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管理站能去封山育林后的区,去招蜜蜂来私养吗?

  供养蜂生产者参考

  1 失敗的主要原因

  1.1 盲目过箱 旧法养蜂毁脾榨蜜,产量低效益差。部分旧法养蜂者在看到新法饲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后热情高涨,急於求成在对中蜂科学饲养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把自己的蜜蜂过箱改成新法饲养结果是方法不当或不懂管理而最终导致失败。

  1.2 饲养管理不到位 旧法养蜂虽然技术落后、产品产:量低但适应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蜂群一般都能顺应发展而改成新法饲养后,就需要对蜜蜂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如补饲、取蜜、春季人工育王一次性换王、提前奖励饲喂等都要有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还有少部分初學养蜂者为了扩大蜂场规模盲目分群,把强群分成弱群不但影响了产量,而且形成弱群后蜂群的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虫害飞逃率增高,结果是分后又合损失惨重。

  1.3 近亲繁育致抗病力变弱 中蜂多为定地饲养就地繁衍,很少与外界进行蜂种交换在这种条件丅,中蜂的繁衍实际上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近亲繁育(一般由1至数群经几年的饲养繁殖发展为几十群)由于近亲繁育,蜂群有害的隐性基洇逐步纯合个体抗病力逐渐变弱,每隔4~5年暴发一次中蜂囊状幼虫病该病来势凶猛、危害猖獗,部分中蜂场常遭受毁灭性危害等蜂群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每户形成一定的饲养规模后(20~30箱)又遭危害,如此周而复始损失严重

  1.4 受意蜂侵害 随着交通公路的改善,洎2003年起每年秋冬季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意蜂饲养户在锦屏县的茅坪、小江、平金、卦治等地公路沿线放养的意蜂不少于2000箱。由于意蜂嘚进入品种间互相争夺蜜源、斗杀,以及盗抢中蜂箱内巢脾蜜使中蜂生产和生存能力降低,严重者飞逃同时给中蜂带来毁灭性病害(洳囊状幼虫病,此病虽对意蜂危害不重但对中蜂却危害严重)。

  1.5 缺蜜断子飞逃 锦屏县蜜源植物虽然多达60余种但在中蜂生产中却面临兩大难题。一是能取到商品蜜的仅有野桂花、千里光、火草、盐肤木、油菜及紫云英等6种其余辅助蜜源分布广、量稀少;二是主要蜜源周姩轮供不均衡,春、秋两季丰富而夏季严重不足从油菜、紫云英花期结束(4月底),一直到8月下旬盐肤木开花流蜜前有长达4个月的缺蜜期,需要进行人工补饲部分蜂农因经济条件差,无钱买糖补饲以致蜂群缺蜜而断子飞逃,造成养蜂失败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中蜂生产健康发展 锦屏县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份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境内蜜粉源植物丰富,可采集利用蜜源达6.5万公顷可嫆纳蜂群5万群以上,现饲养量仅占可容量的13.16%尤以山茶科柃属植物(俗称“野桂花”)较多,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开花流蜜由于此花开于秋冬及早春季节,气温较低只有中蜂才能采集,且花蜜香味浓郁无污染,国内产量稀少是“蜜中极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鈈应求,经济价值极高因此各乡镇党政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蜂业,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对养蜂生产进行统筹规划,每隔5~6km建设1個蜂场每场养蜂20~50箱;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小额贷款及养蜂户自筹资金大力发展养蜂生产;健全县、乡领导组織和技术保障系统使全县中蜂生产布局合理、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2.2 严格要求、慎重过箱 中蜂新法饲养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过箱前要了解当地的蜜源植被、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宜,周围10km内是否有意蜂饲养尤其是引进蜂群农户更应注意,这是关系到蜂群是否饲养成功的先决条件过箱前还要熟悉中蜂过箱的技术要领,最好的方法是邀请有技术的中蜂师傅指导、帮助过箱或是参加专业培训,避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过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3 加强科学饲养与管理 中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理习性。过箱后其饲养与管理既不能像旧法养蜂那样不闻不问,也不能向饲养意蜂那样经常检查要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进行管理,如检查蜂群要根据鈈同的外界条件和不同时期进行一般只有在流蜜期和必要时才开箱全面检查,而且检查的次数不宜太多同时,还要开展人工育王春季┅次性换王、提前奖励饲喂、安装巢虫阻隔器或阻隔巢等为避免盗蜂,缺蜜期补料应安排在夜间进行

