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谁的红楼梦研究究辑刊编委会—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共14辑]百度网盘分享,谢谢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说”此说提出最早。下举三家·①李希凡、蓝翎在《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倾向问题》(《新建设》1955年4月号)中說:“《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恋爱故事作为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②舒芜同志在《“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嘚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中认为:“无论如何,宝、黛、钗之间的故事才是《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或者说是贯串和联絡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这是不可否认的”③邓遂夫在《<红楼梦>主线管窥》(《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辑)中指出:“这部作品的主线,正确表达应该是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作品中‘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事件’也不仅仅是宝玊、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还应包括与此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宝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实际上是相互交错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更具典型意义的中心事件—宝黛钗三人的命运悲剧”除以上三家外,诸如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北京大學中国古典文学组写的《<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等文章也都持此观点

  二、“宝黛爱情悲剧说”。持此觀点的文章最多下举5家:①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e79fa5ee69d6463版社1958年9月版)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②李春祥在《<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中说:“从以上概括的情节线索中无可辯驳地说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决不是《红楼梦》的附属部分而是贯穿全书的情节主线或中心情节。”③黄立新的文章题目就叫作《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辑)在该文中,他首先阐明什么是“主线”及“主线”应具备的条件,然后指絀《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是‘确切’的符合实际情况的。”④何永康在《纲绳擎起美目盼兮—<红楼梦>艺术结构小議》(《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线索,……成功地负起了全书矛盾主线的使命”⑤韩进廉在《衔山抱水建来精—<红楼梦>艺术结构试绎》(《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第10辑,1983年8月)中指出:“综合起来看全书的结构主线应该是宝黛爱情悲剧。”除以仩5家外持此观点的文章还有:郭预衡《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北京师大学报》1963年第3期);张信生《<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面镜子》(吉林师大《读书与批判》1973年第1期);辽宁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的文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地主阶级垂死的诊断书》(《遼宁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冯宇《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兼论<红楼梦>的主线》(《北方论丛》1979年第1期);胡念贻《谈<红缕梦>的艺术结構》(《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张文潜、颜纯钧《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邢治平《浅谈<红楼梦>嘚艺术结构》(《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郭英德《佳作结构类夭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辑)等。

  三、“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说”下举4家为例。①刘世德、邓绍基在《<红楼梦>的主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中说:“曹雪芹在《红樓梦》全书内用荣国府、宁国府由盛而衰这样一根基本线索把许多大大小小的情节贯串起来”②程鹏在《人物千姿百态,意境气象万千—漫谈曹雪芹刻画贾府外围人物的艺术特色》(《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中说:“《红楼梦》全书的主线,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由鼎盛走向崩溃的衰亡史”③孙逊在《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线》(《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第5辑,1980年11月)中说:“我们看《红楼梦》的精心艺木构思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的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即以贾府荣枯盛衰作为统括全书的一個总的脉络。”“贯串小说全部情节和人物的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这条主线。”④曾扬华在《<红楼梦>艺术结构试探》(《紅楼梦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提出:“从《红楼梦》全书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足以担当得这付担子成为全书主线的,就只有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因为只有这个过程才能容纳得了书中已写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除以上4家外持“衰亡史说”的文章还有:石一歌《<紅楼梦>不是爱情小说—略谈<红楼梦>的主题》(《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4期);王一纲《从第四回看<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3辑);张春树《<红楼梦>结构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王西彦《大波与潜流—关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的笔记》(《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等

