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友棠光绪银帀一两真品图片29年对瓶真品价值几何?

光绪时期汪友棠的代笔题款初探
&光绪时期汪友棠代笔题款初探李俨
&代笔题款在晚清浅绛彩瓷中,是很普遍的。据笔者的初步考察和统计,现已发现的代笔题款人,共有十六人。其中未知姓名的有六人,已知姓名的先后为十人,即程友石、李子芬(卧庐主人)、蒋玉卿、桃园山人、朱少泉、汪友棠、许达生、何明谷、钱仙槎,以及民国新粉彩的代笔人程纯青。这些代笔人有的是瓷画家,如程友石、汪友棠等;有的则是瓷书家,如李子芬、程纯青等。迄今为止,发现程友石是最早的代笔人,但他与李子芬、桃园山人、朱少泉、许达生、何明谷、程纯青诸人,并不算主要的代笔人。因为他们代笔的时间、数量及人数,都比较甚少,例如:画家代笔人程友石,所见代笔时间为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年,代笔人数仅为俞子明、周友松和程南山三人,代笔数量仅为四件;书家代笔人程纯青,所见代笔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至民国三十三年,代笔人数也仅见邓碧孙、王云泉、潘砚田三人,代笔数量仅为五件。最主要的代笔人,是蒋玉卿、汪友棠、钱仙槎以及四个无名氏代笔人。而蒋玉卿的代笔最多,代笔时间长达二十九年,由他代笔的人数有二十八人。这些代笔人的字体书写风格,大体都是一种,唯有汪友棠的代笔风格有多种,呈现复杂多元的状态。本篇拟对汪友棠的代笔,以史料的尽量搜集为主,加以分类、排比,为进一步研究汪友棠的代笔提供参考依据。&
&&& 一、俞子明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六方盆(图1-1),一题:“其口能守,其中能容。注水一勺,养花一丛。癸已(光绪19年)秋七月,俞子明作。”一题:“□作宝鼎,万年永用。见集古斋仿博古图式,意也。宜雅轩。”一题:“断桥流水泊渔船,遥指清溪是洞天。宜雅轩。”
(2)花鸟、人物方笔筒(图1-2),上题:“长庚入梦悟前身,珥笔簪花傍紫宸。乙未(光绪21年)秋月,俞子明作。”
(3)花鸟提壶(图1-3),上题:“汲新泉,沦新茗。写竹枝,赋新诗。乙未(光绪21年)秋月,幼堂贤弟雅玩,兄□□□赠,俞子明作。”
(4)人物提壶(图1-4),上题:“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佳茗。丙申(光绪22年)冬月,茂德姻兄大人雅品,弟葛鹏年赠,俞子明作。”(见《近代拍卖集锦·民间古帽花盆瓷壶》第25页)
(5)人物提壶(图1-5),上题:“稚子敲针作钓钩。丁酉(光绪23年)秋七月,仲宾仁兄大人清玩,俞子明作。”
2.汪友棠本款
(1)山水、花鸟六方温酒壶(图1-6),一题:“桃花开满三千岁,青鸟飞来一度春。时癸已(光绪19年)秋菊月,柳村汪棣。”一题:“劝君少进香醪味,尤恐多杯乱精神。汪友棠。”花鸟题:“桃园春色”;山水题:“仿石田老人法”。
(2)山水酒烫(图1-7),上题:“春带一犁秋上雨。乙未(光绪21年)冬月,汪友棠作。”
(3)人物粥罐(图1-8),上题:“……篱边种菊花。恨无人送酒,空见两栖鸦。时丙申(光绪22年)仲冬月,汪友棠写。”
(4)花鸟执壶(图1-9),一题:“柳村氏作。”一题:“生来本性爱秋节,不与春花开艳芳。时丁酉(光绪23年)仲冬月写于昌浦客次,汪友棠作。”
俞子明,又名文唯(同治11年)、乾生(光绪16年),署款:研溪(光绪6年)、晓溪、砚溪(光绪6、8年)、砚溪渔人(光绪7年)、研溪山人(光绪12年),以及静山俞子明(同治10年)、星江俞子明(光绪14年)、星源俞子明(光绪22年)、笠舫(光绪18、19、28年,民国6年)等,新安婺源(今属江西)人。斋名款:砚溪草堂(光绪15、24年)、友竹轩(同治10年)、友竹山房(同治10年、光绪1年)、友竹山庄(同治12年)、爱月山房(同治11年)、得月轩(光绪11年)、吉祥居(光绪11年)、翠竹山馆(光绪11年)、清林书屋(光绪12年)、清致室(光绪12年)、逸致室(光绪13年)、鸿雪小斋(光绪14年)、永逸室(光绪15年)、宜雅草舍(光绪17年)、集雅斋(光绪28年)、翠屏轩(光绪31年)等。
俞子明的出道,比汪友棠要早得多,他是浅绛彩的早期画家,也是创作年代最长的画家。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作品主要集中在同治十年至民国六年之间。他的款字纷杂繁多,除了汪友棠代笔以外,题款还有程友石、蒋锡臣、桃园山人等人代笔。俞子明光绪十九年至光绪二十五年的题款,都与汪友棠的书法十分相近。此时的书法似乎受到汪友棠的影响,不完全都是汪友棠的代笔。
二、程焕文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盖缸(图2-1),上题:“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时甲午(光绪20年)春月,长遂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
(2)山水瓷板(图2-2),上题:“枫林红映夕阳多,策杖闲游自笑歌。时乙未(光绪21年)麦秋月,尚佐太守大人雅鉴,晚生潘荣赠敬。”
(3)山水、花鸟壶(图2-3),一题:“焕文。”一题:“潘香仁兄大人雅玩,程焕文。”
(4)山水盖缸,上题:“渴饮应知春味长。时乙未(光绪21年)夏月,铭斋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见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38页)
(5)山水、花鸟镂空六方帽筒(图2-4),一题:“叶间酣绿酿,枝上醉白头。仿华秋月笔法,程弼氏作。”一题:“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仿云林老人画意,程焕文写。”一题:“策杖闲游自笑哥。时丁酉(光绪23年)仲秋月,仿仇十洲山人笔法,同枝仁兄大人雅品,竹泉敬赠。”
(6)山水盖缸,上题:“安排茶鼎试新茶。戊戌(光绪24年)春月,卓卿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见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第70页)
(7)山水盖缸(图2-5),上题:“云间山秀,烟霭林深。癸卯(光绪29年)春,文侯仁兄大人雅玩,程焕文。”
2.汪友棠本款
(1)松鹤帽筒(图2-6),上题:“高明常向月,善舞不迎人。时甲午(光绪20年)春月,友棠汪棣作。”
(2) 山水盖缸(图2-7),上题:“扁舟一棹归何处。癸卯,汪友棠作。”
3.程焕文本款
(1)书法瓷板(图2-8),上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癸已二月(光绪19年)首夏,程焕文写。”
(2)山水笔筒(图2-9),上题:“时丁未(光绪33年)夏月,仿云林老人画意,程焕文作。”
(3)山水提壶(图2-10),上题:“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提壶相呼,(俱)是神仙。戊戌(光绪24年)冬月,子明仁兄大人雅品,程焕文作。”