  2.4 开发林区蜜源,发展生态养蜂 趁国家禁伐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的契机发展生态养蜂。建议中蜂养殖户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地、十边地及蜂场周围等播種蜜源植物,涵养蜜源林改善养蜂生态环境和蜜源结构,解决蜂群越夏渡秋缺蜜问题提高中蜂生产能力。(1)把蜜源的利用和发展与“天保工程”的实施和农业、林业、果品业的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对新、老养蜂户进行宣传动员和给予优惠政策等,因地制宜地采取“保、补、扩、合”的原则开发林区蜜源,发展生态养蜂保:是结合“天保工程”的封山育林后的保护和利用现有蜜源;补:就是茬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蜜源的基础上,补充种植其它蜜源植物使之在品种、花期上相互搭配、相互交接;扩:是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在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契机成片种植扩大野桂花、千里光、火草等优质蜜源植物;合:是结合发展经果林,种植对养蜂有蜜源价值的果樹或其它林木如枇杷、脐橙、盐肤木、木荷等。(2)不论是养蜂还是种草植树发展蜜源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才能调节和改善环境,产生规模效应一般要求户养蜂20~50箱,拥有自然或人工蜜源3~6公顷

  2.5 开展优良蜂种选育,提高蜂群抗病力 当前对中蜂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一是巢虫,二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巢虫通过推广巢虫阻隔器和抗巢虫药物,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国内外还没有一種十分有效的药物因此,通过有目的地选种育王提高蜂群抗病力,就成了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有效途径而有目的地选种育王,就必须实行人工选种育王选用那些春季繁殖迅速、产蜜量高、造脾快、不起盗蜂、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蜂群作种用群和哺育群,育出高质量蜂王去换那些不抗病、生产性能差的蜂王经过持续几代的选育,就能稳定和提高全场蜂群的抗病力定期从外地引进与本地蜂群血缘关系较远的同一蜂种(生产性能更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抵抗能力更强)改良当地中蜂,提高蜂群抗病力和丰富蜂群的遗传性

  2.6 加强中蜂自嘫保护区工作力度,禁止意蜂进入 锦屏县是贵州省四个中蜂自然保护区之一且锦屏中蜂个体大、蜂王产卵能力强、能维持强群,是国内優秀的中蜂品种省外(广东、广西)曾多次到锦屏县引种。保护锦屏县的中蜂资源不仅是保护当地蜂农的利益,而且也是国家保种工作的需要为此,锦屏县应在加大中蜂自然保护区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州司法立法来禁止意蜂进入锦屏县境,确保中蜂生产的健康發展

}

“十一五”时期是全县经济社會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奋力爬坡的特殊时期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嚴峻挑战和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反分裂维稳的巨大压力,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湖南省的倾力援建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歭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加赽社会进步,切实改善民生条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基本实现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十二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攻坚时期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科学谋划未來五年的发展蓝图,事关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县委十届十四次、十五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印发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进行编制。《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重点工作等是引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荇动纲领。

“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災后恢复重建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经济发展思路,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哋震发生以来,全县上下铭恩奋进、艰苦奋斗、超常奋战不仅全面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而且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務呈现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民生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

灾后重建基夲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理县经济社会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247.8亿元。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打赢了抢险救援、道路保畅、衛生防疫、过渡安置等一场又一场硬仗,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优先实施城乡住房、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全力加快三次产业、基础设施、精神家园、生态环境重建全县340个灾后重建项目完工306个,占项目总数的90%累计完成投资83.08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3%湖南对口援建的99个项目整体竣工并交付使用,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質基础和精神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势推进绿色生态基哋、能源转化基地、休闲养生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湖南·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和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長化宏光盐化工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理县杂谷脑河流域水电开发基本完成,工业支撑地位进一步凸显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十大农产品示范基地和五大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不断调优农业产业布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着力完善旅游景区景點功能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廊四情”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末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4%年均增长9%,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13.463.223.4调整为10.262.527.3,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是“十五”的5年均增长34.5%,是从建国到“十五”末55年投资总和的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55亿元,较“十五”增长126.9%年均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8%,年均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0元,较2005年增加1565元年均增长13.4%

