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古慧今,甲骨文酸菜怎麽做写

牛的甲骨文怎么写
牛的甲骨文怎么写
范文一:第一个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人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先民为了占卜吉凶等用刀刻划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按照一般说法,首先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是清末王懿荣。他从中药龙骨中发现甲骨文,即让古玩商范维卿、赵允中代为收购.得1000余片。王懿荣死于战乱,其子孙将所藏甲骨售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刘鄂又叫赵允中访求甲骨,复得5000余片,细心考证,著《铁云藏龟》。刘鄂死后,潜心钻研甲骨文的是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年),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久。秀才,私塾教师。1894年,他到刘鄂家当教师,教刘的四个儿子,并把长女罗孝则嫁给刘的第四子大绅为妻。罗振玉与刘鄂遂成了儿女亲家。刘死后,罗继承遗志,钻研甲骨文,获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一)第一个探知甲骨真正产地的人。原先的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诡称甲骨出土于河南汤阴、卫辉。很多学者都上了当。罗振玉多方打听,终于探知甲骨的真正产地在河南安阳西北5里的小屯村、他曾亲到安阳,作过实地考察。郭沫若称赞:“这种热心,这种识见,可以说是从来的考古家所未有。”(二)第一个考定小屯为殷墟的人。罗振玉考察安阳小屯村后,取证于史籍,确定现在的安阳河即郦道元《水经注》里的“恒水”,小屯村即《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约章邯“乃与期于恒水南殷墟上”之“殷墟”。这一考定,十分重要。使世人明白甲骨卜辞乃“殷室王朝之遗物”。(三)收布甲骨最多的人。罗振玉先后派古董商及其弟罗振常、内弟范兆昌等到小屯收购甲骨,共得甲骨3万余片。以一人之力,获得如此此成绩,实属难能。(四)考释甲骨文字最多的人。据统计,甲骨文的单字共约4500个,已考释1400多个。罗振玉早干1927年增订《殷虚(墟)书契考释》,考释出单字57O个,待考918个。实为考释甲骨文字的先锋。(五)有关甲骨文著作最多的人。罗振玉于1910年出版《殷商贞卜文字考》,1913年出版《殷虚书契》,1914年出版《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考释》,1916年出版《殷虚书桌后编》、《殷座古器物图录》。(六)第一个以甲骨文来纠正《说文解字》谬误的人。古代文字学家,都以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准绳。与罗振玉同时期的著名学者章炳麟,甚至死守《说文解字》组的论断,否定甲骨文为上古文字,斥之为“伪造”。罗振玉“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甲骨文)”,不为《说文解字》所囿,以甲骨文订正其讹。如许书“册"”字从“竹”,甲骨文不从“竹”;许书“福”字从“示、酉”,为形声字,甲骨文从“示、酉”,乃会意字。(七)第一个从甲骨文考订商朝世系的人。罗振玉提出:自成汤至帝辛(纣),帝王名谥见于卜辞者十有七。《史记》中的“天乙”为卜辞“大乙”之讹;《史记》中的“大丁”,《竹书纪年》作“文丁”,与卜辞合。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一文中说:“审释文字,自以罗氏为第一。其考定小屯为故殷墟,及审释殷帝王名号,皆由罗氏发之”。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文中说:““甲骨自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据第一,而考释之功也深赖罗氏。”对(殷虚书契考释)尤为推崇,认为:“谈甲骨者因不能不权舆于此,即谈中国古学者亦不能不权舆于此。我在本文要特别提出的是,罗振玉之于甲骨文,除上所述,还有一个“第一”: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人。有人称他“是开创以甲骨文入书法的书法家”。但从广义的“书法”看,甲骨文本身或端庄雄浑,或纵横奇崛,或式整精细,或绚丽多彩,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诺要求。早在商朝,即有书写甲骨文的书法家。因此,我把它改为“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第一人”。因为自出现笔、墨、纸、砚后,在他之前,所有的书法卷轴中,从未有人写过甲骨文。罗振玉善书法,篆、隶、楷、行俱佳。既热衷于甲骨文,烂熟于胸,兴之所至,书之于卷轴,自属水到渠成之事。现在,步罗后尘,写甲骨文的,大有人在。1984年,安阳市举办了《甲骨文还乡书法展览》,展出甲骨文书法168件,是从国内25个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应征的700余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我们尚无从考证罗振玉写过多少甲骨文卷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的墨迹,已大多被毁。因为他从1931年起,追随博仪,积极参与建立伪满洲国的活动,曾任伪满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是个汉奸。解放后,汉奸遗墨,多毁于炬。我钦佩罗振玉是个做学问的人,于解放初收藏了一幅地写的甲骨文立轴。天灾人祸,我的藏品损失很多,而此轴竟至今完好无损。此轴系纸本,纵134厘米、横33厘米。共写甲骨文4行55字,可释为:“丁卯卜,假贞:王宾效权亡尤?丁酉卜,邑贞:其品司在兹?庚戌卜,王曰:贞其利又马?辛丑卜,万贞:比令多索比臣伐下危,受之又?贞不其受黍年?二月”。本行以行收题款:“贞松罗振玉临商契文字”,下钤二阴文章:“罗振玉印”、“内廷翰林”。甲骨文的内容,是殷代先民用来占卜的纪录,即所谓“卜辞”。郭沫若在《青铜时代·先秦天道之进展》一文中对“卜辞”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卜辞是卜的纪录,殷人最为迷信,无论什么大小的事情都要卜,一卜总是要连问多次。卜的资料主要是使用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所卜的事情便纪录在兆的身边。有时连卜的人和所在的地点都纪录上去。有时更纪录着卜的效应,便是在卜之后若干日期果然效验了的事情。那种效验有在179日以后的。有那样长远的日期,可以说每一卜都是不会失掉时效的”。完整的,,“卜辞”可分“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叙辞”记贞卜的日期和贞人名。商时已用干支纪日。“命辞”是贞卜的内容,说明卜什么。“兆辞”是甲骨经钻孔、凿槽,用火灼后出现裂纹(圻),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验辞”是检验判断的效果。但一般甲骨上的卜辞并不完整,有的只有几个字。罗振玉所书55字可分方,,丁卯卜”、“丁酉卜”、”庚戌卜”、“辛丑卜”4片,最后一片省了“叙辞”",实为5片。文中的“嘏”、“邑”、“苈”是贞卜的史官名干“庚戌卜”则由殷王直接贞问。第四片命辞为:“贞正宾亡尤?”“宾”为祭祀的名称,“权”为以木柴燎祭。全意为:贞卜殷王要烧柴火举行宾祭,不会有过错吧?第2片命辞为:“,,贞其品司在兹?”,,“品”、“司"”都是祭名,此处迭用。,,“在兹”即“在此”。全意为:贞卜是否可以在此地举行品司的祭礼?第3片命辞为:“贞其利又马?”“又”是祭名。全意似为:“贞卜以马致祭是否有利?”第4片命辞为:“贞令多索比臣乘伐下危,受之又?”“多索”武将名,“臣乘”大臣名,“比”意为偕、同,“下危”方国名,“又”同“佑”,“受之又”为卜辞习惯用语。全意为:“贞卜命多苈同臣乘去征讨下危,能得到保佑吗?”第5片命辞为:“贞不其受黍年?二月”。意为:“二月贞卜,今年的黍能否丰收?"”罗振玉于此轴所写行书款,颇肖唐朝欧阳询笔意,特别像《梦奠帖》《卜商帖》。可见他临摩欧体,下过功夫。他的甲骨文,写得十分匀称、秀丽。开始,我怀疑他是用有似小号油画笔的特制毛笔写的。后来细看起笔、转笔,特别是圆转笔,才觉是用普通毛笔所写。要写得如此工整、光洁,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每行中心线很直,但每字的长区、宽度却因繁简而异,使人看来布局清朗;十分明净。堪称一幅很好的书法艺术品。罗振玉是个兴趣较为广泛的收藏家。除了甲骨,他还收藏书画、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等。除了有关甲骨文的著作,还有《三代吉金文存》、《明吴门四君子法书》、《负松堂历代名入法书》、《高昌壁画精华》等等。他的著作,大多写于1931年前。换句话说,他在投靠日寇,积极参加与伪满洲国的活动后,放松了对学术方面的研究,这是很可惜的。不过,这一幅甲骨文,倒是他晚年写的。因“满洲国皇帝”溥仪写给他的匾额中有“贞松”二字,罗振玉晚年自号“贞松老人”。此幅落款为“贞松罗振玉”,虽无年月,仍可知为晚年所书。罗振玉对皇帝溥仪感恩不已,但我所见,低毁罗振玉最激烈的无过于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虽然这是“万岁爷”脱胎换骨后的著作,但对罗振玉学术上的成就也多毁损。