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 和天鹅湖是哪个作曲家家一样吗

“乡巴佬”巴赫 - 简书
“乡巴佬”巴赫
从某种角度讲,上世纪是一个明星/名人的世纪:各色明星充斥并影响/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这种情状的普遍繁盛程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尽管巴赫的存在距今仅三百年时光,然而置身文明进化最迅疾的世纪,目睹各色“大师”、“巨星”、“天后”、“天王”日进斗金、风光无限并受到从赤贫村女、大中学生、打工仔、拾垃圾老太直至高官巨贾国王总统的簇拥追捧,人们已很难想象十七八世纪的艺术家与当今“艺术明星”在生存处境、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判若云泥的差距。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
以巴赫为例,而今的他已被供奉为西方音乐圣坛上屈指可数的顶级偶像,可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人在世时是如何的悖时倒运,仅止在有限地域以管风琴演奏家知名?!甚至在儿子们眼里,他也不过是一个老古董,一个很好然而已经落伍的对位作曲家而已(当时新派的是法/意音乐)。追溯生平行状,巴赫在某些酷好虐行的“艺术家”或“斗鸡”类“先锋”文人眼里肯定属于“又土又傻”的那一类:他从未飞黄腾达,从未迈出过国门,活动区域限于德国中部南北300公里,东西100余公里范围,日因严重高烧导致中风去世(此前因白内障遗传倾向及终生在烛光下抄谱已双目失明),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南墙下。此后,曾回响在图林根和萨克森的巴赫的音乐同他本人一样,几乎被完全遗忘了。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
进入十九世纪,巴赫终于引起了浪漫主义艺术家们的注意。日,门德尔松于柏林歌唱学院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乐》(150人的庞大合唱队是100年前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首演这部作品时的五倍)。据记载,演出现场气氛一派肃穆,人们虔心聆听这一庄严宏伟的大作,曲终之际,大厅里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座的听众之一、哲学家黑格尔后来写道:“巴赫是……一个坚定而博学的天才,我们只是在最近才重新认识到他的全部价值。”这次演出是复兴巴赫的重大转折点。1850年,巴赫协会在莱比锡成立,半个世纪后,煌煌46卷《巴赫全集》问世,巴氏逐渐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的巨人。
巴赫:马太受难乐
“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生前死后都遭到时代的轻视/遗忘,对此,房龙说,最好不要为此过于痛苦,因为很可能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比方把一位未知的伟人送进坟墓。有意思的是,巴赫似乎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才能和偏离既定的艺术理想,一生中始终保持着自然的高贵尊严,尽管忍无可忍之时也会对上司及市议员、校长类井底之蛙的过分干预大发脾气——“巴赫终究没有沦为乐匠。从他与雇主的龃龉,可以看到他的倨傲,这是天才与庸才之间不可避免的争执……一个真正的天才是羁绊不住的,必然要破茧飞去,外在的局限妨碍不了他心灵的自由。”
六首组曲(原为大提琴独奏)
除了对自身天才的坚信,对音乐的由衷热爱,巴赫一生勤奋工作的强大动力还来自对上帝的虔信——差不多可以说,他首先是一个虔诚的马丁·路德派教徒,其次才是音乐家(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与生活密不可分)。上帝创造了世界及完美的秩序,音乐则是对这个秩序的反映:“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除了赞颂上帝、纯洁灵魂以外没有别的。”受信仰驱使,巴赫倾一生热忱写出上千部大小作品(管风琴曲、钢琴曲、受难/弥撒曲、康塔塔构成其作品的四块基石),空前发展了路德派众赞歌体系的德国音乐,并在器乐领域将德、法、意风格糅为一体,开创了全新的风格和创作领域。说说跟巴赫的一点因缘。需要声明的是我远非什么“发烧友”,对音响器材、唱片版本之类别人津津乐道的东西全然无知。限于条件,听乐也时辍时续。所听西乐趋向两极,一是欧美流行音乐(包括美国乡村歌曲、甲壳虫、老旧摇滚——如平克·弗洛伊德、U2之类)。一是欧洲古典音乐。对后者的好恶基本任随天性,譬如不喜欢大轰大嗡的交响乐(认为其呆板夸张程式化且“唯武器论”),不太喜欢贝多芬(还有德彪西、柴可夫斯基、海顿、小约翰·斯特劳斯等)的某些作品。(与巴赫相遇前)最喜欢舒伯特,以及穆索尔斯基、部分的肖邦、莫扎特、西贝柳斯……可是一听巴赫我便立即惊觉:这大概是尘世间所能有的最好的音乐之一了。第一次购买的巴赫是中唱公司那套“伟大的精品”中的两集(包括磁带和LP),后来又增加了六七盒音带,十余张CD——对于大海般的巴赫,听这样一点作品,连起码的尝鼎一脔也谈不上。不过我想用阅读作一类比:在禁锢年代,一本来之不易的书可能会被反复阅读,读出其本有应有以至乌有之义,而在书籍泛滥成灾的今天,人的感知判别想象能力反而趋向萎靡弱化乃至丧失了——听乐大约也有共同处,多与少,浅与深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至于如何听乐并“听懂”,特别是在对专业/技术“不懂”的尴尬前提下,我认同一位爱乐者的经验之谈:“不必理会《音乐圣经》、《古典入门》之类骗人的东西,也不要被专家的高深理论和经验所吓倒。你大可不知“十二平均律”为何物,却毫不妨碍你以最深切的理解来欣赏《平均律曲集》;你也可以对拉丁文、意大利文、德文一窍不通,却并不影响你以最贴近的关怀来分享《b小调弥撒》以及宗教或世俗清唱剧和康塔塔。”这里唯一重要的是反复地/凝神敛息地聆听,唯一可以信任的是你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当然,它们因人而异,也因后天的薰染造作而异。
我理解感觉的巴赫的微妙/美妙/卓尔不群处在于它明晰、整饬、井然有序同时又宏大深邃,两者并存且完满结合者极罕见(形式谨严者大多难“大”)。“大”并非内容的无所不包(空间),尺寸的尽量抻长(时间),当然也非分贝的无限增加(音量),它跟作者精神的高度、灵魂的深度、人格的完满度直接关联。奇怪的是巴赫一再被目为“沉闷难解”——就我有限的经验,巴赫从未让人产生过枯燥无味高深莫测的感觉,即便从是否“悦耳”一类初级的感官印象衡量,巴赫也是动听、好听的——当然,“好听”与否仍因人而异。那么,巴赫的“沉闷难解”到底缘何?伯恩斯坦非常正确地指出:1.听众听惯了戏剧化的音乐(对比/二元论原则:两个主题或两种意念/情感的对立/对抗。典型如贝多芬——这也是我不喜欢他的主要原因),而巴赫不是明显的戏剧化的;2.听众听惯了以旋律与和声/曲调与伴奏为特征的音乐(即主调音乐),而巴赫是以对位法为主(对位法并无想象的那样深奥可怕,伯氏说,它无非是一些怎样使两条或更多的旋律进行得好听的规则而已)的复调音乐;3.其实并无纯粹单一的和声与对位,二者必然相互影响容纳。巴赫由此将对位法发展为卡农和赋格曲,尤其是后者——他使这种形式变得伟大,自己也因此而伟大。这一切的后面作为精神之钙与骨的不消说是他对艺术的虔敬,对基督的朴素信仰。
