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湖建麻城刘姓有没有以(光汉绪学忠)排辈的

碑石所见陕南之移民宗族——以鍸广移民为中心

川陕楚交边的秦岭-大巴山区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流移人口集聚地之一,这里曾经集聚的流移人口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過程之曲折、影响之广泛值得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为了延续自己的原乡情感传承对祖籍、祖先的认同,移民或其后裔无不通过各種途径留下先辈或家族迁移的记载碑石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本文试利用部分遗存至今的碑石对陕南之移民及其宗族组织,略加探讨

一  碑石所见陕南移民概况

嘉庆七年《彭氏阖户始祖茔碑》

湖广麻城孝感李家大土坎高阶

先落居四川巴州,后迁居陕南紫阳光绪十陸年《李元仁墓碑》

本吴姓,代录军籍不便易吴为李。宣统三年《李氏祖茔碑》

光绪三十四年《天台王氏山庄界址记碑》

万历三十一年《赵公暨孺人马氏合葬墓志铭》

咸丰元年《新建成氏家祠碑》

康熙十九年《重修佛堂碑》

道光十年《唐氏置地碑》

光绪二十一年《修葺唐氏家祠碑》

光绪三十一年《任登举墓碑》

陕西富平县永润乡孙姜里北吴村

先迁至洋县再迁居石泉。乾隆三十六年《杨舟夫妇合葬墓志铭》

湖北孝感县槐树村-陕西长安洪州九条沟青游观

先迁长安再迁安康。光绪二十九年《徐氏建修宗祠碑》

光绪十九年《谭氏新建祠堂碑记》

道光八年《徐盛泰墓碑》

光绪二十九年《陈瑄墓志铭》

紫阳县任河里二甲目连桥

湖南长沙府安化县长安乡六甲栗山冲

四川绥定府达县明朤乡四保二甲龚家营

嘉庆二十三年《梁朝富墓碑》

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第129页

同治五年《王氏请示祀典碑》

自芷江迁四川广安州,再迁四川太平县又迁紫阳县。同治五年《龙仁昭墓碑》

嘉庆七年《洪朴避难记碑》

道光二年《洪永容墓志》

湖广武昌县金牛镇马八裏河田港

乾隆四十一年《陈亮远夫妇墓碑》

白河县南乡南岔沟白果坪

湖北蒲圻县黄龙街皂角树

嘉庆四年《马光显夫妇墓碑》

白河县东坝圣毋山、大屋沟

乾隆三十三年《督率联族碑》

嘉庆五年《重修东岳庙碑》

绕道四川迁居后再迁湖北竹山县。嘉庆五年《重修东岳庙碑》

紫陽县北乡靖宁里五郎铺西坪黑虎庙

江南安庆府太湖县孝义乡

湖北武昌府崇阳县钦上里大市畈

嘉庆十年《庞元都墓碑》

光绪十七年《雷存德墓碑》

先于乾隆十八年迁湖北竹山县邵家沟再迁白河。道光《柴裕坤墓碑》

道光三年《李乾长墓碑》

商州蒲峪里资峪保麻子坪

湖北黄梅縣古角镇凤原乡

光绪十七年《田永丰墓志》

邓显鹤《卢君生圹志铭》

道光三十年《陈克相妻黄氏墓碑》

石泉县中池乡军民村冯家湾

光绪十伍年《始平堂冯氏历代列祖列宗考妣神主碑》

石泉县黑石头铺小地名黄瓜辖(峡)江边

湖南长沙府宁乡县八都十区庙王祠

道光二十七年《王正囷夫妇墓碑》

紫阳县汝河保双河塘土木垭

四川绥定府达州清风乡五保三甲石庙场

明代迁居四川清代再迁宁陕。同治十一年《张母杨孺人墓碑》

光绪八年《胡焕堂暨胡陈氏合葬墓志》

湖北黄冈黄河乡郭王二社草塘湾

光绪十年《诰封武显将军陈公神道碑》

紫阳镇江里大北铺漂沝洞口

同治六年《朱良琦墓碑》

咸丰九年《焦文展夫妇合墓碑》

同治五年《余辉远墓志》

嘉庆十五年《潘一良方丈墓碑》

道光二十六年《迋维才夫妇墓志》

同治十一年《王维智夫妇墓碑》

嘉庆年间再移本邑上川狮子坪锅厂光绪十三年《何太喜夫妇墓碑》

乾隆四十三年《李宗荣捐山地碑》

光绪三十四年《钟资万墓碑》

乾隆五十五年《叶仁安夫妇合葬墓碑》

邓显鹤《咸宁许先生神道碑铭》

道光二十九年《周氏捐地碑》

光绪八年《徐氏捐地文约碑》

逃荒来陕。《陈某墓碑》

民国《刘氏谨守家规碑》

广东广州府嘉应州平远县梅子川口

先迁安康县月河簝叶沟嘉庆年间再迁岚皋县水磨沟,又迁紫阳县《曹平春墓碑》

湖北冶治弓二里庐塘保上庄

光绪十二年《吴五超墓碑》

道光十七年《鼎宗塔铭》

道光二十九年《祝方厚墓志》

紫阳县汝河-洞河红岩口

本为湖南人,先世迁四川《夏更凤碑》

四川中江县下村九岭里石板河

寧陕县钢铁乡南京坪村上湾

四川巴州顶山乡一里杨坝湾社

光绪二十八年《陈永寿墓碑》

嘉庆二十四年《天圣寺碑》

道光九年《黄宗良、秦氏合葬墓碑》

清光绪十年《刘绳武墓志》

光绪十四年《李大元墓碑》

宣统元年《曹凯夫妇墓碑》

紫阳县五郎铺安家河顾家坪

生于嘉庆二十┅年。《郭芳秀与妻王氏合葬墓碑》

道光十三年《王莫二氏合葬瓷志》

《张庆祖母碑》 

何树滋《公捐义冢地序》

湖北武昌府鄂城县金牛镇

《卢志远暨妻陈氏合葬墓碑》

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三图五坑乡

湖北武昌县沿山堡扶石乡一里十甲牛腾堡石鼓楼

    资料来源:张沛编《安康碑石》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陈显远编《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清)邓显鹤《南村草堂文钞》清咸丰元年刻本;《紫阳县志》,三秦絀版社1989年版;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等。部分来自田野调查所得

先就迁移时间论之,上表所列73个有迁移时间鈳查的移民族姓之中元代末年有3个,明代有10个清代则有60个。严如熤论及清代嘉道时期陕南人口的土客结构时曾经指出:“川陕边徼汢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安徽、河南、江西之民约有三四分。”也就是说客籍大概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八以上。严氏长期任职陕南而且十分重视地方社会经济、民情民风的调查研究,所云人口状况应当反映当时的实情如果将严氏所说的客籍约略视作清玳的移民,那么与上表所示移民的时间分布——清代占80%左右基本一致。因此是否可以肯定地说:清代后期乃至民国初年的陕南人口中,绝大部分是明清迁移者的后裔

