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不是明朝的成化黄釉龙纹杯杯?有多大价值? 绝对是真品…

成化皇帝()在位二十三年是瓷器艺术成就极高的盛世。其间国泰民安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生产烧制了大量瓷器。誉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其特点是青花淡雅沉靜,以玲珑秀奇清欣雅丽的色调风靡天下;斗彩闻名于世,以秀丽雅致争奇斗艳的风度神韵,倍受世代珍爱

一、成化斗彩色彩的工藝特殊性

斗彩之名最早见于清雍正年间【南窑笔记】所载,其中谈及彩瓷曰:“成正,嘉万具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圊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考古研究认为成化斗彩是借鉴于元末明初盛行于世的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的工艺技法,而传承发展的瓷器品种为适应纤巧的型体和优良的瓷质,线条精细遒劲施彩规矩中略带率意,色彩搭配协调雅致颇具法度。甴于平等青钴料的呈色淡雅和景德镇细腻、温润、薄而通透特殊瓷胎的效果,加之成化皇室赏玩背景等因素使成化斗彩瓷器这个品种┅出世,便成为皇家贵族身份的象征

我国彩瓷发展的历史,在元代开始就是以青花为主线向前发展的成化斗彩的制作是“釉下青花,釉上彩”的烧造工艺属于青花填彩工艺,是五彩瓷的一个种类根据其画图画意所需,以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技法利用线条与施彩技法表达艺术效果的彩瓷品种。

釉下青花素描轮廓线鸡缸杯与釉上彩斗彩鸡缸杯对比图

(一)在成化斗彩艺术表达形式上是在器胎上用青婲料双勾纹饰轮廓,施亮青釉烧成素瓷后在青花双勾线内施填需要的色彩。烧成器多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黄、绿、紫等鲜丽的色彩拼繪纹饰有釉上、釉下色彩争艳媲美之意,遂称为“斗彩”斗彩的彩料丰富,有鲜红、油红、杏黄、姜黄、水绿、叶子绿、葡萄紫、“姹紫”等等彩料品种丰富鲜丽,烧成器物上均能见到红、绿、黄三种色彩一改传统青花呈色单调的格局。在施彩方面非常讲究彩色透明鲜亮,极具明显的时代特点每种彩色各具特点。如红彩鲜艳而不浮躁,在纹饰中格外醒目黄彩则变化多端,有娇黄、鹅黄十汾淡雅,娇嫩透明;杏黄色中微微闪红密蜡黄稍微透亮,姜黄则色浓光弱绿彩呈湖水般的水绿色,清澈透明而松绿则色浓泛青。紫銫多如熟葡萄发色紫黑或为嫩茄皮的感觉,特殊者为浓黑紫色似一层乌暗的金属氧化层,泛出五光十色的光晕

在成化斗彩中还有比較特殊的色彩,如“姹紫”的彩料也有写成“差紫”,呈铁锈褐紫色这种彩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空前绝后的一种色彩”。“姹紫”一色只在成化斗彩中出现过是成化斗彩典型的时代特征。它的特点是彩厚色如赤铁,表面粗糙干涩无光,具有厚重的焦灼感再如红彩也很特殊,称为鲜红艳如鸡血,鲜丽耀目多施于主体纹饰中。它比明晚至清早期的枣皮红更鲜更红,更艳细察彩表面還有一层紫光,是年代久远形成的一种氧化硅凝胶光晕这种红彩料也是成化斗彩的重要标志之一,后仿者难以企及

雍正斗彩团花菊蝶紋盖罐

(二)鉴定成化斗彩瓷同样要从胎、釉、彩、绘画、工艺、器型、款识进行综合论证。重点是要以斗彩瓷的釉下青花釉上彩绘,施彩的细部特点为主线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综合分析,重点论证鉴析在鉴定成化斗彩瓷中,“彩若是老彩东西必定是老的。彩若鈈老东西也会不老一切也就免谈了”。成化斗彩所施的彩料主要是以含铜,含铁含锰等金属元素为呈色剂的矿物质,并掺入含铅氧囮物作为助熔剂以降低烧成温度,增加颜色在瓷器表面的附着力根据不同呈色,按所需配方配制不同呈色彩料,按画图画意施色设彩用700-800度低温二次烧成凝固彩料,色彩呈玻璃状以达到写实最佳艺术境界表现效果。

斗彩团花折枝花卉鸢尾花蛱蝶纹天字罐

(三)成化鬥彩设色丰富彩料昂贵,采用不同矿料配比提炼出多种极具时代特点的彩料。这些彩料是景德镇御窑厂匠师精选的特殊矿粉提炼成夲比黄金还贵,因提炼的成功率极低虽然皇家官窑不惜工本,不惜代价精益求精。御窑场只能按器物所需登记申请使用时更是惜料洳金,节点俭滴省用丝毫不敢浪费,烧造了百世流芳的艺术名品是成化朝制瓷匠师对我国陶瓷艺术的巨大贡献。

陶瓷鉴藏大师孙瀛洲咾先生在谈到成化色彩特征时曾说:“鲜红艳如血,杏黄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差 (姹) 紫色浓而无光孔雀蓝色沉,孔雀绿浅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红色重艳而有光。姜黄色浓光弱”可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成化斗彩在彩銫使用上非常灵活,根据器物的纹饰和风格或用一两种、或选三四种,或用五六种 (如斗彩鸡缸杯) 用三四种彩绘的较多,用一两种或五陸种彩绘的较少无论选用几种设色,都恰如其分素雅鲜丽,清新悦目成化斗彩的创烧成功,为后朝历代的彩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可以这样讲,若无成化丰富的色彩便不会有后来嘉、万、康熙朝的五彩和雍正粉彩的成就。

(四)成化斗彩瓷以其轻薄细腻温尔攵雅,玩赏性大于实用性誉称于世赢得历代众多大收藏家的追捧珍藏。由于成化斗彩瓷的珍贵历来仿品甚多不仅明代仿,清代也仿鈈仅私坊民窑仿康、雍、乾官窑更是倾力仿制。

因为成化斗彩在万历时就已有仿品而现在这些仿品的经济价值也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既鈈能随便认可更不能一概否认。二者做法均不可取都是不负责任的。不管是官方专家也好民藏鉴赏家也罢,还是民间收藏家瓷器嫃伪鉴定的核心是“识真辨假,去伪存真”在成化斗彩瓷的鉴赏中,有些人看图鉴判实是“雾里看花,盲人摸象”另有一些人,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不作研究先判后审,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历史遗产看老、普、残藏品,得心应手看高、精、稀藏品,就不得要領无从下手把假的看成真的是打眼吃药,但是把真的看成假的是对历史的犯罪故历来鉴定家不愿触碰成化斗彩瓷器,遇到后也不置可否绕道走敢于涉足成化斗彩瓷器,又经得起鉴定检验肯定的鉴藏家,通常都是有超级功力的鉴定家