在《十月》《人民文学》《作家》《美文》《天涯》《书屋》等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多篇,曾获“十月”文学奖。现任教于重庆某高校。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will lead to the starting point to learn the past.& &Comprehending the latest will also start a base to catch t...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 1、 希腊音乐的曲调和节奏是怎样的? 答:古希腊音乐的曲调接近于古希腊语的音调,古希腊音乐的节奏一般是由诗词音节的自然时值决定音节有长短之分,若干音节组合成格律的基本音步(foot)常见的音步有:长短格,短长格,三短格,长短短格,短短长格,短短格,长...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 1、 希腊音乐的曲调和节奏是怎样的? 答:古希腊音乐的曲调接近于古希腊语的音调,古希腊音乐的节奏一般是由诗词音节的自然时值决定音节有长短之分,若干音节组合成格律的基本音步(foot)常见的音步有:长短格,短长格,三短格,长短短格,短短长格,短...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will lead to the starting point to learn the past.& &Comprehending the latest will also start a base to catch ...
音乐动机(motive·),一种短而清晰的依靠自身的能量发引作用的音型, 动机和旋律(-melody)区分:前者是一个短小的单元,就做一个音乐细胞或建筑模块.,而后面的旋律更长,也更动听如歌, 协奏曲(.concerto)是一件独奏乐器和(有时是对抗)整个乐队构成的音乐体裁...
#白马声慢,我自手书#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熟悉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 好久都不曾想起过你 我以为我已经把你忘了 却是你已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突然好想你 而你在哪里 是否过得还好呢 当时的我自我安慰着 认为自己会很坚强 认为没有你也会很好 其实,分手后难过不能说 其实,每次想哭都...
余尝于甲乙二友同行于郊,二友皆壮于余且幼。路与恶犬狭,犬独吠于甲而避余,无视乙。怪之,随趋犬以护甲。恶犬绕行而欲噬,凡几次而后遁。甲心悸面失色,乙则茫然。吾不知其故,戏甲无威耳。甲亦惑曰,吾向不畏犬,何以今曰恐盛?然不过数月,甲因事故殁,左右皆无佯,或曰其命薄。又十...
8月2日 农历的生日 我来到了四川甘孜稻城一家客栈做义工。来之前妈妈万般阻挠 印象中 整个四川都是地震洪灾泥石流 不想我过来,我说今年不过去做义工 以后可能永远没机会了,明年大四的暑假肯定工作了,而且那里是平原(骗妈妈的 其实是高原 海拔3750),不会有泥石流地震的,还找...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迈索尔邦地区、缅甸地区所出产的紫檀最优。其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 小叶紫檀如此的珍贵,想必大家也会知道小叶紫檀的娇贵,如果长时间的盘完小叶紫檀,其表面会变...
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从市区出发,不过四十分钟的车程,却恍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已经入夏,市区的花儿都已凋谢,这里却花开正好。放眼望去,1000多亩的园区里,上百种鲜花争奇斗艳:油菜花、虞美人、矢车菊、马鞭草、郁金香、波斯菊……让人目不暇接。就连极具浪漫色彩的薰衣草,也正努着花骨...老古董解释和意思---词语
基本解释:
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词语分开解释:
古董 : ①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
②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也作骨董。
老 : 老
lǎo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对 &
&&&版权所有 在线成新华字典 &&浙ICP备号&【周边】《老爸老妈的浪漫史》剧中的那些老古董【老爸老妈浪漫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8,950贴子:
【周边】《老爸老妈的浪漫史》剧中的那些老古董收藏
越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制作一部精良的美剧究竟有多么的花心思。看似简简单单的场景布置,却处处体现了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场景师的品位。现在慢慢贴出浪漫史的老古董们,这些古董我只了解其中的几个,汗啊。
这幅宣传画在ted家的壁炉上方挂着。这是美国1925年兴起的“纽约中央系统”运动的宣传海报,由Leslie Ragan设计。故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美国各地出现了一次广泛的城市美化运动。纽约的城市美化运动是从火车站的改造开始的。建成于年的纽约中央火车站, 既是一项成功的综合规划的城市美化代表作, 又对于世纪纽约城市的变革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中央火车站是世纪初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一一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营建的。当时城市美化的综合规划在芝加哥和华盛顿获得了成功。出现了芝加哥的“ 白城” , 著名的华盛顿· 的麦克米兰规划等城市美化的代表作。这些规划的共同特点是以非古典建筑、大规模的楼房、宽阔的街道、大片的绿色草坪、一望到底的游泳池以及许多市民活动中心为特征。在纽约, 公共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城市美化的规划, 却因资金短缺只限于局部建筑的建设。与此同时, 经济实力雄厚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 借鉴城市美化的经验, 对曼哈顿中城街进行了整体的改造和规划, 于一年建设了铁路中央总站综合体。中央站综合体完工时曼哈顿中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 包括车站、旅馆、办公大楼, 公窝以及林荫大道、公园大道等一系列建筑。年纽龘约时报称誉这个工程为“ 终点城市” , “ 它使城市各区域焕然一新” 。这次的规划成为了各大都市美化的楷模,政府也大力宣扬成功案例。
还和谐我,我都挨个词检查了。你妹啊
相信大家对这个电话亭很有印象了。所有者:ted。这是一个珍藏版模型,仿造的是1920年伦敦电话亭。旧铸铁玩具。现在已经很稀有了,非常珍贵。
发帖频率超快的才子,我情何以堪
这张宣传画也是在壁炉附近的墙上。上面是一位红发女郎,1955年出品这是一款Paglieri生产的染发剂的宣传海报,Paglieri是为数不多的意大利古老的香水公司之一,生产的产品包括香水、化妆品等。历史悠久,产品很受欢迎。据说此品牌的香水实验室建于1800年前后。
一般般啦。
这是一个叫“Gangloff”的啤酒/葡萄酒宣传广告画。艺术家未知,我查不到相关信息。如果有人知道的话请告诉我,因为我在好几部电影里都见过这幅画。
该图出品于1955年,作者:Dennis Loren。宣传画全名:Thelonius Monk at Town Hall, New York City。贴张大点的图,Thelonious Sphere Monk (1917 – 1982),美国著名的爵士乐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认为“美国音乐巨头之一”。他的表演带有即兴的风格和标准的爵士乐曲目,并创作了很多著名曲目,包括 "Epistrophy", "'Round Midnight", "Blue Monk", "Straight, No Chaser" and "Well, You Needn't"等等.而且他是迄今为止第五位登陆《时代杂志》(2010年)封面的爵士音乐家(另外四位分别是Louis Armstrong, Duke Ellington, Wynton Marsalis和Dave Brubeck) .
