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想问一个电视剧女主角名字大全的名字,我1997年出生的 那个电视剧女主角名字大全讲了一个很富

我的1997(My Year Of 1997)-电视剧-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My Year Of 1997电视剧
我的一九九七
该剧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前后陆港两地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用高建国和安慧年轻时的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连接起了特殊的时代坏境下,香港与大陆两地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们的奋斗历程。
<li class="item"
data-id="96333"
data-index="0"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96333'];
item_last_1: 0 && 0%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0 && 0%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0 || !(0%rowNum);
item_second: !(0%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0
印小天,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4级,北京拾捌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演员 。
1997年,参演首部电视剧《家事风云》。2002年,凭借主演海岩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举...
<li class="item"
data-id="95257"
data-index="1"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95257'];
item_last_1: 1 && 1%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1 && 1%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1 || !(1%rowNum);
item_second: !(1%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1
瑛子,原名(敬虔),重庆人,毕业于重庆大学美神电影学院。中国大陆女演员。
<li class="item"
data-id="73916"
data-index="2"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73916'];
item_last_1: 2 && 2%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2 && 2%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2 || !(2%rowNum);
item_second: !(2%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2
巫刚,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1984年,首次在《骆驼草》与《黑蜻蜓》电影当中担任角色。1986年,出演军旅剧《战争让女人走开》。1991年,在《吴三桂与陈圆圆》影片当中饰...
<li class="item"
data-id="94694"
data-index="3"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94694'];
item_last_1: 3 && 3%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3 && 3%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3 || !(3%rowNum);
item_second: !(3%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3
陈瑾,内地女演员。1987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曾留校任教,后调入空政话剧团,为该团一级演员。目前为签约艺人,出演过多部电影、电视剧及话剧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奖项。在电影《横空出世》、《欢舞》中获19...
<li class="item"
data-id="72169"
data-index="4"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72169'];
item_last_1: 4 && 4%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4 && 4%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4 || !(4%rowNum);
item_second: !(4%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4
刘之冰,日生于中国黑龙江,八一厂演员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1979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校。
1977年,14岁的刘之冰接拍首部电影《傲蕾·一兰》。1995年,凭借《青铜狂魔》夺得第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
<li class="item"
data-id="102324"
data-index="5"
r-on="{mouseover: onHmouseout: onUnH}"
r-attr="{_rows: _rownum: rowNum}"
r-class="{
open: hovers['102324'];
item_last_1: 5 && 5%rowNum == rowNum - 1;
item_last_2: 5 && 5%rowNum == rowNum - 2;
item_first: !5 || !(5%rowNum);
item_second: !(5%rowNum-1);
r-show="{ rows <= 1 || expandMoreActors || (5
孔琳,中国电影女演员。1969年生,江苏杭州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198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89年,孔琳在李少红导演的影片《血色清晨》中扮演农村姑娘红杏,把人物悲惨的遭遇,痛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出色。1990年,孔琳在张艺谋导...
1 && !expandMoreActors}" _stat="info:actor_more">
预告和花絮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title="下一页"
r-on="{click: onNext}"
r-show="{current &#xE621;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_snext"
title="下一页"
r-show="{curPage &#xE621;
{playSrcName}
《{title}》{playSrcName}网付费片源热线电话:028-
全国地方文明网考评[省][地][县]
四川省地方文明网站考评办法
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管理办法
四川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管理办法
2017年8月,经各市(州)文明办审核推荐,共105名候选人参与“四川好人”评选活动。经专家初评、网上展播、评委会审定,39名候选人入选8月“四川好人榜”。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在此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中国未成年人网
四川教育手机报
中国文明网
中国未成年人网
身边活雷锋
四川教育手机报
电视剧《我的1997》22日央视首播
发表时间: 08:22:00&&&&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省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精心打造重点影视作品
  6月20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我的1997》在北京举行首播新闻发布会。该剧是四川省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点影视作品,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2017年重要宣传期优秀电视剧展播名录”。6月22日起,该剧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电视剧《我的1997》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内地与香港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以及以高建国和安慧为代表的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年轻人的奋斗历程。该剧由制片人高成生、导演王伟民与编剧张强联合打造,瑛子担纲女主角安慧,携手演员印小天领衔主演,巫刚、陈瑾、徐小明(中国香港)、刘之冰、高可儿等联合主演。
  据了解,《我的1997》是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后,又一部“四川造”的主旋律影视大剧。高成生透露,早在拍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就有了拍摄《我的1997》的想法。(记者 杨琳)
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我的 1997》
——对话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制片人张小红
  老班底搭配新导演
  记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所以将该剧中的演员重新集结,拍出这部《我的1997》,是希望能延续辉煌?
