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q.ad512猜猜它们的q开头的单词寓意好的 你们能猜到吗?

&p&在云计算时代,云主机因为价格、安全性、以及它的可拓展性这些特性,而深受企业和开发者的欢迎,但是现在有些IDC的服务商,将vps包装来推出云虚拟主机服务,为了帮助用户怎样去辨别和挑选云主机,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vps和云主机之间的差异。&/p&&p&VPS全称“Virtual Private Server”,VPS就是把一个独立的独立服务器分割成若干个个虚拟服务器拿来出售,每一个VPS都可以拥有独立IP地址、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分配多个虚拟主机和使用无限企业的邮箱等,同时还具有独立的服务器功能,可以单独重启某一台服务器,以及自行安装。&/p&&p&现在重点说一下云主机(Cloud hosting),云主机是新一代的共享主机。主机的公司会把网络线路以及硬件做成云,然后在这些云上安一些网络接口API来提供给客户。这样,客户用的就不是一台特定的服务器,而是在用这朵云里所有的服务器。VPS和云主机比有一个弊端,VPS主机用户不能获得root权限,也就是说不能进行重装和升级,然后云主机是可以的,能够获得root权限,可以重装和升级。&/p&&p&那介绍完VPS主机与云主机之后,它们有什么区别呢?&/p&&p&第一:操作性与易管理性&/p&&p&云主机—有内置的KVM、客户通过服务系统可以集中管理,还有上面提过的,完全拥有root权限。&/p&&p&VPS主机—-只有单一的管理页面,没有root或者超级管理员系统的权限。&/p&&p&第二:安全可靠性&/p&&p&VPS主机—不得不说VPS的安全性是虚拟主机,VPS以及云主机里最差的,同一台服务器上其他VPS上安装的程序缺陷等会有严重的影响,基本没有任何防范能力。&/p&&p&云主机—-安全性是这类中最高的,内置的APP防范,规模化提升DDOS的防攻击功能,内置数据备份恢复等功能。&/p&&p&第三:部署时间&/p&&p&VPS主机—-即时,不用安装操作系统&/p&&p&云主机—-稍等几分钟即可,一键部署、也可以自助安装系统。&/p&&p&第四点:性能&/p&&p&VPS主机—-性能一般,可以用于小规格的开发以及访问,容易遭受别的物理服务器上VPS用户的挤压。&/p&&p&云主机—-性能好有保障,都是物理服务器。&/p&
在云计算时代,云主机因为价格、安全性、以及它的可拓展性这些特性,而深受企业和开发者的欢迎,但是现在有些IDC的服务商,将vps包装来推出云虚拟主机服务,为了帮助用户怎样去辨别和挑选云主机,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vps和云主机之间的差异。VPS全称“Vi…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5bcde500b_b.jpg& data-rawwidth=&428&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5bcde500b_r.jpg&&&/figure&&p&好多小白都没有信用卡和paypal啊,那么可以接受的付款方式就只有支付宝了。今天我来盘点那些支持支付宝付款的商家。&/p&&p&一。搬瓦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45553ffd602ad6cf1b43b8_b.jpg& data-rawwidth=&1262&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45553ffd602ad6cf1b43b8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wh1.net/aff.php%3Faff%3D35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andwagonghost.com&/a&&/p&&p&推荐指数:★★★★&br&&/p&&p&老牌VPS卖家了,国内小白基本都听说过这家。优势就是支付方便(支持paypal,信用卡,比特币,支付宝),黑科技多(各种一键安装,一行命令行都不需要输入就可以搭建起想要的服务),机房众多。一直以来我都推荐小白购买搬瓦工,因为这家用的人最多,哪怕有什么问题也能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解决方案.但是搬瓦工同样也有缺陷:对电信用户不友好,晚上线路爆炸。顺带安利一个我的搬瓦工教程博客:&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nwagong.jiaochengwang.to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搬瓦工教程网 | vps/机房测试/图文教程/ipv6/端口&/a&&/p&&p&&br&&/p&&p&&br&&/p&&p&二。Hostus&/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af9feaa891_b.jpg& data-rawwidth=&1492& data-rawheight=&7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af9feaa891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y.hostus.us/aff.php%3Faff%3D36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stUs&/a&&/p&&p&推荐指数:★★★☆&br&&/p&&p&去年SL机房在香港刚刚开业,卖给Hostus一些便宜母鸡,Hostus顺势就推出了香港机房。一年25刀真是掀起来一股抢购浪潮,那个时候谁都不敢相信直连大陆的vps竟然可以卖的这么便宜。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SL取消了直连大陆的线路,hostus的香港鸡ping值也从80升到了180(线路绕美国在到大陆)之后就乏人问津了。当初黄牛们抢购香港vps砸在了手上,损失惨重(包括我)。现在的hostus的洛杉矶kvm还是不错的,cn2线路,线路和稳定性都很不错。一年大概40刀多的样子。ovz就别买了,卖的太便宜,都被全世界人民操烂了。&/p&&p&三。Host1plus&/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2e4bb5eee2e56ecf07fae7b7343e1ff_b.jpg& data-rawwidth=&1282&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2e4bb5eee2e56ecf07fae7b7343e1ff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affiliates.host1plus.com/ref/fs890833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st1Plus.com&/a&&/p&&p&推荐指数:★★★★&/p&&p&08年到现在的老商家了。我印象中是第一个支持支付宝的外国商家。特色就是机房分布在各种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非洲和南美洲。还有就是后台是全中文的,虽然一看就是谷歌机翻,但是聊胜于无。现在也有中文客服了,看来对中国市场还是蛮在意的。前一阵子我还替人买了个洛杉矶的小鸡,稳定性还是不错的。线路只能说一般般,价格倒是挺便宜,最低价一个月2刀。Host1plus没啥亮点也没啥黑点,很中庸的一家服务商。&/p&&p&四。Pze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38f9bb829d611c8cc9a4d7e_b.jpg& data-rawwidth=&1471&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38f9bb829d611c8cc9a4d7e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zea.com/aff.php%3Faff%3D636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zea LLC&/a&&/p&&p&推荐指数:★★★★☆&br&&/p&&p&国人VPS圈老牌商家k总的子品牌之一。这个品牌主要是面向海外用户,因此界面是英文的,没有中文。特色就是价格便宜,最便宜的256m内存一年12刀(虽然标注是256m内存实际给512m)。还有就是豪放的k总总会逢年过节的各种送送送,比如双倍内存,多ip等等。k总因此成为了众多基佬的亲爸爸,常年有人发tk要求认k总做爹(包括我)。我手上现在还攥着几台k总的小鸡,线路一般,稳定性不错,拿来建站还是挺好的,关键是便宜,20个ip一年才二十多刀,老哥我一个站一个ip岂不是美滋滋·····&/p&&p&五。Budgetvm&/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f55e313a_b.jpg& data-rawwidth=&1447&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f55e313a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udgetvm.com/account/aff.php%3Faff%3D544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dgetVm&/a&&/p&&p&推荐指数:★★☆&/p&&p&曾经因为其美国洛杉矶机房支持电信cn2而火爆了一段时间。然而之后budgetvm发公告,表示一旦被D就切路由,结果现在天天线路爆炸,真恨不得给这美国佬逼两拳。vps的话不是很推荐这一家了。但是他家独服还挺好的,曾经用过他家25刀一月的atom独服,感觉还可以,线路至少崩的没vps那么厉害。&/p&&p&六。Sugarhost&/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7c58b8c301bdaca763fdaa7be1faca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7c58b8c301bdaca763fdaa7be1facaf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ugarhosts.com/members/aff.php%3Faff%3D215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糖果主机&/a&&/p&&p&国人老牌主机商,最早是卖虚拟空间起家的。这家我就没有评价权利了,因为我只用过他家的虚拟主机,vps没用过。虚拟主机不错,但是他家vps略贵啊,一个月接近五十块钱。群里问了几个基佬也都没用过这家,仅仅是发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p&&p&七。IdcBuste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aa626faa3fd51f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aa626faa3fd51f_r.jpg&&&/figure&&p&&br&&/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dcbuster.com/clients/aff.php%3Faff%3D2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dcBuster&/a&&/p&&p&推荐指数:★★☆&br&&/p&&p&同样是老牌VPS商家,印象中貌似也有五六年的历史了。价钱不便宜,虽然有特价机但是常年无货,真是让人伤感。手上攥着他家128m内存的特价小鸡当邮件服务器,稳定性不咋地。商家很实在,直接就说低价服务器超售两倍以上。&/p&&p&&br&&/p&&p&之前没有加上vps微信群的朋友们,我刚才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有兴趣的加吧:&/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psdaquan.cn/vps%25E5%25A4%25A7%25E5%%25E7%259A%%25BE%25AE%25E4%25BF%25A1%25E7%25BE%25A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ps大全的微信群 - VPS大全&/a&&/p&