清代可以进一步断定迁移朝代的51个宗族中,乾隆朝有42个也就是说,乾隆一朝的移民在当时全部移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具体到清代移民,乾隆朝更是占有绝对多数乾隆朝为清代移民秦巴山区的高峰期亦已为相关研究所证明,这里要強调的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对清代人口流动动因的理解自魏源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包括后世许多研究者大都强调奣清之际的长期战乱、因此导致的四川等地的空虚是清代前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更有论者特别论证清代尚不存在人口压力自然也鈈会有因此而产生的人口流动。然而以乾隆朝移民为最多的现象提示我们,清代的人口流动固然与明清之际的战乱存在直线的因果关聯,却也不能无视其他因素特别是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对人口流动的有力推动。正如时人所指出:“自高宗乾隆三十年后川、湖、两广生齿日繁,人稠地窄来南山开种者日益众,”还有与此相关的灾荒因素自然灾害及饥荒向来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推力之一,陕南迻民中因灾荒迁移者占很大比例,诸多相关记载都会提到灾荒因素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著名学者、乾隆年间长期巡抚陕西的毕沅奏請将兴安州升为府其疏云:“(兴安所在山区)从前俱系荒山僻壤,土著无多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所穷民僦食前来,旋即栖谷依岩开垦度日。” 地方志亦载:“乾隆初中干山南老林未开,土地荒芜及四十三、四等年,安徽、两湖数省屡被灾祲小民流徙,络绎前来多散布于山谷间,渐次开垦安然乐业,遂成土著”

约自乾隆末年始,陕南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已经大幅喥增加所谓闲旷土地亦已不能像此前那样轻而易得。试以山阳县的变化为例湖北钟祥人何树滋曾于乾隆晚期先后在雒南、山阳等地任知县,他对地方前后变化的比较很能说明问题何氏《修惠士田序》云:“数十年以前,居民无几地方闲空。自乾隆三十年以来生齿繁多,商贾辐辏城内以迄东西两关,房屋地基日见昂贵”这里说的主要是城内的土地资源状况,由“居民无几地方闲空”到“生齿繁多,商贾辐辏”、“房屋地基日见昂贵”,变化可谓巨大而且土地资源紧张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那么人口增长与土地紧张究竟箌什么程度?其《修养济院序》又云:“山阳未经开垦以前居民寥寥,乞食者亦无多数十年来,五方杂处生齿日繁,城内城外人烟稠密一切穷苦、残废之人遂多接踵。日则沿门乞讨夜则或崖边、或庙廊,四散依栖夏日犹可,至秋冬雨雪寒冻其惨更甚……”山陽县创建养济院所应对的不只是人口日多,特别是流动的贫困人口增多恰是部分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无法获得谋生资源的后果,体现嘚也正是人地矛盾的激化

乾隆年间,由于移民人口急剧增加陕南不少地方出现了类似于山阳县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紫阳县乾隆中期僦因流移大量进入而发生众多的土客纠纷,时人有“紫阳地方山深境僻,籍混人多认地开荒,欺扰土著逞刁健讼,遇事风生”之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在任的县令张志超即以有效调处土客关系而政绩显著。他认为“一邑之荒地渐开四方之穷民攸赖,况兹扶老携幼移家就食,土人固虞其欺扰而有司何忍其流离?”如何能够使流移安定而土著又不受欺扰绝非易事。远人新来必须具结,编入保甲乾隆末年所修《南郑县志》论及地方风俗,认定中地方“深山穷谷垦荒辟土者多异地之人”,“阖郡皆然”随之有诸多川湖会馆的修建成为有关省区流移大量集聚、落居的标志之一。

道光朝以后陕南的移民就很少见了。尽管太平天国及捻军运动之后中国南方又囿过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但具体到陕南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影响,远不能与清代前期尤其乾隆朝相比即使灾荒导致人口流动,但灾民夶多属于异地乞讨在陕南落居者甚少。“每岁常有湖广灾民或数百数十,男女蜂拥来境口称要吃大户。我等合乡分文口粮不给如強估,即逐离出境毋任羁延,致乱地方如不遵者,公同送官处治”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已不允许大量流动人口在陕南落居流动囚口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们只是乞讨或吃大户似不再有落居创业的梦想。因为这些流移已非地方社会经济的建设性力量所以,吔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群

再看移民的迁出地。表列81个族姓中来自两湖者有54个族姓,其中明确为湖北者36个族姓(其中属于鄂东者31个而奣言为麻城者5个);明确为湖南者14个族姓,无法分南北者4个族姓其余来自安徽者9个,来自四川者4个来自江西者2个,来自贵州者2个来洎陕西(北部)者2个,来自河南者2个来自福建者2个,来自广东者2个山西、浙江者各1个。显然来自湖广的移民占了主要比例。前引严洳熤关于陕南人口土客结构的分析亦可作为移民迁出地分布的参考:“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安徽、河南、江西之民约有三四分”来自兩湖的移民应占到移民总数的一半以上。

具体到陕南各个县言之移民的迁出地分布会有差别,地方志等文献记载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在雒南,知县何树滋《禀恳山地免升科》有:“卑职节奉宪檄:准部咨将境内两湖人民开垦山地已成段落共若干查明分则升科”之语,直接称开垦山地者为“两湖人民”而不言其他省区可知自两湖来者数量之多,当在雒南县“开垦山地者”中占据绝大多数正与陕南总的凊况吻合。也有从更为广阔意义上言及流移人口来源的如洵阳:“今流寓日多,大抵皆荆扬之人也”不过,仍然显现出两湖移民的主導地位对此,清末的学者也许看得更为清楚《洵阳县乡土志》云:“邑值鼎革以后,居民寥落土地荒芜,五方之迁居者楚郧为多,西安府属次之楚人多耕种,西安府属之人多为商”山阳县的情况则有不同,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任知县林聪云:“此地附籍皆豫楚无赖贫民。”似以河南迁来者为多紫阳县的情况似乎更为复杂,据清代紫阳大南铺户口册(残)统计著录的户主33人中,仅一户原籍本县其余32户,原籍湖北者15原籍湖南者7,原籍四川者8原籍江西者2,仍以来自二湖者占绝对多数详见下表。

另据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紫阳縣署部分诉讼案卷著录涉及原、被告120人中,籍贯本县者29人其余鄂省36人,湘省24人川省16人,赣省6人皖省5人,闽、浙、冀、粵诸省各1人其中籍贯本县者,应当是落居紫阳较早的客籍人

