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在沙漠里一个水潭里得到一个上古神器十大神器图片碎片,后来主角利用它把家乡弄成了旅游区,还在国外有农场

旅行时如何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的照片?旅行时如何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的照片?光明网百家号旅游小Tips【旅行时如何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的照片?】为了照骗,果断收藏! via全球潮流时尚榜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来源: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没有知识水平的善良。&br&&ul&&li&为生病的人推荐各种未加验证的「偏方」。&/li&&li&把陆龟放生到水里,把毒蛇放生到公园。&/li&&/ul&&br&《法证先锋1》里,高彦博(欧阳震华饰)的妻子古泽瑶(刘锦玲饰),瘫痪且患上癌症,被好心的玉姐喂了十天的民间偏方,因此「斑蝥素」中毒导致心脏衰竭而死。&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bb5612aaaddcb582c83a90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bb5612aaaddcb582c83a90_r.jpg&&&/figure&&br&&br&【2】道德绑架,强迫对方付出或是退让。&br&&ul&&li&马云这么富有,他应该为天津爆炸事故捐上几亿!&/li&&li&不过就是撞坏他的豪车吗?他这么有钱就不应该让穷人赔钱。&/li&&li&不就吵醒你睡觉么?小孩子吵吵闹闹是天性,你这么大人还跟小孩子一般计较吗?&/li&&li&虽然这个老太太在无理取闹撒泼,但你怎么不能让着点,你家没老人么?&/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ce30abf25cd210e395e3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ce30abf25cd210e395e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1bf06f07d40adad43fed02_b.jpg& data-rawwidth=&453& data-rawheight=&1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1bf06f07d40adad43fed02_r.jpg&&&/figure&&br&&br&&br&【3】善恶不分,不去同情受害方,反而同情起了作恶方。&br&&ul&&li&周立波在节目上逼迫女孩原谅当年抛弃她的生父生母。&br&&/li&&li&白冰冰在综艺节目里谈到,在女儿白晓燕被杀害后,有人来劝她原谅绑匪陈进兴。&/li&&li&作家白小帆有一个从不做家务乱丢垃圾的室友,在白小帆忍无可忍发飙后,有人反认为白小帆对室友不宽容。&br&&/li&&/ul&&br&&br&回看视频,发现周立波多次使用「善良」这个词,真是讽刺。&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8db215fd232d23b54e6e984fe2c6420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8db215fd232d23b54e6e984fe2c6420_r.jpg&&&/figure&&br&&br&&br&【4】和稀泥式的调解方式。&br&&ul&&li&虽然你丈夫又赌博又喝酒又家暴,但好歹夫妻一场,你还是原谅他吧。&/li&&li&虽然他抢了你客户,但好歹是一个部门的同事,就算了算了吧。&/li&&/ul&&br&&br&【5】自虐式的善良:对恶人善良,甚至是对害过自己的人善良。&br&&ul&&li&新闻「初三女生扶老太被讹后不计前嫌反资助其千元」&br&&/li&&li&在韩国电影《今天》里,女主角多惠的未婚夫在雨夜里被少年开摩托车撞伤,肇事少年怕承担责任,干脆将多惠的未婚夫撞死。多惠选择原谅肇事少年,替对方写了请愿书向法官求情。但多惠后来得知,她的善良没有感化肇事少年,肇事少年在学校里再次因嫉妒杀害了同班同学。多惠因此陷入沉重的痛苦中。&/li&&/ul&&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8b387e2391ab7abc6a6c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8b387e2391ab7abc6a6ce_r.jpg&&&/figure&&br&&br&【6】无节制的帮助有时会起到反效果。&br&&ul&&li&《儒林外史》里的杜少卿对谁都慷慨,久而久之,周围人什么事都找他要钱。杜少卿最终散尽家财,一无所有。&/li&&li&百度「&b&升米恩,斗米仇&/b&」或「&b&斗米恩,担米仇&/b&」或是「&b&养仇人&/b&」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很多个反映自己一心一意帮助亲戚朋友,最后亲戚朋友却跟他反目成仇的帖子。&/li&&/ul&&br&&br&&br&【7】表达同情心,有时也不恰当。&br&&br&
对穷人、残疾人表示出强烈的同情,其实会让他们内心很不舒服。&br&&br&
王小波在《我看老三届》一文里,提到自己有一个先天残疾但很自强的老师。文中王小波提出了一个观点:
&b&对残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残疾人。&/b&&br&&br&法国电影《触不可及》里,瘫痪在床的白人富翁菲利普炒掉了多位「同情他」的看护,唯独留下了做事毫不细心的黑人德希斯,因为德希斯常常忘记他是个残疾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6c0e8ecc1d5c14f61fa6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6c0e8ecc1d5c14f61fa6d_r.jpg&&&/figure&
【1】没有知识水平的善良。 为生病的人推荐各种未加验证的「偏方」。把陆龟放生到水里,把毒蛇放生到公园。 《法证先锋1》里,高彦博(欧阳震华饰)的妻子古泽瑶(刘锦玲饰),瘫痪且患上癌症,被好心的玉姐喂了十天的民间偏方,因此「斑蝥素」中毒导致心脏…
&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cbeffb9d8bc01bc48b9e444bf4024df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cbeffb9d8bc01bc48b9e444bf4024df_r.jpg&&&/figure&【多图预警】&br&方舟子著:《&b&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b&》,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br&下面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主要章节:&br&&b&目录&/b&&br&破解世界之谜&br&水晶头骨能揭示人类的秘密吗?&br&“百慕大魔鬼三角”存在吗?&br&金字塔究竟有多少秘密?&br&谁制作了麦田怪圈?&br&“飞碟”事件追踪&br&“美军捉住外星人”的真相&br&51号地区:地球上的外星人基地?&br&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准不准?&br&“神秘现象”有多神秘?&br&消失不了的“费城实验”&br&“湖怪”是活着的恐龙?&br&骇人听闻的“人体自燃”现象&br&植物有没有感情?&br&记忆能不能移植?&br&两亿年前的“鞋印”?&br&奔赴“死亡之约”的旅鼠&br&误区、迷信与谣言&br&“阿波罗登月”是不是骗局?&br&灾难过后为何谣言流行&br&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br&中国的教科书有问题&br&血型会不会影响人生?&br&星相决定人的命运吗?&br&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br&“智商”是不可改变的吗?&br&“微波食品有害健康”吗?&br&闹剧与骗局&br&“外星人”又到中国来了&br&“人体特异功能”是真是假?&br&“耳朵认字”可信吗?&br&“隐身人”是不是真的?&br&永动机:空想与诈骗&br&该如何验证“永动机”&br&古今中外“不食”假新闻&br&“东方超人”的绝食闹剧&br&“北京人”化石值得炒作吗?&br&为达尔文声辩&br&达尔文的眼睛&br&海克尔的胚胎&br&凯特威尔的蛾子&br&始祖鸟案件&br&澄江动物群挑战进化论了吗?&br&达尔文晚年忏悔了吗?&br&神创论能否是科学&br&智能设计论:一具行走的僵尸&br&神创论老谎言数则&br&读《昆虫记》切忌买椟还珠&br&达尔文何过之有?&br&达尔文岂是“小学生”&br&“达尔文进化论遭强力挑战”?&br&什么样的“科学家”在反对进化论?&br&打扮成“生物学家”的传教士&br&认清科学与伪科学&br&“秘境追踪”要追踪什么?&br&为什么人们相信怪异的事情?&br&为什么要反对伪科普?&br&中国科学普及面临的挑战&br&从反伪科学走向反科学&br&从反科学走向反对反伪科学&br&如此反对反伪科学&br&中国需要“科学警察”&br&总论&br&科学时代的伪科学&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0da5fd8de9_b.jpg& data-rawwidth=&369&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9&&&/figure&方舟子著:《&b&神秘现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b&》,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br&下面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主要章节:&br&&b&目录&/b&&br&迷信与误区 &br&食物会相克吗? &br&别人的食物是你的毒药 &br&人能够长时间“辟谷”吗? &br&世上有没有“胎息”? &br&真的会有蛊毒吗? &br&世上真的有“点穴”功夫吗? &br&“智商”的误区 &br&血型能影响人的性格吗? &br&为什么说星相是迷信? &br&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 &br&预测假象和骗局 &br&破解世界之谜 &br&金字塔的神话和鬼话 &br&“百慕大魔鬼三角”揭秘 &br&水晶头骨能揭示人类的秘密吗? &br&谁制作了麦田怪圈? &br&“飞碟”事件追踪 &br&美军有没有捉住过外星人? &br&迷雾笼罩的51号地区 &br&消失不了的“费城实验” &br&都灵裹尸布疑案 &br&真的有“湖怪”吗? &br&神农架有“野人”吗? &br&“人体自燃”是真是假? &br&植物真的有感情吗? &br&破解“惊世大预言” &br&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吗? &br&“神秘现象”有多神秘? &br&进化与神创 &br&达尔文的眼睛&br&海克尔的胚胎&br&凯特威尔的蛾子&br&始祖鸟案件&br&澄江动物群挑战进化论了吗?&br&神创论能否是科学?&br&智能设计论:一具行走的僵尸&br&怎么看待对进化论的质疑?&br&奇怪的化石奇怪吗?&br&谣言与闹剧 &br&总论&br&————————我叫分割线————————&br&以上这些方舟子的文章都是能够在网上看到的,有兴趣的知友们可以去搜一下,下面具体介绍几篇文章:&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aeb488bcca_b.jpg& data-rawwidth=&1283& data-rawheight=&18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aeb488bcca_r.jpg&&&/figure&&b&为什么人们相信怪异的事情?&/b&&br&为什么有人会相信人是外星人的实验品?为什么有人会相信人类与恐龙甚至三叶虫共存过?为什么有人会相信“特异功能”?为什么连“哈佛大学的基因科学研究者”也会相信埃及金字塔有魔力,一只猫在里头冬眠了四千年?……一句话,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怪异的事情?&br&&br&
