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气法怎样练吃气法道家气功食气法 张嘴

辟谷者必读及历史文献中的辟谷(摘录)-服气辟谷
辟谷者必读及历史文献中的辟谷(摘录)作者:服气辟谷 / 公众号:fqbigu发表时间 :服气辟谷生命皈依o生命归一·太乙归元·守一求真·涤阴增阳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查看历史分享......辟谷者必读及历史文献中的辟谷(摘录)编辑/昊日服气辟谷组委会01为什么辟谷?辟谷,不单是为了治病,人的感、灵力都会增强,通过辟谷,人会感到灵感增强,对人体的奥秘和自然世界会有更深的认识,更好的明白人体身心的关系,人与人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感恩天地,,实证涤阴增阳,正气内存,邪气不可干也。因此要抱着积极心态主动接受辟谷。02辟谷与绝食、禁食、挨饿有什么不同之处?辟谷的最重要特点就是辟谷期间基本上没有饿感。衡量辟谷与绝食、禁食、挨饿的基本原则就是:是不是人为不进食,是不是强迫自己不吃,是不是不进五谷以后仍然精神好、感觉好,而且还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辟谷刚开始也有稍稍的不适应感。03辟谷辟谷结束后如何复食?真正道家辟谷的核心一定是不能伤了脏腑本元,故如果是断食,那段食多久就要复食多久,甚至是断食时间的3倍。因为真正的道家辟谷核心不伤脏腑本元,辟谷过程中肠胃功能反而增强了,故只要1-2顿清粥,让肠胃适应下,就可以正常饮食了,而绝食这必然不能,因为伤肠胃了,要通过大量时间来养肠胃功能。04辟谷期间确实有饥饿感怎么办?辟谷期间,有时会有饥饿的感觉,但不一定就是真的饿了,也许是一种假象。但是确实感到饿了,则应顺其自然,就可以吃一点东西,但尽量不要食用熟食,尤其是荤食,一一两顿清粥过度,复食。05辟谷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辟谷是一种不进五谷而调节身心的特异状态,辟食不辟气,时间长短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尤其是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以及练功基础等密切相关,时间适当长一点对身体和练功是有好处,但并不是越长越好。辟谷核心一定大量服气,保证脏腑本元不伤,同样是辟谷,3天大量服气的辟谷,和7天不怎么服气的辟谷,有时往往3天大量服气的辟谷效果更好,更能涤阴增阳、排湿排寒。06辟谷期间能否参加体育活动与其他文化娱乐活动?辟谷期间仍能进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但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和参加高强度、高节奏的活动,以免影响辟谷效果。07辟谷时身体特别软,出汗特别多是怎么回事?辟谷期间,由于人一下子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身体会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一些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会出现乏力、出虚汗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不要紧张,必要时可以多喝点清水,也可以在里面加一点蜂蜜。确实难受的朋友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以作出理想的解决。08病情较为严重的,辟谷期间要不要停药?针对这种情况,辟谷期间要随时观察并及时反映情况,只要感觉良好,可减少用药量或用药次数,一般病情则最好停止用药。辟谷前一定要咨询好专业指导老师。09辟谷期间有时感到口渴时怎么回事?辟谷期间,由于断绝了食物来源,体内有一个重新调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时因对水分的需求(尤其是夏天,汗液蒸发特别快),因此会感到口特别干。但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相反地,辟谷期间津液会特别多。若口渴,多做琼浆玉液功法,可使体内的宿食、宿便得以清理、排出,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浊气、热毒、美容养颜,有效地恢复消化和吸收功能。10辟谷期间为什么容易戒烟戒酒?辟谷期间抽烟、喝酒会感觉到味道变异,难以入口。这是身体智慧的反应,辟谷者要利用好这种感觉来轻松戒烟戒酒。11辟谷期间可不可以吸烟、喝酒?辟谷期间,由于这是一个身心调节的良好过程,身体在得到一次高度的净化,因此在这期间尽量不要吸烟、喝酒,这时吸烟、喝酒比平时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尤其注意不能大量吸烟、喝酒。12辟谷期间,有时感到有一点饿,可一吃东西却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咽部、胸部甚至肚子痛、拉肚子或马上吐出来,这是怎么回事?一般情况下,这是辟谷的正常效应,辟谷关闭后天系统,开启先天系统了,它是让你别再吃东西了,否则而就要让你难受了。同时也是督促练功者坚持到底,别半途而废。13辟谷结束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会不会重新上升?辟谷恢复饮食后,体重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现象,但多余的物质分解以后则很难回到原来的状况。因为细胞有记忆功能,如果辟谷结束后,能保持21天过午不食,则体重基本能保持。尤其是经过几次辟谷以后,往往都能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体型和体重,但切忌饮食无节、不加节制,这样不管对于减肥和健康都没有好处。当然,辟谷以后人对食物的选择会因身体情况而出现自动调节的功能,并会趋向于食用素食和清淡的食品。14辟谷停不下来怎么办?辟谷欲要结束时,不能犹豫不决,辟谷时好好地辟,不辟谷时则好好地进食,切忌似辟非辟,这样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应和功能的紊乱。辟谷期间确实停不下来,一定要在专业导师护持下,切记切记,辟谷是仙道也是死道也。15参加辟谷学习班后,能否自己进行辟谷?一般情况下,当人体在得到功态的特殊调节后,身体功能将会出现本质性的变化,许多人在参加辟谷学习班以后,以为自己学会了辟谷的功法,就可以自己辟谷了,辟谷的学问可浅、可深。为了安全起见,不提倡自己独自辟谷,如自己独自辟谷后果自负。16参加昊日辟谷学习班以后,能不能为其他人导引辟谷?辟谷机理相当复杂,为了安全起见,不提倡给其他人导引辟谷。17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书籍,或看录像等,能不能辟谷?能否通过函授辟谷?在实际中,会出现一些人因看书、看录像或听录音而出现所谓辟谷的现象,但由于辟谷方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尤其是考虑到大家的安全问题,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有经验的师傅的指导下才可以进行辟谷。18女性经期可不可以进行辟谷?经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在辟谷期间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关系不大,可以继续辟谷,而且经期辟谷对身体的调理反而会更好,但若出现身体变化特别大的朋友,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节。19通过辟谷,主要能治哪些疾病?辟谷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理欢愉。在实践中,它体现在可以治疗许多慢性病变和疑难杂症,尤其是在肥胖综合症、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浮肿、关节炎、肠胃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上效果特别显著。但辟谷只是一种养生方法,不是专门的治疗手法,所有的养生与调理疾病只是身体潜能的恢复。服气辟谷养生的功效只是涤阴增阳,人体阳气足,机能恢复的必然反映。关于调理疾病只是一个附带作用,而不是主要目标,切记切记。20在辟谷恢复饮食后,指标已显示正常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患者会不会重新患病?通过辟谷,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会明显减轻,指标也很快趋于正常,如血压降低至正常,尿糖“+”号消失等。但由于患病者本身的病因和病情不同,在恢复饮食以后,有些朋友可能出现指标回升现象,但只要再通过二至三次的辟谷,一般都可以根除。21辟谷初期如何克服饥饿感?出现饥饿感是辟谷早期的正常、必然感觉。可以通过:A、练习十二字秘传服气口诀B、通过练习霞客四式服气法。C、通过练习琼浆玉液。D、找专业老师点穴聚能补气气足自然不思饥。22辟谷期间会有哪些舒服的感觉?辟谷期间或辟谷后有身轻如燕的轻松感,头脑感觉也特别清爽,容易出现灵感,有创造力。此时,很适合我们做有创造力的工作。另外,心情也会变得更阳光,心胸变得更宽广。23什么是辟谷期间的好转反应?辟谷期间会出现退病现象,较常见的是气冲病灶,也就是中医所谓“瞑眩反应”,病情似乎有加重、旧病有复,隐藏的病被找出来的现象。这要正确理解。气冲病灶是好事,是身体能量提升的表现。24辟谷时可以吃水果吗?辟谷自然是关闭后天系统了,那肯定是不可以吃水果了。历史文献中的辟谷(摘录)1、《大戴礼记·易本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是为辟谷养生术最早的理论根据。2、《淮南子·坠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3、《论衡·道虚论》:“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谷饱,亦以气盈。”说明行食气功法,要在心情平静,环境安逸的情况下去做,炼此功法可以长寿成仙。4、《正一修真略仪》:“修行之要,在于服气。若五行大全,则神真咸备。”5、屈原《楚辞.远游》:“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兮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6、《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乃学辟谷,导引轻身","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裴骃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一派道教炼养家认为,人体中有所谓“三虫”(又称三尸、三彭)作祟为害,而三虫靠谷气为生,如果断其谷气,三虫即不能生存,可保人之安康长生。