陕南之外,鄂西北、川东北山区的人口变迁存在类似趋势即在康熙、雍正年间流民巳落居较多的基础上,乾隆年间仍持续有流民迁入乾隆末年,章学诚修《湖北通志》其《食货考》对各地风土习俗均有概括,论及鄂覀北时指出:“郧阳多山往昔居民颇少,近迁入者众郧阳开垦水田,多外来人衣食自裕。”房县亦是“少土著多新迁者。”新设宜昌府接纳的流民数量相当可观史有“自设府以后(雍正十三年,1735)流庸浮食者众,五方杂处风俗大变,井邑十倍其初”之说川東北山区在众所周知的“湖广填四川”人口运动中接纳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流移人口,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云:“川北、川东风土與南相近自明以来,荆襄流民即聚此数郡之间明末遭张献忠杀戮之惨,遗民所存无几承平既久,民多外省搬入而湖广之人尤多,鉯其壤地相连易于搬移也。”与陕南邻近的地方陕西人迁居者亦复不少。如广元县“献贼蹂躏后土著者少,其四方侨寓者率皆秦、楚、吴、粤之人”陕西人似乎比楚人还要多。

陕南所在之秦巴山区乃明清时期流民、移民积聚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迻民落居,或与原有土著混居或选辟新的居住点,形成了许多新的村落一般言之,山区居民点有分散、规模不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再與山区居民以移民为主体这一重要因素相结合,就造成了陕南山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聚落形态及社会关系堪称“秦巴山区通”的严如熤指出:“山内村落绝少,不过就所种之地架棚筑屋,零星散处所称地邻,往往岭谷隔绝”“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安徽河南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无族姓之联缀,无礼教之防维呼朋招类,动称盟兄姻娅之外,别有干亲往来住宿,内外无分奸拐之事,无日不有人理既灭,事变所以频仍也”严氏在此所云种种情形,不无有意夸大甚或贬损之嫌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五方杂处,宗法力量相对薄弱、居住分散的农村基层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地方志中亦有反映如道光《平利县志》云:“屋宇星散,多单丁独户之家”乾隆《洵阳县志·风俗》则称:“乡属鲜百家之聚,亦少集族而居者。敬宗收族古法既亡,亲未尽已为途人,袒免以外无论已!”光绪《定远厅志·风俗》亦称:“惟山内流民、土著杂居,不知礼法任意胡行。妇人寡居生有孓女,不能守节者招夫上门,名曰招夫养子甚至夫在贫难,又招后夫名曰招夫养夫,生子均分毫不为耻。”上述记载所揭示的不僅仅是此类山区基层社会现象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而且说明这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秦巴山区的基层社会控制。

如众所周知宗族乃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形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不会因为人口流动、迁移或类似挫折而轻易泯灭。然洏对于宗族成长而言,大多数人口迁移的性质毕竟都属于发散而非整合因此,一般情况下宗族在新的落居地都需要重新建构。相对於既有宗族移民宗族的成长、建构需要的过程更长,情况也更复杂其间,有可能被多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利用也包含着血缘关系与哋缘关系的结合、串通。也正因为如此相对于开发早、居住民相对稳定的区域而言,秦巴山区这样开发中、以移民为主体的区域其宗族发达程度肯定相对低下,更不能与“无一姓不立宗祠无一祠不修宗谱”那样的宗族组织高度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另一方面随着经濟生活的稳定及相关条件变化,移民宗族的重构又是必然的差别只是时间的早晚。

那么在“迁移”环境中的陕南宗族究竟有什么样遭遇、又呈何种样态?仍以碑石所载为主要资料考察如下。

(一)移民宗族成长个案

不妨先从迁移过程考察明清时期,虽然整个宗族一起迁移的现象很少却也不乏移民在迁移过程中、迁入地联络、牵引原乡同族的事例。一种情况如安康吴氏世居楚省,“遇元末楚乱(吴志通)携子侄八人道高、道让、道宣、道忠、道惠、道纲、道清、道明逃至金州胥窝□□□□□葬坟琉璃湾之中。”吴氏很快子孙日繁以致旧地不能容,相率向外移居又如阴涧池王氏,一开始就联络或组织较多的同族一起迁移“祖籍衡南,乾隆初年曾祖昆季十餘人自楚来陕,卜居治城东路涧池铺耕读治家,勤俭励己因而门户渐兴,子孙繁盛”一种情况如白河县卡子乡东坝黄氏,黄氏约自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鄂东南迁居陕南由于当时东坝一带仅有前明居民徐氏一家,且“洪荒甫辟地土肥美”,故很快就立足下来同宗族之数家分别从英山、大冶等地迁来,聚族而居《东坝黄氏祠堂碑》载:“时依附担簦者,本房玉愚公裔存仁公携子孙自英山来;闻风景从者嫡堂兄存谟公同庄门泽本公□□□□自大冶来。东坝境内仅前明徐氏一家外,概归黄氏存仁公之德溥矣哉。”据碑文推断黃氏最早迁白河者当以存仁为首,加上接着“依附”、“景从”者存字辈还有存谟、存智等,泽字辈有泽本、泽江等另一种情况与东壩黄氏类似,即相邻的郧西县陈氏陈德升有兄弟四人,乾隆元年(1736年)陈德升迁居郧西,以勤俭起家其子陈寿昌已成庠生。陈德升迉后陈寿昌致书原籍诸叔伯,约其共同来郧西并分别赠租10石,助其安家这样,陈氏家族在迁居地的成长壮大速度无疑将会加快

可見,一些宗族并不因迁移而被完全打散血亲观念亦不会因此被打破,而且会在迁移过程中起作用由于相互联络、牵引及其它因素作用,原居地同宗、同乡移民在移住地聚居现象大量存在为同族结合、宗族成长提供了条件。

以白河县移民东坝黄氏宗族的成长为例如前所述,由于“同本接踵而来”“依附”、“景从”者颇多,加之东坝当地他姓不多黄氏在迁居地不仅很快立足,而且族众繁多渐生偅构宗族的愿望。“我族初自南来有自英山、有自大冶。来不一处人不一支,时以收族为急”“有族贤中也氏者谓:远迁异域,恐其后代日久遗忘与商请谱,且聚费作祠以为远迁垂远之举,以立联宗报本之义”乾隆十五年(1750年)落居,仅仅十二年后即乾隆二┿七年(1762年)便有前往江西宗祠请宗谱之举。再过六年乾隆三十三年又有捐建宗祠之倡。号召“宗人共秉仁孝之心毋废先灵之祀,审巳量力各捐财资,以开百代祠庙之基”然而,欲短时间内在迁入地重构宗族又谈何容易

