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的大生产最新香烟烟盒值多少钱

过年必备神器之香烟!扒一扒那些年南京人抽过的牌子_南京生活研究小组_传送门
过年必备神器之香烟!扒一扒那些年南京人抽过的牌子
友情提示:吸烟有害健康每到过年,烟民们就会拿出好烟,亲朋好友发一根,在烟草的气味中享受春节的快乐。回顾南京的历史,香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今天来扒一扒南京人那些年抽过的烟。先来看看南京以及江苏省内的老朋友们:南京香烟最早诞生于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光明兄弟烟厂。抗战胜利后,民国首都迁回南京,“光明兄弟烟厂”就推出了一种“南京”牌香烟,该烟为20支横软包装,白色底色,主图为淡赭色钢笔素描的中山陵,副图是建筑物上飘扬着旗帜;配以金边红线条,此标算得上是南京老烟标中的珍品了,也是第一代的“南京”牌烟标。解放后,虽然“光明兄弟烟厂”仍在经营,但好像没有再生产“南京”牌,“光明兄弟烟厂”并入了南京卷烟厂前身“南京勤丰烟厂”。勤丰烟厂于1956年前后推出了新版“南京”牌香烟,红底色,饰以黄色线条的如意云纹和平鸽,这是第二代“南京”。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京卷烟厂在第二代“南京”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三代“南京”香烟。整体设计不变,纹饰全部变化,主图黄色线条纹为南京长江大桥,副图是建设场景,边饰改为了文革中有代表性的向日葵纹。厂名是“国营南京卷烟厂”。第三代“南京”的设计迄今仍在生产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卷烟厂曾推出了另一种设计的“南京”,白底色,图案为红黄色块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和新火车站,但此烟销售时间极短,估计是试制产品。应该算是第四代了。进入九十年代,香烟包装向高档化发展,南京卷烟厂也适时推出了第五代“南京”牌香烟,第五代“南京”为硬盒,整体设计比较简洁,主要图案为南京市的市徽“辟邪、城门、龙凤”,按不同档次底色不同,有的配有暗云纹,大致有绿、金、紫红、红等几种,其中紫红和红两种是高级品,销量非常好。现在“南京”牌系列烟标有十多种,加上细小差别约有三十多种之多。ps:除了南京牌香烟,南京卷烟厂以前生产过很多其他品牌,其中有的也在南京流行过,有的则昙花一现,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生产地: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吧,小时候不知道抽烟有啥好的,但是在各种国营商店内看到这种包装箱雪糕一样的烟,也常听到大人问售货员阿姨“来一包雪峰”。口感:那时候雪峰香烟在南京卖0.35元/盒,味道有点凉凉的。生产地:徐州1993年,徐州卷烟厂专门设计了《东渡》牌卷烟,以纪念鉴真东渡成功一千二百四十年,是当年江苏的四大名烟之,也是江苏最早的FB烟,早已停产,从上市时的几十块到退市时的十几块。现在这个烟好像只有张家港卖。口感:抽过的烟中最值的回忆的,感觉细细的,和苏烟有的一比。口感很硬,抽这烟所享受到的烟草满足感可是很强烈的。生产地:淮阴看到这烟就想到了上学的那会,那时候同学们都抽这个,而且那时候卖价是4.5元。或许是那时候没啥选择吧,这个烟一直抽了很久直到大学毕业。现在被重新包装成了南京红一品,零售价变成了6元,产量不高,在江苏5元档次烟里面绝对是畅销级神烟!口感:尾味比较苦。另外有人说用医用纸胶条把激光孔封住后再吸,感觉会醇厚很多?产地:淮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装逼利器,其实这个烟主要还是因为包装洋气,后来罗曼蒂克好像还在美国注册了,不过九十年代末就不见了。口感:这烟劲大,烟气厚重,在苏南不流行还是苏北多一点。另外这烟老版的是好烟,就是有点酸。生产地:徐州九十年代的好东西~你只看到了我的廉价,没有看到我的精华。你有你的中华,我有我的紫树。你嘲笑我八块五一盒不局面,我可怜你总是虚荣的不懂香烟。你可以轻视紫树,我们证明男人的味道。吸紫树注定是一条不归路,路上少不了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不值钱,也要抽的漂亮。 