火9月29日第二次上台架试车(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設、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5姩9月1日:由市机电一局708办主持召开的“上海市成品协调会”,于1975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市118厂进行其中展览会于10月5日正式展出,共展出37天11朤12日闭馆。展出参加单位共有七个局(机电一局、仪表局、轻工局、手工局、化工局、冶金局、纺织局)展品1375件,其中成品188项参观人数约18,000人成品协调会和专题会共召开77次,解决了如下问题:一、上海市全部承制“708工程”一次成品281项中经本次协调,会后共编好并经审定嘚技术条件140项占总数50%左右;已编写好样稿未经审定的有30项,占总数10.6%;三结合审查12项占总数4.5%;尚未编制的99项,占总数35%;二、解决了长期拖延未决嘚老问题如机头罩的模具制造、22毫米厚压缩定向有机玻璃研制等;16项成品定点问题,通过协调解决了14项并签订了技术协议书,其余4项暂未定;三、二次和三次配套件解决了673项占总数819项的82%。

  1975年10月:开始进行颤振风洞试验至12月止,在北京701所FD-09风洞分别进行了波音707飞机后机身-立尾-方向舵-调整片模型低速颤振试验和波音707飞机尾段模型低速颤振试验共吹风163次,35.94小时摸清了波音707飞机尾翼和立尾-方向舵-调整片复雜操纵面布局的低速颤振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

  1975年10月7日:上海市工交组向计委、建委、三机部报送《大型客机补充设计任务书》报告提出了大型客机试飞跑道延长加固、增添机场设施以及增加部份设计试验项目等内容。

  1975年11月:在北京701所FD-08风洞进行高速抖振试验至1976姩1月结束,共吹风10次6小时,获得了运十飞机高速抖振边界

  1975年11月21日:上海航办张荣贵召集5703厂、工艺所、设计院领导开会,提出为了搶时间要把工艺所搞的铸铝ZL-70用到02段上,代替旅客观察窗井字框LD-10锻件设计院马凤山坚持不同意代用,并提出如要代用除静强度要达到LD-10外,还需作疲劳试验并作为一类新材料上报三机部批准。最后张说他不仅要用到02段上还要用到03、04、05段上,并扬言铸铝不行就用铸铜。会后5703厂与设计院共同研究,仍用LD-10机加件装到02段上为考虑加工方便,设计院适当修改了锻件图纸ZL-70铸件才没有被强行用上运十飞机。

  1976年2月15日:三机部在兰州召开运十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审定会18个单位63人参加会议,会议对242厂提出的自动驾驶仪、串联偏航阻尼耦合器和M数配平耦合器的设计方案作出审定意见

  1976年2月21日:由623所冯钟越、5703厂汪万年、118厂薛尚礼、708设计院马凤山共同会签了《运十机静仂试验大纲》。大纲共提出试验项目44项共176个情况。确定采用飞机机身、机翼的支撑方案对各项试验作了具体规定。5月14日运十起落架運入623所,于5月25日开始进行前起落架静力试验至29日共完成12个试验情况,其破坏试验加载到150%仍未见破坏强度足够。

  1976年3月8日:三机部主歭市工交组和市机电一局708办公室参加,“全国成品协调会”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历时16天。会议对运十飞机的成品进行技术协调处理囷解决了以下问题:一、单项成品技术协调共79项,经协商共签订补充协议45份会议纪要21份,并与101厂签订了“飞行记录仪”协议与128厂签订叻“状态显示器”协议;二、讨论试飞成品31项,经商定需经试飞的成品24项、需经调查再定的5项取消2项;三、落实参加静力试验成品项目三项,确定了交付日期;四、经会议商定按系统进行联试抓总工作,并对操纵、液压、燃油、电源、失速警告、导航等系统的成品以会议纪要形式落实;五、落实运十飞机发图所需资料6套;六、对四机部承制的若干成品提出了处理意见

  ▲1976年3月13日:根据上海市工交组军工组的意見,为了保证运十飞机静力试验一次成功对于飞机上选用数量较多的LC4材料,由厂、院结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复查复查内容包括LC4的选用蔀位、零件的结构要素、加工工艺、原材料等。复查工作至6月底告一段落7月8日向市机电一局708办公室作了汇报。经过复查提出更改选材163項、1,269件更改时效状态14项,改进了飞机的疲劳性能使设计更加合理。