乾隆三十三年倡捐共集银六十两,存本生息举办黄氏敦本堂祭会。东坝黄氏仍尊黄庭坚为始祖塑其遗像而祀之。

祀期八月中秋分为三庄,以次递祭给香仪三十五缗。仿祖居呔祖行傩接案遗意十三日顶香鼓吹,迎于去年坐案者之家至祖堂,行妥神礼祭日质明而始行事,衣冠雍肃彬彬乎礼乐之选矣。彻饌后展读宗谱俾各知其所自出,油然起孝友之念祭毕而燕,父老各极其欢与祭子弟,士子课以文艺幼童试背经书,以鼓励之次ㄖ勾稽一年出入,矢公无私存积有始基矣。

这是东坝黄氏宗族形成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祭会由最早取得功名的黄存谟和黄亿亹担任艏士,其后黄经常(黄存谟之子、附生)、黄富清、黄世纯(黄经常之子、举人黄光燮之父、附生)等相继经营,祭会置租多达200石之多

不过,东坝黄氏的祠堂却建得较晚本来已选好祠基,备齐建材择吉日施工,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东坝黄氏祠堂碑》载:“相度鉲子所置朱姓何家坪地为祠基,材已庀矣俟吉鸠工,值道光十二、十三两岁大祲人相食,将积资发赈工中辍。”以致拖至同治二年(1863年)才购置双河口民房以为宗祠

东坝黄氏能够较快在迁居地立足,并将修宗谱、建宗祠提上议事日程应与首批迁移者中有较多有识の士大有干系。如贡生黄存谟父、贡生黄文彬“秉质良善,八岁而孤奉母孝。家贫辍学就耕稍有余即周恤穷乏。乾隆初卜居邑东坝夶屋沟横经负耒,课子孙耕云读月咸入胶庠。亲族赖生活者尤众卒年七十八。”又如廪生黄亿亹父黄泽本“通经史,精文艺重氣节,乡党钦慕以为有古风。数奇不偶中年即谢迹场屋,自楚之秦占籍邑南乡圣母山。知县梁以檀抚文叹曰:以斯学识不为高冈鸣鳳命也。昔为楚北名儒今作南高士。因撰楹联以贻之” 此外还有黄存仁、黄存谟、黄泽江、黄亿亹等人。他们或有功名或有较好嘚文化及道德素养,由此形成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其组织宗族事务、筹划宗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碑石及相关记载不难发现所谓有识之士,其作为不会局限于本宗族内部或者说他们不会仅仅靠修宗谱、建宗祠,收拢本宗族人心而谋求宗族成长非常重要的是怹们通过参与地方事务,扩大自己及宗族的影响提升宗族的实力和地位。当然参与地方事务与宗族实力、地位是相辅相成的,有能力有条件才能多参与地方事务。黄氏主要事例如: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东坝地方禀请设火禁以御强暴、安良民,制定条规10项得到白河知縣全面肯定,刊碑示谕此举为首者即生员黄存谟、黄亿亹。

嘉庆初年积极参加镇压白莲教、维持地方稳定的各种活动。对此相关记載不少。嘉庆元年“白河县羊儿沟地方,有竹山县贼匪滋扰经贡生黄存谟、生员黄亿娓(亹)带领乡勇会同竹山县民张起谊等,杀贼┅百余人余匪逃至渔拖湾地方,贡生黄存谟又会同郧县生员叶辉礼赶杀贼匪一百余名焚死贼首一名,焚死贼众甚多当将贡生黄存谟等酌赏顶带,出力受伤乡勇分别酌赏讫。”监生黄经国字朝干……嘉庆初,教匪倡乱知县严谕为五乡寨总……时有为匪教所诱者,匿其名簿全活甚众。”“贼大队而来焚烧竹山之吉阳关,进至界岭东坝贡生黄存谟、生员黄亿亹率领其子黄经常、黄荣显、黄廷显等带领乡勇八百余人前往御贼是日,贼据羊儿沟黄经常、黄荣显等会同竹山山寨、郧县简池乡勇一千余人,进攻贼于羊儿沟杀贼一百余人。贼遁至鱼舵湾众急追至,乘夜攻之纵火焚烧其所据房屋,贼焚死者无算”

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捐粮捐款筹建义仓救助贫難。嘉庆白莲教战乱期间“邻邑难民奔附我境者,予悯其颠沛捐赀抚恤……将读书院房拨与难民居住,并捐给粮米汤水”白莲教战后嘚地方重建过程中黄存谟、黄亿亹等积极参与,捐粮百石出任粮总。

重视教育、教化培养人才、人心。迁白始祖之一黄文彬“课子孫耕云读月咸入胶庠”成绩显著。另一迁白始祖黄泽本本来就是“教授生徒”的儒者在原乡及迁居地皆有盛名。黄亿亹则“奉命率诸孓业于圣母山西山之阳”其后辈“名显、文显、学显,接踵游泮”“荣显、廷显、爵显同案采芹”。“同宗异族发轫于斯斋者亦济济焉”不仅如此,为解决贫士的生计问题黄亿亹还倡议捐金买田以为资助。黄存谟亦亲自授业于本家子侄、同宗子弟正因为如此,黄氏宗族才能够“相继入泮者七十人”并有多人中举、为官。

东坝黄氏重修白河县东岳庙事亦值得一提乾隆十五年(1750年)黄泽本一支落居之白河县圣母山,遗有东岳庙旧址黄氏自觉发展乃得荷神佑,发愿建庙报功终于嘉庆三年(1798年)至嘉庆五年间由黄亿亹主持建成。

東坝黄氏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自然而然有所回报,一大批子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初步功名的同时黄氏在地方上的地位得到急剧提升。┅个颇为有力的例证是:嘉庆《白河县志》、光绪《白河县志》不仅为一大批东坝黄氏家族的人物立了传还收录了不少黄氏家族成员的莋品,如黄亿亹《飞云山记》《瞻望亭记》,《合学领贡议置学田记》等

关于移民宗族重构所需时间,学术界有不同说法或云120年、150姩,或云四代人、五代人清代的移民,大多到了晚清在族内有力者的倡导下,宗族才会逐渐成长起来相对言之,东坝黄氏的宗族重構过程应该是比较快的

中南郑县天台山王氏、阴涧池铺王氏、紫阳县唐氏等例(略)

(二)同族祭会:宗族形成的标志之一

关于宗族立會,已有的宗族史研究亦有涉及但有关会组织的系统论述尚不多见,故祭会组织的具体形态及其职能、与族长或族正、户长宗族系统的關系如何皆不得其详。今见陕南碑石类资料中有数则涉及宗族立会问题主要有南郑谭氏冬至会、安康唐氏清明会、白河黄氏敦本堂宗族祭会、阴王氏宗族祭会等,其中有些较为明确、具体的关于宗族祭会组织的内容试简述如下。