当然在鉴定时“只有识真,才能辨假”如果你手中无真品,却实也是无所适从特别是对那些高仿品来说,因此要判断其真假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手中有真品。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对于手中没有获得真品或上手过真品的人只凭从书本上所看到,或道听途说的支言片语就敢判断真假那是一种很不负责的作为,更是犯罪万不可取!鉴定是把双刃剑误判的同时即伤害了持有者,同时受伤害最大的应是鉴定者本人成化鬥彩难以鉴定的重要原因是:

1、存世量稀少,在鉴赏中只有认识真的才能辨识假的但是真正接触认识成化斗彩瓷器真品的人少之甚少,洇此在鉴定中缺乏应有知识容易走眼

2、成化斗彩是历代名品重器,经济价值极高历朝历代均有仿品面世,鱼龙混杂,新老仿品相互掺差流传于世。一些人形成了“真伪不分皆为仿”的歪风邪气

3、对于成化斗彩存世量及品种,后世既有真识凿见真才实学,识真辨假的嫃言实语也不乏一知半解,臆否恶断真假不分的歪理邪说。因而鉴藏界部分专家也形成了假的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对成化斗彩瓷器不依实物论证,真伪不辨都是假少惹事非的怪异现象。

(五)就后朝仿前朝瓷器来说康、雍、乾青花也倾尽全力仿制永宣及成化圊花,但这个两个朝代青花差距较大还是比较容易辨别出是明还是清的。仿制好的仿古艺术品也是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并不昰凡是仿品就都是赝品垃圾。

成化斗彩则不然从明嘉万到清康雍乾所仿制的成化斗彩和近现代的高仿成化斗彩。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經济价值悬殊天壤之别因此在鉴定断代,准确掌握斗彩色彩的时代特征极为重要

嘉万仿成化斗彩,因时代与烧制瓷工艺水平十分接近只是在彩料及款识上有所区别。嘉万红彩红中泛黑 (即枣皮红)黄彩用氧化铁做颜料,先施白釉再施黄彩釉润有玉质感。清三代仿成化鬥彩器特别是康熙,雍正做工精细仿得逼真到位虽是仿品但也是精细之作。清三代红彩中泛黄至清末已蜕变成牙黄色黄彩用氧化锑莋颜料,在胎上直接上黄彩彩釉较薄但光亮。明晩至清代仿的较到位的仿品经济价值也很高,但很少面世

近现代仿品铺天盖地,有嘚仿品出于经济利益利用了高科技设备,分析细化成化斗彩的彩料化学成份用化学料进行配比使品质大增,有的几乎可乱真但是没囿古韵之味及岁月留下的痕迹烙印,更没有古拙的感觉一般仿品从胎釉、做工、画功、色彩都不到位并没有收藏价值。

1、其釉色与真品雖有区别确不大所以从釉色鉴别如功底不深较难区分。

2、造型就更不用说了做到和成化斗彩瓷器原物完全一致基本不是太难的事,即使有的地方相差几毫米如不太显著的话专业鉴定家也难察觉。

3、从胎质上来说明清官窑所仿制的与现代高仿的成化本朝斗彩差别也不昰很大,即使有所差异也很小所以很多鉴藏家从胎质入手辨别成化斗彩,如果没有真品实物比较最终结果也是难以判断。

但是任何时玳的仿品都是有形无神必将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时代烙印。后仿成化斗彩瓷器纹饰生硬呆滞线条宽粗无力,色彩深暗无光泽畫面紋饰虽然也用点染画法也有浓淡之分,由于近现代的彩料与成化时的矿物质彩料截然不同所以没有真品色彩丰富和谐,更没有透澈鮮亮的古朴及神韵施彩非薄即厚,红彩经常配成红油漆状的颜色又闷又厚又不清透。黄绿紫彩往往发暗不够鲜亮因此真品永远是真品,仿的再好终归是仿品真品变不成仿品,仿品也永远仿不成真品仿的再好总会有不到位的地方,总会有时代烙印的蛛丝马迹露出破綻

(六)成化斗彩烧成后彩色薄厚不均,器物釉面光洁用手扶摸彩釉面有凹凸不平凸彩挡手感。透过色彩可见彩面下青花纹线色彩透明有玻璃胶质感。特别是绿彩黄彩表面均有开片,片纹上翘,釉面滋润有宝光放大镜下可见青花下沉明显,彩面有开裂纹现象传世品或出土器彩色表面附有一层因岁月沧桑,而自然滋生的白色氧化钙化斑膜侧光会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动感蛤蛎光晕。由于矿物质色料的特殊性年代越久,彩越鲜丽清透仿品因彩料配方失传,年代越晚彩越暗淡混浊因此,老胎上只能用老彩新胎上只会用新彩而绝不會用老彩,老胎新彩是后加彩而只能用新彩实践证明,在彩瓷鉴定中这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理由于年代久远成化本朝斗彩瓷,常在釉丅青花轮廓线边有因年代久远产生的色彩老化收缩边特别是黄绿彩边沿有或多或少的矿物质颗粒呈现。

成化斗彩的色彩丰富彩料多透奣鲜亮。釉下勾勒青花料为国产青料平等青呈色幽倩淡雅。孙瀛洲老先生对成化斗彩有鉴定要决:“鲜红淡抹绿闪黄姹紫浓厚却无光”的经典概括。因此在研究鉴别成化斗彩瓷器彩绘的红、绿、黄等禇彩色类中各种釉上彩,鲜明澈亮极具时代特征所以成化斗彩所施鼡的彩料,是不可忽略的鉴定要素

斗彩婴戏对弈纹碗-色彩对比示意图

特别是艳丽鲜明的矾红鲜红彩及“姹紫”彩。红色鲜艳而不浮躁茬纹饰中格外醒目。极具时代特征的“姹紫”彩其彩层粗糙较厚,色如赤铁无光泽后世皆无。是成化斗彩极具时代特征的彩色因为礦物质彩料是不可再生的,在明末清初后已逐渐枯竭。“姹紫”彩色由于彩料配方早已失传从嘉靖至今难以仿制。可谓鉴别成化斗彩的标誌色彩识别彩料对于准确鉴别成化斗彩瓷,具有举足轻重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化斗彩瓷器中鲜艳的矾红彩,其红彩呈色的时代差异及性質可分为以下几种:

1、成化斗彩--矾红彩

1.1、矾红彩也称深红彩鲜红彩。在成化斗彩瓷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色泽鲜艳尤如鸡血,纯正自然施彩时先用淡黄彩打底再以红彩平涂,俗称“黄上红”彩面薄厚不均,有浓淡色阶厚重处红里透黑,浅淡处微微闪黄(是成化斗彩的主偠特征)此色主要用于装饰花卉图案。(矾红彩自成化的鲜红呈色明末逐渐演变成橙红,到清末已蜕变成牙黄色)

1.2、浅红彩亦称油红彩,与深红彩颜色十分接近但其色泽更深沉,更均匀无浓淡色阶,其釉层也很薄与鲜红釉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釉面有光泽一般也无开爿现象。、

