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牯岭街杀人牯岭街少年杀人案真实事件蓝光修复版 百度云资源!!

其它热门问题
来自《妖猫传》
来自《三块广告牌》
来自《天际浩劫2》
来自《妖猫传》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又重温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firefox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9,493贴子:
刚刚又重温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收藏
发现 8,90 年代那批撑起台湾电影业黄金巅峰时期的 40,50 代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对上海有着深深的「畏媚」之情。一是这批导演几乎都有着上海背景和出身,他们的电影也无处不在的袒露着 49 年前上海文化随 KMT 出走的一批在台湾的生活,文化各个方面影响的写照。前面又重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才知道,白色恐怖下,陷害父亲通匪的就是父亲最知心的基友,曾经一起在上海共事的同僚汪狗。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小孩的世界不停折露着 49 年后的台湾好似变成一口大压力锅将大陆各个方言,籍贯,习俗文化随着败者的政权一锅炖,成人的环境好似汤火越煮越旺,随时都要掀盖喷涌,而他们的二代们却在新的土地上破茧而出,跃跃成长。但凡有点敏感心细的就会立即洞察,显然杨德昌在电影里无处不在的表达尽自己的偏好,方言虽各种各样杂乱,但逼格却是一条笔直的梯子线清晰可见。无论是老师,教官,门卫,及街边各路人邻居们的,河北话,山东话,湖南话,南京江淮苏北话,本省闽南话也好,都和他们自身所扮演的配角一样只是充当底层的边角料。主角一家不一样,都是上海吴越知识分子,拍照时,父母亲戚同僚恩师们各个西装革履,旗袍束腰,面白红唇,头丝清爽,就连现实里的佳妻蔡琴都要来友情客串,将逼格顶到了峰值。但是,观摩尽电影就会发现,操着上海话的亲情背后是冷漠,无情与吴越惯有的虚伪。汪狗出卖脑筋不活络,不懂得变通耿直的父亲直接导致了幸满家庭一切悲剧的伊始。而操着杂样方言的底层邻居们,张嘴只会吐出一口 low 话,但他们糙而真。另一个导演
鸣志驱动器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规格齐全、性能卓越。
我不是在写影评,我是在把我脑海里的思路给理出来,这上面只是我的草稿罢了,我必须找到那条线,那条线就是台湾电影下的,随 KMT 败者政权从上海出走的那一批的亚文化。
没真凭实据真不能一口咬定是汪狗干的不过要汪狗帮忙又不肯帮汪狗忙我觉得就算汪狗不搞老四他爸也会有其他人搞他
爱鸡看没看过港杂秀茂坪烧尸案还有雨夜屠夫林过云案啊?
这电影看不懂啊
不知道年轻的台湾人看到“永康街” “温州街”这样的地名会有何感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迅雷高清下载链接_百度知道
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迅雷高清下载链接
RT。感激不尽。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7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提交成功网址, 将会在1-3分钟内筛选收录到网盘007, 感谢您的支持!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rmvb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分享文件:5 个
&&被关注:0 次
分享扩散: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uk=..欢迎来到高清电影下载站,免费为大家提供好看的高清电影下载地址!
- 禁言QQ群: (同步发布最新资源)
热门分类: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下载介绍
画质:高清更新时间: 21:14:03
地区:中国台湾 上映年代:admin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情介绍
1991年张震8.3分剧情犯罪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BD国语中字
【译  名】A Brighter Summer Day
【片  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出品公司】ICA
【年  代】1991
【国  家】台湾
【类  别】剧情/犯罪
【语  言】汉语普通话/上海话/闽南语/粤语
【字  幕】简体中文字幕
【上映日期】(台湾)
【IMDB评分】8.3/10 from 2,648 users &&
【豆瓣评分】8.6/10 from 66,688 users &&
【文件格式】x264 + AC3
【视频尺寸】1280 x 720
【文件大小】2.91G
【片  长】237分钟(导演剪辑版)
【导  演】杨德昌 Edward Yang
【主  演】张震 Chen Chang
      杨静怡 Lisa Yang
      张国柱 Guozhu Zhang
      王启赞 Chi-Zan Wong
      林鸿铭 Hongming Lin
      金燕玲 Elaine Jin
      王琄 Chuna Wong
      张瀚 Han Chang
      姜秀琼 Hsiu-Chiung Chiang
      赖梵耘 Stephanie Lai
      柯宇纶 Yue-Lin Ko
      谭志刚
      冯国强 Guoqiang Feng
      陈湘琪 Shiang-chyi Chen
      金士杰 Shi-Jye Jin
【简  介】
  结识小明(杨静怡)前,小四(张震)是典型的乖仔,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骄傲(一家人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提升全家的社会地位),他有一个喜 欢摇滚乐的自称&小猫王(王启赞)&的好友,两人虽会去树林看人幽会,但过的是与周围诸多在&小公园&混的少年人完全两样的生活。
  喜欢上小明后,小四便像跌进一个无底深渊,开始被外界的各种力量牵着鼻子走。新识仰慕对象honey(林鸿铭)猝死,一向敬重的父亲的自尊与精 神因为某次事件严重受损,加上将一次次&欺骗玩弄&他感情的小明&看透&,血气方刚又有很强道德感的小四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期望用自己的刀结束事件的根 源。但小四不知的是,他眼中的根源只是这条食物链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获奖情况】
  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1991)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 杨德昌
  主竞赛单元 评委会大奖 杨德昌
  费比西奖 杨德昌
【影片截图】
网友评论:
林愈静-顾家男
昨晚我又重看了一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第三次完整的看这部近四个小时的电影,这部电影几乎是我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简单说,任何时候把这张碟片放入碟机时,我都感到异常庄重,也不是在看电影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研讨会。
如果选出一个我最喜欢的导演,没有之一,我一定会选杨德昌,他的作品一共八部半,我看过其中的七部,每一部我都喜欢,而且去年他离世了,杜绝了以后老眼昏花鬼迷心窍导出烂片的可能(这种可能已经在陈凯歌张艺谋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因此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此固定,永远第一。
电影演完时,我特地留意了一下字幕,许多现在已经非常熟悉的名字,但在那时,他们和杨德昌一样,只是一群热血青年而已,甚至蔡琴也出演了一个龙套角色---汪狗的太太,整部戏里她没有对白,只有一个旗袍的侧影,跟随丈夫汪狗拜访张家时,在门口换鞋。张震、张国柱父子出演父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换,赖声川的女儿赖梵耘演小妹,剧中的名字是张芸,台湾版《这一夜,Women说相声》中的萧艾演冰店老板娘,那时她还很年轻漂亮。
这次看又整理了一次情节,理解也更加深入,同时也更加叹服。
杨德昌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剧情完成了对青春的回眸和致敬,细针密线的解析了少年对逐渐对世界幻灭的过程。
这部电影在我心中是完美的,无可挑剔,因为它足够丰富,又不觉得冗长,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闷,后来知道了更多台湾那个时期的历史感触就更深一些,我的老板的老板,每次去K歌,他都选一些很老的美国歌来K,推算他的年纪,在六十年代他和小猫王差不多大小,想必也经历了那个可怕又沉闷的时期吧。
一方面,杨德昌立足那个时期,取材真实案件,拍的足够真实可信,这一点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做到了;另一方面,杨德昌透过这个故事穿越时代,赋予这一群小孩宿命式的鲜明性格以及由性格而决定的命运,通过对不同的人命运的探讨,折射出一丝夏日亮眼的阳光---那是人性之光的理想光芒。
Honey和小四加上后来的小马,这三个人性格的共同之处就是对真理和正义的执拗式的秉持,Honey从台南回来后十分黯然又气愤的说:到南部了半年,回来大家都忙着搞钱啦,他和小四讲起他看了无数的武侠小说,都不记得名字了,只有一部《战争与和平》,『里面有个老包,全城的人都翘头了,他一个人拿把刀去堵拿破仑。』,说这段话时,作为一个小混混头目,他眼里是对现状的无奈和一丝革命式的激情,他可以做老大,因为即便在小孩中间,真理和正义仍然是基本的底线,他回来时混混已经在忙着搞钱了,像滑头这样软欺硬怕的烂货居然也一呼百应的有人追随,虽然还很年轻,但Honey已经隐约感到他的时代过去了。他跑到纪念堂去找山东谈,两人走在黑暗的柏油路上,一辆辆的军车呼啸而过,Honey说:我只怕两种人,一种是不要命的,一种是不要脸的,你是哪一种?我看你不是不要命哪一种吧。山东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看准时机把Honey推向了疾驰而来的汽车。
时代真的变了,小四的性格没变。
第一次记过,滑头抄了他的试卷,他也要跟着受罚时,父亲在教务处大声斥责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你们怎么这样对待他?
