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个昵称有必要那么矫情吗喜欢的音乐昵称

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我的图书馆
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朴冉的回答(314票)】:
这是我一直以来很想探究的一个话题:从事艺术——经营生活。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技术到理念、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
任何文艺行业都应该算技术行业,只不过感性和创造成分较一般的技术行业有更多投放,且产品属性相对特殊而已。所以,我相信每一个在自己的技术行业中有足够深入学习钻研的人,经营生活的本事不会差到哪去,殊途同归。
说几个栗子吧。
我因为从小学习钢琴,便狭隘地认为只有古典才是人类需要的音乐。
现在到了大学,经过系统地现代音乐学习与认知,我才懂得,每一种音乐都是好的、值得玩味的。
古典乐派严肃华丽的对位写作;浪漫乐派简单清新的旋律行进;印象乐派性感朦胧的织体构筑;爵士歌手骚气无比的即兴拟声; Fusion音乐所兼具的流行广度和理论深度;朋克乐手的仇视一切破坏一切;英伦歌手叫嚣的“我们才华横溢爱听听不听滚”;硬摇滚的高亢华丽,个人英雄主义;死金黑金的暴戾双踩、没调儿的吉他、死嗓嘶吼;Gangsta说唱的“婊子爱我、我的钱多到了屋顶”;jazz说唱的心灵鸡汤生活琐事;trap的下坠感、dubstep的深沉、brostep的暴躁、传统edm的情绪把控;new age的神秘恢宏,world music的包罗万象。我都觉得——牛逼极了。
真好,我会去爱全部的音乐。
我的老师说“你既要看最积极阳光高尚的一面,又要看最下作阴暗肮脏的一面”。我永远会记住,这也是一个文艺从业者该有的素养。
在感受世界时,我会极包容,很少尝试去说服谁,很少觉得什么事情不能做。我会和内心排斥音乐的人聊其它话题聊得很开心。我会认为每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路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毋需多言。
我看得开,我无所谓,我自由主义。
这让我活得很开心。这是音乐教我的,什么是“包容”。
在音乐制作技术手段不成熟的时期,大师们营造画面感通常是用律动、音符编配来营造画面感。现在因为midi音色库技术极大成熟,很多时候是使用音色和混音技术来营造画面感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合适”
音色其实是有材质分别的——如金属感、皮质感、水质感、灰尘感、木质感、胶质感等等。
比如要把音乐处理成失恋雨后的傍晚,那么雨后空气是清澈的,音色的整体亮度要亮些,混音时将音色处理安静。多选用水质感、干净的音色,少选用灰尘感、有噪点的音色。因为空气潮湿且冷,所以混响声的高频可以适当做提升。 因为人是失恋的,走得垂头丧气,所以Groove要有顿挫感。甚至可以用一件prec去特意“卡掉”groove的行进。
比如要把音乐处理成在jazz club感觉,那么jazz club是昏暗的、光线少,像是“蒙”了一层。就要多选用灰尘感、木质感强的音色,少选用干净、明亮的音色,混响声的散射多,高频少营造温暖感。而在音符把控上就应该大量使用功能性不明显的jazz和声营造不确定、性感的氛围。
每当我看见大牛用画面感来搭配音色,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映射为具体的技术操作,做出各种各样极其“合适”的音乐作品时,简直叹服。
在感受世界时,我虽然从未接触过设计,但在欣赏设计时,有时便能够察觉到产品的材质、形状、颜色搭配的“合适”之处。除了审美提升,甚至是在和人来往时,我也变得能够很快判断在文化水平和社会角色的差异下如何表现和交流才“合适”。这是音乐教我的,什么是“合适”。
我不喜欢故作深情。
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一个这样的男人更有魅力。
Bing crosby-white christmas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ifHBOrCKkQ/ 也认为没有什么比一个这样的艺术家更有腔调
【OURDEN字幕】Hopsin - Ill Mind of Hopsin 5 中英双语M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4Mzk3NDUy.html
这让我稍微懂得了如何在演唱时拿捏技巧与感情的比例,区分真诚的演唱与刻意的演唱。并向着这种真正“清澈”的演唱努力。那种心里的东西,不是几句嘶吼、眉头紧蹙、干净的嗓子、编两段故事、不知所云的歌词就能带来的。
在感受世界时,我乐于感受的就是世界最纯净,最不矫揉造作的部分。我可以很容易分辨哪些言语、行为是对方心里真正有的,哪些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这是音乐教我的,什么是“真诚”。
以上,每一次技术的提升都会带来生活上的感性认识,而生活的感性认识又可以更好地帮助我找对钻研技术的路数。
这就是从事音乐工作的我,在感受世界上的一点点不同。
一家之言,还请指正。
【邹小樱的回答(79票)】:
当然会有不一样。
当我坐在麦当劳的时候,听到店里播放的卢广仲《早安晨之美》,我会想,卢广仲的公司,挺会铺渠道的;而麦当劳,也挺会挑歌的。那么,负责店面音乐的那人,我怎么才能够结识?我怎么才能够让我的歌手的音乐,出现在麦当劳里?
