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莞大朗新马莲邮编金源酒店式公寓,哪里可以叫那个

& 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
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
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
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内资分公司,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法人是胡磊,主要面象全国市场,客户群为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70人,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凭借专业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公司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以科学的管理手段,雄厚的技术力量,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适应市场,全面发展,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 && &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以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该页面是东莞市南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大朗新马莲分公司在搜了网的企业黄页,如果您是企业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该黄页,请联系客服!
如果页面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请点击
企业地图标注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工商局公示或搜索引擎等公开可见的部分,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推荐选择已通过营业执照审核的企业。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我们报告文学《东莞转型》——经济篇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在一无技术、二无资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位、土地、人力、政策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外资为特色、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源型经济,走出了一条东莞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构建了组团式城市格局,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典型。
世易时移,随着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东莞快速发展所积累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资源、环境、人口出现难以为继的瓶颈,经济发展走到了重要历史拐点上。是继续固守原有模式,免一时阵痛而走向沉沦,还是勇于改革创新实现华丽转身而再续辉煌?正如莎士比亚的名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既然赢在起点,岂可输在拐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东莞果敢地作出了“经济转型”的抉择!
一、暗流潜涌:双边缘化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通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构建了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迅速形成了庞大的经济规模。但是,灯火辉煌往往与阑珊落寞相伴,进入新世纪以来,喧嚣繁华的背后,东莞经济存在着重大的隐忧和暗流。
(一)“双优势效应”下的经济奇迹
追本溯源,东莞改革开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主要源自“双优势效应”,即同时具备国内格局当中的先发优势和世界格局当中的后发优势。
“双优势效应”究其实质,是在国家改革开放渐进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梯度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从国内来看,东莞是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较早启动了市场经济改革,推进了农村城市化,从而具有了强大的先发优势。从国际来看,东莞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广阔,从而具有了突出的后发优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莞具有强劲的比较优势,从国内外吸纳了大量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产生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经济的奇迹,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用100多年时间走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通过发挥“双优势”效应,东莞实现了经济实力的跨越。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比亿元增长119.8倍,年均增长率达18%;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总收入540亿元,比亿元增长816.5倍,年均增长2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比1978年的0.02亿美元增长3521倍;进出口总额1010.65亿美元,比亿美元增长2590.4倍,其中出口602.32亿美元,比1978年的0.39亿美元增长1543.4亿美元,年均增长28.8%。
通过发挥“双优势”效应,东莞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跨越。2007年,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4.6:43.8:11.6调整为0.4:56.8:42.8,形成了IT产业为主导,机械电气、纺织服装、五金模具、家具、造纸等产业为支柱,配套能力日趋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所有制结构从1978年的单一制走向多元并举,2007年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增加值分别为704.12亿元、824.68亿元、1095.82亿元,占GDP比重为26.8:31.4:41.8。
通过发挥“双优势”效应,东莞实现了人民生活的跨越。2007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6元,分别比元、149元增长84倍、76.9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6.6%、16.2%。全市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020.74亿元,比亿元增长3926.3倍,年均增长3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6亿元,比亿元增长325.7倍。东莞的发展吸纳了50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莞人就业创业,造就了一大批产业工人、实业家、中小老板。
通过发挥“双优势”效应,东莞实现了城市发展的跨越。随着经济的起飞,东莞大手笔投入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和城市功能。经过多年的建设,东莞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了组团式现代化城市格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东莞城市发展十分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长安、厚街、塘厦、常平等传统农业乡镇崛起成为现代化都市的一个有机整体。东莞城市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现代制造业名城等荣誉称号。
(二)“双边缘化困境”下的发展拐点
曲终人散总有期。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可能的。通常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存在一个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其主要由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制度等要素禀赋所决定。要使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甚至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就必须合理配置经济体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进而形成竞争优势。但是,一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来的比较优势会不断弱化,甚至可能最终消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各界惊叹“东莞模式”的同时,东莞依靠外向带动、外延扩张的增长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双优势效应”不可挽回地逐渐减弱。
从国内来看,随着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区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东莞前面,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更快,城市化的水平更高,东莞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与东莞相比,珠三角的惠州、中山等兄弟城市已迎头赶上,长三角苏州、杭州等地已出现全面超越态势,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依赖后发优势,呈加快崛起态势。东莞面临的竞争环境已从过去的“一枝独秀”转变为“全面开花”。
从国际来看,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的供给出现了瓶颈,成本也不断上升,同时一般制造业尚未走出模仿学习阶段,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又很薄弱,难以承接高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后发优势也今非昔比。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制约十分明显。据国土部门统计,按规划控制指标计算,全市实际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到40万亩,最多还有10%的土地可以利用,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保障6年左右的用地。各镇街可供开发的联片工业用地已十分有限,有优质项目而无联片土地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东莞产业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日渐凸显。截至2006年,东莞企业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6、12个。在东莞经济版图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些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如长安的五金模具、厚街的家具制鞋、大朗的毛织、清溪和石碣的电子信息等,没有一个自有的全国性著名品牌。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有收益就会有成本,只要有发展就会有代价,只要有开放就会有风险。随着环境的深刻变化,东莞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逐步陷入“双边缘化困境”:一方面,东莞所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东莞的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未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上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东莞外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招商引资是反映经济状况的重要先行指标。从年东莞引进外资情况看,制造业进入仍然以加工贸易为主,且增资扩产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引资质量,均没有出现质的提高。尤其是真正体现产业水平提升的如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等方面还相对薄弱,东莞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方面也已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
一个经济体长期形成的发展模式,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或者说“体制惰性”。面对“双边缘化困境”,东莞的市场主体在业务开拓、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可谓无动于衷,建树不大。广大的村集体依然热衷于建设厂房出租,认为一本万利,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在莞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远远不足,更多的是从事简单的组装生产,乐于通过加工贸易赚取微薄的利润;本地民间资金,热衷于投资第三产业的生活服务业,从事制造业的往往也只是进行贴牌生产,对外资经济有较大的依赖性,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据统计,2006全市企业科研开发经费支出只有2.3亿,仅占GDP的0.9%,远低于广州、深圳的水平。与此同时,从市场来看,东莞外向型企业以外销为主,民营企业中多数又是承接大公司或中间商的分包业务订单,可以说,市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外商手中,民营企业“走出去”占有和扩张市场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低,产业升级缺乏市场支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孩子在不断成长,这期间就要不断地换衣服,从小号到中号再到大号,所谓小孩穿小衣服、大人穿大衣服。如果等到了而立之年,还是小时候的衣服,显然就很不合身了。换言之,经过多年高速成长的东莞,如果固守着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导向模式,显然已经不相适应了,必须要找到另一件合适的衣服,才能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足够空间。
走到历史新的起点上,“双优势效应”减弱,“双边缘化困境”凸显,高速前行的“东莞号”遭遇弯道,何去何从?需要抉择!
(措辞逻辑与语境期待!)
