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夏老师占卜准吗在占卜方面,有实力吗?

神准占卜:默念自己的名字 测这个夏天你有什么好事发生 _来书生活健康百科 Laishu.com
神准占卜:默念自己的名字 测这个夏天你有什么好事发生
导读: 神准占卜:默念自己的名字,测这个夏天你有什么好事发生!答案在底部,不要偷看哦!答案解析A、权杖王后正位抽到这张牌意味着这个夏季对你而言至关重要,对...神准占卜:默念自己的名字,测这个夏天你有什么好事发生!答案在底部,不要偷看哦!答案解析
A、权杖王后 正位抽到这张牌意味着这个夏季对你而言至关重要,对一直生活散漫,每天碌碌无为的人而言,这段时期你要担负起一些责任。可能是身份的转变,也可能是家里发生的某些事情,让你不得不面对一些残酷的事实。这个夏季算是你人生的交叉路口,需要你选择一个前进的方向。你可能会有些慌张,但别怕,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你平时自认为是一个倒霉虫,没有什么好运气。但是最近你会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或事物,建议你,最近外出去旅行,不用想太多,做就对了,遇到机会好好把握。
B、圣杯国王 正位抽到这张牌代表这个夏季对你而言是结束也是开始。结束在于很多不确定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有些人也正式和过去告别。开始在于你做出的选择将迎来未知的未来。这个夏天你过的并不轻松,你心中的苦只有自己去抗。不过,可能是思想的转变或者格局的增大,之前紧绷的状态会得到缓解,你的态度更加正能量,这个夏天你会发出让人惊艳的改变。最近你可能会有艳遇的哦,你有望在旅行的过程中,或者就在外出、回乡的过程中,遇到某个惊艳的人的。建议你,可以小小庆祝丶犒赏自己,你会更有动力持续往前走。C、宝剑骑士 正位抽到这张牌意味着这个夏季,你的生活会发生一场变革。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评判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但你的处世为人,和他人相处的模式都会发生改变。另外,行动是你的关键词,之前焦虑不安,对未知感觉恐惧的状态,都因为你让自己行动起来,将想法转变成行动而消除了。最近升职加薪这等好事会找上门,还能过足美食瘾。单身族有望脱单,未婚者有望步入婚姻的殿堂,已婚者感情生活会更加甜蜜。建议你,最近可以与朋友丶家人好好的大吃一顿吧!
D、愚人 正位抽到这张牌意味着这个夏天你会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这个决定对你以后的人生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个决定可能是爱情、婚姻方面,也可能是学业、职场上的选择,也可能只是一个想法一个动机。做这个决定的当下你是犹豫的,也可能是冲动的,但从牌面看,你事后并不会后悔。最近你会遇到命中的贵人,金库生财,财气上等,生意兴隆财源广,已婚的人很有可能喜添贵子,不少意外之财也能找上门,抓住时机,定能收获颇丰。虽然你平时自认为是一个倒霉虫,没有什么好运气。但是最近你会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或事物,建议你,最近外出去旅行,不用想太多,做就对了,遇到机会好好把握。
您可能也感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当前位置:
>>>夏商时期,国家大事的决策方式是()A.民主决策B.夏王独断C.占卜的..