程焕文,名弼,又名光弼,字焕文,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静逸室、问月山房、清林书屋、桂花书屋、吟雪草堂。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画较为罕见。山水早年取法程门,后能自成一格。花鸟与梅峰樵、汪友棠一路。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七至三十三年之间。除了汪友棠代笔外,题款还有他人代笔。
三、梅峰樵
1.汪友棠代笔
(1)花鸟酒烫(图3-1),上题:“菊花须插满头归。时乙未(光绪21年)春月,兰亭仁兄大人雅品,梅峰樵作。”
(2)山水笔筒(图3-2),上题:“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时乙未(光绪21年)夏月写于珠山客馆,梅峰樵写。”
(3)六方镂空花鸟、人物帽筒(图3-3),上题:“茅屋数间清静甚,不知人事有风波。时丁酉(光绪23年)秋月,梅峰樵作。”
(4)山水帽筒,上题:“远浦归帆。时癸已(光绪19年)冬月写于昌浦,文彬一兄大人雅玩,梅峰樵作。”
2.梅峰樵本款
(1)花鸟帽筒(图3-4),上题:“时在壬辰(光绪18年)仲秋,仿新罗山人法于昌浦,梅峰樵。”
(2)花鸟帽筒(图3-5),上题:“时在癸已(光绪19年)夏月,仿新罗山人法于昌浦,梅峰樵。”
梅峰樵,亦作梅峰山樵。斋名款:吉祥室、清林室、绿窗静处、清致室、碧云书屋、吟梅小窗。工山水、人物,尤精花鸟,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九至二十三年之间。除汪友棠代笔外,题款还有蒋锡臣代笔。
四、汪照黎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提壶(图4-1),一题:“砻谷推挽,人摩肩展,转石碾齿。汪照黎作。”一题:“时丙申(光绪22年)秋月,燮堂妹倩大人清品,毕学卿敬赠。”
(2)人物瓷板,上题:“风尘三侠。时丙申仲冬月,耕南仁兄大人雅赏,筱青汪照黎写。”(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316页)
(3)花鸟笔筒(图4-2),上题:“松柏延年。戊戌(光绪24年)仲夏月写于昌浦客次,书奉荣春翁台老大人指谬,□晚张秀峰敬呈,后学汪照黎作。”
(4)香山五老图瓷板(图4-3),上题:“方壶圆硚之间非以墨视。时辛丑(光绪27年)冬月,汪照黎写于昌江。”刻款:“恭祝筱泉先生六秩荣庆,聊为薄意,邱嗣烺拜赠。”
2.汪照黎本款
(1)人物海棠盘(图4-4),上题:“方壶圆硚之间非以墨视。仿□□山人笔,时在辛丑(光绪27年)秋□价仁仁兄大人雅正,汪照黎作。”
(2)山水人物盖缸(图4-5),上题:“扶琴访友。时在辛丑秋月于珠山客次,新安汪照黎作。”
(3)人物鸟食缸(图4-6),上题:“辛丑夏月仿六如之笔法,汪照黎作。”
汪照黎,字子青、筱青,安徽新安人。斋名款:礼堂书室、永安草室。工山水、花鸟,尤精人物,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六年至民国十五年之间。汪照藜的款字十分复杂,除了汪友棠代笔外,还有蒋锡臣等人代笔。
汪照黎的款字,也曾师法汪友棠,如上举人物海棠盘的款字,即是学自汪友棠代笔的香山五老图,但其笔力却明显稍弱。
民国以后的作品,设色有浓艳和清淡两种,题材更加通俗,笔墨也趋于工细和僵化,曾见一作品底款有“照黎督造”字样,可以断定其晚年之作,由于精力不济,多为弟子代笔。
五、汪介眉
1.汪友棠代笔
(1)花鸟瓷板(图5-1),上题:“富贵白头。时戌戊(光绪24年)春王月(一月)写于昌浦客次,汪介眉作。”(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56页)
(2)人物瓷板(图5-2),上题:“……时戌戊(光绪24年)春月写于昌浦客次,介眉。”
(3)山水、花鸟方瓶,一题:“少仪仁兄大人雅玩,介眉汪藩。”一题:“清瓶随意插新花。己亥(光绪25年)冬月中浣作。”一题:“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尤眠。”(见智旷《晚请民间浅绛彩瓷鉴赏》第77—79页)
汪藩(),字介眉,号环川,别号龙眠山人,晚年又号古黟居士(宣统),安徽黟县人。斋名款:抡珠山馆(官廨斋名,见《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57页)、松柏轩、砚香轩、清致室、逸致室、逸致轩。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也能刻瓷及雕瓷。其作品主要大多数集中在光绪四至二十五年之间,极少数是:其光绪三十四年作品,仅见刻瓷一件;宣统年间,仅见细笔山水两件。
值得注意和探究的是:(1)从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的八年期间,竟未发现一件传世作品,实在令人费解;(2)从其光绪七年和八年的作品里,发现两件由蒋玉卿代笔的人物和山水帽筒,署有“半隐山人”,但此名号却难以判定。
汪介眉的作品,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锡臣(光绪7-15年)、卧庐主人李子芬(光绪8-9年)代笔。
以上三件代笔作品,为汪友棠两种不同书法风格。前两件书法,结字较紧密,笔画为缠绕映带的连绵字,此种风格多见于光绪二十七年之前;后者书法,结字较宽松,气势开张,很少有缠绕映带,多见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
1.汪友棠代笔
&&& 人物提壶
1.汪友棠代笔
花鸟提壶(图6-1),上题:“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己亥(光绪25年)仲春月写于昌江,蒋玉卿作。”注:仿品。
蒋玉卿,初名龙华,又名龙恩,字锡臣,号文溪(光绪9、10年,见《浅绛百家》第55页)、寿春(光绪15,见《浅绛彩瓷画》第97页),别号徽北三十六峰樵人,安徽歙县人。斋名款:极静处、极妙处、择山室、碧云书屋。工人物、山水、花鸟,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四年至二十七年之间。
光绪六至八年,其作品署款仅作“蒋锡臣”或“锡臣蒋龙恩”;光绪九年之后,只署“蒋玉卿”或“玉卿蒋龙恩”,不见“锡臣”款。
蒋玉卿是光绪最主要的代笔题款者,不但代笔时间(光绪6-34年)最长,由他代笔的人数(28人)也最多。有的代笔曾见“王岐山作,蒋锡臣并题”、“廷辉画,蒋锡臣书”等题名。这就十分清楚地透露出,他曾担任过代笔的工作,亦可证明他是浅绛彩中唯一一个公开自称代笔的人。他与汪友棠的代笔有两点正相反:(1)汪友棠从光绪十九年起代笔数量不断上升,而蒋此时则早已骤降。(2)蒋玉卿的书法一直并无多大变化,而汪友棠的书法却灵活多变,风格不一。
此作花鸟提壶的书法,尚为首次发现。其绣球花和桃花的画法,与汪友棠完全不同,可知此作花鸟应是蒋氏所作。而其书法与汪友棠基本相同,只是款字的点画形态略有差别,但这也符合汪氏书法用笔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此作题款,不外有二:一是汪友棠代笔,二是蒋玉卿仿汪友棠书法。
八、徐善琴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瓷板(图8-1),上题:“弌竿风雨任平生。时属壬寅(光绪28年)仲秋月以为振镛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画。”(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249页)