三、惊涛拍岸:危机来袭
天有不测风云。恰恰就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正当东莞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其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而且来势汹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240%的东莞,成为全国最早经受危机冲击的城市,也是受危机冲击最大的城市,成为风暴眼中的焦点。东莞经济,一下子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市场经济遵守的是“物竞天择,强者生存”丛林生存法则,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比拼的就是谁的耐力强。东莞先危机而动,以“四个忍得住”(即要忍得住暂时阵痛,忍得住经济一定程度放缓,忍得住社会非议,忍得住暂时的利益损失)的胆略和魄力,奋力推进经济转型,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东莞先行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东莞在危机面前更为从容,而金融危机进一步验证了经济转型战略的正确性、前瞻性和迫切性。危机给东莞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加快经济转型创造难得的机遇,为经济转型注入强大的动力。
(一)压力和挑战:黑云压城城欲摧
如果把世界经济比喻成一列火车或一个人的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爆发,问题出在“车厢”,只伤及“皮毛”,而这次金融危机却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爆发,问题出在“车头”,危及“心脏”。危机的骤然来袭,使东莞经济发展积累的问题进一步激化,东莞经济转型面对的内外部压力大增。
1、加工贸易的压力。
外向型的加工贸易经济是东莞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不断调整招商引资方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了外向型现代化工业体系。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承受的压力大增。
第一是外部市场萎缩的压力。东莞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240%,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欧美等国外市场需求全面萎缩,全球贸易萎缩程度较亚洲金融危机和科技网络泡沫破灭时更为严峻。WTO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为二战以来降幅之最。外需的大幅萎缩,企业订单的明显减少,部分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加工贸易相继倒闭,一些大型出口企业纷纷压缩生产规模。东莞作为全国加工贸易最集中的区域,处在此轮危机的风口浪尖上,东莞的出口录得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两位数的降幅。东莞的情况曾经一度引起中央高层和部委的重视,多位领导率队前来调研。
第二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压力。东莞加工贸易呈现以外资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为主、以成本导向为主、以分散发展为主的特点。一方面,东莞加工贸易集中于制造环节,附加值较低。近年来,随着发展环境的转变,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有在东莞建立研发机构、扩大内销和国内采购的趋势,但技术、市场和原材料“三头在外”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东莞加工贸易发展到今天,大部分生产最终产品企业依然处于贴牌生产的阶段,成本导向是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主流。另方面,东莞加工贸易龙头企业较少,竞争力较弱。我市加工贸易的发展,聚集了大批以生产中间产品为主的中小型配套企业,配套能力较强,但这些企业容易随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迁移而迁移,我市经济呈现一种游牧经济的特征。
第三是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的压力。来料加工是东莞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家政策对来料加工企业的限制越来越多,来料加工企业的经营优势进一步弱化。例如,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取消了来料加工企业进口设备免税的优惠政策,意味着日起来料加工企业进口设备要征收增值税,而且按照国家对来料加工业务实行“不征不退”的税务政策,来料加工企业征收的增值税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抵扣和退回。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放缓了收紧加工贸易政策的步伐,但是政策收紧的趋势不会逆转。
2、集体经济的压力。
集体经济是东莞经济的又一块重要基石。在现行体制下,村一级承担着经济发展职能,基层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自发依靠土地资源禀赋搞建设。但这种模式发展到今天,随着土地资源的枯竭,面临着持续发展的难题。
第一是经营模式单一,保值增值压力大。东莞集体经济主要通过向企业租售厂房和土地而取得物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0%,依赖程度相当高。但是,村一级引进的企业绝大部分是较为低端的加工贸易企业和中小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假若企业遭受生产困难,村集体经济便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因收入减少而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不少企业倒闭和外迁,部分村级集体厂房出现较为严重的空置,村级租赁经济将可能进一步萎缩,村级经营风险将不断扩大。
第二是背负包袱沉重,收支平衡压力大。集体经济组织既承担股东股份分红,又承担村(社区)一级各类公共开支。近年来,全市集体经济已出现下滑苗头,但刚性支出却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有如上世纪改制前的国有企业,背负的包袱将越来越沉重,发展前景日渐堪忧。一方面,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支撑,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和土地政策的日益收紧,集体经济效益逐年下滑。1989年,村组集体资产收益率为19.5%,1999年为9.9%,2007年降至7.5%。另方面,由于村级公共管理费用和福利分红的刚性增长,收支差额不断扩大,收不抵支村逐年增加。2009,东莞有近5成的村收不抵支。据测算,至2015年,我市全部村组集体经济将收支(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和行政规费等弥补收入)相抵。考虑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集体经济收支相抵临界点或将提前到达。
第三是二次开发困难,转型发展压力大。经过多年发展,大部分村集体可开发土地已开发完,推动土地二次开发成为实现村集体增收的主要手段。我市《“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为村集体推动“三旧改造”扫清了政策障碍。但是,土地二次开发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项目运作能力,对集体经济组织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相当部分集体有改造的意愿,但面对现实的困难,仅部分地处中心区的村在厂房改商业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集体经济要实现其他方式的转型发展,又往往缺乏相应的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撑。
3、利益格局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依靠市、镇、村、组、个人五个轮子一起转,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各个发展主体均取得了较高的收益,习惯于这种发展模式,也依赖于这种收益。多年发展形成的这种利益格局,给东莞经济转型带来重大的挑战。
第一是分散的城市发展不利于推动经济转型。长期以来,东莞城市规划建设基本上是以单个镇村为主体开展,形成分散发展的局面,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不突出,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的服务业如科研、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明显滞后,各镇街城市功能的培育也处于较低水平。尽管新世纪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日渐增强,但由于资源依然过度分散,中心城区与各镇村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由于全市产业主要星罗棋布般散聚于各镇村,但其城市功能的先天不足,难以承载优质的产业和高端人才,使得企业转型升级十分困难。许多企业表示,在东莞要招收高端的人才和留住人才并不容易,企业培养的人才往往会因当地生活环境较差、教育水平较低的原因而离开。可以说,城市发展过于分散,城市功能不足,已成为阻碍东莞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第二是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转型升级内在动力。面对国家日趋紧缩的加工贸易政策,加工贸易企业已意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但是相当部分企业对未来发展感到相当迷茫。一些企业家表示,长期以来,企业按照加工贸易模式运作,尽管利润微薄,但成本低、风险少,而且对其流程熟悉,经验丰富。而要转型升级资金压力较大、风险也较高,没有经验,重新开拓内销市场把握不大,普遍持观望态度。因此,尽管许多企业意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但也相当依赖加工贸易的创造利润方式,普遍缺乏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只有被动地适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需要。此外,不少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制造装配车间,以控制成本为目的,其最高决策机构在境外,本地企业缺乏经济自主权和全球经营战略的决策权,难于进行转型升级。
第三是镇村缺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主动性。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镇村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仅可获得厂租、管理费等直接收入,而且可通过人口规模的扩张刺激当地消费和土地升值,从中获取大量间接收益。这种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容易见效益,而要推动经济转型,不仅需要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要素,而且需要干部要有市场经济意识、承担风险的勇气,更需要有推动经济发展高级化的魄力和眼光,难度较大。
(二)动力和机遇:乱云飞渡仍从容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亦行。回顾东莞的发展历程,总是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促使发展再上新台阶。此轮危机对东莞而言,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检机会”,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同样前所未有。
1、统一思想的动力。
如果说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东莞经济转型做足了思想总动员的话,那么,金融危机的冲击,则是以一种“切肤之痛”的方式,让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了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之弊,进而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
尽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试点活动的开展,在统一干部对经济转型的思想认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沉湎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转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比如,一些欠发达地区认为自己还处在“嗷嗷待哺”的起步发展阶段,谈不上转型。有的干部群众认为自己现在的这种增长方式还能维持几年,现在并不急于转型。有的干部群众虽然支持转型升级,但一遇到集体或者个人物业收入暂时减少的阵痛,就害怕再继续搞下去会引发集体经济滑坡、企业大规模外迁、群众收入下降、产业空心化等“多米诺骨牌效应”。
金融危机的来袭,使东莞各行业、各企业、各镇村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企业在经历阵痛的“矛盾凸显期”时,也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过去环境好的时候,企业没有转型升级的动力,而危机给很多企业上了直观的一课:为什么受影响这么大?因为产品结构单一,外向依赖度太高;出口市场太单一,只限于欧美;没有自主品牌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微利经营。优化结构、产品升级、调整布局、科技创新、完善管理成为企业在危机中的自觉行动。同时,经过这次危机,镇村和广大群众更清楚地看到,一些低端企业的破产倒闭已不可避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更给镇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村组真正开始抛却对经济转型的抵触情绪,思考和谋划集体经济的转型发展。