我知道鸟。。。才子是想趁番薯童鞋关小黑屋期间和平?变,?取吧权。哇咔咔。。。嗯。。不许打脸。。。我一直很好奇的是那个绿头佛像。感觉出现好多次了。
什么绿头佛像啊?怎么我没啥印象呢?
你咋冤枉我呢。太打击积极性了。
终于又碰到我熟悉得了。电影《Metropolis》的宣传海报,作者: Schulz-Neudamm《大都会》是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执导的科幻流派的表现主义电影。电影背景设定在德国魏玛共和国的一个稳定的时期,都会幻想了一个未来的城市 ,影片主要探索了资本主义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社会危机。这部电影由于耗资巨大,几乎让电影公司破产。索性后来时隔N年后还是上映了。
楼主不去申请当吧主太可惜了!
威廉“伯爵”贝西(1904年 - 1984)是美国爵士乐钢琴家,风琴,领队和作曲家。贝西率领他的爵士乐团风靡了近50年。在他的教导下,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开始崭露头角,包括男高音莱斯特·杨和赫歇尔·埃文斯,号手巴克·克莱顿和哈里的“糖果”爱迪生和歌手Jimmy Rushing和乔·威廉姆斯。贝西的代表作是“One O'Clock Jump" 和 "April In Paris"。
因为我没有贴发我admireenvyhate。。。哼哼哼哼哈哈哈哈(请参展上集awesome夫妇)至于那佛像,你看第一季他们去okay那集的吧台还有上一季
女之争那集lily的床头柜。
《Good Things Happen Over Coffee Metal Sign》民谣专辑封面整张专辑发行与日,表演者: Edwina Hayes专辑曲目
01 Edwina Hayes – Nobody’s Coming Around.mp3  02 Edwina Hayes – Famous Blue Raincoat.mp3  03 Edwina Hayes – Tell Me So.mp3  04 Edwina Hayes – The Speed Of The Sound Of Lonliness.mp3  05 Edwina Hayes – What Happens Now.mp3  06 Edwina Hayes – Long Highway.mp3  07 Edwina Hayes – Baught And Sold.mp3  08 Edwina Hayes – Bend In The Road.mp3  09 Edwina Hayes – Love Unknown.mp3  10 Edwina Hayes – Go Crazy.mp3  11 Edwina Hayes – I Can’t Stop Loving You.mp3【小才子】个人推荐曲目Nobody’s Coming Around,听了我就想哭)
哦了。看来我看的还是不够仔细
Space Pops
这是神马?两根冰棍穿梭在宇宙中,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广告牌子也能卖钱,于是走访了易趣,结果发现我了个去,各种兴趣爱好你真是挡也挡不住。求高人解答这幅宣传画的来历。
同一个场景,上面那幅画的右下就是本楼的主角:IRMA老式水果筐标签再来张其他水果的
楼主大牛 博学广知啊
好像很多酒吧会有此类标志。不知道放在屋子里有何作用呢?提醒大家不要喝醉吗?
巴尼会魔术,谁也挡不住!。魔术迷当然要对自己的爱好有所表示了。”Carter the Great Magician Wizard“让你一夜之间,成为泡妞高手。
《Keller and His Perplexing Cabinet Mysteries》宣传海报,又是魔术师,巴尼,你真不是盖的呦。《Thurston, Master Magician "Out of a Hat" Magic》好吧,巴尼,你家还有别的墙画吗?全是魔术相关的!!