夏商时期,国家大事的决策方式是( )A.民主决策B.夏王独断C.占卜的方式D.中央集权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在夏商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畏惧崇拜被统治者利用,国家大事的决策都通过占卜来决定,神化了王权,巩固了统治。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夏商时期,国家大事的决策方式是()A.民主决策B.夏王独断C.占卜的..”主要考查你对&&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盘庚迁殷,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周朝的礼乐制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盘庚迁殷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周朝的礼乐制度
宗法制定义: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原则:第一,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第二,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大宗保护小宗,调解小宗之间的纠纷;第三,既是家族组织,又是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对周天子负责。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①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②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评价: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②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
&&&盘庚迁殷原因:①人类刚刚迈过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此时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小。一旦发生天灾,轻则生活环境毁坏殆尽,重则整个群体就此灭亡。正因为如此,那时的国家经常为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所逼迫,四处迁徙,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这是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之一。 ②连绵不断的政治动乱,大大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九世之乱”后,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商王朝陷于内外交困的危机之中。盘庚当政后,为了扭转动乱局面,于公元前1300年,不顾旧贵族的反对,毅然将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 ③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深知都城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即位以后就下决心要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再次迁都,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实现商朝的长治久安。
盘庚迁殷意义:盘庚迁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从此商王朝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邑”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灿烂的新时期。殷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历尽沧桑,变成废墟,称殷墟。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11座商王大墓,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片和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角器,反映了商朝的历史文化状况。&内外服制度含义: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经常与附属国处于战争状态。 “外服制度”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
二者有类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这种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殷商一代五次治乱周期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臣服关系的演变。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这里的“内服”和“外服”就是对应于商朝国土上的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不同地区来说的。地方上的附属国存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对商王有义务关系。《周礼·秋官》“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九州之外谓之番国,世壹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
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联系: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保持较为松散的联系,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内外服关系示意图: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大。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总之,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3)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礼”和“乐”:“礼”:构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构架,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乐”:是辅与“礼”的,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内容具有深厚的内涵、久远的影响,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制定目的: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周礼·春宫》)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   总之,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要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必须加强有关礼乐方面的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周王朝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
职位分配:春宫中有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1400多人,分别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和其他音乐事务。他们大多数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有明细分工,各司其职。《周礼.春宫》中明确记载了最高乐宫大司乐的职务要求:“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晋”。教学科目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大舞)和小舞四种。由于结合礼教,内容都含有伦理道德观念。在春宫中还有小师、磬师、钟师、笙师、鎛师等传授器乐技艺。周代如此重视音乐教育,无疑会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各种相关的措施也推动和保证了音乐的发展,从而使周代宫廷音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其配合礼教的作用,也给于音乐以很大的束缚,而不能很好发挥其艺术特征,以至到春秋后期,随着新思潮的兴起和民间乐的发展这种典礼音乐便日益衰颓不振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典型地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上。这些制度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也有差异,在中闰古代政治制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有以卜特点:①从内容上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将“家”和“国”结合起来。血缘关系既是家族内财产分配的依据,也是国家权力分配的标准,“立长不立贤”是其典型的特点,虽然有利于国家和家族的稳定,但是不利于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②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这不仅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卜。嫡长子都具有较高的地位,体现出了原始社会父权思想的痕迹,也对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政治体系,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成熟。分封制以宗法制为4本原则,宗法制维护了分封制,周礼的内容以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日的,三者之间互为表里,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在周王朝初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有利于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第二,在周王朝后期,由于诸侯力量逐渐增强,血缘关系逐渐疏远,逐渐形成厂诸侯争霸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几百年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第三,周工朝灭亡后,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宗法观念已经深植中华文化中,甚至影响到现在,重视血缘亲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现相似题
与“夏商时期,国家大事的决策方式是()A.民主决策B.夏王独断C.占卜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2081258173215414116574259471126214小巫塔罗牌占卜:吵架后我们还能和好吗?_小巫塔罗牌占卜_新浪博客
小巫塔罗牌占卜:吵架后我们还能和好吗?
听说点击关注转发的有人爱有钱花↑
小巫塔罗牌占卜加V:tcjy789
打是亲,骂是爱。情人之间的小打小闹也是增添感情情趣的一种方式。但是一旦发生了大的争吵,你们还能和好吗?激烈的争吵过后你们还能和好如初吗?你们会不会因为一次吵架而分手?快用塔罗占卜看看吧。
每个人的情感和工作问题具体情况不一样,牌阵也不一样,有困惑的可以私信或关注公号:“小巫塔罗牌占卜”后联系小巫老师解决爱情难题和提供明智的建议。你身边的私人占卜师。
塔罗占卜规则:请保持内心平静的状态,在心中默念:“吵架后我们还能和好吗?”然后从以下四张牌中选择一张最有感觉的。
选好答案了吗?
