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中 盛世《什么都没有发生》

香港什么都没有发生 | 周末荐书
周末荐书〇
董启章/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陈冠中/ 什么都没有发生
吕大乐/唔该,埋单!
也斯/ 也斯的香港
何藩/ 昨日香港
蒙敏生/ 香港的另一面
大澳的渔妇在阴云密布的下午四点
张望外出打渔的未归人
白日里端庄规矩的维多利亚港
入夜后变得迷幻魅惑
此时的太平山顶
刚好吹过一阵温湿的风
夹带着安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味
在旺角卖砵仔糕的婆婆
跟小孩子们讲着抢包山的故事
蜗居在西洋菜南街旁边的打工仔们
少言寡语隐忍勤奋
那是他们所继承的祖辈的生活方式
游人如织高楼林立信息膨胀
主宰这个地方的仍旧是普通和平实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过去的生活,纵使有令人回味的时刻,总的来说,并不值得再活一次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2014年获选为香港书展年度作家。
书中描写了香港平凡人家的三代生活,糅合了个人成长史、家族变迁史和香港百年发展史,恰如其分又匠心独运地写出了香港这座城市特有的资本主义历史风貌,梁文道曾将它称为代表香港文学最高水平之作。
作者关注群体事件,将日常生活感受融到小说里面,以“人”为入口,创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并对真实世界有所反弹,那将是一次独特的文学体验。
栩栩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全身赤裸着。她迷迷糊糊地在单薄但温暖的被子里转侧了一下身体,擦过皮肤的空气抚扫出难以言喻的实在感,就像被丰润的流质包围着,充满着一样。
在这个游戏里,我们包容伤害,宽恕无知,我们拥抱破碎,盼望完整,我们与阴影共存,与光明共生。
那真是个简单易明的世界,人物们看起来也单纯得有点扁平,像轻飘飘的,站不稳的剪纸公仔。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作者者:董启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3月
定个价:?29.00
一生如幻象幻灭,什么都没有发生
香港著名文化大家,2013年获选为香港书展年度作家。
故事开始于1984的香港,讲述了出生于贫民窟的主人公张得志如何在大环境下,一步步成长为具有鲜明香港特色的顶级职业经理人,他对现世冷眼旁观,在自我世界中自由享乐。“我们是国际资本的港籍雇佣兵。为谁?无所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爱自己。”他活得明白干脆。
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被作者浓缩在这个只活了44年的男人身上,背后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香港浮世情缘,是风云涌动的一去不复返的时代,那个时代又与现在如此相像,快乐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发生。不快乐是什么?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们活在两难中。有时候想想,人生苦短,青春易逝,不如及时行乐,嬉戏度日,但午夜梦回,又怕浪费时间,蹉跎岁月,到头来一事无成,晚景堪怜;一边觉得自己玩得不够彻底,为实务纠缠未能放纵尽欢实现理想,一边怨自己未能尽力工作,经常贪逸而没榨干自己投在事业上;同时尽做尽玩,有这样精力的有几人?
活在这一刻后,我感到莫大的喜悦。我不再强求未来,也不沉溺在追忆。身边有好东西,固然最好,我就好好享受。身边没有好东西,我就睡觉、呼吸,反正一刻就只是一刻,都是平等的。
《什么都没有发生》
作者者:陈冠中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9月
定个价:?26.00
从另一些人的经历和角度来看香港社会
香港教育学院署理副院长、报纸及杂志专栏作家。
书名有趣,意为“谢谢,买单”,这是一位香港社会学家从主观意识出发而尝试探讨“香港故事”是如何建构出来的文集。
作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他从故事、家、时间、历史等角度对香港社会进行透视,真切梳理,细心剪裁,他认为,个人经历与对历史发展的理解是紧密关连的。已经有太多假装客观、但言论一式一样的所谓正统说法在后过渡期出现,但却太少声音能真正反映出香港人对香港的感觉。讲故,更要驳故。
我们也有需要认识到个人经验的局限,每当我放下自己的个人经验及相关的世界观,并尝试从另一些人的经历和角度来看香港社会的时候,我就更能掌握这个社会的矛盾和两面性。
香港的幸运在于它并不是一处天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不然,正如我们从其他英国殖民地所见,英国人的殖民地管治完全可以是另一套——摆明车马的经济剥削,直接高压的政治手段等。
本来是港英阵营的悍将,后来跳“政治哈苏”,一个转身成了殖民地主义的批判者。那些一直在恶劣环境下仍然坚持民族主义思想的,反而要他们靠群众动员来找个政治位置。这是一次政治大兜转的过程,市民也似乎善忘,一切是非,都是过眼云烟。
《唔该,埋单!》
作者者:吕大乐
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
副标题: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
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岛屿不断改变它的形状
本名梁秉钧,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
也斯很早就清楚,香港要有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方法去说话,对外来观点看香港、代替香港说话的论述,有他批判性的温和的反驳。
也斯用他的文学作品确立了香港的文化主体性和认同。“老舍的北京、王安忆的上海、郁达夫的杭州、鲁迅的绍兴、也斯的香港”,他用细致深沉的笔触书写着这座城的人与事,字里行间中流露着他对香港的热爱与眷恋。
我们对其他文化,总是带着某种定型的想象吧?……但从小习惯阅读左右、中英各种不同报纸长大的香港人还是实事求是,以嘴巴检验真理,并不特别对政治权势买账。
现实的世界并不缺乏奇特,同样它也不缺乏矛盾。书本不能带人离开这种矛盾,也不能带人离开这个包涵矛盾的世界。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的车厢里读波尔赫斯的短篇,日后回想起来,那个幻想的星球的一角里,也依稀添进一个破口大骂把乘客推下车去的售票员的影子呢。
《也斯的香港》
作者者:也斯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2008年1月
定个价:HK$ 65.00
从现实世界中找寻到诗中的意境
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及导演,开创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
何藩先生出生于上海,十三岁时收到父亲送的一部Brownie相机,从此开始自己的摄影之路。十八岁时移居香港,记录下香港的繁荣与孤寂。
他将镜头对准香港街头的市井百态,寻找平凡生活中那些奇妙的偶发的感动。在他的作品中,观者可以发现明显的布列松痕迹——精心营造或者等待而来的戏剧性瞬间,强烈、干净的光线,明快、细腻的黑白影调。他将自己比喻成一个牛仔,珍惜手中左轮手枪里的每一发子弹,追求每一次扣动扳机都要做到精准、致命。在拍摄过程中,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可以在街头的角落连续蹲守数日,只为等待人物与他精心构建的画面来一场预料之中的“不期而遇”。
《昨日香港》
作者者:何藩
出版社:Modernbook Editions
出版年:2014年
定个价:?680.00
一个谋生者更容易受到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理想主义的感召
业余摄影师,一辈子拍摄香港的市井社会。
2007年,这些尘封四十年的作品一经现世,便在中国的摄影界引起轰动,甚至有人说中国摄影史恐怕随之要改写一笔。那些足够形成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的照片,出自一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业余摄影师蒙敏生之手,他曾在电影厂工作,又开过饮食店,做过公司雇员,他在临终前也不知道自已的照片已出版成册。
在蒙敏生的底片中,有从1968年“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到1969年农历正月初一期间拍摄的多卷,这个阶段的部分底片夹上准确标注了拍摄时间和地点。忘掉那个充满娱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摩登城市吧,去看看蒙敏生眼中的香港,那里有概貌之外的细节,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
《香港的另一面》
作者者:蒙敏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6月
定个价:?48.00
编辑:几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非常抱歉,您所浏览的商品找不到了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冠中 盛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