虽然,父亲强硬的性格,以及无条件的秉持内心的正义原则导致小四记大过,但他很开心,在路上,这一对沉默的父子罕有的进行了一场心灵的谈话。
父亲甚至高兴的说起了广东话(在剧中他是从广东赴上海读大学然后从上海跑到台湾)『冇春袋的男人,好麻烦o既』。
回到家他仍然信心满满的对太太解释:就是在这种时候,要做出榜样给孩子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每次看这一段,我都热血沸腾,言传身教啊!做父母的。
而后来,同样的情形下,父亲却锐气尽失,低声下气的对训导主任陪笑讲好话,小四终于忍不住抄起身边的棒球棍击碎了点灯。全办公室的老师惊呆了。
同样的一段路,同样沉默的父子,父亲却再也没有往日的豪情和雄风,小四却越来越懂事了。
至死,他都终于自己的内心,秉持自己的原则,他捅向小明时说的是:你不可以这样被人瞧不起!
小马虽说占老爸的势力,但除了对待女人之外他秉持的做人原则和Honey和小四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他在警局嚎啕大哭说:我只有小四这一个好朋友。
这三个将世界理想化的少年,收获了同样悲惨的命运,一个被小人暗算,一个斗不过这世界,走向自毁,另一个则将面对永恒的愧疚。
另外那些头脸模糊的庸俗之辈则继续过正常的生活---所谓能屈能伸。
除了三个少年之外,最丰富的一个角色就是小明,这也是我愿意一看再看的原因,小明的塑造最为成功,她一个接一个的依靠不同的带头大哥,终于了解了社会的全貌,她是最早熟的少女,以至于她对小医生说出:『你不要娶她,她不适合你的』这样的话,也不突兀。她喜欢Honey,喜欢小四,她爱的是她们身上有别于其它小孩的理想主义光芒,但她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爱的权利,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同样是选择这样的方式(频繁换男友),小翠就不同,小翠很开心,因为她谁都不爱,她只是寻开心而已。小四不了解小明,就像他对整个社会缺乏一个完整的了解一样,他只看到了表面,小明如此的换男友,在他看来,会被人瞧不起,下贱等等。
他无法改变,父亲形象倒塌后,他没有听姐姐的话去听牧师的解劝,跟着是爱情和友情的幻灭----父亲、朋友、女孩儿,这是一个青春期男孩生命的支柱,男人先是相信自己可以判断世界改变世界,接着就相信自己可以判断女人改变女人
如今一一的崩溃了,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改变女人,他无法预见未来,更缺乏将日子捱下去的耐心和毅力,只能自毁,或者像狗一样的活在人间----现在你该明白大话西游的结尾,为何会有一句:他好像条狗诶。
整部影片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及传达出的精神水乳交融,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切伟大艺术作品的共性。
影片里的南腔北调,学校里那些老师,教官,卖红豆冰的本地女孩,在『少年杀人事件』发生的舞台上,大人和小孩儿一样历经着社会震荡带来的苦痛和挣扎,白色恐怖的社会背景若隐若现。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台湾导演杨德昌1991年的作品。本片获199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判团大奖及影评人大奖,法国三大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新加坡影展最佳导演奖,台湾第28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第36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杨德昌,广东梅县人。1969年毕业于台北交大控制工程系,197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电脑硕士学位,又去南加州大学电影研究所学习一年。这又是一位理工科出身的现代艺术家。而理工科的学习经历,让杨德昌总是能用他理性的手术刀深深切入社会的胸腔,展示其残酷鲜血淋漓的横截面,并在风格上保持着一种冷酷的现实感和锐利的现代感。
这是一部根据台北发生的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60年代初,杨德昌就读的学校夜间部初二的男生茅武因女友移情,在牯岭街杀死了女友,当时震惊台湾社会,也给杨德昌留下深刻印象&&那一年杨德昌14岁&&
多年以后,步入中年的杨德昌重新追溯那段少年时空的现实,参与编剧并导演了这部电影。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混杂着导演本人过去中学阶段的真实成长经验与时代抑郁体验,故在影片中交织呈现出比从前作品更复杂的情感关系。全片因拍片需要,共有92个需要修改、重建的场景,一大批十三四岁的年轻演员,还有上百个角色绵密交织的复杂网络,资金从预算的1300万扩充到2700万,影片更是长达4个小时。在杨德昌的创作生涯中,很少有如此庞大的制作架构。尤其是对年代写实性微小细节的雕琢,都处处流露着创作者对自身成长经验的虔敬感情。而且这部作品在保持他一贯的内省风格同时,同从前作品相当不一样地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有着些许温暖意味的情感,虽然这种情感表现得很克制&&
在杨德昌其它作品里,如《恐怖分子》、《独立时代》、《麻将》,杨德昌刻意表现了在台北社会中飘荡着的人际冷漠感,在其中即使是青少年的身上,也有着一种异化的病态或邪恶。但在这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却出现一大批纯真但不冷漠的少年,藉着逝去的60年代,杨德昌投射出对过往不可复见的纯洁性的追怀。
杨德昌是那种有野心勃勃的艺术家,抒情短诗式的作品是没法满足他的艺术野心的。而他身兼的社会分析学家的身份,更是让他在这部表现少年成长的电影中,勾勒出了当时台北社会众生的群像,使之成为了一部拥有巴尔扎克式宏大视角的台湾60年代的哀伤史诗&&他用摄像机和胶片再现了那段压抑绝望、惶惶不安的年代,也传达了他本人对那段灰暗错乱的历史的看法。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对历史课中学到的东西一直存疑,原因是它与我个人所目睹的状况不相同。几百年来人们就在这种真相不明的状态下过活,多可怕。所幸的是,许多有智慧的人在他们的艺术、建筑、音乐、文学中留下足够的线索,让他们的后代能多少重建事实,以及恢复对人性的信心。电影也应对后代有相同作用。&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小四由台湾演员张震饰演,有趣的是,片中小四这个角色的名字也是叫张震。类似情形我们在王家卫的《春光乍泻》中也曾见过,张国荣和梁朝伟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的名字,竟是电影剧组中的两个工作人员的名字。当电影结束后的字幕泄露这一秘密时,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张震,大多数人知道他,或许是因为他在我们熟悉的《春光乍泻》、《卧虎藏龙》等影片中饰演过角色。在十年前的1991年,他还是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但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却有着淋漓尽致的出色表演,他将那个沉默倔强的,有着绝望纯美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少年角色塑造得极具表现力。
先谈一下关于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正如我们所知,国民党1949年的失败,使台湾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大迁徙,不同省籍、不同背景的人士,或自愿或被迫随国民党来到这个孤岛上。十年过去,他们的下一代逐渐出生、成长,反攻大陆的希望渐成泡影;物质的匮乏,长期的战乱流离后第一次的苟安;恐共心理尚未退潮的歇斯底里情绪导致的政治高压;省籍的歧见,日本文化影响的消退,美国文化影响的增强,这一切都使60年代的台湾成为弥漫着晦暗绝望的奇异时空。
在这样的灰暗压抑的环境中,成年人大多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蝇营狗苟、卑微无望地生活着,并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又是怎样呢?