  张小红:先说这个剧的年代,其实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是比较重叠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拍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次演绎那个年代,我觉得他们会比较理解那个年代一些,表演上的感觉也会找得比较准一些。其实不只是演员,我们的美工也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美术老师。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他曾经做了很多案头工作,所以在这个戏里他能重现很多重要场景。比如,虽然不是邓小平他家的那个院子,是一般北京人家里的院子,但他对那段历史的研究是足够的,出来的效果它就是真实的。大家都上手快,表现就会更到位,那么出来的效果就更好。
  记者:编剧也还是之前的?张小红:对,张强老师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三个编剧之一,所以张老师对香港回归这一段历史的资料收集足够多,足够细,也酝酿了很久,决定就写个小人物励志成长的故事。
  记者:那为何没有选择同一个导演呢?
  张小红:因为我觉得毕竟不是完全一样的戏,《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讲的是一个领袖人物,而《我的1997》是小人物的一个奋斗史,从制片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是要有所区别,因为每个导演有每个导演的风格。我不想让人感觉到它又是延续的一段。我觉得两个不同的导演会表现出对那个年代不同的诠释。再有一个,有香港的戏,王伟民导演年轻一些,再加上他有一些留学的经验。所以我觉得他对内地以外的生活会了解、熟悉得更多一些。
  剧中故事有原型
  记者:整个剧情是有很多条线索的,那么怎么来选择这个故事?故事中有原型人物吗?
  张小红:我们看了很多书,的确是有原型的。我们找了一些资料和案例来看,包括回忆录和记录那些人成长的东西。
  记者:意思是,剧中有真实存在的名人影子?
  张小红:这个我不能说,涉及剧透了。
  记者:人物设定本来是香港人,到了大陆,然后又跑回香港去,再到大陆来……一个反复的过程,为什么有这样的人物设定?
  张小红:考虑人物的合理性,主人公要跑到香港要有他的合理性在里面,而且也为了结合香港和内地很久以来的血亲血缘关系,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就设定了巫刚老师演的那个人物,当年刚解放的时候爱国青年回来建设祖国,他的弟弟就留在香港了,他选择建设新中国,他有一颗爱国之心,这样的人物设定就比较好。还有印小天演的男主角,因为误伤了女朋友的哥哥,作为一个知青,不得不选择逃港……这些人物设定看上去很纠结,其实都是为了制造一个不得已的情形。
  项目储备功夫足
  记者:这个题材,很多人都会想到在20周年的时候来做,为何最终由华影文轩拿下?