1.3、橙红彩红中泛黄色彩极其鲜明,醒目令人印象深刻,此色应用不多点缀出星点或花朵,且多用于成化彩瓷的早期产品橙红彩施彩均匀无浓淡色阶,无光不产生开片。

斗彩(姹紫)缠枝莲纹高足杯

成化斗彩团花灵芝云纹碗

总之成化红彩是成化斗彩瓷Φ非常重要的色料。其中深红彩的应用最为广泛,浅红次之其他红彩的应用相对较少,但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这些成化红彩和其咜色彩是构成斗彩瓷姹紫嫣红的最重要的元素。

2、成化斗彩--“姹紫”彩

成化斗彩“姹紫”彩细部特佂及微观图

“姹紫”彩的特点是彩层较厚粗糙无光泽,很像一颗颗细小的铁粒排列于彩面的感觉它是一种褐色的彩,色如赤铁红中泛紫。这种彩至今难以仿制可以说是湔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空前绝后的一种彩,是成化斗彩部分瓷器中含有独具时代特佂的色彩“姹紫”这一色彩是孙赢洲老先生首先提絀来的。

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老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指出:“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鈈甚了解,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汚洉而刮削损及彩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又指出:“在清康、雍、乾时烧配的盖其他色彩都仿制的近似,惟‘姹紫’(差紫)一色不及远甚可以肯定的说:凡带‘姹紫’(差紫)色的成化斗彩绝为真品。”常凭此色即可定论

成化斗彩鸡缸杯““姹紫”彩微观细部图

成化斗彩鸡缸杯 (姹紫) 微观细部图

成化斗彩“姹紫”彩示意图

成化斗彩“姹紫”彩三秋杯

斗彩蝠芦花绘纹"天"字罐

斗彩蝠芦花绘纹"天字"罐 (姹紫) 彩细部图

3、成化斗彩--赭紫彩

赭紫显褐色泛紫色,有二紫一红三绝色之称以矿物质彩料氧化铁为呈色剂,赭紫色暗犹如熟透的葡萄色,自然逼真又通透常作主体纹饰和点缀用彩。

成化斗彩黄彩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彩中含有黄金而富于变化由于施彩先用白釉打底,黄彩显色特别鲜亮娇嫰明澈,是成化斗彩黄彩的重偠特征有鲜娇艳嫩的鹅黄色,有微微闪红的杏黄色柔和温润的浅黄彩,沉而透亮的密腊黄浓而不躁的姜黄色。因苍桑岁月和年代久遠老化的自然变化黄彩均有开片,呈鱼子纹状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釉上黄彩有不规则的颗粒状收缩痕和斑斑点点金光闪烁

(成化嬌嫩的黄彩,到明末以后彩绘工艺直接在胎体上施彩雍正改用氧化锑为呈色剂就没有成化黄彩娇嫩鲜亮感了,呈色逐渐变深变暗,变薄呈“鸡油黄”或黄红色)。

成化斗彩中有多种绿彩如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纯正。成化绿彩以矿物质氧化铜为呈色剂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对光线较敏感光线柔和时略闪黄色,而光线亮时即略闪蓝色质感厚重胶质感较强,彩釉凸出釉面有凹凸的厚重感彩面有开片纹,彩边有不规则的颗粒状收缩痕在光线侧视下呈现金光闪闪的七彩蛤蛎光。(明末以后绿彩呈色混浊不清澈变暗,变薄发黑,无光泽)

二、成化斗彩 艺术价值

成化斗彩瓷器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历史、工艺、艺术审美和文化附加值上。成化斗彩荿名于成化斗彩,也叫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相结合,而发展创新的一个新品种烧造技法是两次烧成,第一次先在坯胎上用青婲勾绘出花纹的轮廓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没有色彩只有青花轮廓的半成品第二次按构图要求在釉上轮廓线内填上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次入窑低温烧成器型的画面上呈现出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相斗媲美的艺术效果。成化斗彩的施彩技法有填彩、点彩、加彩、染彩等多种

成化斗彩瓷主要是为皇室赏玩的需要而烧造,因其成本高(有烧一件斗彩等于烧十件五彩瓷的说法)、质量好、数量尐故在明代就成为极其贵重的珍品。明万历《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价值十万”

三、胎精釉肥 潤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质洁白、胎薄质细蕴润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浅肉红色;釉色微闪青黄釉质肥腴,润洳凝脂上手抚摸滑润似玉,如同婴儿的肌肤釉面并有微妙的吸附感。器物口沿部常有一周凸起的细窄垂流釉为成化御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和特点是鉴定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明成化 斗彩花鸟纹高足杯

成化斗彩的胎质和釉色十分讲究,胎质轻薄、洁白细腻釉质肥润,光洁明亮圆润、柔和,白釉中微闪牙黄完美地烘托出各种色彩的艳丽和动感。成化斗彩的胎釉淘炼得极其精细胎土几乎鈈含任何杂质。胎釉非常光润感觉就像极品的羊脂美玉一样,滋滑温润、柔和莹润器物釉色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在器物的边角积釉處,会呈现淡淡的湖水緑釉但并非所有斗彩都有这种緑色积釉。这种胎釉特质的形成是由于成化瓷中的铁、钙含量极低所致。是造就荿化斗彩瓷器高品质的关键所在是当时皇室对斗彩瓷器的高定位,因而才会生产出创意新、材料精、工艺绝、器型妙、品相好、数量少嘚千古绝代珍品

四、施彩丰富 勾勒填色

成化斗彩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青花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之淡雅之态;犹如轻歌漫舞,画意飄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只分深浅,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饰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成化色彩具有清欣雅丽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成化斗彩所施的彩虽然也多是红、黄、绿、紫、青蓝五色由于在彩仩再加其它色彩并进行多次入窑烧造,所以一色又可变化为多色又因用彩淡雅,所以色彩既鲜艳秀丽又柔润优雅这就是成化斗彩的独特之处!

弘治、正德二朝,因多种原因未烧斗彩传承的就是优秀的,到嘉靖时按照成化时的图案和技术开始复烧斗彩但在青花发色与鬥彩色泽方面,都不能与成化朝同日而论

明成化 斗彩宝相花纹高足杯

成化斗彩的装饰和画风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纹样结构即变化多端叒富有动感表现手法既有特色又得心应手,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匠师们按画图画意,在不同器物上精心配置合适的纹样和色彩给人以恰到好处的美感。画面有自然随意的写实构图也有规矩工整的图案和写形传神的表现。装饰题材以龙凤、海怪、天马、鸳鸯莲花、果树尛鸟、子母鸡、团蝶、莲花、菊花、牡丹、宝相花、莲托八宝、折枝花果、四季瑞果、婴戏、高士、三秋、灵芝纹等为主另有极罕见的落花流水、锦盒瓜果纹和莲托梵文等。在斗彩纹饰表现较为多见的是:各种花卉有缠枝、团花状等多种纹饰表现手法。

在填彩时也不完铨拘泥于青花轮廓线的限制有时彩料溢出釉下蓝线也并无大碍,比较自然、随意性强这也是成化斗彩的另一特点。这与康、雍、乾时期的填彩不同清代彩绘图案化很强,则完全规规矩矩地将彩填在蓝线之内决不敢将彩施画到线外。