电影主人公小四是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初二的学生,影片中还有许多和他年纪相仿的男孩儿和女孩儿。而小四无疑是属于这其中的好学生,并不像身边的一些男孩儿那样卷入少年帮派的暴力活动中,而更多的是处于旁观状态。
一次在校医务室的偶遇,让小四结识了眷村的少女小明,并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看上去清纯文静如天使的女孩儿。
可小明实际却并不是如她外表那样单纯简单。她是一个单亲的女孩儿,只有一个多病的母亲,反倒时常需要她的照顾。小明和她的母亲甚至连固定住所都没有,只能是当母亲为某家做佣人时寄居于别人家。又多因她母亲的体弱多病而被解雇。每每此时她们只能搬到小明的舅父家,却要忍受境况同样艰难的舅父的冷言冷语。而小明的母亲更是早早将希望寄托于还在念初中的小明的身上,让她快快长大。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小明在本该无忧的年纪里丧失了作为一个女孩儿的快乐,而过早成为了一个女人。
我们该如何定义一个女人呢?忘记叔本华的那些刻薄的关于女人的言说,我们亦可得知女人不同于女孩儿的另一种生物,她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知道靠什么技巧或什么样的面目来攫取那些东西。人们常会迷恋这样一位风情万种的女人,虽然她们的心冷若冰霜甚至狠如蛇蝎。可那些尝遍人生苦痛的男人还是希望遇见这样一个女人,来拯救他们平淡无奇或肮脏猥琐的命运。就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提到自己的诗《自惩者》时说的如下这段话所描述的女人:
&让我在爱情中休息。&&可是,不行&&爱情是不会让我休息的。&&天真和善良是令人厌恶的。如果你要使我欢喜,恢复我的情欲,那就残酷吧,谎骗吧,放荡吧,荒淫吧,偷窃吧!如果你不愿如此,我就要毫不发怒地痛打你。因为我是冷嘲的真正代表,我的病是绝对治不好的。&
如果小四读过这段话,读过《恶之花》中的那些邪恶的情诗,也许他就不会去杀死自己心爱的小明了?我知道这样的假设着实让人厌恶,因为在少年小四的纯美内心里,波德莱尔的教诲无异于魔鬼的诅咒。
和《坏孩子的天空》中的新志一样,少年小四也是另一个美丽世界的美丽生物&&
说回到小明的话题,小明就这样早早丧失了纯真,而选择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正如无论我们做什么总要为之付出代价一样,少女小明过早成熟的代价是本该属于她的那些欢乐。小明的爱情方式是在她无论漂到任何地方,总要依附于她认为最能给她安全感及保障的那些人身上。而在小四遇见她时,小明正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而小四身处的&小公园&的老大Honey更是为了小明争风斗狠杀人而逃亡台南。
Honey是另一个让人难忘的角色,虽然他在电影中戏不多,但却是杨德昌电影中不多见的,一个同样被附上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即使是他还未在电影中出场,杨德昌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Honey凶狠且不怕死的形象。而在Honey从台南忽然归来出场亮相后,我们却会发现这是个浪漫到极致的人物,浪漫到近乎幼稚。这在下面的这段台词和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到印证。
&&&我在台南,无聊得要命,每天可以看几本武侠小说。后来我叫他们去帮我租最厚的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有一个老包,大家都以为他吃错药,我记得,好像全城的人都跷头了,而且到处都被放火。他一个人要去堵拿破仑,后来还是被条子抓到了。&战争与和平&,其它的武侠书名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这一本&&&
而后,他同那个俄罗斯&老包&一样,孤身一人去和&217&眷村帮的老大&山东&谈判。却在一片铁轨旁的黑暗树林中,被&山东&暗算而死&&
可以说Honey是一个对小四影响至深的一个人,而某种意义上Honey也并没有死。因为小四已默默将Honey的精神继承下来,并像Honey一样,继续同这个丑陋世界争夺着小明。
或许是Honey触动了小四,小四也渐渐卷入了帮派间的斗争,并在后来参与了为Honey复仇的活动,亲眼目睹了害死Honey的&山东&的死前的惨状。
而此时小四的父亲因为政治问题被隔离审查,小四自己也因为顶撞学校而被开除。身边发生的种种事件,让小四也日渐迷惘,他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虚荣、丑陋、残暴的那一面。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内心深处认定他爱着的小明是他唯一也是最后的希望,而他也认为自己也同样是小明的希望。可就在这时,他听说小明现在已经投入了他的那位有钱有势的好朋友的怀抱,这让小四陷入了绝望和崩溃的边缘。
在牯岭街的旧书市与小明相遇后,小四再次向小明表白心迹,可遭到了小明的断然拒绝。
&&&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改变的&&&
这时小四拔出了那把日本女人用来自杀的短刀,狠狠地刺向小明的身体,又似乎是在刺向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的内脏。小明当场死去,只剩下小四在她的尸体旁徒然呼唤:&小明你站起来啊,小明你站起来啊&&&
小四和Honey,这两个电影里的少年,都有着理想化了的纯美内心世界。虽然电影都有着强烈的写实风格,可这些理想化的艺术勾勒,却没有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这或许是由于这个世界的一些少年有着天然的优美品质,虽然这些品质在日后可能会在时间中消失。那些品质正如 Eric Burdon 在《在我年少的时候》中所唱的:&&&在我年少的时候,信念是如此的强大。对朋友的友情充满坚定,我是如此的成熟,在我年少的时候。&
我想这首歌词中少年的成熟,完全不同于成人世界的那种所谓的成熟。后者更擅长的是一种压抑的经验,并将冷漠当作保护衣。
而少年的成熟品质就像尼采所说的精神的三次变形中的最后一种,他们是&天真与遗忘,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
正因为如此,他们比很多成年人更了解幸福,也更能体验到幸福。
&爱里总有疯狂的成分&&在我这爱生命者看来,我觉得蝴蝶,肥皂泡和一切在人间的与它们相似之物,最了解幸福。
当查拉斯图拉看见这些轻狂、美丽而好动的小灵魂,他便要流泪而歌唱起来。&
那些有着天然优美品质的少年,那些另一个美丽世界的美丽生物,正像尼采所说的这些美丽好动的小灵魂一样,只会信仰一个会跳舞的上帝。他们是人类完美类型的一种,可完美本身就意味着疯狂,就像爱也意味着疯狂一样,在完美的瞬间他们只能是在另一个美丽的世界,就像法国诗人兰波所说的那样:生活在别处。
王尔德曾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而就在他们或是粗暴,或是和蔼,或是歇斯底里,或是语重心长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他们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的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会在最后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当然他们可能还会说自己更有经验,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他们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而且他们总会把他们自己思考很久的东西就当作正确的,而有些东西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就是对他们那么说的,只是因为电视里是那样演的,报纸上也是那样写的。
而对于那些在他们自己的少年时代里,曾困扰他们的难题,他们从未真正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他们只是生存得比那些问题更久一些,这给了他们已经解决了那些问题的一种假象,就像那些不可能恢复性能力的人,不会再为性而苦恼一样。
而对于那么多的来自成人经验世界的限制,我们能做的或是默默顺从,或是去做那些他们认为不正确的事。于是我们第一次逃课;我们第一次在街上用暴力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们第一次燃起一支香烟然后学会吐第一个烟圈;我们第一次爱上某一个人;我们第一次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手淫&&
而在日后当人们尝尽人生的悲喜和冷暖,这些记忆似乎都变得那样珍贵而迷人,而其它那些曾苦苦追求的东西则变成可怕的虚妄。就像某位法国作家所说:&我在临终时,会对来访的客人说:我不需要你的同情,我只是希望你能说一些粗俗的往事使我快乐&&&
(几年前写的东东,其中的一部分发表在一份电影杂志中。刚刚在电脑里看到它,就贴到这里了,很长的一坨,那时真能写。同时也缅怀一下永远的大师...)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我看过的最牛的牯岭街文字。
牯岭街教育诗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我们这里以前出过事,我们的好兄弟茅武,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后来,茅武的一个同级同学从牯岭街出去。杨德昌同学在美国学电脑,攻硕士。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改行拍上了电影。1991年,杨同学把我们牯岭街的一些故事搬上了银幕。
  我看过这出名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影片接近四个小时,很多人说闷。我看了之后也胸闷,由于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从淡江师范毕业之后,我回到我的牯岭街家乡,成为建国中学的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杨同学的这部电影,取景其实是在淡江中学。
  中年以后,我发现在所有的教学参考中,尤其弥足珍贵的竟然是这部影片在我的脑子里的拷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人物,每一格画面,每一句台词。
  我常想,如果时光倒流三十年,让我重新回到牯岭街,这部影片也许可以成为我的地方志和人物志。我可以通过它认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一个少年团伙。它是我的教学工具书,我的现实启蒙读物,我的人际沟通指南,我的思想行走地图。
  我的回乡可能会象一次重游,或者,更象一次夜游和梦游,对往事的记忆和猜测会如幽灵一般伴随我左右。当我经过月光下少年情侣依偎的荷塘,夏日里野草金黄的靶场,经过夜间部教室的灯光,隔壁的电影片厂,耳边也许会有鬼魂吟哦深情的诗章:
  苍老是我的记事簿,青春是我的回忆录。
  你是我的放弃与追逐,你是我的幸福与痛苦。
  我有满腔少年血,将它二一添作五。若不成功即成仁,激情浇灌长青树。
  当年我作为新来的教员,被校长向学生介绍登上建中礼堂的讲台时,学生的校服早已不再是军装式样,我难以分辨出谁来自小公园,谁来自217。
  这些孩子,他们是否仍将&217&读作&两幺拐&?&&当年的眷村子弟,谁不晓得通信兵的数字读音规范?
