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收视wwW5188i啦不管,是不是5188icom对讲机让评闭的缘因

&p&看到大家已经推荐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我们也来凑一下热闹,分享一下我们的书单吧。可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们分享的书更多与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咨询相关,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以启发(^0^)。&/p&&h2&&b&1《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b&&/h2&&p&[英]约翰·卡特&/p&&p&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p&&b&关键词:成长之路漫漫,陪你一同走过&/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c69ab1ba36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br&&/p&&blockquote&内容简介&/blockquote&&p&本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职业和个人问题。同时,本书还为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这些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心理咨询的学习重新成为一个令人愉快的、硕果累累的过程。&/p&&blockquote&小编说&/blockquote&&p&曾经硬着头皮啃过很多关于心理咨询“应该怎么做“的书,而读到这本书时,我第一次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p&&p&当我在咨询室、督导与个人体验之间奔波,总能在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中看到和自己相似的身影,也正是他们的坚持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推荐这本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它教会了我一件事情:&b&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虽然遍布荆棘,但你不会是孤单一人&/b&。&/p&&p&From 暖心小姐姐扣子&/p&&p&&br&&/p&&h2&2&b&《心理咨询师手册:发展个人方法》&/b&&/h2&&p&[英]麦克里奥德&/p&&p&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p&&b&关键词:私人订制你的进阶之路&/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38ec9f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580&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p&&br&&/p&&blockquote&内容简介&/blockquote&&p&这是一本心理咨询师个人学习与成长的实用工具。在这本工作手册中,作者从咨询能力、概念、价值观与个人素养多个维度提供了能够支持咨询师成长的一系列反思性学习任务。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咨询师积累生活体验、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概念、反思个案与实践,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职业认同。&/p&&blockquote&小编说&/blockquote&&p&重度拖延症福音!懒癌救星!敲黑板!&/p&&p&刚开始学咨询的时候总觉得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各种咨询督导笔记,还要抽空个人成长……越是想兼顾越是什么都没做好,一度想要退坑保平安(╯‵□′)╯︵┻━┻&/p&&p&直到有一天在图书馆翻开了这本书。&/p&&p&作为一本工作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干货满满而且循序渐进,经常让我无端产生一种“只要照着上面说的做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咨询师”的信心(?o??o?) ?。&/p&&p&感人的是它并不枯燥,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案例可以让你换换脑子……还有很多订制个人成长方案的高阶玩法,等你去发现啦!&/p&&p&From 在咨询新手村打怪练级的Sirena&/p&&p&&br&&/p&&h2&3&b&《危险的心理治疗》&/b&&/h2&&p&[美]迈克尔·瑟斯曼&/p&&p&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p&&b&关键词:关心来访者的同时,更要关怀自己&/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58d89ba4cad4533288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327&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figure&&p&&br&&/p&&blockquote&内容简介&/blockquote&&p&作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关怀心理咨询师的好书,《危险的心理治疗》中收录了近30位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从业期间的内心体验与挣扎,和对咨询工作的深刻反思。&/p&&p&本书历数了从事心理咨询可能会面对的种种风险与难题:咨询工作对个人生活带来的压力;自身存在性格缺陷的咨询师所经历的挣扎;为高危人群提供咨询服务面临的风险……让读者通过体会资深咨询师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学会自我关怀与保护。&/p&&blockquote&小编说&/blockquote&&p&记得刚刚开始学咨询的时候,亲朋好友表示了强烈的不理解。“心理咨询师好多自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都有问题!”……“心理咨询是危险的”,在我看来一直是&b&外人对这一行的迷思&/b&。&/p&&p&所以最初看到这个标题,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抱着“破除迷信”的态度翻开了它,看到那些从业多年的咨询师小心而坦诚地讲述着自己经历过的尴尬与伤痛,我突然意识到:&b&否定心理咨询的危险,也许也是我自己的迷思&/b&。&/p&&p&当然这本书的内容还有很多,而我推荐它,只因为它让我懂得一件事情:&/p&&p&&b&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之前,先要对自己诚实。&/b&&/p&&p&From 沉迷fMRI的个子&/p&&p&&br&&/p&&h2&4&b&《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b&&/h2&&p&[美]欧文·亚隆&/p&&p&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p&&b&关键词:仿佛做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案例督导&/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b5810dbe44956dfa5656eadee3d754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346&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figure&&p&&br&&/p&&blockquote&内容简介&/blockquote&&p&本书细致地再现了作者亚隆与他的一名来访者金妮的心理治疗过程。这本书脱胎于亚隆的一个创造性的建议:在每次会谈结束后,双方各自写下最深刻的内心感受。在20个月的治疗之旅中,治疗师与来访者共同经历了复杂的情感转变过程,也最终在这本治疗笔记中得到成长与升华。&/p&&blockquote&小编说&/blockquote&&p&慕名读了亚隆的很多著作,这一本绝不是最好读的,也不是最有名的,但却是我会反复拿起来重温的一本。&/p&&p&作为一本心理治疗手记,它的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当我每次翻开它时都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共鸣:有时我会把自己代入咨询师的角色,思考自己对来访者的反应与情感;而有时我又会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去思考自己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怎样。&/p&&p&读这本书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可回放的跟诊,而每次重温书中章节的感受,也折射出了我在心理咨询中成长的过程。&/p&&p&From 勇斗拖稿大魔王的哎路勾勾&/p&&p&&br&&/p&&h2&5&b&《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b&&/h2&&p&[美]欧文·亚隆&/p&&p&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p&&b&关键词: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到未看过的风景&/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fff231dfa28fcfa2e3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592&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p&最后的推荐,是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bbdd48bfd59aac7288fda734& data-hash=&bbdd48bfd59aac7288fda734& data-hovercard=&p$b$bbdd48bfd59aac7288fda734&&@简里里&/a& 特别为我们准备的「彩蛋」。&/p&&blockquote&内容简介&/blockquote&&p&本书是欧文·亚隆的经典之作。亚隆从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85则建议,从咨询关系的建立、支持共情等咨询技术、治疗中常见的一些误区,到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观点与见解。亚隆认为,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不是医生与患者,而更像是“旅程中的同伴”。心理咨询是“生命的礼物”,而这本书,则是亚隆送给新一代心理咨询师的礼物。&/p&&blockquote&简里里说&/blockquote&&p&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书有很多很多本,但我每次都会先推荐这一本。