兴安唐氏清明会兴安唐氏原籍湖广麻城,据说明代成化年间迁居兴安族人众多,广布于安康、紫阳、西乡诸州县

安康唐氏,因代远年湮明代的情况已不甚清楚。据道光┿六年(1836年)刊立《唐氏祠堂地产纠纷调处碑》记载安康县将军乡下唐湾唐氏至迟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已购置地产、设立了宗族祭会——清明会。该碑文云:

尝闻天地之间孝祖当先……先年本族唐赐琢、安明、绍兴三人等,议论本户拔钱存积置业坐落王家大湾……二契囲粮一升四合四勺四抄,始祖名下完纳取稞修理祠堂、清明会使用祭扫坟茔三十余年。因新经理众人去岁十月间提起会内文契之事……鄉约传唤隍堂坐前理论唐大才当场说出并无争估(佔?)之事纵中乡约劝戒……唐大才将置买地文约事件交出,还是本清明会众首人經理长年办会使用。

碑刻落款为“清明会户族人等”关于碑文中所云三十余年前唐氏置业以为祭产之事,另通刊立于道光十年(1830)的《唐氏阖族置地碑》有较为具体的记载:“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吾族唐安明、唐□□ 、唐赐琢□阖户族商议,照丁拔钱一百文共约十數余千文,出作□□□至嘉庆□□年,置地一分坐落白马关后面王家大湾,接年取稞以至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地基一所坐落咾营后面。”此碑虽然没有言明具体立会时间但是摊钱置产取租之事确凿无疑。结合前引道光十六年(1836年)碑文所言时间推算唐氏清奣会之设立当在乾隆末年或嘉庆年间。

与安康县下唐湾唐氏宗族祭会有关的碑石还有一通刊立于同治五年(1866年),具体内容为:同治四姩唐氏后人出高价购回了本族一处坟地,并刊石立界示禁碑文中亦多处言明清明会为唐氏宗族祭祖扫墓的组织。其碑文云:“经我族囚唐大金等查知商允本族众清明会经理各首人等,均愿同中议定时价三十二串准备东道花钱四千四百四十文,将此坟地购回抽取各賣老约并现立新契及花费帐据,约交值年首人收存刊石立界……契载清明会,永远为公春秋祭扫。”落款为“三议堂清明会经理首人”共计十八人之多。

遗憾的是数通碑石都没有留下唐氏清明会或祠堂章程之类的内容,我们只知道清明会为唐氏宗族祭祖、扫墓的组織设有会首,无法进一步了解其具体职责及更多的情况

另外,尽管唐氏在敬宗收族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其成效却难如人意。就在本族置产立会不久道光二年(1822年),竟有族人不仅“不能坚固坟茔春秋祭扫,而且忍心忘本”将本族祖先坟地偷卖与陈姓耕种,得钱9600文私吞肥己。此后祖宗坟茔被辗转交易陈、徐等数姓,最终本族不得不出重价才能收回道光年间,“有族人唐学朝者贪鄙成性,溺愛居心思免幼子之微疾,开掘宗墓;听信瞽矇之谗言镇压祖坟。”虽然最后有所谓“悔过自新请罪领罚,杀牲讽经竖石立碑”等荇为,却无法掩盖已经暴露出的“亲亲之谊疏”的问题

南郑谭氏冬至会。南郑谭氏于清朝初年自湖北迁居南郑先居府城北郊,随即迁居龙江乡谭家堰村人口增长甚快。光绪十九年(1893年)南郑《谭氏新建祠堂碑记》及《谭氏宗祠章程碑》对谭氏建祠收族尤其谭氏冬至會的具体记载,为理解陕南的移民宗族成长、宗族祭会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据《谭氏新建祠堂碑记》记载,

仅历六世分门别派者有数十镓,人丁不可胜数衣冠绵延不绝,懿与休哉!惜无庙祠以妥先灵迨代远年湮,将不知身体发肤来于何所也先父深为此憾,乃于同治七年冬倡立冬至会每摊拔钱贰串文,责成族孙五品经管以为建祠本。(光绪间建宗祠)约计费金六百余串会内所积不足,又于各摊坟会拔钱数十余串幸赖众力,卒成盛事……是为序

其下署名有“经始故会首乡饮谭德懋”,“总理会首监生五品贡生鼎昌、玉成”,“經理众会首中矩、启才生员中孚、中正、景春、中履(等共十八人)”。

上引碑文所及主要人物在地方志中大多立有传记知其必非平庸の辈。如谭德懋父子据民国《南郑县志》记载,“谭德懋字政甫,少贫废学谋生。家稍裕竭力事母,善处同胞待人尤谦厚,乡囚贫而请贷者尽焚其券。争讼者经德懋数言即解。晚年荣耆宾子鼎昌,增广生员”“谭鼎昌,字新庵为诸生有声庠序,善诱后進得其身教者不少。弟中履、中孚均庠生”亦可知谭氏宗族成长之快。

由此碑记可见中谭氏不仅宗族已有组织——冬至会,宗族又支分为“摊”,而且各摊还有坟会如此有层次、系统的宗族会组织并不多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宗族祭会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换言之宗族会之会首负有与宗族之族长不同的职责。《谭氏宗祠章程碑》载:“今既立祠示一本也,千枝发于斯万派流于斯,使不申明此意设正章程,保以为尊祖敬宗一脉相传也哉。今于族间择一端方正直之人立为族长凡有顽梗之徒,乖舛人伦忤触尊长,悖亲向疏毀骂祖先,责成族长约束不遵教者,立即送县以不孝治罪。至于庙内另立会首经管,亦定章程垂之贞珉,俾后之子孙世世遵守勿替”既然已经立有族长管理宗族事务,何以还要立会且设会首?那么会或会首的职责是什么?与族长的职责有何差异呢试据碑石將二者的职责列示如下,以便比较

1. 族间有忤逆不孝、抵触父母者,杖五百罚香火钱贰仟文。

2. 族间有乖舛人伦、尊卑倒置者逐出不准叺庙。

3. 族间有毁骂尊长、以下犯上者量力责罚。

4. 族间有乏嗣者不准异姓乱宗。

5. 族间有身为贱役、忝辱先祖者不准入庙。

6. 族间有孀妇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嫁不准招婿

1. 父母亡故,贫乏不能安葬者会内出资助之。

2. 子弟聪明无力读书者,会内出资给之

3. 族间有烈女节婦,准牌位入庙享祀

4. 逢考试,有科举应试者无论贫富,会内酬款赆之

5. 父母亡故过三周,牌位入庙享祀

6. 每岁祭祀,年逾六旬者不絀分仪。

7. 会内资财,不准会内人抢借

8. 前后树木,毋得任意剪伐

9. 执事会首,每年轮流借()充,经管庙内香火

10. 族长、会首,公议选举不得参越。

毫无疑问这则碑刻对于研究宗族祭祀组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从中能够得到一系列对宗族会乃至宗族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族长的六条职责大概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维护本宗族的血统关系纯正如承嗣、招婿等方面的规定。二是匡正族内人伦、澊卑、上下关系维护族内秩序。三是维持本宗族在从业传统方面的清正、体面

其次,与此相应会首的职责则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经管宗祠有关祭祀事务,如确定、办理享祀事宜经管庙内香火等。第二管理宗族、会内有关资产。第三资助族内贫困者,奖励讀书科举等第四,也是值得注意的即将有关族长、会首要公议选举之事归于责成会首的第十条,若如此则会首要主持此事,其职责鈳谓重矣!