必须转型,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2、倒逼机制的推力。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很多时候,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危机之时,创新转型压力倍增,而创新转型所需的各种成本大幅下降,正是创新转型的最好时机。美国不少企业巨子,像肯德基、百事可乐、杜邦等,都是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成长起来的。1997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也是力证。危机当前,我国大胆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并加快推动中国融入全球化大潮。改革措施累积数年,催生了一个黄金发展期。金融危机客观上带来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会,利用时机重新洗牌,就能越洗越强。
此轮危机冲击,催生了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就东莞而言,受危机影响,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加快转移的趋势已确立,市场为东莞腾出发展空间,承载更高端的产业创造了条件。在危机中,我们也看到,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提高;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热点,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转移趋势;国际产业方式不断创新,项目服务外包日益成为主流;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明显,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现象增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快退出,逼使东莞各镇村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再以改革开放之初的招商引资干劲,发挥东莞在广、深、港经济走廊中的区位优势以及产业配套优势,引进优质资本,以优化经济增量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此轮危机冲击,促进了各个行业、企业优胜劣汰。金融危机条件下,各个产业、行业重新洗牌,尤其是市场淘汰了一大批层次较低的企业和产业,让其他优质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批企业抓住机遇,加强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积极延伸产业链,加紧转型升级。比如,大朗颖琪集团是我市毛织业的龙头,2008年创下了2.8亿元的内销业绩,并在内销的带动下,实现全年总产值7.9亿元,增长50%,税收2550万元,增长19.7%。华坚集团是东莞鞋业的翘楚,尽管鞋业深受危机影响,但由于转型升级较早,2008年依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带动了与其配套的一批企业发展。为促进东莞鞋业的升级,华坚集团联合厚街镇,打造集鞋业研发、设计、信息、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
3、弯道超车的机遇。
在赛场上,高水平赛手总是善于在弯道实现超越,领跑对手。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看清路况、稳打方向盘、加踩油门。对区域发展而言,在遇到经济危机弯道时,一般地区的发展都会趋向保守,放慢改革的速度,但恰好给了一些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地区通过弯道实现超越式发展的机会。金融危机的骤然来袭,弯道超车的机会,已然展现在东莞的面前。
东莞具备弯道超车的驱动力。一是市场的驱动力。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部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但支撑东莞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尚存,尤其是国家扩大内需系列政策的出台,持续升温的国内市场为东莞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动力,外部市场的萎缩也使得企业加快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步伐。同时,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外部环境。二是政府的驱动力。东莞拥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打下的良好物质基础,具备较强的财政金融实力,能有效实施促进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以金融机构为例,目前东莞银行业有超过6千亿元存款,而贷出去的只有3千多亿元,存贷比例非常低,具有较大的潜力。三是《纲要》的驱动力。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制定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为核心的《纲要》的颁布实施,为东莞突破发展面临的难题,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突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制约,提供了强大的指引和驱动力。
东莞具备弯道超车的驾驭力。东莞拥有一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和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更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的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莞市委市政府准确判断发展形势,及早行动,作出了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决策,为下来抗击危机冲击打下坚实基础。在危机爆发之时,东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了6个10亿元帮扶企业“渡难关、谋转型”的政策,成为全国抗击金融风暴的样板城市。同时,东莞矢志不移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战胜危机的根本出路,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大的动力,打下了更实的基础。
(措辞逻辑与语境期待!)
二、精准导航:经济转型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是“守夜人”,如果一切正常,守夜人可以去睡觉;如果发生火灾,守夜人必须出动去尽力扑灭。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形成了特殊的产业结构、特殊的行政结构、特殊的人口结构、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也决定了东莞市委市政府承担起“积极的守夜人”的角色,必须以特殊之为,建特殊之功,化解“双边缘化困境”。
(一)六大转变:市十二次党代会
日,东莞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东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代表中共东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报告,正式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新发展战略,这既是在东莞“双优势效应”逐步弱化、“双边缘化困境”逐步显现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新思路,又是对过去历届班子探索发展道路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继承和深化。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其本质就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东莞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相当于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这是一个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模式创新的关键拐点,也是一个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如果转得好,就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为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如果转得不好,就可能坠入经济滑坡、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的深渊。
在双转型战略中,经济转型是基础和核心,目标是要推进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六大转变:即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不仅绘就了经济转型的新宏图,还指明了实现经济转型的新路径:就是重点抓好观念转型、产业转型、人的转型和体制转型,突出产业和城市双升级,促进经济全面转型。产业升级,就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淘汰一批与巩固一批相结合,定向转出一批与高标准引进一批相结合,“退二”一批与“进三”一批相结合,培植一批与壮大一批相结合,以优化结构、加强创新、扩大开放为抓手,加快推进东莞在产业信息化、规模化、高级化、自主化、本土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升级,就是要实施“优化、整合、提升”战略,从政府投入为主向公共政策引导为主转变,从搭建框架为主向整合功能为主转变,从注重新区建设向兼顾旧区改造转变,从注重市区建设向统筹市域建设转变,从注重硬件城市化向注重观念、体制等软件城市化转变,以基础设施升级、城市结构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城市管理升级为抓手,加快推进城镇体系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
(二)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日,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隆重召开,广东省委汪洋书记代表省委作了《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报告。汪洋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先导。翻开历史画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巨大的变化,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首先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讲话,掀起了广东大地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浪潮。省委进一步要求全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思想保障。
此时的东莞,正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在经济转型中,碰到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东莞经济的奇迹使人们习惯了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有意无意对原有的发展路径产生了依赖心理,也习惯于从这种方式中享受成果。干部群众发展观念不转变,经济转型又谈何容易?经济转型工作尽管有进展,但进展较慢。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的精神,犹如漆黑大海中的一个明亮灯塔,为东莞这艘巨轮的航向作出更为清晰的指引。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结束后,东莞迅速行动,对全市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提出了“五个立足于”(立足于居安思危解放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立足于破解难题解放思想,立足于均衡发展解放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解放思想)的总体意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破解难题的思想武器,以思想的新解放促进发展新跨越。
省委汪洋书记把东莞作为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联系点,在考察东莞时指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任务”,“东莞今天不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将被产业结构所调整”,给予东莞推动经济转型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讨论活动向纵深发展,根据省委部署,东莞市委围绕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由市领导牵头重点调研19个专题,推动学习讨论活动取得实效。全市学习讨论活动行动迅速,进展顺利,氛围浓厚,成效明显。
期间,在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东莞成为其中的试点单位。在试点活动中,东莞坚持“六个贯穿始终”:即把深入学习、解放思想、群众参与、边整边改、正面引导、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转到科学发展上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指导下,东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为东莞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上下对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各级干部居安思危、居安思进、居安思变等意识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创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进一步激发,呈现出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同时,通过深入的调研和问计于民,各级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了更加准确深刻的把握,而且认识到必须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干部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成就了东莞30年的辉煌,科学发展将是东莞再继辉煌的根本。
(措辞逻辑与语境期待!)