好多小白都没有信用卡和paypal啊,那么可以接受的付款方式就只有支付宝了。今天我来盘点那些支持支付宝付款的商家。一。搬瓦工 官网:推荐指数:★★★★ 老牌VPS卖家了,国内小白基本都听说过这家。优势就是支付方便(支持paypal,信用…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cd1_b.jpg& data-rawwidth=&1405& data-rawheight=&8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cd1_r.jpg&&&/figure&&p&某天看到一篇简单介绍Samba的文章(找不到历史了orz),想起桌底下自己组的NAS,决定将这一点扩展开来写,来谈谈家用媒体及存储中心的构建。&/p&&p&因为Windows更加适合大众上手,且Windows下有大量可用的软件,组合起来后可完全代替群晖,故本文基于Windows进行讲解。&/p&&h2&1、硬件要求&/h2&&p&先列出笔者的装机单。(由于笔者是在一年前装配的机器,故价格均低于现期)&/p&&blockquote&&b&&i&硬盘购自京东:&/i&&/b& &br&1t蓝盘 ¥279&br&【后加装mini pcie转sata转接卡+二手3t服务器硬盘】&br&&br&&b&&i&主板购自深水宝:&/i&&/b&&br&梅捷thin-itx n3160 (带12v60w电源) ¥422.36&br&&br&&b&&i&内存+SSD+机箱购自广州岗顶二手电脑配件市场:&/i&&/b&&br&二手金士顿4g ddr3 1600 ¥130&br&金典 60g msata ssd ¥165 &i&(当时太年轻,被坑的爹妈都不认得)&/i&&br&不知名机箱 ¥95&br&&br&&b&合计:¥1059.36&/b&&/blockquote&&p&因为笔者在装配之初就不打算使用这台机器进行媒体播放,因此这套配置并不能满足4K 10bit 60fps的播放需求(但支持4K 8bit 30fps)。同时,由于近期存储价格飞涨,以上价格还得再往上走。&/p&&p&因此,现阶段更佳的选择是J3455+二手双通道4g的组合,价格视安装硬盘数量而定(废话),大概就在我这个价格向上浮动500左右(1t蓝盘情况下,当然,长时间开机读取写入建议使用紫盘以上级别)。&/p&&p&另外,选购J3455时注意HDMI版本,有些便宜的工控板会阉割HDMI,导致最多只能输出4k@30hz画面,这样就得不偿失了。&/p&&p&之所以选择这套配置,有两点原因:&/p&&p&&b&第一,性能够用。&/b&由于这台电脑用于资源占用量较低的使用场景,更多的时候是后台挂多个软件形成战斗力,因此凌动架构的“真四核”便足以应付这种情形。&/p&&p&&b&第二,功耗够低。&/b&由于采用凌动架构,J3160的TDP被控制在惊人的6W,待机10W满载20W(网帖),J3455也被控制在10W,待机17W满载31W(网帖),因此不加风扇也完全没问题。&/p&&p&所以,拿来当家庭媒体中心是相当不错的~&/p&&p&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局域网文件传输体验,可以的话请用千兆Lan口+双频路由,比如K2P白嫖一个回来刷个系统就挺好用的~&/p&&p&硬件部署完成后,接下来是系统配置环节。&/p&&hr&&h2&2、系统选择与配置&/h2&&p&&b&2.1 操作系统的选择&/b&&/p&&p&由于J3455属于Goldmount平台(对应第六代酷睿平台),因此与第六代酷睿相同,CPU不再支持Windows10之前的操作系统,因此老老实实上Windows 10或Windows Server 2016才是正道。&/p&&p&请注意,安装Windows Server 2016时可能遭遇无法安装核心显卡驱动的情况,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是修改inf文件信息,但是稍显麻烦。如果不需要服务器功能还是选择win10吧。&/p&&p&如需远程桌面功能,请安装Windows Server或Windows 10专业版。&/p&&p&微软面对学生用户提供免费Windows Server授权,凭教育邮箱注册后可获得16核心的Windows Server授权。其中「16核心」指CPU核心。&/p&&p&地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magine.microsoft.com/zh-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生开发人员工具,资源和体验 | Imagine&/a&&/p&&p&&br&&/p&&p&&b&2.2 账户权限配置及网络驱动器配置&/b&&/p&&p&安装完系统后,就可以开始利用Samba协议配置网络驱动器了。&/p&&p&之前看到的那篇文章里,作者将待共享的文件夹的共享权限直接分配给了Everyone,即任何人都可访问。这个在我看来是比较危险的行为,而且不利于隔离家庭各成员的文件。因此,恰当使用Windows的用户权限机制还是很有必要的。&/p&&p&首先,在「设置」-「账户」-「家庭和其他人员」(Windows10下)/「其他人员」(Windows Server 2016下)建立新的一个「本地账户」。该账户专用于访问指定共享文件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a05be3dd3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a05be3dd3ed_r.jpg&&&/figure&&p&然后进行文件夹共享。由于笔者的服务器仅笔者一人使用,因此我直接将硬盘根目录共享。&/p&&p&右键需要共享的文件夹/驱动器,点击「属性」后从左至右依次进行操作。注意,为防止权限过高导致安全问题,请先将原先存在的Everyone用户删除。&/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5a81f54b3baa7cb9e1d2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24& data-rawheight=&8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5a81f54b3baa7cb9e1d28d_r.jpg&&&/figure&&p&权限可依据需要进行勾选。如可创建另一账户授予「只读」权限,这样使用该账号登陆共享文件夹时便无法执行修改文件的操作,保护文件安全。&/p&&p&设置完成后,在需要连接网络驱动器的电脑右击「此电脑」,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2bbdae2275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2bbdae22758_r.jpg&&&figcaption&盘符可以自己选一个喜欢的XD&/figcaption&&/figure&&p&在弹出的登陆窗口中填入刚刚进行共享了的账户名及密码,确定后即连接上了网络驱动器。&/p&&p&当然,请确保服务器和客户端处于同一局域网环境中。这点不要忘了(笑)。&/p&&p&连接好以后,在资源管理器便可以看到网络驱动器以及所连接的硬盘的容量状况,且网络驱动器名称可重命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9f6acab7e4a410cf9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9f6acab7e4a410cf9ec_r.jpg&&&/figure&&p&由于网络驱动器拥有自己的盘符,因此你可以跟操作本地磁盘一样操作它,可以将软件直接下载到网络驱动器内,甚至可以安装软件。&/p&&p&&br&&/p&&p&这样,我们就搞定了文件服务器的配置。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支持SMB协议的文件管理器(如ES)便可在手机上与服务器连接,进行文件操作。请注意,在手机端填入服务器时,请输入服务器的局域网地址。&/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cddedce381a7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cddedce381a72_r.jpg&&&figcaption&带「$」的文件夹是系统文件夹,不可访问。&/figcaption&&/figure&&p&&b&2.3 Windows Server 2016的其他注意事项&/b&&/p&&p&由于Windows Server 2016主要面向的使用场景为网站服务器,因此默认将性能优先分配给后台任务。但由于我们仍然需要使用桌面程序,因此需要将性能优先分配给程序。如图所示,在系统属性中进行如下设置:&/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162433bafa218b43b559df14f021d3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09& data-rawheight=&10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162433bafa218b43b559df14f021d3e_r.jpg&&&/figure&&hr&&h2&3、软件环境配置&/h2&&p&仅仅有文件共享服务是不够的,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希望能够在外网下载我们的文件。这当然是能够做到的,而且很简单。&/p&&p&&b&3.0 配置内网穿透程序ngrok(可选)&/b&&/p&&p&ngrok是一款内网穿透程序。与DDNS(动态域名解析)不同,它可以利用隧道技术穿透内网,这样即使当前服务器没有外网ip也可通过外网访问到相应端口(如映射80端口便可访问网页服务)。目前能用的ngrok服务甚少,目前已知还能用的有&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grok.2bdat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信ngrok - 国内免费ngrok服务器&/a&,但只能映射http服务,不过也够用啦~&/p&&p&详细使用说明参照上述网站。&/p&&p&&b&3.1 配置PHP与网页文件管理器「可道云Kod Explorer」&/b&&/p&&p&得益于强大的PHP,我们可以利用网页端进行远端服务器的文件管理。&/p&&p&在这里,我推荐XAMPP(或PHPStudy,毕竟傻瓜式一键安装,方便好用)做运行环境,只需要开启Apache服务并将PHP版本设置为5.6版本以上即可。如果想要更节省资源可以直接下载编译好的PHP程序,使用其内置的小型网站服务软件。这里不作赘述。&/p&&p&XAMPP安装好后,启动Apache服务即可。