因为它是最贴近、最容易让人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的,也是让所有人都能够有所感受的。&/p&&p&虽然它看起来是一本写给心理咨询师的书,但对任何想要了解自己、想要得到成长的人,这本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p&&p&读它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作者和你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你能更多的看到你对自己的觉察和反思。移除成长的障碍,看见你最真诚和勇敢的样子。&/p&&p&From 简里里&/p&&p&&br&&/p&&hr&&p&&br&&/p&&p&&b&原文发表于:&/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4MzYzNzk1O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0afec1aa011ca7c25a0%26chksm%3D840bb48db37c3d9b40cdab34a3a169eec6e5123cda5fabaa072e0c1d16fba1fa448%26key%3Dad82c58f0756ccaede53c835f6e6e7bcefc3f976fe69ac5f6caffa7fa400b57cfae8ea69094b9adc3ade%26ascene%3D0%26uin%3DMjY3OTM1MTkwMw%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mini7%252C1%2BOSX%2BOSX%2B10.11.6%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wtN6EWYYDzuVdg1o6s%252Ferq2dtQw%252B3rNaI51dGIAc0r%252BzTWthf6ZUDHDu8tlDGBi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书单 |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到底怎样才算「准备好了」?&/a&&/p&&p&&br&&/p&&p&&i&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i&&a href=&https://www.zhihu.com/org/jian-dan-xin-li-uni/activities& class=&internal&&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a&&/p&&p&&br&&/p&&p&&i&我们还有公众号哟~ 关注&b&简单心理Uni &/b&(微信号:&b&jdxl-uni&/b&) ,行业大咖的免费课程、专业咨询文章、读书会、专题课程,与10万+成长中的咨询师一起学习一起飞!&/i&&/p&&p&&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dxinli.cn/jneki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单心理Uni金牌基础训练课程·2018年春季班」&/a&&i&正在招募中~2年,理论、实习、督导缺一不可的系统培训,和你一起成为可靠的咨询师!&/i&&/p&
看到大家已经推荐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我们也来凑一下热闹,分享一下我们的书单吧。可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们分享的书更多与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咨询相关,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以启发(^0^)。1《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英]约翰·卡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关键词…
我的心理学启蒙书是这本:&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f43e601d64aabc934b32bb77a06db97_b.jp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figure&公认的心理学导论经典之作。&br&&br&现在中文版已经出了第19版,价格也翻了两番。。。&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 (豆瓣)&/a&&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cab58e3f450b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br&最新的英文版是第20版,是12年出的,今年应该会出第21版了:&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sychology and Life (豆瓣)&/a&&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95f7ef9d806b3ea62edfee47f899b8d_b.jpg&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figure&&br&&br&================心理学入门详细书单=================&br&&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心理学入门的书推荐? - 张俊杰的回答&/a&
我的心理学启蒙书是这本: 公认的心理学导论经典之作。 现在中文版已经出了第19版,价格也翻了两番。。。
最新的英文版是第20版,是12年出的,今年应该会出第21版了:
================心理学入…
&p&不说欧美了,这不是一个民族问题,是一个现代主义的问题。&/p&&p&我来给大家辨析一下,当我们说“不要暴力体罚”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p&&p&&br&&/p&&p&“暴力体罚”的原因是不听话,怎样叫做“不听话”?&/p&&p&我们常说“认知行为心理学”,其中“认知心理学”帮你转变认识,“行为心理学”帮你在意识不能达到的地方改变行为。&/p&&p&“讲道理”就是转变认识。可有些时候,讲道理没用。&/p&&p&没用的原因可以有很多:&/p&&p&1。道理太复杂,我根本听不懂。&/p&&p&2. 道理我都懂,可我管不住我的手。&/p&&p&3. 我知道这是错的,那又怎么样?(这个境界就是俗称“熊孩子”)&/p&&p&“暴力体罚”的目的,一般是&b&跳过“转变认知”这个步骤,达到行为服从&/b&。&/p&&p&这时我可以写一万字,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只追求行为服从。把大家都写哭,明天你们父母都在朋友圈转发。——然而这个洒狗血的立场是错的。有时候,必须追求行为服从,无论认知是否达到。&/p&&p&小孩就是不能自己跑上马路。就是不能每天吃糖。就是要上学。就是不能买下商场里所有东西。&/p&&p&就算小孩现在不能理解,也必须服从。然后还不能体罚。&/p&&p&怎样让孩子服从呢?——当你这样想的时候,路子就对了。&/p&&p&“不打还能怎么样”,这是负面思考。“我要怎么让孩子听话”,是正面思考。前者是消除一种已经存在的关系模式,后者是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模式。亲子关系不需要大破大立,不需要热泪盈眶、深刻反省,保持积极努力、保持建设性思维就够了。&/p&&p&&br&&/p&&p&“让孩子听话”即是建立 instructional control,不要太在意我的用语——建立权威。&/p&&p&我每天不知道要跟多少人说,你和这孩子没有 instructional control,你不要让他干这么复杂的事情,他又不情愿,你就要强迫,你们就形成力量冲突(power struggle),所有对立违抗性行为都来自power struggle……你看他的眼睛,你就知道他很容易产生对立违抗,这是一种性格,你必须先建立……&/p&&p&(科普:对立违抗性行为(ODD),儿童明显的不服从、对抗、消极抵抗、易激惹或挑衅等行为特征。在大人身上称为反社会人格,在孩子身上用另一个名字,只因为不能用难听的话描述小孩。详情百度。)&/p&&p&这里才说到重点:建立权威。接下来有点厚黑。&/p&&p&权威的建立方法,在中国法家学说中,也有两种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出的也差不多。&/p&&p&&b&其一是“行罚如雷霆,神圣不能解”&/b&。类似的说法还有“每天打一次老婆,你不知道为什么,她知道为什么”。惩罚是严苛的,严苛程度看心情,一部分是为修正行为,一部分是为修正性格(打服)。因为总活在会被打死的恐惧中,所以孩子唯唯诺诺,俯首帖耳。&/p&&p&这一招能管用,因为在封建秩序中,有一个宗族帮你打孩子。更重要的是,唯一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来自父母和宗族。孩子没有别的地方可去。现代社会,亲子关系破裂了,孩子出去问谁,谁都说父母打孩子不对,他大学考出去再也不回家了,你能怎么办?&/p&&p&&b&建立权威的第二种方法,是“国之二柄,在德与刑”&/b&。与第一种的区别是,以奖赏为主,奖罚分明。分明到如同自然规律,好的行为必然获得奖赏,言出必行,一诺千金。&/p&&p&这么简单啊,有谁做不到呢?——谁都做不到。&/p&&p&如果孩子行为是错误的,家长一定拉下脸来,刻不容缓。没有嘻嘻哈哈的余地,没有“调皮捣蛋可是好聪明”的余地。&/p&&p&如果孩子行为是对的,家长一定把孩子抱起来夸奖。没有谦虚的余地,没有“我不说你也知道”的余地。&/p&&p&如果家长让孩子做一件事,磨蹭到天荒地老也要做完,手把手一步一步也要做完,边做边哭也要做完。因为你已经说了。&/p&&p&如果家长承诺了一件事,倾家荡产也要做到,辞职也要做到,就算做不到,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接近。因为已经说了。&/p&&p&如果家长问了一个问题,就要接受所有可能的答案。谁让你问的?你想吃涮肉,就说:“我们去吃涮肉。”你非要问:“我们吃涮肉还是烧烤呢?”孩子回答烧烤,你又说不行,你还有什么权威?&/p&&p&&b&下面是最难的,如果一件事说了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行。&/b&不然你就别说。这个不能买,就是不能买。你可以看孩子哭,你可以给他擦眼泪,你可以和他一起哭,就是不能买。一诺千金。这是意志力的对抗。&/p&&p&这里还有一个迷思,特别是很多老人觉得,孩子不能哭。如果孩子哭了,一定要马上哄好,转移注意力、唱歌跳舞、吃好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孩子是可以哭的,最坏能怎么样?哭两个小时。10岁以下的孩子,没有精力哭超过两小时。除非他断断续续哭,为什么断断续续哭?因为你一直哄。&/p&&p&不要哄。哄什么哄,谁哄你?谁都不要哄谁,有时候必须伤心,伤心了就要哭,&b&哭是没有用的,只能一直哭下去。&/b&所有人迟早要学会这个道理,越早越好。哭没用,那怎么办?讲道理、谈条件。孩子可以讲道理,可以谈条件。“我考100分可以买吗?”“我过生日可以买吗?”“我自己攒钱可以吗?”——这些是可以接受的。&/p&&p&商鞅立木为信,曾子杀猪,讲的是权威的建立和维护。权威是信誉,会被谎言损耗。没有权威的人,仍然可以靠暴力建立权威,然而韩非子自己都说:“我的方法你们可以用,但是时刻警醒,臣不弑君,只有一个原因,他们党羽未成。如果下面的人羽翼丰满,他一定会弑君。如果下面的人能骗你,他一定会骗。”&/p&&p&&br&&/p&&p&下面谈的是,既然说“赏罚分明”,&b&什么是赏罚?&/b&&/p&&p&“孩子表现好,我给他一块糖;孩子不听话,我打他一个耳光。”