倘使罗振玉地下有知,当悔追随皇上,倒不如一心攻学,更为有成呢!附记:因未见罗氏原著,于所书甲骨文立轴的分片、释义或有未妥。第5片也可能为:,,“受之又,贞,不其妥黍年?二月”属于“对贞”。原文地址:第一个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人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先民为了占卜吉凶等用刀刻划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按照一般说法,首先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是清末王懿荣。他从中药龙骨中发现甲骨文,即让古玩商范维卿、赵允中代为收购.得1000余片。王懿荣死于战乱,其子孙将所藏甲骨售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刘鄂又叫赵允中访求甲骨,复得5000余片,细心考证,著《铁云藏龟》。刘鄂死后,潜心钻研甲骨文的是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年),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久。秀才,私塾教师。1894年,他到刘鄂家当教师,教刘的四个儿子,并把长女罗孝则嫁给刘的第四子大绅为妻。罗振玉与刘鄂遂成了儿女亲家。刘死后,罗继承遗志,钻研甲骨文,获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一)第一个探知甲骨真正产地的人。原先的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诡称甲骨出土于河南汤阴、卫辉。很多学者都上了当。罗振玉多方打听,终于探知甲骨的真正产地在河南安阳西北5里的小屯村、他曾亲到安阳,作过实地考察。郭沫若称赞:“这种热心,这种识见,可以说是从来的考古家所未有。”(二)第一个考定小屯为殷墟的人。罗振玉考察安阳小屯村后,取证于史籍,确定现在的安阳河即郦道元《水经注》里的“恒水”,小屯村即《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约章邯“乃与期于恒水南殷墟上”之“殷墟”。这一考定,十分重要。使世人明白甲骨卜辞乃“殷室王朝之遗物”。(三)收布甲骨最多的人。罗振玉先后派古董商及其弟罗振常、内弟范兆昌等到小屯收购甲骨,共得甲骨3万余片。以一人之力,获得如此此成绩,实属难能。(四)考释甲骨文字最多的人。据统计,甲骨文的单字共约4500个,已考释1400多个。罗振玉早干1927年增订《殷虚(墟)书契考释》,考释出单字57O个,待考918个。实为考释甲骨文字的先锋。(五)有关甲骨文著作最多的人。罗振玉于1910年出版《殷商贞卜文字考》,1913年出版《殷虚书契》,1914年出版《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考释》,1916年出版《殷虚书桌后编》、《殷座古器物图录》。(六)第一个以甲骨文来纠正《说文解字》谬误的人。古代文字学家,都以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准绳。与罗振玉同时期的著名学者章炳麟,甚至死守《说文解字》组的论断,否定甲骨文为上古文字,斥之为“伪造”。罗振玉“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甲骨文)”,不为《说文解字》所囿,以甲骨文订正其讹。如许书“册"”字从“竹”,甲骨文不从“竹”;许书“福”字从“示、酉”,为形声字,甲骨文从“示、酉”,乃会意字。(七)第一个从甲骨文考订商朝世系的人。罗振玉提出:自成汤至帝辛(纣),帝王名谥见于卜辞者十有七。《史记》中的“天乙”为卜辞“大乙”之讹;《史记》中的“大丁”,《竹书纪年》作“文丁”,与卜辞合。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一文中说:“审释文字,自以罗氏为第一。其考定小屯为故殷墟,及审释殷帝王名号,皆由罗氏发之”。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文中说:““甲骨自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据第一,而考释之功也深赖罗氏。”对(殷虚书契考释)尤为推崇,认为:“谈甲骨者因不能不权舆于此,即谈中国古学者亦不能不权舆于此。我在本文要特别提出的是,罗振玉之于甲骨文,除上所述,还有一个“第一”: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人。有人称他“是开创以甲骨文入书法的书法家”。但从广义的“书法”看,甲骨文本身或端庄雄浑,或纵横奇崛,或式整精细,或绚丽多彩,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诺要求。早在商朝,即有书写甲骨文的书法家。因此,我把它改为“把甲骨文写入卷轴的第一人”。因为自出现笔、墨、纸、砚后,在他之前,所有的书法卷轴中,从未有人写过甲骨文。罗振玉善书法,篆、隶、楷、行俱佳。既热衷于甲骨文,烂熟于胸,兴之所至,书之于卷轴,自属水到渠成之事。现在,步罗后尘,写甲骨文的,大有人在。1984年,安阳市举办了《甲骨文还乡书法展览》,展出甲骨文书法168件,是从国内25个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应征的700余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我们尚无从考证罗振玉写过多少甲骨文卷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的墨迹,已大多被毁。因为他从1931年起,追随博仪,积极参与建立伪满洲国的活动,曾任伪满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是个汉奸。解放后,汉奸遗墨,多毁于炬。我钦佩罗振玉是个做学问的人,于解放初收藏了一幅地写的甲骨文立轴。天灾人祸,我的藏品损失很多,而此轴竟至今完好无损。此轴系纸本,纵134厘米、横33厘米。共写甲骨文4行55字,可释为:“丁卯卜,假贞:王宾效权亡尤?丁酉卜,邑贞:其品司在兹?庚戌卜,王曰:贞其利又马?辛丑卜,万贞:比令多索比臣伐下危,受之又?贞不其受黍年?二月”。本行以行收题款:“贞松罗振玉临商契文字”,下钤二阴文章:“罗振玉印”、“内廷翰林”。甲骨文的内容,是殷代先民用来占卜的纪录,即所谓“卜辞”。郭沫若在《青铜时代·先秦天道之进展》一文中对“卜辞”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卜辞是卜的纪录,殷人最为迷信,无论什么大小的事情都要卜,一卜总是要连问多次。卜的资料主要是使用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所卜的事情便纪录在兆的身边。有时连卜的人和所在的地点都纪录上去。有时更纪录着卜的效应,便是在卜之后若干日期果然效验了的事情。那种效验有在179日以后的。有那样长远的日期,可以说每一卜都是不会失掉时效的”。完整的,,“卜辞”可分“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叙辞”记贞卜的日期和贞人名。商时已用干支纪日。“命辞”是贞卜的内容,说明卜什么。“兆辞”是甲骨经钻孔、凿槽,用火灼后出现裂纹(圻),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验辞”是检验判断的效果。但一般甲骨上的卜辞并不完整,有的只有几个字。罗振玉所书55字可分方,,丁卯卜”、“丁酉卜”、”庚戌卜”、“辛丑卜”4片,最后一片省了“叙辞”",实为5片。文中的“嘏”、“邑”、“苈”是贞卜的史官名干“庚戌卜”则由殷王直接贞问。第四片命辞为:“贞正宾亡尤?”“宾”为祭祀的名称,“权”为以木柴燎祭。全意为:贞卜殷王要烧柴火举行宾祭,不会有过错吧?第2片命辞为:“,,贞其品司在兹?”,,“品”、“司"”都是祭名,此处迭用。,,“在兹”即“在此”。全意为:贞卜是否可以在此地举行品司的祭礼?第3片命辞为:“贞其利又马?”“又”是祭名。全意似为:“贞卜以马致祭是否有利?”第4片命辞为:“贞令多索比臣乘伐下危,受之又?”“多索”武将名,“臣乘”大臣名,“比”意为偕、同,“下危”方国名,“又”同“佑”,“受之又”为卜辞习惯用语。全意为:“贞卜命多苈同臣乘去征讨下危,能得到保佑吗?”第5片命辞为:“贞不其受黍年?二月”。意为:“二月贞卜,今年的黍能否丰收?"”罗振玉于此轴所写行书款,颇肖唐朝欧阳询笔意,特别像《梦奠帖》《卜商帖》。可见他临摩欧体,下过功夫。他的甲骨文,写得十分匀称、秀丽。开始,我怀疑他是用有似小号油画笔的特制毛笔写的。后来细看起笔、转笔,特别是圆转笔,才觉是用普通毛笔所写。要写得如此工整、光洁,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每行中心线很直,但每字的长区、宽度却因繁简而异,使人看来布局清朗;十分明净。堪称一幅很好的书法艺术品。罗振玉是个兴趣较为广泛的收藏家。除了甲骨,他还收藏书画、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等。除了有关甲骨文的著作,还有《三代吉金文存》、《明吴门四君子法书》、《负松堂历代名入法书》、《高昌壁画精华》等等。他的著作,大多写于1931年前。换句话说,他在投靠日寇,积极参加与伪满洲国的活动后,放松了对学术方面的研究,这是很可惜的。不过,这一幅甲骨文,倒是他晚年写的。因“满洲国皇帝”溥仪写给他的匾额中有“贞松”二字,罗振玉晚年自号“贞松老人”。此幅落款为“贞松罗振玉”,虽无年月,仍可知为晚年所书。罗振玉对皇帝溥仪感恩不已,但我所见,低毁罗振玉最激烈的无过于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虽然这是“万岁爷”脱胎换骨后的著作,但对罗振玉学术上的成就也多毁损。倘使罗振玉地下有知,当悔追随皇上,倒不如一心攻学,更为有成呢!附记:因未见罗氏原著,于所书甲骨文立轴的分片、释义或有未妥。第5片也可能为:,,“受之又,贞,不其妥黍年?二月”属于“对贞”。