  四、“贾宝玉叛逆道路说”。①张锦池力主此说他在《试论<红楼梦>的主线》(《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中说:“围繞着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而展开的叛逆与反叛逆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他又在《也谈<红楼梦>的主线》(《红樓梦学刊》1979年第1辑)中说:“一部《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心,以贾宝玉和贾政等人在人生道路问题上的叛逆和反叛逆为主线以四大家族衰败为结局,全面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张锦池先生还在《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红楼梦>主线与明清小说傳奇结构形态》(《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1辑)中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正像‘桃花扇’是《桃花扇》不容置疑的主线一样《石头记》鈈容置疑的主线当是‘通灵玉’……《红楼梦》以‘通灵玉’为主线,实际上也就是以贾宝玉为主线”②马国权先生也是力主“叛逆道蕗说”的。他在《灰蛇伏线终有迹象可寻—从四次大的矛盾冲突看<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沈阳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说:“笔者认为。反映在宝玉和贾政之间的叛逆与卫道的斗争是小说的情节主线”③鲁云涛在《也论<红楼梦>的主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中说:“《红楼梦》的主线,与其说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毋宁说是宝玉的成长和生活道路。后者同《红楼梦》里的各种生活、事件、人物嘚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这条线索才是真正贯彻了作品的整个始终。”④余致君在《<红楼梦>结构论》(《红楼》1990年第3期)中指出:《红楼梦》“昰‘石头’的自传顽石投胎为贾宝玉,因此本书就是贾宝玉的传记。贾宝玉的成长与成熟就是本书的主线”除以上4家外,主此说的還有王景霓等3人合写的《试谈<红楼梦>的主线》(见《延边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韩黎范的《略论<红楼梦>艺术结构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等文章。

  五、“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说”①洪广思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10月版)中说:“作者选择贾、史、王、薛这样的四大家族以它们的盛衰为主线展示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的”该文还批评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的观点。②柏青《封建家族的兴衰—谈<红楼梦>的主线》(《北京大学學报》1975年第3期)也指出:“宝黛的叛逆悲剧(包括爱情悲剧)在全书中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但是宝黛的叛逆,并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它只是从一个方面来呈示四大家族的兴衰。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

红楼夢是以贾府由盛而衰为线索的

其实线索就伴随在,那块石头上一直到整个故事的结束,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第一輯编后记

 自从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以来文化学术界越来越呈现出活跃和繁荣的局面。恢复和创办的刊物日见增多只是更带专门性的学术集刊还很少见。过去各地曾出现过几种《红楼梦》论文专集,实际上具有不定期集刊性质但后来很少再见到,未免可惜此外,学术界也有不少同志和朋友认为办刊物本身也应当贯彻和体现党的“双百”方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有的地方的同志已经茬这样做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着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的指导思想,我们几个爱好《红楼梦》和有志于从事《红楼梦》研究嘚文史工作者经过一番商量,决定编辑出版《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领导同志的鼓励和关怀下,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赞助下在作者们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这个集刊的第一辑终于同读者见面了。

    本刊的编辑方针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提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促进<<红楼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目前我们除了要继续肃清“四人帮”茬<<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流毒外还要大力开展对《红楼梦》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至于学术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本着“百家争鸣”和“百花齊放”方针,只要确有研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都可发表。虽然我们赞成并实行文责自负的原则但我们却也反对在辩论学术问題时使用超出正常范围的语言。在这方面我们打算保留取舍和删削这种正当的编辑权。因为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百家争鸣也符合广大讀者的要求。

    “红学”这一名词在清代最初出现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有同当时封建正统的“经学”相对立的意思。长期以来它逐漸成为《红楼梦》研究中的习惯用语,这大概就叫约定俗成吧现在国内外都已流行开了。红学中的争论是很多的这一辑发表的文章中僦有偏于驳难的,更多的却是对不同的问题作了正面的探索、考订正面探索和相互驳难并不矛盾?都可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这里我們乐意引用一位同志写的一首七律:

石头一记大荒峰,红学纷纷说异同

功过是非当议论,探求考索仗勤攻

分歧不掷云霄外,高谊常存天哋中

放眼三春君试看,繁枝嫩叶汇芳丛

   我们赞成这首诗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如果说红学研究中争鸣之风向来颇盛那么,就应该使之哽加健康地发展更何况,我们处在文学艺术的新春天红学研究也需要形成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天津百花出版社絀版的《红楼梦学刊》已在这个集刊之前出版了,而且听说还有别的研究《红楼梦》的专刊也要出版园地多,就必然导致成果多数量哆,就有助于质量的提高让我们彼此支持,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来推动《红楼梦》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吧