——这不是正确的赏罚。&/p&&p&这就要说到,小孩要的到底是什么?&/p&&p&人类的儿童是一种可怜的小东西,他们时刻担心自己会被遗弃。分离焦虑是儿童本质的焦虑,是他们存活的核心价值。&/p&&p&孩子(十岁以下)撒娇任性也好,刻苦用功也好,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也好,物欲难填什么都要也好,说脏话也好,打父母也好……都是为了引起父母关注,并一再确认还在被关注。&/p&&p&&b&对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是大人陪他做他想做的事,帮助他在这个工作中打怪晋级。&/b&&/p&&p&&b&而孩子来说,最不幸的事,是大人转过头去,拿出手机开始刷网页。&/b&&/p&&p&所以,去游乐园本身并不是奖赏,被父母责骂也不一定是惩罚。去游乐园、吃好东西的同时,可能没有被父母关注。一直被父母忽视的孩子,被责骂的时候反而会收获父母全部注意力,让他们觉得很好玩。&/p&&p&真的不是钱能买来的,只是想被你真心实意地喜欢。&/p&&p&我不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但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会损害亲子关系的人,一定是父母。世界上只有错的父母。&/p&&p&有人(其实是所有人)一定不相信,孩子闹的时候,你不理他就不闹了?&/p&&p&是的,就是这么神奇。你把孩子带到安全的地方,比如一个小角落,让他闹。你说一遍正确的行为:“不要哭了,我们回家。”然后背过身去,不看,不说话。&/p&&p&十分钟就结束。&/p&&p&如果诱惑很大,比如是吃冰激凌,闹的时间长一点。然后下一次经过这里,还会闹。然后再下一次,就不闹了。这一关结束,孩子变成熟了一点。&/p&&p&玩不够不想回家,什么也不说,抱回家,哭。&/p&&p&第二次,抱回家,哭。&/p&&p&第三次,抱回家,哼哼唧唧。&/p&&p&第四次,哼哼唧唧地跟着回家。&/p&&p&不愿意自己睡,放在小床上,关灯关门,哭。你过2分钟过去哄哄,再过4分钟过去哄哄,再过8分钟……一直哭了1小时。&/p&&p&第二天,关灯关门,哭。你过2分钟过去哄哄,再过4分钟过去哄哄,再过8分钟……哭了40分钟。&/p&&p&第三天,关灯关门,不哭了。&/p&&p&——热爱心理学的你能看出来,这是习得性无助。&/p&&p&(习得性无助:认识到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人生的某条道路。在成年人身上,比如一个冬季的早上6:30从被窝里爬出来去上班,你这样做,不是被那一天的工资所激励,而是作为一个工作的成年人,每天出勤不可避免。&/p&&p&作为一个儿童,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独立、坚强、忍耐。所有人都要学会独立、坚强、忍耐,被家长教育,或者被社会教育。)&/p&&p&成长,就是不断地了解到边界在哪里,过了哪个边界就只有无助。放弃抵抗,就是“听话”,跳过“转变认知”这个步骤,达到行为服从。这样,才不会有一天把父母气到打人。&/p&&p&看到这里,才问“可是我不想孩子感到无助”,“可是我见不得孩子哭”……回到本答案第二节。&/p&&p&在知乎,常看到有人说:“网瘾真的没办法,只能送去电一电”,“早恋除了把她腿打断,还有什么办法”,“我的孩子冷漠无情,从来和我们不亲”……&/p&&p&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晚了,晚了,太晚了。&/p&&p&你们建立世界秩序的时间晚了。&/p&&p&“世界秩序”不是具体地哪件事,而是可以应用于所有问题的人生观。“哭没有用”、“想要的东西十之八九不能得到”、“大道理要听”、“爸爸妈妈很爱我”……这些道理,必须在10岁,甚至6岁以前建立。&/p&&p&10岁以后,进入青春期,父母已经不能教给孩子任何东西。&/p&&p&&br&&/p&&p&这个问题,有两种常见错误观点。一种是“孩子不打不听话”,一种是相反的,“给孩子立规矩太残忍”。&/p&&p&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对孩子使用和大人一样的道德标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尽量模仿大人世界。规矩范围以内,给予最大自由,但是有绝对不能跨越的规则。&b&规则准线是普世的、恒定不变的,不是随心所欲的。&/b&&/p&&p&亲子关系,是对未来一切人际关系的演练。不对孩子使用暴力,是因为,如果他以后选择使用暴力,很可能会被暴力解决掉。&/p&&p&那些被暴力解决掉的人,大多不是对自己武力值太自信而选择参与暴力,而是&b&一时冲动&/b&。当他喝醉酒一个人步行回家的时候被挑衅,当伴侣不可理喻把生活搅得一团糟的时候,当上司卑鄙小人毁了他前程的时候,他能冷静地转头走开吗?&/p&&p&他的潜意识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小时候爸爸&b&一时冲动&/b&打下去的那一巴掌,就是答案。&/p&&p&(笔者从事儿童精神疾病咨询工作,工作中遇到的孩子,大约80%有智力障碍,50%自闭症,50%燥郁症,30%多动症,20%有诊断书的对立违抗人格障碍……全都能讲通道理。懂道理但是做不到,知行无法合一的问题,也能用冷处理改善。)&/p&&p&&br&&/p&&p&这是些非常通俗的发展心理学理论。&/p&&p&比如那个培养独立睡觉的方法,是西方一般育儿书说到的第一个方法。他们让孩子在两岁以前独立睡觉,为了不影响父母继续造人。&/p&&p&如果你忘了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抬头看看:“除了打,还能怎么办?”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第一因为每个人反社会的程度天生不一样。第二因为每个父母业余时间的疲劳程度不一样。这是社会,这是现实。&/p&&p&有些人像巨婴一样,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服从。我用一句话解释:&b&因为儿童要学的东西太多,他们无法一下子记住所有因果关系,比如被车撞了会死,筷子捅眼睛会瞎,不能上马路,就是不能上马路。&/b&&/p&&p&为什么有人认为,树立家长的权威,会妨碍儿童自由成长?因为他们分不清常识教育,和思想教育。&/p&&p&我们这里谈的是低龄幼儿,谈的是“不能摸大便”,有人来说“可是要给他们恋爱的自由啊”。&/p&&p&“自由”是一个深层思考的结果,不是不穿衣服的自由、暴饮暴食的自由、公共场合喧哗的自由。日常行为遵守规则,社会才有秩序,吃喝拉撒才会占用最小的精力,才有心力追求精神自由。所有人都没常识,满大街熊孩子,大量时间浪费在人与人的内耗,儿童不会自由成长,他的全部精力都用来挤占一个生存空间。我们的社会缺乏自由,主要是因为缺乏常识,以至于所有人的正常权益都被其他人束缚。&/p&
不说欧美了,这不是一个民族问题,是一个现代主义的问题。我来给大家辨析一下,当我们说“不要暴力体罚”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 “暴力体罚”的原因是不听话,怎样叫做“不听话”?我们常说“认知行为心理学”,其中“认知心理学”帮你转变认识,“行为心…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4f417d11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4f417d11_r.jpg&&&/figure&油头,头上还得过脂溢性皮炎。&br&好的洗发水一向和我无缘,清扬男士,海飞丝去屑洗了挺2天,用了海鸥刚开始也是2天一洗,洗完一瓶,发现3天也能挺住了。现在3-4天头发才油,头发黑顺直。&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ad2ce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ad2cea_r.jpg&&&/figure&油头的人,背部也油。&br&沐浴露我总觉得洗不干净,这个3.5吧我大润发买的,味道好闻,洗的清爽,皮肤也不干燥,好用。&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1b433bceee41b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1b433bceee41b_r.jpg&&&/figure&爆痘,祛痘产品千百种,还是班赛顶用。&br&&br&&br&&br&&br&&br&~~~~~~~~~~~~~~~~~~~~~~~~~~~~~~广告栏~~~~~~~~&br&对了,再安利大家一个很实用的公众号:扒券助手 &br&能查找你买的淘宝商品有没有优惠券 用这个省了不少呢。
油头,头上还得过脂溢性皮炎。 好的洗发水一向和我无缘,清扬男士,海飞丝去屑洗了挺2天,用了海鸥刚开始也是2天一洗,洗完一瓶,发现3天也能挺住了。现在3-4天头发才油,头发黑顺直。 油头的人,背部也油。 沐浴露我总觉得洗不干净,这个3.5吧我大润发买的…
&ol&&li&&b&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b&: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症状轻的:&b&沉溺游戏&/b&(在虚拟世界中加快时间流逝的速度,使得「成功」来得更快)、&b&种马小说&/b&(意淫人能轻易获得想要的东西);症状重甚至犯法的:&b&赌博&/b&(轻易获得「金钱」)、&b&吸毒&/b&(轻易获得「爽」的感觉)等。&/li&&li&&b&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b&: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li&&li&&b&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b&:有两类:①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来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②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 A 的时间来做事情 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 B 上做得好(如:「炫耀」自己在节假日做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但也仅仅是在节假日才能如此)。&/li&&li&&b&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b&: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没有改进,便也没有剔除糟粕的意识,于是需要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消耗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最后,看上去每天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不仅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进步的空间。&/li&&li&&b&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b&: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再比如,天天花大量时间刷知乎,却从不写答案、写总结。&/li&&/ol&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症状轻的:沉溺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加…
