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wand旺德的勃拉姆斯交响曲,那个版本好一点

  若问大家,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最难领会的是哪一首?各位自然各有各的答案。陈丹青说他曾经不能理解第一交响曲中那些剧烈的、前仆后继的巨大转折;第三交响曲经常被认为“难以捉摸”,通常情况下也是被演奏演得最少的;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令人敬畏,当初连勃拉姆斯的一些朋友们也劝他删去这个乐章另写一个。作为一名层次有限的普通爱好者,我在领会第二交响曲时遇到了更多的困难。我的聆听这种大部头的作品时,总是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切入其中的线索:第一交响曲对于我来说是一段走向光明的历程,首尾两个乐章是如此地具有压倒性,以致于即使中间隔着两个抒情的乐章(几乎有间奏曲性质),首尾两个乐章还是强有力地咬合在了一起。第三交响曲我极赞同库特•马舒尔的看法,他认为这部交响曲总是有一种要奋力挣脱的意味,急风骤雨过后的宁静结尾,我以为近似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境。第四交响曲当然更为高山仰止,但这部作品是真正的连续发展的,悲剧的意味一以贯之,许多转折之处就像从天下掉下来的一般天衣无缝。这三部交响曲,只要是有上好演奏水准的版本,我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启迪或乐趣。          然而我在聆听第二交响曲时,发现自己是如此地挑剔艺术家们的演绎。非凡的演奏可以让我在整体上有所领悟,但这种领悟却总是幽微难言、若亡若存。一旦再去聆听一个稍逊一等的版本或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便会再度陷于困惑。          当年,第二交响曲使得作曲家与大众产生了不少分歧,这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我的困惑。勃拉姆斯1877年在沃特湖畔度假时构思了这部作品,是一部“夏日之歌”,首演后大受欢迎,被人们冠以《田园》的标题(显然是要把这部作品比作勃拉姆斯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这与第一交响曲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其实如出一辙)。维也纳著名的音乐赞助人比尔罗特在评论这首曲子时说“这是一首充满微波荡漾的溪流、蓝天、阳光和凉爽绿荫的乐曲”。然而《田园》这个“封号”却是令作曲家甚为不快。至于维也纳听众为什么喜欢这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用嘲讽语气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这部交响曲中有两个乐章(第一、第三乐章)是用圆舞曲节奏写成的。” 他给比尔罗特信中则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我是否写了一部优美的交响曲.我得请教聪明的人。”不过似乎勃拉姆斯也一度承认作品的欢乐基调。勃拉姆斯本人曾向克拉拉·舒曼说第二交响曲“可以说是特意为一对新婚夫妇而写的。”他也向当时维也纳的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写道:“这个冬天我要让你听一首新的交响曲。它听上去如此轻松愉快,你一定会以为我是特地为你而写的,或者说是为你年轻的妻子而写的。”           有意思的是首演前他在写给伊丽莎白·冯·赫尔措根贝格的信中说这部新作品(第二交响曲)并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正式交响曲,只是一部小交响曲。“由于乐曲的挽歌般的效果,乐队演出这部作品时应袖戴黑纱。”他又写道,“总谱出版时,乐谱应饰以黑框。”如果这不是勃拉姆斯笨拙的玩笑,那么大众与作曲家之间的分歧真是不可谓不小了。也真不明白,勃拉姆斯何以为一对新婚夫妇创作如此一部“挽歌般的”、“饰以黑框”的作品,而他写给“新郎”爱德华·汉斯力克的信中口口声声提及的“轻松愉快”如此一来又当作何解释。这种种矛盾与分歧之处,其实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第二交响曲内在性格的多元化。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二交响曲的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田园情调”。日的欢愉和夜的神秘相互交织,这成了领会与诠释的难点。“最先进入的小提琴为整个乐曲带来欢快的气氛,接着便神秘地转向了庄严的长号和滚动的鼓点,夜幕的怪异的整个乐曲中从没有完全消失,即便是在光辉欢跃的D大调终曲中。”(理查德•奥斯本语)这种格局与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很不相同,倒是贝多芬第七交响在四个乐章的情绪安排上与之有些类似,特别是两者都有一个悲剧性的、运用了不少古代森严技法的第二乐章,但贝多芬第七没有那种反复出现的日与夜的交替。