范文二:旅美书法家花五年用甲骨文写成《道德经》(图)于培智的甲骨文作品。81岁的于培智老先生。启功为于培智题写的书名。于培智为启功制作的印章。于培智,对于稍为年长的大连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曾和于植元等一起创建了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他曾和启功、刘海粟、徐邦达等艺术大师共事,是大连较早一批文物鉴定工作者;他精于书法、篆刻,多次获全国书法比赛大奖,和于植元、于涛一起并称为“辽南三于”。书道漫漫,苦海做舟。如今,年已八十一、旅居美国多年的于培智仍孜孜以求书法之道,念念不忘故乡大连,时常归来,与家乡书界同仁交流,共同传播中华书法之美。两天前,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刚刚从美国归来的于培智老先生。苦孩子不寻常的求学路于培智先生上世纪毕业于辽宁大学,是记者的校友,当年那些刚刚走出校门教于培智的老师们也曾是记者的授业老师,于先生说当年的这些老师中,张震泽教授对他的影响最大,曾赋诗作画相赠,于培智说,张震泽教授古汉语,书法功底非常深厚,和沈延毅先生等一起享响誉东北。于培智说当年能走进大学校门真是太不容易了。“十四岁以前,我在山东文登。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是跟着母亲一起投奔到大伯家,后来,大伯死了,伯母又改嫁了,没办法,我和母亲又搬出来。当时小学六年级没念完,就辍学回家和母亲一起种地,每天看到以前的同学背着书包,哼着歌从苞米地旁边走过,心里那个羡慕呀。”于培智说,当年在山东,齐鲁大地,圣人之乡,不论是富是贫,大家对字写得好坏看得非常重要。“当年仿写,我写得并不好。”于培智说,真正迷上书法是因为村里有一个名叫王仁斋的老中医,“他非常有学问,但是腿有残疾,每次开药方时,他把纸展开放在膝盖上,用毛笔写端正的小楷,后来,我到大连时,他还为我母亲代写家书。”1951年,于培智辞别母亲,和堂姐来到大连,投奔叔叔。但叔叔的家境并不好,所以于培智不得不外出工作,他当过粮店的伙计,石油厂的锅炉工,后来丢掉工作后,又和曾经营皮鞋店的叔叔一起外出给别人掌鞋。1952年,他考上《旅大日报》主办的师范速成班,毕业后在革镇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知道自己没读过完整的初、高中,所以于培智求学若渴,参加教师业余学习班,完成了初、高中语文课程,“就是没学数学。”于培智说。1956年,他参加全国高考,所幸那一年高考竟然不考数学,于培智考上了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沈师中文系与辽宁大学中文系合并。和启功一起鉴定大连文物“几天前,我在央视节目里看到我当年的同行、鉴宝专家刘岩了。”于培智说,他和刘岩都曾经在南京学习过文物鉴别。时光倒退四十年,于培智算是大连较早一批的文物鉴别工作者了,虽然工作在大连,却和文物鉴定大师级人物一起工作,这其中包括启功、徐邦达、谢稚柳、际云浩、溥雪斋等等。于培智说,1962年,他从辽宁函授师范学院调回到大连,在大连文物店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穷究毫末”的鉴别生涯。“一开始,我们并不是鉴宝,而是到农村去找宝,专门收集一些古董,这些古董中,好的由国家收藏,一般的就通过外贸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所以整个辽南,我都走遍了。”于培智说:“文物鉴别非常关键,因为一旦鉴定错了,就会给国家造成损失,所以我们经常求教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启功、徐邦达和张珩等人也就常来大连了,和他们的交往纯粹是一种工作关系。”当年大家在一起工作的场景,于培智仍历历在目:“大家都戴上口罩和白手套,启功他们拿起文物,看半天,喊一声‘入目’,意思就是一般的真迹,将来拍黑白照片,出画册;如果喊一声‘入精’,那就是精品,将来拍彩色照片,出画册;剩下的淘汰,卖掉。”在“入目”“入精”的喊声中,一直打下手的于培智还纠正了启功的一个小小失误。当时大连文物店有一幅从庄河收集上来的苏轼《阳羡帖》,启功等人看完后认为它是双钩填墨的赝品,但是《阳羡帖》后所附的题跋却是真迹,启功随口说这是《〈阳羡帖〉题跋》,于培智插话说:“跋文里说这是答钱济明书,是苏轼另一题跋,不应该称为《〈阳羡帖〉题跋》。”启功再一细看说“你说的对”。于培智说一些古董商人常用假的书作,拼上真的题跋,真假难辨,以此来提高书作的身价。“搞文物鉴定,必须多经历,经手的文物多了,自然见多识广,失误就少了。”在大连文物店工作的近二十年时间,他和其他文物工作者一起鉴定了文徵明、八大山人等画作,这些文物精品如今都收藏于旅顺博物馆。工作之余,于培智和启功常有交流,有一次,于培智随口说了一个小笑话,说有一人几何学得不好,临考时,写下一首打油诗: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得几何几何好,不学几何能几何?启功听了大笑,让于培智再说一遍,一边拿出小本子记录,一边说:“这人几何学不好,语文水平不错呀。”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启功本人所用的多方印章也都出自于培智的刀笔,启功在世时就为于培智题写作品集名,但是最终结集出版时,启功已经仙逝,令于培智感叹不已。学而不倦的书坛长者一位熟悉于培智的青年书法家曾说:“于培智老师古文根底深厚,很多经典文章都能倒背如流。”记者以此求证于先生,他说:“这未免有点夸张,其实我最为熟悉的是屈原的《离骚》,全文两千多字,给我一支笔和一张纸,我可以分毫不差地背写下来。五千多字的《道德经》我就背不下来了。”于先生说只要能肯下功夫,每个人都能背下经典的古文。于培智说,他至今还保留着一本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小学课本,这本书跟着他从山东来到大连,从工厂带到大学,后来又跟他去了美国。上面有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让他记忆深刻,他脱口而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于先生说,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直在激励着他,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培智应美国友人之邀,去美国为一家电视台讲授中国书法,虽日久而居,但他仍潜心书法,依旧心系故乡。于先生现旅居美国,担任美国中国甲骨文书法学会会长、洛杉矶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中华艺术学会艺术顾问等职。在洛杉矶,他组织大连人参加书法活动,在中国园林“留芳园”内,他和其他多位旅美中国书法家一起撰写书法作品,传播中华文化。每隔三四年,他都要回到大连,或展出自己新作,或与书法界新知故交相聚交流,客居异国二十三年,乡情更加炽烈。采访当天,记者见到于培智先生时,他正在用红笔圈改即将出版的《于培智甲骨文作品集》,一直精于真草隶篆的于培智,近几年更是把精力投向书法界一个相对较新领域——甲骨文。二十多年前,他就用五年时间,用甲骨文写成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令书界赞叹。于培智说,之所以倾心于甲骨文,一是甲骨文拓片自1899年才出土,其历史仅百年有余,相比其它诸体,甲骨文书法堪称空白;另外国内甲骨文书家甚少,自罗振玉后,名家更少。“四年前,我曾去王府井新华书店看过,甲骨文书法作品只有一部《论语》,我要写就写一部《三字经》、一部《弟子规》。”在于培智家里,记者打开即将出版的《于培智甲骨文作品集》,顿时感到一种工稳古雅之美,在每一个甲骨文作品旁边都附有简体对照文字,两种字体对应,方便好学。于培智说:“这本书就是给那些喜欢甲骨文,但是不懂甲骨文、不敢写甲骨文的人看。”81岁的于培智老先生说要把他所有甲骨文书法作品都无偿地送给书法爱好者们。81岁的于培智老先生,人称“大于”,自号“大愚居士”,穷究书道,惠及后人,愚者亦是智者。
范文三:率意 古朴
点。 甲 骨文
法书 尽管有许 多
局限 ,一但仅是 能 力 和
的东 西 它 ,还
与 创 主 造体的
美 审 理 想、 艺术 观
念、 理 心结构 有
层 内 在的 联。系无 论 庄子是的
乎技 ”进道
还 是, 宗
炳 的 澄“定要 充分
者 个人的 想
象能 力 ,充
分 挥 发作者个人的笔 墨功
发挥 作者 个 人所
积的累对于体各书 法 的
,只 有养这
创造 出 与
 同 、有 者 个作性 的 骨 书甲法
中: 国 法 书 之美“ 不 是
先 预 计 的  设静
止 动 的形不 态美
”而 是, “ 似技
类一中系列
协调 的 动 作
~一 冲 动 力、
量、瞬 息间 的
动 的 互力
的衡 整 体  ”因,此说 “
是动中 国 书法
的 生命 所 在 ¨毛
笔 运   书
写 于 由纸、 笔 和
不 和 控 性 的 可 相 互 作
运 动本身 提
供了 广 阔的
天地 王羲 。之书 论  )说: 若
强  )“ 用
若怀 观 ”道 , 追求 的都
道 相 技 通 的境 界。因
而当  技巧 等 式形因 素 融 入 到
格 人、 情性 之中
并巧 不 是 以技 巧
性 、情  人 格
( 。 l)  图
0参 文考献
:[ ]蛰以
[]合 集 肥: 教 育徽 版 出 ,1社 :91邓
邓.M 安 
8196 —
611 .5—1  
5  6   6
6 6.][ [2 苏M】
冈艺 ?术形态 学]凌[
羌继金, 亚 ,娜 .译卡 M. 北
:京 三联 书 店, 1 : 87   
62 .9 9纸,
”这 是 要用求 “
地 细薄 ” 质“
硬之”纸  、厚 与 笔毛的
构 的 效 成 果。 公 柳权(
《笔[】3志 刘基 .字体 态论
[广 西]:
育版 社出,
. M 广 9[] 49马如
森 .墟甲 骨 文引i
】 [ 阳沈
北师 : 范 学 出版大  殷 ̄M .