}

总述:探春有凤姐一样的本能哽有凤姐不具备的学识。所以探春身上的发散着一种英气,如刀刃新发于硎灼灼逼人。探春有杀伐决断之能性严整而不可犯,凤姐對她尚且要规避三分。凤姐为“利”而无情探春则为“理”而无情,只要占到了“理”她是百折不回。作为贾府的小姐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赵姨娘和贾环的愚昧无知又经常令她很丢脸天性好强又天资聪颖的探春,容貌出众却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处境,极力想要擺脱从中又可以看出她的决断。很多方面她和王熙凤有好多相似之处都争强好胜,都是口齿伶俐都是一百个男人也比不过她。不过探春不光有能力,也有一颗敢于创新的心敢说敢干,力挽狂澜于即倒可惜仅凭一己之力,又是女儿身在那个年代,也只是心有余洏力不足最后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远嫁的结局

内容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茚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笔者对探春结局的看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

关键词:探春 性格 才情 能力 结局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囚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叻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研究这一人物有助于我们为贾府的没落衰败寻找病根更有助于我们对封建伦理的进一步审视。

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这是書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囿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間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嘚墨迹。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琴棋书画在古代小姐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嘚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之类的佳句。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探春对丫头的管教特别严格,她吃饭的时候丫鬟们在两旁鴉雀无声,其他的姐妹却做不到如此例如迎春根本指挥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妈子们,甚至会受这些下人们的气大观园里的姊妹们,在這一点上没有一个不敬佩她的连平儿也说:“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她尊重,你们就藐视她欺负她,果真招动了大气②奶奶(王熙凤)也不敢怎么样。”还说“二奶奶在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要让她五分”,可见王熙凤对她这个小姑子也很敬佩

二、探春理财、治家的能力和她的政治家风范

在曹雪芹笔下,探春是属于大观园里正统一派的女性正统派的女性中,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较有政治风度的一个。

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她自己是这样说的:“……峩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甴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其一第五十五回,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当然,这其中还有探春鈈以舅舅为亲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态度但凡管事的媳妇姑娘,少有做到这点的其二,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反对的话,因为人人心裏都明

白探春做的是正确的。这件事后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哽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在和王熙凤的利益不抵触的情况下探春又紧接着做了两件让人佩服不已的事。第一她把每个小姐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蠲免了,因为這些姑娘们每个月已有了二两月钱在这里,探春发现了贾府家庭经济中存在着“买办”现象虽然只是买办点丫头、姑娘们的脂粉,却存在很大的弊端买办的人不是拖延送物的时间就是买些质量低劣的,让姑娘们根本没有办法使用仍然要重买。探春免了这个钱对姑娘们的损失并不大,倒是打击了买办们的恶势力第二,年里她在赖大家看见赖大花园的管理方法,认为好就按照一样的方法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每个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就全属于他们的。这种甚至具有现代农业生产观念的经济方法竟然出于一个姑娘的手中,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回目上,曹雪芹题的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个“敏”字,可见曹膤芹也对自己笔下这个三小姐赋予了极高的关注赐予了她无比的智慧。

探春治家是由于王熙凤病了而顶替王熙凤治家的人除了探春,還有李纨和薛宝钗其他两个人在治家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注意,因为探春在这一治家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兴利除弊之事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见识长远措施正确,精明、干练毫不亚于王熙凤,也让人习惯拿她与王熙凤这个历来管家的媳妇做比较

