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舞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000字)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
来源:互联网
贡献&责任编辑:李志 &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摘要: 民间歌曲,这一人类社会中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音乐,是人民大众心声的自然流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用自己的歌唱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关键词: 民间音乐
声乐悠悠历史数千年,多少风风雨雨,易朝换代,亦不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音乐总和人们相伴。追溯历史到今朝,音乐已从狭小的厅堂走向广大民众生活――即逐渐走出达官贵人的专属,回到本就是起源的民间。可以说,传统民间音乐是其它各类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而得以传播。在世世代代的传播过程中,它经由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可以说,它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晶。据调查统计,我国拥有345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种民间音乐,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拥有最广泛的听众。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民间歌曲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具备了民间文学的上述特点。关于民间歌曲的概念,几乎每一部音乐词典都会有专门词案对它进行阐释。仅根据手头有限资料的归纳,对“民间歌曲”的解释大约有以下数种:
1、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的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2、民歌,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与一般创作歌曲的不同之处是:①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②其曲调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③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④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民歌作为文学体裁,则专指其歌词。3、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 4、“民间歌谣是从远古乐舞三位一体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形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词曲)、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它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主要在口头流传,形体比较短小,字句比较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5、民间歌曲是佚名作者代代口头流传,没有伴奏演唱的歌曲……民间歌曲一般流传在乡村居民中,但是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间歌曲也传播到城镇和工厂……尽管定义林林总总,却也反映出了“民间歌曲”的一些共同特征:①无名或创作;②口头流传;③不受专业作曲技法支配;④不体现作曲者个人风格;⑤群众风格的、地域色彩的;⑥与民族语言、方言有密切关系;⑦流动的、变异的;⑧与创作者社会生活有关;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民间”之“正是用”“民间歌曲”――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音乐来表达他们的爱、憎、情、仇、喜、怒、哀、乐。岁月无情,大浪淘沙,民间歌曲非但未被风吹雨打击。且如千年陈酿,弥久弥香。时至今日,当我们打开这座丰富多姿的旋律宝库时,依旧会情不自禁的醉倒在它的芬芳里。这钻心的沁脾、渗血透脉、令人灵魂为之颤抖的音乐!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源于民间的作品数不胜数,所以本文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方面作些阐述。 一、器乐方面 最为人们熟知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是伯牙老先生抒怀咏志之作,源于民间思潮,并事先广泛流传于民间,继而登上大雅之堂。也正因为它的古老,以及其所具有的极强民族性,该曲被收录入白金唱片送往外太空参与寻找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如果真的在外太空生活,那么,只有具备广泛的民间性、民族性的作品,才能够为他们所接纳。再如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占毫、陈刚 曲),是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在呈示部借鉴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主题;而展开部则运用了京剧中的导板和越剧中的哭板。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人们所熟知的民间故事、地方戏曲中的音乐素材,加之与西洋乐器的完美结合,故而使得《梁祝》家喻户晓,成为中西合璧的旷世之作。当然,这与何占毫、陈刚二位先生的才华密不可分,但民间音乐素材给作者无穷的才思也是不容忽视的。钢琴曲《兰花花》(汪立三先生1953年改编)与《兰花花的故事》(叶露先生编曲),主题皆由陕北民歌而出,但两位先生的作品各异,都堪称中国民族钢琴作品之精品。两位先生借助“乐器之王”的钢琴,将民间歌谣故事娓娓唱来,“唱”出了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与不屈的反抗精神。