而杨民望认为:“(第二交响曲)加强了在复杂的声部进行中妥善安排的明暗对比,削弱了个别乐器的个性化处理,追求精致的音色组合,手法接近贝多芬《第四交响曲》。”贝四第二乐章的结尾,轻轻滚动的鼓点与铜管乐器组合在一起,或者是第一乐章发展部微弱的定音鼓与弦乐对答的经过句,类似的笔触在勃二中也可以听到,不同的是,勃二的笔法更为厚重、阴沉。我也部分赞同将第二交响曲比喻为“日落时分的荷兰风景画”。这一比喻在强调落日风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作品某些部分阴雾阵阵、沉郁苍茫的特点(荷兰因为地处湿地的缘故,其风光时常陷于阴霾与雾气)。    沉郁苍茫的基调在第二乐章达到了极致。第二乐章被誉为“勃拉姆斯崇高的哲学抒情诗中最独特的篇章”,它横亘在乐曲的中心,使得首尾两个乐章无法真正取得强势。第二乐章还有一个不易领会的重要之处——第二乐章86~89小节——长号奏出葬礼般的下行动机(如谱例):    
  这来自铜管组强大的声响,由前面的弦乐组略加以情绪上的引导之后便喷薄而出,似乎是如此的突如其来,令人困惑。即使是第一交响曲中的那些不易领会巨大的转折也未必能与之相比。这也引起了保罗·亨利·朗格的关注,他写道:“悲观主义的音调有时变得那样尖锐,使人简直就像是听到了送葬音乐的曲调(如第二交响乐第二乐章中的长号所奏)。”事实上这长号所奏的(葬礼般的)下行动机在第二乐章中还至少出过四次:      
  因此乍听之下突如其来的巨大转折,其实作曲家早已为之足足预示铺垫了四次。这个下行动机与第17小节开始的赋格动机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当下行动机在86~89小节以尖锐曲调最终爆发之前,为之加以情绪引导的(由弦乐组演奏)正是这个赋格动机(谱例中标以黄圈):  
  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作曲家构思的严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勃拉姆斯作品的中低声部是如此的重要,因为作曲家总是利用“不同音区的几支旋律的同时组合,营造了一个丰富壮丽的整体”,这正是勃拉姆斯的风格特色之一,第二交响曲复杂的中低声部恰恰就包含着许多最优秀的素材。因此,对于指挥家们来说,虽然作品的织体(经常是复调性质的)经常厚重得如同北德的浓雾,但中声部必要的清晰性(低音声部更容易听清楚)是演绎这部作品的一个必然要求。否则,作曲家苦心经营的草蛇灰线就会中断,那些巨大转折的来龙去脉也无从交代清楚。这一切的种种问题,我无法通过自己笨拙地阅读总谱来有所解决,我期待听到理想的演奏版本。我深以为,作为勃拉姆斯的理想诠释者,必须理清作品种种曲折线索,把整部交响曲锤炼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如人们经常赞扬托斯卡尼尼的勃拉姆斯那样)。    
  在不那么极其个性化的勃二版本中,要选择一个由主流唱片公司发行的、演录俱佳的首选版本,我以为可以选择法国大师蒙托与伦敦交响乐团录制的版本(由Philips发行)。蒙托素有“法国的瓦尔特”之称,对德奥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而同时又作为法国音乐的最佳诠释者之一(尤其是拉威尔与弗朗克),在掌控管弦乐色调方面具有非凡的才能,这一点对于演绎勃二十分有好处。蒙托风格沉稳而适中,他对总谱有着细致的洞察,并坚持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反复,还将乐队第一、第二小提琴分置左右。第二乐章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近于托斯卡尼尼30年代与BBC交响乐团的合作,以较为轻快的节奏自圆其说,但在音色和造型的美感上要大大高于后者。这是一个温和、健朗而色彩优雅的勃拉姆斯,也许在精神气质上,这最接近于大众对作品的期待。有人曾经指出勃拉姆斯对拉威尔的影响,蒙托的这次录音也许能为此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面对第二乐章“葬礼曲调”这一难点,比较粗略地说有两种解决之一道:一是伏线千里,直至水到渠成;二是用偏快的节奏演奏出来,听上去就像夏日短暂的雷雨——就像柴五第二乐章几次突然闯入的“警句主题”那样。富特文格勒战后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的版本(EMI公司发行)总体来说属于前一种。他布局中所有的伏笔来自于对音乐内在可能性的深入把握,牢牢地立足于勃二本身的复杂多变,并将自己生命诗意的灵性融入其中。他的演绎奔放恣肆、神秘莫测,因此第二乐章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来得顺理成章——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意识到,一切都来得不可预知,就像世界本身那无穷无穷尽的“不可知之化”一般。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管弦乐团雄辩而辉煌的声响织体是富特文格勒酒神气质的坚实根基,音乐的每根线条都好似具有独立的生命。在激昂的段落中(尤其是那些对位的部分),各种线索犬牙交错,仿佛有万千的活物在那里躁动、喧嚣、奔突、怒放,意境之辽阔壮观,实为绝世罕见。