四、集结号角:产业结构调整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冰淇淋哲学”: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换句话说,在整个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能够挺住,并寻找机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业升级,适度发展,一旦整个经济形势转好,发展就会更加如鱼得水。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1929年危机以来全球最严重经济衰退。关键时刻,从中央到省,“快拳”、“重拳”、“组合拳”,一系列拉动国内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东莞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面临“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应该说,“保增长”对于东莞乃至全国来说,并不陌生。社会各界甚至提出会否重走回头路,导致传统发展模式再次抬头的疑问。
风正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危机当头,东莞进一步坚定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心,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激流勇进,以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吹响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集结号,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一)重引导,推进产业现代化
长期以来,东莞各级政府在产业发展上一定程度扮演着“无为而治”的角色,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明晰的政策指引和配套措施,产业发展主要通过各镇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由市场自发形成和调节,表现出鲜明的“自下而上”自发发展特征。多年来,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引导,各镇村在各自属地内建设工业厂房,进行招商引资,不少村组更是把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全市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同构突出,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明显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偏低。鉴于此,在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东莞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从“无为而治”转变为“强势介入”,着力充当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组织领导、统筹和政策扶持的重要角色,着力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着力将东莞打造珠三角现代产业示范区。
1、制定产业规划。
日,《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一个指导东莞未来5-10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是在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经济转型方向的基础上,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紧扣东莞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结构调整方向、政策保障、工作重点等核心内容,从而指导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
《意见》指出,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工作思路,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为指引,以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为工作重点,以产业规划统领结构调整,以帮扶重点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关键缺失项目招商,稳步推进低附加值项目有序转移,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双转型。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主要在三方面:
一是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心,带动产业链延伸。着力稳定现有企业,完善财政、金融、土地等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帮扶科技型、品牌型、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和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就地转型升级,增强加工贸易企业植根性和技术溢出,提升整体效益水平。着力引进产业链缺失项目、大型重点项目,支持转移企业在莞建立营运总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着力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建立并完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政府服务体系。
二是以信息产业升级为龙头,做强做优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信息产业,以新型液晶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产业的培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全市产业层次提升;利用港口资源,积极发展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业,引进发展石化深加工产业、船舶维修制造业、精密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项目,促进工业适度重型化;着力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打破地域界限,提高纺织服装、家具、五金、造纸、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集群的集聚水平,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科技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形成若干个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以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实施“商贸东莞”工程,以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形成“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并举、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服务业体系,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积极开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促进金融产业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建设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综合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打造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培育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具有本地优势的商贸流通、商务会展、餐饮、旅游、社区服务业打造品牌,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2、完善产业政策。
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对加工贸易、集体经济的压力和利益格局的挑战,离开政府有形的政策支持这“催化剂”,东莞就难以充分把握危机带来的巨大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现代化。与此同时,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东莞长期“无为而治”的政府角色,使得东莞制定和实施产业支持政策的能力和经验较为欠缺。木桶的短板,决定了木桶能盛多少水。为弥补这一产业政策短板,2008年5月起,东莞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选择厚街、大朗等5个镇,厚街三屯、大朗长塘等32个村(社区),电子信息产业和24家企业作为试点,从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低端项目有序转移、引进培育高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扶优扶强、积极促进节能降耗等六方面入手,探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做法。通过试点摸索,东莞针对阻碍产业调整的主要问题,在《东莞市委
市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的统一框架上,出台了26项配套政策,形成的产业政策体系。这26项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六大类:
一是产业导向类。出台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意见、产业调整规划及其指导目录,强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
二是支持重点产业和企业类。出台了促进创意产业、软件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支持重点加工贸易和中小企业融资、扶持重点工业企业的办法。
三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类。出台了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指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等。
四是支持科技创新类。出台了重大科技专项资助计划操作规程、推进制造业标准化的实施办法等。
五是优化资源配置类。出台了“三旧”改造土地管理办法、污染企业整治意见等。
六是利益协调类。出台了村级体制改革试点意见、镇街领导工作实绩分类考核方案等。
这些政策创新性强,含金量高,特别注重扶优扶强,获得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好评,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比如“六个10亿”政策,在2009年,其中10亿的重点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资金已帮助一大批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10亿减负资金已落实到位有效帮助了企业度过难关。
3、强化招商选资。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直接有效途径。省委汪洋书记指出,要改变东莞当前产业格局,必须在抓好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抓好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选准突破口,整合产业链,增强东莞产业竞争力。近年来,东莞招商引资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核心任务,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为方向,以拓展引资领域为重点以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招商模式为突破口,大力强化产业缺失项目招商,力求形成招商引资与完善产业配套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侧重外资向内外资并重转变。
一是调整引资思路。一方面,在注重利用国际资本的同时,重视招引优质内资。在全市树立“东莞之外皆是外”的引资理念,通过发挥产业配套完善的优势,完善引进内资工作机制,重点引进国内大型企业、国内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中远、华为、五矿等一批著名优质内资企业相继赴莞投资。另方面,突出重点产业招商和产业链缺失项目招商。制定了《关于引进重点项目和关键性项目的鼓励性政策》,对引资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最高奖励500万元,鼓励镇街主动招商。这是东莞有史以来在招商引资上最大的悬赏。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投资促进机构的沟通联系,完善境内、外招商网络,收集重点产业外商投资信息,了解和掌握最新投资动向,排查出重点企业和项目信息,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在利用好“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基础上,充分发挥东莞产业配套与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营商环境较好的优势,加大“登门招商”、“联合招商”、“驻点招商”和“约定招商”的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例如,通过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IT产品研发园,由市委刘志庚书记率团,专程赴台湾定向拜访高科技企业,引进了台资近30亿元。
三是扩大招商范围。通过加强莞港招商合作,组织开展对台招商,对欧洲重点企业总部进行登门招商,开展新加坡、日本、韩国、荷兰等国招商推介活动,引进生产型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链关键缺失项目,以及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研发机构。
4、推动产业转移。