塔罗牌A:月亮逆位
塔罗占卜结果:吵架之后你们很难再和好了。从这张牌来看,你们之间的感情早已存在问题,两个人都在演戏,是的,一方面表现得多么爱和在意,而另一方面其实你们为彼此付出的感情很少。互相欺骗之下,这段感情的分离或许对你们两个人都是一种解脱,毕竟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终究是很难长久维持的。
塔罗牌B:高塔
塔罗占卜结果:你们两个都是脾气暴躁的人,一遇到问题便会大吵一架,发展到现在两人都已经厌倦了这种状态,可能再有一点吵架或者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两个人就将面临分手,而且刻不容缓的,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两个人就say
goodye了。这张塔罗牌说明你们的感情不会太长久,自尊心太强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喔!
塔罗牌C:教主
塔罗占卜结果:你们都是很喜欢为别人着想的人,就像教主一样慈祥而善良,因此即便是你们吵架了,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和好如初。教主这张牌说明了你们之间很相爱,感情是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吵架就分崩离析的。相反在吵架当中你们会更了解对方的想法,感情会在彼此的磨合中更加深厚,相信你们的爱情会有美好的结局的。
塔罗牌D:倒吊者逆位
塔罗占卜结果:这张塔罗牌说明你们两人目前的关系不是太融洽,虽说一两次的吵架不会导致分手,但感情一定会受损。也许你们也都在反思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多疑和害怕受伤害的自保心态,使你们都没有付出自己的全部感情,似乎都在防着对方,这使得你们的心很难真正靠近。如果双方能够更坦诚一些,拿出自己的真心去与对方相处,你们的感情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好好珍惜吧!
灏忓帆濉旂綏鐗屽崰鍗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0,48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熊月之教授:谈近代中国名人和学者的算命问题
演讲人: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
主题:近代中国读书人的命理信仰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编者按】
科学与命理信仰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无论旧式读书人,如曾国藩、郭嵩焘、冯桂芬、李文田,还是新式读书人严复、吴宓、陈寅恪、沈有鼎,都有浓厚的命理信仰或命理兴趣。为什么一些新式读书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越大,命理兴趣也越大?所谓的迷信与科学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同步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讲座第200期上,对科学、命理信仰及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熊月之。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的演讲实录:
命理信仰包括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占卜、风水、八卦、相面、测字等等。
