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川菜有哪些在哪里可以吃到

  夫妻肺片VS凉拌折耳根 哪个更辣口?

  腊味拼盘VS红烧肉 哪个易长肥?

  翡翠虾仁VS口水泥鳅 哪个更补钙?

  如果上述问题你都很茫然,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值得你珍藏。

  成都商报记者 任翔

  最近,一篇“女博士写8万字论文,论八角对卤鸡肉的影响”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一篇文章能引发这样大的轰动,无非是因为很多人看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好研究的?而且还写了8万字”。

  然而,都说学无止境,许多用世俗眼光看来“没什么好研究”的领域,恰恰可能藏着我们未知的秘密。

  这不,四川旅游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就跟川菜较上了劲,将成都市民常见的123道经典川菜搬进实验室,检测它们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辣度等营养素成分和指标,用量化的数据为我们描绘出一副更精准的“川菜图谱”。

  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这个被命名为“经典川菜营养数据库”研究项目,8位研究人员耗时近一年,在今年11月顺利结题了。而成都商报记者近日也第一时间对课题组进行专访,并看到这份多达56376字的研究报告全文。

  你每天吃的川菜里都有哪些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这/么/做

  大厨做出123道经典川菜 粉碎后取样冷冻保存

  位于龙泉驿的四川旅游学院,由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建立。作为四川烹饪人才的摇篮之一,这里自1985年就成立了烹饪系。

  该研究项目牵头人、四川旅游学院教授梁爱华表示,川菜在我国各大菜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很多人一谈到川菜,就始终觉得“重口味、油腻、麻辣”。这些标签是否准确?如果川菜真的如此“重口”,又该如何指导人们合理搭配?基于这样的初衷,包括她在内的8名同事在去年底启动了“经典川菜营养数据库”研究项目。

  在综合多家媒体和公众评出的川菜“榜单”后,课题组确定123道经典川菜入围,实验第二步主要由学校川菜大厨完成,大厨们根据川菜烹饪指南等地方标准中规定的主辅料、调味品种类和分量,制作出一份“标准”菜品。不过,这些美味不能送入嘴里大快朵颐,而是剔除调味料等不可食用部分,再被粉碎均匀取样,送进实验室。由于检测项目较多,不能一次完成,期间样本还需冷冻保存,避免营养流失。

  都说“水煮”油腻 其实脂肪多留汤里

  一份飘香回锅肉,不知是多少川人心中的川菜“第一菜”,可苗条美女们要注意了,4两回锅肉就足以提供你一天所需的全部脂肪。据研究人员介绍,以测量一份标准量、标准口味的回锅肉为例,首先要将成品菜中的花椒、辣椒等不可食用调味品剔除、整盘粉碎取样后,再利用有机溶剂乙醚和索氏提取器等专业仪器,将样本中的脂肪“溶解”进行测重。

  测量结果显示,一份由220克猪肉、100克蒜苗、30克郫县豆瓣炒出的回锅肉中,人均一餐脂肪实际摄入量为30.4克(每100克),营养素参考值为50.7%,这样的脂肪含量确实较高,在123道经典川菜中位居第二,第一名则是营养素参考值为53.5%的红烧肉。

  白花花的肉片翻滚在红油之下,一份“水煮牛肉”似乎也是川菜“油重”的有力证据,但实验结果显示,水煮牛肉中脂肪含量仅为13.4克(每100克),并不算太高。对此研究人员解释说,水煮牛肉看起来油腻,但人们最终还是要将肉片挑起来食用,因此大部分脂肪是留存在汤水里的。同理,很多看起来“油重”的川菜也类似,实际摄入量并不是太高。例如,花椒肉丁实际摄入脂肪占可食部分总脂肪的50.8%;豆瓣鱼为54.2%;家常豆腐为45.5%;川北凉粉为32.6%,而金沙玉米则较特殊,实际摄入脂肪占比100%。此外,常见肉类的脂肪含量多少依次为猪肉、牛羊肉、兔肉、鱼肉。

}

您的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请使用高级浏览器,谢谢

美食诱惑,四川的美食最好吃,川菜可是出了名的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特色川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