(2)山水盖缸(图8-2),上题:“春烟半壁米家山。癸卯(光绪29年),毓秀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250页)
(3)山水盖缸(图8-3),上题:“秋光先到野人家。甲辰(光绪30年)秋,炯唐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
2.徐善琴本款
(1)仕女提壶(图8-4),上题:“……指下先争翰墨功。壬寅(光绪28年)仲秋月,以为文彦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画。”
(2)山水、人物方笔格(图8-5),一题:“湖上春来似图书。仿元人画意,徐善琴作。”一题:“峕□丁未(光绪33年)冬月,徐善琴作。”
徐善琴,字韵仙,一字秀卿,号长庚,又号韵仙外史、韵清外史,别署武林、武林人。斋名款:熏香馆舍、静思轩、清致室、长庚室、宜雅草舍、守素轩、华琴斋等。工花鸟、山水,尤精人物。早年人物师法任焕章,后来所作悉为汪友棠一路。光绪二十七至三十一年的题款书法,也近似汪友棠。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九至三十三年之间。他的款字比较纷杂,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玉卿代笔。
十、叶淮清
1.汪友棠代笔
山水瓷板(图10-1),上题:“赏花归去马如飞。壬寅(光绪28年)仲春,昌水叶淮清写。”
叶淮清的作品,仅见于此,可见其作品十分罕见。(注:曾见两件现代仿品。)
十二、周筱松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瓷板(图12-1),上题:“相与观所尚,时还读我书,甲辰(光绪30年)之秋仲,景臣仁翁雅玩,周筱松写。”(见《瓷板画珍赏》第80页)
(2)人物瓷板(图12-2),上题:“马儿漫漫行,车儿快快随。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时属甲辰(光绪30年)之秋,景臣仁翁雅玩,筱松周鼎。”(见《瓷板画珍赏》第81页)
2.周筱松本款
(1)仕女罐(图12-3),上题:“乾坤清气,玩然独异。典雅玲珑,君子不器。庚子(光绪26年)之冬,周小松作。”(自藏)
(2)人物盖缸(图12-4),上题:“延年益寿。乙己(光绪31年)夏,周筱松作。”
(3)人物罐(图12-5),上题:“此树格老气又苍,是翁矍铄寿而康。少长悠游真自得,我亦为之喜洋洋。时属丁未(光绪33年)之夏月,筱松周鼎写。”
(4)花鸟提壶(图12-6),上题:“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提壶相呼,俱是神仙。丁未(光绪33年)之冬月,周筱松作。”
周筱松,名鼎,字筱松,亦作小松,四川人。工山水,能花鸟,尤擅长人物。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二十六至民国十年之间。他的书画,深受汪友棠的影响。其光绪作品的题款,多为汪友棠代笔。他的题款,也有学汪友棠的书法,例如上举周氏本款中的第二例题款书法,显然是学自汪友棠的风格。
十四、钱仙槎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盖缸(图14-1),上题:“青山红树里,觅句坐斜晖。乙已(光绪31年)夏,肖荪仁兄大人雅玩,钱安写。”
(2)墨彩青花边山水提壶(图14-2),一题:“四壁云烟,谱出辋川粉本。时丙午(光绪32年)孟春,华卿仁兄大人清玩,仙槎钱安作。”
(3)松鹤图竹节罐(图14-3),一题:“仙槎。”一题:“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时丙午(光绪32年)之冬,仿华秋岳笔,钱安作。”
2.汪友棠本款
(1)山水、花鸟酒烫(图14-4),上题:“南华秋水,北苑春山。乙己之夏,廷正仁兄大人雅玩,汪友棠作。”
(2)墨兰图盖缸(图14-5),上题:“当王者贵,花不在多。丙午(光绪32年)九秋,□棠仁兄大人清赏,汪友棠。”
&&& 3.仙槎本款
&人物粥罐(图14-6),上题:“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戊申月,仙槎钱安。”
钱仙槎,原名安,字仙槎,以字行。号清华、惜花氏。斋名映莲轩。安徽黟县人。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他的书画,光绪时酷似乃师汪友棠,但宣统至民国以后,其书画自成一家,特色十足,不拘一格。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一至民国十七年之间。
&仙槎是浅绛彩瓷的重要画家,也是主要的代笔题款人,其代笔时间为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四年。值得研究的是,他与周筱松、叶巽斋三人,在光绪时期的题款书法和功力,都与汪友棠完全相同。因此,笔者怀疑三人的光绪题款,绝大多数为汪友棠代笔。
&&& 十五、何明谷
1.汪友棠代笔
花鸟大瓶(图15-1),一题:“春风花鸟最宜人。戊申(光绪34年)之冬,何明谷作。”一题:“郑伯牵手迎楚君。戊申(光绪34年)之冬,何明谷作。”
2.何明谷本款:
人物、花鸟大瓶(图15-2),上题:“孟母遗风。戊申(光绪34年)季夏仿六如居士意,何明谷写于珠山舫月轩。”
何明谷,原名崇明,又名舫,号樵谷道人。斋号舫月轩。安徽黟县人。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至宣统三年之间,人物、山水、花鸟俱精。他的书画,深受汪友棠的影响。光绪34和宣统2年,所作山水,又师法程焕文。他虽然和仙槎同为汪友棠的得意弟子,但在创新上,却远不如仙槎;在作品数量上,也远不如光绪时期的汪友棠、和民国时期的仙槎。
十六、李鼎臣
1.汪友棠代笔
人物一品锅(图16-1),上题:“蟠桃赐食寿延年。时属丁未(光绪33年)之冬月珠山客次西,鼎臣画。”
2.李鼎臣本款
(1)人物笔筒(图16-2),上题:“仿元人法,时丁未(光绪33年),李鼎臣作。”
(2)人物海棠盘(图16-3),上题:“绿依栏杆,时丁未(光绪33年)秋月,李鼎臣氏作。”
李鼎臣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十七至宣统二年之间,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及动物。
十八、汪章
汪友棠代笔:
1.花鸟高脚暖锅(图18-1),上题:“……时庚子(光绪26年)年秋月仿新罗山人法,汪汉云。”
2.清供图瓷板二(图18-2),二图皆题:“抚华秋月之笔法,壬寅(光绪28)之初冬,汪汉云作。”
3.山水、人物方瓶(图18-3),上题:“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兹朗润。癸卯(光绪29)汉云汪章写”等等。
4.人物瓷板(图18-4),上题:“木兰从军。时属癸卯秋月,□□大人雅玩,汪汉云写。”
汪章,字汉云,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青云轩(在珠山厂内)。精于人物、花鸟、山水,作品主要集中在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一年之间。其作品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锡臣等代笔。