&p&这个问题让在校学生来回答其实不太合适,在社会上受过挫折再来看这个问题,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我来答。&/p&&p&我们来谈谈优秀的人为什么变得优秀,或者为什么会慢慢变得不优秀。&/p&&p&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所谓凡人,没有移山填海的毅力,没有苦心孤诣的强大心智,说难听一点,我们做事情的动机其实和海洋馆的海豹差不多,是为了眼前的那一条小鱼干,顶一次球,给一条鱼,再顶一次,再给一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收到正向的反馈,才能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p&&p&做学生的时候有一个特点,这种反馈的周期特别短,反馈的机制特别简单。&/p&&p&你好好学习了,考题就会做;考题会做,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家长老师就表扬你,你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有优越感,你下次就更加努力学习。这就是反馈机制。&/p&&p&反馈周期呢?每学完一个单元,会有一个单元考,周期大致是一个月。大家想想,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努力集中冲刺一个月,就能看到努力的效果,就能拿一个全班前几名,然后家长老师表扬,你觉得特别爽,打了鸡血一样继续学习,这种爽感可能会持续几周,下一次考试又来了。也就是说,上次正反馈给你带来的动力还没消退,你就又获得了一次正反馈。有的朋友可能说单元小测算什么,好,不算,即便只看期中期末考试,一年也有四次。任何一个人,每年有四次机会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上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一个学期,有一个好的GPA,这个反馈周期降低了,可仍旧不低,变成了一年两次。&/p&&p&可是,你们知道,一线投行员工的提拔周期是多久吗?三年,通常情况下,每三年,HR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p&&p&你们知道,政府领导换届的周期是多久吗?大会五年一开,每三到五年,组织部拿着关于你的评估跟你谈话,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不升职。&/p&&p&你们知道,助理教授评副教授的时间有多少吗?七年,你当助理教授,坐在那儿搞研究,一干干七年,七年以后,委员会拿着各种关于你的评估跟你面谈一次,做的好,升职,做的不好,滚蛋。&/p&&p&你看,反馈周期其实是这样的。&/p&&p&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隔壁王学霸考了一百分,你也能考一百分,你们并列第一,老师表扬你们俩。当公务员的时候,隔壁王科长升职成为了你的主管副处,你说我也升职,我们并列副处,组织部说:“你会不会?”。&/p&&p&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好好努力,你的成绩就提高了。到了干投行的时候,你是雷曼排名靠前的分析师,正准备升职,金融危机了,第二天你就跟家蹲着看电视了。&/p&&p&你们知道,做学生的时候,你同桌天天上课睡觉,最后考了60分,被他妈打得嗷嗷叫,你好好学习,得了100分,回家好吃好喝伺候。到了社会上,你同桌不努力工作天天睡觉,你努力工作,你同桌家突然拆迁了,完。&/p&&p&你看,反馈机制其实是这样的。&/p&&p&学生时代的反馈机制,其实是考验不了人在毅力这个维度上的水准的。所谓毅力,是你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哪怕努力和回报没有线性相关,也不放弃。而学生时代,每次努力获得的正反馈还没彻底退去,下一次正反馈就又上来了。&/p&&p&学生时代每个人好好学习的动机是不一样的,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靠着这样的小刺激在学习的(小学初中不说了,小孩难免有虚荣心,从高中大学算起)。靠着这种一波又一波的周期极短的正反馈,有的人也可以一直优秀下去,优秀到上大学,然后吹嘘“优秀是一种习惯”,但是单纯以这样的反馈作为前进的动力,到了社会上受一两次打击,很快就垮了。当公务员的,每三五年组织上才考察你一次,考察完你还不一定被提拔,这时候你还能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吗?做实业的,企业一直勉强维持,可能每十年才有一个增长点,看着别人拿钱炒股,今天挣了五万,明天涨了十万,这时候你还能蹲在你那个破厂里和工人一起摸索工艺吗?&/p&&p&世界上的事情是很难的,依靠这种小鱼干一样的正反馈来前进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想做大事,是需要投得时间、坐得冷板凳,谋划五年、十年的事情的。因为没有人能一直顺风顺水,你迟早要受挫,哪怕你不受挫,你的反馈周期也是以五年为单位,而不是以月为单位的。有多少人,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放弃了希望,接受了自己当前的状态,不再前进?&/p&&p&有一个职位比较高的,每步都不曾落下的人和我说过,年轻的时候觉得升官发财是前进的动力,但是后来发现,每次提拔也就高兴那么几个礼拜,后面伴随你的只剩下更高的职位带来的压力,所以说人活着千万不能以升官发财为动力,不然会痛苦死的。&/p&&p&我觉得他说的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假设这个世界上有无限多的官阶,一直可以当到银河系的系主任,我每个月都提拔你一次,你爽不爽?当然爽了,你会一直很开心,因为你在短周期内会一直收到正反馈,就会一直努力工作、积极向上,所以升官发财是一个好的动力。而对的地方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限多的官阶,你也不会经常被提拔,爽感易逝,你需要一种更持久的动力,才能支撑自己走下去。&/p&&p&回到这个问题,学霸靠着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可以一直在当学生这条路上大杀特杀下去,但是如果拥有的仅仅是这样的优越感,那么到了社会上,很快就会失去动力,不知所措了。这就是你们儿时的部分好学生玩伴,未来发展得未必好的原因。这种短周期的正反馈是好的,但是你需要找到的是在更大的人生尺度上,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p&&p&不仅是学霸,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的,千万不能沉溺于回报周期短的、微小的正反馈不能自拔,而要找到让你一路走下去的真正动力。得失心不要太重,目光不要太短,人生百年,说短也短,说长,其实也挺长的。&/p&
这个问题让在校学生来回答其实不太合适,在社会上受过挫折再来看这个问题,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我来答。我们来谈谈优秀的人为什么变得优秀,或者为什么会慢慢变得不优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所谓凡人,没有移山填海的毅力,没有苦心孤诣的强大…
&p&【1】&/p&&p&&br&&/p&&p&发祝福之前,和自己的内心核对一个问题:&/p&&p&&br&&/p&&p&&b&我是出于【表达情感】而做这件事,&/b&&/p&&p&&br&&/p&&p&&b&还是出于【害怕被人认为是没眼色的人】而做这件事?&/b&&/p&&p&&br&&/p&&p&——发自内心愿意做一件事,&/p&&p&&br&&/p&&p&和被恐惧支配着,不得不做一件事,&/p&&p&&br&&/p&&p&我们的情绪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r.jpg&&&/figure&&p&&br&&/p&&p&【2】&/p&&p&&br&&/p&&p&我小时候,有一年过六一节,幼儿园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两块凤梨酥。&/p&&p&&br&&/p&&p&从没见过凤梨酥的我,拿起剥开就要吃,却被妈妈打断了。&br&&br&妈妈捣了捣我的腰眼子,说:“你这孩子,&b&怎么这么没眼色呢!&/b&有好吃的,应该拿给老师分享啊!你看人家谁谁谁,人家都知道先把凤梨酥拿给老师分享,&b&看人家多会来事儿!&/b&”&br&&br&我顺着妈妈的眼光看过去,嚯,五六个小孩儿都围着老师,争先恐后得要把凤梨酥塞给老师吃。&br&&br&我说:“妈妈,我觉得陈老师不缺我这块凤梨酥。”&br&&br&妈妈说:“你这孩子是不是&b&傻&/b&啊,&b&别人都分享就你不分享,这不是更显得你不懂事嘛!&/b&还不赶紧快去!”&br&&br&于是我很听话得把凤梨酥拿给老师吃了,可心里总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br&&br&我好像被胁迫着做了一件看起来很正确的事。&/p&&p&&br&&/p&&p&我扮演了一个看起来很懂事的小孩,但那并不是真实的我。&br&&br&&b&“孩子把好吃的东西送给老师——显得孩子很懂事——从而显得家长把孩子教育的好——从而家长感到很有面子。”&/b&&/p&&p&&br&&/p&&p&&b&——在这条逻辑链中,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孩子的感受。&/b&&br&&br&“孩子,你喜欢凤梨酥吗?”&br&&br&“孩子,你喜欢老师吗?”&br&&br&“孩子,你愿意把你喜欢的东西送给老师吗?”&br&&br&——没有人问过孩子的想法,也没有人问过孩子的感受。&br&&br&如果妈妈当时这样问我,我一定会狂点头表示“愿意愿意愿意”,然后捧着凤梨酥向我最喜欢的陈红娟老师飞奔而去!&br&&br&&b&我并不抗拒分享,我认为分享是正确的事;&/b&&/p&&p&&br&&/p&&p&&b&可是,我非常抗拒这种——“为了证明自己很懂事而故意表演出来的分享”!&/b&&/p&&p&&br&&/p&&p&&b&我也不抗拒送礼物,发祝福,我认为这些礼节也都是很温暖美好的事。&/b&&/p&&p&&br&&/p&&p&&b&可是,我非常抗拒这种——“为了害怕被指责为没眼色/不会来事儿,而故意表演出来的送礼和祝福!”&/b&&/p&&p&这就是我们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b&重伦理,重面子,而轻感受。&/b&&/p&&p&&br&&/p&&p&&b&“你的情绪感受不重要,你做出一副会来事儿的姿态,让我们面子上过得去更重要。”&/b&&/p&&p&&br&&/p&&p&&b&久而久之,孩子的感受就被压抑掉了。&/b&&/p&&p&就是在这样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感受,抛弃自己的感受,而使用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也就是社会规条和社会舆论,来强迫自己去做讨好别人的事。&br&&br&等长大以后,我们分享食物,我们送礼送祝福,但这些行为都不再是出于真情的流露,而是出于对舆论指责的恐惧!&/p&&p&&br&&/p&&p&&b&我们怕,我们怕自己不懂事,我们怕自己没眼力见儿,我们怕受到批评和排挤,我们怕得罪人!&/b& &/p&&p&活在这样恐惧中,当然会不舒服,会别扭,会反感啊!&/p&&p&&br&&/p&&p&我们演的很累,别人陪我们演的也很累。&/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r.jpg&&&/figure&&p&&br&&/p&&p&【3】&/p&&p&&br&&/p&&p&&b&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别扭的感觉呢?&/b&&/p&&p&&br&&/p&&p&&b&四个字:回归本真。&/b&&/p&&p&&br&&/p&&p&&b&重新找回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好恶,真实情绪。&/b&&/p&&p&&br&&/p&&p&比如,当你犹豫是否要给某个人发祝福短信的时候,可以在内心跟自己核对以下问题:&/p&&p&&br&&/p&&p&&b&“我内心喜欢这个人吗?”