命理信仰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在中国源远流长,一般人会把它归纳到民间信仰范畴里面,信仰主体主要是下层社会,读书人一般不大说自己信仰命理。但你们细细考察一下,很多读书人都会有命理信仰,或者是命理兴趣,他们嘴上不说,但在事实层面上,他们对占卜、八卦、风水、相面这一类东西都是介于信和不信之间,绝对相信的人很少,绝对不信的人也很少,绝大多数人是需要的时候就相信,不需要的时候就不相信。
我谈的是近代中国读书人的命理信仰,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特别是近代各门学科对传统命理信仰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命理信仰跟科学是同步发展的。
在近代读书人公开出版的文章中,对占卜、八卦、相面之类的东西表示相信的不是很多,但如果你仔细阅读那些笔记、日记、书信,你会发现其中留有他们从事这类活动的很多记录或者痕迹。
我重点搜集的材料是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这100多年,我以为读书人对命理信仰、命理兴趣,总体上有变易,但变易不大。
传统读书人的命理信仰
我就从曾国藩开始,中国传统读书人或多或少的跟命理信仰都有关系,古代的我们就不去讲他,太多了,说夏商周三代就是命理世界,一点都不过分。
曾国藩表面上不信风水,也不信占卜,但事实上他有很多相信命理的记录,他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有时候是非常相信。
我举几个例子,曾国藩的相面能力在当时那个时代没有人比他强。湘军里面的人,淮军里面的人,很多人他都是用以前首先相面,有的是公开的相,有的时候背地里相,他自己也有记录,这个人长得怎么样,气相怎么样,都有。
第二个就是风水。有一个事情就是曾国藩祖母去世,他的祖母墓地安排在什么地方,他跟他的祖父的意见发生了不一致,但最后曾国藩服从了他祖父的意见。他为什么要服从?他觉得既然是对待祖上的坟墓,我不能惹祖上不高兴,他祖父是他祖上。结果他弟弟也觉得曾国藩的选择是对的,但曾国藩劝他的弟弟服从他祖父的决定。最后,曾国藩觉得这个事情最终的意见是非常之对。
他祖母去世以后,不到半年时间,有三件事情让曾国藩觉得这个风水选对了。第一他父亲常年的病好了,第二曾曾国藩自己身上的牛皮癣也好了,第三他官衔连升。这三件事情在半年当中发生,曾国藩觉得这个风水选对了。
再过了两年,曾国藩在给他兄弟写的信当中就讲了,说风水选得好不好非常要紧。这两年曾家家族里连生了三个男孩,曾国藩自己官升至侍郎,他因此写信给他弟弟曾国葆说,我对风水上面不是很精通,你今后在这方面要好好补课,这个风水非常要紧。
第三点我讲讲扶乩。曾国藩对扶乩是非常肯定的。1858年5月的一天,曾国藩还在家里,有人在家里面请箕,扶乩字谜谜底就是一个“败”字。
曾国藩觉得这个跟自己当时的军情不对,他就问这个扶乩,说我到底是因公还是因私?对方说,即使为你曾家来讲也是不和谐的。这个话说了几个月之后,就有了湘军在安徽的惨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在这次战役当中死了。事后,曾国藩回忆起这次在家做的扶乩,恍然大悟。由此,他认为,扶乩也是不可以轻易否定。
第四个相信占卜,曾国藩跟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两个人有很多次占卜的记录,曾国藩自己日记里面有记录,赵烈文日记里面有更多这方面的记录。最典型的一次就是日晚上,赵烈文跟曾国藩两个人占清朝的命运,赵烈文讲不超过50年。因为曾国藩对赵烈文的占卜水准是比较相信的,说不至于如此吧?赵烈文是真信,曾国藩将信将疑。湘军把太平军镇压下去以后,赵烈文就退隐了,就是不要当官,他到常熟那一带,自己造了一个私人的花园归隐了。
曾国藩是那个时代传统读书人当中的著名代表,在他以后,有很多传统读书人都跟他差不多。叶名琛的父亲叶志诜,他独信占扶乩,每事必扶,每事必占,结果叶名琛做两广总督的时候,把他的父亲接到他自己的总督府里面,在那里建了“长春仙馆”,里面供奉吕洞宾跟李太白两个人。每一件事情叶名琛都占,父子两个都信,信扶乩的结果是不灵的。
曾国藩同时期的郭嵩焘是看风水的好手,曾国藩死后,他墓地的风水是郭嵩焘去看的。曾纪泽(曾国藩长子)不是很相信,但鉴于是他父亲的墓地不能不重视,他宁可信其有。郭嵩焘自己的墓地也是自己看的。