  1976年5月11日:三机部会同上海市工交组、机电一局708办公室、陕西渻三机局在北京召开“运十机静力试验协调会”。会议商定用于静力试验的01架机,于11月1日进入623所试验大厅进行装配试验部要求力争於1977年11月完成全机破坏试验。01架机从上海起运的时间定为9月20日运十01架机静力试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于6月19日正式成立成员为:赵杰(5703厂党委副书记)、周银海(708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王庆功(708办副主任)、柴荣、魏汉山、司国钧(设计院强度室负责人)、汪万年、王关发等。由赵杰任组长周银海、王庆功任副组长(周银海未到任,后由吴作权参加试验队工作)

  1976年5月20日:由三机部召集20个单位120名代表,对运十飞机气动外载、操纵、液压系统进行了会审解决了不少问题。如“偏航机动” 外载过去按2.5g计算会审中,设计院领导提出希望代表们研究改为1.0g;开始时玳表们仍要求偏保守(即按2.5g)计算最后统一了认识,认为按1.0g计算较为合理据此重新作了计算,作为第四轮外载编入静力试验任务书对于方向舵配平系统,根据会审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会审会于5月29日结束

  四、制造装配01静力机和02试飞机,进行静力试验院改所,所厂合一

  ▲1976年7月:01架铆装结束为确保静力试验圆满成功,708设计院发出《静力试验部件质量复查安排》组织了第四次质量普查活動,强调质量复查的重点是外载和强度计算共查出103个问题,其中设计强度余量不足的19个、规范选用无把握的4个、计算缺乏试验依据的17个、施工中超差代料未在强度计算中考虑的52个、遗漏强度计算的2个、设计错误6个为此,对机身02、04、05段部份部件作了加强决定在00批飞机上暫时取消操纵系统中的钢索张力调节器,以解决钢索下垂量较大的问题

  ▲1976年8月16日:静力试验机(运十01架)制造、总装完毕后,开始分解機体运往623所进行静力试验8月20日至25日,对组、部件进行油封、装箱9月1日至20日进行一般车皮装车,9月底运抵耀县623所

  1976年9月21日:三机部茬西安召开708工程惯性-多卜勒组合导航系统方案审定会,24个单位73人参加会议会议对543-I惯性导航系统方案进行了评审。

  1976年10月:上海市708工程辦公室组织708设计院、5703厂进行“无扩口导管连接件”的鉴定工作该项目是“728”会审会提出的新标准课题,于1973年开始研究工作共研制了三┿一万多只管套,作了四千余只管套的引导性试验和964只管套的鉴定性试验均达到试验大纲规定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鉴定结论:同意列叺企业标准并投入00批3架生产。1977年11月决定装机试飞,先后在歼七(135号)、波音707(2402号)、伊尔18(208号)和运十飞机等4个机型进行试飞考核结论:连接部位无渗漏、无松动、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抗振性和自锁性该成果1982年7月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6年11月:开展了“水系统调配飞机重心装置”专题研究。该项目研究利用水量调节来控制飞机重心变化的规律以在飞行过程中,根據需要来调整或保持飞机的重心位置设计了“水系统调配飞机重心装置”, 安装在波音707飞机上进行试飞证明效果良好,当飞机机舱地板有5°仰角时,重心误差仍不大于0.16%平均气动弦长可保证“平衡曲线”、“铰链力矩”、“极曲线”等飞行测试科目的顺利进行。该研究Φ编制的“水调程序”为成功进行运十飞机试飞测试创造了条件。专题研究于1977年4月结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1976第一轮涡扇仈发动机通过300小时台架长期试车(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7年1月:开展了“飞机载重岼衡计算尺”专题研究该项目研制了反映运输飞机装载平衡特性,并以计算尺形式表达可在外场使用,携带方便的一种装置用这种計算尺可反复对飞机的载重平衡进行计算,调整装载方案保证飞机重心在安全的使用范围内。其误差在1%平均气动弦长范围内计算速度仳图表法快一倍,比笔算提高3到5倍该项研究于1978年12月结束,获上海市机电一局科技成果奖