当我在优衣库的时候,每当看到ECM或者这一季的柯本、The Clash的UT,我会想,版权公司真牛逼啊,UT接下来还会出什么音乐方面的联名T呢?
歌迷关注谁谁谁的演唱会,可能在乎追星;我关注其演唱会,则是关注舞台上的舞美做得怎么样,rundown怎么排,舞台上的VCR制作如何,以及场外的,是否投放了硬广,公交广告和分众传媒或是地铁的华视广告,各投放比例是如何。
当鸟叔红的时候,我会关注鸟叔《江南Style》背后的推广和企宣的手法。或者说,我关注每一个正在做出新变化的乐坛现象,并预测这些变化是否能够带来怎样的效果,然后这种变化和尝试,是否能够用到我自己的工作中。
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Liam Gallagher唱《弯的我》,大家会感动,可我的第一反应是,懒懒现在的身份是Beady Eye,不是粥团。唱粥团的歌,需要给写这首歌的哥哥版权费吗?同是原唱,但组了另外一个团体,那么还拥有这个表演权吗?
至于听歌这件事儿,我会听音色、编曲、和声,虽然我也不太懂。然后我会猜这制作人是谁,这吉他可能是哪位弹的。
听起来,很累是不?可我已经习惯了。带着永远数之不尽的问号,去发现音乐中的冷知识,这是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然,如果我觉得很棒的音乐,在揪着一个细节不放之后,我也会把它们拼回一个整体,和普通乐迷一样,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他们。
【知乎用户的回答(34票)】:
听自己对味的音乐时,就像在沐浴,闭上眼睛,头上掉下来全是各种音符,尤其遇到极对胃口的好音乐时,宁愿先戴着耳机封闭自己听完这首歌,宁愿先怠慢床上的姑娘。
写歌的时候,自己虽然已经觉得是首不错的歌(能杀部分中国好歌曲),但还是矫情的唱给朋友听,期待他们的回应,直到他们惊呼我操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这首歌过关了。虽然咱还没傻到分享到网上等着被人剽窃然后改编、重填词、重唱。
最大的乐趣是能在琴行邂逅各种各式各样的路人,简直太美妙了,两个人还没打招呼,反而不约而同的坐在一起,心照不宣地一起弹一首歌,不自觉的哼起来,那感觉屌爆了。
还有遇到趣味相投的朋友,无聊的时候改编一下别人的歌弹弹唱唱,人多的时候会嗨起来。你可以脑补一小票周杰伦的脑残粉在玩歌曲串烧的样子,同个KEY接到底,那感觉,哎呦,不错哦。
当然也有装逼的时候,比如很久以前在学校琴房,起个王力宏的歌,回头率还是蛮高的。
毕业季教同学合张震岳的《再见》,两行泪啊。我会把我对歌曲的理解带入进去,还没表白的我会逗他们要抓紧时间。
好像跑题了?其实没有(☆_☆)
因为音乐早融入我的骨髓了,音乐是我的本能,我的条件反射。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灵魂精神的社交产品,可以独享也可以分享,可以很讲究也可以很随意。
严谨的时候会开启超级强迫症模式,不自觉的切换到了娱乐节目的评委身份。去听歌曲的旋律、编曲、音色、配器、和声、风格,然后主观的给一个歌手或他的作品打分。
随意的时候会开启享受模式,只管享受音乐,别人在逼叨什么跟我没关系,耳机可以隔离两个在音乐上意见有分歧的人。
当然啦,听音乐的时候会在心里自动把旋律翻译成乐谱。
我还是比较怕和不喜欢音乐的人相处,你可以不会写歌、不会乐器、不会欣赏,但是对我而言,排斥音乐等同于排斥快乐。
我相信从事音乐或喜欢音乐的人,都是个心怀梦想的人,对于我而言,每个人、每个国家地域、每个瞬间情景,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一部电影。每个细节都值得玩味,每个情绪都值得揣摩。
以上,么么哒。
【Adytia的回答(7票)】:
总是在最艰难,几乎痛恨活着的每一天的时候,音乐就是那双挽着我的手。试着描述一下那些被拯救的时光,很多聆听是和成长经历缠绕在一起的,所以会刻骨铭心。9岁开始弹钢琴,15岁进音乐院校,现在是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兼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1. The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35, was written by
一切的一切都和爱有关。2000年遇见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个偶然,我那时失恋呢,要死要活,有一个忒崇拜的摇滚迷学姐,她是主修小提琴专业的,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在她的sony随身听发现了这首歌。哇,那感觉就是
我的苦难这么伟大,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
那时妈妈走了没几年,爸爸再婚,他老婆比我年长4岁,我们不是很熟。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里都是妈妈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关照我。
被治愈时间跨越到 ,关于妈妈:
“死亡是具体的,让你看的见摸的着。她用身体孕育了你,在那些世上最美妙最宁静的日子里,与你朝夕相处,没有别的亲密能够超越。有一天,你被抛弃了,你想从头再来,你想好好爱她,你珍惜和她的亲密。可多么悲伤啊,没有机会了,你被永远遗弃,一个人孤单的走在这个世界。书上说,死亡是存在的一部分。在最绝望的时候,请别忘记,你身上还流淌着她的血液,你是她生命的延续,原谅自己吧,也原谅她”
关于初恋:
17岁的时候,我和Z在一起。在这之前我们认识很久了,在我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我就开始暗恋他。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会期望遇见他,当学生和老师们已经在各自的教室坐好,校园变得安静,我经常有机会遇见同样迟到的Z,看见他我会很开心,然后装作若无其事;每天放学的时候,我会期望能在自行车棚遇见取车的Z。后来,十分意外的,我的数学补习课和他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时间上,所以每个星期有两个晚上我会和他一起在数学老师家补课,补课的还有别的同学,不过是谁谁谁我早忘光光。有时候他会在上完课的时候送我回家,那时我总想,为什么巷子那么短,为什么我家住得那么近。我其实是住在外婆家,左边是康康家,右边是玲玲家。我经常和康康讲Z的事,我们俩经常在阳台上偷偷聊天,以至于家里人以为我们俩早恋。我挺想念康康的,因为有十几年没见到他了,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儿了。记得有一天,我们约好早晨5点去爬将军山,我很积极很准时起床了,却没见到他,后来只能蹑手蹑脚走到我们那排房子的后巷,从窗口朝他的床铺扔石头,把他砸醒了。我们如愿已尝骑车去将军山,当然,是他载我去的。康康老说Z没什么好的,光长的好看,经常有人这么说他。
后来我离开了,除了康康我想不出和谁在一起的时候是轻松的。所有的同学和玩伴都让我感到自卑,老师们老告我是问题少年,家人训斥我书念不好,不听话,又早恋,钢琴就别提了,我从没觉得自己琴弹得好过,于是我又把憎恨转移到可怜的不说话的钢琴上,用脚砸过琴键。
钢琴就是这样一种乐器,你砸他,他哭了,音乐就出来了。我想我的生活大抵如此。
Z学美术,他有个也学音乐却讨厌我的亲姐姐。矛盾因为一张趴在大陆肩上的照片而达到顶点,我离家出走了,住在学校的宿舍。我没想过我妈妈,我恨她,因为她的死去,所以姨妈说我是没教养的孩子。
我才不是没教养的孩子,我爸妈教我的比谁家的都多。