我是徐州小青年,我为紫树代言。口感:这烟劲大,烟气厚重,在苏南不流行还是苏北多一点。另外这烟老版的是好烟,就是有点酸。接下来是外省和国外的朋友~生产地:上海这个香烟只是在儿时看见父辈们抽过,是抗战时期诞生的老牌子了,所以七几年时感觉抽这个烟的人都挺厉害。还记得烟上面的商标仔细看能看到兰云二三个字。 口感:味道比牡丹更接近中华,性价比很高。唯一一点不足,抽多了手发黄的厉害。生产地:美国100年国外的老品牌了,和万宝路什么的一样,劲大的一比(但没万宝路的臭脚丫味),是很多南方人抽过最难抽的烟,没有之一。那时候轮档次,一个是熊猫雪茄,一个就是骆驼,因为前面一个是铁盒包装,后面这个异域风情。口感:国外的香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当年大力丸还在上小学,好奇爷爷天天抽的那个带骆驼的香烟悄悄吸了一口,整个人昏天黑地~直接甩马桶里。生产地:上海劳动牌的前身是老刀牌,是舶来品。后来国内烟草业开始对旧烟标实行整顿改版,“老刀牌”从此改版为“劳动牌”,到70年代时这个牌子基本和大前门一个概念,都是有名的老牌。口感:年代久远的老物,应该没几个人知道什么味道了。生产地:上海在70年代开始接触牡丹,是80年代抽的最多的烟,87年上大学也抽过一些,这些年也不时买些回味一下。典型的上海烟,70年代那时得凭户卷来买,小时候玩烟壳纸叠成三角形最喜欢的就是它了。口感: 老牡丹是个传说,听老烟枪领导说这烟以前好抽,烟味浓郁,劲头不大,抽着舒适,但焦油含量高,经常流油。2012年左右上海制烟厂就停止了牡丹香烟的对外销售。生产地:沈阳1948年11月,沈阳就开始生产“生产”牌香烟,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牌卷烟配方改进,商标底色由原来的白色改为黄色。过了一段时间,又将黄色改为蓝色。香烟名称也由“生产”改为“新生产”,之后将“新生产”改名为“大生产”,包装色也改成了红色。口感:估计也是时间太老的缘故,口感未知。生产地:北京70年代一般人抽不到大前门,只能找军队大院儿,或者在省镇府的亲戚要点。小时候只是天天看电视剧,看里面的明星抽的基本都大前门。后来,到了八几年时大前门已经成了大街货。PS:2016年是“大前门”的100周年口感:大前门有个别名:“小中华”自己体会吧。生产地:云南这款烟绝对是童年时的回忆阿,上学的时候香烟都是可以散支卖的,那时候一元钱可以买5根,现在这款烟已经很少在超市看见了,经典一代的产品,和红塔山,阿诗玛,红南京都是南京这边九十年代的主流烟。口感:除了一股梅子味外,烟草味挺浓的,比起其他乱换香精的好得多。反正现在就是没钱的话抽大前门或者红梅。生产地:云南上次去云南玩的时候在昆明一酒店附近小超市看到有卖,应该是仿的,这烟早就停产了,当年买的时候其实是看包装漂亮,其实不对口,但还是忍不住买一包尝尝。口感:烟味很厚重,刺鼻、辛辣。生产地:武汉非常神秘的香烟,曾经一毛、一毛五都卖过,现在这牌子还在,97年以前差不多2块钱一包,现在炒到了120一包,有新闻说一条能买到一万八。 口感:网上有人曾打包票说口感绝对比40的黄鹤楼和50的中华好抽。生产地:杭州唉,这烟性价比杠杠的,一次不敢连抽3根,会醉烟的。所以一包烟3天。像红南京,小苏烟,大苏烟,黄鹤楼,连着抽几根身体没一点不适应,所以一般一天一包。口感:北方人说淡,南方人说狠,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梅子香味。梅子味不该是红梅么?生产地:上海70年代左右凤凰还没有滤嘴,算是低档烟。到了80年代就算高档烟了,记得每盒是一元,口感:凤凰烟是外香型香烟,所以闻着很香,一位当时每月工资38.5元的二级工表示,80年代中期,只有在改善生活时才买一包,点起来十几步就能闻着那种熟悉的烟香,是非常典型的外香型。生产地:上海九十年代左右上海及周边部分地区抽的最多的一款大众烟,结婚时都发这个。此烟抽起来极富江南特色口味,烟味相比较淡,口感气味上有比较重的青草淡香味,同时有含有淡淡的梅酸味,以烟草本香为主,就如同江南的糯米软糕,青团一样。口感:此烟抽起来极富江南特色口味,烟味相比较淡,口感气味上有比较重的青草淡香味,同时有含有淡淡的梅酸味,以烟草本香为主,就如同江南的糯米软糕,青团一样。生产地:云南这烟我再熟悉不过了,70后还有一些80上初中时很常见的烟。换句话说吧,只要有抽烟的都抽过,我们这有句话叫:经典塔山永不倒。口感:有点呛有点辣还有些头晕,抽完一根满屋子都是烟,像是杀人利器。另外就是耐烧,绝对不是迎风三口没! 生产地:上海很多人眼里的终极高端货,九几年是就天天盯着小卖铺看,里面最漂亮的就是熊猫牌香烟,还有那种绿铁盒的,怎么看都像雪茄盒子,买回来以后口感也觉得不错。口感:不想说的太俗,质感清雅飘逸卷、烟气丰润细腻。再次友情提示:吸烟有害健康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南京生活研究小组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南京生活研究小组 最新文章香烟有故事,烟盒更有故事。_百度知道