十九、许达生
汪友棠代笔:
1.花鸟、山水香炉,上题:“春风得意。壬寅(光绪28年)冬,润章仁翁大人雅玩,许达生。”
从以上这些代笔实例可以看出,从光绪十九起至光绪三十四止,汪友棠的代笔前后有所变化,风格不一。大体上来说,汪友棠的代笔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结字较紧密,多为连绵字,大多见于光绪二十七年之前;第二种是结字较宽松,很少缠绕映带,大多见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这两种在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之间存在并立现象,书法都是深受二王的影响。第三种是指上举光绪二十七和二十八年,汪友棠为汪照藜和汪仰和的代笔,即汪友棠以魏碑笔法写的一种小行揩字体。此种字体只常见于汪友棠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的作品中,但在其他纪年中却未见之。此种书法除了汪照藜效仿外,还有罗仲林,如罗氏癸卯(光绪29年)仲冬所作人物叠盒题款,亦是模仿汪友棠的这种书法。汪友棠这种以魏碑笔法作书,最早只见于程友石作品中,也许这是从程友石前辈处学来的一手(见图18,光绪六年程友石作书法小碟六件,其中不少字体笔法与此相似)。
以上三种只是汪友棠最为常见的风格。其实,汪友棠的书法,四体皆能,尤擅行草。他的行草,用笔结字,摇曳多姿,洒脱自如。其书法一生浸溃“二王”,却能出帖立门户。又以碑法写贴,笔法灵活,清丽雅健。汪友棠,原名棣,字友棠,以字行。号柳村,别号閤山樵隐。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逸致室、修竹轩、修竹草舍、修竹山房。他是浅绛彩瓷宗师程门的得意弟子,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十四至民国十四年之间。汪友棠的作品,也发现一件他人代笔作品。这是一件光绪十八年壬辰仲夏所作的人物叠盒,由无名氏代笔题款。此人擅长何绍基书法,亦是主要的代笔人。
&上面笔者对汪友棠的代笔情况作了简要的探讨。综上所述,可知汪友棠的代笔前后有多种风格,反映出他的代笔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他与被代笔人之间的关系,亦是相当复杂的,他们有的属于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师兄弟关系,有的甚至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汪介眉)。但是,关于汪友棠的代笔,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有一种意见认为,汪友棠不一定是代笔人,亦可能属于被代笔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上述蒋玉卿花鸟壶的题款,“是当代仿的,蒋玉卿的书法运笔流畅,都是替他人代笔,自己的作品用不着别人代笔吧。”这些意见是有道理的,亦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由于有关资料的严重缺乏,加之学力有限,笔者的探讨只能是初步的,衷心希望得到指正。
&&&&&&&&&&&&&&&&&&&&&&&&&&&&&&&
参考资料:
1.赵荣华《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2.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文物出版社,2000.03
3.余钱程《中国民间浅绛彩瓷图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11
4.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03
5.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杭州出版社,2004.04
6.刘杨《浅绛彩瓷品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03
7.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学林出版社,2005.10
8.子午源《瓷上文人画:晚清民国浅绛彩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4
9.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09
10.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0
11.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光绪时期汪友棠代笔题款初探
代笔题款在晚清浅绛彩瓷中,是很普遍的。据笔者的初步考察和统计,现已发现的代笔题款人,共有十六人。其中未知姓名的有六人,已知姓名的先后为十人,即程友石、李子芬(卧庐主人)、蒋玉卿、桃园山人、朱少泉、汪友棠、许达生、何明谷、钱仙槎,以及民国新粉彩的代笔人程纯青。这些代笔人有的是瓷画家,如程友石、汪友棠等;有的则是瓷书家,如李子芬、程纯青等。迄今为止,发现程友石是最早的代笔人,但他与李子芬、桃园山人、朱少泉、许达生、何明谷、程纯青诸人,并不算主要的代笔人。因为他们代笔的时间、数量及人数,都比较甚少,例如:画家代笔人程友石,所见代笔时间为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年,代笔人数仅为俞子明、周友松和程南山三人,代笔数量仅为四件;书家代笔人程纯青,所见代笔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至民国三十三年,代笔人数也仅见邓碧孙、王云泉、潘砚田三人,代笔数量仅为五件。最主要的代笔人,是蒋玉卿、汪友棠、钱仙槎以及四个无名氏代笔人。而蒋玉卿的代笔最多,代笔时间长达二十九年,由他代笔的人数有二十七人。这些代笔人的字体书写风格,大体都是一种,唯有汪友棠的代笔风格有多种,呈现复杂多元的状态。本篇拟对汪友棠的代笔,以史料的尽量搜集为主,加以分类、排比,为进一步研究汪友棠的代笔提供参考依据。
一、俞子明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六方盆(图1-1),一题:“其口能守,其中能容。注水一勺,养花一丛。癸已(光绪19年)秋七月,俞子明作。”一题:“□作宝鼎,万年永用。见集古斋仿博古图式,意也。宜雅轩。”一题:“断桥流水泊渔船,遥指清溪是洞天。宜雅轩。”
(2)花鸟、人物方笔筒(图1-2),上题:“长庚入梦悟前身,珥笔簪花傍紫宸。乙未(光绪21年)秋月,俞子明作。”
(3)花鸟提壶(图1-3),上题:“汲新泉,沦新茗。写竹枝,赋新诗。乙未(光绪21年)秋月,幼堂贤弟雅玩,兄□□□赠,俞子明作。”
(4)人物提壶(图1-4),上题:“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佳茗。丙申(光绪22年)冬月,茂德姻兄大人雅品,弟葛鹏年赠,俞子明作。”(见《近代拍卖集锦·民间古帽花盆瓷壶》第25页)