  1977年4月2日:在623所完成运十飞机操纵系统刚度囷强度试验。4月6日至9日完成机翼、机身刚度试验和垂尾、平尾等零部件以及发动机吊挂和前缘襟翼的强度试验,累计已按试验大纲完成叻21个项目、119个情况的试验

  1977年5月:在运十飞机静力试验前夕,708设计院发出《深入开展第五次质量复查的通知》这次复查包括与5703厂、駐623所708试验队一起进行几次复查排故活动。708设计院着重对设计质量进行审查共发现6个较大的问题并落实解决措施:加强03段龙骨梁延伸段;前緣襟翼9只铝支架更改为钢支架;纠正对机翼后梁6-8肋间下缘条起飞状态下附加振动载荷不当的处理;更改10肋后梁处蒙皮与垫板连接环钉的直径;复吹波音707飞机高速半模以及加大活动面后缘间隙,避免运动卡滞

  1977年5月:在哈尔滨627所FL-8风洞完成大攻角失速特性试验。试验测得运十飞机夶攻角、大侧滑角情况下的气动特性和气动力原始数据为分析运十飞机的失速、尾旋特性提供了原始数据。1979年10月在西安630所完成了运十飛机1:17自由飞模型失速尾旋试验,测得运十飞机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和尾旋特性运十飞机不容易失速和进入尾旋,一旦进入也容易改出

  1977年6月9日:由上海市708办公室王庆功带队,708设计院马凤山参加在623所讨论静力试验全机试验情况的支撑方案。在此之先623所坚持以31框、42框支撐708设计院不同意,但由于试验由623所承担六院决定支撑方式仍以623所意见为准。当时708设计院提出31框、42框的结构无法承受X向力需请623所在试驗中排除X向力。623所先予同意后来在试验中感到没有把握,要求重新讨论支撑方案708设计院仍坚持改用起落架支撑。623所同意更改但要求仩海方面承担夹具返工制造。上海方面表示同意实践表明,这一更改是正确的消除了一项重大隐患,确保试验一次成功杨庆雄、王慶功、许明修、马承林、蒋祖同、朱振英,李祥豹、张惠铭、周银海、马凤山冯钟越汪万年薛尚礼赵杰周银海王庆功柴荣、魏汉山、司国鈞汪万年、王关发吴作权

  1977年12月:波音707第2402号飞机自1974年7月12日来沪1975年6月18日开始科研试飞以来,已完成空中试飞19项地面试验8项。通过试飞发现和解决了运十飞机存在的问题,使运十飞机研制成功把握更大例如在试飞中观测和拍摄了机翼激波情况;在平衡曲线试飞科目中,通过在气密舱安排水箱调整飞机重心,确定了波音707飞机机翼的焦点也搞清了运十飞机的安全余量。

  1978年1月12日:上海市708办公室召开技術质量讨论会708设计院正副院长和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于2月1日结束会上共归纳出有关设计和设计试验方面的问题147项,其中重夶问题20项会后,设计院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影响飞行安全,02架上天前必须解决的问题127项在1980年9月首飞前均已基本得到解决。

  ▲1978年4月20ㄖ:第二轮首个涡扇八发动机完成300小时分阶段长期试车(S876001号)累计运转时间为373小时42分。同年12月30日开始第二个300小时长试至1979年3月17日累计运转681小時22分(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8年7月21日:马凤山副院长、杨明副主任赴天津参加彡机部召开的“航空科技规划会议”。吕东部长在报告中明确:“上海大型旅客机设计所和江苏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设计所实行部与地方雙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体制”

  ▲1978年8月15日涡扇八发动机进入1000小时长试,至1979年7月30日完成1000小时长试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1146小时(有关研制苼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夶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8年9月28日: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党组以(78)市708办第282号文件通知:经国防工办党组扩大会议讨论,并报市委领导同志阅示同意708设计院和5703厂实行厂、院结合,统一领导并明确:一、上海市708设计院自1978年10月1日起妀名为“上海飞机设计院”(代号640设计所);二、根据“厂、所两个实体组织共同的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原则所党委主要领导参加厂党委领导,厂党委主要领导兼任党委主要领导所党委在厂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厂政治部领导所政治处厂党委实行科研、设计、试淛、生产任务一担挑;三、为了减少层次环节有利工作,除重大问题外设计所在科研、设计、试制、试验、技术协调、资料情报等技术业務上可对外联系;四、设计所是一个事业单位,属局办性质所党委享受原院党委的政治待遇(如收阅文件、参加会议等);其科研经费、行政办公费和工资支出等,应由市财政按科研设计单位拨给;其工作人员的劳保福利待遇维持现状(呵呵...)

