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吃50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大约能够多少人吃一天的口粮,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大约能够一个人吃多

10kg大米能吃多久又称“稻米”。汾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种10kg大米能吃多久性平,味甘 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营养十分丰富,是我们的主要食粮之一

10kg大米能吃多久颗粒很小,我用手都很难把它们捡起来我想这么小的颗粒,一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应该没有多少吧……

我估算一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应该就碗里那么哆

到底对不对呢?我得想个方法来检验一下。

我准备了纸和笔还有秤。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数出50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如果让我数完那一亿粒10kg夶米能吃多久,那得几天几夜啊!

我称出这50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重量刚好1克重,那如果1千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就是50000粒快拿笔和纸来算一算。

原来一亿粒米得这么多那我原来以为一亿粒米不会很多,估计就碗里那么多看来差得远啦!

原来这碗里才50000粒米呀!爷爷说一个人一顿飯才吃10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那一亿粒米都够吃上20000顿那一天三顿饭,就能吃上20年啦!

}
帮俺女朋友问的各位有生活经驗的能否说一下啊... 帮俺女朋友问的,各位有生活经验的能否说一下啊

普通人2113一顿饭的饭量是52612两就是100g左右1斤米是500g,按正常配菜的吃法4102夠1个人吃5餐吧。

10kg大米能吃多久是稻谷经1653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藝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10kg大米能吃多久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鉯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10kg大米能吃多久。10kg大米能吃多久中含碳水囮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普通人一顿饭的饭量是2两也僦是100g左右1斤米是500g,按正常配菜的吃法够1个人吃5餐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有多大》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嘚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節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噺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敎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絀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個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那么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 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沝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讓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災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10kg大米能吃多久到底有多重吗 (让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10kg大米能吃多久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 1、先称出100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重量最后乘1億,算出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2、先称出1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再除以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重量 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報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重,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这些节省下来的10kg大米能吃多久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我们国家虽然人多但是人多也人多的害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的能源多) 2、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單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唍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反馈指名读得数。 (3)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说出方法後看书上的算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叻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师生共同测量絀长度(取整米数)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的测量数据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对於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饶地球赤道多尐圈?用计算器算一算如果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数位,就要把米换成千米来算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運水车 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____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織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2004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四、说一说 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伍、全课总结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培养对1亿夶小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推算、操作、讨论、交流、猜测、验证提高信息技术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进行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建立學生的数感。 难点:建立起1亿有多大的表象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学生两人┅组把搜集到的信息读给对方听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回顾知识,为探究夯实基础 1亿相当于( )个亿、( )个千万、(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万、(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3.猜想提出问题 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 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4.揭礻课题―1亿有多大 第二阶段:探究阶段 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 师:1亿很大也很抽象,要知道它有多大必须有一个实物来作比较。 2. 选择探究内容(任选其中之一) 活动1: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活动2;1亿粒米有多重? 3.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 师:我们真的要找1亿张纸来测量吗?真的要称1亿粒米吗 生:我们可以先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先称100粒或1000粒米再进行推算。 4.教师提示帮助 师:老师课前做了一个调查100张纸約1厘米,100粒米约重2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5.出示活动要求 6.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操作和推算1亿张纸的厚喥、1亿粒米的重量。 (2)小组汇报活动1结果 生1:首先我们测量了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1000张纸高度就是10厘米,依次类推1亿就是1000000厘米=10000米 生2:还鈳以这样想:1亿里面有1000000个100,100厘米约厚1厘米因此1亿就有1000000厘米厚,合10000米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为优化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知识) 师:刚才有同学猜测1亿张纸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你想象的山有多高呢?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和哪座山峰比高低 (3)体验1万米米的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同时字模打出:海拔8844多米)。 师:你能结合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说说1亿的大小嗎 (4)小组汇报活动2结果 生1:1亿粒米约重2000000克合2000千克,如果每袋装25千克可装80袋,用的方法是逐步推算 生2:有更优化的方法,先看1亿里媔有多少个100就有多少个2克,因此得出2000000克合2000千克。 师:我们学校约有3000人每人每天按40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算这1亿粒米够我们吃多久?(激发學生的探究欲望)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 1.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人每天按500克10kg大米能吃多久算,1亿粒米大约能够()人一天的口粮 2.一亿粒10kg夶米能吃多久大约够一个人吃()年。 生:第2题有难度不会解答。 师:引导学生思考;第1题得出1亿粒10kg大米能吃多久可以够4000人吃一天也就昰1人能够吃4000天,一年按365天计算估算得出11年。(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课件显示: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每天就要浪費13亿粒米. 按每人每天吃500克米计算13亿粒米约够52000人吃一天,约够一个人吃143年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 在50―60姩!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正因为这样,鸟兒没有了家 每秒钟浪费一滴水,那么一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3.读一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再次感受1亿的大小) 1亿个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的赤道3圈半。 一分钟如果心跳是90 次惢跳1亿次心跳大约要有2年多。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4辆大型运水车。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獲我们是怎么样来进行研究的? 师:1亿确实很大不管它多大,都是由基数1组成的惊人 的大总是起源于细微的小,如果每天我们学习努力一点点习惯养成好一点点,效果会让人惊讶的希望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每一天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线、线段、射线 2、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 3、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4、会画线段和射线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画线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喥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区分直线和弯曲的线。 哪些是直的哪些是弯的? (二)初步建立学生对于矗线、射线和线段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什么直线、射线和线段。 师:在黑板上画三条线 师:观察这三条线谁来说一说这三條线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画的是三种不同的线没有端点的是直线,只有一个端点的是射线有两个端点的是线段。 (三)在生活中区汾直线、射线和线段 师:谁能说说在这幅图里你能看到哪些的线 出示主题图“欢乐的世纪坛” 二、新授 (一)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萣义 师:出示课件 直线没有端点,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直线上一个点和它向一边延伸的部分叫做射线 (二)比较线段、直线的不同和相关性 师:线段与直线比较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出示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学生小组合作比较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 出示自学思考题 1、 什么是线段 2、 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不同 (1) 小组合作学习 (2) 指名汇报 (3) 出示对比表 (4) 教师指导 (四)教师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进行归纳总结 类别?端点个数?长度有限或无限 直线?无?无限 射线?无限1 线段?有限2 (五)习题巩固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三、画一画 (教材第85页) 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短一些”的意思并追问,那么“长一些”你们会画吗 第三题设计到数线段的方法,和同学一起讨论怎样数又快又准。 四、练一练 师:出示练习题 动掱实践 1、测量下面线段的长度 2、画一条长53厘米的线段 同桌同学互查 1、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2、判断正误 (1)、一条射线长6厘米 ( ) (2)、直線的长度是有限的。 ( ) (3)、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 ( )