7、《抱朴子内篇·至理篇》:“昔留候张良,吐出奇策,一代无有……而日吾将弃人间之事,以从赤松游耳,遂修道引,绝谷一年”。8、《抱朴子内篇·论仙》:“陈思王著《释疑论》云:初谓道术,直呼愚民诈伪空言定矣。及见武皇帝(育操)试闭左慈等,令断谷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正尔,复何疑哉?”9、吕祖(吕洞宾,道号纯阳子)云:“欲要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10、《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11、《中黄真经》云:“咸美辛酸五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致命六腑神气衰,百骸九窍不灵圣。12、《太清中黄真经》说:内修形神除嗜欲,专修静定身如玉,但服元和除五谷,必获寥天得真篆。百日专精食气足,食气玄微惚五事,大关之要??? 莫能知。元气初服力尚微,要子将心运守之。谷气永除子何别,气则难停而易渫,或即体弱而心虚,或即藏虚而力劣。一者上虫居脑宫,万端齐起摇子心,常思饮膳味无穷,想起心生若病容,二者中虫住明堂,遣子魂梦神飞扬,或香或美无定方,或进或退难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败食谷粮,子若知之道自昌;三者下尸居腹胃,令子淡泊常无味,静则心孤多感思,挠则心烦怒多起,使人邪乱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虫弃。得见五牙九真气,五牙咸恶辛酸味,为有三虫镇随子,尸鬼坐坐汝身死,何得安然不惊畏?又说:“六腑明神不隐藏,滞子神*功去路难,大都谷实偏为病”,“谷实精华与灵隔,缠罗六腑昏诸脉。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远焉能测。可惜玄宫十二楼,那知返(反)作三虫宅”,“三虫宅居三部里,子能运用何忧死。漂然郁郁常居此,自辩元和九仙气,九仙真气常自灵,三虫已死复安宁。”这也都是宣扬以食气达到辟谷,断除谷气,使三虫绝灭。13、《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为养生学提供了最早的具体标本。因为按照道医对这段文字的解读,它无非是说:藐姑射之子,美出于“辟谷”。14、《去(却)谷食气篇》: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15、《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16、《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17、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18、《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19、《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20、《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21、《云岌七签》卷八十三:庚申部《中山玉匾经服气消三虫诀》也说: 既食百谷则邪魔生、三虫聚。贯穿五? ??藏,环凿六府,使丹田不华实,津液不流注,血脉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宫,阴魂不闭户,令人耽五味,长贪欲,形老神衰,皮皱发落,若不却粒绝味,禁嗜戒色,则尸虫全而生身必死。若灭三虫、尸鬼、安魂魄、养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气术而不可以倚也。?22、《消三虫诀》:书中集录灭三尸之法甚多,如“赵先生口诀祝尸虫法”,“东方氏制三尸法”、“紫微宫降太上去三尸”。《太虚真人消三尸法》、“思念道诫去三尸法”、“五行紫文除尸虫法”,“存心中赤气么三尸法”等。一般说,去三尸之法,都应先持斋戒,认为不先斋则不得神气内助,不存想则神气不得内补,然后以服气、胎息之法达到绝粒,或亦有食获芬、巨胜、黄精、大枣、蜂蜜等药物,以断食五谷和肉类的。23、《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又日:? “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徐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又日:“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24、《孝经援神契》曰:“椒姜御湿,营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兵”。25、《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26、《北史·隐逸传》载: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沍寒,不服棉絮”。27、《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28、《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29、《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30、《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31、《云笈七签》卷五十七:《服气精义论·服药论》中说:夫五脏通荣卫之气,六腑资水谷之味。……既绝谷则腑味之不足。32、《素问》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故须诸药以代于谷,使气味兼致脏腑而全也。认为辟谷必须服药,又认为草木之药味,为人之脏腑所安,用茯苓、桂心、士草、人参、柏子仁、薯预、麦门冬、天门冬制成安和脏腑丸,人服之疗疾健身等等。33、《云岌七签》卷之七十四:《方药》说:夫茂实者翘春之明珠也。查胜者玄秋之沈灵也,丹枣者盛阳之云芝也,茯苓者绛晨之伏胎也。五华合烟,三气淘精,调安六气,养魂护神,能用得其方,位为天??? 仙,老者复壮,反婴童颜,千害不伤,延寿万年。又说:云母味甘平无毒,……除邪气、安五藏、益精、明目、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利。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方药》中集录制草木药之方以及制云母等矿物药之方有数十种。惟服饵之术,不懂医理药性者未可轻率为之,不然,可能中毒危及生命。守庚申,即因人身中三尸之邪魔,于庚申日上天言人罪过,故须于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至晓,使三尸不得出身体。第35届昊日网络辟谷班,日开班,足不出户,在家即可实证辟谷。报名微信: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南县广播电视台宁波发布特价房北海醉美泸州丹道辟谷#统计代码练 气 八法
我的图书馆
练 气 八法
练气八法是练气最全面的基本功。练气八法前四法-吃气、揉气、抻气、拉气,主要解决身体里边气充足的问题;后四法-聚气、敛气、混气、化气,则主要加强脏真混元气与混元窍的联系,使气向体中间集聚,为练中脉混元打基础。作为基本功,它方法简单,便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习练,也可将练气八法中任一法 (吃气法最好配合揉气法一起习练)抽出单独练习。
 一、简介  吃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一法,系充足人体内气的便捷之法。吃气,即通过口腔发音及动作将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吃进体内,使体内的混元气更加充足。
 二、姿势要求  吃气法站、坐练均可。其动作由三部分组成:(一)吃气; (二)憋气:(三)呼吸发音。  预备动作:双手叉腰,周身中正,全身放松。  (一)吃气 吃气时配合反鹤首的动作,吸气发“喝啊儿食吾母”音,将气吃入食管,下送体内。动作详解如下:  头部做反鹤首下颏沿胸向下、向前、向上时,口由小到大张开,口腔、喉部放松张开,用吸气发“喝-啊-儿-”音 (“喝”要和“啊”同时发,不能发完一个音再发另一个音),同时把气吃入;接着在百会上领收下颏的同时,喉部缩小,口由大到小,发“食-”音,气流集中向喉部涌去;然后下颏回收,同时发“吾-”音,会厌打开口腔中的气向食道压去;最后下颏继续回收,口闭合,发“母-”音,同时将气和唾液一起“咕噜”咽入食管(“母-”字音实际上是吞气下咽的动作,口一闭合就是“母”,并不是要发出“母”音),下颏向下向前,完成一个回环。  (二)憋气气咽下去后,提会阴、闭呼吸把气送到命门,命门缓缓向后突,连着向后坐三下,然后把气憋住,缩在命门那儿呆一会儿,憋不住时再呼气发音(不要憋得太过,以至不能发音)。  (三)呼吸发音 吃完一口气后不马上吃第二口,憋住气,停一会儿,做4至5个呼吸发音 (呼气发“渊Yuan”,吸气发“咽 Yan”),然后再继续吃气。动作详解如下:  当吃进的第一口气憋不住时,慢慢呼气,同时默念“渊 Yuan”音,扁口把气放出来,发音要细、润、柔、缓;吸气发“咽 yan”音,要短促:“咽、咽、咽……”,而不是发一个连续长音“咽-”。呼吸发音时要用口鼻同时呼吸。作4至5个呼吸发音后,气机平衡了,再吃第二口气。呼吸发音时要注意:提会阴,意念往后收。  整个吃气法的呼吸过程是 4个呼吸一周期,其步骤是:1.呼气(吃气)发“喝啊儿食吾母”,呼气发“渊”:2.呼吸发音,连续发3次,吸气发“咽”,呼气发“渊”。一般吃气可连续吃7至9口。
 三、意念活动  吃气时想自己如同婴儿-外面有一根脐带,一头连着胎盘,一头连于虚空-吃外面大自然界的混元气,从头顶、百会或口腔都可以。详解如下:  1.吃气过程:意念不要想吃的是空气,而是无形无象的混元气。  2.憋气过程:气咽进食管后,意念要跟着往下想,想到肚脐上边靠里的混元窍处(那里是先天肾的气场所在),再从混元窍往下送,把气收到命门:与此同时要有气从肚脐丹田那儿往下坠,坠到命门的意念。命门的气全息性比较强,气聚集多了,人的生命功能就得到强化了。  3.呼吸发音过程:吸气发“咽”时,意念要从会阴把气提起来,一直提到头顶:呼气发“渊”时,气能往周身串着动,意念想身体很深的地方,把气往深处渗透,并集中精神体会天门及山根处的动触感。
