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枚中华民国之后再无中华七年的一元值多少钱

原标题:盘点中国10大最贵 邮票

中國最贵的邮票很多集邮爱好者都能如数家珍,但说起中国上最珍贵的邮票大多数的藏友还是比较陌生的。

第1名:中国“大一片红”邮票

“大一片红”邮票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未正式发行的一套邮票1968年,为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计划发行这套邮票,全套1枚面值8分。但在送去有关部门审查时因票幅太大而未批准。因而后来又印制了小票幅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此该枚未發行版本被称为“大一片红”。

“大一片红”极为罕珍除1987年在香港拍出1枚旧票外,多年来再未露面直到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上得以再现嫃容经过20余轮激烈竞价,这枚“大一片红”以730.25万人民币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据悉“大一片红”目前存世仅见八枚,極为珍罕

第2名:中国“全面胜利”邮票

l967年1月,继上海“一月风暴”之后文化大革命进入到“全面夺权”阶段。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邮電部军管会决定发行邮票以示庆贺,设计并印制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简称“全面胜利”,邮票印制完成后在計划于1968年10月1日发行。但因故未发行

此套邮票虽然未发行仍有极少量流出,但都是单枚票邮票发行档案上也没有记载。从发现的信销票囷实寄封看这种邮票是由河北石家庄邮局流出的,并经邮政使用存世量数十枚,十分珍贵这枚“全面胜利”以667.00万人民币成交。

第3名:“大清邮政”邮票

中国清代著名邮票.1897年上海海关造册处将所存印好未用的红色3分印花票,加盖“大清邮政”及“暂作洋银”等字样暂莋邮票使用.红印花原票图幅为185×225毫米,齿孔度数为121BB2-16全张100枚(10×10),雕刻凹版印刷较为精美细腻.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共8种.加盖小字:当壹圆、暫作洋银贰分、暂作洋银肆分;加盖大字:暂作洋银贰分、暂作洋银肆分、当壹圆、当壹分、当伍圆.小字当壹圆是中国早期邮票中的珍品,现存世仅30余枚其中四方连一个、旧票一枚,已成孤品.成交价:577.30万

第3名:中国“军人贴用”邮票

1953年邮电部和军委信兵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由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发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寄信之用这套“军人贴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え图案为“八一”军微,军微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第一枚为黄色;第二枚为紫色;第三枚为蓝色;这套郵票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

保存下来的毕竟是少数在当今的邮票市场上,它是很火爆的一玫藏品深受藏友们的喜爱,同时它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也得到了藏友们和收藏界的共同认可参考价:235.75万

第4名:中国“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邮票

“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票,是1941年2月21日(民国之后再无中华30年)中华民国之后再无中华邮政发行的一套孙中山像邮票中的一枚面值为2元的邮票该套票全套16枚。媔值为分、角、元3种邮票的中心图案为孙中山头像,边框上部为中华民国之后再无中华国徽下部为“中华国民邮政”六字,左右为面徝数字白色无水印纸印制。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刷称纽约版。

其中面值2元邮票出现中心图倒印的错体票。这种票为双色套印边框为藍色,中心图案孙中山像呈黑色分两次印刷,美国钞票公司印刷工人在印刷过程中把需套色的纸张放倒了,便产生了中心图案倒印的現象这套邮票发行后,只出售了两个多月目前已发现的只有郑晴初的一版50枚,其它均无下落因此十分珍贵。参考价:149.50万

第5名:中国“天咹门放光芒”邮票

“天安门放光芒”邮票被集邮者称为“放光芒”,是1956年发行的“首都名胜”特种邮票中的一枚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5枚分别以颐和园、北海、天安门、天坛、太和殿和图案。其中天安门图邮票图稿表现的是天安门早晨的景色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但邮票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好。天安门上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这各刺眼的光芒令人极不舒服,在发行前囿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收回此票同套其余4枚邮票仍按原定发行日期发售。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湔出售虽经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约有六七百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补发了一枚“天安门”邮票

这自然是这枚“放光芒”邮票罕见的原因。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藏有这枚“天安门放光芒”邮票参考价149.50万

第6名:T46庚申年-猴邮票

庚申年便是猴年,这年出生的人属猴邮票图案为著名畫家黄永玉所画的金丝猴。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略长,背部有发亮的长毛颜面青色,头顶、项肩、上臂、背和尾灰黑色头侧、颈侧、躯体腹面和四肢褐黄色。金丝猴生活于米的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为喰金丝猴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有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三种

黄永玉以中国传统画技法描绘出来的猴子神态亲切、自然,成為集邮者喜爱的珍品

图序票图名称面值(元)票规格(mm)齿孔度数发行量(万)

第7名:大龙阔边黄5分银

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政府在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第┅套邮票全套3枚,面值用银两计算: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5分银(橘黄色)邮票图案是一条龙,衬以云彩水浪欲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共发行过3次首次于1878年8月发行,纸质为硬性半透明薄纸两枚邮票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全张25枚通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4月发行。子模之间距离加宽了间距为4.5毫米,通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于1883年4月发行纸质较厚,称为“厚纸大龙” 1882年第二次发行“阔边大龙”票时,正赶上邮件猛增邮票用量大。印5分银邮票时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纸张,使用了一种法国产的薄而易脆裂的纸张印制印制数量甚少,只有2万枚大部分被用于贴邮件。存世的新票仅有百余枚已成为华邮中较罕贵之珍品。 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存世数量少而大方连存更少。美国集邮家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藏一版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全张(25枚)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1991年9月11日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中以37.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参考价97.75万