这个东西就有意思多了,正反两面分别是不同的游戏。据说这种游戏道具最早生产年份是1940年,木头材质的。后来生产的以金属材质居多,反面是中国跳棋!正面是一种叫“Ante Up Rummy" 的扑克游戏,没玩过。
lz又发精贴了
Pates Baroni是创作1921年的意大利面面食广告宣传画。创作者是Leonetto Cappiello。
登录百度帐号&主题:那些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们(欧洲文艺片中的女神们)
&浏览:152546&& 回帖:2500 &&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红色小提琴》不是霍纳写的。他写不出那种水平。哈哈,那部作品的小提琴也是Joshua Bell拉的,所以才这样写。《长路将尽》的音乐比James Horner的好多作品好,已接近他燃情岁月的感觉。当然,从音乐欣赏的角度讲,比《红提琴》可能差了好多,那部电影的音乐后来是改成了小协了的。
《红提琴》的作曲家是John corigliano&&约翰.科里利亚诺,作品非常少(就电影配乐而言)。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永恒和一天
这是我买的第二张卡兰卓。相对于尤利西斯的凝视,更动听,稍有一丝温暧。但卡兰卓标识性的惆怅并没有因此减少。
始终觉得,任何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而古典乐爱好者更是可以从中听到更多的东西。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0:42 补充
&&卡兰卓的音乐有如山间林中的涓涓细流,“别离”(Depart)与“永恒”(Eternity)的主题旋律缓缓地追随着亚历山大的生命足迹。在钢琴、弦乐器、木管和极富地域民间色彩的手风琴上流动,宁静深邃一如夏天宁静的海,宽广生动则有如冬日冰雪覆盖的大地,曲调优美、哀婉动人,却未曾沾染一丝媚俗的煽情。“音乐在一种深具穿透力的沉静气质中慢慢起伏,没有突兀的高潮和悲喜”。沉静中同时浸透着挥之不去的忧郁,一如影片灰蓝的底色。在题为“致亡友”(To a Dead Friend)的一段音乐中,卡蓝德萝更是将单簧管悲鸣哀诉的声音特质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扑面而来。冰冷潮湿的废弃建筑内一团孤寂的火,阿族男孩守着朦胧的火光,低声为他逝去的难友祈祷,音乐和影像将时间紧紧的凝固于此时此地,巨大的悲伤笼罩一切,所有的言语都显得乏力而多余,唯有音符在说,镜头在说。
试听的是 CD中第2,3首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红色小提琴》不是霍纳写的。他写不出那种水平。开始进入艺术片的领域聊了,呵呵
强烈建议去找来听,相信听完后面这些电影配乐后你会改变你以前对电影配乐的看法的。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zjize 发表于
开始进入艺术片的领域聊了,呵呵
强烈建议去找来听,相信听完后面这些电影配乐后你会改变你以前对电影配乐的看法的。你知道我对电影配乐是什么看法?你有没有听过《红色小提琴》啊?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你知道我对电影配乐是什么看法?你有没有听过《红色小提琴》啊?那,这是你在古典乐看法中的回复:
jdai 发表于
莫里康尼只是通俗音乐作曲家。谁要认为他是伟大的古典音乐家,悉听尊便。约翰威廉斯写了那么多有名的电影音乐,总是不甘心,觉得缺点儿什么,想进古典音乐名人堂,图个正宗的名分,好比金庸和周星驰巴不得被聘为北大叫兽。于是又写小协又写歌剧,还特地搞成无调性。这些好莱坞作曲家,曲子里就是拿马勒贝多芬瓦格纳德彪西当作料,轮番加一撮。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音乐,从来不是他的亮点,而是江湖艺人跑码头挣钱的家当。所有为电影写曲子的,都是出于功利心,讨好商业媚俗大众的。纽曼和格拉斯以及康恩戈尔德最好的曲子,从来不是所谓电影配乐。尤其是这句:”所有为电影写曲子的,都是出于功利心,讨好商业媚俗大众的。“应该是你的意思吧,哈哈
当然有听过红提琴,但你有听过:
伯纳德.赫曼 Bernard Herrmann、普瑞斯纳 Zbigniew Preisner、莫希斯.贾尔 Maurice Jarre、乔治.芬顿 George Fenton、菲利普.莎德 Philippe Sarde、尼诺.罗塔 Nino Rota、乔治.德勒希 Georges Delerue、 安吉罗.贝德拉曼堤 Angelo Badalamenti、亚历克思.诺思&&Alex North、罗萨 Miklos Rozsa、基拉尔 Wojciech Kilar、路易斯.巴卡洛夫 Luis Bacalov、尼斯.歌德 Ernest Gold、迪米屈.提欧姆金 Dmitri Tiomkin,他们的代表作吗?
而他们还只是偶贴子里前50位的主要为艺术电影配乐的作曲家,在更后面的几十位里,大部分是为艺术电影配乐的(当然也包括给红提琴作曲的和格拉斯、纽曼、康古德)。如果只是听听你提到过的那几位给商业片作曲的,就给所有电影配乐下结论,也不免结论太早了些。
另外,时时刻刻的配乐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能否推荐些格拉斯更值得听的东西(他的小协就算了,偶有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19:33 编辑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3. 哭泣的绿地(哭泣的草原)
这张也是第一次听就感动了我,想哭却又哭不出来。
音乐的风格
试图对于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归类好像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我们可以很容易把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的作品从其他音乐作品中区分出来,贴上古典音乐的标签;但对于像卡兰卓这样的作曲家,也许我们只能够通过音乐的风格、使用的乐器、对于大众的迎合度这些标准,含糊地把她中后期的音乐作品归类于严肃音乐,或者,“古典音乐”。
然而用“严肃”二字,或者“现代”二字,来对卡兰卓的音乐进行归类,恐怕会吓跑一大批将听而未听的听众。事实上,至少从字面上来看,用这两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音乐实在是不太公平。当然,我也并没有打算为之开展什么“正名”或是“重分类”的运动;我只是想用她的音乐来说明一下,“严肃”音乐其实可以是优美绝伦、荡气回肠,而“现代”音乐其实也许隐含着比传统古典音乐更为古远的乐思。
在这张唱片中的某些音乐中,我们确实可以找到一些早期音乐的痕迹。
有一首标题为《拜占庭赞美诗》(“Byzantine Psalm”)的短歌,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形式的赞美诗;而这种节奏自由的单音清唱曲,正是一千多年前早期宗教音乐中的典型形式。这一首拜占庭赞美诗用古希腊语唱出,柔和温暖的女声在持续低音的伴唱下如同幽谷回音,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在这首拜占庭赞美诗中出现的持续低音,其实在卡兰卓的音乐中十分多见。比如在这张唱片的几乎所有其他乐段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持续低音,只不过不是由人声唱出,而是由乐器所演奏。卡兰卓曾经回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山村所听到的那些美妙的声音:风声,雨点在屋顶上的敲击声,潺潺的流水声,下雪时寂静的声音,还有在教堂中听到的持续的男声吟唱及其所伴随的拜占庭圣咏旋律。。。也许,那些音乐中的行云流水般的低音和声,正是那些千年前曾经回响在古代希腊上空的音乐,却经由卡兰卓的聆听和记忆的折射,穿越了时空,将我们感动。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0:50 补充
给大家试听的是CD中第2,3首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zjize 发表于
那,这是你在古典乐看法中的回复:
尤其是这句:”所有为电影写曲子的,都是出于功利心,讨好商业媚俗大众的。“应该是你的意思吧,哈哈
当然有听过红提琴,但你有听过:
伯纳德.赫曼 Bernard Herrmann、普瑞斯纳 Zbigniew Preisner、莫希斯.贾尔 Maurice Jarre、乔治.芬顿 George Fenton、菲利普.莎德 Philippe Sarde、尼诺.罗塔 Nino Rota、乔治.德勒希 Georges Delerue、 安吉罗.贝德拉曼堤 Angelo Badalamenti、亚历克思.诺思&&Alex North、罗萨 Miklos Rozsa、基拉尔 Wojciech Kilar、路易斯.巴卡洛夫 Luis Bacalov、尼斯.歌德 Ernest Gold、迪米屈.提欧姆金 Dmitri Tiomkin,他们的代表作吗?