由于我在电脑上还搭建了WordPress和FTP服务器供校内其他人访问,因此把其他两项服务也打开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2fb8c31e380f978e3b0df02b23eb0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98& data-rawheight=&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2fb8c31e380f978e3b0df02b23eb0ed_r.jpg&&&/figure&&p&安装完毕后,请到「高级安全Windows防火墙」,在「入站规则」和「出站规则」将端口80设置为例外。&/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9b81bfa73b56d85aefea865eec0a5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70& data-rawheight=&7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9b81bfa73b56d85aefea865eec0a5d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f3e6f326f300bdf8eb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9&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f3e6f326f300bdf8eb7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04de79f3fa5c88e9fd3a48c978b65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2&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04de79f3fa5c88e9fd3a48c978b65ef_r.jpg&&&/figure&&p&出站规则参照此设置。&/p&&p&&br&&/p&&p&然后,我们找到X:\xampp\htdocs (X为你安装XAMPP的盘符),将下载好的可道云解压进去。你可以选择保留一个外层的文件夹,也可以选择将外层的文件夹去掉,这样就能够通过直接访问IP或域名(见后文)直接访问管理页面,无需在路径继续输入下一级文件夹的名称。&/p&&p&比如我保留了一层文件夹/file,实际访问网站时便是&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x.x.x.x/fil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x.x.x/fi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x.x.x.x为你的内网IP地址或域名),在这里不多赘述。&/p&&p&登录后,界面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cb0f660e81a5a81b1c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cb0f660e81a5a81b1cba_r.jpg&&&/figure&&p&有了KodExplorer以后,我们的服务器就真正算是有了NAS的样子了。你可以在这个程序里分享、下载文件、管理Kod各用户权限、在线播放多媒体文件、在线编辑文件等。&/p&&p&现在,这是一台真正的私有云了。&/p&&p&&b&3.2 配置流媒体服务「Plex」(对网络有相当的要求)&/b&&/p&&p&这里的网络有两层含义:第一,针对内网而言,速度要能够过关;第二,针对外网而言,emmmmmmm……考虑到我国目前家用网络上传带宽的情况,还是放弃吧。&/p&&p&Plex是一款优秀的流媒体串流软件,可将本地多媒体软件通过本地解码后将音视频以流的方式传输出去,说人话就是将多媒体的解码交给服务器干,客户端只播放传输过来的画面和音频,不进行解码。这样一来,客户端的性能要求便大大降低,将重任甩锅给服务器。&/p&&p&Plex安装过程极其简单,一路Next并注册账号便可,这里不作过多叙述。&/p&&p&该软件有中文界面,还是很友好的。&/p&&p&最终效果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fb92e18bd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fb92e18bd3b_r.jpg&&&/figure&&p&连接文件识别服务以后,可以获得剧集信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faa55cdbc71e3a997d0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faa55cdbc71e3a997d0a_r.jpg&&&/figure&&p&请注意,为了能够让Plex更好地识别剧集,在命名文件夹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命名(且剧集名称必须为英文名),或创建一个文本文件进行声明,否则将要一个个手动改名适配,比较麻烦。&/p&&p&甚至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播放。&/p&&p&比如这个。&/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bdb0b858d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bdb0b858dc7_r.jpg&&&/figure&&p&文件结构如下。这是错误示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59eca22c10b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12& data-rawheight=&9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59eca22c10b4_r.jpg&&&/figure&&p&具体命名规则参见&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plex.tv/hc/en-us/articles/-Local-Media-Assets-Movi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cal Media Assets - Movies&/a&。&/p&&h2&&b&3.3 尽情安装你所需要的下载软件执行下载任务吧!&/b&&/h2&&p&&br&&/p&&p&本次教程到此结束,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我将会适时更新。&/p&
某天看到一篇简单介绍Samba的文章(找不到历史了orz),想起桌底下自己组的NAS,决定将这一点扩展开来写,来谈谈家用媒体及存储中心的构建。因为Windows更加适合大众上手,且Windows下有大量可用的软件,组合起来后可完全代替群晖,故本文基于Windows进行讲…
&p&本基佬的知乎第一答&/p&&p&最近搞了个下载机+NAS,感觉用起来美滋滋,但是树莓派性能还是不给力。很难受。&/p&&p&推荐上ubuntu系统。感觉比debian高到不知哪里去了。&/p&&p&NAS你总得有块硬盘吧?默认你有了。&/p&&p&趁着等外卖强答1发。&/p&&p&&b&1 挂载硬盘。(需要:硬盘x1,USB-SATA线x1,树莓派主板x1)&/b&&/p&&p&更新安装源 :sudo apt-get udate &/p&&p&安装ntfs-3g: sudo apt-get install ntfs-3g&/p&&p&插上硬盘,就树莓派USB口供电功率来说,移动硬盘可以直接驱动,2.5寸盘勉强带动,3.5寸盘必须要加外接电源。&/p&&p&找找你的硬盘:sudo fdisk -l &/p&&p&看容量,记住你硬盘是/dev/sda1还是什么的&/p&&p&创建挂载目录 sudo mkdir /mnt/hdd &/p&&p&这里的文件夹的名字随便。&/p&&p&开机自动挂载:sudo nano /etc/fstab&/p&&p&然后在最后加上 /dev/sda1 /mnt/hdd
0&/p&&p&/dev/sda1要根据你上一步看到的修改。一般是sda1&/p&&p&到这差不多就能正常挂载了。&/p&&p&注意,如果是装的ubuntu系统,不用安装ntfs-3g。&/p&&p&&b&2 安装下载服务
没有需求就跳过&/b&&/p&&p&更新安装源 :sudo apt-get udate &/p&&p&安装transmission-daemon :sudo apt-get install transmission-daemon &/p&&p&修改配置: sudo nano /etc/transmission-daemon/settings.json&/p&&p&一 其中的下载目录(download-dir)改成硬盘的目录。&/p&&p&二 rpc-whitelist 改成你主机的IP。补充,希望你能搞个路由器,电脑和树莓派都连在路由器的lan口上,这样省很多事。如果都在路由器下,那这里的IP你就可以改成192.168.*.*
那两个星是什么意思相信你懂。&/p&&p&三 可以修改登录名和密码。图省事不写了。反正差别不大。&/p&&p&然后Ctrl+X退出编辑,按Y 再按两下回车。&/p&&p&这时候应该电脑上就能在浏览器上管理这个服务了。打开浏览器 输入 你树莓派的IP:是默认的端口。)如果是403forbidden,就说明你的配置文件rpc-whitelist那个没改对。重复修改配置那步。如果是打开了叫你输密码,就说明这步ok了。&/p&&br&&p&&b&3 安装samba服务&/b&&/p&&p&更新安装源 sudo apt-get update&/p&&p&安装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p&&p&配置samba: sudo nano /etc/samba/smb.conf&/p&&p&&u&图省事直接把分享目录设置成你的硬盘目录了。&/u&&/p&&p&在最后加上:&/p&&p&[myshare]
comment = my share directory
path = /mnt/hdd
browseable = yes
writeable = yes
guest ok=yes&/p&&p&Ctrl+X 结束编辑 保存。。&/p&&p&然后添加用户 sudo smbpasswd -a gaylao&/p&&p&再然后输密码,两遍。&/p&&p&再再然后重启服务或者重启整个树莓派。电脑上看网上邻居有没有你的树莓派。如果没有就win+r 输入“\\树莓派的ip” 再没有那就……GG&/p&&p&行了行了
差不多就这么多,外卖找不见我的地址了。&/p&&p&电脑上能访问手机也能。安卓用ES管理器,水果就不晓得了。&/p&&p&想起来什么再更&/p&
本基佬的知乎第一答最近搞了个下载机+NAS,感觉用起来美滋滋,但是树莓派性能还是不给力。很难受。推荐上ubuntu系统。感觉比debian高到不知哪里去了。NAS你总得有块硬盘吧?默认你有了。趁着等外卖强答1发。1 挂载硬盘。(需要:硬盘x1,USB-SATA线x1,树莓…