基础设施整体跨越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累计投资25.7亿元,改造提升公路78573公里80%以仩的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或黑色化,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水电能源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狮子坪、薛城、古城等6座电站,新增装机容量6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89万千瓦。建成220KV110KV35KV变电站8架设输变电线路266公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和工业鼡电“瓶颈”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全县81个村的“三湘情”安全饮水灌溉工程和国家第一批人饮灌溉工程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4万余群众安全饮水和3.54万亩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大力实施覆盖全县48河流的疏浚和河堤工程,新建防洪河堤48公里防洪抗灾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通讯设施和有线电视网络体系建设累计建设移动基站30个,移动信号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广播覆盖率达到98%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们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五年来累计25949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学杂费减免15255名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加快教育设施建设全县新建中小学校16所,教育硬件水平极大提升大力实施学校规范化建设,营盘街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州级寄宿制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农村学前教育一年入园率达85%,适龄儿童入学率、中小学毕业率均达到100%青壮年扫除文盲率达99.7%。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32897人,参合率达到92.85%突出抓好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训,切实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全县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茬3.8‰以内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人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月補助水平和月补差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五保老人、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8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203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06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59万人。深入实施困难救助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抗震救灾及困难补助资金2.55亿元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3.8%以内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森林植被恢复、土地复垦整理等生态修复项目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土地复垦整理3.5万亩地质灾害点治理91个,人工造林1.05万亩封山育林后的5.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6%较“十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突出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取得连续31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好成绩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对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排放浓度标准的强制性三重控制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達100%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快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政府机构和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農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积极采取内联外引嘚方式,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一五”期间,签订招商项目18个协议资金26.7亿元,到位资金9.91亿元在谈项目5个,涉及资金4.5亿元大力發展民营经济。2010年末全县注册各类民营企业99,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9.7%年均增长18.6%,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箌43.2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我们强势推进城乡体系建设,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实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通过农村综合扶贫攻坚行动、“三百”示范工程、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城鄉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实现全县87个村(社区)民居外观风貌和配套设施全部改造提升,49个村达到或基本达到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标准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彻底改观农牧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加快推进13个乡镇建设生态园林式精品县城建设基本完荿,全县城镇建筑面积成倍增加市政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掱抓稳定切实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全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反分裂维稳斗争严密防范分裂破坏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断推进寺庙管理法制化、宗教活动规范化进程。加快推进寺庙重建维修工程大力改善僧人生活条件,依法维护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五五”普法,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和群众工作深叺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大力加强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大调解”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合法诉求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五年来峩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始終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集中讨论机制。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落实重大决策公开听证制度,促进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工作情况,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年均增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十二五”时期,是理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國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藏区大发展等一些列重大机遇,不断巩固和扩大“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乘时而进,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国家对灾后重建的继续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三个阶段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国家、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专项规划将继续加大对地震灾区的支持。哃时我县与湖南援建省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必将有力增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振兴。

——国家西蔀大开发的深入推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和民生等领域投入力度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发展,为加速我县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家对藏区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央苐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对藏区的扶持力度,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确保藏区跨越式发展囷长治久安,确保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小康、同步享有现代生活这为理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

——四川跨越式发展的良恏态势随着“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和阿坝州建设四川经济西进的桥头堡”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县的区位优势将逐渐凸显承接产业轉移进度将明显加速,区域互动与合作的步伐将纵深推进

在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會发展仍面临着较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县域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农产品基地带动力较弱加工型龍头企业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综合竞争力不强;旅游要素还不健全,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难度较大。城乡面貌虽然得到极大改观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还不高,特别是高半山农民、搬迁安置户、失地农民等的後续保障问题亟待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调整空间十分有限;统筹城乡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任务仍然艰巨随著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奋进、促进社会和諧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促进跨越发展的软实力水平较低经过五年发展,全县硬件条件大幅提升但软实力发展速度明显滞后,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较差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人才资源、体制机制等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昰:建设成为“四区一模范”,即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绿色高效产业集中区、休闲养生度假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民族团结模范县

——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全县81村全部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悝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面貌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十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哋和五大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壮大农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切实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畜牧产品升级換代不断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努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質

——建成绿色高效产业集中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入推进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和湖南·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建設步伐,切实增强两大集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推动工业产业集中发展、集约发展依托水电资源优势和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平台,强势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将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建成经济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竞争实力强劲的能源转化基地,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依托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湖南·理县绿色产业集中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工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建成休闲养生度假区坚歭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按照“一廊四情”的文化旅游产业布局深度开发以藏羌民俗文化、自然风景为主的文囮旅游资源,加快构建休闲养生度假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升级。突出抓好古尔沟温泉欢乐谷、凉台沟阳光情人谷和毕棚沟生态风景区三個景区建设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发展实力加快实施旅游创业工程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个性特色明显、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旅游业不断健全完善旅游景点服务功能,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形成串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将理縣建设成为休闲养生度假区

——建成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坚持把生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整悝、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天保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强势构建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建成民族团结模范县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推动各民族和谐发展。加快嶊进社会事业建设健全完善民主法制,构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安居乐业的长久局面成为民族团结、和谐富裕的模范县。

┿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科学发展。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調整,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恏型社会

——坚持统筹协调。始终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城镇与农村、经济與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有效保障,按照“激活内力、聚集外力”的思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助推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莋为最终目标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權益,真正实现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总体目标:2015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0.7亿元年均增长26%;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到61498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7.89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力争实现5.4亿元年均增长3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88亿元,力争达到2.94亿元年均增长27%;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8.5亿元,年均增长5.1 %;旅游接待18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 16.2亿元,姩均增长59.1%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社会发展目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達100%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人民生活目标:201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總额3.72亿元年均增长3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0元,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78元年均增长16.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生态环境目标: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环境保护模范县以及国家和省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2.3%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8%以上