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的“双转移”战略部署,并要求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减少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东莞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积极建立产业退出转移机制,引导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逐步退出,并与韶关、惠州合建2个市级转移园,鼓励企业把总部、研发、销售等环节留在东莞,促进部分劳动密集型、高污染型、高能耗企业向外有序转移。2008年,东莞拒批污染项目371个,关闭“四纯两小”企业149家。
在这个推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些企业和外界对东莞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误读,不少企业、媒体认为东莞要“赶厂赶人”,部分基层群众产生顾虑心理和畏难情绪。特别是一些媒体夸大其词、无中生有的报道和炒作,比如说东莞有多少多少家工厂倒闭、多少多少家企业搬走等等,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东莞结合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反复强调
“四个不是,而是”:即不是为了赶走外商,而是要取得双赢;不是为了消灭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要转移用人多、技术低、污染重的生产环节或项目;不是要马上减少大量人口,而是要首先控制人口增长势头,同时积极优化人口结构;不是要用强制性行政手段,而是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确保取得成效。通过有效的引导,近年我市转移到省内地区的企业(项目)累计1000多个,转移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到韶关市投资金额52.3亿元,到惠州市投资金额70亿元。我市从东西北地区接收5100名学生就读职校,接收33.6万名劳动力就业创业。
(二)抓创新,推进产业高级化
创新是一个地区科学发展的灵魂。东莞以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更是东莞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东莞过去依靠外商投资和劳动力驱动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东莞的必然选择。“科技东莞”工程的提出,到加快实施,为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鼓励企业创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改变东莞企业对加工制造热,对科技创新冷的状况,东莞主动介入,通过每年提供1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放大作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2006年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2007年市政府又颁布实施了《东莞市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实施办法》等12个配套文件和相应操作规程,采取研发报销、贷款贴息、事后奖励和配套资助等多种方式对创新活动全过程给予支持,今年又对操作规程进行了修改完善,出台科技东莞第二批配套文件和操作规程,科技东莞工程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通过组织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科技创新支撑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明显,科技企业成为推动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推力。2009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以及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2942家,比2005年增加1538家。目前,全市经国家认定的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43家,位列全省第三位。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6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7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1%和68%。截至2008年,共支持组建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总数达34个。金河田、宏威数码、易事特电源、志成冠军、勤上光电、康达机电等一批在自主创新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脱颖而出,竞争力显著增强,成长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金河田是在国内机箱电源行业中,首个被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致力于创新自主品牌,投入巨资建立研发中心,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共申报国家专利近200件,产品打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成为电脑周边器材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宏威数码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30%之多,且呈比例不断递增趋势,即使在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时候,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从而保障了核心技术的绝对优势。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OLED等光电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并计划增资10亿元,规划建设宏威科技园,进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和真空技术等项目的研发。
为充分调动了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开展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我市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奖励的力度。从2006年到2008年,东莞共评出专利奖69项,其中金奖14项,优秀奖55项。共奖励科技项目成果243个,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的有27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20个,为国内先进水平的有68个。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以上的项目占获奖总数的88.5%,比2005年的61.3%提高了27.2个百分点,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从2009年起,东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2、搭建创新平台。
东莞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往往缺乏实现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等要素。为此,东莞以搭建创新平台为切入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科技东莞工程实施至今,共支持组建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东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等7个公共创新平台,以及东莞勤上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院、东莞太阳能技术研究院等2个新兴行业创新平台。同时,以8个省级专业镇为依托,建立起了虎门服装创新中心、厚街名家具设计研发院等为特色产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先后成立了国家、省服装、毛织、家具产品检验认证中心东莞站。截至2008年底,经认定的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共10个。虎门服装创新中心更跻身国家为应对危机影响而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是东莞三个获得资助项目之一。目前公共创新平台和行业创新平台,共组织专场对接活动20多次,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合作研发项目122项,已产业化项目53项,产生经济效益近10亿元。
3、推动产学研合作。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针对科技基础薄弱、科技人才不足、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的实际,东莞推进科技创新,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着力点之一。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项调查,1999年至2003年,全国高校专利实施量仅占授权量的22.8%,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率更是不到10%。产学研合作正是开启这种创新成果宝库的钥匙。东莞通过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搭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合作取得重大成效,为全市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例如,志成冠军从2001年开始尝试产学研合作,通过市科技局牵线搭桥,该企业由董事长亲自带队赴华中科技大学拜访不间断电源专家学者,当得知自身正在苦苦研发的大功率不间断电源该校早于1993年就成功研发后,双方都萌发了强烈的合作意向,迅速就有关项目达成协议,共同成立电源研究院,搭建起首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双赢发展。同时,为保证电源研究院的有效运作,志成冠军为华中科技大学每年提供30万的科研经费,并在当地购买一辆专用轿车供项目组师生使用。志成冠军的合作诚意深深打动了华中科技大学,双方合作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产业基地,促进研发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其“10-120KVA
NS冗余并联系统”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此后,初尝甜头的志成冠军又与武汉大学搭建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扩大了产学研合作范围。在东莞,实现产学研共赢的企业不在少数。
(三)拓市场,推进产业本土化
东莞依靠外资发展外源型经济,成效举世瞩目,成就了著名的东莞模式。同时,东莞的外源型经济主体是成本导向型的,集中于加工制造,呈现研发和销售两头在外的特征,企业的植根性、抵御风险能力普遍偏低。长期依靠外资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东莞植根性强的本土民营经济发展不充足。鉴于此,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东莞围绕市场做文章,着力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开拓内销市场、培育自主品牌“三管齐下”的措施,推进产业本土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风险能力。
1、发展民营经济。
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48条”),拉开了东莞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序幕。东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以个体工商户单一经济主体为主到个体私营、混合经济多元并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拾遗补缺”到“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东莞经济发展的“第三驾马车”。从2001年到2004年,东莞民营企业连续三年保持了年均10万户的增长速度,各项经济占比快速攀升。
随着 “民营经济新48条”(即重新修订的《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实施,以及民营企业
“111工程”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再次提速,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2008年,我市民营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等方面实现长足进步。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快于全市GDP增速1.6个百分点;缴税总额200.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37.4%;民营企业成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最活跃的支柱力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市各类名牌名标中,民营企业占了八成以上。民营经济在全市推进转型、创造税收、提供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为发挥民营经济在应对危机、加快转型中的独特作用,东莞提出要坚持稳定与转型并举、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实现“五个转变”,即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性、科技型、品牌型、现代型、集聚型转变,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研究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的民企大额财政奖励和补助,支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在危机中越洗越强。
2、开拓内销市场。