那张照片照完的一年,大陆溺水死了,死于非命,他甚至还没能和他漂亮的女朋友上过床。之后几年我和猫还有Z去看望过他妈妈,有一年的清明我去了他的墓地,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墓地,一点都配不上他。离家出走的那个晚上,舅妈跑到学校去找我了,很晚很晚的时候,坐在榕树下和我说话。我忘记说什么了,但她没要我回外婆家。或许从那个晚上之后我就很爱她了,她给我洗过头发,我妈妈没有。
我像个逃兵一样去另一个遥远的城市上学了。三年后我又在大学的校园遇见Z,很快的,我们恋爱了。有一个夜晚,在宿舍的床上,我坐在他的腿上抱着他的头和他接吻,他问我如果就那么和我做爱怎么办,我忘记怎么回答了。可惜的是,直到分手我们都没干成那件事,他是个弱智的混蛋,他不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我好象知道的样子,其实我一碰到爱情就发疯,最好多发疯几次,那样我的抵御能力或许会强一点。
我非常喜欢Z,我们分手许多年以后见面了,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他糟蹋了我的爱情,他冲着我轻笑了一下。我终于释怀了,因为我彻底的爱上别人,替代了他那幽灵般的影子。因为学习音乐才有了最美好的时光,它是一种奇妙的方式,让我和一些不相关的人、事物和城市联系在一起。
故事讲完了。下面黏贴凑字数,还是别看了吧
去音乐厅现场听协奏曲的机会对于我来说也是不多的,所以特别珍惜,分享一次在纽约林肯中心的体验。以下是从硬盘里深掘出来的日志。
2. The Piano Concerto No. 1 in D minor,
15, completed by
日,伦敦交响乐团在纽约的林肯中心Avery Fisher Hall献演,做为勃拉姆斯音乐季的一部分,演奏曲目是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E小调第四交响曲。指挥Valery Gergiev ,钢琴演奏Denis Matsuev。
音乐会晚上8点开始,我五点就从法拉盛搭地铁出来了,倒了车,在接近六点的时候,从第66街的地底下钻出来,迎面而来的就是上西区的纽约夜景,林肯中心到了。我去拿了票,拍了几张照片,离入场还是有一个小时。咖啡座也待过了,咖啡喝完总得把位置让给别人,实在没得打发时间,我来到小树林下的椅子上休息。风吹过来,有一丝丝凉意,我和灯火辉煌的大厅面对面,坐在黑暗里看着灯光中的人们,玻璃窗就像是电影银幕。纽约的秋天在此时是这样的:轻轻的风吹过,叶子跟着慢慢晃动,仿佛它们也在看着音乐会开始前各种光影交错,好像时光凝固住,好像我坐在这儿就是一种永恒。
勃拉姆斯在1854年的春天开始创作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期间,精神崩溃的舒曼几度试图自杀,而他内心对克拉拉的爱在疯狂滋长着,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创作才华的极度怀疑。他将这些内心的挣扎写进了第一乐章,而慢板乐章,据他本人所说,是克拉拉的一幅温柔的肖像画,第三乐章Rondo显示出贝多芬音乐对勃拉姆斯创作上的深刻影响。作品于1859年在莱比锡举行了首演,担任钢琴演奏的是勃拉姆斯自己。今晚则是年轻的俄罗斯钢琴家Denis Matsuev, 他是1998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获得者,此后与各著名交响乐团和指挥合作,常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2007年12月,拉赫马尼诺夫的孙子Serge选择了由Matsuev先生来录制作曲家从未发表过的作品集,使用的是拉赫马尼诺夫生前用的钢琴,这张名叫'不被知道的拉赫马尼诺夫'专辑由索尼BMG发行。(内容参考PLAYBILL October 2012)
树林里的半小时还是比较容易打发的,因为来了三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坐在我的附近,我听着这几位老伙伴谈天说地,也当是练习英语听力了。从今晚的表演说到了电影,然后中间那位评论ARGO(逃离德黑兰)是多么了不起的美国电影,等他们起身,我也该走了,终于可以进场了!