  当我站在讲台上,常常会下意识地凝视他们胸前的校章。他们中是否也有86089同学?86089同学,在夜晚的牯岭街上出手7刀,刺死了他的马子。
  三十多年过去,因为这部电影,那些1960年在此就读的孩子再次被提起。我知道,在学童们中间将谈论着他们的出身和来历,并将演义出各种说法不一的版本。事实上,因为我从小在这一带居住,我的年轻同侪也曾经好奇地向我打听虚实,我总是抱歉地笑着说我一无所知。
  民国四十八班夜间部及相关人等,常常成为他们运用教育学原理用以剖析的个案:
  86089号,张震同学。小名&小四&:中考其他科目成绩都超过90,而一向不错的国文仅五十多分。张榜后其父曾要求查卷,未果,是否批卷错误仍为悬案。该同学个性较为孤僻、自闭,寡言少语,具有心理断乳期的典型症候:长期沉溺于带有妄想狂色彩式的思考,以私人文字构筑自己的情绪舒解空间。其救世济人的道德完善精神在失控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强烈的偏执和暴力倾向。
  王茂同学。外号&小猫王&:其音乐能力是由三方面构成,(1)曲调感,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2)音乐表象,即能随意反映音高与音强的听觉。能再现听过的旋律,实现听觉与发声间的转移与转换。(3)节奏感。对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的敏感和准确的再现。王茂同学先天具备许多大音乐家都缺乏的绝对音高和惊人乐感。&&由于左半脑欠发达,其肢体机能未臻协调,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低下。&&小四要是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让他修理父亲的收音机。
  小虎:留级生。校队篮球好手。其坚韧、独立的个性下同时具有极其情绪化的一面,往往因为某件事的挫败感陷入极端的消沉,人格完全压抑。成年后变得与世无争,选择一种放弃的生活方式。
  小马:插班生。台北警备司令的公子,具有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其人生价值观极为模糊,表现为极度的自我中心和歧视女性的倾向。但同时兼具侠义心肠,重视友情,在小四案发后产生真实的哀恸。
  滑头:装腔作势的机会主义者,一次残酷的火并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
  二条:爱出风头,矫柔造作的业余歌手。长期生活在兄长的阴影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在危难中犹疑与恐惧。也许,与滑头一样,需要一个契机来完成质变。
  飞机:木讷、老实的好学生。少年群体的追随者与旁观者,对行动的参与经常出现在行动结束以后。
  三角裤:牯岭街旧书市的&小本&迷恋者。无个性就是他的个性,有希望成为典籍善本收藏家。
  Honey:一度充满好勇斗狠的少年意气。具有崇尚自由、迷恋冒险的气质,常有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孤独感。一次偶然的文学阅读完成了其个人的思想启蒙,自此开始崇尚&孤胆英雄&形象。
  山东。其个人形象都决定了将永远作为Honey的对立面存在。畏光,性格阴郁,野心勃勃,不择手段进行势力与财富的攫取。对女人却专一而富有情义。
  &&在建国中学的教员办公室里,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探讨成为我的同事的日常功课,他们或者唇枪舌剑,或者和风细雨。如果我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些孩子是不是原本可以步入经过精心设计的正轨?如果我们的前辈投入过更多的关注和警惕,是不是有些事可以永远避免发生?
  我并不参与同事的争论,但有时会倾听。我发现:有一个病例,似乎无法轻易地开出处方。在这些个人档案中,似乎有意漏掉了死者的名字:
  还有,小明。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中)
   (5)
  我的教育学和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人的社会化,是由三方面的教育与影响完成: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是社会化的宫殿;邻里社会是社会化的竞技场。
  我记得,当我学到这一章节的时候不禁冷笑过。
  小四来自一个本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公务员。当小四被校方认定与同学串通作弊欲行处罚时,小四的的父亲居然天真地与教务主任争辩,斥责他不公平,致使小四被加重处罚,记大过。而后他反而开导小四: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自己做对的事都不能勇敢相信的话,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希望这件事对你是鼓励,而不是打击。&
  当小四担心他们父子俩会遭到母亲的数落时,父亲居然以朋友的口吻,用广东话感叹&没春袋的,都好麻烦&&&那一刻在电影院里,我真的好感动。
  但父亲不久被警备总部传唤盘查其留在大陆的老师,以&匪特&嫌疑羁押一晚,事后并受到牵连而被革职后,性情大变。变得懦弱而神经质。当小四因再度违规而被校方决定开除时,父亲依然称&不公平&,但开始哀求学校再给一次机会。愤怒的小四用球棒击碎了教师办公室的灯泡。这是一次压抑的反抗,一记令成年人目瞪口呆的本垒打。
  父辈们,你们输了。
  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阶段。而建中绝非一个理想的康乐园。
  我记得电影里两个意味深长的细节:
  教务主任对前来告状的片厂门卫老头说:&我们校长讲求学生人格自由发展,从来不关学校的大门。&
  课堂上,嬉皮笑脸的小猫王被国文老师叫上讲台:&你不是很喜欢&我&字吗?&&写一百遍。&
  小四们的邻里社会,是邻居胖叔冷嘲热讽的奚落,父亲的同学汪狗的世故精明,落井下石。
  小四曾有机会教训酒醉的胖叔,但当他滑进水沟时却帮助救起了他。胖叔后来报恩的方式,是介绍小四的父亲帮别人经手青果外销的生意。&&也许,在小四眼中,这是父亲走向妥协与平庸的又一个步子。
  而另一个邻里社会,就是建中对面的电影片厂,小四们经常跷课去玩耍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见识过恃宠而骄的小明星和对老板娘曲意逢迎的导演。最后一次去的时候,导演问起曾来试过镜的小明:跟你一起来的那女孩儿呢?&&要哭就哭,说笑就笑,真自然&&
  正饱受失恋之苦的小四粗暴地打断他的话,嚷出片中最振聋发聩的一句反教育台词:&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还拍什么电影?你拍的都是什么玩意?&
  与现实的教训相比,家庭、学校和邻里的教育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所以,当我在电影里看到小四的父母在院落里抱头痛哭,当我看到小明从小神经那里得知Honey的死讯时,沉默地慢慢走回母亲身边,拾起针线,不禁想到了杨牧《凄凉三犯》里的诗句:
  沉默里,听见隔壁妇人在唤狗
  男人坚忍地打着一根钢针
  他们在生活。&我在生活&
  我说: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
  在每个班级中,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股势力。一个崇拜父辈的强权,一个信仰自己的实力。基本上,两股势力的周围都渐渐团结成一帮人马,水火不容。
  注意看吧,在一个小小的国中班级里,往往预演着成人世界里所有的权力游戏。他们甚至会有和谈,有冷战,有蜜月,有和平共处的不成文原则和结盟后的其乐融融,以及暗自交锋。
  当小马插班到来,我注意到小虎敌视、戒备的眼神。我常常冷眼旁观这场彩排。其实我完全能预知争斗的结局。当他们毕业之后,这种情况将更频繁地发生,&平民意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胜利背后,都有一个深沉的背景。
  也许,我应该组织我的班级里这同样的双方召开一次圆桌会议,告诉他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机关算尽,处心积虑,这就是男人的游戏。雄性社会里应该有强硬对话,但最好以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为前提。
  我对我设想的会谈感到忐忑。我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但所作所为却常常表现得象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按照德国人 Max Weber的理论,财富(wealth)、威望(prestige)和权力(power)就是社会的分层标准。我应该试着让他们了解,这就是真相和谜底。如果你们将来不能改变它,起码现在应该学习习惯它和接受它。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小明最终会跟随小马,而不是小虎和小四,甚至也不是滑头?为什么联考之后的录取人员,在进录取场时会手持记满照顾对象的名单?