香烟有故事,烟盒更有故事。
香烟出现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伴随香烟的不断优化,烟盒的结构以及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请教烟盒的演变史以及烟盒结构的更新史,对烟盒改造的大事记。
问题很偏,不知有没有知识渊博的人能给予详细的回答,或者给一些可以查证的资料链接和书籍。...
能不能着重对烟标的设计给一些想法。或者链接和书籍,再次感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香烟盒—即香烟商标,简称:烟标。  香烟商标在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作依据,记录了历史,折射了社会生活,以丰富的民情风俗反映了文化,产生了很有价值的烟标文化。  正是烟标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仍大俗太雅,吸引子无数收藏爱好者。在民间收藏热浪的推动下,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烟标收藏的风景线。  烟标为何物?烟草制品的商标及包装物也。凡是有吸烟者的地方,都可毫不费力地收到被人不屑一顾的烟纸盒。偏偏也是,就有人喜欢这种充满情趣的东西,视若宝贝,收藏起来。可见,每一品类的藏品都有其收藏者自认为的各种价值,藏品没有高低贵贱及雅俗之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儿故起了——  烟标收藏的梦  一本著名“补白大王”郑逸梅撰的《三十年来之上海》,(注:所称“三十年来”,是指1946年前的三十年而言)记叙了老上海著名戏曲演员钱化佛的口述,其中有一篇为“香烟盒壳之集藏”。这位钱先生便是烟标收藏的先行者。可惜,在那个年代,“集藏香烟盒壳,这是鄙人的独门生意,简直找不到第二个同志”,但是“那些香烟盒壳,五光十色,非常美丽”。可见由于烟标的美丽而吸引了钱化佛为之收藏的兴趣。据说他收藏了几千种烟标,并在老上海的大新公司举办过烟标展览。  钱化佛先生收藏烟标的这种“独门生意”,自觉和不自觉的,之后却是大有人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烟标收藏的代表人物开始浮出水面。江苏无锡的华寿椿先生,率先于1964年办了一份名为《烟标目录》的刊物,使爱好者从中获得不少收藏知识和烟标信息,此刊的集友广告,把烟标集友逐渐汇聚起来。南京沈梦笔先生在“漫话烟标”的文章中介绍了当时的集标情况,他以为“烟标须一枚枚收集起来,能集到五千种已属不易,越万关尚未闻之”。但是,“偶得一枚称心满意之标,如获似宝,爱不释手之乐趣,决非局外人所能领略哉”!  但是,当时的收藏毕竟不成气候,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人们不可能再把心思放到玩收藏上。在“玩物丧志”旧思想的指斥下,烟标收藏的星火终究还是没有被点燃。然而,我国的改革开放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收藏者迎来了盛世之下的民间收藏高潮。在民间收藏事业的升腾中,开始了——  烟标收藏的兴趣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收藏黄金岁月,但是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所谓收藏都是达官贵人这些有钱人的雅事,同普通老百姓毫无千系。即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私人收藏也被祝为一种奢侈,涉足收藏者少之又少。好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人们生活安定而富裕,时逢盛世,真正让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走近收藏。