 四、动作要领详解  1.关于“喝儿食吾母”,老子《道德经》说:“贵食母。”胎儿时是吃母亲元气的,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连着,它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括胎盘、羊水、羊膜,胎盘里的胎儿向母亲要气-食母。练气功后返先天,也要“食母”,这个母不是生身母亲,而是大自然界的混元气。我们练气功就要吃大自然界的混元气。要想有一根脐带连着胎盘,连着虚空,吃大自然界的混元气。“食吾母”三字就这么讲。过去文子说“万物付之以息”,万事万物从大自然界吸气,人用鼻子 (中天门)吸,传统气功功法中有这样的调息方法。我们现在通过口来“食”气,这样气量就增大了。练时要反复体会,用发音法把气吃进去。  2.喉部食管平时都是堵着的,吃气发音能将会厌打开,使气从会厌进入食管,并用力咽入胃部。一般来说,气从喉部咽入食管后,可以感觉到从食道管壁向下振动到小肠、大肠,有人甚至连肛门处都能感到内气在体内的传导。  3.呼气发“渊”时,要注意体会两点变化,一是注意头顶百会天门那个地方:一是注意山根(两眉中点向下的斜坡处)。一般吃气时这两处都有感觉,如果能体会到全身气往外一散更好,没感觉到就注意这两个地方。  4.吸气发“咽”,要发短音“咽、咽……”。过去讲一个呼吸要发49个咽,我们不要求那么多。发“咽”意念要从子宫(子宫不是女同志的子宫,而是九宫十三门的一个穴位)处把气提起来。  5.吃气后把气往下咽,不是从上向下压,而是从丹田那儿往下坠,这样气至膈膜就不易被隔住。
 五、功用  1.吃气可通关窍。因为吃气对全身的震动很大。哪个关节比较死,吃气发“喝啊儿食吾母”后,一咽气,意念就把气充到哪个关节去,反复几次把关节冲开了。  2.可以借助所吃的气及吃气时的动作来震动整个消化道的内壁,从而强化人体里边的混元气。  3.吃气还能加强腹膜的锻炼。气吃进去后到了混元窍,从五脏里边的膜往外面充,再配合后面的揉气,就会把腹膜内的气强壮起来。  4.抻气前,吃几口气可缓解肢体劳累及酸痛。
 六、注意事项  1.吃气法要求精神集中。过去练功也有吃气,是按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顺序练,一到“亥”,就吃口气。实际上这里没别的内容,就是发“喝儿”:之所以把它搞得复杂、神秘化,目的就是为了把精神安定下来。智能功去掉传统功法中繁琐的内容,使它更为大众化,但一定要注意精神集中。  2.吃气时,最好是空腹吃:吃气后要安安静静练功,不要讲话,否则气留不住易跑出来。  3.吃气后,有人感到心口会有点难受。这是因为吃的真气还没有下去,空气先到胃里去了,所以咽气时要加气从心口往下坠,一直坠到命门的意念。  4.吃气后,有的人出现打嗝或放屁现象,这是刚开始锻炼时的一个现象。注意吃气后多练揉气,把吃进去的气在身体里揉开:同时要注意放屁现象出现时,要提住会阴,把气憋住,意念气在身体里运化开,一般很快就会过去。
 一、简介  揉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二法,是吃气法的继续,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功法专门习练。
 二、姿势要求揉气法动作由四部分组成: (一)腹前揉转:(二)心口处揉按;(三)沿肋弓点按:(四)肚脐、命门处揉按。  (一)腹前揉转接吃气法结束动作,松开叉腰的双手,两手贴着身体沿肋弓向前向上至心口处,然后两手边下降边重叠至肚脐和中脘之间,重叠两手按顺时针方向左下右上摁着肚皮揉转,揉转5分钟左右。  (二)心口处揉按 揉转完后,两手边慢慢上升边拉开,至心口处中指尖相接,点按心口,顺时针左下右上转5至9圈(奇数较好)。  (三)沿肋弓点按心口揉按后,两手分开沿肋弓由心口向命门划圈点按,划圈方向是前下后上。划一圈点按一次,共划圈点按12次,至命门。  (四)肚脐、命门处揉按两手中指尖相接于命门处,顺时针左下右上方向转5至9圈:而后两手沿带脉向前至肚脐,两手中指尖相接点按,顺时针左下右上方向转5至9圈。  以上即揉气的整个过程,一般练揉气法时可将这一过程往复3次,若时间允许,揉腹可延长。
 三、意念活动  精神集中于动作,意念贯穿到体内深层。  1.匀缓穿透:重叠两手要摁着肚皮,精神集中,匀缓地揉转:意念要往身体深处想,想到脊骨里去。心口处揉按时,一转要想到脊梁骨。  2.贯气入肋骨:沿肋弓点按时,意念带着气贯入肋骨,贯入到膈膜里边,意念越深越好。  3.肚脐与命门连为一体:命门处揉转时想到肚脐,意念肚脐也跟着转:肚脐揉转时想到命门,意念命门跟着转。
 四、动作要领详解  1.两手在肚脐与中脘之间重叠,要求比较有劲的手在下面,一般是右手在下,右手在上。  2.重叠的两手揉腹时不是光手动,而是用两个肘推着手整体地动、整体揉转:转的幅度要小,不能像形神庄收气时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那样转:开始揉的时候可轻点,以后逐渐用点力气。  3.腹前揉转完后,用肘带着两手往上升,一边升两只手一边拉开,到心口处中指相接。
 五、功用  进一步把吃气法吃进胃里的气揉开,强化充足内气。在吃气后结合着揉气一起练,益于培补中气,增强脏真混元气的混化,练气入骨。  附:揉气法中肚脐与中脘之间的揉转也可作为单独的功法习练,就是不吃气,仅摁着肚皮转,每天晚上睡前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连续揉上三个月后,体内的腹膜很快就会腾起来,起到培补中气之益。
 一、简介  抻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三法,它是借助上肢的抻气动作,调动周身气机,将全身之气抻动开,化散到身体各部,从而达到强化形体通透之目的。
 二、姿势要求  抻气法站、坐练均可,站着练更宜调动周身气机。坐着练腰要前塌。  (一)预备动作接揉气法结束动作,两手掌心对身体,沿腰带平脐拉开,至体侧,两臂伸直与身体呈45度角,立掌,坐腕,腕与脐等高,手指自然分开,指尖回翘,掌心外腆。  (二)抻气动作抻气主要由上肢缩、抻两部分组成:缩-两肩胛骨往后上方缩,往脊柱上挤,肩部往起拱,往上耸,手指尖稍用力回翘。这几个动作要同时完成。抻-两肩放松下落的同时,两手坐腕向下方抻,掌心外腆。抻缩时掌心一按一松,两臂要伸直,肘不要弯曲。这样反复地做。每次练习的时间应不少于14分钟。动作频率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一般每分钟可以做85~90次左右。
 三、意念活动  做抻气的时候注意精神集中,可随音乐(指抻气专用的音乐)的节奏有规律地做。听着音乐,气氛比较活跃,精神可以放松,动作较容易坚持,但这时更要集中精神。精神集中起来一方面要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身体的动作姿势要保持正确。意念要贯注到动作中去,特别注意动作的整体性,把肩和手连在一起。肩胛回缩时,要注意把手指尖用力回翘和肩胛合住:外抻时,肩推和坐腕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气的回环,使周身气机形成一个整体。  另外,如果在室外练抻气,意念要注意远处,比如天地交合处,也可以注意远处的一个点,集中精神去看,意念再往回收,可以收入意元体也可收入混元窍。从里边收,也从里边出,意照全身。练抻气不光要注意肩,还要注意头里边。过去讲“三盏性灯”:头上一盏灯,两肩上各一盏灯。有了功夫,气没有收住,夜里一走路,老远就能看到三个亮团。五元庄里讲的“三盏性灯”就是指这个东西。头上气一足,周身的气都起来了,因而抻气时还要注意头里边。
 四、动作要领详解  1.抻气时肩不要往上抬,要有点往上拱的意思,并且要往中间挤,好像要把脖子挤住。往下落时用劲不要太大,要自然放松地下落,同时两臂还要外撑,肘不能弯曲,不能做成两手拍打东西的动作。手掌外腆是掌心与手指根中间的地方往外挺,向外按,不是手心与腕之间的地方往外按。  2.抻气过程中,手的位置不要低于肚脐,低了,气往下;中,血会往下边聚:应稍高一些,但不要把臂抬平了,抬平了在收的时候,容易造成只是肩胛部往里挤,肩往上拱的动作就不好做了。  3.抻气时随着两上肢的一抻一缩,呼吸速度也会自然地按着音乐节奏而和拍,一吸气下丹田往后一缩,会阴同时往上一提。这样反复地一缩一提,身体里边的气很快就会畅通。  4.抻气法内在的气机变化很明显。刚开始练抻气时,动作幅度较大,随着两臂的抻动,很快会感到手指“酥-酥-”地有麻胀感,这是气在通过手往外;中,当感觉指尖麻酥酥地胀得厉害的时候,这说明气足了。这时把坐腕、翘指的双手放平,一抻,气就会自然地从手指上;中出去,然后再立掌抻气,这样反复地练。如果手指翘得不够或早早地就放下来了,气量不够就;中不出去。等气在指、臂、身体里通开后,身体里边就有感觉了,这时可以把手攥成拳头,使气不往外走,一抻一缩,气就往身体里面挤,会在体内引起很多变化。随着形体通透度的加强,动作幅度可以变小,有一点点动作就可体会到内在气机的变化很大,从身体两侧到胯,感觉都比较明显,以后还可以感到混元窍里边一合一开,这是里边的气和外边连上了。仔细体察这些变化,感觉就灵敏了。
 五、功用  1.抻气法得气快、气感强,能使习练者很快感觉到内气的存在。  2.抻气法重在加强内外气的融通,长期锻炼可提高习练者对气的敏感度。同时它还是开发超常智能的便捷之法。  3.习练抻气法对身体各部的疾病,尤其是头部、心、肺及颈椎、上肢的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膏肓穴,在人体第4与第5胸椎棘突之间凹陷,水平向左右各外开 3寸处,此二穴连及心肺。人们常形容人生命垂危为“病入膏肓”,他们认为膏肓是药力不可及的地方,那里得了病就不好治了,而抻气法恰是重点锻炼了这一部位,疏通穴络,充足人体混元气,强化心、肺和头部各器官的功能。
 六、注意事项  1.抻气动作虽简单,但做一会儿就会出现肩膀的肌肉、脖子后面的两条大筋酸疼难忍、眼睛难受的现象这是关键时刻,一定不要停下来,一停就前功尽弃。这时可以把动作放慢一点,动作幅度大一点,意识要坚定,咬紧牙关坚持住,过一会儿就不那么难受了。  2.有的人可能开始觉得有气感,练着练着气感没了,这时把手指使劲往上翘一翘,气感就有了。  附:单独做抻气耗功,结束后要把眼睛揉一揉,散散眼上的火气,这也等于收功。方法是:两手中指摁于印堂,两无名指分别摁于两眼内眼角,两大拇指分别摁于左右太阳穴上,然后按逆、顺时针方向揉转各9次。这样既可驱散眼睛上的火气,又有助于开天目,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简介  拉气法是练气八法的第四法,是继抻气法调动了周身之气后,通过拉气使身体内外气连上,从而促进内外气的交换
 二、姿势要求  拉气法动作可由两部分组成:(一)贴肋揉气;(二)开合拉气。  (一)贴肋揉气接抻气法结束动作,两手放松,转掌心向前两臂从体侧回收,两肘贴于两肋稍向前的期门、日月穴(期门是一双穴,在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 寸;日月是一双穴,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寸)。两小臂平行相对与大臂成直角,两掌心相对,手指舒展虎口张开向上,大拇指与食指基本相平。肘贴肋揉气时,整个身体要放松,两手如抱一个篮球大小的气球,轻轻揉动,动作不要太大,揉的时候肘要贴住肋,但不要使劲顶,手臂要整体地动,像用手推着肘在肋上做按摩。  (二)开合拉气揉完气后,外开-两肘贴着肋,两手向两侧分开,至体侧开平,掌心向前,虎口张开,开胸,两肩胛骨向中间并。前合-两臂保持肘贴肋,虎口向上的姿势,水平往回合,至体前原来抱球的位置,指尖一缩,腹微回收,即肚脐找命门,胸微含。要做好拉气的动作,全身整体的放松是前提。