(5)人物提壶(图1-5),上题:“稚子敲针作钓钩。丁酉(光绪23年)秋七月,仲宾仁兄大人清玩,俞子明作。”
(6)人物粥罐(图1-6),上题:“……中看。时在己亥(光绪25年)之初冬月,仿八大山人之笔法,新安俞子明作。”
2.汪友棠本款
&(1)山水、花鸟六方温酒壶(图1-6),一题:“桃花开满三千岁,青鸟飞来一度春。时癸已(光绪19年)秋菊月,柳村汪棣。”一题:“劝君少进香醪味,尤恐多杯乱精神。汪友棠。”花鸟题:“桃园春色”;山水题:“仿石田老人法”。
(2)山水酒烫(图1-7),上题:“春带一犁秋上雨。乙未(光绪21年)冬月,汪友棠作。”
(3)人物粥罐(图1-8),上题:“……篱边种菊花。恨无人送酒,空见两栖鸦。时丙申(光绪22年)仲冬月,汪友棠写。”
(4)花鸟执壶(图1-9),一题:“柳村氏作。”一题:“生来本性爱秋节,不与春花开艳芳。时丁酉(光绪23年)仲冬月写于昌浦客次,汪友棠作。”
俞子明,又名文唯(同治11年)、乾生(光绪16年),署款:研溪(光绪6年)、晓溪、砚溪(光绪6、8年)、砚溪渔人(光绪7年)、研溪山人(光绪12年),以及静山俞子明(同治10年)、星江俞子明(光绪14年)、星源俞子明(光绪22年)、笠舫(光绪18、19、28年,民国6年)等,新安婺源(今属江西)人。斋名款:砚溪草堂(光绪15、24年)、友竹轩(同治10年)、友竹山房(同治10年、光绪1年)、友竹山庄(同治12年)、爱月山房(同治11年)、得月轩(光绪11年)、吉祥居(光绪11年)、翠竹山馆(光绪11年)、清林书屋(光绪12年)、清致室(光绪12年)、逸致室(光绪13年)、鸿雪小斋(光绪14年)、永逸室(光绪15年)、宜雅草舍(光绪17年)、翠屏轩(光绪31年)等。
俞子明的出道,比汪友棠要早得多,他是浅绛彩的早期画家,也是创作年代最长的画家。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作品主要集中在同治十年至民国六年之间。他的款字纷杂繁多,除了汪友棠代笔以外,题款还有程友石、蒋锡臣、桃园山人等人代笔。俞子明光绪十九年至光绪二十五年的题款书法,都与汪友棠相似。此时的书法可能受到汪友棠的影响,似乎不完全都是汪友棠的代笔。
二、程焕文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盖缸(图2-1),上题:“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时甲午(光绪20年)春月,长遂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
(2)山水瓷板(图2-2),上题:“枫林红映夕阳多,策杖闲游自笑歌。时乙未(光绪21年)麦秋月,尚佐太守大人雅鉴,晚生潘荣赠敬。”
(3)山水、花鸟壶(图2-3),一题:“焕文。”一题:“潘香仁兄大人雅玩,程焕文。”
(4)山水盖缸,上题:“渴饮应知春味长。时乙未(光绪21年)夏月,铭斋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见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38页)
(5)山水、花鸟镂空六方帽筒(图2-4),一题:“叶间酣绿酿,枝上醉白头。仿华秋月笔法,程弼氏作。”一题:“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仿云林老人画意,程焕文写。”一题:“策杖闲游自笑哥。时丁酉(光绪23年)仲秋月,仿仇十洲山人笔法,同枝仁兄大人雅品,竹泉敬赠。”
(6)山水盖缸,上题:“安排茶鼎试新茶。戊戌(光绪24年)春月,卓卿仁兄大人清品,程焕文作。”(见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第70页)
(7)山水盖缸(图2-5),上题:“云间山秀,烟霭林深。癸卯(光绪29年)春,文侯仁兄大人雅玩,程焕文。”
2.汪友棠本款
(1)松鹤帽筒(图2-6),上题:“高明常向月,善舞不迎人。时甲午(光绪20年)春月,友棠汪棣作。”
(2) 山水盖缸(图2-7),上题:“扁舟一棹归何处。癸卯,汪友棠作。”
3.程焕文本款
(1)书法瓷板(图2-8),上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癸已二月(光绪19年)首夏,程焕文写。”
(2)山水笔筒(图2-9),上题:“时丁未(光绪33年)夏月,仿云林老人画意,程焕文作。”
(3)山水提壶(图2-10),上题:“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提壶相呼,(俱)是神仙。戊戌(光绪24年)冬月,子明仁兄大人雅品,程焕文作。”
程焕文,名弼,又名光弼,字焕文,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静逸室、问月山房、清林书屋、桂花书屋、吟雪草堂。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画较为罕见。早年山水取法程门,后能自成一格。花鸟与梅峰樵、汪友棠一路。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七至三十三年之间。除了汪友棠代笔外,题款还有他人代笔。
三、梅峰樵
1.汪友棠代笔
(1)花鸟酒烫(图3-1),上题:“菊花须插满头归。时乙未(光绪21年)春月,兰亭仁兄大人雅品,梅峰樵作。”
(2)山水笔筒(图3-2),上题:“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时乙未(光绪21年)夏月写于珠山客馆,梅峰樵写。”
(3)六方镂空花鸟、人物帽筒(图3-3),上题:“茅屋数间清静甚,不知人事有风波。时丁酉(光绪23年)秋月,梅峰樵作。”
(4)山水帽筒,上题:“远浦归帆。时癸已(光绪19年)冬月写于昌浦,文彬一兄大人雅玩,梅峰樵作。”
2.梅峰樵本款
(1)花鸟帽筒(图3-4),上题:“时在壬辰(光绪18年)仲秋,仿新罗山人法于昌浦,梅峰樵。”
(2)花鸟帽筒(图3-5),上题:“时在癸已(光绪19年)夏月,仿新罗山人法于昌浦,梅峰樵。”
梅峰樵,亦作梅峰山樵。斋名款:吉祥室、清林室、绿窗静处、清致室、碧云书屋、吟梅小窗。工山水、人物,尤精花鸟,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九至二十三年之间。除汪友棠代笔外,题款还有蒋锡臣代笔。
四、汪照黎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提壶(图4-1),一题:“砻谷推挽,人摩肩展,转石碾齿。汪照黎作。”一题:“时丙申(光绪22年)秋月,燮堂妹倩大人清品,毕学卿敬赠。”
(2)人物瓷板,上题:“风尘三侠。时丙申仲冬月,耕南仁兄大人雅赏,筱青汪照黎写。”(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316页)
(3)花鸟笔筒(图4-2),上题:“松柏延年。戊戌(光绪24年)仲夏月写于昌浦客次,书奉荣春翁台老大人指谬,□晚张秀峰敬呈,后学汪照黎作。”
(4)香山五老图瓷板(图4-3),上题:“方壶圆硚之间非以墨视。时辛丑(光绪27年)冬月,汪照黎写于昌江。”刻款:“恭祝筱泉先生六秩荣庆,聊为薄意,邱嗣烺拜赠。”
2.汪照黎本款