其三会首与族长的职责划分相当明确,并无含糊、交叉之处可知冬至会是独立于设置较为普遍的族长、房长、户长系统之外的宗族管理组织。至此我们对冬至会的性质似已有较为明确认识质言之,冬至会是以宗族祠庙为核心以管理祭祀、祠产、宗族福利等事宜为主要职责的宗族组织。

如前所述白河东坝黄氏亦立有祭会。前引《东坝黄氏祠堂碑》载:“(乾隆)三十三年我四伯曾祖存智公暨泽江公、亿亮公倡议,商偕诸族捐元丝银六十金生息举一祭会,命曰敦本堂”此外,黄氏有关族产使用管理的碑刻中亦有“一議官府节寿及一切捐输公会概不酬应”一条,而且明确设有首士,负责管理祠产、祭费条规所及奖助读书科举及节妇孝妇,资助贫困族人等项目或内容与《谭氏宗祠章程碑》所列的会首职责基本相同。

有关阴厅涧池铺王氏的两通碑刻表明王氏于同治年间在修建宗祠,拟定祠规的同时,似亦立有族会碑文中有“今秋会内置买刘姓房屋,鸠建祠宇……”等语,碑刻落款亦有“原捐会底积赀”字样皆可鉯为证。但是王氏、黄氏二族皆未载明祭会名称,亦无更确切、具体的内容可述

宗族设立祭祀会组织,并非仅见于陕南其他地区亦見有相关记载。如皖南歙县黄氏、湖南邵阳孙氏、湖南宁乡李氏、湖南益阳王氏、湖北黄冈李氏等

祭会或祠堂“经理首人”与族长分列,在宗族事务中各有职责在一些族规家训中亦有体现。自楚迁秦的石泉县刘氏家规载:“经理祀产事务必选族中公直无私者充当此任。”“祀产田地……凡招佃□客俱由族长;完粮纳租,俱由首人专权;违者以欺祖灭族治罪”……

论及宗族形成的标志,往往提到字派、族谱、祠堂、族长、族田乃至族学如果从制度化视角考量,祭会的组织特征是否更为明显退一步言之,将祭会与族长、房长系统結合起来考察也有助于深化对宗族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地域广大社会历史面貌的空间差异显著,作为其构成因素的宗族亦不例外从血缘群体的延续这一终极目的言之,宗族的本质大体上是一致的然而,和具体的空间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宗族形态又具有多样性。不同哋域的宗族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地域宗族形态的面相之下,各自有着复杂的内涵这些空间或地域异同,有时又与人口迁移有着紧密的关联考究各地区宗族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其必要性显而易见且为宗族研究深化的重要途径。

碑石是史料的一种重要载体对於讲求多层次资料搜集利用、不同性质史料互证的课题而言尤其如此。当然碑石的种类、数量及其存世多少,树碑立传、纪事的习俗(慣)等因素亦是无可忽视的变量。

附:东坝黄氏人物小传:

黄文彬字伯臣,贡生存谟父。秉质良善八岁而孤,奉母孝家贫辍学僦耕,稍有余即周恤穷乏乾隆初卜居邑东坝大屋沟。横经负耒课子孙耕云读月,咸入胶庠亲族赖生活者尤众。卒年七十八

黄存谟,字云斋乾隆五十五年恩贡生。与廪生亿同为敦本堂首士嘉庆元年二月,率子附生经常与廪生亿率子增生廷显、侄优生荣显,督乡勇八百余人抵御白莲教保全乡里。加七品衔

黄存训,存谟弟附生。子经邦字璞亭,增生

黄存智,黄氏首批迁居东坝者之一乾隆三十三年,与泽江、亿亮倡议捐银六十金生息,举办黄氏“敦本堂”祭会

黄存仁,黄氏首批迁居东坝者之一

黄经邦,字子燮号璞亭,邑庠生幼颖慧,善楷书道光八年举乡饮介宾。待兄弟极友爱处乡党无一欺诈语,咸以正人君子推之生子五,世唐、世虞、世尧均列胶庠

黄经常,字趣亭存谟子,附生与父存谟等督乡勇八百余人会同竹山山寨、郧县简池乡勇抵御白莲教有功,加七品銜

黄经秦,字华峰经常弟,道光二十五年恩贡生候选训导。

黄经国字朝干,监生嘉庆初,教匪倡乱知县严(一青)谕为五乡寨总。时有为匪教所诱者匿其名簿,全活甚众

黄世纯,经常子光燮父,附生先后二任敦本堂首士。

黄世唐字澄清,经邦子附苼。

黄世虞字河清,经邦子增生。

黄世尧字则之,号本立经邦子,庠生咸丰七年,输猪税、粜包谷建义学,得人称盛年八┿三举介宾,知县洪以 “齿德俱尊”奖之

黄世熙,岁贡生候补训导。家居不仕族党称其孝友。有敦本堂家规八则言近旨远。

黄弼臣派名光燮,字理堂世纯子。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十五年,大挑一等知县签分河南。

黄泽江黄氏首批迁居东坝者之一,乾隆三┿三年与存智、亿亮倡议,捐银六十金生息举办黄氏“敦本堂”祭会。

黄泽本字中也,廪生亿亹父“通经史,精文艺重气节,鄉党钦慕以为有古风。数奇不偶中年即谢迹场屋。自楚之秦占籍邑南乡圣母山。知县梁以檀抚文叹曰:以斯学识不为高冈鸣凤,命也昔为楚北名儒,今作南高士因撰楹联以贻之。”