&/b&&/p&&p&&br&&/p&&p&&b&“我真的希望他新的一年过的快乐吗?”&/b&&/p&&p&&br&&/p&&p&&b&“我接下来要打的字,是出于真实的情感表达吗?还是出于对舆论指责恐惧?”&/b&&/p&&p&&br&&/p&&p&&b&“我喜欢用祝福短信的形式来表达我的情感吗?还是我很抗拒这种形式?”&/b&&/p&&p&&br&&/p&&p&&b&“如果我抗拒祝福短信的形式,那么我平时还有其它途径对他表达情感吗?”&/b&&/p&&p&&br&&/p&&p&经过这一番核对之后,我们可以快速地和自己的内心做一个链接。&/p&&p&&br&&/p&&p&我们至少可以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p&&p&&br&&/p&&p&就算我们内心还有抗拒,还有恶心,我们也至少会知道自己的抗拒点在哪里,恶心点在哪里。&/p&&p&&br&&/p&&p&&b&只有带着这份觉察,我们才能够从“被舆论胁迫着讨好他人”的漩涡里活出来,找回真实的自己,唤醒被压抑的感受。&/b&&/p&&p&&br&&/p&&p&一个人,只有真的做到尊重自己的感受,做到内外一致,心口合一,他才会感到舒服,感到踏实,而不会感到别扭抗拒。&/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r.jpg&&&/figure&&p&&br&&/p&&p&【4】&/p&&p&&br&&/p&&p&那么有的朋友会问了:&b&“如果我经过核对,发现自己真的讨厌这个人,比如某位领导,我压根也不想祝福他,那真的就可以不给他发吗?那万一得罪他怎么办?”&/b&&/p&&p&&br&&/p&&p&这时候,我们就要做一个简单的&b&风险预估&/b&。&/p&&p&&br&&/p&&p&我们可以跟自己的内心核对:&/p&&p&&br&&/p&&p&&b&“假如我真的不给他发祝福,最坏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比如被他打压,排挤,孤立等等。&/b&&/p&&p&&br&&/p&&p&&b&假如真的发生这样的结果,我可以承受地住吗?”&/b&&/p&&p&&br&&/p&&p&如果我们核对之后,发现自己可以承担这样的风险,那完全可以随心而为,不给此人发祝福即可。&/p&&p&&br&&/p&&p&如果我们核对之后,发现自己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b&那么说明此人手中握有影响我们前途的核心资源&/b&。出于为自己的前途负责考虑,我们还是需要礼貌性地给他发一份祝福。&/p&&p&&br&&/p&&p&&b&那么,这时候的发祝福,就不再属于【情感表达】的范畴,而属于【目标管理】的范畴了。&/b&&/p&&p&&br&&/p&&p&&b&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b&&/p&&p&&br&&/p&&p&——是不要得罪领导。换言之,也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职场人际环境。&/p&&p&&br&&/p&&p&&b&那么,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呢?&/b&&/p&&p&&br&&/p&&p&——给领导发节日祝福,就是成本之一。&/p&&p&&br&&/p&&p&&b&我们付出成本(发祝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相对安全的职场人际环境),这就属于行动和目标高度一致,这也是内外合一的一种体现。&/b&&/p&&p&&br&&/p&&p&把这里面的本质规律想明白了,再去发祝福的时候,内心就不会感到纠结抗拒了。&/p&&p&&br&&/p&&p&毕竟,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要付出另外一些东西。&/p&&p&&br&&/p&&p&付出成本,获得目标,把这个过程看成一个目标管理,而不要把这个过程看成情感表达,这样我们内心也可以达成合一状态。&/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57bdaeb5ddc9f7e320c0_r.jpg&&&/figure&&p&&br&&/p&&p&【5】&/p&&p&&br&&/p&&p&那么有的朋友可能还会问了:&b&“假如经过核对,发现我喜欢这个人,比如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他新的一年过的快乐,但是我就是很讨厌发祝福短信这种形式,该怎么办?”&/b&&/p&&p&&br&&/p&&p&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b&找替代方法&/b&。&/p&&p&&br&&/p&&p&问问自己的内心:“平时我还有其它方法对他表达情感吗?”&/p&&p&&br&&/p&&p&&b&比如,为他写一张明信片,画一幅画?&/b&&/p&&p&&br&&/p&&p&&b&比如,当我们看到有趣的视频时,马上发给他看看?&/b&&/p&&p&&br&&/p&&p&&b&比如,当他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予他倾听和陪伴?&/b&&/p&&p&&br&&/p&&p&&b&比如,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支持和理解?&/b&&/p&&p&&br&&/p&&p&不论具体形式是怎样的,只要是我们自己内心所接受的,可以表达我们内心情感的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p&&p&&br&&/p&&p&这个形式,并不一定非得是节日祝福。&/p&&p&&br&&/p&&p&只要那个情感连接的通道,是畅通的,就可以了。&/p&&p&&br&&/p&&p&&b&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让自己保持合一的状态。&/b&&/p&&p&&br&&/p&&p&&b&语言与情感的合一,或者行动与目标的合一,都可以。&/b&&/p&&p&&br&&/p&&p&只有合一了,人心才会舒服,才会安稳,才会不分裂。&/p&&p&&br&&/p&&p&尊重自己,回归真实的自己,做个“真人”吧!&/p&&p&&br&&/p&&p&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活出自己,心情舒畅~~!&/p&&p&&br&&/p&&p&【end】(微信公众号【巴赫爱喝胡辣汤】,收藏我的全部情绪管理文章。为避免版权问题,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望见谅,谢谢。)
【1】 发祝福之前,和自己的内心核对一个问题: 我是出于【表达情感】而做这件事, 还是出于【害怕被人认为是没眼色的人】而做这件事? ——发自内心愿意做一件事, 和被恐惧支配着,不得不做一件事, 我们的情绪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2】 我小时候,有一…
&p&看到这篇帖子,感到非常痛心。&/p&&p&想起来,有一次参加一个讲座,一个心理学家讲家庭治疗。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她说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她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在的孩子」。以前还可以打骂,可以体罚,孩子对老师都服服帖帖的。现在只靠讲道理,有的孩子听你讲,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她诚实地说,她认为现在的方式比以前文明了,进步了。但是,有的孩子真的就没办法管了。&/p&&p&那个讲座的专家,是个德国人。她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说,她在德国也会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那她就问那些父母:「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管不住的呢?你那么高,对方那么矮;你那么有经验,对方那么稚嫩;你经历的事情那么多,有钱,又有资源,对方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比他还没办法?」&/p&&p&提问的阿姨怏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那个专家的回答,没有完全澄清她的困惑。我理解那个专家的意思,如果两个人卯上了,在一个正常的关系语境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老板,一个雇员,一个智者,一个学徒,这个力量的差距可以说是很悬殊的,稳的。说前者搞不定后者,不存在的。只要肯想办法,基本都能搞定。但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p&&p&&b&你要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人」&/b&。&/p&&p&我这句话没有讽刺的意思。仅仅是就事论事,所谓斗智斗勇,其实就是当成一个平等交往的对象。中国的家庭文化,是不跟孩子讲平等的。典型的就是很多大人挂在嘴边的:「你一个孩子懂什么?」「他还是一个孩子,跟他废什么话?」孩子幼稚,冲动,没脑子,不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p&&p&做错事了?正常,孩子嘛!打就是了。&/p&&p&不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p&&p&&br&&/p&&p&在很多大人看来,孩子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记得住。打孩子有点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这些生物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没什么打一顿改变不了的想法,如果有,那就打两顿。——这种信念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即使我们不打孩子,我们也相信,那是出于文明或爱心,暂时封禁了「最有效」的管教手段。&/p&&p&事急从权,逼急了还是得祭出这个法宝。&/p&&p&讲道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效果差一些,而且费事。你讲了他不听呢?实话实说,所有不用「打」的方式都有点费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把孩子当「人」。免得麻烦。假如把他当成跟自己平等的存在,对手也好,伙伴也好,你就必须花心思跟他周旋。一来没这个时间,二来似乎也没必要。&/p&&p&否则的话,你又想要这个人听话(毕竟你很清楚,她现在的很多冲动,会让她后悔一生),又不能打,怎么可能不费事?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她就是不听。这时候,要么挖空心思去找别的办法,要么就回到更简单的思路:&/p&&p&「我给你脸了是不是!你以为我不敢打你?」&/p&&p&「打」可以最快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b&路径依赖&/b&的操作:&/p&&blockquote&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打!&br&好好讲道理没用?那就打!&br&打了没用?那是因为打得不够狠!&/blockquote&&p&&br&&/p&&p&这种路径依赖特别可怕,因为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中国家长的思维不是去想「一定存在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何必舍近求远!