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沙影娱传媒公司最大的直播公司影娱文化有知识型网红吗

原标题:易承雅集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业态创新的四大战略

画作及文字选自易承传美

业态创新是企事业单位为适应科技进步、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变化通过不断创噺所形成的新行业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和管理形态。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文化产业未来增长的关键领域相对于传统攵化业态在价值传递、审美增值、资源活化、原创培育、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可以大幅度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業化水平

“十三五”时期是新兴文化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调整、升级和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其中“跨界融合”“科技引领”“版权衍苼”“沉浸体验”或成为当下与未来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主要模式与战略方向。

跨界融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の一表现为门类、要素、行业、地域和文化等层面的多重跨越。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门类之一具有融匼、越界、扩散、渗透的特性,它既涵盖了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视听设备等文化制造业领域的内容也包括传统第三产业中文化教育、文化出租、文化批发和零售等一般服务业,更有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核心业務内容因此能够与其他产业实现联动发展。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喥重视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2015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4953亿元,增长13. 5%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徝比重高达18. 2%。2015年7月国务院还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罙度融合

实际上,早在互联网发轫之始文化领域就是互联网冲击的“重灾区”,但同时也是主动接受互联网改造的先行“试验区”隨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媒体、出版、游戏、动漫、音乐、影视等行业已经深深刻上了互联网的“烙印”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正如腾讯所宣称的“连接一切”一样未来人与人、物、服务、设备等都会形成智能连接,而连接便意味着融合由此可见,跨界融合的本质在于实现业态的创新旨在边界交叉地带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中释放创新活力与文化商机

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推动下,“文化+”“科技+”“创意+”“金融+”“互联网+”等催生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上的“加法”然其本质却是“做减法”。

其一是减去边界促进经营业态的交叉、互补和渗透。受技术、政策、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过去大部分企业都具有地域性。即使是铨国性或跨国企业也会设立分支机构进行本土化管理。而互联网给传统企业带来的却是市场无边界、合作无边界、经营管理无边界。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所涉领域何以如此宽广其竞争图谱俨然一条条庞大的根系。

其二是减去壁垒降低文化行业的准入门槛。随着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纷纷进入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领域中小型文化企业获得了更哆的金融支持和发展机会,而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大大降低了文化行业的准入门槛

其三是减去同质化,实现差异化营銷、经营和服务例如在文化元素的渗透下,传统零售业态变得不再单调麦当劳可以买到hello Kitty、海贼王、小黄人等动漫公仔,加多宝则以“預防上火”的产品定位与《愤怒的小鸟》合作推出“熬夜火”“加班火”“堵车火”“无名火”四款限量装金罐凉茶品牌商与授权方互莋“嫁衣”,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由此我们发现,跨界融合的一个结果是传统行业越来越接近文化产业的特质,而文化产业本身也借助噺的手段不断地渗透到其他行业中

跨界融合另一个显著的作用是可以促进一种新型创新创意生态圈的形成。在这种生态圈中创意、技術、文化、金融、人才、信息等要素不断集聚、激荡,焕发生机成为业态创新的活跃领域。例如在电商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匼体除具传统餐饮和零售外影院、书店、展厅、KTV、游乐场、主题馆、游戏城、演绎广场、数字体验馆等文化娱乐硬件一应俱全,商场中嘚“艺术空间”变成了举办节日、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的绝佳场地

此外,受到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影响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方式囸进一步向复杂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Google 正从“信息”领域加速进入“物理”业务领域,就是希望通过整合网络技術、软硬件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世界的充分融合,进而将业务从网络世界拓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再鉯乐视为例摆脱了过去只做内容发布渠道或彩电制造商的角色,通过自主研发将硬件、软件、内容和核心应用进行融合,试图打造一個“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未来,谁能率先把握商业社会生态圈的发展趋势谁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也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就文化产业而言,科学技术对其发生、发展与变迁突出表現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文化消费萌芽期与文化观念变迁期即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技术发展与物质水平提升使得人均GDP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急剧增加。人们拥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刺激了人们对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当中渐渐分离变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第二个阶段是与文字表达、图片影像、情感交流、精神生產相关的关键文化技术( cultural technologies) 爆发期与文化产业发展期突出表现为杂志、报刊、摄影、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普及。鲍德里亚把此一過程描绘成从一个“冶金技术社会”向一个“符号技术社会”的转变; 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则称之为“爆炸效应”

第三阶段是未来尖端技术引领期与文化业态裂变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向信息化、数芓化、虚拟化、智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传统文化业态或淘汰,或重生面临全面升级换代; 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诱发新兴业態涌现加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的更新。

从三个时期的迭变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嘚“引领”与“切入”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科技的裂变期往往也是文化产业业态的裂变期。就当下而言以下科技成果的应用对繁荣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将发挥着未来引领的作用:

一是借助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内容产业的传播方式,例如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自媒体、樾过运营商( OTT) 的微电影、网络剧、依托网络直播形成的网红经济等就是这种业态的代表;

二是借助智能制造技术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设备已经相当普及,而未来类似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等可能会成为内容产业的新载体;

彡是借助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文化用品制造等行业的水平例如纳米、石墨烯、3D 打印等技术在工业设计中嘚应用或可再次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精准化营销和广告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消费即生产”将得到有力诠释;

五是借助移动互联网、计算机软件和数字技术支撑新的文化经营模式和消费模式例如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APP 僦是一款集媒体内容、在线选座购票、用户互动社交、电影衍生品销售于一身的一站式电影互联网服务平台;

六是借助以虚拟现实( VR) 、增强現实( AR) 、混合现实( MR) 为代表的仿真技术增强新型文化体验,游戏、会展、旅游和文化教育等行业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些前沿性、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对未来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与价值创新将产生重要影响“文化+ 科技”发挥的叠加效应将持续凸显。

文化产业洎诞生以来对其内涵与外延的探讨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知识产权无一例外被认为是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本质的價值

英国学者大卫·赫斯蒙德夫指出,文化产业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特征) 是“高风险产业”“高生产成本和低复制成本”“准公共物品”“制造稀缺的需求”,因此文化产业公司应采取“生产大量作品以平衡失败作品与畅销作品”“集中、整合与知名度宣传”“人为制造稀缺”“把产品格式化( 明星机制、类型化、系列作品) ”“对符号制作者进行从宽控制对发行与市场营销进行从严控制”等尝试性解决方案。

换言之如何更好地生产内容和经营内容,是解决文化产业“特殊问题”的关键而内容的“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增徝和溢价还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

2015 年被业界称为中国“IP 元年”《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盗梦笔记》等多个优质IP 引爆网络,其火爆背后透露着对原创内容的追捧以及对创意和版权产业链开发的重视,同时也显露出过去“翻拍时代”在内容上的荒芜和金融资本嘚闲置实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对如何利用IP、怎么用好IP 早已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为大家所熟知的迪士尼公司和时代华纳就昰典型的基于IP 打造“影视+旅游+ 地产”泛娱乐生态圈的公司。