&p&  当电脑硬盘容量满了,多数使用者第一个想法就是买一块几TB的硬盘来扩充,如果是笔电的使用者,第一个想到的是买一个外接式硬盘来备份资料,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那是当你还不知道有「NAS」这个好用的东西,才会这么想。倘若你知道NAS这个私人网络储存服务器之后,或许你会改变你的想法与思维,让档案的共用、共享可以更便利,同时也可以在行动装置上、跨平台上做存取,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吗?&/p&&br&&p&  对于NAS,多数使用者还是搞不太懂到底是什么玩意?甚至有些人可能因为不懂、不清楚而产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说用最简单的方式做资料备份、扩充硬盘就好,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假设硬盘突然坏掉了,糟糕,资料没有额外的备份了,该怎么办?资料可不可以救回来?只有一颗硬盘的资料保护,你觉得充足吗?如果里面是记录你满满的回忆或是重要的文件资料,我想这绝对得不偿失。&/p&&br&&p&  以前,我也是习惯购买外接式硬盘来作为资料备份,不过用久了,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接上去没有反应?为什么接上去要我格式化?为什么插口好像坏了?为什么一下连上、一下断线?这应该是大多数使用外接式硬盘的使用者会遇到的状况,有时候是USB传输线的问题,有时候是你硬盘快坏掉了,一旦遇到硬盘坏掉,我想很多数人应该只能发个朋友圈打卡说自己硬盘坏了,因为恢复资料很贵、修硬盘也麻烦,甚至成功机率非常的低。&/p&&br&&p&  那对于资料的保护,是否有其他更为推荐的方式?其实是有的,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私有云也逐渐盛行,甚至有些人会透过一些淘汰的电脑翻新,安装一些软体让他变成一台超低成本的NAS。虽然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技术门槛有点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装,对于新手来说,这并不是最便利的解决方式,因为身为使用者的我们,就是要简单、快速、便利,太繁杂的手续反而会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备份方式。&/p&&br&&p&  究竟什么是NAS,其实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就是一台小型的云端硬盘服务器,也是一台小电脑,在家里接上网络,就可以透过网络读写这台NAS服务器上的资料了,不过你可不要把NAS想象成那种服务器的样子,大多数NAS,外形都非常美观,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1d86ebe10fb8a37e39ea9c57263de5c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1d86ebe10fb8a37e39ea9c57263de5c_r.jpg&&&/figure&&br&&p&  现在很多人会把资料丢到百度云、金山云、iCloud等一些云盘上,这就是把资料上传到公有云。而我们若把资料丢到NAS,就是丢到私有云,因为这台NAS是在你家,是你自己建立的一台小型服务器。不过说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不太能理解NAS和外接式硬盘之间的差异,甚至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NAS到底哪里好?为什么我要多花钱去买一台小电脑,我用自己的电脑不就好了?其实你买的不只是一台小电脑、服务器,你买的是一个私有云、更便利的存取、更丰富资源共享、更强大的资料备份,让你物超所值的一个小小投资,下面用6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要用NAS,NAS有什么接地气的用法。&/p&&br&&p&  一,更便利的资料共享存取与权限管理&/p&&br&&p&  在以前,公司的文件交换可以说是非常麻烦,部门与部门之间交换资料,就得使用移动硬盘,拷来拷去,同事A先把资料复制到电脑后,接着换你复制你要的档案,有时候甚至要请同事先把硬盘接到电脑后,再开共享磁区,让你去他电脑存取,可是有时候他下班不小心关电脑,你还没做完,变成你会无法存取资料,使用上非常的麻烦。以上的窘况你可能没有遇到过,但事实上,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虽然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不算慢,但是对于多人资料的存取并不是这么容易,得交换轮流使用,或是则一台电脑作为共享的设定,非常不便利。如果在办公室、家中,同时有好几个人要存取同一个硬盘,那么,就得排队轮流存取档案,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与不便。&/p&&br&&p&  传统的移动硬盘,资料要存取必须要接上USB线,甚至有些USB电力不足,得额外接上AC变压器,才能让外接式硬盘转动,而且外接式硬盘如果碰撞、摔到,可能会造成资料读写出问题。因为外接式硬盘并不是固定在原地的设备,而是可以让你拿着走来走去。硬盘最怕就是碰撞,还让它存在于这么危险的环境,资料的安全非常令人担忧。&/p&&br&&p&  但是现在,你可以透过NAS的配合,直接把硬盘插入在NAS中固定,仅需要将资料通通存在NAS中,透过网络共享磁盘,就算同是电脑关闭了(NAS待机),你也依然可以透过NAS把资料抓出来使用,而且磁盘还可以依照使用者的权限做管理与限制。一台NAS的耗电量也比一般电脑的电源功率还要低,长期待机,其实也不太需要担心电费问题,因为大概只有10多W而已,比起开机的电脑好几百W,很省电了。&/p&&br&&p&  二,更快的处理速度,硬件设备提升&/p&&br&&p&  说到了硬件设备,不得不提及一下外接式硬盘最令我无奈的地方,我买过两颗外接式硬盘,结果因为长时间的使用、USB的插拔,造成接口会有点挑线的状况,有些USB传输线接上去不一定能读取,甚至会出现是否格式化?而这样的状况,当然我不会轻易的点下去(但是就是有人会去点),一旦点下去资料就通通没了。这状况也发生在我认识的长辈,因为老人家有时候会认为插头要插紧才行,所以在接上外接式硬盘的传输线,硬盘与传输线的部分就会很用力地将它推进去接起来,久而久之,造成外接式硬盘内的插口内凹,结果送去原厂说没办法处理,过去的生活照片纪录,就通通没了,令他十分通心,虽然硬盘那边愿意给他一个新的,但是这种东西也换不会满满的回忆。&/p&&br&&p&  外接式硬盘的使用上就怕它因为摇晃坏轨、传输线与传输口之间的相处不融洽,造成无法挽回的问题,如果将硬盘好好地像一般电脑一样,接在电脑中,不去动它,反而不会让接口造成消耗,也不会发生无法读取的问题。另外,因为早期都是USB2.0的传输线,就算现在是USB3.0,但是速度还是比不上千兆的内网传输与资料存取,速度上就落差一截,在资料传输上外接式硬盘并不适合随时存取、随时编辑,因为只要一个线动到,可能就中断连线,便利性相对较差。&/p&&br&&p&  透过NAS,我们可以直接在网络共用磁盘区开启档案,进行编辑、存取,甚至我都把动画、电影存在NAS,想要看的时候就透过网络共享读取NAS里的文件,直接看影片、看电影,便利性十分足够,而且因为在同一局域网下的高速度读取,顺畅度不会受到打折。&/p&&br&&p&  三,更安全的资料保存,RAID多重备份&/p&&br&&p&  一般人会把认为需要备份的资料、不常用的资料备份于外接式硬盘,但是却忽略了多重备份的概念,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因为风险过高。因为这样的想法,被忽略的多重备份概念就延伸成为,我把影片放这个硬盘、我把资料放在另外一个硬盘做备份,这样也比较安心。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哪一颗硬盘会损坏?感觉就是二选一的抉择,风险还是过高,有时候放一放甚至会把硬盘搞丢,资料也等于损失一半,管理上也不是那么便利。&/p&&br&&p&  不过,透过NAS,我们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两颗以上插槽的硬盘(2bay以上)可以做Raid备份,我们可以先不用管Raid有哪些种类,但是最简单说明就是把所两颗以上的硬盘串接起来,资料储存空间你可以共用,你不需要分影片在甲硬盘、资料在乙硬盘,通通丢进NAS就并做Raid就可以了。因为有些Raid允许坏掉其中一颗硬盘,不论是哪一颗硬盘坏掉,所有资料都还会存在着,只要买一颗新硬盘补回去,让NAS系统替你的硬盘补回那个空缺,就可以解决了呢!&/p&&br&&p&  外接式硬盘的资料储存空间是分散的,透过NAS的SHR技术、Raid技术等等,可以帮你的硬盘做更大的空间应用,不再只是1TB、2TB外接式硬盘的使用,而是把空间全部串起来,不再因为A硬盘剩下10GB、B硬盘剩下20GB,然后手边有一个25GB的档案,无法存取造成还要多额外购买外接式硬盘的问题,透过NAS可以把零散的空间组合起来,让你买的硬盘空间是可以连续的,不因为外在因素而造成空间的浪费。&/p&&br&&p&  我使用的是Terra Master F4-NAS,这台可接四颗硬盘,我将其中两颗4TB硬盘互相做Raid1备份,剩下一颗2TB硬盘采用不做备份的放生机制,把它当成NAS中的下载专属硬盘,不影响到主要资料备份,简单说就是把剩下2TB这颗硬盘做长时间的下载读写,就算坏掉了,也不影响到我另外两颗4TB资料,假设4TB硬盘其中一颗坏掉了,我只要再买一颗4TB硬盘补回去,做资料重建,也可以把4TB那两颗硬盘储存的资料完整救回来。硬盘的配比使用,可以很轻松地透过管理介面操作与设定。&/p&&br&&p&  四,更人性化的操作系统&/p&&br&&p&  传统的外接式硬盘,单单只是档案储存而已,并无法做正确的资料归类、或是硬盘更多的利用,不过NAS改变了硬盘只是储存硬盘的作用,以本人使用的NAS为例,开发了专属于NAS使用的管理介面「TOS」,让NAS变得更好用、让硬盘不再单单只是硬盘,透过TOS的管理,可以更轻触地看到硬盘的状况、系统可以做更多的设定,包含前面提到的权限设定,依据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存取权限、不同的共用资料夹。&/p&&br&&p&  五,更轻易的跨平台存取:电脑,手机,平板,电视&/p&&br&&p&  关于平台的存取,我想手机要存取外接式硬盘都有一定的难度了,就连U盘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可以透过其他方式存取,但你不觉得出门在外,手机可能要读一个移动硬盘的档案或是一个U盘的档案,还要带移动硬盘或是U盘出来,显得非常笨重不顺手,不符合人实用性。但是现在透过NAS,就可以连回家里存取家中的NAS内的共用资料夹。&/p&&br&&p&  那你可能想说,我又不会设定IP什么的,这么困难,我怎么可能连线的出来?其实Terra Master有一个Tcloud ID,让你人在外面也可以很轻易的读写家中NAS的资料。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私有云,不放心公有云,就可以启用Tcloud私有云端。那电视呢?家里电视若可以连接网络,就可以做不一样的影音娱乐了,以TOS为例,如果电视或是手机可以安装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一个ES文件浏览器,就可以存取电脑内建立的电影库。如果电视只可以联网或者是小米盒子也可以改透过DLNA的方式与NAS直接串连读取档案,在电视上直接拨放NAS中的影音,这是外接式硬盘很难做到的地方。说到这里,NAS已经脱胎换骨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服务器、网络共享硬盘,而是一个跨出存储以外的便利设备。透过NAS,可以让资料整理更自动化,并随心所欲地开启、关闭你的私有云端,不用受限于免费空间的规定,比如百度突然搞个净网计划等等。&/p&&br&&p&  六,更出众的应用:下载机,影音娱乐,照片,架站都搞定&/p&&br&&p&  我想,这应该是外接硬盘完全不可能会具备的部分,因为外接式硬盘仅是一颗硬盘,可以透过USB存取的硬盘,变化性当然不会像NAS这样一台小型的服务器这么的广泛。但是,这也是NAS的一个优势,把储存变得更有趣了。让储存资料不再只是资料的传输,好好利用硬盘内空闲的部分做其他事。以一般大众最常使用的部分,我想就是「下载」了。&/p&&br&&p&  平常下载BT/PT、下载高清站上面的电影、音乐等等,都是要电脑挂载,然后不能关机的去睡觉,而且电脑又是重要的资料处理中心,长时间的读写,若没有好好做好磁盘重组,会让硬盘内的资料散乱、使得硬盘的消耗更快,如果电脑硬盘挂掉了,我想这个不仅要重装系统,连资料通通都没有,实在是得不偿失。