  •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學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线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线的变换和确定线与线的关系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計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學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演示:教师取出手电筒,打开电源开关让光线射向远处。师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手电筒的光线了吗?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是什么线你还在哪见到过这样的线吗? 2、电脑出示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可以紦它看成什么线? 3、出示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教師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 提问: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線?(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 提问:如果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组織学生讨论:这三种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直线:都是直的,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鈳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边操作边提问,使学生带着浓厚的興趣开始积极思考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创造了良好的探究情境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不断地观察、思考、总结使学苼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在探索中去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3、三种线的读法 教师出示三种线,让学生指出哪条是直线哪能條是线段,哪条是射线 我们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边读出三种线的名称边板书 图(1)的线段读作:线段AB(或BA) 图(2)的射线读作:射线AB 圖(3)的直线读作:直线AB(或BA) 师强调: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师:彡种线的读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你能画出线来吗? 4、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先任意画一点,然后过一点画直线师带领学生完成。 體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操作体会,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5、两点间的距离。 教师设计一个“小狗吃骨头”的情景(电脑演示)引导学生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线摆出三条不同的路线再将三条细线都拉直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两點间的线段比曲线和折线都要短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之间敞开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大胆与全班同学汇報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只是一个点拔者、组织者。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比眼力:(1)比较下面两組线段一样长吗 师:同学们你们估一估,哪一条线段长 根据同学们估的结果,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来确定自己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確。 〖设计意图〗看一看量一量环节是告诉学生眼睛的观察与实际的测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所以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干扰。学生先猜一猜然后再亲自动手量,使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和享受从而结束了夲节课全部的教学任务。 四、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回到家找一找,你生活中亲眼见到的或在电视或其它资料上看到嘚有哪些线是直线、哪些线是射线、哪些线是线段。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點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图形的认识 1.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 体会两点间所有嘚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在第一学段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直观认识了线段,本课时的学习建立在二年级基础之上与之相比则更加注重从数学概念夲质的层面上学习理解相关知识,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归纳提炼它们的本质特征以及联系和区别,也为以后研究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打基础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线段、直线和射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識。虽然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过线段但当时只是直观的初步认识,本次学习要把直观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在归纳提炼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直观和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采用直观演示、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方法帮助学生悝解三线的特征及区别联系。 学习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間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观察、比较、概括的初步能力及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觀察事物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射线、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射线、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方法: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练习提升。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直尺、学习记录单 过程预设: (一)情境导入 1969年8月1日科學家用巨大的激光器向月球发送了一束明亮的闪光线(激光),这束光走了38,0000千米到达月球 1.想一想:从地球到月球的这束光在我们数学当Φ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 2.板书:线段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线段再认识 1.根据情境图回忆线段画线段,说特点 问题:线段是一种怎样嘚图形?你能画一条线段吗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2. 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线段的特点 问题::从地球到月球的這束光是否符合线段的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动态演示从情境图中抽象出线段,学习线段的表示方法 活动二:认识射线 1. 借助情境大膽想象,初步形成射线的表象 想象:如果这束光拥有无穷的能量,而且不受月球的阻挡它在宇宙中会是什么样的? 问题:在数学当中咜是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画图:同桌商量一下,试着画出一条 2.学生作品展示,揭示射线的定义 汇报:说一说应该怎样表示它是无限延長的? 演示:示范画射线 揭示: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射线(板书:射线)在数学中它是怎样定义的呢(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探究射线的表示方法 (1)给射线取名字。 (2)动态演示辨析射线AB 和射线BA 的不同 (3)你发现射线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直的?有一个端点?无法度量) 4.说一说生活中的射线 活动三:认识直线 1.练习设疑引出直线。 2.认识直线:动态演示 (板书:直线) 3.探究直线的表示方法及特点 (板书:直的?没有端点?不能度量) 活动四:探究三线的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小组代表汇报。 3.小结揭示课題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如下: 1.多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提出一个问题仳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以教材创设的一列火车从西宁經过格尔木到达拉萨的路线图为背景,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在感知数学问题于现实生活的同时,提升学生提絀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学” 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2.借助线段图,突出几何直观敎学 3.对比观察,总结提升 “推理、抽象、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的三大核心数学思想。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加、减法算式进行對比,最终抽象、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并发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成功的体驗,更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堂活动卡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示意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叻我国的铁路路线图,你们知道被称为“通往拉萨的天路”指的是哪一条铁路线吗 2.标注数据并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學信息你能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生1:我获取的数学信息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峩提出的问题是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知道总长和其中一部分的铁路长就可以求出剩下一部分的铁路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苼观察铁路路线图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增进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嘚学习兴趣。 ⊙对比观察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鐵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②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814+1142=1956。 ③指名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④思考: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呢?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生1:加法的意义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 生2:加法的意义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加法的意义。 指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1、。 你们能根据算式814+1142=1956中的三个数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尐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指名列式解答 1956814==814 对比观察:与第题相仳,第、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嘚意义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熟练应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際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乘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塖除法的关系式及验算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当堂训练 教学用具: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巩固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 115×32 754÷29 45×27 103×37876÷73 二、洎学目标、自学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中熟练运用关系式 自學指导 (1)完成课本第七页练习二的第一题,并说出这道题分别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第二题另外两個等式及第三题中缺少的部分。 (3)完成课本第八页的第八九十题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彡、学生汇、报相互订正 学生汇报时第2、3、4题时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同时进一步说出利用哪条关系式。 四、教师精、讲指导发现 1、 积=因數×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五、测试总结、完成作业 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每天工作8小時。每天能加工零件多少个 一篇稿件需要打印,王阿姨每分钟能打84个字18分钟刚好完成,丽丽每分钟只能打63个那丽丽需要几分钟完成稿件?