而他们还只是偶贴子里前50位的主要为艺术电影配乐的作曲家,在更后面的几十位里,大部分是为艺术电影配乐的(当然也包括给红提琴作曲的和格拉斯、纽曼、康古德)。如果只是听听你提到过的那几位给商业片作曲的,就给所有电影配乐下结论,也不免结论太早了些。
另外,时时刻刻的配乐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能否推荐些格拉斯更值得听的东西(他的小协就算了,偶有了),谢谢!一句话,正统作曲家是不会靠电影配乐上位的。其他有空再说。如果你最近几年都不收新碟,你听的太少了。你前面大力推荐的那些音乐,哎···
泡网分: 68.093
精华: 2帖子: 7853
注册: 2003年12月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最矫情,连同音乐
泡网分: 68.093
精华: 2帖子: 7853
注册: 2003年12月
电影音乐里,听到最好的就是Un Coeur en Hiver,说它好是因为直接拿了拉威尔的奏鸣曲来用,没有专门写。这就是电影音乐的悖论。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76. 鹳鸟踟蹰
又一部让人感伤的音乐,非常喜欢卡兰卓音乐里那种清淡的美。
  故事发生在希腊边境,有人说它是一部关于世纪末的绝望的电影。它关注的是在东欧共产主义没落和苏联解体后,当代的边境、难民和变迁的问题。
  一位政治家离开议会从家里出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新闻工作者Gregory Karr正在报导停留在边境的移民和难民的情况,他在人群中碰到一个人非常像那个失踪的政治家。他还找到了一个被作为国境线的河流一分为二的小镇,看到一场超现实的婚礼,新娘和家人在河的这边,新郎和亲友在河的那边。那个人的身份一直没有确定,而那些不幸的难民以及被分割的村庄使Karr理解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绝望。
电影中有个人说,“我们越过了边境,但却仍然在这里。我们要穿越多少边界才能回到家乡?”那些政治家们真的关心吗?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10 补充
给大家听的是CD中的1,2及一首新娘圆舞曲12,卡兰卓标识性的惆怅、忧郁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配乐中个人认为展现到了极致。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11 补充
导演安哲罗普洛斯关于追寻命题的又一杰作,这次邀来数位影坛老牌明星担纲。本片探讨特殊环境里人的尊严——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开明的政客对人类的前途失去信心,不仅放弃他的政治生涯,甚至丢掉自己做人的特征?影片承袭了安哲罗普洛斯导演一向的长镜头取景,多处地方均呈现一种沉默无生气的意象,整个画面透露一股神秘的空冷气息,片末的无声婚礼更让人回味无穷。当然一般观众还要有足够耐心和丰富的艺术沉淀才能读懂其中蕴涵的许多哲学意义和相关的政治含义。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一句话,正统作曲家是不会靠电影配乐上位的。其他有空再说。如果你最近几年都不收新碟,你听的太少了。你前面大力推荐的那些音乐,哎···理解你的想法,因为电影配乐不能像作曲那么随心所欲吧。
不是不想收,没这个条件了。但以此就说我听得少这有点那个吧。我在电影原声贴中推荐电影音乐,很正常啊。如果要谈古典,到古典的贴子中谈不更好。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zjize 发表于
理解你的想法,因为电影配乐不能像作曲那么随心所欲吧。
不是不想收,没这个条件了。但以此就说我听得少这有点那个吧。我在电影原声贴中推荐电影音乐,很正常啊。如果要谈古典,到古典的贴子中谈不更好。电影音乐很讲时效的。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现在还有谁写星球大战和超人式的音乐,就是老土,要被人笑的。再说电影导演和制作人也不同意啊。人家明明不是按星球大战和超人风格拍片子。所以现在还把星球大战超人当经典推介,实在未免out。再过五十年也许还差不多,那时大家会崇拜你们博学,连老古董都知道。其实我理解你们的心态。都是看星球大战美国往事启蒙长大的,当年奉为至宝,然后就停在那儿不动了。现在人到中年,跟不上趟了,就开始怀旧当九斤老太,叹息一代不如一代。你干脆承认审美落伍信息闭塞吧。换个怀旧定位缅怀青春,别想着提携青年指导消费。
在跟潮流方面,我似乎比你先进稍许。有空会贴几张新碟上来让土豪开开眼界。···你推荐的有些作曲家,例如尼诺罗塔,即便按商业作曲家来看,也早就过时了。其他的名字我很多确实不了解。连我都不了解的,可见其成就确实一般。哈哈。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电影音乐很讲时效的。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现在还有谁写星球大战和超人式的音乐,就是老土,要被人笑的。再说电影导演和制作人也不同意啊。人家明明不是按星球大战和超人风格拍片子。所以现在还把星球大战超人当经典推介,实在未免out。再过五十年也许还差不多,那时大家会崇拜你们博学,连老古董都知道。其实我理解你们的心态。都是看星球大战美国往事启蒙长大的,当年奉为至宝,然后就停在那儿不动了。现在人到中年,跟不上趟了,就开始怀旧当九斤老太,叹息一代不如一代。你干脆承认审美落伍信息闭塞吧。换个怀旧定位缅怀青春,别想着提携青年指导消费。
在跟潮流方面,我似乎比你先进稍许。有空会贴几张新碟上来让土豪开开眼界。···你推荐的有些作曲家,例如尼诺罗塔,即便按商业作曲家来看,也早就过时了。其他的名字我很多确实不了解。连我都不了解的,可见其成就确实一般。哈哈。再次笑了,原来你是指这个,欢迎贴新碟上来让本长老开眼界。第一次被人指着说老了,也笑,估计咱们应该差不多年龄吧。才几年没有收碟就被称为老,应该还差得远,嘿嘿
不过,不太同意你的观点,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跟时髦不相干,近期的又不一定是好的,为什么不能推荐经典的东西呢,想不通。就像你喜欢过去的老录音古典乐一样,为什么在这个上你又反过来了呢?