排队进场的时候被提醒照相机不能进入音乐厅,我花了三块钱把它寄存了,真是如释重负,可以专心看表演了。爬呀爬呀,爬到我所处的楼层,再一个个门找过去,终于到位置上了。我的位置不是对着舞台的,是正对着音乐厅东面墙体,可以看见坐在墙边三个跃层的观众们和多达几十个的紧急出口,一个个红色发光的EXIST机械性的组成一幅画似的,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身边的法国女士说,看呐,它们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要出去!要出去!哈哈哈,她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关键是她还去过好几次中国,她去过厦门鼓浪屿,也访问过中央音乐学院,可惜她根本记不住城市和岛屿的名称,是我根据她的描述确定的。她说朋友们说她长了一双中国眼睛,是有点儿像年纪大的舞蹈家的双眼。音乐会结束时,我还在那儿鼓掌呢,她来道别,告诉我她的中国属性是龙,还对着我的肚子眨了一下眼。啊哈,我的宝宝跟她一样属龙。
我非常喜欢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它实在太美了,可遗憾是我依然记不住任何一小段属于勃拉姆斯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旋律线不存在。这不是重点,他的音乐充满激情和力量,充满各种微妙可人的细节,它们绵延不断,仿佛没有尽头,一波又一波。在庞大又复杂的结构里面,我只会迷失在音响中。钢琴在这堆音响里面是最强大的王,是主宰,是命运,是魔鬼,是恐惧,更是最美的女人,是吸引是诱惑是绝望和忧愁。我的天啊,这个乐器太神奇了!协奏曲结束后,指挥带着钢琴家谢幕了多次,观众们的掌声还是不停,捷杰耶夫继续牵着Danis Matsuev的手上前谢幕,那一双手啊,我多想也摸一下!在观众的激情中,钢琴家返场弹奏了一首拉赫马尼诺夫的曲子,可能是E小调前奏曲。一首非常美妙的曲子,他怎么能这么自如地掌控千变万化的音色?仰慕已经不够形容我的心情了,我该得多么多么有幸,才能坐在这里。
最后一次现场听协奏曲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在厦门的宏泰音乐厅。这是一个由私人出资的音乐厅,而且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永久落户厦门而建的。我带着未满5岁的女儿全程观摩了第六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挖可可,非常幸福。她超配合,因为身高未达到120,即使买了票也得走后门塞进去。这是我们俩共同的一段美好经历,每每提起来总是会心一笑,然后她就会问:你下次什么时候带我去听音乐会啊?
