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用户运营做什么/如何用游戏化思维做社群运营

运营分为用户、内容、活动、品牌等方向,都是以产品为载体,目的都是拉动产品数据。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互联网运营就等同于。一个优秀的产品运营,不仅需要具备运营素质,还需要有产品思维。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运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尝试跨界就意味着挑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从现在行业的发展趋势看,运营越来越重要,也要求运营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所以「产品思维」就成为进阶运营的必备素质。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具备产品思维的运营,可以从这7个方面努力。1.洞察需求的能力运营的核心价值是连接产品和用户,在两者间起到粘合和拉动的作用,使产品向期望的方向发展。运营是与用户接触最多的岗位,承担着收集用户需求的重任。但是,用户需求不等于产品需求。运营在与用户沟通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记录和传达用户「呼声」,而要进行分析、处理和转化,挖掘背后真正的需求,将用户呼声转化为产品需求。这两个经典案例,你应该听说过:在汽车发明之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用户要一个锤子去砸钉子,其实是他的椅子坏了。这两个案例描述了用户呼声与真实需求的差距,可以看出呼声是表象,真实需求往往藏在背后。在分析需求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群的属性,再通过其传递出的呼声,顺藤摸瓜得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最后转化成产品需求。之前在做K12问答产品时,用户反馈在PC上无法输入数理化的符号,导致提问或回答的操作难度大,希望在编辑器里增加理科符号。这个需求肯定可以实现,但别忙着启动开发,先来分析一下。用户这个呼声的本质是操作门槛高,如果只是优化编辑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一道问题有多个符号,如果都去编辑器里翻找才能输入,也非常麻烦。假设上线了这个功能,从数据上应该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这个方案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且投入产出比也很低。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做一个APP,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让用户用拍图上传的方式,替代传统手动输入,从根本上解决了符号输入门槛高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决定做APP的唯一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就不展开了。2.逻辑思维能力从人才类型来说,逻辑思维应该是产品和运营差别最大的地方。运营海阔天空发散着,怎么有趣怎么来;产品强调因果关系,更有条理。产品运营至少应该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用在目标拆解和问题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保证思路在正确的方向上,在开会或沟通讨论时,也会更顺畅和高效。凡是在开会时发散或答非所问的人,大多数情况都是逻辑思维能力差。面试时,我会专门准备一个问题来考察对方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判断人才类型的依据。比如,如果你对这个APP的DAU负责,该怎么拆解这个指标?我希望对方可以将DAU通过树形结构层层拆解,并说出每一个环节的关键点。比如,DAU拆解为新增激活和留存。新增激活的来源可分为渠道合作、线上活动、线下地推等;而渠道又分为应用市场、合作换量等...在这个拆解的过程中,逻辑思维强的人会描述的很清晰,好像「金字塔」就在心中;逻辑思维差的人,会出现发散的情况,在说到某一点的时候会延伸到其他话题上,偏离了主线,而且也会有遗漏。另外,对方在列举每个环节的要点时,实际上大体的运营思路就出来了,也对运营业务能力做了考察。3.成本意识这里是指做项目决策时,具备成本控制和核算的意识,关注ROI。具体来说,就是在做运营决策之前,要计算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要预估可获得的收益,从而判断做这件事是否值得。这点也是进阶运营的标志性能力,在百度的评级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这个要求。虚构一个案例用来表达观点。刘真是负责对外合作的同事,有一天她开心的跑来说:搞到了《荒野猎人》发布会的5张门票,到时小李子也会到场呢!我们可以邀请核心用户参加,我还可以到现场做图文直播呢。其实我比她更喜欢小李子,但我还是冷静的问了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做什么?怎么用这个资源?预估能达到什么效果?刘真看到我居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激动,自己也平静下来:我们策划一个活动就行,让用户关注和参与,申请资源位推广就OK啦。这个不难,我们之前做过很多次。听到这个回答,我意识到刘真并没有考虑清楚,而且缺少成本意识。所以我打算帮她梳理一下思路:策划活动需要2个小时,预计UV50W/日;去做直播,算上来回时间至少需要4个小时,直播贴预计UV5W/日;banner位对外售价20W/日。所以我们做这个活动的成本大概为20W元+近1天的人力,带来的收益是55W的UV,以及对核心用户的特权回馈。但直播这种时效性内容并非我们所擅长,而且也不是稀缺资源。用户已经习惯在微博朋友圈等平台获取,所以之前尝试的效果都一般,我更看重的是给予核心用户的特权,毕竟这部电影和这个演员非同寻常,能见面也是机会难得。虽然只有5张票,但活动的指向用户是近1W人的核心用户,即使没拿到票的用户也会认为以后还有机会。所以,不做直播,重点做好活动策略,推广资源都可以用,目标是UV翻倍。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对成本和收益进行预估,得出了值和不值的两部分。直播这件事虽然受众人群广,但不值;现场参与这件事虽然名额少,但效果可以放大,就值得做。在熟练运用这种成本思维之后,就不需要做这么细致的分析,很快就可以做出决策。但无论如何,这一定是分析问题的重要一步。4.