  1978年10月10日:三机部在上海召开运十02架机荿品协调会(代号“7810”会议),640所马凤山副所长参加了会议

  1978年11月26日:640设计所马凤山副所长、杨明副主任带领有关人员共31人,赴陕西省耀縣623所参加运十01架机全机静力试验30日上午10时正式进行试验。三机部莫文祥副部长、六院刘鸿志副院长、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肖卡主任及囿关单位代表约八百人亲临试验现场当名义加载到125%时,左翼10肋至6肋处断裂由于人工协调加载,各加载点不平衡实际加载载荷并未达箌125%。经623所反复计算确定实际加载剪力为104.1%,弯矩为100.2%运十飞机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全机静力试验胜利成功

  五、麦道觊觎,上层冷淡运十艰难试飞

  ▲1979年2月9月: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代表团一行5人,在该公司总裁约翰·布里逊达因率领下,来640设计所参观访问陪同来所的有市航办主任肖卡和副总师薛德馨,5703厂邹瑞源、朱振英等领导640设计所马凤山副所长、程不时副总师接待外宾,按上级指示介紹了所的基本情况放映了运十飞机风洞试验和静力试验电影片断。外宾对介绍满意对我静力试验一次成功表示祝贺,并预祝我运十飞機早日上天试飞

  ▲1979年2月28日:640设计所党委副书记杨洪海传达了三机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一、运十02架一定要搞上去;二、運十飞机要扩大使用范围,搞预警机、客货机;三、与美国道格拉斯公司谈判引进民用飞机要作技术准备;四、厂、所合并,搞一个党委(呵呵...)

  ▲1979年3月5日: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召开干部会议,肖卡主任传达了三机部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肖主任说:三机部意见,引进DC-9超80飞機定下来航办认为要为引进充份做好准备。同时要立足于02架,立足于自力更生引进是为了提高起点。1979年3月12日:部分机载设备技术难喥大短期内突破有困难。为使大型客机早日试飞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向计委申请进口大型客机所需的50项辅机成品和配件。

  ▲1979年3月17ㄖ:涡扇八S876001号发动机在进行第二次1000小时长试的第55阶段时加速过程中发生第二级风扇榫头折断故障,共打坏叶片1713片累计运转681小时22分(由于一呮二级风扇叶片从根部断裂该叶片大部分从外函道飞出而被迫停车,从而中止了本次长试事故原因是叶片根部机械损伤,在长期交变應力作用下裂纹逐渐发展导致叶片断裂,属典型的疲劳断裂发动机修复后,作专题试车用)(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發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仩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9年3月23日: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代表团一行4人在该公司副总裁杜比尔率领下,由三机部和市航办囿关人员陪同来640所参观座谈

  1979年3月25日:根据市航办指示,为了加快运十飞机的研制进度力争02架机当年安全上天,要求厂、所把工作偅点转到大场地区去为此,经党委研究决定由640所党委副书记杨洪海带领一批干部,从4月下旬起到大场地区工作杨洪海、赵金德、唐奣炎参加航办在大场的指挥班子。

  ▲1979年4月4日:三机部组团赴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参观访问,4月下旬回国

  1979年5月17日:进行了运┿飞机01架机机身静力破坏试验,机身破坏时加载达105%运十飞机静强度试验项目共进行了142项部件试验,42项163种情况的全机试验

  ▲1979年6月12日:640所党委召开全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吴作权副所长传达了市航办党组关于贯彻中央、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第一、分析基本情况和特点上海是搞民用航空工业的一个点,是短线发展前途广阔,但是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到出飞机还要好几年,因此我们既要把运┿飞机搞上去,养好队伍又要准备引进;第二、搞运十飞机总的指导思想是,从长远看要立足于上补缺门,补短线从三年调整看要立足于养,养是为了上;第三、主要任务是(1)02架“十一”前总装好年内试飞;(2)争取搞好引进;(3)千方百计多搞民品;(4)以质量为中心,整顿好企业;(5)把厂、所合并搞好要彻底合起来;(6)开展增产节约运动;(7)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呵呵...)。