《为什么人们相信怪异的事情》(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 )是美国著名怀疑论者迈克·谢莫(Michael Shermer)在1997年出版的一本书的名字。谢莫的经历颇为奇特。他曾经是一名职业自行车运动员,经常参加横穿美国大陆的比赛,在那时候,他很相信“新时代宗教”的歪理,为了提高比赛成绩,尝试过种种离奇古怪的营养、疗养法,然后在十几年前,突然醒悟,变成了一位反伪科学的怀疑论者,并创建怀疑者学会和创办《怀疑者》杂志(Skeptic),该杂志在1992年春天为悼念阿西莫夫而创刊,现在已成为美国反伪科学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这本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是谢莫描述他本人与伪科学打交道的经历,比如他在参加横穿美国大陆的自行车比赛时,曾经因为劳累而产生幻觉,被“外星人”(救护人员)绑架。他到一所著名的伪科学研究所听讲座,反客为主给其他听众上概率分析戳穿“超心理学”的把戏的故事也很有意思。著名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指出双盲试验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是反击伪科学的战无不胜的武器,对这点我很赞同。谢莫在书中就用这两样武器和理性思维分析、驳斥了“超心理学”、外星人绑架、濒死体验和出窍体验、神创论等伪科学,也顺带批判了否认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的新纳粹主义和坚信非洲是西方文化发源地的“非洲中心论”等伪历史学。&br&&br&这本书的副标题《我们时代的伪科学、迷信和其他虚假观念》更能反映其内容,或许书名叫做《人们相信的种种怪异事情》更为合适。对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些怪异的事情,谢莫在书中只有一章做了分析,归纳出25条思维谬误,事实上可视为严密思维和实证的一些判断准则。在批判伪科学时我们经常用的,象轶事不能当做证据、流言不等于事实、从个案得不出普遍结论、类比不是证据、异端不等于正确(这是指伪科学的鼓吹者经常将自己打扮成受迫害的异端,以哥白尼、伽利略自居)、使用科学术语不等于科学理论、你无法解释的现象不等于不能解释(比如你无法解释魔术是怎么变的,不等于就真的是奇迹)、取证的责任在反主流的挑战者一方、权威的语录不是证据、无法证明不存在不等于必定存在、巧合不是证据等等。还有几条比较重要的准则被谢莫遗漏了(虽然他在具体分析案例时也用到),象个人体验不是证据、提出者的私德有问题不等于其理论无效、相关的事件不等于因果关系、非常的声称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如果这么一条条地列出来,大家都会觉得很显然,但是一到处理具体的问题,就老犯糊涂。毕竟,人并不是天生就是理性的动物。理性的思维是需要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具有的,而且必须时时警惕不让推理出现偏差。&br&&br&思维出了差错,只能算是迷信怪异事物的直接的、近期的因素。中期的因素,应该放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之中来考察。而远期的因素,则恐怕要追溯到人类的进化起源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一定是相当有启发意义的,可惜谢莫在书中对此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做深入的探讨。迷信很可能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到现在仍然没有消失的迹象,几乎可视为人类的一种本能(不管是生物本能还是文化本能),那么就有许多进化的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在人类的蒙昧时期,迷信是不是也有某种生存优势?这种优势是体现在个体水平(属于自然选择)还是群体水平(属于文化选择)?是自然选择(写入了基因)还是文化选择(成了拟子(meme))的结果?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怪异的事情,其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明了的。&br&————————我叫分割线————————&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53d9d0b0ba275c188eb452c84ecf06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2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53d9d0b0ba275c188eb452c84ecf069_r.jpg&&&/figure&&b&水晶头骨揭密&/b&&br&
因为侨居海外,我到现在才收到今年第一期的《Newton-科学世界》。上面 那个读者调查结果让我很感吃惊,没想到《水晶头骨之迷》竟然是最受欢迎的 “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原版1997年在英国出版,1998年在美国发行,同年中 译本就在中国推出,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大,在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应该 是罕见的。这本书在国外属于“新时代宗教”读物,没有人把它当作科普著作 推销、阅读,作者也不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或科学思想,而是在宣扬反科学的宗 教迷信,自称“精神运动”读物。外星人、飞碟、大西洲、史前高级文明、超 自然能力、超心理学等等,是这类读物的必备内容,用一些真真假假的传闻拼 凑而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水晶头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br&&br&
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台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 俗,称为“死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 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 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 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 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 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 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 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他们并声称,美洲原居民 有一个传说,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 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br&&br&
最著名的一个水晶头骨后来属于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米歇 尔-黑吉斯(Frederick Albert Mitchell-Hedges)所有,被称为米歇尔-黑 吉斯水晶头骨,米歇尔-黑吉斯则称之为“厄运头骨”(Skull of Doom)。 米歇尔-黑吉斯只在1954年出版的自传《危险,我的伙伴》(Danger My Ally) 一书中,唯一一次提到这个头骨,此前此后都对它保持沉默。这本书与其说是 自传,不如说是虚构小说,里面记载的许多事件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有的明 显是捏造的。他自称曾与美国钢铁大王摩根打扑克,在美国南方漂流,创了多 项岸上海钓记录,甚至一度和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是室友。他还声称曾经被迫 加入20世纪初活跃在美、墨边界的土匪(也有的认为是革命家)潘丘·维拉 (Pancho Villa)的队伍,参加了一场发生在拉里多(Laredo)的战役,并拯 救了400名村民。但是调查表明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场战役。在1928年, 伦敦的《每日快讯》揭发说,米歇尔-黑吉斯为了增加知名度而伪造了一起抢 劫案。米歇尔-黑吉斯控告《每日快讯》诽谤,被法庭裁定败诉。总之,此人 算不上诚实。在这本书中,米歇尔-黑吉斯附了一张水晶头骨的照片,对它的 介绍却很简略,但水晶头骨的神话却由此开始。然而,米歇尔-黑吉斯对这块 水晶头骨的作用的描述,却与现在传说的绝然不同。在他看来,它是邪恶的化身,而不是智慧的化身:&br&&br&
“厄运头骨是用纯水晶制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过程用了150多年的时间, 一代又一代的制造者花费了一生的所有日子,耐心地用沙琢磨一块巨大的水晶, 直到完美的头骨最终出现。 &br&&br&
“它至少有3600年老,根据传说,玛雅人的大祭司在举行秘密仪式时使用 它。据说当他借助这个头骨发布死令时,死亡将无可避免地降临。它被形容为 所有邪恶的化身。” &br&&br&
至于他是从哪里、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厄运头骨的,他却语焉不详,只含 糊地说“我有理由不透露我是如何拥有它的。”奇怪的是,在这本书的以后版 本中,有关这块头骨的部分却被出版商全部删去。是不是因为有知情者威胁 要揭露事实真相呢?后来,米歇尔-黑吉斯的养女安娜自称厄运头骨是她在 1927年随养父到中美洲英属洪都拉斯(现在的伯利兹)卢巴安敦(Lubaantun) 挖掘玛雅遗址时,在一个金字塔里面发现的。《水晶头骨之谜》对此有绘声绘 色的描述:&br&&br&
“安娜从窟窿里出来以后,日光还很充足。她掸去宝贝上面的灰尘,惊奇 地端详着它。‘我从来没有见到这么漂亮的东西。’这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 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的头骨,唯一与真人头骨不同的是它几乎是完全透明 的。原来是一块真的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的水晶石上镂刻下来的。 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它反射的灯光变得扑朔迷离,异常明亮,只有纯度极高 的水晶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奇怪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它还能完好无损!&br&&br&
“看着水晶头骨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几个 探测队员顿时像被施了催眠术一般盯着头骨目瞪口呆。安娜的父亲从她手中接 过头骨,把它举了起来给众人看,霎时间每个人都狂喜不已。‘来帮忙的玛雅 人看了以后又哭又笑。’安娜回忆说。那时候每个人都好像着了魔一般,仿佛 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在场的每个人身上复活了一样。安娜说那是她漫长 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了。” &br&&br&
事实如何呢?在80年代,两名美国学者兼私人侦探乔·尼克尔(Joe Nickell) 和约翰·费歇尔(John F. Fischer)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调查此事,无可质疑地 证明这一切完全是捏造出来的。他们的调查结果后来收入1988年出版的《超自 然的秘密:调查世界神秘事件》(Secrets of the Supernatural: Investigating the World's Occult Mysteries)一书。 &br&&br&
