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生产日期,保质期45天的牛奶,啥时候到期。这个怎么算啊。

保质期1年,剩45天就算“临期”-中国食品报电子版-中国食品报网
您当前位置:&&&&查看资讯
保质期1年,剩45天就算“临期”
这是北京出台的新政策,专家认为此举为解决临期食品提供了标准
  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对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来说,都是个棘手的事儿。虽然设立专柜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如何界定临期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
  最近北京市出规定,对各种保质期食品什么时间算临期做出了统一规定,这对其他地区来说,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 李建东
  现象 临期食品多数A超市未提醒
  最近,国家工商总局下发规定,明确要求“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对于临期产品的管理,再次引起关注。据记者调查,对于临期食品的管理,有些做得比较好的地区早就开始设立“临期食品专柜”,但更多地区对临期食品并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
  早在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就开始在8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推广“临期食品专柜”,截至目前已开设近百家。但像这样做得比较好的,毕竟还是少数,有些超市虽然设立了临期食品专区,但却没有发挥作用,而且还有更多的超市没有设立临期食品专区。
  据北京一家媒体近期的报道,京城大部分超市都没有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做出提示,虽然有些超市设置了临期食品专区,但还是基本流于形式,在这些专区只陈列了很少的商品,绝大部分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并没有被放在专区内,临期食品专区形同虚设。
  近日,记者专门走访了河南郑州的多家卖场。不管是外资企业沃尔玛、丹尼斯,还是本土企业思达,都没有对临期食品做出醒目提醒,更没有设立销售专区。
  在一家北京华联BHG超市,工作人员将临近保质期的伊利酸奶作为赠品,搭配生产日期比较新的产品销售。买一箱酸奶(8小盒),可获赠一小盒上述赠品。
  郑州市工商局城东路工商所贾所长告诉记者,郑州的超市基本都没有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最近他们也曾专门召开会议,就如何向消费者提醒临期食品进行了讨论。他的办法是在超市设立红、黄两个临期产品销售专区,红区产品是还有一两天马上就要到期的,而黄区的到期时间相对长一些,同时在这些区域销售的产品价格要低一些。
  问题 如何界定临期尚待统一
  目前所谓对即将过期食品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也只是对消费者的一个善意提醒,落实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怎样定义醒目提醒,在包装什么位置标注,用什么样的文字,对于散装食品如何标注,消费者如何区别等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
  因此,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柜成为很多地方采用的办法。北京市海淀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设立临期专柜可以尽量避免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退回厂家后出现过期食品再加工等问题,更有利于工商部门进行监管,并建议更多的超市开设临期专柜。
  对此贾所长也深表认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国家工商总局的这个规定,是推荐性的。也就是说,工商局可以建议超市设立临期食品专区或其他提醒办法,但如果超市不接受,工商局不能强制要求。不过贾所长表示,他们会从一些大型卖场入手,逐步开展,如果一刀切可能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就是如何对临期食品做出界定,什么样的食品算临期食品,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近日,北京市出台的《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对食品临近保质期做出了明确界定,进而为临期食品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其他地区,尚且没有出台类似的制度。贾所长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比较为难的一方面,他觉得保质期一到两年的,最后两三个月就算临近保质期了,就可以放在专区销售,但至于零售企业和供应商能不能接受,他也不敢肯定。
  此外,对临期食品专区的管理也是一个问题。某外资连锁超市负责人表示,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很多消费者“喜欢”临期食品,但商品条码问题很难解决。同一商品在一家超市内只有一个条码,超市内一定会有同一产品的临期食品,由于部分临期食品售价一定会相对较低,但同一条码无法显示两种价格,超市方面很难解决,只能先抹去原有商品条码,重新在临期食品包装外贴上新条码。
  办法 设立临期食品专柜多方有利
  某超市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对于即将过期的食品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一是将要过期的食品与新生产的食品绑在一起促销;二是属公司统一配送的,退回生产厂家并出具退市单据;三是属超市自产自销的,及时销毁并出具销毁记录。
  但不管是退给厂家还是就地销毁,都会增加很多成本,而且如果将产品退给厂家之后,厂家的行为往往处于监管盲区,之前曝光的很多更改生产日期的情况,大多都是发生在这个环节。
  目前商家一般都倾向于捆绑促销的做法,只要产品不过期,这样做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这种做法却往往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现在推行的临期食品专柜,其实质也是将临期产品进行降价促销,以便尽快消化掉,因为明确告诉消费者,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对于供应商而言,这对其加快产品销售,降低成本也是很有好处的。
  安徽淮南经销商杨伟曾经告诉记者,他们供应给超市的产品,一般在保质期还有1/3的时候,超市就要求下架了。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搭赠,尽快消化库存,如果还没有卖完,则会转到农贸市场等要求不太高的渠道,仅对临期食品来回的周转就很麻烦,而且还增加不少成本。如果能通过专柜快速消化,对供应商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某大型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他们开设了临期食品专柜,临期食品的销售比以前快了将近1/3的时间。这不仅让市民得到实惠,同时减少了生产厂家的经济损失。
  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不少厂家负责人欲往临期食品专柜送货,以消化自己的库存。同时,这也算是给临期食品开辟了新销售渠道,“临期食品专柜”中陈列的食品,普遍销售较快。
  提醒 临期食品没那A么可怕
  很多消费者提起临期食品或者过期食品,往往谈之色变,其实并没那么严重。
  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各方面都符合食品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承诺。
  现代社会,食品很难坚持“现做现吃”。尤其是加工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运输、分销等环节。所以,保存食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食品在保存中,前面所说的各方面都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发生变化。在食品工业上,这些都算是“食品变质”了。
  一般情况下说的“保质期”,是指在这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厂家的一个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会保证。如果出了问题,厂家需要负责。而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
  保质期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对于保质期比较长(比如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食品来说,过期日期前一天与后一天不会有多大差别。
  所以临近保质期的产品质量上更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唯一的缺陷可能是口感没有新鲜产品那么好。
  北京市食品
  保质期临界详情
  食品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 期满之日前45天
  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 期满之日前20天
  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 期满之日前15天
  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 期满之日前10天
  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 期满之日前5天
  保质期少于15天的 期满之日前1至4天
中国食品报社主办&&地址: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邮编:100073京ICP备号&邮箱:
&&联系电话:010-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质期包括到期那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