 三、意念活动  拉气法的意念运用非常重要,精神一定要集中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  手在体前时,意念把两手连上,好象抱着个气球,球和身体连在一起;外开是从身体里往外开,气球随着外开而胀大,两手之间好像有许多气丝,丝丝拉拉地连着,至体侧开平时,虎口与指尖要有收气、从肘入身体里边的意念:前合,手中间的气球越压越小,气贯到身体里边去,往膈肌收,收到命门上边一点。意念注意手,注意肋,从命门把气往回收。  传统功法中有一种观照窍点的练法叫“南斗六星”,要求意念从上而下想,先从百会往下照,照到两个眼睛,从两个眼睛再照到两乳头(不要在乳头上,要想到和两乳相对的胸腔里面),从两乳头再照到左右两侧的期门、日月穴,最后到肚脐里边。拉气时可以这样安安静静地照一下,体腔内从前面到后面好像是一个光团,一开“哗-”就出去了,一合又合回来。拉气时这样想也可以,光注意手也可以。
 四、动作要领详解  1.拉气法中两肘不是自然下垂的,而是要顶在乳头下面稍稍靠前一点的地方。两肘往前挤,差不多到乳腺上了,挤的正是期门、日月穴。  2.拉气法自始至终要保持肘贴在肋上,这起支点的作用。臂往外开时,气可以从手到臂到肘,收到身体里边去;臂往前一合,身体里面就往里收气。  3.抻气法和拉气法动作都很优美,别人看了有一种舒服感。如果别人看了不舒服,可能是动作不太合度,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姿势。
 五、功用  拉气法重在强化内外气,使之连为一体,同时加强混元窍的开合,进而充足人体混元窍的气。
 一、简介  聚气法是练大马庄的一个正规延续,能有效促使气往体当中聚,也是练气八法中后三法的基础。
 二、姿势要求  聚气法本身具有层次性,可分两个阶段习练。  第一阶段:直身聚气  (一)预备动作:接拉气法结束动作,两臂外展至体侧,转掌心向上,两臂伸直,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沿中线下落,至手腕与肩等高,肘略低于肩;然后身体重心右移,提左腿向左跨出一肩半宽,两脚平行,重心移至两脚间的中点,身体直立。  (二)调整身形:  1.头:百会上领,两耳根后面(过去称为玉楼穴,又称提气穴)用力上提,下颏平着往回收,喉头往回收,两耳根下面的胸锁乳突肌和颈项后面的斜方肌绷上劲,使锁骨、胸骨和肋骨上提,并把颈项部固定住。  2.上肢:合十手中指尖向上,不低于印堂,两掌绷上劲,用力向中间挤,两臂外撑,形成一个圈力,肩放松外拉,肩井穴下塌。  3.胸、腹:胸部始终保持吸气状态,两肋向上提升并向两侧开张,不能下落:小腹回收,腰向后放松,耻骨往后贴,会阴上提,髂前上棘往腰阳关上收,同时推动两肋向上升,泛臀,圆裆,尾闾下垂,百会(天门已开的用天门)和会阴调成一条直线。  4.下肢:两腿用力绷直,膝部四面用力(膝盖前面要使劲把腿向前拉弯,膝盖后面X窝使劲向后让腿绷直,膝盖内侧的膝眼使劲往外挤,膝盖外侧膝眼使劲往里挤,使前后左右四个力量相抗衡,相互较劲),鹤顶穴上提,两脚绷上劲。  (三)调息:聚气法调息用喉呼吸(具体练法见“动作要领详解”)。吸气时,肋骨张开,膈肌下降,以脚的中趾带动脚趾抓地,脚心微含上提,同时两手中指用力内挤,会阴、前后阴都收缩上提:呼气时,肋骨不往下降,膈肌恢复原位,脚趾放松,微上翘,同时两手中指放松,会阴放松(仍要有上提之意)。如此反复配合动作调息。  第二阶段:马步站庄聚气  (四)两膝盖外撇,身体保持中正,慢慢下蹲,至大脚平,呈马步站庄姿势,要求小腿尽量竖直,膝盖不过脚尖,其他各部身形要求同上,而后调息同 (三)。  (五)百会上领,身体慢慢直起。
 三、意念活动  身形合度后,意念两手中指向上有一气线(不是垂直的线,要稍向后斜)和百会垂直气线在头顶上方三尺处相合,好像在头顶上面竖起一根天线,慢慢上升至虚空,升得越高越轻松,越高越清明。这样就用中指的气把百会的气领起来了。伴随喉呼吸,一吸气,意念从天门、百会、脚心、脚中趾、手中指往里聚气,一聚就聚到混元窍;呼气时,意念放松即可。
 四、动作要领详解  1.关键是做到对立统一。聚气法的形体要求处处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如合十手向内挤与两臂外撑,尾闾下垂和泛臀,耳根上提和耳下面的肌肉绷劲,肩井穴下塌和两肋上提,等等。这些对立统一的形体要求有助于气往人体当中聚,但做起来较难,只有把这些内容琢磨透了,在练功过程中对每部分反复体会,才能达到协调的统一,把姿势做得合度。  2.身体要中正.直身聚气和马步站庄聚气均要求身体中正,注意把百会和会阴始终调成一条垂直的直线.  3.绷劲时注意意念引导。练聚气法身体许多部位都要绷上劲儿,其中腿部绷劲是练身体整体劲的最关键的一环,对全身都起作用。靠腿部的绷劲,使膝部四面之力相抗衡。绷劲时,意念要注意向内引导,向体中间聚。这里意念的引导至关重要。  4.用喉呼吸调息。喉呼吸是以喉部的扩张和收缩为动力来进行呼吸,能使体内气机开张。初学者可用闭嘴喉部发“喝”字音(吸、呼都发“喝”字音)的方法来练习:熟练后,不用发“喝”字音也能自然地做好喉呼吸。聚气法用喉呼吸调息时,肋骨始终保持吸气时上提的状态,意念还要注意膈肌的运动。  5.循序渐进。初学者练习聚气法应先着重练习直腿调息聚气,待内气充足后,再练习定式马步站庄调息聚气。定式马步站庄聚气一开始不要求一下子将大腿蹲平,只须将两膝外撇,大小腿有一定弯曲度即可。把姿势摆正确,精神集中调息聚气,不知不觉身体会慢慢蹲下去;蹲成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觉得坚持不住时可以百会上领把身体直起,但必须保持身形和动作的正确。不要为了一下蹲平,而使形体动作不正确,那样就起不到往身体中间聚气的作用了。循序渐进地练摆好姿势后进行调息,配合意念活动,这样就使人体上下的气和周围虚空的气往混元窍和肚脐这一带聚,从而加速躯体混元气向脏真混元气转化。  另外,聚气法的姿势要求比较特殊,它是对全身起作用的。通过这种姿势能使气往体当中走,并能锻炼身体的整体劲,从而达到周身气机的平衡。
 一、简介  敛气即收敛之意,它是在聚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气往体当中聚敛。
 二、姿势要求  敛气法的动作要配合喉呼吸来完成,可分两部分:(一)收敛;(二)外伸。  (一)收敛接聚气法结束动作,两脚踩气并拢,周身中正。合十手转掌心向内,两臂外展至体侧,同时转掌心向外,小臂下落,两臂左右平伸成一字,两掌放平。吸气时做收敛动作,身体各部在手中指的带动下,同时向脊柱挤。具体动作分解如下:中指尖回缩,两臂、两肩胛跟着往脊柱挤,肘不要弯曲:同时,收下颏,头后仰,天柱穴(是一双穴,位于项后正中入发际0.5寸,旁开1.3寸)向下挤,连带着头、背部的斜方肌绷上劲往一块缩:尾闾上翘,泛臀,塌腰,收腹,头后缘与臀部后缘在同一直线上,整个脊柱成弓形,用脚中趾带动脚趾抓地,脚心微含上提。  (二)外伸 呼气时做外伸动作,头、尾闾恢复原姿势,同时两臂、中指外伸,将两肩胛拽开,脚趾放松。每做一次收敛和外伸动作,配合一次喉呼吸(喉呼吸练法与“聚气法”相同)。
 三.意念活动  吸气时全部的意念都集中到脊柱,最好意念能沿着脊椎骨上的神经孔深入到脊柱,进而深入到脊髓里边去:呼气时放松,意念充斥全身。
 四、动作要领详解  1.敛气法动作与形神庄的“寒肩缩项”很相似,但意念有所不同,而且肘不能打弯,尾闾要尽量向上翘。  2.做敛气法时,中指的回缩动作很重要。手不能翘,中指梢节微曲,指甲根微上提,以加重回缩的意念,但此动作不要太大。  3.做收敛动作时,为更好地将气收到脊柱里边来,天门到印堂这一段与尾闾要一起往中间挤,两肋也要有往后收的意思。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把气往脊柱聚。但这时要注意身体不要向后仰。  4.敛气法的整个练功过程都要求两臂保持水平成一字状,这样能更好地收气。如果不能保持姿势合度宁可放下两臂稍事休息,再抬起来继续练习,也不要马虎凑合使动作变形。  5.敛气法要求全身各部相互配合,同时向脊柱挤,同时松开,注意整体性,不能赶前错后。
五、功用敛气法是把气聚敛到脊柱、脊髓当中去,即”敛气入骨”既可强化脊神经的功能,也为练中脉混元打下基础。
 一、简介  混气法是通过手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人体内外气的混化。
 二、姿势要求  (一)混元窍混气接敛气法结束动作,两臂体侧下落,两手至混元窍呈抱球状,虎口向上,自然张开,两手拇指与小指形成的圆对着身体(不要碰上身体),十指尖相对(指尖约距1~ 2cm),做混气手:两手放松,指根掌心慢慢地收缩、舒张象抓挠似的,一抓一放,做10次。  (二)缠手混气两手虎口保持自然张开状,微微前推,交插缠绕(左手四指插入右手虎口,右手拇指插入左手虎口),先上、外、下、内缠绕10圈,再反方向缠绕10圈。  (三)耳后混气两手分开,转掌心向上,慢慢上升,至耳后,掌心对向两耳根部,虎口向后,大臂抬平,手掌对两耳根部做混气手10次。  (四)头肩混气立掌,外拉至肩头,指尖向上,肘臂上起,两掌在头顶上方相合,上举,臂似直非直,然后下落至头顶,两掌分开落至肩头。重复5次。  (五)天门混气两手上升至头顶,转掌心向斜前上方,五指微曲含掌,两手拇指、食指似接非接,围成桃状对向天门,做混气手10次。然后转掌心向下,十指相对,中指尖似接非接,体前划弧拢气下落至混元窍。这是一遍。如果单独练习混气法可以反复做上述动作。
 三、意念活动  练混气法时,精神、形体均要放松,要求意念特别集中,时刻注意手的动作及通过手的动作而引起的体内气机变化。  混元窍混气时,要意想两手捧半个球,混元窍里边还有半个球,两个半球合成一个整球。做混气手时,整个气球随着手的一缩一胀而一缩一胀地动,这样就把内外气混起来了。  耳后混气要注意手上的气与头部相连,认真体察头内的感觉。  天门混气时意想天门,好像开了一个窟窿,通过混气手将头内虚空之气接通、混融。
 四、动作要领详解  1.混气法是用手来混化的。因为从整体观上讲,手带有人整体的信息,通过手的动作可以强化体内外气的混化,所以练混气法手的动作至关重要,意念也要和手紧密相连。要做到这点,平时就要经常练习手的张缩,同时还要经常练转二十四节,快转、慢转,反复练,意念就和手结合紧密了。  2.混气手是混气法的基本功,要求手一定要放松,意念不光要想指根、掌心,还要注意指尖,一抓一放,将气从指尖收入体内,动作不要大,整体性要强,不要做成蛹动。  3,缠手混气时,两手不要碰上,要有两手的气球互相切割、融通的意念。  4.头肩混气,用肘臂推着两掌上合、下落,手掌要直立。  5.两手拢气下落时,要稍向前划弧 ,意念不是外导内行,而是拢着外面的气收到混元窍,这也是混化。  6.做混气法关键是集中精神,每一点动作都要与意念结合,动作要细,要柔和、缓慢,这样里面的感觉就会明显。
 五、功用  混气法的混元窍混气可把混元窍这儿的有形之体和外面气的界限融通;头肩混气可把部的气和肩头的气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耳后混气及天门混气可使头内的气与外界大自然的混元气更加畅通,从而强化神的功能。
 一、简介  化气法的化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把有形之体化为气,或把气化得更精细,把躯体混元气化为脏真混元气,把脏真混元气化为神意混元气;另一方面是把气化为形,气足形充。]