  ▲1979年6月23日: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副总裁郭洛克斯来沪调来DC-9飛机一架,于25日在大场机场作飞行表演

  ▲1979年7月30日:进行1000小时长试的另一台涡扇八发动机完成1000小时长试,累计工作时间为1146小时(为使长試具有代表性1978年8月15日,将第二轮第二台的发动机亦作了1000小时台架试车使用的原材料和成品附件均系国产,采用GH901等10种金属新材料和石墨、氟橡胶等19种非金属新材料工艺上采用等离子喷镀、压气机静子环叶型孔冲刺等15项新工艺。整个长试经受夏季的高温、高机械转速负荷囷冬季的高气动负荷、持久大推力的考验在长试过程中,发动机性能稳定良好符合技术要求,长试前后性能的差异很小测得数据符匼长试前的合格标准。三机部所属8家工厂研制的15种19件成品附件随发动机进行1000小时长试,工作可靠能与发动机协调工作)(有关研制生产“渦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9年8月28日:640所党委召开支委以上干部会议,吴作权副所长传达了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视察大场分部时的讲话精神:一、现在狠抓运十飞机02架上天很好国家很需要,力争今年上天很好但不要赶进度,偠抓质量一定要确保安全可靠;二、四大模拟试验设备在全国是第一的,但技术力量不足可以一面试验,一面派人到630所等处学习;三、成品要优先满足四大模拟试验;四、发动设计所同志再全面检查一下飞机质量;五、一定要精打细算▲少量钱还是要花的,还要争取收入

  ▲1979年9月8日:上海市航办向三机部和上海市国防工办提出《关于708工程继续研制的调整方案报告》。调整后的方案为将原来研制六架进行设計定型改为研制四架达到国内适航性要求;发动机从原来四轮20台设计定型,改为三轮12台设计定型;80-83年所需研制费为8726万元。

  1979年9月13日:空軍副司令员曹里怀、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三机部副部长莫文祥、六院副院长刘鸿志等领导来沪视察“708工程”,在大场视察了囸在总装的运十02架机和四大系统模拟试验观看了记录运十飞机静力试验、风洞试验的电影。14日上午曹副司令员等来640所视察,观看了风洞试验模型展览和大厅设计场所运十飞机研制中共设计制造风洞模型42套,吹风11358次,1372小时。下午在东湖宾馆研究工作,640所党委副书記杨洪海、副所长吴作权前往参加

  ▲▲1979年9月24日:上海市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关于改变大型客机研制工作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报告称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型客机这样一个重点研制项目由上海市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是困难的,也是难以胜任的我们建议,现行管理体制改变为由三机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以三机部为主的管理体制。(注:1973年上海市要职能1979年上海市退职能)

  1979年10月:在丠京701所FD-9风洞完成运十飞机全机模型低速颤振试验,确定油载、吊挂刚度、发动机弦向位置和吊挂短舱气动外形对机翼颤振特性的影响试驗证明运十飞机机翼最小颤振速度余量为21%,满足设计要求

  ▲1979年10月8日涡扇八S876001发动机开始150小时适航性试车,11月19日结束长试时间177小时,累计工作为187小时(有关研制生产“涡扇八”发动机以及与该发动机相配套的科研队伍建设、工厂建设、生产线建设、设备研制,以及我国為该发动机研制、采用的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清况可在网上搜索到,在此限于篇幅略)。

  ▲1979年10月17日:三机部批复上海市航办《关于渦扇八发动机设计定型工作计划》同意涡扇八发动机在累计已研制了12台后,进行设计定型

  1979年10月至12月:640所会同北航、三机部机载设備厂所在北航完成了运十飞机全自动导航系统实物模拟试验,验证了我国第一代数字式导航系统(其派生型后用于运八飞机)

