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能不能还愿怎么还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妈曾经许了愿还愿的日子,可是老娘年前摔了一跤,骨折了,在家休养,不能动,要我替她还愿。可是今天我还要上班,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到下午了,可以吗?而且还愿的规矩我都不太懂,恳求懂的人给指点迷津,谢谢!-------------------------------------------  友情提醒:   1.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社区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影响他人阅读的行为。广告发布到分类信息。  4.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  5.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天涯社区( )” 并署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须获得作者和本社区授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花香四溢abcd
7:42:45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妈曾经许了愿还愿的日子,可是老娘年前摔了一跤,骨折了,在家休养,不能动,要我替她还愿。可是今天我还要上班,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到下午了,可以吗?而且还愿的规矩我都不太懂,恳求懂的人给指点迷津,谢谢!-------------------------------------------  -----------------------------  宜还愿的日子还有2月8日、11日、12日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主题聚会]去雍和宫上香(正月初一)
活动时间:2007年 2月18日 周日 9:00 / 报名截止时间:2007年 2月17日 周六 17:00
95参加人次
参加者:(限制人数:2~50 已报名:48,还有2个名额)
微信添加好友: 六人行,输入活动ID: 49174,查看活动。
雍和宫大街12号  每年正月初一,我都会去雍和宫上香许愿还愿,并不是觉得雍和宫许愿很灵验,只不过想在新的一年中对自己的目标和希望有个心里的寄托。我知道正月初一会有很多同学会回家探亲,如果有报名去不了的同学,我会为你们上香祈祷的!!!
雍和宫介绍
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二子允礽、皇四子允祯、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十子允锇……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允祯、允祐二人是贝勒,而所封府邸是亲王府邸,规模违制,着由官房租库,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允祯……"。文中提到的皇四子允祯(胤禛)即:清朝雍正皇帝。这时是贝勒身份,按照贝勒府府邸的规制,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将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清朝定鼎北京后将这里划为内务府官用房)分给了他。康熙三十三年(1694)胤禛搬进府邸,取名"贝勒府"。
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这时的雍和宫从规模、建制到人员配备都与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雍和宫改为行宫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建,而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
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内有亭、台、廊、室,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贝勒王福晋赏花观月。往后,随着胤禛爵位的升迁,这里得以不断扩建和修缮。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又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国朝宫史续编》中对东书院的一门一匾,每幅楹联、每幅匾额甚至一草一木都有详尽记载。重建后的东书院被装点的古朴典雅,清幽明净。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即:每年八月二十五乾隆的诞辰和正月初三的忌辰,必须"盛装隆从,威严如仪"地先到雍和宫各佛殿拈香礼佛,然后到东书院向乾隆遗像致祭;每年五月的夏至节,皇帝到地坛祭拜后,也必须"原班原仪"先到雍和宫拈香拜佛,然后至东书院尝新麦——吃新麦面粉做的麻酱面,即每年夏至"芳泽事毕,临此园少歇、进膳"。东书院则成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各位皇帝在雍和宫礼佛之后休息的重要场所。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东书院当时的规模几乎与现在的雍和宫相当,当时,两种风格不同、格调迥异的建筑群相辅相成构成了雍和宫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雍和官规格的不一般,使得东书院各殿房陈设,如桌案、围屏、宝座、古玩等都和故宫一样。这里也曾设有"领雍和宫事务大臣"、"总理雍和宫东书院事务大臣"等文、武官员。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即:看管东书院所陈大量珍宝古玩。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东书院被日本人所烧,大量物品也都被日本人抢走。东书院连同这里所发生过的故事都已成为历史。
1995年,为改善僧人住宿条件,雍和宫管理处在东书院遗址上盖起了两幢极具古典建筑风格、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僧舍,雍和宫的大多数僧人常年居住生活在这里。
从行宫到藏传佛教寺庙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圆明园,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乾隆皇帝一改清朝旧制,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众说纷纭),雍和宫也因此结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宫历史。
期间,为迎棺椁,雍和宫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内改覆黄瓦,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乾隆元年(1736)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影堂时期的雍和宫"。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从"贝勒府"到"雍亲王府"、"行宫"直至影堂时期的雍和宫,雍和宫的每一阶段都演义着不同的宫廷斗争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至今无法解开的历史疑团。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
客服:010-  
copyright (C) 六人行
京ICP证060911号
京公网安备4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还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