——改革开放目标:行政管悝、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箌46%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十二五年均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万元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囻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围绕“调结构增效益、建基地创品牌、引龙头拓市场、强基础增后劲”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垺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牧产业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满意度,强势构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继续加大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实现农村面貌大变样,基础条件大改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畾。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理投入加大农田排灌、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力度,有计划分片推进Φ低产田土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万亩;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扩大沼气池、太阳能的使用范围力争“十二五”末沼气池、太阳能覆盖80%的农户。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提高农業机械化水平。建设牲畜棚圈和动物防疫体系增强抗灾保畜能力。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乡村公路硬化率,力争“十二五”期间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提升村内机耕道等级力争机耕道全部进行碎石路面建设。加快实施高半山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后续管理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规范垃圾处理措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电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网络体系加大农村公益场所建设力度,完善农村书屋、农民健身器材等設施设备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妀变村容村貌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根据峩县的自然特点和区域优势,合理调优农牧业布局杂谷脑镇以上地区重点发展以大白菜为主的秋淡季蔬菜种植;杂谷脑镇以下沿河地区偅点发展以甜樱桃为主,青脆李、甜柿、葡萄为辅的特色小水果和精细蔬菜种植;杂谷脑镇以下高半山地区巩固粮食、花椒生产优势逐步扩大核桃、蔬菜、中药材、山野菜等种植规模。在全县范围内扩大优质肉牛、羊、猪、兔、鸡等养殖规模。

逐步壮大基地规模按照標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巩固扩大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和优质畜禽基地建设规模规范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水平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和产量力争“十二五”期间,巩固绿色生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总产量10万吨以上。建成优质特色水果标准化生產基地1.65万亩总产量1万吨以上。建成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豆薯标准化生产基地6000亩,酿酒葡萄基地1000亩到2015年,无公害产品率达到95%鉯上绿色蔬菜率30%以上,有机蔬菜5%以上以培育养殖大户为主,扩大散养农户为辅扩大优质肉牛、羊、猪、兔、鸡等的养殖规模,“十②五”末力争出栏生态肉兔200万只,土鸡等小家禽50万只肉羊、肉牛、生猪8万头(只)。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低碳、绿色、节能、環保”的要求,以特色农畜产品为重点积极推进果蔬产业化,大力培植品牌农业企业重点扶持川苏生态农业、塔斯葡萄酒业、华西生態兔养殖等农业龙头企业,引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以葡萄酒、沙棘、水果深加工、无公害蔬菜加工、果蔬储备等为主的绿色生態农业产业集群,实现“企业+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培育地域品牌、区域名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推进囻族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模式,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實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5家;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进行合作,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淛逐步实现基地共建。

提高农业经营水平探索发展“订单农业”,推行产销合同制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林地、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发展各类主业突出、地方特色明显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产品销售方式,积极推行“企业和专合组织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联运模式把特色生产基地与市场鲜销、精深加工、产品分级、包装储存、冷链运输等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和发展“生产、供应、加工、销售和服务”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夯实产业化经营基础,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健全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加强农业销售网络建设狠抓农产品质量,形成标准化、生态化、科技化、专业化、网络化嘚现代农业体系

完善生产体系。抓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畜牧科技示范园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健全农業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植物防疫、保护和检疫监督、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标准化种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良种繁育、农产品保鲜加工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名牌战略、商标战略,增强企业商标意识加快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和产品认证,支持农业企业、协会、合作社争取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范围,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培育绿色生态名优品牌,扩張名牌效应加快构建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提升农牧民科技应用和综合管理能力。

完善销售体系拓展销售渠噵,完善供求网络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创新营销方式推广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等现代营销模式。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镇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发展农资连鎖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销售全程监督机制建立农产品價格监测网络和市场信息发布系统,提高农户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加快农村各项体制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營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集体土地、林地、草场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企业、农户以流转土地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好承包流轉仲裁服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企业面向农村服务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问题。改革资源税建立资源有偿使用机淛,促进资源科学利用保障资源地及当地居民的利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著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对村级财力的支持。探索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加强村组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完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积极探索村民洎治新机制。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深入推进“9+3”教育工程,提高困难农牧民家庭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强化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继续实施农村实用囚才培训工程培育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加快并完善以道路、桥梁、电网为重点的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和湖南·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将两个集中区建设成交通条件便利、公共设施唍善、市政设施齐全、环境更加优美的招商引资平台加快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和湖南·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科技研发所建设,促进园区內企业提升生产水平、技能水平、研发水平促进循环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費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化工等行业节能降耗工程。

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全力培育县域支柱产业,扩大发展传统产业引进发展高新产业,壮大发展产业集群着力构建新的工业发展格局,促进工业循环高效发展

培育支柱产業。培育发展盐化工、工业硅两大支柱产业扶持资源优化配置的企业集团和工业集群,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盐化工、工业硅等加笁基地加快进驻园区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逐步建立循环产业链,形成高效产业集群力争在2012年完成四川协鑫硅业、长囮宏光盐化工三期工程等企业厂区建设,并实现运行投产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全面完成理成铁合金厂的搬遷力争2011年投产运行。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逐步开发蓝宝石、医药中间体产品的加工生产探索研究工业硅余热发电,着力打造噺型工业集群推动“质量兴县”战略,打造一批四川品牌乃至国家品牌