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民间收藏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的古玩、字画、陶瓷乃至钱币、邮票、火花和烟标等一些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物品,都成了收藏的项目和发展的方向。一个火红的收藏年代开始形成,如今的收藏高潮,其质的变化就是民间性,参与收藏的人群在数量上的众多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民间收藏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  正是在收藏大浪的强势带动下,中国民间烟标收藏的大军也逐步形成。日,无锡曹爱葆先生首先在上海淮海公园举办了烟标艺术装璜展览,在收藏界引起了轰鸣。苏州张家伟先生同国外交流联系,收藏了大量外国烟标,他还编写了《世界烟标集翠》等书藉。各地的烟标爱好者闻风而动,开始交流交换烟标,互通有无,组织联宜活动等等,热闹非凡的烟标收藏活动拉开了序幕。  基于江南一带的烟标收藏基础,令收藏活动十分健康地展开。据有关资料载,南京的集标活动盛况空前,门庭若市,多时达数百之众。为顺应收藏潮流,中国烟标收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收藏组织——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成立,时间定格在一九八五年元月,成为烟标收藏界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之后,大江南北有了众多的烟标收藏团体,从此有规模的收藏活动开始了。这些组织举办烟标艺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讨论,进行市场调剂拍卖,将有声有色的烟标收藏推向了整个社会,中国民间收藏烟标的梦榻真正实现了。为了进一步实践收藏,让我们去领略如何开展——  烟标收藏的活动  早于1985年之前,烟标收藏者势单力薄,在社会上的影响面甚小。有了收藏组织,形成了一股骨干力量,他们为烟标收藏摇旗呐喊,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二十年来,烟标收藏的文化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认识和接受,这归功于收臧组织的力量和指导作用,各地的收藏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以不同形式进行收藏讲座;以刊物指导收藏活动:以展览展示收藏成果,以调剂促进收藏交流;以评比促进收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出现了300种之多的民间烟标刊物;收藏者在各地报刊书籍上发表烟标文章3000篇:出版烟标专题近30部;举办全国民间烟标文化交流节9届;参与全国性的烟标博览会、交流会、精品展等近10次;举办不同形式的个人烟标展200余次……还有更多的收藏者接受媒体采访不计其数,更有收藏中的佼佼者走进了电视画面和电台的直播间,面向观众,听众演讲烟标收藏的知识和趣闻。较有影响力的《东北烟标》民刊,在2001年还评选了烟标收藏界历史上的“百强收藏家”、“百佳集友”和“二十佳烟刊”。第七届烟标文化节在无锡举行,除举办首届全国专题烟标收藏展览外,还进行了烟标文化学术论文研讨会,并授于一定数量的烟标收藏家光荣称号。  1997年5月,第一届中国烟标文化节由扬州烟标收藏协会成功举办。文化节的倡始人为江苏的王安珠先生及各地烟标协会的收藏元老,他们为促进烟标收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每年一次的烟标节已分别在太原、哈尔滨、天津、宁波、无锡、北京和武汉等地举办了九届,昆明获得了第十届的举办权。烟标文化节通过收藏者面对面的交流,缩短了距离,促进了情意,增加了藏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烟标收藏者纷纷反映,烟标的节日吸引人,烟标的世界很精彩。  