场景化思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化思维是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对于产品运营来说,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将运营手段融入到场景中,去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提升。虚构一个案例。晓波和她老婆去看《超能特工队》,照常的早到半个小时,取完票发现离进场还有半个小时,于是就在休息区坐等。正在晓波无聊的刷朋友圈时,收到一个电影APP的PUSH,提醒他一会看的这部电影结尾有彩蛋,并且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背景。这条内容「吓」到了晓波,没想到这个APP居然这么贴心,再加上本来也是闲着等进场,所以就捧着手机完整的看完了这篇文章。在没有被剧透的情况下,了解到电影的看点,相当于提前做了准备功课。这个案例的可取之处在于,细致的分析了用户使用场景,并做了对应的精细化服务。也就是说,从、策略制定、内容准备、数据监控,这些都是由运营发起并落地执行的,很好的运用了场景化思维,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也算是差异化服务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核心竞争力。这只是一个案例,是一个很细节的服务。每个APP都可以通过运营的手段,做到这种场景化服务。所以需要运营人员具备需求分析能力,列出用户的几个核心使用场景,且在其中分别能提供什么服务,最后再常规化、产品化。5.用户体验意识用户体验可不只局限在产品设计,而是贯穿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运营的很多细节也在拼体验,有的甚至可以影响最终效果。在运营的执行过程中,标题、配图、活动规则、沟通方式等,甚至每个字都关系到用户体验。为什么有的人脑爆时说的很精彩,但落地后的效果却很平淡,就是在执行环节出了问题,很多细节处理不当,负面效果累加后就影响了最终结果。以淘宝客服为例。一个合格的在线客服,回复顾客的字数要比对方还要多,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用户写了一行字,客服回答两行字,体现了热情的服务态度,直观上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以Uber这个活动为例。初衷是希望通过优惠活动,可以对成交量和用户习惯有拉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设定了一些规则。页面如下:大标题是10次免费,扫到这几个字眼的用户应该会感兴趣,毕竟看似是一个实在的优惠。但在了解具体规则时,却被下面这一坨字绕晕了,因为阅读体验实在太差了。这是个典型的「工程师文案」,足够严谨和清晰,但很难懂。首先,文中同时出现中文、英文、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的混合;其次,带有不易理解的词汇,如「6程」;最后,有很多没必要写在规则里的内容,如到账时间、活动结束时间,以及像「放肆周末时光」这种废话。我改了一下,会更易懂:本周六日乘Uber累计3次,即得下周免费使用6次;乘Uber累计5次或更多,更可获得下周免费适用10次的机会!这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优化了这段话。如果一个事的信息量过于庞大,用户理解的成本就很高,就会因此放弃。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把信息按照优先级拆解,先告诉用户最核心的内容,用户感兴趣并接受后,再阅读更多详细内容。在这个案例中,最重要的是快速让用户明白怎么才能拿到优惠,不需要有过于严谨的表达和完整的描述。6.流量思维以的视角看,产品里每个模块的流量、每个tab的点击率、每一步操作的折损,都是有具体数字的,至少知道是什么量级。就相当于把整个产品看成一个大水池,不仅知道里面一共有多少水,也知道每个小池子里有多少,还要知道从大池子流向小池子时会损失多少。运营同学可能更多关注用户、内容或活动本身,在这方面不够敏感。但产品运营需要具备这个思维方式。因为在日常分析数据和做决策时,流量思维就是判断的依据,用来做成本核算和效果预估,可以更好的把控最终结果。7.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产品经理的思维是,遇到问题先看影响面,也就是量级和占比,以此来判断优先级。这个思维方式,就是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运营在工作中很容易忽视这点,尤其是。因为用户运营长期「混」在用户群体中,每天接收各种建议、bug反馈和吐槽。时间一长,不免就忘掉自己的运营身份,只是站到张三或李四的视角去看问题。一个具备产品思维的运营人员,应该以服务大多数用户的原则,对于用户的反馈,有能力去分辨需求覆盖的群体有多大,是少数人群的需求,还是能代表大多数用户。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对问题的判断是清晰的,不会钻进具体case中,影响判断决策。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产品运营专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在从业的近10年里,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4小时报不停
苹果迈入智能音箱领域,围绕AI大谈“软硬结合”
Uber从哈佛大学挖来专家:为解决企业文化问题
《绝命毒师》VR版将问世:近距离接触老白的机会来了
微信宣布公众号图文消息支持插入其他公号文章链接
未按时缴纳物业费,乐视视频员工或被禁止进入大楼
支付宝芝麻信用接入签证领域,芝麻分700便可办卢森堡和日本5年签
摩拜单车接入苹果支付服务,将支持iPhone相机直接扫码解锁
BBC盘点中文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火爆全网
顺丰或与百度外卖成立合资公司
美国大选前俄罗斯黑客攻击100多名美国官员
《王者荣耀》网上代练太火,天猫商家月销过万单
获千万天使轮投资,阿拉丁成首家融资的小程序企业
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科学家们说:你会后悔的
世界首架巨无霸双身飞机亮相,能在平流层发射火箭
Snap以1.25亿美元收购广告分析公司Placed分类排行榜
作者:守护袁昆
作者:木木博客
作者:木木
作者:何杨
作者:何杨
安全、高效、便捷的交易中介平台
中小企业首选SEO、全网营销服务
技术外包平台 一站式网站技术服务
高收益、移动广告、弹窗CPM
做有良心的cms技术服务提供商
提供公众号出售、求购、代售等交易中介以及增值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如何用游戏化思维做社群运营?_网易财经
如何用游戏化思维做社群运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如何用游戏化思维做社群运营?)