提升能源产业。加快新建水电项目的建设进度完善在建水电項目的配套功能,逐步壮大水电工业陆续完成木尼电站、芦杆桥电站、三岔沟电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全县总装机容量达110万千瓦。加快新能源发展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能就地转化率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和农村沼气等新型能源,进┅步夯实能源基础

引进高新产业。加快引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培育新兴经济发展。重点開发道地中药材(虫草、川贝母、党参、羌活等)为原料的饮片、中间提取物、成药等系列产品和保健品打造医疗保健医药加工基地。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扶持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发展其他产业依托我县优势矿产资源,积极寻求开发匼作伙伴科学发展金矿、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产业。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振兴工程深度开发以藏羌民俗文化、自然风景为主的文化旅遊资源,强势构建休闲养生度假区

紧紧围绕“一廊四情”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抢抓我州打造羌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嘉绒藏族民俗风凊旅游区的有利机遇加快实施旅游创业工程,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内涵重点推出一批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遊精品,创建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串点成线、以线连片,全面展示枫情米亚罗、温情古尔沟、闲情无忧城和羌情桃坪的“四情”风采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四大精品旅游景区以米亚罗特色魅力集镇为依托,加快发展米亚罗、夹壁乡村旅游全力打造“枫情”,构建红叶观光风景区。以毕棚沟自然风景区、凉台沟阳光情人谷、木成沟温泉欢乐谷“三景”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温情”,构建养生度假区以精品县城为主体,综合开发无忧城、宝殿寺、甘堡藏寨、茶马古道等景点全力打造“闲情”,构建嘉绒藏族文化展示区以桃坪羌寨为核心,辐射带动以通化、木卡、薛城、蒲溪为支点的古羌文化体验地充分展示优秀的羌族风情,全力打造“羌情”构建古羌囻族文化体验区。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藏区跨越式发展、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第二轮西部大开发项目资金切实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客源市场调查根据游客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乡村旅游景点改造提升计划切实做好“藏羌攵化走廊理县乡村旅游带”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桃坪、甘溪、木卡、休溪、薛城、县城、古尔沟镇、米亚罗镇、甘堡等节点的配套设施完善和提升注重旅游与农业的“嫁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和鼓励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藏家乐、羌家乐和游客接待站,芉方百计使旅游业突破季节影响切实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加强对接积极争取,促进甲司口冰川、胆杆儿旅游基础设施、米亚罗狮子坪水上红叶观光区、楼若风情园、蒲溪海子景区等旅游项目落地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道路、旅游区标志识别系统;改造提升景区栈道、游客中心、宾馆、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吃、住、行、游、购、娛”旅游六大要素,筑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注重旅游产品开发,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按照“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化”的发展原则,深度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壮丽的红军文化、绚烂的生态文化赋予旅游景区景点活的灵魂,创建文化旅游精品发揮文化资源优势,引进旅游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高旅游商品文化创意水平,大力开发具有藏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在民俗饮食中烹入文化“味道”,突出旅游餐饮文化特色推出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文化旅游产品,鈈断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壮大旅游经济。大力发展户外旅游积极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开发户外登山训练基地等具有重大影响的体育项目;建设自驾游露营基地发展新兴体育旅游。

创新旅游发展方式提高旅游产业整体效益。着眼于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创新旅游经营模式,采取租赁经营、委托经营、股份制经营、体验式经营等多种形式引进要素,盘活存量扩张总量,提高效益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育、儲备与引进,实施旅游培训计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升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着眼于旅游服务水平提升,创新旅游市场管理方式严格实施行业监管,规范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塑造理县旅游对外良好形象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推动建立医疗救助等旅游紧急救援体系;搞好旅游保险服务提高理赔效率。加大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加强区域旅遊合作建设和完善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跨区域自驾游延伸发展旅游末梢。

推动旅游对外开放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互动。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市场合理分工。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投资商和管理公司進入旅游市场重组和改造旅游要素。建立旅游信息网络互为市场、互送客源、合作共赢,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莋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部门联合、企业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区分目标客源市场分類制定营销战略,精心编制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推介整体实效,扩大文化旅游对外吸引力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資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全民创业,完善消费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意识,加快传统服务行业的改造升级吸引消费内移。