最早提到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文献,发表于1936年的《人》杂志(大不 列颠与爱尔兰王家人类学研究所出版)。这期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歇尔-黑吉斯 头骨的照片,几位专家将这个头骨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具水晶头骨做了比较。 这两具头骨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是一整块水晶,而米歇尔- 黑吉斯头骨的下颔则是独立的,可以拆下。大英博物馆的头骨的眼窝是两个不 自然的圆孔,牙齿也不分明,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眼窝、牙齿以及其他细 节都相当逼真。但是,这两个头骨总体上还是很相近,做鉴定的一名专家认为, 很难说它们是独立制作的,而是以同一具女性头骨为模型,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复制了另一个。&br&&br&
但是,这期《人》杂志却对米歇尔-黑吉斯只字不提。事实上,它把这具 头骨称为悉尼·博尼(Sydney Burney)先生拥有的头骨,感谢博尼“允许对 它进行操作和测量”,发表头骨的照片也注明“经W·悉尼·博尼的允许”。 显然,在当时,这是博尼头骨,而不是米歇尔-黑吉斯头骨。那么这具头骨怎 么落到了米歇尔-黑吉斯手里呢?原来,在1943年后期,博尼将它拿到伦敦的 苏士比拍卖行拍卖,由于出价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自己又把它买进,在1944年 卖给了米歇尔-黑吉斯。大英博物馆参与了这次拍卖。《水晶头骨之谜》提及此事时声称:&br&&br&
“大英博物馆曾经要购买这个头骨,但没有买成。原因是博尼先生本人又 买了回去,继而又转售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并且非他不卖,价钱只要400 英磅!”&br&&br&
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博尼和米歇尔-黑吉斯有什么幕后交易,并声称根据的 是大英博物馆前任馆员手写的笔记。但是这个由当时大英博物馆的馆员布朗霍 兹(H.J. Braunholtz)记录的笔记并没有这种说法。原文为:&br&&br&
“在苏士比销售中竞叫,第54批号,15x43,达到340英镑。被博尼买进。 后来被博尼先生以400英镑卖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 &br&&br&
显然,大英博物馆没买到这具头骨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出价(340英镑) 低于米歇尔-黑吉斯(400英镑),而不是《水晶头骨之谜》所说的博尼“宁愿 不以高价卖给其他买主”。当这笔交易被揭露出来的时候,米歇尔-黑吉斯早 已去世,其养女安娜如何解释呢?她声称米歇尔-黑吉斯在玛雅遗址挖掘出这 具头骨之后,为了能得到另一次探险的资助,将它抵押给博尼。她在80年代给 尼克尔的信中说:&br&&br&
“当时拥有它的人(指博尼)只是替我父亲保管,根本没有权利将它拿去 拍卖。此人被视为我父亲的知交,在我们旅行时,我们必须留下许多东西让人 保管。当我父亲听说它被拿去拍卖时,他非常非常地生气,立即赶往伦敦,将它撤下。”&br&&br&
这个解释让人疑惑。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他从1936年直到1947年 一直呆在英国,只有这段时期的早期曾有几个月外出钓鱼。在1936年,其父去 世,给他留下了一大笔的财产,完全有能力花400英镑将头骨“赎回”,为什么 不早一点这么做,而要等到1944年拍卖以后呢?尼克尔问安娜是否有任何书面 的资料,比如书信、剪报,能够用于证明在那次拍卖之前,头骨确实属于米歇 尔-黑吉斯所有。安娜回答说没有任何文件能够证明,因为其父的所有文件都 在一次旋风中丢失了。这样,有关米歇尔-黑吉斯父女发现并拥有水晶头骨的 唯一证据就是安娜本人的说辞。此人的信用如何呢?跟她父亲一样不可靠。&br&&br&
她在日给水晶头骨研究者富兰克·多兰德(Frank Dorland)的信(后收入理查德·加文(Richard Garvin)在1973年写的一本书《水晶头骨》(The Crystal Skull))中说: &br&&br&
“这块水晶头骨在1926年我们到卢巴安敦的那次探险中首次出现。我们在 1926年间抵达那里,在1927年雨季之前离开。”“我发现头骨埋在祭坛之下, 而其下颔则是三个月后在25英尺外的地方发现的。” &br&&br&
按照这个说法,水晶头骨是安娜在1926-27年间被发现的。在1962年3月 《命运》杂志(Fate)发表的一篇采访中,安娜却又说是在30年代末由她的父 亲发现的。在日给尼克尔的回信中,安娜又换了一种说法:“我的 父亲于1924年,在我们对伯利兹的卢巴安敦进行挖掘时发现了这个头骨。”当 尼克尔向她指出她的这个说法和以前给多兰德的信在时间和人物上都不一致时, 安娜回信解释说:&br&&br&
“我确实首先看到了这个头骨--或者说我看到了某物在闪光而叫来了我 的父亲--这是他的探险,我们全都帮忙仔细地移动石头。因为是我首先看到 它,所以人们让我捡起它。加文书中所说的日期1926-27年是不正确的。在 1924年我的父亲将它交给了玛雅人,而当这次探险在1927年结束,我的父亲 将特许挖掘的物品都交给了大英博物馆之后,玛雅人又将它交给了父亲。” &br&&br&
但是在《水晶头骨之谜》一书中,安娜却又回忆说,头骨是她在17岁生日 那一天发现的,而她17岁这一年是1927年。如此反反复复,出尔反尔,使人无法 相信她的证词。而且,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在1926年末,他已经“结 束了对卢巴安敦的最后一次访问,回到了伦敦”,在1927年时,他并不在伯利兹。&br&&br&
《水晶头骨之谜》附有一张“弗烈德里克和安娜·米歇尔-黑吉斯(右, 20岁)于1920年代末在中美洲的丛林里”的照片,以做为安娜参加挖掘的证据, 但是“20岁”的注释表明这张照片即使是真实的,也照于“1927年发现头骨” 的三年之后。事实上,安娜极可能根本就没有参加20年代对玛雅遗址的挖掘。 这次挖掘的主要成员托马斯·甘(Thomas Gann)博士在回忆这次挖掘时,没 有提到安娜,也没有提到发现水晶头骨。里奇蒙德·布朗女士(Lady Richmond Brown) 长期跟随米歇尔-黑吉斯旅行,拍照了大量的米歇尔-黑吉斯及其发现的照片, 却没有一张是水晶头骨;在她拍照的卢巴安敦探险的照片中,也找不到安娜。 米歇尔-黑吉斯本人在30年代就这次探险给报纸写了许多文章,并在1931年出 了一本有关著作《神奇与恐怖之地》(Land of Wonder and Fear),都没有提 到安娜参与了这次探险,也没有提及水晶头骨。参加这次探险的其他人员在文 章、书中也都没有提到安娜和水晶头骨。其中,埃里克·汤姆逊(Eric Thompson) 更是一直指责有关这个头骨的故事都是虚构的。&br&&br&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埃克赫姆博士(Gordon F. Ekholm)发现了博尼于1933 年3月21日写给该馆的一封信,彻底推翻了安娜的说法。信中说:&br&&br&
“在我买到这个水晶头骨之前,它已在一位收藏者手中数年,而在这位收 藏者得到它之前,也已在一名英国人手中数年,在那之前的情况我无法追溯。” &br&&br&
很显然,水晶头骨是博尼从一位收藏家(从上下文看,这位收藏家可能不 是英国人)手中买来的,而这个头骨面世的年代,看来早于1927年。博尼进一步说:&br&&br&
“我将它带到大英博物馆给乔伊斯(Joyce)先生看,他很友好地让我将它 与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做比较。宝石鉴定家格鲁宁船长(Captain Gruening) 也在场,对它做了非常详细的鉴定,并发现它的制造方法及其外表与博物馆收 藏的水晶头骨一模一样。它也被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了鉴定,发现它很可能是来 自美洲。它的高度为5.5英寸,长度为8.5英寸。我想不起还有其他任何信息能 够提供给你,但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需要我回答的,敬请让我知道,我将尽力回答。”&br&&br&
在信中,博尼要价1000英镑。显然,博尼对这个水晶头骨是怎么出土的一 无所知,否则不会不在信中提及,而只提到专家的鉴定。要而言之,所谓安娜 在20年代在玛雅遗址发现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br&&br&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不是在玛雅遗址发现的,就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 是玛雅人的文物。一开始我就提到,阿兹台克人有雕刻头骨的习俗,也出土了 许多这类工艺品,而玛雅人并无这样的习俗,而且玛雅人生活的地区也没有水 晶矿藏。据此一些专家认为它是阿兹台克人制造的,而且时间不会早于殖民地 时期,因为据鉴定过这具头骨的多兰德说,它的牙齿有机械琢磨的迹象。这个 头骨有两个穿孔(安娜声称她“发现”该头骨时,穿孔就已存在),估计是在 摆设时用于固定头骨,而该穿孔明显是用近代机械工具钻出来的。安娜曾经在六、 七十年代将它交给多兰德和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晶体实验室鉴定, 得出了它是由一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结论。多兰德告诉尼克尔,他没有发现水 晶头骨的物理性质与自然形成的石英水晶有任何不同,其水晶“是如此接近在 加州卡拉维拉斯(Calaveras)郡巨大的水晶矿发现的水晶,我猜测其原来的 水晶块就是从那里来的……”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汉蒙德(Norman Hammond) 则认为,这个水晶头骨在解剖学上非常逼真,更象是西方进入科学时代以后的 产物:“它最可能是16-18世纪的死者纪念物。如果其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想 法并非不可能,那么根据它所用的水晶块体积是如此巨大,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 能,即它是在清代的中国,为一位欧洲客户制造的。”尼克尔向安娜要求对水 晶头骨做进一步的年代鉴定,却被安娜以已经鉴定过了为由拒绝。 &br&&br&
既然安娜不再允许对米歇尔-黑吉斯头骨做科学鉴定,我们只有回头来看 看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的情况。这个头骨据说来自墨西哥,被一位西班牙军 官带到欧洲,卖给一位英国收藏家。这位收藏家死后又被法国古董商博班 (Eugene Boban)获得,转卖给纽约的一家公司,再卖给大英博物馆。从造型 上看,这个头骨比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更象是阿兹台克人的作品,因此大英博 物馆在以前对它的说明是“可能源自阿兹台克--不早于殖民地时期”。近来, 大英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对它做了进一步的鉴定,认为其水晶很可能来自巴西, 而且有用制造珠宝用的转盘加工的痕迹,而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人并无 这种技艺。这些痕迹以及其高度光滑的表面表明,它是用传统的欧洲技术雕刻 的。在19世纪初期,有大量的巴西水晶被运到德国,与传说的相反,博班可能 是在德国得到了这个水晶头骨。因此,大英博物馆现在将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明改为:&br&&br&