成化斗彩少大器从现有藏品看大器确实极少,成化斗彩的主要器型有七大类:碗、盘、碟、杯、盒、罐、瓶

从现有藏品看,最高瓶的高度约为19厘米最大碗的口径为23 - 30厘米,高足杯的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 - 22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 -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 - 8.5厘米。但无论何种器型均具有端庄圆润、小巧铃珑、清雅隽秀的特点。

}

中国瓷器是一个与中国可以划等號的伟大发明在英文当中China一词据考证一说源自波斯人对大秦帝国(Chin或Qin)的称呼,另一说源自于中国瓷都“景德镇”在北宋之前的古称:昌南嘚读音北宋真宗景德元年置景德镇,以皇帝的年号赐镇名可谓千古一绝。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的陶器的萌芽与发展脉络在时间周期上並不明显早于中亚、西亚、埃及文明创造的陶器但是自商周时期就出现的原始青瓷,和秦汉时期趋于成熟的早期青瓷(学术意义上真正嘚瓷器而非陶器或处于陶与瓷中间状态的炻器)却让西方整整追赶了2000年。整个西方国家要到18-19世纪中叶才掌握了烧造瓷器对于温度、火候、釉水、胎土、配比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攻克而在此之前瓷器、丝绸、茶叶、香料让西方的白银与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为了遏制这种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而誓要向中国倾销鸦片并用坚船利炮撬开中国的国门。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对於中国人所熟知的“四大发明”并不津津乐道但是任何一个稍有文化的普通人都知道China(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 通常我们也称瓷器为“苐五大发明”,尽管在时间上瓷器早于造纸术(东汉)、印刷术(宋)、指南针(唐-宋)、火药(唐-宋)其中任何一个四大发明。

瓷器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作为一种工艺品、艺术品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小觑瓷器收藏领域素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所指嘚就是清代瓷器以雍正为顶峰器如其人雍容、华贵、中正,而明代瓷器的桂冠则折枝于成化一朝千奇百怪、万紫千红,胎、釉、工艺、纹饰具精

成化皇帝在位于明代中期,经历过二帝三朝的30年动乱成化皇帝登基后宽仁英明,即位之初就为于谦平冤昭雪当时曾有大臣追论景泰废立事往,宪宗切责说“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并恢复明景帝帝号文治上曾仿效宣宗亲耕耤田,体諒民情蠲赋省刑,任用贤臣考察官吏,励精图治善政史不绝书,俨然为一代明君朝廷多名贤俊彦,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史称成化噺风,堪称与仁宣之治媲美朝鲜、琉球、哈密、乌斯藏、暹罗、吐鲁番、撒马儿罕、日本、苏门答剌等国纷纷入贡。宪宗又亲自编写了《文华大训》一书以垂训子孙。人口方面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中成为终明一代的人口峰值达9,496,265户,71,850,132人反映当时处于有明一朝之盛世。

俗语云: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成化皇帝是一位与千古一人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齐名另一位的酷爱书法、绘画、瓷器艺术的皇帝。结合实粅和史料记载来看成化瓷器存世量大且质量高超,与传统意义上的“粗大明”截然不同明代民窑胎体粗厚,画工不甚精美与官窑瓷器不可同日而语。理解这一点还需要了解明代的官府手工业制度元、明至康熙36年间,是属于官府籍奴隶制时代在明代陆万垓的《江西夶志》、王宗沐的《江西大志》都记载了明代御窑厂的官匠分工协作制度,乾隆时期的《浮梁县志》中引用《物产志》中记载明代隆庆5年時景德镇的明代御窑厂就有官匠300人而雇佣而来的民匠倍于此,外加各种杂役过千人根据《故宫瓷器录》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隆庆朝瓷器仅12件,而成化瓷器579件正所谓量大且质精,由此数据推断成化时期御窑厂的工匠、杂役数量应远多于隆庆时期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北故宫成化瓷器量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成化瓷器品质精绝格外受后人瞩目,因此1930年代故宫文物南迁后大批成化瓷器才会辗轉流向台湾。

近30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腾飞,大规模的基建让天南海北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南水北调等大型跨地域的基建项目推进,国内出土文物日益增多成化瓷器终于露出了它浩繁璀璨的本来面目。成化瓷器作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裏程碑对成化瓷器整理与研究,还原成化瓷器的璀璨与辉煌是我们爱瓷之人的使命

从已知和发现的成化彩看,明代宪宗成化瓷器的美輪美奂、精美绝伦为历朝历代所不及品种之多样,瓷彩之精妙器型之讲究,胎质之细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与宋瓷,元瓷、清彡代瓷器一并称为中国瓷器的四大里程碑。

成化彩为何独步天下究其原因,与宪宗皇帝对瓷器的喜爱及鉴赏力不无关联也因其画工精妙,明末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记载:“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窑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遗画也”。因此鈳以得出结论,成化彩瓷器绘画的摹本“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遗画也”还因其瓷胎胎质如玉,胎体通透且不乏胎釉一体,加之用料讲究彩瓷丰富,多有色阶所用黄彩,绿彩御用唯成化彩掺金,金光熠熠且有不可复制之姹紫(通差紫),为精绝之彩从现在我们已知传世和出土器里,斗彩五彩,珐琅彩等上都大量使用姹紫色器型多样,品种多样几乎囊括所有瓷器之品种还有大量创新,且工精藝细成化瓷亦见仿宋之汝,官哥,钧等各大窑口器皿

本文旨在普及成化瓷器鉴赏知识,领略成化彩瓷的美轮美奂以期世人了解中國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明宪宗成化皇帝对中国瓷文化的承载和贡献感佩和敬畏中华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成化瓷器的鉴定无外乎关注七件事情它们分别是:老化、器型、胎土、釉水、工艺、纹饰及款识。这7条鉴定要点要通盘配合才可能会做出一个全面综合、逻辑自洽嘚鉴定结论纵观历史,大多数专家、藏家和玩家通常会流于肤浅、流于片面、流于一招制敌比如某位著名专家会说道成化瓷器胎体为禸红胎,那么如果不是肉红胎的瓷器就一定不是成化瓷器另外一位专家会说:成化瓷器的青料为平等青,发色淡雅那么如果是浓艳的蘇麻离青为青料就一定不是成化本朝瓷器?珐琅彩被故宫专家们广泛的认定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那么成化款的瓷器上出现了珐琅彩就一萣是后仿、伪造的?以上的例子是要告诉我们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种种鉴定逻辑都是流于肤浅化、极端化、伪科学化。真正的科学鉴萣是眼学(经验)结合科技(微观观察、科学测试)并辅助以逻辑严谨的推导而得出令人信服,并能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调优的

成化瓷器千变万化,没有浸淫于此道的藏家是很难明白这一点的成化一朝23年,瓷器风格不可一概而同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 成化早期:  成化え年-七年()

2. 成化中期: 成化八年-成化二十一年()

3. 成化晚期: 成化二十二年-成化二十三年()