我专门做过冯桂芬的研究,冯桂芬是看风水高手,在江南一带是很有名的,最有名的典型就是殷兆镛夫人去世选墓地。殷兆镛也是一个官职二品的大员,冯桂芬苏州的老乡,选墓地叫冯桂芬看了一下,然后请风水大师也看了一下,冯桂芬的看法跟风水大师的选址不一样,最后殷兆镛家里用了冯桂芬选的这个风水。
第二讲冯桂芬占卜,1860年到1861年太平军要打上海,上海危在旦夕。一方面上海城里面的人和外国人联合起来成立了会防局抵抗太平军,另外,派人去请曾国藩,后来曾国藩派了李鸿章到上海来。
请曾国藩派兵这封信是冯桂芬在上海发出去的,冯桂芬那时候心里忐忑不安,上海这个城市命运到底会怎样?他就为上海这个城市占卜。这个占卜记录收藏在冯桂芬的手稿里面,这个手稿在上海社科院的资料室里面。他占卜的记录有四个字——此吉议也,觉得上海请曾国藩是对的,上海这个城市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冯桂芬对这种事情是非常在意的。
我再举一个李文田,广东人,跟梁启超很熟悉,他相信抽签,他抽的签叫“名落孙山外”,科举考试抽了这签肯定是不好的,就是名落孙山嘛。可结果考的是第三名,第一名姓孙,第二名也是姓孙,所以,他觉得这个是对的。第二他热中相面,在李文田史料里面有很多帮人相面的。
我就举一个梁启超的例子。梁启超是李文田的广东老乡,李文田第一次见到梁启超说,不好了,这个人是扰乱天下之耗子精也,耗子精有什么特点?第一搞破坏,第二好动。
我们刚才讲的是传统读书人,我再举两个买办,买办除了读传统的书,也读新学的书,这两个人也都是对于风水、占卜极为痴迷。
买办徐荣村致富以后,在两三年里面花了十多万两银子在他的老家香山看风水,迁葬祖坟。还有徐润,他为风水花了大量的钱,他自己讲改了家乡风水以后确实很好,他家乡升官发财的都有,并且他家乡生麻风病的人也少了。
再看一个典型董文焕,我看了那么多晚清日记、笔记,没有人比他更嗜好占卜。他进士出身,现存的日记当中有14年记录,其中我数了一下,有关占卜的记录125起,他的方式有到关帝庙,到吕祖庙、到财神庙抽签的,有扶乩,有周易演卦,有八字推命……,你看他的日记,字写得很工整。占卜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健康,年运,官运,出行是不是可以,婚姻是不是恰当,选择婚姻的日子,儿子是不是能够顺利出来,头发可不可以留鬓角等等,甚至有两次做梦梦里面突然被某一种声音惊醒了,马上起来就算命。像他那样热中于算命的,很少很少,可以说董文焕的一部日记是研究晚清命理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素材。
命理活动影响政治决策
命理无论你是测字也好,算命也好,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它会影响你未来的行动,我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1899年慈禧太后想把光绪皇帝废掉,这个事件可行不可行呢?慈禧拿不准,然后要听封疆大吏的意见,刘坤一等人意思是你不能妄动,荣禄摸透了慈禧的心事,怎么摸透?慈禧太后是信风水,信占卜的。那时候在北京城里面有一个赵瞎子会梅花易数,在京城里很有名的,据说慈禧遇到事情都会悄悄派人去,荣禄知道她有这方面的心理活动,所以荣禄派人到赵瞎子那里求了一签,然后到关帝庙也求了一签,结果两签意思都是“不可妄动,动则有悔”。后来慈禧再来问他的时候,他就说不光是封疆大吏,我也到关帝庙和赵瞎子哪儿去了。慈禧讲他们怎么说?他就从怀里面拿出签,慈禧愣了半天,过了两天荣禄跟慈禧讲,刘坤一他们怎么想,慈禧说那就算了,这个事情就取消了,这是影响她政治决策的一个事情。
第二个是袁世凯称帝,袁世凯称帝这个事情在很多笔记里面都有,特别是袁世凯的女儿回忆录里面也有。袁世凯19岁的时候,看到城隍庙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在那儿算命,袁世凯想请他算,还没等袁世凯去请,那算命说,这位先生赶快来,就给他算,说你50岁的时候有一个波折,但过了50岁以后你有一个富贵不可言的,但只有7年,这个事袁世凯自己记得。袁世凯50岁正好是慈禧、光绪去世以后,他被赶出京城,等到后来再起用他,后来他讲算命先生算我寿命只能够到58岁,我一定想办法把他冲掉,所以他要称帝,这也是影响他政治决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清末民初的时候,全世界都很信仰命理,袁世凯不是一个圣人,尤其处在中国华北那一带,更容易相信这方面。