 二、姿势要求  (一)握混元灵通印化气  1.接混气法结束动作,两手至混元窍握混元灵通印:两手转掌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左手的二、三、四、五指的指尖置于右手五、四、三、二指的梢节横纹处。然后两手四指梢节相钩,蜷曲互握,两手拇指自然平放于对侧的小指指背上。  2.两肘微前靠,对向身体的混元灵通印的内“印心”置于混元位,粘着肉皮原地逆时针揉转12圈。  3.混元灵通印稍离开身体,随着臂的上起沿体中线上升,至喉,停留一个喉呼吸。继续上升,至额前,逐渐转成立印,升至天门,内”印心”对着天门,粘着头皮逆时针揉转10圈。然后继续向后,手印内“印心”对着头部,下落至后发际。  4.混元灵通印沿原路返回,至天门和喉部时停留一个喉呼吸,下落至混元位。  (二)开合化气松开混元灵通印,转掌心向内,五指相对自然伸直,中指间似接非接,做开合:两掌向两侧拉开再向中间合拢,边开合边上升。开合次数:从混元窍到膻中做4个,膻中到喉头做3个,从喉头到印堂做4个,从印堂到天门做3个,在天门原地做5个;然后沿原路开合返回,开合次数同前。开合宽度在胸部外开不超过乳中线,面部外开不超过颧骨,头部外开不超过青龙角;合时两手似接非接。然后两手回至混元位,握混元灵通印。  (三)重复握混元灵通印化气动作。  最后两手握混元灵通印在混元窍收功养气。  
 三、意念活动  化气法要求精神集中于体内。握混元灵通印在混元窍、天门揉转时,要认真体察身体里边气的变化,两掌做开合化气时,意念要和身体内的气连起来,加强化气的意念。
 四、动作要领详解  1.混元灵通印也叫混元灵通手,是智能功最根本的三大手诀式之一,本身带有宇宙生化的信息,也是混元气的混化过程。两手握成混元灵通印,从双侧“印心” 看形成互绞着的两个螺旋,外侧“印心”从右手大拇指到食指尖、从左手外侧手背到小指尖是逆时针向内旋进的,握印时右手稍向外靠,此时外“印心”就形成一个从外向内旋入的螺旋,当手印在混元位揉转时,螺旋就转,就容易意想气从外向里逆时针一下子旋进混元窍里边。  2.开合化气时,两掌要平着向两侧拉开,手在运行过程中要沿着身体的矢状缝呈锯齿状匀速运行。  3.整个化气法动作要慢、要匀、要放松,这样精神就更易集中,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
 五、功用  化气法开合动作-开是把气从当中往外分化,把形体化成气;合是从形体往当中去化,使气更好地混化。混元灵通印起生化作用,可把脏真混元气化为神意混元气。混气法、化气法,手大多在混元窍和头部做动作,就是为了使气化得更精细,进而养脑营神,强化神的功能。
练气八法结束。
怎样练好练气八法
转载自鹤顶红
怎样练好练气八法(根据1994年3月讲课录音整理)练气八法是智能气功专门练气的八种方法,是气功练“气”的精华和基本功,也是有助于开发超常智能的便捷功法。
练气八法的很多内容体现在智能气功的捧气贯顶法、形神庄、五元庄等功法中。智能气功的几大功法都有很强的整体性,练时一般都是整套练习或抽出几节练习,而“八法”则可以单独练习(吃气法除外),因而较之几大功法来说,练气八法显得更简单、更具体,便于随时锻炼。
练气八法中的前四法包括吃气、揉气、抻气、拉气。吃气法是通过吃气动作,把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吞咽到人体里面,变外气为内气,从而强化人体功能。揉气法是配合吃气的,是使吃进体内的气真正能和人自身的气相混化,从而强化吃气的作用。抻气法的目的是使人体的内气更加通畅。拉气法可加强人体内气、外气的混化,这个混化着重在人体混元气上。前四法比较简单,无论初学者还是练功有一定基础的人都可以练,它可以使我们内气充足。后四法是内气、外气并用的,包括聚气、敛气、混气、化气。它和前四法虽是一完整体系,但按道理来说,没有很好地练五元庄,是不适合练后四法的。练后四法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没有通过五元庄把五脏脏真之气强化起来,练后四法的作用就不会很明显,假设再练得不得法,弄不好练混气和化气时就会冲得难受。因为后四法第一个就是聚气法,聚气法是往混元窍聚气的,如果混元窍在哪儿都不清楚,里面连动触的感觉都没有,就不知道把气往哪儿聚,聚气法应该起的作用就不够了。那么现在为什么要教练后四法呢?因为我们要推出智能气功的第四步功--中脉混元。练五元庄再加练练气八法的后四法,就可以为练中脉混元打基础了。必须要好好练五元庄和练气八法,只有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学练中脉混元。智能功的中脉和道家、佛家的中脉不一样,与瑜珈功的中脉也不一样。智能功的中脉是混元窍开了之后,慢慢上下走,一直到胳膊、腿上去,是一个内在的真实存在。经常练五元庄开混元窍,练得好可以影响中脉。另外,练中脉还有一定的方法。练功要想快点进入高境界,就要从练气八法入手,认真练、刻苦练。
一、吃气法
吃气可以增加人体内气。过去武术气功、硬气功里都有吃气的内容。这里所说的气主要是大自然的混元气,也包括空气。练功一般练无形的气,但吃气主要是借助吃空气,通过吃气动作把大自然的混元气吃到人体里面,从而震动整个消化道壁,使肠胃道内人体混元气的形成过程强化起来。再就是通过吃气的动作可以把人体的很多功能调动起来。
吃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意念不要放在空气上,要意想把大自然界无形无象的混元气吃进体内。二是发“喝儿食吾母”音时,“喝儿”实际应发成“喝啊儿”。因为只发一个“喝”字,口形张开的小,再加上“啊”字,喉头那儿撑开大了,有利于把气吃进去。一张嘴吸气是个 “喝”,“啊儿”喉头张开;“食”发音在喉部,配合着头的动作(头后仰,收下颏)喉头向后拉开,口形缩小,气流涌向喉部;“吾”,声音越来越小,会厌打开;“母”字音不发出来,口闭合同时往下咽气。一吸气发音“喝儿食吾母”(鼻子也要同时吸气),紧接着往下咽气,这是吃气发音的整体动作,是很自然地完成的。
过去《文始真经》中讲:“万物付之以息。”用鼻子--中天门一吸气,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混元气吸到身体里边去,这是个调息的方法。我们练功时反复体会“食吾母”三个字,用发音法把气吃进去。平时大家一吸气吸到肺里,因为会厌把食管堵住了,发“喝儿食吾母”可以把会厌打开,使气能够透过会厌进到食管里边,再咽口唾液,连气一起送到胃里去。咽气时不是从上往下压,而是从混元窍那儿似乎有个东西往下拽,这样膈膜那儿就不容易隔住了。同时意念跟着往下想,想到命门上面来,这样气可以一下咽到肚脐里边先天肾气气场那儿。气咽下后,要憋住,停一停,意念往肚脐命门中间送,身体向后坐三次,命门向后突三次,可把一口唾液分三部分,配合三次后突分别咽下。憋不住了再慢慢把气吐出来。意念注到命门那儿,气收到命门那儿,这样气的先天性、全息性比较强,容易往周身运行。
过去吃气是按天干地支来练,默念“甲子、乙丑……”,每到“亥”时吃气,不到“亥”不吃,搞得挺神秘,其实就是为了让你集中精神,这个 “亥”字应该是“喝儿”。以前讲发“喝儿”音通关窍,但一般只知道呼气发,懂发“喝儿”音吞气的,在国内不太多。吃气时张大嘴一吸气必须是个“喝儿”,我们有意识地发这个“喝儿”音,吃进的气量就大了,所以饿了用这个吃气法吃七到九口气就不饿了。吃气法过去称为服气法,如果经常练服气,是可以慢慢减食的。一般空腹吃气比较好,早晨起来吃几口气;身体疲乏时也可以吃吃气,把全身震动一下,就不感到累了。吃完气把肚子揉一揉,再练抻气,肩关节就不会那么疼了。另外,哪个关节比较死,吃气时用意念把气往下一咽,使之一下子冲到那个关节那儿去,反复几次,关节很快就开了。开始吃气,气到了胃里不好好呆着,一打嗝又出来了,所以吃完气之后一般要安安静静练功,通过揉气把气化开。
吃完一口气后不要马上吃第二口,要做三个自然呼吸,呼气发“渊yuan”,吸气发 “奄yan”。吐气发“渊”字音时要慢,口形张开很小,同时注意体会体内的变化,刚开始有两个地方应该有感觉:一是头顶天门,一是山根,如能体会到气向全身散就更好了。“奄”这个字过去有三种念法:按佛教正规念法念“eueng”,佛家咒个别也有念“an”的,在中国道家咒里边念“yan”。一吸气时默念 “奄”,发“奄”吸气的时候,要发短音的““奄、奄……”。过去讲一个呼吸要发49个“奄”,我们不要求那么多。发“奄”吸气时,要从子宫(子宫不是女同志的子宫,而是九宫十三门的一个宫位)把气提起来,即从会阴把气提起来。发短音默念“咽”时,气就会从会阴里面突、突、突地上来。吸气时是鼻子和口同时吸,不是只用嘴,也不是只用鼻子。气从会阴提起来,能够一直提到头顶。发“奄”时不是一个长音的“奄--”,而是很短促地发“奄、奄、奄……”,发“奄”字音时口、鼻同时吸气的,一吸气意念从会阴把气提起来。吃气之后发“渊”、“奄”,声音要细、要柔、要小,自己能听到就可以了;会阴要微微上提,这样把下边的气闭住,不让它跑了;而且意念活动要往后收,不要腆着肚子,腰向后放松,方法是咽气时命门往后突。这个动作可以起到松腰作用。站着命门能往后突了,腰就松得比较好了。
一般吃完气以后呼气发“渊”,吸气发“奄”,这样三呼三吸,最后呼气发“渊”,再吃气。这就等于四个呼吸为一个周期。自然呼吸是让气平稳一下,把吃进的气消化、消化,如果连着吃气,胃口那儿要发胀。如果吃进体内的气还没有平稳,一个周期五个呼吸也可以。吃气是把气吃到胃里边,但发 “食”、“吾”时喉咙那儿一振动,能够从喉头、会厌振动到食道的管壁,这个气机振动就会顺着食道管壁向下一直传到小肠、大肠,甚至将来有的人连肛门都有感觉。这就是说吃气发音可以对整个消化道内壁气的传导起强化作用。发“渊”音时,要注意体会身上两点变化:一是注意头顶百会、天门那个地方,一是注意山根那个地方。一般来讲这两个地方有感觉、有变化。如果能体会到全身气往外一散,那就更好。身上无感觉就注意那两个地方。只要加个意念,肯定有感觉。
练吃气法是为了添气的。练功一般练的是无形无象的混元气,但我们可以借助吃空气 (意念不要放在吃空气上) 来震动整个消化道内壁,使人体里边的混元气强化起来。“喝儿食吾母”,气往下咽,意念气往肚脐丹田那儿咽;再从肚脐丹田那儿往后送,送到命门那儿。在命门那儿坐一坐,可以坐一次,也可以坐三次;用意念把气收到命门那儿去。命门那儿的气全息性比较强,气聚集多了也就强化了人的生命功能。另外,还可以使气往周天走。
吃气还能加强腹膜的锻炼。气吃进去后到了混元窍,从五脏里边的膜往外面充。练武功的人吃气后肚皮马上就胀起来,用手摸摸肚子,硬了。这是少林武功“神勇余力”的练法。吃气后加上揉气,很快就会先从腹里边把内气壮起来。腹肌本是一块一块的,吃气后就不是一块一块的了,而是整个的一个大饼子。一揉,腹肌当中一个腱环一个腱环的膜就起来了;不揉,当中的膜就起不来。运动员的腹肌是一块一块的,而练武术气功的人就不是这样,它的膜是腾起来了的。
吃气还可以通关窍。吃气对全身的震动很大。哪个关节比较死,要开关节,一吃气,“喝儿食吾母”;一咽气,意念一下子把气充到哪个关节上去。反复三次,很快就可以把关节冲开了。像劈叉,年岁大的同志照样可以搞劈叉;一组场,加个意念,吃气后往往当场就可以劈下去。劈立叉一般都能劈下去,劈横叉也行。有的人说年岁大了劈不了叉了,其实不是那回事;六七十岁的人都可以劈下去,掌握了吃气开关这一窍门就行。(编者按:已减肥70市斤的、60岁的李如才老师,用这一方法,吃一口气就劈了下去。)
另外,吃气还可以长精神。抻气前吃几口气,尽管时间长了也不会觉得累;不然抻气时间长了就觉得累。吃气以后再抻也不会那么酸疼。当你比较劳累、酸疼的时候,你就吃几口气,感觉就不一样。
怎样利用吃气来开胯?利用吃气开任何关窍都可以。吃气往下一咽时,意念就往要开的地方送,并想它通了。
吃气后觉得心口有点难受,还经常打嗝,是什么原因?