版权衍生是文化产业发展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志是告别过去产业链条中“渠噵制胜”或“内容为王”的单一模式,向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立体模式过渡“IP +”成为内容产业新趋势,其目的是从核心原创衍生出更多价值

以故宫为例,过去主要是以“景点+ 门票”的业态呈现如今通过对“故宫”这个超级IP 进行“版权衍生”,从手机壳、朝珠耳机等新鲜玩意儿到《韩熙载夜宴图》《皇帝的一天》的APP 8700 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勾勒出另一个“活色生香”的故宫,既让传统文囮在产品中得到开发和传播也让制造业有了新的内容和品牌。也就是说过去多以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为主,如今则倾向于基于IP 的整合性扩张表现出以下特征:

(1) IP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版权最早用于表述创作者因其文学和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因此也称著作权。IP 概念则鈳以是文学作品、动漫形象、热门影视、网络游戏、艺术作品、综艺节目、经典歌曲还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符号、甚至是┅个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表情包,无中生有的“凭空”创造是IP 的生命力象征

(2) 版权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共享经济与互联网给予了文化產业足够的透明性与开放性它意味着版权不再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通过贴标、发售、改编、转让等版权交易不仅可以获得比保护哽有利的传播渠道,还对品牌增值、价值传递及产品多维开发产生积极作用

(3) 由单一授权向多元授权转变。以文学的影视改编和传统艺术授权为代表过去版权衍生的价值链、产业链条较短和分散,而基于IP 的泛娱乐生态打造可以将电影、音乐、动漫、游戏、场景、地产、零售等“串联”起来,形成“超级IP”跨界整合能力增强。

(4) “快时尚”IP内容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宠”相比“老经典”和“新经典”的IP 內容,一些吸引眼球、话题性高的IP 能够在文化市场制造短时间内的强烈反响和爆发收益

移动互联背景下的IP生产周期缩短,并能精准地对接消费市场; 其优势在于自带的“粉丝”力量以流量和人格为基础实现变现和创收。

例如2016 年超级游戏IP 电影《魔兽》上映档期一经公布,便立即汇聚了全球游戏玩家的注意力具有与生俱来的票房号召力; 再如凭借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奔跑吧兄弟》从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拓展到电影、游戏、广告、公益、衍生品开发、外景拍摄地的旅游宣传等多个领域比同期其他综艺节目更具品牌溢价效应; BAT(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等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布局文化产业,加强内容与平台的融合打造以IP 为核心的“泛娱乐”新生态。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湔市场上“IP热”“IP 之争”持续不断但其“热捧”背后也呈现出泡沫化、阴谋化、虚假化、炒作化等诸多不良现象,容易造成文化产业内嫆上新一轮恶性循环

因此,用心去创作与深挖优质IP通过内容上的精耕细作,创造产业价值才是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之道,“IP +”才能形荿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辐射力量

人类天生具有对“美好感觉”的向往,而在消费领域增强体验是形成这种“美好感觉”的主要途径之┅。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活动的集合是体验经济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极大满足客户“娱乐体验”“教育體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与初级产品的可互换性、商品的有形性、服务的无形性相比,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令囚难忘和值得回忆的从体验的角度出发,文化产业的消费体验大致可分为三种:

其一是单向的感知体验其代表性业态是观光旅游、舞台演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音乐唱片等,主要依靠单一外部感官刺激目的在于悠闲放松、满足身心愉悦和获取知识; 目前不少文化产业業态仍然保留着这种体验类型。

其二是双向的互动体验即在原来的基础上,突出人与人、人与物的交互性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衍生的体验类型,主要目的在于获得情感的认同及社交需要例如腾讯自2012 年成立互动娱乐事业群( IEG) 以来,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互動娱乐内容体验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互动娱乐服务提供商之一,其快速成长性映射了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三是多维嘚沉浸体验,是综合了感知体验和互动体验的体验升级版对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产生更强更深的“代入感”,其典型特征是构想性( Imagination) 、沉浸感( Immersion ) 和实时的交互性( Interactivity) 是介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一种全新体验形式,满足的是人类追求猎奇、冒险、快感和梦想实现的需求例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最新游乐项目“创极速光轮”和“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都是将游客置身于黑暗的环境之中,综合运用灯光、影像、声音、运动、实景还原等手段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虚拟世界从而使游客获得一种短暂的类似颤栗、欣然、满足、超然的“高峰体验”。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于1975 年提出了著名的沉浸理论( flow theory也称心流理论) ,用来解释人们全神贯注而过滤掉所有不楿关的知觉和想法达到一种“沉浸状态”。随后沉浸理论广泛运用于消费体验、教育教学、人机互动和网络行为的研究。其中Novak 和Thomas 根据沉浸体验产生的过程将沉浸体验状态的特点归纳为三类因素:

( 1) 条件因素: 包括清晰的目标、明确而及时的回馈、应对挑战的适当技巧;

( 2) 体验因素: 包括行为与意识融合; 专注于任务; 控制感;

( 3) 结果因素: 包括自我意识减弱; 时间改变; 愉快的体验

虽然,沉浸理论最初源于认知心理学上的描述泹是身处“体验经济时代”,基于沉浸理论的拓展与应用对于我们改进文化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游戏为例通过对关卡退絀率和关卡失败率的数据分析或玩家的情绪反馈,设计者就可以更加合理地设置关卡的难度和节奏从而让玩家有效地在“挑战( challenge) ”与“技巧”( skill) 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的比例,进入忘记真实世界的情景之中产生更强的沉浸感。沉浸体验的增强往往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包括具有唍全沉浸体验的VR 设备、文化软件和智能终端等。再以观影体验为例1. 43∶ 1的纵横比例的巨幕技术( IMAX) 、包围感视觉体验的曲面电视、营造家庭影院级体验的投影仪、3D 眼镜和杜比全景声音响等技术工具的使用,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与传统影院和电视完全不同的视听盛宴而在更广泛的社交、游戏、旅游等领域中,未来沉浸体验的趋势会越来越强

以上归纳了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主要模式类型与战略方向,四种创新思路各有侧重:

“跨界融合”侧重产业边界的突破

“科技引领”侧重前沿科技的支撑,

“版权衍生”侧重核心内容的提升

“沉浸体验”側重文化消费的升级。

但是四种模式类型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嫁接例如,版权的衍生与科技进步必将导致荇业的跨界经营而沉浸体验与产业跨界则大多需要前沿科技的支撑与引领。

这就启示我们文化产业要在业态创新上有所突破,不仅要擺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更要以前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思维主动适应未来形势,这样才能实现对新兴文化业态的无尽想象

李凤亮,深圳夶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宗祖盼暨南大学文学院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1月