会有些较新的,在后面呢。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在跟潮流方面,我似乎比你先进稍许。有空会贴几张新碟上来让土豪开开眼界。···你推荐的有些作曲家,例如尼诺罗塔,即便按商业作曲家来看,也早就过时了。其他的名字我很多确实不了解。连我都不了解的,可见其成就确实一般。哈哈。不了解很正常,你了解的,多数是商业片的配乐家,艺术片的很少,老一辈的更少,嘿嘿
在古典音乐欣赏上你水平确实很高,但原声嘛,反过来啰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5. 雾中风景
惨得很,这张片片当时没有拿,但音乐确实很迷人。现在也没有心情再买很多碟听了。电影收到了,没看完。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23 补充
  当卡兰德罗成了安哲罗普洛斯的声带,你是否只看见雾中的风景,看着狭隘的城市丧失了生活的景深.雾像一只猫,举足不定、一切不再沸腾,晦黯的尘世因为雾的颗粒而优美.电影中的旋律总是近在咫尺,而又难以琢磨,如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一样,当你将它朗诵出来,说到底.我们该感谢什么? 为了心中的图画与激情......
请大家试听的是CD第1首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Zbigniew Preisner 普瑞斯纳
(转) 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日出生于波兰的Bielsko-Biaka,普瑞斯纳毕业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大学,主修历史与哲学,尤专注研读欧洲近代历史。普瑞斯纳未读过任何音乐学院,或跟随任何音乐家学习音乐,他的音乐钻研都是自学而成,年轻时不断购买唱片来聆听别人的音乐以取得灵感,并逐步开始作曲。
  普瑞斯纳是一位学习能力相当强的人,他认为“每件事都可能被学习”。中学时代玩摇滚乐并在小酒馆驻唱,大学时代则决定要当作曲家,因此开始看着交响曲的总谱分析乐曲,并从室内乐创作开始着手。
从《烈火情人》的暗潮汹涌、《爱丽莎的情人》的丰富多元、《十诫》的隐喻警世、《双面维若妮卡》的神秘精准、《秘密花园》的异国情调、《当男人爱上女人》的浪漫深情、《红白蓝三部曲》的高度艺术性、《去年九月》的矛盾冲突、到《亚伯丁》的心灵释放,普瑞斯纳有别于好莱坞电影配乐家的「唯物」手法,以「唯心真诚」掳获爱乐者的耳朵,彰显了纯粹地欣赏电影音乐的价值.
  自言钟情于浪漫乐曲的普瑞斯纳,强调音乐的旋律是一首乐曲中最重要的元素,反对不和谐与过于人工化。他的两位老师是音乐家帕格尼尼和西贝柳斯。
  普瑞斯纳曾和众多导演合作过,包括路易·马勒的《爱情重伤》,路易·曼多奇的《当男人爱上女人》和查尔斯·史瑞奇的《看得到的童话》等。
  他最重要的搭档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两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识,自此一拍即合,除了是合作无间的伙伴外,更是谈得来的知交。《双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蓝白红三部曲”以及电视剧集《十诫》都是他们的二人合作的得意之作,分别取得欧美电影或影评人组织的不同奖项,成绩斐然。
他的第一部电影配乐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导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从此,普瑞斯纳与电影配乐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与波兰大导演奇士劳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让普瑞斯纳一跃而成国际知名配乐大师。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罗德琴科 发表于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最矫情,连同音乐没有怎么看过多少安哲的电影,但不认同其音乐矫情的说法。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1. 两生花(又名:维罗尼卡的双面生命)
说实话,艺术片却是让我又爱又恨,闷得很,大部分看不到结束。不过,两生花可能是我仔细看完而且还是比较喜欢的电影之一。里面的画面很美,而且音乐也很美。
  原声音乐“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女高音咏叹调。正是Weronika在Kroków演出交响诗时所唱。
  歌词来自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 “天堂篇”中的“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
  O voi che siete in piccioletta barca
  desiderosi d'ascoltar,sguiti
  Non vi mettete in pelago,che forse
  perdento me,rimarreste smarriti.