“可能是欧洲作品,19世纪。”&br&&br&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象一些专家认为的那样,与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有同 一来源,那么它也很可能是在19世纪在德国制造的。既然这些水晶头骨可以肯 定绝非是玛雅人的作品,很可能是19世纪欧洲人的创作,那么笼罩在水晶头骨 上的那层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那么又如何解释许多人在看到水晶头骨时所感 到的那种魔力?甚至连多兰德本人,在他获准研究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六年 间,也觉得有神秘体验。他说他在与水晶头骨共处时,能听到一种“非常安静 又非常引人注意,象是从高音银钟发出”的声音。他还从水晶头骨上看到“其 他的头骨,高山,手指和面容”等影像。但是他也承认,这些现象并非米歇尔- 黑吉斯头骨所特有,因为他从博物馆借来一个水晶球后,这些现象也都一一感 觉到了,虽然较不显著。显然,多兰德受到了水晶的催眠。水晶是一种很引入 注目的奇妙石头,而头骨做为死亡的象征,也一样引入注目,这两者结合起来, 成为绝佳的催眠工具,使得容易受心理暗示的人产生了幻觉、幻听。因此这种 体验也就因人而异,另一位研究人员加文在与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相处时,就 没有听到或看到那些现象。心理暗示也能治愈某些疾病,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 得在看到或触摸了水晶头骨之后,身体变好了,觉得水晶头骨有治病的魔力。 &br&&br&
“新时代宗教”也就建立在催眠之上。在《水晶头骨之谜》出现过的尼克· 那切瑞诺(Nick Nocerino)在“新时代宗教”中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被称为“老师的老师”。他自称用科学方法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迷 信的方法)研究水晶头骨多年,创建了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并任会长,被“新时 代宗教”追随者视为鉴定水晶头骨的权威。他当然是相信水晶头骨有超自然的 魔力的,然而,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在其网站中对水晶头骨的介绍却还显得相当 实在,很有参考价值(&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rystalskullsociety.org/answers.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rystalskullsociety.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answers.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这个资料提到,目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个水晶头骨被制造出来,包括数百个与 真人头骨一模一样的,后者价格在1万到5万美金之间。还有一些更便宜也更逼真 的(下颔可以移动)的水晶头骨是中国制造的。它们模仿那些“古代”的水晶 头骨到了难以分辨的地步。显然,神秘现象鼓吹者所谓用现代技术也无法制造 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谎言。那切瑞诺还指出,所谓十三个水晶头骨放在一起 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的说法并非美洲原居民的传说,而是他本人 在儿童时代的一个幻想(他称之为“洞察”),1980年开始他在有关水晶头骨 的演讲中与听众分享这个幻想,就这么传播开去,被越传越神。国际水晶头骨协 会并介绍说,那切瑞诺已鉴定出49个古代水晶头骨(他们说的古代指一千年以 前,并且认为是用古代工具制造的),在一次秘密聚会上,13个水晶头骨的确 被放在了一起。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发生巨变,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还依旧 有待破解。&br&————————我叫分割线————————&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dec0d520e34b05e6bef19c1_b.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dec0d520e34b05e6bef19c1_r.jpg&&&/figure&&b&并不存在的“百慕大魔鬼三角”&/b&&br&百慕大群岛是大西洋上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却跟一个恐怖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在地理学上,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这样的划分,但是神秘现象 的鼓吹者将百慕大群岛、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这三个 地方硬是划了三条连线,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声称在这一海域曾多次发生过 莫名其妙的航船、飞机失踪,称之为“魔鬼三角”。有的甚至声称这种“魔鬼 三角”在地球上还有多个,较著名的还有一个日本“魔鬼海”。这种说法经过 无数文章、书籍的渲染,越传越神,不仅家喻户晓,甚至连某些专业人士也信 以为真,比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海洋信息网也将“百慕大三角”当 成“海洋奇观”、“海洋之迷”,收录了几篇有关文章。国内海洋方面的主要 科普杂志《海洋世界》在80年代初首次向国人介绍了“百慕大魔鬼三角”,以 后又多次提起这个话题,直到2000年,上面至少还有两篇介绍文章,一篇是赵 俊涛《百慕大:死亡三角》(2000年第2期),一篇是洋洋《海洋中的神秘地 带》(2000年第4期),声称:“几十年来,有许多船只、飞机在这里神秘失踪, 而且从来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这片海域内,无人驾驶的鬼船飘来忽去,奇光 异雾时隐时现……百慕大三角被人们称为‘死亡三角’、‘魔鬼三角’、‘魔 海’……”(赵俊涛《百慕大:死亡三角》)一个风景优美的人间天堂在这些 作者笔下成了人间地狱,实在骇人听闻。 &br&&br& 五花八门的理论、假说被提出来试图解释这个神秘现象,简直成了一门学问。比如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提到了“外星人绑架”、“大西国发射激光”、 “黑洞理论”、“海上次声波振动理论”、“高压油气说”、“平行宇宙”、 “第二重力”、“四维空间”、“时空收缩论”等等。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百慕 大三角海底有个外星人基地,那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被外星人掠走了,失踪者 被外星人带去当实验品,科幻电影《第三类亲密接触》就有几十年后那些失踪 的飞行员被外星人放回的镜头,而且还跟失踪前一样年轻。还有一种很迷人的 科幻说法,说是这些飞机和船只进入了“时间旋涡”或第四维空间,去了另一 个世界。也有人试图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海啸、地震、 龙卷风、重力异常、磁异常(美国海军在普查绘制海图时测量过这个海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其中有一个“磁偏角异常”的说法,看上去似乎很合理, 甚至连一些怀疑论者也接受。众所周知,地球的磁极和地理极往往是不相吻合 的,导致罗盘所指的北极与实际的北极有一定的偏差,不同地点的磁偏角一般 均不同,这种磁偏角现象早在宋朝就已被中国人发现,是航海的一个基本常识。 有人声称,百慕大三角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磁北极和北极却是在同一直线上,即磁偏角为零,如果海员、飞行员在百慕大三角继续保持校正磁偏角的习惯,就 会迷失方向。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磁偏角现象是每个海员、飞行员都时 刻牢记着的,如果他们一时忘了,在别的地方会偏离航向,在磁偏角为零的地 方却偏偏不会。即使有海员、飞行员发神经突然在不需校正罗盘的地方去校正 罗盘,也只能解释为什么飞机、船只偏离了航线,却无法解释它们为什么会消 失。地磁上有很多地方磁偏角为零,将这些地方连接起来,成了一条假想的 “零磁偏线”,这条线从美国五大湖区,经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古巴一直延 伸到南美。百慕大三角实际上并不都在零磁偏线上,只有在靠近佛罗里达的地 方磁偏角才接近零,往东则磁偏角逐渐增加,在百慕大群岛处达到15度。 &br&&br& 神秘现象的鼓吹者都承认,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论、假说能够解释百慕大 三角的神秘失踪现象。问题是,如果这个神秘失踪现象本来就不存在,又何必挖空心思去解释呢?但是这些“研究者”却没有一个想到要去调查调查是否真 有那么多船只、飞机在百慕大三角失踪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员拉 里·库舍(Larry Kusche)决定为他们代劳,挨个挨个地调查神秘现象鼓吹者 所具体提到的全部五十多(因为有的相关事故很难说该算在一起还是分开,所 以不用确定数字)起事例的真相,查阅美国空军、海军、海岸警备队、伦敦劳 埃德(LLoyd's)保险公司的有关调查报告,事故发生时报纸的报道,以及向 有关人员写信查询,在1975年出版了《百慕大三角神秘--已解》(The Bermuda Triangle Mystery -- Solved)一书,详细地介绍了他对每一起事例的调查结 果。该书被美国海岸警备队、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和许多权威机构认为是对百 慕大三角现象的定论。在这本书中,库舍得出了十条结论:&br&&br& 一、在找到了足够的资料以后,大多数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释,并不神秘。比如,有的是因为遇到了飓风,有的是船体结构本身有缺陷又遇到坏天气, 这些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都有结论。&br&&br& 二、在一些传说的“事故”中,关键的细节,甚至整个事故,都是虚构的。&br&&br& 三、一些明显发生在别处的事故也被算进了百慕大三角之中,最臭名昭著 的是1902年发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难和1951年发生在爱尔兰的一起空难,都被 当成了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如果我们根据鼓吹者所提到的百慕大三角事 故划定百慕大三角,它将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大西洋的无比广阔的海 域。船只、飞机失踪是全球各地到处发生的,比如,自1850年以来,在美国新 英格兰地区和北欧之间,有近两百艘、架船只、飞机失踪或被遗弃。事实上百 慕大三角的失踪现象并不突出。 &br&&br& 四、有一些失踪的船只的航线经过了百慕大三角,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在那里失踪的。&br&&br& 五、在许多事例中,船只或飞机的失踪地几乎完全未知,搜寻者不得不被要求寻找广阔的海域。&br&&br& 六、许多事故在发生的时候,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有神秘之处,但在许多年后,神秘现象的鼓吹者在寻找证据时,却开始把它们也算入了神秘事故。这时 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故的详情,一般是很困难的。&br&&br& 七、与传说的相反,在许多事故发生的时候,天气都非常恶劣。在几起事故中,飓风应承担责任。 &br&&br& 八、许多事故发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员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现场,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时间破坏现场,难以找到残骸。 &br&&br& 九、许多作者在介绍事故时,并未做原始的调查,而只是引用别的作者的文章,因此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br&&br& 十、在介绍某些事故时,鼓吹者隐瞒了那些能对失踪有明显的解释的重要细节。&br&&br& 库舍在书中(第二版)并没有具体统计有多少起事故是可以确定发生在 百慕大三角的。我根据他对每一起事故的具体描述算了一下,在这五十多起事 故中,只有二十起左右可以确定是发生在百慕大三角或其邻近海域。考虑到那 是一个船只、飞机出入极其频繁的地区,在一百多年中只发生了这些事故,并不算多。此外,与传说的相反,有的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找到了残骸,甚 至还有幸存者。 &br&&br& 这些结论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魔鬼三角”,比如日本的“魔鬼海”,库舍发现实际上是美国人捏造出来的。&br&&br&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想到,如果百慕大三角真的频繁发生神秘的海难、空难,最该重视的是海洋保险公司,应对经过百慕大三角的船只收取额外的保险费。 但是保险公司并不认为百慕大三角是个特别危险的海域。1975年,在答复《命 运》(Fate)杂志的询问时,垄断英国海洋保险的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声明: “根据劳埃德记录,自195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428艘船只被报失踪,而 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未能发现任何证据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其 他地方有更多失踪案的说法。美国海岸警备队有关大西洋事故的计算机记录可 以追溯到1958年,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 &br&&br& 如此看来,所谓“百慕大魔鬼三角”神秘现象是根本不存在的,神秘的倒成了,这个神秘现象是如何被炮制出来、流传开去的?这必须从美国航空史上 一起著名的空难事故--美国海军第19飞行中队失踪说起。 &br&&br& 第19飞行中队由5架“报复者”(Avenger)鱼雷轰炸机和14名飞行员(包括5名驾驶员,其他为无线电员和枪炮手)组成。其中四驾飞机由学生飞行员 驾驶,第五架飞机的驾驶员是负责训练这些学生的中队长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上尉。在日下午2点,这五架飞机从佛罗里达的劳德代尔 堡(Ft. Lauderdale)海军航空基地起飞进行飞行训练,既定航线是从佛罗里 达半岛向东飞越大西洋抵达巴哈马群岛上空,然后折回劳德代尔堡,全程约300 英里,飞机上携带的汽油足够飞行6个小时。在下午4点,基地接到了泰勒发来 的遇到麻烦的信号。这时飞机已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上空,但是并未按原定的 向南、向西折回,而是继续向北、向东飞行,离开大陆原来越远,向大西洋深 海飞去。基地收到的最后一次通讯是7点过后不久,那时飞机还有一小时的燃 料,但很显然仍然继续向大西洋深处飞去,直到汽油耗完沉落海底。飞行员可能试图在海面迫降,但在黑暗之中失败而遇难。援救人员未能发现飞机的残骸 和尸体,显然它们都已沉入了大海深处。“复仇者”绰号“铁鸟”,空机重达14000磅,一旦掉到海面上就很快沉落海底。但是这次悲剧并没有结束,在当天 晚上7点27分,两架“水手”海上飞机(Martin Mariner)起飞前去救援,其中 的一架在升空23分钟后发生爆炸,机上13名乘员全部遇难。“水手”海上飞机 有容易漏油的毛病,绰号“飞行油箱”,如果有乘员吸烟或因别的原因出现火花,就可能发生爆炸而出事。“甘斯·米尔斯”号(SS Gaines Mills)的海员目睹了这架飞机的爆炸经过,并发现了掉到海面上的残骸。&br&&br& 随后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包括库舍)的调查结果,都认为泰勒上尉必须为 第19飞行中队的失踪承担主要责任。泰勒并不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而以马虎 著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曾经两次因为在海上迷航而不得不弃机跳伞而 获救(泰勒还被迫在海上第三次弃机跳伞,不过那一次不是他的责任)。在这 次飞行训练时,泰勒既忘了带手表又忘了带基本的导航仪器。在飞行中,他报 告他的飞机上的罗盘失灵,但是相信自己能够根据目测继续带领飞行,声称无 需帮助。在4点45分时,基地发现泰勒显然已迷失了方向,要求他把指挥权交 给跟随的飞机,但是泰勒显然没有这么做。从通话记录可知,泰勒一直在率领 飞行中队向错误的方向航行,迟至6点时,泰勒还在命令飞行中队向东飞行,而 至少有两名学生飞行员认为应该向西飞行,但是由于军中的纪律,他们不得不 跟随泰勒飞向深渊。基地反复地要求泰勒改用更可靠的紧急频道通讯,而泰勒 也拒绝这样做。因此这次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错误导致,其次天气也 不佳。尽管在第19飞行中队刚起飞时,天气情况良好,但很快就变得恶劣。救 援飞机报告遇到强烈的气流和危险的飞行条件,当时在该海域的船只报告风暴 和巨浪。一位迷航而又刚愎自用的中队长带着没有经验的学生飞行员在恶劣的 天气中夜里飞行,遇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并没有任何神秘之处。 &br&&br& 但是泰勒的亲属对这个调查结果不满。他们向美国海军高层上诉。在40年代末,美国海军最高当局满足了泰勒亲属的要求,把事故原因归咎于坏天气和 “未知因素”。“未知因素”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能力。第19飞行中队的失事成 了“百慕大魔鬼三角”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神秘故事,在传播中又被有意无意 地添油加醋,于是恶劣的气候被说成“当时天气很好”(见赵俊涛《百慕大: 死亡三角》,下同),一次对学生飞行员的训练飞行被说成“参加训练的14名 飞行员也都是有经验的老手”,泰勒拒绝使用紧急通讯频道被说成“无线电联 络受到干扰”,那架升空后不久就爆炸的“水手”救援飞机被说成“与基地保 持一段联系后也失踪了”,好像也很神秘,而实际上那只是当天出动的众多救 援飞机中的一架而已。&br&&br& 对“百慕大三角”的渲染可以追溯到日,合众社在那一天发 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在佛罗里达海岸和百慕大之间,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 该文的作者琼斯(E.V.W. Jones)可视为“百慕大魔鬼三角”之父。两年以后, 《命运》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乔治·桑德(George X. Sand)的文章,总结了 在百慕大一带发生的“奇怪的海上失踪案”。随后又有几本描述百慕大一 带的神秘现象的书籍出现,比如杰萨普(M.K. Jessup)著的《不明飞行物案件》 (The Case for the UFO),奇霍(Donald Keyhoe)著的《飞碟阴谋》(The Flying Saucer),都宣扬这些百慕大失踪案是由于外星人绑架。1964年2月, 在一本名为《商船队》(Argosy)的小说刊物上,嘎迪斯(Vincent Gaddis) 发表了《致命的百慕大三角》(The Deadly Bermuda Triangle)一文,首次提 出“百慕大三角”一词。1969年,斯宾塞(John Wallace Spencer)出版《失踪 地带》(Limbo of the Lost)一书,专门研究“百慕大三角”,影响不小。两 年后,一部名为《魔鬼三角》(The Devil's Triangle)的长篇纪录片发行。 1974年伯利兹(Charles Berlitz)出版《百慕大三角》(The Bermuda Triangle) 一书,成为畅销书,卖出了五百万册。在这些文章、书籍、电影的鼓吹下,“百 慕大魔鬼三角”成了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神秘地带。库舍的《百慕大三角神秘-- 已解》一书,主要就是为了反驳伯利兹的畅销书而写。在该书出版后,伯利兹又 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在百慕大三角的海底发现了一座大金字塔,至少高420英尺,底座边长540英尺,并认为这座金字塔可以揭示神秘失踪的奥秘。1978年3月,库 舍向伯利兹提出挑战,要求伯利兹提供发现海底金字塔的证据。库舍与麻省理工 学院、美国海军等机构的海洋学家联系,都无人知道有海底金字塔这一发现。他 要求与伯利兹打赌,各向一家银行存入一万美金,如果在日之前,伯 利兹能够出示海底金字塔存在的证据并被美国考古研究院、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全国地理学会等权威机构证实,将赢得赌金,更重要的是,库舍将承认伯利兹是正确的。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周,日,伯利兹通知这家银行的副行长, 他不愿接受库舍的挑战,等于承认了自己是在毫无证据地信口开河。这出以讹传 讹的闹剧至此在美国告一段落,紧接着却在中国开演,至今未息。&br&————————我叫分割线————————&br&&b&&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eb70be4fb4bd53cad9f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eb70be4fb4bd53cad9f2_r.jpg&&&/figure&埃及金字塔的神话和鬼话&/b&&br&  古埃及在文明古国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从公元前3150年完成统一立国, 一直到公元前332年被古希腊征服,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中,古埃及人民创造了光 辉灿烂的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成了古埃及象征的就是金字塔了,最大的 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称做大金字塔)至今还是世界上最重的建筑物。有关这座 宏伟建筑物的种种传说、神秘故事,还时见报端。概括起来,这类神话和鬼话可分 成三类:一,据说大金字塔暗藏着种种神奇的数字,甚至暗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和 未来;二,据说金字塔有种种魔力;三,据说古埃及人没有能力建造大金字塔,大 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的。&br&&br&  这类无稽之谈,可以一直追溯到中世纪。中世纪虔诚的基督徒到埃及朝圣时, 见到了金字塔,就把它们跟《圣经》中约瑟在埃及建粮仓备荒的传说联系起来,称 之为“约瑟的粮仓”。但是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就会对这种称呼嗤之以鼻,因为 远在那个传说发生的一千年前,金字塔就已存在了。1859年,一位名叫John Taylor 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书《大金字塔:为什么建它?谁建了它?》,对这个基督教传说 做了点修正,把大金字塔当成了诺亚的粮仓,至少在时间上不那么荒唐。虽然Taylor 本人从未到过埃及,没有亲身见过大金字塔,但他却在书本上对大金字塔做了许多 研究,深信大金字塔暗藏着神的旨意。他首先发现了大金字塔在数学上有一些有趣 的特征。比如,根据他得到的资料,大金字塔底座边长为9140英寸,其周长(9140x4) 就是36560英寸,除以100得到365.6,很接近一年的天数。把这个周长除以塔高的 两倍,得到的数字很接近圆周率。Taylor在做了诸如此类的计算之后,得出结论说: 大金字塔是以英寸为单位建造的!他进一步推论说,25英寸等于1“金字塔腕尺 (cubit)”,而1千万埃及腕尺大约等于地球两极的直径。