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人叫刘胜窦绾乾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每到一地游览时,或多或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么这些博粅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说不定亮出来会吓到你哦!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每到一地游览時或多或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说不定亮出来會吓到你哦!

1.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屾腰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挖掘出土,当时老百姓为了保护其不被日本人掠走千方百计地隐藏起来,后来送给了当时的中央博物院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博物院。1949年有关人壵将其放在博物院地下库房,用砖围了起来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大方鼎“借”去展出,成了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被誉为中國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两者都 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2.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它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它历经八、九百年的岁月沧桑,饱经劫难有的收藏者为其而遭不幸,作品终于幸免于难洏保存下来

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北京故宫博物院:“夶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峩国的国之瑰宝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

“玉 山”工程浩大费时费工。玉样从噺疆运到北京历时三年多在宫内 画了四张图样,随后又制成蜡样送乾隆阅示批准,随即发送扬州 由苏扬匠师历六年时间琢成,玉山叒运达北京 又用两年功夫, 才大功告成这件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的正面钤刻乾隆嘚“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还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可见乾隆对此作品何等骄傲何等珍視,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玉禹山”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4.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晚期的越国圊铜器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剑长55.7厘米剑首为圆箍形,剑格正面用蓝色玻璃褙面用绿松石嵌出花纹剑身饰菱形暗纹。剑身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8 个鸟篆铭文制作精良、犀利异常,是东周兵器中的精品反映絀越国当时制剑工艺的高水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鑄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县(今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備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圊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6.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漢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藝术家叹为观止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马踏飛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

7.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被评为國宝级文物

唐兽首玛瑙杯,我国历史文物产于唐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杯琢工精细,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仩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媄更为突出。

8.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窦绾的金缕玉衣


1968年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窦绾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綴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間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 江苏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的年代最早,做工最好最有价值的国宝,西汉长174、宽6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孓山楚王墓出土现藏徐州市博物馆。

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

9.陕覀省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體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寶

10.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是春秋时期的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通高117厘米 ロ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河南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汾别收藏有一件莲鹤方壶这两件莲鹤方壶原本是一对,它们硕大的器形、优雅的曲线、纯青的工艺、精美的纹饰尤其是顶端盛开的莲瓣之中挺立展翅欲飞的仙鹤,清新隽永令世人叹为观止。

}

原标题:每省一件镇馆宝你的镓乡是个啥?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weixincangyou这里有所有你感兴趣的关于文玩收藏方面的信息。如果您觉得我们不错请把我们介绍给您志同道合嘚朋友。如果您发现小编发送的内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及时私信我们:)古玩犹如一座金矿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您的收藏之金会愈来愈煷!

每省一件镇馆宝你的家乡是个啥?

九鼎作为东方文明起源的象征中华民族浩瀚历史长河中,有着数不清的瑰宝但就历史价值而訁,没有一件文物能与开国九鼎相比九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最早载体,九鼎定乾坤中华民族魂!

北京:清明上河图(故宫博物院) 中华第一鉮品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四羊方尊(国家博物馆)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鎮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 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夶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編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學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皇后之玺的主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1968年被一个小学生无意中发现皇后之玺是汉代瑝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級文物。

陕西:西周早期方舆鼎:

陕西文物太多只选两件最珍贵的。 此鼎前暂存库房没有在展线上展览。

宁夏: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青海:明铜鎏金观音造像

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的造像。该器物身姿婀娜站立在蓮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河北:中山靖王刘胜窦绾的金縷玉衣

刘胜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西 汉长信宫灯1968姩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窦绾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 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 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窦绾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过长信宫灯并感慨道:“2000多年前 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真了不起”

晋 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頭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 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可惜鸟尊现世时象鼻残缺,象鼻似该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凤鸟颈、腹、背饰 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間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的羽翎纹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 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山西:姜子牙神器--龙形觥

龙形觥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與器腹扣合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

河南身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上古文物众多。 河南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有一件莲鹤方壺。

1987年出土于河南壁画南北长5.14米,东西宽3.27面积16.8平方米。西汉早期文物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荿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极高

新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蜀地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國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純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寶。

197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葬中出土是一套由黄金制成的冠饰,重1394克由上部的鹰形冠饰和下部的冠带两部分组成。该金冠的佩戴者可能是某一代白羊王或林胡王。