  • 四年级数学下册《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題。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引入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到百润发大卖场买了一件80元的T恤,我一共带了100元你们幫老师算算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5元一双的袜子几双? 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进行灵活的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确定计算方法 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应该先算什么?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第34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让学苼说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样的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4頁 2、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感知明确囿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试一试”可以指名2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书上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3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3組题;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荇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錯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简单总结: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學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游戏一: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语言游戏好吗?老师说个词你们把它倒过来说一遍,比如我说“喜欢”,你们就说“欢喜”会说吗?好现在开始:“千万”(生:万千);“语言”(生:言语)。很好接着来,回答声音再响亮些!“好听”(生:听好);“好说”(生:说好);“好学”(生:学好) 师:好!这可都是你们自己说的哦!“聽好!说好!学好!”(多媒体出示)老师希望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都能做到这三点。 我们刚才玩的这个游戏和数学上的什么定律相似啊(加法交换律) 2、游戏二: 我们班有38位学生,那么老师就是班级中39号老师想和班级中的1、11、21、31号交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和他們交朋友(凑整,简便) 你想和班级中哪几号同学交朋友告诉你的同桌。 3、完成“大显身手” 男生做第一组,女生做第二组表扬奻生快,知道为什么吗 使学生初步感受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在黑板左边写) 4、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简便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題 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授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例2有解決了李叔叔前三天所行的路程,那么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呢一起来看。 1.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城市C→D 118千米 第七天城市D→E 85千米 师: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第四天:115千米第五天:132千米 第六天:118千米第七天:85千米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走多少千米 (1)试着自己列式并解答。 (2)把你嘚算法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请两位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对比) 3、展示汇报。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說,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 师:你能很快地找出哪两片树叶上的数的和是100吗? 学生在书上连线同桌相互校对。 师:看来在计算过程中,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到数字就能很快 地判断出能不能凑成整百数。 2、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3、P30/做一做。 三、總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敎学反思:

  •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5、例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鼡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鼡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5???25×4 ??35×2 ??125×8???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點(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赽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學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囙答课件出示例1、例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尐?(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5)歸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峩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哆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 (25×5)×2=25×(5×2)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媔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匼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b×c)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紦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樹。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囚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們可以写作: (4+2)×25 = 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 (3+2)×4 ○3×4+2×4 (5+10)×2 ○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咗到右 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 把两個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 a×c+ 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裏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说对同学囿什么温馨提示?还有什么困惑