  我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当初我的师长对考场舞弊会如此深恶痛绝?
  我喜欢看我的学生们卯架。当他们拎着球棒,提着砖头,在教学楼的楼道上狼奔豕突,我常常若无其事从他们身边经过,并不劝阻。偶尔,一两个小孩看到我后迅速立正:老师好。我矜持地点头,然后他继续挥舞着日制匕首张牙舞爪地冲过。
  他们应该学会卯架。早学会比迟学会好,将来在立法院,在选举战中,他们还将继续这一游戏。而现在,刚好是热身的时候。
  我想起电影里滑头与小虎在篮球场边对小明的争斗。小虎其实当时是无惧的。他其实具备几分学生流氓首领的素质。镇静自若,甚至在强敌当前时显得如此心不在焉。而当他醒过神来准备回应时,对方的肌肉应该立即绷紧才是。
  而我注意到这个穿黑色9号球衣的小伙子。他的靠山是南海路的黑帮。他带着一丝微笑,劝解小虎,然后猛不丁击向滑头的下腹,接着噼噼啪啪、慢条斯理地开始扇滑头的小耳光,力度并不大,但恰好控制在既可以表现对对手的极度蔑视,又可以从意志上摧毁对手,使之从身体到意志开始一点一点崩溃的程度。这是学生争殴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前戏,一种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挑逗和刺激。
  我知道,滑头那次在国中与小明幽会被217围堵,当同伴救难赶到并揪住一个湖北裔的眷村子弟时,滑头也曾经扇过那孩子的小耳光;以及在后来,Honey回台北那天,对小公园冰果室里约会小明的小四,滑头也扇过这样的小耳光,&&但他后来,都后悔过。
  在后来的争斗和报复中,这种漫不经心地轻视对手的角色,往往最快死于非命。&&&不可侮辱你的敌人& ,年轻人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
  (cont'd.....)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下)
   (8)
  我有一个学长,他曾经将这部电影郑重推荐给自己的弟弟,而后者视之为应该一生感恩的礼物。
  第13届、第16届的《联合报》中篇小说奖得主,大陆作家王小波说:人有兄长是一件幸运的事。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曾多少次获益于自己的兄长?
  当小四要赔偿飞机的球棒,求助于自己的兄长老二时,老二不声不响塞给他70元。小四问起钱的来路时,老二回答:你不是要吗?要就别问!
  当小四把母亲的手表偷拿去当铺,老二却被大姐怀疑地问起时,再次不声不响地去了山东的弹子房,赢回钱准备去赎回手表时却被父母发现误解。小四目睹了兄长被父亲责打的一幕:不要脸,没出息!
  果然,&&道德上的愧疚感不自觉体现到小四刺死小明的行为中。我惊讶地发现,小四在捅出匕首的同时对小明骂出了同样的话语:不要脸,没出息!
  当《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与百无聊赖&跑路&生涯中的Honey相遇,催生了Honey致命的英雄主义情结。
  果然,当穿着藏青色&中华民国海军&制服,夸张的水兵喇叭裤的Honey从南部回到台北,我不无妒意地发现,他的谈吐开始变得具有诗意和哲理,他的个人形象竟然变得充满魅力。
  果然,中山堂演唱会那天,他拖着他那条残腿,从国歌声中肃立的人群里象彼埃尔,象吉诃德一样走出来。&&这次他走出来后,就没有再走出来过。
  当Honey与小四在冰店中相遇,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而当时我并不能清楚地判断这危险是什么。而今我明白,那时我分明看到的是他的灵魂正开始被小四一分一分吸收。如果这次邂逅能够续写下去,他们俩极可能成为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一个也许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更年轻时候的影子:执着于情感的付出和道德的自我救赎;另一个也许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人格理想,甚至悲剧英雄所特有的孤独与彷徨。
  果然,当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直关心小四的二姐张琼试图听取小四的告捷时,劝慰他:你是否太过跟别人计较,是否只想到自己,缺乏奉献?小四回答:Honey也这我说过。Honey,一个好朋友。
  果然,在小四对小明最后的告白中,他说到:只有我能够帮助你,因为,现在我就是Honey。
  我希望可以如是告诫我的年轻同事:作为牯岭街上的教育工作者,你们应尽快认识他们,熟悉他们,谁是谁的人格偶像,谁是谁精神上的父兄。&&这条街上以往的故事都是血的教训,而我们应该提防自己不要试图成为一名拯救者与传教者,而应该是是默默的观察者与辅导者。
  这就是我眼中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它所阐述的远远不只关于一次情杀,它如此厚实而博大,它是一本涵括了教育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百科全书。
  它从来不是悲悯者的福音,而是关于成长史的文献。
  也许,对个人而言,它还是一本记录苍老自何时开始的记事簿,一本追忆青春夭折于何日的,回忆录。
  (10)
  所有的国中都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也许不是最漂亮的,最清纯的,但是她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她是这个学校唯一的校花。
  她被其他女孩子痛恨,不屑、鄙夷,被男生用最下流的语言诅咒。但是,奇怪的是,她会进入每一个男生的春梦里,她是可以被破坏的,因为她最无耻。
  毫无例外的是,这样的女生,在每一所国中里的这样一个女生,她们都并不张扬和轻狂,她低着头走路,不跟任何人说话。在全校的注视中,她象一个罪人一样走过。
  她很显然比其他女生早熟。体态丰盈,当她走过时,夏天的走廊里有六神花露水味,有经验的兄弟会悄声提醒,注意她走路的姿势,注意她的外八字,扭动的臀部和腰肢。
  她被操过了,她被操过了,这个妓女。
  一群人顿时爆发出放肆的大笑。她停下脚,回头,眼神里是羞愤,居然还有无辜。
  我操,她凭什么这样看我,她凭什么?这个婊子!