总之,Taylor想要证明的 是,大金字塔是一座地球模型,为人类记载了地球的各种数据;更重要的是,英制 是上帝通过大金字塔赋予的神圣单位,胜过了“无神论的法国人”炮制出来的米制。&br&&br&  与Taylor同时的苏格兰天文学家 Charles Piazzi Smyth同样深信英制胜过米 制,受Taylor的启发,不辞辛苦亲自跑到埃及对大金字塔做了一番测量,“发现” 了一大堆新的神奇数字。其中最著名的、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是大金字塔 高度乘以10亿,就刚好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做为一名天文学家,Smyth不会不 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并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 常数,但是他对这类常识视而不见。Smyth在大金字塔里里外外到处寻找、发现神 奇的数字。他声称,原先镶嵌在大金字塔外面的框石(这些石头早已被拆除)的高 度都刚好是一腕尺25英寸,证明埃及人的确以英寸为单位。以后他做了更“精确” 的测量,发现框石的高度是25.025英寸,认为等于1.001英寸的“金字塔寸”才是 神寸,英寸在长期使用中变短了一点。还有,象塔内国王墓室的石头数目、墓室内 石柜的体积和形状、金字塔的角度等等,都让Smyth觉得暗藏着奥秘。到了这种程 度,任何有理智的人也都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了:金字塔有许多数据可用,自然界 也有许多数据可用,再随意地加上各种各样的倍数,你一定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 关系。不信的话,你把你家房子的长、宽、高、对角线、地板砖数目等等都量一量、 数一数,然后再拿一本物理常数手册研究,一定也能发现你家充满了神奇的数字。 如果你懒得自己做试验,不妨看看Martin Gardener在《冒充科学的把戏和谬论》 一书中举的例子:&br&&br&  “只当玩笑,如果有人在《世界年鉴》中查找华盛顿纪念碑的数据,他将发现 许多5。它的高度是555英尺5英寸。它的底座是55平方英尺,乘以60(即一年中月 数的5倍),得到3300,而这是顶石重量的磅数。而且,Washington一词恰好有10 个字母(5的2倍)。如果将顶石的重量乘以底座,得到181500,非常接近以每秒英 里为单位的光速。”&br&&br&  如此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却看不出来。Smyth在1864年出版的《大金字塔中我们 的遗产》一书,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到现在还很流行。他发现的“神奇数字”仍 被广泛引用。许多人热衷于研究这门“金字塔神秘学”(Pyramidology)。美国就 有一个“美国金字塔神秘学研究院”,据称有300多名成员。在Smyth的追随者中, 包括许多原教旨的基督徒,比如,“耶和华见证人”的创建者就是一位“金字塔神 秘学”专家。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世界的未来也包含在金字塔数目之中。根据 这些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发布了对世界末日的不同预测:1874年、1914年、1920年、 1925年……,在预言未兑现时他们就“修改”算法将日期往后退。Smyth本人算出 世界末日不会晚于1960年,反正是他不会活着看到的,不会再为预言不准而尴尬。 所有这些修正的预言,当然也全都没能实现。&br&&br&  在Smyth最狂热的信仰者中,有一位是化学工程师。他想要将Smyth的理论发扬 光大,让各种数据再精确一些。他已上了年纪,没法自己到埃及去,便派了儿子去 重新测量大金字塔。这位年轻人,William Matthew Flinders Petrie,在经过细心 的测量后,却推翻了Smyth的各种数据,成了“金字塔神秘学”的强烈反对者。但他 也迷上了金字塔,后来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埃及学专家,并被认为是科学考古学之父。&br&&br&  Petrie发现,Smyth不仅是胡乱将金字塔数据和天文数据相联系,而且有一些数 据是编造的。大金字塔框石的高度并不都是25英寸,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尺寸。其底座 的边长也不是刚好9140英寸,而是在英寸之间。底座周长除以塔高的两倍, 刚好等于圆周率,这的确是个有趣的现象,因为古埃及人似乎并不知道圆周率的准确 数字。但是对这个现象也并不是没有合理的解释的。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 记载,古埃及人在设计金字塔时,让每面的面积等于塔高的平方。要做到这点并不难, 只要掌握了勾股定律就可以,而远在建金字塔之前,巴比伦人就已掌握了勾股定律。 我们只需做一番几何计算,就会发现,按照这样的设计,底座周长除以塔高的两倍等 于3.145,也很接近圆周率。&br&&br&  Petrie在十九世纪末出版的《考古学七十年》一书中评论那些“金字塔神秘学” 追随者说:&br&&br&  “告诉事实真相是没用的,因为对那些产生这类幻觉的人来说毫无效果。只能 让他们跟信仰地球是平的人和认为理论比事实更可爱的其他类似的人呆在一起。”&br&&br&  因此,对他来说,一百多年后仍然有许多人对这类幻觉深信不疑,也就没什么 奇怪的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d797eb1769fafa9da346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d797eb1769fafa9da346_r.jpg&&&/figure&  “金字塔神秘学”的鼻祖Smyth好歹还有点搞研究的劲头,亲自跑去实地 测量。以后的金字塔神秘学追随者,却只会睁着眼瞎掰了。既然几乎所有能 测的数据都让Smyth测完了,就需要另找捷径把这门“学问”发扬光大。&br&&br&  古埃及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制作木乃伊。尽管在金字塔内从未发现 法老的木乃伊,保存得最好的木乃伊都是在别的坟墓发现的;尽管古埃及的 文献资料详细地介绍过木乃伊的制作过程,而其中与金字塔毫无关联,但是 还是会有无知之徒将金字塔和木乃伊的制作联系起来。在二十世纪初,一位 法国人声称,他将猫的尸体放在一做金字塔模型底下,发现猫变成了木乃伊! 看来光是“金字塔”的形状,而不是金字塔本身就有魔力在里头。这样的魔 力看来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果然,在50年代又有了新“发现”,一位捷克人 将一把剃刀放在纸板做的金字塔模型底下,发现它保持锋利的时间超过了别 的剃刀。以后,又有人声称将食物放在金字塔模型下不会腐烂,还有人声称 在金字塔模型下冥想(相当于中国人练气功)更有效果。金字塔模型成了新 时代宗教的一个特征,你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有着各种各样用途的金字塔模型: 穿的、戴的、住的,都有。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冒充科学的把戏和谬论》一 书的作者Martin Gardener曾经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讽 刺这种现象,设想了金字塔的种种可能的神奇之处。他没料到的是,他这些 明显属于讥讽的设想,却被一些读者当成了实有其事到处传播,成了关于金 字塔的神话和鬼话的一部分。&br&&br&  所有这类无稽之谈,只有迷信的人才会接受,是用不着认真对待的。专 门戳穿这类无稽之谈的美国的《怀疑探索者》(Skeptical Inquirer) 杂志倒是报道过一个实验,发现在金字塔模型下保存的葡萄酒,其新鲜程度 与别的葡萄酒并无差别。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并不是因为发现这种金字形 有什么魔力。他们还不知道拱形结构,那么,金字形就是最稳定的结构。同 样不知道拱形结构的南美州人,在一千多年前也建造了类似的金字塔。&br&&br&  到了七十年代,“金字塔神秘学”又有了新发展。臭名昭著的瑞士人 冯-丹尼肯出版了《众神之车》一书,捏造了各种各样的“证据”证明外星 人早就到过地球,上帝就是外星人。其中的一大证据,就是古埃及人根本没 有能力建造大金字塔,它是外星人建造的。国内有一位在《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上鼓吹“外星人到过地球”的“著名记者”李方就给我 们算过一笔账:“这种怀疑也许会动摇埃及人的民族自豪感,但对于堆积230 万块巨石的惊人工程,学者们指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埃及必须有5000万 人口才能勉强承担,而那时全世界才不过2000万人。一定有些什么人,在古 埃及人之前建造了金字塔。他们试图通过金字塔向后世传达某种信息,还有 他们的骄傲。那么,他们是谁?”&br&&br&  古埃及人并不仅仅造了一座大金字塔,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了大大 小小的一百余座。将这些金字塔做个比较,就不难发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 的演化、改进过程。第一座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第三朝代国王Djoser(公元前 年在位)时期,其设计师是古埃及的圣人Imhotep。做为一项全 新的工程,这座金字塔经过了多次改建才定型。最初的设计是象以前的国王 一样建一座长方形石椁,经过了六次改建,演变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宏伟建 筑物:六级的阶梯式金字塔,高60米,底座140x118米。Djoser之后的国王 继承了建阶梯式金字塔的传统,但是规模要小得多,也许是不再具有Djoser 时期的人力、物力。在第三朝代和第四朝代(公元前2613年)之交,有人尝 试改变金字塔的设计。开始是要建一座阶梯式金字塔,建造期间改了几次, 想要建成真正的金字塔。这座原高93.5米的金字塔坍塌了(可能就是在改建时坍塌的),现在只剩下了一堆废墟。下一座金字塔(高达105米)属于第 四朝代的第一个国王Snorfru。它既不是阶梯式金字塔,也不是真正的金字 塔,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下半部的坡度为54度,但是上半部的坡度 减少为43度,因此它的斜边是弯曲的,被称为“弯曲式金字塔”。这是唯一 的一座“弯曲式金字塔”。很可能是因为前一座金字塔坍塌了,所以才采取 了这种保守的过渡型设计。接下来的一座金字塔也属于Snorfru,而且是一 座斜边不弯曲的真正的金字塔(高104米),只不过它的坡度仍较保守,只 有43度。再下一座金字塔就是Snorfru的儿子胡夫(公元前在位) 所建的大金字塔了,原高146米,坡度52度。由此可见,古埃及人是花了一 百多年的时间,通过一步步的摸索、改进,才建造了这座古埃及的象征的。&br&&br&  大金字塔毫无疑问是为胡夫建的。在塔内的国王墓室的屋顶,就写着胡 夫的名字。塔内石头有当时的建筑工人刻上的各种记号,其中有一块写着: “工匠组。胡夫国王是多么伟大”。有许多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大概是用什么 技术建造大金字塔的。他们用铜凿和木楔在附近的尼罗河岸开采石头(至今 还可以找到开采了一半的石头以及有工具出土),用木头做的滑橇和绳子装 运石头(这是古埃及时期普遍采用的技术。第12王朝时期的一幅墓画画着这 样的劳动情景:172个人用滑橇拉一块估计重达60吨的石块,有一个人在旁 边喊号指挥,还有其他人往地上倒水或油减少摩擦)。怎么把石头一层一层 往上垒呢?古埃及学者认为,这可能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修建斜坡(至今 还可看到这类建筑斜坡的遗迹),一种是用杠杆。&br&&br&  大金字塔用了230万块石头,每块石头约重2.5吨,全重575万吨,是迄 今世界上最重的建筑物,在十九世纪之前,也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需要多少人工才能建成这座庞然大物呢?金字塔神秘学的鼓吹者说要5000万 人,那是信口开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说,他被告知用了10万人 工三班倒。