(1)人物海棠盘(图4-4),上题:“方壶圆硚之间非以墨视。仿□□山人笔,时在辛丑(光绪27年)秋□价仁仁兄大人雅正,汪照黎作。”
(2)山水人物盖缸(图4-5),上题:“扶琴访友。时在辛丑秋月于珠山客次,新安汪照黎作。”
(3)人物鸟食缸(图4-6),上题:“辛丑夏月仿六如之笔法,汪照黎作。”
汪照黎,字子青、筱青,安徽新安人。斋名款:礼堂书室、永安草室。工山水、花鸟,尤精人物,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六年至民国十五年之间。汪照藜的款字十分复杂,除了汪友棠代笔外,还有蒋锡臣等人代笔。
汪照黎的款字,也曾师法汪友棠,如上举人物海棠盘的款字,即是学自汪友棠代笔的香山五老图,但其笔力却明显稍弱。
民国以后的作品,设色有浓艳和清淡两种,题材更加通俗,笔墨也趋于工细和僵化,曾见一作品底款有“照黎督造”字样,可以断定其晚年之作,由于精力不济,多为弟子代笔。
五、汪介眉
1.汪友棠代笔
(1)花鸟瓷板(图5-1),上题:“富贵白头。时戌戊(光绪24年)春王月(一月)写于昌浦客次,汪介眉作。”(见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第56页)
(2)人物瓷板(图5-2),上题:“……时戌戊(光绪24年)春月写于昌浦客次,介眉。”
(3)山水、花鸟方瓶,一题:“少仪仁兄大人雅玩,介眉汪藩。”一题:“清瓶随意插新花。己亥(光绪25年)冬月中浣作。”一题:“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尤眠。”(见智旷《晚请民间浅绛彩瓷鉴赏》第77—79页)
汪藩(),字介眉,号环川,别号龙眠山人,晚年又号古黟居士(宣统),安徽黟县人。斋名款:抡珠山馆(官廨斋名,见《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第57页)、松柏轩、砚香轩、清致室、逸致室、逸致轩。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也能刻瓷及雕瓷。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四至二十五年之间,极少数是:其光绪三十四年作品,仅见刻瓷一件;宣统年间,仅见细笔山水两件。
值得注意和探究的是:(1)从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的八年期间,竟未发现一件传世作品,实在令人费解;(2)从其光绪七年和八年的作品里,发现两件由蒋玉卿代笔的人物和山水帽筒,署有“半隐山人”,但此名号却难以判定。
汪介眉的作品,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锡臣(光绪7-15年)、卧庐主人李子芬(光绪8-9年)代笔。
以上三件代笔作品,为汪友棠两种不同书法风格。前两件书法,结字较紧密,笔画为缠绕映带的连绵字,此种风格多见于光绪二十七年之前;后者书法,结字较宽松,气势开张,很少有缠绕映带,多见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
六、蒋玉卿
1.汪友棠代笔
花鸟提壶(图6-1),上题:“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己亥(光绪25年)仲春月写于昌江,蒋玉卿作。”
蒋玉卿,初名龙华,又名龙恩,字锡臣,号文溪(光绪9、10年,见《浅绛百家》第55页)、寿春(光绪15,见《浅绛彩瓷画》第97页),别号徽北三十六峰樵人,安徽歙县人。斋名款:极静处、极妙处、择山室、碧云书屋。工人物、山水、花鸟,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四年至二十七年之间。
光绪六至八年,其作品署款仅作“蒋锡臣”或“锡臣蒋龙恩”;光绪九年之后,只署“蒋玉卿”或“玉卿蒋龙恩”,不见“锡臣”款。
蒋玉卿是光绪最主要的代笔题款者,不但代笔时间(光绪6-34年)最长,由他代笔的人数(28人)也最多。有的代笔曾见“王岐山作,蒋锡臣并题”、“廷辉画,蒋锡臣书”等题名。这就十分清楚地透露出,他曾担任过代笔的工作,亦可证明他是浅绛彩中唯一公开写明代笔的人。他与汪友棠的代笔有两点正相反:(1)汪友棠从光绪十九年起代笔数量不断上升,而蒋此时则早已骤降。(2)蒋玉卿的书法一直并无多大变化,而汪友棠的书法却灵活多变,风格不一。
此作花鸟提壶的书法,尚为首次发现。其绣球花和桃花的画法,与汪友棠完全不同,可知此作花鸟应是蒋氏所作。而其书法与汪友棠基本相同,只是款字的点画形态略有差别,但这也符合汪氏书法用笔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此作题款,不外有二:一是汪友棠代笔,二是蒋玉卿仿汪友棠书法。
&&& 七、余焕文
1.汪友棠代笔
山水瓷板(图7-1),上题:“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辛丑(光绪27年)之季冬于昌水,余焕文写。”
2.汪友棠本款
山水酒烫(图7-2),上题:“春山如笑。辛丑(光绪27年)仲秋月,汪友棠写。”
3.余焕文本款
人物酒烫(图7-3),上题:“时在辛丑(光绪27年)之秋月,书于昌江珠山客次,余焕文作。”
余焕文,原名章,号盘谷山人,又号香山。斋名款:古南书院、芹香山馆、芹香画室、芹香馆、芹香山房、卧云书屋。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八至三十四年之间。余氏的款字纷杂繁多,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朱少泉代笔。
&&& 八、徐善琴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瓷板(图8-1),上题:“弌竿风雨任平生。时属壬寅(光绪28年)仲秋月以为振镛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画。”(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249页)
(2)山水盖缸(图8-2),上题:“春烟半壁米家山。癸卯(光绪29年),毓秀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见《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第250页)
(3)山水盖缸(图8-3),上题:“秋光先到野人家。甲辰(光绪30年)秋,炯唐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
2.徐善琴本款
(1)仕女提壶(图8-4),上题:“……指下先争翰墨功。壬寅(光绪28年)仲秋月,以为文彦仁兄大人雅玩,徐善琴画。”
(2)山水、人物方笔格(图8-5),一题:“湖上春来似图书。仿元人画意,徐善琴作。”一题:“峕□丁未(光绪33年)冬月,徐善琴作。”
徐善琴,字韵仙,一字秀卿,号长庚,又号韵仙外史、韵清外史,别署武林、武林人。斋名款:熏香馆舍、静思轩、清致室、长庚室、宜雅草舍、守素轩、华琴斋等。工花鸟、山水,尤精人物。早年人物师法任焕章,后来所作悉为汪友棠一路。光绪二十七至三十一年的题款书法,也近似汪友棠。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九至三十三年之间。他的款字比较纷杂,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玉卿代笔。