但同时慢速乐段对沉思冥想的刻划也极为深刻动人,仿佛在提示我们,第一交响曲中上天入地的浮士德,在这里进入了更为深邃的境界之中。    尽管如此,我也认为富特文格勒本人与同一乐团在1945年1月的现场录音要更胜一畴。大战结束前夕的特殊氛围又一次激发了富格诗意的灵感。这次演出充满了一种优雅的平衡,虽然不乏如火如荼、纵横奔冲的段落,但大背景已经让位给一种宽广而静谧的情怀抒发,许多缓缓静下来的段落,是如此地屏息凝神,仿佛稍加喘息,便会将这音乐打断了一般。如第一乐章呈示部与发展部之间下行的过渡乐句,还有第一乐章结尾前圆号的独奏在微弱的声响中起伏,犹如晨光徐徐穿过树林与薄雾。第二乐章的结尾出现了悠长难耐的宁静,传达出无尽的神秘感。第三乐章的几串响亮的重音来得恰到好处,对全局结构来说就像几根献给穹顶的支柱,乐章的结尾那久久停留的延长音尽是依依惜别之情。第四乐章飞速而起,似乎是对前面乐章沉缓速度的补偿,第一主题中木管组的线条在飞速中无比流畅,各声部的响应与衔接光芒四射,再现部的第二主题各种器乐一层层叠加的效果鲜明生动,那情景就好像是用不同颜色的笔端一层层地绘出彩虹一般。第二乐章第86~89小节的巨大转折,富特文格勒完全弱化了铜管乐的力量,长号上的这个下行动机与前面四次一样不再尖锐地突起,弦乐连绵不绝的抒情占据了主导地位。    
  切利比达奇晚年与慕尼黑爱乐的现场录音,其缓慢的速度与不厌其烦的排练使得这次演出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均衡质感。只是在这个版本中,我才听得清第四乐章丰满的大号。第二乐章肃穆而崇高,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拔地而起,长号长时间地哀鸣,悲壮得好像一座战争纪念碑,这也许最符合勃拉姆斯要为乐谱加上黑框的设想。慕尼黑爱乐的演奏雄壮有力。不过还是我隐隐地觉得,切利与慕尼黑爱乐在演绎老柴作品时发挥得更佳,显得如鱼得水,保持着更多的灵感。但瑕不掩玉,这个版本对某种更为纯粹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可贵探索是不可替代的。  
  我曾经设想,自己既然想找一条切入第二交响曲的线索,那么应当听听卡拉扬是怎么做的,因为卡拉扬非常在意保持音乐的主线,为了这条主线,他有时甚至可以把所有的棱角与枝梢抹平(当然,卡拉扬所认定的这条主线究竟为何,又另当别论)。80年代的数码录音(与柏林爱乐合作,DG发行,是大师的最后一版勃二)其第二乐章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显然重重地落在了卡拉扬所设计的音乐主线上,乐曲一开始,一股难以抑制的浓烈欲念就不断地膨胀、起伏。当这股欲念的奔流蓄积到第二乐章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的时候,一切终于得到了悲怆的渲泻。这种强大的欲念来自于大为扩展的管弦乐编制,更深层的原因则主要是卡拉扬垂暮之年的特殊的心境,厚重的声音听起来迟暮苍老,着着日落的余辉。理查德•奥斯伯恩说:“……最后一次录音却是忧郁和欢乐的混合,使得整总作品的演绎即像是庆典又像是告别。”这种情绪的混合某种程度上对应了勃二本身的复杂多姿,特别是在第二乐章里卡拉扬与富特文格勒一样,把这里的复调织体真正转化为多重情绪的复合交织,显得格外真切动人。卡拉扬七十年代末录制的勃二演奏得很精致,但在情感的投入上要逊色不少,有些连奏处理也显得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其第四乐章堪称典范,构造坚实,精力充沛,一往无前,显示了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合作的颠峰状态。我偏爱卡拉扬在演绎贝多芬第三(80年代)或舒曼第二(70年代)时所制造出的那种清澈透明的美声,但这种特质在诠释勃拉姆斯时却基本荡然无存了,这当然是指挥家出于其诠释理念而做出的选择。    
  据说希特勒当年评论卡拉扬,说他的指挥“一点也不德国”。如果要找一个不容质疑的德奥传统演绎、录音又比较出色的版本,可以选择克伦佩勒与爱乐乐团的合作(EMI公司发行)。这个版本是典型的德奥大师风格,威严高大,结构稳如磐石。克伦佩勒在这里对复调“多维线索”的把握很少能有人与之相提并论(就像他在著名的《德意志安魂曲》或马勒第九中那样),整体的起承转合莫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克伦佩勒喜欢突出管乐,这对乐曲中以管乐为的中低声部的段落大有裨益。第二乐章5次长号上的下行动机交代得十分清楚,那些宁静抒情的段落,克伦佩勒用平实内在的叙述表达出音符深处的谦卑、忏悔、甜蜜与梦幻,甚至辛酸与脆弱(这让人想起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一文中对勃拉姆斯的意见)——然而全曲却又不失其高大巍峨的构造。第四乐章古风浩然,再现部的第二主题被演奏得质朴动人,就像一支发自心底的感恩歌。    