加工贸易是东莞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莞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的重点,特别为此设立了10亿元的转型升级资金。加工贸易企业以面向国外市场为主,容易受外部经济需求变化的制约。为推动加工贸易从成本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增强企业扎根性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东莞将开拓内销市场作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从转型升级转型资金中安排4亿元的专项,扶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其中2亿元对外资企业内销进行奖励;1.13亿元资助企业抢抓订单、扩大出口;6700万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300万元资助企业参加展会、市场推介、产品注册及产品认证等,并采取相关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
二是优化内销通道。通过加强与海关协调沟通,促成黄埔海关出台促进加工贸易内销的八项措施,具体包括全面推行“窗口作业”、不进行价格质疑和磋商、试行内销“集中申报”模式等,为企业开展内销提供最大便利。此外,广东省首届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成功在东莞举行,累计成交金额达509亿元,有力拉动了在莞外企的发展,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信心。
三是加强合作推介。与香港贸发局签署“共同协助在莞港企拓展新兴市场合作协议”,组织国内外展览会,资助企业参展,共同开拓市场。2009年计划组织企业参加33场大型展览会。联手沃尔玛实施中小型出口企业内销辅导计划,目前有多家企业已经与沃尔玛签约,一批东莞生产的文具、餐厨用品等产品已进驻沃尔玛商场。联手阿里巴巴设立了“东莞制造”电子商务平台。
四是发展保税物流。大力推进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两仓功能合一”,减轻企业物流成本;加强虎门港与基隆港、高雄港等港口的业务对接,推动台湾物流协会与虎门港合作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国际进出口产品展销中心。目前全市已有19个保税仓和15个出口监管仓。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加紧建设,力争2009年底实现封关运作。
在政策支持下,2008年,全市外资企业内销1673.6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市出口10.6个百分点,占内外销总量的27.3%。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372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2009年,实现全市外资企业内销总额1541亿元,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全年推动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84个。
3、打造自有品牌。
东莞是世界制造业名城,但东莞名牌队伍的规模和结构、数量和档次与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暴露了东莞企业缺乏自主品牌的弊端。为加快创出一批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东莞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强化政策支撑,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支持名牌创建。
一是加大激励力度。2008年底,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积极性,推动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东莞市修改完善了《东莞市创建名牌奖励实施办法》、《东莞市培育发展自有品牌企业实施细则》、《东莞市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奖励办法,全面提高对获得各类名牌称号企业的奖励标准。对新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由过去一次性奖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新获国家免检产品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称号的,由过去一次性奖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新获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称号的,由过去一次性奖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与此同时,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可获得各职能部门在能源、税收、土地、贷款、技术改造、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倾斜。此外,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市的奖励办法,制定相应的创建名牌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
二是培育区域品牌。东莞利用产业集群规模大、市场成熟、链条完善的优势,把创建区域品牌作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统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各方面力量,深入开展大朗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打响虎门服装、厚街家具、长安五金等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吸引优质资本进入。长安镇近年来共投入1500多万元重金,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重点媒体,整体宣传推广“长安机械五金模具”区域品牌,吸引了大批客商到长安投资创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9年4月,规模宏大的长安众源五金饰品城逆市开业,吸引了新光饰品等一大批五金饰品届的龙头企业入驻。
三是突出重点培育。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过程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东莞制定了《东莞市培育发展名牌指导目录》,按照目录,对列入其中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在获得省级名牌的企业中,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养和扶持,鼓励企业继续争创更高层级的名牌,并积极推进现有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同时,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两大重点工作,东莞进一步加大培育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品牌和服务业名牌的力度。2009年,东莞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
(四)优环境,推进产业集群化
现有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是东莞走出金融危机的信心源泉。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东莞把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就地转型升级,作为撬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杠杆,着力将加工制造的规模优势拓展为集原料采购、高端制造、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
1、完善产业配套。
东莞的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配套完善,但这种产业配套完善主要集中制造业内部,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明显不足。受外源型经济势力强大、长期依赖港澳等地的生产性服务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东莞第三产业的增长长期低于工业的增长,占GDP的比重上升缓慢。服务业整体上存在档次水平不高、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对制造业形成强大的支援作用。如交通运输仓储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到3%;夹在香港、深圳、广州之间,发展商贸物流业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东莞的集装箱物流服务多由周边城市供给;其他如金融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发展基础也比较薄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缺乏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支撑。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东莞营商环境,东莞针对产业关键缺失环节,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实行重点招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736亿元,增长23.8%,比第二产业增速高16.9个百分点。莞城、东城、大朗等镇街都成功引进一批数字创意产业企业。
与此同时,为继续保持制造业的配套优势,积极采取措施稳定企业,妥善应对危机影响。如,深入开展市镇村三级干部走访所有外资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活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宣讲产业升级政策。各镇实行“包干联系”制度,镇村领导与企业结对,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企业扎根我市。各级政府积极为企业减轻负担,相继停收三资企业场地使用费、“三来一补”综合费用结汇手续费,减征堤围防护费,缓收企业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等等。据统计,危机以来,东莞市镇共为企业减负达25亿元,而2008年东莞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09亿元。
2、强化龙头带动。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市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增强行业凝聚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东莞台商协会、东莞服装产业协会、名家具俱乐部等行业协会在宣讲政府帮扶政策、动员企业转型、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抱团取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6月,在政府支持下,名家具俱乐部和市家具协会联合各家具企业,在武汉发放千万元的消费券,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东莞名优家具展销活动,吹响了集群开拓国内市场的号角。
同时,制定和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包括投资40亿元的华为信息技术生产基地、投资20亿元的正崴精密工业公司研发及营运中心、投资19亿元的散裂中子源东莞实验室、投资7.3亿元的中远造船、投资5亿元的大功率LED路灯等重大优质项目。另方面,发挥大企业的龙头、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例如以纯集团依托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专卖店、过硬的技术和品牌,2009年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4.87亿元,增长31.7%,利润2953万元,增长65.6%。在政府支持下,全球第二大电动工具制造商创科集团投资10亿元在莞兴建大型总部基地,逐步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研发中心迁移到厚街,同时成立独资公司主攻内销市场。
3、帮扶企业融资。
融资难是金融危机中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企业急需资金支撑发展的关键时刻,为帮助企业融资,东莞市财政安排10亿元设立融资支持专项资金,实施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计划,以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融资。2009年,该计划已推动我市银行机构累计为504家加工贸易企业发放贷款341亿元。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支持,东莞计划扩大资助范围和力度,使更多的企业能享受到融资支持。制定实施了《东莞市鼓励科技企业上市暂行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激励,提高企业申请上市积极性。同时,成立“东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带动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提供资金帮扶。
东莞市作为广东省“三旧”改造试点城市,相继出台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已建房屋相关建设手续实施意见等政策,帮助企业补办厂房土地手续,解决融资抵押问题。此外,东莞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发挥民间资本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在政府支持下,广东首家台商担保公司、省内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广汇小贷、省内首家纯民营资本的东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相继成立运作,有效协助了相当部分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措辞逻辑与语境期待!)