2001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烟标、火花精品展,烟标界精稀藏品凸现了独特的魅力。早期烟标经历了悠久年代的跨越,经典品牌显示了珍贵的历史价值;初期烟标具有明显的历史写实特点和艺术的民族特色;“简装”和“语录”专题烟标独具特色,前者曾在新中国烟草史上作为代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国人民勤俭建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后者则具有史料研究价值;旅游观光套标可见风光独秀的名胜;博学有东北地区的初期专集,一展“白山黑水”的瑰丽风景……。  在这些年的大型烟标活动中,烟标拍卖成为重头戏,从而引发了烟标投资的热潮。参与拍卖的标品大多为早中期的精品,由于时间的流逝,这些烟标存世量较少,已难以寻觅,往往成为竞拍的中J山。随着收藏活动的深入,拍卖市场则体现出烟标的经济价值,今年来,拍卖交易额十分可观。  由中国烟草学会等组织举办的烟标博览会,更吸引了民间收藏者的参与,通过展示烟标收藏成果,进行学术研讨,更多的民间收藏者站到了更高层次的领奖台上。  烟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收藏活动,烟标展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角。其中最为可喜的是,不少收藏者从单纯的收藏转化为更高地境界,他们热衷于——  烟标收藏的研究  收藏烟标是一种乐趣,但是收与藏毕竟留停在收藏保存和孤芳自赏的阶段。经过长期收藏,一部分爱好者对烟标的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史料性等特征有了认识,在鉴赏研究中将烟标收藏实践上开到一个新高度。  烟标收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始终成为民间收藏永不衰败的生命力。研究烟标,既可以了解烟草工业的发展史,又可以探索民族文化在烟标中的体现。收藏者在对烟标的整理分类过程中,编写了目录,研究了版式的演变以及烟标的起源、变迁、特点等,还创造了一批收藏专用名词。收藏者编著的烟标、鉴赏指南、文化图鉴、图谱等图书和一大批收藏文章见诸报端,为丰富烟标史料和扩大收藏鉴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收藏实践中,烟标收藏界出现了一批学者型的收藏家,他们著书立说,呼吁建立与发展“烟标收藏学”,为收藏的基础与理论提供重要的依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由收藏者策划并提供烟标原件的大型图书《中国早期烟标集》始,《中国烟标文化图鉴》、《中外烟标套标集翠》、《烟标收藏与鉴赏》等一批专著先后问世,江苏扬州烟标收藏协会和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整理编集了《听装纸质烟标图录》和《语录烟标集》,由收藏者参与编集的烟草企业烟标图集有《江苏烟标史册》、《上海烟标集》、《哈尔滨百年烟标荟翠》等。这些专著的产生,可以认定为是收藏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收藏者对烟标文化作出的积极贡献。  很多收藏者积极收集史料,对烟标的研究多有独列之处。如《烟标收藏入门》、《中国卷烟商标目录》、《烟标简明收藏手册》等,都是指导烟标收藏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受到欢迎。还有一本《烟标收藏大全》,网罗了名词图解、论文选登、烟标目录、烟厂概况、收藏事记等等,详详大观,不失为烟标收藏集大成的专用图书,令人感叹。  烟标的分类与市场价格的确定  一、烟标的发展  烟标是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烟标和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品。  最早的烟标是舶来品,而PINHEAD(品海)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舶来品之一。舶来品烟标设计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船,如约翰公司的“快船”牌、大英公司的“帆船”牌和“沙船”牌、花旗公司的“快速舰”牌等。  