  穆拉文斯基虽非一般意义上的德奥大师,但他的勃二同样具有严谨、威严的风格(1978年现场录音)。他让乐队发出巨大而清透的声响,一种强大的意志力仿佛直击音乐本身,即便是托斯卡尼尼也没有在诠释这部作品时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处理使那些沉缓的段落显示出一种严肃的思考。如果你不介意乐队圆号首席Vitali Buyanovsky的独特音色,那第一乐章结尾圆号的Solo还是妙不可言的,他的演奏是如此充满光辉,以致在第二乐章开始不久后的小段赋格中,圆号吸引了我大部分的注意力。第四乐章在结构上是坚定的古典主义风格,但同时却又不乏一种血性奔腾。    勃二还有许多不错的版本,比如瓦尔特在CBS著名的录音。记得当初有不少刚入门的爱乐朋友想凑一套勃交全集,第一往往选卡拉扬60年代的录音,第四则选小克莱伯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第二、三选的便是这张唱片(SMK 64 471)。这个版本有许多优点,比如录音音色极佳,低音弦乐丰润美丽,宁静处不乏幽远的意境,但我觉得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显得底蕴不足,管弦乐音响的平衡也没有达到诠释这部作品的相当要求。第二乐章第一主题造句有些奇怪,起伏得不太自然,这种独特的手法也许更适合马勒第一。    伯姆曾经向瓦尔特学习,他晚年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恬静的表情下,维也纳爱乐的音色高贵华丽,其第三乐章传达的维也纳风韵,是其他一般的版本很难比拟的。不过第一、二乐章复杂的线索似乎没有交代清楚,演绎略显平淡。同样是与维也纳爱乐合作,巴比罗利拥有更多优美起伏的表情,但我还是觉得音响织体还是偏于浑浊,第一、二乐章也演奏得显得略为松散。不过巴比罗利的第四乐章的确相当杰出,其节奏速度达到我心目中的最佳分寸。杨民望说:“在这个乐章里,勃拉姆斯集古典大师风采为一体,使音乐有海顿那样的活泼而有生气,也有莫扎特那样的温柔而多情善感,还有贝多芬那种刚勇而精力充沛的精神。”许多指挥家可以把海顿与贝多芬的影响很好地表现出来,但巴比罗利还更多地捕捉到了某些莫扎特的因子,这是一个心灵与头脑完美结合的第四乐章。阿巴多(与柏林爱乐的合作)同样深情款款,但与前辈大师们相比就要表面化一点。阿巴多的指挥收放有致,他把更多温暖的歌唱性带给了他的乐团,柏林爱乐的演奏显得十分自信,他们游刃有余,低音弦乐尤其丰沛,第四乐章富于活力,但第一、二乐章的内部织体还是不能怎么让人放心。肯培以其出众的管弦乐平衡避免了这个问题,其情绪表达冷静而洗炼,风格幽暗清淡,对于我来说或许还是早了点。          网上还能在线听到朝比奈隆与博尔特的版本。前者令我感到惊喜,显示出日本音乐家对勃拉姆斯风格的出色把握,但网上所提供的音乐源实在糟糕,遇强音就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让人不放心),我倒是很愿意买一张试试。博尔特的版本是他晚年与伦敦爱乐乐团的合作,名气不算大,但一听之下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这个版本拥有托斯卡尼尼那样坚实的结构(事实上博尔特这套勃拉姆斯经常被称为“托斯卡尼尼式的”),沉稳与适中令人想起蒙托(与蒙托一样将第一、二小提琴分置左右两边,并坚持呈示部的重复),内敛克制也不在肯培之下(同样拥有过人的管弦乐平衡,管乐上的中低声部十分清晰),第四乐章稳健的造型又接近于巴比罗利。第二乐章各声部线条的交织与衔接稳妥而得体,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带领此后的音乐进入一种意境上的转折。但由于我目前的电脑音响音质不是很理想,我心中对这个版本多少还有些疑虑(这里还想顺带提一句,理查德•奥斯伯恩认为博尔特的勃四是立体声时代的最佳演绎之一,并将这个版本与克伦佩勒、卡拉扬、小克莱伯相提并论)。    
  对于勃二来说,内部织体的清晰严密是重要条件之一,但历史录音受到技术的局限,因此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对历史录音不能过于苟求什么——即便是当年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了尽可能的努力,我们所能领略的有时也只是一个实际的概貌(当然,还是有些著名的历史录音可以超越技术的局限)。托斯卡尼尼的几版勃二显然都不及他的勃四那样得心应手。相比较而言,与英国乐团合作的两个版本(与BBC交响乐团及爱乐乐团)更为客观地体现了托斯卡尼尼的艺术造诣,我们可以听到优美的分句、舒展的呼吸与丰厚的管弦乐色彩。阿本德洛特二战时期录制的勃二显示出指挥家老到的布局手法,第一乐章的分句十分有特色,第二主题被几个顿点顿开,饶有趣味。斯托科夫斯基的勃二我向来是非常期待的,他是一位真正的管弦乐色彩魔术师,他晚年指挥新爱乐乐团的勃四立体声录音秋风萧瑟却又秋意斑斓,那生动鲜活的丰富色调令我难以忘怀。但斯氏指挥艺术的黄金年代却是他入主费城管弦乐团的那段峥嵘岁月。他与亲兵费城管弦乐团于1929年录制了勃二(ARPCD 0059),其声音造型显然影响了卡拉扬——尤其是那种丰满异常的、张扬而绵密的弦乐,还有几乎无处不在的连奏。由于录音年代久远,动态范围有限,第二乐章长号上的“葬礼曲调”听上去没有力度。相对而言,第三、第四乐章的演奏可以称得上的引人入胜。两个乐章都采用了较慢的速度,叙述得从容有味。这样处理下的第三乐章全然释放出了幽默、微笑与情意绵绵,木管组的演奏显得完全发自内心,优美的音色几乎让人忘记了录音技术的限制。第四乐章比巴比罗利还要慢,但依然充满动感与凝聚力。较慢的速度似乎淡化了后两个乐章(尤其是第四乐章)与第二乐章(采用较为常见的速度)在情绪上的矛盾冲突,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谐调格局。?