而NAS的出现改善了这一部分,因为有些NAS也具备下载功能。&/p&&br&&p&  以本人使用的Terra Master 来说,下载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本身可以下载BT、下载PT、离线迅雷,让你下载变得更轻松。有下载过BT和PT的朋友,应该知道BT下载是长时间的硬盘读取,会加速消耗硬盘的使用寿命,我们何尝不把这些东西交付给NAS做呢,交给NAS后,电脑每晚可以安全的关机休息、NAS的运作之电力也比电脑省电许多,若怕硬盘影响,可使用NAS专用红盘,这是针对NAS 7*24工作专门制作的硬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大大提升,还可以像我一样把下载专用的资料夹开在A硬盘(不做Raid),,重要资料储存于B硬盘(还做Raid1),把资料和下载分开,不受影响,做到了NAS不仅可以安全的储存资料,也可以安全的下载,互不影响。&/p&&br&&p&  除了下载之外,NAS还可以架设服务器,架设论坛,当DNS服务器等功能,之前就有朋友把NAS当作网站服务器来使用,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管,另外也可以做更多的商务利用、跨NAS机器备份等等,有些NAS还内置虚拟机,让NAS不再只是一台NAS,而是一台多功能的服务器,更多的应用可以参考官方介绍。&/p&&br&&p&  NAS与外接式硬盘比较结论:&/p&&br&&p&  透过以上的一些比较,相信大家对于NAS的了解可能更多一点,得知NAS不仅仅是储存功能,还可以看电影、下载影片、听音乐、手机抓档案还有一个很便利的管理介面,那我想你可以准备败家一台NAS了。外接式硬盘有它的便利性,但是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活跃程度已经逐渐降低,以前交报告、交作业大家都喜欢带着移动硬盘或U盘,但现在大家都习惯通过网络上把档案抓下来,公有云、私有云的运用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了,是时候该让外接式硬盘退休了。&/p&&br&&p&  想要拥有便利性、快速、安全的档案存取与备份,NA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了家庭使用之外,其实NAS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帮助更大,因为NAS本身就是工业用机器,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只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迅猛,NAS才开始逐渐面向家庭用户。&/p&&br&&p&  对于NAS入门者可以从2盘位开始玩起,如果没太多预算可以从1盘位开始,当然个人觉得2盘才是最方便的,如果想要安全的资料备份和下载,那么4盘位会是一个新选择,两颗硬盘组Raid1备份,剩下两颗硬盘可以不备份,一颗做下载存取用,一颗做一般常用资料存取用,有效的利用NAS中的硬盘,让你更有效率的作业与娱乐,NAS不仅仅只是储存装置,而是储存、工作、娱乐及于一体的私有云中心!&/p&&p&
贴吧看到的,原文出处不可考究,我自己加了些小修改。&/p&&p&
疑似原文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ofree.cc/7-reason-nas-hd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 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要用NAS 而不用外接式硬碟備份資料? - 香腸炒魷魚&/a& &/p&
当电脑硬盘容量满了,多数使用者第一个想法就是买一块几TB的硬盘来扩充,如果是笔电的使用者,第一个想到的是买一个外接式硬盘来备份资料,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那是当你还不知道有「NAS」这个好用的东西,才会这么想。倘若你知道NAS这个私人网络储存服务器…
&b&楼上 &a data-hash=&a4dac7d4b4ca443b47ab322& href=&//www.zhihu.com/people/a4dac7d4b4ca443b47ab32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齐河一家& data-hovercard=&p$b$a4dac7d4b4ca443b47ab322&&@齐河一家&/a& 不要强答,不懂别bb ,对,就是在说你!&/b&&br&&br&题主我给你推荐一个方案3吧,我自己现在就是在用的这个方案搭的nas,目前使用感觉良好&br&我这个方案是基于windows存储空间这个功能的。&br&&ul&&li&选一个最便宜的中塔机箱,我自己用的是酷妈Elite344,我这里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机箱了。自带6个3.5盘位,光驱位还可以扩充3个,最多9个3.5盘位&br&&/li&&li&买最便宜的cpu和主板,我用的是g1840+一个退役的华擎H81M,然后上最便宜的内存,如果单纯做NAS的话4G就够。&br&&/li&&li&我这个退役的H81M只有4个sata口,那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目前我机子上用了6块硬盘,就是插了一个2口的pcie-sata卡,要更多的硬盘就是得买扩展卡就好了&/li&&li&用windows10pro,或者如果你愿意用win server也可以;主要是用它的存储空间功能,存储空间其实就是一个软raid,支持条带(raid0,这里还待考证,有人说存储空间的“简单”不是条带而是普通跨区卷一样的东西),双向或者三向镜像(raid1),奇偶校验(raid5)。并且它有一个好,就是你系统崩了甚至硬件崩了都不要紧,只要这个阵列最低要求的硬盘数量还在你把硬盘放到任何一个支持存储空间的windows系统上(win8及以后)都可以识别并重建阵列。&/li&&li&选一个靠谱的电源,关键是要有足够的sata电源线&/li&&li&上线以后windows可以添加网络位置访问nas,mac也可以通过smb协议访问nas,同时可以支持time machine不过需要一些设置,甚至我自己还建立了我的git仓库。当然设置time machine或者搭建git仓库就比较复杂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我最近要写一个文章来说我搭nas的这个事情,题主要是有兴趣可以之后来看看。&/li&&li&我的花费不算硬盘大约是100欧不到,在国内也会更便宜&/li&&li&忘记说了,搭nas的话千兆路由器是必须的。nas一定要用千兆有线接到路由器,万兆肯定不现实;其实千兆已经跑不满硬盘速度了,不过差的不是很多。无线网就算是ac1350其实实际网速也不会很快的,毕竟有信号传输的损耗以及802.11ac协议的开销,这个我也不展开了。&/li&&li&还有就是它相比linux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可以直接用远程桌面(win)或者teamviewer(mac或者外网访问)来有一个你熟悉的图形界面,而不用去敲linux代码或者怎么样的&/li&&/ul&&br&我再补充一个,就是itx机箱一般3.5盘位都很捉急,要不就根本没有3.5盘位除非你魔改机箱。2.5作nas盘的话容量又捉急,所以我是不太推荐itx系统的
不要强答,不懂别bb ,对,就是在说你! 题主我给你推荐一个方案3吧,我自己现在就是在用的这个方案搭的nas,目前使用感觉良好 我这个方案是基于windows存储空间这个功能的。 选一个最便宜的中塔机箱,我自己用的是酷妈Elite344,我这里能买…
&p&日 更新公网IP自动发送到邮箱及aria2的bt-rtracker服务器自动更新,见文件最后&/p&&p&------------&/p&&p&日 更新 文章后面,更新远程下载(基于webui的aria2)和Plex的影视资源管理&/p&&p&------------&/p&&p&这个我最近也刚刚自己组建了一台NAS,来分享一下这里面的坑吧。&/p&&p&多图预警!!请在WIFI指导下围观!!&/p&&p&&b&1.起因&/b&&/p&&p&我自己有一台购于多年以前的NAS,群晖DS212J&/p&&p&这货长这样(反正长得都一样,懒的去拍照了,网图,来源见水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ab3cbd9adf8a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ab3cbd9adf8aec_r.jpg&&&/figure&&p&这货支持两个3.5寸的硬盘(需要拆开外壳安装)&/p&&p&CPU是arm的单核1.2Ghz(现在的路由器的处理器都比这个好吧?)&/p&&p&内存是256MB!!!(现在手机都是4GB内存起步了好伐?)&/p&&p&带两个USB接口和一个千兆网口(这里有坑,回头细说)&/p&&p&机器官方说是17W,带一个风扇散热,平时几乎听不见噪音(功耗低几乎成了它唯二的优点了)&/p&&p&我在这个NAS上跑了一个photo station和一个download station和一个mariadb和web station差不多一共就这4个业务。&/p&&p&白群晖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大大方方的使用官方的quickconnect,远程连接的时候不要太爽!!!!&/p&&p&然后系统是一直保持更新的,那么问题来了,这货还真的是越更新越卡,或者说这货的配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我从PC机复制文件到NAS,链路设备全都是千兆的,结果速度最高不到30MB/S这完全配不上千兆一说啊,各种办法想变了还是这个样子,而且我开了两个任务同时下载,cpu居然都快跑满了,更别说我上传了几百张照片之后,这货在后台转码居然花了一整天,这期间CPU一直居高不下,对我的‘问候’一直是爱答不理,也就是说这期间这玩意儿基本上就不能干别的事了,这更加坚定了我重新配一台NAS的决心。&/p&&p&&b&2.调研&/b&&/p&&p&终于开始新篇章了--------------&/p&&p&首先要知道自己想用NAS做什么(还有自己愿意出多少预算来做),才能根据目标寻找硬件。&/p&&p&我的用途是:&/p&&p&A.存放照片,高清电影或者音乐&/p&&p&B.运行下载工具(广告雷),BT,或者其他类似产品&/p&&p&C.跑个数据库(上百GB数据),网站之类的&/p&&p&D.没想好&/p&&p&这些就是我目前的用途,&/p&&p&然后是我对NAS的期望&/p&&p&A.功耗低&/p&&p&B.噪音小&/p&&p&C.速度快&/p&&p&D.千兆网口&/p&&p&因此目标锁定到集成CPU的主板上&/p&&p&而且AMD的不予考虑(个人偏见而已,总觉得AMD的功耗控制的不太好)&/p&&p&我考虑过Q1900和 J3160和J3455这些然后我个人希望能用制程更加先进一点的处理器然后因为我自己有几根台式机的内存条,因此一些只能用笔记本的内存条(例如J3455-ITX还比较挑内存,需要低电压的内存条,我倒是有几根笔记本内存条,不过都是标准电压的,不想趟这个雷)于是选了华擎的J3455M,这个型号有个严重问题就是只有2个SATA口,上面说的其他型号大多数都是4个SATA口的。&/p&&p&这货长这样(图片来自华擎官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ab94d936bc8cad0d4b1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ab94d936bc8cad0d4b15_r.jpg&&&/figure&&p&然而这货有个坑(后面细说)&/p&&p&我打算装黑群晖的,而且速度要快!!