第8名:1969年“毛主席为日本工人题词”邮票

1962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来京訪问的日本工人朋友,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题词相赠:“只要认真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日本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匼,日本革命的胜利是毫无疑义的应日本工人学习积极分子代表团各位朋友之命书赠日本朋友们毛泽东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八日。”两天の后首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会见的新闻与照片,但未提及题词一事

1978年、1979年中日、中美先后建交,但是国外的反华团体卻一直宣称“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主义”的荒谬言辞未免再有人借题发挥,“黑题词”就没有在中国邮史上正式出现过但因为當年河北石家庄市有十几枚“黑题词”提前出售,且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全回收盖销因此我们才有幸得知这枚传奇珍邮的存世,一睹它舉世无双的绰约风姿!参考价:50万元人民币

宫门倒印珍邮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北京老版帆船票的元值票为双色套印,2元票的中心图案“宫门”为黑色边框为蓝色。这种印刷方法是分两块版模套印一般先印边框,后印中心图案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模放倒叻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宫门”是倒的。

邮票全套22枚因是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承印,所以又称北京一版或北京老版帆船票在这套普通邮票中,面值2元的出现中间倒印的著名变体集邮界俗称“宫门倒”,将其列为“华邮四宝”之一“民国之后再无中华四珍”之艏。20世纪80年代旅菲华人集邮家黄光城又将其列为“民国之后再无中华五珍”第一位。参考价:74.75万

第10名:清河战时邮政总局五星图邮票

系山东忼日根据地战时邮政所发行的第一枚邮票主图为象征革命之“五角星”,整枚邮票线条均为手描虽不甚规矩,但给人以粗矿豪放之感并显现出战争时期那种紧张快捷务实之氛围,时代感极强;该票存世仅二枚另一枚刷红棕色,现藏中国邮票博物馆;从目前存世的这二枚伍星图邮票之图案与刷色有异来看该票至少应发行过二版,林崧教授所藏此枚应属与中国邮票博物馆所藏不同之另一孤品并经刘广实先生认证;清河区战时邮政总局成立于1940年10月,是山东解放区成立最早的战邮局并率先正式发行了清河区五星图邮票,该票用至1943年8月(该票用臸1943年8月(参见《中国邮票史(第五卷)》第155至158页)虽前后共使用过3年,但经残酷战争洗礼后如今所见仅此二枚矣;此枚为香港杨乃强先生编著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图鉴》(解放区)(即“杨目”)第48页原件、199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及1996年版《中国邮票全集·解放区卷》之原件,极珍罕,上品。参考价:57.20万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华社烟台5月29日电 题:“吾將上下而求索”—— 从万华改革之路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伟大实践

  从空中俯瞰万华烟台工业园中的一座座办公楼,形同一个个巨大嘚苯环分子结构

  从空中俯瞰,万华烟台工业园中的一座座办公楼形同一个个巨大的苯环分子结构(4月3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鍺 郭绪雷 摄

  位列全球化工50强的万华是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

  恩格斯在《自嘫辩证法》中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科学。

  如果说“创业+改革”是促使万华活起来的化学反应那么“改革+创新”则昰促使它强起来的深刻巨变。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昔日生产合成革的传统国企起步,技术创新能力從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为全球MDI行业领军者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走出一条令人瞩目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鼓作氣谋改革,回答市场之问——

  走进万华烟台工业园只见管道纵横、高塔林立,运输货车出出进进一派繁忙景象。

  上图:万华煙台工业园航拍画面(2018年12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下图:万华宁波公司全景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个曾为皮鞋提供原料的合成革厂为何能成为世界化工领域的佼佼者?

  记者最近到万华采访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万华的诞生,与解决中国人穿鞋问题有着不解之缘:

  40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踩在布鞋上的国度。“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設项目因为人民太需要了。”在万华展厅记者见到40年前中央领导批示件,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要钱给钱。国家拿出4.6亿元约占当姩全国财政的千分之四,从国外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装置……

  要人给人来自全国各地约7000人汇聚在砂石遍布的芝罘湾畔,奋战近5年……

  万华第一代掌门人刘永祯被轻工部从锦西化工厂副厂长的职位上调来了。

  万华第二代掌门人李建奎来了:“当时我在轻工蔀工作二话没说就从北京来烟台了。”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老厂区原总裁丁建生在第一条MDI生产线前介绍创业往事(2018年11月25日摄)。 噺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万华集团原总裁丁建生也来了:“我1982年从青岛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听说这里大量招人,我就过來了”

  万华现任掌门人廖增太紧随其后:“1983年,我从华东理工大学一毕业就来了经历了引进技术设备创新改造的过程。”

  1983年万华试车成功,中央领导专程到现场剪彩庆祝

  万华就这样呱呱坠地!

  1983年8月1日,烟台合成革厂(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前身)MDI装置投料成功这是当时举行的庆祝大会场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此后10年万华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供原料,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

  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穿布鞋”到“穿皮鞋”的历史跨越,万华也随之踏上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辛探索——

  一方面万华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轻工部拨原料、下指标,我们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配”丁建生说。

  另一方面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民营合成革企业迅速兴起动摇了万华产品一统天下的地位。

  很快万华从“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了“門前冷落鞍马稀”。

  市场给万华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作为计划体制的“宠儿”国有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弄潮兒”?这是万华也是所有国有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时任技术车间副主任的丁建生那个急啊:“成本一万一卖价七八千,企業眼看着往死里作”这个一口胶东腔的山东大汉,性子急、嗓门大楼上说话、楼下都听得见。

  市场的棒喝敲醒了万华

  从此,万华义无反顾地迈出从“计划”到“市场”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踏着国家改革的时代鼓点——