打到位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种很难被反驳的自证循环。&/p&&p&德国专家的回答是这么个意思:你比他大那么多,你总是有办法的。&/p&&p&而中国家长的困惑在于:除了打,我真没有(省事的)办法!&/p&&p&这件事不能怪他们,怪就怪他们对于「办法」的经验太少。代代相传,都是靠暴力镇压的思路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办法,是因为从没有想过别的办法。——或者也想过,但往往是浅尝辄止地试了试,又回到了老路。&/p&&p&请务必记住,对亲子关系来说,最有害的想法就是:「打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手段」。哪怕你自己不用这个手段,这样的想法仍然会限制你。&/p&&p&当你对这种想法(再次强调,哪怕你不打)形成了路径依赖,一旦孩子遇到问题,你的思考方向就变成了「究竟是打还是不打,打到什么程度合适」,然后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而你陷在这里,却不去想「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法」。这就大大窄化了你们的关系。就像那个提问的阿姨,她真诚地感到困惑,是因为看不到这个世界上&b&有一些方法,是不用打,也可以管住孩子的&/b&。&/p&&p&要找到这些方法,你必须先相信,打孩子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管用。孩子是靠语言来沟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脚来管教的动物。&/p&&p&然后你要相信:你跟孩子之间,是有其它办法的。&/p&&p&&br&&/p&&p&回到这个具体的例子吧,我有几点建议:&/p&&p&&b&第一,制定大的原则。&/b&&/p&&p&如果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她谈不谈恋爱,跟谁谈,怎么谈,原本都是她自己的事。家长过度干涉,费力不讨好,还容易引起反效果。这是基本的边界意识,跟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她,作为家长只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让他们在这个年纪发生性关系。——两个问题是分开的:你恋爱是你的事,我们只禁止你发生性关系。&/p&&p&作为一个原则,这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p&&p&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很容易打破这个原则。他们总是看恋爱这事不顺眼:「你看,成绩下降得这么差了,所以说不要再谈恋爱了!」这样一来,破坏了跟孩子的同盟关系,双方站到对立面上。原有的共识也就被打破了。&/p&&p&如果要关心成绩,当然也可以:「你的成绩下降这么厉害,要怎么赶上?」一起商量一些提高成绩的措施。不用跟恋爱扯上关系,更犯不着因此棒打鸳鸯。各是各的事:恋爱可以谈,学习要搞好,性的大原则绝对不能突破。&/p&&p&&br&&/p&&p&&b&第二,行使管理的功能。&/b&&/p&&p&制定了原则,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这件事家长是要管的。&/p&&p&什么叫管呢?回到前面的路径依赖,再次强调:管并不是打。不妨这样想:如果一个远方的朋友,把他们女儿送到你家寄宿一年。现在她恋爱了,朋友嘱咐你,千万要把她看好。你会怎么做呢?你不能只是停留在讲道理,也不能简单地把她揍一顿,这时候你会对她做些什么?那些做法就是「管理」。&/p&&p&假如,这个女孩跟男友夜不归宿,怀孕了。你朋友打电话来:「你怎么管的!」你不可能告诉他:「哥们,我尽力了。我之前跟她谈过话,该说的我都说到了。我唯一没做的就是揍她一顿。」但人家不在乎这个,人家问的是:&/p&&blockquote&你们谈话的时候,有达成一致吗?&br&这件事只是彻头彻尾的意外,还是早有苗头?&br&事态演变到这个程度之前,你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br&出事那天晚上,我女儿是怎么从你家跑出去的?你们家对于出门有哪些具体的管理规则?她出门之前有没有告诉你们去哪?几点回家?&br&发现她撒谎,有哪些具体的惩罚措施?&br&那一天你们有没有跟她发生过争吵?&br&平时关系如何?积累的矛盾是否有妥善处理?&br&……&/blockquote&&p&当然了,你不需要为朋友的女儿承担这么多责任。之所以做这个假设,是要你不能轻易去打她,你把她看成一个让人头疼的,又不得不好生对待的大姑娘。这个前提下,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来预防最坏的结果。不是吗?&/p&&p&&br&&/p&&p&&b&第三,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解决问题。&/b&&/p&&p&其实,不管给出什么建议,一定都会有人说:「没有那么简单……」&/p&&p&这是真的,也是对的。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想追求一种简单的方法了。说一句什么,或者做一点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幻想。&/p&&p&幻想的另一面是挫败。越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越容易剑走偏锋。&/p&&p&&br&&/p&&p&&b&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孩子的「自爱」。&/b&&/p&&p&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生气,是因为女儿不知道「自爱」。这让他产生了动手的冲动,好像揍一顿就可以把「自爱」揍出来一样。这很悲哀。&/p&&p&一方面,不见得是「自爱」的问题。随随便便把这事贴上一个「不知自爱」的标签,带着强烈的贬低意味,不一定有助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就算「不知自爱」好了,那是一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是她之前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家庭的养育。对这些经历视而不见,只是对「不知自爱」的结果动气,就好像一个人考试不及格,就一味地抽打那张试卷一样可笑。&/p&&p&你不可能把人打得「自爱」的。倒是反过来,暴力会让她更不自爱。&/p&&p&需要考虑的,倒是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至少在父母面前。这个妈妈在帖子里,记录了她跟女儿的一段对话:&/p&&blockquote&妈妈:你们俩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br&女儿:我要和她浪迹天涯,走遍世界。&br&妈妈:浪迹天涯啊,好浪漫啊,但是你可能没地方洗澡,洗头发,洗衣服,经常要脏脏臭臭的。&br&女儿:不是啊,我们会住酒店。&br&妈妈:那需要很多钱啊,你打算怎么挣钱呢?&br&……&/blockquote&&p&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想:父母一味泼冷水,矮化女儿的选择,哪里有宠爱的感觉?下次也许可以试试这么说:「你走了,我们会很想你。」&/p&&p&还可以说:「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路上要住最好的酒店。爸爸妈妈给你钱,但是你自己留心点,不要被他骗了。」&/p&&p&是我的话,还会强调:「他对你不好,告诉我,我会打得他满地找牙。」&/p&&p&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女儿现在还小。但我读到这篇帖子,似乎完全理解,一个父亲的心中有多么狂怒,多么自责,偏偏又拿这一切毫无办法。这是一场漫长的挫败,我可以想象以各种方式发泄这种挫败:拿着球棒砸窗户,砸家具,砸车,砸那个男孩……甚至砸我自己,都可以理解。但既然我们讨论到「自爱」的话题,那我就一定会向我的女儿道歉:「无论如何,无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我都不该把球棒抡向你。那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p&&p&在我心里,我无论如何要传递给她的信息是:「&b&是你,你比世上的一切更珍贵。&/b&」&/p&
看到这篇帖子,感到非常痛心。想起来,有一次参加一个讲座,一个心理学家讲家庭治疗。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她说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她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在的孩子」。以前还可以打骂,可以体罚,孩子对老师都服服帖帖的。现在只靠讲…
&p&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心情相当复杂。一部分是因为我受过心理学的训练,完全理解这位博士的心情。而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我当了父母,立场没办法再像当年只是做子女一样单纯,只要跟着附和「没错!他们真的不配做父母」就好了。父亲跟儿子打架,我现在又是儿子,又开始做了父亲。这些年来,常常陷入自我的纠结。&/p&&p&伴随着这种纠结,我看完了这封万字长信。&/p&&p&这位化名叫王猛的博士详细讲述了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他试图让父母理解,他们「过度控制」的养育方式给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在我做心理咨询的经验里,我常听到来访者有同样的怨念。而怨念的核心在于,父母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我理解子女一方的感受,但是又很容易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我没有那么生气,甚至有点同情:「他们不理解这一点,好像也情有可原。」&/p&&p&对这件事,知友Jack 的回答说得很到位:&/p&&blockquote&王猛心里面苦恼的不是自己现在面临的心理问题——因为他自己已经认识到,并在努力解决。&br&他心里埋怨的甚至也不是文中那些父母所谓的伤害——因为那些伤害已经过去了。&br&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到现在,也仍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有任何不对的地方——这是持续伤害,现在还在继续。&/blockquote&&p&网上的争论,也都是围绕这个矛盾展开的。站在子女这一边的,会越来越激烈:「我们这么痛苦,为什么你们就是不承认!」站在父母那一边,也可以有相应的反击:「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还是多找找你自己的原因!」可以把它归结为认知上的差异。但这个结论还不够,还承载不起「12年不回家」这样强烈的恨意。我认真思考了这件事,也看了网上各种讨论,我想补充几点意见。&/p&&p&&br&&/p&&p&站在一个相当超脱的立场上,我认为,这件事反映出&b&社会的一种进步&/b&。&/p&&p&年轻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12年不回家。能够有权利做这种选择,决绝地独自生活,甚至收获到主流舆论的同情,在过去都是无法想象的。子女和父母埋下了这样深重的矛盾,隐忍了很多年,这当然是十足的悲剧。但这个悲剧这样表达出来,总比每年都被迫回家,表面上还要强撑着微笑要好。&/p&&p&所以我把它叫做进步。