&&& 九、汪仰和
1.汪友棠代笔
山水帽筒一对(图9-1),一题:“沐如春雨后,来到太湖间。时壬寅(光绪28年)冬,友农仁兄砚大人清玩,李善徵持赠,汪仰和写。”一题:“来到松林处,如阅太古音,时壬寅冬,友农仁兄砚大人清玩,李善征持赠,汪仰和写。”(此作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汪仰和作品。)
2.汪仰和本款:
人物帽筒(图9-2),上题:“大富贵亦寿考。乙已(光绪31年)初冬作书于珠山西室,汪仰和写作。”
汪仰和,原名兴藜,安徽新安人。斋名款:吟乐山馆、吟乐轩。所画人物,近似汪照藜。他的款字纷杂繁多,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何明谷等人代笔。
&&& 十、叶淮清
1.汪友棠代笔
山水瓷板(图10-1),上题:“赏花归去马如飞。壬寅(光绪28年)仲春,昌水叶淮清写。”
叶淮清的作品,仅见于此,可见其作品十分罕见。(注:曾见两件现代仿品。)
十一、介吉人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瓷板(图11-1),上题:“大富贵亦寿考。光绪癸卯(光绪29年)春月,介吉人题。”
(2)人物瓷板(图11-2),上题:“风尘三侠。光绪癸卯(光绪29年)春月,介吉人题。”
2.介吉人本款
(1)花鸟酒烫(图11-3),上题:“枝头朋友。癸卯秋月,吉人作。”
(2)花鸟叠盒(图11-4),上题:“枝头求友。时在甲辰(光绪30年)夏月,吉人作。”
介吉人的作品,较为罕见。他精于人物画,也能画花鸟、山水,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二十至宣统二年之间。这两件人物瓷板画,与汪友棠的画风极为相似,可见其深受汪友棠的影响。
十二、周筱松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瓷板(图12-1),上题:“相与观所尚,时还读我书,甲辰(光绪30年)之秋仲,景臣仁翁雅玩,周筱松写。”(见《瓷板画珍赏》第80页)
(2)人物瓷板(图12-2),上题:“马儿漫漫行,车儿快快随。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时属甲辰(光绪30年)之秋,景臣仁翁雅玩,筱松周鼎。”(见《瓷板画珍赏》第81页)
2.周筱松本款
(1)仕女罐(图12-3),上题:“乾坤清气,玩然独异。典雅玲珑,君子不器。庚子(光绪26年)之冬,周小松作。”(自藏)
(2)人物盖缸(图12-4),上题:“延年益寿。乙己(光绪31年)夏,周筱松作。”
(3)人物罐(图12-5),上题:“此树格老气又苍,是翁矍铄寿而康。少长悠游真自得,我亦为之喜洋洋。时属丁未(光绪33年)之夏月,筱松周鼎写。”
(4)花鸟提壶(图12-6),上题:“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提壶相呼,俱是神仙。丁未(光绪33年)之冬月,周筱松作。”
周筱松,名鼎,字筱松,亦作小松,四川人。工山水,能花鸟,尤擅长人物。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二十六至民国十年之间。他的书画,深受汪友棠的影响。其光绪作品的题款,多为汪友棠代笔。他的题款,也有学汪友棠的书法,例如上举周氏本款中的第二例题款书法,显然是学自汪友棠的风格。
十三、叶巽斋
1.汪友棠代笔
(1)人物帽筒(图13-1),上题:“读书声里是吾家。时属甲辰(光绪30年)之夏月(光绪30年),叶巽斋。”
(3)山水瓷板(图13-2),上题:“炽卿仁兄大人雅玩,万水千山得得来。时乙已(光绪31年)之初夏,仿黄子久老人笔,叶巽斋写。”
(4)山水酒烫(图13-3)一对,一题:“南华秋水,北苑春山。以棠仁翁大人雅玩,叶巽斋画。”一题:“扁舟一棹归何处。以棠仁翁大人雅玩,叶巽斋画。”
叶巽斋的作品,甚为罕见。他也是汪友棠的高徒,所作山水、人物及题款书法,都酷似汪友棠。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二十九至三十四年之间。
值得研究的是,其作品一直到了民国戊辰(民国17年)年,才见到一对花鸟壮罐及山水帽筒。但是,这似乎并非叶巽斋所作。因为这两件作品的题款及花鸟,都是典型的仙槎风格。而山水帽筒的画风,虽然未见于仙槎作品,但其画风却与仙槎壬申(民国21年)年代笔题款的山水帽筒(见《浅绛彩瓷品鉴》第200页)相同。
十四、钱仙槎
1.汪友棠代笔
(1)山水盖缸(图14-1),上题:“青山红树里,觅句坐斜晖。乙已(光绪31年)夏,肖荪仁兄大人雅玩,钱安写。”
(2)墨彩青花边山水提壶(图14-2),一题:“四壁云烟,谱出辋川粉本。时丙午(光绪32年)孟春,华卿仁兄大人清玩,仙槎钱安作。”
(3)松鹤图竹节罐(图14-3),一题:“仙槎。”一题:“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时丙午(光绪32年)之冬,仿华秋岳笔,钱安作。”
2.汪友棠本款
(1)山水、花鸟酒烫(图14-4),上题:“南华秋水,北苑春山。乙己之夏,廷正仁兄大人雅玩,汪友棠作。”
(2)墨兰图盖缸(图14-5),上题:“当王者贵,花不在多。丙午(光绪32年)九秋,□棠仁兄大人清赏,汪友棠。”
3.仙槎本款
&人物粥罐(图14-6),上题:“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戊申月,仙槎钱安。”
钱仙槎,原名安,字仙槎,以字行。号清华、惜花氏。斋名映莲轩。安徽黟县人。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他的书画,光绪时酷似乃师汪友棠,但宣统至民国以后,其书画自成一家,特色十足,不拘一格。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一至民国十七年之间。
&仙槎是浅绛彩瓷的重要画家,也是主要的代笔题款人,其代笔时间为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四年。值得研究的是,他与周筱松、叶巽斋三人,在光绪时期的题款书法和功力,都与汪友棠完全相同。因此,笔者怀疑三人的光绪题款,绝大多数为汪友棠代笔。
十五、何明谷
1.汪友棠代笔
花鸟大瓶(图15-1),一题:“春风花鸟最宜人。戊申(光绪34年)之冬,何明谷作。”一题:“郑伯牵手迎楚君。戊申(光绪34年)之冬,何明谷作。”
2.何明谷本款:
人物、花鸟大瓶(图15-2),上题:“孟母遗风。戊申(光绪34年)季夏仿六如居士意,何明谷写于珠山舫月轩。”
何明谷,原名崇明,又名舫,号樵谷道人。斋号舫月轩。安徽黟县人。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三十至宣统三年之间,人物、山水、花鸟俱精。他的书画,深受汪友棠的影响。光绪34和宣统2年,所作山水,又师法程焕文。他虽然和仙槎同为汪友棠的得意弟子,但在创新上,却远不如仙槎;在作品数量上,也远不如光绪时期的汪友棠、和民国时期的仙槎。
十六、李鼎臣
1.汪友棠代笔
人物一品锅(图16-1),上题:“蟠桃赐食寿延年。时属丁未(光绪33年)之冬月珠山客次西,鼎臣画。”
2.李鼎臣本款
(1)人物笔筒(图16-2),上题:“仿元人法,时丁未(光绪33年),李鼎臣作。”
(2)人物海棠盘(图16-3),上题:“绿依栏杆,时丁未(光绪33年)秋月,李鼎臣氏作。”