, 9 :5 1
1 3— 212   1— 2 ,,2 1—
22 , 1—2 2. 9  
015 0 1
0 155 0偈 )说“ )圆 锥 如 如凿 ; ,捺 得只
入 得, 却”
是亦 要 不
笔写 出 契如刻
度 笔的画 来 。而 毛 笔 
出 如 刀刻 一
般 的 条线 当然
但 正[]强,
5 刘王 勇树.
国书法导论[
北京] : 科会 学文 出 献 M. 中  社版社
1 ,9 1 0  1   2:  -19 .9   9[】6 仁刘庆 . 宣纸
与 书[]法北 京
:c. 轻 工 出业版社 ,91
7:  8 1
9    .] 7 马[ 钦 .忠法 与
形 [态. 海
书]M上上1
8:  4 21 — 9  .51 2—421
   5是. 这样
的 “似 ”才 生产书
条的 韵 和味审 美感  类 染力。
f】结语甲 骨文
商 甲骨 文
法 书 和 现代
 书[] ?8 易系辞[ ] M   .] 小[研  石. 南c化 文,91 (
1刊 9. 胡东]
  9 9 增   )0[ 郭沫若. 契
编 粹 言? [.1]  
]北M 京:学 出 社 ,版1 6.
科    95法共同的
甲 文骨书 法
以 “ 是 ”笔
殷刀契 来 刻塑 造 ,表
的 利 爽 和甲 骨 的
肌理 美而。 现 代甲
骨 书 法 文 以是 “ 毛软 则 奇
生怪 焉”[ 1唯裘 圭锡 1.]
文  字学要概[
务印: 书馆,
 M 商   .48. 9
2 [刘梦溪
.1   ]国中现
代术学经典 ?
作董  】M 石庄家
:北  .教 育 河版出社,1 9
  . 7 96 9书的
写 来挥 洒,表
出现 点 画的 灵 动 和
韵律 。现   书 代 法家 们凭
柔刚相 济 的
性、[ 5 陈滞冬 .
国书法 赏析 丛 书
文 -文 [】北 京 :
M金.北京 图书馆
出 版 ,社 1 9:5
9 1  5 9[4蒋彝
国中 法[]上书海 : 海书
画版祉出 18 :,0 
. M上  
661 9 —1     1 .0 纸宣 伸缩
如自的 可 塑 性 ,努 力 探 索
骨 文甲书 法 ,   创
种 可能的 技
式 形, 极 大地
骨 文甲 书  法 的表 现
,然 艺 术 表 在现中
仅[5复观 .国 艺术 神[精沈】
: 阳风文艺出 社 版18, :1 】  徐 中 M.
 春7 9  562( 编辑 任 :责 袁莉)晓南艺京 术学
JrN 0  LA
J A G TN
1 E1 一 术美与 设 计 版 F
AE  LT El
N1 —\ _l0 A FN
Rs—s一J   
N R_ T1
 l s 8R 0sGN   z
1 o o1艺   术史 
与 艺术考古( 三)
范文四:摘要本文阐述了甲骨文是象形人性化写意符号的理念,指出甲骨文是以人为本的文字,跟现代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不单单只是交流信息的文字符号,更被做为有着巨大影响元素、与现代汉字一样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我们民族日常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象征。关键词:甲骨文 象形 人性化 诗化写意性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一 引言在河南安阳殷墟那些仿佛写意画似的甲骨文图片里,彰显着的是我们祖先的睿智。众所周知,汉字是我国古代人民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延续和弘扬我们华夏民族文明的基本脉络,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而甲骨文的出现则促进了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字史上的里程碑。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经过研究推断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文字,虽然年代历久,但是在当时已经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只有它――甲骨文穿越过了漫长的岁月,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痕迹。而另两种伟大而古老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遗憾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以致于现在很少人懂得辨识,更没有人会使用。然而甲骨文通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篆乃至流传于今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现代文字的演变,虽然在彼此传承中略有变异,却仍可寻得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之痕迹。本文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甲骨文的象形诗化写意性,指出甲骨文是以人为本的文字,和现代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不只是单单交流信息的文字符号,更被作为有着巨大影响元素、与现代汉字一样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二 甲骨文的象形诗化写意性1 甲骨文的象形人性化特点象形文字是由原始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它保留了大量的图画符号,由表意、表音和限定三种符号构成。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印度的印章文字、玛雅的文字,以及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等,都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和帝乙帝辛时代。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要经历1500年以上。甲骨文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着的一种表意文字的前身。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其中形声字占25%左右。人性化是近些年提出的比较频繁的概念,可在笔者看来,我们的祖先在发明和使用甲骨文时,已经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应用了人性化,并融入了他们的许多情感。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已经给甲骨文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印。在甲骨文中,人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现代人并无两样,我们可以共享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年轻人,应该能从中感受到传统里蕴藏着的无上灵感。(1)甲骨文的构字创意是那样的高深与准确,比如用利器剖开树干来代表“分析”,用奔跑的鹿代表“烟尘”,这些象征在今天的文字中仍可看到,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原有构字创意的笔画规范,通过文字传达的这种意念被淡化、模糊了;(2)造型的优美灵活与现代汉字的方块、等大的概念相比,甲骨文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方圆结合(即构筑世界的天圆地方),它有现代汉字中消失的正圆与椭圆,只不过由于笔画的悬殊甲骨文还没有强行组成一样大小的尺度,而是大小不一;(3)由于古代先民的浪漫与质朴,甲骨文比现代汉字更加图形化,如“文字”二字中的“文”是纹样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图形,是在字之前的,这就注定了甲骨文具有更浓厚的人性化的艺术气息。我们现在能从我们汉字的基本笔画中窥探出构成甲骨文的基本笔画轮廓。纵然基本元素一样,但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的千奇百怪的甲骨文则是其与文字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点。研究汉字的最好途径是通过形、音、义这三个要素,而在笔者看来甲骨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截止到目前发现的甲骨文都类似于图画文字,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人性化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其人性化的图形实现的。在甲骨文中,大约保留30%以上的直接象形字。这种“象形”,依汉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说,为“画成其物,随体洁拙”,也就是说直接摹仿某种图画物体的形象而产生。今观甲骨文中的直接象形字,或取天象,如0(日)、卫(月);或取地理,如。(山)、岁(水);或象植物枝干,如朱(禾)、A;(木);或似人体,如几(人)考(女),都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摹拟,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原始图绘性质。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在研究甲骨文中的动物象形字时,亦明确指出了这一点:“羊角像其曲,鹿角像其歧,象像其长鼻,Y,像其竭尾,犬像其修体,虎像其巨口……因物赋形,恍若与图画无异。甲骨文字似图形,又似一种视觉结构物,这都是对人的感觉而言的。在甲骨文字简洁的笔画之间存在着有机体的内在协调性,如具有稳定、平衡、对比变化、应力呼应及节奏韵律等有机体的特征。所以,甲骨文字是一种类生命体,具有骨架结构和神经系统,骨架结构见精神、见气质、见胸怀,而神经系统如笔画的垂直性、水平性、柔韧性等,均呈现字体丰韵的生命。人性化的甲骨文必然是富有生命力的,或恢弘大气、或矜持端庄……而所有的内涵、风格、品味都浓缩于简洁的图形,通过美的形式表达出来。从以上可试推论出甲骨文字是人性化图形在于它兼容了汉字和图画的特点。甲骨文字是用线的设计,线在字形中的曲直、长短、疏密、穿插等变化蕴涵了丰富的寓意。甲骨文字用简洁有力的线高度提炼概括了被表征物的特征,把意和形浓缩为一体。因此,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甲骨文字就是成功的简约设计。甲骨文的人性化的思维构成对今天的汉字造成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甲骨文就是当今汉字的雏形。甲骨文的人性化带给我们的优势在今天仍可以明显感觉得到,用几百年前英语写成的书,在现代的英国只有专家能读懂;而一个中国中学生就可以基本读懂500年前汉字写的《西游记》。一个河南人只要识字就可在台湾畅通无阻;不懂英文的西班牙人却很难在英国生活,虽然他们的祖先曾使用统一的拉丁文。汉字之所以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是因为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音与形的联系并无太过密切的关系,岁月虽让古今读音变化,而字形字义却相对稳定。汉字能超越时空的存在,与汉字的特点是有直接联系的,这方面应该与甲骨文的人性化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此外目前为止发现的甲骨文字约4500多个,其中可辨识的约1000个左右。而且同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占很大比例,比如人的生老病死、男女老幼,人的基本特征和各种形态、姿势、动作等等都与人相关,就像是一幅幅功力十足的简笔画。甲古文无论从形态、内含都与人相关,甲骨造字以“象形”为基础,这不仅莫定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而且影响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从甲骨文起汉字构形就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意蕴,从中可见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形成的某些特点。因此甲骨文是以人为本的文字,故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以人为本的文化。2 甲骨文的诗化写意性被尊称为汉字始祖、中华文明源泉的甲骨文,就像一部诗化的写意书法集,通过这部书法集我们可以想象到人体、人体器官、人体行为、自然四个部分。而甲骨文字字体或象形、或会意、或形声兼备,识读化难为易,跟它的诗化写意性的特征是分不开的。而写意性指的是艺术构思活动中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艺术表象。甲骨文字是表意文字,是用来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符号,这种图画文字采取提示性的简略图形记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和记忆,即通过摹物、摹事、象征标示等各种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因此,甲骨文字多能以形见意,从其外形通常能使人准确地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如“雨”用雨点表示,“山”则用了连绵的山峰形状,“鹿”则勾勒出鹿的轮廓特征,而“鱼”和“渔”则完全不同,前者描绘一鱼状,后者则用一条弯曲的线表示鱼杆,并且有鱼在钩上。