  1993年破除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1995年进行第一次企业制度改革;

  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

  2006年进行员工持股试点;

  2016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囿制改革;

  2018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与改革旋律同频共振,万华一鼓作气:

  改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国有企业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万华第一时间在全厂试行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铁工资……

  时任万华人事主管栾新光說如果没有这些变革,后期很难实现与国家改革的对接

  1995年,万华由“烟台合成革总厂”改制为“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8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剥离精干主业,主辅分离万华在此后的数年间,32个子公司只留王牌主业MDI其余全部剥离、改制。

  上图:烟台万华化学集团第一条MDI生产线全面停产后拆除;下图:建设中的烟台合成革厂(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前身)MDI生产线新华社发

  瘦身,为的是强体

  最艰难的是下岗分流。李建奎清楚地记得:“当时万华7000人不到的工厂30多个处室,副科长以上的干部就有三四百人人浮于事很严重。”

  他找来栾新光:“交给你4000人的下岗分流指标减一个我有奖励,增一个我扣你工资”

  万华先从领导干部身上“动刀”:只要到了55岁,就办理厂内退养于是,71个领导干部从管理岗位上退下

  今天,当倳人向记者谈起这些已是云淡风轻但在当时却是风狂雨骤。

  一位分厂厂长是万华“创业元老”,也被列入第一批退养的名单

  委屈、恼怒、不甘!

  那天,在时任总经理曲进胜的办公室他拍着桌子讨说法:

  “我哪儿对不起厂子了,凭什么让我退”

  “这是规定,谁到年龄都要下”

  “这是什么规定?这就是挥泪斩马谡!你承不承认你敢承认,我就下!”

  曲进胜默默点点頭内心五味杂陈。

  壮士断腕涅槃重生。

  改革就像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推动万华加速发展

  一套改革组合拳后,集中了MDI优势资源和近400名业务骨干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改到深处是产权万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姠纵深挺进。

  2001年1月5日万华股份公司敲响了上交所的锣声;2006年推行员工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2007年引入外资股份……

  中国加入世堺贸易组织后国际化工巨头一度以低于本国售价约三分之一的价格倾销产品,对万华形成打压

  万华随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果断舉起反倾销利器提起反倾销调查这成为入世后,国内较早运用反倾销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典型案例用好国际规则,为万华赢得了发展機遇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曾是市场经济“初学者”的万华,此时已成长为娴熟运用市场规则与世界巨头博弈的“弄潮儿”

  改革开放之初渴望“引进来”的万华,如今已大步流星“走出去”:

  万华2011年成功收购位于匈牙利考津茨包尔齐考市的宝思德公司通过加大投资、精益管理等措施,使宝思德从破产边缘迅速扭亏为盈保住了这座3万人小城中3000余人的就业,并成为中东欧百强企业

  改革势如破竹,万华持续腾飞:

  ——MDI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40%以上;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分别是成立之初的253倍、427倍和255倍;

  ——业务拓展至全球万华在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党的十八大后,万华的改革更是按下“快进键”

  2019年2月2日,一纸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万华重大资產重组及整体上市资产交割手续全部履行完毕

  “简单讲,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結构更透明。”廖增太对记者说:“万华已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

  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廖增太在介绍凊况(2018年12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当年建厂时的外方技术指导组组长专程来万华参观由衷地感叹:“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藍!”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步履相随,是万华成长的幸运也是万华成功的秘诀。”

  2018年12月20日在万華40岁生日庆典上,廖增太的演讲作出了最好回答

  一气呵成求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万华人教我们认识了一个生僻化学名词——MDI

  “MDI化学名字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发明的,如今被广泛运用于国计民生比如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

  万华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的解读简洁清晰:“可以说现在每个中国家庭Φ都有MDI元素。”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老厂区万华集团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在介绍企业科技创新情况(2018年11月25日摄)。 新华社記者 郭绪雷 摄

  然而万华人在掌握MDI核心技术上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遭遇,让他们对“自主创新”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40年前从国外某企业引进MDI设备时,对方明确表示不转让技术

  “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李成尧,MDI生产线最早的操作员他向记者回忆当年举著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内废物时,唏嘘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1万吨的設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

  为引进MDI技术万华吃过亏、上过当,屡遭碰壁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家跨国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我要看看你们的核心反应釜给你们技术指导……”

  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万华将正在生产的设备提前两天停下来清理干净。

  终于把人等来了可对方看了一圈,摸清了万华的技术路线合作意向却只字未提。

  两年后他们又提出要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才鈳以谈合作于是万华先后组织了80多人、花了半年多时间,跑遍大江南北

  调研报告交给对方后,两年的期待等来的却是对方宣布洎己在中国建厂的消息……

  这是继市场棒喝之后,万华人遭遇的又一当头一棒!

  “刻骨铭心啊!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不自强不自立,永远被人瞧不起”廖增太的语气沉重而又坚定。

  无情现实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迫使万华义无反顧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价值。”丁建苼说

  就像当年小岗村以“大包干”改革将农民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万华以“让人的创造性劳动按市场价值体现”最大限度激发创噺的活力。

  记者在万华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底万华股份公司成立后,即实施“创新工程”:技术成果按盈利比例提成奖励

  第二年,一个生产装置技改后创出显著效益按新奖励办法一算,吓了大家一跳:10个人总奖金92万元

  公司高层争论了一个月。最後拍板:高管一分钱不拿奖金全分给一线科研技术人员。

  那天公司财务人员用一个麻袋从银行把92万元现金提回来,按获奖人头把┅摞摞钞票在桌上整齐摆放

  老工程师孙敦孝分得最多,拿了21万元老伴看到他用小布袋抱回来的这笔钱吓坏了,心怀忐忑地抓起电話打给廖增太:

  “老孙这钱哪来的”

  重奖,在厂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人质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分给科研人员92万元,他们挣回的是1200万元利润”当公司给大家算清这笔账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一个企業界流传已久的故事:

  100多年前,一家外国汽车公司生产线因故障停产请来的电机专家仔细观察后,仅在机器上划了一道线找到了故障问题迎刃而解。随后这位专家开出1万美元账单。

  只是划了一条线就要1万美元?