第三个影响决策的例子,就是张学良杀杨宇霆,杨宇霆原来是张作霖的老部下,张作霖死掉以后张学良继位,杨宇霆因为是老一辈,对张学良不够恭敬,张学良心里对他很不爽,就想把他杀掉。但事前拿不定主意,他就采取占卜的办法,他拿一个银元抛出去,然后自己在心里默念,如果都是袁世凯头像向上,就杀他,结果三次结果都是要杀他。张学良还是犹豫不决的,就跟他的夫人于凤至说了,于凤至说不行,这么大的事情怎么相信算命,张学良说命中就注定如此。后来于凤至也试了一下,又抛了三次,结果也是杀,后来就杀掉了。
这事不是八卦,是张学良自己讲出来的,你们去查胡适的日记,是张学良一个部下跟胡适讲的。在近代史上这三件大事情,一个是立储,一个是袁世凯称帝,一个是杀杨宇霆,都跟命理上的暗示有关系。
新式读书人的命理信仰
我前面讲的是传统读书人,下面讲新式读书人,所谓新式读书人,主要是在科学主义影响下接受过新教育的这批人物,像严复、伍廷芳…,这些人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受近代科学思潮影响很大的。以常理而论,在科学思潮影响下占卜这一类命理文化,应该是没有什么市场,或者是空间很小的,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在民国时期命理文化相当兴盛,占卜、扶乩都很盛行,出现了一大批的命理学家,也出现了一大批命理学著作。
我举几个例子,一个丁福保,丁福保曾留学日本,清末民初他在佛学、医学方面都是很了不得的。在算命方面,他当时请了丁太炎,这是他自己在生活史里面写的。丁太炎原来在北京,李莲英请他为慈禧太后测字,这个事情我们没有档案史料,这个是笔记上讲的,丁太炎测字的结果是“两龙宾天”,当时两龙是谁啊?一个慈禧太后,一个光绪皇帝。丁太炎因此被捕入狱,等后来果然两龙归天,慈禧跟光绪两个都死掉了,丁太炎才被放出来。放出来后他才到了上海,到上海以后,他在相面测字方面名气就非常之大。
1930年代,丁福保、陈存仁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有交往,林森说有事情要到福建去,但因为他此去凶多吉少,怕被人扣留起来。丁福保就劝他,你为什么不去测一个字呢?林森讲,我堂堂国民政府主席怎么好去测字呢?丁福保说,这个不难,我来帮你,林森就随便说了一个“福”,然后让陈存仁找丁太炎帮他测,测字时陈存仁站在丁太炎右侧,丁太炎便说,“福字半面是示,加上右字,是一个祐字,可见洪福齐天而有神明保佑,要是到福州的话,更是顺利; 要是去莆田,那么田字是累字的头,有些麻烦”。
丁福保也带了一个字,“方”,让丁太炎为自己算。丁太炎说,方下面一个万,万是跟金钱有关系,如果有钱放贷这是一个好事情,你就让他放心做好了。丁福保这样的人,林森这样的人,他们应该都有很好的西学背景,但他们相信命理的。
再说严复,严复可以讲是一个有新学背景的人热衷命理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占卜的事情太多太多,包括家里面的事情,国事、财富、疾病、官运、婚姻、流年等等,你们看严复的日记里面记录得非常多,光是1912年至少占卜了十几次,其中占财4次,为兄弟妹妹占卜了4次,占卜的结果每一次都记下来。
王栻先生整理的严复著作,严复日记有一堆是日记,还有一堆是占卜的记录,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占卜的记录,我们今天看了是觉得不可思议的,严复喜欢打麻将,每次出去打麻将以前都去占卜,然后再去打。严复对于占卜,对于命理方面不光有自己的实践,他还有很多的理论。
严复自己相信,而且他不止一次写信跟他的儿子,弟弟谈这些事情,他说你们以后别把占卜、风水这些东西都说成迷信的,千万要当心,不能随便开口,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东西不是你们能够懂的。严复在民国初年多次演讲认为,人死后灵魂是存在的,是可以证明的,现在证明不了,将来能够证明。他是受过西学教育的人,对于命理方面有很多自己的实践,而且有很多自己的解释。