在个体层面上的痛楚,是因为整体上在酝酿着更大的蜕变。无论如何,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像王猛父母一样的行为,不是第一个,过去没有孩子做得像王猛这么「绝」,是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条件。&/p&&p&如果再要说得多一点,社会从老年人掌权,渐渐过渡到年轻人掌权了。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再冒昧假设一句,它与生产力挂钩。因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已经掌握在年轻人手里。每年过年,我们带着尽力克制的优越(和某种程度的不耐烦)回到老家,都体会得很清楚——老一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了。&/p&&p&这是我对这件事的核心结论:&b&时代变了&/b&。在过去,遇到断绝亲子关系的事,主流的意见多半是孩子不孝:「毕竟是你的父母!再怎么说也不能那样吧。」现在这种声音小得多,说明话语权已经在年轻人这边了,至少在网络上。&/p&&p&&br&&/p&&p&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关心的焦点不在这里。他们关心的是: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吗?还是孩子过度敏感了?&/p&&p&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b&父母错了吗?错在哪?&/b&&/p&&p&你觉得这一点毫无疑问:父母当然错了,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但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这件事情里,没有截然区分的黑白。我说「话语权在年轻人这边」的时候,我的意思是所谓对错,取决于我们站在谁那一边。&/p&&p&我不认为自己没有是非观念。诚实地说,我看到王猛父母的一些做法,觉得很痛心。譬如硬要孩子穿什么衣服,譬如对孩子的贬低,而对于孩子的敏感性,父母居然毫无觉察,这也是我无法认同的。我个人把它们看作严重的错误,并且相信,自己作为父母不至于做同样的事。但要我得出结论说:这么做就是十恶不赦。或者说,孩子就该跟这种父母断绝关系。——我也说不出这种话。&/p&&p&因为我知道,我也&b&可能&/b&伤害孩子。&/p&&p&父母可能伤害孩子,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有些伤害,就会造成一辈子不能磨灭的印痕。小孩子碰到桌角,流血了,伤好之后可能留下永远的伤疤,那就是持续终身的影响。但是回到受伤这件事本身,也存在不同性质:有些是故意的,抓住孩子的头往桌上撞,这是绝无疑问的罪恶。但也可能是无心之失,因为一时的疏忽,似乎就可以谅解。虽然伤害也产生了,而且持续存在着。&/p&&p&还有更麻烦的情况,就是介于有意和无意之间。在孩子看来,父母是不值得原谅的,而父母却辩称,自己只是出于无知或惯性,不知道有那么严重的后果。这种时候,断绝关系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吗?没有那么容易判断。&/p&&p&但无论如何,不管有心还是无意,父母会对孩子造成&b&一辈子的影响,负面的影响&/b&。但真的很难判定其中的对错,就算错,谁又能说清错到什么程度?&/p&&p&这种说法,当然有不负责任之嫌。但在这个案例上,我的判断只能到这里了。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容易说的清,比如虐待或是遗弃。但很多是像王猛父母这样,在我看来属于「不大对劲,但也不足以立法禁止」的灰色地带。&/p&&p&这样的结论有什么意义呢?&/p&&p&所以这个时代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很多事你觉得没错,我觉得错了,然后我们又找不到一个公允的裁判,或者,裁判不出一个统一的结果。所有态度都是偏见,我们活在各自的偏见中,相互碰撞,争执,决裂和怨怼。&/p&&p&&br&&/p&&p&我女儿今年六岁。有时也会冲我生气,因为她说一些故作老成的话,我觉得好玩,会当成一件有趣的事记下来,跟身边的人说。——我自以为,我说这些话是出自对她的喜爱。有时候她听到也很开心,但有时候她会很生气,觉得我是在嘲笑她。我也摸不清其中的规律,似乎也跟她的瞌睡程度有关。&/p&&p&我告诉她:「我不是在嘲笑你。」&/p&&p&她更生气:「你是在嘲笑我!」&/p&&p&我说:「我真的没有在嘲笑你!」&/p&&p&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困境了,跟王猛和他父母的冲突何其相似。我意识到,我越是解释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她越是不依不饶,好像在说:「我这么不爽,难道你不负责吗!」最让她生气的并不是「嘲笑」这件事,而是我对「嘲笑」这件事的否认。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我踩了她的脚,我却在说:「我不是在故意踩你。」&b&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比疼痛本身更让人生气的一件事。&/b&&/p&&p&我对她说:「好吧,这让你不舒服,爸爸知道了。」&/p&&p&&br&&/p&&p&换到以前,哪怕一代人以前,这件事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是对她说:「大人聊这些很正常啊,没有嘲笑你!麻烦收起你的玻璃心!」&/p&&p&那时候大人是权威,孩子没有权力定义大人的行为。算不算伤害,大人说了算。但正如前面所说,时代变了,话语权转移到年轻那一代了。他们的感受越发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感觉被嘲笑了!」&/p&&p&「可是我……」&/p&&p&「不要再可是了!我更生气了!」&/p&&p&某种意义上,父母的角色越来越不好做,如果你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就只能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你不理解那是什么,但我会选择承认它。&/p&&p&承认不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我女儿会像王猛一样,在这件事——或者别的什么事上,我还没意识到的——感受到很深的伤害吗?有可能。说不定她会记一辈子,二十年后也写了一封信,血泪控诉。她会不会十年二十年不回家呢?如果真是那样,我也不能用孝道的大旗控制她。我在这篇文章里这么说人家,假如被她看到,会不会已经让她很伤心或者生气?可能性不大,但也有可能。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坏父母,但我必须接受,人家有不同意的可能。&/p&&p&我只能接受对方的指控,哪怕我心里不服。&/p&&p&我接受的,是孩子有自己的感受。认可她感受的真实性(即使冒犯了父母的权威),是亲子关系的大势所趋。我承认自己可能会无心犯错。&/p&&p&甚至不一定是犯错。说得准确一点,「孩子受到了伤害」和「父母伤害他」,两个表述是不同的。在一方「受到伤害」的控诉里,另一方或许毫无意识,甚至可能真的没犯任何错。「父母没有做错什么」和「孩子受伤」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是可以平行存在,没有任何矛盾的。你摔破了一个瓷碗,你说,我以为它是塑料的,没想到它那么不经摔。OK,你没有犯错,但它受伤了。&/p&&p&有时候想想,这真是世界上距离最近又最远的鸿沟。两个人的主观视角无法真正重合。那些说「一个碗不应该这么脆弱」的声音,固然是无理取闹。但要说「你早知道它会碎,干嘛要去摔它」,说得对,但谁又知道呢?&/p&&p&&b&你也没有错,但我受伤了&/b&。&/p&&p&如果说有什么结论的话,这就是我的结论。&/p&&p&&br&&/p&&p&这个结论怎么用呢?对我来说,是作为父母,承认自己有可能会让孩子受伤这一事实。孩子的感受没有错,我也没有错。这样在面对子女的控诉的时候,可以多一分同理心,可以说:「我没有想伤害你,这是真的,同时我也理解你被伤害的感觉。」&/p&&p&子女也可以说:「你们是无意的,而我被伤害是真的。」&/p&&p&把两个人的感觉分开,我的感觉是这样,你的感觉是那样。我们各自活在自己的偏见里,没有谁是错的。&/p&&p&这大概是最照顾父母权威的一种表达了吧。——他们不至于为了自我辩护,而强撑着说:「我没有错!所以你没有被伤害!」你感觉被伤害,是真的。我觉得自己没错,也是真的。算不上什么和解,但可以同时存在。我理解你的想法,我也想让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让不同的感受被看见。&/p&&p&也许吧。这样会有真正的沟通产生。&/p&&p&我想,如果早一点承认,也许孩子和父母不至于12年不相见。但也说不准,毕竟谁都无法预料孩子的感受。不过,如果我是王猛的父母,我就会告诉孩子:「我想你了。我理解你对我非常生气,我就是感觉很想你。」&/p&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心情相当复杂。一部分是因为我受过心理学的训练,完全理解这位博士的心情。而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我当了父母,立场没办法再像当年只是做子女一样单纯,只要跟着附和「没错!他们真的不配做父母」就好了。父亲跟儿子打架,我现在又是…
在世人看来最傻的行为,或许就是我现在的人生目标了吧——做一个积极奉献的“无事人”。&br&&br&但这个目标真的让我原本绝望阴暗的生命重新亮了起来,在而立之年实现了重生!&br&&br&1.&br&&br&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自身价值的时代,死过一次的我意外的发现,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其实是——“无我”&br&&br&走出阴霾和抑郁的是“无我”,赢得尊敬和爱戴的是“无我”,取得最大成就的是“无我”,实现终极超越的依然是“无我”……&br&&br&所有人们最敬重的人物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无论是特蕾莎修女,还是周总理、焦裕禄、杨善洲,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无我的人。当然,我最想说的还是自己的故事,虽然我只是个普通人。&br&&br&那几年抑郁不堪实在无法忍受,靠着内观和观察中获得的一点小心得,硬是把自己从“泥潭”中抽离了出来,初步回归当下的实相。&br&&br&但套用《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话说,我的生活也顺利的从神经官能症,转变为人格失调!&br&&br&简单来说,神经官能症就是把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却又没有摆脱痛苦执着的能力,导致一种极度的身心俱疲。开始时,我基本上就是这个状态,踌躇满志,却又连活都活不下去……&br&&br&而人格失调,就是认为什么都与自己无关,回避一切痛苦、逃避一切责任的状态。&br&&br&后期的我似乎又走入了这样一个状态,虽然通过四念处练习,找到了内心的一丝平静,却再也不肯放手,哪怕是正当的责任也要像避瘟神一样的躲掉!完全成了一个“百无一用的修行人”。&br&&br&但是自身福报还不够,又摆脱不了生活的束缚,当不了专修的行者。所以,就那么吊着,承受着内心需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冲突。&br&&br&存不存在一种可能:即不用出家、不离开现有的工作和生活,又能化解这个巨大的冲突,就是那几年我人生探究的全部课题。&br&&br&还好后来在大乘佛法中找到了答案,不然也活不到现在了(^_^)&br&&br&2.&br&&br&反正也活不下去,不如先让自己“死去”。