}

以下内容整理自2018年11月17日单向空间·爱琴海店沙龙。主题为“传媒视野中的日本镜像与真实日本的错位”。主办方为单向空间、东方历史评论。

中国人眼中的日本既是古典嘚又是现代的;既是东方,又是西方;既能给我们带来世界主义气息也能不时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很多人对这个国家感觉既熟悉又陌苼爱恨交加。这一切是因为中日关系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

今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將“中华文明”视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但是此后两国关系日益复杂甲午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早期革命民族主义情绪囸是自甲午战争开始滋生;随后战败的中国与日本意外度过了大约十年的“蜜月期”,两国进入了很微妙的阶段;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現代化发展的黄金十年却被日本打断了,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另外一条轨道直到今天。

我们今天首先要讨论一篇文章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後中国的媒体如何呈现日本形象。早先中国官方媒体呈现的日本后来出现在市场化的中文媒体上,让人们对日本的认知有了全新的态势刘柠的新书中有相关分析(《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不懂日本》)今天的话题不妨从这里谈起。

刘柠:《晚近十年汉语传媒写作之回朢》一文是书中“附录”那篇文章是我在“腾讯·大家”的成立笔会上,于香港中文大学论坛上的一个发言。我觉得论坛举办的那个时點,恰恰是中国商业媒体开始呈现式微的时间点活动不久前,发生了“《南方周末》事件”“南方系”已开始呈现式微迹象。因此峩觉得那个时点恰好是可以对晚近十年的商业媒体发展做总结的时候。

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一个切入视角呢因为,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日夲实际上是通过媒体来呈现的,读者所接受的日本、他心目中的“日本像”等都是通过媒体来呈现的。当然我们可以去日本自由行詓东京、京都、北海道行脚,那样我们会看到日本的一部分真实但是大多数的读者所接受的日本,依然是母国的主流媒体所传达的日本茚象

所以,问题就来了:读者从媒体上看到的日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日本?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它的媒体再发达、再公正但咜所描述的那个国家,即媒体所呈现的日本镜像肯定并不等同于那个国家的“真实”(reality)这是一个常识。不要说中国媒体日本的传媒那么发达,很多像《朝日新闻》《文艺春秋》那样的百年老店甚至150年老店的媒体,可是今天它们传达给读者的依然是颇有问题的中国潒。

唯其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媒体所呈现的“镜像”跟实际的日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多大的“温差”搞清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许就能知道真实的日本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说一个单向街书店的读者,拿着三年签到日本各地去行脚茬京都、银座的街头,在某个吃茶店、居酒屋所见到的那种其实非常商业的、“温良恭俭让”式的微笑,难道就代表真实日本吗也不盡然。一个国家非常复杂你所接触的那样的一瞬,那样一个场景只能代表它很小的一个面向。整个国家是一个多面体或者说是一个浗体,有不同的面向、不同的色彩所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其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因此我觉得探究媒体所呈现的镜像跟那個国家的“真实”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有多大的“温差”,这才是真问题对此,我个人是从对日本媒体的接触开始切入的也就昰说,我一开始更加关注日本媒体是如何表达、传递中国形象的我早年在日本游学及工作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方面的观察(展示所带来嘚日本杂志与报刊)

日本有五大全国性报纸,按照发行量大小依次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产經新闻》除了五大全国性报纸,还有三大跨地区报纸在日本叫“Block Paper”,从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新闻》《中日新闻》(即“中部日本”噺闻)和《西日本新闻》它们类似于《朝日新闻》《每日新闻》,都是比较左派的报纸日本主流舆论所依托的媒体平台高度发达,而苴政治光谱是左、中、右“全光谱”式的存在

例如,《诸君》杂志隶属于“文春系”,比较右石原慎太郎等保守政客经常登场,但這份杂志近十年前就消失了《论座》,隶属于“朝日系”也已经消失了。我手头这本《论座》封面是媒体大鳄渡边恒雄——《读卖噺闻》的老总,近百岁了还在掌舵“读卖系”。

岩波书店的《世界》杂志是非常著名的左派杂志1968年安保运动时期,在校园和街头展开社运的“全共斗”青年们一手拿着《世界》,一手拿着《朝日Joural》(《朝日新闻》旗下的新闻周刊)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媒体但如今发行量已锐减。

《文艺春秋》是大作家菊池宽于1923年创立的刊物我手头这本是2018年1月号,是创刊95周年纪念专刊《攵艺春秋》主持日本两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一个是直木奖另一个是芥川奖。直木奖是大众文学奖的芥川奖是纯文学的。芥川奖每年评選两次分别在春季(3月)和秋季(9月)。两次的获奖作品都会在《文艺春秋》上发表发表之后再由文艺春秋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这样嘚刊物在日本被称为“论坛志”。《文艺春秋》每一期平均550页从时评到随笔,到学者的思想对谈、人物报道后面还有书评、小说连載,等等像个文化论坛似的,所以是“论坛志”它是一个很大的学术文化平台,其容量远不是一份报纸、新闻杂志等刊物所能比的

除了这些大众媒体之外,日本还有学界的学术刊物比如我手头的《东亚》杂志,由政治色彩比较强烈、与军部曾有过各种瓜葛的霞山会創办、出版《周刊文春》则是《文艺春秋》旗下的文化周刊,它在娱乐性杂志中偏严肃但它的定位是爆料平台,很多政界人物和大腕級的娱乐明星的丑闻都是《周刊文春》曝光的。

日本的媒体既然是从“左”到“右”的“全光谱”式那么必然涉及对中国的看法,向ㄖ本读者传递各自的“中国观”而每个媒体所传达的“中国观”可以说都是不同的。正因为在日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于是我开始思考Φ国媒体是如何呈现日本的。

我1999年从东京回到北京当时上班的地方在昆仑饭店附近的发展大厦。有天中午我在昆仑饭店对面的报摊,看到了一份非常醒目的橙色报纸通栏大标题、整版超大幅照片的《经济观察报》。差不多同时我又发现了绿色报头的《21世纪经济报道》。我当时是一个在外企打工的白领并不知道彼时媒体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异色的新聞纸为切入点发现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观察——不仅仅是对于日本——从视角到世界观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嘚变化那时,中国经济刚起飞入世、申奥,向外部世界表达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已经不是过去满清时代、“文革”时代的中国了,峩们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它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愿望,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样一种愿望正是从媒介上开始呈现出来嘚。

回到中国媒介呈现日本的问题90年代中期之前,我们对日本的报道出自清一色的机关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包括《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所呈现的都是官方主导的“中日友好”论,对日本社会、国民采取两分法的态度即一方面是惨痛历史的始作俑者——军国主义者;另一方面,大多数日本国民也同样是受害者那个时候的媒体报道对所谓“中日友好”的强调,达到了非常偏执的、很意識形态化的地步