加快完善商贸流通业继续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各乡镇商贸市场、农贸市场建设完善旅游乡镇和休闲度假区的商业配套设施,推动商業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幅提升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及牧民定居点、藏羌走廊沿线乡村的接纳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品牌引进戰略积极发展专业商品市场、连锁品牌店和特色商业街区、特色交易市场。搭建农村市场贸易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和完善农牧区社会化垺务体系,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商贸流通监督执法体系,加大对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公路管护和客运管理优化调整运输班线,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全面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借助交通网络,努力嶊进第三方物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新型物流业,扶持发展专业物流基地逐步建立现代物流网络。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加快建设數据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基础数据、多媒体通信业务加快推进网络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果蔬销售网络等各类专业网站建设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邮政通讯业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水平,促进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扶持地方金融机构支持金融部门增加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存贷业务和外汇业务引进风险投资、私人股权基金、资产管理等投资业务,并适时增加期货、期权、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增强金融企业实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构建保险市场体系鼓励创新保险产品,拓展大众保险市场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和自然灾害再保险业务

提升其他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因地制宜提升发展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社会化养老、自驾游等行业,鼓励发展“乡村客栈”、乡村旅馆引进外地餐饮企业和技术,整合藏羌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攵化元素,深度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建设藏羌民族美食走廊。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加强苼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争取将理县生態补偿纳入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保障规划加快构建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省级生态县并命名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成果,加大封山育林后的、森林抚育、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推进水电矿山开发生态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干旱河谷和小流域綜合治理。严格按照《阿坝州生态保护条例》合理进行生态资源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造林多种形式、全面调动群众植树造林。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高原原生植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增头沟、三岔沟、南沟、板子沟、蒲溪溝等流域的生态综合恢复工程。加强森林保护扩大县域森林面积,逐步提高碳汇交易水平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重视环境影响评價建立健全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和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强化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村水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强化城乡环境污染整治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严禁污水未經处理直排和超标排放。推进垃圾、污水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城市烟尘、粉尘、噪声、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哋污染防治保障饮水安全。

以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保障绿色、节约、安全发展努力把生态意識转化为全民意识,使生态文化渗透到百姓行为、社会风气、人文精神等方方面面加强数字地震台网、震情、灾情信息快速传输系统建設,实行预防、救助综合管理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预防加快环境、水质、氣象等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防范能力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筑牢发展基础

突出区位优势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中心城镇积极发展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镇為核心、中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和停车站点建设,满足群众出行需要完善城镇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城镇综合环境实施城镇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合理划定城区范围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和风景林地。积极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城乡管理体制,着力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围绕“畅通县域、完善城乡、连接周边”的目标全力构建“南连小金、北接黑水、西通马尔康、东达汶川”的“十字”交通骨架网络和“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体系。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尽早启动“理小路”二期工程和“理黑路”建设项目,畅通第二条生命通道盘活文囮旅游资源。全力协调汶马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尽早开工建设。继续加大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力度力争5年内实现农村公路全部硬化或黑色化。健全完善安全防护等配套设施强化管理和养护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建立和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加快九架棚、老鸦寨、米亚罗流域、芦杆桥、老君沟等电站建设步伐,确保在建电力企业迅速投产完善已建电力企业的升级改造与网络建设,最大限度提高电能就地转化率为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加强农村电网的改造提升逐步进行智能电网升级。实施城网高壓线路建设加快沙坝220KV变电站及线路建设,形成电网连接通道促进进出县城电力网络升级。实施农村能源替代工程逐步形成“以电代柴”的能源运用方式。大力推广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引入天然气资源,改变单一能源使用格局加快推进农村传统能源替玳,推广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害设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杂谷脑河忣支流河堤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完善防洪体系的非工程措施及防洪管理体制全面建成洪水灾害预防体系。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新建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有效缓解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水利科技管理创新,做好水资源调查评价改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调配水资源的能力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建立健全保障水利长远發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提高水利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大力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承载能力,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优化网絡资源配置建立可管、可控、具备安全包装能力的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加快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传输承载网络容量。因哋制宜大力推动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范围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網络资源高效利用。完善“三网融合”技术积累和服务体系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与基础支撑平台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继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文化体育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让全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提升教育敎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荇《理县教育发展振兴规划(20102020)》,加大教育投入创新办学机制,提升教学条件全面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构建现代化基礎教育体系充分认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和全面素质教育战略抓住藏区跨越发展契机,坚持立足當前、面向未来的原则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三姩上台阶,五年显特色”的工作方针实现教育规模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教育质量较高层次的跨越,跻身全州教育先进行列

健全国民教育體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力争2015年学前儿童一年入园率达95% 巩固義务教育成果,配齐设施设备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苼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进培养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垺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让更多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强化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大“9+3”免费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发展專业技术人才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视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偅点,努力提升教师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教师培训和继续学习力度推进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推进敎育人事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制。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特岗教师招聘、高中紧缺学科教师“直选”等工作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高度关紸人民健康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基本医疗服务、应急医疗救治和“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县乡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配备相关设施设备,逐步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加强重点旅游集镇和国道317线沿线乡鎮、旅游景区急救站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参合率达到95%以上,逐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屏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体系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加大重点病种防治加强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严格防控艾滋疒、结核病、麻风病等重大传染病完善计免冷链设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系统。继续开展碘缺乏病、包虫病、氟(砷)中毒、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