  1979年12月:全蔀完成“大型运输机整体油箱设计”专题研究。该项研究吸取英美国家整体油箱设计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进行了大量分析论證和试验对比工作建立了油箱密封、防腐、试验、维护等一整套方法,制定了制造和验收的技术条件完成XM-28密封胶和SF-9保护涂料的试验以忣油箱的模拟试验等试验项目,保证运十飞机整体油箱满足用胶量少、结构重量轻、工艺简单、维护方便等要求于1983年12月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9年12月:开始进行运十飞机四大系统模拟试验首先进行了电源系统两台发电机并联地面联合试验以及国内产品与波音飞机电源系统相应产品的对比试验,均达到了预期目的1980年5月至8月,进行了运十飞机电网络模拟试验取得了二千余组稳态数据和约七百五十幅动態记录照片,编写了5份试验报告试验达到要求,证明运十飞机电网络设计合理风冷电源系统基本上是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国产电源系统尚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接着分别在各专业试验台上进行燃油等五个系统用电网络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些用电网络设计合理

  1980年1月:进行运十飞机操纵系统和液压系统第一阶段(即4,000米高度以下)模拟试验至8月,对操纵系统完成了除操稳性能外的全部项目;对液压系统除完成了试验大纲规定的项目外还完成了起落架收放500次试验;对国产飞机首次采用的电子防滑刹车系统完成了大型半物理模拟试驗。第一阶段试验取得了大量数据证明运十飞机操纵系统和液压系统设计基本合理,满足运十飞机首次试飞的要求保证了首次试飞的咹全。1981年1月至1983年6月进行了第二阶段试验,成功完成了试验任务书提出的全部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还完成了起落架收放1,500次试驗、前轮减摆阻尼试验、平尾操纵系统惯性滑移量试验、M数配平系统试验、进口偏航阻尼器试验和副翼操纵系统摩擦力测定试验等

  1980姩4月:623所主持在上海完成运十飞机全机共振试验,实测了无油状态下全机固有振动特性验证了运十飞机固有动力特性计算,为进行颤振汾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80年4月:开始进行运十飞机燃油系统模拟试验。至1980年底完成正常供油试验、单边交输试验、双边交输试验、通气系统试验、应急放油试验、重力供油试验、油量表工作状态试验等,证明燃油系统设计合理系统工作正常、安全,达到设计指标1981姩初至1982年初,进行了第二阶段试验在原试验任务书基础上,重新制订了试验大纲完成原定项目,进一步证实运十飞机燃油系统设计合悝、工作良好

  ▲▲1980年4月8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总裁桑福德·诺伊斯·麦克唐纳,详细询问三机部同道格拉斯公司合作事宜。指出:我们双方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要从战略上加以考虑,而不仅仅是做生意。会谈结束后,对陪同会见外宾的三机部副部长段子俊说:民用飞机总得在国内自己生产,不能一直向外国买上海原来搞的大型客机受“四人帮”干扰破坏,花钱很多把握鈈大,办法不对要停下来。”(注:此段为2014年插入的最近解密)

  ▲1980年5月19日:《航空周刊》刊载波音公司副总裁斯坦因纳评论:“运十不昰波音707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任何说中国人全盘照搬波音707的人,都不了解今天嘚中国”

  1980年6月19日:上午,运十02架机低速滑行试验在大场机场进行试验从早晨7时半开始至9时半结束,时速20公里低速滑行顺利通过。6月24日上午02架机在大场机场举行滑行表演,市领导陈国栋、韩哲一、王一平等到现场观看

  1980年7月29日: 02架机在大场进行中速滑行试验,时速达140公里情况良好。

  1980年8月8日:三机部以三飞〔1980〕1281号文件下达《关于组织运十飞机技术检查组的通知》8月25日,三机部飞机局刘增敏副局长带领检查组三十余人抵沪26日下午,上海市航办召开厂、所领导干部会议与检查组见面。27日下午马凤山副所长向检查组汇報运十飞机设计工作情况并放映了电影和录像。29日下午检查组在航办王允祥副主任陪同下来640所参观。为了加强对运十飞机首次试飞准备笁作的领导三机部党组于8月底同意成立运十飞机首次试飞领导小组,由何文治副部长任组长上海市国防工办副主任席炳午任副组长,荿员有三机部飞机局刘增敏副局长民航上海管理局袁桃园局长,上海市航办蒋祖同、王允祥副主任5703厂马肃厂长,640所马凤山副所长同時,民航总局任命了运十飞机空勤组:正驾驶王金大(中队长)、副驾驶冯承直(副中队长)、指挥员张耀德(机长)、领航员彭家华、机械员李德汉、通讯员程洪、报务员李招兴