  如果说斯托科夫斯基在声音造型上影响了卡拉扬,那么克纳佩尔茨布什则在更广的层面上深深影响了索尔蒂。比如克纳1956年的这版现场勃二(10.18, 1956,ANDRCD 5066),雷霆震怒般的重击比比皆是,显然索尔蒂也精于此道,不同的是克纳拥有更为丰饶的底蕴与厚度,以及(索尔蒂自叹不如的)音乐大局的绵延感。这是一个基本把当年维也纳乐评与“田园”封号丢在一边的诠释,威严的英雄形象压倒一切,典型德奥的风格其结构坚不可摧,节奏有如“砍劈花岗岩”(近距离的收音大大强化了这一特点,木管乐器的质感十分突出,如果你开大音量又坐得离音响很近,也许会被乐队的重音震得心口发疼),第一交响曲中巨人般的步伐仿佛延续到了这里,神秘的夜雾与秋暮的伤感基本都被一股至刚至猛的阳刚之气驱散,听上去非常接近贝多芬的某个作品,第一乐章因此显得直截了当,雄壮无比。不过第四乐章由于过多的“雷霆重击”,听上去快要变成碎片了(但这一乐章的结构依然屹立不倒!)。第二乐章“葬礼曲调” 这一转折上的难点在在克纳钢铁般的意志力下显得弱势,似乎有点无足轻重了。    大师1944年与柏林爱乐的合作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次演绎充满了如歌的线条、深情的倾诉,以及对音乐核心手术刀般的锋锐洞察。其第二、三乐章卓越非凡,第四乐章发人深省,只可惜第一乐章前半段指挥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事实上光把1944这个年份与柏林爱乐放在一起,大家就能对这个版本有一个直观的想象了。从1942年黑色贝九开始,站在历史锋口浪尖的柏林爱乐诞生了一系列震古铄今的名演,如1943年的贝五、《科里奥兰序曲》,1945年的勃一第四乐章,等等。这一系列的成就并非完然妙手偶得,而是相当一段时期内(传奇般的)持续的高峰状态所蕴育出的美妙果实。这种状态现在也出现在了这张唱片中(ARPCD 0050),切确地说是从第一乐章结尾圆号庄严的、落日般的沉吟开始——这段独奏音色纯正,表现出坚毅的隐忍。第二乐章在克纳的棒下一唱三叹,高潮迭起,宁静抒情处细致、美丽、梦幻。对于长号“下行动机”的几次铺垫克纳也做足了文章,他对27至30小节(第三个含有长号“下行动机”的段落)的处理尤其令我赞不绝口,在这里他和魏因加特纳一样在慢下来的庄严速度中苦心经营,揭示出一种深彻而浓重的悲情,从而在情绪上与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遥相呼应,因此最终当第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尖锐地到来时一切都是那么有本有原,只听第86~89小节铜管长时间地哀号,如同一座巨大的石碑,但与切利比达奇不同的是,弦乐剧烈的快速音群此时如此有力发起冲击,使得“石碑”俨然摇摇欲坠。第三乐章克纳灵感四溢,他采用更为自由的速度,其棒下的每一个抑扬顿锉都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心(尤其是三声中部回到第一主题时那一个令人屏息的舒展),三声中部隐隐透出寒意与恐惧,的确是神来之笔。第四乐章疏密有致,那夜幕中的寒意与不安似乎渗透到了每一件乐器之中,整个乐章与其说是热闹的节日,倒不如说是人们试图以一种英雄主义的热情直面不祥的未来。柏林爱乐(尤其是弦乐)的演奏音色纯净而锋利,充满激情——在这风雨飘摇的历史关头,面对勃拉姆斯所缔造的精神家园,参与其中的每个艺术家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最接近于勃拉姆斯自己所说 “小交响曲”一词的,大概当数库特•桑德林与Staatskapelle Dresden合作的版本。桑德林选择了一种极为细腻精致的音乐造型,听上去比肯培还要略小一号,并且也拥有肯培那样出色的管弦乐平衡。这样的处理完全因为指挥家充分尊重作品,更深入地领会到勃二在音型、音色组合上的精致特性。比如第一乐章优美如歌的第二主题,由大提琴在上和中提琴在下并行演奏(这的确是有点特别的组合),桑德林正真正揭示出其精致独特的色彩层次,毫不愧对作曲家的匠心独运。第四乐章呈示部第一主题弦乐组快速音群的对位也表现得活泼生动,神采奕奕。第二乐章的86~89小节的“葬礼曲调”像一小会雷雨,基本也融入在桑德所营造的抒情氛围之中。如果不是在所谓思想深度上有更多的要求,这个版本的确已经做得够多了。