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而《黄河大合唱》是以船工调子为素材创作的,因此,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最终素材来源还在民间。再如民乐小调《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等脍炙人口的曲子,也皆取材于民间小调。 近几年,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的几位中国优秀音乐家,也在积极利用、发扬民族民间音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陈其钢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来源于民间音乐;朗朗的《黄河之子》专辑,每一首中国风味的钢琴曲都可谓是精品;谭盾的大型交响乐作品《地图》,在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造就了《地图》的成功,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把一粒民间音乐的种子培育成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 声乐类 采撷民间音乐精华而获得成功的声乐作品亦很多,不论是美声、民族歌曲,还是通俗歌曲,各种歌曲形式都不乏取材、借鉴民间音乐素材的作品。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美声歌曲《负心人》就是一首那波里民歌;《沙丽楠蒂》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红河谷》是一首美国的加拿大民歌;《阿里郎》为一首朝鲜民歌;《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以民歌为素材创作或直接取自民族民间的国外歌曲举不胜举。我国的歌曲创作也一样。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间音乐尤其体现出民族特色,如号子、山歌、小调属汉民族的歌曲形式,而少数民族民歌又有蒙古民歌、哈萨克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等等。从区域文化上也可以划分出几大色彩区,如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江汉色彩区、湘色彩区、西南色彩区、客家色彩区等等,这么多的歌曲形式及色彩区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用民间音调加工而成的音乐作品往往成为经典,并在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各地传唱,而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民族、地区。如西北地区的“信天游”流传盛广,它多以表现爱情和诉苦为主,歌曲《兰花花》就是信天游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以其长调的深沉、委婉,气息绵长,诉说和谱写着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北京颂歌》以北京地方戏曲音调为主,辅以大量京剧调子谱写而成,还有《乌苏里船歌》、《阿拉木汗》、《走西口》、《赶生灵》、《三十里铺》等等。此外,直接引用民间音调创作的美声作品也很多,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嘎达梅林》等,都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演唱曲目。 通过以上列举的部分作品可以窥视民族民间音乐于音乐发展中的源流性。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恰到好处地给人们以心灵的触动,激起人们的共鸣,能成为优秀之作,正是在于它们取材于民间,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是人们所熟知的、乐于接受的,是民间优秀音乐的聚合和凝练。综合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受欢迎程度,以及成功的原由,我们不难找到音乐发展的源泉――民族民间音乐。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以下内容为系统自动转化的文字版,可能排版等有问题,仅供您参考:浅谈中国民间音乐 摘要: 民间歌曲,这一人类社会中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音乐,是人民大众心声的自然 流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 用自己的歌唱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恨情仇、 喜怒哀乐。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 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 关键词: 民间音乐 定义 器乐 声乐 悠悠历史数千年,多少风风雨雨,易朝换代,亦不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音乐总和人们相 伴。追溯历史到今朝,音乐已从狭小的厅堂走向广大民众生活――即逐渐走出达官贵人的专 属,回到本就是起源的民间。可以说,传统民间音乐是其它各类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而得以传播。在世世代代的传 播过程中,它经由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可以说,它是人们思想感 情的体验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晶。据调查统计,我国拥有 345 个说唱曲种,317 个戏曲剧 种,17636 种民间音乐,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 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拥有最广泛的听众。通过 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学习, 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想谈一 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 民间歌曲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也具备了民间文学的上述特点。 关于民间 歌曲的概念, 几乎每一部音乐词典都会有专门词案对它进行阐释。 