留学哈佛的清华大学教授吴宓,在占卜方面也跟严复一样入迷,他1910年要到清华去读书,占卜自己的未来,得卦语云: 海波两头高,飞蓬驾六鳌,居中能驭使,何怕涉风涛。他多年以后对照自己的经历再详细把当年占卜的结果拿出来对,他说是对的。从上海到美国,不是两头都是波涛嘛,居中能驭使,就是说他做学问一定要能身跨中西,前途才会比较好。
后来他的日记里面有很多占卜的记录,举个例子,就是日的记录,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人要轰炸北京,中国军队开始抵抗,北京的文化人就面临着要走,学校要内迁,内迁的时候他心理忐忑不安,就占卜。卦文讲,这一段是大变动时期,但是对中国的命运来说是好的。
他当天晚上占了以后,还是有点怀疑,周易又算了一下,他在日记里面有写。他打了电话给陈寅恪,陈寅恪到晚上9点钟打电话回来跟他讲,你占的这样完全是对的,未来趋势就是如此。
这段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吴宓也好,陈寅恪也好,他们遇到事情占卜是一个常事。
还有陈寅恪占卜的水准应该比吴宓还高,否则吴宓不会向他请教这个问题。
再举一个人,沈有鼎,他原来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再后来是北大的教授,再后来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从哈佛留学回来。他是民国时期研究逻辑学的中国第一人,也是西南联大圈子里面占卜第一人,占卜水平之高,人人都相信他。
我这里有一个记录,那时候日本要来轰炸西南联大,有一天,沈有鼎占卜,他说不好了,最近不能蹲在房间里。我占卜的结果是“不出门帘凶”,日本人飞机来轰炸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时他们几个人都在一起,人人都相信他,那段时间,大概一个星期,每天早上很早就吃早饭,吃完以后就跑到山上去,到太阳落山了才回来,就在这段时间里,日军飞机轰炸,一批人死在房间里。
这个事件以后,钱穆他们都认为沈有鼎确实水平高。
再讲一下钱穆,钱穆他对命理文化有他自己的解释。1930年代,在北京,他曾经跟梁漱溟、熊十力等人请一个四川来的相师为他们相过面,钱穆这些人被请到梁漱溟家里面,相的结果是熊十力不是一个当官的人,是一个在野的人。讲梁漱溟晚年不是很好,讲钱穆精气神三者都很足。当时还有一个在钱穆家里面帮工的人,相面的说他倒是要当官的人,其他人都奇怪,后来果然过了没几天,帮工的人的一个亲戚叫他去当官了。钱穆自己对相命占卜这些东西他自己有评论的,他说“大凡流行于人间的,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不可以轻易的以不科学、迷信来对待它。”
再讲一个人,穆藕初,他是上海知名企业家,留学美国拿了一个农学的学位,他是西学修养非常好的人,穆藕初在命理方面也是一个很痴迷的人。有一个典型的例子,1920年5月份穆藕初跟蒋梦麟(前北大校长),他两个人都是留美回来的,他们一起到了北京喇嘛庙,在关帝庙前面求了一签,穆藕初的签记在他的笔记里面,他是留美回来之后,短时间内发了大财。在上海建了棉纺厂,是中国少有的大富豪。他求的结果就是说,要好好用自己的钱财。当时蔡元培正在跟穆藕初联系,想让他给北京捐一些钱,穆藕初当时心里还没有想好到底捐还是不捐。他抽了签以后想,明显就是神灵叫我要捐钱,如果不散财会有祸的,所以他后来捐了一大笔钱给北大。第二个,蒋梦麟是代理北大校长,抽的结果是说,不用太烦恼,过了一阵子自然就会变好的。结果真的都按照签文发了。
穆藕初信风水有很多事情,1923年他的企业经营得很不好,他就觉得是风水有问题,然后就请了有名风水师谈养吾, 算的结果是,穆藕初家门开得不好,前面围墙也有问题,所以要把围墙拆除,向前推100尺,穆藕初是大资本家,马上找建筑师来赶工,年底必须把围墙推100尺,门也改掉了。第二年果然企业大好,从此以后他就对风水笃信不疑。每个月给谈养吾生活津贴50块大洋。
为什么命理信仰会长盛不衰
在科学创新的时代,有很多人都已经有很好的科学素养了,为什么命理信仰长盛不衰?