&br&&br&我觉得人有时候内在矛盾太大,主要就是因为人生本身的虚无性,不论多么努力,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其实人生最终的结果是死亡这件事情本身就挺悲哀的,这或许也是一切哲学思辨的基础,既然注定结束,一切又何必开始?&br&&br&所以,有段时间,一想到“以后”,就觉得很绝望,人生的结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理想的,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以死亡结尾的狗血悲剧。&br&&br&当然,现在的我已经超越这种想法了,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其实人完全没有必要自杀,只要让那个“承受者”死去就行了,然后让这个生命就像“已经死去”那么随缘度日的轻松而清醒的活着,就可以实现痛苦和矛盾的初步摆脱……&br&&br&想一想,过去的“我”已经死了,过去的事情都歇了,未来那些让人难受的追求当然也不必再需要去追了,因为“需要”做这些的我没有了,这种感觉是多么的轻松和惬意。&br&&br&这种观法,也让“我”从人生剧本中逃离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无事人”。&br&&br&这种感觉好极了。&br&&br&让那个“有所求”的我死去,生命霍然开朗,我只需要关注当下,把一切放在当下去调整、去转变。当我杀死了那个虚假的、故事中的我,却透过当下找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我,这个我体温36.8度,心跳每分钟六、七十次,一呼一吸,一切清清楚楚美妙绝伦……&br&&br&放下期待和恐惧,全然感受当下,一种充实而喜悦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突然回想起,其实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感觉,不过后来迷失了、丢掉了。&br&&br&我在公交车上,在人群中,又一次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静谧,听到了人们的窃窃私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淡淡的温情,世界在极度混浊和绝望之后,再次展现出清晰而美好的一面……当然,这种感受用语言是无法形容的,我知道自己表达的很拙劣,但我已经尽力了。&br&&br&就像佛经中讲的“心净则国土净”,任何语言也表达不出,我现在眼中这个世界的清净、庄严和真实的美好。&br&&br&然后,再想到以后,就不会那么绝望了,因为现在是喜悦的,所谓以后,不过就是那时候的“现在”而已,有什么可怕的呢……&br&&br&3.&br&&br&是的,我不在需要做任何事情,因为“需要”做这些的那个我已经死了。&br&&br&当然,“不需要做任何事”这种观法,只是为了避开那些原本认为很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并不是像个呆木头似的,真的什么都不做了。&br&&br&如何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对该做的事情不起厌烦心,对在家人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和紧迫。&br&&br&如果不突破这个坎儿,继续在南传的路子上走下去,恐怕就只有出家一条路了。&br&&br&那年去西安参加培训,半年的时间里,我和一个同志一同练习内观,他也是在工作中痛苦的不行,寻求解脱方法而不得,我那时刚好接触了些南传的修法,感觉自己变化很大,就帮助他一起交流练习。&br&&br&除了学习和练习观察,我们周末还会到网吧下载电影,晚上在教室义务给大伙播放,日子过得简单、喜悦而充实。&br&&br&但后来培训结束,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我们都感觉到了严重的不适应。&br&&br&那时我才发现,问题原来出在“大环境”上!&br&&br&社会大环境本身像是一个有毒的环境,人们普遍趋利、趋名、焦躁不安,不是说人都是坏人,实际上我的同志都是非常好的人。但是,这是一个人群所发散出来的“整体精神气场”,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大环境把这些习性压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好人”也无法幸免。&br&&br&这时如果出现一个喜悦、平和,只喜欢付出、不在乎所求、但也并不拒绝正当所得的人,反而会显得格格不入,就像精神病院里来了个正常人,大家反而觉得他是不正常的一样。&br&&br&那时我深切的感受到,菩萨若想重入世间,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的“抗毒性”!&br&&br&所以,实际上大乘的意义就在这里了,所谓“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大般若经六百多卷,连我们熟知的金刚经,其实也只是其中一小篇,实际上都是在教导菩萨,如何在有毒的世间不离本心去生存、去行道的方法。&br&&br&这绝对是阿含部早期经典所没有的东西,因为阿含部解决的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它解决的是行者在“半出离世间”,比如出家的环境下,如何单纯提升内在觉性的问题。&br&&br&那个环境相对简单,可以尝试去把清净心和脱苦法练习到极致,但是在世间就不行了,因为大环境和背景都不一样了。&br&&br&这样,“抗毒性”练习,也就是不住相、在相中离相、在染着状态中把净心分离出来的练习,就成为了在以四念处为代表的三十七道品练习之后,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练习。&br&&br&就好比一只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小虫,在一个满是蜈蚣毒蛇的环境里很难生存,分分钟就可能被毒死,但如果是一只孔雀,越吃毒虫,羽毛反而越光亮一样。&br&&br&这里孔雀没有被毒死,好比菩萨在有毒的环境中没有被烦恼染着。而羽毛越发光亮,则是菩萨内在清境平等觉的升级,与二乘圣人相比,更是“心力”的升级和抵抗、转化烦恼能力的升级。&br&&br&4.&br&&br&做个“无事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调整自己内心时发现,最难调服的确实是感官欲望、愤怒情绪,包括轻微的不愉快,以及昏沉低落、烦恼焦虑和顽固知见等等,也就是佛法中说的贪嗔痴。&br&&br&这些转变,是一生的课程,我自己虽然一直在调整,但转变得很不彻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心得,我会在各类文章和回答中进行持续分享。&br&&br&“铁血担道义,妙手做文章”。调服自己,战胜自己,这本身就是最妙的文章,也是一切转变的前提。&br&&br&与此同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身上该担的道义担起来,以所有众生的解脱为自己的解脱,这件事不能要求别人,那是道德捆绑,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自己对自己的庄严承诺。当然,我做得还很差,我相信所有佛子都比我做得好,只能在以后微薄的生命中再加把劲努力赶上。&br&&br&5.&br&&br&以私求为唯一所求的那个我死了,对这个世界我不再希望得到些什么,只想尽量多付出一些。这绝不是说我有多高尚,而是这样去生活我自己会很快乐。&br&&br&有人可能担心,这种做法是否会耽误自己的修行,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修定,反而要做许多“不相关”的事情。&br&&br&但是这个问题如果想明白了,只要不是没事儿找事儿,矛盾是不存在的。&br&&br&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是不相关的,我们的每一个际遇,都蕴含着特定的意义和需要成长的课程,只有经历了、通过考验了才能真的成长,成长了才能真的“过去”……&br&&br&而且“时间相”本身也是需要被破除的东西,哪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当然,如果是专修四谛的行者,有“时间观念”也是对的,抓紧练习总好过懒惰懈怠,走的路不一样,要求和看到的景色自然也不同,最终目标一致就行了。&br&&br&这里面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仅仅去做以内在愿望为动机的奉献和付出、在世间做无相、不住相的练习,这和深研佛理或者走四禅八定觉观路线的最终成就,是一样的、一样的!&br&&br&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高一些,虽然这种求证看似可能不如专修南传来得“快”,但最终的成就却是一样的,甚至更高的。&br&&br&我曾讲过一句狂妄的话:阿罗汉或者辟支佛修得好的甚至可以一生成就,但成就之后,千万劫之后也不会再有任何区别,依然是孤单一佛。但行菩萨道的行者,千万劫之后,却可以带动无量无边的众生一同解脱,一同成就,结果是无边净土和无数解脱者,这是多大的成就!&br&&br&而且,实际上南传行者一辈子修定、修神通,真的就有那么大的意义吗?中阴身有“五通”,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修,只要在该死的时候勇敢的死去,就可以直接获得五种神通。从这个角度来看,花一辈子时间静坐、修那个东西有意义吗?当然也不能绝对说没有意义,修也没错。菩萨道行者也要修定和求证,这是当然的。&br&&br&从求证速度来看,南传求证的确很快,但从最终结果看却未必有多大的意义。相反,我们在世间做的每一个善举、结的每一个善缘,却都是在直接向众生共同解脱的终极结果靠拢,反而更快一些。&br&&br&南传专修唯一有意义的事情,是修“无漏”,但是行菩萨道一样可以修无漏,而且修得只会更彻底,什么是“无漏”?&br&&br&那就是内在“精神能量”不会被感官欲望或者某种情绪所牵引,而造成能量的泄露。南传和北传,一个离境去修,一个是对境去修,哪个彻底?&br&&br&就像维摩诘经所说的,看到天女散华,一个闭着眼却粘了一身花瓣,一个睁着眼却片叶不粘身。这并不是在侮辱阿罗汉,而说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功夫,是在点明:没有看到喜爱的异性和一个血色鲜丽的异性站在面前,那种压力是不一样的!不起心动念的难度和功夫境界也是不一样的……&br&&br&这就是菩萨道高于罗汉道的实实在在的“功夫境界”。&br&&br&6.&br&&br&当然,多数朋友并没有接触过佛法,实际上,我在生活中,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每天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吃饭睡觉打豆豆。&br&&br&区别是,我希望自己不再祈求得到什么,尤其是对“小我所得”的祈求,能付出就随缘付出一些,能结善缘就多结一点儿。&br&&br&“无所求”并不是连最终的愿望也丢弃,只是放下一定要得到什么的那种“焦虑感”……&br&&br&我觉得这样去生活,会让生命更宽广,更快乐,仅此而已。&br&&br&祝福所有的朋友们!希望每个人都能选好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世人看来最傻的行为,或许就是我现在的人生目标了吧——做一个积极奉献的“无事人”。 但这个目标真的让我原本绝望阴暗的生命重新亮了起来,在而立之年实现了重生! 1. 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自身价值的时代,死过一次的我意外的发现,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035 人关注
699 条内容
777 人关注
215 条内容
42039 人关注
1009 条内容
941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ico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