3. The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 18, composed by
图片是决赛的时候,韩国选手韩志浩在演奏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写到这,我发现,根本没答题吧?QAAQ…
【乐时扑朔的回答(14票)】:
最典型的就是她们对音乐特别敏感,我会不自觉的拆房子的结构,而认识的做音乐的人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把完整的音乐拆成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拆解旋律,拆解配器,拆解编曲……从事音乐推广之类的人甚至会习惯性的开始拆解音乐之内的流行元素以判定其市场推广的路线和难度。。
普通人听一首歌可能更多的判断标准是她自己喜不喜欢,而音乐工作者则会直接听到里面的技术元素了。
当然,几乎任何职业人士在遇到自己专业方面的事情时都会习惯性做出对其中专业元素的拆解,这大概就是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了吧。
【KLEXRAX的回答(9票)】:
感知的不同主要还是在音乐上。
多年以前,当我刚刚开始接触音乐制作的时候,和一位师兄上完课回家。走在路上街边放着音乐,我师兄吐槽说:“哎学了这行之后听到什么音乐就忍不住要去分析它的调性和声曲式配器等等,俨然成为了一种职业病。”当时的我还不以为然,不过现在实在是体会很深。
我现在每次经过楼下的超市总会心理暗自吐槽:“靠这什么破音质”,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延展开来,只要我在任何场合下被动地听到音乐,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它。不过这不是一种条件反射,只是一种习惯。有时候可能猛一听,诶我去这什么和声啊效果还不错,或者说这音色很好。
主要就是这一点不同。
【知乎用户的回答(9票)】:
这个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会受音乐影响 有的人不会 这跟学音乐和不学音乐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不过我能肯定的是 学音乐的人对音乐的感受方式会是和不学音乐的人有不同的 学音乐的人会更多从技术层面去跟音乐打交道 感性层面相对要少 或者 感性永远是在技术层面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才会有的
【李如春的回答(10票)】:
基本的感受差别应该不大。或许更细腻,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善于用审美的眼光感受世界、观察世界,善于抓住事物个性化的特点,也会注意常人忽视的情景。比如有人看到枇杷树可能会用味觉去感受枇杷的鲜美,有人会思考它的门纲目科属种,有人算计它成材的年份,有多少经济价值,归有光看到后想到亲人“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另外由于听觉方面的长期练习,已经形成了敏锐的、多声部的、色彩性的、文化的耳朵。听到声响或者音乐能够细腻地分辨它/它们的高低、长短、强弱、色彩、品质、气韵、音关联、多声关系、情感意蕴、文化内涵等内容。
音乐相关行业很多,差异一定很大,至少有如下几类,音乐创作,表演,音乐研究,音乐评论。
音乐创作至少有声乐的,器乐的或者都写的,还有戏曲曲艺的什么的。有写单声部的,如火星,有写多声部的,如姚恒璐。有主要写独奏的,如刘文金,有主要写乐队的,如郭文景,都不一样。
表演也有声乐,器乐的不同,还有民族,西洋的不同。
研究也有研究作曲技术的,音乐史,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等等,至少分体系音乐学,历史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等,它们的视角方法都不同,区别很大。
评论的至少两大类,一个是学音乐出身的,一个是非音乐专业出身,各有特点。
我搞音乐分析还作曲,也弹琴唱唱歌,偶然还制作流行音乐伴奏,音乐行业涉猎不少。
我觉得我感受世界与其它行业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更细腻,更主动,更有创造性,用审美的眼光感受世界、观察世界,善于抓住事物个性化的特点,也会注意常人忽视的情景。另外由于听觉方面的长期练习,已经形成了敏锐的、多声部的、色彩性的、文化的耳朵。听到声响或者音乐能够细腻地分辨它的高低、长短、强弱、色彩、品质、气韵、音关联、多声关系、情感意蕴、文化内涵等内容。
比如创作或者演奏演唱一个作品要有不同于以往任何作品的创意,这时候就要主动细心寻找不同视角去感受世界,思考如何把视觉,触觉等感受转化为听觉形象。如我在创作《数蛤蟆》的伴奏时,用小二度与伴奏与旋律的节拍矛盾表现蛤蟆蹦跳与不容易数清的场景。也许普通人不会关注这一幕。
平时生活中有感受的时候会想着是否适合用音乐记录下来,比如在乡村山间看到小溪就体会一下,然后写个钢琴把乐思记录下来:
看到俄罗斯吉他演奏家演奏的技术挺好,就改编了一首作品送给她:看到俄罗斯吉他演奏家演奏的技术挺好,就改编了一首作品送给她:
听到一首民歌很有韵味,于是就把它改编成钢琴:听到一首民歌很有韵味,于是就把它改编成钢琴:
当然听音乐的感受比一般人要复杂的多,首先是作品的情绪、风格、技法、表现等特点,还会关注很多细节,比如主题怎么构成的,怎么发展、怎么对比的,和声有什么特点,对位是否精致,与表现有什么关系,作品曲式结构如何,各要素的发展是否与曲式内在要求协调,节奏组织如何、织体是什么设计,配器精彩与否,哪些地方不足是否那样改改效果更好等等。
比如看到一个小狗,有人看到可爱,有人看到忠诚,有人看到美味狗肉,有人看到毛皮可做狗皮褥子,肖邦看了就写个《小狗圆舞曲》,感受每个人都会不同,其中与职业也许有关,也许无关。
【鱼子酱的回答(10票)】:
就是插着耳机的时候,一股优越感。觉得周围的人都是傻逼,然后对世界非常不屑,自己最牛叉,走着路都会跳起舞来。摘下耳机后回想下觉得自己刚才好傻逼啊。
【李大仙的回答(7票)】:
我觉得我的世界有背景音乐。
【李轩的回答(3票)】:
多年前第一次乘飞机,我刚进机舱,就听见飞机嗡嗡的噪音,「嘿,你听那两个声音是大十度的!嗡……」,我对着同去的女伴和着这个「大三和弦」哼起来了旋律。
如果我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给自己写一段催眠音乐,钢琴吉他竖琴长笛小提琴七和弦转调离调跳进旋律16分音符切分音符附点音符以及任何打击乐任何blingbling的东西统统滚粗!否则我就是忍不住。
你看,有乐趣,也有困扰。
【知乎用户的回答(4票)】:
学习音乐其实也像在学习一种新语言(或者说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此言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确实学音乐可以增强人对情感的认知,丰富人的表达方式,多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情商的发展。其次学音乐的人可能在生活中更懂得如何利用合适的音乐去迎合需求。知道在什么样的氛围或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曲目。再次学音乐的人有较强的肢体感受和肢体控制能力,对事物的感受力和敏锐程度也许更强。这是从生活的角度看。
从工作角度看,练习和研究音乐有时候也是个有些枯燥的事,亦有时候是个非常需要思考的事。和从事其他工种类似。涉及律学,声学,乐理,作曲等方面的时候接近数学的思维方式。涉及音乐史,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方面的时候又接近于历史等人文学科。涉及作品演奏和创作的时候又很需要抽象思维。这些锻炼和经历对于感受世界亦有帮助。
【林迪的回答(2票)】:
一样纹身抽烟喝酒,但我还是好男人
【ijeuy的回答(1票)】:
学音乐的至少觉得如果生活没有音乐就不要活了…有时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没有音乐反而无法专心…这不是感受世界的方式,这是世界对于我们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
对这个世界的声音敏感,甚至嘈杂马路边的鸟叫,狗的喘气,塑料袋的呼呼声,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且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心情。他们存在着自己的韵律和音响效果,或许不好听,但是确实独特自我。
在我们形容音乐时总会与色彩相连。所以一个人,一个物品,当他们拥有不同的颜色的时候,也是令人深思的。也许给人清丽的感觉,也许给人坚韧的感觉,很丰富,需要自己体味。
说得没什么系统,只是自身的切身感受~见谅
【小天儿的回答(1票)】:
音乐治疗师的职业习惯:
听歌总想临床时候能怎么用,放到哪个干预手段里,或者用它创建一个干预。
喜欢观察音乐对自己和他人起到的作用(身心灵都有),使劲总结,然后可能就变成论文或实验的课题了。
【叶叶的回答(1票)】:
1.生活在音乐中 每天都会想听音乐 或许也是要声音伴随在自己身边 当然这是感性层面上的 因为音乐似乎成了生活的习惯
2.对于古典音乐作品 听完后会情不自禁的去查创作背景 听得过程中会分析曲式 调性 和声 配器 演奏家的表演等 有时还会找不同的版本对比来听
3.对于流行音乐会想歌词所指 会产生记忆 会考虑音色 音区 演唱技巧 风格 功用等等
4.会把音乐分类 不同音乐对不同情绪产生影响
【徐马尾的回答(1票)】:
这首歌在脑海里变成很多道音轨
这一轨是贝斯 这一轨是鼓等等
你一听这首歌感觉眼前就有整个乐器轨
这是病 得治
【曹雄峰的回答(1票)】:
确实不一样,看过范宗沛关于《一天》演讲,音乐人的一天完全可以用音乐表述出每个场景。
馆藏&71796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易云音乐昵称能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