李鼎臣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十七至宣统二年之间,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及动物。
十七、半闲轩
汪友棠代笔:
半闲轩酒烫(图17-1),上题:“醉酒邀明月。辛丑(光绪27年)年,半闲轩。”
半闲轩款,十分罕见。笔者曾见两件底款为“半闲山庄”的作品:一是周友松山水方水盂(图17-2,程友石代笔题款),一是山水帽筒。还有二件署款为“半闲山人”的花鸟镂空帽筒(图17-3,底款“大清同治年制”)和人物象耳瓶(图17-4,光绪12年)。从这四件作品的画风上看,可能都是周友松作品。但是,这件半闲轩酒烫,仅见一面题款,而另一面绘画却未曾目睹。又由于此作年代与周友松作品有十五年的间隔,不能断定此作是否为周友松作品。
周友松,名荣,号半闲山人。斋名款:半闲山庄、文湖草堂、文湖书屋。他精于人物画,也能画花鸟、山水,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七至十二年之间。光绪十一年乙酉秋月,周友松、程门及书家程子美(号云樵山人、云峰居士)三人,曾于醉月轩合作人物、花鸟方瓶。其作品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程友石、蒋锡臣、卧庐主人李子芬代笔。
十八、汪章
汪友棠代笔:
1.花鸟高脚暖锅(图18-1),上题:“……时庚子(光绪26年)年秋月仿新罗山人法,汪汉云。”
2.清供图瓷板二(图18-2),二图皆题:“抚华秋月之笔法,壬寅(光绪28)之初冬,汪汉云作。”
3.山水、人物方瓶(图18-3),上题:“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兹朗润。癸卯(光绪29)汉云汪章写”等等。
4.人物瓷板(图18-4),上题:“木兰从军。时属癸卯秋月,□□大人雅玩,汪汉云写。”
汪章,字汉云,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青云轩(在珠山厂内)。精于人物、花鸟、山水,作品主要集中在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一年之间。其作品除了汪友棠代笔之外,题款还有蒋锡臣等代笔。
十九、许达生
汪友棠代笔:
1.花鸟、山水香炉,上题:“春风得意。壬寅(光绪28年)冬,润章仁翁大人雅玩,许达生。”
从以上这些代笔实例可以看出,从光绪十九年起至光绪三十四年止,汪友棠的代笔前后有所变化,风格不一。大体上来说,汪友棠的代笔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结字较紧密,多为连绵字,大多见于光绪二十七年之前;第二种是结字较宽松,很少缠绕映带,大多见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这两种在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之间存在并立现象,书法都是深受“二王”的影响。第三种是指上举光绪二十七和二十八年,汪友棠为汪照藜和汪仰和的代笔,即汪友棠以魏碑笔法写的一种小行揩字体。此种字体只常见于汪友棠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的作品中,但在其他纪年中却未见之。此种书法除了汪照藜效仿外,还有罗仲林,如罗氏癸卯(光绪29年)仲冬所作人物叠盒题款,亦是模仿汪友棠的这种书法。汪友棠这种以魏碑笔法作书,最早只见于程友石作品中,也许这是从程友石前辈处学来的一手(见图18,光绪六年程友石作书法小碟六件,其中不少字体笔法与此相似)。
以上三种只是汪友棠最为常见的风格。其实,汪友棠的书法,四体皆能,尤擅行草。他的行草,用笔结字,摇曳多姿,洒脱自如。其书法一生浸溃“二王”,却能出帖立门户。又以碑法写贴,笔法灵活,清丽雅健。汪友棠,原名棣,字友棠,以字行。号柳村,别号閤山樵隐。安徽黟县人。斋名款:逸致室、修竹轩、修竹草舍、修竹山房。他是浅绛彩瓷宗师程门的得意弟子,作品主要集中在光绪十四至民国十四年之间。汪友棠的作品,也发现一件他人代笔作品。这是一件光绪十八年壬辰仲夏所作的人物叠盒,由无名氏代笔题款。此人擅长何绍基书法,亦是主要的代笔人。
上面笔者对汪友棠的代笔情况作了简要的探讨。综上所述,可知汪友棠的代笔前后有多种风格,反映出他的代笔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他与被代笔人之间的关系,亦是相当复杂的,他们有的属于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师兄弟关系,有的甚至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汪介眉)。但是,关于汪友棠的代笔,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有一种意见认为,汪友棠不一定是代笔人,亦可能属于被代笔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上述蒋玉卿花鸟壶的题款,“是当代仿的,蒋玉卿的书法运笔流畅,都是替他人代笔,自己的作品用不着别人代笔吧。”这些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亦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由于有关资料的严重缺乏,加之学力有限,笔者的探讨只能是初步的,衷心希望得到指正。
&&&&&&&&&&&&&&&&&&&&&&&&&&&&&&&&&&&&&&&&&&&&&&&&&&&&&&&&&&&&&&&&&&&&&&&&&&&&&&&&&&&&&&&&&&&&&&&&
参考资料:
1.赵荣华《瓷板画珍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2.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文物出版社,2000.03
3.余钱程《中国民间浅绛彩瓷图鉴》,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11
4.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03
5.智旷《晚清民间浅绛彩瓷赏鉴》,杭州出版社,2004.04
6.刘杨《浅绛彩瓷品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03
7.徐锦范.熊寰《中国近代名家彩绘瓷画图典》,学林出版社,2005.10
8.子午源《瓷上文人画:晚清民国浅绛彩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4
9.曹新吾《新派粉彩名家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09
10.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0
11.徐锦范.陈兵《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绪年官窑真品底款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