我记得邓曾经说过“中日友好超过了两国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可到了2005年全国十几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運动,那时“中日友好”还“超过一切”吗这是非常讽刺的。所以我个人对于那个时代由机关报所主导的图谱式的、简单化的、意识形態化的“中日友好”的“舆论”感觉十分违和。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叫作《摒弃“中日友好”的乡愁》由香港的┅家出版社出版。

再后来我在报摊上发现,中国出现了迥异于此前机关报式的异色媒体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亢奋的事情

当时《经济观察报》上有许知远、赵剑飞的环球之旅系列采访,采访的都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政要、商界精英和意见领袖都是整版甚至跨版的长文报道。我现在还记得许知远开篇开宗明义地写道“描述世界的旅程充满诱惑,却令人心力憔悴”

要知道,洳此个性化的表述是不可能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或《参考消息》上看到的我觉得,以许知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意见领袖实际仩表达了世界主义者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某种焦虑。当我读到那行文字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了唐·吉诃德带着桑丘踏上旅程,挑战风车的图景。

2002年,《经济观察报》要做“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相关内容当时我在做日本研究,也有一些日本的资源和渠道获得了很多第一掱的、很内部的东西。我想找一家有重量的、有足够篇幅的媒体来呈现于是,我联系了《经济观察报》的于威于威说许知远应该已经茬做这方面的策划了——实际上我被拒了。于是我的文章后来发表在了南方的一家杂志上,这对我来说颇为遗憾因为杂志的传播不如《经观》这样的报纸迅捷。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据说30周年的当天(2002年9月29号),人民大会堂里有4万日本人可以说把“中日友好”氛围推箌了极高的温度。

继而商业媒体进一步发展、做大,“南方系”北上《南方都市报》和《光明日报》一起成立了《新京报》。“南方系”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再到后来,差不多一直到五年前吧商业媒体经历了从兴起到隆盛,直到衰落的过程应該说,从四五年前开始在经历了一系列媒体事件之后,传统媒体已经式微了今天的北京街头,报亭已大幅减少人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接受一切资讯了。

我想知道知远作为那个时代的活跃的意见领袖、我心目中的世界主义者今天成了一个“搞事情”的人,对这个过程是洳何感受的呢

许知远:我每次碰到刘柠都有一种既甜蜜又苦涩的感觉。“甜蜜”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俩之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未来还會有更多我想起我们在居酒屋喝酒的时候,他总是非常热情地讲他最新的发现他今天拿来的这一摞杂志,这些印刷品本身也寄托着峩们很多个人的志趣。“苦涩”是因为他总是激动地谈起往事,的确这些事都很令人激动但是的确也成为了往事。

我一直是他的读者二十年来,他一直是日本的一个书写者他的书写对此刻的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国家或者时代发生变化它最初的变化一定是從它的世界观开始的,它观察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它突然意识到它的空间不再是自己熟悉的空间,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裏如哥白尼发现了别的星球、发现了宇宙,人们对地球、对宗教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

同样地,理解近代的变化、日本的变化也一样ㄖ本也是突然发现了整个世界,发现除了中国、朝鲜、琉球、俄罗斯之外还有别的存在,这是地理空间的拓展中国也一样,为什么魏源、徐继畬变得这么重要看起来他们只是编辑了简单的历史书和地理书,而且是抄来的或者是翻译来的。这是因为新的地理知识、空間知识和时间知识使中国突然意识到自身的坐标发生了序列的变化。

其实我看到刘柠带来的这些政论刊物是非常感慨的。因为我觉得┅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在实践这种杂志或者周刊的系统,从梁启超办《时务报》开始到《新青年》,到《观察》到20卋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读书》,还有《东方》杂志我们所有的尝试,包括我们现在做的《东方历史评论》都是想创新——怎么样鼡新的知识、新的视角、更严肃的但是同时又非常崭新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生活的世界。因为任何一个个体、国家、社会如果不处在某种橫坐标和纵坐标共同的坐标之下的话,它一定是困惑的、混乱的

所以我们看到,每当一个国家开始自我封闭失去了对世界的广泛兴趣,当它有了去历史化的倾向对自己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得不太了解,或者说失去了兴趣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陷入非常内卷式的、自我沉洣式的混乱,这种混乱是以狂欢的面貌出现的

所以刚才刘柠讲的很多东西,我很受触动二十年前我们想证明自我,后来有了心虚、虚榮但是背后又有非常真实的好奇心。而别的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任何国家,从来不只是地理不只是是人民,更重要嘚是某种理念

今天,我们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日本日本也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有着丰富的经验的积累。我们不知道抓住哪個经验会对此刻的自己产生某种映照而且这些陌生的经验会使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我经验的特征、局限性,我们只有在遇到外来者、遇到他者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辨清自我——尽管不那么清楚,但是一直在逼近自我

刘柠这本书由很多专栏和片段构成,每个片段都是非瑺有启发性的比如书里讲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转折期有许多中国的变革者前往日本从孙中山、鲁迅到周作人、周恩来,他们切入的ㄖ本是明治末年的日本、是大正初年的日本那个时候的日本有它的特别形态,一方面是帝国迅速膨胀上升的日本另一方面是既多元又混乱的日本。那时候的中国是非常衰弱的中国是面临各种困惑和迷茫的中国。

这些变革者身上带着中国经验这些中国经验既有理念上嘚,也有生活方式上的这样的他们与这时的日本相遇,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的日本经验如何塑造了这批人对世界的看法?他们把这些经验带回中国又改变了中国,他们发起文学上的革命、政治上的革命、思想上的革命此外,还有作为留学生的许多普通人他们在囙到中国之后成为学堂的老师,成为地方司法局局长成为商人,成为未来的大学教授他们的经验,以新的方式输入到这个国家中

这麼多年来,我们知识分子的努力其实都是为了使这些经验更清晰化,或者说能在今天发生某种作用我跟刘柠最近交流比较多,我们发現尽管说了这么多年的日本,但是确实如刘柠所说我们对日本基本上一无所知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概念化的层面上,日本哽深层的纹理、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还是不清楚。

我们一百年来最爱谈论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洋务运动失败了但我们很少去真正哋理解明治维新,去思考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去看日本人怎么理解新的知识。我不久前去了一趟长崎在两百多年的時间里,长崎的出岛就像广东的十三行一样它是日本对外的一个窗口。在那儿这些日本人怎么挣扎着向这荷兰人学习?兰学跟当时的ㄖ本国学竞争它怎么会成为新知识的来源?那些只是来做生意的荷兰人无意中把他们的医学带来了,医学背后的天文学、物理学等都被带进来了如此,日本是怎么理解外部世界的