&/p&&p&因此系统盘用SSD(本来打算弄个128GB的SSD,但是后来一想群晖只需要几个GB就够了,预设上了32GB的光威猛将,又留了个坑)&/p&&p&这货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13bb29cf5bd4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4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p&然后是电源和机箱&/p&&p&我希望机箱自带电源,机箱要小(大误!!)&/p&&p&然后觉得机箱嘛,随便选一个就行了&/p&&p&然后上了自带180W电源的大水牛mini3 s0203&/p&&p&这货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61d35dff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4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figure&&p&店家说这货能支持2.5寸和3.5寸的硬盘,我悬着的心就落地了(最终砸了脚)&/p&&p&&b&3.组装&/b&&/p&&p&连收了好几个快递之后终于集齐了七龙珠,哦,是配件&/p&&p&我就开始召唤神龙了&/p&&p&嗯?怎么机箱这么小?图上看起来挺大的啊?是不是美颜了?&/p&&p&不管了,先装主板,嗯一切顺利&/p&&p&安装2GBX2内存条,嗯一切顺利&/p&&p&固态硬盘安装,嗯一切顺利&/p&&p&我前期准备的这么草率,而现在似乎这一切都太顺利了&/p&&p&果然出问题了,我的内存条是宽条,宽条装上之后我再装机械硬盘的时候&/p&&p&它.......它居然装不下!!!!&/p&&p&如图所示,比机箱盖高了5mm左右&/p&&p&我还能说啥?自己挖的坑,含泪也得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d2daa4f770e7cb067e7f13d13b77c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60& data-rawheight=&3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d2daa4f770e7cb067e7f13d13b77cfd_r.jpg&&&/figure&&p&然后没装机械硬盘,先开机吧&/p&&p&开机,一切正常,不过据说这个主板有个二次重启的毛病,需要刷BIOS到1.2&/p&&p&刷就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457022baaf3e45e4233e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60& data-rawheight=&3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457022baaf3e45e4233eab_r.jpg&&&/figure&&p&阿勒?????&/p&&p&好像噪音有点大???风扇声音有点大??&/p&&p&难不倒我DIY小王子&/p&&p&哈哈哈哈,我仰头望天,看着天上的云飘过(云计算)&/p&&p&预计我的系统总功耗不超过30W,所以额定180W的电源完全不需要散热器嘛&/p&&p&然后我把散热器电源线取下了!!!贴在了电源外壳上(危险)&/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1024e80afc4a32f81ea1bd8aadecd5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1024e80afc4a32f81ea1bd8aadecd59_r.jpg&&&/figure&&p&一开机,果然,安静无比!!我真是个‘天才’啊,哈哈哈哈&/p&&p&刷黑群晖(我要洗白)&/p&&p&刷MAC!!&/p&&p&过去半个月了,我找不到图了,随便放个当时拍的照片假装是在刷MAC好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0e2f9fc2dffb1cdbb0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0e2f9fc2dffb1cdbb0d2_r.jpg&&&/figure&&p&最终成功将MAC刷成了上面的那个MAC,这就是白群晖第一步了。&/p&&p&然后在PC机上用U盘写入黑群晖引导文件,然后插上U盘从U盘启动,在PC机上安装Synology Assistant,将系统灌入!!!!&/p&&p&然后U盘引导系统开机成功!!!(自动脑补哆啦A梦拿出道具的时候的声音)&/p&&p&然后我的目标是不用U盘引导,然后插上带有PE的U盘,从U盘启动&/p&&p&运行DiskGenius一顿操
作!!!&/p&&p&有兴趣的可以移步&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share.cn/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015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里&/a&&/b&查看细节(我也是参考的这里)&/p&&p&然后终于可以无U盘启动啦!!!!&/p&&p&然后问题来了,这个方式引导不知道为什么开机特别慢,我都不好意思说是SSD,感觉像在读软盘一样慢,然后换了另外一种黑群晖的方式,快是快了,但是不能离开U盘,这就坑爹了!&/p&&p&后来我回头一想,我装群晖不就是为了quickconnect吗?&/p&&p&我真的这么需要quickconnect吗?没有quickconnect我真的没辙了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7dc26afaf993deffb4b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5& data-rawheight=&1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5&&&/figure&&p&然后我愉快的放弃了群晖!!!&/p&&p&我深情抚摸着我的NAS,YY着如何让它发挥最大功效.........&/p&&p&阿勒?咋有点烫手?这触感有点不对啊?&/p&&p&我赶紧关机,一摸电源,有点烫手,要是我继续运行下去怕是NAS没搞好,先把电源给烧了,于是我老老实实的把电源的风扇接好了.........(这脸打的真快)&/p&&p&看来越是想节省的地方,越是容易留下坑!&/p&&p&痛定思过,我重新下单,买了爱国者黑暗骑士G1,额定300W的&/p&&p&这货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40bd3a300fbfe8b5b9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40bd3a300fbfe8b5b96_r.jpg&&&/figure&&p&为了省事在同一家买了机箱爱国者H400黑色中塔&/p&&p&这货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374c1dc888d31c0ea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figure&&p&空间大,比我现在的主机空间都大&/p&&p&硬盘位略少,2个2.5和2个3.5的(不过可以单独买硬盘架)&/p&&p&然后还买了PCI-E转SATA3.0扩展卡&/p&&p&这货长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f849c8fa2a7ca014c14e9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3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figure&&p&又过了几天,终于都到了,重新组装这些就不提了&/p&&p&安装系统&/p&&p&本来想安装opennas的不过这货起步内存8GB,而我手上目前只有2G的条子,于是也只能上4GB,然后我就打算上vmware esxi,然后挂其他系统,而且4GB内存也满足最低配置,啊哈哈哈哈哈&/p&&p&现实又给了我一记耳光,因为我忽略了集成显卡占了几百M内存,于是vmware esxi失败!&/p&&p&最后我上了Windows 10&/p&&p&&b&4.设置&/b&&/p&&p&不能远程访问的NAS不叫NAS&/p&&p&最简单的方法是有静态公网地址,很明显我没有&/p&&p&然后是DDNS,或者花生棒什么玩意儿的&/p&&p&我选花生壳DDNS,给钱,创建账号,一切顺利!!&/p&&p&非要让我手持身份证拍照????&/p&&p&实在不能忍!&/p&&p&然后我在阿里云购买了一个域名,没买热门的.com或者.cn啥的,这些需要备案,挺麻烦的,最重要的是贵!!!我买了个.cc和.pub的,前者买了5年,后者10年,后者才花了几十元,挺好的,而且都是4位的域名,简短好记!&/p&&p&然后呢,我的路由器是薅羊毛撸的K2P,刷了padavan固件,里面支持使用阿里云的域名作DDNS&/p&&p&在阿里云上对域名作个A记录,例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umin.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umin.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解析到随便一个IP地址&/p&&p&再创建一个access key 和密匙&/p&&p&把这些填到路由器的相关位置&/p&&p&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61a4adfe7e8befa554cb5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9&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61a4adfe7e8befa554cb59c_r.jpg&&&/figure&&p&保存之后,路由器就可以自动将你创建的A记录&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umin.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umin.