现代埃及学学者认为用不了多么多人。建造胡夫金字塔用了20年, 也就是说,一天只需搬运315块巨石。如果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也就是一小 时只需搬运26块。考古学家已通过实地操作证明,只要八个人就可以搬运一 块巨石,那么一小时只要有两百多个人工就可以完成最困难的搬运工作。考 古学家Mark Lehner博士曾经领导过一个著名的试验:采用古埃及的技术, 12个人仅用三周时间就用同样大小的巨石建起了一座五米多高的小型金字塔。 对建大金字塔究竟用了多少人工,各位学者的估计有所出入,但都在两万到 四万人之间。(感兴趣的读者可到公共图书馆借Nova电视片The Old Pyramid 和Pyramids,对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以及考古学家怎样仿建,有详细的介绍)&br&&br&  在这里顺便澄清一个很常见的误解。好莱坞那些描写古埃及的历史片, 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工头挥舞皮鞭驱赶奴隶拉运石头建造金字塔;以致 人们有这样的印象,金字塔是奴隶们在残酷的压迫下建造的(我以前也有这 样的误解)。其实古埃及并不是一个奴隶社会(只有别民族的少数战俘当奴隶)。与古代的许多国家相比,甚至与现在的某些国家相比,古埃及都是一个比较温和善良的国家。建造金字塔的是自由人,很可能是农闲时期的农民。 他们做工是要领工资的。现存的记录显示,古埃及政府主要用面包和洋葱支 付这些工人的报酬,而且还有证据表明,工人们为了争取更高的工资而罢工 (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罢工)。考古学家在金字塔附近挖掘出了为工人提供 食物的面包房和工人的营地以及墓地。墓地出土了600多位古埃及人的骷髅,X光的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年龄在30到35岁,其中有些人受过工伤,比如有 12个人的手骨头有损伤,是那种长期用手支撑木头留下的痕迹。还有一位脚被石头砸烂,接受了截肢手术,又活了14年。&br&&br&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制造的,它不仅代表着古埃及的伟大成就,也是全人类的伟大成就。毫无根据地怀疑古埃及人的能力,将金字塔的建造归功于神 或外星人,不仅是对古埃及人的污辱,也是对人类的污辱。&br&————————我叫分割线————————&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b8bbded06feecc48f7c408bc5b72f12_b.jp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8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b8bbded06feecc48f7c408bc5b72f12_r.jpg&&&/figure&&b&谁制作了麦田怪圈?&/b&&br&  日,新华社自乌鲁木齐发了一条“新疆石堆墓与‘麦田圈’轮廓一致”电讯,摘要如下:&br&&br&  “新疆博物馆研究神秘科学的助理研究员张辉,在对新疆青河县20多座巨形石堆墓与世界各地麦田圈图案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石堆墓与麦田圈存在外形轮廓的一致形态。&br&&br&  “被认为是‘神秘现象’的麦田圈是指由于不明原因所致的各种有规律的巨形图案,因主要在麦田中出现,故称‘麦田圈’。据介绍,目前世界各地发现各种‘麦田圈’现象有2000余次,其图案有单一的圆,或者是由圆圈组成的连环,或者是其他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如哑铃状、新月状、车轮状等,在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都曾有出现。&br&&br&  “张辉根据‘国际麦田圈研究中心’发布的麦田圈图案,与石堆墓轮廓图进行对比,发现其一致性。他进一步推论说,有可能石堆墓是根据麦田圈图案修建的。&br&&br&  “张辉同时还收集了在新疆和静等地的多种石堆墓的轮廓图,结果表明它们与各种麦田圈图案均有吻合之处。”&br&&br&  有的报纸在转发这则电讯时,介绍说:&br&&br&  “麦田圈是英国人于1983年发现的:麦田圈周围没有任何足迹,圈内麦秆因弯曲而倒下,并未折断,可以断定不是用脚压出的。圈内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不寻常的变化。麦田圈内土壤有微量辐射,麦子收获量不但不减少,反而提高……曾有人称亲眼看到一个麦田圈在3秒钟内形成,并且附近未出现任何物体。全球麦田圈的数量不断增加,图案也由初期的小型简单圆圈到近年的大型复杂图案,如几何图、动物、古文字、星系图、混沌数学图、肝炎细菌图……种种分析显示,麦田圈在强大能量作用下,于瞬间产生,当中隐藏了数学、化学、分子科学讯息,成为难解之谜。”&br&&br&  现在我们就来追究一下麦田圈的来龙去脉,看看它究竟是不是一种神秘现象。&br&&br&  麦田圈是指在田地出现的大型几何图案,主要于4~8月间在麦田出现,以圆形为主,故名。大多数集中在英国南部,特别是威尔特郡和汉普郡一带。有的英国农民声称他们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甚至是古已有之。不过有据可查,引起了媒体注意的是在1980年,很快就成了“神秘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被当作外星人光临地球的一大证据。有的认为麦田圈是外星人飞碟着陆时形成的,也有的认为那是外星人有意制作的图案,要表达某种信息。有自命的专家声称,麦田圈的土壤有放射性,但是实际的测定表明,其土壤的辐射量并不高于正常水平。也有的人在研究神秘现象的杂志上发布研究结果声称,麦田圈图案。麦田圈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有“含义”。麦田圈图案。麦田圈中的麦杆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用的并不是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而是用17世纪的哲学家迪格比爵士(Sir Kenelm Digby)发明的炼金术方法提取植物中的“晶体”——此君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发明,比如如果要治疗剑伤,要把药涂在剑上,而不是伤口上。&br&&br&  还有些较有科学头脑的人,则试图对麦田圈的形成做出科学的解释,各式各样的理论被提出来,风、动物、热、旋风、球状闪电、等离子体等等都曾被当做形成麦田圈的原因。有一些气象学家把麦田圈形成的原因归于一种极其罕见的自然现象“等离子体旋风”,国际学术期刊《气象学杂志》一度还争论过此事,其主编特仑斯·米登博士(Terence Meaden)是这个理论的主要鼓吹者,在1989年为此出版了一本书《圆圈效应及其神秘性》(The Circles Effect and Its Mysteries),风行一时。在80年代发现的麦田圈形状都很简单,不是圆形就是五角形,因此还可勉强解释为是自然形成。但是进入90年代后,仿佛要跟米登博士开玩笑,麦田圈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复杂,椭圆形、三角形、复杂的圆形、不规则图案、象形文字……米登一开始还想修正其理论加以解释,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理论只能解释那些简单的图形,而大多数的麦田圈,都是人为制造的恶作剧。&br&&br&&p&  在米登如此承认之前,已经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了。在1991年9月,正当麦田圈在英国成为重大新闻,甚至引起恐慌之际,道格·鲍尔(Doug Bower)和戴维·车利(Dave Chorley)宣布那些被媒体广为报道的麦田圈都是他们干的,并当场做了表演。这个事件,被称为“道格和戴维”事件。道格坦白说:“我总是对不明飞行物和飞碟感兴趣,因此我想制造它们着陆的迹象。”在197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道格和戴维在汉普郡的野外散步,谈起了不明飞行物。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道格想起在1966年,有人声称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的一块沼泽地看到飞碟从一个圆形的草窝中飞升而起,便指着附近的麦田对戴维说:“我们在那一块也做一个窝怎么样?人们会认为飞碟在那里着陆了。”他们用手、脚和一根挡门用的四英尺长的金属棍,在汉普郡的一块麦地制造了第一个麦田圈。从那以后,他们制造了大约250个麦田圈。&/p&&br&&p&  神秘现象的鼓吹者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说,道格和戴维受英国政府的指使,做假证以平息因麦田圈引起的恐慌,真正的麦田圈不是人能制造出来的,“专家”们能够区分神秘形成的麦田圈和伪造的麦田圈。为了试试这些“专家”的水平,有人请记者作证,制造了麦田圈,然后宣布意外发现了麦田圈,自封的麦田圈“专家”纷纷赶来,经过研究后,宣布那是神秘形成的!即使出了这样的丑闻,也并不妨碍许多人坚信麦田圈的真实性,更有一些人以研究它为职业。张辉所引以为据的“国际麦田圈研究中心”,名称听上去很吓人,其实就是这种野鸡机构。英国南部的一些乡镇政府,也继续有意无意地渲染麦田圈的神秘性,以此作为招揽游客、增加旅游收入的办法。&/p&&br&&p&  道格和戴维的坦白,无疑激发了许多人的灵感,暗中出现了一大批模仿者。从1991年开始,麦田圈现象走出英国,风行全球,欧洲大陆、亚洲、北美、南美、澳洲各地都纷纷发现了麦田圈。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中国和南非没有发现麦田圈,究竟是外星人对这两个国家不屑一顾呢,还是这两个国家没有从事这种恶作剧艺术的风气?麦田圈的数量剧增,每年都有数千个被发现,经过多年的练习和暗中的竞争,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有“含义”,例如在日,在英国奥尔顿巴恩斯(Alton Barnes)出现了一个双螺旋图形的麦田圈,被一些人认为代表外星人的DNA;同一年的7月29日,在威尔特郡,发现了一个长达4100英尺的巨型麦田圈。&/p&&br&&p&  不管神秘现象鼓吹者如何崇拜、解释这类麦田圈,它们显然是人们三更半夜时偷偷制造的,有人还被当场抓获。还有些人则干脆把制造麦田圈当成一种行为艺术,成了公开以此为业的艺术家。伦敦的约翰·仑德伯格(John Lundberg)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早在1990年,在道格和戴维坦白之前,仑德伯格就已无师自通偷偷摸摸地制造麦田圈了。早期的尝试相当粗糙,随着他逐渐掌握了窍门,制作的麦田圈越来越精致,甚至令人叹为观止,倒真的成了一门艺术了。仑德伯格以后经常为媒体做制作麦田圈的表演,但也继续偷偷地炮制神秘的麦田圈愚弄“神秘科学家”。制作麦田圈的工具和制作方法。他在1995年夏天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htt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irclemakers.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c i r c l e m a k e r s ¤&/a&)介绍麦田圈制作艺术,收集了他们和别人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麦田圈图案,甚至还教大家如何制作麦田圈。他使用的工具是一个4英尺长、2英尺宽的木板,两头系上绳子形成圈套;一根2英尺长的木棍,用于固定圆心;一根一端系在这根木棍上的细绳。在制作时,一脚踩在木板上拖动木板压倒麦子,并拉着细绳与圆心保持固定的距离,逐渐就可以形成一个圆圈。按他传授的方法,人人经过练习,花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大型的麦田圈。不知道已有多少人从仑德伯格那里取了经,反正现在麦田圈的制作水平是越来越高明了。&/p&&br&&p&  教训是:如果我们自以为发现了一个“神秘现象”,在挖空心思要对它作出或神秘或科学的解释之前,应该先做一番调查,这个神秘现象究竟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需要对它做出解释?