这是由于咱们吃的空气一下到胃里去了,可真气没有能一下下去。这个感觉是敏感后才能感觉到的。传统气功有的功门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他们称心口这个地方为亭 (ting)口,说它像个小瓶子口似的;气从膈膜往下走的时候,一下下不去。所以,咽气的时候须加个意念,好像有一个大的东西坠着,一直坠到会阴。现在为什么不让同学们坠到会阴,而往命门这儿坠呢?怕气冲到会阴去而漏精、漏气。打嗝的问题,过去讲,练自然周天功,任脉通到食道、气管和胃的时候,都打饱嗝、胀气;继续练,用意念把里边通一通,很快就过去了。智能气功虽然不练周天,但有些人也会出现周天各个部位上的反应。希望出了这个反应的不要管它,继续练功。可以加上意念从里边“开--合--”,里边的气很快就通了。没这种反应的同学不要故意去打嗝。
吃气以后,觉得体内气充足,上腹部和下腹部也鼓起来了,但腰带处凸不起来,是怎么回事?因为腰带这个地方有腰带煞着,压、压、压……就形成个“葫芦状”,上边大下边小。慢慢练、练、练……把腰带煞着的那个地方的气练充足了,有了弹性之后,问题就解决了。后面也一样,把意识往后放,腰就会往后凸了。
二、揉气法
揉气是吃气的继续,这一点很关键。过去练功吃完气后一般都是导气,智能功把导气和少林功的揉气结合到一起,这样效果更好一点。
接吃气法,松开叉腰双手,顺着肋弓上升,到心口,左手心压右手背,两手掌心重叠,下降到腹部中脘处,顺时针揉转。揉时手要按住肉皮转,转时要集中精神想到脊骨。揉转5分钟后,两手重叠上升到心口,分开,两中指尖相接,点着心口顺时针揉转,5、7、9圈都可,在揉转的时候,要有摁到脊椎骨上去的意念。转完点一下,然后顺着肋弓向两侧划圆分开,转一圈点一下,最后到命门,共12圈。转到12圈时手指如果没到命门,就凑到命门上去,两中指尖相接,按在命门上,沿着左、下、右、上的方向揉转,意念想到肚脐。转5、7或9圈后,沿腰带拉回到肚脐,拉时意念连到身体当中去。点按肚脐并顺时针揉转,5、7或9圈后,两手再交叉上升到中脘继续揉气。
揉气时关键是意念要集中到手上,不要光注意手掌,往下一按意念一定要通过手按到脊背上去。开始揉动可以轻点儿,以后用点力气,一摁摁进去。揉转时要慢、要匀,用两个肘推着两臂、两手整体地动。腹微微收一点儿,把气从前向后收到命门那儿去,过去叫“返先天”。意念要想着里边,守中。以后气通了,肚子、胸腔和头里边的气都连上了,就能感到手一动整个腹腔、胸腔、头顶的气都在跟着动。
《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里介绍的揉腹卧功,本来是属于少林功《易筋经》里边“神勇余力”十二月行功法中第一个月的功法,就是两手重叠在“心下脐上,适当其中”,“自右向左揉之,徐徐往来,用力均匀,勿轻而离皮,勿重而着骨,勿乱动游击,斯为合适。”也就是说要顺时针揉转,揉时一定要粘着肉皮转,转得幅度很小,这样里边气就动起来了。这样每天晚上睡前揉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连续揉三个月,腹肌上的棱就不显了,腹膜就腾起来了。之后还要用木棰打,把肚子的气打足了,再从肋弓那儿把气打到骨头里去。筋骨造血,特别是成年人,造血机能很强,气贯到骨头里,人的整个生命力就增强了。贫血的人揉揉腹,往里边贯气就能好。
我们不用打的办法,而是用混元气加上意念,转一圈、点一下,转一圈、点一下,沿肋弓点到后面的命门。剑突是膈膜前边的连接点,命门那儿是膈膜后面的连接点,手在上面沿着肋弓转,掌心向上,从前到后,把气也贯到膈膜里边去了。这样,意念带着气不仅进入了骨头,而且也进入了膈膜。过去练少林功,头一年不准搞刀、枪、棍、棒,就是练内功,先把里边的气练足。每天练四次,一次两个钟头,按子午卯酉四个时辰练;精神集中地练,练一年,700-1000斤的力量就有了。我的一位老师武功就很好,1200斤能过顶。我们功法的这个动作比较好做。揉腹的时候是摁着肚皮,按顺时针方向转,左手在下或右手在下都行;一般是较有力的手在下。揉的时候,一定要摁着肉皮转,转的要小;不能像形神庄收气时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那样转。这和那不是一回事。揉的时候关键要集中精神;不要光注意手掌,要往下想,意念要想到脊骨上;要缓、要匀。一开始轻点,以后要用点力气。这样很快就会把气充起来。摁着肚皮转,就是不吃气,每天晚上睡前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连续揉上三个月后,膜就会腾起来,肌肉上的棱就显不出来了。这一功法比较稳妥。
揉气的目的是要把中气充足起来,顺着肋弓圈点按,用意念把气贯到骨头里,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转的时候要注意肋弓和肋弓那个地方的膈膜。膈膜前面高、后面低,是斜着下去的,像个大圆饼子。一吸气膈肌收缩向下瘪,一呼气放松上来,膈肌是这样上下运动的。横膈后面的附着点在命门上边,相当于第一腰椎、第二腰椎那个地方,一吸气膈肌往下一降,那个位置一振动气也就到那儿了,所以中医说一吸气可以到下焦的肝与肾。点按肋弓想气透过筋骨到膈膜上去。骨头里的气充足了,造血机能强化起来,人就不易老了。横膈的气在人体中气里起的作用非常关键。近几年有人搞横膈研究,说横膈是人体里边的小太阳。传统气功一般是用腹式呼吸法,这对于通过横膈的上下升降来调节人体混元气可以起很大作用。揉气法对于培补中气,使躯体混元气向脏真混元气转化作用比较明显。揉气法可以作为单独功法来练。两手摁在肚脐和中脘当中转、揉,敏感的人,肚子里边也跟着转,胸里边也跟着转,头顶百会也跟着转,涌泉也在动。但不要注意别的,就注意手摁的里边;意念通过手透进去,透到脊骨那儿去。当你气通了,肚子里边的气连上了,胸部、头部的气也连上了,全息的气也就连上了。安静地揉,同时把腹微微收一收,把气收到后面去;从前往后吸,过去叫“返先天”。因为后面是肾,肾为先天之本。揉的时间长了,对培补中气,对脏真混元气的混化作用是比较大的。
揉腹时怎样用意念才能把吃进去的气化开?就是意念跟着手转,把它再扩大一点也行。
揉腹时间长了有时眼睛燥热,该怎么办?揉腹时你要精神集中,用纯意念意守,不要用眼睛看这个手。看得太具体了,眼就不舒服。意念放松一点,问题就解决了。
三、抻气法
接揉气,两手从肚脐向两侧分开至体侧,与肚脐平着出去,坐腕,把手掌尽量立起来,手指自然分开,指腹、掌根外腆,指尖回翘。身体中正,胸部自然张开。做这个动作时注意肩一动,肩胛骨也要往回缩一些,然后再往外抻。两个肩一耸、一耸,有点往上拱的意思,但不是往上抬,往上一起有点往后缩的意思,肩和手整体地往回缩,肘不能打弯。往外抻时用力不要太大,要自然轻松地下落。膀子往下一落,神门穴下坐,掌心向外腆,同时两臂直着向外撑出去。这个动作做对了,手指这个地方有气“苏、苏……”地一冲、一冲的感觉。开始是从指根两侧冲,慢慢冲得指尖发胀,麻酥酥的。过一段如果感觉没有了,就把手指使劲往回翘,就会又出感觉。练时要注意往回一缩是用膀子带,手和肩要合住;一抻膀子一推要和坐腕相结合。练这个动作开始时肩酸疼,以后膀子、大筋也会酸疼,甚至有眼皮睁不开的感觉。抻气站着、坐着练都可以,一次至少要练14分钟。坐着练几分钟后可以体会到是胳膊、身体两侧、到环跳,以后到会阴,再以后整个腿也会有气在动弹的现象。抻气可以把全身的气运动起来。
练抻气时精神一定要集中。一抻一拉,意念和手结合到一起。如果在外面练功,可以意念注意天地交合处或者前方空间的一个点,集中精神看,慢慢意念集中了再往回收到自己身体里边来,意元体中心也行,混元窍中心也行。抻气的同时要注意气从里边一收一放、一开一合。开始动作幅度可以大一些,慢慢可以变得很小。动作幅度小了,但气机振动会很大。
意念从混元窍里面一合一开,吃进的气会被运化开,体内的气就和外面的气连上了。抻气姿势一定要做正确,这样就可以起到以形引气的作用。手的高度要和肚脐在一个水平线上,可以略高一点,但不能比肚脐低,太低了血往下冲得就多了一点。也不要与臂平,平了肩胛容易往后挤。抻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节律,这样体内气的运动就规律化了。练抻气,一般是先身体两侧,以后到胯、到体外的气,都可以感觉到,再以后可以感觉到体内气的一起一伏、一进一出,要注意体察这种感觉。通过这样的形体运动,内气和外气就很快连起来了,原来没有气感的同志可能就有气感了。慢慢气冲到指尖儿稍稍往下一放,再一抻,气“苏”地一下就出去了。
抻气要经常练,没有年龄限制,谁练谁受益。晚上睡前可以抻上两三千次。一开始抻时,肩上酸疼,以后眼皮都不好睁。一般开始五分钟左右酸疼最厉害,过了五分钟以后就会好些。做完后两中指按在印堂(天目穴)上,两大拇指摁住左右太阳穴,两无名指分别摁着两个内眼角,闭着眼转一转,印堂内可能会出现白光。这样做可帮助开天目。精神慢慢这样集中、集中,就等于收功了。这样揉一揉可以散散眼上的火气,不然只练内气,可能气往上冲得厉害。
四、拉气法