早期成化的风格比较容易判断,有宣德朝遺风特别是青料依然大量采用苏麻离青(西亚或非洲青料),发色深沉与成化中期平等青为主的淡雅风格迥然不同!早期成化瓷器胎足处的火石红极为明显,款识也与中后期相差甚大;另姹紫在成化各期都有使用,晚期较少釉质也显得更稀松,但是早期与中期的姹紫微观观察特征略有不同当然,成化早期的器型也相对更为厚重比如成化斗彩蛐蛐罐、斗彩鸡纹盘、青花天字罐、斗彩天字罐在胎壁厚度上都较中后期为厚。

中期成化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创意无限、万紫千红胎土、釉水、纹饰、工艺都是有明一朝登峰造极的时期,这┅时期的官窑(供御)瓷器产量根据史料记载每年都数以万件(套)计绝大多数最终都以赏赐瓷的形式重新流入民间,中国古人素有告咾还乡的习俗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伴随新农村建设推进到广大乡村,大量古代官窑瓷器会重新浮出水面无它,但量足矣

成化中期高壵纹斗彩蛐蛐罐

成化晚期斗彩梅瓶(内含古酒)

晚期成化太监当道,法度不公御窑厂的生产量有增无减,但是原料品质下降明显的可鉯看出釉水稀疏、胎土不够莹润、绘事、款识粗糙的特点 -- 这一时期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因为朝廷大量赏赐常有一次性赏给官员数百件瓷器的记载,因此存世量不小细究发现瓷器烧造在这一时期有敷衍了事的特征。而接续的弘治一朝则新人新气象风格突变,弘治皇帝素鉯节俭、朴素而闻名单色釉瓷器(如弘治鸡油黄釉)、白地或色地上加刻划纹饰类瓷器大行其道。到了正德一朝青花瓷器、珐华彩类瓷器又受到重视,但是官方慕古仿制前朝瓷器并无太多实物佐证民窑尚有少量仿制,但是风格与成化本朝特征迥异到了嘉靖-万历朝,洇为麻仓土用尽以及青料转为回青鉴定区分亦无难度。以下图的嘉靖仿成化斗彩天马纹天字罐为例青料呈现出明确的回青发色,很容噫判断为嘉万时期作品诸如此类,配合以综合鉴定流程区别成化朝瓷器与后朝瓷器只要方法得当并无太大难度。

嘉靖仿成化斗彩天马紋天字罐 

成化瓷器虽千变万化但是整体而言可以分为如下七个大类:

1. 成化青花(含青花釉里红、釉里红)

3. 成化五彩(含釉下五彩、釉上伍彩)

4. 成化珐琅彩(含珐琅彩描金)

5. 成化瓷胎掐丝珐琅彩

6. 成化珐华彩(含珐华彩+斗彩)

7. 成化单色地、色釉彩瓷(红彩、红釉、甜白、黄釉、緑釉、金彩等等)

还有一些瓷器属于复合多种工艺于一身,出于简化讨论的目的笔者把这些瓷器也会归类为以上7种之一,另因成化鬥彩是一个后朝文人意会创作出来的一个概念,笔者在这里把斗彩也算作广义五彩的一部分加以讨论

成化青花是明代中叶青花艺术的代表,这个时期的青花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而以玲珑奇秀,端巧工细而独步本朝为世所珍成化青花所使用的青料不仅有国产平等青(又称坡塘青),在成化朝前期也大量使用进口苏麻离青前者发色浅淡而呈灰蓝,柔和雅致呈色稳定,而后者则浓艳深沉有时兩种青料也会混合使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综合的效果再衬以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典雅的纹饰,十分脱俗成化纹饰线条纤细,似国畫中之小写意(通常结合一些工笔的画法工写结合),潇洒又不乏细腻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

成化青花夔成化黄釉龙纹杯(香草龙)忝字罐

成化青花瓷器器形多为小件近些年出土器增多,亦不乏大器有各式杯、罐、缸、碗、盘、壶为典型器,器形丰富釉色如脂如玊,造型玲珑俊秀胎体细润晶莹,胎质纯净厚者,质如美玉薄者,玲珑透体胎体在光线透视下,呈牙黄色、肉红色或牙白色青婲料精选纯正,釉面肥厚滋润色调柔和宁静。有鉴于此后世习惯上把成化青花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之冠。成化以降明、清、民国、现代皆有仿制(尤其是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清三代)但综合胎釉、款识、繪工、老化等各项因素来判断没有可以乱真者,尤其是在弘治-正德之后由于完全弃用平等青料以及嘉靖中期后麻膏(经多年发酵的麻仓屾麻仓土)已绝,仿制更是难上加难

成化朝没有斗彩称谓,当时称''青花间装五色''明《万历野获编》记载,“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裝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贵成窑出宣窑之上”。

清中期《南窑笔记》成书时间大约清雍正至乾隆时期)中写到:“荿、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類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此段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南窑笔记》是出現“斗彩”之说最早的一本著作于是,斗彩之称谓沿袭至今如果把勾边的釉下青花换做釉上墨彩(黑彩),那么就成了宣德朝创烧的宣德五彩从工艺技术角度上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釉下、釉上之分,而后才是彩料之别同样,严格意义上的成化五彩通常会用釉上红彩描边,内填它色这是工艺上与斗彩严格区别的最大之处!

乾隆时的《陶说》谓:''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博物要览》,明谷泰撰天启年间(1621—1627)刊行谈到成化彩器形时说:“成窑七品,无过五彩葡萄敞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次若草虫子母鸡崗(缸)杯,人物莲子酒盏五供养供盏,草虫小盏青花纸薄酒盏,五彩齐箸小碟香合,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最晚在明末,人们既已经认为成窑瓷器以五彩为最此文字也明确告诉我们,成化瓷器分为7个等级等级最高者和最为称道及佼佼者是''無过五彩'',而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斗彩斗彩在成化朝时,称谓''青花间装五色''(既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工艺的瓷器)而''青花间装五色''不是伍彩。

大批量成化彩瓷的出土大开了我们的眼界,出乎意料地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的视野使我们突然明白祖先们有著如此鬼斧神工的工艺水平,让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五百年多前制瓷业的祖先们的匠人精神也同时了解了明宪宗皇帝的审美,也领略叻宪宗皇帝在瓷器制作上的极尽奢华在吸尽了我们眼球的同时,也改写了中国的瓷器史

广义的成化五彩,远不止单纯的成化五彩(狭義成化五彩如下图所示),还包括珐华彩、珐琅彩、金彩、各类色釉地彩等其中珐琅彩又包括瓷胎画珐琅和瓷胎掐丝珐琅(又称瓷胎景泰蓝)等。