  &&而每一个人的心脏都在那一回头中裂成碎片。于是,在当晚的梦中必须再次凌辱她一回,折磨她,蹂躏她,直到自己流下眼泪。
  那一晚必是劈过一道闪电,必是响过一声炸雷,所有对美与善的感悟宛如在一夜之间复苏。她的形象开始变得从没有过的纯洁与高贵,不为流言所伤,暗自散发芬芳。
  也许,也许要等到十多年以后,当你忽然想起这个早已忘记的小姑娘,你会发现其实你后来对她形象的修正仍然是一个善良的愿望,一相情愿的幻觉与想象。你还是被她的表演蒙蔽了,在你现在富有经验的眼光中,你吃惊地发现,其实,当初关于她的所有传言,其实,都很可能是真的。
  她的过早发育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所有的迷团一下子迎刃而解,每一件事都有背景,每一个人都有出身。在教育心理学与青春期心理学的讲义中,她都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她来自一个复杂的家庭,父亲早亡,母亲有不好的名声,她在童年时或者遭遇到骚扰和侵犯,或者有多次寄人篱下的经历,这训练了她的世故与庸俗。她玩弄拜倒在她裙下的所有少年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严重缺乏安全感,她有自毁的基因,所以她会自暴自弃地堕落与沉沦;而她所有成功的掩饰,源自她自我保护的本能,
  &&在成年以后,当我们重新透过事物的表征进行审视,我们一定会发现,甚至都不需要验证,当初关于她的流言,几乎,全都是真的。这样一个女孩,她不是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坏,也绝非我们后来以为的那样好,她只是比我们都更早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她远比我们丰富和复杂,也远比我们深刻和清醒。
  而如果时光回去三十多年,当我15岁时,我还是希望我会爱上她,仍然是有时充满狂热与勇敢,有时伴随着懦弱与羞怯。
  无论怎样,让我喜欢你。当你14岁时,当你和所有女孩子都14岁时,你已经表现得象是20。你已经开始具有心计和演技,开始学会浅浅地卖弄风情。也开始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当你17岁时,你将已经是小小的母亲;当你25岁时,你已经开始迅速地老去;当你30岁时,你已经开始进入更年期。而无论这样,让我先这样喜欢你,以渐渐碎裂的心,和渐渐降至冰点的血液。
  在青春的课堂上,先让我这样痴痴地注视着你,让我整个脑海里都是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窗外是一浪一浪海浪一样的槐花香,内心是槐花香一样一浪一浪的海浪。
  (cont.....)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下下)
   (11)
  牯岭街过去一直是以卖旧书古书而闻名。它最早成为读书人趋之若鹜之地,是当年战败回国的日本人常把家具、古董、字画和书籍拿到牯岭街和南海路一带贱卖,后渐渐成风,规模壮大,假日里常常是人山人海。50年代中期,福州街、厦门街口到牯岭街上,共有40&50家旧书摊棚,旧书店则有数十家,常有珍闻秘籍和古旧版本面世。当时牯岭街的名声响遍全台,也成为很多外国观光客必定造访的人文景点。60年代,牯岭街的声势达到了顶峰,俨然为当时政治经济封闭的形势下台北一处重要的图书资讯交换中心。
  民国六十四年后,旧书市场搬到了光华商场的地下楼,牯岭街日见萧条。为重现旧书市风貌,市文化部门和社区曾共同主办了&重温旧书乡&&牯岭街书市&活动,在牯岭街旧书市最鼎盛的南海路段至宁波西街段上,摆设了近百处的书摊,一时盛况空前。牯岭街上第一家旧书店&松林书店&的老板蔡先生也尝数度从阴暗的店堂内走到屋外观看。
  我住在牯岭街附近的台北教师会馆。当我晚间漫步到牯岭街,它已经变得如此狭窄、偏僻,甚至有几分昏暗和阴森。行人寥寥无几,路灯忽忽幽幽。从头到尾四、五百米,只余下四五家书屋,皆已破败不堪。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科见美语&,和一些&福州小吃&、&三阳机电&之类的招牌。
  我曾经试图在旧报纸中找到关于当年那场令包括山东数人毙命的少年团伙火并的记载。结果,我读到这样一条消息:1960年圣诞节前夕,牯岭街省妇女会门前,发生不明身份之歹徒多人,使用计程车架走一对情侣案,因被害情侣当街高喊&救命&,附近的警七分局刑事组立即出动,当即将一对情侣带局保护,并将涉嫌妨害自由的李知高一名捕获,其余歹徒均已驾车逃逸。据譬方初步侦查,这是一件亲生父亲骗不满十五岁之亲生女儿到特约茶室卖淫,另一青年协助其女逃离苦海,到台北向省妇女会申请调解结婚,其父却与歹徒多人欲劫走女及其情郎案。譬方以案情甚为曲折,现正继续侦查,并与屏东警局联络缉捕在逃之歹徒中。
  (12)
  我叫华光复。在杨德昌的电影中我叫&滑头&,我泡过小翠和小明。民国四十九年,我因考试舞弊被勒令退学,后来成为&小公园&的少年首领。我的叛逆期最叛逆的行为是出卖:我是最早具有商业意识,也是从实践上尝试企业化运作的转型期社团头目之一。我当年主要的策划和经营项目是筹办演唱会。
  我的父亲是中山堂管理委员会主任,因被指控纵容、包庇将政治场所用作商业性牟利用途,涉嫌受贿以及与黑社会组织牵连而被撤职查办。
  我的手下先后离开了我。在其后漫长的一个暑假中,我一直都处于痛苦的自省中。我后来考上了幼校。翌年我转学到淡江师范,因为我后来明白过来我的教育对象不应该是幼童,而应该是少年。毕业后,我成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民国五十年夏天,我们的好兄弟小四,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这是民国第一起未成年人杀人案件,也是这个国家历史上一起微不足道的事件。
  鸣谢:老大在家
  我打这篇文字前选择字号时不假思索地点了&小四&。
  我看着这里一个又一个的学童, 
  疑惑她此年纪是否也曾这样站立&& 
  因为天鹅的女儿也会继承 
  涉水的飞禽的每一种素质&& 
  也会有同样颜色的秀发和面容, 
  这样一想,我的心跳得多快; 
  她站在我前面,一个活泼的小孩。 
  (爱尔兰)叶芝《在学童中间》.1926 
  &&&&&&&&&&&&&&&&&& 
  一种焦虑的颜色 曾渲染过我行走 
  许多揣测的道路,而你在月光的深巷里 
  宁静地听着 间奏的横笛 
  梧桐树和庭院 一畦又一畦的菊 有些疲倦; 
  我们 隔着疲倦凝视: 
  不是陌生 也不熟悉 
  (台湾)杨牧 《在学童当中》1975.12.台北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影片条目(不断的完善中)
1.这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尾,猝不及防的,小四在拥紧小明时刺入了残酷的一刀,不,连续很深的几刀。在小明无法动摇的处世态度面前,小四的劝说辩解苍白无力。小明也不曾料想到那把用来堵杀小马的刀会插在自己身上,因为甚至连小四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亲手杀死小明。
&&& 小明不会为他而改变,世界不会为他而改变。这一切无情的现实周遭逼迫着小四狠狠地刺进那绝望的几刀。
&&& 小四是个好学生,正直单纯。他有幸福也还算宽裕的家庭,关爱自己的父母、哥哥和姐姐。他有一群好朋友小猫王、小马,他遇见了小明,甚至还有自己的偶像Honey,一个语气平和跟小四讲起《战争与和平》的小公园前老大。
&&& 牯岭街夏天躁动不安的气息里,小四爱上了小明。小四对小明说我会保护你一辈子,小四思考着小明是否真是命里注定的那个人。小四清楚着小明的过往现在,但他可以不在乎,一个在理想中翻覆的少年。
&&& 不过随着故事发展,小四所拥有的一切慢慢毁灭殆尽。杀死自己心爱的人,能是何等的残酷与绝望,毕竟小四并非心狠手辣的小混混或者暴徒。虽然之前他用手电照着血泊中痛苦呻吟的山东,冷冷地问:Honey是不是你杀的?