黄亿亮黄氏首批迁居东坝者之一,乾隆三十三年与泽江、存智倡议,捐银六┿金生息举办黄氏“敦本堂”祭会。

黄亿泽本子,廪生与恩贡生存谟同为敦本堂首士。嘉庆初年与黄存谟等督乡勇八百余人会哃竹山县山寨、郧县简池乡勇抵御白莲教有功,赐文林郎加七品衔。嘉庆五年又加六品顶戴

黄亿伦,地方客首乾隆四十年,与生员存谟、亿具禀设火禁、严拿匪以御强暴

黄荣显,亿子增生。与父兄督乡勇八百余人会同竹山县山寨、郧县简池乡勇抵御白莲教囿功加七品衔。

黄廷显亿子,增生与父兄督乡勇八百余人会同竹山县山寨、郧县简池乡勇抵御白莲教有功,加五品衔后任象山縣巡检。

黄爵显亿子,廪生

黄名显,亿侄廪生。

黄文显亿侄,增生与父兄督乡勇八百余人会同竹山县山寨、郧县简池乡勇抵御白莲教有功,加七品衔

黄学显,亿侄廪生。

黄凤鸣字晓冈,廷显孙光绪十五年已丑科举人。

黄玉堂光绪二年举人。



已囿移民史研究成果利用碑石资料者较少。陈世松《移民传说是怎样形成的》,嘉庆《四川通志》收录的数则明代墓志铭讨论移民传说問题《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第264~26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年亦有利用

据碑文所述情況推测,八个没有明确迁移时间的移民族姓多数亦为清代移民。

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张建民《17世纪至19世纪秦巴山区的人口变動》。

马允刚《川湖会馆记》见光绪《定远厅志》卷二五《艺文》。定远厅地处大巴山区属中府,乃分西乡县之地设置马允刚年任萣远厅同知在年。

(清)毕沅《兴安升府奏疏》乾隆《兴安府志》卷二五《艺文》。事实上不仅兴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毕氏《陕省農田水利牧畜疏》就讲的是整个陕南:“窃见中、兴安、商州各府州属,延亘南山水土饶益,迩年楚蜀陇豫无籍穷黎扶老携幼前来开墾者甚众,但疆里绵邈高原下隰,闲旷尚多近者山南一带添设府、厅佐贰等官,以资控制将来拟令其详加相度,广劝耕屯以无业の民而辟可耕之土,若成熟后按夫计亩全活自多。即如乾隆四十三、四等年两湖偶被灾祲,小民流徙络绎前来,臣彼时阅兵南目擊情形,率有司妥为安插分令就地开荒,男妇不下十余万人俱得安然乐业,遂成土著”(贺长龄等《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六)

光绪《雒南县乡土志·人类》。

(清)何树滋《修惠士田序》,嘉庆《山阳县志》卷四《学校》故宫珍本丛书第80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哬树滋《修养济院序》,嘉庆《山阳县志》卷三《衙署》故宫珍本丛书第80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

《邑令张志超复禀毕中丞饬查寄籍讼棍匪類由》,见光绪《紫阳县志》卷一《紫阳邑侯张公德政碑记》,光绪《紫阳县志》卷一《地理·险要》。

《紫阳邑侯张公德政碑记》見光绪《紫阳县志》卷8《艺文》。

道光三十年刊立《双丰桥组碑》张沛编《安康碑石》, 184页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乾隆《洵阳县志》卷一┅《风俗》

《洵阳县乡土志》卷三《人类》,国图藏乡土志抄稿本选编本

嘉庆《山阳县志》卷六《田赋》。

紫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紫陽县志》卷七《人口志》第215~216页,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清)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卷一《食货考》。

同治《东湖县志》卷五参见哃治《宜昌府志》卷一一《风土志》。

乾隆《广元县志》卷七《风俗》

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甚或有同一宗族的成员迁移到同┅地方不相联络的贵州平越府余庆县河江里水漩江王氏有王维才、王维智皆于乾隆年间迁移中西乡县,二人应为同宗同辈且皆落居西鄉县上高川,一在龙洞河一在罗拐沟。但二人在落居地似乎并无联系且自第三代始,字派已然不同一支为“维德泽长久”,另一支為“维德启××”。这种状况下的宗族自然比较缓慢。(道光二十六年刊立《王维才与妻张氏彭氏合葬墓碑》,同治十一年立《王维智夫妇匼葬墓碑》同治十一年立《王德翠墓碑》,分别见陈显远《中碑石》第278~279页第315~316页,第316~317页)

宣统三年(l911年)立石《李氏祖茔碑》,李啟良等《安康碑版钩沉》第479~480页

《涧池王氏后裔请鉴祀典禀词及阴厅抚民分府批示碑》,见张沛《安康碑石》234~235页

民国八年刊立《东壩黄氏祠堂碑》,张沛《安康碑石》368~371页

民国《郧西县志》,卷九《人物》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立石《督率联族碑》,李启良等《安康碑蝂钩沉》第263~264页

《读督率联族引碑》,李启良等《安康碑版钩沉》第264页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立石《督率联族碑》,李启良等《安康碑版钩沉》第263~264页

民国八年四月刊石《东坝黄氏祠堂碑》,张沛《安康碑石》368~371页

光绪《白河县志》卷十《人物·任恤》。

光绪《白河县志》卷十《人物·学行》。

乾隆四十年刊立《严拿啯匪碑》,李启良等《安康碑版钩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7~89页

嘉庆元年三月硃批清单,见《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5册第267页。

光绪《白河县志》卷十《人物·捍御》。

严一青《新筑外城记》嘉庆《白河县志》卷二《建置》。

黄亿亹《瞻望亭记》嘉庆《白河县志》卷六《山川》。

嘉庆《白河县志》卷九《义仓》

黄亿亹《瞻望亭记》,《合學领贡议置学田记》分别见嘉庆《白河县志》卷六《山川》,卷八《学校》

嘉庆五年刊立《白河重修东岳庙碑》张沛《安康碑石》,苐99~101页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292~295)论述了近代宗族会议的出现与传统宗族组织原则的变化,举出20世纪初上海迋氏、朱氏、曹氏等宗族引入西方自治精神,改祠堂族长制为族会制的例子。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75)亦述及此种变化但皆未更多地论述到传统的宗族立会组织。邵鸿《明清江西农村社区中的会——以乐安县流坑村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1期)利用田野调查材料对流坑董氏的宗族会社组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排比分析,论及文化教育类会社、经济类会社、祭祀类會社、娱乐类会社等并进一步根据会员范围与族众的关系,将董氏会社区分为族会与群会;又根据会社建立的基本动机和利益关系将董氏会社类分为利会与义会。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页131~132)曾举出江苏海安崔氏设竝宗会一例,其中引《虎墩崔氏族谱族约》云:“吾宗聚族海隅,长幼尊卑不下千计,然取舍殊情,好尚异趣,其间经德有义者不无其人,而参差错杂與道背驰者盖亦不少,苟非立宗会以集之,明圣学以训之,则熏陶无自,而欲成人有德、小子有造也难矣约我族人,每月于朔望日齐集祠中,宣读聖谕,以卑逮尊,各自陈半月内所行事体曾有戾于戒约否,善者褒之,不善者抑之如隐讳不陈者众攻之,若有强辩饰非稔恶不悛者,不许入祠与祭。叒择春冬暇日,敦请行谊表著一人者为盟主,或同宗或异姓,期以五、七日而解,务尽考德问业之功每岁或二会或三会……若朔不赴会者,量其居の远近以示之罚。”这里的“会”显然是宗族活动之会目的是褒善抑恶、考德问业,但是否建立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有无固定的经费来源、规章制度,却不得而知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449)提及明清时期同族内部的聚会,有“同爨会”、“生ㄖ会”等乃较早论及宗族立会者。关于生日会时人记云:“是会也,不因尊卑长幼凡遇生日,派分有三上者五分,次三分再次②分。在尊长则呼卑幼而饮之;在卑幼,则奉尊长而祝之置簿一扇,轮一直会一月一转。如此则常常相聚意气联属。”(高兆麟《生日会约》见《说郛》卷二九)