此外甲骨文的“饮”字,其形如一个人正低头从盛放食物的坛子中汲食之形,突出了人的口。而甲骨文中的“鸡”字,突出了鸡的鸡冠和长喙,身体变形,下边突出了鸡腿和鸡爪,正是金鸡报晓之形。因此可见一些甲骨文字在保持其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写意空间。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包含在深厚渊博的甲骨学中,它同汉字书法艺术是相通的,两者都具有写意性。每一片甲骨就如同笔力洒脱俊逸的书法作品一样,内涵深远。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是和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并列的几种主要字体。人们很早就对汉字字体感兴趣,《说文解字叙》就提到“秦书八体”及西汉末年甄丰校订古书所归并的“六书”。不论“八体”还是“六书”,不同字体间的区别主要是字形上的差异及使用时代的不同,而书法与诗歌也是紧密联系的。在安阳殷墟有一处特别的景点,那就是甲骨文写意长廊,正是在这里感觉甲骨文除了象形人性化外,竟然也具有诗歌般的意境。看到甲骨文的“人”字,就像是一位哀怨的诗人在对江吟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之泪下”;而“亡”字就更形象了,就像是一个不知上进,只顾自己一时贪图享乐而最后自取灭亡的人物形象,令我们联想起了那句诗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骨”字就更有意思了,会令人直观地想到那句“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等;还有甲骨文的“鹰”字,就像一只雄鹰站在山石上凝目远眺,跃跃欲飞,一冲九天,正应了那句 “凝目观沧海,振翅搏大风”。甲骨文的现在可以识别的1000多个字中,很多字都与中国古诗词在形或意上相关。因此可见说甲骨文有诗歌般的意境不是空穴来风。在笔者看来,甲骨文就像是一个个错综复杂的链条,把商朝时期各地域方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文化等等用象形、会意的方式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自己横向发展的文字体系;而甲骨文又经由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篆乃至流传于今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现代文字的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纵向发展的文字体系。从这个方面看来,甲骨文是汉字当之无愧的鼻祖。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这种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文字才能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三 结语跨越时空保存下来的甲骨文,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中,今后必然会有更多的探索发现。在我看来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人性化的象形写意的符号,它承载着我们祖先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一座意念上的万里长城,体现了华夏文明经久不衰的艺术神韵。注: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汉字文化在现代字体设计艺术中的创造性研究,批准号:2009FYS008)。参考文献:[1] 毛宣国:《甲骨文审美意识浅探》,《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版。[2] 秦坚:《甲骨文在汉字形体体系中的地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3]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4] 马如森:《殷墟甲骨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 杜久明、杨善清:《中国殷墟》,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 牛元英、唐秀生等:《甲骨文写意书法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7] 徐光春主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8] 李光安:《甲骨文字的审美特征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包装工程》,2007年第10期。[9] 李喻军:《宋体字的中国文化特征》,《装饰》,2005年第10期。[10] 王斐:《情与意的交融―汉字的艺术性特质》,《美与时代》,2009年第7期。作者简介:李晓鲁,男,1961―,河南潢川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工作单位: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杨艳红,女,1981―,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商业摄影。
范文五:高教前沿以面向未来的。因此,弘扬民族音乐,树立多元文化观念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更广泛地接触世界上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充分认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永远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在政治、全方位的发展,也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构建的使命。2.和谐音乐文化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和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和谐文化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础,它是以倡导、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现象及性状。和谐音乐文化则是以和谐为价值有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都可以统称为和谐文化。促社会和谐3.以民族音乐,3.1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为寻求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已成为一大课题,而音乐音乐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它能超越民族、时代、阶级的界限,因此,最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在音乐教育中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五十六个民族中人们的民族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情感,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各种集体音乐活动形式,如合唱、演奏、音乐会、社区文艺演出等,都能使我们感受到群体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有益于个体和3.2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通过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美的心理定势和审美的价值定向,并以此来使他们按照审美理念去审视自己的心灵与行公正的为,以及对社会的美和丑做出客观、评价。同时,人们在先进审美理念的引导以美的规律来下,以美的法则来塑造自己、改造世界,使社会结构、生活环境、人与人发达的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凝聚力,而音乐艺术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其独特作用。4.促进唐山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格民族音乐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2010-4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已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更具朝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国际反响,深受国内外学者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民族器乐和民族声乐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的青睐。作为我们唐山,已经过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抗震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唐山城市文化的核心。在新的竞争和挑战之前,我们要进一步打造唐山城市文化,发扬民族音乐教育,以促进唐山和谐社会建设,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参考文献:[1]中国音乐学院.抓住机遇科学发展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振兴[J].北京:教育·高教.~37.[2]谢慧敏.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之我见[J].滁州学院学报.8~119.[3]马琼.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国音乐.7~219.[4]李晓蓓.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对建立民族音乐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合作,有益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唐山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群体的交往、取向的民间音乐文化。凡是促进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协调在美的旋律中。另外,高度艺术在这一课题上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局,以促进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新导刊.~45.!!!!!!!!!!!!!!!!!!!!!!!!!!!!!!!!!!!!!!!!!!!!!!!!!!!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法嵇培松摘要:文字的书写艺术,隐含在它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先祖,不仅促进汉字艺术的发展,本文中通过对甲骨文与金文的风格、文字特征、书也加速书法艺术的出现和演变,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书写要求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写技法等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历程和对后世的深远意义。关键词:甲骨文金文比较鼎等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它较甲骨文粗犷、更具象形意味,金文多以铸造为主,笔画粗浑厚也更壮观。以金文为代表的文字铸造系统,通过两周时代的继承发展,直到战国以后才逐渐衰落,但为小篆的出现作了良好的铺垫。一、甲骨文与金文书体的异同点甲骨文与金文相比,不同之处大概有以下这几点:甲骨文象形1.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意味尚浓,如:月,山,水,田等。因甲骨文以刀刻为主,所以线条细瘦,很难表现出更多细多变,字型亦丰满,更能体现出文字的象形意味,其规范美、装饰美、象形美都远远超过了甲骨文。甲骨文用刀或2.从使用的工具上看,利器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有的刻辞以单刀契刻而成,笔画线条纤细,如有需要肥笔和圆转之处,一般也是重新起笔,或刻成方折笔。也有的是双刀深刻,古朴醇厚,具有浓重的书写意味。而金文是用范模浇铸而成,其笔画线条成倍变粗,转折处过度圆。两者从文明伊始到春秋时期,神巫史观和天道史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极大的统治地位,直到战国时期这种文化理念才有所改变。正是这种情况造就了甲骨文,也使其成为书法史上第一段辉煌,而钟鼎大篆则显示出盖世气概。