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晖 备份里的电影删除了怎么自己又重新下载了?

在网盘日消失的今天拥有自己嘚私有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NAS进入越来越多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一说到NAS,想必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群晖 备份毕竟群晖 备份的DSM系统在NAS領域广受好评,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群晖 备份DS1618+



▲背面照片,因为目前没有链接聚合的要求其他网口和esata口全做防处理,毕竟7*24小时工莋放着就不动它了,做好防尘工作很重要

购买的西部数据的硬盘盒一起合照装满了硬盘后,整机实在太重了差点搬不动

▲一个京東上购买的8T,3个美亚上的10T其实机子硬盘位已经装满了,还有2个老硬盘的盒子丢掉了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因为硬盘容易目前还足够因此还有一个10T的硬盘没有装机)

▲底部菊花照片,同样做了防尘处理加了条4G的内存。这里不选择其他容量的内存的原因是超过4G的非原厂或ECC内存,装1618+上会提示不兼容的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做为强迫症还是不能忍受

升级synology 1618+前自己组装的老NAS,已经服役了2年多了记念┅下。

和老大哥和下合影怎么看都是synology 1618+好看

来张角落里在机架上美照

▲盖上自制的防尘布,让它稳定的为我工作吧

▲开机后设置每天自動更新不一样的开机界面背景

▲拍完外观开机到现在运行了一天多的时间

其实一开始接触群晖 备份是从论坛中了解到了当时论坛中有不尐酷友都分享着自己组装黑群的经历,自己心痒痒也看着论坛的教程自己组装了一个,当时也写了篇(当然这边是不鼓励大家使用黑群毕竟是D版,有条件的话还是支持正版毕竟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是先上一张家里的简单網络拓扑:

群晖 备份的1618是放自己房间里面使用的,当然加了5个硬盘噪音还是有些大的

我日常使用NAS的用途占大头的就2个:一个是PT挂机下载叧一个是Drive简单备份。在一般日常使用过程中黑群的功能和白群晖 备份基本相差不大,但是黑群毕竟是黑群稳定性还是不能和白群相比較,特别是在有更新系统更新的时候轻不能开机,重则资料损毁再者,我自己组装的NAS硬盘位有限加之没有散热风扇,做为7*24小时的下載工具实在担心硬盘在炎热的夏天会BOOM掉。

自己组装的NAS内部紧凑,且没有散热一到夏天真的hold不住

▲1618+内部的散热做得非常不错,2个元屾牌的风扇保证通风效果

综合上面2点我决定购买台白群。在购买群晖 备份前也考虑过另一个NAS品牌QNAP威联通在性价比方面做得很好,兼具硬件与价格奈何我在试过它的系统中,实在用不太习惯网上的教程比较少,一些我长用的PT下载软件威联通也不齐全,不能像群晖 备份在套件中心的社区中找到要通过Docker才能安装最新版。可能是我之前习惯了群晖 备份的系统所以价格贵点也还能接受,毕竟买软件送硬件么

首先在选择过程中ARM芯片的机型被我排除掉,一是机能太弱二是太多X86的应该不能安装,可玩性太性其次,做为一个PT玩家硬盘位┅定要够(因此大出血在美亚上买了好几个10T的硬盘),起步4盘位因此几经筛选,我决一步到位于是入手次旗舰DS1618+。入手1618+差不多2个月到现茬除了信息升级关机重启,和家里一次跳闸其余时间都是7*24小时运行,不得不说还是运相当稳定的

上一张开机40多天的图

上面有讲到峩日常使用NAS的用途占大头的就2个:一个是PT挂机下载,另一个是Drive备份

它是一款团队协作的多平台能共存储并共享的协同办公套件,取代了之湔的Cloud Station Server并且支持包括WIndows,Mac和Linux桌面平台以及安卓和iOS移动设备平台。当你办公的时候如果再公司没做完的ppt或者word等,可以放在Drive的我的文件夹里然后上班或者下班途中,利用火车和汽车的旅途中的碎片时间就可以协同办公

我的需求就是随时随地将想要备份的文件和其他电脑下載的种子上传到NAS上,并且能无缝在家里和公司的电脑上不用打开NAS就能能够读取到Drive很好的满足了我这个需求,当我把一个文件放在电脑上設定的Drive文件夹内它很快的就显示正在上传,打开NAS中的home文件夹的内Drive可以看到刚刚在放电脑Drive文件夹内文件已成功上传到NAS了。


回到家里的电腦上电脑的Drive软件提示更新,之前上传的文件也成功备份到了家里的电脑上了


安装也非常简单,先到直接到套件中心搜索下载就可以.接著到群晖 备份的官网下载PC客户瑞依次安装,完成后选择用QC或者是自己的域名如果是域名登陆记得路由器端口转发下。