  也许在勃拉姆斯交响曲录音这个领域,很少有人能拥有魏因加特纳版的权威感。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上演时,魏因加特纳已经二十出头。他是作曲家的忘年交,他指挥的第二交响曲受到过作曲家的称赞。“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对于魏因加特纳来说就是新音乐”(《留声机》),这些老朋友的作品伴随着他走过了大半生,早已融入到他的生命之中。他演绎的勃拉姆斯仿佛作品新成 “墨迹未干”,生动、富于“新鲜感”的音乐宛如要从纸上跃出。当其他指挥家或把勃拉姆斯当神人一般置于高山的云雾,或心理分析挖掘阴暗面,或沉浸于怀旧时,魏因加特纳却显示出一种纯正的本色,亲切,直率,自然而然,就像又见到故友的音容笑貌,与之倾心对话一般。他与伦敦爱乐合作的勃二拥有完善的布局,中声部线条(经常是美不胜收的)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现,真正体现出作品的结构美感。这种美感正是勃拉姆斯所着意努力的,它并非一开始就扣人心弦,但却可以让音乐所有线索的力量不断有序地凝聚起来,让人越听越感动——很少有版本的第四乐章能如此激动人心又能在整个作品中真正地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第二乐章巨大转折的“葬礼曲调”,魏因加特纳(与克纳一样)也注意到第27至第30小节与之前后呼应的关系,因此他加强了第27至第30小节乐段的情感力度,同样以较慢的速度表现出一种浓重悲剧氛围,并恰如其分地突出了这部分长号与大号的和声旋律(也很少有版本能把这一小段长号与大号的合奏演绎得如此清晰,即便是克纳也没有做到),这为86至89小节的“葬礼曲调”乐段做了充分的预演,这种有效的、结构性的铺陈我以为比克纳1944年版做得更为出色,因为在克纳那里第27至第30小节更多的是情绪与氛围上的对应铺垫,而魏因加特纳不仅抓住了情绪上的对应,还更深入地立足于作品内部的构造。这个杰出的版本录制于1940年,经过重制后音质饱满而清晰,大可令人放心。
  保罗·亨利·朗格写道:“最有意义的是有些段落(例如第二交响乐第一乐章的尾声)常常充满着最沉痛的悲哀和最崇高的容忍隐退的心情。”的确至少有一个版本是几乎惊人地做到了——那就是卡拉扬1949年与维也纳爱乐合作的版本。但我首先得说这个版本的第四乐章不够理想,犹豫而凌乱,但这还是不能掩盖我对这个版本的喜爱。我还以为,是前两个乐章过于杰出,从而把第四乐章压垮了,那情景就有点像《未完成交响曲》,太过杰出的开端经常难以为继。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张来自卡拉扬EMI全集管弦乐卷的唱片上还有莫扎特《共济会葬礼音乐》和理查•斯特劳斯《变形》,这样的曲目安排又令人联想到勃拉姆斯自己提及的“挽歌般的效果”。这两首曲子和著名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录制于1947年,战后维也纳的艰难岁月中,音乐变得如此发自内心,艺术家们在人类大劫之后仿佛都有一种全新的领悟,这一时期的许多录音充满了真正的人文情怀,哀切,悲悯,感恩,崇高。这种氛围也延续到了1949年的勃二录音之中,略有不同的是,1949年维也纳的创伤开始愈合,(较之47年)许多人已经能吃上像样的正餐了,因此这个录音元气更为充沛,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47年就像是《约翰受难曲》,49年就像是《马太受难曲》。  演奏在心灵的召唤下富于灵性。乐曲一开始,宽广绵延的三音动机似乎让我们一下子触碰到艺术家们内心深处的歌唱。第一乐章结尾前的圆号独奏无比深情,它就像一轮慈悲的落日俯瞰苍生,并献上最后一抹温暖的祝福。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以及65至80小节那渴望般的优美段落,也很少能被演奏得如此感人至深。与47年的《德意志安魂曲》类似,在聆听的过程中,我几乎忘记了对中声部线条、“葬礼曲调”、复调织体等细节的关注,只是沉浸在艺术家们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小结:    卡拉扬49年的版本第一、二乐章拥有很难比拟的深厚情感,而克纳1944年与柏林爱乐的合作主要在后三个乐章中达到了巅峰状态,但若要找寻四个乐章更为均衡全面的演出,那么切利比达奇的慕尼黑现场、富特文格勒1945年版、克伦佩勒与爱乐乐团以及卡拉扬的最后一版都各有特点,蒙托与伦敦交响乐团、博尔特与伦敦爱乐乐团的版本都称得上是进退有度且经得起反复聆听的版本。不过我最后还是要把自己最高的褒奖献给魏因加特纳,这个版本将一个往昔世界呈现得新鲜生动,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很遗憾还是有许多著名的版本没能听到,比如海汀克、塞尔、旺德、夏依等等等等,只待机缘罢,不强求了。    另外感谢网上发布一些有关资源的朋友们。我会去买我喜爱版本的正版的。  
  许多转折之处就像从天下掉下来的一般天衣无缝  ----------------------  有意思    卡拉扬的两块大砖头十月石兄拿下了?