  张小红:一个项目能够被选择,很大的因素是前期准备要用心。电视台的选择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的眼光是很锐利的,如打磨得不好的话,不会被选中。我们在项目储备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希望找到好的平台开展合作,我们是做出版的,所以项目储备是比较多的。此外,我们很幸运,其实关于香港回归,总局推荐的一共有四部作品,但最终央视觉得我们这个作品更加贴切,因为我们是讲内地和香港之间共同为回归做出努力。(记者 杨琳 肖姗姗)
一个大时代的感人记忆
  “四川造”主旋律电视剧
  “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长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一国两制’掀开了香港全新的篇章。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我的1997》通过展现两地20多年的岁月变迁,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6月20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项目部副主任王皓在北京举行的电视剧《我的1997》首播新闻发布会上说。同时,导演王伟民,主演印小天、巫刚、高可儿等主创亮相,他们在现场分别解读角色,体会特殊时代里主角们的非凡命运,引发良多感慨。
  用小人物演绎大时代
  电视剧《我的1997》描述了从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时,内地与香港20多年的岁月变迁,以主角高建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小人物的视角,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情感的起伏沉淀,以及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屈奋斗的励志情怀。&
  谈到为什么以小人物为切口,王伟民表示,小人物的故事更鲜活,让观众有代入感。但在人物的选取上,用什么样的人物来塑造,中间的度也需要认真地把握。“如果用太底层的人物,可能他与大事件关联起来比较难;如果用领袖人物的话,很难去表现这一段历史对普通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制片人张小红说。&
  虽然这部戏的题材很厚重,但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酒瓶子引发的‘血案’,高建国把人给打了,然后有了后面的情节,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一个优秀的年轻商人。”王伟民表示,印小天饰演的高建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形象,他既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奋斗经历跟重大的历史节点都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这些节点,才造就了一个成功的高建国。
  小人物身上饱满的故事,也让人动容。印小天回忆起,高建国和母亲从香港回到北京,与父亲、弟弟长期分离后团聚的那场戏,全剧组的人都哭了。“我在戏中,一路看着北京的街景,回忆当年在这里的点点滴滴,然后突然看到父亲苍老的背影,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就特别有感觉,虽然整场戏只有‘回家’两个字的台词,但是很真实。”
  “小人物鲜活的故事,更能让观众接受。”王伟民认为,现在很多“00后”“1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但是我们希望通过电视剧,让年轻的观众在故事中去了解这段历史。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冯梅认为,《我的1997》通过小人物折射大事件,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力量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代表四川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该剧在央视的播出,必将催生出更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四川气派的优秀影视作品。
  “走心”还原香港风貌
  《我的1997》从1976年开始,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都以香港元素为主,大街小巷里充斥着饱满的香港人文地理情怀,充斥着普通香港人的生活气息。要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这段时期的香港,这对生活于内地的导演王伟民来说,绝非易事。
  《我的1997》主创们都成了“细节控”,对香港人当年的衣食住行,流行的音乐、服饰,甚至是口头语,都经过精心的斟酌,要充分表现出“年代感”。
  在王伟民印象中,在好几个月的时间内,翻阅过的相关文献数不胜数,力求把当年香港人的相貌和穿戴还原出来。在人物的穿着打扮上,最重要的是细节的准确,比如说演员的裤脚到底是多大,眼镜是什么形状,头发烫成什么样的,录音机是单卡的还是双卡的、是什么牌子的……所有这些细节都要去考证,工作量相当大,“只有在每个细节上准确,观众才会信任。”
  对此,主演印小天也感触颇深。他饰演的高建国,手上戴的表都很有讲究,“最开始戴的是海鸥,然后从北京‘逃港’,为了上船把手表当了。到了香港,李佳欣在圣诞节的时候送给他一块金装劳力士,也是那个年代生意人的象征。”印小天说,包括衣服袖口、马甲,都是很考究的。而他在剧中穿的一件棉袄,都是经过七次修改,棉花掏出来又放进去,只为了呈现最优的效果。