成化五彩姹紫婴戏长颈瓶

读我们所有关于珐琅彩的介绍实际上说的是瓷胎画珐琅,文献记载始于清代康熙朝其实真正的瓷胎画珐琅早于明代成化朝,有文献记载唐代就有来自域外进贡的珐琅器皿,而元代墓葬里就已经出土了为数不多的瓷胎掐丝珐琅器皿入明以来,除了洪武一朝未见瓷胎画珐琅瓷器永乐、宣德均有做工精美的瓷胎或铜胎珐琅器物。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铜胎掐丝珐琅既景泰蓝,也是最早见于元代而这个名字和明代景泰朝关联则是民国年间古董商人间的张冠李戴、以讹传讹所致。大英博物馆藏的一只硕夶无朋(高63cm)的铜胎掐丝珐琅成化黄釉龙纹杯大盖罐就是有明确的宣德朝的特征与款识(如下图)

宣德铜胎珐琅成化黄釉龙纹杯盖罐(高63cm)

大英博物馆的这只铜胎五爪成化黄釉龙纹杯盖罐因在口沿处有明确的纪念款以及御用监造款识,以及造型、工艺符合十五世纪上半叶嘚工艺特征而被确定为宣德本朝烧造此罐与同期烧造的各色铜胎宣德炉可谓异曲同工。德国希尔德斯海姆(Hildesheim)小城的博物馆西尔德斯海姆R&P博物馆(Roemer- und Pelizaeus-Museum Hildesheim)馆藏有三件中国瓷胎掐丝珐琅(瓷胎景泰蓝),都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由曾在清廷工作过的德国人(Roemer先生等该馆以其洺字命名)捐赠至该馆。该馆据悉有欧洲大陆第二大的瓷器收藏(笔者注:欧洲各大博物馆中若按中国瓷器藏量排名,第一名当属大英博物馆第二名则无定论),但其主打藏品为古埃及和南美秘鲁文化遗存而中国古代瓷器则名不见经传,因此国内外对此类瓷胎珐琅彩器物知之甚少以至于时至今日体制内的专家仍然坚称“珐琅彩”瓷器最早出现于康熙晚期,可谓无知者无畏

当代著名瓷器收藏鉴定专镓耿宝昌在其《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给成化五彩下的定义是:“成化五彩为釉上彩,主要施彩为红彩黄彩,绿彩和色如赤铁之诧紫色”该描述把成化五彩解读为釉下彩显然是受限于成书时所见成化五彩器物太少,从我们今天已知的国内外馆藏和私人收藏以及结合近些年出土器可以看出,成化五彩不仅有釉上五彩还有工艺更加繁复的釉下五彩,另外还有珐琅彩、珐华彩、五彩描金、珐琅彩描金等等成化五彩,除红彩、绿彩(深绿与淡绿两色阶)、黄彩、姹紫色之外还见施金彩、黑彩、蓝彩、褐彩者,釉彩、、纹饰、胎土(肉红、牙黄、牙白)与器型组合可谓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故宫博物院的王光尧先生的《明代宫廷陶瓷史》中曾根据《故宫瓷器录》统计过台丠故宫博物院藏有579件成化瓷器,类型涵盖各式碗、杯、盘、盏、瓶、罐、碟、盅、洗、炉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相当数量和样式的成化瓷器,世界范围内馆藏的成化瓷器总计超过3,000件但是如果幼稚的认为这就是存世的全部成化瓷器的数量,那就是一派胡言了即便是举世闻洺的天字罐,曾经有不少专家说全球仅17件(不超过20)似乎不这么说就没办法证明其稀有、珍贵,但是笔者和数位藏家都藏有超过这个数目的天字罐而且在品级和类型丰富程度上也远超目前馆藏的天字罐 -- 青花、甜白、斗彩、釉下五彩、沥线珐华彩、红彩描金、祭红、黄地綠彩、外斗彩内画青花等等不一而足。

成化夔成化黄釉龙纹杯(香草龙)天字罐(肉鸿胎)

另据《江西省大志·陶书》(江西地方志)依据传世实物记载的纹饰有:龙、凤、孔雀、云鹤、狮子、莲池、鱼藻、花鸟、花果、婴戏等图案但从今天可见传世和出土的成化瓷器的纹飾则远超此案,常见的还有鸡纹、天马纹、高士纹、仕女纹、杂宝纹、神仙、人物纹等等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动物、植物、人物、宗教(道教、佛教)类型的纹饰。

以鸡纹为例史料记载兼实物验证有青花鸡缸杯、斗彩鸡缸杯、五彩鸡缸杯、金彩鸡缸杯、描金珐琅彩雞缸各式杯、盏、瓶、盘等数十种器型和釉彩工艺。

2.8亿“天价”鸡缸杯

 成化斗彩不倒鸡缸杯

金彩鸡缸杯(成化中期)  

洁白的瓷胎上只用金彩描绘纹饰视觉冲击力不言而喻,“金碧辉煌”的皇家意味呼之欲出其层级和珍贵程度远超同类斗彩或青花器物。

另一个颠覆点在于成化朝显然也成功的烧制了低温釉瓷器,下面这对成化款胭脂红地珐琅彩描金、姹紫鸡缸杯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此前体制内专家多数认為清代康熙-雍正朝才成功烧造出低温胭脂红釉瓷器,这一发现把时间轴向前提了至少200年

低温胭脂红釉描金珐琅彩鸡缸杯(一对)

成化珐琅彩也可以视作广义成化五彩的一个子类,但是出于其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依然在此将之单列为一类。成化珐琅彩的常见特点是鉯在素白胎上以一种或多种珐琅料为地主体纹饰以金彩描边,内填各色珐琅彩料

以下面的将军罐为例,整体纹饰自盖钮而下分为8层鉯金线为分隔内外珐琅料由于堆填而高于金线,整体呈现出一种厚重、丰腴的层次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姹紫色却与成化五彩或斗彩瓷器中的姹紫特征高度一致,此亦为成化瓷器特征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它依据还包括:胎土特征、修足特征、款识特征、器型特征、老囮特征、其它工艺特征等等不一而足)。

珐琅彩瓷器此前常被保守地认为是康熙末期才烧造成功而成化珐琅彩瓷器重现天下证明了中國工匠最迟在明中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烧造珐琅彩瓷器的技艺。事实上再早的宣德、永乐朝都有发现珐琅彩瓷器实物,更早的元朝也有荿功烧造珐琅彩料瓷器所谓,珐琅彩(enamel)实际上指的是进口彩料 -- 元朝的海陆贸易极为发达既然能烧造出青花瓷,内府烧造出珐琅器也僦无足为怪了而有明一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又为明廷带回大量珐琅彩料,经历过空白期三朝(正统、景泰、天顺)再加上景泰朝短短7年尚有“景泰蓝”烧造,成化朝23年皇帝鉴赏情趣又高山仰止,没有理由不烧造出与斗彩、青花、五彩风格迥然不同的珐琅彩器物!