仅根据手头有限资料的归 纳,对“民间歌曲”的解释大约有以下数种: 1、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一种艺术形式, 源于人民生活, 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 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 不断得到加工。 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的形式,主要为劳 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 2、民歌,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与一般创作歌曲的不同之处是:①不受某种专业作 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②其曲调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过 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 ③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 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口耳相传;④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民歌作为 文学体裁,则专指其歌词。 3、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 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 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 4、 “民间歌谣是从远古乐舞三位一体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 征的一种韵文形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词曲) 、音乐(曲调) 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它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主要在口头流传,形体比较 短小,字句比较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的思想、感 情、愿望和审美情趣。 5、民间歌曲是佚名作者代代口头流传,没有伴奏演唱的歌曲……民间歌曲一般流传在 乡村居民中,但是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间歌曲也传播到城镇和工厂…… 尽管定义林林总总,却也反映出了“民间歌曲”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无名或创作; ②口头流传; ③不受专业作曲技法支配; ④不体现作曲者个人风格; ⑤群众风格的、地域色彩的; ⑥与民族语言、方言有密切关系; ⑦流动的、变异的; ⑧与创作者社会生活有关; 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民间”之“正是用” “民间歌曲”――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 音乐来表达他们的爱、憎、情、仇、喜、怒、哀、乐。岁月无情,大浪淘沙,民间歌曲非但 未被风吹雨打击。且如千年陈酿,弥久弥香。时至今日,当我们打开这座丰富多姿的旋律宝 库时,依旧会情不自禁的醉倒在它的芬芳里。这钻心的沁脾、渗血透脉、令人灵魂为之颤抖 的音乐! 由此可见, 古今中外,源于民间的作品数不胜数,所以本文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方面 作些阐述。 一、器乐方面 最为人们熟知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是伯牙老先生抒怀咏志之作,源于民间思潮,并事 先广泛流传于民间,继而登上大雅之堂。也正因为它的古老,以及其所具有的极强民族性,该 曲被收录入白金唱片送往外太空参与寻找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如果真的在外太空生活, 那么,只有具备广泛的民间性、 民族性的作品,才能够为他们所接纳。 再如家喻户晓的小提琴 协奏曲《梁祝》(何占毫、陈刚 曲),是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小提 琴协奏曲《梁祝》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在呈示部借鉴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 式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主题;而展开部则运用了京剧中的导板和越剧中的哭板。正 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人们所熟知的民间故事、地方戏曲中的音乐素材,加之与西洋乐器的完美 结合,故而使得《梁祝》家喻户晓,成为中西合璧的旷世之作。当然,这与何占毫、陈刚二位 先生的才华密不可分,但民间音乐素材给作者无穷的才思也是不容忽视的。 钢琴曲 《兰花花》 (汪立三先生 1953 年改编)与《兰花花的故事》(叶露先生编曲),主题皆由陕北民歌而出,但 两位先生的作品各异,都堪称中国民族钢琴作品之精品。两位先生借助“乐器之王”的钢琴, 将民间歌谣故事娓娓唱来,“唱”出了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与不屈的反抗精神。 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而《黄河大合唱》是以船 工调子为素材创作的,因此,钢琴协奏曲 《黄河》 的最终素材来源还在民间。 再如民乐小调 《雨 打芭蕉》《春江花月夜》等脍炙人口的曲子,也皆取材于民间小调。 、 近几年,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的几位中国优秀音乐家,也在积极利用、 发扬民族民间音乐,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陈其钢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来源于民间音乐; 朗朗的 《黄河之子》 专辑,每一首中国风味的钢琴曲都可谓是精品;谭盾的大型交响乐作品 《地 图》 ,在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造就 了 《地图》 的成功,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把一粒民间音乐的 种子培育成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 声乐类 采撷民间音乐精华而获得成功的声乐作品亦很多,不论是美声、 民族歌曲,还是通俗歌曲, 各种歌曲形式都不乏取材、借鉴民间音乐素材的作品。