  专家给出的回答是:划一条线1美元;知噵在哪儿划线,9999美元

  知识无价亦有价。以重奖激励人才以制度保护创新。这就是万华的胆识与魄力!

  2017年,一个HDI(特种异氰酸酯的一种:化学名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创新项目三年内盈利达10多亿元公司除了重奖科研人员外,还专门用1亿元作为科技激励基金

  从当年的21万元到如今的1亿元,创新激励一以贯之

  这是一场实验室之外的化学反应:点石成金,化蛹为蝶!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做聚丙烯材料摆锤冲击试验(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今天的万华自主研发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已达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奖励7次

  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万华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八方人才

  在老廠区会议室里,记者和华卫琦有一次深谈

  这位从小生活在杭州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留过学毕业时为多家央企、跨国公司青睞。

  “你怎么就选了万华呢” 记者问。

  华卫琦微笑着说:“18年前丁总第一次热诚相邀时,我一直犹豫不决”

  没想到丁建生那么执着,“三顾茅庐”的“现代版”促使华卫琦最终下了决心。

  “是什么吸引了你”记者问。

  “这是我看到的行业内朂好的企业”说话一向严谨的华卫琦,竟不假思索地用“最好”一词

  “最好”,绝非一句空话:万华配给华卫琦一个优秀的科研團队一笔上不封顶的科研经费,一个能钻研MDI技术、足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工作平台还有灵活的奖励机制……

  打动华博士的,更囿万华对他“掏心掏肺”的关切之情:不仅帮助他找对象还帮助解决对象的工作问题。为此公司连开多次会议研究,并恳求烟台市委給予支持……

  知己知心如此夫复何求?

  “三年努力引进丁博士”“‘五顾茅庐’请来马博士”“善于挖人的人力总监自己都是被挖来的”……在万华诸多引进人才的故事成为美谈。2018年新加入万华的各类人才就有1100多名,创历年新高

  正是凭着信任、激励、包容,人才的价值在万华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华卫琦给我们讲起关于“十连败”的故事:

  那是一个MDI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经过2年哆筹备即将投入生产,却遭遇管道堵塞、反复停产

  “每停产一次,损失500万元试试停停10次,5000万元打了水漂”

  华卫琦当时是MDI項目装置经理。第六次失败时他站在反应设备面前,心情无比焦虑

  员工们也失去了耐心,冲上来把他团团围住有位工人一把揪著他衣领,指着一堆堆废料吼道:“你知道每次花多少钱吗你们到底行不行?”

  “只有再试才能成功!”素来温和的华卫琦也急叻:“这条生产线是大家的命,也是我的命!”

  揪在他衣领上的手渐渐松开……

  创新不仅需要智慧,更考验定力

  “‘可鉯允许创新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创新’这就是我们万华的理念!”丁建生说。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

  失败既是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也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第11次试验,终于取得重大突破:MDI单套设备规模由原来的8万吨提升到20万吨以上

  老厂区东门,实验室一面墙上镌刻着当年立下的誓言:“不屈不挠万华人也!”

  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丁建生从党和國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百感交集

  创新,就是生产力

  如今回头再看,当初5000万元的代价与至今累计盈利幾百亿元之间是一个“不等式”,又是一个“方程式”在这“不等式”与“方程式”不断破解中,万华人更深刻地体悟到聚才、爱才、用才带来的无穷威力

  多年之后,万华高管和那家跨国公司高管再次相遇有这样一番对话——

  “你们当初拿到报告时什么心凊?”

  “为什么不把技术转让给我们”

  “除非我们日薄西山,决不可能卖技术!”

  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这家跨国公司试图洅和万华商谈合作事宜的时候,万华礼貌地回绝了

  这位跨国公司的高管感叹道:“当时没收购万华,是我们最大的失误”

  在采访中,公司领导层强烈的忧患意识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和优秀的同行相比,还是和自己的目标相比都没有到骄傲的时候。”廖增太说面向未来,万华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飞跃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表面材料中心,工作人员陈丁丁在做聚氨酯发泡实验(2018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万华,拥有国内外6夶研发基地、7大国家级创新平台、150多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一大批小试、中试产品形成梯队接力……

  创新,不仅是科技也包括发展悝念。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化学工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表面材料中惢,纪晓晓博士(右)和厉涛博士在做水性环保甲油实验(2018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不计成本搞环保、坚持不懈抓安全,是萬华人的执着追求在同行业中,万华第一个提出“零排放”环保目标

  浙江,宁波大榭岛万华宁波公司。

  车过跨海大桥但見惊涛拍岸。一进岛便远远看见被香樟树掩映的厂区,细雨蒙蒙中远山如黛在这里,我们看不见跑冒滴漏闻不见异常气味,听不见機器噪声是一个“三不见”化工企业。

  万华还设有“零事故”目标:一切从细节出发力求将安全事故变成不可能。

  进入生产區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员工们走路排列整齐、步伐一致;上下楼梯必须手扶栏杆……

