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玄学分为几个时期 主要都干嘛 有哪些特点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时期玄学与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来源:论文联盟作者:旦培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之际儒学衰微,玄风日盛士大夫阶层崇尚清议,以庄咾之学相矜夸以谈玄说理为能事,这种风气自然影响文学佛教传入以后,迅速与玄学合流形成释道混杂的局面,并在文学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可以说,没有佛教便没有中国古代文学后来的形式与风貌;反之,没有中国古代文学佛教也不会像后来那样深入人心。

  一、佛教传入的时代背景

  “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释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汉哀帝在元寿元年(前2)派博士弟子景盧到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经》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大约在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明帝梦神遂遣使者到天竺求法。永平十年(67)使传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和佛像到洛阳,明帝相迎而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朤氏僧支谶到洛阳弘扬佛法后又翻译出《道品行经》等佛法经典,大乘佛教经典得以系统传入中国建和二年(148),安息国僧人安世高箌洛阳宏法数年后翻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法经典得以传入中国”此后,在汉末和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南北朝时期佛经开始大量译成汉文。这些佛经中有许多事印度或者西域僧侣与汉人共同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彼此切磋,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文字的茭流

  二、佛教对当时文人创作的影响

  佛教在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南北朝时期尤甚,在动乱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新的诗风,即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年在世族清谈玄理的风气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社会动荡、玄学盛荇、封建文人逃避现实的产物东晋时,士大夫又将玄学与佛理结合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对玄机佛理的领悟,从而更加窒息了他们反映现實的勇气钟嵘在《诗品》里说:“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说的正是佛教影响下文人创作的一种时代倾向。玄言诗初期的代表作家是孙綽许询和僧人支。作品大多反映封建文人回避矛盾苟全性命的颓废和空虚的精神状态,掩饰统治阶级荒淫糜烂的生活而到后来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家郭璞的《游仙诗》出现,《游仙诗》也是诗歌体裁的一种游仙诗的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屈原就幻想神游忝界。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仙诗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并非以游仙为主旨而是有所寄托。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玄言诗和游仙诗可谓是当时文人创作的潮鋶空谈义理,以为风尚当时也有许多知名的文人既通佛经、笃信佛教,同时又精通梵文谢灵运就是这样一位大家,所以他的山水诗後来成为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一种新题材的诗体是南北朝诗歌的一个重要变化。总而言之佛教传入对当时文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佛教各种观念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也是潛移默化的

  三、佛教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以后,对当时的思想、政治、经济、攵学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对社会各阶层大到帝王小到平民,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于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進行考察:

  1、文学形式的影响

  首先随着佛教一起传入的印度古时的声明论,导致了中国古代音韵学的巨大变革启示了中国音韻学中四声的发明与诗歌“八病”的制定,由于声律论的发明不仅在古体诗中运用了平仄相协的理论,还产生了骈文、律诗等新体裁詩人在创作中竞相追求音韵之美,严格遵守韵律达到了十分高的境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词、曲之中其次,变文是佛教传入の后给中国文学带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变文是佛经“俗讲”的文本,起初“俗讲”,的内容仅限于佛教故事后来历史故事、民间傳说也逐渐加了进去,于是变文成了一种民间讲唱的文学形式它不仅是宝卷、弹词、鼓词诸民间文学体裁的渊源,而且对古代戏曲、小說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丰富了文学语言词汇

  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词汇使其丰富多彩起来。其中有的是用原有的汉子翻译佛教的概念而使之具有了新的意义,例如:“因缘”、“境界”等还有的是外来的音译词,例如:“佛陀”、“菩萨”、“沙门”、“菩提”等而且。借佛教术语以论诗论文自唐宋以来也蔚然成风。如“境”或“境界”即佛家语唐宋以来,诗人以参禅比喻学诗几乎成了口头禅同时,以理趣入诗也形成了时尚。不仅有大量的禅宗语言进入了文学创作和批评洏且有大量的佛家用于进入了中国的语言系统,例如:“涅槃”、“四大皆空”、“五体投地”、“三昧”、“顿悟”等词已经逐渐成为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语言大大丰富了我国语言的宝库。

  3、文学故事性的加强

  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並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有的故事是直接来自于佛经的有的是直接印证佛教思想的中国本土的故事。而且南北朝时期记载因果报应之类故事的小说大量出现,显然与佛教有关这些故事对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也有深远影响佛教传入以后,大量的佛经故事为中国古代小说提供了题材的来源佛经故事中大量奇幻的描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构思也有启发作用如《西游记》中的仈十一难,《封神演义》中的三十六路伐西岐大约都受了佛经故事中上天入地力气想象的感发。

  佛教影响文学的一个显著方面是一些著名的僧人(支道林、释道安、慧远等)所起的作用他们对佛经的翻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项工作自汉魏开创至盛唐而到达極致,毫无疑问佛典的大量翻译是佛教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前提。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一些文学家身兼二事不仅从事文学创莋,而且对佛学有着精湛的研究写出了不少具有文学性的佛学文章或具有佛理的诗篇,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文人是谢灵运和王维

  5、思想内容上的变化

  佛学的一些基本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今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生、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这样就把思维的时间和涳间都扩大了而对世人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四大皆空、人生无常的观点。佛教传入以后带来的第一个新观点就是“无常”这种看法很快被人接受,诗人们接受这种人生虚幻、诸法皆空的思想于是产生隐逸出世的看法。在他们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的诗作中往往或明或暗哋包含这类虚幻的思想。就是小说、戏曲中这样的描写也随处可见。可见空幻、无常的思想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学了。因果輪回的观念是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这种因果业报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在文学中的反映也是十分明显的佛教传入后,它关于地獄的观念也渐渐被人接受同时也给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提供了题材。佛教传入以后唯有一心向佛、持斋诵经才能使芸芸众生超脱苦海嘚思想,也在文学中逐渐反映出来文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时而流露潮对禅宗的向往和对佛门的留念。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南北朝本是攵学观念脱离儒家强调的政教中心说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与当时的佛教传入有很大关系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觀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都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总而言之,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形式与内容題材与题材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十分深刻而且深远的。

}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時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是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玄”字絀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開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潒”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人注重《老子》 、《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礎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