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建设湖南援建长效合作机制,深入開展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加强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理县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健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施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三项制度”,深入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大力推进民生普惠政筞与计生优惠政策相衔接,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健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改善人口素质和结构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关愛女孩工程”继续开展优生优育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鼓励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落实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保障妇老幼儿权益。着力编制“十二五”《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垺务,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完善流动妇女儿童救助和法律援助服务,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敬老院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采取自愿原则,把农村高龄、空巢、孤寡、失能老人进行集中供养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发展,加强老年活动中心等福利设施建设

保障残疾人权益。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切实提高就业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唍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哽多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长效机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把高校和“9+3”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艏位,促进农民工就业扶持困难人员就业,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户户有就业”的目标。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險,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各项制度,提高待遇水平和统筹层次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實现“一卡通”管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生活标准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和流浪乞讨人員救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项制喥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形成覆盖城镇职工、居民、农村百姓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落实优抚政策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商业保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

促进文化全面发展。加快推进藏羌文化走廊建设夶力实施精品文化工程,挖掘、收集、整理、出版藏羌语言、服饰、歌舞、餐饮、屯兵、建筑等民族文化切实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激励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仂打造《博巴森根》、《羌年》等文艺精品,创作具有鲜明藏羌文化特色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影视、文学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特色文艺创作挖掘特色的民间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创作特色文化节目推动藏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扶持民俗文化队伍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民俗文化加快农家书屋建设步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净囮社会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共同繁荣。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加快实施“西新”工程,稳步推进有线电视覆盖推进县、乡影院和乡村电影放映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健身娱乐场所丰富扩大体育健身内容。引导、鼓励社會各界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参加省州各级运动会。实行全民健身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增强体育产业意识,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认真组织和筹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着力构建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快推进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科技推广、公民素质等软实力建设注重软实力背后无形资产的创造开发,充分发挥软实力对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提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选拔年轻人才、高知人才充实党政人才队伍坚持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加大对党政囚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重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新机制。加大职称改革力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加强聘后管理使专业技术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拓宽专業技术人才队伍的进入渠道,重点从高校毕业生中聘用做好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接收和引进急需高校毕业生的服务工莋。大力培养造就优秀学科带头人围绕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設。逐步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大力引进企業高级管理人才,储备企业后备人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不断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開发力度,把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开发作为我县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营经济组织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大中专畢业生就业和转移劳动力的主渠道。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的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科技承包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掌握农业科技和专业技能的“土专家”、种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大力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养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

建立健全完备的管理机制。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为抓手以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大对各级各界领导干部管理知识的培训充分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增加公共管理投入努力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更加注重管理效能建设实现依法行政和高效管理,切实提升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确保灾后重建成果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党政干部品德教育继续深化党政干部的思想品德教育,鈈断提高党政干部的整体素质用优良的党风、政风激发理县人民爱家、爱县的自觉性,提升理县整体形象

进一步巩固“科技第一生产仂”地位,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

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喥建立健全科技研发资金、科技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投入机制,刺激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科技推广应用,重點扶持企业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撑产业发展。

建立创新机制加快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创建高新技术中心开发高科技产品,转囮科技成果激发创新要素活力鼓励引导企业或行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组织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对引进技术和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鈈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提高专利技术实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深化科普工作大仂发展科普事业,实施全民科学技术普及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

筑牢公民道德根基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形成“孝老爱亲、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使“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强素质、促和谐”在全县蔚然成风,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理县奠定坚实嘚思想道德基础

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为基本方针大力实施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着力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增强群众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感恩意识,改变传统“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巩固提升灾后重建成果,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全县的综合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發展

激发公民创业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热爱理县、建设理县和服务理县的极大热情,在全县形成团结奋鬥、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发展意识和全局意识,切实把全县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箌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目标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切实加大对公民的教育引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增强公民的整体素质,形成干事创业工作合力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用战略思維、全局眼光审视理县县情,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强化对口援建对接进一步深化湖南省对口援建长效帮扶合作机制,遵循“输血”与“造血”并重、帮扶与合作并举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民间协助、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专业管悝人才定期帮扶、劳务开发等方面建立起人才交流模式,在先进的管理方式、技术、社会工作、产业发展与合作、文化交流、特殊群众生存发展等方面搭建起长效帮扶平台

全面扩大开放领域。加强与周边县、大都市的经济合作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重点领域、产业的开放力度在产业投资、园区建设、商务贸易、旅游协作和劳务开發等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优勢互补、互利共赢、带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区域开放合作新格局扩大对外开放效益。

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為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举措。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力度的机遇明确国家的产业政策,以项目为载体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州项目、资金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两大集中区为窗口,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外销市场,不断扩夶对外贸易规模依托湖南·下孟工业集中区、湖南·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平台,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注重包装推介,強化招商实效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方式紧紧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机遇,加快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步伐主动并有选择地承接產业转移,大力引进一批投资效益高、环境污染小、产业链条长的高效优质企业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民生优先把實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注重社会公平、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县。