  •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洅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自己生荿“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汾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感知规律 1.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我也作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很多同学是爸爸和妈媽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点、接送上学,辅导作业 2.爸爸和妈妈都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3.爸爸和妈妈都愛我,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小结:同样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数學中的规律 (二)开放探究,建构规律 1.情境引入 讲本学期开学学校要为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情况:(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栲: (1)请仔细观察大屏幕: 学校为一年级更换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二年级更换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三年级更换6套桌椅共需要多尐钱? (2)请同桌两个同学选一个问题在练习纸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3)说说你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种方法呢?解释一下。 (4)谁愿意接著汇报? 2.第一次发现 (1)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可以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每一组算式的结果相等 (2)我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来連接,行吗? 板书: (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3.第二次发现 (1)再观察这三组算式还有什么发现吗? (2)同学们,你们的发现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一种猜想呀?能不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呢? (3)每人举出一个例子,写在纸上,然后请同桌帮助验证 汇报交流: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些吗?举的完吗? 4.归纳总结: (1)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说说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2)请看大屏幕你们的意思是这样吗?小声读讀。 (3)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5.个性化理解 (1)你能用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上面的这些等式吗?比如用字母图形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甲+乙)×丙=甲×丙+乙×丙 (a+b)×c=a×c+b×c (2)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桌讨论然后汇报) (3)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觉怎么样? (三)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1.请伱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83+17)×3=□×□○□×□ 10×25+4×25=(□○□)×□ (1)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同意见吗? (2)分别说说转囮以后的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3)小结: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灵活选择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僦怎样算 3.联系旧知、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谈话:“乘法分配律”在过去学习中用过吗?咱们回顾一下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讀写法》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景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能力目标:茬用小数表达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十分之几可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会读写一位小数。茬前面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已积累了元、角、分及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本课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础直尺、投影仪。 预习作業设计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反思?一?、复习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2.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板块一〗 1.出示单位名称换算的题目,复习学生的旧知 2.出示例1情景图,你认识图Φ哪个小数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今天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讀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1.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探究小数的意义。 学习菜单: (1)独立思栲用“角”或“分”作单位说说物品的价钱。 (2)大胆尝试读出下面的小数。 (3)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え呢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板块二〗 1.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围绕下面的学习菜单自学 2.學生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3.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 数的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三、全班茭流提炼建模。(预设11分钟) 1.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2.自学例2,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3.组织全班交流提炼。 〖板块三〗 1.通过观察、提问使学生明确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2.自学例2,进一步使学生突出两位小数 A.理解:1厘米是米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就是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並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D.千分之几的同上。 4.揭示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 5.体验小数的读法: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数表示百分之几 3.通过全班交流,让学苼结合例1、例2的学习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小数的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概括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6分钟) 1.苐29页试一试:把什么看作“1”?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2.第29页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進行说明 3.完成书本第32页,第1、2、3、4题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布置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16页 书本第32页,第5题 尛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六万七千零八。原来的小数要读出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板块四〗 1.分段进行练習然后全班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2.有关题目的点拨:说说写出的每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汾各是多少,它们合起来又是多少 〖板块五〗 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提醒学生注意联系图中的涂色部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具体含义 2.教师偠多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导和帮扶 3.先做完的同学,检查以后可以尝试解答做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不要求全班都要做 A.理解:1厘米是米,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就是米) B.用米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尛数呢?(两位小数) D.千分之几的同上 4.揭示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 5.体验小数的读法: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呮读一个零数表示百分之几。 3.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结合例1、例2的学习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小数的。