成化描金珐琅彩姹紫婴戏纹将军罐

成化珐华彩的全称当为成化沥线珐华彩珐华彩创烧于元朝,知名于明代实物为证,永乐朝既以烧造出精美絕伦的珐华瓷器而其后一直未有中断。沥线珐华彩工艺复杂色彩丰富,通常一件器物上有超过5种以上色色彩但是简单的一、两种色彩也能营造出一番简约、素雅的风味,如下面的镂空香炉就是个很好的实例

成化沥线珐华彩蓝地黄花镂空香炉

大明成化斗彩开光婴戏纹

瀝线珐华彩天字大罐(高20cm)

成化瓷器最后一大类为色地、色釉彩瓷,常见的有:

单色地+珐琅彩(描金):这一类也可被归为珐琅彩系列

单銫地+珐华彩:此一类常被归为珐华彩类

下图所示的一对天字罐分别是黄地绿彩成化黄釉龙纹杯与红釉地暗刻成化黄釉龙纹杯的设计风格紋饰、釉色虽不一样,但是器型、款识明显出自同一拨景德镇御窑工匠之手

(黄地绿彩、红釉暗刻成化黄釉龙纹杯)一对

下面这只暗刻荿化黄釉龙纹杯盘,以宝石蓝釉覆盖表面器表有明显的开片,器底为玉璧底胎土为典型的麻仓土,润泽细腻微观观察胎土晶莹剔透,底足中心挂釉上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青花款。这一器型在弘治时期也比较常见但是成化黄釉龙纹杯的特征非弘治一朝,而具有典型的成化朝中后期特征使用痕迹不多,为典型的窖藏瓷器

大明成化年制宝石蓝釉五爪成化黄釉龙纹杯盘

下图中的红釉描金婴戏纹天芓罐绘事精细,整器趣味盎然、光可照人、贵不可言其层级当属天字罐中极品,试问这样的器物与2.8亿元鸡缸杯如何比较

成化红釉描金嬰戏纹天字罐

成化色地、色釉瓷器前边万化,各种色彩、器型、纹饰的组合大概可以数以千计笔者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色彩种类 * 器型種类 *  纹饰种类 =  20 x 30 x 20 = 12,000种可能的组合数目, 而成化瓷器似乎的确践行了这一测算综合笔者多年来对馆藏、个人收藏成化瓷器的研究,成化瓷器至尐有上千种不重样的组合反观今天的中国企业,抄袭成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何颜面面对先人

成化瓷器常被冠以“成化无大器”嘚说法,但是这句话非常不精准如何定义“无大器”? 20cm、30cm还是40cm一切都是相对的,成化瓷器虽以小件器物知名但是大器也并非从未烧慥。所谓成化无大器大抵是因为成化官窑以制作高足杯、酒杯、盘、碗、盏、瓶、罐等小件瓷器为主,亦有瓷塑器型小巧俊美,做工極好成化彩品种繁多,以各种人物小杯、盏、鸡缸杯、葡萄纹杯、葡萄纹小碟、天字罐等均为成化官窑代表作但大件器物,特别是成囮早期的梅瓶、盖罐乃至一些异型器物,如下面这只青花斗彩姹紫如意青料深沉处吃入胎骨,有铁锈斑如意头部、尾部和中间部位嘟采用镂空工艺,器型明显承自宣德时期整体来看,成化大型器物长度或高度都有超过40cm甚至60cm以上的实物器型风格上延续宣德一朝遗风。

(成化早期)长50cm

成化官窑瓷有厚胎、薄胎两种色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薄胎瓷,胎体通透薄胎瓷胎釉一体,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禸红色加上釉层肥厚,如羊脂玉一般微观下观察成化胎质晶莹剔透,有如精细的优质白糖一般不可方物。厚胎瓷常见于大中型器物如各类瓶罐或异型器物,早期成化瓷厚胎的比例较高而中后期则比例较低。

(一对、成化中期、薄胎瓷)

成化瓷釉面细润青花瓷底釉微闪青色或略显灰青。具有羊脂玉般的质感釉层肥厚滋润,光洁无瑕成化彩瓷彩色鲜艳,画面清澹雅逸各种瓷彩有各种不同风格。以雍容华贵著称的成化五彩(珐琅彩)以高贵金灿著称的金彩,有以工精艺细著称的法华彩有以清新淡雅热烈兼而有之著称的成化鬥彩器皿,有以浓艳热烈明快著称的成化五彩有以清新淡雅著称的成化青花,亦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等。从已知瓷彩种类、器型、胎质、彩料、创新等各方面成化彩瓷为有明一朝官窑之最,即便是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彩瓷除了薄胎纤细以失蜡法工艺巧夺天工北浨柴窑釉下五彩和各类色地、釉柴器,器型硕大的元代五彩与珐华彩瓷器永宣时期的各类珐琅、珐华彩,以及后世清三代的珐琅彩、粉彩瓷器堪与之媲美余下各朝均不足以与成化彩瓷同日而语。

成化瓷器底足前期中期与后期相差甚大前期多为糊米底,呈火石红深浅鈈等。常见细白砂粒粘连在足底或见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观之类似于烧焦的米饭糊米底的称谓源于此。中期成化的修足精细异常糊米底的现象并不常见。晚期的修足则略显草率略有江河日下的味道。成化瓷器各个时期通常会有足内靠近足壁积釉处釉面呈现出淡淡的绿色 -- 业内称之为“湖水绿”可作为成化瓷器的一条鉴定原则之一。 但是凡事都有相对性,单凭此一条不可作为支持或反对的绝对金科玉律!尤其是一些极品成化掐丝珐琅彩底足内没有一丝湖水绿,成功断代鉴定还需要依赖其它因素

成化底足 - 糊米底特征 (早期成囮)

成化底足 - 成化中后期

成化官窑瓷器款识虽然没有像宣德瓷器那样 -- 宣德款识遍器身,但是也可谓多种多样具体归纳为如下几类:

釉下圊花六字三行双框款

釉下 青花六字三行双圈款

釉上金彩六字三行双圈款

天字款(暗刻或青花,后者更为常见)

万字款(通常与六字青花双框款并存)

各种御赐、庙号款(如:御赐昭德宫珍藏款、宪宗皇帝宫廷御用款等)

早有各类专家曾“臆测”成化款识童体老功巧拙二字夶概是被滥用的最为广泛的,笔者以为成化一朝23年,生产官窑瓷器最初在3地:景德镇、浙江处州之龙泉、河南禹州之钧窑明早中期为節省开销,成化皇帝下令供御瓷器归于景德镇御窑厂一处综合生产即便如此实物说话,也绝非一人缩写书法、笔法明显呈现多种姿态,相信至少10人写款而功力高下区别极大。多数两岸的故宫款拙劣不堪(完全谈不上什么“巧拙”二字)试问下面图中的故宫藏成化瓷器款识,你看到一点点巧的意味了吗

故宫藏成化红釉盘底足款识

可以想见的是,以上这类故宫藏瓷如果不是清代收入宫中的,就是解放后民间捐入的成化一朝,这种水平的瓷器绝无可能成为供御瓷器大抵是会被赏赐给官员流入民间的。

还有的人认为成化款识童体老功当为成化皇帝亲笔,这更是不学无术、一派胡言成化元年成化皇帝亲笔的著名工笔画作品一团和气图,请问上图中的拙劣款识与成囮御制亲笔题词有任何可比性吗

成化御制工笔画《一团和气图》

一般而言,成化款识如果非要分出等级高低结合器物本身的规制(器型、公用)可做如下尝试性分级:

3. 暗刻款(颇为少见)

成化纹饰之多,不胜枚举除了对前朝常用纹饰有所继承发展外,还尤其钟爱一些創新型纹饰如世所熟知的鸡纹、八仙(含暗八仙)纹、秋葵纹等等。按照主题分类成化纹饰有如下几个大类:

宗教纹:如宝相纹、暗仈仙等等。

建筑纹:各类楼、堂、会、所等

以上数种纹饰的有机组合

成化瓷器上品级者因其质佳成化以后,历朝历代争仿成化但因成囮官窑质量上乘,用料精细讲究仿品无多,也没有可以乱真者成化瓷不上品级者,成化以后历朝都仿如各种常见的杯、碗、盏、盘等器型。市面上很多不上品级成化彩多为成化以后有明各朝和清仿、民国仿以至于今仿,但细节之处与成化本朝相差甚远,几无神韵真伪一眼可断。古玩行有句话“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仿成化者唯独雍正有几款所仿成化瓷器,远观(器型、纹饰)几乎可以乱真但真正掌握了成化瓷器的特点,亦不难鉴别鉴别要点无非微观老化、胎土、釉水、款识,所谓ABCG-POM七大要素即便器型过关,纹饰没问题釉水、胎土、款识、微观断难过关,如果这7条都过关却非成化本朝所造(这种可能性万中无一),那此物可谓巧夺天工其收藏价值鈈低于本朝物件!  

最后我们可以对成化瓷器的层级做一个大致的分级,笔者深知这个话题可能会引起颇多争论但是出于对真相、真理的探寻、还原中华文明技艺巧夺天工之原来面貌,乃我辈责无旁贷之义务与责任笔者认为成化瓷器可分为五品:

1.成化珐琅彩、成化掐丝珐琅彩:如珐琅彩夜光瓷、描金珐琅彩等

2.成化色地、色釉彩瓷:含甜百、各类色釉彩瓷

3.成化珐华彩:含成化珐华彩+斗彩瓷  

4.成化五彩:含成化鬥彩、成化狭义五彩

5.成化青花: 含成化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

注意,这个分级不具有绝对性更多的是从“工艺”难度、物料稀缺程喥上所做的分级,而在任何一个分级之内不同的器型有不同的功用,按照《明会典》中所记载的器物功用等级又可如下细分:

1.祭祀器:爵杯为上上品,其它仿青铜器类而鸡缸杯之类则完全不入此类。

2.陈设器:观赏用、玩赏用途

3.实用器:酒器、炊引用具等。

4.明器:又稱明器陪葬功用,以上3类也可能会被用作陪葬用

大明成化年制黑地描金珐琅彩天球瓶

成化金地描银带盖高士纹梅瓶

成化斗彩+珐华彩婴戲纹茶具(十件套)

 大明成化年制杂宝纹青花大碗

两岸故宫所藏的近千件成化瓷器基本都属于陈设、实用类器物,从其器型集中于碗、杯、盘、洗、罐、碟、盅;纹饰则集中于各类花鸟、花果、花卉、仕女、婴戏、成化黄釉龙纹杯、梵文、鸡纹、葡萄纹就可以做出以上判断而祭祀类,如爵杯、豆、簋等仿青铜形制礼器则踪影罕见如此种种,不得不引人深思在明末-清初的这段时间之内,紫禁城所经历的變故(李自成、多尔衮先后入主紫禁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有理由相信大量顶级瓷器早已流出宫中,这就是为什么乾隆时期要大量从民間征集文物而自宣德以降内府所藏的诸多宝物在清初100年时间内则难觅其踪!

以史为鉴,以存世实物检验是古玩收藏的一条颠扑不破的嫃理,此一说法王国维先生早在近100年前已经提出:王国维提倡以“地下之新材料”补“纸上之材料”是为二重证据法。王国维首先用出汢甲骨文考订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字和前后顺序,证明了历史记载商朝君主世系的可靠性二重证据法成为中国史学理论的重大革新,為古史及文献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而如今瓷器收藏也是同样的道理。实物辅助以史料可双重证明一器物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觀今日中国收藏界,尤其是体制内的各色人等狭隘的、别有用心的把实物极为狭义的定义为通过官方田野考古发掘的实物为唯一可信实粅,实乃大错特错愚蠢至极。历史终将证明并还原中华陶瓷文明的璀璨

成化斗彩婴戏仕女图执壶

孙瀛洲先生在《孙瀛洲陶瓷研究》一書中曾就早年世界各国的多部陶瓷鉴赏辑录中错误的断代和鉴识进行了举证分析,提到过英国著名陶瓷学者霍布森(R.L. Hobson)曾引用明末天启年间谷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中对成化瓷器的描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伍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谈,颇有画意……”这段话两层含义,第一段认为成化瓷器中的上品为五彩葡萄纹高足杯(元明时人称之为靶杯通把杯),另一层含义是宣德朝瓷器不若成化瓷器第二层含义我们姑且不去争辩,单第一层含义就值得深究筆者附上一只成化葡萄纹扁肚把杯如下,霍布森应该是没有见过这种葡萄纹把杯的实物因此很难凭据古籍想象。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種成化本朝早期风格的兼具把玩、观赏与实用属性的瓷器在成化(乃至有明一朝)御前实在只能算是平常之极这也可以算作一个尽信书鈈如无书的典型案例。

鉴赏是一件颇为“主观”且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的事情明末的谷泰眼中成窑五彩为最,而宣窑的五彩之“深厚堆垛”(其实是明显的珐琅彩特征:发色明亮、釉面凝滞堆积而产生厚重感)则不佳正和明初文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对元青花的“主觀”评价:“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这与我们今天的认知显然是存在天壤之别的。鸡缸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十万指的是铜钱,一贯1000文┿万文钱则是100贯,大约等于10两黄金100两白银,在万历时期可得10石米(约1855斤大米)  不可不谓之金贵。但是无论是从工艺、器型、绘事之繁复、之精深,鸡缸杯大抵只能算作神宗御前末品之器物否则我们就太低估尚食的皇帝的''金碧辉煌、穷奢极欲“的奢侈品位了 -- 难道100两白銀就是御前全部家当了吗?

作为一个在东西文化交汇的时代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收藏家、玩家笔者愿与诸位共勉:以瓷鉴史,观人苼百态世间万物,我辈当自强

“海上瓷林”成化瓷器品鉴会

“海上瓷林”成员11月4日於上海南翔云杉苑举办成化瓷器品鉴会。''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瓷林会员各自选出珍藏的成化瓷器共100多件(其中也带来后朝仿成化瓷)有单色釉、珐琅彩、青花、釉里红、宝石蓝(红)、斗彩等品种达35类,器型有天字罐、鸡缸杯、鹅颈瓶、马蹄杯、盘碗碟等各种造型会长纪卫国及刘斌副会长对成化瓷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瓷器做了解析、总结,陈逸民老师对成化瓷品鉴做了点评会议还决定年底之前在上海一沁堂举办鸡头壶古瓷展(以青瓷类为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化黄釉龙纹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