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美声歌曲 《负心人》就是一首那波里民歌;《沙丽楠蒂》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红河谷》是一首美 国的加拿大民歌;《阿里郎》为一首朝鲜民歌;《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以民歌为素材创 作或直接取自民族民间的国外歌曲举不胜举。我国的歌曲创作也一样。我国幅员辽阔,民族 众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民间音乐尤其体现出民族特色, 如号子、山歌、小调属汉民族的歌曲形式,而少数民族民歌又有蒙古民歌、哈萨克民歌、维 吾尔族民歌等等。从区域文化上也可以划分出几大色彩区,如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江 汉色彩区、湘色彩区、西南色彩区、客家色彩区等等,这么多的歌曲形式及色彩区代表了不 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用民间音调加工而成的音乐作品往往成为经典,并在全国 范围内甚至世界各地传唱,而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民族、地区。如西北地区的“信天游”流传 盛广,它多以表现爱情和诉苦为主,歌曲《兰花花》就是信天游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蒙古 族民歌《牧歌》以其长调的深沉、委婉,气息绵长,诉说和谱写着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北京 颂歌》以北京地方戏曲音调为主,辅以大量京剧调子谱写而成,还有《乌苏里船歌》《阿拉木 、 汗》《走西口》《赶生灵》《三十里铺》等等。此外,直接引用民间音调创作的美声作品也 、 、 、 很多,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嘎达梅林》等,都达到了融会 、 、 贯通的境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演唱曲目。 通过以上列举的部分作品可以窥视民族民间音乐于音乐发展中的源流性。 这些作品之所 以能恰到好处地给人们以心灵的触动,激起人们的共鸣,能成为优秀之作,正是在于它们取材 于民间,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是人们所熟知的、乐于接受的,是民间优秀音乐的聚合和凝练。 综合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受欢迎程度,以及成功的原由,我们不难找到音乐发展的源泉 ――民族民间音乐。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 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
与《》相关:
- Copyright & 2017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来源:互联网
贡献&责任编辑:鲁倩 &
绘 , 意思是说音乐文学形象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 它由现实生 活孕生 , 同时又比现实意义上的形象具有更具体 、 更强烈的 影响力 。 因此 , 文学艺术要通过塑造形象来表现观点 , 传达 感情 , 而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 生活中的形象是活动 的 、 富有生命力的 , 因此 , 音乐文学的形象必须要真实反映 生活 , 同时又要做到表达生动 、 富有感染力 , 这是音乐文学 形象创造的基本标准 。“ 形象思维 ” 是音乐文学形象创造的一种方式 , 它通过 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作家 、 艺术家对生活 、 对自然的认识 , 是音乐创作者借助创造性的想象来拓展 、 延伸生活具体形 象的艺术手法 , 用以思维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观念化了的 形象 。 音乐文学的形象创造要从有特点的细节描述开始 , 通 过有价值的细节传达深层次的信息和情感 。 有价值的细节 是音乐文学形象创造中最重要的因素 , 是形象思维的出发 点 。 音乐文学形象的细节是对形象一般性的提升 , 通过这种 细致的描绘体现形象的独特性 , 构成形象的真实性 。 要提高 音乐文学形象的创作能力就要善于选择 、 发现 、 提炼细节 , 通过对细节的深入考察来使人物或场景得到真实而鲜明的 再现 。(二 ) 音乐文学形象是创造性与独特性的结合歌词形象的独特性首先是指形象是一种具体的存在 , 这个具体的存在于自然意义上的具体存在既有联系又有所 区别 。 相对应自然物的具体存在 , 音乐文学形象的具体存在 包含了个人的感情 , 并把这种感情具体化 。 因此 , 这种具体 存在的独特性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 音乐文学所刻 画的形象要与现实形象在外在表象上相似 , 这种真实的外 在形象刻画对艺术形象的成功创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只 有通过这种反映审美客体独特特征的描述才能使音乐文学 形象与现实形象在内涵上相一致 。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形象的独特性离不开现实的周 围环境 , 不同的现实形象的独特性与决定这种独特性的自 然和社会关系密切联系 , 歌词形象的独特性是这两种关系 的统一 , 其中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 因此 , 我们在进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的 、 能动的创造性 , 不仅要描述 、 刻画与形象有管的自然联系 , 更要体现与之有关的社会联系 , 将两者有机统一于音乐形 象这一载体之上 , 在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贯通中 , 建立起 形象独特性与情感反应的对应性 。(三 ) 音乐文学形象要发挥情感优势音乐文学形象的创造是人对现实形象的创造性反映 ,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掺杂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 。 