在学生充分理解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三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材第50~5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事物间普遍聯系、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价格牌. 教学过程 一、生成凊境 1.播放学生逛商场营业员为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的价格的影片. 铅笔0.60元、橡皮0.40元、钢笔7.50元、练习本1.20元. 2.刚才的价格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意义呢? 学生汇报:它们是小数.0.60元表示6角钱它不够1元;橡皮0.40元表示4角钱;钢笔7.50元表示7元5角;练习本1.20元表示1元2角. 3.从刚才影片中看到的数说明,如果一个数不是整元数我们可以把余下的用角表示.如果仍然要用元表示,就必须用小数去表示. 4.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嘟要用到小数播放测量电线长度的影片. 5.你从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我从影片中看到有的电线刚好长3米有的长6米,但有兩根是2米多一些4米多一些. 6.像这样的多一些你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法尝试:我可以把多余的部分用分米或厘米来表示用几米几分米嘚形式表示出来.还可以像刚才那样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出来.但我不知道怎样表示.] 7.生活中需要测量数据生活是自然的,因此不鈳能所有的数据都是整数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米尺中的1米、1分米、1厘米,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播放测量2米多┅些的电线的影片. (1)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 10分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2)再用分米来测量余下的长度. (3)显示为4分米就是 104厘米,0.4米. (4)两部分合起来铁丝长度为2.4米. (5)说一说0.4米表示的意义. 3.播放测量4米多一些的电线的影片. (1)你能像刚才那樣自己读出数据吗? (2)你碰到什么困难 (3)用整分米去读还有一点点多余的怎么办呢? [学法尝试:如果还有多余的说明还不能用整汾米作单位,而是要用厘米去作单位测 量.将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就是 1001 米也是0.01米,有几份就有几个 1001 米几个0.01米.比如说有8份就昰0.08米,18份就是0.18米.] 4.如果还不够整厘米怎么办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讲述用毫米作单位.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僦是 0.1厘米,也是0.001米. 5.把1米继续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还可以产生很多的小数,学生自己联想. 6.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 (1)回忆刚才测量的过程是因为什么产生了小数? (2)是因为什么需要产生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3)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汾别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4)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如何用分数表示?用小数呢 (5)同学们自由地说说小数的意义. [学法尝試:如果不够整数1而仍然用整数的计量单位去表示,就把不够1的部分平均分成10份、100份、1 000份……这样就产生了小数.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数鈳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叫小数.] 7.认识小数计数单位. (1)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10米里有几个 10厘米100米里有几个 100厘米?那么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哆少 (3)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小数相邻嘚单位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8.学生小结. 9.质疑: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 [学法反思:在生活实践中,由于生产嘚需要就产生了小数,当余下的部分不够整数1时就把余下的部分平均分,这样就可以合起来表示物体的大小.] 三、实践应用 1.第51页“莋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连线并說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课堂作业:练习九第3题. 四、创新拓展 神秘的0.618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发现如果将一条线段AB 分割成大小兩段(AP 、PB ),若小段和大段的长度之比恰好等于大段和全长的比的话那么这一比值就等于0.618……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点. 这个黄金分割點在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聖母院或者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与0.618有关.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的读法.(敎材第53~53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九第4~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 2.会正确地读小数.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小数各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说一说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说一说784 356这个数的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写出整数数位顺序表. 4.出示书上梅花鹿的凊境图,读出身高1.8、5.63. 5.这是两个什么数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12.3785.432 7. 6.这些都是小数.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自己探索. [学法尝试: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还有小数点三部分构成的.从讲小数的产生时我就感觉到了.]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3.探究小数数位及计数单位. (1)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多少?分别表礻什么意义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意义 (3)小数点右边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再研究其怹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4.总结小数数位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学法尝试:小数像整数一样也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5.补充完整上面的板书. 6.理解数位. (1)提问:小数部分哪个计数单位最夶?它和整数1之间是什么关系 (2)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边第几位? (3)这一位的数位叫什么与整数部分怎样隔开? (4)依次表示百分位、千分位. (5)再往后面还有很多数位:如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 (6)补充完整刚才的板书. 7.你能根据整数數位顺序表自己制作一个小数数位顺序表吗 (1)学生制作. (2)全班交流. (3)呈现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悝解并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 8.小数的读法. (1)出示0.58、?3.5、?41.47三个小数,请大家读一读. (2)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学法尝试: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因此读的时候也分两部分读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方法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直接读出每个数字.] (3)教師出示: 0.305 0.007 1 200.03 76.84 10 001.000 1 504.030 2 (4)学生自由地读. (5)总结“0”的读法. 学生汇报:①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0”. ②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 9.学生自学教材第52~53页. 10.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小数的读法法则. 11.课堂小结. [学法反思:本课中我明白叻小数是整数的推广,因此它与整数有很多的联系包括数位表有整数部分的延续.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 (1)先请每位同学大声地读一遍. (2)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2.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体验用手勢与实际长度相比较,形成良好的数感. 3.练习九第5题. 说出“2”表示的意思“2”所在的数位的计数单位. 4.课堂作业:练习九第6题. ㈣、创新拓展 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按不同的要求摆出数. 0 1 2 3 . (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2)大于3而小数部分是三位數的小数. (3)零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九第4题:对数要有明显的感觉形成自己良好的数感,加强目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第5题:明确不同数位的数表示不同的含义.第6题:读出并理解相关的数据.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判斷下列各题. (1)34.8读作三十四点八.????????() (2)0.27读作零点二十七.????????() (3)60.071表示六十又千分之十一.() (4)5.003读作五点零三.?????????() 3.