在早期的商代书法体系中,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两个系统。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它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和章法,结体上虽然错综变化,但已具有-74-2010-4使用不同的工具制作,产生了不同的文字效果。甲骨文书风大多为纤巧清俊的,金文书风则多为茂密圆厚。二、甲骨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甲骨文字主要特点有:有些象形字只注1.在字的构造方面,正反向背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却不统一。往往是以所表示实2.甲骨文的形体,物的大小决定其繁简。所3.因为甲骨文字独特的契刻方式,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有方头尖尾的,也有尖头尖尾中间粗重的。早期的甲骨文学者兼书法家如罗振玉书写的甲骨文字都仅仅注意字型的正确与此否,在技法上则基本借用传统小篆笔法。外,早期的甲骨书法家过于注重单字的结体,很少关注整版的布局。虽然谋篇布局的概念是后世书法家的发明,但古人于不经意之中已下意识地在甲骨刻辞中创造出了让、拱、辅关系,这是后世书法家们所不可及的地方,古人出于本能,所以能自然而然,后人出于安排,所以往往顾此失彼,捉甲骨契刻文字之美,在很大程度上襟见肘。与其通篇结构有关,早期甲骨文书法家在这方面的疏失,不能不说是甲骨文书法的一个遗憾。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甲骨契刻文字以线条坚挺、短促、直率来表现书法的线条。此外,笔书甲骨文无须拘泥于中锋,往往侧锋更能得契刻文字锋芒毕露,古奥霸气,这与甲骨文字在中国文字中领袖的地位亦相整合。三、金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西周铭文具有下列特点:收笔、转笔多为圆笔,笔画圆1.起笔、润。这也成为后来篆书用笔的基础。平稳,字形比较有规律性。这也为以后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章法上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春秋战国金文的特点:别出心1.笔划的取舍经过精心安排,以流美胜。2.铭文多铸造于器物外部最显眼的部位,出于一种让人欣赏的目的。3.因地区不同而使得各国文字风格各高教前沿异,极具装饰化,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所特有的唯美主义装饰文字,脱离了书写意味。金文书写技法在西周和春秋战国形成了两种不同面目:一种是清代的西周金文,书写利用回锋、藏锋、中锋、枯笔、飞白等技法,几乎发掘完了毛笔在宣纸上运动的各种可能性来厚重以及锈蚀、表现西周铸造文字的朴拙、残破所传达出来的特殊美感,笔法上主张重、拙、壮而不避残、烂、断,以书写西周金黄宾虹等人。文著称的书法家有吴昌硕、另一种取法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书法创作材料,而在这方面的书法家甚的金文字体的怪异,造型奇崛无律可寻,以变化极大的字型和富于图案意味的结构著称。综上所述,甲骨文和金文所组成的中国文字历史,构成中国书法艺术史的前一阶段,推动中国文字作为语言符号与艺术艺术史既是中国先秦字体的演变史,也是酝酿、中国书法艺术出现以前的充分积淀、准备阶段。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只有秦孝仪和徐无闻。春秋战国时代2.文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少,字势瘦长,婀娜多姿,强调竖划的曲动,表现载体方面的双重演进。中国书法的前文字行篇以及字型方、圆、大、小之间的揖、裁,!!!!!!!!!!!!!!!!!!!!!!!!!!!!!!!!!!!!!!!!!!!!!!!!!!!关于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培养中职会计人才的几点体会李霞最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录用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会计经验少、实践能力摘要:这说明,当今社会及用人单位愿意接受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本文从利用会计模差,他们更愿意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拟实验室提高学生技能的角度来谈一下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关键词:会计中职会计教学会计模拟实验室计实务为,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综合素质是最可行、最具实效性的方法。会计模拟实验室一般采用会计主体的真实资料,按照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设计,学生通过一系列模拟记账活动,对会计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对一、我国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在边探索、边改进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规模和特色。然而,大部分中职学校在集中实训。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就理论学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更谈不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了。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这样势必造成近几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习理论,不能很好地2.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轻实践技能培养1.重课堂理论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中职学校均把讲授会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核算方法等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而实践技能的培养通常是整本书讲完,之后留两周或稍长一点的时间让长期以来,注入式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在上面讲,“一块黑板,实际的会计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一支粉笔”,缺乏创新性,没有考虑到中职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二、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培养中职会计人才的几点设想结合“点到-75-(一)充分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优势1.可以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范文六:如果你是一位电视达人,一定听到过这样一句广告词:“语言不足以表达,行动不足以证明,爱就K出来!”事实上,K歌是一种传统的表达爱的方式,不仅难以留住感动瞬间,且缺乏足够的新意。如果告诉你,现在有一种非常时尚的方式可以“让爱永久”,你是否会为此心动?在上海,就有这样一位男孩,将恋人间的甜言蜜语巧妙地与6000多年的古老文字――甲骨文“联姻”……在为那些恋人们带去浪漫与感动的同时,他自己也体验到了月赚6万的成功!海归男孩,从古老的甲骨文中寻觅新商机1980年,诸葛舟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之家。爷爷曾是私塾教书先生,擅写一手绝好的毛笔字。从小耳濡目染,诸葛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0年,诸葛舟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毕业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2002年,他一举考上了法国桥路大学的MBA。3年后,他带着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毅然踏上了回国的路途。回国后,诸葛舟先是在一家上海外企公司担任企业管理职务,而后调入企业文化策划部门。2006年11月,在一次企业文化交流会上,诸葛舟选择了一个角落里的位置。会议开始之前,一位戴着大框眼镜的中年人坐了过来。“咦?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诸葛舟当即对这位中年人手中的三尺条幅上的字产生了兴趣。对方笑了,“这不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启蒙文字甲骨文。”原来这位中年人是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谢兆岗。甲骨文迄今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至今的只有1000多个字而已。谢兆岗从1983年便开始钻研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造字结构等方面的揣摩,已经可以将绝大多数现代汉字“翻译”成甲骨文字型,这在国内相当罕见。在业内,谢兆岗被誉为“中国甲骨文书法第一人”,其作品更是一些字画收藏爱好者高价回收的对象。三尺条幅上的甲骨文,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很是好看。诸葛舟立刻对这种古老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字幅上写的是出自孟子之口的“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句话本就意境深远,写成甲骨文后,古朴深邃的味道则显得更加浓厚。会议结束后,诸葛舟和谢兆岗相谈甚欢,直至深夜,意犹未尽。第二天道别后,诸葛舟对甲骨文的痴迷劲儿丝毫未减,常在电话里向谢兆岗虚心请教。慢慢的,诸葛舟对甲骨文专业知识也略知一二,并不时向身边的朋友“卖弄”一番。在他的影响下,朋友们逐渐也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诸葛舟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诸葛兄,可否请谢老师用甲骨文书写我的名字?”朋友并表示,愿意以市场价的价格作为酬谢。在诸葛舟的热心联络下,一周后,那位朋友便拿到了用甲骨文书写的自己名字的作品。从那以后,他常对别人开玩笑地问道:“你知道我名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么?”然后,他得意地打开这幅书法作品,“嘿嘿,瞧,这可是6000年前的文字。”很快,诸葛舟身边的其他朋友也纷纷提出同样的请求,有让写自己名字的,也有让写格言的,还有让写祝福话语的……能不能把经营甲骨文做成一个生意呢?对甲骨文自身的兴趣,再加上跟谢先生相识的这份人脉资源,诸葛舟心动起来。代表“永久”,甲骨文书写现代爱情誓言随后,诸葛舟把创办甲骨文文化工作室的想法跟谢兆岗进行商洽,其中通过开拓市场让更多的人接触甲骨文的构想打动了谢兆岗的心。随后,两人便开始了分工合作,谢兆岗在长沙负责甲骨文书法创作,诸葛舟则在上海负责市场推广。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2007年3月,全球第一家专门经营甲骨文书法的工作室――“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正式挂牌。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诸葛舟特地将工作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展览馆,里面放满了谢兆岗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及多年来各大媒体对他的精彩报道。作品多姿多彩,独具艺术魅力。工作室成立的第一天,吸引了不少顾客。其中一幅用甲骨文写成的毛泽东名篇《沁园春?雪》,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位上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当即购买了一幅写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字样的作品。几天后,一位小伙子闻讯赶来,挑选出一幅祝寿的作品,上书: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在表达喜爱之情的同时,他要求道:“我准备把这幅作品作为爷爷六十大寿的礼物送给他,不知道可否让谢老师在这上面写上我爷爷的名字。这样的话,拥有它的人便觉得更具价值。”见小伙子一片孝心,诸葛舟当即打电话请谢兆岗重新书写一幅,然后再通过特快专递邮寄至上海。3天后,那位小伙子拿到自己特别定制的祝寿礼物,满意而去。之后,越来越多的顾客都要求在作品上题写上自己或者收礼人的名字。于是,诸葛舟适时推出了订购方案。在接受客户订单时,诸葛舟均先申明:下订单半月后交货。4月中旬,“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里的年轻客户突然多了起来。这天,一位叫王宁的男子在书法内容栏里填了“百年好合”4个字。而最近几天中,有七八位客户要求书写同样的内容。