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直提示拍摄对象太暗无法调整5d3多重曝光拍摄技巧

我是新手,最近刚买了台D5200,不知为何在室内开着灯拍照也会显示拍摄对象太暗。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求各位大神解答。万分感谢!
多看看说明书!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发表于&23:30&多看看说明书!
嗯嗯~弄懂了,以后会多加学习。谢谢了~
呵呵,无非就是那三大参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当显示拍摄对象太暗时应该怎样调参数_尼康d3300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667贴子:
当显示拍摄对象太暗时应该怎样调参数
好的话剧,坚决不能错过,价格也很重要!
大光圈, 慢快门
大光圈,或者时间长的快门
为什么显示器上出现的是太亮,,,
大光圈,慢门
看你图片ios也太高了点,快门调80左右,光圈8左右看看
你的iso 怎么调到了6400????建议最多不要超过800
感觉你这样会满满的噪点
光圈也太小了吧,不进光呀
调整曝光补偿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拍摄时常见到的6种曝光错误 以及如何改正的方法
我的图书馆
拍摄时常见到的6种曝光错误 以及如何改正的方法
虽然拍照时使用RAW格式可在ACR中矫正大多数曝光错误。但原片过曝了,可恢复的高光细节仍然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拍摄的时候就保证准确的曝光,那就能省掉许多后期的调整。下面整理出拍摄时常见到的6种曝光错误,以及如何改正的方法。  状况一 &画面欠曝,亮部虽然层次丰富,但是暗部没有细节  当你的拍摄对象颜色较浅或者较为明亮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确定画面是否欠曝,可以查看照片的直方图。  上图的直方图是正确曝光直方图。下图直方图显示信息峰向左堆积,而右侧出现空白,就说明画面整体欠曝了。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曝光补偿轻松地解决。在拍摄包含大量白色或明亮区域的场景时,应将曝光补偿设为+1。在设置完成之后,再拍摄一张照片,并再次查看直方图。  状况二 &画面过曝,高光处一片纯白,没有任何纹理  如果你拍摄的场景包含了大量暗调,那么相机的测光系统也可能犯错,从而得到过于明亮的照片。这样的画面的直方图会呈现向右堆积状,左侧出现信息空白。如下图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将曝光补偿设为负值,如-1即可。  状况三 在手动模式下,使用了错误的光圈与快门组合  手动拍摄模式将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权力完全交给了你,不过,随便设一个值可没法得到正确的曝光。要切记,正确的曝光结果是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这3个参数决定的,当你使用某个参数组合得到了理想的曝光结果后,只要改变了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另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也需要更改,才能保持同样正确的曝光结果。  因此,当你拍下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后,如果想调高快门速度,那么就需要开大光圈,或者调高ISO的数值,这样才能保证快门速度提高之后仍然获得正确的曝光。  状况四& 拍摄风光时,前景曝光正确,但天空太亮;或者天空曝光正确,可前景却太暗  这是风光摄影中常见的问题,因为天空与地面之间的光比过大,而相机的宽容度有限,无法完整地同时记录这两个区域中的所有细节。天空曝光正确前景曝光正确  此时你可以为镜头加装中灰渐变滤镜。它可以压暗天空,从而平衡两个区域的曝光。加装中灰渐变滤镜拍摄  在拍摄风光时,常常不是天空太亮就是前景太暗。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中灰渐变滤镜,二是分别针对天空和地面进行两次曝光,然后在后期将两张照片合成为一张。  状况五 &画面颜色和真实色彩不一样,偏暖或者偏冷  这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白平衡错误,而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尤其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其他的自动模式一样,自动白平衡不是万能的。当拍摄对象由一种或两种光线主导时,相机系统就会被其“迷惑”,自动调节色温以对该种主导色进行补偿,这样就造成了偏色。  一个经典案例便是拍摄日出或日落。此时场景由温暖的橙色光线所主导,因此自动白平衡往往会进行“补偿”,努力让画面变得“中性”,从而使得画面看起来发灰。所以,在拍摄日出日落时,要使用“晴天”或“日光”白平衡设置,才能更好地还原温暖、壮丽的色彩。  状况六& 用内置闪光灯拍摄时主题过曝,尤其是近距离拍摄时  使用闪光曝光补偿(FEC)可以降低闪光灯亮度。按住闪光灯按钮,同时转动相机的转盘,可以调节闪光曝光补偿数值。有些相机带有FEC按钮,标志是一个闪电与“+/-”的符号,具体位置请看相机的说明书。如需降低闪光灯亮度,将FEC设为-1即可。
发表评论:
馆藏&18774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拍摄雪景如何正确曝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