占卜、算命、扶乩这些命理活动,它表现不一样,但是它的核心都是预卜未来,趋吉避凶,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都是共通的。
我们都知道命和运有相通的,命假设是有定的,前世注定的,天之所命也不能改变,也不能违反,运是偶然的,但是他有相同的,无论是命,无论是运,都是超过人的智能可以左右的。
在接受了很多科学知识以后,人们还会对命理有那么多信仰,有三层原因,我把它分为宏观原因,中观原因和微观原因。
宏观层面来讲,未知的领域永远大于已知的领域,不管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很多东西科学没有办法解释,在这样情况下,科学的终点就是迷信的起点,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话倒过来,就是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留给命理去占领。
中观原因就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其实从晚清以后到民国,哪怕到现在,科学尽管很发达,但对命理这个世界冲击还是相当小的,你能解决命理关心的问题还是不多,所以在命理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同步发展的。我没看到钱穆自己去占卜,但他对此事的态度是比较包容的。像这样态度的人很多很多。我前面给大家讲了伍廷芳的例子,民国时期命理学盛极一时。
微观原因,第一,个人或者群体信命理是一个利益权衡的结果,绝对信或绝对不信的人都极少,大多数人是介于两者之间,但当临到你头上的时候你信不信呢?大多数人会信。我把这个概括为“红包定律”,红包定律就是你家里有一个亲人要到医院去开刀,你要给医生送红包,送还是不送?有人心里就打量了,送了以后如果开好了,那很好,如果开不好,也尽心了,心里踏实;但不送,如果开得不好,那他心里就会不安,觉得如果送,说不定效果会好。所以,各占50%的时候,信的天平就会重一点。
第二,人在什么时候容易信?就是在动荡不定,难以把握,变化系数较大时候。生病的人容易信,叫平时不烧香,有病抱佛脚,病急乱投医,因此这个时候成本是不算的。商人,商海浮沉。官员,很多官员都信,为什么?官员在官场上风险比较大。大学老师不大信,为什么?大学老师风险比较小。科考的人容易信,无论是过去参加科举考试,还是现在考大学的人。
第三,在难以把握的情况下,人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容易信。他希望这个时候有一个命理给他提示,替他做决定。张学良杀杨宇霆就是这个原因。
在科学创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命理信仰?人类永远有未知的领域,未知的领域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命理信仰的,因此永远会有命理信仰存在。我们研究命理这个问题永远都会有价值。命理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历史悠久,范围广大,深奥。
美国现在靠命理生活的有多少人?数以十万计,美国每天的报纸上都登有星相,告诉你适合干什么。此其一。
第二个,新式读书人跟传统读书人在命理信仰方面表现不一样,像民国时期命理信仰和今天也不一样。
第三个,从哲学、历史、社会各方面看,命理信仰会伴随着人类始终,命理问题是有很大研究空间的。
(本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讲座录音整理,经演讲人审订并授权刊发。录音整理:沈苗)
【现场问答】
“宗教是命理当中最为确定的部分”
问:为什么选择命理,而不选择其他宗教?
熊月之:宗教其实是一种精致的命理,是命理当中最为确定的部分。到了上帝这个层面就不去讨论了,但是在唯物论的眼光里,上帝是可以讨论的。选择宗教也是选择一种解脱,选择宗教和选择唯物论是一个道理,就是上帝安排的,我就信了,信了心理就安定下来了,这也是一种安顿自己心灵的一个办法,有人信宗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为什么人会相信宗教?因为宗教有那么大的市场,尤其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都有自己成套的解释,有很大的社会支撑的力量,有很多信徒,他如果在那个群体中他会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依托,所以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宗教事业也会很大,原因也就在这里,信宗教和信命理我认为是同一个道理。
问:像钱穆先生这样他们也会相信占卜,在1920年代这样一个推崇科学这样的年代,他们是如何解释命理这个事情?
熊月之:在命理学盛行的时候,科学这一摊子人也对他们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命理关心的问题,科学是没有办法说的,而且相信命理的人,宣传命理的人,他会用科学来解释他。有没有灵魂存在?就像我们原来不知道有电的存在,后来发明电,人类可以控制。像细菌微生物,原来我们也不能知道他们的存在,到后来发现了。怎么就认为灵魂就不可能被捕捉到呢?他用科学来解释这个命理,这样科学就显得无力。
科学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在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的地方命理就活跃起来了,这是命理永远能够有它生存的空间的道理。像严复、钱穆那些人,科学素养都很好,但是他就是给命理留下了一块,因为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他们越感觉到自己不懂的总是越多。像沈有鼎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的逻辑学素养中国没有第二个人的,但是他用周易来算命,也是大家都推崇的。
问:我看事业单位或者政府大门口都会有狮子或者麒麟,那是不是命理信仰的一种行为表现?
熊月之:有的是一个习惯,有的是表现。有的是算了以后觉得需要有这个东西,有的是前面放这个东西是一种气派,一种习惯。我接触过有一些单位,是算了以后,说是门口要放一个什么东西。 (原标题:熊月之:近代中国读书人的命理信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夏塔罗师占卜怎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