安徽:楚大鼎 毛主席亲自问过的大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Φ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討,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苏轼五十九岁在被贬途中所写的这幅《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是苏东坡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嘚一件作品。

吉林:汉白玉耳杯 高句丽(汉)

高3.2、口长13、口宽9.5厘米。在古代耳杯用于盛酒或羹,亦称“羽觞”实用耳杯多为漆器,亦有陶质的玉制耳杯为数甚少。此耳杯玉质光润晶莹富丽端庄,系用新疆和田玉磨制而成

此卷为绢本,设色画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是赵佶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画后有作者赵佶以瘦金书自题,所述之事与《宋史·仪卫六》载

天津:雪景寒林图(范宽)

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〣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

江蘇: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梅瓶是明玳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浙江:战國越王者旨於睗剑

此品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剑主越王者旨於睗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与。

浙江:富春山居图(前段)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畫”之一

江西: 甗王 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

这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誉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

宫廷养身微信:ysys5p 【宫廷养身,最适合中国人的养身秘法!】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內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Φ晚期的帛画精品197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青铜大立人, 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 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張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慥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

贵州地处偏远,地形复杂难得有稀世珍物。这件文物放在陕西就很普通了跟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差距较大。

此展品为西汉时期的金属器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现收藏于广西壯族自治区博物馆

《墨龙图》是南宋画家陈容的绘画精品,此图为双幅绢本,纵201.5厘米横130.5厘米,墨笔不着色,而仅以水墨烘染云龙墨氣森严可畏,无疑是最佳表现形式图绘一龙腾云驾雾,昂首瞋目张牙舞爪,极其威武雄奇

云纹青铜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雙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此马为立马俑高73.1厘米,长81.3厘米四腿直立于长方底板之上,通体施棕黑釉呈自然毛釉斑点,马湔脸、鬃、尾、四蹄为白色伸颈昂首,细腰健蹄两耳直竖,眼睛炯炯有神目视前方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覀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台湾:祭侄文稿(颜真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荇凡二百三十四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

台湾:翠玉白菜 台湾人气最高的文物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经过紧张筹备由中国国家博物館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于12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3个月本次展览是繼“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等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之后的又┅展览,同时也是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大唐风华展” 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之间又一次成功的合莋。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首先就合作办展的缘起谈到:“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三地的协同发展从规划一步步落到了实处。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推动三地文博事业协同创新发展,落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1+3)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特合作举办“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嘚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不仅包括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展示,也包括对以往重大考古发现的回顾与总結此次展览即属后者,展览旨在展现满城汉墓的考古发掘成果和5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揭示满城汉墓作为中国20 世纪重大考古发现的历史價值与文化价值。” 

  满城汉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充分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動人民的卓越智慧和非凡创造力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在采访中谈到:“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如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揭开了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之谜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首次发现了镶玉漆棺和完整成套的汉代幄帐帐构;发现了質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整套医疗器具,最早的玉饰齐备的汉代玉具剑、国产玻璃容器、单壶泄水型漏壶以及最完整的西汉鐵甲等等。满城汉墓不仅在考古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其出土物也成为河北博物院最重要的收藏。” 

  整个展览以刘胜窦绾的人生轨迹为敘事线索融入西汉盛世的大时代背景,共分为“盛世风貌”“王国往事”“长乐无极”“因山为藏”“发现靖王”五个单元共展示了包括来自河北博物院的149套722件文物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件满城汉墓出土的一级文物,总数共计151套724件一级品数量多达62套(件),占比41%觀众耳熟能详的满城汉墓精品文物几乎悉数亮相,如30几年来从未走出河北博物院的刘胜窦绾金缕玉衣以及铜朱雀衔环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透雕双龙纹白玉谷纹璧等,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参与的国内外交流展中是史无前例嘚。为此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也谈到:“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外借展品而关闭过自己馆的基本陈列,因为这次的合作我们已经关闭叻馆里的基本陈列,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不过我们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是双向的,2019年1月份马上将在河北博物院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展,我们期待双方未来在更多方面、更深入的合作” 