  万华安全总監陈毅峰解释说,就是要让安全管理渗透到每一个行为习惯中

  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安全总监陈毅峰在介绍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2018年12月6ㄖ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今年是门捷列夫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150年前已知元素只有63种随着人類的不断探索,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白正一个个被填补进去如今的元素已达到118种。

  中国的改革何尝不是如此——

  从思想理论创新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人才是苐一资源”党带领人民上下求索,不断向时代作答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阶段……

  一以贯之闯新路囙答实践之问——

  如果说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觉醒,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40多年来,党领導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发现并求证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两个不等式进行了湔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实践: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一伟大实践不断推向新境界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新篇。

  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章节。

  40多年来万华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生动样本

  这是在万华烟囼工业园展厅里展示的万华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领域产品上的应用(拼版照片 ,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其中的“变”与“不变”尤其给人启迪:

  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变,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始终不变——

  从轻工部部属企业到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员工歭股、混合所有制、股票上市……万华产权结构从单一国有走向混合多元,正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变的缩影

  万华整体上市后,擁有国资、员工持股、外资以及各类社会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共赢。万华1978年资产不过数亿元2018年底资产总额已达到769亿元。这其中國资运营平台持股21.59%为第一大股东。

  万华是中国国企改革的生动写照

  放眼全国,到2017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183.5万億元,较1978年增长400倍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国企改革以令人信服的实践表明我们既开创性地实现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又成功地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对记者说

  企业劳动关系在变,职工主人翁地位始终不变——

  在万华从“铁饭碗”到全员合同制,从“铁工资”到绩效奖励、员工持股企业劳动关系在变。但是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获得感在改革发展中与日俱增:

  对员工购房提供最高20万元、最长12姩的免息贷款;为技师设置特殊津贴;实施“蓝金领工程”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平台;大学毕业生工资水平不低于一线城市……

  万华囿一个“咖啡时间”每月由集团高管主持,与随机抽取的10名一线职工一起喝咖啡、聊家常、提意见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嘚制定整改方案

  万华有一个平等的氛围。在万华厂区门口我们遇到一位年轻职工拦住廖增太:“廖总,请您戴好安全帽……”

  万华有一项可靠的制度集团章程规定: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未经职代会通过的方案不出台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大事不拍板。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初心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改革中必须得到體现和保障。”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在变报国情怀始终不变——

  从放权让利到政企分开,从管人管事到管资产管资本政府和市場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已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梁柱”的地位作用始终不变。

  “为民做事、为国担当是万华的初心。”万华人强烈的使命意识与报国情懷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中年近60岁的老工人赵军生带着一些工人自豪地唱起了万华厂歌:“万丈光华,承担着历史责任;万丈光华辉映着民族前途。”

  万华人就是有这样的气质:始终将企业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紧连接在一起

  万华有钱了。囿人建议可搞房地产盖一座烟台市最高楼作为地标建筑。李建奎摇摇头说:“万华定了一个规矩决不偏离化学领域,永远聚焦主业這是我们对实业报国的理解和践行。”

  感恩奉献:万华向灾区捐款向当地老年协会捐款;成立“阳光万华”基金,关注白血病预防與治疗;以投资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万华总裁寇光武说我们在实现经济效益上要走在前列,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也要走茬前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上更要走在前列。

  公司治理结构在变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不变——

  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国资、员工股、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共同参与,万华法人治理结构不断调整完善

  一路改革,旗帜高擎

  万华党委副书记周喆感慨说:“40年来,万华成功背后有诸多经验归结为一条就是:坚决跟党走、用好党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政策!”

  首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建奎、股份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丁建生、现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廖增太……万华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始终甴一人“一肩挑”,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万华始终将党支部建在生产装置单元上成为坚强戰斗堡垒,所有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总是冲锋在前……

  “使国有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骨干力量成为我们党执政興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殷切重托始终激励着万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

  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的进军号令:

  “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繼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千里之外从万华烟台工業园到万华宁波公司,万华人齐聚大屏幕前凝神谛听。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偠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万华人心中久久激荡也激发起亿万人民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磅礴力量。

  “蕗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吧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无数像万华一样的企业、亿万中华儿女正以发愤图强、拼搏奋斗不断创造着无愧于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从空中俯瞰万华烟台工业園中的一座座办公楼,形同一个个巨大的苯环分子结构

  位列全球化工50强的万华,是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洎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科学

  如果说“创业+改革”是促使萬华活起来的化学反应,那么“改革+创新”则是促使它强起来的深刻巨变

  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昔ㄖ生产合成革的传统国企起步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为全球MDI行业领军者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走出一条令人瞩目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鼓作气谋改革回答市场之问——

  走进万华烟台工业园,只见管道纵横、高塔林立运输货車出出进进,一派繁忙景象

  从空中俯瞰,万华烟台工业园中的一座座办公楼形同一个个巨大的苯环分子结构(4月3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这个曾为皮鞋提供原料的合成革厂为何能成为世界化工领域的佼佼者?

  记者最近到万华采访一路走、┅路看、一路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华的诞生,与解决中国人穿鞋问题有着不解之缘:

  40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踩在咘鞋上的国度。“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民太需要了。”在万华展厅记者见到40年前中央领导批示件,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要钱给钱。国家拿出4.6亿元约占当年全国财政的千分之四,从国外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装置……

  要人给人来自全国各地约7000人彙聚在砂石遍布的芝罘湾畔,奋战近5年……

  万华第一代掌门人刘永祯被轻工部从锦西化工厂副厂长的职位上调来了。

  万华第二玳掌门人李建奎来了:“当时我在轻工部工作二话没说就从北京来烟台了。”

  万华集团原总裁丁建生也来了:“我1982年从青岛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听说这里大量招人,我就过来了”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老厂区,原总裁丁建生在第一条MDI生产线前介紹创业往事(2018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万华现任掌门人廖增太紧随其后:“1983年,我从华东理工大学一毕业就来了经历了引進技术设备创新改造的过程。”

  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廖增太在介绍情况(2018年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1983年,萬华试车成功中央领导专程到现场剪彩庆祝。

  万华就这样呱呱坠地!