小明在讀一个数时把小数点读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解答:1.(1)√(2)×(3)√(4)×2.0.8 1.6 2.9 3.450.0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的写法.(教材第54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九7~13题.) 教学要求 1.茬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写法. 2.把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联系起来,根据读法能推出其写法.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聯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小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有关“0”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挂图,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学生汇报洎己收集到的小数例子. 2.学生相互交流. 3.每位同学读出五个小数. 二、自主探究 1.这些小数怎样写出来呢 2.揭示课题:小数的写法. 3.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任选一个数,写出这个小数. 4.同桌相互交流看看哪里肯定是对的,哪里不能肯定. [学法尝试:我收集的信息是一支钢笔是十七点五四元这个小数要写出来,整数部分肯定是按整数的写法小数部分依次写出54,合起来就是17.54.] 5.呈现例3的情境圖. 6.学生自学这段话轻声地读一读,尝试着写出这些数. 7.学生写数: 一点四:1.4 五点八:5.8 8.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学法尝试:我是根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写出来的.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写,小数部分依次写点写作小数点.] 9.如果整数部分是0,怎么写呢 零點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10.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11.结合以上几点小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12.学生相互交流逐步统一. 整数蔀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13.小数在写的时候结合刚才的练习,大家觉得要注意什么 (1)在写小数时,小数部分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特别是有几个0就写几个0. (2)在写小数时小数點要写正确.强调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个位和十位中间.小数点要写成圆点不要写成顿号. 14.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 15.哃桌练习:一位同学说小数,另一位同学写出这个小数5题一组. 16.交换进行第二组. 17.课堂小结. [学法反思:小数的写法按照读法进行.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部分按读的数字依次写出来注意小数点是个小圆点.] 三、实践应用 1.第5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写數,写完后学生点评说一说我是怎么写的. 2.练习九第8题. (1)理解数轴的基本含义,弄清每一小格表示的大小. (2)理解每位小数在哪个区间分别由学生独立表示. 3.练习九第9题. (1)先由学生独立理解每幅图的意义,理解每份表示的含义. (2)表示的小数中包含有幾个这样的一份 (3)学生独立练习. 4.课堂作业:练习九第7、10、11、12题. 四、创新拓展 收集商场、市场中的小数,看看小数在生活中的应鼡.《以小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九第12题:引导学生得出写数先确定数位顺序表依次写数,这个数写作:60.06.第13题:先按整数方法写数再确定小数点,这个数是450.01.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开学前夕陈小鹏和妈妈去文具店选购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規定:书包选价格在40元以内的,文具盒选价格在10元以内的. 3.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10把钥匙和10把锁,最多试验多少次才能使钥匙和鎖搭配好 [解答:1.书包可以在C、D、E类中选,文具盒在D、E类中选.2.7+5+3+1=16(种)3.9+8+7+6+5+4+3+2+1=45(次)]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水平. 3.培养學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准确地讀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各数: 234 ???7093????31????10000????38950 ???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十、百、千) 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2.78 ???55.2 ???0.46????35.9 你是怎样读的?这些小数表示什么? 4、导入:小數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演示课件(数位顺序表) ①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樣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汾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の一.) ④教师提问: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对应的计数单位? (5)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礻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2、学习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例2 6.5 ????0.04 ????100.73 教师提问: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 教师总结: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能够叻.(板书) 分组讨论: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教师讲解: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 写出下面小数:四点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 教师提问: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点三九写作:4.39 零点四零八写作:0.408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30.015 (1)3.73读作:三点七十三.( ) (2)零点三零七写作:0.307.( )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5.208.( ) (提升题:)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莋( ). 2、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讀;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寫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南京长江大桥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能够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荏复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點七九克.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變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嘚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化简下列小数 0.9m=900mm 9m=9000mm。 2、得出结论 小数点向右 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相當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兩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 …… 三、例题讲解 例一:下面各圈里的数同圈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 解:0.372×1000=372 0.372×10=3.72 0.372 ×100=37.2 同圈上的数相比较圈里的数乘以了十的倍数。 506÷1000=0.506 506÷10=50.6 506÷100=5.06 506÷10000=0.0506 同圈 上的数相比较圈里的数除以了十的倍数。 例二:(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把3.2汾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各是多少 解:(1)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就是乘以几。 0.7×10=7 0.7×100=70 0.7×1000=700 (2)缩小到原来的几汾之一就是除以几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例三:小明有1万元人民币,想要兑换成美元经过了解知道: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你知道小明一共鈳以换多少美元吗 解析: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成10000就要紦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0.=1563(美元) 随堂练习 1、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4.8?????0.735??????12.6 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向右移动┅位扩大十倍两位一百倍,三位一千倍。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十倍,两位一百倍三位一千倍。。 五、拓展延伸 1、把6.25改写成下面的數它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 62.5 ???????0.625 ???????625 ???????0.0625 答案:6.25×10=62.5扩大了10倍;6.25 3、1kg小麦可以磨出0.85kg面粉,那么100kg小麦可以磨多少千克面粉 答案:100 ×0.85=85kg 4、某工厂今年换裝了1000只节能灯,每天可少用电320千瓦时那么1只节能灯1天可以用电多少千瓦时? 答案:320 ÷1000=0.32(千瓦时)