  在此剧中,曾执导过电视剧《霍元甲》的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加盟,也成为剧组了解香港的“活字典”,主创们经常找他聊天“取经”,了解那个时代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发布会现场,当电视剧主题曲《公元1997》响起时,立刻勾起了现场来宾的集体回忆。这是一首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歌曲,由靳树增作词,肖白作曲,大陆群星共同演唱。
  这首歌是王伟民特意挑选的,而且还是1997年的原版,“我们把它买过来,因为这首歌能带起很多人的回忆,一想起这首歌马上能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过,但是我相信,这首歌对他们肯定是有共鸣的。” (记者 杨琳&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导演王伟民:感觉自己要加入影视“川军团”了
《我的1997》剧照。
《我的1997》剧照。
  喜欢历史正剧的观众对导演王伟民肯定不会陌生,在《我的1997》之前,王伟民还执导了电视剧《彝海结盟》,抗战剧《我的铁血金戈梦》也是他的作品。对于王伟民来说,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缘于他的情怀。
  “1997年,我在北京,在宣布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我也去天安门广场振臂高呼,泪流满面。我很荣幸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其实也是参与者。”王伟民回忆起20年前的事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激动不已,“香港回归是百年雪耻的盛事,同时我们也是历史的一部分,20年过去了,我们艺术创作者也有责任、义务把这段历史留下来,包括谈判怎么谈的,怎么回归的,香港人什么心态,把这些用很好的故事表现出来,留给后人,让‘00后’‘10后’们记住国力腾飞时是怎么收回香港的。”
  王伟民记得《甜蜜蜜》中有一段台词,“你在大街看到的匆匆忙忙的香港人,但是你仔细一聊很多人都是从内地过来的。”对王伟民来说,“逃港”的内地人在香港的挣扎的内心世界,也是香港发展的过程,要呈现这样一种“血浓于水”的情分对他是一大考验。
  从《我的铁血金戈梦》到《彝海结盟》再到如今的《我的1997》,王伟民导演的镜头里,“以小见大”是其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而他感慨,这也是创作中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地方。“我知道如何将人物情感塑造得饱满,也知道如何驾驭历史潮流中的大场面,但是将两者糅合在一起,这是我觉得目前遇到的最难的地方。”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王伟民特意感谢了台下的妻子,“我太太在剧中也演了一个小角色,她现在怀着的小女儿也是《我的1997》拍摄过程的见证者,甚至我们打算给小女儿取名为‘九七’,因为无论是这段历史还是拍戏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王伟民与四川的影视公司特别有缘,他即将第三次与四川的影视公司合作。去年的《彝海结盟》是与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合作。在拍摄过程中,他和主创人员还在凉山重走长征路,感触颇深。《彝海结盟》播出后不久,他又与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旗下的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合作拍摄《我的1997》。6月21日,他将再次来到四川,又一次与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合作筹备电视剧《索玛花开》,表现脱贫攻坚主题。“这两年我跟四川的影视公司合作很频繁,也很愉快,我感觉自己都要加入影视‘川军团’了。”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剧情解读
  全剧从主角高建国、安慧等一系列鲜活人物的视角出发,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感情的起伏沉淀,以及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屈奋斗的励志情怀。大时代影响着小人物生活的轨迹,小人物的生活同时也表现出大时代的精彩。
  在这部精品大作中,既有赴港创业中几经波折的商海周旋,又能看到两地相互融汇的商战图景,更有两地之间割舍不断的骨肉亲情,同时还反映了改革开放对香港经济的提振和带动作用以及“一国两制”为香港社会带来的蓬勃气象。(记者 杨琳)
一群普通人的励志情怀
《我的1997》剧照。
  戏骨飙戏 历史重现
  历时75天,北京—佛山—深圳—香港,4座城市,行程3000多公里,500多名演职人员……6月22日,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打造的首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荧屏巨制《我的1997》将登陆央视一套。&
  该剧由王伟民导演,张强编剧。此前公布的剧照和6分钟片花令人震撼,剧中跨越20多年的各色人物先后登场,两代人命运的波动、情感的维系牵动人心,时代特征十足的画面勾起人们满满的回忆。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高可儿、徐小明(中国香港)、龚慈恩(中国香港)等重量级演员的实力飙戏,更是备受期待。