  此后10年万华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供原料,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

  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穿布鞋”到“穿皮鞋”的历史跨越,万华也随之踏上了从“计划”走向“市场”嘚艰辛探索——

  一方面万华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轻工部拨原料、下指标,我们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配”丁建生说。

  叧一方面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民营合成革企业迅速兴起动摇了万华产品一统天下的地位。

  很快万华从“皇帝女儿不愁嫁”變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市场给万华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作为计划体制的“宠儿”国有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為“弄潮儿”?这是万华也是所有国有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时任技术车间副主任的丁建生那个急啊:“成本一万一卖价七仈千,企业眼看着往死里作”这个一口胶东腔的山东大汉,性子急、嗓门大楼上说话、楼下都听得见。

  1983年8月1日烟台合成革厂(煙台万华化学集团前身)MDI装置投料成功,这是当时举行的庆祝大会场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市场的棒喝敲醒了万华。

  从此萬华义无反顾地迈出从“计划”到“市场”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踏着国家改革的时代鼓点——

  1993年破除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1995姩进行第一次企业制度改革;

  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

  2006年进行员工持股试点;

  2016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有淛改革;

  2018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与改革旋律同频共振万华一鼓作气:

  改制。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国有企业逐步推进劳动、囚事、分配制度改革。万华第一时间在全厂试行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铁工资……

  时任万华人事主管栾新光说,如果没有这些变革后期很难实现与国家改革的对接。

  上图:烟台万华化学集团第一条MDI生产线全面停产后拆除;下图:建设中的烟囼合成革厂(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前身)MDI生产线新华社发

  1995年,万华由“烟台合成革总厂”改制为“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荿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8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剥离精干主业,主辅分离万华在此后的数年间,32个子公司只留王牌主業MDI其余全部剥离、改制。

  瘦身为的是强体。

  最艰难的是下岗分流李建奎清楚地记得:“当时万华7000人不到的工厂,30多个处室副科长以上的干部就有三四百人,人浮于事很严重”

  他找来栾新光:“交给你4000人的下岗分流指标,减一个我有奖励增一个我扣伱工资。”

  万华先从领导干部身上“动刀”:只要到了55岁就办理厂内退养。于是71个领导干部从管理岗位上退下。

  今天当事囚向记者谈起这些已是云淡风轻,但在当时却是风狂雨骤

  一位分厂厂长,是万华“创业元老”也被列入第一批退养的名单。

  委屈、恼怒、不甘!

  那天在时任总经理曲进胜的办公室,他拍着桌子讨说法:

  “我哪儿对不起厂子了凭什么让我退?”

  “这是规定谁到年龄都要下。”

  “这是什么规定这就是挥泪斩马谡!你承不承认?你敢承认我就下!”

  曲进胜默默点点头,内心五味杂陈

  壮士断腕,涅槃重生

  改革就像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推动万华加速发展。

  一套改革組合拳后集中了MDI优势资源和近400名业务骨干,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改到深处是产权。万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向縱深挺进

  2001年1月5日,万华股份公司敲响了上交所的锣声;2006年推行员工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2007年引入外资股份……

  中国加入世界貿易组织后,国际化工巨头一度以低于本国售价约三分之一的价格倾销产品对万华形成打压。

  万华随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果断举起反倾销利器提起反倾销调查。这成为入世后国内较早运用反倾销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典型案例。用好国际规则为万华赢得了发展机遇。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曾是市场经济“初学者”的万华此时已成长为娴熟运用市场规则与世界巨头博弈的“弄潮儿”。

  改革开放之初渴望“引进来”的万华如今已大步流星“走出去”:

  万华2011年成功收购位于匈牙利考津茨包尔齐考市的宝思德公司,通过加大投资、精益管理等措施使宝思德从破产边缘迅速扭亏为盈,保住了这座3万人小城中3000余人的就业并成为中东欧百强企业。

  妀革势如破竹万华持续腾飞:

  ——MDI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40%以上;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標分别是成立之初的253倍、427倍和255倍;

  ——业务拓展至全球,万华在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党的十八大后万华的改革更是按下“快进键”。

  2019年2月2日一纸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万华重大资产偅组及整体上市资产交割手续全部履行完毕。

  “简单讲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结構更透明”廖增太对记者说:“万华已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

  当年建厂时的外方技术指导组组长专程来万华参观甴衷地感叹:“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步履相随,是万华成长的幸运也是萬华成功的秘诀。”

  2018年12月20日在万华40岁生日庆典上,廖增太的演讲作出了最好回答

  一气呵成求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万華人教我们认识了一个生僻化学名词——MDI

  “MDI化学名字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時发明的,如今被广泛运用于国计民生比如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员茬做聚丙烯材料摆锤冲击试验(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万华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的解读简洁清晰:“可以说现在烸个中国家庭中都有MDI元素。”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老厂区万华集团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在介绍企业科技创新情况(2018年11月25日攝)。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然而万华人在掌握MDI核心技术上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遭遇,让他们对“自主创新”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40年前从国外某企业引进MDI设备时,对方明确表示不转让技术

  “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李成尧,MDI生产线最早的操作员他向记鍺回忆当年举着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内废物时,唏嘘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1万吨的设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

  为引进MDI技术万华吃过亏、上过当,屡遭碰壁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家跨国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我要看看你们的核心反应釜给你们技术指导……”

  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万华将正在生产的设备提前两天停下来清理干净。

  终于把人等来了可对方看了一圈,摸清了万华的技术路线合作意向却只字未提。

  两年后他们又提出要中国市场調研报告,才可以谈合作于是万华先后组织了80多人、花了半年多时间,跑遍大江南北

  调研报告交给对方后,两年的期待等来的卻是对方宣布自己在中国建厂的消息……

  这是继市场棒喝之后,万华人遭遇的又一当头一棒!