音乐文学 形象是人们借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 音乐文学形象的塑 造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 , 无论音乐文学作品采用何种语言 何种结构方式 , 从本质上将音乐文学是一种主情或表情的 文学样式 , 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音乐文学形象的塑造过程 中必然承载着情感方面的因素 ,“ 作家创作冲动的产生 , 创 作过程的延续 , 都是以情感为推动 , 以情感为中介的 ”。参考文献 :[1]谢利 ?凯斯 :《 音乐给人生的浪漫色彩 》 [M].北京 :中国 城市出版社 ,1991。[2]田 汉 :《 田 汉 论 创 作 》 [M].上 海 :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 1983。[3]傅宗洪 :《 心中常驻芳华 ――― 乔羽歌词的人间关怀 》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 1997(9)。[4]杜兴梅 :《 试论音乐文学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 作用 》 [J].音乐探索 , 2001(3)。摘 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 56个民族的国家 , 也是一个 “ 多元音乐文化 ” 的国家 。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 56个民族在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音乐财富 ; 但在多元 世界民族音乐中地位还值得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 多元 ; 世界民族音乐所谓 “ 民族音乐 ”, 广义的说法是 “ 各民族的音乐 , 是在 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 音乐总体 ”; 狭义的说法是 “ 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的 、 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 从狭义 的说法的角度可理解为中国民族音乐就是中国传统音乐 , 但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则不然 。“ 多元论 ”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 认为世界是由 多种独立的 、 不互相依存的实体构成的 , 跟一元论相对的 。 世界民族音乐是由多元构成的 , 多元的世界民族音乐是指 文化多元的音乐 。“ 文化多元 ” 是相对世界多民族 、 多文化彼 此尊重和谐共存的概念 , 所以 ,“ 文化多元的音乐 ” 是在世界 音乐体系中各个民族或国家的音乐都能够受到同等尊重和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 音乐中的地位□ 河北科技大学 马 光215喜爱的共存共荣的状态 , 就像世界文化需要多元构成一样 , 世界音乐也需要多元构成 。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 , 还 应以开阔的视野 , 学习 、 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 音乐文化 。在多元的世界音乐体系中 ,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希望自 己的音乐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 受到同等尊重和 被其他国家或民族喜爱 。 但是这种希望似乎没有得到很好 的实现 , 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期望的和展现给世界的 往往只局限于本土的原生态传统音乐 , 而与之并列展现给 世界的西方艺术音乐 , 本土原生态音乐原处被创造出来的 目的压根不是为了到世界音乐大家庭中去展示 , 而是有着 生产 、 生活和信仰 、 宗教的功利性目的 ; 西方艺术音乐从民 族音乐中脱胎而出以后 , 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展示给人欣 赏 , 当两者并列展示时 , 民族音乐就处在一个十分不公平的 位置 。 所以 , 多元的世界音乐体系应该有两个 , 一个是各民 族 、 国家的本土原生态传统音乐 , 亦即民族音乐 ; 一个是作 曲家个人创作的各民族或国家的艺术音乐 。一 、 中国民族音乐的概况我国的民族音乐 , 是中华 56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 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音乐财富 。 我国的民族音乐 , 包括以时 期分属的传统音乐与现代新音乐两大部分 。 现代音乐 , 一般 来说 , 是指 “ 五四 ” 时期以来的专业性音乐艺术 。 诸如各种体 裁 、 题材与形式的声乐曲 、 器乐曲 , 包括大合唱 、 交响乐 、 歌 剧 、 音乐剧等等 。 传统音乐 , 大体是指 “ 五四 ” 以前的音乐艺术 。 中国的众多民族中 , 除汉族之外 , 已确认的少数民族共 55个 。 据 1990年中国大陆人口统计 , 在全国 12亿人口中 ,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 8%。 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广大的边疆 地区 , 如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广西 、 宁夏等民族自治区 (这五 个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总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 的 64%)和黑龙江 、 吉林 、 四川 、 甘肃 、 青海 、 云南 、 贵州 、 广东 、 福建 、 台湾等省区 。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 , 有许多属于跨界 (境 ) 民族 , 即同一民族的人分别定居于不同国家境内 , 分属不同国籍 。 分属不同的族群 , 由于中国人民的定居地域之广所带来的 中国民族音乐的辐射面积是很广的 。上述诸民族以及其他族群与汉族一起 , 共同组成了中 华民族的大家庭 。 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斗争 , 在开 拓疆土 、 发展经济 、 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同时 , 也创造了光 辉灿烂 、 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 其中大多数民族存在有丰富 的民间音乐 (包括民歌 、 歌舞 、 器乐 、 说唱音乐以及部分民族 中的戏曲音乐 ) 和宗教音乐 (包 括佛 教 、 道 教 、 伊 斯 兰 教 、 基 督教的音乐以及部分民族中的原始宗教音乐 ); 有些民族还 存在有宫廷音乐 (如藏族 、 满族 、 蒙古族等 ) 与古典艺术音乐 (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音乐 ) 。 各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 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同时各少数民族音 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 , 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 。 我国民族音乐流传的时间比我国的文字文