随着香烟的进入,华商烟标逐渐兴起,同时受到了国民的喜爱,民族色彩、爱国主义、民族文化始终是华商烟标表现的主题。如北洋烟草公司的“龙珠”牌。上海三星烟公司生产的“三星”牌,正版为福禄寿三个人物造型,副版用福禄寿三个篆字作装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白鹤”、“喜鹊”、“长城”等都备受人们喜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完成对旧标改造的同时还推出了很多新的烟标,比如“中华”、“飞马”、“解放”、“民主”、“幸福”等,同时还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比如印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还引进了很多外国香烟,如555、KENT、Marlboro等。  二、烟标的分类  除了按照形状区分,在收藏界又分为老烟标(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和新中国烟标(建国后生产的烟标),其中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之前(1950年-1963年之间)所生产的烟标又称为“早期标”。  另外还可以根据内容区分,以及一些其他标准区分。  三、烟标价格的量定  稀有度:指烟标存市量的多少,越多价格越低,这也是量定烟标价格的首要因素。中国茂生洋行(美国)生产的“铜鼓”牌、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生产的“龙球”牌、北京大象烟草公司生产的“大象”牌都已经是稀世罕见的烟标了。  年代:烟标年代的近与远要参考其他几项因素,如解放前“大前门”十支卡标参考价格在60-150元之间,50年代末“恒大”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纪念标参考价格在200-400元之间。  代表性:此烟标在家族中是否代表某一时期,或某一品类或某一国家、地区等等。但代表性只是一个考虑因素,不能作为评定价格的唯一因素。  证史性:烟标能够证明、证实某件史事或某段历史事实,可证史者价优。比如上海三兴烟草公司为纪念孙中山生产的“大中山”烟标,参考价就在元之间。  文化性:主要是指烟标在烟草文化中的作用。比如解放初期上海生产的“老刀”牌烟标上明确说明将“老刀”改为“劳动”,这就体现了烟标的文化载体作用。  这个我也不知道.网上也找不到,郁闷勒.
采纳率:22%
烟标设计,感觉国内的没有国外的好,在色彩上,随着控烟的加强,国家对烟标上加印,警示图案会有要求,在国外烟已经和普遍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香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请问广州卷烟2厂生产的双喜香烟有哪几种,最贵的多少钱?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每包价格:
双喜(硬世纪经典) 25
双喜(硬经典醇香) 12
双喜(软经典醇香) 10
双喜(硬) 8
双喜(软) 6
双喜(硬国际) 7
双喜(软国际) 6
双喜(硬01) 10
双喜(软01) 7
56-100不等!1
记得以前广州卷烟二厂生产的香烟最高档的是“金装双喜”
金色装的 1年前还要22块一包现在好久没抽了 一直都抽经典醇香和01装双喜经典醇香(软) 9.5-10
据我所知的.广州红双喜的种类分三种.软硬盒包装的普通红双喜.软盒的卖6.5元,硬盒的卖8元.还有软硬盒装的经典醇香红双喜.软:10元.硬:11元.前几年推出了纪
据我所知的.广州红双喜的种类分三种.软硬盒包装的普通红双喜.软盒的卖6.5元,硬盒的卖8元.还有软硬盒装的经典醇香红双喜.软:10元.硬:11元.前几年推出了纪
玻璃钢管件, 玻璃钢法兰 ,三通管件及各种异形管件,价格?20; 玻璃钢管件, 优质耐用玻璃钢管件 ,价格?58; 玻璃钢管件, 150 、200玻璃钢电缆保护
公司网站有介绍吧
百顺红双喜(红色)10元经典醇香红双喜(红色)世纪经典红双喜(红色)超纯红双喜(粉色)20元罐装南洋红双喜(每罐50支)17元三种包装:16支一包20支一包50
软10元,有的地方卖9.5,一般都是10元硬经典12,有的地方卖11,一般情况都是12元..