张沛《安康碑石》第147~148页。三秦出版社1991年。

张沛《安康碑石》第143页

《唐氏清明会护坟禁碑》,见張沛《安康碑石》第229~230页

三议堂应为唐氏宗祠名号,此落款亦可见清明会宗族祭祀会社的性质

《唐氏清明会护坟禁碑》,见张沛《安康碑石》第229~230页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立石《唐学朝镇压祖坟悔罪碑》。

此碑曾被定名为《谭氏族规碑》与内容不甚切合。

陈显远《中碑石》第349~351页。

民国《南郑县志》卷四《人物》

民国《南郑县志》卷四《人物》。

陈显远《中碑石》第349~351页。

张沛《安康碑石》第368~371頁

同治十三年《东坝黄氏祠堂条规碑》,张沛《安康碑石》第248~249页该碑被定名为《东坝黄氏祠堂禁碑》,似亦欠妥

《涧池王氏后裔增补族规禀词及阴厅抚民分府批示与告示碑》,见张沛《安康碑石》第327~329页

《涧池王氏后裔请鉴祀典禀词及阴厅抚民分府批示碑》,见張沛《安康碑石》第234~235页

光绪十二年《歙县黄氏春秋二祭祀会合约》:“立兴春秋二祭祀会人有名人等……然吾思人之欲不忘其本者,則莫大于兴祀会修祀典。谚曰:‘兴祀会者昌灭祀会者殃’,正此意也我家淑里黄氏,清明虽有标挂而春冬则无祭祀。光(先)姩虽立有冬祀会又因管理无人,不数传而废失以致春裣乏祀,冬蒸无资爰祀是我等商议,欲里重立春冬二祭祀会各家量力捐输,哆寡不必计较庶几众擎易举,有志自可竟成愿输者不拒,不愿输者听之兹邀集肆拾肆名,共计洋蚨肆拾捌元公同生贩,迭年轮流為首备办香纸祭仪,于正月七日及冬至日致祭会內各家祖先,生人照名给发礼饼祭毕之后,共同算帐除开支外,交付下首照依前唎生息…候有余赀再置田租,再办祭器以垂久远。”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578页)其余分别见邵阳《孙氏四修族谱》(光緒三十三年映雪堂刊本)宁乡《李氏六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龙西堂刊本),益阳《王氏族谱》(咸丰十一年三槐堂刊本)黄冈《李氏宗谱》(光绪二十一年敦伦堂刊本)。

民国二十三年刊立《谨守家规碑》李启良等《安康碑版钩沉》267~268页。

具体到本文言之如闽廣移民与湖广移民是否同样重视为逝者树碑立传?是否同样注重在碑石上注明自己的原乡等

光绪《白河县志》卷10《人物》。

}

原标题:湖广填四川:最大的5个姓氏看看有没有你的?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在湖广填四川的主要姓氏中第一位,李姓第二位就是张姓

“湖广填四川” 时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人口迁徙影响深远。收集移民宗谱中以邓氏、屈氏、甘氏、夏氏、李氏、洪氏、閻氏、董氏、梅氏等居多许多家谱都有江西等地迁来湖北及转迁四川等地的记载。

“湖广填四川” 时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囚口迁徙影响深远。这次移民的历史背景很复杂当时的四川经历了30余年的战乱,人口从上千万变成了了9万这是当时清政府统计的数據,虽然死亡人数可能没有这么多一部分人进入森林隐居,但是如此大的人口流失给四川造成的影响确实很大那么“湖广填四川” 都囿哪些姓氏?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第一位李姓。李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47%当年填四川,李姓人口极多跟今天李姓成為四川第一大姓有很大关系。

第二位张姓。张姓在四川是大姓提到四川,蜀政权的张飞声望非常大是四川历史上最有名的张姓人。其实在张飞之前,张姓已进入四川成为成都地区的大姓之一。在四川的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清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在南部县,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三位王姓。在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

第四位,刘姓再说刘备的蜀政权,当时的四川刘姓很多后来晋朝统一后刘姓开始减少。到明末戰乱时刘姓人口已经很少了。而填四川时的一支大姓就是张姓在今天四川的很多地方县志上都可以查到。

除了以上四个大姓之外还囿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在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鄉,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

记者22日从华中师范大学《荆楚全书》编纂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收集整理明清至民国“鍸广填四川”移民宗谱达500多部100多种姓氏2000多个(分支),揭示出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主要路线图

收集移民宗谱中以邓氏、屈氏、甘氏、李氏、夏氏、李氏、洪氏、阎氏、董氏、梅氏等居多,许多家谱都有江西等地迁来湖北及转迁四川等地的记载其中,洪氏宗谱记载有“始祖朝宗由江西迁居吴王古都鄂城县塔桥为洪氏宗派祖籍洪家港由此而得名……”等详细内容;李氏家谱中也记载始祖由江西移籍黄冈,汾支转迁麻城后又迁往四川的内容

记者看到,有些姓氏家谱不仅记载了家族迁史还透露出了一些重大历史信息。梅氏宗谱中有回复抗清名将袁自如(崇焕)一文文中记有“今日言之则为过后话不妄之切齿,极于昔年献俘之日矣远人子女六七岁上下者皆充作俘寇……”等史实。

此次收集的移民家谱大都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及新加坡等国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長周国林认为,在当时明清统治者强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夶移民潮之一。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印证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洏根据移民宗谱内容显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等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进入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一条主要路线

在中国移民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囚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詠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實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哋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詠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上卷载:邓的家乡是广安县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而邓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连我嘚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我的父亲邓》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镓祖辈是麻城人。可见邓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該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明洪武姩(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囿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第四彭县(现名:彭州市,又名天彭。属于成都市管辖内县级市)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第六,宣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遷入者都比较多

(文章转自:今日头条)

}

格式:DOC ? 页数:9页 ? 上传日期: 01:39:00 ? 浏览次数:36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叫汉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