  一部恢弘大气的史诗巨制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97年香港回归后,全面展现了香港回归前20多年岁月中内地和香港的时代变迁,以主角高建国等一系列的普通人物视角,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情感的起起伏伏,以及他们不屈奋斗的励志故事。
  无论是热血激扬的励志创业,还是在时代大潮中艰难跋涉的儿女情怀,该剧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新貌和“一国两制”为香港社会带来的蓬勃生机,正应了导演王伟民那句豪气的开机宣言:“我对这部剧的创作,既要驾驭住历史潮流中的大场面,也要将人物情感塑造得饱满,在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中再现历史的变迁。”
  在剧中,人们为改变命运而寻找出路,或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或下海闯荡获取新生,与时代发展共同前行;曾经的亲人、爱人、朋友们在分隔多年后再次相逢令人不禁唏嘘……从前期曝光的片花来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各种历史场景还原,更是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大结局,香港回归的那一幕——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东方之珠”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刻,大国小家齐团聚。不少观众在网上看了片花后感叹:“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瞬间就被点燃,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同时,“逃港”“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等充满时代记忆的历史名词和场景陆续出现,沧桑巨变,荡气回肠,被业内一致评价为“一部恢弘大气的史诗巨制”。
  老中青三代戏骨飙戏
  如此大的一部题材,王伟民导演在挑选演员上,也是相当严苛。最终呈现的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高可儿、徐小明、龚慈恩等组合,堪称强强联手。
  厚积薄发的印小天,一改过去的“鲜肉”形象,勇挑大梁,饰演该剧的男主角高建国,流落香港,饱尝人情冷暖,在艰苦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不屈精神,在香港闯下了一番事业新天地。同时也见证了香港回归前的重要历史阶段,与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一起成长起来。印小天的演技,在剧中堪称大爆发,受到剧组上下的集体肯定。
  印小天曾表示,这是一次遇强则强的宝贵经历,因为在戏中,演他的父母、与他对戏的,正是两位实力派戏骨——巫刚和陈瑾。
  军人出身的巫刚,仅仅在片花阶段,就开始“圈粉”了。他所饰演的高致远,历经沧桑磨难,但仍旧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积极影响着身边的人。无论是气质,还是演技,已经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直言:“《人民的名义》火了达康书记等‘汉东男子天团’,《我的1997》轮到巫刚老师啦!”而将飞天奖、华表奖、金鸡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众多奖项拿到手软的陈瑾,在剧中塑造的岳芳英,坚强倔强,性格鲜明,浑身是戏。
  此外,刘之冰、肖荣生、谭洋等,都是让观众一看就能喊出名字的实力派男演员。值得一提的是,徐小明、龚慈恩这对来自香港的老戏骨,暌违荧屏多年,再战江湖,就选择了《我的1997》。
  复古风刮得满屏都是
  拍摄之前,王伟民导演就说过:“将把内地两代人心中抹不掉的港式风土街景和怀旧情怀搬上荧屏。”
  说到做到,剧组转战3000多公里,分别到北京怀柔、广东佛山、深圳、香港实地取景。单看片花,那复古风刮得满屏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蛤蟆镜、喇叭裤、手提录音机,以及军大衣、棉手套,还有今天都在流行的海魂衫,真是潮爆整条胡同;狭窄逼仄的小胡同里,墙上还残留着没撕掉的标语以及褪色的宣传画;香港街头的灯红酒绿,风情万种的粤语歌曲都得到呈现;剧中在表现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中,路边赫然出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画面扑面而来……总有一处,打动人心,唤醒记忆里无法磨灭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也加入了大量的真实历史事件。比如,“粉碎‘四人帮’”“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被细腻地贯穿于全剧始终,进一步加强了剧集的真实性,完整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记者 肖姗姗)
印小天:有幸经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印小天在《我的1997》中饰演男主角。
  曾因出演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五星大饭店》等电视剧,印小天便有“阳光男孩”的称号。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我的1997》,印小天开始逐渐出演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印小天笑称,时机到了,都是缘分。&
  相比田源,更喜欢高建国
  记者:你现在戏路开始发生转变了吗?驾驭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什么困难?