  L'acque ch'io prendo
  Minerva spira e conducemi Appollo
  e nove Muse mi dimostran I'Orse
  哦,你们坐着小木船
  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
  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
  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
  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
  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
  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
  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
  (歌词及翻译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影片中,Weronika用尽生命力量演唱这首歌曲。在女中音和合唱队的铺垫下,她天籁般的歌声引领人们蜿蜒而上,渐近天堂。然而正是那些高耸入云的音符使她心力衰竭,猝死在舞台上。这首哀歌也在2:50秒处嘎然而止。当我们再次听到它,已是Véronique在巴黎观看那出芭蕾舞者木偶戏,对失去的另外一个自己若有所感,内心极度哀伤的时刻。
  电影中Véronique上音乐课时,提到这一旋律为一位200年前的荷兰作曲家所作。实际上这位虚构出来的 Van den Budenmayer就是波兰作曲家Zbigniew Preisner。这是该片导演克日什托夫·奇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与老朋友Preisner之间的一个默契。在奇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象世界中这位Budenmayer就是Preisner的化身。电影里的角色常会提到这位作曲家。演唱他的歌曲,购买他的唱片或演奏他的作品。除了《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之外,他的名字还在电视电影《十诫之九:婚姻之匙》(Decalog 9hou shalt not covet thy neighbor's wife)以及《蓝》(Bleu)中出现。两位艺术家是生死之交。曾被评论为“永世知音”。
  说实话,看第一遍,两个薇罗尼卡令我云里雾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非常喜欢她唱歌的样子,她天籁般的声音,雨淋在她脸上,如逢甘怡。喜欢她走路的样子,愉快、坚定、自信。在广场上,她蓦然撞见她,如撞见镜中的自己,惊诧之中,跟着就是一个大旋转镜头,公共汽车也转了一大圈,这一幕的确如同《情书》。生生世世,哪一生,哪一世。
  《两生花》的原声,纯净 圣洁 悠远 清洌。听的时候,请像薇罗尼卡一样,仰起头,闭上眼,是不是,有阳光的飘洒,雨露的滋润,还有爱人的缠绵的抚摸和温柔的气息。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32 补充
请大家试听CD中的女声唱及影片的主题,及一个变奏CD 3,5,16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2. 蓝红白三部曲
音乐是属于古典乐爱好者喜欢的曲子,柔美而有情调,那个喜欢啊。可惜电影却只看了部,另两部都没看完就受不了了,拍得虽然美,可也很慢。。
转一篇关于导演的文章记念下这对黄金组合:
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在巴黎进行心脏手术,但他不幸地在手术台上辞世,终年五十四岁,以影像思索宿命的一代宗师也逃不出命运的安排。在波兰,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十诫》。整个世界影坛用“失色”一词来形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英年早逝。而那一年,大多数如今的电影文青们并不知道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何许人也。
1997年,看VCD正在悄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片源的稀缺和价格的高昂让这个习惯多少有点尴尬。而在此前20年的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是刚刚从类似的尴尬中顿悟过来。因为在1977年之前,基氏都在拍摄记录片,他视记录片这个媒体可以忠实地描写人世,早年的《洛兹小城》、《工厂》、《迭句》、《工人71》以及后来的《X光》和《初恋》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1977年以后,基耶斯洛夫斯基觉得“当摄影机接近人这个主体时,人就渐渐在镜头前消失了”。于是,他开始拍摄烙印自己风格的剧情片——一个属于迷离宿命和道德焦虑的影像时代真正的开始了。
1998年,VCD的货源中出现了《蓝白红》三部曲,一时间成了淘碟者口口相传的“圣物”。当年看这三部曲的人只隐约觉得电影在讲一群直觉、感性的性情中人,而最重要的事经常都发生在幕后,是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玄妙之物。“三色”系列成为了那一年小众影迷口中的一个传说,最常发生的对话就是两个影迷见面后互问到:看了没?或者争论先看哪部后看哪部,再或者扯一两句“思考生命”和“人生关怀”的泛泛感慨。
1999年,刘小枫解救了困惑中的我们,也普及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他的这本《沉重的肉身》被影迷们当作电影书来看,至于“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良苦用心则没有人去深究了。刘小枫在这本书里份量最重的两个人:米兰.昆德拉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很不幸,他们后来都成了小资们必备的标签。刘小枫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讲到《十诫》,从《被背叛的遗嘱》讲到《红白蓝》,尽管晦涩,但其间的诚恳,一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让人感叹:美好的事,为何如此短暂。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沉重的肉身》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重,而是一种叙述真诚的轻。
2000年,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台湾同学给他寄了套《十诫》的原版VCD。在当时刻录一张碟需要15块钱的情况下,我依然赴汤蹈火的干了这件后来被朋友成为造福人类的“壮举”。我只记得,后来的一年内,我的人缘特好。看《十诫》的过程是十次醍醐灌顶的洗礼,是十次内心世界的挣扎。《十诫》是八十年代末期最重要的信仰反思之作,基耶斯洛夫斯基抽离了背景,在罪恶和神明之间架构了人类精神和信仰、宗教与道德的桥梁,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时,十诫却成为逃避抉择的借口。
2001年的夏天,我徘徊于上海书城,在台湾版书籍的书架前细细翻完了那本《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感叹不已。一是因为那本书很贵,二是剥离了这个波兰人过多地形式感和“深刻哲学”后,我看到了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和他用滤光镜描画出的生活真相。这部书是他生前最完整的自叙,在他短暂的电影生涯里,他一直在思索人性的课题,唯一肯定的答案是人生的不确定性。这一年,我还看到了纪录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这是他在1995年接受副导演的一个访问,他在里面宣布退出影坛、不再拍片,那种嘎然而止的符号,一如他电影的某些收场,彷佛早有预感。他回答问题总是一针见血、不拖泥带水,透彻的人生观、外冷内热的性格在访谈中表露无遗。
2002年,随着DVD的大肆侵略,影迷队伍迅速的膨胀了起来。《蓝白红》被“洗”了一版又一版,最终换成了加长的珍藏版;《十诫》“洗”了一套又一套,最终也有了精装的套盒装;《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终于现身碟市,又迅速卖空,等待再次被“洗”的命运。很快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再是小众的秘密导师,而成了电影谈资的首块敲门砖,而那些碟都被放上了碟架,等待落上厚厚的灰尘。
2003年,《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终于在大陆出版,物有所值,买者云集。而这一年前后,随着普罗大众对网络的进一步认知,资讯开始爆炸在每一个角落,你可以轻易的获得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他电影的任何讯息,而我却不再看他的电影了,觉得一切邂逅和喜悲都是他一手操纵的,我们不过是和主角一样被时间玩弄。
2004年,DVD市场风云再起,基氏早期的作品《生命的烙印》、《影迷》、《机遇之歌》、《永无休止》都出现了。回想当年法国《解放报》访问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什么会走上电影这条路,没有人会记得说过他的回答。他说“因为我不会做别的事。”
2005年,我收获一张CD,叫做《安魂曲》,这是电影音乐家Zbigniew Preisner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死后悼念他的一张专辑。他几乎参与了所有基氏电影的音乐写作,这使得原本就相当悲凉的曲调听来分外感伤,听者皆知,这般美声再也无法和基氏的诗意影像合鸣了。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48 补充
请大家试听《红》CD中的第2首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2:57 补充
试听的是《蓝》CD中的第1,3首,里面的那首出名的合唱及影片的主题
以下内容由 zjize 于
13:03 补充
请大家试听《白》中一首轻松动的片段,CD第6首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zjize 发表于
不了解很正常,你了解的,多数是商业片的配乐家,艺术片的很少,老一辈的更少,嘿嘿
在古典音乐欣赏上你水平确实很高,但原声嘛,反过来啰你贴来贴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别人的图片。何必费劲呢。给个链接就可。有些电影你竟然没看过?电影都没看,怎么就喜欢上它配乐了?真当纯音乐听呀?还是你其实也没听过?