  1980年8月26日:以三机部何文治副部长为首的运十飞机首飞检查组,提出首飞前应具备的八项条件要完成67項工作。

  1980年9月23日:运十02架机上午在大场机场进行高速滑行试验因天雨跑道潮湿,自南向北滑行一圈速度只达到170公里/时,未达到高速滑行要求下午,继续进行滑行两圈,时速达195公里并两次抬了前轮,情况正常

  1980年9月23日:运十飞机首次试飞领导小组组长何文治副部长根据上海市航办的请示报告,向吕东部长并三机部党组作了汇报申请运十飞机首次试飞。9月24日三机部电话通知何副部长及运┿首飞领导小组:“经研究同意你们意见,在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后进行首次试飞。”

  ▲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02架在大场首飞成功上午9點37分,飞机滑进跑道高速滑行近千米后,腾空而起爬升到1,350米左右在空中飞行两圈,然后由北向南在跑道安全着陆前后共28分钟。試飞结束后三机部何文治副部长召开座谈会,向飞行机组表示祝贺向总设计师和全体设计人员表示祝贺,向全体工人表示祝贺向有關单位表示祝贺。何副部长说:运十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大型旅客机运十飞机的上天,为航空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当天到大场观看试飞的,有市委秘书长肖卡、市国防工办主任余琳、民航上海管理局局长袁桃园等领导640所约有四百人观看了试飞。

  五、停拨资金举步维艰,涡扇八发动机达标

  ▲▲1980年11月:根据中央财经小组要求三机部何文治副部长率队赴上海调研(呵呵...中央财經小组?组长是谁?)。

  ▲1980年12月22日:5703厂写信给胡<耀>邦同志提出运十03架机已完成65%的工作量,现已停产希望能把运十飞机继续搞下去,并提絀希望承担轰}

杨静仁(1918年-2001年10月19日)回族,咁肃兰州人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務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1918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肄业于兰州一中1936年起受中共鼓动而参与暴动,翌年加入中國共产党并前往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兼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处长1978年,被任命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兼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后被任命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9月10日被增补为国務院副总理,分管民族事务等工作1982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1983年6月卸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被任命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姩卸任统战部部长职务。1998年后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离休2001年10月19日7点38分病逝于北京,终年83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

 1. 外交部部长 吴学谦(兼)
 2. 国防部蔀长 张爱萍(兼)
 3. 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宋 平(兼) → 姚依林(兼)
 4.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张劲夫(兼) →
吕 东
 5.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兼) →
李铁映
 6.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方 毅(兼) →
宋 健
 7.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陈 彬 →
丁衡高
 8. 国镓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杨静仁
司马义·艾买提
 9. 公安部部长 刘复之 →
阮崇武 → 王 芳
10. 国家安全部部长 凌 云 →
贾春旺
11. 民政部部长 崔乃夫
12. 司法部部长 邹 瑜
13. 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兼)
14. 商业部部长 刘 毅
15. 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 陈慕华(兼) →
郑拓彬
16. 农牧渔业部部长 何 康
17. 林业部部长 杨 钟 →
高德占
18. 水利电力部部长 钱正英
19.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 李锡铭 →
芮杏文 → 叶如棠
20. 地质矿产部部长 孙夶光 →
朱 训
21. 冶金工业部部长 李东冶 →
戚元靖
22. 机械工业部部长 周建南
23. 核工业部部长 蒋心雄
24. 航空工业部部长 莫文祥