众所周知,咱们混创业公司的人们啊,对一种反人类的生活方式,都非常享受且引以为傲,这种生活方式叫“All In”,简单解释就是没有周末没有下班时间的全身心投入工作。我们公司的生活节奏,当然也是非常符合“All in”的,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每天都有好几个人不肯亲自下楼吃午饭并要求打包的。
但我最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一群连饭都不吃而去工作的90后,居然几乎每个人手机上会有一两款手机游戏,并且都会抓紧一切闲余的机会,去玩手机游戏。这是一个连这些每天都认真工作的“五好青年”们都会认为好好吃饭都不是人类刚需,只有游戏才是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吗?
出于对这个社会的不理解,我开始去研究游戏,以及思考咱们能不能使用游戏化这个方法把这一块做得更好。
游戏会让人“上瘾”的三个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游戏为什么吸引人?
从各种渠道上看到的文章、或者从喜马拉雅上听到的各位名家大大们的观点告诉我们,游戏会吸引人,主要有三个原因:
1.从游戏中可以获得在现实世界难以获得的存在感以及自我价值确认,一些玩家对心爱的游戏觉得“上瘾”,最大潜在原因就是自豪感。
2.从游戏世界里获得群体身份认同,甚至随着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从游戏中得到的认同感甚至在一步步蔓延到现实世界,职业游戏玩家的出现就是这个身份认同变化的最好证明。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游戏世界里有迅速反馈机制。人们都是“即时性”动物,希望每一的付出都能得到即使的回报。而游戏里的进度条、级别、和排行榜都能让你快速得到反馈。
社群运营中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游戏化思维?
怎样运用到游戏化?就是把不是游戏的东西的变成游戏啊。
1.解决人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确认需求
人之所以会想要去社交,都是想要通过和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或者去交流,获取到更多的东西,有价值的社交人们才会愿意花费时间进去。如果群体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出个人所能产生的价值,而且所有的个体都能同时享用到这个群体的价值的时候,用户就会感觉到,在这个社群里,有信赖与归属感。
什么东西是群体的会大于个人的?群体的智慧是比较容易大于个人的智慧的,组织用户去共同探讨问题,通过碰撞产生的思路与想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增加用户的存在感的。一个人跑几公里有什么稀罕的?一群人跑马拉松就不一样了。通过组织这个群体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是所能到的效应是远大于一个人去完成这件事的,这样的方法可以增加用户的自我价值需求。
2.提供群体身份认同
社群的存在就是为用户们建立一个一个的社圈,用来聚集“和自己相同的人”,帮助人们找到存在感。在这个连支付宝都开始逼着我们尽快将自己的朋友关系复制到网络上来的时代,社群可以让人们找到迅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出发来切入。通过给这个圈子贴标签,把同样认为自己有这个标签的人群聚集到一起。
3.学习游戏中的即时反馈系统,激励用户参与其中
如何建立反馈系统,可能可以学学游戏世界里,建立三个重要的游戏化设计元素:PBL(P=Points得分、B=Badges 徽章、L=Leaderboards 排行榜)。从建立确定性的规则,为用户搭建共同目标,这个设置的目标要是有趣或者有目的性的。
让大家通过“晒”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彼此反馈,获得“得分”评价。利用现有的或者共同筹集出来的资源,给予“徽章”的奖励,利用“排行榜”驱动参与者做出你想要的行为。同时,社群还可以通过彼此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每一个成员去解决问题,共同达成目标。
社群就像一个游戏平台,每个人都肯定不想当个NPC,不想别人觉得你有用的时候才会来跟你说几句话,交易一些东西。他们都想当的是游戏的主角啊,所以游戏的创造者,需要设定好足够有趣的机制,让游戏玩家能获取到价值和快感,游戏玩家不会退出。让每一位成员在这个社群所专注的领域里,从新手到专家再到大师一路成长,并持续保持兴趣,才是重点。
本文来源:投资界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社群运营6-群互动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社群运营6-群互动技巧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最经典的互动技巧,让我们的群活起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运营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