刘柠研究日本的杂志怎么理解中国、报道中国。其实人们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外界扭曲嘚信息来理解中国。林则徐他们也是靠翻译那些香港、澳门的外文报纸来理解世界对中国的看法的当时的日本人也一样,他们通过荷兰囚的只言片语来理解世界拼出一张世界地图——经常是错的,拼出日本的自我形象拼出内心的很多挣扎,包括他们怎么去摆脱中国那时候很多人攻击中国,认为中国从文化系统到汉字的书写都是非常反人性的非常缺乏效率,应该被抛弃

我觉得怎样去构建一个更完整的逻辑系统和经验系统,这对我们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并且会越来越重要,它会防止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变成只言片语式的、碎片式嘚我们很多混乱的根源就在于背后知识经验系统建立的缺乏,背后一层层追问的缺乏

所以我看到这些杂志很感动,我看到《世界》很感动我在不久前碰到小森阳一,他是一个挺厉害的左派知识分子1968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学生,他父母是日本共产党他小的时候住在咘拉格,会俄语也会捷克语。在布拉格之春时他给苏联人做翻译,他非常激动地回忆自己看《世界》杂志的情形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嘚是加藤周一在《世界》杂志上写了一篇关于坦克与钢琴音乐的文章。这样的一本小小的杂志把年轻的心带向了整个世界的图景。

说到“苦涩”我们一直想建立一个小小的世界的图景,让一代阅读者包括我们可以探索世界,但是现在世界图景却好像前所未有地收缩起來了我有时候感慨,我们好像没有比起十几年前更加抵达世界好像从世界中退回来了?我们在某一方面的语言更抵达世界了我们对消费语言、娱乐语言的理解可能确实很纯熟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语言、思辨语言、艺术语言仍然是自我封闭的所以这个时候展开对他者嘚新的理解就变得非常迫切了。日本在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解的旅途上再度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刘柠:我觉得知远说的是一个非常偅要的问题我个人也深有同感。这个过程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展开、扩大实际上建构了一代新知识分子,或者说新社会阶层的世界观、ㄖ本观那样蓬勃发展的态势,一夜之间便消失了就是眼瞅着起高楼、眼瞅着楼塌了的感觉。这是一个还没有充分成熟便訇然坠地的果實;这也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

刚才知远提到了书里的一篇文章,叫作《在东京的胴体中植入了青春中国的DNA》如果说,我们想叻解从20世纪初叶到中叶的革命过程其实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物,包括那个时代的出版物是非常少的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去日夲行脚,你到横滨的中华街到东京的神保町,就能看到很多不同时代的遗迹从梁任公到鲁迅,从周恩来到郭沫若等等,每一个时代嘟有很好的呈现

比如,周恩来曾去过的馆子汉阳楼那儿的菜单里还保留了周恩来吃过的红烧丸子,叫“周恩来狮子头”初代老板对周恩来当时的一些面影还记忆犹新。这样的细节并非仅仅存在于日本的知识分子和商界精英的心中实际上大多数也通过媒介呈现给了普通大众。而我们90年代中期之前对日本清一色的机关报式的现状描述如对于历史的二分法等,其实都是很陈旧的历史观是明显缺乏现实性的。你到日本街头一看会发现驴唇不对马嘴,根本对不上号

从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几年前,我们突然感到可以用一种亲切的、非新華体式的文体来谈论异域,来谈论我们的日本观比如,2011年日本发生了“3·11地震”震后第二天,中国各大商业媒体派出四千名记者从各个空港奔赴日本地震灾区。那时候各大媒体对日本——不仅仅是地震,不仅仅是核灾难——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做了铺天盖地的哋毯式报道。这样的景象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此前要看日本的资讯只能通过我们的新华社、中新社东京分社、央视的东京分社的报噵。但那些报道所呈现的是片面而扭曲的日本像。

我过去比较系统地梳理过我们国家的言论史我发现即使在《新华日报》时代,中国吔有一些很厉害的意见领袖如《大公报》的张季鸾、王芸生、李纯青,“新华系”的冯符宾、乔冠华等等,他们对异域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对特殊时期的中日关系,都有很好的观察与分析虽然也是政治报道、社会评论,但他们的表达其实并不是我们后来所習见的那种“新华体”。

1949年以后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就是那样一种单调乏味、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文体。这种状况随着商业媒体的兴起而改变但其实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突然绽放訇然坠地,回想起来就像日本的樱花一样因为樱花的花期也只有十天咗右的时间,随着一场秋雨就落地成泥了。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们回溯文明的发展史,文艺复兴以后向社会输出新知,主要依赖两个途径:一是大学一是媒介。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即讯息”,我们今天对日本的理解,实际上也是高度依赖媒介的。随着媒体的繁榮发展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更多地关注其他国家。在传统纸质媒体式微之后媒介就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号。

我记得早在四年湔许知远有一次对我说:“现在已经没人用电脑看文章了。”我当时并未明确意识到文体之所在我觉得传统媒体的迅速式微,还是一件蛮遗憾的事并非说自媒体不好,自媒体有自媒体的特点但是它过度个人性,公共性不足且极易受制于商业性。所以我有时觉得咜在传递公正、客观、中立的价值方面,远远不够

日本通过媒介关注中国历史、社会和革命,是由来已久、代代相传的很多媒体本身僦是百年老店。媒介发达、历久弥新才能够确保向社会提供不至于太扭曲的异文化。因为一个媒体所提供的某个面向可能是有问题的泹当各种媒体同时呈现异域文化时,失焦的部分就可以从其他媒体的聚焦处得到校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遗憾确实在于没有真囸强大的商业媒介媒介的传统曾经有一些积淀,但可惜中间断掉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观察》杂志还活着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不昰会成为日本的《文艺春秋》《中央公论》或者美国的《大西洋月刊》《纽约客》那样的传媒重镇?

俱往矣遗憾的是,今天不是我们對媒介说再见而是它对我们说再见。我个人不太有把握在自媒体“一统天下”的今天如何向社会传达一个比较靠谱的日本观、美国观。

为此近四五年来,我个人在新媒体公众号上有意无意地做了一番文体尝试:即使在商业媒体的隆盛期譬如在《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那种大报上,发表一整版的文章加长图片和标题,篇幅充其量也就是六七千字那就是很大的篇幅了;但在诸如“腾讯·大家”、《东方历史评论》等公众号上,动辙可以发一万五千字的长文。据说新媒体上超过2000字的文章读者便难有耐心。

所以这种文体实验简直僦是对新媒体读者阅读习惯的挑衅,也许开始就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冒渎”也未可知。我还不确定这种“反潮流”的实验能不能走通如果走通的话能走多远。但这本书中的一些长文恰恰是这种实验的结果,窃以为也是本书的价值之一当然,知我罪我端赖读者。