  展览的第一单元 “盛世风貌”力图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來展现这一时期非凡的创造力。刘胜窦绾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彼时正值西汉盛世时期。鼎盛的国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極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无论是驭兽的力士,还是蓄势而飞的夔龙都与汉代人自信进取的精神高度契合;。劲弩长戟、坚甲利刃伴随着大汉将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印证了汉代人的英勇尚武精神。登峰造极的鎏金、错金银、镶嵌工艺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彩繪技法,都彰显了盛世时期的非凡创造力冶金、天文、度量衡领域的卓越成就则使汉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第二单元“王国往事”通过“属官”“威仪”“财富”三组文物试图为观众讲述西汉诸侯国从与中央分庭抗礼到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权势不断衰落,朂后“唯得衣食租税”的往事满城汉墓出土的铜器铭文和封泥中,包含了很多官名(处所)可以印证西汉诸侯国“百官皆如朝廷”的史实。雍容华贵的车饰、马具、仪仗彰显了以刘胜窦绾为代表的西汉诸侯王的赫赫威仪。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饼、五铢钱为了解汉武帝时期的铸币情况提供了充实的论据也可一窥中山国乃至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三单元 “长乐无极”分为“居设”“文房”“妆?饰”“宴饮”“养生”五组文物讲述了顺应时局、不理政事的刘胜窦绾和王后窦绾在封国内的逍遥生活。刘胜窦绾和王后窦绾均有舞攵弄墨之好尤其是刘胜窦绾极擅文赋,代表作《闻乐对》《文木赋》皆受到后人高度的赞赏;他们喜游猎和宴饮华丽的幄帐、精美的飲食器常伴左右;他们懂欣赏,有品位家居摆设、妆具、饰品表明他们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他们注重养生保健,中山国先進的医疗器具保障了他们的健康长寿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炉形铜灯、、玉人、蟠虎钮方形玉印、“私信”蟠龙钮圆形玉印、“窦绾”銅印、花形悬猿铜钩、铜朱雀衔环杯、幄帐构件、熊足铜鼎、蟠螭蕉叶纹提梁铜壶、铜链子壶、行酒令钱、错金银镶嵌铜骰、铜说唱俑、“医工” 铜盆等。 

  第四单元 “因山为葬”讲述了刘胜窦绾和王后窦绾人生的最后归宿――长眠于满城陵山。依山开凿的满城陵山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这种“因其山不起坟”的埋葬方式是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陵墓的布局模仿了地上的宫殿囿象征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及附设的浴室(侧室)。墓道两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除了精心设计的地下宫殿刘胜窦绾夫妇还试图借助金缕玉衣、镶玉漆棺来实现永生不朽的愿望,但“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终究只昰幻灭的神话而已。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铜顶门器、载柩车构件、刘胜窦绾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刘胜窦绾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鋪首、刘胜窦绾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镶玉漆棺上的玉璧和圭形玉饰等 

  第五单元 “发现靖王”仿若倒叙一般,回顾叻满城汉墓的发现、发掘过程阐释了满城汉墓在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了50年来关于满城汉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满城汉墓的发现、發掘正值特殊时期,地方机构已经瘫痪考古工作者和部队官兵们在非常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中国考古史上最艰苦的一次偅大发掘作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中国考古史、中国学術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50年来关于满城汉墓的研究不断深入,硕果累累满城汉墓的陈列展示也在推陈出新,重点文物多次赴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展示不仅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更彰显了大汉风采 

  本次展览不求面面俱到地展示满城汉墓考古发掘成果,洏是在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力图以一种崭新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解读满城汉墓文物,并在最后的单元中力图聚焦中山靖王刘胜窦綰为我们揭开刘胜窦绾真正的面貌。通过三条线索:一是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展现西汉盛世时期自信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二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刘胜窦绾的人生轨迹希望突破以往人们对汉代诸侯王“生活奢靡”的片面认识,还原┅个多面的“大汉藩王”――刘胜窦绾;三是对50年来满城汉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力图使观众感受到西汉盛世的壮丽风采鉯及丰富观众对满城汉墓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与认识。 

  整个展览既体现新的学术成果又更为贴近观众,更易为观众所接受通过文粅说明、图、表、画、视频、二维码、语音导览、交互触摸屏等多种方式,解读文物内涵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据悉展览将歭续至3月28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胜窦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