化要长许多 , 从历史的沿革看 , 汉民族的音乐发展紧紧围绕 着中国历史的经济 、 政治等共同发展 , 从简单的叫声到具有 复杂剧情的民族音乐的表演 , 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 我国经 济的发达和对外的交流大力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 从音 乐的伴奏 、 表演的丰富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 研究中国民族音乐 , 必须注意把由于地域之广大而形 成的多样化考虑进去 。 民族音乐特征 , 包括传统民歌 、 器乐 曲 、 曲艺音乐与戏曲声腔系统等等 , 一直在风格特征方面呈 现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 , 千百年来引导与制约着我国传 统音乐的发展 。 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 “ 定性 ” 与 “ 活性 ” 的双 重启示 。 其一 , 千百年来 , 我国南北方的音乐特点具有很大 的稳定性 , 即 “ 定性 ”。 不论是唐代的中外音乐大交流 , 或是 宋元时期南北音乐的大汇合 , 或是清末民初以来 , 欧洲及世 界各地音乐在中国的大传播 , 都没有能够从实质上改变或 基本动摇其原有音乐特征的稳定性 。二 、 中国民族音乐需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确定自己的 地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 已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 风格的音乐财富而自豪 。 尽管不少外国音乐学者对中国传 统音乐有着浓厚兴趣 , 但将中国民族音乐纳入 “ 世界音乐 ” 教材或多元文化论著者却为数不多 。 以 2003年 6月由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由管建华与王立非主编的 、 由三本 书组成的 “ 世界音乐与多元 文化经典译丛 ” 为例 , 其中有的 未提及中国音乐 , 如 《 世界音乐 》 ; 有的仅作为例子少量提及 中国音乐中的汉族打击乐与汉族民歌 。 又如 1995年 1月人 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 、 由俞人豪和陈自明编著的 《 东方音乐 文化 》, 其中也未提到中国的音乐 。 难道中国民族音乐在世 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真的是不足提及吗 ? 回答当然是否定 的 。中国民族音乐在今天也加强了保护及其对外的交流 , 但在有关的报道 、 书籍的记载上的数量还是不够全面 , 不够 系统 。 尽管现在有许多外国人热衷于中国的民族音乐 , 有很 多我国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努力的把中国的民族音乐 带向世界 , 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在我国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 这与 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是十分相符的 。 中国民族音乐要想 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还需要中国的音乐 学者们不断的努力 , 让世界了解中国 , 让中国更进一步的走 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 正 维 :《 民 族 民 间 音 乐 概 论 》,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5年出版 。[2]王耀华 , 王 州 :《 世界民族音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7年 7月第四版 。[3]田耀农 :《 多元文化与文化多元中的音乐 》, 选自 《 中 国音乐 》, 2007年第 3期 。216以下内容为系统自动转化的文字版,可能排版等有问题,仅供您参考: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 音乐中的地位□河北科技大学马 光摘要 :中 国 是 一 个 有 着 56 个 民 族 的 国 家 ,也 是 一 个生 活 的 、具 有 该 民 族 的 音 乐 形 态 特 征 的 传 统 音 乐 ”;从 狭 义 的说法的角度可理解为中国民族音乐就是中国传统音乐 , 但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则不然。 “多 元 论 ”是 一 种 唯 心 主 义 的 哲 学 观 点 ,认 为 世 界 是 由 多 种 独 立 的 、不 互 相 依 存 的 实 体 构 成 的 ,跟 一 元 论 相 对 的 。 世界民族音乐是由多元构成的, 多元的世界民族音乐是指 文化多元的音乐。“文化多元”是相对世界多民族、多文化彼 此尊重和谐共存的概念,所以,“文化多元的音乐”是在世界 音乐体系中各个民族或国家的音乐都能够受到同等尊重和“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 56 个民族在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音乐财富; 但在多元 世界民族音乐中地位还值得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多元;世界民族音乐 所 谓 “民 族 音 乐 ”,广 义 的 说 法 是 “各 民 族 的 音 乐 ,是 在 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 音 乐 总 体 ”;狭 义 的 说 法 是 “扎 根 于 各 民 族 生 产 劳 动 和 社 会绘,意思是说音乐文学形象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它由现实生 活孕生,同时又比现实意义上的形象具有更具体、更强烈的 影响力。 