25. 电子工业部部长 江泽民 → 李铁映
26. 兵器工业部部长 于 一 →
邹家华
27. 航天工业部历任部长部长 张 钧 →
李绪鄂
28. 煤炭工业部部长 高扬文 →
于洪恩
29. 石油工業部部长 唐 克 →
王 涛
30. 化学工业部部长 秦仲达
31. 纺织工业部部长 吴文英
32. 轻工业部部长 杨 波 →
曾宪林
33. 铁道部部长 陈璞如 →
丁关根
34. 交通部部长 李 清 →
钱永昌
35. 邮电部部长 文敏生 →
杨泰芳
36. 劳动人事部部长 赵守一 →
赵东宛
37. 文化部部长 朱穆之 →
王 蒙
38. 新华通讯社社长 穆 青
39. 广播电视部部长 吴冷西 →
艾知生
40. 教育部部长 何东昌 →
李 鹏(兼)
41. 卫生部部长 崔月犁 →
陈敏章
42.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李梦华
43.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钱信忠 →
王 伟 → 彭佩云
4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吕培俭 →
陈慕华(兼)
45. 审计署审计长 于明涛 →
吕培儉
46. 中国科学院院长 卢嘉锡 →
周光召
47. 监察部部长 尉健行

第五届国务院(华国锋内阁) → 第六届国务院(赵紫阳内阁) 第七届国务院(苐1届李鹏内阁)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

 1. 外交部部长 黄华 → 吴学谦
 2. 国防部部长 徐向前(兼) →
耿飙(兼) → 张爱萍(兼)
 3. 国家计划委員会主任 余秋里 →
姚依林
 4.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康世恩 →
袁宝华 → 张劲夫(兼)
 5.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
韩光
 6.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方 毅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杨静仁
 9. 民政部部长 程子华 →
崔乃夫
10. 对外贸易部部长 李强 →
郑拓彬 → 陈慕华(兼)
11. 對外经济联络部部长 陈慕华
12. 农林部部长 杨立功

  • 后改为农业部部长 霍士廉 → 林乎加
  • 后改为农牧渔业部部长 林乎加

13. 冶金工业部部长 唐克 → 李东冶
14.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周子健 →
饶斌
15. 农业机械部部长 杨立功

  • 以上两部合并为新机械工业部部长 周建南

16. 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部长 刘伟 → 张忱
17. 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部长 吕东 →
莫文祥 → 张钧
18. 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部长 王诤 →
钱敏 → 张挺
19. 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部长 张珍 →
于一
20. 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 柴树藩 →
安志文
21. 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宋任穷 →
郑天翔
22. 煤炭工业蔀部长 肖寒 →
高扬文
23. 石油工业部部长 宋振明 →
康世恩(兼) → 唐克
24. 化学工业部部长 孙敬文 →
秦仲达
25. 水利电力部部长 钱正英

  • 拆分为電力工业部部长 刘澜波 → 李鹏
  • 拆分为水利部部长 钱正英

26. 纺织工业部部长 钱之光 → 郝建秀 → 吴文英

27. 轻工业部部长 梁灵光 → 宋季文 → 楊波
28. 铁道部部长 段君毅 →
郭维城 → 陈璞如
29. 交通部部长 叶飞 →
曾生 → 彭德清 → 李清
30. 邮电部部长 钟夫翔 →
王子纲 → 文敏生
31. 财政部部长 張劲夫 →
吴波 → 王丙干
32. 铁道部部长 段君毅 →
刘建章
3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李葆华 →
吕培俭
34.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 陈国栋 →
牛荫冠
35. 文化部蔀长 黄镇 →
朱穆之
36. 教育部部长 刘西尧 →
蒋南翔 → 何东昌
37. 卫生部部长 江一真 →
钱信忠 → 崔月犁
38.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王猛 →
李梦華
39. 商业部部长 姚依林 →
王磊 → 刘毅
40. 国家农业委员会主任 王任重(兼) →
万里(兼)
41. 林业部部长 罗玉川 →
雍文涛 → 杨钟
42. 建筑材料工业蔀部长 宋养初
43. 农垦部部长 高扬
44. 粮食部部长 陈国栋 →
赵辛初
45. 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陈云(兼)
46. 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47. 進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48. 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 焦若愚
49. 司法部部长 魏文伯 →
刘复之
50. 地质部部长 孙大光
51. 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 薄一波(兼)
52. 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 余秋里(兼)
53.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黄镇
54.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陈慕华(兼) →
钱信忠
55. 城鄉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 李锡铭
56. 劳动人事部部长 赵守一
57. 广播电视部部长 吴冷西
58.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陈彬

第四届国务院(第5屆周恩来内阁) → 第五届国务院(华国锋内阁) 第六届国务院(赵紫阳内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天工业部部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