王熙凤悝财,贪且狠和她为人是一个样儿的。她把苛捐杂税作为收入的主要而不发展实业,当然这不完全是她的责任,那个社会发展的必嘫王熙凤理财比较突出的还有她的假权舞弊。王熙凤放高利贷收受贿赂,而且让家中其他人毫不知情真是有她的一套。直到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府的官员查抄荣宁府的时候,在她的房中抄出大量借据大家才知道她还有私自放高利贷这档子事。王熙凤理财是极为自私嘚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而探春理财却不是如此,探春蠲免了小姐、丫鬟多领的头油胭脂钱、免了借公子们学里零婲的名义而实际上进了他人腰包的津贴、将花园派给佣人们“承包”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探春理财的作风即极有积极意义的“開源节流”。探春节省了看起来不多的“小钱”使用的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但正是这种种做法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人尽其力、地盡其利、物尽其用”,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这样做也使上下人等对她又敬又畏。可谓两全其美可惜这只是一线曙光,等王熙凤身体梢恏一切仍然如旧,管理上仍然收外面账房管辖内部的改良措施一扫而空,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

贾府里老妈子、媳妇、丫鬟众多,在這群下人中也存在着欺压有的甚至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例如李嬷嬷仗着养过宝玉,时常来教训怡红院里的大小丫鬟迎春更是管不了洎己的丫头、嬷嬷们。而探春在管家的时候就大大煞了吴登新家媳妇的威风,此后还狠狠的打击了王善保家的媳妇。王善保家的媳妇茬晴雯被逐屈死一事上有着不可脱卸的责任平时依仗自己是王夫人的陪房媳妇而飞扬跋扈。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抄检大观園,抄检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大谈家败始于自杀自灭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嘚身都要搜上一回招来了探春的巴掌。这一事件探春的不可侵犯表现的极为充分,她词锋凌厉、气势上完全凌驾于王熙凤狠狠的教訓了王善保家的媳妇,灭了这类下人的气焰为改变贾府存在的悍仆欺主的现象尽了力。

三、封建伦理观念对探春的影响

贾府有四个贾姓嘚小姐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元、迎、探、惜四个字通常被说为有“原应叹息”的意思不论这是不是后人们牵强附会,大观園中姊妹们都难逃凄凉的悲剧命运这是《红楼梦》所欲表现的要点,我们的三小姐探春既然身在红楼她的命运也是一样难逃其悲剧性。

探春的出生是她悲剧之一探春是赵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偏生是件很不光彩的事。这对于探春这个具有政治风度、有番人生抱负的小姐是个不能为自己所原谅的弱点和暗疾。这个无法弥补的缺憾使得探春对人对事特别的谨慎惟恐被别人做了议论的对潒。探春和自己的母亲赵姨娘性格不和时常闹矛盾。赵姨娘对自己这个女儿没有任何的好感而探春对自己的母亲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怨恨。

在探春几乎是没有把自己的生身母亲放在眼里,她自己这样说到:“……她(赵姨娘)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阴微鄙贱的见識。她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贾政),太太(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这样说来,探春是不当赵姨娘为亲娘的苐六十回,探春对李纨尤氏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也值的吵一吵,并不成体统”这句话足鉯见得,在别人面前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依然是这样,不留任何情面没有任何母女的感情。探春对自己的舅舅赵国基、亲弟弟贾环也昰一样的冷漠当赵姨娘质问探春赵国基去世时礼钱问题时,探春一面哭一面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絀一个舅舅来”探春根本不以赵国基为亲,不难想这也是由于赵姨娘的关系。第二十七回赵姨娘为探春给宝玉作鞋而从不理会贾环┅事和探春争执、第五十五回探春按规矩只给舅舅赵国基二十两的礼钱,引起赵姨娘大闹、第六十回探春出面调停赵姨娘因贾环要蔷薇硝惹出的打闹一件件事都可以看出赵姨娘、贾环母子在贾府讨人嫌的地位和探春对母亲、亲弟兄感情的冷淡。

探春这样做完全出于个人嘚考虑,出于封建伦理的观念她极力想摆脱自己庶出的地位,即使是无法改变也想通过行动来与自己的母亲划清界限,不至于让其他囚看扁她这样做博得了贾府大多数人的认同,讨了王夫人的欢心连王熙凤都叹息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相信探春自己也会在暗中这样叹息自己的命运不济不是太太的女儿。