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解析到你的公网IP了&/p&&p&然后在路由器里面做好端口转发(先给NAS指定静态I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55eaa9e2bd0fae868334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7&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55eaa9e2bd0fae8683343_r.jpg&&&/figure&&p&需要远程桌面管理的,在系统里面设置好远程,然后让防火墙放行3389端口&/p&&p&需要远程管理路由器的,在路由器里面开启“允许从互联网设置”&/p&&p&并设定好端口&/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95b18cc3dddb323c640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4&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95b18cc3dddb323c6408_r.jpg&&&/figure&&p&差不多大功告成了,NAS上需要web服务的,可以安装宝塔&/p&&p&可以一键部署PHP,MYSQL或者MSSQLSERVER及FTPserver很方便,也可以管理网站和数据库&/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xn--www-uc0ep2pnuaeb336gg3wjukvt9a6imc42c3us6a176x0ob.yumin.com%3A33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只需要用远程桌面连接即可例如www.yumin.com:3389&/a&&/p&&p&例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2849eab9f81a4c673739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9&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2849eab9f81a4c6737397_r.jpg&&&/figure&&p&手机远程访问&/p&&p&安卓端,我使用的是RD Client&/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a1e464af15da59b1bf38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a1e464af15da59b1bf385_r.jpg&&&/figure&&p&再然后呢&/p&&p&我的NAS目前没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也就是说没必要24小时开机,所以我需要让NAS支持网络唤醒。&/p&&p&先打bios里面的WOL功能,然后在系统里面设置&/p&&p&系统里面设置网卡前,一定要先更新驱动!!!&/p&&p&我是在网卡属性面板里面更新的驱动(这是我办公电脑不是NAS,这里只是举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b342f4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b342f4e_r.jpg&&&/figure&&p&开启网络唤醒&/p&&p&&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287cceeb5f6f978fe60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287cceeb5f6f978fe608_r.jpg&&&/figure&&br&&p&&br&&/p&&p&&br&&/p&&p&好了,经过这一番折腾,NAS可以网络唤醒了。&/p&&p&&b&然而这个主板有个坑,就是如果设备断电之后(比如停电,拔下插头),再启动,第一次开机3秒钟左右会忽然掉电,需要重新按开机键启动才行。如果不停电或不拔插头就不影响。&/b&&/p&&p&至于唤醒NAS的方法,我目前有两种方法&/p&&p&第一种是直接远程登陆路由器控制页面,在路由器页面唤醒&/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a9c08fc47b2de559820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9& data-rawheight=&6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a9c08fc47b2de559820c_r.jpg&&&/figure&&p&这种方法每次都要登陆网页,有点麻烦。&/p&&p&于是有了第二种方法&/p&&p&我的路由器支持VPN服务器&/p&&p&开启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ee913e0bb9b8e0d1f4133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ee913e0bb9b8e0d1f4133c4_r.jpg&&&/figure&&p&然后在“客户端账号”页面创建一个VPN账号&/p&&p&然后在手机上配置好VPN信息&/p&&p&然后安装软件“wake on lan”&/p&&p&配置好信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b98fe307c900edf3bb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b98fe307c900edf3bb5_r.jpg&&&/figure&&p&使用的时候通过VPN接入家里的网络,然后再使用WOL唤醒NAS即可(貌似也有点麻烦啊)&/p&&p&&b&5.应用&/b&&/p&&p&NAS已经搭建好了,接下来就是应用了&/p&&p&在NAS设置好共享文件夹(或者磁盘)&/p&&p&方式1&/p&&p&照片上传和文件上传,可以采用VPN的方式直连局域网,你就可以在网上邻居里面看到你的NAS了,也可以使用支持smb的文件管理器查看局域网上可以访问的共享文件,例如“超卓文件管理器”&/p&&p&方式2&/p&&p&在NAS里面搭建好PHP环境(通过宝塔一键部署),然后部署KodExplorer或者其他类似软件,直接在网页或者相应的客户端访问即可!&/p&&p&方式3&/p&&p&在NAS里面部署FTP服务(通过宝塔一键部署),通过FTP上传文件&/p&&p&个人喜欢方式1&/p&&p&最后上两张系统信息&/p&&p&附上宝塔远程管理面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d03a94e10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39&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d03a94e103b_r.jpg&&&/figure&&p&附上系统信息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6dcf69fb9a6cd0cee89aa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6dcf69fb9a6cd0cee89aa4_r.jpg&&&/figure&&p&附上文件传输速度图(千兆网卡跑满,速度杠杠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d792f89e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1&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d792f89ee2_r.jpg&&&/figure&&p&这一套NAS组建下来,除开机械硬盘(和我买废了的机箱),大概耗资1100元&/p&&p&性价比比同价位的群晖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毕竟群晖的服务也算钱)&/p&&p&综合起来,我选自组方案!!&/p&&p&完结。撒花!!&/p&&hr&&p&&b&新篇章-使用篇!&/b&&/p&&p&&b&1.远程下载.基于WEBUI的ARIA2下载工具搭建!&/b&&/p&&p&&br&&/p&&p&NAS组好之后已经用了几个月了,每次下载的时候我都是通过远程桌面登陆NAS,时间一久&/p&&p&我就有点不耐烦了,感觉有点浪费时间,很明显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乎我想到了一个&/p&&p&最近很火的下载工具ARIA2,在国产下载工具迅雷一家独大(只手遮天,为所欲为)的时候&/p&&p&如此清新脱俗的ARIA2一下子就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而且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支持WEBUI&/p&&p&如此一来,和迅雷这种妖艳贱货就高下立判了!&/p&&p&&br&&/p&&p&&b&目标:能够通过网址访问ARIA2然后下载&/b&&/p&&p&&b&操作:&/b&&/p&&p&先在宝塔的网站管理器中新建一个网站并指定好端口&/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a44e4cce49ce8f4e56f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a44e4cce49ce8f4e56f0b_r.jpg&&&/figure&&p&“提交”之后会在我D盘的wwwroot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目录&/p&&p&将ARIA2和WEBUI及控制脚本扔进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764ac91fe915ad9b8cd7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764ac91fe915ad9b8cd7c_r.jpg&&&/figure&&p&其中aria2.conf是配置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或者notepad++打开编辑(里面有注释)&/p&&p&点击“start.vbs”启动服务(start.vbs是无控制台窗口启动,start.bat是带控制台窗口启动)&/p&&p&在这里我一开始遇到了一个问题&/p&&p&aria2c.exe无法启动,start.bat一闪而过&/p&&p&通过暂停批处理文件发现&/p&&p&报[ERROR] IPv4 RPC: failed to bind TCP port 6800 &/p&&p&怀疑是6800端口被占用了&/p&&p&通过在控制台输入 netstat -aon|findstr &6800&发现,果然被其他程序占用了&/p&&p&(先通过端口查占用它的程序PID再通过PID查程序名)&/p&&p&遂修改aria2.conf里面的端口(不要选择被已经占用的端口),再重启aria2,成功!&/p&&p&到了这一步已经成功一大半了&/p&&p&&b&配置防火墙,使网址可以在外网访问&/b&&/p&&p&在防火墙放行刚刚给aria2的webui配置的端口&/p&&p&然后可以尝试通过外网访问aria2了&/p&&p&如果有人跟着我的操作到了这里,打开后发现aria2的状态显示未“未连接”&/p&&p&emmm,应该是要配置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67c7fb64e6e228e24f3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d67c7fb64e6e228e24f38_r.jpg&&&/figure&&p&在上图这个地方,把ARIAR2 RPC 地址的端口号要改成先前设置好的端口号,不是网址的那个端口号哦,是aria2.conf里面你配置的那个端口。&/p&&p&然后找个电影下载试一试&/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784cef0944c44ddf61c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784cef0944c44ddf61ce8_r.jpg&&&/figure&&p&大功告成!!!(基本满速,我限制了全局速度为1M)&/p&&p&&br&&/p&&p&如果你下载种子文件没速度怎么办?