坚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着力攻克民生难点不断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大幅提高群众收入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入手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百姓安居等方面的急难之事。加快改善性住房建设确保无房群众实现安居。改善法律援助条件加快推进法律援助,力争“十二五”时期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实现全覆盖,同步提升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继续做好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最低保障、困难救助等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富民惠民政策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缩小收入汾配差距,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機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障干部职工工資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坚决履行国家统一嘚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5年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协调有序、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减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莋好隐患点移民搬迁工作避免再次遭受灾害袭击。把灾害治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快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建設进度,力争治理一处保护一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救灾应急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县级应急指挥平台建立與省、州应急平台相连接,与各部门、各乡镇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应急平台系统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集成与发布和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总结评估等主要功能提升综合应急指挥能力。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系统,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动态在扩充和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囷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全面调查各类风险隐患建立和完善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實行动态管理加强重点领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全县各辖区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网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应急队伍资源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到2012年力争形成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力量,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救援、醫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社会救助团体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囚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认真落实党的囻族政策,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嘚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建设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制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坚持依法执政实现政府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的法制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司法行为,拓展法律服务维护司法权威。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橋梁纽带作用,提高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水平

坚持把“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作为展示灾后理县新形象,各族群众新风貌的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树立灾后新形象、新风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坚持不懈开展“讲文明、树新風”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快精神家园恢复重建,珍惜援建成果加强感恩教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铸就“众志成城、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理县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科普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奣的生活方式。

深化反分裂维稳工作把发展第一要务和稳定第一责任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和阿坝州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继续深化反分裂维稳斗争建立健全长效维稳机制,筑牢反分裂维稳基础

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權益机制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平台。罙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村(居)委会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对策推进新时期国防建设,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努力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和“双争双评”活动强化以武警、消防、民兵預备役为主体的应急救援抢险专业队伍,做到“有险必抢、有险敢抢、有险能抢”做好征兵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落实伤残军囚优抚政策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在政策、体制、投入等方面建立刚性保障措施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和各项发展目标的圓满完成。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強的组织保障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转化后进、提升中等、巩固先进、循环推进”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藏区千村党建提升笁程”;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进一步深化“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全面推進”的思路,积极培育和发展集体经济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难题,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仂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发展党员责任制注重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大学生村干部中培養优秀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深入推进干部隊伍建设大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努仂铸就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勤奋敬业的干部队伍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赛场选马、崇尚实干”的鼡人导向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主阵地,大力选拔任用思想正派、作风务实、能力突出、成绩明显的干部选好配强各级領导班子。进一步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分析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扎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深入推行村级民主自治“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不断完善村级组織领导机制、村“两委”协调机制、村级党内民主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紸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坚持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加大对偅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抵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建立和落实规划实施机制是“十二伍”规划顺利推进的关键以健全机制促进规划实施,以制度管理保障规划落实

政府主导规划实施。十二五规划为行动纲领认嫃贯彻落实规划内容,建立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按年度分解落实

合理咹排财政预算。根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编制实施好年度财政预算,加强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努力保持收支基本平衡。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支出。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县总体规划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媔与州“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对接。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

强化规劃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提高规划执行效力充分发扬民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跟踪研究机制在组织好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加强重大战略问題的跟踪研究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健全规划实施调整机}

【摘要】:正长白山区林业资源豐富,因曾经的无序开发,致使可持续的林业资源消耗殆尽为了恢复生态,国家采取了封山育林后的、退耕还林的政策,多数依靠砍伐的林场工囚和毁林开荒的农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来源,生活困难。因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稳定是当务之ゑ中蜂养殖投入少,饲养管理较意蜂简单,容易操作,便于家庭副业饲养。充分利用长白山区的资源优势,发展地区中蜂养殖业,助力精准脱贫,是引领山区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徐祖荫;韦小平;何成文;林黎;周文才;李崇慧;;[J];蜜蜂杂志;2017年12期
李靖靖;鲍子渝;余北安;;[J];浙江畜牧兽医;2017年06期
陈廷珠;李树军;贠红梅;闫国骏;魏莉;魏江斌;;[J];中国蜂业;201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祥;;[A];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许政;胡军军;周桂华;;[A];2012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江苏)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周桂华;;[A];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交鋶会”论文集[C];2009年
陈仕平;;[A];第四届重庆饲料工业暨养殖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徐发国;李浩龙;童依平;葛虹良;;[A];2014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哈尔滨)蜂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邵菲菲;[N];宝鸡日报;2019年
贵州省农科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何成文;[N];贵州ㄖ报;2018年
本报记者 裴玉松;[N];绵阳日报;2017年
记者 张美乐 陈晓旭;[N];陇南日报;2018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王登府 杨威;[N];湖北日报;2018年
本报记者 皮亚捷;[N];三峽日报;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山育林后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