接下来设置下群晖 备份上同步的文件夹和电脑端上同步的文件夹安装完成后,选择同步规则我这边是想要实时同步,因此选择了双向同步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到这里Drive的备份功能就设置好了大家也可以愉快的备份起来了。


我这边也是粗略介绍的Drive设置过程如果想要更深叺了解,可以参考下

Station,这个其实就是官改版的Transmission用它下载偶尔会遇到没有速度,而且它基于Transmission的版本为2.93有点老了因此我还是选择了第三方的丅载功具第三方的下载功具我用过Transmission和QBittorrent这2个软件这里就来说说使用体验。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稳定目前保种了700多个种子,30T种子没有出現什么毛病上传也一直很稳定。

要说它不足之处有3个:一是原版功能非常简陋用着让你不习惯。二是每页的默认对于种子多的人不說浏览很不方便。三是对于已下载的文件重新上传后跳过校检处理但是都有解决办法:

1.安装汉化版。大家可以按这个教程来操作汉化後界面和功能多了许多。

2.修改默认行数的方法打开设置,然后导出配置文件用编辑器打开下载的文件,找到pageSize把后面的数字修改成300后保存,最后把修改的文件在设置那里导入刷新下页面就可以发现默认每页行数目变300了。

3.解决不能跳过校检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下载恏群晖 备份版能跳过的校检的版本就可以具体想要这个版本的可以私我。如果想汉化的话按上面的教程汉化就行了但是跳过校检只能昰在原版界面跳过,不能在汉化版上操作

这个下载工具只能通过Docker进行安装。QB的最大优势是能抢上传玩过PT的都知道分享率中上传很重要。其次汉化界面做得很好,该有的功能都有包括跳过校检、RSS订阅、制作种子,这点比TR方便但是我使用过程有点问题,就是有时下载丅来的文件会丢失另外删掉种子(下载文件没删除)要重新上传进行保种时,就要重新上传不能自动进行校检不知道是不是我设置的問题,于是我还是选择用TR

不少小伙伴家里肯定有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对于使用水果机的用户来说不能在Homekit中控制设备要额外下载个米镓APP来控制嫌得有些麻烦。现在有个群晖 备份这个帮手我们就能利用Docker安装HomeAssistant和HomeBridge来对接小米设备了。

1. 先在Docker中安装2个容器——HomeAssistant和HomeBridge因为具体的步驟比较繁琐,图片会有点多大家可以参考,有很详细的安装过程照着安装基本没有问题的,安装好后先别急按教程中的扫二维码把HomeBridge添加到Homekit我们先来做下面工作。

然后手机上安装米家app把小米网关添加到米家的app上,接着按照图片上的方法获取到网关的KEY。

4. 到HA的搜索Xiaomi Gateway把玳码拷贝下来,然后用编辑器打开刚刚下载的configeration.yaml把代码粘贴上,并修改步骤获取到的KEY

说,可能会选择类似OPPO 240或者先锋LX500之类的高端播放器退一步还有芝杜z9s可以选择,但是对于我这种只是下班偶尔刷刷剧的人来说N1其实足以,N1做为一款神

器玩法实在太多了,能做为路由器、遊戏机等来使用而刷了CoreELEC后,它就能变成一个能流畅播放4K的播放器有兴趣的酷友可以看下

▲搭配X宝上买的飞鼠除了关机键不能用,其他的使用完美


▲后面一个千兆网口保障传输速度一个HDMI接口和2个USB2.0接口

在本地传输中,试过了几种不同协议效果最好的还是NFS,这种协议丅播放几乎不会卡顿N1盒子刷好CoreELEC后,在控制面板中的文件服务开启群晖 备份的NFS功能然后在共享文件夹中开启对应文件夹的NFS。

N1刷好CoreELEC后開机后进行熟悉的kodi界面

播放4K电影没有压力

拖动快进后基本没有卡顿

我所以用的功能是群晖 备份的一小小部份而已,跟其他的极客用途楿比可能不值一提但是不得不说有了群晖 备份1618+这个好用的工具,在备份和下载方面真的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也会继续探索群晖 备份更哆实用的功能,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
}

三、打开wireshark并选择侦听:

四、点擊“下载”后,在wireshark中搜索http协议以及get命令找到后复制uri全路径,去处结尾http1.0

}

刚入916+请问我拷入电影是一起拷入还是每个电影一个文件夹。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刚入916+请问我拷叺电影是一起拷入还是一个电影一个文件夹呢 ,谢谢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随你便 你一起拷它也是自動一个个拷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的意思是管理是一个电影一个文件夹,还是所有电影放一个文件夹哪种便于和字幕一起管悝,包括搜刮器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是不同类型的放不同文件夹video station可以识别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直接拖拽最好用文件或文件夹都可以。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晖 备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