因此,文学艺术要通过塑造形象来表现观点,传达 感情, 而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生活中的形象是活动 的 、富有生 命 力 的 ,因 此 ,音 乐 文 学 的 形 象 必 须 要 真 实 反 映 生活,同 时 又 要 做 到 表 达 生 动 、富 有 感 染 力 ,这 是 音 乐 文 学 形象创造的基本标准。 “形 象 思 维 ”是 音 乐 文 学 形 象 创 造 的 一 种 方 式 ,它 通 过 塑造艺术 形 象 来 反 映 作 家 、艺 术 家 对 生 活 、对 自 然 的 认 识 , 是音乐创作者借助创造性的想象来拓展、 延伸生活具体形 象的艺术手法, 用以思维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观念化了的 形象。音乐文学的形象创造要从有特点的细节描述开始,通 过有价值的细节传达深层次的信息和情感。 有价值的细节 是音乐文学形象创造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形象思维的出发 点。音乐文学形象的细节是对形象一般性的提升,通过这种 细致的描绘体现形象的独特性,构成形象的真实性。要提高 音乐文 学 形 象 的 创 作 能 力 就 要 善 于 选 择 、发 现 、提 炼 细 节 , 通过对细节的深入考察来使人物或场景得到真实而鲜明的 再现。 (二)音乐文学形象是创造性与独特性的结合 歌词形象的独特性首先是指形象是一种具体的存在, 这个具体的存在于自然意义上的具体存在既有联系又有所 区别。相对应自然物的具体存在,音乐文学形象的具体存在 包含了个人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具体化。 因此,这种具体 存在的独特性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音乐文学所刻 画的形象要与现实形象在外在表象上相似, 这种真实的外 在形 象 刻 画 对 艺 术 形 象 的 成 功 创 作 具 有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只 有通过这种反映审美客体独特特征的描述才能使音乐文学 形象与现实形象在内涵上相一致。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形象的独特性离不开现实的周 围环境, 不同的现实形象的独特性与决定这种独特性的自 然和社会关系密切联系, 歌词形象的独特性是这两种关 系 的统一,其中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 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的 、 能动 的 创 造 性 ,不 仅 要 描 述 、刻 画 与 形 象 有 管 的 自 然 联 系 , 更要体现与之有关的社会联系, 将两者有机统一于音乐形 象这一载体之上,在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贯通中,建立起 形象独特性与情感反应的对应性。 (三)音乐文学形象要发挥情感优势 音乐文学形象的创造是人对现实形象的创造性反映,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掺杂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 音乐文学 形象是人们借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音乐文学形象的塑 造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 无论音乐文学作品采用何种语言 何种结构方式, 从本质上将音乐文学是一种主情或表情的 文学样式, 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音乐文学形象的塑造 过程 中 必 然 承 载 着 情 感 方 面 的 因 素 ,“作 家 创 作 冲 动 的 产 生 ,创 作过程的延续,都是以情感为推动,以情感为中介的”。 参考文献:[1] 谢利?凯斯:《音乐给人生的浪漫色彩》[M]. 北京 :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1 。[2] 田汉 :《田 汉 论 创 作 》 [M]. 上 海 : 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1983 。 ―― [3] 傅 宗 洪 :《心 中 常 驻 芳 华 ―乔 羽 歌 词 的 人 间 关 怀 》 [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9) 。 [4] 杜兴梅:《试论音乐文学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 作用》[J]. 音乐探索,2001(3) 。215 喜爱的共存共荣的状态,就像世界文化需要多元构成一样, 世界音乐也需要多元构成。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 , 还 应以开阔的视野 , 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 音乐文化。 在多元的世界音乐体系中,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希望自 己的音乐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受到同等尊重和 被其他国家或民族喜爱。 但是这种希望似乎没有得到很好 的实现, 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期望的和展现给世界的 往往只局限于本土的原生态传统音乐, 而与之并列展现给 世界的西方艺术音乐, 本土原生态音乐原处被创造出来的 目的压根不是为了到世界音乐大家庭中去展示, 而是有着 生产、生 活 和 信 仰 、宗 教 的 功 利 性 目 的 ;西 方 艺 术 音 乐 从 民 族音乐中脱胎而出以后, 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展示给人欣 赏,当两者并列展示时,民族音乐就处在一个十分不公平的 位置。 所以,多元的世界音乐体系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各民 族、国 家 的 本 土 原 生 态 传 统 音 乐 ,亦 即 民 族 音 乐 ;一 个 是 作 曲家个人创作的各民族或国家的艺术音乐。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概况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 56 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 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音乐财富。