  哦,那个就不是一个独立动机,只是一个和声支持乐句而已,其实就是主题的一个简化,高潮部分的主体是弦乐演奏的主题16分音符变形,所以没必要把那个乐句做的那么夸张,那样就喧宾夺主了。另外,17小节那里还算不上一个赋格。
  只听过卡拉扬80版,觉得有点“躁”。
  十月石兄可曾听过这张?:    CD編號 :
  演奏者 : 孟格伯格   指揮家 : 孟格伯格 Mengelberg
  樂團 :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作曲家 : 布拉姆斯 Brahms   專輯名稱 : 布拉姆斯:第2&4號交響曲  Brahms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CD 交響曲]   發行公司/日期 : 華納    製作公司 : Tele Fun Ken
  回玛特:卡爷的大砖头没买,如果这两个大砖头分成几个专集,价格再略高一些,我倒可能会买一些。门盖尔伯格的没听过,心向往之。    鄙人主要还是从参考书上找到点蛛丝马迹就想开了,再加上听唱片时一些先入为主的感受,的确失之严谨。bruce1906
兄指教得好,学习了。
  根据bruce1906 兄的指点,是否可以说富特文格勒45年版那样的处理是比较理想的?我当时也觉得富特突出弦乐主题的处理比较容易领会。
  楼上收站内信
  老布拉姆斯不是那种给音乐贴上明显标签的人,听他的作品要抓住作品发展的音乐逻辑,在这个基础上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听。你发现了么,他第一交响曲的所有主题都是从第一乐章引子开头两个叠置乐句发展出来的。
  嗯,bruce1906兄所言甚是。看来此番关于勃二的交流后鄙人进阶有望:)
  嗯,bruce1906兄所言甚是。看来此番关于勃二的交流后鄙人进阶有望:)  --------------------  想必不是進展有望,而是更上一層樓吧!    另外,Fritz Busch的勃二(/21)也可以聽聽。
  刚在昨天,收到从英国寄来的 CD, . 这是指挥家 John Eliot Gardiner 和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 与及 The Monteverdi Choir( 蒙台威尔合唱团 ) 的一个现在录音。虽然, 他们上一次( 2008年 )发行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也有听家不认同乐团演奏技巧, 以至所采用的古董乐器, 也不能发挥乐曲应有的管弦乐效果 .. 但, 我仍继续买这个 CD , 也是因为有合唱作品。 在上一张 CD , 单是听勃拉姆斯Schicksalslied( 命运之歌 ) 已值回票价了
^o^ 。    
现在, 这第二张 CD, 除了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还有女中音, 男声合唱团 与乐队合作的 Alto Rhapsody .. , 还有上音乐会有少听到的: 是勃拉姆斯改编舒伯特的歌曲, 为男声合唱团与乐队的版本: 分别是 Gesang der Geister uber den Wassern 和 Gruppe aus dem Tartarus 。这两首改编版本也是非常精采的演译。      
  多亏玛特兄热心帮助,我才有幸听到门盖尔伯格的演绎。在三天的时间里,我反复听了四次,每次都好像是第一次听这张的唱片,实在神奇。两个星期以来,当我适应了老派的弦乐滑音与指挥家精心编织的速度变化后,不得不说,这个版本在我心目中可以和魏因加纳相提并论。两者相对来说,魏因加纳拥有更为纯正严谨的德奥风格,演绎充满高贵的风度与沉着的自信,而门盖尔伯格则趋向于追求一种悠远的意境,对作曲家内心世界有着更为大胆的探索与设定。门盖尔伯格训练了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几十年,这样亲密的合作关系是魏因加纳客席指挥伦敦爱乐所不能相比的。出色的单声道录音呈现出清晰圆润的音响,“听众应该听到每一个音符。”门盖尔伯格如是说,这也是这个录音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我在前文中反复强调勃二内部织体必要的清晰性,在这一点上门盖尔伯格的这个录音足以让许多优良的数码录音汗颜,历史录音中可能也只有魏因加纳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不过我还是觉得门盖尔伯格在清晰度上还是要略胜魏因加纳一筹。撇开唱片制作因素,首先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各声部拥有独特的音质,铜管声部的音色尤其具有识别度。此曲筋骨结实的音响不同于门盖尔伯格演绎柴六、马四时的丰腴、性感,很多时候这是因为弦乐大量清晰锐利的分弓。第一乐章结尾处微弱的圆号独奏,良好的录音空间感使之来得遥远,我有几次联想到“山楼粉堞隐悲笳”之句。  我觉得门盖尔伯格处理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那些强劲眩目的段落时,经常利用自由速度使之变得相对轻快透明。这种做法令我联想到如今巴伦伯依姆和拉特尔录制的马勒第九。轻快透明的织体避免了音乐陷于歇斯底里的处境,作品抒情线条也得以更加连贯流畅。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后那刚勇有力的插段,以及第二乐章的高潮,门盖尔伯格都毫不犹豫地加快了速度,其清新而又矫健的效果令人信服。  我认为门盖尔伯格是喜欢讲述的。随着一遍遍的聆听,我越来越感受到在这个版本中不时闪现出一位主人公的形象,那是一个葆有赤子心的人,他内心的深情就像热血一般奔流不息。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追求自我修炼的人,他师法古代的圣贤们,恬淡着,隐忍着,寻求内心的宁静。在第二乐章里,主人公经历着漫长而美丽的哀愁,最深情的段落——65至80小节真仿佛要让泪水回流到心底。第三乐章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之感,与克纳版类似,从三声中部回到第一主题时也有一个的心旷神怡舒展。第四乐章十分特别,那情形有点像东山谢安石听闻淝水大捷,淡定着,克制着,但那份掩藏着的热情还是让人觉察了。第二主题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歌唱,分句上些许圆滑的逗点适度地抑制了忘我的陶醉,将滔滔奔涌的无限感受娓娓道来,令人欲罢不能。最后的高潮,一个突如其来的加速,所有的执迷与羁绊刹那间无影无踪,到处是欢乐的奔腾,小提琴绽放出动人的光辉,真是不可思议!  