练气八法的拉气法和我们平时作为辅助功法练习的拉气是不完全一样的。接抻气,肘、腕放松臂弯曲回收,成掌心相对,手指自然舒展,放松,大拇指不要向上翘,大约与食指平。两小臂平行,与大臂与900,肘顶在体侧期门、日月穴上,严格讲应抵在两乳头直下稍稍靠外一点儿的地方,这里是过去正一派的天公阙、朝天阙。肘顶的位置不一定非常严格,但应自然放松。拉气法在调整身形的时候可用意念察照。道德要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周身中正(如果坐着练,就要端身正坐),然后两手中指横着接起来(不要掐诀,随便即可)。想头顶百会,百会向下察照,通过左眼照左乳头,经左侧期门、日月,然后到肚脐里面;百会通过右眼照右乳头,经过右侧期门、日月到肚脐里面。这样一照体内就形成了一个气场,气机就整了。随之两中指分开,两手平行,指尖向前;同时继续从头顶百会向下察照--两眼分别照两乳头,两侧期门、日月,到肚脐里面。这样安安静静一照,可以感到体内有一个气团、气柱在向上升,按过去讲,从百会、眼睛、乳头、期门、日月、肚脐,是过去的“南斗六星”。古人讲,北斗七星解厄,南斗六星延寿。拉气时肘放在期门、日月穴(往两侧放放也可以),外开时注意一下“南斗六星”,体内气就整了。拉气法中两肘不是自然下垂的,两肘要顶在乳头下面稍稍靠前一点的期门穴上。两肘往前挤,差不多到乳中线上了,挤着的正是期门穴和日月穴。关于这,还有一些特殊的东西。过去正一派的“朝天阙”意守的窍点就是肚脐、期门、日月、乳头、眼睛、百会。两手的中指接起来,闭着眼睛从百会往下照,左边:左眼照左乳头、左侧期门、左侧日月,然后到肚脐里边;右边:右眼照右乳头、右侧期门、右侧日月,然后到肚脐里边。把中指分开,两手平行向前;还是从头顶百会往下照,两眼照两乳里边,两侧期门、日月,到肚脐里面。舌抵上腭,只要安安静静地一照,里边就有一个气柱子向上起,从百会出去以后就要和北斗星相接了。这就是“朝天阙”内景的一个变化。在拉气的时候,闭着眼睛,从上往下照一照,想一想就可以了。拉气时两手之间要像抱着一个气球似的,行沿下、前、上、内的方向轻轻揉转几下。揉转时肘基本固定在肋上,但不是完全定死,而是似乎有一个小的画圆运动,这样对肋也起到一个按摩作用。揉转的次数根据自己的情况可长可短。停止揉转后,两手轻轻拉开。拉开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里边的气也向外开,注意体会两手、两臂之间气连着的感觉,要有手中气球随着两臂拉开而胀大的意念。到体侧,两臂尽量开平,掌心向前,肘不离肋。内合时,要注意手和肋,要有体前气球缩小,贯到身体里边去的意念,到体前两臂平行。这时大拇指和食指基本是平行的,虎口向上,当中似乎有东西圆撑着,这样掌心里气的感觉就明显了。反复这样做,体内的气就会跟着开合。要注意,手到前面时微微往回一缩,腹一收,肚脐向后找命门,意念收到混元窍里边。外开时要有个意念,两手之间有很多的细丝连着,丝丝拉拉的。一开的时候这些丝被拉成个圆弧,前面的气、上面的气是开张的。内合时外面的气从肘这儿往回一带,就收到体内去了。这个动作一定要放松地做,肘要固定住,把体内的气、身体前面的气、周围的气都连上,这样开合气量就大了。
一开始练大马步庄,最根本的是要练下盘的力量,练气的通畅。在这个时候,如果为了使身体比较轻灵,那就把意念放在头顶上;从头顶百会把涌泉穴往上一提,身体就轻灵一点。如果是为了长力量,就什么也不想,往那一站,把姿势摆对了,放松,就行了。站大马步庄关键是要 “换力”--换腿上的力量。开始站,肌肉很紧张,紧、紧、紧,以后不那么紧也能站得住了,身体就放松了。所以,如果意念不放在头顶,就什么都不想,放松,这样比较好。往混元窍放行不行?也行。但是,一般我们开始练大马步庄,站的时间都比较短,精神不好集中。就是你能站得时间长了,放松,什么也不管,也是好的。当然,再有功夫了,你这么一站,和站三心并站庄差不多了,那就守混元窍也行,守天门穴也行。
念“恬澹虚无”时声音越小越好;一般我们最好不念出声;用默念,自己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就行。出声念往往有泻的作用,不出声音则起补的作用。一般的默念法门都是这个原则。练直角呼吸时要放松一点,头发紧是意念太重了。口腔里有声音不要管它。
做开合时混元窍里抽得太厉害怎么办?
那是意念紧了。像这样的牵拉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在1981年,有个不是练智能气功的同学跟我说,前年差点死了,混元窍揪得疼到大汗珠子往下流的程度;他爱人要送他去医院,却叫不到出租车或急救车;疼得死去活来的,过了两个钟头却好了;之后,就觉得里面空空荡荡的,好多感觉也明显了。出现这些问题,首先不要紧张,意识里放松,练功的时候意识也要放松。做开合要从意识里面无形无象地开,一开,从混元窍到全身,开到外面去;一合,合起来。意念放松,若有若无去做就会好多了。
练气八法前四法作为一个练功单元可以连起来练,练之日久可使气充足起来,并能化到身体各个部分去。
五、聚气法
接拉气,两手外开至体侧,转掌心向上,捧气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下落,成合十手。注意手腕要与肩平,肘不能翘着,比肩要稍稍低一点。然后左脚向左跨出一肩半宽,两脚平行,这样站着调整身形。首先是百会上领。练聚气法百会上领不只是用意念,还要用点力量,颈项往后一竖,两个耳根后面(过去称为玉楼穴,也叫提气穴,在峨嵋功法里叫耳根劲)用力往上提(但不要梗死劲),同时下颏、喉头要往回收。肩放松,不要往前扣着。两肩头向外一拉,肩井穴下塌,两臂往外撑着,这样胸部就放松展开了。腿后面腘窝要尽力往后绷直,膝盖内侧两个膝眼使劲向外挤,外边两个膝眼往里挤,这样前后左右都往腿当中挤,气就向当中聚了。脚心上提,膝盖上提,腿一定要绷直,有点往外撑的意思。泛臂,裆要开、要圆,尾闾要下垂。前面的耻骨向后贴,小腹往回收,髂前上棘往腰阳关上收,结合着耳根劲上提,两肋就拔起来了。这个动作做好之后,配合喉呼吸。一吸气,以中趾带动,脚趾抓地,同时手的中指往里面紧靠,会阴和前后二阴收缩上提,膈膜下降,肋骨上升,把气吸到混元窍;一呼气,脚趾松开,微微上翘,手指放松,膈膜回升,但两肋要保持吸气状态,不往下降。站的时候关键要注意头顶百会(开天门的是天门穴)到会阴这条直线。这条直线是活的、虚的,向下可以延长到两脚心连线的中点。
合十手不是那样摆着就完了,要撑上点劲,里面有些内力。意念中指尖向上顶着,不是垂直往上升的,一般手指的气线在头顶上方三尺处和百会向上的气线相结合,用意念捋着慢慢往上升,一直到天上很远很远,指尖慢慢也就有点垂直。这样自然而然就把百会的气领起来了。用意念拿中指的气线捋着百会的气线往上升,升得越高越轻松、越高越清明,这就相当于竖起一个天线,把我们和天地之气连起来了。这样一吸气的时候,是从天门、中指尖、脚心往当中聚气,聚到混元窍,同时封闭会阴,使气不往下落。
练聚气有形体的要求,也有呼吸的要求,几个方面要配合好。后四法中谈到的呼吸都是喉呼吸。智能功开始不讲呼吸,但将来练中脉混元时呼吸是很关键的。中脉混元有三种呼吸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喉呼吸。喉呼吸是以喉为动力来进行的呼吸,开始不会做可以先用鼻来吸气、呼气,同时闭着嘴发“喝”字音。呼吸时注意膈肌的上下运动。吸气,膈肌下降,呼气膈肌放松回到原位,这样把人体上下的气、天地之气往混元窍当中聚。
聚气法要求先直腿站,而且要绷上点儿劲,这个绷劲是练身体整体劲非常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对全身起作用的。站的时候头要摆正,下颌回收的同时从耳到颈部这根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要绷上点儿劲,这样一绷劲,把肋骨、锁骨、胸骨就提起来了,两肋气机就升起来了。过去讲两侧少阳胆经往上升清清之气就是这个意思。过去讲卯酉周天左升右降,我们是两侧同时往上升,一直升到头上来。这时如果能一呼气往下咽一口唾液,咽到胃里面去,这本身就是气机的一升一降。
直腿站四面能绷上劲了,再全身放松,两个膝盖向外撇,身体慢慢下落。不是硬往下落,是身体一放松自然而然往下落。下的时候臂部要往后,这样重心就后移了,从百会到会阴这条直线也就会靠后一些。保持这条中线往下落,胯这个地方就不会卡住了。蹲下去之后注意腰要向后放松,身体不能往前倾,两脚掌保持平行,膝盖不能过脚尖,小腿基本上是竖直的。开始做这个动作时,累了可以慢慢起来,再慢慢落下去。等腿上轻松不费力了,一边起一边落配合呼吸。等再稳定了,就用矮姿势配合呼吸。
聚气法的作用,一是把躯体混元气往形体中轴聚;二是要把躯体混元气向脏真混元气转化。聚气法是“后四法”当中的基本功,一定要把它作为重点来练。否则气聚不进去,往后混气法就不好练了。为什么呢?你下盘的气不够,和地气连不上,下面的气往上浮,上面的气下去少,上下气机就不平衡。真正想取得气机的平衡,只有把气真正收到混元窍里边去,混元窍气充足了,再往全身散布。
六、敛气法
“敛”是收敛的意思。敛气法主要是把体内的气再往身体更深层--脊髓里边收敛。在聚气的基础上,两脚踩气并拢,周身中正。合十手分开,转掌心向内,两臂外展,至体侧小臂下落成一字。练敛气法,两臂一定要保持平直。
一吸气,中指尖稍稍往下一屈、一扣再往回缩,指背也要往回收,动作不要太大。这样一收缩,意念要想到脊椎上去;同时下颏回收,头后仰;整个斜方肌,从枕骨到胸椎的起点、支点都要用力往一块缩;尾闾上翘。脊柱往后弯曲,腰向前塌,但身体不能后仰,胸不能挺,收腹,胳膊一定是直的,手不能上翘。头部向后仰的时候要注意天柱穴(位于项后正中入发际0.5寸,旁开1.3寸处),这儿的肌肉用点力气。天柱穴和背部的大杼穴(第一胸椎下旁开1.5寸处)是主骨头的,我们敛气就是要把气收敛到脊柱和脊柱中间的椎体里边去。敛气法关键在中指这个地方,往回收时指甲根部意念要微微往上一挑再往回缩,带动整个臂平着往回收,同时带动脚的中趾收缩,脚趾抓地。