&&& Honey的死去让小四愤怒,小明的离去让小四绝望。少年的精神支柱和寄托在家庭变故之后一下子荡然无存。
&&& 和杨德昌的其他影片一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构严谨,细节生动,有着庞杂但是清晰的人物、繁芜但不凌乱的叙事。几乎单列一个非主角的人物都可以仔细分析一番:小马、滑头、Honey还有小四父亲,不曾在这部四个小时的影片里显得多余累赘。
2.残酷青春与社会现实
&&& 杨德昌用自己稳健的影像描绘着20世纪60年代灯光昏黄的夜市,那沙沙作响但又异常细腻真实的对白,《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融入了作为一部杰作所能承受的历史厚重和现实压力。甚至有人戏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用去了杨德昌太多的才华,完全掩盖了影片前后作品的光芒。
&&& 1991年,张震刚刚14岁,稚气未脱的他诠释着杨德昌记忆里学生时代的残酷青春,当个人理想与社会冲突交织碰撞在一起,小四和小明注定只会是一场悲剧。
&&& 10年后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又用莲见刺向星野的一刀见证了青春的荒唐,他的这部电影揭露了太多青春里不应有的罪恶和创伤。禁锢中老去或者爆发,青春就是一句奢侈的谎言。
&&& 岩井俊二电影从《燕尾蝶》开始喜欢和中国扯上了联系,《燕尾蝶》里昏黄的火光边固力果唱起了《南海姑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故事灵感来自王菲演唱会现场的忠实歌迷;《花与爱丽丝》的阳光午后,爱丽丝对宫本雅志用中文说出了:&我爱你&和&再见&。
&&& 点滴浮现很多人还是记忆犹新,但说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莲见捅向星野的那一刀是受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尾影响,有人可能不置可否,但岩井俊二来上海时曾向记者解释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少年杀人的结尾确实来源于杨德昌影片里的小四。
&&& 回忆里的冲绳岛阳光明媚,少年们尽情享受青春岁月的欢乐。但恰恰是这次冲绳之旅让星野险些丧命。当地司机告诉他,如果人们带不吉利的东西来小岛,就会在这里受到惩罚,丢掉自己的灵魂。归返途中少年又目睹一出死亡,星野难以平息这种震动。
&&& 可以说冲绳之旅时让阳光少年的戏台轰然倒塌,星野就脱胎换骨变了个人。而小四的戏台倒塌则是因为底下柱子一根根折断倒下,父母的遭遇、Honey的死亡、小明的离去还有自身的挫折,在和小明摊牌无效的情况下,他也随即崩溃失衡。
3.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 比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铺展蔓延而开的绝望,《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压抑至极,灰色透顶。影片里有着太多麻木不仁的封闭,太多不堪忍视的欺凌。
&&& 很多人难以接受星野的突然爆发,只因为他在乎着身边人的看法,需要改变,需要认同&&即使改变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快感。事实是后来星野的所做所为对那群少年少女们来说,是场难以脱逃的噩梦。津田被逼援交,久野惨遭凌辱,对于昔日好友莲见的欺辱更是不留情面。
&&& 少年少女们在与青春不相符称的封闭里,在莉莉周的音乐中寻得心灵宽慰和存在躯壳,依赖着莉莉周的音乐逃避生活,忘却疼痛,冷漠亲情,缺乏友情,所谓的爱情都被包裹着不敢外露,《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只有青春的压抑,全然没有洒脱。
&&& 星野变本加厉的残暴更加反映出少年内心的混乱,怯弱的莲见对于星野的欺辱始终默不做声,逆来顺受。无论是被侮辱的或是被损害的,津田的死亡和久野的抗争是两种可能,影片在冲绳之旅后鲜乏温暖画面。
&&& 在莉莉周的演唱会,青猫带着青苹果来现场赴约。莲见这时才发觉残存的一线希望都是对自己撒谎,转瞬之间一切都毁灭了。他不曾料想BBS上的青猫就是一直以来欺辱自己的星野。纵然从那时起他才知道青猫只是网络上擦肩而过的鬼影,可现实狠狠地抽了他一记耳光。星野依然用他的蛮横拒绝着莲见的畏惧或者说善意,青猫以现实里的星野出现,带着坏意扔掉了莲见那张门票后独自进场。
&&& 于是演唱会结束后,歌迷追逐着心中的莉莉周。人潮涌动之际,星野出于本能地回头,发现了身后的莲见。他一下子软倒在了地上,莲见的抽身之速在人头攒动间便消失不见。
&&& 莲见深深地刺了星野一刀,而且可以想象这道口划得很长。这一刀草草收场但足以致命。
&&& 青猫消失了,星野死了。
&&& 影片让这对曾经的好友在青春岁月里选择了折磨:星野欺辱莲见、莲见最后又结束了星野的生命,相信没人会在星野倒下时言不由衷地赞赏。毕竟这样的方式除了残酷,没有其他更悲哀的形容。
4.结局的结局
&&& 小四杀人引起了社会关注,逃过一死却得面对高墙内15年的漫长监禁。小猫王特意录制送他的《A Brighter Summer Day》磁带被警卫顺手扔进了垃圾桶,画外音不忘加两句&那什么玩意啊?&&他妈的!&。
&&& 莲见侥幸脱身,他那一刀不为人所知,莉莉周的歌迷们在网上讨论着少年的死去。莲见染了发,沉默地听着老师教导,阳光漏进教室里,久野弹奏的钢琴声流水般淌动,一切似乎依然从前。
2005.12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 &
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杨德昌死了。然后,我决定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部我刻意在逃避,但却知道迟早需要直面的电影。
二百三十七分钟,将近四个小时的长度,所有商业电影望而却步的禁区,也远远超过了观众喝光一杯可乐、吃完一桶爆米花的时间。曾经屈服于观众耐心和政治禁忌的科波拉,需要等待二十年,才能将当年剪掉的四十九分钟重新呈现在Apocalypse Now Redux里。而九一年的杨德昌却有了藐视行业常规的反骨,他敢毫无顾忌地用两部长片的容量,一帧帧刻画那六十年代台北的慵懒和彷徨。
当然,我并不是说冗长能让一部电影变得伟大,只是伟大的电影不应该因为惧怕冗长而牺牲细节;少年情杀的剧情片若是放在主流导演的剪片室里,也许会言简意赅许多,但杨氏电影的肌质却寻不着了。《牯岭街》的美,在于它对细节的沉溺,在于那用文火慢煮的关于一个城市的回忆。细微到台北日式民居的陈设、夜摊上印有肯尼迪封面的杂志、老式的收音机里传出的大学联考录取名单、城市角落里外省人浓浓的乡音,以及街头昏黄的路灯和不时驶过的坦克.....所有这些看似无关的琐碎,都让杨德昌的摄影机长久地流连。乔伊斯曾说,如果都柏林被毁灭了,可以按照《尤利西斯》里的记录原封不动地重建出来。而我觉得,寻觅四十年前的老台北也并不是难事。它就在杨德昌的胶片里。
同样是关乎鲜血淋淋的青春,王朔/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是另一种味道,尽管两者常常被影评人拿来相提并论。六十年代北京的模样,在那个部队大院里虽然依稀可辨,但却是模糊而单薄的。《阳光灿烂》的电影语言中,充满了印象主义的抽象和扭曲。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无意于(也不被允许)记录那个敏感时代的宏大全景,而是退缩到某个足够政治正确的角落,通过窥看一个少年对性事的焦灼和饥渴,来反映疯狂年代的人性缺位。如果说王朔/姜文讲述的是弗洛伊德式心理寓言,那么杨德昌则更像是一个左拉式的现实主义道德家,因为前者只可能停步于浅尝辄止的时代隐喻,而后者却是在异常真诚地为小四的暴怒和小明的堕落找寻社会病因。
&六十年代&对于北京和台北,简直意味着南辕北辙的历史想象。《阳光灿烂》是一群少年在秩序荡然无存的城市里宣泄的疯狂,而《牯岭街》从开头张先生在学校为儿子升学奔走,到结尾那个意外响起的旧收音机传出的放榜播音,无不提醒观众那个时代严酷的社会秩序。惨烈的大学联考和中学淘汰体系,是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给少年们制定的规则,而这个孤岛的成年人却生活在&反攻大陆&的神话和紧张兮兮的戒严中&&意识形态和政治高压的双重牢笼。正如片头宣告的那样,那些四九年赴台的外省人住着日本殖民者留下的旧宅,听着美国流行的&猫王&和&披头士&,想念着的却是当年上海滩的洋派舞会、青岛整饬宽大的下水道,还有汉口繁华喧闹的街巷。对不确定未来的迷乱、对&何处为家&的犹豫,构成了杨德昌镜头下要捕捉的成年台北的时代精神。相较《牯岭街》中的那个饱蘸人文情绪的悲情城市,《阳光灿烂》里折射出的不过是一个城市的荒诞躯壳。