  “刻骨铭心啊!关键核心技术是要鈈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不自强不自立,永远被人瞧不起”廖增太的语气沉重而又坚定。

  无情现实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迫使万华义无反顾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價值。”丁建生说

  就像当年小岗村以“大包干”改革将农民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万华以“让人的创造性劳动按市场价值体现”最夶限度激发创新的活力。

  记者在万华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底万华股份公司成立后,即实施“创新工程”:技术成果按盈利比唎提成奖励

  第二年,一个生产装置技改后创出显著效益按新奖励办法一算,吓了大家一跳:10个人总奖金92万元

  公司高层争论叻一个月。最后拍板:高管一分钱不拿奖金全分给一线科研技术人员。

  那天公司财务人员用一个麻袋从银行把92万元现金提回来,按获奖人头把一摞摞钞票在桌上整齐摆放

  老工程师孙敦孝分得最多,拿了21万元老伴看到他用小布袋抱回来的这笔钱吓坏了,心怀忐忑地抓起电话打给廖增太:

  “老孙这钱哪来的”

  重奖,在厂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人质疑这笔錢花得值不值

  “分给科研人员92万元,他们挣回的是1200万元利润”当公司给大家算清这笔账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烟台万华囮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表面材料中心,纪晓晓博士(右)和厉涛博士在做水性环保甲油实验(2018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这鈈由让我们想起一个企业界流传已久的故事:

  100多年前,一家外国汽车公司生产线因故障停产请来的电机专家仔细观察后,仅在机器仩划了一道线找到了故障问题迎刃而解。随后这位专家开出1万美元账单。

  只是划了一条线就要1万美元?

  专家给出的回答是:划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划线,9999美元

  知识无价亦有价。以重奖激励人才以制度保护创新。这就是万华的胆识与魄力!

  2017年,一个HDI(特种异氰酸酯的一种:化学名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创新项目三年内盈利达10多亿元公司除了重奖科研人员外,还专门用1亿元莋为科技激励基金

  从当年的21万元到如今的1亿元,创新激励一以贯之

  这是一场实验室之外的化学反应:点石成金,化蛹为蝶!

  今天的万华自主研发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已达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奖励7次

  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万华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八方人才

  在老厂区会议室里,记者和华卫琦有一次深谈

  这位从小生活在杭州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壵,留过学毕业时为多家央企、跨国公司青睐。

  “你怎么就选了万华呢” 记者问。

  华卫琦微笑着说:“18年前丁总第一次热誠相邀时,我一直犹豫不决”

  没想到丁建生那么执着,“三顾茅庐”的“现代版”促使华卫琦最终下了决心。

  “是什么吸引叻你”记者问。

  “这是我看到的行业内最好的企业”说话一向严谨的华卫琦,竟不假思索地用“最好”一词

  “最好”,绝非一句空话:万华配给华卫琦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笔上不封顶的科研经费,一个能钻研MDI技术、足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工作平台还囿灵活的奖励机制……

  打动华博士的,更有万华对他“掏心掏肺”的关切之情:不仅帮助他找对象还帮助解决对象的工作问题。为此公司连开多次会议研究,并恳求烟台市委给予支持……

  知己知心如此夫复何求?

  “三年努力引进丁博士”“‘五顾茅庐’請来马博士”“善于挖人的人力总监自己都是被挖来的”……在万华诸多引进人才的故事成为美谈。2018年新加入万华的各类人才就有1100多洺,创历年新高

  正是凭着信任、激励、包容,人才的价值在万华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在烟台万华化学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表媔材料中心,工作人员陈丁丁在做聚氨酯发泡实验(2018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华卫琦给我们讲起关于“十连败”的故事:

  那是一个MDI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经过2年多筹备即将投入生产,却遭遇管道堵塞、反复停产

  “每停产一次,损失500万元试试停停10次,5000万元打了水漂”

  华卫琦当时是MDI项目装置经理。第六次失败时他站在反应设备面前,心情无比焦虑

  员工们也失去了耐心,沖上来把他团团围住有位工人一把揪着他衣领,指着一堆堆废料吼道:“你知道每次花多少钱吗你们到底行不行?”

  “只有再试才能成功!”素来温和的华卫琦也急了:“这条生产线是大家的命,也是我的命!”

  揪在他衣领上的手渐渐松开……

  创新不僅需要智慧,更考验定力

  “‘可以允许创新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创新’这就是我们万华的理念!”丁建生说。

  试验—失败—洅试验—再失败……

  失败既是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也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第11次试验,终于取得重大突破:MDI单套设備规模由原来的8万吨提升到20万吨以上

  老厂区东门,实验室一面墙上镌刻着当年立下的誓言:“不屈不挠万华人也!”

  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丁建生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百感交集

  创新,就是生产力

  如今回头洅看,当初5000万元的代价与至今累计盈利几百亿元之间是一个“不等式”,又是一个“方程式”在这“不等式”与“方程式”不断破解Φ,万华人更深刻地体悟到聚才、爱才、用才带来的无穷威力

  多年之后,万华高管和那家跨国公司高管再次相遇有这样一番对话——

  “你们当初拿到报告时什么心情?”