练敛气法时配合喉呼吸。吸气时意念是从四肢到躯干往一块挤,把全身的精气都往脊柱里收敛。如果做这个动作时你能够想到每个脊椎骨上的神经孔,并且意念沿着神经收缩到神经孔里边去更好,这样就把我们脊神经的功能强化起来了。呼气时一放松,气从脊柱冲出来,冲到头、上下肢,随之意念想到全身。气往脊髓里面收敛后,对神经细胞的混元气有直接充养作用,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佛教密宗的中脉现象,觉得体内有一股气从尾闾往上冲。这时千万不要管它。练习敛气法的目的是脊柱气充足后让它横通,从脊柱里面向全身通。若看了瑜伽功的书,也不要往那儿引,瑜伽功的中脉也不是这么练的。我们智能功的中脉和密宗的中脉、瑜伽功的中脉都不一样。做敛气法动作时,用静观的态度认认真真去体会,千万不要预想,想多了就成了意识造形,就不是真东西了。
七、混气法
混气法更加注意人体内气、外气的混化。这个混化是通过手来完成的,因为从整体观来讲,手跟脑子联系很紧密,手上带着全身的信息。五元庄练脾脏一节功有个缠手动作,实际也是个混化。
混气有五个动作:混元窍混气、缠手混气、耳后混气、头肩混气和天门混气。这五个动作中,有三个都要用混气手的动作。混气手是混气的基础功。做这个动作时,手指保持弧形,手指不是蛹动,而是指根带动手指一曲一伸,掌心一含一吐,这样整体的气感就比较强。集中精神放松着做,慢慢会觉得随着手的一张一缩全身都跟着开合。如果掌心是向上的,可以感觉到天门那儿都在开合。
混元窍混气:两手体侧慢慢下落,落到混元窍,像捧个桃子似的(两手手指约2~3 厘米)扣在混元窍上(注意不要碰上身体)。两手之间相当于捧着一个气球,想着这个球在身体外面半个、身体里面半个,然后两手轻轻地、慢慢地收缩、舒张,像抓挠似的,一抓、一放。手一动要连到混元窍里边,这样内气、外气混化成为一个整体,慢慢就从混元窍这儿把有形之体和外面的气的界限融通了。这个动作一般做10次(多做也没问题)。
缠手混气:两手微微向前推出,变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右手拇指插在左手虎口内,两手不要碰上),然后两手相互缠绕转圈,转的时候两手虎口要张开,保持原来的半圆状态,最好两手不要碰上,两手中的气球互相切割、融通。正转10圈,再反转10圈。耳后混气:两手分开,转掌心向上,上升到肩上方,大臂抬平,手心对向耳朵后做混气手。重复5次或10次都行。
头肩混气:两手直立,掌心向内,外拉至与肩等宽,指尖向上。肘往上升,大臂起,至头顶上方,两手相合,轻轻上拔一下,然后下落、分开,至肩头;再上升……这样重复5次。头肩混气和形神庄的开顶区别在于,做头肩混气时掌始终是直立的。手不能绷着劲,精神和形体要放松,做起来很轻松、很柔和。手一落意念要到肩上来,再把肩气拉起来上升到头。这个动作可以把两肩和头上的气的连成一个整体。以前讲三盏性灯,头上一盏,肩上两盏,做这个动作慢慢使头和肩的气充足了,照相就容易照出光来了。
天门混气:头肩混气5次以后,手上升至头顶上方,不要合住,转掌心斜向前,两虎口围成桃状(注意两手食指和拇指不要接上),在天门处做混气手。做这个动作,有人会觉得头顶天门像开了一个大窟窿似的,头里边有很明显的感觉。这是一个把内气、外气连起来的动作。重复10次后,两手转掌心向下,中指尖似接非接,向前划弧下落,至混元窍成抱球状,继续混气或接练化气法。注意划弧下落时和我们平时的外导内行不一样,要搂着外面的气收到混元窍,这也是一个混气。单练混气,可以重复做。
混气的作用和聚气、敛气就不完全一样了。聚气、敛气练形体比较多,通过形体和呼吸的运动来把气聚敛起来,强身健体作用比较明显。混气的动作比较简单、柔和,不费力气,但要求意念特别集中,时刻注意手的动作。平时没事多练手的张缩,还可以经常转手指24 节,快转、慢转,反复这么做,慢慢能闭着眼睛一想哪节就是哪节,转进去和退出来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秒。那样意念和手结合得就密切了,手就很灵活了,意念支配哪儿哪儿就动。意念和手结合得越好,动作做得越细,里面感觉越明显。
八、化气法
化气法是“八法”当中最后一法。“化气”有几种含义:一是指把我们的有形之体往气上去转化,化成无形的气;二是把体内无形之气化成有形的实体,化到形体里面,气足了去充养形,使形更加健康;三是把气化得更精细,从躯体混元气化成脏真混元气,从脏真混元气化成神意混元气。混元窍气充足以后,首先要化生五脏需要的脏真混元气。人体内的自然生理作用都是以脏真混元气的生发为起动点的,它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但化气法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练功把脏真混元气转化得更加精细,和神意混元气具有同一性,或者说脏真混元气通过锻炼之后精纯了,就能够更好地去充养意元体。所以这节功的动作安排是从混元窍开始往上升。
化气法用了一个手诀式。按过去讲,单手为诀,双手为印,我们就叫它混元灵通印,是智能功三大手印之一。混元灵通印和混元合印手有点相似。具体做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手掌心相对,稍拉开,将左手小指稍节压在右手食指梢节上,左手二、三、四指分别点在右手五、四、三指梢节横纹处,然后两手手指卷曲,成八个手指相钩互握,两拇指分别自然放在另一只手的小指背上。手指往回这么一屈也是一个气的混化过程。将混元灵通印放在混元位上,从外面看,大拇指到小指,是逆时针方向转圈。两只手的手指钩起来,形成了两个螺旋,这两个螺旋互相绞着,很像我们的混元灵通图。日月同辉不是混元灵通的真正标志,混元灵通图才是真正的混元灵通标志,是最原始的混元气将要化生出阴阳的象征。
过去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已经成为定论了。“四象生八卦”不成问题,唯独“太极生阴阳”--元气生阴阳,怎么生的?怎么叫“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有了动静就不是元气了,元气无所谓动和静。那么又怎么有了动和静呢?像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智能功的混元整体理论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结合现代科学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来讲,这个混元灵通图的螺旋向内旋转,到最后当中一个点应该是黑的,非常黑。现代科学讲,宇宙万物变化到最后形成个黑洞,有形物质都进去了,黑洞外面没有物质了,电磁波都没有了,但它周围还有混元气场,这个混元气场非常非常均匀。可黑洞一爆炸的时候,引力消失,斥力往外一冲,那是个阳。顺时针从黑洞冲出来,跟周围那个静的物质相摩擦,把那个静的物质拉出来很多漩涡,把它拉走了,这样开始出现有形的物质。黑洞一爆炸先形成原始混元气,原始混元气非常均匀,没有分别,只有动力,这个力量往外一冲,慢慢就开始出现能量、出现有形的物质。这面出现正物质,那儿一拉把它拉负了,出现负物质。可是冲的时候正物质跑到老远去了,和负物质碰不上,现代科学说宇宙核心里面有些暗物质可能是负物质,大概就是这个问题。负物质属阴,每个地方冲的时候都出现负物质;正物质属阳性,慢慢越变越复杂,逐步演化出我们的客观世界。因为正物质是螺旋着出来的,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图案是两个螺旋臂。为什么是螺旋?冲力从一个地方出来,不会是直线,必定是螺旋。这可以做试验来验证,弄一个瓦罐装满水,中间位置有个带塞子的孔,把塞子一拔,水从中间的孔往下流,是螺旋出去的,下面往下流水也是个螺旋。黑洞一爆炸,化生出原始混元气,化生出万物,这个生化过程是顺时针出来的。我们练气功往体内收气,要逆时针往回走,因为宇宙进入黑洞的时候是逆时针进去的。
黑洞里边的混元气往外一冲是螺旋式,外面那个静的混元气场似乎也就出来一个螺旋,两个一拧、一转,就形成混元灵通图。这个混元灵通图标志着黑洞爆炸一瞬间我们这个宇宙产生、万物生发的最原始的信息。在人自身来讲,这个图是在混元窍里面的,将来同志们练功时安静了就感觉到了。所谓“混元灵通印” 就是根据这个混元灵通图搞起来的。混元灵通印从外侧看,大拇指到小拇指那儿转一圈,是逆时针进去的,而且是从外往里转着进去的,像一个井似的螺旋,往里一下进到混元窍。从手印内侧看,它又是顺时针出来的。一个手印从两面看就是两个运转方向,为什么呢?在宇宙里面,我们从宏观的地方看它就是从外面看,一看它是逆时针的。我们观察到的很多星体运动,直至银河系里面的很多星球,都是逆时针转的。可是到了微观领域,因为非常小了,就谈不上逆时针、顺时针了,只要一有运动也都是螺旋线。宇宙里面大的宏观运动、自然运动都是螺旋线,都是曲线。混元灵通印代表了我们这个宇宙混元气运动的一个自然规律。我们练功从宏观上练起来,就要同宏观的宇宙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尤其是往里收、往里集中的时候,要逆时针进去。从大处讲,从黑洞的螺旋到黑洞的形成这一进一出,就是混元子的一开一合,就是产生宇宙的生机。具体到每一个事物,一进一出就是它自身的生机。使炸熟的花生米长出芽来,组场发气时就逆时针进去,再顺时针转出来,这样死了的东西就可以恢复它的生机。植物试验搞得很成功了,再搞小动物。小昆虫死了,发气让它再活起来,一点一点试验,应该是能行的。拿混元灵通印组场也行。但是要注意,不是这么一拿信息量就都有了,你意识定不住,意志力不够,作用也不够。我们能够主动地往混元窍里面收气,这个气是最原始的混元气,用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练气法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