经一番攀谈,诸葛舟得知,原来这位男子将自己的新婚日期定在十多天后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他原本打算订制一块普通喜扁挂在自己的新房客厅,结果偶然发现“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他立即想到了用甲骨文来书写这个喜扁,“如果用一种文字来表达对爱情的祝福与宣誓,我觉得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甲骨文最能代表‘永久’的意思。并且我的未婚妻特别喜欢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有段歌词是:‘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所以我想她一定会非常喜欢。”巧借明星,“甲骨文爱言”走俏上海随着工作室的运转,如何让更多的新人了解自己的“产品”成了诸葛舟最大的困惑。回到家,他打开电视,各个明星代言的广告轮番上阵。他不禁想到:要是“甲骨文爱言”也能找一位明星代言,势必会吸引更多新人的眼球。可是,自己的业务才刚刚起步,在高额的明星广告费面前,诸葛舟只好打消了这一念头。5月13日这天,诸葛舟偶然从报纸上读到一条新闻:上海大舞台将于5月22日迎来“‘whyme’李宇春不插电音乐会”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唱会,“玉米”们的热烈追捧使得售票工作早早进入了尾声。得知这一消息后,诸葛舟顿时计上心来:既然请不起明星做代言人,何不巧借明星做免费广告呢?随后他制作了一幅超大字画,上面印着“爱你一万年”的甲骨文字样。5月20日,在诸葛舟的精心策划下,一场“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赠送李宇春“爱你一万年”字画大型签名活动在来福士广场隆重举行。当天,签名活动异常火爆,参与者近万人,结果签名活动被迫在21日继续举行了一整天,在大幅字画面前合影留念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沪上各大媒体纷纷对这场活动进行了报道,加之这天日期谐音为“我爱你”,不少情侣都选择在这天逛街购物,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通过这场堪称绝妙的宣传活动,“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在上海一夜成名。接下来,新一轮的营销攻势应运而生。诸葛舟主动联系到上海数十家婚庆公司、婚纱公司,与他们联手推出“甲骨文爱言寄新婚”活动。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诸葛舟坚持“服务好、信誉好、品位高雅”的标准,“我们经营的其实是一种古老文化,一种现代浪漫,跟优质的婚庆公司、婚纱公司合作,自然更容易提高成交率。”2008年6月初,诸葛舟建好了“甲骨文精品网”,从而为沪外客户的订购提供了便捷。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迄今已推出三尺中堂、四尺横幅、五尺斗方等不同尺寸的“甲骨文爱言”,在包装上,亦有镜片装裱、卷轴装裱、带框装裱等多种规格供选择。其中价格为580元的三尺中堂作品(100cmX50cm、带框装裱)倍受顾客青睐。据统计,近年来各大城市的结婚人数呈上升趋势,仅上海每年就有10―15万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目前,“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的业务一片红火,前来订购的新人络绎不绝,月利润稳定在6万元以上。不过,最让诸葛舟高兴的是,2009年国庆节期间,他接到一位顾客的电话,顾客兴奋地向他说道:“结婚前订购的‘甲骨文爱言’让我爱人欣喜不已,我们到叙利亚度蜜月时,她什么都没带,就拿着那幅甲骨文字画舍不得丢手。后来,我们把那幅字画埋在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爱人说,待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诸葛舟表示,接下来他将把“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开到华裔众多的东南亚一带,“在给新人们带去美满祝福的同时,又能为古老文化的宣传作一份贡献,何乐而不为呢?”从他的快乐与成功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传统事物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新酒放进旧瓶一样也能赢得独到的市场商机。(责任编辑:方涵)如果你是一位电视达人,一定听到过这样一句广告词:“语言不足以表达,行动不足以证明,爱就K出来!”事实上,K歌是一种传统的表达爱的方式,不仅难以留住感动瞬间,且缺乏足够的新意。如果告诉你,现在有一种非常时尚的方式可以“让爱永久”,你是否会为此心动?在上海,就有这样一位男孩,将恋人间的甜言蜜语巧妙地与6000多年的古老文字――甲骨文“联姻”……在为那些恋人们带去浪漫与感动的同时,他自己也体验到了月赚6万的成功!海归男孩,从古老的甲骨文中寻觅新商机1980年,诸葛舟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之家。爷爷曾是私塾教书先生,擅写一手绝好的毛笔字。从小耳濡目染,诸葛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0年,诸葛舟从华东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毕业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2002年,他一举考上了法国桥路大学的MBA。3年后,他带着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毅然踏上了回国的路途。回国后,诸葛舟先是在一家上海外企公司担任企业管理职务,而后调入企业文化策划部门。2006年11月,在一次企业文化交流会上,诸葛舟选择了一个角落里的位置。会议开始之前,一位戴着大框眼镜的中年人坐了过来。“咦?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诸葛舟当即对这位中年人手中的三尺条幅上的字产生了兴趣。对方笑了,“这不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启蒙文字甲骨文。”原来这位中年人是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谢兆岗。甲骨文迄今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至今的只有1000多个字而已。谢兆岗从1983年便开始钻研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造字结构等方面的揣摩,已经可以将绝大多数现代汉字“翻译”成甲骨文字型,这在国内相当罕见。在业内,谢兆岗被誉为“中国甲骨文书法第一人”,其作品更是一些字画收藏爱好者高价回收的对象。三尺条幅上的甲骨文,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很是好看。诸葛舟立刻对这种古老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字幅上写的是出自孟子之口的“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句话本就意境深远,写成甲骨文后,古朴深邃的味道则显得更加浓厚。会议结束后,诸葛舟和谢兆岗相谈甚欢,直至深夜,意犹未尽。第二天道别后,诸葛舟对甲骨文的痴迷劲儿丝毫未减,常在电话里向谢兆岗虚心请教。慢慢的,诸葛舟对甲骨文专业知识也略知一二,并不时向身边的朋友“卖弄”一番。在他的影响下,朋友们逐渐也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诸葛舟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诸葛兄,可否请谢老师用甲骨文书写我的名字?”朋友并表示,愿意以市场价的价格作为酬谢。在诸葛舟的热心联络下,一周后,那位朋友便拿到了用甲骨文书写的自己名字的作品。从那以后,他常对别人开玩笑地问道:“你知道我名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么?”然后,他得意地打开这幅书法作品,“嘿嘿,瞧,这可是6000年前的文字。”很快,诸葛舟身边的其他朋友也纷纷提出同样的请求,有让写自己名字的,也有让写格言的,还有让写祝福话语的……能不能把经营甲骨文做成一个生意呢?对甲骨文自身的兴趣,再加上跟谢先生相识的这份人脉资源,诸葛舟心动起来。代表“永久”,甲骨文书写现代爱情誓言随后,诸葛舟把创办甲骨文文化工作室的想法跟谢兆岗进行商洽,其中通过开拓市场让更多的人接触甲骨文的构想打动了谢兆岗的心。随后,两人便开始了分工合作,谢兆岗在长沙负责甲骨文书法创作,诸葛舟则在上海负责市场推广。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2007年3月,全球第一家专门经营甲骨文书法的工作室――“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正式挂牌。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诸葛舟特地将工作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展览馆,里面放满了谢兆岗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及多年来各大媒体对他的精彩报道。作品多姿多彩,独具艺术魅力。工作室成立的第一天,吸引了不少顾客。其中一幅用甲骨文写成的毛泽东名篇《沁园春?雪》,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位上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当即购买了一幅写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字样的作品。几天后,一位小伙子闻讯赶来,挑选出一幅祝寿的作品,上书: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在表达喜爱之情的同时,他要求道:“我准备把这幅作品作为爷爷六十大寿的礼物送给他,不知道可否让谢老师在这上面写上我爷爷的名字。这样的话,拥有它的人便觉得更具价值。”见小伙子一片孝心,诸葛舟当即打电话请谢兆岗重新书写一幅,然后再通过特快专递邮寄至上海。3天后,那位小伙子拿到自己特别定制的祝寿礼物,满意而去。之后,越来越多的顾客都要求在作品上题写上自己或者收礼人的名字。于是,诸葛舟适时推出了订购方案。在接受客户订单时,诸葛舟均先申明:下订单半月后交货。4月中旬,“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里的年轻客户突然多了起来。这天,一位叫王宁的男子在书法内容栏里填了“百年好合”4个字。而最近几天中,有七八位客户要求书写同样的内容。经一番攀谈,诸葛舟得知,原来这位男子将自己的新婚日期定在十多天后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他原本打算订制一块普通喜扁挂在自己的新房客厅,结果偶然发现“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他立即想到了用甲骨文来书写这个喜扁,“如果用一种文字来表达对爱情的祝福与宣誓,我觉得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甲骨文最能代表‘永久’的意思。并且我的未婚妻特别喜欢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有段歌词是:‘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所以我想她一定会非常喜欢。”巧借明星,“甲骨文爱言”走俏上海随着工作室的运转,如何让更多的新人了解自己的“产品”成了诸葛舟最大的困惑。回到家,他打开电视,各个明星代言的广告轮番上阵。他不禁想到:要是“甲骨文爱言”也能找一位明星代言,势必会吸引更多新人的眼球。可是,自己的业务才刚刚起步,在高额的明星广告费面前,诸葛舟只好打消了这一念头。5月13日这天,诸葛舟偶然从报纸上读到一条新闻:上海大舞台将于5月22日迎来“‘whyme’李宇春不插电音乐会”全国巡演的首场演唱会,“玉米”们的热烈追捧使得售票工作早早进入了尾声。得知这一消息后,诸葛舟顿时计上心来:既然请不起明星做代言人,何不巧借明星做免费广告呢?随后他制作了一幅超大字画,上面印着“爱你一万年”的甲骨文字样。5月20日,在诸葛舟的精心策划下,一场“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赠送李宇春“爱你一万年”字画大型签名活动在来福士广场隆重举行。当天,签名活动异常火爆,参与者近万人,结果签名活动被迫在21日继续举行了一整天,在大幅字画面前合影留念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沪上各大媒体纷纷对这场活动进行了报道,加之这天日期谐音为“我爱你”,不少情侣都选择在这天逛街购物,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通过这场堪称绝妙的宣传活动,“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在上海一夜成名。接下来,新一轮的营销攻势应运而生。诸葛舟主动联系到上海数十家婚庆公司、婚纱公司,与他们联手推出“甲骨文爱言寄新婚”活动。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诸葛舟坚持“服务好、信誉好、品位高雅”的标准,“我们经营的其实是一种古老文化,一种现代浪漫,跟优质的婚庆公司、婚纱公司合作,自然更容易提高成交率。”2008年6月初,诸葛舟建好了“甲骨文精品网”,从而为沪外客户的订购提供了便捷。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迄今已推出三尺中堂、四尺横幅、五尺斗方等不同尺寸的“甲骨文爱言”,在包装上,亦有镜片装裱、卷轴装裱、带框装裱等多种规格供选择。其中价格为580元的三尺中堂作品(100cmX50cm、带框装裱)倍受顾客青睐。据统计,近年来各大城市的结婚人数呈上升趋势,仅上海每年就有10―15万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目前,“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的业务一片红火,前来订购的新人络绎不绝,月利润稳定在6万元以上。不过,最让诸葛舟高兴的是,2009年国庆节期间,他接到一位顾客的电话,顾客兴奋地向他说道:“结婚前订购的‘甲骨文爱言’让我爱人欣喜不已,我们到叙利亚度蜜月时,她什么都没带,就拿着那幅甲骨文字画舍不得丢手。后来,我们把那幅字画埋在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爱人说,待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诸葛舟表示,接下来他将把“泛舟甲骨文文化工作室”开到华裔众多的东南亚一带,“在给新人们带去美满祝福的同时,又能为古老文化的宣传作一份贡献,何乐而不为呢?”从他的快乐与成功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传统事物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新酒放进旧瓶一样也能赢得独到的市场商机。(责任编辑:方涵)