很可能,它不过像麦田圈一样,是个恶作剧而已。&br&&/p&&p&————————我叫分割线————————&/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2a93aa30ba2b45bc49a_b.jp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2a93aa30ba2b45bc49a_r.jpg&&&/figure&&b&“飞碟”事件追踪&/b&&br&&/p&&p&UFO学乃是太空时代的神话。我们现在以外星人取代了天使。它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它提供了一种诗意的和存在主义的功能。它寻求给人在宇宙中更深刻的根基和走向。它是我们对神秘的渴求的表现……我们对超验意义的期望。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已被转化成了太空航行者,在梦中将我们转运到其他领域。&/p&&br&&p&——保罗·克兹(Paul Kurtz)&/p&&br&&p&这个现代神话开始于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名32岁的美国商人肯尼斯·阿诺德(Kenneth Arnold)架着一架单引擎的私人飞机在华盛顿州的卡斯卡德(Cascade)山上飞翔。在3点钟左右,他看到前方大约20英里处,有一串9个总跨度为 45到50英尺的闪光的物体以极快的速度在山颠上滑翔。他估计它们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656英里,大约是当时最快的喷气式飞机的三倍。大约4点钟,阿诺德在亚奇玛(Yakima)降落,向几名飞行员描述了他所看到的奇怪景象。稍后,他起飞前往俄勒冈州的盘得敦(Pendleton),降落的时候,发现已有一群记者在等待他,要他描述他所看到的神秘飞行物。他一开始不知用什么来形容比较好,先是认为它们看上去像是在波涛上穿行的快艇,或像在风中飘扬的中国式风筝的尾巴,最后他说:它们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碟子在水面上飞掠而过。一位记者在报道时便将它们称之为“飞碟”,从此飞碟成了不明飞行物(UFO)的同义词,尽管并非所有的不明飞行物都被描述成碟状。&/p&&br&&p&阿诺德做为一名相当成功的消防器材推销员和有经验的飞行员,看上去不像是在有意说谎或想出风头。批评者认为他或者是出现了幻觉,或者是的确看到了某种现象但描述有误。当时有一位科学家指出,人眼不可能分辨20英里外的跨度为45到50英尺的物体。阿诺德一定估计错了距离,他所看到的物体要比他估计的近得多。它们很可能是一队军事飞机以亚音速在飞翔,在近距离观察时速度显得出奇的快。美国空军不愿说明当时是否有飞机在那个区域执行任务,他们认为阿诺德看到的不过是海市蜃楼似的光学假像,是由于在气流的作用下,山尖看上去就像是在浮动。&/p&&br&&p&不管阿诺德究竟看到了什么,飞碟时代从此开始。在随后的几天内,在美国各地纷纷有人报告在空中发现了类似的飞行物,许多成了焦点新闻。这个趋势有增无减,光是当年独立节的那一周,一天之内关于看到UFO的报告就多达百起。平民百姓们猜测UFO可能是美国军方在秘密测试的军事飞行器,而美国军方却担心UFO 可能是外国(特别是苏联)的新型军事飞行器。在1947年到1952年间,美国空军对UFO报告进行了秘密调查,得出结论说UFO对美国国防并不构成威胁,因此无需加以重视。&/p&&br&&p&与此同时,UFO的业余研究者也开始出现。到1950年,已有关于UFO的通俗读物上市。在1949年下半年,当时很流行的一份男性通俗杂志《真实》(True)约请一位海军陆战队的退役少校唐纳德·基侯(Donald E. Keyhoe)写一篇关于飞碟的研究文章。1950年1月,《真实》发表了这篇题为《飞碟是真的》的文章,引起轰动。在文章中,基侯声称飞碟是来自太空的飞行器,但是他并没有出示任何证据,而是根据一个奇怪的逻辑:因为他所接触到的美国空军的高层人士都不愿谈论UFO。他争辩说,美国军方避而不谈UFO,一定是因为想要掩盖某种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还有什么是比UFO是真的,而且来自外星人更重要的?美国军方想要掩盖真相,是因为担心公众一旦知道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行器,会引起恐慌。一旦基侯抱定了阴谋论的立场,那么美国军方对UFO的任何解释或否认,就都被当成了军方试图掩盖真相、飞碟是真的新证据。这篇文章,标志着UFO业余研究者与美国政府为敌的开端。&/p&&br&&p&但是美国军方并不觉得有对公众进行教育的必要。他们决定低调处理此事,对蓝皮书计划不再重视,原有的10名工作人员被削减为3名,只包括1名军官、1名士兵和1名秘书负责接收、处理全国各地有关UFO的报告。进入60年代后,随着美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宇航员多次飞上太空,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美国公众对太空的兴趣日益浓厚,许多人认为有必要认真对待UFO是外星人飞行器这种假设。而美国空军对此的漠视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1966年3 月,在密歇根州发生了所谓“沼泽气事件”,有一百多人,包括一些警察,报告在大学城安阿伯(Ann Arbor)附近的一个沼泽地的上空看到了UFO,这一现象持续了3月20日和21日两个晚上。特别是在3月21日晚上,希尔斯戴尔(Hillsdale)学院的87名女学生都报告通过她们宿舍的窗口,看到了在沼泽地的上空有一个闪亮的球体持续飞行了大约4个小时。目击者中还包括学院院长。这一消息成了全国新闻。蓝书计划的一名科学顾问根据密歇根大学科学家的意见,将这个现象解释为沼泽气体自燃所引起的。这个解释让许多密歇根人觉得受了侮辱。一名来自密歇根州的国会议员乘机要求国会对UFO进行全面的调查。4月5日,众议院军事服务委员会对UFO举行了听证会,召集空军部长、蓝皮书计划的主任以及蓝书计划的科学顾问作证。空军部长作证说,自从1947年以来,空军聘请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顾问,对10147起UFO报告做了调查,其中9501起被确认为人类飞行器和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剩下的646起,由于提供的信息不足,无法做出充分的判断。他的结论是:“在过去的18年对UFO的调查,还未发现对我们国家安全有任何威胁,没有证据表明不明物体代表着现有科学知识所无法理解的新事物或原理,也没有发现地外航行器的证据。”&/p&&br&&p&空军部长的作证根据的是那一年的2月份,美国空军的一个委员会对蓝书计划所做的审查结果。这次审查确信绝大部分UFO都有合理的解释,少部分因为证据不足无法解释的,也不会对国家安全有威胁。但是这个审查是从军事角度进行的,并不排除对某些UFO现象做更仔细的研究,可能具有科学价值。因此,该委员会建议从大学聘请一批自然科学家和心理医生选择某些UFO报告做更仔细的调查。在国会听证会后不久,美国空军宣布他们将资助某个大学独立地研究UFO现象,看是否能发现其中有任何科学价值,能增加新的科学知识。美国空军保证研究人员可以完全自由地使用蓝皮书计划的资料和提供帮助。但是美国的名牌大学,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拒绝接受这个研究项目。这一年的10月,科罗拉多大学宣布接受这个项目,主持人为物理学家爱德华·堪顿(Edward U. Condon)。1969年,科罗拉多大学出版了《不明飞行物的科学研究的最后报告》,一般称为“堪顿报告”。&/p&&br&&p&堪顿报告由36名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写作,长达1465页,从视觉生理学、光学、天文学、气象学、心理学、工程学等角度对UFO目击描述、照片和雷达记录做了充分的分析,并实地调查、采访目击者。例如,从视觉生理的角度,它指出,人的视觉并非总是可靠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容易不知不觉地产生错觉,最常见的问题是对物体的距离和大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近处的小物体可能被当成远处的大物体。另一类视觉问题是眼睛对光线的适应性,例如,如果人们在黑暗中盯着明亮的光源看,在光源熄灭后,由于视网膜未能及时适应光线变化,观察者还会继续看到光源的余像,虽然较不明亮和模糊,但会持续一段时间再逐渐消失。在观察者移动眼睛时,余像也会跟着移动,这时观察者就会误以为有一个物体在前方以极快的速度移动。余像的问题无疑导致有些人误以为见到了UFO。自动运动是视觉的另一个问题。如果人们盯着一个没有参照物的明亮光源,例如一颗孤独的明星,它即使是静止的,也会让人觉得是在移动。这也导致了某些UFO报告。照片虽然不会产生类似的错觉,却有别的问题:容易伪造,以及因光学和机械因素产生的假象。雷达记录也不像一般人设想的那么可靠,因为气候因素和机械设备失灵也会产生假记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为了吸引听者的兴趣,容易无意之中加以夸大,叙述的次数越多,越不可靠;在一群人同时目击一个现象之后,在议论时会互相影响,不知不觉地修正自己原有的看法,最后会形成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即使是诚实的人,甚至是一群诚实的人的一致描述,也不一定可靠。总之,堪顿报告的研究结果,和主流科学界的看法是一致的,除了捏造的报告之外,在有充足的信息时,UFO都有合理的自然解释,属于天文现象(大行星、流星、彗星等)、气象现象(碟状的云彩、球状闪电、云层折射产生的光学假像等)、人类飞行器(气象气球、飞机、人造卫星等)和其他自然现象(鸟群、灯光等)。堪顿报告的结论是:&br&&/p&&br&&p&“对我们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仔细考虑之后,我们的结论是,对UFO做更广泛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不会满足科学会因此获得进步的期望。&/p&&br&&p&“有人争辩说,UFO研究对科学缺乏贡献,是由于对这个课题很少做科学的努力。我们不同意这个看法。我们感到对这个课题很少做科学研究的原因,是由于那些最为相关的科学家,包括天文学家、气象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有充分的机会探讨这个事物,并分别决定UFO现象不会是一个探索重大科学发现的有成果的领域。”&/p&&br&&p&在堪顿报告发表32年之后,仍然没有人通过研究UFO现象而做出任何科学发现。堪顿报告同时批评了那种认为探讨UFO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中国还颇为常见,有必要引用一下这个批评:&/p&&br&&p&“我们希望引起公众注意的一个相关问题是,在我们的学校中存在着错误的教育方式,即许多儿童被允许,如果不是被积极鼓励的话,将他们的科学学习时间用于阅读上面提到的那类UFO书籍和杂志文章。我们感到,将不合理的和错误的资料当成科学上成立的东西加以吸收,对儿童教育具有危害性。这种学习是有害的,不仅是因为这些资料本身是错误的,而且因为这种学习妨碍了与科学证据相关的批评能力的开发,而这种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每一个美国人的教育的一部分。&/p&&br&&p&“因此我们强烈地建议教师们避免支持学生阅读现有的UFO书籍和杂志文章做作业。教师们如果发现其学生在这方面有强烈的动机,应该试图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认真学习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批评性地分析那些根据错误的推理和虚假的数据所提出的奇怪主张。”&/p&&br&&p&美国科学院审查并支持堪顿报告,堪顿报告获得了科学界的普遍赞扬,被认为是对UFO现象所做的最充分的科学研究。堪顿报告并不否认地外文明的存在,相反地,它认为科学界普遍认为存在地外文明,但是,既然太阳系不存在其他文明,那么地外文明访问地球的可能性极低,在做了一系列分析后,它说:“我们认为,可以可靠地假定,在未来的1万年间,太阳系之外的地外文明没有可能访问地球。”同一年,在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的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古神器一百大神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