双喜(硬珍品好日子) 小盒条形码:9 烤烟型
84mm 硬 230元/条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双喜(典藏五叶神) 小盒条形码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有没有喜欢收藏香烟盒的朋友?我收藏了很多老的烟盒,,不知道有没有价值?_百度知道
有没有喜欢收藏香烟盒的朋友?我收藏了很多老的烟盒,,不知道有没有价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济价值也很高 我家这边有个收藏者有2000个烟标 都是80年之前的卖了十万块钱但这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收藏意义
每个烟盒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等到老了的时候看看也是一种财富
采纳率:100%
收藏是自己喜欢
价值 不好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烟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年前的11种香烟盒子,35岁以下的人从没见过,见过的人都不年轻20年前的11种香烟盒子,35岁以下的人从没见过,见过的人都不年轻刚发现VV百家号我的一个姓刘的朋友,他从不嗜烟酒,却有着几十年的烟标收藏的爱好。走进他收藏烟标的世界,真是别有一番天地。图为广水生产的大吉祥(香烟)。(李刚)他的这种爱好缘于在他读小学时,偶尔在路边捡到一枚别人丢弃的烟盒,看见上面印有漂亮的图案,又有文字介绍,别致的烟盒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欣喜之余,他产生了收藏烟盒的兴趣。图为上海生产的大前门(香烟)。参加工作后,随着社交面的增加他更多接触各地不同烟标的机会。在路边、餐馆或其他集会场合只要发现有新奇的烟盒,他便会收集起来。用他的话说:“当一个人真正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总愿不辞劳苦去做。工作之余的闲暇下来,细细品味各色不同的烟标设计时,真是一种享受。” 图为开封生产的如意(香烟)。老刘说:“有人喜欢集邮,有人喜欢字画,而我就喜欢收集烟标。”在收集烟标的过程中,身边人看他如此爱好,遇到别致的烟标,大家就会想到收起来给他。图为另一种的开封生产的如意(香烟)。有时在商店看到没有收集到的烟盒就买下来,熟人有了新烟盒也会送给他,他自己不抽烟,有时把买到的香烟盒子留下来,把香烟送给同事,但是从别人手中接过烟盒时,在送给别人香烟时,他还不忘告诉人家要少抽烟,关照人家“吸烟有害健康”。图为南京生产的南京(香烟)。为便于烟标的收藏管理和续藏,他将现有的众多烟标区分为软式标 (软盒)、卡式标(硬盒)、铁盒标、塑盒标、异型标、进口标等多种类型,又将各类型烟标细分为名胜标、纪念标、城市标、飞禽标、走兽标、人物标、药材标等类型。图为郧阳生产的康泰(香烟)。老刘介绍说:“还有不少香烟是用地名、风景名胜以及动植物名来命名的,而这些香烟盒子里一般都有着对这些名称的解释,通过阅读这些说明介绍他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知识。不用亲历现场就会了解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还省了不少旅游的费用呢。烟标虽小,但上面的文化真不少。”图为安阳生产的红旗渠(香烟)。随着收集品种和数量的增多,他又有了新想法,他要把烟标按风景名胜、动物植物、吉祥祝福、名城都市等进行归类,到时候再拿出来向人们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图为贵州生产的梦归(香烟)。小小的烟标,无言地诉说着世事的变迁,社会的变化。香烟品牌从单一向多样化的发展,香烟种类中低危害卷烟的流行,也反映了人们思想从保守到开放、从单纯消费到注重健康的一步步变化过程。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见证。图为商丘生产的全家福(香烟)。打开一本烟标集,方寸之间这些历史痕迹展露无遗,历历在目如我们亲身经历。烟标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历史,会更加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的生活。图为台湾生产的长寿(香烟)。美国生产的摩尔香烟)。越南生产的双马(香烟)。小烟标里真的能看出大世界,只不过这些香烟都是二十年前生产的老牌子,,35岁以下的人可能从没见过,见过的人都才老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刚发现VV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随时领略身边的美景、美图、趣事、奇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生产香烟烟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