尽管杨德昌的家国记忆是其电影中挥之不去的母题(譬如那配角中闲谈的乡音和乡情,那用&上海&和&山东&等来命名的地方和人物),但他似乎更习惯在自传式情绪中,用少年视角来观察这个&他们的世界&。这种观察既是出于自然主义的社会写实,也刻意保持了超然的距离感。所以,稍微留意下你就能发现,杨德昌在《牯岭街》中大量运用的是静止的远镜头,就像小四和小猫王在片场的棚顶上远远的偷窥。即使是最激烈的砍杀场面,也很少看到镜头的运动或对人物的特写。摄影机总是不动声色地在某个距离外进行观望,给观众无法企及的背影和孽生想象的声音。这种刻板乏味的镜头语言并不是出于杨德昌在艺术审美上的无能,而是他要刻意为之的&陌生化&效果:小四眼里的&他们的世界&,就像少年躺卧在唯一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狭小的榻榻米),仰视出去时那样。
《牯岭街》并不是一部实验性电影,但片中的斯特林堡、伯格森等人的&表现主义&痕迹却很明显。杨德昌对社会现实的道德批判,仅仅依靠纪录片式的第三人称观察还不够,他需要将艺术象征淬炼成利刃,扎入生活的胸膛,然后才能看到那暗色的血液。在这部电影中,杨德昌反复渗透的意象就是暗与明,这大概也是很多观影者抱怨他的电影看上去色彩晦涩、如同拙劣的枪版片的原因。
杨德昌在《牯岭街》中对于&黑暗&的运用,的确已经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从片头少年们在学校里的群殴,到发生在台球室和冰店中的血腥砍杀,直至后来对张先生的审讯和小四在校门口的行凶,无不是在黑暗中完成。即使是发生在白天的戏,杨德昌也时常运用室内的光影来达到以昏暗为主体的画面效果。&黑暗&,在杨德昌的电影里,便成为了与&恶&如影随行的场。但凡是表现人性或社会的阴暗面时,屏幕上的光明就被驱逐,就像为Honey复仇时的停电情景一样。
作为与&黑暗&的对立,&光明&更成为了杨德昌要找寻的东西,为此他甚至干脆管那个女主角叫&小明&。很多人注意到了杨氏电影中对于电灯的运用,可那微弱摇摆的光亮非但不能刺透沉沉黑夜的,反而只能反衬出暗的存在。《牯岭街》里与&光明&有关的最有趣的一个象征其实不是&电灯&,而是一开始小四和朋友在片场保卫的办公室里盗得的&手电筒&。这个长长的家伙让少年感到无比的新鲜。因为升学考试成绩不佳,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小四不能念日间部初中,只能去读夜间部,手电筒就成为了他在黑暗里寻找光明的眼睛。他上学时将手电筒别在腰间,晚上睡觉时用它来照亮小明的照片,而在&山东&被砍死时,又是这个手电筒让他在停电的漆黑中看到了真切的血腥。
需要指出,在杨德昌那里,&明与暗&并不意味着&善与恶&的简单分野;在手电筒投射的光柱下,人性中时时可以看到善与恶共存的两面。正是这种复杂的矛盾性,让我们的道德追问陷入悖论中。小明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决断的形象:她稚嫩而忧郁的美丽容颜,是情窦初开的男孩心中&善&的典范;但自幼和母亲漂泊来台的小明却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周旋于多位男友之间。她所需要的安定和保护,对于纯情的少年理想主义者小四来说是一种可耻的堕落。小明深知自己是这个&天地不仁&的世界里的&刍狗&,罗曼蒂克的男女欢爱不可能比生存本身来得更重要。她是小四眼里的&光亮&,但又被残酷的生活胁迫成一个轻浮的&娼妓&,在黑暗中用变幻嘴脸来谋生。
正是这种&美&背后的邪恶暗面让小四无法容忍,所以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时,他只能投向恶的怀抱,用狰狞的死亡来为小明赎罪。杨德昌曾心有戚戚地说,&小明甚至自己都是凶手&,因为她说她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充满恶,却又不能被小四、Honey或张父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改变的世界。小四并不是没有努力过、抗争过,他许诺要永远做小明的好朋友,甚至在退学后努力学习希望能重新考入日间部(从黑暗走向光明?)。但当被好友小马和爱人小明同时背叛时,即使是二姐那充满宗教关怀的告解也没能把他拉回来。意味深长的细节是,在选择杀人还是见神父之前,小四去片场退还了那个手电筒。他不再需要光明,他已经被黑暗的心所吞噬。
这种残忍和绝望,是《牯岭街》要表达的基调,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杨德昌无法挣脱的悲剧性。但同时,或许出于一种信仰,或许出于一种希冀,电影中依然努力在背景中保留一些温暖的亮色,就像暗夜里的白炽灯泡。我最感觉到温情的部分,是片中出现过两次的买豆包馒头的小贩。这个操着陕西方言的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台北的黑夜里,以欢欣的语调叫卖着自己的豆包和馒头。一次是小四从学校归来,因为记了大过,他多少有点悻悻,于是中年小贩热情的鼓励他说,生活没有难事,希望就在明天。另一次,小卖部老板在落寞的深夜和小贩遭遇,前者讥笑他说:&你干嘛怎么辛苦啊,莫非你还真能卖出去多少,莫非你还想靠卖这个攒钱讨媳妇?&小贩却憨厚的一笑,说:&能赚多少是多少,攒一点是一点呗。&&小猫王&则在电影的结尾给我们另一种欣慰,他想告诉身在狱中的小四,他写给猫王的信有回音了,偶像不仅鼓励他好好唱歌,还送给了他一个&很屌&的礼物。虽然这样一个小小的对梦想的肯定也被狱卒击得粉碎(送给小四的录音带被大人随手扔进了垃圾箱),但卑微的小人物在黑暗中的坚持,给了我们做&西西弗&的理由。
张震本色出演的小四不是任何关于他者的寓言。少年不仅仅被杨德昌用作窥看&他们的世界&的猫眼,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电影需要着力探讨的主题。长期以来,当成年后的导演拍摄关于孩子们的电影时,所谓&童真视角&常常被滥用,孩子成为了大人那里浪漫化的主观想象。譬如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儿童的眼睛就只是工具,或者他们的心灵被视为一个无法到达的孤岛。
杨德昌对于十四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少年有着异乎寻常的参悟,他给予这些小大人以充分的主体性,并绝不低估他们的狡诈、残忍和善变。这是完全符合我对于少年时代的回忆。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这样大小的青少年身体上已经获得了成年人的体魄,但对于道德感或恐惧感尚未有充分的认知。一旦他们被放逐到社会的边缘,这些人会变成最残忍的动物。
就像我在杨德昌电影中看到的那样,这些孩子不惧怕死亡,他们有自己的欲望对象和权力争斗:泡Miss,争地盘,寻仇,讲义气,削钱...《牯岭街》中&小公园&和&眷村&两个帮派的争斗,就是这种战争的缩影。这两拨人和后来出现的台南黑社会还不相同,基本只是一些以夜间部初中生和街头小混混为主体的少年帮会。在外人眼里,或许这就是一些不务正业的小太保,仅此而已。但其实在里面,他们有复杂的权力政治、晦涩的行内暗语、戏剧性的谈判外交、相互纠缠错节的&罗生门&。并不是《牯岭街》赋予了这些少年太多的成年人特质,而是电影本身真实地反映出了这个群体的面貌。
我所有关于校园暴力的血腥记忆,都是发生在初中;真正到了高中时代,反倒是很少见到那些惨烈的群殴了。那时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帮派,叫&南门七兄弟&;而他们又在街上拜的码头,那个老大叫杨子,现在我还能记得他。就像一提Honey的名字台北所有出来混的兄弟都要变色一样,杨子也是极狠的角色,小学六年级时就拿匕首捅过人。他的脸因为先天残疾是歪的,现在想来蛮滑稽,但当时却是让年幼的我们极为惧怕。&南门七兄弟&在外面的血战很多只是耳闻的,但肯定不是用棒球棍或板凳腿那么简单(曾有一个观战的少年就被东洋刀砍掉了脑袋,当时是初二,我认识他,小学曾经在一个班上)。他们退学后,曾经有一次来校园处置一个&叛徒&,因为是中午,全校师生围观,我印象极深。那个孩子被领到操场跪下,然后被一位老大用绑着锁头的铁链子抽打,然后发出凄厉的惨叫。
大概只有在你成年前亲眼见证过这样的少年和他们在青春期制造的恐怖,你才可能相信《牯岭街》中所叙述的真实。然而更多情况下,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入&他们的世界&后,那些年少时的恐惧和爱欲就渐渐被客体化了,并用&年幼无知&或&成长的烦恼&来轻描淡写地带过。通过在电影里交替展现成人和少年的世界,杨德昌似乎想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少年的心事和危机,他们不是残酷现实的绝缘物。
张震后来说,这部电影里的小四就是他自己,他一直也没有摆脱这个人物对他的影响。
杨德昌也是小四。他和蔡琴的十年无性婚姻,是理想主义者才可能施受的悲剧。
在《牯岭街》的结尾,那个审讯小马的年轻警官有几个短暂的镜头。当时觉得面熟,后来我在字幕中得知他就是侯德健。一九九一年,那时他在另一片土地的理想主义刚幻灭不久...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迅雷下载
- QQ群: 发布最新影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BD国语中字.mkv
最新电影推荐下载
请手动复制下载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牯岭街少年杀人蓝光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