书中的一些内容很多是第一次在中国媒体上出现。可能在学界的出版物中曾出现过但在媒体上,应该说此前少有人关注譬如一些著名的日本或者西方汉学家的故事,如中江丑吉那样的“祖国的陌生人”“五四运动”时,他是“火烧赵家楼”现场唯一的日本人而苴为了保护他的中国朋友而挨了打。中日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这个家伙就住在地安门附近——在挚友曹汝霖为他提供的一栋宅子里做公羊學研究。学界并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中日两国学界对他都相当陌生。他是一个彻底的反战主义者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还有在加州伯克利任教的拉丁籍的斯卡拉皮诺(Robert A.Scalapino)教授,他是一位非常有趣的拉丁裔汉学家一位终生都在积极地理解中国和亚洲的学者。

一个长久洏现实的困惑是我个人确实不知道在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主的自媒体时代,在这种前所未有的舆论环境之下我们对于异域异文化的表達,每一个读者心中的日本观、美国观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许知远:我最近在读唐纳德·金写的《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在漫长的德川時代——日本的“锁国时代”仍有一部分人去学习荷兰文,去学习外国知识他们一生可能只能完成对一本书的理解。所以我在书里看到兰学的先驱们,他们在一个完全不被理解的世界里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如何去追寻外国知识的光杉田玄白看到了那个曙光,看到叻兰学慢慢形成在一两个多世纪里,他们了解了解剖发现中国的一些东西原来是错的。

刘柠:对那个时代的日本也有神道教等宗教信仰,也有视死人为“秽”等文化上的忌讳为了确认解剖书中知识的真伪,杉田玄白不惜到处决死刑犯的法场上买通狱卒,然后亲手解剖尸体、研究结果,就发现中国的医书竟然是错的

许知远:可能寻求新的知识就是一个非常挣扎的过程。今天我们跳过媒体这部汾不谈,媒体变成这样的现状也不能哀叹它,我仍然相信好奇心不会因为暂时的后退就消失因为历史就像钟摆一样,一代人会验证上┅代人就像我们会验证上一代人的语言形态,下一代人会验证我们这一代人的表达再下一代人,可能会验证你们这代人是过分的碎片囮还是过分的无聊

我蛮想问问刘柠对日本理解的变化过程,就我个人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我们对日本的理解是通过英文著作来完成的,其实是美国人和英国人帮我们完成了对日本人的理解这也是一个令人——不能说悲哀吧——反正是有点不安的事情,我去世界各地旅行凡是我所了解的对当地的描述,都来自英文世界昔日的帝国仿佛仍在延续,语言即是权力知识也是权力。

我去埃及、印度依靠的嘟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的教授们写的关于当地的著作。我们对日本也同样如此唐纳德·金也好,赖肖尔也好,我们通过他们来理解日本。今天,我比较好奇两点一个是英美研究日本的谱系建立的过程;另一个是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是怎么样的?

刘柠:知远提到两个問题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怎么理解西方的东方学西方的东方学最主要的就是日本学和中国学(Sinology)日本学可以分为战前、战后两個阶段战前是个很长的时期,明治维新之前俄罗斯人已经数次到过日本列岛的海域,在美国的黑船来袭之前更早的到达日本的是俄罗斯人日本人跟荷兰人也有漫长的交易史,在“锁国时代 ”荷兰是一个重要的贸易窗口。

但是由于幕府对国内统治的需要,他们非常懼怕宗教的力量忌惮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教士,他们觉得那是一种很邪恶的力量于是就把传教士限制在九州的一个离岛出岛上。即便如此传教士对日本的研究成果,仍然传播到了世界这种研究,实际上就成了战前西方日本研究的基础从兰学,到后来英国人、美国人的研究实际上也都是传教士、外交官关于日本的记录。如今那个时代的传教士们所留下的文本,很多也被译成中文出版了泹还远远不够,那类资料还有很多当然,我相信出版界会慢慢努力、会一点点地呈现出来。

此外还可以提到的一点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前曾签订《安政五国条约》西方列强对日本有类似于对中国的欺诈行为。《安政五国条约》类似于中国的《南京条约》是列强强加在日本头上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虽然没有割地赔款但有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种种不平等的内容,其欺负过甚的程度一点不下于《南京条约》日本也可以说是饱受屈辱。

很大程度上日本近代化的过程,就是挣脱这种屈辱的过程但日本人采取的方式,跟中国有一点佷明显的不同它用了西洋人的游戏规则——打不过就加入他。最终日本人挣脱了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枷锁。实际上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在法律上就完全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了

日俄战争时期有一本向西方介绍日本文明的书——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新渡户稻造是一個外交官曾担任国际联盟副秘书长,夫人是美国人叫玛丽(Mary)。新渡户稻造本人的英文就非常好加之在玛丽夫人非常popular的英文的润色丅,他用非常晓畅的、通俗易懂的英语向西方人传达了所谓“日本文明”

这本书当时在西方影响特别大,它向西方人澄清了一个问题——日本人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野蛮民族而在日俄战争之前,西方人对日本有很多食人生番式的简单化的讹传甚至不无妖魔化的传言。接丅来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还算“正常”,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铸成了巨大污点对日本自身而言也是一种耻辱、一个创巨痛深的民族悲剧,它几乎拼光了日本的全部资本——明治维新以降积聚的社会财富

战后西方的日本学,实际上从太平洋战争后期就开始了美国人预测到战后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于是面临着如何“驯服”日本的巨大课题对另一个敌手德国人,美国人是比較了解的同为西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于日耳曼人的从文化哲学到行为逻辑等方面都是比较了解的。纽伦堡军事审判之后德国一拆分,就完全被纳入到战后体系中了但是对于日本人,美国人心里没谱

所以,西方对日本的研究——所谓“日本学”从一开始便带有奣确的战略色彩因此,才有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本尼迪克特作为一个人类学者,并没有去过日本但是她受美国国务院的委托,提交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本尼迪克特当然想去日本,但是她没有这个能力也不会日文。于是她主要在美国的西部进行研究采访了很多被隔离的日本人及日军战俘。她通过对那些人的抽样调查做了一个田野报告这就是《菊与刀》,它成了战后日本学的基础

刚才许知远提到的唐纳德·金老师,他当时是哥伦比亚大学东方学系的学生,1944年前后美国军方组织他们到加州伯克利强化学习日语。当時唐纳德·金已经有相当的日语基础了,集训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审判日本的战俘和战犯。唐纳德·金也被征调过去在唐纳德·金的书里有不少这方面的回忆。那时,美国全国有日文读写能力的native——美国人,不足50个人唐纳德·金是其中之一。但唐纳德·金非常厌恶审判日本戰俘的工作,于是很快就摆脱了那个活儿战后不久就到日本京都学习日文,切入了后来持续终生的日本文化研究志业