  印小天:一方面我年龄也到了,另一方面现在更成熟一些,刚好遇到这一类的题材,各方面都满足吧。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饰演的角色和《我的1997》中有些相似,都是知青,我想这也是缘分吧。接下来,我也接了类似题材的戏,总之拍这些戏也很开心,希望能继续合作。
  记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田源和《我的1997》中的高建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印小天: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太多相同的地方,虽然整体背景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写到上世纪80年代结束,而《我的1997》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97年,主要体现了内地人到香港人的生存状态,国家强盛,香港回归,老百姓受益的过程。
  记者:高建国和田源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印小天:我更喜欢建国。这部戏会更火。
  邓丽君的歌很应景
  记者:你怎么去拿捏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差距?
  印小天:我尽量从我父母身上和我阅历中去体会,包括从图片、影视、大量的阅读中体会这样的感觉。还会跟徐小明老师交流他们小时候玩什么。我拍每场戏为了有代入感,有时候也听听邓丽君的歌。有一场戏,是安慧在北京结婚了,很悲伤。当时听的是《你怎么说》,那首歌真的很应景。
  1997年,我还在读大学,只记得当时看电视,风吹着中国国旗在飘扬,中国军人英姿飒爽。这些画面很深刻,我也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
  记者:在你的演艺经历当中也感受到这种变化吗?
  印小天:非常深刻。10多年前我在加拿大拍《一米阳光》的时候,那里很多车、品牌我们都看不到的,差距很大。现在我们发展得非常快,我现在去美国、欧洲,感觉到差距越来越小。国家的飞速发展,也让我感到很自豪,我有幸经历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幸运的是,还演了那个时代的故事,而且我演的这个角色其实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 杨琳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青年演员:在重温历史中成长
  在《我的1997》中,许多青年演员都有精彩的表演。包括饰演李欣欣和李浩南姐弟的演员高可儿和伍麟凯,其中,高可儿是1990年出生的成都人,伍麟凯是香港人,出生于1989年。
  记者:剧中的年代对你们来说是陌生的,你们怎么样把自己代入进去呢?
  高可儿:和剧组的其他前辈比起来,我可能缺乏对那个年代的情感和情怀,他们的感动是一回忆起来就会马上有的,而我在拍摄中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随着剧情一点一点推动,一环扣一环,自己的代入感也一点点增加,最后跟着剧情就“演进去”了。虽然之前也演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但这一次难度更大,角色显得更有血有肉。另外,在开拍之前,我专门学习了香港近代史,对拍戏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我自己来说,又重温了一遍历史,很受益。
  记者:重温历史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高可儿:1997年香港回归时,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当时觉得解放军好帅,莫名地激动。但到剧组之后,因为剧组很严谨,在开机前大家会读剧本,包括我们的美术还有导演都搜集来很多资料,比如一些绝版的书籍、图片,重温一遍,才体会到,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不仅仅是感官上的,还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记者:在发布会上,看到你在现场做直播。直播对你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吧?
  高可儿:不是,其实我今天是专门为了这个发布会学的直播。今天主要是给粉丝们介绍发布会的情况,以及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因为我之前演过一些偶像剧,积累了一些年轻的粉丝,做直播主要是想照顾一些更年轻的粉丝和观众,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部剧。但是很遗憾今天直播时间太短,粉丝们没看过瘾。
  记者:作为一个香港人,“1997”对你而言,是什么样的感受?
  伍麟凯:我是1989年出生的,1997年的时候差不多8岁,还不太懂事。拍了这部戏之后,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想起当年香港回归时,听到电视里放的国歌,那种激动的心情被这个剧再次唤醒。
  记者:从不太了解,到真正去诠释这个时代的一个角色,你是如何做到的?
  伍麟凯:以前因为年纪小,对这方面不太关注。后来年岁渐长,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包括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互动也越来越多,视野就慢慢开阔,用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件事情。另外,我的角色是内地和香港两条线,好在我的成长背景和内地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我有很多亲戚在内地,关系都很密切,所以对内地的故事并不陌生。
  记者:你的普通话是专门为拍戏而练习的吗?伍麟凯:我之前一直在北京念书,我的妈妈是云南昆明人,所以我和妈妈的日常对话也经常讲普通话,在电影学院念书也有学习普通话。(记者 杨琳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编辑:黄诗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四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