&/p&&p&请在aria2.conf里面修改BT tracker服务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ef18e6ea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7ef18e6ea7_r.jpg&&&/figure&&p&如果你不知道该在里面填什么&/p&&p&那么可以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ngosang/trackersli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gosang/trackerslist&/a&找到最新可用的服务器,选择best哪一个就没错了,但是要注意格式,不要偷懒直接复制过去哦!&/p&&hr&&p&&b&2.流媒体服务器.基于PLEX的电影资源管理器搭建!&/b&&/p&&p&&br&&/p&&p&既然下载了视频,那么我需要一个智能的管理平台,免得我每次都要通过文件管理器进去翻找,而且一定都不直观。&/p&&p&我选择了plex,plex免费版有一定的限制,不差钱的可以购买,不过免费版已经够我用了&/p&&p&在plex的官网下载windows服务器端。&/p&&p&在我的NAS上安装!安装过程很简单,和其他软件一样的,安装完成之后电脑右下角托盘又一个图标,可以右键打开web管理页面,默认端口23400。&/p&&p&&br&&/p&&p&同理,我在防火墙放行23400端口,然后我就可以在公网通过我的网址+端口号访问PLEX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abcdbfb18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63&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abcdbfb189_r.jpg&&&/figure&&p&这个plex如何使用我就不细说了,很简单,很直观,其他地方也有教程。&/p&&p&它可以自动下载电影海报,电影简介,演员表,还可以在线转码等等,功能挺好的&/p&&p&来个带海报的雷神3&/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a729b3f7a5dc23fa0f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60& data-rawheight=&6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a729b3f7a5dc23fa0fe2_r.jpg&&&/figure&&hr&&p&远程访问可靠性加强!&/p&&p&日 最近发现路由器的DDNS有时候不生效,无法自动提交新的IP地址到阿里云的IP地址A记录,这样一来一不小心我就和NAS失联了!这是很不爽的,必须要尽量避免!&/p&&p&因此我决定在路由器上使用NGROK做了一个反向代理,以便于公网IP没有成功提交到阿里云的情况下也能访问路由器。&/p&&p&第一步:&/p&&p&在阿里云的域名管理里面做一个cname解析&/p&&p&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53bdd33cc4e5023f9e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5& data-rawheight=&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53bdd33cc4e5023f9edd_r.jpg&&&/figure&&p&第二步:&/p&&p&在ngrok官网注册一个免费http通道&/p&&p&把刚刚做好的解析填入“自定义域名”里面&/p&&p&比如我的域名是“yumin.com”主机记录是“r”,那么我就应该在下面填写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yumin.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yumin.com&/a&
本地端口填写你想解析的地址和端口(如果是非80端口还需要填写端口号,参见图中填写说明)&/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1ebc4bf9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1ebc4bf9aa_r.jpg&&&/figure&&p&第三步:&/p&&p&在路由器做好设置&/p&&p&(你要问我token在哪里?token在你在ngrok的个人主页里面的“我的信息”详细页里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9ef0b2e4f1a084eee1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9ef0b2e4f1a084eee18_r.jpg&&&/figure&&p&第四步:&/p&&p&然后添加ngrok tunnel&/p&&p&我打码的地方就是刚刚填写的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yumin.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yumin.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8e2a87fb72cc7e3b26e15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8e2a87fb72cc7e3b26e155_r.jpg&&&/figure&&p&到这里保存后就可以通过&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yumin.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yumin.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访问我的路由器了!&/p&&p&&br&&/p&&p&到这里已经是双保险了!&/p&&p&不过我还是不满足,我还要再加一道保险!&/p&&p&于是花了半个小时写了个小工具&/p&&p&功能如下:&/p&&p&每半个小时检测一次WAN口的IP地址然后如果IP发生了变化就向我的邮箱发一封邮件&/p&&p&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c9bf50bcf7fdd4f2c858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c9bf50bcf7fdd4f2c8581_r.jpg&&&/figure&&p&收到的邮件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697b3c39f2bfc6bd1d9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figure&&p&通过这三重保险来保证我能连接到NAS,失联的可能性应该很小了吧!&/p&&p&然后顺便解决了一下aria2里面的bt-tracker服务器地址更新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aria2的BT下载没有速度,因此我每6小时检测并获取最新的bt-tracker放到aria2里面,然后更新bt-tracker之后自动重启aria2!&/p&&p&&br&&/p&&p&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次加了新玩意儿我再来分享&/p&
日 更新公网IP自动发送到邮箱及aria2的bt-rtracker服务器自动更新,见文件最后------------日 更新 文章后面,更新远程下载(基于webui的aria2)和Plex的影视资源管理------------这个我最近也刚刚自己组建了一台NAS,来分享一下这里…
&p&参考了最高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51eae93aad007f5a40d12e& data-hash=&51eae93aad007f5a40d12e& data-hovercard=&p$b$51eae93aad007f5a40d12e&&@猴猴吖吃香蕉娱乐&/a& 大神的方案,这两天自己组了个NAS,把家里各种大小硬盘都凑一起找了个家,总算是了却一个心病。组建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细节值得注意,在此作为大神文章的更新和补充。。。&/p&&p&&br&&/p&&p&&b&一、基本配置&/b&&/p&&p&大多数在狗东上完成了采购,少部分转战马云爸爸。&/p&&p&1、梅捷N3160 板子,¥469,感觉又贵了;&/p&&p&2、光威4G DDR3 1600 内存(1.5V),¥199(现¥296),内存今年是个大坑;&/p&&p&3、七彩虹 60G SSD,¥239,装个系统应该用不到多大多快;&/p&&p&4、先马随便一个机箱电源,¥229,电源240W,标准尺寸商用机箱;&/p&&p&5、PCI-E转SATA卡2口,¥79,这个已经找不到大神说的便宜货了,我买的也不好,还多了两个外置eSATA接口根本用不上,而且用外置eSATA,内置接口就不能用,白白增加奇怪成本。。。;&/p&&p&6、各种线,VGA、SATA等,¥50,这个主板唯一缺点是没有HDMI,实际性能做HTPC是可以的,家里全是HDMI线,结果为了亮机装系统,VGA还得单独买,有HTPC需求的同学也可以上DVI-HDMI转接头。&/p&&p&以上总价:¥1265,狗东给减了100块,实付¥1165&/p&&p&装起来后是这个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1c2cbed1a8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1c2cbed1a89_r.jpg&&&/figure&&p&家里一共有2个1T2.5寸硬盘,1个320G2.5寸硬盘,1个3T3.5寸硬盘,都是多年积累。。。&/p&&p&320G太小了,就装到移动硬盘盒里了。&/p&&p&装好后一次点亮,声音只有一个电源风扇声,这款瞎猫碰死耗子,居然电源风扇声不大,运气。&/p&&p&&br&&/p&&p&&b&二、装系统&/b&&/p&&p&先后试了三大系统,折腾一圈。由于装系统配置很费时间,加上各系统对文件系统的支持不一,容易操作不慎就格盘,我一直是带数据折腾,心理压力有点大。。。本篇主要记录这个过程,供大家参考。&/p&&p&&br&&/p&&p&1、Windows,这个板子Win7安装据说要先找PS2鼠标或者键盘盲艹后进系统装驱动才可以使用,加上Win7也太老了,我就没试,但其实Win7不会自动更新重启,适合NAS使用。&/p&&p&直接装了Win10,刚上手就感觉性能不行,给系统压力很大,开个EDGE都挺慢的,不过反正我没有HTPC需求,就坚持用了几天,但是后来发现了诸多问题,最后觉得不能忍,还是停用了Win10。&/p&&p&首先,正如大神所说,Windows真的是太频繁唤醒硬盘了!我机器放在卧室一个角落,平均5分钟听到一次唯一一块3.5的启动声,虽然我设置的是20分钟硬盘休眠,但是Win往往是要等你停止操作好久后,才把硬盘真正休眠,背地里不知道在搞什么。&/p&&p&其次,Win10强制用了SMB2.0,导致很多APP无法正常连接。而实际使用中,由于Win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的混乱,我多次发现明明都是VLC、OPlayer、nPlayer、ES、RE,iPhone能连上,iPad就是连不上。NEXUS6P,用Google Play版RE连是能连上,就是每次等待文件列表都感觉要等一年。小米盒子是一会能连上,一会连不上。Mac连上后,又不认NTFS,没法搞写操作,说好的网络共享与文件系统无关的呢?!!!所以家里设备品种多的话,千万别上Win。。。&/p&&p&现在迅雷远程下载也关了,百度网盘也不给力,实在找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寓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