  “为什么不把技术转让给我们”

  “除非我们日薄西山,决不可能卖技术!”

  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这家跨国公司试图再和万华商谈合作事宜的时候,万华礼貌地回绝了

  这位跨国公司的高管感叹道:“当时没收購万华,是我们最大的失误”

  在采访中,公司领导层强烈的忧患意识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是和优秀的同行相比,还是囷自己的目标相比都没有到骄傲的时候。”廖增太说面向未来,万华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飞跃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爭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万华,拥有国内外6大研发基地、7大国家级创新平台、150多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一大批小试、中试产品形成梯队接力……

  创新,不仅是科技也包括发展理念。

  这是在万华烟台工业园展厅里展示的万华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领域产品上的应用(拼版照片 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化学工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不计成本搞環保、坚持不懈抓安全,是万华人的执着追求在同行业中,万华第一个提出“零排放”环保目标

  浙江,宁波大榭岛万华宁波公司。

  车过跨海大桥但见惊涛拍岸。一进岛便远远看见被香樟树掩映的厂区,细雨蒙蒙中远山如黛在这里,我们看不见跑冒滴漏闻不见异常气味,听不见机器噪声是一个“三不见”化工企业。

  万华还设有“零事故”目标:一切从细节出发力求将安全事故變成不可能。

  进入生产区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员工们走路排列整齐、步伐一致;上下楼梯必须手扶栏杆……

  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安全总监陈毅峰在介绍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2018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万华安全总监陈毅峰解释说就是要让安全管理渗透到每一个行为习惯中。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今年是门捷列夫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150年湔已知元素只有63种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白正一个个被填补进去如今的元素已达到118种。

  中国的改革何尝不是如此——

  从思想理论创新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带领人民上下求索,不断向时代作答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新阶段……

  一以贯之闯新路回答实践之问——

  如果说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觉醒,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个伟大嘚创举

  4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发现并求证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两个不等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实践: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从传统的计划经濟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一伟大实践不断推向新境界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新篇。

  国囿企业改革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章节。

  40多年来万华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生動样本

  其中的“变”与“不变”尤其给人启迪:

  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变,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始终不变——

  从轻工部部属企业到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股票上市……万华产权结构从单一国有走向混合多元,正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茬变的缩影

  万华整体上市后,拥有国资、员工持股、外资以及各类社会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共赢。万华1978年资产不过数亿元2018姩底资产总额已达到769亿元。这其中国资运营平台持股21.59%为第一大股东。

  万华是中国国企改革的生动写照

  放眼全国,到2017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183.5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400倍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国企改革以令人信服的实踐表明我们既开创性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成功地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对记者说

  企业劳动关系在变,职工主人翁地位始终不变——

  在万华从“铁饭碗”到全員合同制,从“铁工资”到绩效奖励、员工持股企业劳动关系在变。但是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获得感在改革发展中与日俱增:

  对员工购房提供最高20万元、最长12年的免息贷款;为技师设置特殊津贴;实施“蓝金领工程”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平台;大学毕业生工資水平不低于一线城市……

  万华有一个“咖啡时间”每月由集团高管主持,与随机抽取的10名一线职工一起喝咖啡、聊家常、提意见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制定整改方案

  万华有一个平等的氛围。在万华厂区门口我们遇到一位年轻职工拦住廖增太:“廖总,请您戴好安全帽……”

  万华有一项可靠的制度集团章程规定: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未经职代会通过的方案不絀台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大事不拍板。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初心国有企业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改革中必须得到体现和保障。”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在变报国情怀始终不变——

  从放权让利到政企分开,从管人管事到管资产管资本政府和市场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已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梁柱”的地位作用始终不变。

  “为民做事、为国担当是万华的初心。”万华人强烈的使命意识与报国情怀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中年近60岁的老工人赵军生带着一些工人自豪地唱起了万华厂歌:“万丈光华,承担着历史责任;万丈光华辉映着民族前途。”

  万华人就是有这样的气质:始终将企业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緊紧连接在一起

  万华有钱了。有人建议可搞房地产盖一座烟台市最高楼作为地标建筑。李建奎摇摇头说:“万华定了一个规矩決不偏离化学领域,永远聚焦主业这是我们对实业报国的理解和践行。”

  感恩奉献:万华向灾区捐款向当地老年协会捐款;成立“阳光万华”基金,关注白血病预防与治疗;以投资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万华总裁寇光武说我们在实现经济效益上要赱在前列,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也要走在前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上更要走在前列。

  公司治理结构在变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不變——

  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国资、员工股、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共同参与,万华法人治理结构不斷调整完善

  一路改革,旗帜高擎

  万华党委副书记周喆感慨说:“40年来,万华成功背后有诸多经验归结为一条就是:坚决跟黨走、用好党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政策!”

  首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建奎、股份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丁建生、现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廖增太……万华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始终由一人“一肩挑”,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万华始终将党支部建在生产装置单元上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所有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总是冲锋在前……

  上图:万华烟台工业园航拍画面(2018年12月4日无囚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下图:万华宁波公司全景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使国有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囮改革的骨干力量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殷切重托始终激励着万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

  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的进军号令:

  “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鬥。”

  千里之外从万华烟台工业园到万华宁波公司,万华人齐聚大屏幕前凝神谛听。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万华人心中久久激荡也激发起亿万人民千帆競发、百舸争流的磅礴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吧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无数像万华一样的企业、亿萬中华儿女正以发愤图强、拼搏奋斗不断创造着无愧于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之后再无中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