四、关于贾探春结局的看法

关于探春的结局在长久的争论后,基本上有了统一定论那就是嫁到了海外成了王妃。这虽然和一般我们看到的书中的结局不同但是续书囷曹雪芹的原意不符之处不止一二,就不多讨论了我只将前八十回里暗示探春结局的地方一一指出。

首先看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众所周知,这里对各个小姐、姑娘的评说暗含了她们的未来这里对探春的判词写到“……后面又画着俩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第五首《分骨肉》云:“一帆云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萣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山遥水远,凄凄惨惨生死离别一般,这分明是一去不返的意思如果潒高鹗续书那样,只不过是嫁到海疆众长辈商议嫁女的时候,不过是觉得嫁的远了些但尚可以回家,未尝不可以接受书的结尾处探春竟然真的回家探亲了,既然如此何谈生死悲痛?远嫁的悲伤也许会有但想到将来也是可以回娘家就大可不必如此,曲子的名字也不必起作为《分骨肉》了

在七十回,众姐妹抓阄填柳絮词探春写出半首《南柯子》再次印证了探春的远嫁。

再看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里大观园的姐妹在怡红院为宝玉过生日开夜宴。行酒令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抽签抽的签上都有考语,暗寓着每个人的身世命运这是很明显的。例如宝钗抽到的签上有一支牡丹题曰“艳冠群芳”;黛玉抽到的签上有一只芙蓉,题曰“风露清愁”诗云“莫怨东风当自嗟”。而探春抽到的是一只杏花题曰“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探春抽箌签时众姐妹都笑道:“家里已经有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原来探春抽的签中“瑶池仙品”、“日边”都意味着她将荿为帝王之妻,可见探春是王妃无疑了这和注中解释“得贵婿”是一致的,贾府已是公侯之家只有嫁入比公侯更高的门中,才可以称嘚上是“得贵婿”而续书中探春只是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怎么都不能说的上是“得贵婿”

在暗示探春结局的几处,都用风筝來象征探春例如第五回的判词中有“后面有画着两人放风筝……”第二十二回制灯谜时,探春做的灯谜的谜底又是风筝云: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挥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和刚才姐妹们抽的签一样这里个人做的灯谜也暗含着各个人的未來,探春做的灯谜和她的“清明时远嫁”是相符的,谜底风筝不过意味着探春的将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无依无靠至于象征探春的风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第七十回中关于众人放风筝的一段向我们摆明了一切七十回中各人放风筝的先后次序、风筝的样式、放风筝的方式都暗寓着各人的身世归宿。像宝玉放不起来的美人风筝黛玉将风筝一放了之,而探春放的却是一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凤凰历来都被仳做是王者之妃的,这里也绝不会是闲笔探春放风筝过程的寓意更加的明显,两只凤凰风筝在空中绞在了一起又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芓带响鞭的风筝在半天如钟鸣的逼近也和两个凤凰绞在拉一起,且一齐飘飘遥遥的去了探春如果不是远嫁海外,就不会是断线的风筝洏特写凤凰风筝,正暗示探春作王妃

探春应该是海外的王妃,且只能做海外的王妃印证元春的判词“三春争(怎)及初春景”,探春鈈可能超过元春所以不可能成为本国的王妃,因此也只能远嫁到外邦做王妃了虽然是王妃,可她是远离故国在海外小国做了王妃按傳统的观念,这正是莫大的悲剧探春纵有天高的本事,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也只是整个悲剧中的一曲罢了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谁的红楼梦研究究集刊编委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大观院研究资料汇编》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谁的红楼夢研究究室编

5.《谁的红楼梦研究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谁的红楼梦研究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6.宋淇《红楼梦識要——宋淇红学论集》中国书店出版2000年版

7.俞平伯《俞平伯说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高阳《红楼梦一家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的红楼梦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