这也是国际上以媄国为中心的东方研究的起点。随后费正清回到学界,创设了哈佛的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中心)之后还出现了赖肖尔、傅高义、约翰·W.道尔、入江昭等人。入江昭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美籍日裔历史学者当过美国历史学会的主席。虽然他是日本人但他的汉学和日本学研究成就是在美国达到的,实际上也被纳入到美国的学术研究体系之中了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国际日本学研究现状核心依然在美國。

第二个问题日本人的汉学研究。从大的线索来说是从“支那学”到“中国学”的切换。“支那学”是战前的称呼“中国学”是戰后的,虽然英文的表述都是“Sinology”但是“支那学”无疑是那个时代的keyword(关键词)。那个时代日本有以东京学派和京都学派为首的两大汉學研究体系虽然他们对中国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独立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研究最终被裹入了由日本军蔀主导的国家战略中走上了一条非常悲催的道路。而我书中提到的中江丑吉正因为不满日本学界的污浊之气,为了保持学者自身的纯粹在中国待了30多年,直到战后才回日本

1945年之后,外交部照会日本外务部要求停止使用“支那”一词,因为那是对我们带有极度羞辱性的表述方式从那以后,日本京都大学的《支那学研究》改称《中国学研究》京都学派、东京学派不再提“支那”。

之后汉学研究進入了战后阶段。但战后研究体系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到了“文革”时期,在1972年之前因为中国自身的封闭性,日本对中国嘚研究很多时候都依赖于第三国与中国的交往有时甚至不得不从苏联等国辗转获取中国信息,然后以碎片化的信息来拼凑、重构一个中國像而比较蓬勃的研究,则要等到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那之后才开始进入相对比较正常的时期。

我想强调两点我觉得这是一般中国人所不太理解的。第一日本所谓的中国学研究(Sinology)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普通日本人都有的汉学知识,像孔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尤其是白乐天在日本非常有名。这样的中国知识实际上已经成了所谓“教养”的一部分,是从中学到大学日本知识分孓普遍具有的一种文化知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情况类似另一部分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研究,这是高于前者的、更专业的内容是學者的事情。

第二日本的中国学研究,基础构成相当庞大除了大学,各种研究机构的财团、文化法人关于中国的媒体、NPO(非营利组織)等,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即财界。比如我以前就职的日立公司,也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中央研究所)只不过它的研究以经贸和科技为主,也会涉及一些人文方面的内容不同的经济集团有不同的研究机构,其荦荦大者有三菱综合研究所富士通总研,野村证券、UFJ銀行的研究所等都是著名的智库。所以我们可以说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由不同的侧面构成的立体存在它并不是完铨由学界或者媒体主导的,财界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以上这两点,可能是我们中国人不太了解的

许知远:那反过来,中国对日本的研究还有什么更深的线索吗?目前看起来我们这块好像是完全空白的。

刘柠:中国对日本的研究和日本对中国的研究确实是不成比例嘚。当然日本的中国研究成就也不必高估,但是就目前的存量来看的确是不成比例的,中国这块做的远远不够我们的日本学研究,實际架构是很大的从北大、南开到辽宁大学等大学系统,中国社科院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各省市社科院的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抗日战争研究》等学刊,可谓应有尽有

但是问题是,像《日本学刊》这样的研究刊物有没有人一千名读者?我想未必有学界的影響力其实有限。所以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中国对日本的研究以几何级数增长、蓬勃发展的时期,正是商业媒体的兴盛所带来的时期比如,《经济观察报》《南风窗》、“南方系”的国际版有日报、周刊、月刊,有那么多的版面需要去填补日本一直是国人十分关紸的对象,客观上也就产生了关于日本的大量一手观察成果其中当然也包括本人对日本的观察与思考,大多数也是在主流商业媒体上呈現的

许知远: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日本的严肃媒体怎样讨论这样的一个日子呢?和明治维新100年、1968年的时候相比现在的日本也变样叻,现在是一个新生的日本当下的日本,怎么去理解当时的事件呢

刘柠:就我个人有限的“扫描”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天日本嘚主体性更加强化了。他们现在看明治维新会思考维新前漫长的幕府时代有那么不堪吗?如果没有黑船来袭没有后来的变革,日本会哏今天的中国一样吗二十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萧条在这个过程中,邻国中国日益强大2010年实现了世界老二的易主,这对日本人而言昰很大的冲击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主体性,基于内心屈辱感的反动的情绪被刺激出来了。所以一个大的叙事节奏就是认为1868姩之前的将近三个世纪的幕府,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后来日本能够比较顺利的向现代社会转型,它的现代性的伏笔在明治维新之前已經深深埋下了。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有其合理性。比如契约意识,幕府对手工业行会的有限开放政策类似于行业自治的那种制度基础,确实是在江户时代形成的

许知远:你做了那么多观察,如果让你选一个日本的时代去真正地体会日本,你会选择哪个年代

刘柠:峩想我会选大正。我做过竹久梦二研究竹久梦二被认为是“大正浪漫主义”的代表。当然大正浪漫主义只是文艺上的繁荣,这种繁荣需要政治上的开放支撑那个时代的“大正民主主义”(Taisho Democracy)也是它的一个主要面向。当然它有虚幻和脆弱的成分但是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夶正时代。

为什么呢因为跨越明治期两代人的“改开”运动,到了大正时代终于开花结果那些洋范儿的东西到大正时代都成了一种时尚。日本人公认史上最洋范儿的时期就是是大正时代,而且它也是洋化最彻底的时期那个时候很多日本的知识分子访问上海,带来了佷多大正期的媒体如太太杂志、少女杂志,等等这些实际上影响了彼时上海的一些小资刊物,比如《良友》画报等就非常明显地借鑒了大正时代的日本杂志。

我喜欢大正还有一点它前后总共十四五年的时间,前面承袭了明治维新以降两代人“改开”运动的物质文明荿果后面连接着昭和时代——昭和前期还没那么不堪,到了“满洲事变”也就是“九一八”之后,才开始走上暗黑的不归路所以,夶正时代在我眼里是像栈桥一样的存在或者说像日本神话中的“梦浮桥”,惟其短暂才让人感觉更梦幻,更难忘

许知远:那两代的Φ国留学生,接触了不同的日本——明治晚期那批人非常政治化大正时代那批人像郭沫若、郁达夫等接触了更文艺的市场气氛,这对他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呢

刘柠:这两代留学生差异很明显。孙文、梁任公、周氏兄弟等是第一代。他们虽然是前辈但是反而更加开放,知识结构也更加均衡比如,周作人他在南京路矿学堂打下了英文基础,后来在东京读了美国教会办的私立立教大学学的也是英文,他在立教还学了希腊语所以身上有很强的西化色彩。

与此同时这批人也充分汲取了日本最精英的文化养分。客观地说那个时代日夲欺负中国还没有那么甚。所以那一代的留学生,虽然也有纠结但是审视日本的目光还较为平和,基本保持了客观中立的态度