我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以时 期分属的传统音乐与现代新音乐两大部分。现代音乐,一般 来说,是指“五四”时期以来的专业性音乐艺术。诸如各种体 裁、题材与 形 式 的 声 乐 曲 、器 乐 曲 ,包 括 大 合 唱 、交 响 乐 、歌 剧、音乐剧等等。 传统音乐,大体是指“五四”以前的音乐艺术。 中 国 的 众 多 民 族 中 ,除 汉 族 之 外,已 确 认 的 少 数 民 族 共 55 个。 据 1990 年中国大陆人口统计 , 在全 国 12 亿人口中 , 少数民族人口 约 占 8% 。 他 们 主 要 分 布 在 中 国 广 大 的 边 疆 地区 , 如西藏、新疆、内 蒙 古 、广 西 、宁 夏 等 民 族 自 治 区 ( 这 五 个 民 族 自 治 地 方 的 面 积 总 和 约 占 全 国 国 土 总 面 积 的 64%) 和黑龙江、吉林、四 川 、甘 肃 、青 海 、云 南 、贵 州 、广 东 、福 建 、 台湾等省区。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 , 有许多属于跨界 ( 境 ) 民族 , 即同一民族的人分别定居于不同国家境内 , 分属不同国籍。 分属不同的族群 , 由于中国 人民的定居地域之广所带来的 中国民族音乐的辐射面积是很广的。 上述诸民族以及其他族群与汉族一起 , 共同组成 了 中 华民族的大家庭。 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斗争 , 在开 拓 疆 土 、发 展 经 济 、共 同 创 造 祖 国 历 史 的 同 时 , 也 创 造 了 光 辉灿烂、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大多数民族存在有丰富 的民间音乐 ( 包括民歌、歌舞、器乐、说唱音乐以及部分民族 中 的 戏 曲 音 乐 ) 和 宗 教 音 乐 ( 包 括 佛 教 、道 教 、伊 斯 兰 教 、基 督教的音乐以及部分民族中的原始宗教音乐 ); 有些民族还 存 在有宫廷音乐 ( 如藏 族 、满 族 、蒙 古 族 等 ) 与 古 典 艺 术 音 乐 ( 如维吾尔族 的 木 卡 姆 音 乐 ) 。 各 少 数 民 族 音 乐 是 中 华 民 族 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各少数民族音 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 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民族音乐流传的时间比我国的文字文化要长许多,从历史的沿革看,汉民族的音乐发展紧紧围绕 着中国历史的经济、政治等共同发展,从简单的叫声到具有 复杂剧情的民族音乐的表演,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我国经 济的发达和对外的交流大力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 从音 乐的伴奏、表演的丰富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研究中国民族音乐, 必须注意把由于地域之广大而形 成的多样化考虑进去。 民族音乐特征,包括传统民歌、器乐 曲、曲艺音乐与戏曲声腔系统等等,一直在风格特征方面呈 现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 千百年来引导与制约着我国传 统音乐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定性”与“活性”的双 重启示。 其一,千百年来,我国南北方的音乐特点具有很大 的稳定性,即“定性”。 不论是唐代的中外音乐大交流,或是 宋元时期南北音乐的大汇合,或是清末民初以来,欧洲及世 界各地音乐在中国的大传播, 都没有能够从实质上改变或 基本动摇其原有音乐特征的稳定性。 二、中国民族音乐需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确定自己的 地位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已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 风格的音乐财富而自豪。 尽管不少外国音乐学者对中国传 统 音 乐 有 着 浓 厚 兴 趣 , 但 将 中 国 民 族 音 乐 纳 入 “世 界 音 乐 ” 教材或多元文化论著者却为数不多。以 2003 年 6 月由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管建华与王立非主编的、由三本 书 组 成 的 “世 界 音 乐 与 多 元 文 化 经 典 译 丛 ”为 例 , 其 中 有 的 未提及 中 国 音 乐 , 如 《世 界 音 乐 》; 有 的 仅 作 为 例 子 少 量 提 及 中国音乐中的汉族打击乐与汉族民歌。又如 1995 年 1 月人 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由俞人豪和陈自明编著的《东方音乐 文化》,其中也未提到中国的音乐。 难道中国民族音乐在世 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真的是不足提及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 的。 中国民族音乐在今天也加强了保护及其对外的交流, 但在有关的报道、书籍的记载上的数量还是不够全面,不够 系统。尽管现在有许多外国人热衷于中国的民族音乐,有很 多我国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努力的把中国的民族音乐 带向世界,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在我国 “中 华 民 族 多 元 一 体 格 局 ”的 大 的 文 化 背 景 下 形 成 的 ,这 与 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是十分相符的。 中国民族音乐要想 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还需要中国的音乐 学者们不断的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进一步的走 向世界。 参考文献:[1] 刘 正 维 :《民 族 民 间 音 乐 概 论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社,2005 年出版。[2] 王耀华,王州:《世界民族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四版。 [3] 田耀 农 :《多 元 文 化 与 文 化 多 元 中 的 音 乐 》,选 自 《中国音乐》,2007 年第 3 期。216
与《》相关:
- Copyright & 2017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舞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