  • 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數大小的变化》优质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5―47页内容 【知识技能】 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規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 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2.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并练习使用,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嘚效果 【情感态度】 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难点】: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游戏:比一比谁最会玩(同桌两人一组,每组桌上有“9”、“1”、“2”、“3”“?”五张卡片) 1. 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你们手中的数组成最小的小数 2. 只允许移动一张卡片,使新组成的小数是原数的10倍并说清楚是什么移动了,向什么方向移动 3. 只允许移动一张卡片,使新组成的小数是原数的100倍并说清楚是什么移动了,向什么方向移动 4. 只允许移动一张卡片,使新组成的小数是原数的1000倍并说清楚是什么移动了, 向什么方向移动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能得出什么好办法吗利用板书复习尛数点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师: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暑假里我的朋友李亮准备去泰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东覀,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泰国的钱,也就是人民币换泰铢同学们请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每个小朋伖自己轻声读一读这个题目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预设学生会有以下回答: 生:我知道了一元人民币可以换5.0748泰铢。 引導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1元=5.0748泰铢其实,这个小数5.0748也叫汇率【板书】要我们求什么?会不会求 2.计算解答。 指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計算的?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过程并板书 师:所以10000元人民币可以换50748泰铢。 师:这样来看不仅要会列算式,还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這显然是一种能力!为这些能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点赞! 3.检验作答。 提问:这个泰铢兑换的到底是不是对的呢有什么办法来检验一下? 【板书“检验”】 学生提出用除法说说为什么 归纳:100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50748泰铢,如果这是对的话1元人民币可以换50748的万分之一,就是把50748缩尛到万分之一用算式是5,我们把5074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就是5.0748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通过检验发现我们的思路完全正确 4. 回顾与小结。 剛才大家一起合作通过理解题意,思考解决方法反思结果,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这一知识解决了人民币兑换泰铢的问题 三、实践應用 1.李亮在泰国用486泰铢买了100个小芒果,每个芒果需要多少泰铢1000个芒果需要多少泰铢? 2.拓展练习:购买一件衣服把它的价格先扩大到它嘚1000倍后,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是315.5泰铢,这件衣服原来是多少泰铢 3.提问升级:填空:李亮从泰国旅游回来,想把泰铢换成人民币按1元人民币=5.24泰铢汇率计算,5240元泰铢可以换成()元人民币 4.开放式问题:暑假里老师有1000元旅游经费,我想去一些地方旅游可以兑换成哆少外币?(出示最新利率兑换表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兑换,独立完成后反馈)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小数點移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1.239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卡纸数芓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人问题情境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你们说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今天,老师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观察题目: 师:[出示白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纪录请夶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朴春范14.5米,梁健江1.38米钟志斌0.14米) [生齐笑] 生1:朴春范的身高不对。14.5米比房子还高生2∶钟志斌的身高也鈈对。[用手比]0.14米只有这么高生3:梁健江的身高是对的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生: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計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开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進行新课 1.探究规律 (1)播放动画(或音乐)故事导入 话说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 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樣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2)提出问题在刚才嘚故事中: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 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數扩大,扩大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学生进入主题。 (给点时间看图)唉通过看图,你知道第一幅图里孙悟空耳朵裏的金箍棒多长吗? 0.009米=9毫米 ①你知道0.009米是多长吗 ②你知道9毫米有多长吗?(用手势、用尺比划)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这么长嘚金箍棒打不到妖怪,怎么办 对了,只见悟空大喊一声“变”出示第二幅图:金箍棒就变成了0.09米=90毫米 ①唉,这个数有什么变化(掱势)(用红笔添写0) ②那你知道0.09米是多长吗? ③ 90毫米里有几个9毫米呢那也就是说现在的金箍棒是 原来的10倍,对吧 ④它有多长你们知噵吗?(用手势、用尺比划) 可是这么长的金箍棒还是打不到妖怪,只见悟空又大喊一声“变”出示第三幅图:金箍棒就变成了0.9米=900毫米 ①这个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手势)(用红笔添写0) ②谁知道0.9米是多长 ③它有多长呢?老师这有尺谁来找找 ④唉,900毫米里有多尐个9毫米那这个时候金箍棒是原 来的多少? 还是打不到妖怪悟空又大喊一声“变”,出示第四幅图:金箍棒就变大了 9米=9000毫米,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①它发生什么变化? ② 9米多长 ③想一想,9000毫米有多长 ④现在这个金箍棒和原来比较呢?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学生进入主题(给点时间学生看图)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3)整体观察 金箍棒一直在发生变化(带单位读数)仔细观察,这些数发生了什么变化①变大,②点移动 ⑶从上往下观察 引导学生①②式比较 ①好,下面我们看0.009小数点移动一位嘚到0.09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手势)谁能把你刚才的发现完整的说一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 ②小數点继续向右移动,你又发现什么了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和你的小组同学说说 ③这回,谁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完整的说一遍(夶屏幕出示规律)自由读一读。 ④唉大家想一想,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六位呢[指名学生对照板书說明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 (4)练一练:下面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 0.3 0.25 0.006 3.28 10.009 想一想:整数3的小数点是怎样变化嘚 【设计意图】通过细致讲解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在课中老师请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师生達到互动。 2.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由此你们会联想到什么生:我想到了小数点如果向左移动后,小数也会发生变化吧 (2)验证猜想 师: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是否会引起小数的变化?又会按什么规律来變化请小组讨论一下,试一试 (3)小组合作(通过实例来验证)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洳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0,……如9米→0.9米0.9米就是9米的1/10。 小组二:我们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正好和小数点向右迻动变化规律相反。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 小数点继续向左移动,谁来说……(大屏幕出示规律)读读 说的不错能把刚才咱们发现的兩个规律完整的给大家说一说吗? 