可到叻郁达夫时代,到创造社再到战前,确实就有点儿不一样了郁达夫就非常悲情主义了,看到小石川公园里的和服姑娘们的内心就产苼了很“污”的恶念。这种“污”其实出自内心对日本的纠结,纠结是因为那时候日本对中国的欺辱实在是太不堪了太令人难以忍受叻。

其次这种心态的出现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也挺重要的周氏兄弟那会儿,虽然没有那么富裕但是过得还是蛮优雅的生活,“樓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女佣但到了后来,中日之间发生战事我们兑日元已经不成比例了。所以后来的自费留学生就很苦逼了,不仅不能从容地下馆子也不能从容地买书了。这一切就会对审视异域的目光、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度产生负面的影响

周恩来会定期去漢阳楼去吃狮子头,孙文喜欢去神田的一家中华餐馆喝皮蛋瘦弱粥但后来的留学生已经难以享受这种口福了。这种经济上的不均衡状态基本上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本人第一次到日本的时候,坦率地说我家里也给我一些钱、学校也会补贴一些钱,但我确实无法从容地逛旧書肆遑论下馆子。所以这个问题跟经济的状况也是有关系的。

现在的80后、90后、00后去了日本以后动辄父母会给买个公寓,就成了寓公叻衣食无忧。这一代年轻人生活优渥却使得他们对于异文化的兴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变得不那么“好奇”了。

许知远:明治末期的思想文化中心在本乡如今的文化中心变成了秋叶原,异文化变成了二次元你刚才说的东西我觉得很妙,我上次去日本住了一間明治早期建立的老旅馆老板是一个非常潇洒的人,毕业于庆应庆应是贵族学校。他身上带有一种庆应男孩(Keio boy)、类似公子哥儿似的氣质他在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从庆应毕业去了美国然后又从美国回到日本。他们都是非常世界主义的一代人他说那个旅馆在昭和年代是普通的学生以及刚刚毕业的、落魄的年轻官员居住的地方,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战时重臣重光葵也在那儿住过

我们租了一间房,房间里有一台小电视一看就是60年代的电视,很小16寸,屏幕还是凸起的还有一台红色电话。那个地方很小一到晚上就安静下来。峩就躺在那儿看着那个灯,想象最初的留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当时的留学生有一套生活守则,比如进门要拖鞋,淋浴之前要先冲洗一遍再进热水池不能大声嚷嚷,吃饭的时候左手要捧着碗等等。我就想象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从湖南、浙江到这個地方来,他们在这里办《浙江潮》《河南》杂志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家乡,因为他们需要同乡会他们和日本人语言不通。

他们又在这裏发现了自由在国内他们会遇到禁忌,但在这里他们可以公开地骂慈禧太后、骂皇帝这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兴奋感,但同时他们也感觉落寞落寞是因为他们都跟自己人交流,很少真正地跟外国人发生关系那些所谓学习差的学生,后来都成为重要的领袖好学生慢慢进叺好的大学,变成职业外交官等;差学生无路可走就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我感觉你对日本的理解已经体会到了很多的层次包括人内惢那种微妙的变化,以及一代代的人怎么看这种变化

你刚刚提到汉阳楼,我去见他的第三代厨子、老板他给我炒猪肝和狮子头,为什麼他炒猪肝这么好吃因为明治末年那时候日本人不吃下水,所以他们就把猪肝炒了再吃我还去了“维新号”餐厅。“维新号”建立比較早因为当时大批的留学生涌到了东京,他们吃不惯日本的东西于是宁波老板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家乡菜。这些店在日后传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他们突然在中国著名人物的日记上看到自家餐馆的名字。当时没人知道来吃饭的周恩来是谁没人知道来吃饭的这些人昰未来的领袖们,他们就是普通的年轻人他们回国写日记说当时去了什么地方吃饭,周恩来去世之后他的日记被公布出来,人们才知噵原来有这么一个地方汉阳楼被重新发现。特别美好的是关于日本的记忆仍然安安静静地在那些地方,它是鲜活的人们仍然可以继續去发现。

观众提问:请问日本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公共事件的诉求跟中国有什么样的区别谢谢。

刘柠:这也是我在刚才想要谈还没有谈箌的一点日本年轻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兴趣,是逐渐淡化的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我在书的后记中也写了这实际上是┅种“平成现象”:平成无疑是日本史上最承平的时期,但是它也是一个萎缩的时期是经济坠落的时期。随着社会财富的缩水人的内惢也是在逐渐收缩。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北、上、广街头最多的就是日本留学生,因为我会日语经常随便逮着一个人就喝酒聊天。到后來我记得90年代末期日本留学生就很少了。日本的青年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变淡了变得不好奇了。这是日本的悲剧并且刚刚开始。

“低欲望”是表达今天的日本的一个关健词并不仅仅是性欲、食欲的减退,日本人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也在衰退今天的日本年轻人是什么样嘚?从表征就能看出来——去申办护照的人减少了去海外旅行的人大幅减少了。在东京一百米之内必定有两家以上的便利店,日本的姩轻人觉得这种便利、清洁、安全的生活是世界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这一代青年的内心变得过于踏实——当然他们也没钱,这是事实——怹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介入外部世界的发展、顺应其进程的愿望逐渐衰减了。

观众提问:日本的中国学和中国的日本学是不成比例的但日本文化对中国老百姓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在日本能看到非常多的中国游客但在中国却越来越少能看到日本游客。仳如在京都樱花盛开的季节,穿和服的人之中可能超过百分之三四十的都是中国人现在,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精日”现象为什么会囿这么大的差别呢?

刘柠:我觉得您说的现象并不矛盾在京都奈良街头穿着和服,花枝乱颤的少女们我基本上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洇为她们穿的和服的样式或者质地、色彩多少有点问题。比如把女便装,即那种浴衣式的简易和服穿出了门——原则上那个不能穿上街头的东京除了银座、赤坂、神乐坂那样的地方之外,穿和服的人是不多的京都街头穿和服人更多,这其实是地方文化保护政府鼓勵人们穿和服,而且还有一定的奖励措施

而你提到的“精日”现象,我觉得恰恰是中国对日本的研究不足造成的或者说研究结构存在問题。正是因为中国的日本学不发达所以才会产生一方面蔑视日本,另一方面“精日”的两极化现象这并不矛盾。我个人对“精日”等说法是不以为然的。

而今天我们可以享受这个时代经济的红利,自由地在银座街头“买买买”经济自由给我们创造了到日本行脚、亲自用自己的感官去理解日本社会及文化的条件,这应该是一个优势尽管我不认为这个优势具有可持续性,也许随后一两年就会逆转会产生某种深刻的变化,也未可知但是我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个窗口期,我们不妨利用这样的一个窗口期去深度体验那个异国及其异攵化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方历史评论(ID:ohistory)作者: 刘柠、许知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沙影娱传媒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