五、众志成城:一体统筹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只立不破的30年”。而东莞恰恰就是一个样本。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通过发挥市、镇、村、组、个人“五个轮子”积极性,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在此背景下推动的农村城市化,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指导,也延续着工业化的“无序”路子,城市的规划建设基本上是以单个镇村为主体开展,形成分散发展的局面,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不突出,各镇街城市功能的培育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承载更高水平的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或危机情况下,往往是主动整合资源的良机。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条件下,东莞致力于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高统筹发展能力,着力改变分散发展的格局,提升对优质产业和资本的承载力,带动城市竞争力的升级。随着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纲要》的实施,东莞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加强一体统筹,践行科学发展。
(一)推进园区建设,优化转型引擎
面对传统发展模式、固有利益格局,东莞把加强园区建设,作为带动整个经济转型的引擎,全力打造,取得显著成效。松山湖、虎门港等园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大大增强东莞吸引优质资本的能力,成功吸引一大批符合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的企业,而且为统筹发展树立了榜样和标杆,有力促进了全市的转型工作。
1、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松山湖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东莞的地理中心,是一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宝地。新世纪初,为创新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开发松山湖的决策,决心倾全市之力,在此打造东莞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引擎。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规划设计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努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区,配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邮电通讯等城市服务体系,实现松山湖新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松山湖,一颗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
自开发建设以来,松山湖各项事业快速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产业聚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强大引擎。2001年,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称号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2007被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为配合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的推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定位,就是要将园区建设成为东莞的科技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为推进东莞双转型发挥更加突出的带动作用。据此,松山湖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布局,将园区土地等优势资源更多地集中到核心功能开发上,进一步扩大研发和总部功能区范围,集聚大批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突显松山湖作为科技中心的形象和功能。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松山湖开发建设,多次召开现场会解决开发中的问题,并以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更大的自主权,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今日之松山湖,人才与产业齐聚,科技共山水生辉。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研发机构荟萃,科技精英云集。这里,崇尚创新,崇尚竞争,崇尚包容。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东莞自主创新的旗帜、转型升级的先锋;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前景无限的科技投资沃土、财智聚集高地;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创新创业者展现身手、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乐园。
2、打造港口经济强区:虎门港
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广东省重要港口之一,也是东莞市唯一的港口。虎门港处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区中心位置,背靠外向型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交通四通八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经济集聚优势。虽然虎门港区的开发早于松山湖,但是开发进度却滞后于松山湖。随着双转型战略的贯彻实施,市委刘志庚书记结合东莞产业发展的实际,在考察虎门港时指出,要“把港口建设作为双转型突破口”。其后,市委、市政府结合《纲要》的实施,将打造“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虎门港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载体。加快虎门港开发建设,发展港口经济,一方面,可以完善东莞港口功能缺口,完善产业配套,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另方面,可以推动东莞产业结构适度重工业化,并通过发展港口物流业,提升整个城市的现代物流运作能力,给东莞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强劲的动力。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在虎门港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虎门港开发建设中碰到的定位、征地、报批、拆迁等难题,为虎门港开发提速。
近年来,虎门港按照确定的港城互动、港区联动、产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力争发展成为东莞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度重化产业新平台、现代物流业的排头兵和沿海产业带的领头羊,实现港口和城市的共同发展。截至2008年底,虎门港已引进投资项目38项,总投资301亿元,已有17个深水泊位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核准,码头泊位品种齐全,包括集装箱码头、油气化工码头、散杂货码头、煤炭码头等。其中,新加坡港务集团、中海油、中石化、深赤湾等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虎门港,两个石化仓储码头已于2007年竣工投产,首个多用途深水泊位——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已开港运营。随着保税物流中心(B型)、7-9号泊位的加紧建设,荷兰乎宝集团等一批著名企业的落户,虎门港正加速成为东莞乃至广东的港口经济强区,在推动双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打造生态产业示范区:东莞生态园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全市各镇村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沿袭建厂引商、收租食利的外延发展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愈发低下,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仅阻碍了我市产业的集聚和升级,还严重挤压了我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如果再无序进行发展,若干年后我市土地资源将被消耗殆尽,整个城市将面临无地可用、发展无门的窘境。相比之下,由市整合土地优势集中开发,起点高,资金充裕,配套健全,政策支撑力强,将是实现规模效益和保持发展后劲的最佳途径。而各种实践也均表明,哪里由市一级统筹开发建设,哪里的发展速度就更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更好。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就是东莞的一个成功实践。
有鉴于此,2006年,在作出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决策之际,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发展模式转变,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巨资统筹东部快速路两侧土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东莞生态园,将其打造为承载高端产业和服务的生态产业示范区。
东莞生态园规划园区总用地面积为31.71平方公里,位于东莞市东北部
,邻近惠州,规划用地分布于东莞东部快速路两侧,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统筹城镇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示范项目地区。园区定位于东莞市湿地生态园和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着力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性产业,培育新兴潜力产业,协调发展都市型产业。目前,以生态园大道动工建设为标志,东莞生态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加紧建设,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将会为东莞双转型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4、打造高端服务区:滨海新区
长安滨海新区位于东莞市最南沿的珠江口交椅湾畔,与深圳市沙井镇隔河相望,向伶仃洋敞开怀抱。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海域面积约1.8万亩,陆域面积约1.2万亩。长安新区拥有珠江口东岸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都市型岸线,具有建设一个滨海高端都市城区的优良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
2007年以来,东莞市根据“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着手开展长安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期通过建设“港城结合”的滨海新区,满足东莞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长安围垦滩涂填海造地规划进行实地考察时指出,“在这个交通黄金枢纽填海造地,对东莞意义重大,填出来的这块宝地,将打造成东莞的‘尖沙咀’、东莞的‘中环’、东莞的‘曼哈顿’。”
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长安新区也是《纲要》支持实施的环珠江口地区“湾区”重点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新区具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当前,加快推进长安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东莞加快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促进东莞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战略意义十分深远。
(二)推进土地统筹,腾挪转型空间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各级政府和基层通过“以地生财”的方式,“镇镇招商,村村用地,户户出租”,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种经营灵活、手续简化的用地模式,在特定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政府的统筹力度偏轻的粗放用地模式逐渐显露出了弊端,对比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我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也是明显的。在统筹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滨海新区四大园区土地的基础上,市镇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统筹力度,腾出发展空间,承载高端产业。
1、推进土地储备。