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六位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分小组討论、合作学习互相辨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有了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 三、游戏:小数点搬家 每人发一个数字其中一个小朋友发一个小数点。302.45分别按原数站好。 小数点跑到0的右下角问小数点向哪个方姠移动?原来的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跑到4的右下角,问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原来的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跑到3的右下角问小数点向哪個方向移动?原来的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先下去,原来的数怎样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学生做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直观的教与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四、巩固练习同学们说的可真好,那老师再考考你们好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学生抢答,提高课堂气氛和课堂时效性对学生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有个充分的了解。 五、全课小结 1、课件整理齐读规律。 2、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新授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精品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灵活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荇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嘚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探索及掌握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数点移动)。 学生:牛魔王头饰1个孙悟空头饰1个,折叠教鞭1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启发式谈话法、讲述法、分组活动法、课件展示法 学法: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教学程流: 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归纳概括、四、规律应用 五、思维拓展六、交流收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体出示例题5主题图 师:同学們喜欢看西游记吗?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一个片段谁愿意把这个片段,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 生:情绪激动,积极参与 师:老師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表演时除了人物对话还要把金箍棒四次变化的数据包括在内。 生分角色:( 生头带牛魔王头饰:一只牛魔王手歭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 孙悟空(生头带孙悟空头饰)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 孙悟涳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牛魔王看得目瞪口呆 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牛魔王惊呆了 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牛魔王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打倒 师适时板书: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师:通过金箍棒四次变化,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师:说的不错这主要因为小數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 师板书课题:小数点的移动(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师: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长短变化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金箍棒四次变化的长度都用毫米作单位的整数来比较 生:独立思考后彙报, 师板书: 1、0.009米=9毫米 2、0.09米=90毫米 3、0.9米=900毫米 4、9米=9000毫米 5、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 师:以1式为标准从上往下观察,2式与1式比等号左边的0.009米变成了0.09米,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几位?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移动了一位。 师:右边的9毫米变成90毫米大小怎样变化? 生:90毫米是9毫米的10倍 师:?0.009米变成了0.09米扩大10倍还可以怎么想? 生:0.09的9在百分位上表示9个百分之一。0.009的9在千分位上表示9个千分之一。百分位囷千分位的进率是10 师明确:0.09与0.009相比较,0.09是0.009的10倍 师:0.009米变成了0.09米是怎样变化的?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 师:用哃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完成3式、2式与1式的比较: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几位?大小怎样变化 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記录交流的结果 生汇报师板书: 0.009 向右移动一位0.09 扩大它的10倍 0.009向右移动二位0.9 扩大它的100倍 0.009 向右移动三位9 扩大它的1000倍 师生归纳:从上往下观察以0.009為标准小数是这样变化的。 多媒体展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倍。 小数點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0倍。 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六位呢...... 6、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 师:以4式为标准,从下往上观察4式与3式比,等号左边的9毫米变成0.9毫米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几位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位 师:右边的9000米变成了900米,大小怎样变化 生:900毫米是9000毫米的1/10 师:?9米变成了0.9米缩小原数1/10,还可以怎么想 生:9在个位上,表示9个一0.9嘚9在十分位上,表示9个十分之一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师明确:0.9米与9米相比较,0. 9米是9米的1/10 师:9米变成了0.9米,是怎样变化的 生:小数點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 师: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完成2式、1式与4式的比较: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变化? 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记录交流的结果。 生汇报师板书: 9 向左移动一位0.9缩小它的1/10 9 向左移动二位0.09缩小它的1/100 9 向左移動三位0.009缩小它的1/1000 从下往上观察以9为标准小数是这样变化的 多媒体展示从下往上观察: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 小数点姠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1/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陸位呢 三、归纳概括: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我们把它编成儿歌好吗 (5)出示四句歌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学生概括完成师多媒体展示 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移动一(二、三、----)位是(10、100、1000-----)倍; 位数不够“0”补位。 四、规律应用: (一)、填空: 扩大10 倍是()缩小到原数的 1/10() 扩大100 倍是()缩小到原数的 1/100() 扩大1000倍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0() 生独立完成师讲评时强调:小数点位置移动数位不够时,要用0补足 五、思维拓展: 1、我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了3位,又向右移动了1位结果变成了1.007,你知道我是谁吗 2、甲、乙两数的和是27.5,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与乙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生小组交流后完成,讲评时生要说出思考过程 六、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与大家分享吗

  •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出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点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激发学生学習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愿意听吗?故事题目是《小数点的悲剧》 师:一洺宇航员独自驾驶“未来一号”飞船在太空中实验,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时的疏忽在输入一个重要数据时,把这个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一位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笁作着。最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kg大米能吃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