  物以稀为贵,小克莱伯的每一个音像作品都引起了人们珍视。小克曾经录制过非常经典的勃四和贝四(现场),其实勃二也小克的为数不多的保留曲目之一,因此他的勃二也让人倍加期待。1988年与维也纳爱乐合作的现场录音很多地方是相当精彩,演奏不落俗套,小克那种招牌式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生动气韵在前三个乐章中如鱼得水,让人直觉有爽朗振奋之感。据说小克与维也纳爱乐之间保持着一种“爱”的关系,维也纳爱乐每年的档期总是要留出一点空白,以期小克在最后一刻应允出山指挥。在这样一种合作的关系下,维也纳爱乐经常有着超水平的发挥。小克精心梳理编织了勃二的线条,弦乐织体清新凝聚、收放自如,美不胜收。这种美感在第二乐章那如田园清梦般的第二主题中达到了极致。第一乐章呈示部刚勇有力的插段也从没有被演奏得如此优美,高雅的连奏与奔放的激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节奏上的粗糙。第三乐章的演奏令人惊叹,各声部间的传递衔接做得无衣无缝,音乐听上去无比顺畅,有如清风流水般自由自在。在生动鲜活的气韵中,小克并不乏深刻动人的情感,第一乐章结尾便是好一番无限感叹,却又来得那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可惜的是第四乐章并不尽如人意,演奏匆忙,再现部小克没有像前辈的大师们那样把所有的音乐都汇集到一起,显得比较苍白。不过飞行般的速度最终还是带出一种过人的热情,赢来了观众满堂的喝彩。不甚理想的现场录音效果使得管乐并不能总是被听清楚,但作为补偿,这个录音拥有激动人心的现场氛围,让我们一同见证音乐全然焕发新生时的活力。
  这里日,又听上了卡拉扬,又有了些新的感受,杂糅进一点以前写的,又写了一段:    七十年代末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录制的勃二精纯圆熟,气势如虹,显示了两者合作关系的巅峰状态。卡拉扬应该是扩大了管弦乐的编制,声音听起来非常厚重,密不透风,一种悲剧性的强大气韵支撑统摄着全曲,将音乐牢牢地凝聚在一起。第一乐章的强弱起伏虽说显得有点过于着意,但那种精致而又严苛的力度变化还是扣人心弦的。第二主题吉普赛双人舞般的和声旋律热情而丰满。随后不久大提琴上空长笛滔滔不绝,令人赏心悦目。第四乐章精力充沛,一往无前,结尾爆发出雄狮一般的力量。与70年代的版本相比,卡拉扬80年代的数码录音没有这般霸气,音效上也要逊色一些,弦乐的音色仿佛经常有些杂质(比勃二稍晚录制的勃一、勃三听起来就要悦耳一些,看来唱片制作团队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找到完满的解决之道)。但这版勃二很多地方仍是不可替代的。这里融入了卡拉扬垂暮之年的生命感悟,纵向声部间的距离增加,气息更为宽广,色彩也变得更为丰富绚丽,着着日落的余辉。许多幽静的乐段大有时光凝固之感。理查德•奥斯伯恩说:“……(卡拉扬)最后一次录音却是忧郁和欢乐的混合,使得整部作品的演绎即像是庆典又像是告别。”这种情绪的混合某种程度上对应了勃二本身的复杂多姿,卡拉扬与富特文格勒一样把复调织体转化为多重情绪的纠结,让整支乐队发出自己内心的歌唱。忧郁与欢乐的混合在第四乐章达到顶峰,再现部的第二主题,在卡拉扬的演绎下,真情五味一时间千头万绪齐齐堆涌而至,迟暮的铜管与热情歌咏的弦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那浸漫四野的情感张力令人无从躲藏。
  十月兄,现在天古的老家伙还有多少会上线阿!  好久没来了,你还好吗?  估计不记得我了,你给我推荐过很多唱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