电影配乐本身就是纯商业行为的产物。没有电影就没有作曲委约就没有配乐问世。商业片财大气粗,请得起最好的作曲家最好的乐团。艺术片骨瘦如柴,捉襟见肘,只好请无名小辈作曲演奏。其实多数艺术片无非是供小资文青社会闲人偶尔换换口味和标榜下谈资而已,并不好看。如果好看,早就成商业片了。文艺片导演演员都眼巴巴想用文艺片做敲门砖去好莱坞挣个盆满钵满呢。谁没看过文艺片?蓝白红好看吗?i don't think so。请不起大腕的文艺片,能有什么好配乐?这是个逻辑问题。
泡网分: 14.082
帖子: 13932
注册: 2013年09月
jdai 发表于
你贴来贴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别人的图片。何必费劲呢。给个链接就可。有些电影你竟然没看过?电影都没看,怎么就喜欢上它配乐了?真当纯音乐听呀?还是你其实也没听过?
电影配乐本身就是纯商业行为的产物。没有电影就没有作曲委约就没有配乐问世。商业片财大气粗,请得起最好的作曲家最好的乐团。艺术片骨瘦如柴,捉襟见肘,只好请无名小辈作曲演奏。其实多数艺术片无非是供小资文青社会闲人偶尔换换口味和标榜下谈资而已,并不好看。如果好看,早就成商业片了。文艺片导演演员都眼巴巴想用文艺片做敲门砖去好莱坞挣个盆满钵满呢。谁没看过文艺片?蓝白红好看吗?i don't think so。请不起大腕的文艺片,能有什么好配乐?这是个逻辑问题。想在自己贴里多发点东东都得自己码不累死人啊。另外,谁说过要先看电影才能买原声的,偶的原声很多都是不看电影的,又不是不能单独当纯音乐听。
你不仅对电影配乐懂得不够,对电影也懂得不够,别凭想当然下结论,会让懂电影配乐和电影的人笑的。这样说有点直,可能你不服气,不过像你在你的贴子里不给别人解释一样,偶也不解释,只笑!
劝老兄还是把偶贴子里的电影配乐找些来听吧,电影也找些来看,能出现在偶贴子里的电影配乐,都是值得一听的,电影也是值得一看的。
对了,这是偶三年多前的贴,转而已。这几年补课也差不多了,转时还是懒得改,见谅。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好吧。说了不少,该贴图举例嚇一嚇土豪了。《纯真年代》。20年前的电影。商业片中的文艺片。我挑电影音乐的原则:1)电影好看;2)管弦乐配乐。按这个标准,独立电影和小制作文艺片统统排除在外。电影本身不介绍了。看过的自然喜欢,没看过的再推崇也无益。演奏是伦敦爱乐乐团和柏林广播乐团。小制作花不起那个价请这样的班底。所以好电影配乐,还多是商业大片。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太阳帝国》。斯皮尔伯格的名片之一。80年代电影。以二战时期上海为背景。讲一个英国小孩和家人在日军集中营的故事。作曲么,大名鼎鼎的约翰威廉斯。这个班底阵容保证了配乐质量。其中一段女声独唱采用中国的佛教音乐为素材。另一段进行曲式的童声合唱则类似马勒第三交响乐中的牛铃歌。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这也是商业片中的文艺片。取材自德国80年代最畅销小说。该书翻译成40种语言,1985年时卖了1400万本。讲18世纪时一个年轻人专门诱杀处女,试图用她们的体味来炼制香水的故事。情节够黑暗诡异还加上绝望和狂热。好莱坞的达斯汀霍夫曼也在其中演配角。还有一个是《哈利波特》中的一位,我忘了名字。导演的代表作是《罗拉快跑》。本片配乐由导演本人率领另外两位合作多年的作曲家共同完成。演奏阵容么,西蒙拉特尔率领柏林爱乐。这还不够,还加上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率领的拉脱维亚国家合唱团。这还不够,还有两位独唱女高音和一位少女歌手助阵。熟知古典音乐的人,都知道这个阵容出产的成果将何其了得。2006年的电影。由于知名度高,还成立了网站。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18:51 编辑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致命伴侣》。看封面就知道明星阵容了。作曲是近年颇知名的詹姆斯牛顿爱德华。故事场景威尼斯。所以音乐极尽华丽动听,有热那亚风格。录音绝佳。打击乐清脆有弹性,弦乐清凉如水,手风琴锦上添花。
以下内容由 jdai 于
20:07 补充
作曲家名应该译做霍华德。:gxep4: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宿主》。去年的新电影。科幻题材。颇伤感。新电影配乐我只关注大片。资金雄厚才能保证制作精良。音乐有苏格兰风味,柔肠寸断。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英国病人》。90年代的名片。商业大片中的文艺片。获奖颇多。但凡请朱丽叶比诺什领衔的,必文艺片无疑。但还有拉尔夫费恩斯。所以仍是商业片。演奏么,圣马丁学院乐团。你懂的。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赎罪》。2007年的电影。男女主角现在都是新晋明星。自己去查。二战背景的才子佳人片。情节一波三折,所以音乐也如泣如诉。其中一段男声合唱简直无与伦比。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19:10 编辑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时时刻刻》。菲利普格拉斯来了。其中自然不乏他招牌式的简约对位和古怪的分解和弦织体。能把一部女性电影配乐写得干净利落刚柔相济,让我颇印象深刻。
泡网分: 65.409
精华: 1帖子: 13433
注册: 2005年03月
《人工智能》。2001年的片子。又是斯皮尔伯格+约翰威廉斯。这二位老将彼时都已炉火纯青。男主角是当年风华正茂的裘德洛。音乐颇空灵伤感,还用了不少合成器音效来配合机器人主题。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曲家苏越出狱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