东莞加大市镇政府统筹土地的力度,严格实行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严禁多头批地,多头供地,强化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行统一收购、统一整理、统一储备、统一规划、统一出让的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供地机制,强化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东莞还强化了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对建设用地供应的调控作用,建立由市政府统一分配,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用地指标供给机制。
与此同时,积极加强土地收购储备融资工作,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的基础上,市财政正研究出台支持镇统筹土地的保障机制。寮步等多个镇街已成立镇级土地储备中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附加值。东莞努力提高土地经营水平,突出土地收购储备重点,围绕城乡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大了重点区域、重点地块的收购储备力度,重点收回位于大市区范围、镇中心区范围、主干道路和风景名胜区等周围地段的闲置地。对于一些未发展起来的地方,市镇两级加强规划控制,促使全市土地使用与城市建设需要同步。
2、推进联合开发。
为提高土地对优质产业的承载力,东莞市积极探索“市镇联合开发,市镇村利益共享”的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各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涌现了多种有效的模式,成功实现了市镇村发展共享。
大朗模式:镇财政出资进行青苗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提供土地,联合建设湿地公园。2008年,该镇利用蔡边村和水口村交界处农保地上方高压线密集,暂时难于开发的实际情况,通过镇村联合开发的模式,建成了占地1360亩的荔香湿地公园。公园内的青苗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镇财政投资为主,公园土地由村(社区)提供,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属原有村委会。采用镇村联合开发的模式后,镇政府不需要征地,只需支付青苗补偿款,既避免了征地的繁琐手续,又降低了建设费用,实现了镇村双赢。
望牛墩模式:镇对连片土地进行统筹,并征用统筹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留给村自用。对于镇征用的三分之二的土地,按现行征地标准向村支付征地款、征地补偿、土地人头管理费等相关费用;村留用的三分之一土地可自行开发,也可交由镇统一开发。如村自行开发,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原则,自行承担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将土地交由镇统一开发,根据土地的使用性质(分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两类),村可通过三种方式获得收益:一是一次性全部转让。镇将根据土地的性质,按一定标准对村留用的三分之一用地进行收购。二是全部以地作价。村将留用的三分之一土地以类似出租形式交付给镇统一使用,镇根据土地的使用性质按一定标准每年向村计付土地收益,但不计付征地补偿款。土地使用期满后,土地上的不动产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处理,并由镇对村按土地面积计付土地款。三是部分转让、部分以地作价。按照既定标准,根据转让和以地作价的实际土地面积向村计付收益。实施联合开发后,村组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以朱平沙村为例,镇政府共统筹该村的开发建设性用地1326亩,其中镇征用884亩,村自留442亩。村把自留土地全部交由镇统一开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00多万元。
黄江模式:镇统筹村土地集中开发,镇村利益分成。以田美社区、三新社区为试点,通过行政村整合、农民公寓建设,释放出更多的土地,成片开发。镇财政筹集50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资金,由政府统一对现有20多万平方米旧工业区、旧村分批分期实施升级改造,对80多万平方米建设用地统筹集中开发,提高村级对高端产业的承载力。所得收益由镇、村按比例分红,且收益向村级倾斜,其中结汇收入镇、村按1:9分成。
寮步模式:镇村联合开发工业园区,村以土地入股,参与园区收益分红。通过建立镇村互利合作机制,与缪边、石龙坑、牛杨等6个村(社区)共同开发香市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定位于集科研开发、企业生产、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科技型园区,重点引进与本镇的优势产业光电数码产业相关的研发、营销等上下游企业。园区占地2000多亩,采用股份制分期开发模式,以“三统一享”(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共享红利)方式进行开发建设,由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并成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协调整合各村土地资源,统筹招商选资,各村则以土地入股,参与园区收益分红。
3、推进“三旧”改造
加速推进“三旧改造”,是促进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以省将东莞确定为三旧改造试点城市的为契机,东莞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经过深入调研后研究制定了《东莞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并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有效理顺了我市历史遗留用地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企业土地权属,为企业抵押融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了提升我市企业抗击风险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初步统计,我市符合“三旧改造”条件的用地约占建设用地总规模的20%—25%,总量约30万亩。按照分步改造、逐步推进的原则,未来三年可纳入改造范围的约10万亩,平均每年约3.5万亩。目前,东莞正抓紧完善“三旧改造”业务指南,对建设用地改为经营性用途、转型企业明晰土地权属、项目建设超出原用地批准红线、土地使用者拆建改造自有项目、成片拆迁优惠措施等五种类型用地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引;出台了《“三旧改造”具体拆迁改造项目方案编制技术规程》和《镇(街)“三旧改造”规划审批办法》,使“三旧”改造与城市功能塑造、产业升级转型和农民公寓建设紧密结合,完善城市功能;研究出台减免“三旧改造”涉及的有关收费项目。“三旧改造”操作细则的出台,通过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加快推动改造工作,将为东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强化转型支撑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继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被作为国家级的两大区域规划试点启动以来,又一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已出现了一体化的迫切需求,但受行政分割、区域性基础设施不平衡和协调体制不够健全,使得珠三角一体化长期未有实质性突破。《纲要》的实施,为珠三角区域实现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必将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地处香港、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中段的东莞,势必从珠三角一体化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从而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
1、积极推动深莞惠合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推进珠三角发展一体化,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整个区域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根据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指引,东莞已和深圳、惠州签订了三市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合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东莞主要从十个方面推进“深莞惠”合作:
一是发展规划方面,根据东莞在珠三角的区域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发展潜力,东莞进一步完善城市定位: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与深圳的“一区四市”和惠州的“五大基地”功能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同时,加强与深圳、惠州在接壤区生态控制和海域保护、跨界河流治理、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东江水源地生态保护的规划衔接。协调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明确把推动三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及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产业分工体系等列入研究课题。
二是产业发展方面,协调产业调整和转移政策,做好对深圳转移产业的承接吸收,积极抓好与惠州的产业转移合作,携手发展先进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区内产业布局一体化。与惠州市联合出台了《关于共同招商引资承接东莞产业转移的意见》,签订了《关于推进东莞惠州两地电子信息产业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成立了由莞惠两市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领导小组。市财政已预拨付5000万元用于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与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莞、惠三市共同签订了旅游紧密合作协议。
三是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推动三地科技合作,提出了在管理体制、数据信息、科技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业等五个方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的设想,努力提升区域基础研发、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四是交通运输方面,加强与深圳、惠州的道路衔接,配合做好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及龙平公路的规划建设,协助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快莞惠城际轨道交通、莞惠高速、博深高速的建设。与惠州市协商跨东江两座大桥建设事项,商定东平东江大桥由我市建设,龙江东江大桥由惠州市建设。与惠州市开通了2条跨界公交。与深圳市协商了茅洲河碧厦收费站的开通事项,碧厦收费站东莞方面已做好通车准备。整合全市路桥收费站设置,推进三市收费站年票互认。
五是资源保障方面,做好三市电网、气网、成品油管道规划的衔接,支持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广惠支线、深港支线及LNG接收站、珠三角成品油运输管道网络、深圳500千伏高压北通道电力走廊等项目的建设。
六是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方面,大力推进茅洲河和石马河治理,与深圳就茅洲河永久规划岸线的划定进行了协调,清淤清障应急工程由我市负责部分已完成40%。加快石马河综合整治规划编制,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干流防洪规划、岸线控制等已完成报批稿。积极协助惠州加快推进潼湖围加固达标工程建设。
七是信息网络方面,加快全市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的优化,基本明确了三市在信息化领域紧密协作的主要目标,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协商探讨统一三市电话号码区号、取消区域内长途费、漫游费等的可行性。
八是环境生态方面,推动解决跨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开展联合行动,对石马河、观澜河、潼湖流域的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我市需在石马河、茅洲河流域建设的11座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10座。
九是警务协作方面,与深圳、惠州联合签署了《深入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警务紧密协作备忘录》,举行了三市警务协作会议,推动三市公安机关以超级信息系统(SIS)为平台,实现情报信息共享。加大跨区域犯罪打击防范力度,组织开展了3次联合行动。
十是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建立与惠州的生猪产销协作关系,与惠州5家活猪储备供应基地正式签约。签订了《构建珠江口东岸地区统一市场监管体系框架协议》,加强三市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商标保护和培育、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三市企业劳动用工违法信息通报制度,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劳动保障工作紧密合作协议》。推动三市律师协会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发函征求珠三角各市对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的意见。
2、提高产业协作水平。
近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新马莲招工的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