范文七: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法从文明伊始到春秋时期,神巫史观和天道史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极大的统治地位,直到战国时期这种文化理念才有所改变。正是这种情况造就了甲骨文,也使其成为书法史上第一段辉煌,而钟鼎大篆则显示出盖世气概。在早期的商代书法体系中,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两个系统。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它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和章法,结体上虽然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态势。金文则是铸刻在青铜钟鼎等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它较甲骨文粗犷、浑厚也更壮观。以金文为代表的文字铸造系统,通过两周时代的继承发展,直到战国以后才逐渐衰落,但为小篆的出现作了良好的铺垫。一、甲骨文与金文书体的异同点甲骨文与金文相比,不同之处大概有以下这几点:1.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甲骨文象形意味尚浓,如:月,山,水,田等。因甲骨文以刀刻为主,所以线条细瘦,很难表现出更多象形意味的文字。而早期的金文比甲骨文更具象形意味,金文多以铸造为主,笔画粗细多变,字型亦丰满,更能体现出文字的象形意味,其规范美、装饰美、象形美都远远超过了甲骨文。2.从使用的工具上看,甲骨文用刀或利器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有的刻辞以单刀契刻而成,笔画线条纤细,如有需要肥笔和圆转之处,一般也是重新起笔,或刻成方折笔。也有的是双刀深刻,古朴醇厚,具有浓重的书写意味。而金文是用范模浇铸而成,其笔画线条成倍变粗,转折处过度圆浑,不带棱角,当然也有刀刻的文字。两者使用不同的工具制作,产生了不同的文字效果。甲骨文书风大多为纤巧清俊的,金文书风则多为茂密圆厚。二、甲骨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甲骨文字主要特点有: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大小决定其繁简。3.因为甲骨文字独特的契刻方式,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有方头尖尾的,也有尖头尖尾中间粗重的。早期的甲骨文学者兼书法家如罗振玉书写的甲骨文字都仅仅注意字型的正确与否,在技法上则基本借用传统小篆笔法。此外,早期的甲骨书法家过于注重单字的结体,很少关注整版的布局。虽然谋篇布局的概念是后世书法家的发明,但古人于不经意之中已下意识地在甲骨刻辞中创造出了文字行篇以及字型方、圆、大、小之间的揖、让、拱、辅关系,这是后世书法家们所不可及的地方,古人出于本能,所以能自然而然,后人出于安排,所以往往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甲骨契刻文字之美,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通篇结构有关,早期甲骨文书法家在这方面的疏失,不能不说是甲骨文书法的一个遗憾。到20 世纪80 年代前后的甲骨契刻文字以线条坚挺、短促、直率来表现书法的线条。此外,笔书甲骨文无须拘泥于中锋,往往侧锋更能得契刻文字锋芒毕露,古奥霸气,这与甲骨文字在中国文字中领袖的地位亦相整合。三、金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西周铭文具有下列特点:1.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笔画圆润。这也成为后来篆书用笔的基础。2.文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比较有规律性。这也为以后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章法上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春秋战国金文的特点:1.笔划的取舍经过精心安排,别出心裁,字势瘦长,婀娜多姿,强调竖划的曲动,以流美胜。2.铭文多铸造于器物外部最显眼的部位,出于一种让人欣赏的目的。3.因地区不同而使得各国文字风格各异,极具装饰化,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所特有的唯美主义装饰文字,脱离了书写意味。金文书写技法在西周和春秋战国形成了两种不同面目:一种是清代的西周金文,书写利用回锋、藏锋、中锋、枯笔、飞白等技法,几乎发掘完了毛笔在宣纸上运动的各种可能性来表现西周铸造文字的朴拙、厚重以及锈蚀、残破所传达出来的特殊美感,笔法上主张重、拙、壮而不避残、烂、断,以书写西周金文著称的书法家有吴昌硕、黄宾虹等人。另一种取法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书法创作材料,而在这方面的书法家甚少,只有秦孝仪和徐无闻。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字体的怪异,造型奇崛无律可寻,以变化极大的字型和富于图案意味的结构著称。综上所述,甲骨文和金文所组成的中国文字历史,构成中国书法艺术史的前一阶段,推动中国文字作为语言符号与艺术表现载体方面的双重演进。中国书法的前艺术史既是中国先秦字体的演变史,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出现以前的充分积淀、酝酿、准备阶段。(以上内容大部分摘自2010-4期《高教前沿》中由嵇培松老师所写文章“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法”)
范文八:大一学生刘真廷用金文写的贺卡内容:新年已近,旧岁将终。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特祝吾友新年快乐,身康体泰,平安喜乐,诸事顺利!忆往昔初见,尚为顽童,而今匆匆六载已逝。现虽南北相隔,然友情不减,实为幸事。盼吾友享青春之潇洒,惜年华之易逝。奋发图强,学业有成,吾当与子共勉之!《古代汉语》作业不简单大一学生用古文字写贺卡武汉大学文学院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123名大一学生,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给父母、亲朋或教师撰写贺卡。1月8日,教《古代汉语》的王统尚老师看了学生交来的贺卡后,连呼“有文气、才气、灵气”。王统尚介绍,识写古文字是《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这道作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专业才能,让他们运用自身所学“任性”发挥一把;一方面是希望学生们用专业特色的方式传递自己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和祝福。普通的平时作业不再普通,学生们晒出了各具特色的贺卡。学生王锡欣说:“很开心有这样一次有趣的作业,有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自己可以用别样的方式学习,用独一无二的文字送祝福。”
范文九:甲骨文管窥【摘 要】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民俗的重要手段。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甲骨文作为早期的汉字,对于汉字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甲骨文的相关方面去认识我国远古先民认识世界的文化心理与相关历史文化,并以“葬”“家”二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甲骨文;六书卜辞;甲骨内容;“葬”;“家”甲骨文,顾名思义,是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多发现于商王朝都城遗址殷墟,即今河南安阳。现考古界多认为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至帝辛(即商纣王)8代12王经营了近300年的都城遗址。本文将从甲骨文的字形、内容及有趣的个别甲骨文进行探讨,试以一斑而窥全豹。一、甲骨文的造字与“六书说”甲骨文的造字与字形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先民认识世界的文化心理。我们可以看到,多数甲骨文笔画简单、线条生硬,许多字犹如图画,以描摹实物形态来造字,又或以象征性符号表示文字等等。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 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许慎于《说文解字》中亦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
范文十:关于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在现今发现的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安阳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的特点: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在甲骨文中,有些字有没有“口”意思是一样的。比如“占卜”与“占”都出自“卜”这个字。3、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4、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5、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的发展: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一、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二、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三、颓靡期: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四、劲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五、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甲骨文书法的学习方法:甲骨文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甲骨文书法的笔法。书法用笔,千古不易,书写甲骨文时,同样需要以中锋行笔为主,因为中锋行笔是继承篆书以来传统笔法,笔画浑厚,从任何角度观赏都是圆柱体的艺术美感。甲骨文书法艺术创作时,采用硬毫笔书写为宜。以笔代刀,采取中锋略侧为主,出锋和藏锋兼用的笔法,用笔要干净利落,直来直往,转折处圭角分明,起笔不藏锋,收笔不回锋;也可吸取篆书笔法,起笔藏锋、行笔中锋、收笔出锋,运转自如,提按疏宕,力度感强。直形笔画显得瘦硬挺拔,方直严整,端庄平正;孤形笔画仍能回环婉转,挺拔用力。写出既有刀味,又有笔意的书法作品来。切忌逸笔草草,形似瓜蔓,曲折无力,有失甲骨文挺拔神韵。甲骨文书法的章法,首先要着眼全篇。无论是一篇字,还是一行字,都应疏密相间,当疏则疏,当密则密,变化有节奏。其次,注意字形大小悬殊,长短变化,宽窄多姿,错落有致,自然和谐。第三,注意散正。做到俯仰向背关联,下字稳定上字,上字收尾,下字承接。第四,多款多样,下行而左,下行而右,随形而异。甲骨文书法作品的创作,要因事而异,无论是中堂、条幅、横幅、对联、长卷或扇面等,要想创造一个好的章法,必须视其创作需要,深入构思。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持笔挥毫,一气呵成,达其神韵。使自己的作品,随着思想的发展,创作出有行气,有节奏韵律的艺术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酸菜怎麽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